一、荜澄茄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贝贝[1](2021)在《重庆牛油火锅底料风味和品质优化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稳霞[2](2021)在《黄花蒿精油、1,8-Cineole及Terpinen-4-ol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富含多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促进胃肠功能、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被誉为“蔬菜人参”,可用于治疗心肺疾病。但是兰州百合采后病害严重制约着百合产业的健康发展,病原菌侵染导致的腐烂是引起其采后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植物精油是从植物中分离提取得到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菌及抗氧化活性,且安全无毒。近年来,植物精油已经成为果蔬采后保鲜剂的研究热点。因此,利用精油及其活性成分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致病菌进行体内外防治,为兰州百合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从低温贮藏腐烂的兰州百合中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病原菌并通过柯赫式回接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手段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病原菌;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蒿属植物精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成分;通过熏蒸法和直接接触法检测精油和单体的抗菌活性;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精油及单体对病原菌细胞壁膜的影响;以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及褐变度等为指标,研究黄花蒿精油及单体成分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致病菌的体内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引起兰州百合采后病害的病原菌包括1株细菌摩加夫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B-6)和3株丝状真菌李氏木霉Trichoderma lixii(F-2),篮状菌Talaromyces tumuli(F-3)和镰刀菌Fusarium annulatum(F-6);2.七种蒿属植物精油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致病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艾蒿精油的抗细菌活性最强,冷蒿,毛莲蒿和猪毛蒿精油的抗真菌活性较强;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七种蒿属植物精油的组成成分及含量不同,且同一成分在不同的精油中的含量不同,1,8-Cineole是七种精油的共有成分;3.熏蒸法抑菌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1,8-Cineole及Terpinen-4-ol的浓度达到0.6 m L/L时,对B-6的杀菌率达到了90%以上,α-Terpineol相同浓度时对B-6的杀菌率仅为76.15%。当黄花蒿精油,1,8-Cineole,Terpinen-4-ol及α-Terpineol的浓度为0.02 m L/L时,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Terpinen-4-ol>α-Terpineol>黄花蒿精油>1,8-Cineole,且菌株F-2对Terpinen-4-ol和α-Terpineol敏感,当其浓度为0.02 m L/L时,抑菌率分别达到了86.67%和54.81%,当其浓度达到0.10 m L/L时,α-Terpineol能够完全抑制F-2的生长;4.直接接触法抑菌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1,8-Cineole、Terpinen-4-ol及α-Terpineol的浓度为2.5 m L/L时,对病原细菌B-6的抑菌率达到99%以上。黄花蒿精油对F-2,F-3及F-6的杀菌浓度分别为10,40和40 m L/L;1,8-Cineole对F-2,F-3及F-6的杀菌浓度均为20 m L/L;α-Terpineol对F-2,F-3及F-6的杀菌浓度均为10 m L/L;Terpinen-4-ol对F-2,F-3及F-6的杀菌浓度分别为5,10和5 m L/L;5.扫描电镜及胞内外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及单体1,8-Cineole破坏了菌体细胞壁膜的完整性,使得胞内大分子物质外流,从而抑制菌体的生长甚至杀死菌体;6.黄花蒿精油,1,8-Cineole和Terpinen-4-ol对接种病原菌后的兰州百合最佳防治浓度分别为46.15,30.77和15.38μL/L。且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1,8-Cineole和Terpinen-4-ol均能够通过抑制体内酚类物质降低,降低兰州百合褐变率,减少MDA的积累。此外,还诱导体内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增加,从而增强了兰州百合自身的抗逆性,从而抑制兰州百合品质的降低。
左毅成[3](2021)在《黑老虎提取物及抗氧化、抑菌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是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该植物不但可以作为水果食用,而且在高级化妆品、医药、食品等行业具有广阔前景,兼具抗炎症、抗肿瘤、杀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黑老虎化学成分复杂,不同器官间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作用尚未明晰,使用不同溶剂以及不同品系的黑老虎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取加热回流提取法,使用极性不同的3种溶剂(乙醇、石油醚、正己烷)对3个黑老虎品系(紫黑、虎绿、大红)的3种器官(根、茎、叶)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鉴定与分析,对成分种类以及相对含量进行比较与探讨。采用清除DPPH和ABTS这两种自由基的方法对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初步探究,最后采用牛津杯打孔法来比较黑老虎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所选菌种为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青霉)。通过对以上三方面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为黑老虎后期抑菌剂和抗氧化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按照化合物数量进行比较,黑老虎根提取物>黑老虎茎提取物>黑老虎叶提取物;挥发性成分种类来看,黑老虎根提取物的主要为烯类,黑老虎茎和叶的提取物主要是烯类和烷类;根、茎、叶中能检测到化合物数量最多的分别是虎绿品系黑老虎正己烷提取物、大红品系黑老虎乙醇提取物、虎绿品系黑老虎正己烷提取物,分别为78、67、64种;从单个化合物成分来看,本文各个提取物中检测得到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有β-石竹烯、△-杜松烯、α-蒎烯、β-蒎烯、长叶蒎烯等烯类化合物,正辛烷、正二十六烷、正二十四烷等烷类化合物以及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等酚类化合物。(2)总体上来看,黑老虎各提取物对两种自由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其中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按照黑老虎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来看,根>茎>叶;且加入品系进行探讨,虎绿品系黑老虎根部位的提取物来做天然抗氧化剂更具优越性。(3)根、茎、叶各器官中,大部分叶部位的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好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好于真菌。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对真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青霉)没有抑菌效果。
顾琦,魏旭超,刘露,梁莹,李健,董洁,蔡徐艺,顾薇,陈军[4](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分子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高良姜Alpiniae Officinarum Rhizoma、干姜Zingiberis Rhizoma、肉桂Cinnamomi Cortex、吴茱萸Euodiae Fructus、胡椒Piperis Fructus 5种辛热中药挥发油的质量分数,并与防风Saposhnikoviae Radix等10味辛温中药挥发油进行比较,得到差异倍半萜类化合物;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差异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靶点预测,采用TIGER数据库筛选在皮肤中表达的蛋白,用Cytoscape 3.7.0软件建立"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并用STRING数据库建立潜在关键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结果辛热中药挥发油中倍半萜类成分质量分数高于辛温中药挥发油,倍半萜类成分在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给药时更倾向于滞留在皮内,是决定透皮促渗能力的关键成分,可能为辛热中药挥发油的关键物质基础。"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结果表明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主要涉及产热相关的核受体共激活蛋白2(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2,NCOA2)靶点及脂代谢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A)、类视黄酸X受体α(retinoic acid X receptorα,RXRA)、NCOA2靶点及抗炎相关的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rostaglandinG/Hsynthase1,PTGS1)、PTGS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靶点,提示产热、减脂、抗炎为辛热中药挥发油倍半萜类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结论β-石竹烯、α-muurolene、吉马烯、β-榄香烯、δ-榄香烯、β-芹子烯、α-胡椒烯等倍半萜类成分为辛热中药挥发油的特征组分,可能通过作用于PPARA-RXRA-NCOA2信号轴及PTGS2、PTGS1、IL-6等炎性因子,从而产生产热、减脂、抗炎等作用。
王启繁[5](2021)在《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材被广泛使用于室内家具、地板及装饰用材,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异味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有针对性地破解木质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问题,帮助人们了解木质材料气味产生的来源,同时扩展木材气味物质数据库,本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scopy-Olfactometry,GC-MS-O),以气味的视角展开,对广西11种人造板、家具原料树种木材和东北5种家具原料树种木材释放的气味活性化合物进行识别和鉴定,实现木材气味特征图谱表达和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溯源。同时研究并探索含水率、环境条件和涂饰处理等影响木材气味释放的因素。对比分析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技术(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scopy-Olfactometry,TD/GC-MS-O)与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在掌握木材基本VVOC/VOC和气味释放特性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利用数学建模构建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运用Qt计算机技术开发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人工智能软件,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涂饰木材健康等级快速评定和比较。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部分木材气味研究领域的空白,帮助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木质材料产生气味的来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针对性地破解木材及木质装饰制品“异味”及对健康影响问题。对保证居住者身心健康、促进木质家具及其饰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木材气味特性研究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1)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在气味强度指数的基础上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比较矩阵分析、单排序权向量计算以及矩阵总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对16种不同树种木材的主要气味源化合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不同树种木材关键气味源物质。根据神经学科学家相关研究结果整理而成的不同类型气味轮廓,发现不同树种木材的气味轮廓图谱具有其各自的特点。美食调是本试验使用16种木材的主要气味轮廓香调,其次为花香调和柑橘调。木质调、绿叶调、化学物调、苷苔调、果香调和刺鼻调也共同构成了不同木材的气味基础轮廓。鉴定得到的高气味强度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板栗、马尾松、酸枣木、香椿、香樟木和柞木。16种南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的气味活性化合物的气味强度主要集中于1.0-2.0。(2)采用单因素法对呈现较大气味特性的木材—酸枣、马尾松和香樟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含水率对三种木材VOC/VVOC和各气味组分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含水率变化过程中的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主导性气味组分和气味轮廓。发现木材VOC/VVOC成分和气味的释放与水在木材中的运动直接相关。随着含水率的下降,木材中组分随水分的蒸发和迁移而释放,导致三种不同树种木材总组分浓度随之下降,其变化在含水率由60%下降至30%时最为显着。含水率下降对酸枣木花香调、绿叶调和美食调轮廓强度的影响较大,对马尾松和香樟木美食调和木质调轮廓强度影响较大。(3)使用GC-MS-O技术探究了聚氨酯涂料(PU)、紫外光固化涂料(UV)和水性涂料(Water)饰面对酸枣木、水曲柳和柞木气味释放成分及气味强度的影响。VOC是PU涂料饰面材和水性涂料饰面材的主要释放组分,VVOC是UV涂料饰面材的主要气味成分。涂饰板材气味释放浓度及释放特性受板材本身特性影响较大。PU、U V和水性涂料涂饰对三种木材释放的部分气味活性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三种实木板中,PU涂料和UV涂料饰面板材的主要气味轮廓特征为花香调、美食调和果香调。水性涂料饰面板材的主要气味轮廓特征为木质调、化学物调、美食调和花香调。(4)通过TD/GC-MS-O结合微池热萃取仪,探索了环境条件变化对水曲柳气味活性化合物的影响。发现温湿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显着促进板材中部分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增强了部分气味特征。升高相对湿度能够较好的抑制水曲柳中丁烷、丙酮和庚醛三种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释放。随着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的升高,水曲柳素板6种关键特征的气味强度值呈降低趋势。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对水曲柳关键气味特征的影响相比于温度和相对湿度更加显着。为加速水曲柳组分释放,建议将其放置于高温、高湿以及高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的环境条件。(5)应根据不同试验目的和应用场景选择最适宜的气味分析方法。TD/GC-MS-O在探究木质材料日常释放气味组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可分析研究不同状态及环境条件木材气味释放情况,适用于探究木材及室内“气味源”。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适用于木材气味化合物表征的基础性研究,能够较全面地识别木材中含有的气味成分。在采用木材抽提物气味成分萃取稀释技术对欧洲白桦中气味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发现欧洲白桦样品的气味愉悦度被评为中性偏愉悦。通过夏皮洛-威尔克(Shapiro-Wilk,S-W)联合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Kolmogorov-Smirnov,K-S)统计学分析,发现6种欧洲白桦样品气味强度/愉悦等级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欧洲白桦样品的10种气味属性分别为似泥土香、似铅笔香、似软木塞/发霉的、似青草香、似脂肪香、果香、似绿茶香、似草药香、似香草香和醋香。大多数气味属性均能够很好的匹配到鉴定得到的气味活性化合物。发现抽提物中脂肪酸降解产物(包括饱和和不饱和醛、酮、和酸类化合物)是欧洲白桦气味化合物中最多的一类成分。此外,气味活性化合物也来源于抽提物中和萜烯类化合物和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苯基化合物。(6)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构建了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在灰色关联度分析矩阵(GRA)的基础上,建立隶属度判断矩阵。根据归一化后的综合评价矢量,在最大隶属度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和健康评价程序实现了对材料健康等级的最终判定。运用Qt技术和后端开发,开发设计一款运行于Windows 10上的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人工智能软件,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涂饰木材健康等级的快速评定和比较。
王晶晶[6](2020)在《香榧叶片精油成分变异特点及代谢物对养分调控的响应机制》文中认为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多以果用为目的而广泛栽培的经济林树种,集籽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身,香榧籽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保健成分。近几年来,除种仁外的其它器官,其利用价值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香榧叶片为研究对象,使用GC-MS测定了不同立地与经营措施下(养鹅模式、林龄、海拔、品种)香榧叶片精油成分和含量的变化,基于分析结果中引起精油变化的主导生态因子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养分添加(N、P)对香榧叶片非挥发性代谢物的影响,使用LC-MS进行广靶代谢物的测定,Illumina进行转录组测序,综合分析了养分添加对香榧叶片代谢物的调控机制。对揭示香榧叶片精油形成机制、养分精准调控及品质改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使用气相质谱检测香榧叶片精油中包含单萜、倍半萜、单萜含氧衍生物、酯类、倍半萜含氧衍生物。不同管理模式(养鹅、未养鹅)的香榧叶片精油检测出31种代谢物,D-柠檬烯、α-蒎烯和异喇叭烯是主要的成分,差异代谢物变异率为16.13%;不同林龄(6年、8年、10年、12年)的香榧精油中检测出33种代谢物,D-柠檬烯、α-蒎烯和异喇叭烯是主要的成分,差异代谢物变异率为21.21%-t25.00%;两个海拔梯度(350m、600m)的香榧叶片精油检测出29种代谢物,D-柠檬烯、α-蒎烯和δ-杜松烯是主要的成分,差异代谢物变异率为3.44%-3.57%;不同品种榧树(香榧、木榧)检测出26种化合物,D-柠檬烯、α-蒎烯和异喇叭烯是主要的成分,差异代谢物变异率为22.73%-23.81%。不同林龄的香榧和不同品种榧树精油代谢物的变异率明显大于不同管理模式和不同海拔的影响,表明香榧精油在合成代谢过程中内源性调节(林龄、品种)强于外部因素(养鹅、海拔)的干扰。(2)养鹅管理显着提高了香榧叶片全磷(TP)的含量,显着降低了叶片钙(Ca)含量,土壤养分硝态氮(NO3--N)、P、Ca、镁(Mg)因养鹅而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却显着下降,不同管理模式产生精油差异的主导生态因子是植物全碳(TC)、TP、Ca和土壤TP、Ca、Mg、NO3--N;随着香榧生长年限的增长,显着降低了叶片的全氮(TN)和Ca含量,多个土壤指标显示香榧林地在10年和12年出现了拐点,主导不同林龄精油产生差异的生态因子是叶片TN、钾(K)和Ca,及土壤中的K元素;不同海拔对植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主导变异的生态因子是叶片K和Ca含量,土壤pH和铵态氮(NH4+-N);香榧叶片TC和TP含量显着高于木榧,产生差异化合物的主导生态因子是TC、TP、TN和Ca;综合分析表明C、N、P、K、Ca元素是影响香榧精油差异代谢物表达量的主导因子。(3)使用液相质谱进行广靶代谢检测,香榧叶片中有201种物质,初生代谢物中小肽类化合物,次生代谢物中黄酮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种类最多。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后主要集中在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嘌呤代谢途径、色氨酸代谢途径、半乳糖代谢途径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由此得知,N、P添加后香榧差异代谢物变化主要影响的是C、N代谢相关途径。(4)使用Illumina测序,Trinity软件进行组装,共得到100644个基因序列,比对到四大数据库Nr、SwissProt、KEGG和COG/KOG,有16558个基因序列达到共同注释。共有20457条转录本注释到KOG,转录因子排名前10的是ERF、bHLH、C2H2、MYBrelated、Trihelix、MYB、WRKY、GRAS、C3H 和 NAC 家族。2663个转录本为R基因,其中N、RLP、TNL家族最多。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主要富集在生物学过程中的蛋白质加工、蛋白质的成熟,及分子功能的肽酶活性、水解酶活性、核苷酸结合。根据GO注释筛选出功能最丰富的20个差异基因,其中7个为参与氮代谢的转运蛋白。KEGG富集分析,主要富集的代谢通路有苯丙素的生物合成通路、代谢通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5)对差异代谢物和差异基因进行关联分析,棉子糖、松三糖及相关基因聚为一簇,其它化合物(多为小肽)与相关基因聚为一簇。N、P添加后棉子糖的丰度显着下调,注释在半乳糖代谢途径上,与半乳糖醇合成酶、棉子糖合成酶、α-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有关。综上所述,香榧叶片精油的功能成分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其含量的变异特征受到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精准的N、P调控不仅显着影响到植物的C、N循环,也显着影响到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有关的棉子糖含量,半乳糖代谢途径中参与调控的酶基因,在食品和饲料工业、制浆造纸、制糖、制药工业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刘慧娜[7](2020)在《樟树挥发性成分及其驱虫抑菌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又名香樟,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樟树树干挺拔、树形优美、适应性强,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和生态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树种;同时,樟树的木材质地优良、香气独特、耐腐防虫,是许多建筑、装潢辅料以及工艺美术品的原材料。樟树的根、茎、叶等器官均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物质,可以用来提取樟油。目前对樟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应用、叶片化学成分以及种子休眠与萌发等方面,对樟树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樟树的不同部位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了叶片、小枝、大枝以及树干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并通过不同的提取方式,探讨了樟树不同部位对昆虫烟粉虱驱避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樟树叶片精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驱虫抑菌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樟树不同部位的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叶片、小枝、大枝-干、大枝-皮、树干和树皮中分别检测到44种、60种、73种、55种、30种和30种挥发性物质。各部位相对含量大于1%的物质共有36种,其中,共同具有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桧烯、桉叶油醇、(-)-4-萜品醇和α-松油醇四种。不同部位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类型不同,叶片中主要为醚类和萜烯类;而小枝、大枝-干和大枝-皮中主要为萜烯类;树干中主要为醚类;树皮中为萜烯类和醚类化合物。(2)樟树不同部位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具有显着差异,其中,叶片的驱避作用最强,小枝次之,大枝与树干效果较差。大枝与小枝的韧皮部、块状木质部及木质部碎屑对烟粉虱的驱避效果差异不显着,而树皮和树干碎屑的驱避效果要显着高于块状树干。50%甲醇或蒸馏水提取均可以提高各部位对烟粉虱的驱避率,其中50%的甲醇效果优于蒸馏水。(3)樟树叶片精油对烟粉虱具有较强的熏杀性和驱避性。当精油浓度≥10.34 μL/L时,30 min内就可以将全部烟粉虱熏杀。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精油进行稀释,发现0.1%吐温水效果最好,甲醇次之,乙醇效果最差。通过GC/MS分析,共在精油中检测到41种有机化合物,其中萜烯类21种,醇类15种,醛类2种,醚类2种和烷烃类1种。桉叶油醇、桧烯、α-松油醇是其主要的挥发物,占总含量的79.14%。Y型嗅觉仪活性检测表明,桉叶油醇化学纯品对烟粉虱对驱避效果最好,而桧烯和α-松油醇的驱避效果不显着,说明樟树叶片中的桉叶油醇是对烟粉虱起到驱避效果的主要化学物质。(4)樟树叶片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这四种微生物的抑菌直径分别为9.83±0.70 mm、8.17±0.02 mm、11.48±0.57 mm 和 8.53 ±0.61 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12.50μL/mL、25.00 μL/mL、12.50 μL/mL 和 3.13 μL/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 12.50 μL/mL、25.00 μL/mL、25.00μL/mL和3.13 μL/mL。化学纯品的抑菌活性表明,α-松油醇抑制作用最强,桧烯和桉叶油醇效果较差。
李锦[8](2020)在《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花椒风味油是从花椒中提取呈香、呈味物质于植物油中的一种重要调味油产品,其香味浓郁,麻味强烈,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花椒风味油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植物油热浸提法,而浸提条件是影响花椒风味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花椒风味油的热浸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制取油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较为精准的检测分析及综合品质进行分析,以期生产出满足食用安全、营养健康、更具香麻味和调味性能的花椒风味油。目前,在花椒生产时,未成熟的果实采摘后在阳光下暴晒使皮、籽分离,花椒籽作为花椒香辛料生产的副产物因得不到重视和储存不当,致使其中脂肪在高温和脂肪酶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游离脂肪酸,所制取花椒籽油的酸价高、色泽深,后续的精炼损耗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花椒籽制油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资源丰富的花椒籽得以高值化利用,本文对采摘后的新鲜花椒进行皮、籽分离后用新鲜花椒籽制取花椒籽油,将其品质与市售花椒调味油进行对比分析,为花椒籽油高值化利用开发提供支持。花椒油树脂是采用萃取法从花椒中提取的具有花椒独特香气和麻感的油状制品,可直接或稀释后用于调制产生花椒的特有香气,是食品加工业和香料行业的调香原料。目前,国内外对花椒油树脂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得率的条件优化方面,而对影响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工艺条件优化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对制取花椒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花椒油树脂后续的开发利用研究奠定基础。(1)以花椒果皮为原料,采用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以花椒风味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备花椒风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0 min、花椒果皮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花椒风味油香气浓郁、麻味足、色泽好且感官评分最高,其酸价(KOH)为0.40 mg/g,过氧化值为5.07 mmol/kg,感官评分为9.1分。花椒风味油中维生素E总量为1869.86 mg/kg,远高于大豆油中的742.09 mg/kg;甾醇含量相较于大豆油几乎不变;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基本相同,花椒风味油中共鉴定出9类8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大豆油共鉴定出8类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花椒风味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烯烃类和醇类(相对含量86.98%),大豆油中主要是烯烃类和醛类(相对含量87.25%);花椒风味油中醇类18种占总量的40.96%,大豆油中醇类仅1种占总量的1.74%;花椒风味油中醛类物质含量仅为1.91%,而大豆油中醛类物质含量12.71%。可以看出,花椒皮中进入花椒风味油的不是甘油酯,而是其他挥发性风味成分;由此也可证实在对花椒皮进行热浸过程中只是将花椒皮中挥发性成分萃取出进入大豆油中。(2)以当季采摘的新鲜花椒为原料,将其进行皮、籽分离,分别采用压榨和正己烷浸出两种方法从花椒籽中提取花椒籽油,并对两种花椒籽油分别进行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处理。分析检测4种花椒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维生素E、酰胺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含量,并与市场采购的8个花椒油的品质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8个市售花椒油样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522.72mg KOH/g,1.8710.8mmol/kg。两种新鲜花椒籽油的酸价稍高,为5.947.37mg KOH/g,但过氧化值很低,为0.591.13mmol/kg。经过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处理后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中一级花椒籽油的指标要求。8个市售花椒油中共检测到了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总量为979.322874.45mg/kg,压榨花椒籽油检测到了4种生育酚和3种生育三烯酚,总量为147.35385.09mg/kg。8个市售花椒风味油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为7.9219.11mg/g,四种花椒籽油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为7.829.80mg/g,平均含量为8.55mg/g,远远高于DB51/T493-2005《花椒油》中花椒酰胺类化合物≥1.5mg/g的标准。实验室采用不同工艺制取的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大体一致,烯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是两者的特征性风味成分。4种花椒籽油中,压榨花椒籽油A的感官评价得分较高,C次之,总体风味表现出麻味和香味。因此,采用新鲜花椒籽制取的花椒籽油与采用花椒皮制取的花椒风味油有相同的风味特征,花椒籽也可以用作花椒风味油的原料,这对提升花椒籽的综合利用价值有重要意义。(3)以花椒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花椒油树脂,以花椒油树脂的品质为考察指标,包括花椒油树脂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研究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对花椒油树脂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取花椒油树脂的品质对比研究,得出花椒油树脂最佳风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萃取溶剂正己烷、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h。在此条件下,花椒油树脂中特征性花椒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都较高,得率为10.5%,酰胺类化合物含量279.31mg/g。此外通过对酰胺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发现,酰胺类化合物受萃取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萃取温度的升高和萃取时间的延长含量呈依此降低趋势。因此在花椒油树脂生产中应选取合适温度来提高其麻味的保留率。
林洁茹[9](2020)在《香樟精油的提取及分子蒸馏精制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和城市绿化树种,每年产生大量的枝叶,但资源利用率低,而从中提取的精油,具有抑菌、抗氧化、杀虫、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是化工、医药、香料、食品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目前香樟精油的提取方法主要为传统工艺,且有关精油精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精油的应用价值较低。因此,本文以香樟叶为原料,采用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二氧化碳膨胀乙醇(CO2-expanded ethanol,CXE)提取香樟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精油的化学组成,并测定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对新工艺与常规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有机溶剂提取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进行综合对比研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精制香樟精油,通过调节操作参数,并结合GC-MS分析各馏分中主要组分的流向,找寻适宜的分子蒸馏条件,同时考察分子蒸馏富集香樟精油抑菌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效果,探讨分子蒸馏精制香樟精油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传统方法提取香樟精油,并对精油的性状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提取香樟精油的工艺条件为3%的氯化钠水溶液、料液比1:4、蒸馏时间60 min,精油得率为1.73%;有机溶剂乙醚提取精油得率为1.62%。分析两种方法提取油的性状发现,水蒸气蒸馏提取油的特征性芳香气味强,而乙醚提取油的芳香气味淡,存在少量乙醚残留。通过GC-MS分析,两种方法所得香樟精油的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油素、芳樟醇和萜品醇类化合物。(2)新型的绿色溶剂二氧化碳膨胀乙醇(CXE)提取香樟精油,同时采用常规的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香樟精油,精油得率分别为1.35%和1.14%。综合对比CXE提取和另三种方法所得精油,CXE提取油的得率略低于水蒸气蒸馏和乙醚提取油,但高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油,且所得精油的性状与水蒸气蒸馏提取油相近,优于乙醚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油。GC-MS分析表明,CXE提取油中含氧单萜类化合物较少,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高于其它三种方法提取油。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XE提取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2.42%,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5.88%,活性均高于其它三种方法提取油。此外,抑菌活性实验中,CXE提取油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MIC值分别为39μg/mL和19.5μg/mL,相较其它方法提取油,呈现较强的抑制活性。(3)应用两阶段分子蒸馏精制香樟精油(原油)。通过调节蒸发强度(蒸发温度、系统压力)和一级冷凝温度,并结合对各馏分的成分分析,富集原油中组分。第一阶段分子蒸馏中,蒸发温度为60℃、系统压力为100 Pa时,蒸发强度适宜,进而调节一级冷凝温度,当一级冷凝温度为20℃时,一级重馏分1RH、一级中间馏分1DM和一级轻馏分1DL的回收率分别为13.79%、71.93%和10.17%,且一级轻馏分1DL中的目标组分甲基庚烯酮和1,8-桉叶油素的浓缩比高达5.72和5.16。分别对抑菌活性显着提高的一级轻馏分1DL和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的一级重馏分1RH进行第二阶段分子蒸馏。二级轻馏分2DL中的甲基庚烯酮和1,8-桉叶油素的含量,进一步由一级轻馏分1DL的8.57%和17.81%提高到14.42%和36.62%,最终的浓缩比分别为9.63和10.61。二级重馏分2RH中的目标组分α-萜品醇和γ-萜品醇的含量,也分别由原油的39.63%和10.30%提高到53.82%和14.56%。(4)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香樟原油和两阶段分子蒸馏后各馏分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分子蒸馏后,一级轻馏分1D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等级由原油的弱活性(MIC=625μg/m L)升高到中高活性(MIC=78μg/m L);一级中间馏分1DM和一级轻馏分1D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等级均由原油的弱活性升高至中等活性(MIC=312.5μg/mL)。此外,一级轻馏分1DL对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也略有提高。第二阶段分子蒸馏后,二级轻馏分2D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等级进一步提高为高活性(MIC=19.5μg/m L)。通过分析各馏分的化学组成及抑菌过程,香樟精油对测试菌种的抑制可能主要与其中的1,8-桉叶油素和芳樟醇有关,通过两阶段分子蒸馏,能够对其进行富集,从而提高了精油的抑菌能力。(5)通过测定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香樟原油和两阶段分子蒸馏后各馏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分子蒸馏后,一级重馏分1RH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9.57%和91.75%,较原油分别提高了62%和70%,再经第二阶段分子蒸馏后,二级重馏分2RH的清除能力进一步提高,清除率分别为68.13%和98.47%。结合GC-MS分析各馏分的组成,香樟精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能与其中的萜品醇类化合物有关,经分子蒸馏作用后,主要被富集在重馏分中,从而提高了抗氧化能力。综上所述,新型绿色工艺CXE提取所得香樟精油性状优质,尤其适合对高温和氧敏感成分的分离,为获取高品质植物精油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此外,通过设计两阶段分子蒸馏,成功地富集了香樟精油中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成分,是精制香樟精油及提高精油产品附加值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前景广阔。
李锦,刘玉兰,徐晨辉,郭姗姗[10](2020)在《花椒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花椒果皮为原料,采用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以花椒风味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制取工艺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取花椒风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0 min、花椒果皮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制取的花椒风味油香气浓郁、麻味足、色泽好且感官评分最高,其酸价(KOH)为0. 40 mg/g,过氧化值为5. 07 mmol/kg,感官评分为9. 1。花椒风味油中维生素E总量为1 869. 86 mg/kg,远高于大豆油中的742. 07 mg/kg;甾醇含量相较于大豆油几乎不变;脂肪酸组成与大豆油的基本相同;花椒风味油中共鉴定出9类8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大豆油中共鉴定出8类2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花椒风味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烯烃类和醇类(相对含量86. 99%),大豆油中主要是烯烃类和醛类(相对含量87. 26%);花椒风味油中醇类18种,占总量的40. 97%,大豆油中醇类仅1种,占总量的1. 74%;花椒风味油中醛类物质含量仅为1. 91%,而大豆油中醛类物质含量为12. 69%。
二、荜澄茄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荜澄茄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黄花蒿精油、1,8-Cineole及Terpinen-4-ol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兰州百合概况 |
1.2 兰州百合采后病害 |
1.3 兰州百合采后保鲜技术 |
1.3.1 物理保鲜技术 |
1.3.2 化学保鲜技术 |
1.3.3 生物保鲜技术 |
1.4 精油研究进展 |
1.4.1 蒿属植物精油 |
1.4.2 蒿属植物精油主要成分及生物活性 |
1.4.3 精油抑菌机理 |
1.4.4 精油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技术路线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2 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致病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3 致病性验证 |
2.2.4 形态学鉴定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6 生理生化特性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致病性检测 |
2.3.2 病原菌的鉴定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3 蒿属植物精油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抑菌活性 |
3.3.2 精油抗菌活性主成分分析 |
3.3.3 精油成分分析 |
3.3.4 精油成分与抗菌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5 蒿属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黄花蒿精油及精油单体成分抑菌活性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直接接触法抑菌活性 |
4.3.2 熏蒸法抑菌活性 |
4.3.3 抑菌机理 |
4.3.3.1 扫描电镜观察精油及单体1,8-Cineole对病原细菌壁膜的影响 |
4.3.3.2 扫描电镜观察精油及单体1,8-Cineole对病原真菌壁膜的影响 |
4.3.3.3 蛋白泄露与合成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黄花蒿精油,1,8-Cineole及 Terpinen-4-ol对兰州百合体内防治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最佳体内防治浓度 |
5.3.2 兰州百合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褐变度 |
5.3.3 兰州百合硬度及含水量 |
5.3.4 兰州百合p H及可溶性固形物 |
5.3.5 兰州百合总酚及类黄酮含量 |
5.3.6 兰州百合可溶性糖含量 |
5.3.7 兰州百合MDA含量 |
5.3.8 兰州百合SOD酶活 |
5.3.9 兰州百合POD及 PPO活性 |
5.3.10 兰州百合褐变度与总酚、类黄酮、POD及 PPO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学术论文 |
专利 |
(3)黑老虎提取物及抗氧化、抑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黑老虎研究概况 |
1.1.1 黑老虎概述 |
1.1.2 黑老虎食用成分 |
1.1.3 黑老虎药用作用 |
1.1.4 黑老虎抗氧化作用 |
1.1.5 黑老虎抑菌作用 |
1.2 植物提取物获取方法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黑老虎提取物成分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来源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提取物获取 |
2.1.4 GC-MS分析 |
2.1.5 定量分析 |
2.1.6 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紫黑品系黑老虎的乙醇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2.2 虎绿品系黑老虎的乙醇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2.3 大红品系黑老虎的乙醇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2.4 紫黑品系黑老虎的石油醚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2.5 虎绿品系黑老虎的石油醚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2.6 大红品系黑老虎的石油醚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2.7 紫黑品系黑老虎的正己烷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2.8 虎绿品系黑老虎的正己烷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2.9 大红品系黑老虎的正己烷提取物各器官成分分析 |
2.3 讨论 |
3 黑老虎提取物抗氧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
3.1.4 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黑老虎乙醇提取物自由基清除率 |
3.2.2 黑老虎正己烷提取物自由基清除率 |
3.2.3 黑老虎石油醚提取物自由基清除率 |
3.3 讨论 |
4 黑老虎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来源 |
4.1.2 仪器与试剂 |
4.1.3 培养基配置 |
4.1.4 菌悬液的制备 |
4.1.5 抑菌圈的测定 |
4.1.6 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黑老虎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
4.2.2 黑老虎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
4.2.3 黑老虎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 |
4.2.4 黑老虎提取物对其他菌种的抑菌效果 |
4.3 讨论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药材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1.4 数据库与软件 |
2 方法 |
2.1 辛热、辛温中药挥发油的制备 |
2.2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的中药挥发油成分分析 |
2.2.1 供试品的制备 |
2.2.2 GC-MS条件 |
2.3 辛热中药挥发油中倍半萜类成分与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的构建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辛热与辛温中药挥发油的差异成分测定 |
3.2 辛热中药挥发油中倍半萜类成分与靶点网络的分析 |
3.3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3.3.1 辛热中药挥发油作用于 |
3.3.2 辛热中药挥发油作用于 |
3.3.3 辛热中药挥发油作用于PTGS2、PTGS1和IL-6靶点发挥抗炎作用 |
4 讨论 |
4.1 辛热中药挥发油作用于机体药性显热的分子机制 |
4.2 辛热中药挥发油影响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 |
4.3 辛热中药挥发油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
(5)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采样分析 |
1.1.2 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 |
1.2 木材VOC/VVOC及气味释放研究现状 |
1.2.1 木材VOC/VVOC释放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木材气味释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选题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2 基于GC-MS-O技术的木材气味释放组分研究及特征图谱表达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采样方法 |
2.2.2 VOC/VVOC分析方法 |
2.2.3 气味分析与识别方法 |
2.3 木材释放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及气味强度分布 |
2.3.1 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气味组分分析及强度分布 |
2.3.2 北方不同树种木材释放气味组分分析及强度分布 |
2.3.3 木材释放气味活性化合物分布及气味特征分析 |
2.4 层次分析法(AHP)主要气味源化合物分析 |
2.4.1 气味强度指数计算 |
2.4.2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2.4.3 AHP模型的实现过程 |
2.4.4 不同木材关键气味源化合物分析 |
2.5 木材气味轮廓图谱表达 |
2.5.1 气味特征轮廓分类 |
2.5.2 南方不同树种木材气味物质特征及气味轮廓图谱的表达 |
2.5.3 北方不同树种木材气味物质特征及气味轮廓图谱的表达 |
2.6 本章小结 |
3 含水率对木材释放VOC/VVOC组分及气味活性化合物轮廓组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3.2.2 采样方法与准备 |
3.2.3 TD/GC-MS-O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水率对木材释放VOC/VVOC及气味组分影响 |
3.3.2 不同含水率下木材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表征 |
3.3.3 含水率对木材整体气味轮廓组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环境因素对木材释放VOC/VVOC及气味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4.2.2 采样方法 |
4.2.3 TD/GC-MS-O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影响表征 |
4.3.2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VOC/VVOC释放浓度及气味强度的影响 |
4.3.3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释放VOC/VVOC组分浓度的影响 |
4.3.4 环境条件对水曲柳关键气味特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涂饰木材气味特性研究及异味主控物质清单建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及样品制备 |
5.2.2 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涂饰处理对木材释放气味成分及气味强度的影响 |
5.3.2 涂饰木材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及对比分析 |
5.3.3 涂饰木材气味轮廓图谱表达 |
5.3.4 涂饰木材异味物质主控清单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6 木材抽提物萃取气味化合物及溯源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化学试剂 |
6.2.1 试验样品 |
6.2.2 化学试剂 |
6.3 思路与方法 |
6.3.1 试验思路 |
6.3.2 SAFE-OEDA/GC-MS-O技术 |
6.3.3 感官嗅觉评价试验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欧洲白桦样品气味评价与属性表达 |
6.4.2 欧洲白桦气味活性化合物鉴定 |
6.4.3 基于OEDA技术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表征 |
6.4.4 欧洲白桦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 |
6.5 气味整体属性与气味活性化合物关联性探究 |
6.6 欧洲白桦木气味来源分析 |
6.7 木材气味鉴别技术的差异分析与选择 |
6.8 本章小结 |
7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模型 |
7.1 引言 |
7.2 相关环境评价标准 |
7.2.1 LCI危害评估值 |
7.2.2 德国AgBB法规限定标准与评估程序 |
7.3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
7.4 基于GRA-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构建 |
7.4.1 相关概念 |
7.4.2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的来源与基本原理 |
7.4.3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基本步骤 |
7.4.4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矩阵模型(GRA)权重的确定 |
7.4.5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性综合评价模型实例验证 |
7.5 GRA-FCE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软件的开发设计 |
7.5.1 开发目的、应用环境及软件的功能技术特点 |
7.5.2 GRA-FCE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综合评价软件用户手册 |
7.5.3 软件使用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7.5.4 木材多组分化合物释放材料健康等级计算程序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香榧叶片精油成分变异特点及代谢物对养分调控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香榧研究进展 |
1.1.1 香榧概述 |
1.1.2 香榧种仁功能性成分 |
1.1.3 香榧假种皮功能性成分 |
1.1.4 香榧叶片功能性成分 |
1.2 植物精油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精油概述 |
1.2.2 精油的提取和功能 |
1.2.3 香榧精油的研究进展 |
1.2.4 植物精油的变异特征 |
1.2.4.1 外源因子对植物精油的影响 |
1.2.4.2 内源因子对植物精油的影响 |
1.3 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代谢组学的应用 |
1.3.3 代谢组学研究平台与技术 |
1.4 转录组学 |
1.4.1 转录组学概述 |
1.4.2 转录组学的应用 |
1.4.3 转录组测序研究平台与技术 |
1.5 氮代谢及养分调控在多组学中的应用 |
1.5.1 植物的氮代谢 |
1.5.2 养分调控在多组学中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1.1 不同立地与经营措施对香榧叶片精油的影响 |
1.7.1.2 基于转录组、代谢组学探讨养分添加对香榧叶片代谢物的调控机制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立地与经营措施对香榧叶片精油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地概况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2.4 气相色谱-质谱升温程序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管理模式对香榧精油的影响 |
2.3.1.1 养鹅模式下香榧叶片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
2.3.1.2 养鹅模式下香榧精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变化 |
2.3.1.3 养鹅模式下香榧精油成分和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2.3.1.4 养鹅模式下差异代谢物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2 不同林龄对香榧精油的影响 |
2.3.2.1 不同林龄香榧叶片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
2.3.2.2 不同林龄香榧精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变化 |
2.3.2.3 不同林龄香榧精油成分和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2.3.2.4 不同林龄差异代谢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3 不同海拔对香榧精油的影响 |
2.3.3.1 不同海拔香榧叶片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
2.3.3.2 不同海拔香榧精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变化 |
2.3.3.3 不同海拔香榧精油成分和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2.3.3.4 不同海拔差异代谢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4 不同品种榧树精油的影响 |
2.3.4.1 不同品种榧树叶片养分的变化 |
2.3.4.2 不同品种榧树精油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变化 |
2.3.4.3 不同品种香榧精油成分和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2.3.4.4 不同品种差异代谢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代谢组学探讨养分添加对香榧叶片代谢物的调控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样品的采集 |
3.2.3 代谢物的提取与分析 |
3.2.4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代谢组学 |
3.3.1.1 香榧叶片代谢物的鉴定 |
3.3.1.2 不同处理差异积累代谢物的鉴别 |
3.3.1.3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
3.3.2 转录组学 |
3.3.2.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控和过滤 |
3.3.2.2 组装完整性评估 |
3.3.2.3 非冗余转录本功能注释 |
3.3.2.4 非冗余转录本转录因子和抗病基因注释 |
3.3.2.5 非冗余转录本表达量分析和差异基因筛选 |
3.3.2.6 不同养分添加下香榧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3.3.2.7 不同养分添加下香榧差异基因的KEGG功能富集分析 |
3.3.3 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 |
3.3.3.1 共有代谢通路分析 |
3.3.3.2 O2PLS模型分析 |
3.3.3.3 相关性系数模型 |
3.3.3.4 半乳糖代谢通路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4.1 综合讨论 |
4.2 主要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樟树挥发性成分及其驱虫抑菌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挥发性物质成分及合成 |
1.1.1 成分与类型 |
1.1.2 合成部位 |
1.1.3 合成途径 |
1.2 植物挥发性物质提取与鉴定方法 |
1.2.1 提取方法 |
1.2.2 鉴定方法 |
1.3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作用 |
1.3.1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1.3.2 对人类的影响 |
1.3.3 对昆虫的影响 |
1.3.4 对微生物的影响 |
1.3.5 对植物的影响 |
1.4 影响植物挥发性物质释放的因素 |
1.4.1 内部因素 |
1.4.2 外部因素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樟树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成分研究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挥发性物质的收集 |
2.2.2 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分析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成分 |
2.3.2 不同部位主要成分比较 |
2.3.3 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类型比较 |
2.4 讨论 |
第3章 樟树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3.1 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不同部位的获取 |
3.2.2 不同提取物的制备 |
3.2.3 烟粉虱选择行为的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樟树不同部位对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3.3.2 樟树不同提取液对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4章 樟树叶片精油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4.1 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精油的提取 |
4.2.2 烟粉虱的熏杀 |
4.2.3 烟粉虱选择行为的测定 |
4.2.4 精油成分分析 |
4.2.5 精油主要成分对烟粉虱的选择行为的影响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精油对烟粉虱的熏杀作用 |
4.3.2 精油对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4.3.3 精油成分分析 |
4.3.4 精油主要成分对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樟树叶片精油的抑菌作用 |
5.1 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培养基的配制 |
5.2.2 平板制作 |
5.2.3 菌悬液的制备 |
5.2.4 抑菌圈直径的测定 |
5.2.5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5.2.6 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樟树叶片精油抑菌圈的测定 |
5.3.2 樟树叶片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 |
5.3.3 樟树叶片精油的最小杀菌浓度 |
5.3.4 樟树叶片精油三种主要成分抑菌圈的测定 |
5.3.5 樟树叶片精油三种主要成分最小抑菌浓度 |
5.3.6 樟树叶片精油三种主要成分的最小杀菌浓度 |
5.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花椒简介 |
1.1.1 花椒资源概况 |
1.1.2 花椒的化学成分 |
1.1.3 花椒籽的化学成分 |
1.2 花椒风味油的研究现状 |
1.3 花椒籽油的营养功能 |
1.4 花椒籽油的研究现状 |
1.5 花椒油树脂研究现状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大豆油热浸法制取花椒风味油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椒风味油制取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2.2.2 正交实验 |
2.2.3 风味油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及脂肪酸组成 |
2.2.4 花椒风味油和大豆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对比分析 |
2.3 小结 |
3 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花椒的主要组分含量测定 |
3.2.2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理化性质 |
3.2.3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维生素E含量 |
3.2.4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 |
3.2.5 花椒籽油与市售花椒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比分析 |
3.2.6 花椒籽油和市售花椒油的感官评价 |
3.3 小结 |
4 花椒油树脂的制取及品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和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正己烷萃取所得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分含量 |
4.2.2 乙醇萃取所得花椒油树脂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分含量 |
4.2.3 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
4.2.4 不同工艺条件下花椒油树脂的得率 |
4.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香樟精油的提取及分子蒸馏精制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精油概述 |
1.1 植物天然产物及精油 |
1.2 植物精油的组成及功效用途 |
1.3 香樟精油简介 |
2 植物精油提取工艺概述 |
2.1 传统植物精油提取工艺 |
2.2 植物精油提取工艺进展 |
2.3 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 |
3 植物精油精制工艺概述 |
3.1 常规植物精油精制工艺 |
3.2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及特点 |
3.3 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统方法提取香樟精油的工艺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蒸气蒸馏提取香樟精油 |
2.2.2 乙醚提取香樟精油 |
2.2.3 精油得率的计算 |
2.2.4 香樟精油化学组成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水蒸气蒸馏提取条件优化 |
3.2 水蒸气蒸馏提取油和乙醚提取油的得率及性状分析 |
3.3 水蒸气蒸馏提取油和乙醚提取油的化学组成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绿色工艺提取香樟精油及活性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香樟精油 |
2.2.2 二氧化碳膨胀乙醇提取香樟精油 |
2.2.3 香樟精油化学组成分析 |
2.2.4 香樟精油抗氧化活性实验 |
2.2.5 香樟精油抑菌活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方法提取所得香樟精油的得率及性状对比 |
3.2 不同方法提取的香樟精油化学组成对比分析 |
3.3 不同方法提取的香樟精油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 |
3.4 不同方法提取的香樟精油抑菌活性对比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合GC-MS的分子蒸馏实验设计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进料流速和刮膜转速条件的设计 |
2.2.2 蒸发强度和冷凝温度条件的设计 |
2.2.3 各馏分回收率及组分浓缩比的计算 |
2.2.4 香樟原油及各馏分化学组成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香樟原油化学组成及各组分理化性质分析 |
3.2 蒸发强度条件的确定 |
3.3 冷凝温度条件的确定 |
3.4 分子蒸馏过程及精油组分流向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分子蒸馏富集香樟精油抑菌成分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的配制 |
2.2.2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制备 |
2.2.3 抑菌活性的测定 |
2.2.4 相对抑菌等级的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香樟原油及各馏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分析 |
3.2 香樟原油及各馏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活性分析 |
3.3 香樟原油及各馏分对真菌的抑菌活性分析 |
3.4 分子蒸馏对抑菌成分的富集过程分析 |
3.4.1 各馏分的抑细菌过程分析 |
3.4.2 各馏分的抑真菌过程分析 |
4 小结 |
第六章 分子蒸馏富集香樟精油抗氧化成分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2.3 相对抗氧化活性等级的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香樟原油及各馏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 |
3.2 香樟原油及各馏分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 |
3.3 分子蒸馏对抗氧化成分的富集过程分析 |
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花椒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花椒风味油的制取 |
1.2.2 花椒风味油的感官评价 |
1.2.3 大豆油及花椒风味油的指标测定 |
1.2.4 大豆油及花椒风味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花椒风味油制取的单因素实验 |
2.1.1 浸提温度对花椒风味油品质的影响 |
2.1.2 浸提时间对花椒风味油品质的影响 |
2.1.3 花椒果皮添加量对花椒风味油品质的影响 |
2.2 花椒风味油制取的正交实验 |
2.3 花椒风味油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及脂肪酸组成 |
2.4 花椒风味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
3 结论 |
四、荜澄茄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牛油火锅底料风味和品质优化初探[D]. 李贝贝. 西南大学, 2021
- [2]黄花蒿精油、1,8-Cineole及Terpinen-4-ol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防治研究[D]. 马稳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黑老虎提取物及抗氧化、抑菌效果研究[D]. 左毅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辛热中药挥发油外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分子机制[J]. 顾琦,魏旭超,刘露,梁莹,李健,董洁,蔡徐艺,顾薇,陈军. 中草药, 2021(05)
- [5]不同树种木材气味释放特性与图谱表达研究[D]. 王启繁.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6]香榧叶片精油成分变异特点及代谢物对养分调控的响应机制[D]. 王晶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7]樟树挥发性成分及其驱虫抑菌特性的初步研究[D]. 刘慧娜. 扬州大学, 2020(05)
- [8]花椒及花椒籽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D]. 李锦.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9]香樟精油的提取及分子蒸馏精制工艺的研究[D]. 林洁茹.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 [10]花椒风味油的制取及品质研究[J]. 李锦,刘玉兰,徐晨辉,郭姗姗. 中国油脂,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