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口林业局典型暗棕壤(土属)肥力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佳歆[1](2021)在《采伐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桦树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地设计了带状皆伐(皆伐带宽度分别为20m、30m和40m)和择伐(择伐强度分别为25%、35%和45%)两种主伐方式。采伐后在试验地内设置了21块固定样地,利用后调查的固定样地的林分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环境、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数据,对草本物种多样性与林分冠层结构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科学的采伐方式和适当的采伐强度可以改善林分的群落结构,调节林下的光照强度,增加林分内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养分的循环速度,从而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具体结论如下:(1)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带状皆伐后,皆伐带两侧的林墙会对皆伐带内的光环境产生影响。皆伐带宽度不同,对皆伐带内的光环境影响的程度也会不同。叶面积指数在不同皆伐带内表现为:20m皆伐带>30m皆伐带>40m皆伐带,冠层开度与之相反;林下散射辐射、林下直射辐射和林下总辐射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40m皆伐带>30m皆伐带>20m皆伐带,且40m皆伐带显着高于其他宽度皆伐带(P<0.05)。择伐三年后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冠层开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5%强度与CK样地差异不显着,说明经过三年的恢复,择伐强度较低的样地林冠恢复得较为完整。各择伐样地叶面积指数普遍低于CK样地。45%强度的冠层开度、林下散射辐射、林下直射辐射和林下总辐射均为最大值。(2)样地内草本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调查到草本植物80种,隶属38科69属,菊科、伞形科在样地中占据绝对优势。20m皆伐带、30m皆伐带和40m皆伐带重要值≥1%的草本植物种分别为38种、34种、32种。CK样地中水金凤、山茄子、大齿山芹、野芝麻、白花碎米荠等物种在皆伐后重要值下降,甚至在不同宽度皆伐带中消失。皆伐后出现了翼柄翅果菊、荷青花、普通凤丫蕨等物种。CK样地、25%强度、35%强度和45%强度择伐样地种重要值≥1%的草本植物种类分别为16种、18种、25种和24种。CK样地中宽叶荨麻、荨麻叶龙头草、白花碎米荠、盘果菊等物种在择伐后重要值下降,择伐后出现三脉紫菀、冷水花、路边青、薹草等物种。分析发现皆伐和择伐都能够提高草本植物的物种数量,改变优势种组成,其中20m皆伐带和35%强度草本植物种类最丰富。(3)采伐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但不同皆伐带宽度和不同择伐强度表现出不同的规律。草本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在20m皆伐带时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D)在皆伐带中有相同的趋势,即20m皆伐带>30m皆伐带>40m皆伐带>CK样地。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择伐强度下同样差异不显着,35%强度时数值为(0.906±0.03)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处理间表现为35%强度>45%强度>25%强度>CK样地,不同择伐强度间物种丰富度无显着差异,但35%强度和45%强度最高。皆伐和择伐后草本物种多样性显着提高,其中20m皆伐带和35%择伐强度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4)在土壤化学性质的对比分析中,带状皆伐和择伐样地均呈弱酸性。0-10cm土层的土壤全磷(TP)、全钾(TK)、全氮(TN)和有机质(OC)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土层(P<0.05)。20m皆伐带内土壤TP、TN、OC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TK含量在不同皆伐带中差异不显着,但在20m皆伐带中含量最高。择伐后土壤TK含量在不同强度间无显着差异,土壤TP、TK、OC含量在35%强度时最高,显着高于25%强度、45%强度。皆伐和择伐后土壤养分含量显着提高,其中20m皆伐带和35%强度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层开度(CO)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显着负相关(P<0.05),CO越大,林下散射辐射(Dif)和林下直射辐射(Dir)量越多(P<0.05);林下光辐射量增多会使草本植物的H和D增多;LAI与D极显着负相关。土壤OC和土壤TN是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综上,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带状皆伐后光照增多,草本层物种种类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养分显着增加。3种皆伐带宽度以20m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并且最有利于土壤养分的提高。择伐对林分冠层结构、林内光环境、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均有显着影响,择伐能明显增加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其中以35%强度最优。就维持人工林林木生长和物种多样性角度来说,建议择伐强度不宜超过35%。因此,不论采用哪种主伐方式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进行采伐,都应使林分保持适当的密度,采伐虽然损失一定的林分蓄积量,但是,可以使林分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并使土壤保持良性发育,肥力不断提高,从而使林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生产力。
李昂[2](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李艳平[3](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秦岭北麓鄂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研究》文中提出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对秦岭进行保护,但在历次颁布的相关条例中对于秦岭保护区范围的界定始终含糊不清,其划界标准与原因始终不明,未能充分体现对于秦岭保护目标的回应。不恰当的边界划定已成为导致边界管控失效的“元凶”。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去协调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安全底线。针对上述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管控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划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边界,以实现对于秦岭生态保护的有效管控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秦岭北麓鄠邑段为例,结合国土空间“双评价”法,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方法,科学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揭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在管控和空间上的矛盾,并提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4个部分:(1)秦岭北麓管控失效问题以及边界划定问题的提出,引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划定科学合理的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边界(绪论);(2)以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技术为基础,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指标体系与方法体系(第二、三章);(3)以秦岭北麓鄠邑段为例,通过对其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识别区域内对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功能的承载情况与适宜情况(第四、五章);(4)在“双评价”结果基础上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对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揭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在管控和空间上的矛盾,结合区域特性,建立边界管控有效性影响框架和管控边界有效性判准原则,并结合判准原则提出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的协调策略(第六章)。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国土空间“双评价”技术为基础,结合秦岭北麓鄠邑段特点,构建“两类(承载力、适宜性)三级(一级层、二级层、操作层)”共4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的关键技术与技术流程,构建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方法体系;(2)基于区域“双评价”结果,建立生态空间判断矩阵,科学划定鄠邑区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并以此为基础划定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在边界划定的基础上梳理了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以及本研究所划边界与《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9)所划边界之间的矛盾;(3)基于对于秦岭北麓鄠邑段特性的研究,结合区域诉求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边界管控有效性影响框架与管控边界有效性判准原则;(4)结合判准原则提出秦岭北麓鄠邑段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管控矛盾协调与空间矛盾协调策略。
付寿康[4](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舒洋[5](2017)在《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碳储量监测及碳层分配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海平面上升、冰川和冻土消融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国际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主要是采用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两大措施,其中间接减排即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CO2),而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调节全球气候和碳平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使得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的监测尤为重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中纬度最高,面积最大、国有林地最集中,生态地位最重要的国家森林生态功能区。落叶松是寒温带干燥寒冷气候条件下最具代表性的森林植被类型,也是我国代表性的北方森林。因此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遥感法、模型模拟法对落叶松林碳储量进行监测,探索各方法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同时采用实测法较全面的对大兴安岭林区典型树种兴安落叶松林(不同龄组、坡位、林分类型)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人为干扰因素(林分密度、采伐方式、更新造林方式)对兴安落叶松林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对准确地评价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碳汇功能和价值,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实测法、遥感法、模型模拟法落叶松林碳储量监测本研究通过实测法、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的遥感法、基于异速生长方程的模型模拟法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进行监测。其中遥感法共建立了6种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在0.580.74之间,精度在80.684.7%之间;模型模拟法建立了以胸径D为自变量的幂指数函数模型,其建立的模型决定系数在0.920.98之间,精度在82.8896.11%之间。通过分析对比可知,模型模拟法决定系数和精度均高于遥感法。在未来研究中,如在小尺度研究基础上,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实测法对森林碳储量进行监测。若在不破坏植被的基础下,应该考虑以自变量胸径建立的幂指数函数模型进行森林碳储量监测。若对大区域尺度森林碳储量进行监测,且缺少地面胸径等较易测定的参数情况下,可以选择以Landsat-8遥感影像的特征向量为自变量建立的遥感模型进行监测。(2)落叶松林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龄组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在350.16713.18 t·hm-2之间,植被层在92.64376.28 t·hm-2之间,枯落物层在2.253.69 t·hm-2之间,土壤层在255.27333.77 t·hm-2之间;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不同龄组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在261.98323.78 t·hm-2之间,植被层在5.059.18 t·hm-2之间,枯落物层在0.220.45t·hm-2之间,土壤层在242.01267.43 t·hm-2之间。通过分析可知,不同龄组植被层、土壤层、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均随着龄组增加而增加,而枯落物层无显着变化规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坡位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坡下(281.72 t·hm-2)>坡中(243.28 t·hm-2)>坡上(214.24 t·hm-2),植被层分别为:32.63、37.28、70.36t·hm-2,枯落物层分别为:6.93、5.26、6.90 t·hm-2,土壤层分别为:242.17、200.74、136.98 t·hm-2。不同坡位土壤层、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均随着坡位降低而减少,而植被层则与之相反。不同坡位对乔木层、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配特征并没有显着影响。兴安落叶松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柴桦-林型(334.79t·hm-2)>真藓-林型(226.24 t·hm-2)>杜香-林型(167.44 t·hm-2)>草类-林型(119.55t·hm-2),植被层分别为:81.15、20.20、63.60、49.80 t·hm-2,枯落物层分别为:2.67、0.93、4.87、1.22 t·hm-2,土壤层分别为:250.96、205.11、98.97、68.54 t·hm-2。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与土壤层变化规律一致,均以柴桦林型最大,杜香林型最小。(3)人为干扰因素对落叶松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影响不同林分密度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在182.01338.38 t·hm-2之间,植被层在3.7080.18 t·hm-2之间,枯落物层在0.141.43 t·hm-2之间,土壤层在178.17256.76 t·hm-2之间。通过分析可知,林分密度对各碳层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影响显着。其中植被层、枯落物层、生态系统碳储量均随着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林下植被层与之相反,土壤层碳储量则没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采伐方式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总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76.99、120.73、22.49 t·hm-2,植被层分别为:63.65、29.45、11.81 t·hm-2,枯落物层分别为:4.91、2.98、2.38 t·hm-2,土壤层分别为:108.43、88.30、8.30 t·hm-2。与原始未伐林相比,渐伐和皆伐后,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均存在显着下降(P<0.01)。不同更新造林方式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在257.85316.19t·hm-2之间,植被层在5.0457.51 t·hm-2之间,枯落物层在0.200.85 t·hm-2之间,土壤层在244.00257.92 t·hm-2之间。通过分析可知,不同更新造林方式对各碳层碳储量及分配特征产生显着影响。其中,各碳层碳储量均以水湿地造林碳储量最小;在幼龄林中,植被层、土壤层碳储量均以火烧迹地最大,而在中龄林阶段,则以荒山荒地最大;不同更新造林方式下枯落物层碳储量没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
冯源[6](2014)在《基于CBM模型云南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域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对于了解森林固碳能力及干扰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加拿大林业碳收支模型(CBM-CFS3)是IPCC推荐使用的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碳计量模型。本文以普洱地区乔木林生态系统(林木胸径大于5cm)为研究对象,使用CBM-CFS3模型对普洱地区2005-2014年不同生态区、起源、地力等级及不同森林类别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收支动态进行研究。基于云南省和普洱地区森林调查数据生成模型所需的基础数据集和生长方程、森林清单数据和森林干扰事件,并根据文献资料总结出云南普洱地区相关参数,然后对模型进行运转、调试和模拟。基本结论如下:(1)区域尺度全林分蓄积生长模型系统根据云南省连续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即“一类清查”)的固定样地数据拟合出全林分蓄积生长方程;采用Richards函数拟合出不同分类方式下森林蓄积生长方程,共28个。所有方程的拟合度基本均在0.7以上,预估精度均在90%以上,全部通过适用性检验。此模型系统所估算的普洱地区森林蓄积总量与普洱地区2005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又称“二类调查”)蓄积量对比精度达97.43%,表明此模型系统估算区域尺度森林蓄积效果理想。(2)优势树种组蓄积-生物量转换方程及生物量碳储量基于实测数据与收集到的文献数据,根据普洱地区主要优势树种(组)分类,拟合出8个蓄积-干材生物量转换方程。蓄积-干材生物量转换方程R2范围为0.6604-0.9697,拟合效果较好;树枝、树皮和树叶三个生物量组分比例拟合效果最好为树叶,其次为树枝,最差为树皮。模型所使用的相容性多项对数方程对于估算生物量各组分占总地上生物量的比例较为简便且有效。模拟期间(2005-2014年)不同森林类型年均生物量碳密度范围为17.43-132.57Mg Cha-1;碳密度最大优势树种为云杉(Picea Dietr.),最小为杉木(Cunninghamia R. Br)。生物量各碳库排序为商品材碳库(23.53Mg C ha-1)>其他木碳库(7.21Mg C ha-1)>粗根碳库(6.99Mg C ha-1)>叶碳库(2.46Mg C ha-1)>细根碳库(1.57Mg C ha-1)。阔叶树种所有生物量碳库碳密度均大于针叶树种。普洱地区年均生物量总储量为117.9256Tg C,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占普洱地区生物量碳储量的38.43%。思茅松、栎类(Quercus L.)及其它阔(Other Broadleaf)三个树种组所占碳储量比例总和达97.28%。阔叶林生物量碳储量占普洱地区比例为61.15%,针叶林占38.85%。将模型估算的普洱地区生物量碳储量与使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BEF值法估算的碳储量对比可知,二者极为接近,估算精度达到93.45%,可以认为CBM-CFS3模拟结果可靠有效。(3)周转、分解参数及DOM碳库密度与储量采用文献数据获得模型所需的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周转及分解参数。模拟期间(2005-2014年)不同森林类型年均DOM碳密度范围为74.71-139.02Mg C ha-1,DOM碳密度最大为硬阔类,最小为思茅松。普洱地区森林年均枯落物碳密度为11.64Mg C ha-1,死木碳密度为8.32Mg C ha-1,土壤有机质碳密度为75.10Mg C ha-1,土壤碳库是DOM碳库中最为重要的碳库。普洱地区DOM储量为268.4145Tg C,思茅松DOM碳储量最大为106.0439Tg C,占普洱地区森林DOM碳储量的39.51%。思茅松、栎类及其它阔这三个优势树种组DOM碳储量之和占普洱地区森林DOM碳储量的96.32%。(4)干扰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采用2006-2011年普洱地区林业统计数据,归并出皆伐、造林、毁林、不同强度的商业疏伐、自然演替及不同等级的通用死亡率等具体31种干扰类型,以各类型的年均干扰面积模拟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模拟期间(2005-2014年)年均干扰面积为52363.7ha,整个模拟期内采伐转移到木产品碳库579.00Gg C,燃烧释放300.17Gg C,并使生态系统内部生物量库转移529.56Gg C到DOM碳库中。(5)普洱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2005-2014年普洱地区生态系统年均碳密度为136.81Mg C ha-1。不同森林类型碳密度范围为106.64-261.02Mg C ha-1,最小值为思茅松,最大值为云杉;生态系统碳储量范围为0.2899-151.3630Tg C,储量最小为云杉,最大为思茅松。普洱地区边缘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28.90Mg C ha-1;南亚热带为140.87Mg C ha-1;天然林碳密度为141.70MgC ha-1,人工林为110.25Mg C ha-1。地力一级碳密度为196.99Mg C ha-1;地力二级为131.71Mg C ha-1,地力三级为154.25Mg C ha-1;生态公益林碳密度为157.17Mg C ha-1,商品林为131.01Mg C ha-1,新造林地为51.01Mg C ha-1。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386.3401Tg C。普洱地区边缘热带碳储量为123.3384Tg C;南亚热带面积接近边缘热带的两倍,其碳储量为263.0017Tg C;天然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38.6239Tg C,人工林为47.7162Tg C,天然林碳密度大于人工林,并且面积约为人工林的7倍,因而天然林碳储量远大于人工林。地力一级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7.1195Tg C;地力二级为334.8170Tg C,地力三级为14.4037Tg C;地力一级碳密度高,但地力二级面积占有绝对优势,因而地力二级碳储量最大。生态公益林碳储量为110.5601Tg C,商品林面积约为生态公益林的3倍,其碳储量为274.4132Tg C,新造林地碳储量为1.5036Tg C。(6)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2005-2014年间,普洱地区森林单位面积NPP年均值范围为2.40-6.11Mg C ha-1a-1,云南松最低,其它阔最高;年均NEP范围为0.62-1.90Mg C ha-1a-1,云杉最低,其它阔最高;NBP范围为0.46-1.60Mg C ha-1a-1,思茅松最低,桦木最高。普洱地区森林NPP总量范围为0.0054-4.4201Tg C,云杉最低,思茅松最高;NEP范围为0.0007-1.2906Tg Ca-1,NBP范围为0.0007-1.0445Tg C a-1,NEP与NBP总量均为云杉最低,其它阔最高。所有森林类型均表现为碳汇。普洱地区森林单位面积NPP值平均为4.15Mg C ha-1a-1。普洱地区边缘热带单位面积NPP为3.96Mg C ha-1a-1,南亚热带为4.24Mg C ha-1a-1;天然林NPP为4.06Mg C ha-1a-1,人工林为4.57Mg C ha-1a-1;地力一级森林NPP为5.32Mg C ha-1a-1,地力二级为4.04MgC ha-1a-1,地力三级为4.66Mg C ha-1a-1;生态公益林NPP为4.38Mg C ha-1a-1,商品林为4.07Mg C ha-1a-1,新造林地为3.68Mg C ha-1a-1。对于年均生产力指标总量而言,普洱地区森林NPP总量为11.7210Tg C a-1,边缘热带NPP总量为3.7918Tg C a-1,南亚热带为7.9292Tg C a-1;天然林NPP为9.6669Tg C a-1,人工林为2.0542Tg C a-1;不同地力等级森林中,地力一级NPP为1.0021Tg C a-1,地力二级为10.2843Tg C a-1,地力三级为0.4347Tg C a-1;不同森林类别森林中,生态公益林NPP为3.0821Tg C a-1,商品林为8.5286Tg C a-1,新造林地为0.1104Tg C a-1。普洱地区年均NPP总量为11.72±0.30Tg C a-1,其中73.68%通过分解作用释放到大气中,剩余部分为NEP(总量为3.09±0.21Tg C a-1)。NEP中大约7.5%的碳量通过采伐及燃烧移出生态系统;NEEC平均值为-2.79±0.19Tg C a-1;NBP为2.21±0.17Tg C a-1,净固碳率(NBP/NPP)为18.82%,反映出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积累能力较强。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中幼龄面积占绝对优势,固碳率较高,研究结果合理可信。CBM-CFS3应用于普洱地区时表现出适用性与灵活性。以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数据源,清楚地模拟干扰影响下森林碳储量年变化是CBM-CFS3的优势,但该模型在空间性、地下生物量估算、DOM估算、模拟森林对短期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借鉴CBM-CFS3估算方法对于提高我国碳计量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龙[7](2014)在《红松杈干效应与定向培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坚果经济林树种,红松培育是森林培育的重要组部分。红松权干现象一直是影响红松林干材培育的严重问题,但恰当的红松杈干又可以增加结实。根据红松在我国的分布区域范围,选取我国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草河口实验林场、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种子园及母树林、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和伊春市南岔林业局桦阳森林经营所等地五处不同林龄、不同林型红松林,采用设置固定或临时样地、随机踏查等调查方法,对红松进行每木检尺,统计杈干状况、结实和产量等情况,研究权干对树高、胸径和结实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红松林龄为26a、41a、64a以及原始高龄林中,杈干率分别为48.33%、54.57%、64.42%、62.50%,权干效应均普遍存在且呈现随林龄增长权干率递增的趋势;在权干红松中,各权干类型比例呈现较为一致的规律,表现为双权率>多权率>单权率,且双杈率始终占60%以上。2.杈干与未杈干红松的胸径和树高数据对比表明,杈干木平均树高普遍比未杈干木平均树高要高(最高高出10%,平均高4%),平均树高最大差距达到0.58m;同红松杈干对树高的影响一样,杈干红松平均胸径普遍比未权干木要大(最高高出21%,平均高出14%),差异最大的样地权干木平均胸径比未权干木多2.75cm。在球果产量方面:杈干木的球果总产量占了总球果产量的69.4%,而未权干木仅占30.6%。另外,对种子园10个样本小区的分区统计表明:其中9个小区的权干木株均球果产量均高于未杈干木,最高的球果产量高出81%,平均高出29.5%。3.在权干的三种类型中,多杈型红松表现出了最佳的权高、树高、胸径、株均结实等优势;单权型红松和未权干的红松在权高、树高、胸径方面比较接近;双权型红松在各项数据表现均衡,但其在样本数量、球果总产量以及综合方面表现出最佳水平。4.种源对红松权干的影响表现在,本地乡土红松拥有最佳的生长、结实状态,而不同种源红松的杈干时间和杈干高度等方面没有发现太大差异。另外,种源最接近乡土树种的红松权干率稍大。5.红松权干株数、未杈干株数和当年结实量与红松密度有极显着正相关(P<0.01);平均权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冠长与红松密度有极显着负相关(P<0.01);平均杈高和平均树高有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有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球果产量在红松密度拟合后显示出随红松密度增加现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6.红松截干促权实验在各地均表现出了短期结实效益高,而长期的不良效果表现在影响干材长度生长、结实效益不佳等方面;本研究设置截干实验地以期取得系统完善的权干效应体现。7.以红松权干效应为思考方向,提出了以抑权、控权、促权三种红松培育模式,从红松杈干方向将红松林定向培育为红松大径材林、果材兼用林和红松坚果林。根据本文研究和前人研究的权干效应成果及前人关于红松生长发育成果提出了3个培育方向的定向培育策略。
刘小丽[8](2013)在《东北林区经营单位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监测评价》文中认为森林经营单位是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的基础和落脚点,森林监测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因此,对经营单位森林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测,获取森林状况和经营活动所产生影响的第一手资料,评价其现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控制森林经营活动,使之按照预定轨迹发展,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之一。但目前对森林监测的研究与评价,在范围上偏向于大尺度的国家级、区域级监测,在监测内容上主要以资源监测为主、辅以有限的生态状况监测。虽然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开展了森林经营单位水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研究,但缺乏具体实证研究,因为具体指标的量化及评价方法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控制论原理的指导下,对构建森林经营单位级的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针对中国东北林区实际提出了森林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了适用于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综合监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建立了涵盖监测与评价指标、实施方法的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选取穆棱林业局开展实证研究,对该局森林可持续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现包括:第一,本研究构建了森林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和目标为基础,依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首次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适用于我国东北林区的5个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统计分析,并构建了在内容上涵盖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的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第二,对东北地区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管理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森林经营活动影响矩阵,明确了应重点进行监测和评价的领域。并针对所建立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广泛获取了专家咨询意见,最终确定了监测评价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权重。该指标体系包含森林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目标层,一级评价指标层(10个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层(24个指标)、监测指标层(36个指标类),共四个层次,以确保能够实现全面而综合的监测;第三,提出了森林综合监测的实施方法与评价方法。实施方法包括各监测指标评价指标的监测方法、监测周期、监测点设计及监测保障部门的安排。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介绍、评价参照值的选取以及各级评价指标值的计算;第四,选取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开展实证研究,对所建立的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运用与测试。在此过程中,对穆棱林业局的森林监测与评价现状,以及其经营实践进行分析,建立了穆棱林业局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并利用穆棱森林经营2000-2010年经理期内的综合监测数据和部分现实评价数据进行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指数值为0.775,其中森林资源指数值0.839,环境评价指数0.714,社会评价指数0.733,经济评价指数0.820。这些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值大于或等于1相比,已经非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穆棱林业局的森林经营已经趋向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但暂时还未完全达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状态。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最终显示,建立的森林经营单位级的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能够适应森林经营单位的具体情况,并应用于森林经营单位。具体表现为:所选取的监测与评价指标,能够反映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以及所造成的影响;所提出的实施方法,能够贴合森林经营单位的生产实践,经过整合,融入森林经营单位已经开展的监测与评价活动中;所提出的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对森林经营单位经营水平的评价,监测和评价结果可以给森林经营单位提供参考和决策的依据,帮助提高和改进其森林经营措施。此体系能够作为一项重要工具,在森林经营单位开展和推广,以促进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该森林综合监测评价体系,既基于森林经营单位水平,又是一个涵盖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监测体系,具有创新性。
林存学[9](2013)在《开敞度对次生林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松阔叶混交林是东北东部山区具有地带性特征的顶级群落,目前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恢复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工作刻不容缓,为了快速高效地将次生林恢复成为近顶级群落的红松阔叶混交林,本文研究了开敞度与次生林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生长关系,研究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坡向各个开敞度条件下红松生长状况,研究了土壤及上层阔叶树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找出开敞度与红松的生长关系,以便为进一步合理应用开敞度指标进行次生林林冠下红松与阔叶树关系调控、促进林分尽快恢复为近顶级群落的红松阔叶混交林。本文选取了分别位于张广才岭南麓、西麓、北麓的山河屯、帽儿山、方正为试验地,调查研究了开敞度与红松生长关系,通过对各因子的调查研究,对结果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1)坡向对开敞度与红松生长关系有一定影响。山河屯、帽儿山两试验地红松平均胸径在南、西、北坡呈现随着开敞度增大,红松平均胸径依次增大趋势,方正试验地在南、西坡呈现此规律。三试验地中,北坡各个开敞度水平下红松平均胸径直接差异不显着,山河屯、帽儿山试验地的东坡中,在开敞度水平为1.0时,红松平均胸径大于其他开敞度水平,方正试验地东坡巾,在开敝度为2.0时,红松平均胸径达到最大。三试验地红松平均树高在南、西坡上呈现出随着开敞度增大,红松平均树高依次增大的规律,三试验地北坡红松平均树高之间差异不显着,帽儿山试验地红松平均树高整体上高于其他两试验地。(2)开敞度调控后,不同阶段红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变化格局不同。开敞度调整后前5年间,各开敝度下红松生长无显着规律,龄级Ⅰ中,最大红松平均胸径年生长量出现在2007年份开敞度为1.0水平下,并且此年份呈现随着开敞度增大,红松平均胸径年生长量依次减小的规律。龄级Ⅱ中,最大红松平均胸径年生长量出现在2005年份开敞度为1.5水平下,各个处理的红松平均胸径年生长量高于对照组林分。龄级Ⅰ中,最大红松平均树高年生长量出现在2007年份开敝度为2.0水平下,2008年份,树高的年生长量小于其年份,龄级Ⅱ中,最大红松平均树高年生长量出现在2005年份开敞度为1.5水平下。开敝度调整7年后,两个龄级的红松生长都呈现了有序变化,即随着开敞度增大红松平均胸径、树高年生长量也依次增大规律。(3)土壤养分与红松生长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了林冠下红松生长发育。(4)上层阔叶树影响林下红松生长。帽儿山试验地阔叶树平均树高小于其他两试验地阔叶树树高,方正试验地平均胸径在东坡、西坡、北坡三个坡向上小于其他两试验地,在这些对应林分下,红松生长状况均表现出相应不同。
王鹤智[10](2012)在《东北林区林分生长动态模拟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东北林区主要树种(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椴树、柞树、榆树、色树、枫桦、黑桦、白桦、杨树、柳树、杂木等)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黑龙江省1986、1990、1995、2000和2005年五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黑龙江省各区域516棵主要树种的生物量数据和吉林、大兴安岭地区的多期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建立了黑龙江省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生物量模型和吉林、大兴安岭地区的单木模型。再通过Visual C++软件,把各个模型程序化,最后构成东北林区林分生长动态模拟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黑龙江省5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整理,考虑到地理位置的差异会影响模型的拟合效果,故将其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可独立的建立本区域的各个模型,这就会导致区域间的模型不相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引入含有区域信息的变量“哑变量”,参与到模型拟合过程中,分别建立6个区域和全省的独立且相容的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林分密度动态预测模型、郁闭度模型和蓄积枯损率,并且利用独立的检验样本进行模型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的拟合精度高、适用性较强,可以得出这次研建的黑龙江省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精度高、稳定性好。从而说明利用哑变量来解决,模型相容性的问题是具有可行性的。这些拟合效果很好的模型,可以帮助地区对林分的一些因子进行更新和动态预估,可以为今后黑龙江省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动态变化信息。2、对黑龙江省5个区域收集的516棵解析木数据进行汇总和测定,整理好各树种的生物量。在建立各部分生物量方程过程中,根、干、枝、叶分别拟合可以得到精度很高的拟合方程,说明此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当利用这些预估结果和实测的总生物量进行比较,会发现差距很大。进而出现了部分和整体间的相容性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采用了非线性度量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模型的想法。在构建各部分独立的生物量拟合方程后,再加上总生物量的方程的限制,这类模型参数求解的方法,不再是简单的最小二乘法,需采用二步或三步的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参数,通过ForStat2.0软件进行拟合求解,其拟合效果很好,并可以看出这种方法的精度也很不错。3、对现有的东北林区的单木模型进行研究和验证,通过参看相关文献和导师的研究成果,利用大兴安岭地区的3期和吉林两个林业局的2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这些树种的单木模型进行逐步回归,逐渐往拟合方程中引进新变量,直到拟合效果达到要求为止。因为影响其生长的因子作用或大或小,各树种的方程的自变量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方法的得到的方程形式不一,但其每个树种的方程拟合的效果大部分精度较高。其中有几个树种数据较少的缘故,其精度不是很高,拟合效果不好。4、通过对上面的模型进行检验,其模拟效果很好,可以广泛应用。但一个数学公式,不能直观地说明树木生长的动态变化。出于这种考虑,利用编程的方式,把本研究所有的模型程序化,并整合在一起,构建出东北林区林分生长动态模拟系统。
二、林口林业局典型暗棕壤(土属)肥力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口林业局典型暗棕壤(土属)肥力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采伐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落叶松人工林的研究 |
1.1.2 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的研究 |
1.1.3 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
1.1.4 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 |
1.1.5 冠层结构与草本物种多样性关系研究 |
1.1.6 草本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关系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被分布 |
2.4 土壤类型 |
2.5 样地设置 |
第3章 林分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的变化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数据的获取 |
3.1.2 数据的处理 |
3.1.3 数据的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皆伐带内不同位置光环境的变化 |
3.2.2 择伐对林分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皆伐和择伐对草本植物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的采集 |
4.1.2 数据的计算 |
4.1.3 数据的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宽度皆伐带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 |
4.2.2 不同宽度皆伐带内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 |
4.2.3 不同择伐强度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 |
4.2.4 不同择伐强度草本物种多样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皆伐和间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5.1.2 数据的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皆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2.2 择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林内光环境、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
6.1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与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6.2.2 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1.1 不同主伐方式对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的影响 |
7.1.2 不同主伐方式对草本植物的影响 |
7.1.3 不同主伐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7.1.4 林内光环境、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秦岭北麓鄂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区划 |
1.5.2 国土空间规划 |
1.5.3 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 |
1.5.4 空间管控相关研究 |
1.5.5 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论文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地域功能理论 |
2.2.2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适宜性理论 |
2.2.3 短板理论 |
2.2.4 相关基础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相关评价方法 |
2.3.1 国土空间“双评价”法 |
2.3.2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方法 |
2.3.3 相关评价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 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框架 |
2.4.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4.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5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
3 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方法体系构建 |
3.1 鄠邑区现状分析 |
3.1.1 鄠邑区自然资源现状 |
3.1.2 鄠邑区经济社会现状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遴选原则 |
3.2.2 “双评价”中相关指标 |
3.2.3 基于“双评价”的本研究指标体系 |
3.3 数据获取及评价时效性 |
3.3.1 数据获取 |
3.3.2 评价时效性 |
3.4 关键技术 |
3.4.1 缓冲区分析 |
3.4.2 叠加分析 |
3.4.3 栅格插值分析 |
3.4.4 聚合分析 |
3.4.5 网络分析 |
3.4.6 其它关键技术 |
3.5 边界划定技术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鄠邑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4.1 生态保护承载等级评价 |
4.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4.1.2 生态敏感度评价 |
4.1.3 生态保护集成评价 |
4.2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评价 |
4.2.1 土地资源评价 |
4.2.2 水资源评价 |
4.2.3 灾害评价 |
4.2.4 环境评价 |
4.2.5 农业生产集成评价 |
4.3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评价 |
4.3.1 土地资源评价 |
4.3.2 .水资源评价 |
4.3.3 灾害评价 |
4.3.4 环境评价 |
4.3.5 城镇建设集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鄠邑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5.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5.1.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准则 |
5.1.2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及算法 |
5.1.3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过程 |
5.2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
5.2.1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准则 |
5.2.2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指标及算法 |
5.2.3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过程 |
5.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
5.3.1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准则 |
5.3.2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及算法 |
5.3.3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策略 |
6.1 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 |
6.1.1 基于“双评价”结果的人机交互修正 |
6.1.2 鄠邑区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6.1.3 秦岭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协同划定 |
6.2 秦岭北麓鄠邑段相关管控边界关系讨论 |
6.2.1 生态保护红线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关系讨论 |
6.2.2 本研究所划边界与现有边界管控有效性比较 |
6.2.3 本研究所划边界对于秦岭现有边界问题的修正 |
6.2.4 边界比较评述——矛盾揭示 |
6.3 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策略 |
6.3.1 秦岭特性研究 |
6.3.2 边界管控有效性影响框架 |
6.3.3 管控边界有效性判准原则 |
6.3.4 区域内相关管控边界协调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图片索引 |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
致谢 |
(4)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5)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碳储量监测及碳层分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物量、碳储量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 |
1.2.3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森林土壤碳储量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林碳储量监测 |
1.4.2 落叶松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研究 |
1.4.3 人为干扰因素对落叶松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影响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1.6.1 区域创新 |
1.6.2 思路创新 |
1.6.3 方法创新 |
1.7 课题支撑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土壤 |
2.3 冻土 |
2.4 气候 |
2.5 植被 |
3 研究方法 |
3.1 实测法 |
3.1.1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
3.1.2 植被层调查 |
3.1.3 土壤层调查 |
3.1.4 植物及土壤各指标测定 |
3.1.5 含碳率、生物量、碳储量的计算 |
3.1.6 数据处理 |
3.2 遥感法 |
3.2.1 实测样地数据处理 |
3.2.2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2.3 遥感模型的建立 |
3.3 模型模拟法 |
3.3.1 模型的选取与建立 |
3.3.2 模型的评价与比较 |
4 落叶松林碳储量监测研究 |
4.1 基于实测法落叶松林碳储量监测研究 |
4.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4.1.2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层生物量 |
4.1.3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层各器官含碳率 |
4.1.4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层碳储量 |
4.2 基于Landsat-8 OLI的特征变量优化提取及森林碳储量反演 |
4.2.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2 遥感数据处理 |
4.2.3 特征向量优化提取和模型变量的选取 |
4.2.4 生物量遥感模型建立 |
4.2.5 精度检验与模型应用 |
4.2.6 森林碳储量遥感模型的建立 |
4.3 基于异速生长方程森林碳储量模型建立 |
4.3.1 实测样地数据获取与处理 |
4.3.2 变量及模型设定与选取 |
4.3.3 模型检验与评价 |
4.3.4 森林碳储量模型的建立 |
4.4 讨论 |
4.4.1 基于Landsat-8 OLI特征向量的遥感法森林碳储量监测 |
4.4.2 基于异速生长方程森林碳储量监测 |
4.4.3 基于实测法、遥感法、模型法多途径森林碳储量监测 |
5 落叶松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1 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1.1 植被层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1.2 土壤层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1.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5.2 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2.1 植被层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2.2 土壤层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2.3 生态系统各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5.3 不同坡位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3.1 植被层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3.2 土壤层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3.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5.4 不同林分类型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4.1 植被层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4.2 土壤层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 |
5.4.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5.5 讨论 |
5.5.1 龄组对兴安落叶松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的影响 |
5.5.2 坡位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的影响 |
5.5.3 林分类型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的影响 |
6 人为干扰因素对落叶松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影响 |
6.1 林分密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影响 |
6.1.1 植被层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1.2 土壤层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1.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2 采伐方式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影响 |
6.2.1 植被层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2.2 土壤层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2.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3 更新造林方式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碳层分配特征影响 |
6.3.1 植被层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3.2 土壤层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3.3 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 |
6.4 讨论 |
6.4.1 林分密度对落叶松林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的影响 |
6.4.2 采伐方式对落叶松林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的影响 |
6.4.3 更新造林方式对落叶松林碳储量及各碳层的影响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基于实测法、遥感法、模型模拟法森林碳储量监测 |
7.1.2 落叶松林碳储量及各碳层分配特征研究 |
7.1.3 人为干扰因素对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配特征的影响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基于CBM模型云南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碳储量估算 |
1.3.2 基于碳循环模型的碳收支估算 |
1.3.3 基于涡相关技术的碳通量估算 |
1.3.4 基于遥感技术的生产力估算 |
1.3.5 碳储量研究方法总结 |
1.4 CBM-CFS3 模型介绍及应用现状 |
1.4.1 模型发展过程及时空特点 |
1.4.2 模型运行过程及数据结构 |
1.4.3 模型应用 |
1.4.4 模型适用范围、局限性及展望 |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输入文件的生成 |
2.3.1 龄级文件(Age Class) |
2.3.2 分类器及分类值文件(Classifier and Values) |
2.3.3 清单文件(Inventory) |
2.3.4 生长及产量表 (Growth and Yield) |
2.3.5 干扰类型(Disturbance Type) |
2.3.6 干扰事件(Disturbance Event) |
2.3.7 转换规则(Transition Rules) |
2.4 参数修改 |
2.4.1 模型初始化 |
第三章 区域尺度林分蓄积生长方程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模型选择 |
3.1.3 拟合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蓄积生长方程 |
3.2.2 模型残差分析 |
3.2.3 模型检验 |
3.3 结论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量参数及碳储量估算 |
4.1 CBM-CFS3 生物量碳库估算原理 |
4.1.1 模型碳库划分 |
4.1.2 模型生物量估算过程及方法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概念辨析 |
4.2.2 模型碳库重新定义 |
4.3 研究方法 |
4.4 结果分析 |
4.4.1 蓄积-生物量转换参数拟合结果 |
4.4.2 生物量组分比例参数 |
4.4.3 不同优势树种森林类型生物量碳密度 |
4.4.4 优势树种生物量碳储量 |
4.5 结论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死亡有机质 |
5.1 DOM 碳库划分及定义 |
5.2 DOM 碳库估算原理 |
5.2.1 周转阶段 |
5.2.2 分解阶段 |
5.3 结果分析 |
5.3.1 方差分析 |
5.3.2 优势树种 DOM 碳密度 |
5.3.3 优势树种 DOM 碳储量 |
5.4 结论讨论 |
5.4.1 DOM 碳储量估算 |
5.4.2 参数部分 |
5.4.3 存在问题 |
5.5 小结 |
第六章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
6.1 干扰模拟方法 |
6.1.1 干扰控制 |
6.1.2 干扰影响 |
6.1.3 干扰后动态 |
6.1.4 土地利用变化计量 |
6.2 干扰设置及结果 |
6.2.1 干扰设置 |
6.2.2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6.3 结论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 |
7.1 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龄级结构 |
7.2 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 |
7.3 其他分类方式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 |
7.4 结论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碳收支 |
8.1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指标及碳收支 |
8.1.1 模型中生产力指标及估算方法 |
8.1.2 碳库储量变化估算方法 |
8.2 结果分析 |
8.2.1 不同优势树种森林类型生产力 |
8.2.2 不同分类方式生态系统生产力 |
8.2.3 普洱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 |
8.3 结论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果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 |
9.1 CBM-CFS3 模拟结果验证 |
9.1.1 蓄积对比验证 |
9.1.2 生物量碳储量对比验证 |
9.1.3 生物量碳密度对比验证 |
9.1.4 DOM 碳库对比验证 |
9.1.5 碳收支对比验证 |
9.2 不确定性分析 |
9.2.1 输入数据 |
9.2.2 生态学参数 |
9.2.3 未规定或不包含的生态过程 |
9.2.4 模型运算法则 |
9.3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蓄积生长方程 |
10.1.2 蓄积-生物量转换参数及生物量碳储量估算 |
10.1.3 DOM 周转、分解参数及 DOM 碳储量估算 |
10.1.4 干扰对森林碳收支动态的影响 |
10.1.5 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 |
10.1.6 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 |
10.2 讨论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红松杈干效应与定向培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松研究概述 |
1.2 红松自然杈干效应研究状况 |
1.2.1 红松杈干效应 |
1.2.2 红松杈干原因及其预防研究 |
1.2.3 红松权干与林分密度关系 |
1.3 红松树体调控研究状况 |
1.3.1 国内红松促杈实验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红松树体调控研究 |
1.4 权干与红松定向培育 |
1.4.1 杈干与大径材红松培育 |
1.4.2 杈干与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 |
1.4.3 权干与红松坚果林培育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本项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与样地概况 |
2.1.1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草河口试验林场 |
2.1.2 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种子园及红松母树林 |
2.1.3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 |
2.1.4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 |
2.1.5 伊春市南岔林业局桦阳森林经营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红松杈干野外调查方法 |
2.2.2 红松杈干相关名词及公式计算 |
3 红松自然权干效应与人工截顶促权试验 |
3.1 红松自然权干效应 |
3.1.1 不同研究地点红松自然权干概况 |
3.1.2 红松杈干类型变化 |
3.1.3 红松杈干与胸径和树高的关系 |
3.1.4 红松自然权干对结实的影响 |
3.1.5 不同种源红松自然杈干状况 |
3.1.6 不同经营密度红松人工林自然杈干差异 |
3.2 红松截顶促杈效应 |
3.3 截干促权试验设计与研究建议 |
4 基于权干效应的红松定向培育策略 |
4.1 红松定向培育的目标和原则 |
4.2 红松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策略 |
4.3 红松大径无节材专用林定向培育策略 |
4.4 红松专向坚果林培育策略 |
4.5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东北林区经营单位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监测与评价的发展现状和理论基础 |
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1.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
2.1.2 森林可持续经营实现途径的探索 |
2.2 森林综合监测的理论基础 |
2.2.1 森林监测的概念 |
2.2.2 森林综合监测与控制论 |
2.3 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监测与评价系统 |
2.3.1 森林经营和森林监测与评价 |
2.3.2 经营单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监测与评价 |
2.4 国内外森林监测与评价现状 |
2.4.1 国际森林监测与评价体系 |
2.4.2 中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
2.4.3 我国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监测和评价 |
第三章 东北林区经营单位级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经营单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控制论系统特征 |
3.2 经营单位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3.3 综合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扎根理论分析方法 |
3.3.2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选择与分析 |
3.3.3 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
3.3.4 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综合影响分析 |
3.3.5 森林综合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4 森林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方法和过程保障 |
3.4.1 主要监测方法 |
3.4.2 运行保障体系 |
3.5 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
3.5.1 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方法 |
3.5.2 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各指标的分析方法 |
3.5.3 二级指标值和参照值的计算和选取 |
3.5.4 权重计算 |
3.5.5 一级评价指标值和综合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
第四章 穆棱林业局概况 |
4.1 自然概况 |
4.2 森林资源概况 |
4.3 社会、经济概况 |
4.4 穆棱林业局森林可持续经营概况 |
4.4.1 林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 |
4.4.2 开展森林认证工作 |
4.4.3 穆棱林业局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 |
第五章 穆棱林业局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测试 |
5.1 穆棱林业局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现状与差距分析 |
5.2 穆棱林业局的森林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1 林地、林木资源监测 |
5.2.2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监测 |
5.2.3 环境监测 |
5.2.4 社会监测 |
5.2.5 经济监测 |
5.3 森林综合监测评价体系测试分析结果 |
第六章 穆棱林业局森林综合监测的分析与评价 |
6.1 二级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
6.1.1 森林资源指标 |
6.1.2 环境指标 |
6.1.3 社会指标 |
6.1.4 经济指标 |
6.1.5 二级评价指标结果汇总 |
6.2 一级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
6.3 目标层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
6.4 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
6.5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6.6 综合评价测试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开敞度对次生林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恢复红松阔叶混交林的途径—栽针保阔 |
1.2 红松阔叶混交林经营 |
1.3 林分结构调整对红松的影响 |
1.4 林下光照条件的测度指标—开敞度 |
1.5 开敞度与红松生长关系及其影响因子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前期研究结果 |
1.8 研究目的意义 |
2 试验地概况 |
2.1 帽儿山实验林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概况 |
2.1.3 土壤状况 |
2.1.4 植被组成 |
2.2 山河屯林业局概况 |
2.3 方正林业局概况 |
3 不同坡向不同开敞度下红松生长状况 |
3.1 研究方法 |
3.1.1 红松生长状况及其开敞度测定 |
3.1.2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同坡向不同试验地不同开敞度下红松生长状况 |
3.2.2 同试验地不同坡向不同开敞度下红松生长状况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开敞度与红松生长状况的关系 |
3.3.2 坡向对红松生长状况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开敞度调整后红松生长发育状况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壤理化性质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上层阔叶树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上层阔叶树测定 |
6.1.2 数据分析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上层阔叶树平均胸径 |
6.2.2 上层阔叶树平均树高 |
6.2.3 上层阔叶树平均密度 |
6.2.4 上层阔叶树树种组成 |
6.3 结论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东北林区林分生长动态模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或引言) |
1.2 林分动态模拟的发展背景 |
1.3 国内外林分模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1 林分动态模拟的发展历史 |
1.3.2 模拟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1.3.3 林分动态模拟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黑龙江省林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气候特点 |
2.1.3 流经水系 |
2.1.4 土壤 |
2.1.5 野生动植物资源 |
2.1.6 森林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状况 |
2.2 吉林省林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2 气候特点 |
2.2.3 流经水系 |
2.2.4 土壤 |
2.2.5 野生动植物资源 |
2.2.6 森林资源状况 |
2.2.7 社会经济状况 |
2.3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
2.3.1 自然地理条件 |
2.3.2 气候特点 |
2.3.3 流经水系 |
2.3.4 土壤 |
2.3.5 森林资源状况 |
2.3.6 社会经济状况 |
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1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1.1 基础数据的来源 |
3.1.2 数据整理 |
3.2 生物量模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2.1 样地的设置 |
3.2.2 解析木的选取及测定 |
3.2.3 生物量的测定 |
3.3 单木模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整理 |
3.4 模型的拟合和检验 |
3.4.1 模型的拟合 |
3.4.2 模型的独立性检验 |
4 东北林区林分生长动态模型的构建 |
4.1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研建 |
4.1.1 地位级指数 |
4.1.2 地位级指数导向曲线 |
4.1.3 哑变量的导向曲线法 |
4.1.4 导向曲线拟合结果 |
4.1.5 地位级指数(SCI) |
4.1.6 林分密度指数(SDI) |
4.1.7 最大密度林分N-Dg方程 |
4.1.8 林分密度指数(SDI)的计算 |
4.1.9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4.1.10 收获(总生长量)模型的检验 |
4.1.11 林分生长(定期生长量)预测模型的检验 |
4.2 生物量模型的研建 |
4.2.1 生物量模型研建的基本思想 |
4.2.2 生物量模型变量的选择 |
4.2.3 生物量模型的构造 |
4.2.4 生物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
4.2.5 生物量模型的拟合结果 |
4.2.6 生物量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
4.3 单木模型的研建 |
4.3.1 单木生长模型 |
4.3.2 单木枯损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林区林分生长动态模拟系统的实现 |
5.1 功能概述 |
5.2 系统结构 |
5.3 系统的实现 |
5.3.1 介绍模块 |
5.3.2 单木模型模块 |
5.3.3 生物量模型模块 |
5.3.4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林口林业局典型暗棕壤(土属)肥力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采伐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D]. 田佳歆. 北华大学, 2021(12)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秦岭北麓鄂邑段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划定研究[D]. 李艳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大兴安岭落叶松林碳储量监测及碳层分配特征研究[D]. 舒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0)
- [6]基于CBM模型云南普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D]. 冯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7]红松杈干效应与定向培育策略研究[D]. 王龙.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8]东北林区经营单位级森林可持续经营监测评价[D]. 刘小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4)
- [9]开敞度对次生林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 林存学.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10]东北林区林分生长动态模拟系统的研究[D]. 王鹤智.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