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先调整农业技术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吴文丽[1](2021)在《新时代产业振兴目标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永宁县为例》文中指出
王新利[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阀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认为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性决定了农业的无可替代性。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稳,则天下稳。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治理这一发展短板,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核心战略,适宜的农业产业结构则是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战“疫”关键阶段,农业工作既是战略需要,更是特殊考验。近年来,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仍处在不断调整优化中,但农产品成本较高,种类单一,质量较差,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农业发展深陷困境。治理当前困境的最有效措施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宜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够增收,促进农业进步。所以,有必要探索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这对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比了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后,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但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种植业处于主导地位。应加大力度综合发展其他三产业,力求农业内部产业平衡发展。(2)在吉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种植业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牧业,而后是林业,最后是渔业。(3)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特点,找准优势产业,精准发力,促进全省农业经济发展。进而提出了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首先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加大力度发展渔牧产业;其次跟随市场脚步,用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后,强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管理技术水平。
周凌[3](2020)在《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为应对挑战,国家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农业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地流转的同时,细分农地经营权,进一步深化社会分工,促进农地规模经济与服务规模经济融合。在农地流转深入推进的同时,我国农业领域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存在要素活力不足、生产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消费需求等问题,农地流转也面临“小农复制”、“内卷化”、“非粮化”等挑战。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实证分析产业结构效应的大小,提出扩大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围绕“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农业经济增长”主线,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框架。通过对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农地流转引起农业资本和劳动力在农户间以及农业和非农部门间转移,导致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的数量比例变动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对农业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变动部分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总体较弱;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数量比例变动较明显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但技术效率变动存在弱的负向影响。(2)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有助于推高粮经比,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有显着影响;促进农业要素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提升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具有较显着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促进作用不显着,技术效率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弱的负向影响,对高度化形成较显着正向影响。(3)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存在显着影响;对效应的进一步分解发现,农地流转能够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市场驱动力,提升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技术支撑力,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与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弱的反向趋势。(4)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弱的直接促进作用;通过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影响,但效应较弱;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合理化产生弱的负向效应,通过高度化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产业结构效应。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从产业结构视角构建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结构效应的理论框架,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效应,将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分析推进到产业结构变动及农业经济增长领域;第二,理论研究方面,运用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实证研究方面,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地流转经由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第三,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深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
文家军[4](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018年湖北省提出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这一战略的提出为传统农业产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调整提供了良好机遇。但目前江汉平原传统农业优势逐渐丧失,农业效益上不去,农民收入缓慢。因此,如何科学地构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与衰退的原因,评价农业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提供调整方向,并加快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运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制约因素。以乡村振兴战略20字中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为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级评价指标,利用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和投影寻踪模型对江汉平原2003-2017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农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资源分配不合理,农业产业成长性较差,而且缺乏竞争优势,除渔业具有竞争优势外,其他三个产业竞争力均较弱。从乡村振兴战略看,研究期间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均逐步提升,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积极正向作用,同时江汉平原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较重视农业技术服务,并且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市场导向性差等问题。针对评价结果发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以下五个对策建议:第一、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牧渔产业;第二、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第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温燕红[5](2020)在《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国内的农业发展改革已收获了非常卓越的成绩,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然而目前国内在发展农业方面还面对着结构不均衡、环境限制性强和消费水平提升等诸多困难。十九大会议报告当中提出,“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需要将“三农”问题始终当作全党的工作重心进行解决。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难题。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发展中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我国农村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所以积极推进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采用三种研究方法:(1)统计分析法(2)文献分析法(3)实地考察法。论文以惠州市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分析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状况,并对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具有的特性、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论文包括七部分:前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展开了综述;第三部分分析惠州市农业结构开展调节的实际验证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惠州市农产业结构开展相关调节的现实状况,主要从农业发展现状开展了精炼分析;第四部分着重对惠州农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工作中所具有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总结及归纳;第五部分是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语,通过对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归纳出了调整农产业结构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的完善对策及建议进行了提出。
房度[6](2019)在《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已经从量的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瓶颈和制约也不断凸显。当前,兴化农业发展面临重要的转型时期,迫切需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兴化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利用有形之手,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兴化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是基础,政府主导是根本,政策引导是关键。本文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兴化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迈进夯实理论基础,为兴化如何打造新一轮的竞争优势指明发展方向,为兴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供政策保障,不断放大自身产业优势,着力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加快实现兴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政府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阐述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政府作用发挥及其初步成效。第四部分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五部分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调研与思考,提出一系列推动兴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开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杨芳[7](2019)在《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农户始终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但要素供需不平衡、生产条件不完善、制度配给不充分,使得小农经济基础依然薄弱。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关系”作为中国社会格局的核心模式(费孝通,1948;梁漱溟,1949),与市场机制共同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何清涟,1998;Allen et al.,2005),从而有助于改善小农户的生产决策,加快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事实上,“关系”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被称为“社会网络”,是中国社会“人情-面子”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是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资源配置的一个特殊媒介。无论是基于农业生产上的共恰互助,还是地理上的不可分割,亦或是基于文化传统上的传承共融,在既定社会环境下,农户家庭均形成了以血缘、旧地缘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网络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和职业转换,催生出的以业缘、新地缘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网络,并包含了丰富的异质性社会资源。在社会网络分化过程中,农户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农地“三权分置”大大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动性,为农户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了基础性的要素支持,进而改变其他生产要素匹配状况,促使农户生产决策发生变动。在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探讨社会网络(非正式制度因素)在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决策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厘清“农户”“社会网络”“农户生产决策”等概念的基础上,以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家庭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网络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逻辑思辨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转型时期农户社会网络的动态分化特征,重点在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土地要素配置(农地流转)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物质资本投入(流动性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关注了受要素配置约束较为明显的种植决策问题。本文将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转型时期社会网络对反映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要素投入决策和反映“粮食安全”的农户种植决策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是怎样的?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农业生产要素——土地,是如何在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要素投入决策和种植决策)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围绕上述研究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包括:(1)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测度。农户、社会网络、农地流转和农户生产决策作为本文特定的研究对象,对其内涵、外延、边界的准确把握,是本文的逻辑起点;(2)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和农户生产决策事实特征描述。对农户社会网络和生产决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展现研究问题宏观现象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农户农地流转和农户生产决策的事实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初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挖掘现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为统计推断和实证研究提供客观的现实依据;(3)社会网络对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研究。其一,农户农业生产决策是各生产要素联合匹配的结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户改变生产经营规模奠定了制度基础,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缺乏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其投入决策具有特殊性。因此,首先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微观数据予以验证。其二,在土地要素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社会网络对物质资本投入(生产性投资)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两个投入决策的影响;(4)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考虑,以及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约束较为明显等特征,最后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此外,在微观数据的验证过程中,还尝试了从农户异质性、区域差异性等维度进行了分析;(5)优化农户生产决策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在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要素投入决策和种植决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以改善农户农业生产决策为目标,从加强城乡要素流动性、改进农户社会网络关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提高农户家庭经营能力等方面,构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迁,并呈现出传统封闭和现代开放的两方面特点。一方面,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是“乡土性”的,起源于农业社会。“差序格局”是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核心特点,表现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疏远近的传统社会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城乡要素的流动,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整体上表现出了分化特征,从区域层面看,沿海工业化村庄和华南宗族型村庄仍具有较强的内聚力,而北方分裂型村庄和长江流域原子型村庄内聚力逐渐减弱,内部结构更加稀疏松散。与此同时,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趋势为农户社会网络分化提供了外部条件。(2)农户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对其生产决策的影响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看,随着转型时期市场深化改革,新型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而传统社会网络的影响逐渐弱化。原因在于新型社会网络能够为农户提供异质性资源(包括通过业缘和新地缘等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信息、技术,通过人际交往培养的生产经营能力以及人力资本的提升等),从而促进了农户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这与Granovetter提出的“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概念相似,前者拥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具有同质性,后者则相反。相对于传统社会网络,新型社会网络在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中发挥着更加显着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弱关系”假设(Granovetter,1973)。(3)传统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未产生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的农地流转效应显着。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化的渗透作用下农户社会网络开始分化,并表现出两极化特点,即传统社会网络的社会功能开始弱化,新型社会网络的社会功能逐渐强化。经验分析表明:总体上看,传统社会网络并未影响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而提供异质性信息和资源的新型社会网络促进了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并表现出了农户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会弱化传统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出效应,而强化新型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出效应;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传统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入效应,而弱化新型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入效应。(4)随着社会网络的扩张,农户生产性投资水平有所提升。农户社会网络既有利于农户农业流动性要素投资,也有利于农户机械投资。随着农户土地规模的扩大,社会网络仍然对农户流动性要素投资有促进作用,但并未对农户农业机械投资产生调节作用,这一结论符合农业机械使用的现实情况:目前中国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机械作业主要来源于机械服务,而非机械购买(Yang et al.,2013;Zhang et al.,2017),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分工经济和农业服务外包的出现。另外,在不同的流动性投资阶段,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也有所不同,即在土地经营规模约束下,社会网络与农户流动性投资呈U型关系。但对农户的机械投资并未表现出这一特点,这与相对成熟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有关。(5)传统社会网络对农业劳动力投入未产生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明显促进了农业劳动力投入。由于劳动力投入的代理变量选择和生产要素联合决策等原因,新型社会网络并未通过扩大劳动力约束边界而使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而是产生了相反的作用。从区域层面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结果并未发生变化;而从作用程度看,东部地区新型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程度更大,中西部相对较小。由于农户土地规模调整幅度较小,并未发现土地转入在社会网络与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但土地转出在传统社会网络与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发生了中介效应。(6)随着社会网络的扩张,农户在总体上表现出了“离农”趋势。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既抑制了农户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也抑制了其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即农户社会网络的扩张及分化均导致了农户趋于摆脱传统种植业的发展趋势。从农户异质性看,传统社会网络抑制了纯农户的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并促使其倾向于“趋粮化”的种植结构;传统社会网络抑制了兼业户的经济作物种植决策,而新型社会网络既抑制了兼业户的粮食种植决策,也抑制了其经济种植决策。从区域差异性看,两类社会网络均抑制了粮食主产区的农户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并促使其倾向于“趋粮化”的种植结构;两类社会网络均抑制了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的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且新型社会网络促进了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的“非粮化”的种植结构。根据分析结果,农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也符合转型时期小农的发展需求。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从小农户的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出发,考察了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对其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的影响,主要反映了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非正式制度在农户生产决策中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社会网络在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中并未发生显着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明显促进了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而现有研究认为社会网络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并不显着,其原因在于这些文献中采用了传统社会网络的测度指标来衡量农户社会网络。相较于已有研究,从社会网络分化角度去研究农户土地要素配置及其生产决策具有一定创新性;(2)使用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赋值方法构建了农户社会网络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对社会网络分化、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的界定,结合现有研究对社会网络度量指标的选择,在CFPS中分别选择代表亲缘和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网络异质性的变量对农户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进行量化。不仅弥补了社会网络度量单一性的缺陷,也体现了中国国情农情情境下农户社会网络特征,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社会网络研究边界和研究范畴;(3)从社会网络资本属性的角度考察了小农户的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农户农业生产决策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生产要素和新型生产要素的重新选择、匹配和组合,以往研究重点考察了社会网络对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某一种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而本文重点讨论了农村“熟人社会”和“契约社会”交织的社会格局下社会网络在动态分化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有助于农户跨越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信息鸿沟”或“资源鸿沟”,改变了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路径,进而在这一问题的研究框架构建上表现出了创新性。
杨英[8](2019)在《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广州市农业总产值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势头,但其在全市国民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大量人口的聚焦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压力,使得农业生产受阻,并且国内外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大量涌入广州市场,给广州本地农业生产者造成极大竞争压力。如何挖掘广州有限的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和科技创新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州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可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广州农业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顺利推进广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此,本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等为基本理论,对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广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主要农产品区位结构、主要农产品效益结构变化来系统地阐述广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和现状。其次,为分析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情况,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三项指标来探讨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绩效评价,得出通过一系列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呈上升的趋势,且广州市农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的结论。再次,根据前文分析得出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风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不足。最后,针对上述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四是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五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
叶中洋[9](2019)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性决定了农业的无可替代性。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如今看来农业现代化成为了“四个现代化”的最短板。为解决这一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农业经济发展核心战略,二、三产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稳定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而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则是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因此本文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这一切入点来研究其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本文在梳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乡村振兴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乡村振兴的推进途径,以宁波市作为分析实例,对宁波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进行了研究,依据相关研究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指标体系,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的22项具体指标,从计量学角度,以宁波市为例,通过Eviws7.0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宁波市历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乡村振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进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乡村振兴推进程度的测度,得出宁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能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根据检验结果,印证了以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乡村振兴的推进途径:1.通过优化农业(种植业)夯实乡村产业兴旺基础;2.通过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兴旺;3.通过农业科技转化促进乡村产业发展;4.通过三产融合促进产业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5.通过调整农民就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增加;6.通过调整农产品质量结构促进保护乡村生态。
王晨[10](2018)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的重要方针,这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指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强调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挖掘农业新动能,这些政策有力地助推了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在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政府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重视以及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持续引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应该转变其发展理念,坚持新时代新发展思想理念与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旨在促进鸡西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从而解决城乡不平衡农村不充分等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本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农业产业、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产业融合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基于此,剖析了供给侧改革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内容具体剖析,进而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其中具体思路为:一是推进种植业向绿色高质量调整;二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三是推进畜牧业向特色养殖业转变;四是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基于此提出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建议,即: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业产业品质和效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据此,不断推进鸡西市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鸡西市乡村振兴。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先调整农业技术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先调整农业技术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战略视阀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业 |
1.2.2 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
1.2.3 乡村振兴战略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研究法 |
1.5.2 比较分析法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1.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1.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1 农业区位理论 |
2.2.2 主导产业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产业政策理论 |
2.3.1 路径依赖理论 |
2.3.2 公共参与理论 |
2.4 理论基础小结与本文研究视角的提出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振兴的机制分析 |
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1 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的影响 |
3.1.2 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产品需求的影响 |
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振兴的机制 |
3.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
3.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民生活富裕 |
3.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
3.2.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
第四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及效应分析 |
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4.1.1 主导产业的更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4.1.2 提高生产率带动经济增长 |
4.1.3 通过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
4.1.4 协调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转移效应 |
4.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生产优化效应 |
4.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效应 |
第五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吉林省农业资源基本情况 |
5.1.1 农业自然资源 |
5.1.2 农业社会资源 |
5.1.3 农林牧渔产业资源 |
5.2 吉林省农林牧渔业构成变化趋势 |
5.2.1 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变化趋势 |
5.2.2 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构成变化趋势 |
5.2.3 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构成变化趋势 |
第六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6.1 理论模型分析 |
6.1.1 模型假设条件 |
6.1.2 建立分析模型 |
6.2 实证分析 |
6.2.1 实证策略 |
6.2.2 因果关系检验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实证分析结论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7.1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1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7.1.2 区域优势不明显 |
7.1.3 缺乏优质农产品 |
7.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促进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措施 |
7.2.1 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加大力度发展渔牧产业 |
7.2.2 跟随市场脚步,用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7.2.3 强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管理技术水平 |
第八章 全文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与述评 |
1.3.1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动态 |
1.3.2 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研究动态 |
1.3.3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动态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地 |
2.1.2 农地流转 |
2.1.3 农业产业结构 |
2.1.4 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农业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农业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
3.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3.1.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3.1.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机理 |
3.2.1 农地流转与农业技术进步 |
3.2.2 农地流转与农业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
3.2.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3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机理 |
3.3.1 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需求变化 |
3.3.2 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
3.3.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4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的机理 |
3.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市场需求 |
3.4.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技术创新 |
3.4.3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主体利益 |
3.4.4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政策创新 |
3.4.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现状分析 |
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情况 |
4.1.1 农地流转情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4.2 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情况 |
4.3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情况 |
4.4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影响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效应 |
5.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理论模型分析 |
5.1.1 模型假设 |
5.1.2 模型分析 |
5.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检验 |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4 进一步的讨论 |
5.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指标测算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生产结构效应 |
6.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理论分析 |
6.1.1 需求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
6.1.2 供给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检验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
6.2.3 数据检验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分析 |
6.3.2 对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
6.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6.4.1 模型构建 |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效应 |
7.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及结构特性 |
7.1.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 |
7.1.2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特性 |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
7.2.1 PVAR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7.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模型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模型检验 |
7.3.2 脉冲响应分析 |
7.3.3 方差分解 |
7.4 效应的进一步分解 |
7.4.1 模型构建 |
7.4.2 实证结果分析 |
7.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构建 |
7.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 |
8.1 研究假设 |
8.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8.2.1 模型构建 |
8.2.2 变量选取 |
8.2.3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
9.2.2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9.2.3 夯实市场化改革基础,提升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
9.2.4 改善融合发展条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
3.1 江汉平原基本概况 |
3.2 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
3.3 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分析 |
5.1 评价模型的介绍 |
5.2 数据来源 |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6.1 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牧渔产业 |
6.2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 |
6.3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6.4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6.5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 |
2.1.2 农业产业结构 |
2.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2 主导产业扩散效益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惠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
3.2.1 农业经济运行平稳 |
3.2.2 惠州农业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
3.2.3 种植业结构分析 |
3.2.4 畜牧业结构分析 |
3.2.5 林业结构分析 |
3.2.6 农业装备设施分析 |
4 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对农业产业结构理解不够 |
4.1.2 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
4.1.3 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较弱 |
4.1.4 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
4.1.5 畜牧业发展受限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 |
4.2.2 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
4.2.3 农业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 |
4.2.4 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
4.2.5 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多 |
5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
5.1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
5.2 日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 |
5.3 国外经验借鉴与评价 |
6 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及建议 |
6.1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
6.2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
6.3 促进农业融合发展 |
6.4 强化科技引领支撑 |
6.5 抓好农业绿色发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海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结构 |
2.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政府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 |
3.1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 |
3.1.1 兴化市农业产业发展条件 |
3.1.2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1.3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 |
3.2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的发挥 |
3.2.1 制定战略规划,引导农业产业长远发展 |
3.2.2 强化政府调控,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
3.2.3 提供公共服务,营造结构调整良好环境 |
3.2.4 加强有效引导,带动农业产业有序发展 |
3.3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发挥作用的初步成效 |
3.3.1 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走向标准化 |
3.3.2 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成效明显 |
3.3.3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化 |
4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发展规划导向不明,农业产业布局欠优化 |
4.1.2 政策措施不够精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
4.1.3 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 |
4.1.4 政策激励不足,农民主动参与不够 |
4.1.5 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偏差和负效应 |
4.2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理念认识不到位,政府角色定位不准 |
4.2.2 政策体系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够 |
4.2.3 体制机构不健全,相关职责不清晰 |
5 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 |
5.1 厘清角色定位,转换政府职能 |
5.1.1 更新理念,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
5.1.2 梳理职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
5.2 多措并举,强化政策驱动 |
5.2.1 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
5.2.2 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项目考核奖补制度 |
5.2.3 进一步扩大园区农业企业招商引资 |
5.2.4 进一步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引进 |
5.2.5 进一步推进经营模式创新 |
5.2.6 进一步促进“一村一品”发展 |
5.3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模式 |
5.3.1 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政策有效执行 |
5.3.2 推进部门协同,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
5.3.3 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品牌运营中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价值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内容结构 |
1.4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分析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可能创新及研究不足 |
1.5.1 可能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社会网络及相关研究 |
2.1.2 农地流转及相关研究 |
2.1.3 农户生产决策及相关研究 |
2.1.4 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的相关研究 |
2.1.5 现有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网络理论 |
2.2.2 嵌入性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农地相关理论 |
2.3 现有研究和理论的启示 |
2.3.1 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3.2 现有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
第3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概念范畴 |
3.1.1 农户 |
3.1.2 社会网络 |
3.1.3 农地流转 |
3.1.4 农户生产决策 |
3.2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
3.2.1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获取 |
3.2.2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整合 |
3.2.3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
3.3 农地流转与农户生产决策 |
3.3.1 农户生产决策目标 |
3.3.2 土地转入与农户生产决策 |
3.3.3 土地转出与农户生产决策 |
3.4 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
3.4.1 传统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
3.4.3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的总体分析框架 |
3.4.4 新型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社会网络分化与农户生产决策的事实特征 |
4.1 农户社会网络分化的事实特征 |
4.1.1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
4.1.2 中国农户社会网络的形成 |
4.1.3 中国农户社会网络的分化 |
4.2 农户要素投入决策的事实特征 |
4.2.1 农户农地流转的事实特征 |
4.2.2 农户生产性投资的事实特征 |
4.2.3 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事实特征 |
4.3 农户种植决策的事实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5.2 机理分析 |
5.3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5.3.3 模型选择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基准回归结果 |
5.4.3 基于农户异质性的分析 |
5.4.4 基于经济发展和市场深化的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6.2 机理分析 |
6.2.1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直接影响 |
6.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间接影响 |
6.3 数据来源、模型选取与变量说明 |
6.3.1 数据来源 |
6.3.2 模型选择与内生性处理 |
6.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
6.4 基准回归分析 |
6.5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分析 |
6.5.1 农地流转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2 农地流转的偏效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影响研究 |
7.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7.2 机理分析 |
7.2.1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直接影响 |
7.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间接影响 |
7.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7.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3.2 模型选择与内生性处理 |
7.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基准回归结果 |
7.4.2 区域差异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倾向得分匹配法 |
7.5.2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 |
7.6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研究 |
8.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8.2 机理分析 |
8.2.1 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直接影响 |
8.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种植决策的间接影响 |
8.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8.3.1 数据来源 |
8.3.2 模型构建 |
8.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1 基准回归结果 |
8.4.2 基于农户异质性的分析 |
8.4.3 基于粮食生产的区域性分析 |
8.5 稳健性检验 |
8.6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含义 |
9.2.1 加强农村非正式制度建设,提升小农户社会网络发展水平 |
9.2.2 健全农户生产要素配给体系,提升小农户生产要素配置水平 |
9.2.3 加快创新发展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小农户传统生产方式转型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结构 |
2.1.2 农业产业结构 |
2.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灰色系统理论 |
3 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分析 |
3.1 广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
3.2 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
3.3 广州市农业各业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
3.3.1 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
3.3.2 畜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
3.3.3 渔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
3.4 广州市主要农产品区位结构变化分析 |
3.4.1 主要种植业产品的区位变化分析 |
3.4.2 主要养殖业产品的区位变化分析 |
3.5 广州市主要农产品效益结构变化分析 |
4 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绩效评价 |
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选择 |
4.2.1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4.2.2 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
4.3 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灰色综合评价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灰色综合评价分析 |
4.3.3 绩效评价结论 |
5 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
5.1.2 农业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 |
5.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风险 |
5.1.4 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 |
5.1.5 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不足 |
5.2 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5.2.2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5.2.3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
5.2.4 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 |
5.2.5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3 进一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9)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产业结构 |
2.1.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2.1.3 乡村振兴 |
2.2 相关理论 |
2.2.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2.2 罗斯托成长阶段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机制分析 |
3.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3.1.1 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
3.1.2 农产品需求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
3.1.3 产业融合和的影响 |
3.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机制 |
3.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
3.2.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农民生活富裕 |
3.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
3.2.4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乡村振兴推进程度的测度分析--以宁波市为例 |
4.1 宁波市农业产业和乡村发展现状 |
4.1.1 宁波农业产业现状 |
4.1.2 宁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 |
4.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乡村振兴测度指标体系 |
4.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指标体系 |
4.2.3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
4.3 宁波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乡村振兴推进程度的测度 |
4.3.1 模型的构建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4.3.2 各组变量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4.3.3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
4.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3.5 测度结果 |
4.4 宁波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途径 |
4.4.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宁波市农村产业兴旺 |
4.4.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宁波市农民生活富裕 |
4.4.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宁波市农村乡风文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 |
5.1 通过优化农业(种植业)夯实乡村产业兴旺基础 |
5.2 通过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
5.3 通过农业科技转化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
5.4 通过三产融合促进产业振兴和增加农民收入 |
5.5 通过优化农民就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
5.6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乡村生态保护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农民生活富裕的保障 |
6.2 加大政策支持为产业振兴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
6.3 重视农村人才培养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
6.4 建立完善乡村文化消费市场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
6.5 依托乡村产业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治理乡村生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农业产业结构 |
2.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1.4 供给侧改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4 增长极理论 |
2.3 供给侧改革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 |
2.3.1 供给侧改革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3.1.1 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农业产业调结构 |
2.3.1.2 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 |
2.3.1.3 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
2.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改革 |
2.3.2.1 有助于加强农业产业优质供给和有效供给,弥补农业短板 |
2.3.2.2 有利于深化农业体制改革,拓宽农业多种功能 |
2.3.2.3 有助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 |
第3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 |
3.1 鸡西市农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 |
3.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持续优化 |
3.2.2 种植业仍居农业经济主体地位 |
3.2.3 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
3.2.4 绿色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加 |
3.2.5 农业项目引进力度不断增加 |
3.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 |
3.3.1 绿色农业带动模式 |
3.3.2 种养结合模式 |
3.3.3 产加销一体化模式 |
3.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 |
3.4.1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稳中有进 |
3.4.2 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 |
3.4.3 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 |
第4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4.1.1 农业从业人员的结构不合理 |
4.1.2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
4.1.3 农林水事业投入相对不足 |
4.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
4.2.2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
4.2.3 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5章 国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国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5.1.1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5.1.2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5.1.3 日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5.2 国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经验借鉴对鸡西市的启示 |
5.2.1 积极落实政府的政策 |
5.2.2 培育和壮大农业合作组织 |
5.2.3 加大农业科技等要素投入 |
第6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
6.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
6.1.1 调整鸡西市农业种植结构 |
6.1.2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
6.1.3 推进畜牧业向特色养殖业转变 |
6.1.4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
6.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6.2.1 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业产业品质和效益 |
6.2.2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
6.2.3 加大支农资金投入 |
6.2.4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 |
6.2.5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先调整农业技术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产业振兴目标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永宁县为例[D]. 吴文丽. 宁夏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视阀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王新利.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1)
- [3]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 周凌.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江汉平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研究[D]. 文家军. 长江大学, 2020(02)
- [5]惠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温燕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6]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房度. 扬州大学, 2019(02)
- [7]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D]. 杨芳. 西南大学, 2019(01)
- [8]广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杨英.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9]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途径研究[D]. 叶中洋.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10]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鸡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王晨. 吉林大学, 2018(04)
标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