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用燃料LNG、CNG及汽油的性能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泓霏[1](2020)在《天然气加气站能耗评价与技术经济分析》文中提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发现天然气可作为替代燃料以缓解车用汽油、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我国经过近五十年的探索和推进,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已得到广泛应用。天然气加气站作为天然气燃料推广的基础设施之一,已在我国大量建成。然而在加气站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加气站能耗也在大幅增长。因此,需要对加气站用能进行研究,对耗能设备进行能耗测试和能效水平分析,以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和管理方法,降低加气站运行成本,提高效益。本文在掌握各类加气站工艺流程与耗能环节的基础上,确定了加气站能耗分析总体方案,建立了涵盖CNG、LNG、L-CNG三大类共9项指标的加气站能耗指标体系,并重点对CNG加气站压缩机组效率这一关键能耗指标进行研究。本文应用用能系统能量平衡原理,首次提出基于热力学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的加气站压缩机组效率数学模型;同时研究确定了加气站能耗指标体系中其他8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这项研究填补了加气站能耗测试计算方面的空白。在确定各项能耗指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统计学原理,结合加气站现场实际情况,明确了加气站现场测试要求与测试方法。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全国范围内126台加气站的增压设备进行现场测试。测试过程及分析结果表明:加气站能耗指标测试和计算方法切实可行;降低槽车余压、增大槽车水容积可有效降低加气站能耗;得到目前我国加气母站与常规站单位加气量电耗的节能参考值;相关部门或企业可应用本文提出的加气站能耗指标测试和计算方法,按需结合抽样方法对加气站能耗进行测试以获得天然气加气站能耗指标的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从而加快推进加气站的节能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气站建设运行技术经济分析。将现场测试数据的计算与统计结果应用于加气站生产成本的估算,并给出各类场站的单位加气量成本的计算方法以指导加气站建站方案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Matlab编程,综合考虑5种影响因素,对常用天然气运输车类型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加气站压缩机组的选型原则,推荐液压活塞式压缩机组作为加气子站的增压设备。
潘应久[2](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新能源公交车排放特性分析与估计》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态不断恶化,机动车尾气排放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降低交通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我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新能源公交车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燃油公交车。虽然新能源公交车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的特点,但仍然会存在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性气体的排放,而且目前对新能源公交车排放特性分析与估计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针对新能源公交车的工况区间划分和排放特性分析,从时空相关性角度考虑公交站点对公交车排放特性的影响分析方面还是空白,并且缺乏针对公交线路节点处的新能源公交车排放率估计模型。鉴于此,本文以柴油公交车(Diesel bus,DB)作为对比基准,分别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Liquefied natural gas bus,LNGB)、油电混动公交车(Hybrid electric bus,HEB)及纯电动公交车(Battery electric bus,BEB)的排放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包括行驶工况分析、排放特性对比、排放率及排放因子估计、影响因素分析及生命周期评估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布局、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多源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获取了所需的多源数据集,包括公交车实际行驶过程中的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数据、排放数据、动态载客量数据、网络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交通流量数据和公交站点静态特性数据,并对数据类型及格式进行详细介绍。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清洗、插值、匹配与融合,为后续公交车排放特性、影响因素估计、排放估计方法研究及生命周期排放强度评估方法奠定数据基础。(2)公交车工况区间划分及排放特性分析基于实测的排放数据,使用传统的车辆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方法对新能源公交车进行尾气排放特性分析,并与传统柴油公交车进行对比。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速度和VSP的行驶工况区间划分方法,并通过比较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排放测量值,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该行驶工况区间划分方法,分别分析三种类型公交车的四种尾气排放物(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HC)、氮氧化合物(Oxynitride,NOx))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排放特性,并对比在相同行驶工况下的排放差异,通过计算排放因子估算每种燃料类型公交车在不同工况区间条件下的排放水平,为后续公交车生命周期清单数据的构建奠定基础。(3)公交站点影响区空间变化特性分析公交站点影响区的长度是估算城市公交车在公交站点处排放水平的基础,而该长度的变化特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从城市空间视角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公交站点影响区长度的影响。基于对公交车排放数据、GPS数据、POI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的匹配与融合,提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建立公交站点影响区的长度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公交站点影响区长度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城市形态对公交站点影响区的长度有显着影响,并且公交站点影响区的长度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公交站点附近的企业和公司的数量、站点和交叉口之间的距离、道路等级、公共设施的数量、公交车排队长度以及公交站点所在道路的高峰小时交通量均会显着影响公交站点影响区的长度以及估计系数,且估计系数随着城市空间位置的变化存在显着差异性。研究结果为公交站点的规划与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对公交站点附近产生的排放量进行量化和估计。(4)新能源公交车CO2排放率实时估计考虑到公交线路节点(公交站点、交叉口)对公交车排放特性的影响,将道路位置划分为公交站点、交叉口和路段三部分,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比新能源公交车(LNGB、HEB)与传统柴油公交车在三种道路位置条件下产生的CO2尾气排放率的变化特性,利用相关性分析和特征选择方法确定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极端梯度提升回归树(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公交车的二氧化碳尾气排放率估计。结果表明,与传统回归方法及机器学习方法相比,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的排放率估计精度更高。与柴油公交车相比,该模型对估计新能源公交车的实时排放率具有更高的性能,可以实现CO2排放率的精确估计。(5)电动公交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估为有效量化与评估纯电动公交车的排放强度及环保特性,收集了我国相关燃料、材料的开采、生产及加工的数据清单。基于GREET(Greenhouse Gases,Regulated Emissions,and Energy Use in Transportation)模型,从生命周期角度分别对电动公交车的燃料生命周期阶段和车辆材料生命周期阶段的总体能源消耗强度、温室气体及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强度进行量化和评估,并与传统柴油公交车及液化天然气公交车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虽然电动公交车具有行驶过程零排放的优势,但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与传统内燃机公交车相比,当前的电池技术及我国现阶段的电力构成使车辆的能耗及排放水平不具备明显优势,甚至对于某些污染性气体,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排放强度明显高于传统内燃机公交车辆。但是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我国电力结构的逐渐优化,电动公交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会愈加明显,也是我国未来地面公共交通工具的最主要选择类型。本文基于获取的多源数据,分别从工况区间划分、排放特性分析、公交站点排放影响因素分析、节点处排放率实时估计、纯电动公交车环保特性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充分了解新能源公交车的排放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公交站点的规划与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国排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供了可行方法,也为当前我国现阶段公交车的规划与配置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宋昌庆[3](2019)在《大缸径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成为车用替代燃料的首选,研究和开发天然气发动机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天然气燃料本身的特性,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还存在火焰传播距离长、燃烧速度慢、失火率高、热效率低等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火焰传播速度。因此,研究天然气的燃烧特性以及实现天然气发动机的快速燃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双火花塞点火能够缩短火焰传播距离,加快燃烧速度,从而改善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所以,本文采用双火花塞点火技术,以试验测试和计算机仿真研究为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台架试验、数字建模、仿真优化等方法,对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特性及降低排放的技术措施开展了研究,以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有效改善。为深入研究天然气燃料的燃烧特性,本文利用定容燃烧弹模拟高温高压的缸内燃烧环境,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双火花塞点火的可视化试验平台,建立了试验台架。通过改变燃空当量比、点火方式、初始压力与温度等参数,利用高速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采集了燃烧图像和压力数据,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编写了MATLAB图像处理程序,运用双色法表征了燃烧温度场的分布状态,试验研究了单一初始参数下双点火对火焰传播过程、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放热率、燃烧期、温度场等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点火方式下,与单点火相比,同步双点火缩短了火焰传播距离,加快了燃烧速率,提高了燃烧压力及放热率,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缩短,显着提高了天然气的燃烧热效率,对稀混合气效果尤为明显,而异步双点火对于稀混合气实现快速燃烧作用更加积极;(2)不同初始压力下,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大,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增加,火焰传播速度下降,火焰传播面积增长速度减慢,最大燃烧压力和放热率逐渐增大,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延长,初始压力的提高减缓了燃烧速度;(3)不同初始温度下,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加快,火焰传播面积的增长速度加快,最大燃烧压力和放热率逐渐升高,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缩短,温度的升高促进了燃烧,使热效率升高,但过高也会导致爆燃现象发生;(4)不同燃空当量比下,在化学当量比附近火焰传播速度最快,达到的燃烧压力峰值和放热率最大,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最短;过稀或过浓的混合气均会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减缓火焰传播面积的增长速度,延长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为全面研究双点火对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本文利用CATIA、AVL FIRE等三维软件建立了发动机的仿真模型,准确设置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完成了模型校验。在转速为1400r/min、当量比为0.7、全负荷工况下,提出了双火花塞位置、点火方式、点火能量、点火策略等参数的优化策略,通过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这些参数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为今后双火花塞在实际车辆上的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参考。结果表明:(1)针对以燃烧室中心对称分布的三种双火花塞布置方案(D1、D2、D3),D2布置方案时的火焰前锋面传播速度更快,缸内燃烧压力相对较高,燃烧持续期更短,燃烧后期NOX排放更小,故确定为最佳布置方案;(2)针对不同的点火能量,点火能量为60mJ时,缸内工质燃烧速度最快,燃烧放热率最大,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最好,故确定为最佳点火能量。(3)针对不同点火时刻的同步、异步点火,同步点火706-706°CA、异步点火706-704°CA时,最大燃烧压力均出现在上止点后在12-15°CA范围内,指示功率和热效率较高,动力性和经济性也较好;而异步点火706-704°CA表现出较大的功率和热效率以及较低的燃油消耗率,故确定为最佳点火策略。为有效控制双火花塞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放,本文通过双火花塞耦合EGR技术来降低NOx排放,模拟分析了不同EGR率对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R率在0-10%之间时,发动机的缸内压力、放热率、平均反应速率变化幅度较小,但平均温度和NOx排放降低明显;当EGR率大于10%时,发动机的缸内压力、放热率、平均反应速率、平均温度和NOx排放均降低,指示功率和热效率也随之降低,燃油消耗率增加;当EGR率为10.5%时,NOx排放目标值与单点火基本相同,其他性能都优于单点火;当EGR率为11.8%时,发动机的功率、热效率、燃油消耗率与单点火基本持平,但NOx目标值比单点火降低26.3%。因此,当EGR率在10.5-11.8%之间,双点火发动机的性能均优于单点火。该技术方法为满足今后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提供了基础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若以最大程度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最佳EGR率为10.5%,此时双点火与单点火具有相同的NOx排放目标值,对比分析单、双点火模式下的发动机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点火,双火花塞点火模式下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得到显着提高。综上,双火花塞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张旭佳[4](2019)在《北方农村“煤改气”现状调研与可行性分析》文中提出2013年以来华北地区PM2.5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华北地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和《北京市“十三五”期间能源发展规划》文件中均提出燃煤替代是清洁空气的主要方向,农村是进行燃煤替代的主要区域。全国“煤改气”自2013年开始,2017年进程加快。而在中国天然气消耗量一直高于产量,在这种部分天然气消耗量依赖进口的格局下,对农村进行“煤改气”能带来怎样的效益,对不同规模的村庄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供气方式较为经济。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第一批进行“煤改气”的试点农村蔡坨村和辛店村进行实地调研;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比较不同供气量为供气企业带来的不同经济效益;选取大兴区三种不同规模的村庄进行管道气、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供气比选,得到最优供气方式。得到以下结论:(1)蔡坨村和辛店村进行“煤改气”后污染物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减排,环境效益明显,村民满意度分别为85%和82%。蔡坨村供暖费用支出增加75.6%,村中有58%的住户供暖温度在1216℃;辛店村供暖费用支出增加26.2%,有49%的住户供暖温度在1417℃。整体的经济性和热舒适度较差。(2)影响村民耗气量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人数、村民房屋保温性能和家庭年收入。政府在对农村进行“煤改气”之前应该对村民住宅进行保温处理,“煤改气”后应考虑提高村民年收入或加强补贴力度,在提高天然气利用率的前提下,保证居民用气的稳定性。(3)对农村进行“煤改气”,若当地管道敷设较为成熟,首先应考虑采用管道供气,其次考虑压缩天然气供气。在村庄规模较小和管道敷设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压缩天然气对规模较小的村庄进行集中供气。(4)室内供暖温度分别为16℃、20℃和24℃时,供气企业的供气量逐渐增大,项目投资收益和净现值逐渐增加,投资回收期逐渐缩短。企业收益增加,能保证村民冬季供暖舒适,但是,村民供暖支出增加,需要政府给予扶持。
程大祎[5](2018)在《LNG加气站项目管理研究》文中认为LNG液化天然气具有性能高、热值大、清洁、高效、节约储运空间等特点。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目前,液化天然气是继煤和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很多国家都将LNG列为首选燃料,天然气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随着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增多,LNG天然气加气站的配套建设势在必行。然而,不同于普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LNG加气站项目的建设必须有与之对应的专业管理体系。然而,目前我国LNG天然气行业在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关于LNG加气站项目建设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本文以LNG加气站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作为研究重点,结合云南省多个工程案例,从项目建设程序、质量管理、安全生产、造价以及结算过程中产生争议后的仲裁问题等方面对LNG加气站项目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一套优秀的LNG加气站项目管理模式。以此弥补LNG加气站项目建设方面的不足,为未来的LNG行业从业者积累经验,进而推动LNG天然气行业的有利发展。
张庆兵,李国红,秦鹤年[6](2018)在《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具有燃烧完全、污染排放少等特点,而且储量丰富,是理想的车用清洁燃料。液化天然气LNG较压缩天然气CNG更便于储运与携带,使用更加安全,应成为车用天然气的主流。燃气发动机润滑油也随天然气汽车的推出而得到开发,为润滑油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石油行业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车用LNG的生产与销售力度,注重加气站等服务网点的建设,不断改进燃气发动机油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及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张新民[7](2017)在《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化可行性及前景》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快了替代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节能环保效应良好的替代能源汽车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在我国,随着汽车产销量的持续攀升,交通领域燃油消费量持续增长,大量进口石油资源将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不断增长的燃油消费也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发展甲醇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降低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同时可以改善空气环境,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充分关注全球甲醇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甲醇汽车产业,营造促进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的甲醇汽车产业的调研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至90年代末,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大都积极展开了甲醇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应对石油价格高涨、治理空气污染、寻找替代燃料成为各国发展甲醇汽车产业的重要原因,甲醇汽车作为替代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一度成为部分国家解决车用能源供给不足、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随后因石油价格回落、车企油企放弃支持、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技术发展受到限制等原因,国外甲醇汽车产业发展停滞,但随着油价再次高涨,近年来呈现新的发展需求。通过对我国甲醇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甲醇汽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同时政策环境也更加有利。在充分评价我国甲醇燃料资源禀赋、甲醇汽车节能减排效应、甲醇汽车及燃料长期经济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发展前景,研究表明:受“多煤、缺油、少气”的能源国情影响,依靠煤炭资源的清洁低碳利用是我国摆脱能源环境约束的主要途径。我国的甲醇燃料资源供应潜力大,能够满足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应用,利用高硫高灰劣质煤制甲醇能够实现变废为宝,利用焦炉气制甲醇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相比传统汽柴油、电动车、天然气车等,甲醇汽车污染物排放量较小,环保性能优越,尤其是结合先进的煤基甲醇生产技术,能够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甲醇汽车在运行的经济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购车价格、燃料价格长期趋势两方面。同时,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化发展也面临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深度不足、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不够、资源优势尚未有效发挥、部分产业标准推动缓慢、外部竞争激烈等问题,应加快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拓市场、补齐技术短板、加快共享合作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甲醇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陈建[8](2017)在《北京市CNG汽车推广发展及配套加气设施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性严重雾霾天气迟迟得不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国家政府的重视。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鼓励天然气汽车发展推广,将逐步在公交、出租等各类汽油、柴油燃料汽车中,试点推广天然气汽车,随着天然气汽车的增多,CNG加气站的快速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基于北京市大气治理和人文生态环境治理的迫切需求,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多元化发展将为大势所趋,且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是除了“清煤降氮”大气治理措施以外的另一重要环境治理路径。本文首先将从天然气汽车发展的研究意义出发,对国内外、北京市现有天然气汽车和加气站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随后从压缩天然气的物理特性对CNG汽车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再次对发展天然气汽车必不可少的配套加气设施的工艺及建设选址、规模等进行研究。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分析发展天然气汽车产业现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因素,利用SWOT-PEST方法研究分析北京市推广CNG汽车的战略对策。
冯培育[9](2016)在《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大车用天然气的推广力度对发展天然气汽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意义重大。然而,近两年来国际油价下跌,油气价差大幅收缩,车用天然气成本优势有所减弱。同时,车用天然气消费上涨乏力,在局部地区和应用领域“油改气”步伐被迫中止。为应对石油相关产品价格变化带来的不利局面,2015年发改委两次调整天然气价格,使得车用天然气相对汽油、柴油的价格优势再次彰显。在此复杂背景下,江苏石油销售公司亟需评估市场环境,灵敏洞悉政策导向,变挑战为机遇,重新绽放市场活力。本文以南京市车用天然气市场为研究对象,从南京市天然气车辆发展状况、车用天然气消费情况、车用天然气定价、加气站基本情况等方面入手,对南京市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展开深入调研,结合数据分析指出了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消费增速明显放缓、成本优势有所削弱、加气站数量少且布局失衡等问题;其次,针对面临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与文献计量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发现绿色发展战略、天然气价格走势及气价改革、管网建设、加气站网络布局及新能源补贴政策是影响车用天然气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接着,进一步剖析了资源、竞争、技术、政策、消费等五大因素对市场的驱动作用;最后,立足于南京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提出政府应加强汽车用天然气行业政策引领,健全相关法规标准并且实施天然气与竞争能源价格联动的有效措施,为相关企业铺路搭桥;企业应当紧随市场风向,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和天然气供应结构,配合政府部门优化加气站网络布局,满足潜在客户的相关需求;相关部门应当协作规划,精简审批手续以及强化加气站规划监管,为车用天然气的安全供应提供保障等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南京市车用天然气市场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目前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虽然受到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的阻碍,但是我国发展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政策导向没有改变,未来车用天然气市场前景依旧广阔。企业应当牢固树立市场信心,时刻洞悉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力图“逆”中取胜。
王黎明[10](2016)在《车用替代燃料区域发展模式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能源、环境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的背景下,能源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尤其是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对中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有重要影响。发展车用替代燃料的对于提高能源安全、大气污染治理和经济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为促进车用替代燃料科学发展,本文依据各种替代燃料能源资源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提出了中国车用替代燃料区域发展模式,并预测了不同情景下发展车用替代能源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影响。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对中国车用替代能源的资源特征进行研究,调查了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质能等资源的储量、分布以及生产利用状况,总结得出我国车用替代能源资源特征有:种类多、储量较大;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明显;开发利用程度参差不齐;能源转化效率普遍较低;新型替代能源产业化水平不高。再以这种差异化的资源特征为主要参考因素,同时结合技术现状、经济发展、经济与政策等因素,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出中国车用替代燃料区域发展模式。第二个方面是对中国当前碳排放强度特点和碳排放强度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几年来中国碳排放强度呈波动下降趋势,与发达国家以及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差距不断缩小,但绝对数量依然较大,碳减排压力持续存在。建立碳排放综合指标分配模型,将中国203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分摊至各省,并建立替代燃料发展综合情景,预测在车用替代燃料综合发展情景下碳减排总量及对各省减排目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车用替代燃料将对中国道路交通领域碳减排贡献率达到百分之十左右,各省差异较为明显。
二、车用燃料LNG、CNG及汽油的性能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用燃料LNG、CNG及汽油的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加气站能耗评价与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气源概况 |
1.2.1 天然气 |
1.2.2 压缩天然气 |
1.2.3 液化天然气 |
1.3 加气站的工艺流程与耗能环节 |
1.3.1 CNG加气母站 |
1.3.2 CNG常规加气站 |
1.3.3 CNG加气子站 |
1.3.4 LNG加气站 |
1.3.5 L-CNG加气站 |
1.4 研究现状 |
1.4.1 加气站的设计建设 |
1.4.2 加气站的安全管理 |
1.4.3 加气站的节能降耗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加气站能耗指标分析方法研究 |
2.1 加气站能耗分析总体方案 |
2.1.1 加气站能耗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2 总体思路及框架设计 |
2.2 CNG加气站压缩机组效率数学模型 |
2.2.1 加气站能量平衡分析 |
2.2.2 加气站压缩机组的理论效率 |
2.2.3 加气站压缩机组的平均效率 |
2.2.3.1 加气站压缩机组测试阶段内新增气量 |
2.2.3.2 天然气比内能与比焓值 |
2.2.3.3 加气结束时储气设施内气体温度 |
2.3 CNG加气站压缩机组单位加气量电耗 |
2.4 液压平推子站液压系统效率 |
2.5 LNG与 L-CNG加气站能耗指标 |
2.5.1 LNG加气站能耗指标 |
2.5.1.1 潜液电泵的单位加液量电耗 |
2.5.1.2 潜液电泵机组效率 |
2.5.2 L-CNG加气站能耗指标 |
2.5.2.1 柱塞泵的单位加气量电耗 |
2.5.2.2 柱塞泵机组效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气站能耗指标测试方法研究 |
3.1 参数收集与测试仪器要求 |
3.2 测试方法 |
3.2.1 测试抽样理论分析 |
3.2.1.1 样本统计与分析 |
3.2.1.2 抽样方法与抽样误差 |
3.2.2 测试要求与测试方法 |
3.2.2.1 测试要求 |
3.2.2.2 测试方法 |
3.3 现场测试与分析 |
3.3.1 加气母站压缩机组现场测试分析 |
3.3.1.1 测试方案 |
3.3.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2 国内部分CNG加气站能耗测试统计分析 |
3.3.2.1 测试方案 |
3.3.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3 LNG加气站现场测试与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气站建设运行技术经济分析 |
4.1 加气站建站方案研究 |
4.1.1 单位加气量成本计算方法 |
4.1.2 计算方法应用案例 |
4.2 天然气运输车选择方案研究 |
4.2.1 天然气运输车概况 |
4.2.2 层次分析法概述 |
4.2.3 应用层次分析法选择运输车 |
4.3 加气站压缩机组设备选型 |
4.3.1 加气母站与常规加气站 |
4.3.2 加气子站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1 |
(2)基于多源数据的新能源公交车排放特性分析与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交车排放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1.2.2 新能源公交车排放特性 |
1.2.3 车辆排放率量化与估计 |
1.2.4 公交站点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源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1 数据采集 |
2.1.1 常规公交排放数据采集 |
2.1.2 POI数据 |
2.1.3 道路特性数据 |
2.1.4 公交站点静态数据 |
2.2 数据预处理方法 |
2.2.1 GPS数据提取与怠速节点识别 |
2.2.2 数据清洗 |
2.2.3 基于线性插值的数据插补 |
2.2.4 排放数据与GPS数据融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VSP的不同燃料类型公交车尾气排放特性分析 |
3.1 VSP的定义 |
3.2 三种燃料类型公交车VSP BIN的确定 |
3.3 公交车行驶工况划分 |
3.4 不同燃料类型公交车排放水平分析与对比 |
3.4.1 三种燃料公交车排放特性差异性分析 |
3.4.2 三种燃料类型公交车在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的排放特性对比 |
3.4.3 不同燃料类型公交车在各工况条件下的排放水平对比及估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公交站点影响区空间变化特性分析 |
4.1 公交站点影响区定义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筛选 |
4.2.1 因变量选取 |
4.2.2 自变量选取 |
4.3 模型方法论 |
4.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3.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4.3.3 OLS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
4.3.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建模结果对比与分析 |
4.4.2 可视化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道路位置条件下新能源公交车的排放率估计 |
5.1 数据筛选与变量选取 |
5.1.1 数据筛选与分布特性差异显着性检验 |
5.1.2 变量选取 |
5.2 模型方法论 |
5.2.1 随机森林集成机器学习模型 |
5.2.2 VT-Micro统计回归模型 |
5.2.3 极端梯度提升回归树(XGBoost)集成机器学习模型 |
5.3 建模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特征选择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CO_2 排放率估计模型 |
5.3.4 模型性能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电动公交车排放特性评估 |
6.1 电动公交车生命周期分析 |
6.2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公交车排放评估模型构建 |
6.2.1 能源消耗评估模型构建 |
6.2.2 排放评估模型构建 |
6.3 公交车材料清单数据库构建 |
6.3.1 WTP阶段燃料消耗及排放数据清单 |
6.3.2 PTW阶段燃油经济性与排放因子数据清单 |
6.4 电动公交车排放特性评估结果分析 |
6.4.1 公交车动力系统选型 |
6.4.2 车辆生命周期内能源消耗强度分析 |
6.4.3 车辆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分析 |
6.4.4 车辆生命周期内污染性气体排放因子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项目参与、论文发表及发明专利情况 |
致谢 |
(3)大缸径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天然气发动机发展现状 |
1.2.1 天然气燃料的理化特性及优势 |
1.2.2 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
1.2.3 天然气发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天然气发动机相关技术概述 |
1.3.1 稀薄燃烧技术 |
1.3.2 快速燃烧技术 |
1.3.3 废气再循环技术 |
1.4 双火花塞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双火花塞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双火花塞国内研究现状 |
1.5 发动机可视化测试技术概述 |
1.5.1 发动机可视化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
1.5.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介绍 |
1.5.3 双色测温法研究现状 |
1.6 数值模拟技术发展与应用 |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定容燃烧弹的可视化试验平台设计 |
2.1 可视化试验平台工作原理 |
2.2 基于定容燃烧弹的试验系统 |
2.2.1 定容燃烧弹设计 |
2.2.2 进排气系统 |
2.2.3 加热温控系统 |
2.3 点火系统 |
2.3.1 点火系统的组成 |
2.3.2 双点火系统的调试 |
2.4 数据采集系统 |
2.4.1 压力采集系统 |
2.4.2 火焰图像采集系统 |
2.5 燃烧图像与数据处理方法 |
2.5.1 燃烧图像处理 |
2.5.2 试验数据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2 点火方式对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
3.2.1 单双点火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3.2.2 异步点火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3.3 初始压力对双点火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
3.3.1 初始压力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
3.3.2 初始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3.3.3 初始压力对温度场的影响 |
3.4 初始温度对双点火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
3.4.1 初始温度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
3.4.2 初始温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3.4.3 初始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3.5 燃空当量比对双点火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
3.5.1 燃空当量比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
3.5.2 燃空当量比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3.5.3 燃空当量比对温度场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仿真模型建立及模型验证 |
4.1 发动机基本参数 |
4.2 发动机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2 网格划分 |
4.3 计算模型的选取 |
4.3.1 湍流模型 |
4.3.2 燃烧模型 |
4.3.3 点火模型 |
4.3.4 NO_x生成模型 |
4.4 计算方法 |
4.5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4.6 计算模型的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火花塞位置与点火能量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5.1 双火花塞位置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5.1.1 双火花塞位置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5.1.2 双火花塞位置对火焰面密度的影响 |
5.1.3 双火花塞位置对温度场的影响 |
5.1.4 双火花塞位置对NO_x分布的影响 |
5.2 单双点火模式下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对比 |
5.2.1 单双火花塞点火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5.2.2 单双火花塞点火的火焰面密度对比 |
5.2.3 单双火花塞点火的缸内温度场对比 |
5.2.4 单双火花塞点火的缸内NO_x质量分数对比 |
5.3 点火能量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5.3.1 点火能量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点火策略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 |
6.1 不同点火策略下点火正时的仿真研究 |
6.1.1 双火花塞不同点火策略点火正时的优化方案 |
6.1.2 同步点火点火正时对CNG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6.1.3 异步点火点火正时对CNG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6.2 不同点火策略最佳点火正时的发动机性能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整机性能研究 |
7.1 EGR率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7.1.1 EGR率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7.1.2 EGR率对火焰面密度的影响 |
7.1.3 EGR率对温度场的影响 |
7.1.4 EGR率对NO_x分布的影响 |
7.2 最佳EGR率下的双点火与单点火时的发动机性能对比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北方农村“煤改气”现状调研与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技术分析 |
1.2.1 供气方式 |
1.2.2 供热方式 |
1.3 天然气产消情况 |
1.3.1 全球天然气产量 |
1.3.2 全球天然气消费量 |
1.3.3 中国天然气产量 |
1.3.4 中国天然气消费量 |
1.3.5 中国天然气储气能力 |
1.4 燃气种类 |
1.5 燃气发展进程 |
1.6 盈利能力分析 |
1.6.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6.2 财务净现值 |
1.6.3 投资回收期 |
1.6.4 设备年折旧额 |
1.7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2 “煤改气”地区现状调研 |
2.1 调研地选取 |
2.1.1 蔡坨村 |
2.1.2 辛店村 |
2.2 调研地气价 |
2.3 “煤改气”费用 |
2.4 居民满意度 |
2.4.1 蔡坨村 |
2.4.2 辛店村 |
2.5 安全现状 |
2.5.1 燃气管道安全间距 |
2.5.2 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
2.5.3 设备后期维护 |
2.6 本章小结 |
3 “煤改气”地区现状分析 |
3.1 耗气量影响因素 |
3.2 能源消费种类 |
3.3 供气效益 |
3.3.1 经济效益 |
3.3.2 环境效益 |
3.4 本章小结 |
4 供气技术方案优选 |
4.1 用气量计算 |
4.2 管线和管材 |
4.3 供气方式比选 |
4.3.1 管道供气 |
4.3.2 压缩天然气供气 |
4.3.3 液化天然气供气 |
4.4 供气量经济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LNG加气站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天然气行业发展潜力 |
1.1.1 天然气资源的储量 |
1.1.2 天然气产量及供应能力 |
1.2 国内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1.3 LNG加气站行业发展现状 |
1.3.1 LNG汽车与LNG加气站的未来发展趋势 |
1.3.2 国内LNG加气站的组成及分类 |
1.3.3 国内LNG加气站整体现状 |
1.4 国内外LNG行业及LNG加气站项目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LNG加气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及云南省LNG加气站建站工程实例 |
2.1 LNG的基本情况 |
2.1.1 LNG的物理特性 |
2.1.2 制造方式 |
2.1.3 工作原理 |
2.1.4 LNG天然气的特点 |
2.2 LNG天然气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2.3 LNG加气站建设面临的问题 |
2.4 国内LNG加气站发展对策 |
2.5 云南省LNG行业市场分析 |
2.5.1 云南省市场总量 |
2.5.2 车用LNG销售规模预测 |
2.5.3 LNG加气站项目建设的意义 |
2.6 云南省LNG加气站建设工程实例Ⅰ |
2.6.1 项目背景 |
2.6.2 项目名称 |
2.6.3 项目建设规模 |
2.6.4 市场培育期 |
2.6.5 项目建设方案 |
2.6.6 项目节能、环保、消防、安全分析与措施 |
2.6.7 项目建设周期 |
2.7 云南省LNG加气站建设工程实例Ⅱ |
2.7.1 项目概况 |
2.7.2 LNG-CNG汽车加气站初步设计方案 |
2.7.3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2.7.4 社会效益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NG加气站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 |
3.1 LNG加气站的质量管理 |
3.1.1 LNG加气站项目的质量控制的原则 |
3.1.2 LNG加气站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环节对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 |
3.2 LNG加气站项目质量控制的制度方法 |
3.3 LNG加气站安全管理措施 |
3.3.1 加强对加气站的设计、施工等环节的控制措施 |
3.3.2 依法取得LNG车用气瓶充装资格 |
3.3.3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
3.3.4 加强设备管理 |
3.3.5 完善事故应急抢险预案 |
3.4 工程质量案例 |
3.4.1 存在的几个突出共性问题及解决办法 |
3.4.2 各站点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
3.4.3 整改施工单位的选择、资金来源及扣款 |
3.5 工程安全案例 |
3.5.1 工程概况 |
3.5.2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
3.5.3 建筑电气消防 |
3.5.4 消防给水和灭火器材设施 |
3.5.5 LNG加气站安全检查表格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NG项目仲裁管理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 |
4.1 仲裁和诉讼 |
4.2 仲裁的优势 |
4.3 LNG加气站项目仲裁案例 |
4.3.1 案情概况 |
4.3.2 仲裁审理过程 |
4.3.3 案件司法鉴定 |
4.3.4 仲裁 |
4.3.5 案件裁决 |
4.4 LNG加气站项目仲裁案情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6)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优势及安全性分析 |
1.1 资源优势 |
1.2 成本优势 |
1.3 环保优势 |
1.4 安全特性 |
2 天然气与天然气汽车的使用现状及其性能分析 |
2.1 天然气汽车与其它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及发展优势比较 |
2.2 车用LNG与CNG的性能对比 |
3 发展方式与讨论 |
3.1 车用天然气的质量标准的制订 |
3.2 车用LNG生产与加气站的建设 |
3.3 坚持不懈地推进天然气汽车的技术进步 |
3.4 开发燃气发动机润滑油产品系列, 形成车用润滑油新的研发领域 |
4 展望未来与建议 |
(7)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化可行性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1.4 问题陈述 |
1.1.5 概念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能源环境约束与替代能源选择 |
2.1.1 能源环境约束与交通领域节能减排 |
2.1.2 替代能源汽车与车用替代燃料多样化 |
2.2 汽车产业发展周期 |
2.2.1 汽车产业周期特征 |
2.2.2 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周期 |
2.3 汽车产业演进与产业选择 |
2.3.1 产业演进与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
2.3.2 产业演进与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国外甲醇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3.1 世界主要国家甲醇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其它国家 |
3.2 国外甲醇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
3.2.1 燃料成本 |
3.2.2 利益集团的竞争和打压 |
3.2.3 汽车企业的发展策略调整 |
3.2.4 基础设施配套能力 |
3.2.5 技术条件制约 |
3.3 国外甲醇汽车产业化发展新动态 |
第4章 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化发展现状 |
4.1 甲醇汽车在国内的技术进展与示范推广 |
4.1.1 甲醇汽车技术进展 |
4.1.2 甲醇汽车示范推广 |
4.2 甲醇汽车相关政策支持和标准化建设 |
4.2.1 甲醇汽车相关政策支持 |
4.2.2 甲醇汽车产业相关标准 |
4.3 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化不利因素 |
4.3.1 甲醇汽车各技术环节合作的深度不足 |
4.3.2 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环节配套不够 |
4.3.3 资源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
4.3.4 部分产业标准推动缓慢 |
4.3.5 外部竞争环境激烈 |
4.4 国内甲醇汽车产业化发展趋势 |
4.4.1 发展定位愈发清晰 |
4.4.2 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
4.4.3 产业规模有望大幅扩张 |
4.4.4 产品多样化成为方向 |
4.4.5 走出去步伐有望加快 |
第5章 甲醇汽车燃料供给能力分析 |
5.1 车用替代燃料选择标准及发展方案 |
5.2 我国车用替代燃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5.3 甲醇车用燃料长期资源供给能力分析 |
5.3.1 煤制甲醇燃料供应能力 |
5.3.2 焦炉气制甲醇燃料供应能力 |
5.3.3 天然气制甲醇燃料供应能力 |
5.3.4 其他工艺路线甲醇燃料供应能力 |
5.3.5 我国甲醇产能及车用燃料供应分析 |
第6章 甲醇汽车减排效应分析 |
6.1 甲醇汽车的排放性能 |
6.2 甲醇汽车与其它替代能源汽车排放性能的综合对比 |
6.3 车用甲醇燃料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 |
第7章 甲醇车用燃料经济性分析 |
7.1 甲醇燃料价格与其它车用燃料价格对比 |
7.2 甲醇价格及影响因素 |
7.2.1 甲醇价格走势 |
7.2.2 甲醇价格影响因素 |
7.3 甲醇燃料价格的未来趋势 |
第8章 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化可行性及建议 |
8.1 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化可行性 |
8.1.1 煤基甲醇燃料可保障甲醇汽车大规模应用 |
8.1.2 大规模应用甲醇汽车及燃料有利于节能减排 |
8.1.3 甲醇汽车拥有良好的经济性 |
8.2 推动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
8.2.1 加快出台相关国家政策,健全标准体系 |
8.2.2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燃料加注网络 |
8.2.3 发挥节能环保优势,因地制宜开拓市场 |
8.2.4 密切企业间技术合作,加快补齐技术短板 |
8.2.5 加快互联互通,实现共享合作发展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与不足 |
9.3 拓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北京市CNG汽车推广发展及配套加气设施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天然气汽车国外发展现状 |
1.3 天然气汽车国内发展现状 |
1.4 目前发展天然气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北京市天然气汽车和加气站发展状况 |
2.1 北京市城市环境及汽车基本概况 |
2.1.1 城市规模 |
2.1.2 环境状况 |
2.1.3 车辆状况 |
2.2 北京市天然气气源 |
2.3 天然气汽车及北京市发展情况 |
2.3.1 天然气汽车 |
2.3.2 北京市天然气汽车发展情况 |
2.4 加气设施及北京市加气站发展情况 |
2.4.1 加气站 |
2.4.2 北京市CNG加气站发展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缩天然气和CNG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
3.1 压缩天然气(CNG) |
3.1.1 CNG的高压特性 |
3.1.2 CNG的抗爆性能 |
3.1.3 CNG的清洁性 |
3.1.4 CNG的安全性 |
3.2 CNG汽车的优势 |
3.2.1 CNG汽车的环保性优势 |
3.2.2 CNG汽车的安全性优势 |
3.2.3 CNG汽车的经济性优势 |
3.2.4 CNG汽车的资源性优势 |
3.3 CNG汽车、LNG汽车和LPG汽车对比分析 |
3.4 北京市压缩天然气气源和车用气组份 |
3.4.1 北京市天然气气源组份 |
3.4.2 车用气参数 |
3.5 现阶段北京市CNG汽车推广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CNG加气站及其建设规划选址 |
4.1 加气设施 |
4.1.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CNG加气站)的应用范围 |
4.1.2 CNG加气站分类 |
4.1.3 CNG加气站的整体工艺介绍 |
4.1.4 加气站规模划分 |
4.1.5 CNG加气站工艺设备配置 |
4.2 加气站建设与天然气汽车发展配套性规模预测(举例说明) |
4.3 CNG加气站选址基本原则 |
4.4 加气站选址的相关理论方法 |
4.5 加气站选址的步骤 |
4.6 北京市CNG加气站布局选址特点 |
4.6.1 CNG加气母站布局选址特点 |
4.6.2 CNG加气子站布局选址特点 |
4.6.3 CNG加气常规站布局选址特点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基于SWOT-PEST模型的发展CNG汽车战略分析 |
5.1 SWOT-PEST分析方法 |
5.1.1 SWOT分析方法 |
5.1.2 PEST分析方法 |
5.1.3 SWOT—PEST矩阵 |
5.2 建立北京市发展CNG汽车SWOT-PEST矩阵 |
5.3 SWOT要素分析 |
5.3.1 优势分析 |
5.3.2 劣势分析 |
5.3.3 机遇分析 |
5.3.4 挑战分析 |
5.4 SWOT交叉分析 |
5.4.1 SO战略——增长型战略 |
5.4.2 ST战略——多元化战略 |
5.4.3 WO战略——扭转型战略 |
5.4.4 WT战略——防御型战略 |
5.5 SWOT综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市推广CNG汽车对策和建议 |
6.1 加大对天然气政策性扶持,构建多元化激励机制 |
6.2 加强政策导向,合理规划加气站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
6.3 推广建立示范项目和地区,为天然气汽车在全市深耕市场发展奠定基础 |
6.4 建立健全CNG汽车产业链系统性服务保障体制机制 |
6.5 构建CNG汽车相关管理措施的制度体系,强化CNG汽车制度化管理 |
6.6 营造正面舆论氛围,引导各方积极献力CNG汽车发展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车用天然气研究综述 |
2.1 国内车用天然气发展优势研究 |
2.2 国内车用天然气发展局限性研究 |
3 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 |
3.1 南京市天然气车辆发展情况 |
3.2 南京市车用天然气消费情况 |
3.3 南京市车用天然气定价情况 |
3.4 南京市加气站基本情况 |
4 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
4.1 消费增速明显放缓 |
4.2 成本优势有所削弱 |
4.3 加气站数量少且布局失衡 |
5 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 绿色发展战略 |
5.2 天然气价格走势及气价改革 |
5.3 天然气管网建设 |
5.4 加气站网络布局 |
5.5 新能源补贴政策 |
6 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6.1 绿色发展强化“资源驱动” |
6.2 油价走低形成“竞争驱动” |
6.3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技术驱动” |
6.4 交通服务设施建设激发“政策驱动” |
6.5 新能源补贴退坡强化“消费驱动” |
7 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1 政策主导,引领消费潮流 |
7.2 推进价改,探索联动机制 |
7.3 统筹配套,站点布局网络化 |
7.4 强化供给,紧随市场走向 |
7.5 规范监管,保障安全供气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车用替代燃料区域发展模式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部门面临巨大挑战 |
1.1.2 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 |
1.1.3 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手段 |
1.2 车用替代燃料发展现状 |
1.2.1 替代燃料介绍 |
1.2.2 发展现状 |
1.2.3 产业政策 |
1.3 碳排放强度与相关研究 |
1.3.1 碳排放强度研究 |
1.3.2 中国碳排放强度总体状况 |
1.3.3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国际比较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方法与模型介绍 |
2.1 碳排放量的计算 |
2.2 碳排放强度的计算 |
2.3 碳排放下降潜力分析 |
2.4 地区碳排放承诺额度分配模型 |
2.4.1 相关研究 |
2.4.2 分配原则 |
2.4.3 综合指标分配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车用替代燃料发展模式 |
3.1 替代燃料资源区域特征与供应潜力分析 |
3.1.1 天然气 |
3.1.2 生物液体燃料 |
3.1.3 煤基燃料 |
3.2 替代燃料路线选择 |
3.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3.2.2 层次结构模型 |
3.2.3 评估因子介绍 |
3.2.4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
3.2.5 权重计算 |
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用替代燃料情景分析 |
4.1 情景设置 |
4.1.1 基准情景假设 |
4.1.2 参考情景 |
4.2 情景分析 |
4.2.1 天然气情景 |
4.2.2 生物液体燃料情景 |
4.2.3 煤基液体燃料情景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用替代燃料发展情景下碳排放分析 |
5.1 区域碳排放强度 |
5.1.1 区域碳排放强度计算 |
5.1.2 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 |
5.2 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目标 |
5.2.1 碳排放政策及目标分析 |
5.2.2 地区碳减排承诺额度分配 |
5.2.3 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 |
5.3 考虑煤电联产等技术的碳排放 |
5.4 理想情景下对“2030 年碳减排目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四、车用燃料LNG、CNG及汽油的性能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加气站能耗评价与技术经济分析[D]. 李泓霏.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基于多源数据的新能源公交车排放特性分析与估计[D]. 潘应久. 东南大学, 2020
- [3]大缸径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研究[D]. 宋昌庆. 吉林大学, 2019(02)
- [4]北方农村“煤改气”现状调研与可行性分析[D]. 张旭佳. 重庆大学, 2019(01)
- [5]LNG加气站项目管理研究[D]. 程大祎.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6]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J]. 张庆兵,李国红,秦鹤年. 内燃机与配件, 2018(01)
- [7]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化可行性及前景[D]. 张新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8]北京市CNG汽车推广发展及配套加气设施建设研究[D]. 陈建.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4)
- [9]南京市汽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冯培育.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4)
- [10]车用替代燃料区域发展模式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研究[D]. 王黎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