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鳖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幼鳖成活率的措施

一、提高稚鳖成活率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罗勇胜[1](2017)在《黄沙鳖稚鳖“两头加温”越冬技术探讨》文中指出黄沙鳖是中华鳖品系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优良品种,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郁江等西江流域,其中尤以桂平市、平南县的沿江乡镇最多。黄沙鳖以其营养价值高、色泽好、品味与野生鳖相当而着称,在两广和港澳市场已成鳖中名品。广西人工养殖黄沙鳖发展较快,但稚鳖的越冬一直存在成活率低的问题,尤其是尾苗(即10月份破壳的鳖苗)的培育时间短,抵抗力较弱,越冬期间容易发病死亡[1]。该试验针对尾苗的这一问题,采用

吴龙茂,华伯仙,张日喜[2](2014)在《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甲鱼是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但是甲鱼的越冬成活率低(死亡率达20%)使很多养殖户感到头疼,据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养殖经验,就如何提高甲鱼的越冬成活率谈几点看法。一、死因分析1.生活习性甲鱼是一种变温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生性好斗,残食同类。因此甲鱼对环境温度变化十分敏感,温度高低直接影响到它的活动、摄食、疾病等,在自然条件下适于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

吴龙茂,华伯仙,张日喜[3](2014)在《如何提高甲鱼越冬成活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鱼的越冬成活率低(死亡率达20%)是令很多养殖户感到头疼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养殖经验,就如何提高甲鱼的越冬成活率谈几点看法。一、死因分析1.生活习性:甲鱼是一种变温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生性好斗,残食

蒋业林,李翔,陈华良,侯冠军,王永杰[4](2011)在《不同生态装备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抗病力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装置池塘生态装置下中华鳖稚鳖生长、抗病力与品质的关系。[方法]试验组4口培育池设置人工隐蔽物、网片晒被台、配置微流水装备、循环水生物净化系统、纳米微孔增氧系统、光照增加系统、温度调控系统等生态装备,对照组(CK)3口培育池,无以上生态装备。[结果]试验组培育池稚鳖的育成平均体重、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成活率、伤残率与CK差异极显着(P<0.01),分别较对照池高31.1%、33.5%、9.3%、12.8%及低7.2倍。[结论]试验池育成的稚鳖体貌品质明显优于CK。

邹玉蓉[5](2011)在《降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配合饲料中鱼粉水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我国重要的特色水产养殖种类——中华鳖为研究对象,在温室内淡水集约化养殖系统中进行生长实验。探讨降低中华鳖人工配合饲料中鱼粉含量(特别是白鱼粉含量)的方法,比较研究发酵豆粕、晶体赖氨酸、不同品质鱼粉、饲料加工工艺和酵母培养物对中华鳖生长、健康和品质的影响,提高动植物蛋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降低配合饲料成本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1)发酵豆粕替代部分红鱼粉对中华鳖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2)肉骨粉替代部分红鱼粉并添加晶体赖氨酸对中华鳖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3)不同品质鱼粉对中华鳖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4)粉状配合饲料与膨化配合饲料对中华鳖成鳖生长和体组成的比较研究;(5)酵母培养物DVAQUA对中华鳖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以发酵豆粕分别替代0%(对照组)、6.38%和12.77%红鱼粉(分别添加3%和6%的发酵豆粕),配制成3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喂中华鳖(初始平均体重115.52±1.05g) 120 d,研究发酵豆粕替代红鱼粉水平对中华鳖生长性能、饲料效率、体组成、体形态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以发酵豆粕替代6.38%红鱼粉时,提高了中华鳖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但差异不显着(P>0.05);而蛋白质效率(PER)却得到显着提高(P<0.05)。当以发酵豆粕替代12.77%红鱼粉时,其摄食率(FI)、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发酵豆粕替代部分红鱼粉对中华鳖体组成和体形态无显着影响(P>0.05)。发酵豆粕替代部分红鱼粉没有显着影响中华鳖胃蛋白酶、胰脏胰蛋白酶、胰脏淀粉酶、肠胰蛋白酶和肠淀粉酶的活性(P>0.05),也没有显着影响肝脏和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以发酵豆粕替代6.38%和12.77%红鱼粉均显着降低了血清尿酸(UA)含量(P<0.05)。各处理组之间血清溶菌酶(LSZ)、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AKP)酶活性和补体C4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发酵豆粕替代红鱼粉显着提高了血清补体C3含量(P<0.05)。综上所述,以发酵豆粕替代6.38%红鱼粉能提高中华鳖生长性能,对饲料效率及非特异性免疫力无不良影响。在本实验配方基础上,发酵豆粕替代红鱼粉的适宜水平为6.38%左右,但不宜超过12.77%。2.实验设计了4种饲料:饲料1为高鱼粉(鱼粉含量61%,蛋白含量50%)对照组;饲料2为低鱼粉(鱼粉含量为56%,蛋白含量49%)对照组,以肉骨粉替代20%红鱼粉,且不添加晶体赖氨酸;饲料3和4为实验组(蛋白含量49%),以肉骨粉替代20%红鱼粉,分别添加0.1%和0.2%晶体赖氨酸。饲料14的赖氨酸含量为3.59%、3.50%、3.60%和3.71%,饲喂中华鳖(初始平均体重112.56±2.13g) 136 d,研究添加晶体赖氨酸对中华鳖生长性能、饲料效率、消化酶活性、转氨酶活性和常规体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中华鳖成活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生长实验的第136 d,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0.1%晶体赖氨酸显着提高了中华鳖SGR(P<0.05),但没有显着提高FER、PER和蛋白质沉积率(PPV)(P>0.05);而添加0.2%晶体赖氨酸显着提高了SGR、FER、PER和PPV(P<0.05)。在生长实验第68 d时,与高鱼粉对照组相比,在肉骨粉替代鱼粉后,添加0.2%晶体赖氨酸显着提高了SGR、FER、PER和PPV(P<0.05)。不同处理组之间鳖体的水分、蛋白质、粗灰分和中华鳖胃蛋白酶、胰脏胰蛋白酶、胰脏淀粉酶、肠胰蛋白酶和肠淀粉酶活性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血清和肝脏中GOT和GPT活性也无显着影响(P>0.05)。第68 d时,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0.2%晶体赖氨酸显着降低了血清UA含量(P<0.05)。综上所述,当肉骨粉替代部分鱼粉时,添加0.2%晶体赖氨酸能显着促进中华鳖生长性能和提高蛋白质效率,起到节约鱼粉的作用。3.实验设计了4种等能等氮的实验饲料:饲料1白鱼粉的含量为52%(对照组);饲料2以优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饲料3以低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饲料4以低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并添加300mg/kg VE,饲喂中华鳖(初始平均体重为65.66±1.63g)160d,研究不同品质鱼粉及添加VE对中华鳖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常规体组成、体形态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生长实验第160 d时,与对照组相比,以优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没有显着降低中华鳖成活率(P>0.05);但以低质红鱼粉替代时显着降低了成活率(P<0.05);以低质红鱼粉替代并添加VE则没有显着降低成活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以优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显着降低了FI (P<0.05),没有显着影响FER和PER(P>0.05),在生长实验第80 d时,SGR没有显着降低(P>0.05);但第160d时却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以低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添加VE与否均显着降低了中华鳖FI、FER和PER和SGR (P<0.05)。与对照组相比,以优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对中华鳖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脂体指数(IPI)和体比系数(BC)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是,以低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未添加VE显着提高了VSI和HSI (P<0.05)。与低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未添加VE组相比,添加VE显着降低了VSI (P<0.05)。不同品质鱼粉没有显着影响胃蛋白酶、胰脏胰蛋白酶、胰脏淀粉酶和肠淀粉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以优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没有显着影响血清GPT、T-SOD、GSH-Px和AKP活性及UA含量(P>0.05),但在生长实验第160 d时,显着提高了血清GO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并降低了LSZ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生长实验第160 d,以低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显着提高了血清GOT、γ-GT、T-SOD、GSH-Px活性和血清尿酸含量并降低了LSZ和AKP活性(P<0.05)。在生长实验的第80 d,与低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未添加VE组相比,添加VE显着降低血清γ-GT活性(P<0.05)。综上所述,不同品质鱼粉影响中华鳖的生长和免疫力,在80 d以内,可选用优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降低饲料成本;与低质红鱼粉替代38%白鱼粉不添加VE相比,添加300mg/kg VE可以改善生长性能和提高免疫力。4.选用进口白鱼粉和国产红鱼粉,配制3种等氮等能饲料(鱼粉含量为66%):含56%白鱼粉+10%红鱼粉的粉状饲料、56%白鱼粉+10%红鱼粉的膨化饲料以及含16%白鱼粉+50%红鱼粉的膨化饲料,饲喂中华鳖成鳖(初始平均体重381.46±10.30g) 76 d,研究饲料加工工艺及不同品质鱼粉对中华鳖生长和常规体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的FI无显着差异(P>0.05)。含56%白鱼粉膨化饲料组的FER和PER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SGR高于其他两组,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16%白鱼粉的膨化饲料组与含56%白鱼粉的粉料组中华鳖SGR和FER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前者的PER显着低于后者(P<0.05)。3种配合饲料没有显着影响中华鳖的成活率、鳖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BC和HIS (P>0.05)。因此,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膨化工艺来降低中华鳖饲料中白鱼粉用量,在鱼粉用量为66%的配合饲料中,可以用优质红鱼粉替代71%白鱼粉。5.设定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别添加0.075%和0.15%的酵母培养物(YC,DVAQUA),配制出3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喂中华鳖(121.07±3.07g)100 d,随后再进行30d应激试验,研究酵母培养物对中华鳖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没有显着提高中华鳖FI和SGR(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5%酵母培养物显着提高了成活率(P<0.05),显着提高了血清LSZ、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补体C3含量(P<0.05)。此外,随着添加酵母培养物水平的提高,显着提高了人工应激条件下的中华鳖成活率(P<0.05)。因此,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不会影响中华鳖的生长性能,添加0.15%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中华鳖的免疫力和成活率。

王秀菊[6](2007)在《中华鳖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从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出发,采用传统的自然养鳖与现代的工厂化恒温养鳖相结合的办法,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造仿自然生态环境,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加强全过程的水质管理和日常生产管理工作等系统预防技术措施,研究探索了一整套较完善的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技术,实现保持生态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试验中采用自繁鳖苗,稚鳖孵化过程中通过合理地控制温度和湿度,使温度恒定在30±1℃,湿度恒定在80%,沙的含水量保持在5~8%,孵化期由自然条件下的60~70d,国内人工孵化的50d,缩短为41d左右,提高孵化率由自然条件下的40~50%提高到95%以上。养殖试验中采用两头加温法,即早春和晚秋两季加温养殖稚、幼鳖的办法,延长稚、幼鳖的生长期,通过调节饵料、水质、温度、湿度保证鳖健康生长,育肥育壮稚、幼鳖,提高稚鳖成活率,缩短养成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由3~6g的稚鳖到仿生商品鳖(500g/只以上)约需2年左右的时间,具体过程分为温室控温养殖和室外常温养殖两个阶段:温室控温养殖——出壳稚鳖由9月初开始加温至11月初、经过越冬期、第二年春天加温饲养到次年6月自然水温达到25℃左右,幼鳖平均规格达到100g/只以上,分池放养到自然界露天池饲养,平均成活率达90%以上;室外常温养殖——幼鳖由温室移入露天自然池中饲养,经第二年夏季饲养、越冬到第三年10月前后,中秋节以前选择晴天无风的日子排干池水捕大留小,商品鳖起捕上市。幼鳖达到商品鳖规格(500g/只以上),平均规格503g/只,其中最大者可达700g以上。幼鳖饲养成活率85%以上,平均单产2.15kg/m2。本文同时针对当前中华鳖养殖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多年来养殖生产经验,提出了当前无公害中华鳖养殖操作规程,为全面推行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养殖模式,为高效绿色水产养殖业提供一条有效途径,为中华鳖养殖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开辟新路。

齐占会,杨振才,王珺,侯金良,张士峰[7](2006)在《提高中华鳖稚鳖成活率的管理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时圣超,王瑞芹,袁梅[8](2005)在《怎样提高稚鳖养殖的成活率》文中研究指明

李克玉[9](2005)在《稚鳖养殖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薛志成[10](2003)在《稚鳖养殖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由于鳖的繁殖期较长、稚鳖的出壳时间也不一致、个体大小不一,每年秋后稚鳖孵出不久,有的还没能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由于刚出壳的稚鳖体小(一般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较弱,死亡率较高。如何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成为养鳖的技术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饲养稚鳖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二、提高稚鳖成活率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稚鳖成活率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沙鳖稚鳖“两头加温”越冬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稚鳖池
    1.2 稚鳖
    1.3 加温系统
    1.4 进排水系统
    1.5 增氧系统
    1.6 稚鳖投放
    1.7 饲料与投喂
    1.8 试验方法
    1.9 指标检测
    1.1 0 统计方法
2 试验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2)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死因分析
二、预防措施

(3)如何提高甲鱼越冬成活率(论文提纲范文)

一、死因分析
    1. 生活习性:
    2. 营养不良:
    3. 疏于管理:
    4. 伤、病鳖进入冬眠期:
    5. 水质恶化:
    6. 环境突变:
    7. 池底泥沙不足:
    8. 生物敌害的侵袭:
二、预防措施
    1. 强化培育:
    2. 水质管理:
    3. 环境安静、整洁:
    4. 池口选择:
    5. 防病治病:
    6. 及早开食:

(4)不同生态装备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抗病力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材料。
        1.1.2 供试设备。
    1.2 稚鳖培育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装置生态装备稚鳖生长率差异
    2.2 装置生态装备稚鳖培育伤亡差异
    2.3 装置生态装备稚鳖体表及内在可视指标差异
    2.4 经济效益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5)降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配合饲料中鱼粉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华鳖生物学特性、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2. 降低肉食性水生动物饲料中鱼粉用量的方法研究进展
第二章 发酵豆粕替代部分红鱼粉对中华鳖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表
第三章 肉骨粉替代部分红鱼粉并添加晶体赖氨酸对中华鳖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表
第四章 不同品质鱼粉对中华鳖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表
第五章 粉状配合饲料与膨化配合饲料对中华鳖成鳖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表
第六章 酵母培养物 DVAQUA 对中华鳖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表和图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华鳖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中华鳖的种类及地理分布
    1.2 中华鳖的栖息环境及特性
    1.3 中华鳖的经济价值
        1.3.1 食用价值
        1.3.2 药用价值
        1.3.3 科普与科研价值
    1.4 中华鳖养殖的起源、历史
        1.4.1 国外发展概况
        1.4.2 国内发展概况
    1.5 中华鳖健康养殖现状
    1.6 中华鳖健康养殖发展前景
2 亲鳖培育及产卵孵化试验技术
    2.1 试验条件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亲鳖的选择、放养
        2.2.1.1 亲鳖的选择
        2.2.1.2 亲鳖的放养密度与搭配
        2.2.2 亲鳖的产前培育
        2.2.2.1 投饲
        2.2.2.2 水质调节
        2.2.2.3 改善底质
        2.2.2.4 日常管理
        2.2.3 亲鳖的产中培育
        2.2.3.1 投饲
        2.2.3.2 日常管理
        2.2.4 鳖的人工孵化试验
        2.2.4.1 采卵及质量鉴定
        2.2.4.2 产卵场管理
        2.2.4.3 孵化
        2.2.4.4 稚鳖的人工诱发出壳
        2.2.5 亲鳖的产后培育
        2.2.5.1 清塘
        2.2.5.2 水质
        2.2.5.3 饵料
        2.2.6 亲鳖的越冬期管理
        2.2.6.1 越冬鳖的生理与越冬环境的特点
        2.2.6.2 越冬期亲鳖的管理措施
        2.2.7 疾病防治
        2.2.7.1 生态预防
        2.2.7.2 生物预防
        2.2.7.3 药物预防
    2.3 结果与讨论
        2.3.1.产卵量与产卵时间的关系
        2.3.2 亲鳖规格与卵的关系
        2.3.3 出壳稚鳖体重与甲长、甲阔的关系
        2.3.4 孵化期和孵化率
3 稚鳖、幼鳖的控温无公害养殖技术
    3.1 稚鳖的控温无公害养殖
        3.1.1 试验条件
        3.1.2 试验方法
        3.1.2.1 清池消毒
        3.1.2.2 铺沙和饲料台
        3.1.2.3 稚鳖的放养
        3.1.2.4 投饵
        3.1.2.5 温度控制
        3.1.2.6 水质调节
        3.1.2.7 水深
        3.1.2.8 空气湿度调节
        3.1.2.9 巡塘
        3.1.2.10 检测生长情况
        3.1.2.11 封闭式管理
        3.1.2.12 疾病预防
        3.1.3 结果与讨论
    3.2 幼鳖的恒温无公害养殖
        3.2.1 试验条件
        3.2.2 试验方法
        3.2.2.1 分池与幼鳖放养
        3.2.2.2 投饵
        3.2.2.3 日常管理
        3.2.2.4 室内越冬管理
        3.2.3 结果与讨论
    3.3 稚、幼鳖饲养结果与讨论
4 幼鳖、成鳖到商品鳖的无公害常温养殖技术
    4.1 试验条件
    4.2 试验方法
        4.2.1 清塘、消毒
        4.2.2 放养
        4.2.3 投饲
        4.2.4 水质管理
        4.2.4.1 水位控制
        4.2.4.2 水质净化
        4.2.5 改善底质
        4.2.6 日常管理
        4.2.6.1 保持环境安静
        4.2.6.2 巡塘
        4.2.6.3 建立养殖管理日志
        4.2.6.4 定期检测水质
        4.2.7 幼鳖、成鳖的越冬期管理
    4.3 饲养结果与讨论
    4.4 经济效益分析
        4.4.1 生产成本
        4.4.2 利润
5 中华鳖的庭院无公害养殖模式
    5.1 养殖条件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5.2.2 放苗
        5.2.3 投饵
        5.2.4 水位水质调节
        5.2.5 温度
        5.2.6 疾病预防
        5.2.7 操作管理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经济效益分析
        5.4.1 成本
        5.4.2 收入
        5.4.3 利润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所完成的成果、论文、着作
致谢

四、提高稚鳖成活率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沙鳖稚鳖“两头加温”越冬技术探讨[J]. 罗勇胜. 水产养殖, 2017(09)
  • [2]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及对策[J]. 吴龙茂,华伯仙,张日喜. 科学养鱼, 2014(02)
  • [3]如何提高甲鱼越冬成活率[J]. 吴龙茂,华伯仙,张日喜. 渔业致富指南, 2014(02)
  • [4]不同生态装备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抗病力和品质的影响[J]. 蒋业林,李翔,陈华良,侯冠军,王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4)
  • [5]降低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配合饲料中鱼粉水平的研究[D]. 邹玉蓉.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5)
  • [6]中华鳖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D]. 王秀菊.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7]提高中华鳖稚鳖成活率的管理措施[J]. 齐占会,杨振才,王珺,侯金良,张士峰. 河北渔业, 2006(06)
  • [8]怎样提高稚鳖养殖的成活率[J]. 时圣超,王瑞芹,袁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5(11)
  • [9]稚鳖养殖技术[J]. 李克玉. 云南农业, 2005(10)
  • [10]稚鳖养殖技术[J]. 薛志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3(10)

标签:;  ;  ;  ;  ;  

提高幼鳖成活率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