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一例

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一例

一、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论文文献综述)

唐伟[1](2017)在《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以期为参麦注射液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法。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并结合处方序列分析的设计方法,收集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将使用参麦注射液后24h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的患者判断为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者,与可能未发生过敏反应人群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入院病情、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与可疑类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第二部分: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SJD和WanFang data中有关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各个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31号。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3.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溶媒种类(P=0.000)和单次用药剂量(P=0.042)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入院病情(P=0.287)与过敏史(P=0.249)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使用维生素B6[OR=0.352,95%CI(0.287;0.932),P=0.0233]、维生素C[OR=0.278,95%CI(0.183;0.421),P=0.0401]、格拉司琼注射液[OR=0.028,95%CI(0.014;0.073),P=0.0038]、左氧氟沙星注射液[OR=0.741,95%CI(0.474;0.958),P=0.0155]、鸦胆子油[OR=0.015,95%CI(0.007;0.056),P=0.0001]、艾迪注射液[OR=0.238,95%CI(0.133;0.641),P=0.0013]和紫杉醇注射液[OR=0.334,95%CI(0.149;0.798),P=0.0006]时发生类过敏反应的风险较小;而联合使用泮托拉唑[OR=3.112,95%CI(1.805;7.536),P=0.0169]、西咪替丁[OR=2.226,95%CI(1.923;3.629),P=0.0024]、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OR=2.548,95%CI(1.925;3.373),P=0.0018]和昂丹司琼[OR=5.224,95%CI(4.928;10.616),P=0.0235]时的病例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大。第二部分: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75篇,所有研究均在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总样本量共25132例,其中参麦注射液用药者18184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95%CI(0.0485;0.0665)]。亚组分析显示: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6.04%[95%CI(0.0329;0.0941)]、6.07%[95%CI(0.0491;0.0732)];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6.00%[95%CI(0.0373;0.0868)]、5.31%[95%CI(0.0309;0.0799)]、6.18%[95%CI(0.0505;0.0719)];剂量1030ml、4060ml、>60ml发生率分别为6.23%[95%CI(0.0443;0.0827)]、5.69%[95%CI(0.0466;0.0681)]、7.01%[95%CI(0.0444;0.1003)];≤7d和>7d发生率分别为5.80%[95%CI(0.0397;0.0789)]、5.60%[95%CI(0.0470;0.0656)];单用药和联合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60%[95%CI(0.0357;0.0798)]、5.85%[95%CI(0.0503;0.0672)]。一般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依次表现为烘热感(6.36%)、口干(4.42%)、消化系统损害(3.89%)、神经系统损害(3.70%)、注射部位血管刺激性疼痛(3.4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2%)、心血管系统损害(1.70%)、呼吸系统损害(0.8%);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00%)。敏感性分析结果较为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提示该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性偏倚(总发生率P=2.216)。结论:1.现有研究方法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疑影响因素与溶媒种类、用药剂量、年龄、使用时间和合并用药存在关联性,且不同损害类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2.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用药后短期时间内,且用药剂量在60100ml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较大。3.合并用药泮托拉唑、西咪替丁、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和昂丹司琼为使用参麦注射液发生疑似类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4.患者入院病情和过敏史与参麦注射液疑似类过敏反应之间无明确关系。

周其如,鲁德林,陈君,郑志虎[2](2014)在《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27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文献进行的分析,探讨其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中涉及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21篇文献中报道的2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对性别无选择,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过敏反应均发生于用药过程中,出现时间最短为用药后1分钟,最长为连续用药7天后,大多集中在药后30分钟内;主要临床表现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损害、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全身性损害,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所有病例均发现及时,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预后良好,未见死亡病例报道。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发生,了解其规律和特点,加强临床检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陈菲菲[3](2008)在《中药制剂致过敏反应的综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文献资料介绍几种中成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表现,供临床用药参考。

王国团,卫莉莉,袁涛[4](2008)在《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综述》文中认为本文综述了临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药物热、过敏性休克、窦房结抑制等不良反应。提示其不良反应的潜伏期有长有短,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和对症处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危害。

耿晓军[5](2007)在《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红怡,金慧萍[6](2006)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原因,并就临床使用注意事项提出了建议。

林吉,侯少贞,李耿,黄月纯,李卓明,吴燕红,苏子仁[7](2005)在《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口服制剂开发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适应症、不良反应、药动学特性,探讨葛根素口服给药的必要性;通过对葛根及葛根素口服制剂的文献研究探讨葛根素口服给药的可能性。作者从事纳米葛根素的研究,对葛根素口服给药进行了初步研究。

梁桂才[8](2005)在《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中研究表明

李惠梅[9](2005)在《几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文中研究指明

张丽娜,雍小兰,金伟华[10](2004)在《关注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述了临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药疹、药物性皮炎、速发喉头水肿、面部血管水肿、肝肾损害、丙氨酸转氨酶增高、肾绞痛、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心跳骤停、窦房结抑制、药物热等不良反应。提示其不良反应的潜伏期有长有短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和对症处理 ,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危害

二、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设计
    1.3. 统计学分析
    1.4. 数据提取分析流程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2.2. 可疑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2.2.1. 入院病情
    
2.2.2. 过敏史
    
2.2.3. 溶媒种类
    
2.2.4. 单次用药剂量
    
2.2.5. 合并用药
3.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资料提取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参麦注射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2.3.2. 不同损害类型
    
2.3.3. 亚组分析
    
    2.3.3.1. 皮肤及粘膜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2.3.3.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2.3.3.3.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2.3.3.4.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2.4. 敏感性分析
    2.5. 发表性偏倚
3. 本章小结 讨论 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个人简历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D 附录E: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2)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8)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变态反应
    1.1 皮疹
    1.2 皮炎
    1.3 速发喉头水肿
    1.4 面部血管水肿
    1.5 过敏性休克
2 频发抖动
3 阵颤
4 肝、肾功能损害
    4.1 黄疸
    4.2 丙氨酸转氨酶
    4.3 肾绞痛
5 药热反应
6 溶血

四、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D]. 唐伟. 蚌埠医学院, 2017(03)
  • [2]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分析[J]. 周其如,鲁德林,陈君,郑志虎. 西部中医药, 2014(03)
  • [3]中药制剂致过敏反应的综合分析[J]. 陈菲菲. 海峡药学, 2008(08)
  • [4]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综述[J]. 王国团,卫莉莉,袁涛. 新疆中医药, 2008(01)
  • [5]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J]. 耿晓军. 中国药事, 2007(12)
  • [6]使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浅析[J]. 张红怡,金慧萍. 青海医药杂志, 2006(11)
  • [7]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口服制剂开发的探讨[J]. 林吉,侯少贞,李耿,黄月纯,李卓明,吴燕红,苏子仁. 世界科学技术, 2005(05)
  • [8]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J]. 梁桂才. 中成药, 2005(07)
  • [9]几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J]. 李惠梅. 河北医药, 2005(05)
  • [10]关注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J]. 张丽娜,雍小兰,金伟华. 西南军医, 2004(02)

标签:;  ;  ;  ;  ;  

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反应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