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影响飞播成效因子的研究 研究对象区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洪光宇[1](2021)在《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文中指出水分是限制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与稳定的主要因素。准确获取典型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征和土壤水资源变化是评估人工林群落稳定性、指导林分结构优化调控以及植被合理配置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典型的造林树种杨柴(Hedysarum leave)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结构特征基础上,采用热扩散式包裹茎流仪、HOBO-U30小型气象站型自计气象站、Watch Dog2800型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等设备进行定位动态监测,利用降水入渗过程模型(Hydrus-1D)估算林地的土壤有效贮水量,基于水量平衡原理,估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地承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柴人工灌木林、沙柳人工灌木林和裸沙样地的土壤水分在降雨时间格局的影响下均呈明显的季节和垂直变化。8月份土壤水分含量最大,沙柳人工林和裸沙样地土壤水分剖面呈“s”形,杨柴人工林土壤水分剖面呈“3”形。0-110cm深度土壤水分含量沙柳人工林>杨柴人工林>裸沙,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地在同一降雨事件土壤水分入渗量与深度存在差异,小雨事件水分对杨柴人工林的补给量大于沙柳人工林,中雨以上降雨事件水分更容易入渗到沙柳人工林深层土层。>8.8 mm的降水水分能够入渗到30 cm以内土层(毛乌素沙地灌草植被根系主要分布土层)为有效降水事件。2.通过考斯加柯夫(Kostiakov)、菲利浦(Philip)、霍顿(Horton)和通用经验模型(f=at-n+b)模拟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率的比较分析,经检验考斯加柯夫模型适用于描述杨柴人工林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回归系数范围为0.9021-0.9518;通用经验模型适用于描述沙柳人工林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回归系数在0.7415-0.9923之间。Hydrus-1D模型通过参数优化后,可以较准确地描述杨柴人工林、沙柳人工林及裸沙的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并能够估算出30 cm土层处的向下渗漏量和土壤整体蒸发量。植被生长旺季的7-9月,裸沙、杨柴人工林和沙柳人工林30cm及以下土层渗流量分别占同期降雨78.08%、43.24%和47.39%,人工灌木林地土壤渗漏量要远低于裸沙。3.2017-2018年7-9月间,毛乌素沙地杨柴平均日液流速率为15.18g/d,平均日液流量为364.42 g/d。沙柳枝条平均日液流速率为17.01 g/d,平均丛日液流量为12245.73g/d。沙柳整丛的蒸腾量显着高于杨柴。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因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呈现显着的白昼、日间、月际的进程变化。供试灌木种间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在小时和日尺度上,杨柴和沙柳液流变化同时受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共同影响;在月尺度上,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及量变化同时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但不同的是,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杨柴的主要因子,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沙柳的主要影响。种内因径级不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小径级杨柴植株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最低。4.基于水量平衡理论,通过Hydrus-1D模型估算土壤水分的补给量及植被耗水量模型估算单株(丛)耗水量,测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承载植被能力。杨柴适宜造林密度为4701株/hm2,沙柳适宜造林密度在1013丛/hm2左右。
寇志伟[2](2021)在《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文中认为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是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区域生态恢复的重要保障。其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减少黄河泥沙量和阻止毛乌素沙地南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榆林市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灌木林营造结构不合理、抚育滞后、管理粗放以及沙区干旱加剧等原因。近些年,灌木防护林出现了灌草多样性降低、灌木生长发育不良、灌木矮小和群落演替缓慢等现象,导致其林分活力下降,防风固沙功能减弱。为了提高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建设成效,促进灌木林健康生长,构建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调查分析,以国内外文献为参考,结合相关领域专家和灌木林管护者意见,构建了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出了榆林沙区灌木林健康指数,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及影响灌木林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更新复壮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由林分活力、群落结构、防护功能、生境条件和干扰因子5个准则层指标和地径、生物量、灌木冠幅、物种多样性、灌木密度、更新苗数量、盖度、防风效能、固沙功能、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坡位、土壤含水量、病虫害、人畜干扰等17个指标层指标构成的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调查区灌木防护林健康指数最大值为0.7272,最小值为0.3429,平均值为0.5277。79.73%灌木样方处于中度退化状态,没有处于健康状态的灌木样地,总体上灌木防护林处于中度退化状态。(3)研究区域中植物园灌木防护林整体处于轻度退化状态,其余区域灌木林整体处于中度退化状态;紫穗槐林和混交林健康指数较高,健康状况较好;不同坡位下灌木林健康状况不同,坡底健康状况最好;平茬可以明显改善灌木林健康状况。(4)气候、土壤质地、微地形、人畜干扰、经营管理等因素均对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有显着影响。(5)结合研究区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提出了补植补播、调整改造、平茬抚育、封育管护和改良灌种等灌木林更新复壮建议。
林龙圳,郑佳,林震[3](2020)在《基于条件价值法(CVM)的库布齐沙漠治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京津晋冀蒙五省(区、市)民众为调研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条件价值法(CVM)数据,选择相关因素计算其分类支付意愿比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公众支付意愿比例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89.89%的受访公众对库布齐沙漠治理有支付意愿,人均年支付意愿额为87.04元;(2)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服务对五省(区、市)民众的年总价值为1 428 272.35万元;(3)性别、行业类别及对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态度是影响民众支付意愿比例的主要因素。荒漠化防治是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可为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库布齐沙漠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黄永江[4](2020)在《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文中提出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是全面了解灌区运行状况和建设水平的基础和关键工作,然而大型灌区的用水效率评价具有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数据获取难度大等特点,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因此,寻求科学、适宜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灌区用水效率,对完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指导灌区科学改造、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提升农业用水管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引黄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灌区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干旱生态脆弱区包含用水水平、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种植结构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共16项评价指标组成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应用LandS at8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对河套灌区2016年不同地物的面积及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了解译;利用混淆矩阵对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作物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分类和作物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6.72%和83.23%,Kappa系数分别为0.76和0.78,土地利用分类和作物分类精度理想,作物遥感解译面积为765.33万亩,统计面积为803.02万亩,相对误差为-4.69%;应用SEBAL模型计算了作物蒸散量,得出河套灌区2016年作物的蒸散量为246780.58万m3,利用基于彭曼公式得出的蒸散量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EBAL模型的估算精度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水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出河套灌区2016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1。(3)建立了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3种评价模型,对内蒙古5个大型引黄灌区的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值法、Board法和Copeland法对不同评价结果进行了组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的评价结果更合理,与各评价灌区的实际状况较吻合,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值的极差和变异系数较大,更有利于直观地区分各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水平。(4)确定了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由高到低的5级评价等级标准与评价指标相应的5级分级标准。构建了以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值为基础,结合秩和比法、基于可变模糊理论分析法和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灌区用水效率分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5个大型引黄灌区用水效率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分级结果基本一致,确定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基本合理;综合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准则,得出鄂尔多斯黄河南岸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Ⅱ级,水平较高;河套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偏上;民族团结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麻地壕扬水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偏下;镫口扬水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Ⅳ级,水平较低偏上。(5)根据各评价灌区用水效率的评价等级与相应指标所属等级的差异,将评价指标分为3类,依据指标类别特点,对各评价灌区提升用水效率的主控因子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评价灌区提升用水效率的对策。
薛頔[5](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刘庆福[6](2020)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地沙漠化是很多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其严重侵蚀了土地资源,并进一步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2017年于鄂尔多斯召开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发布的《鄂尔多斯宣言》指出,沙漠化是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向社会提供供给和利益的能力。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处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区,是农、牧、林交错的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随着毛乌素沙地农牧业的发展、能源开发以及区域政策措施的实施等人为活动的增强,该地区近年来的沙漠化状况及生态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所以,探究该区域1986-2015年间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评估飞播恢复的效果可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结合71个野外植被调查样地的植被盖度实测数据检验了10种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并筛选出最适于该区域的指标,进而从沙地尺度和省域尺度对毛乌素沙地1986-2015年间7个时期的沙漠化动态进行了反演;并以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政策投入数据为基础对该时段的沙漠化变化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毛乌素沙地的32个飞播恢复样地植被和土壤样本调查数据,通过高通量测序和测试分析对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进行了分析,从植被、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对修复政策中的飞播恢复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明确了土壤多功能性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模式;最后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对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空间量化,并分析了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通过文献总结所选取的10种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中,反映地表能量信息和植被信息的指标对沙漠化反演具有较高精度,其中沙漠化差值指数DDI在反映地表辐射特征的同时又包含了植被的信息,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能够反映地表覆盖度、水热组合以及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是毛乌素沙地区域反演效果最优的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2)毛乌素沙地30年间整体的沙漠化空间格局动态为中东部地区呈逆转趋势,西部地区恢复与加剧交替出现。1986-2015年间沙地尺度的沙漠化进程呈先恶化后逆转趋势,1986至2005间持续加剧,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005年后沙漠化逐渐逆转,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显着减少,但直到2015年沙地尺度沙漠化状程度仍高于1986年;在省域尺度上沙漠化进程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其中沙漠化逆转最为明显的是陕西省的五个区县,2000年后持续逆转;内蒙古自治区自1986年以来逆转与加剧并存;宁夏自治区沙漠化整体呈先加剧后逆转趋势,在2005年沙漠化达到最强。(3)1986-2015年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从1986-2005年持续加剧,2005年后逐年逆转,逆转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修复政策,而驱动沙漠化加剧的是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在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差异,沙漠化过程和驱动因素在省域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发现了生态修复政策在沙漠化逆转中的重要作用并量化了其贡献率,建议继续投资于生态恢复工程以使沙漠化持续逆转,并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可持续性。(4)飞播是毛乌素沙地对流动沙地进行植被恢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恢复措施,其使流动沙地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其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恢复响应迅速,植物多样性最先达到饱和,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的响应则具有滞后性;在30年恢复梯度上,植物通过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多功能性的恢复有显着的间接作用,直接驱动因素主要为土壤细菌。建议未来的退化土地和生态系统恢复措施及政策中可以借鉴飞播措施的成功经验,在生态恢复中给予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同等的重视。(5)在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NPP等调节服务间协同关系显着,在粮食产量和牲畜产量等供给服务间同样具有显着的协同关系,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间也发现了净初级生产力和粮食产量两种服务间的协同关系;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净初级生产力均随着沙漠化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量和牲畜产量与沙漠化呈现不显着的单峰曲线关系。可能是两种供给服务由于通过人类活动的输入而实现,才导致了其与沙漠化的复杂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探讨了近几十年来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动态、驱动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植被、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恢复,阐述了毛乌素沙地1986-2015年间沙漠化的加剧和逆转过程;明确了该过程中生态修复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同时发现了土壤微生物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并阐明了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本文从宏观层面为沙漠化的监测提供手段,为拟定相应防范和治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飞播措施的成功经验从微观层面为沙漠化土地恢复提供新了的视角。希望可以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防治和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人类福祉,进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李伊彤[7](2020)在《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作为党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解决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草原聚落空间的绩效高低,关系到内蒙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快慢与聚落自身发展优劣。内蒙古牧业型草原聚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空间布局分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产业落后、服务设施滞后,但拥有丰富的草原文化与社会人文底蕴。在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历程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使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原本淳朴的草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在城乡规划领域下,如何以空间为抓手平衡牧业型草原聚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上的关系,成为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适宜发展的关键。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绩效的研究旨在运用绩效的手段发掘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空间优化策略。本研究基于对草原聚落生态环境、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调查,以量化研究为手段,三生协调为导向,对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绩效进行有测度的研究。本研究以3S技术为空间分析平台,对牧业型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对旗域内生态服务功能、产业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对聚落设施便利性、区位优势度进行分析,通过多因子评价法从功能适宜性入手,对研究区三生空间进行初步划定;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镶黄旗2006-2017年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进行研究,构建包含6个子目标层16项评价因子的空间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镶黄旗61个村(嘎查)2016年空间结构绩效进行评价,构建5个目标层14个字目标层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探求草原聚落主导空间影响因素;结合三生空间划定结果,从旗域层面及聚落层面提出三生协调发展策略。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对牧业型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的效益进行量化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果:(1)以镶黄旗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草原聚落空间划分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生活宜居区、极适宜放牧区等8个区划;(2)以三生协同为角度,构建宏观、微观空间结构绩效评价因子库;(3)建立纵向、横向双维度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并以镶黄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由于聚落空间及其周边生态的复杂性,使得规划决策中对其的认知把控容易出现偏差,导致不合理空间政策的出现。从“绩效”的视角深入聚落空间问题,对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嘉啓[8](2020)在《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小城镇发展的重视和关注,针对小城镇空间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在逐渐加强,特别是对于众多资源型小城镇而言,其发展面临着资源、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部分城镇空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疏解和收缩。因此,对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形态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而改善城镇空间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镇乌兰木伦镇作为研究对象,其在自然环境、地理区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并在1980—2018年的时间跨度内对该镇演变的过程特征及影响动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发展建议。本文主要依照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构建了具体的研究框架和文章结构。首先,本文对研究时期内六个典型年份的城镇形态进行了描绘、测算和分析,并得出了典型年份城镇形态的基本特征。基于研究数据和所得结果,进而通过对各典型年份之间城镇形态的基本结构、布局规模、紧凑水平、边界分维以及城镇内部功能空间等方面进行横向对比之后得到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的若干特征。结合相关分析且进一步总结归纳得出了该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横向刚性、纵向弹性”、“多核带动、多点增长”以及“契合地貌、干越渐强”三项基本规律;其次,本文还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各项动因对城镇形态演变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效果将其划分为基础、驱动和其它三类,并对各项动因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性归纳。同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三类动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存在着一定的转化波动特点,结合其转化过程进而对各项动因与城镇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剖析并得出“随动”、“平衡”与“分化”三种作用机制;最后,系统总结了乌兰木伦城镇形态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也将乌兰木伦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不足与改善建议进行了适当讨论以此作为研究的补充。
杨立科[9](2019)在《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对其系统间的内部作用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而试图探寻二者相互之间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可为城市绿地、林业和生态建设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与思路,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研究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生态建设综合指标模型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公园个数等因子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显着;对居民生活品质指标模型分析得出,教育因子、居民收入因子和价格因子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显着;对城市发展指标模型分析得出,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发展指标影响显着;对大气环境指标模型分析中,空气中SO2、NOx含量对大气环境影响显着;对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生态建设在城市综合实力中的地位。通过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它指标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6。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发展指标之间同样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0。在含控制变量城市综合实力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大气环境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0。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8。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绿地的建设情况。得出公园绿地在绿地类型中权重最大,占0.473;其次是附属绿地,占0.284。在对各旗区绿地建设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康巴什区绿地的结构与功能现状排名第一,权重值为0.2413,树林召镇排名靠后,权重值为0.0737,绿地现状有待改善。从公园绿地的聚类分析中得出,西部四镇聚为一类,东部的树林召和薛家湾聚为一类,中心城区的二区一镇聚为一类。表明鄂尔多斯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权重得分上看,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优于其他地区。运用ARG Gis提取鄂尔多斯市2017年地方性公益林调查数据,采用拉开档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中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乔木林覆盖率为1.52%,疏林地覆盖率为0.037,林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总体上不均衡,市域东南部地区的发展优于西部地区。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建设的较好,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196和0.163,鄂托克前旗和杭锦旗排名靠后,权重分别为0.097和0.094。运用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对鄂尔多斯市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的发展未来作出预测。得出鄂尔多斯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至预测期末,公共绿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6.6%,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预测结果上看,未来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变。论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综合实力系统中生态建设、人居生活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促进城市生存空间向更有序、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刘海新[10](2019)在《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文中指出草原生态系统是世界陆地植被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产力水平是草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和碳汇研究的关键;草原产草量的估算和预测则能够为合理确定载畜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正确指导畜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GIS和遥感手段,结合野外实际调查数据、遥感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在草地NPP估算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草地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完成了鲜草产草量的遥感估算和预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CASA模型估算了 2000-2014年各月份的草地NPP,估算结果与MOD17A3H-NPP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r达到了 0.935。以草地NPP作为草地生产力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线性趋势法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整体上呈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草地NPP积累期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在2000-2014年间变化趋势虽有少许波动,但整体上以0.85 g C/(m2 a)(P<0.01)的速度增长;呈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的区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9.76%和22.26%;Hurst指数计算结果结合2000-2014年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发现,13.42%的研究区草地生产力由目前的增加将转变为减少趋势。(2)系统研究了研究区草地NPP与自然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了草地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基于像元的相关性分析法研究发现,研究区草地NPP与气温、地表温度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呈负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25.15%和60.99%;与降水量和蒸散发量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呈正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20.34%和74.25%;与本文提出的改进型TVDI计算结果在生长季连续月际尺度上,主要呈负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所占比例之和为49.83%。SNPP均值与年累计新增围栏草场面积和年累计种草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P<0.01)和0.817(P<0.01),分析认为,国家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等人类活动对草地NPP的提升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3)气象因素对植被生长的延迟性影响虽然被研究人员普遍认同,但定量研究一直未得到充分关注。本文在3个月的延迟量及不同时间气候因素对草地生产力影响大小各不相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系统探讨了生长季连续月际和不同月份年际2个时间尺度下,气温和降水量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对草地生长季的植被生产力影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但均随着时间向前推移,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弱;同时,气温和降水量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4)针对实际采样样方和遥感影像的像元在空间尺度上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尺度转换的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以2013年锡林郭勒盟草地为例,采用空间尺度转换后的NPP和AFY构建散点图,并采用线性和幂函数进行拟合回归,两者的拟合优度系数R2分别达到了 0.79和0.8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625 Kg/m2和0.0609 Kg/m2;采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证实,该模型适用于基于中低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产草量估算。(5)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和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提出了下一年度产草量预测的技术流程。以2014年锡林郭勒盟草地产草量为例,首先采用LSTM和GRU 2种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对下一年度的气温和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然后,以最优的气温和降水量预测结果为变量,采用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原理,预测了 2014年草地生长季的NPP,其预测结果与基于CASA模型估算结果的拟合优度系数R2达到了 0.92;最后实现鲜草产草量预测,相对于2013年的鲜草产草量,预测结果相对精度为76.38%。
二、对影响飞播成效因子的研究 研究对象区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影响飞播成效因子的研究 研究对象区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沙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沙地土壤水分研究概况 |
1.3.2 国内沙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1.3.3 沙地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
1.3.4 沙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 |
1.3.5 沙地人工植被区降雨入渗变化规律 |
1.3.6 沙地土壤水分平衡研究 |
1.4 国内外树干液流研究进展 |
1.4.1 树干液流的测定方法 |
1.4.2 树干液流时间变化特征 |
1.4.3 树干液流空间变化特征 |
1.4.4 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关系 |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1.1 降雨变化特征分析 |
2.1.2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
2.1.3 杨柴和沙柳蒸腾耗水特征研究 |
2.1.4 通过尺度转化计算杨柴和沙柳蒸腾耗水量 |
2.1.5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
2.2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2.2.3 数据整理 |
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3 降水变化特征 |
3.1 实验期内降水特征分析 |
3.2 乌审旗近30年降水特征及趋势研究 |
3.3 小结 |
4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
4.1 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4.1.1 土壤水分动态及变异特征 |
4.1.2 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特征 |
4.1.3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
4.2 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格局的响应 |
4.2.1 选取降水事件分析 |
4.2.2 土壤含水量对小雨事件的响应 |
4.2.3 土壤含水量对中雨事件的响应 |
4.2.4 土壤含水量对大雨及暴雨事件的响应 |
4.3 土壤入渗特征模拟 |
4.3.1 入渗模型的选取 |
4.3.2 入渗模拟结果 |
4.4 基于hydurus模型模拟土壤水分变化 |
4.4.1 模型原理 |
4.4.2 土壤水分变化过程模拟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杨柴和沙柳人工林液流特征 |
5.1 杨柴和沙柳液流速率变化特征 |
5.1.1 日液流速率变化规律 |
5.1.2 日液流速率变化比较 |
5.1.3 月际液流速率变化比较 |
5.2 杨柴和沙柳液流量变化特征 |
5.2.1 杨柴植株日液流量动态变化 |
5.2.2 沙柳枝条日液流量动态变化 |
5.2.3 杨柴植株月液流量变化特征 |
5.2.4 沙柳枝条月液流量变化特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杨柴和沙柳液流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1 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1.1 日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1.2 月际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1.3 杨柴植株和沙柳枝条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2 杨柴和沙柳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2.1 日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2.2 杨柴植株和沙柳枝条日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通过Hydrus-1D模型估算杨柴和沙柳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
7.1 利用Hydrus-1D模型估算储水量 |
7.1.1 杨柴和沙柳人工林蒸发量变化特征 |
7.1.2 30cm及以下深度土壤水分渗漏量变化特征 |
7.2 植被耗水量估算 |
7.3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
7.4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
7.4.1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7.4.2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
7.5 讨论 |
7.6 小结 |
8 结论 |
9 创新点 |
10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护林健康发展历程 |
1.2.2 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2.3 防护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水资源 |
2.1.5 土壤与植被 |
2.1.6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 |
2.3.2 样地调查 |
2.3.3 室内分析 |
2.3.4 评价方法 |
2.3.5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3.1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库的构建 |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3 评价指标的意义 |
3.2 评价数据标准化 |
3.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3.3.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2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
3.4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模型 |
3.5 灌木防护林健康指数等级划分 |
第四章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分析 |
4.1 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结果 |
4.2 不同区域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
4.3 不同灌种类型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
4.4 不同坡位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分析 |
4.5 平茬对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
4.6 影响灌木防护林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 |
4.7 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更新复壮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条件价值法(CVM)的库布齐沙漠治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方法与数据 |
1.1 方法 |
1.1.1 条件价值法 |
1.1.2 二元Logistic回归 |
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1.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1.2.2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 |
2 结果分析 |
2.1 支付意愿及价值评估结果 |
2.1.1 分类支付意愿额 |
2.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2.2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
2.2.1 支付意愿额影响因素 |
2.2.2 支付意愿比影响因素 |
3 讨论 |
(4)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水文气象 |
2.3 地形地貌 |
2.4 各灌区建设与投资情况 |
2.5 研究区历年用水水平 |
2.6 小结 |
3 灌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1 灌溉用水效率内涵 |
3.2 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3 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2 指标体系构建 |
3.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4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评价指标综合赋权 |
3.4 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模型 |
3.4.1 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评价模型 |
3.4.2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评价模型 |
3.4.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模型 |
3.5 灌溉用水效率组合评价 |
3.5.1 平均值法 |
3.5.2 Board法 |
3.5.3 Copeland法 |
3.6 灌溉用水效率分级评价模型 |
3.6.1 结合秩和比法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6.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6.3 基于集对分析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7 小结 |
4 基于遥感的大型灌区作物种植面积及灌溉水利用系数估算 |
4.1 基于遥感的河套灌区作物种植面积解译 |
4.1.1 原始影像数据获取 |
4.1.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1.3 作物种植信息的遥感解译 |
4.1.4 精度验证 |
4.2 基于SEBAL模型河套灌区地表蒸散量估算 |
4.2.1 基础数据 |
4.2.2 SEBAL模型简介 |
4.2.3 地表参数估算 |
4.2.4 能量平衡分量估算 |
4.2.5 模型验证 |
4.2.6 蒸散量时间尺度扩展 |
4.3 基于遥感的河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
4.3.1 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
4.3.2 有效降雨量计算 |
4.3.3 地下水利用量计算 |
4.3.4 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计算 |
4.3.5 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
4.4 小结 |
5 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研究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5.2.1 评价指标体系 |
5.2.2 评价指标赋权 |
5.3 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用水效率评价 |
5.4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用水效率评价 |
5.5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用水效率评价 |
5.6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6 灌区用水效率分级研究 |
6.1 灌溉用水效率评价等级 |
6.2 评价指标分级 |
6.3 结合秩和比法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4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5 基于集对分析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6 结果分析 |
6.7 灌区用水效率主控因子识别及提升对策 |
6.8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1 栽种试验阶段 |
1.2.2 地理区划阶段 |
1.2.3 定量分析阶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
6.2.2 熵权法定权 |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6.8 本章小结 |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6)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毛乌素沙地的历史变迁 |
1.1.2 毛乌素沙地的研究历程 |
1.1.3 荒漠化与沙漠化的概念及内涵 |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的遥感监测 |
1.2.2 沙漠化进程的驱动因素 |
1.2.3 毛乌素沙地的飞播恢复 |
1.2.4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三节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植被 |
第六节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确定 |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处理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3.2.1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计算 |
3.2.2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精度验证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3.3.1 实测植被盖度的正态分布检验 |
3.3.2 沙漠化监测指标的反演结果 |
3.3.3 沙漠化监测指标的DCA排序分类 |
3.3.4 指标反演结果与实测植被盖度的相关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3.4.1 沙漠化监测指标分类的生态学含义 |
3.4.2 沙漠化差值指数DDI为该区域最佳指标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1986-2015年间沙漠化动态 |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1 数据获取 |
4.1.2 各时期沙漠化反演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4.2.1 沙漠化等级指数的精度验证 |
4.2.2 1986-2015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空间格局变化 |
4.2.3 1986-2015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进程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1986-2015年间沙漠化动态的驱动因素 |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5.1.3 气驱动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5.3.1 生态恢复政策是沙漠化逆转的主要驱动因素 |
5.3.2 内蒙古、陕西、宁夏沙漠化驱动因素存在强烈异质性 |
5.3.3 生态修复政策的前期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飞播恢复措施评价 |
第一节 数据获取 |
6.1.1 样地设置 |
6.1.2 植物和土壤样本采集 |
6.1.3 土壤养分指标的测定 |
6.1.4 土壤微生物测序 |
6.1.5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的计算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6.2.1 植物、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年限的响应分析 |
6.2.2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多功能性间的关系分析 |
6.2.3 地上地下因素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分析 |
6.2.4 土壤多功能性的直接驱动因素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6.3.1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年限的响应 |
6.3.2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多功能性的关系 |
6.3.3 地上-地下因素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 |
6.3.4 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微生物驱动因素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6.4.1 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多功能性对飞播恢复的响应不同 |
6.4.2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 |
6.4.3 细菌是直接驱动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因素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1.1 数据获取 |
7.1.2 生态系统服务量化 |
7.1.3 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以及沙漠化对其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7.2.1 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 |
7.2.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 |
7.2.3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 |
7.3.1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 |
7.3.2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界定 |
1.4.2 三生空间结构 |
1.4.3 空间结构绩效 |
1.4.4 草原聚落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研究 |
2.1 三生空间划分相关研究 |
2.1.1 土地利用视角下三生空间功能划分研究 |
2.1.2 生态学视角下三生空间功能划分研究 |
2.1.3 乡村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研究 |
2.2 空间绩效相关研究 |
2.2.1 空间绩效研究的发展历程 |
2.2.2 空间绩效研究的尺度 |
2.2.3 空间绩效研究的维度 |
2.3 草原聚落相关研究 |
2.3.1 草原聚落空间研究 |
2.3.2 草原聚落的自然生态研究 |
2.3.3 草原聚落的产业经济研究 |
2.3.4 草原聚落的社会文化研究 |
2.4 研究契机 |
2.4.1 空间绩效评价研究的契机 |
2.4.2 草原聚落空间绩效研究的契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镶黄旗草原聚落三生空间划定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现状 |
3.1.2 资源禀赋现状 |
3.1.3 经济社会现状 |
3.2 三生空间关系分析 |
3.2.1 三生空间内涵 |
3.2.2 三生空间特征 |
3.2.3 三生空间结构关系 |
3.2.4 土地利用中三生空间分类 |
3.2.5 土地利用中分布特征 |
3.3 三生空间划定分析框架 |
3.3.1 三生空间划定思路 |
3.3.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3.3 分布特征因子选择与计算 |
3.4 三生空间划定分析 |
3.4.1 三生空间分布特征 |
3.4.2 三生空间划定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草原聚落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构建 |
4.1 评价框架构建 |
4.1.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4.1.2 评价维度选择 |
4.1.3 评价框架建立 |
4.2 评价方法 |
4.2.1 评价方法选择 |
4.2.2 纵向评价方法 |
4.2.3 横向评价方法 |
4.3 评价指标因子库建立 |
4.3.1 评价数据库来源 |
4.3.2 生态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
4.3.3 生产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
4.3.4 生活空间指标因子库建立 |
4.4 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4.1 评价因子选择原则 |
4.4.2 纵向评价因子选择 |
4.4.3 横向评价因子选择 |
4.4.4 纵向评价体系构建 |
4.4.5 横向评价体系构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镶黄旗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实证 |
5.1 评价结果 |
5.1.1 纵向绩效评价结果 |
5.1.2 横向绩效评价结果 |
5.2 旗县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数据包络分析 |
5.2.2 结论探讨 |
5.3 聚落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权重分析 |
5.3.2 热点分析 |
5.3.3 结论与讨论 |
5.4 镶黄旗三生空间结构绩效优化策略 |
5.4.1 生态空间保护策略 |
5.4.2 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
5.4.3 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
5.4.4 三生空间协同布局策略 |
5.5 评价体系适用性分析 |
5.5.1 评价因子地域性 |
5.5.2 评价方法科学性 |
5.5.3 评价结果准确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创新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三生空间划定因子图层 |
附录2 :纵向评价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附录3 :横向评价数据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及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8)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相关理论研究与综述 |
1.3.1 关于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 |
1.3.2 城镇空间演变理论的研究 |
1.3.3 资源型城镇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 |
2 乌兰木伦镇概况及主要发展阶段 |
2.1 乌兰木伦镇概况 |
2.1.1 地理区位及交通 |
2.1.2 自然条件及环境 |
2.1.3 历史沿革及区划 |
2.1.4 社会发展及人口 |
2.1.5 社会经济及发展 |
2.2 乌兰木伦镇主要发展阶段 |
2.2.1 建矿前的农业生产阶段 |
2.2.2 矿区初步建设形成阶段 |
2.2.3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阶段 |
2.2.4 地区产业及社会活力波动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3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现状及演变历程 |
3.1 城镇空间形态现状 |
3.1.1 .形态的现状结构 |
3.1.2 形态布局及规模 |
3.1.3 形态的紧凑水平 |
3.1.4 形态的边界分维 |
3.2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
3.2.1 农业经济下的自然演变(1980—1987年) |
3.2.2 资源初探中的蓄力待发(1987—1993年) |
3.2.3 能源开采后的急剧扩张(1993—2000年) |
3.2.4 稳定发展中的近域扩展(2000—2010年) |
3.2.5 经济波动后的整体收缩(2010—2018年) |
3.3 典型年份城镇空间形态特征 |
3.3.1 1980年空间形态特征 |
3.3.2 1987年空间形态特征 |
3.3.3 1993年空间形态特征 |
3.3.4 2000年空间形态特征 |
3.3.5 2010年空间形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规律 |
4.1 城镇空间形态总体演变特征 |
4.1.1 基本结构演变特征:组团网格—带状延展—网带混合 |
4.1.2 扩展强度演变特征:缓慢扩展—较慢扩展—较快扩展—缓慢收缩 |
4.1.3 扩展方位演变特征:纵向扩展—横向扩展—纵向收缩 |
4.1.4 紧凑程度演变特征:空间紧凑—空间分散 |
4.1.5 分维指数演变特征:总体增长—总体下降 |
4.2 主要功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4.2.1 主要功能空间规模的演变特征 |
4.2.2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密集型—行列型—单点型 |
4.2.3 商业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点扩展—面扩展—面收缩 |
4.2.4 公服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多点布局—中心疏解 |
4.2.5 工业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多点共生—点状扩散—局部衰退 |
4.2.6 绿地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点面分散—内部填充—外向扩展—融合发展 |
4.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性总结 |
4.3.1 “横向刚性、纵向弹性”的形态演变规律 |
4.3.2 “多核带动、多点增长”的形态演变规律 |
4.3.3 “契合地貌、干预渐强”的形态演变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动因 |
5.1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动因 |
5.1.1 地形地貌——形态演变的基础约束 |
5.1.2 风向条件——形态演变的自然引导 |
5.1.3 河流水系——形态扩展的制约引导 |
5.1.4 小结 |
5.2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动因 |
5.2.1 煤炭资源——形态演变的核心驱动 |
5.2.2 土地因素——形态内聚的市场牵引 |
5.2.3 区位因素——形态张弛的相对作用 |
5.2.4 道路交通——形态扩张的有力支撑 |
5.2.5 目标定位——形态演变的政策引导 |
5.2.6 小结 |
5.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其它动因 |
5.3.1 商业服务——形态集聚的内部催化 |
5.3.2 教育服务——形态稳定的内部凝聚 |
5.3.3 医疗服务——形态稳定的重要支撑 |
5.3.4 小结 |
5.4 动因转化及与城镇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
5.4.1 形态演变过程中的动因作用力强度转化特征 |
5.4.2 动因“刚性——弹性”转化与城镇发展的“随动”机制 |
5.4.3 动因“单向——双向”转化与城镇发展的“平衡”机制 |
5.4.4 动因“单一——多元”转化与城镇发展的“分化”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问题及发展建议 |
6.1 城镇形态的现存问题归纳 |
6.1.1 空间结构的发展带动作用不足 |
6.1.2 空间布局较为分散且无序扩展 |
6.1.3 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较低 |
6.1.4 各组团空间的均衡性较弱 |
6.1.5 形态边界仍需进一步优化 |
6.2 关于城镇形态的发展建议 |
6.2.1 构建适应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 |
6.2.2 引导城镇空间组团内向集聚 |
6.2.3 实现多核带动的空间均衡发展 |
6.2.4 优化城镇整体空间格局 |
6.2.5 加强对形态边界的优化提升 |
6.3 乌兰木伦镇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及建议 |
6.3.1 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问题 |
6.3.2 总体发展的建议性目标和原则 |
6.3.3 区域发展及产业结构发展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项目及研究成果 |
图表录 |
致谢 |
(9)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大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
1.2.2 小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
1.2.3 ARG GIS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
2.1.2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2.1.3 国外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
2.1.4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
2.2 国内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
2.2.1 国内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2.2.3 国内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
2.2.4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
2.3 相关研究进展评述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理论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4.1.1 研究区的区位 |
4.1.2 土壤与水文特征 |
4.1.3 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
4.2 研究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
4.2.1 研究区的人口情况 |
4.2.2 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
4.2.3 研究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情况 |
4.3 研究区的城市发展 |
4.4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 |
4.4.1 绿地建设情况 |
4.4.2 林地建设情况 |
4.5 研究区的气候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情况 |
4.5.1 气候气象情况 |
4.5.2 大气污染情况 |
5 影响城市综合实力因素的指标选取与分析 |
5.1 选取指标分析的模型 |
5.1.1 因子分析的模型 |
5.1.2 聚类分析的模型 |
5.2 选取指标的思路与方法 |
5.2.1 选取指标的思路 |
5.2.2 选取指标的方法 |
5.2.3 选取指标的结果 |
5.3 对选取指标的数据分析 |
5.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分析 |
5.3.2 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分析 |
5.3.3 城市发展指标分析 |
5.3.4 大气环境指标分析 |
5.3.5 气候气象指标分析 |
5.4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指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
6.1 关系分析的模型 |
6.1.1 相关分析的模型 |
6.1.2 回归分析的模型 |
6.2 研究指标的选取 |
6.3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
6.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分析 |
6.3.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回归分析 |
6.4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关系分析 |
6.4.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分析 |
6.4.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预测 |
7.1 分析方法的模型 |
7.1.1 层次分析法 |
7.1.2 灰色预测 |
7.1.3 拉开档次法 |
7.2 城市绿地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
7.2.1 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
7.2.2 城市绿地建设的分析 |
7.2.3 城市公共绿地的发展预测 |
7.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
7.3.1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情况 |
7.3.2 研究指标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
7.3.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分析 |
7.3.4 地方性公益林的发展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源 |
2.3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草地NPP估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
3.2 草地NPP估算 |
3.3 草地NPP空间格局 |
3.4 草地NPP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5 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草地NPP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1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
4.2 草地NPP气候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3 草地NPP与地表温度LST的相关性分析 |
4.4 草地NPP与蒸散发ET的相关性分析 |
4.5 草地NPP变化与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
4.6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变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气候因素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 |
5.1 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 |
5.2 气候因素对生长季连续月际草地NPP的延迟性影响分析 |
5.3 不同月份年际气候对草地NPP的延迟性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与分析 |
6.1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
6.2 多因子回归模型构建及精度验证 |
6.3 基于空间尺度转换的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 |
6.4 鲜草产草量估算及空间分析 |
6.5 基于空间尺度转换回归法适宜性探讨 |
6.6 本章小结 |
7 草地鲜草产草量遥感预测 |
7.1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
7.2 研究方法 |
7.3 气象数据预测及验证 |
7.4 生长季NPP的预测及验证 |
7.5 鲜草产草量预测及结果分析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对影响飞播成效因子的研究 研究对象区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杨柴和沙柳的蒸腾耗水特征及人工林地植被承载力[D]. 洪光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毛乌素榆林沙区灌木防护林健康评价[D]. 寇志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条件价值法(CVM)的库布齐沙漠治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林龙圳,郑佳,林震. 中国沙漠, 2020(06)
- [4]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D]. 黄永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刘庆福. 内蒙古大学, 2020
- [7]三生协同导向下牧业型草原聚落空间结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李伊彤.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
- [8]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D]. 王嘉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D]. 杨立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10]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D]. 刘海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