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层两侧层位识别中同相轴定位和提取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园园[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断裂构造控制着油气的成藏,厘清断裂发育特征是促进油藏增储增产的关键。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强烈变形与盆内弱变形的过渡转折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十分复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长8段油气富集规律,本文在背景资料搜集与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测井联合连片高精度三维地震的方法,查清了中生界断裂属性特征,明确了断裂类别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成因与演化机制;结合重点井区实例分析,剖析了长8段油藏的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断裂-烃源岩-储集体之间的多种配置模式;基于此,探讨了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运动的石油地质意义,重点理清了不同规模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并明确指出了研究区长8段油藏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分析法与多种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相结合,明确了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发育复杂断裂体系。除大量高角度裂缝外,北西向、北东东向以及近东西向三组断层十分发育,平面上呈线状延伸、具有走滑性质,剖面上高陡产状、不易识别。中生代以来,断裂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旋回改造与影响,形成了区带级断裂、圈闭级断裂、层组间断裂等,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镇原缓坡带与南部平凉-泾川陡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综合地化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结果,明确了长8段油藏由上覆长7段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主力供烃。该套烃源岩于中侏罗世晚期开始生烃,并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生油高峰,现今处于中成熟-成熟阶段。通过测井岩性数据统计及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阐明了长81重点产油层段发育北东-南西向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沉积;砂体虽呈薄层产出,但其几何连通性较好。综合4个重点井区的含油性统计结果,根据断裂组合样式、断距与源-储间距的相对关系,划分了断裂与源储间的配置类型,具体包括源储直接接触地垒式、源储非直接接触地垒式等多种模式。借助烃类包裹体荧光测试、烃类伴生盐水包裹体测温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等,厘定了长8段油气充注起始于晚侏罗世。通过物性与含油显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长81小层原油充注的物性条件。借助岩心及矿物薄片分析测试、X衍射定量检测等,查明了长81储层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现今处于中成岩A期。其中,早成岩阶段的持续压实作用、早成岩B期以来的多次胶结作用是储层加速致密化的关键,对此,采用成岩作用效应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砂岩古孔隙度。进一步结合断裂发育史,将构造演化-储层成岩-原油充注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长8段油藏形成过程分别为:初始沉积形成、早期低丰度原生岩性油藏形成、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发育、晚期较高丰度的分散状次生油藏沿断裂带聚集等四个阶段,指明了早白垩世末期为长8段油藏形成的关键。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均会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印支运动奠定了研究区基础构造格架,中-晚期燕山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关键,喜山运动则定格了油藏的最终分布状态。区带级断裂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构造格局,圈闭级断裂影响了油气藏类型并决定了烃类有效输导,层组间断裂则主要改善了储层物性。只有富油断裂、结网河道砂体与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有效匹配,才能共同决定油藏的富集位置和产出程度。就研究区长81小层而言,砂地比大于50%的结网河道砂岩,匹配中等规模的地垒式断裂与源-储配置样式,最易富集高产油藏。
陈彦虎[2](2020)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超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甜点刻画等对反演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系统总结了主流地震反演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认为高分辨率反演的核心和难点在于如何获得高于地震分辨率的高频部分,目前的反演技术高频部分得获得主要依靠井插值或者随机模拟,存在反演结果过于模型化或者随机性强的问题,无法满足薄精细储层预测的需求。研究发现相似的岩性组合往往具有相似的地震波形,但是测井曲线由于高频信息的差异导致了相似性较低,通过对测井曲线逐步降低频率滤波,发现当测井曲线滤波到100-200Hz,甚至到200-300Hz,就具有了和地震波形相当的相似性,建立了低频地震波形与高频测井信息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理论基础。在地震波形分类和地震沉积学技术基础上,引入具有纵向高分辨率的测井曲线,建立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Seismic Meme Inversion,简称SMI)。该方法通过地震波形高效动态聚类,建立了地震波形结构与高频测井曲线结构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使地震反演的分辨率提高到了 2-3m;通过构建不同地震相类型的贝叶斯反演框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相控反演。为了验证波形指示反演和波形指示模拟方法的应用效果,利用Marmousi模型与模拟薄储层、砂体叠置、煤层强反射屏蔽砂岩和页岩裂缝孔隙度等4种不同地质条件的正演地质模型开展波形指示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预测2-3m的薄储层,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反演结果的高精度。利用陆相薄储层资料、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资料和海相页岩气裂缝孔隙度参数模拟三个实例论证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利用大庆长垣典型的陆相薄互层实际资料开展了波形指示反演,波形指示反演能识别2-3m的薄互层,并且反演精度高,参与井和验证井吻合率达到了 90%和80%。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为薄储层预测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利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预测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有效地避免煤层强反射强同相轴的影响,可以准确预煤下2-8m的薄砂岩;利用四川盆地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实例表明,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实现了裂缝孔隙度的定量预测,通过和测井曲线和蚂蚁体等地震几何属性对比,验证了裂缝孔隙度模拟的可靠性。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通过地震波形驱动测井曲线实现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突破了地震分辨率的极限,为薄储层预测、高分辨率储层参数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焦通[3](2020)在《贝尔油田X区南二段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文中指出贝尔油田X区块位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中次凹中南部,该区南二段地层以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储层具有“砂体纵向薄,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受海拉尔盆地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贝中次凹南二段断裂发育、构造复杂。本次研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理论基础,利用测井曲线岩电特征、沉积旋回特征对南二段地层进行井震联合统层对比,并将南二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然后进行井震标定,建立4横4纵的等时地层骨架。利用多属性融合、全三维地震解释、井震联合断层识别等技术对X区块南二段进行断层和层位解释,利用解释层位控制构建三维速度场进行时深转换,共完成南二段四个反射层的等T0图和构造图的制作。通过断裂发育期次对断层分类并结合断层平面分布特征总结南二段断裂特征以及圈闭特征。储层预测分别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1)储层定性预测是利用地震分频属性分析技术优选适合本研究区的地震属性去定性分析储层的展布特征。(2)储层定量预测时为保证反演效果对需对测井曲线进行优化,然后筛选能反映研究区砂泥岩特性的敏感曲线,综合分析后决定用纵波阻抗曲线进行地质统计学随机地震反演。本次研究对区内8口井进行了岩心观察,获取了岩性、层理、沉积构造等研究资料。根据曲线和岩性特征确定沉积微相。综合分析区内沉积体系,利用曲线形态特征去划分单井沉积微相,然后结合地震属性、砂体厚度、砂地比等基础资料去指导沉积微相的制作。研究表明,南屯组二段发育扇三角洲前缘wodr亚相,主要微相类型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沉积微相。贝中次凹油气赋存圈闭有复杂断块、断层-岩性圈闭、岩性圈闭等类型。烃源岩、断裂、砂岩物性是贝中次凹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油气运聚的有利目标区主要是断裂带,局部构造高点一般含油较好、产量高。本次研究以地震精细构造解释为基础,综合构造特征、断裂性质、储层展布、沉积相分布及成藏特点分析,预测南二段有利区带。
别涵宇[4](2020)在《辽河盆地西部凹陷J区块井震联合构造精细解释》文中研究表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J区块为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边水底水稠油油藏,目前已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生产效果越来越差,亟待转换开发方式。现有的构造认识已不能满足和指导勘探开发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构造精细解释和低级序断层研究,以满足剩余油表征和转换开发方式的需要。研究区地质情况复杂,断裂较发育,地层破碎,物源短,沉积地层横向变化快,导致地震反射特征在横向上变化大,构造精细解释难度大。论文以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应用为主,主要采用了井震结合的方法,利用地震资料的剖面自动追踪、多种属性体解释、三维可视化等构造细解释技术,实现了四级-五级低级序断层和低幅度构造精细解释,最终完成了西部凹陷J区块于楼油层的构造成图。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对构造精细解释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证实不同的微构造对剩余油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J区块的于楼油层可识别3个标志层,于楼油层可分为2个油层组,12个砂岩组和29个单层。(2)J区块于楼油层共发育断层55条,其中Ⅲ级断层4条;Ⅳ级断层27条;Ⅴ级断层24条。(3)J区块于楼油层可识别出7种微构造类型,其中微断鼻和微断沟两类构造最为发育,说明了构造应力是该区域产生微构造的主要原因。(4)J区块于楼油层的正向微构造单元对剩余油的富集更有利。
樊振光[5](2020)在《基于曲率属性的沙一段储层裂缝预测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低孔隙率低渗透率的砂岩油气藏开发中,裂缝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高产及稳产的关键因素。针对达到致密砂岩储层高产及稳产的目标,关于裂缝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预测的研究已成为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裂缝的分布隐蔽且复杂,基于叠后地震资料,采用曲率属性这种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地反映和预测裂缝发育规律。川中地区GSM区块沙溪庙组底界即沙一段地层最重要的特征是断裂和裂缝较为发育,而这些特征对该区块沙溪庙油藏油气的储集和运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前人研究资料,GSM区块的深层地层至今仍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因此,本文利用由2000年及之后年份对川中地区GSM区块进行地震勘探得到的地震资料拼接成的三维地震资料,以此来提取曲率属性,对川中地区GSM区块沙一段地层裂缝和断裂进行预测。主要成果包括:(1)针对如何提取地震属性中的曲率属性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从叠后地震资料中提取曲率属性的方法,一是使用Roberts的3×3网格化9点差分方法计算出由沙一段地层所拟合的趋势面上任意点的多种曲率属性进而达到提取沙一段地层曲率属性的目的;二是计算三维地震数据体的体曲率属性,利用离散导数算法对地震数据体中的倾角数据求取一阶导数得到各种体曲率属性。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了沙一段储层的层面曲率属性和体曲率属性数据体,对比原始地震数据体剖面与提取的各曲率属性数据体剖面及结合常规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体系剖面,优选出川中地区GSM区块沙一段储层的断裂及裂缝提取效果最佳并能应用于断裂及裂缝预测的曲率属性。(2)针对曲率属性对地震数据体中的噪声敏感且噪声影响提取曲率属性的精度及影响后续利用曲率属性预测裂缝准确性的问题,采用了两种地震数据预处理方法(高斯滤波和构造导向滤波)压制地震数据中的噪声,得到了更好的曲率属性裂缝识别效果。同时探讨了滤波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滤波窗口大小和迭代次数,并在采用最佳滤波效果的滤波窗口大小和迭代次数的情况下,比较了高斯滤波和构造导向滤波这两种叠后滤波方法对地震资料噪声抑制的效果,优选出最佳的滤波方法。(3)针对使用曲率属性这一单一方法预测沙一段储层裂缝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采用叠后相干属性和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结合层面曲率属性和与体曲率属性的方法与体曲率属性结合蚂蚁追踪技术的方法,得到了GSM区块沙一段地层更为精确的裂缝预测。先使用构造精细解释大尺度断层,结合叠后相干属性给出控制构造成因裂缝的断层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依据沙一段层位计算出的层面曲率曲率分布图进行标定,从而预测川中地区GSM区块沙一段地层的裂缝分布发育区域。同理,对依据沙一段地层的体曲率属性分布图进行标定,预测裂缝的发育区。将蚂蚁追踪技术与曲率属性相结合,利用Geoeast软件的ant volume模块建立裂缝模型,获得裂缝的平面展布及其他几何信息。
姜自然[6](2019)在《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大量断裂控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形成和油气聚集成藏,地震资料上准确识别断裂是开展奥陶系断溶体油藏评价的基础。研究区二叠系广泛发育的火成岩影响了深层奥陶系断裂的准确识别。火成岩对地震波的强屏蔽和吸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差,导致中小尺度断裂不易准确识别,制约了断溶体油藏的勘探开发。火成岩岩性和厚度纵横向变化影响了地震资料速度场的精度,造成地震资料中可能出现大量地下并不存在的假性断裂,加大了断溶体油藏勘探风险。论文从断裂精细解释技术研究和假性断裂定量判别技术研究入手展开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的识别,基于奥陶系断裂准确识别深入分析断裂分级分段对油气富集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受火成岩对地震波的屏蔽及衰减,原始地震数据体的中、小尺度断裂剖面特征模糊且不易准确识别。本文通过断裂地震剖面识别模式研究,正演模拟不同尺度断裂带在地震剖面的响应特征,为断裂的剖面解释提供依据。通过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识别方法研究,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信号增强处理,并结合断裂敏感属性优选,清晰刻画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展布特征,为断裂的平面解释提供组合方案。通过断裂的平剖联合解释完成顺8北区块地震数据体奥陶系断裂精细解释。(2)二叠系火山岩影响了偏移速度场的准确性,造成地震资料中产生假性断裂。准确的描述二叠系火山岩的岩相展布并建立火成岩地质分布模型是开展工区假性断裂精确识别的基础。顺8北缺少二叠系火山岩段录井及测井资料,以相邻顺北1三维工区的录井及测井资料类比研究顺8北火成岩。首先,通过测井曲线交会分析不同岩性火成岩的电性特征,结合岩屑录井资料标定对应的火成岩地震相。其次,以岩屑录井中的正常沉积岩,地震及测井资料中不整合波阻抗界面划分火成岩喷发期次。最后,对火成岩分期提取层间均方根振幅属性,并结合各类火成岩的地震相特征精细刻画顺8北三维工区二叠系火山岩的分期岩相展布特征。(3)假性断裂成因及主控因素研究是假性断裂精确识别的基础。从建立顺8北三维工区火成岩地质分布模型入手,利用正演模拟高速火成岩偏移速度误差、厚度变化及断裂空间位置三种情况对下伏地层断裂成像的影响,分析假性断裂与高速火成岩空间位置关系。经研究得出地震数据体中的假性断裂常形成于英安岩岩体边界正下方地层中及英安岩纵向叠加厚度等值线急剧变化处对应的下伏地层中。(4)以顺北1三维工区高速英安岩测井平均速度替换顺8北三维工区背景速度场中英安岩速度,并通过正演模拟研究高速英安岩厚度、偏移速度误差对目的层假性断距的影响,建立假性断裂垂直断距定量计算关系式,判断英安岩边界及纵向叠加厚度等值线急剧变化下方地层断裂真假,剔除经定量计算后为假性的断裂,完成顺8北三维工区奥陶系真实断裂的识别。(5)在奥陶系真实断裂识别的基础上,根据断裂带发育规模分级和断裂带力学特征分段,提出断裂带分级、分段的标准。分析顺北1井区不同级别断裂及断裂不同应力段导致的储层发育及油气富集的差异。通过断裂特征、地震缝洞响应类比,实现顺8北工区断裂带油气富集评价,为勘探评价井部署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1)提出了基于高速火成岩叠加厚度判断假性断裂分布位置的技术。从建立研究区火成岩分布地质模型入手,通过正演模拟分析奥陶系假性断裂形成原因。研究可知假性断裂平面展布形态与二叠系英安岩叠加厚度的边界及等值线密集分布区域具有相似的形态。本技术可以在奥陶系目的层众多断裂中快速判断假性断裂位置并且筛选出不受火成岩影响的真实断裂。(2)提出了基于波动方程断距定量分析的假性断裂识别技术(发明专利)。首先定量建立不同偏移速度误差下的断裂假性断距值与上覆二叠系英安岩厚度的拟合关系式,其次引入邻区溢流相高速火成岩速度计算研究工区地震资料处理时二叠系火山岩段偏移速度误差范围,并带入高速英安岩边界厚度计算地震资料处理时奥陶系断裂的最大假性断距值。当目标断裂在原始地震资料断距值大于假性断距最大值即可该判断是真实断裂。论文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提高火成岩岩下地震资料成像品质及检测多尺度断裂的地球物理技术组合,并提出了一套即使在缺少测井资料无法获得准确的地震速度情况下,仍能有效判别火成岩下伏地层中假性断裂的技术方法,以此为基础开展顺8北工区奥陶系断裂精细解释及断控油气富集评价研究。本研究形成的技术可为顺北油田奥陶系断溶体油气勘探目标的选定提供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
吴晓川[7](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与古生界煤系反射相关的地质解释和地震烃类检测研究 ——以杭锦旗南段东部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杭锦旗地区作为中石化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主要勘探区块之一,其重点勘探层位为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是重要的含煤地层,因而在地震勘探中就牵涉到煤系反射这一问题。由于该区块地处盆地北部,太原组和山西组地层厚度薄,其内部煤层反射除对本套地层反射信息屏蔽外,还对下石盒子组的底部反射产生了干扰。就具体的三维地震资料而言,杭锦旗东部地区的煤系反射具有相应的区域性,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煤系反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煤系反射中出现了一些塌陷构造,塌陷构造的成因不清楚;二是太原组和山西组这两套含煤岩系在叠加厚度均大于半波长且叠加厚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出现了两峰两谷反射和三峰三谷反射,煤系反射同相轴分岔与合并的原因也不清楚,这两个方面的特殊性在先前的研究中并没有被针对性地提出来。就目前的勘探现状而言,杭锦旗地区的气藏勘探已完成了沉积相分析、断裂演化分析、成藏模式分析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已进入模式总结的阶段,所以在气藏地质认识相对清楚的情况下开展主力层位下石盒子组底部盒1段的地震烃类检测工作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受煤系反射影响,如何在已有试气资料的基础下开展受煤系反射影响地层的烃类检测研究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三维地震剖面上可见的塌陷构造主要发育在奥陶系碳酸盐岩、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中。相干属性、曲率属性和断距属性表明塌陷构造呈椭圆形分布,宽100-200m,在平面上还可见近似环形的塌陷断层。局部位置的碳酸盐岩可塌陷并嵌入到盆地基底中,大多数塌陷构造形成的断裂消失于盒1段,但增厚了盒1段沉积,表明其形成于早二叠世。塌陷构造下方对应了来自基底的柱状反射,基底的薄弱带(基地隐伏断裂和裂陷中心),在塌陷构造周缘钻井盒1段的取芯中发现了凝灰岩沉积,说明塌陷构造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煤田上陷落柱的出现会导致煤层破损下陷,造成煤系反射振幅减弱,而本区所有的煤系塌陷反射仍表现为强振幅反射,所以排除了陷落柱的可能性。对待煤系反射同相轴分岔与合并的问题,通过统计井点地层厚度、砂岩厚度、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大小,以三维数据交会的形式确定出太原组煤层厚度、山西组煤层厚度、以及这两套煤的间距是导致同相轴分岔与合并的主要因素。结合正演模型和地震可检测分辨率确定了煤系反射分岔与合并的边界条件,形成三峰三谷反射要求太原组与山西组的各自煤厚大于2m,煤间距大于10m且煤间距横向上可检测,反之则形成两峰两谷反射。煤间距的大小与山西组底部砂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太原组煤层和山西组煤层厚度呈反相关关系,所以三峰三谷反射指示山西组底砂体厚度较大而煤厚较小的组合特点,两峰两谷指示了山西组底砂体厚度适中而煤厚较大的组合特点。在煤系反射分岔与合并的正演模型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模型底部煤层的有无产生了受煤层反射影响和不受煤层反射影响的两种地震响应,查清了煤系反射对盒1段反射的影响。下部煤系反射淹没了下石盒子组底部T9d波峰反射,该波峰之上的波谷强反射还可反映出一定的储层信息。其次,通过统计和对比探井射孔段上瞬时振幅谱和积分振幅谱,发现11口含气井与6口不含气井的频谱差异主要表现在10-25Hz的频率范围内,该频率范围内含气井的单频振幅与积分振幅普遍高于不含气井的单频振幅和积分振幅。以此为依据提取并优选出了适用于表征整个盒1段的含气与不含气的频谱差异属性:10Hz单频振幅、25Hz积分振幅、以及高频衰减梯度和低频衰减梯度属性。然后对比表明这四种属性对含气井与不含气井的区分性均优于T9d波峰之上波谷属性。最后通过设定这4种时频属性的门槛值进行属性交汇,确定出了频谱差异指示的潜在含气区域。同时,为了提升烃类检测证据的可靠性,利用叠前道集资料对盒1段进行了AVO属性分析,提取出了适合于盒1段含气响应的AVO梯度属性。面对砂泥岩波阻抗叠置问题进行了岩性反演,预测出了盒1段和山西组的砂岩展布范围。勘探表明研究区属于近距离原地成藏,盒1段以岩性气藏为主,山西组以构造气藏为主,本次识别出的大量塌陷构造,是烃类运移的良好通道。盒1段在研究区煤层厚度、储地比、运移通道的有利配置下,谱差异烃类检测结果与AVO梯度属性分析结果的相互佐证下,在研究区南部预测出了面积约20km2的有利区。区内山西组试气表明两峰两谷反射内的产气量比三峰三谷反射内的产气量要好,即山西组的勘探要以寻找平面上叠合背斜构造的两峰两谷反射为主,且该两峰两谷反射区并未出现错开山西组顶部的塌陷通道。
何付兵[8](2019)在《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口-孙河断裂是北西向张家口-蓬莱地震构造带(又称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中一条重要隐伏发震断层,对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限于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资料及其精度的原因,该断裂南东段研究极为薄弱,与地裂缝灾害关系也未有开展深入研究。开展南口-孙河断裂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研究,探讨该断裂第四纪以来对大兴凸起沉积控制作用,分析其与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关系,不仅为断裂的发震危险性判断提供基础资料,进而为城市防灾减灾服务,还可深化理解北西向断层对大兴凸起、北京凹陷解体的控制作用,为区域新构造运动研究提供地质基础。本文以南口-孙河断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该断裂南东段所在的大兴凸起区为重点研究区,利用针对此断裂开展的二维地震、高精度重力、可控源音频电磁大地测深等综合物探和钻探资料,并结合区域重力、关键构造部位的三维地震勘探等成果,系统分析了南口-孙河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建立了该断裂的几何结构模型。从地球物理证据和断裂活动制约证据证实了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切割关系,提出其还切割北东向南苑-通县断裂新的认识。利用二维地震勘探剖面和断裂两盘深浅联合钻探成果,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和古地磁、沉积物色度、碳十四等测试结果,重点研究了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第四纪以来的垂向运动学特征,探讨了南口-孙河断裂在大兴凸起上的沉积控制作用,恢复了大兴凸起新生代演化过程。另外,将通州地区发育的地裂缝按照历史地裂缝和现代地裂缝分类开展研究,重点分析了地裂缝发育的地质要素,建立了通州两类地裂缝成因概念模型,探讨了地裂缝发育与南口-孙河断裂之间的关系。南口-孙河断裂在空间上分为北西段、中段和南东段三段落,呈NW向右阶斜列展布,形成两个阶区。三段落垂向断距差异较大,北西段最大,南东段最小,且单段内断距和倾角也有所差异,表现出中部断距、倾角大两端断距、倾角小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早更新世时期断裂活动总体较弱,断裂活动速率在0mm/a0.202mm/a,平均活动速率为0.075mm/a。中更新世时期断裂活动总体较强,断裂活动速率在0mm/a0.789mm/a,平均活动速率0.74mm/a。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再次转弱,平均活动速率为0.069mm/a。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表现出明显震荡活动特性,共计发育4次相对较强的构造运动幕,分别发生于约2.5Ma±、1.35Ma±、0.79Ma0.55 Ma和0.15Ma0.25 Ma,其可同北西段构造运动幕次一一对比。南口-孙河断裂三段最新活动年代略有所差异,北西段最新活动年代为全新世,中段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中期-晚期,南东段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东向断裂活动强度和最新活动时代具有明显制约作用,其北东盘发育断裂第四纪活动强度大、活动年代新,南西盘则反之。统计基岩深度(新生代)南口-孙河断裂切割北东向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南苑-通县断裂的水平位移量表明,南口-孙河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中段最大,向北西和南东两端急骤减小,左旋走滑量0.97km3.1km,平均为1.61km,其位移量远高于其垂向位移量0.1km0.5km。断裂运动学特征揭示南口-孙河断裂可能以左旋走滑为主或其在前新生代就发育一定左旋走滑量。南口-孙河断裂与北东向南苑-通县断裂一起对大兴凸起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新近纪-早更新世,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化”解体了北京平原区“两隆两凹”构造格局,断裂南西盘大兴凸起区主体仍发育为凸起剥蚀区,并为其北东盘新发育形成沉积区提供部分沉积物源。中更新世,南口-孙河断裂强烈活动并制约控制北东向断裂活动,使得南口-孙河断裂两盘沉积厚度差异明显。晚更新世以来,南口-孙河断裂活动强度转弱,对大兴凸起沉积控制影响转弱,但其微弱的活动仍影响了河流水系发育演化,沿南口-孙河断裂下降盘发育为低洼地形,成为重要的“汇水方向”和“过水通道”。通州地区广泛发育历史地裂缝和现代地裂缝。历史地裂缝广泛同震动液化有关,现今绝大多数已经愈合。现代地裂缝为复合成因地裂缝,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以庙上地裂缝为代表,其先期是在现今地应力场作用下,沿断裂面形成应力集中或沿断裂周边地区形成近南北向的张应力或北东、北西两组剪切应力集中,在地震发生时形成具有定向特征的液化型地裂缝愈合后,在后期降水或灌溉淋滤作用下再次复活发育形成的复合成因地裂缝。由于该类地裂缝是地震力作用下的地表破裂,不是隐伏断裂直接活动所致。因此,复活后的地裂缝由于其先期产生地表破裂有限,地裂缝破坏性并不强,只是作为一种地质不连续面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影响,地表表现为线性特征小幅度地面塌陷。另一类以双埠头地裂缝为代表,是在当前NNW向拉张应力作用下,南苑-通县断裂长期持续蠕滑引起沿断裂带附近土层应力、应变持续积累,在地下水超采诱发下造成土层破裂形成的以拉张为主复合成因地裂缝。该类地裂缝记录了南苑-通县断裂蠕滑活动量。因此,地裂缝发育规模大,危害也强。南苑-通县断裂同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前门-良乡断裂相比,其产状较缓、上断点埋深较深,使得沿线地裂缝发育宽度比黄庄-高丽营断裂和顺义-前门-良乡断裂沿线大。南口-孙河断裂对现今北京平原区地裂缝重要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现今河流沉积控制影响和对活动地块控制影响两个方面。南口-孙河断裂北东盘相对较强的活动地块,尤其是沿此断裂发育的低洼河道地区是现代地裂缝发育的主要地区。
赵爽[9](2019)在《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区块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三肇凹陷南部,区块构造条件复杂,区内断裂破碎。开展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及其构造特征分析,并分析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对于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研究区块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运用井震结合思想,选取研究区内78口井,制作了高精度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对目的层段进行精细层位标定。通过地震地质层位的精细标定,确定了研究区目的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经过反复的地层对比研究,结合目的层段的地震剖面特征,进行连井剖面精细解释,以此为基础,对目的层进行精细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先以测网密度32×32CDP精细解释,再逐步加密到1×1CDP。由于该研究区断裂尤其发育,断裂碎且复杂,导致断层刻画难度较高,利用水平切片技术、沿层相干数据体切片,方位角属性切片等手段确定小断层,提高构造解释精度。利用时深关系建立适合本区的三维速度场,最终得到等值线间隔5m的精细构造图。结合构造解释平面结果及三维地震资料剖面分析,分析目的层段的构造特征。此次共解释断层494条,分析了断裂的倾向、一般长度、断裂密度、断裂断距等数据。得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组顶面构造上属于东南高西北低的单斜构造,葡萄花顶面海拔在-1180-1435m之间,构造高差近225m。葡萄花顶面共发育28个构造圈闭,圈闭类型分为断块圈闭和断鼻圈闭两种,主要为断块圈闭。葡萄花油层顶面主断裂以北西西和北东东向为主,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以及少量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小断裂多为伴生断裂,断裂相互夹持形成一系列断块圈。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主要分为:一是油气垂向运移主要受到油源断裂的控制,油源断裂在青山口组烃源岩排烃时期活动,为油气向上运移提供了条件;二是断裂对圈闭的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条件。
刘乐[10](2019)在《基于Canny算法的断裂系统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在地震资料处理方面,全世界已经研究了很多种复杂构造区储层预测的方法。然而,地层中断裂系统发育地区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影响因素往往多种多样,从而导致发现新的石油越来越困难,勘探成本和风险越来越大,因此断裂系统复杂地区油气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勘探开发新领域。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地质体边缘,从而对地震资料进行准确有效的地质解释,本文在实际工区地震资料断裂系统的识别当中对Canny边缘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可以识别地震剖面上的断层、裂缝等边缘信息,便于地震资料的解释。在地震勘探中,由于一些复杂因素导致了地震资料噪声污染严重,信噪比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以及储层预测的效果,会对后续的地震信号处理和分析带来一定的误差。Canny算法中虽然包含了滤波处理,但是遇到某些复杂构造区域中断层、裂缝等特殊边界时会造成不好的效果。本文详细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扩散滤波方法,并在前人对一些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最后得到了一种构造导向滤波方程。采用不同的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法对加噪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做处理,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出各自方法的优缺点并突出构造导向滤波方法的优越性。对复杂构造地层进行描述时,仅仅使用一种属性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将地层信息展示出来。我们对基于小波变换时频域分频展开的地震相干属性进行研究及应用,将Canny边缘检测方法和分频相干方法结合起来,在剖面和切片上分别显示复杂的地质体边界信息,丰富了单一地震相干属性的内容,确定地震资料中复杂断裂带的规模大小及分布情况。在分频相干处理的基础上进行Canny边缘检测,着重恢复地下真实的构造特征,得到了更全面的分析结果,增强了对研究工区复杂地质构造的识别效果,突出了复杂断裂系统的地质体边界信息。Canny边缘检测方法、构造导向滤波及分频相干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了地震资料解释的精度,为后续储层特征研究和油藏描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断层两侧层位识别中同相轴定位和提取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断层两侧层位识别中同相轴定位和提取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识别与刻画 |
1.2.2 镇泾地区中-新生界构造特征与演化 |
1.2.3 延长组致密油控藏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展布 |
2.2.1 小层划分 |
2.2.2 地层对比 |
2.3 长8 段含油性评价 |
2.3.1 测井解释含油性评价 |
2.3.2 录井显示含油性评价 |
第三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识别与刻画 |
3.1 地质分析法识别裂缝 |
3.1.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观察 |
3.1.2 常规测井结合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
3.1.3 钻、录井参数异常识别裂缝 |
3.2 三维地震解释分析法识别断裂 |
3.2.1 三维地震资料品质 |
3.2.2 构造解释流程 |
3.2.3 层位标定及其特征 |
3.2.4 断层解释与刻画 |
3.2.5 层面构造精细解释 |
3.2.6 断裂展布平面预测 |
第四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1 剖面特征 |
4.1.2 平面特征 |
4.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4.2.1 镇原-西峰缓坡带 |
4.2.2 平凉-泾川陡坡带 |
4.3 中-新生代构造成因与演化 |
4.3.1 盆地基底断裂特征 |
4.3.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4.4 中生界断裂分级 |
第五章 断裂与源-储配置关系 |
5.1 长7 段烃源岩展布特征 |
5.1.1 沉积背景 |
5.1.2 空间分布规律 |
5.2 长8 段砂泥岩展布特征 |
5.2.1 长8_1小层 |
5.2.2 长8_2小层 |
5.2.3 砂体连通性评价 |
5.3 烃源岩与储层接触关系 |
5.4 断裂与源-储组合类型及模式 |
第六章 长8 段油气成藏过程解剖 |
6.1 静态地质特征 |
6.1.1 井区构造特征 |
6.1.2 地层展布与砂体连通性 |
6.1.3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
6.2 烃源岩特征与热演化 |
6.2.1 烃源岩地化特征 |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
6.3 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 |
6.3.1 砂岩储层特征 |
6.3.2 成岩作用类型 |
6.3.3 成岩演化及古孔隙度恢复 |
6.4 构造演化-成岩-成藏匹配关系 |
6.4.1 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
6.4.2 原油充注物性下限 |
6.4.3 油藏动态形成过程 |
第七章 构造控藏作用与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1 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7.1.1 构造运动对成藏的影响作用 |
7.1.2 断裂构造差异控藏 |
7.2 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2.1 砂岩展布状况 |
7.2.2 成藏期储层物性 |
7.2.3 富油断裂发育规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
1.2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3 传统反演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理论基础 |
2.1 地震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的探讨 |
2.2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反演技术 |
2.3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 |
2.4 地震沉积学技术 |
第3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及原理 |
3.1 地震波形结构特征的量化分析 |
3.2 地震波形与测井高频信息的内在联系 |
3.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基本原理与流程 |
3.4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算法实现 |
3.5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与模拟 |
3.6 地震波形反演的相控特征 |
3.7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特色 |
第4章 正演模型方法验证 |
4.1 Marmousi模型正演实验 |
4.2 薄互层模型正演实验 |
4.3 薄砂体叠置模型正演实验 |
4.4 强屏蔽薄砂体模型正演实验 |
4.5 裂缝型薄储层模型正演实验 |
4.6 小结 |
第5章 陆相薄互层砂岩预测实例 |
5.1 区域地质概况 |
5.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5.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薄互层 |
5.4 小结 |
第6章 煤层强屏蔽薄砂岩预测实例 |
6.1 区域地质概况 |
6.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6.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煤层强屏蔽薄砂岩 |
6.4 小结 |
第7章 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度预测实例 |
7.1 区域地质概况 |
7.2 龙马溪组裂缝发育特征 |
7.3 页岩岩石物理建模 |
7.4 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定量预测裂缝型孔隙度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贝尔油田X区南二段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地质概况 |
1.1 工区概况 |
1.1.1 工区简介 |
1.1.2 勘探概况 |
1.2 区域地质特征 |
1.2.1 构造特征 |
1.2.2 地层特征 |
第二章 井震联合对比统层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原理 |
2.2 基于测井相模式的层序地层对比 |
2.2.1 层序界面特征 |
2.2.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2.2.3 封闭骨架剖面精细对比 |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
3.1 地震构造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
3.2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
3.2.1 层位解释 |
3.2.2 断层解释 |
3.2.3 变速成图 |
3.3 构造特征分析 |
3.3.1 构造特征分析 |
3.3.2 圈闭特征分析 |
3.3.3 断裂体系研究 |
第四章 储层预测 |
4.1 地震属性定性预测 |
4.2 地震反演定量储层预测 |
4.2.1 地震反演原理及方法 |
4.2.2 基础资料分析处理 |
4.2.3 地质统计学反演 |
4.2.4 储层物性反演 |
4.3 储层宏观分布规律 |
第五章 成藏规律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
5.1 沉积特征 |
5.1.1 沉积背景 |
5.1.2 沉积演化分析 |
5.2 油藏规律分析 |
5.3 成藏主控因素 |
5.4 有利区带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辽河盆地西部凹陷J区块井震联合构造精细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的位置 |
2.2 构造特征 |
2.2.1 断裂特征 |
2.2.2 构造形态 |
2.2.3 断层封闭性 |
2.3 沉积相特征 |
2.3.1 沉积环境 |
2.3.2 沉积微相的类型和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地层的对比和划分 |
3.1 区域标志层特征 |
3.2 地层对比方法 |
3.3 地层对比依据 |
3.4 地层对比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井震联合构造精细解释 |
4.1 思路和解释过程 |
4.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4.2.1 合成记录的生成 |
4.2.2 层位标定 |
4.3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
4.3.1 层位解释技术 |
4.3.2 断层精细解释技术 |
4.3.3 三维可视化解释 |
4.4 微构造图的编制 |
4.4.1 构造成图方法 |
4.4.2 时深转换构造成图 |
4.4.3 成图精度分析 |
4.5 构造模型的建立 |
4.5.1 断层模型的建立 |
4.5.2 断层模型的网格化 |
4.5.3 地层模型的建立 |
4.5.4 构造模型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5 微构造特征研究 |
5.1 微构造的概念和成因 |
5.2 研究区断层特征 |
5.2.1 低级序断层概念 |
5.2.2 断层识别结果 |
5.3 微构造单元特征 |
5.3.1 微构造单元分类及发育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6 微构造与剩余油的关系 |
6.1 微构造对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意义 |
6.2 微构造类型与剩余油的关系 |
6.2.1 正向构造分析 |
6.2.2 负向微构造分析 |
6.2.3 生产数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曲率属性的沙一段储层裂缝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缝预测的研究现状 |
1.2.2 曲率属性的研究现状 |
1.2.3 川中地区公山庙构造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
2.3 断裂特征 |
2.3.1 方位、断面特征及性质 |
2.3.2 规模及分布 |
2.3.3 现今构造特征及断层特征 |
3 曲率及其基本属性 |
3.1 曲率的概念及意义 |
3.1.1 二维平面曲率的概念及意义 |
3.2 层面曲率属性 |
3.2.1 三维空间中的曲率的概念 |
3.2.2 趋势面分析方法 |
3.2.3 构造曲率裂缝预测原理 |
3.3 体曲率属性 |
4 曲率属性分析前的预处理 |
4.1 滤波方法 |
4.1.1 高斯滤波 |
4.1.2 构造导向滤波 |
4.2 滤波效果的影响因素 |
4.2.1 滤波窗口大小的影响 |
4.2.2 滤波迭代次数的影响 |
4.3 叠后滤波效果对比 |
4.4 小结 |
5 川中GSM区块沙一段储层的裂缝预测研究 |
5.1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
5.1.1 公山庙地区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5.1.2 精细时深标定 |
5.1.3 构造解释 |
5.2 层面曲率属性的裂缝预测 |
5.3 体曲率属性对断裂及裂缝的预测 |
5.3.1 断裂预测 |
5.3.2 裂缝预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塔北断裂控藏的认识 |
1.2.2 顺北油气勘探现状 |
1.2.3 断裂带识别技术 |
1.3 存在的问题 |
1.3.1 小尺度断裂无法清晰识别 |
1.3.2 地震资料存在假性断裂 |
1.3.3 断裂识别技术的局限性 |
1.3.4 断控油气富集规律不清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7.1 主要认识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岩性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断裂带成藏控制作用 |
2.3.1 断裂带控储作用 |
2.3.2 断裂带控藏作用 |
第3章 断裂精细解释技术研究 |
3.1 断裂带的地震剖面识别模式研究 |
3.1.1 断裂错断的地震剖面响应特征 |
3.1.2 缝洞体的断裂剖面响应特征 |
3.2 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识别方法研究 |
3.2.1 信号增强处理 |
3.2.2 断裂敏感属性优选 |
3.3 断裂精细解释 |
第4章 火成岩地震识别及描述技术研究 |
4.1 火成岩岩性-地震反射特征 |
4.1.1 火成岩类型及其测井特征 |
4.1.2 火山岩地震相特征 |
4.2 火山岩喷发期次划分 |
4.2.1 录井及测井揭示的顺北1火成岩喷发期次 |
4.2.2 地震资料类比的顺8北火成岩喷发期次 |
4.3 火成岩分期岩相展布特征 |
4.3.1 顺北1三维区块 |
4.3.2 顺8北三维区块 |
第5章 假性断裂成因及主控因素 |
5.1 假性断裂成因分析 |
5.1.1 火成岩速度分析 |
5.1.2 断裂正演成像分析 |
5.2 假性断裂主控因素 |
5.3 假性断裂位置判断 |
第6章 假性断裂精确识别 |
6.1 基于波动方程断距定量分析的假性断裂识别技术 |
6.1.1 假性断距计算步骤 |
6.1.2 假性断距的模拟分析 |
6.1.3 假性断裂的定量判别 |
6.2 顺北评2井勘探失利分析 |
第7章 断裂带油气富集评价 |
7.1 断裂发育特征 |
7.1.1 平面展布 |
7.1.2 断裂分级 |
7.1.3 断裂分段 |
7.2 断裂带油气富集特征 |
7.2.1 油气富集受断裂分级控制 |
7.2.2 油气富集受断裂分段控制 |
7.2.3 顺8北区块油气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鄂尔多斯盆地与古生界煤系反射相关的地质解释和地震烃类检测研究 ——以杭锦旗南段东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煤层反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2 地震烃类检测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3 研究区目前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工作量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杭锦旗地区古生代地层沉积特征 |
2.3 研究区气田地质特征 |
2.3.1 生储盖组合特征 |
2.3.2 含气圈闭类型 |
2.3.3 气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
第三章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与标定解释 |
3.1 地震数据品质分析 |
3.1.1 信噪比分析 |
3.1.2 分辨率分析 |
3.1.3 采集足印分析 |
3.2 地震层位标定 |
3.3 时深转换 |
3.4 断裂特征 |
3.5 古地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塌陷反射的地质成因解释与勘探意义分析 |
4.1 与塌陷反射相关的层系厚度 |
4.2 塌陷构造的分布及与之相关的深部反射样式 |
4.3 特殊岩性与气水组分统计 |
4.4 塌陷反射的成因讨论与分析 |
4.4.1 深部岩浆活动的地质背景与证据 |
4.4.2 与其它地方碳酸盐岩塌陷构造的对比 |
4.4.3 塌陷构造形成时间与岩浆活动时间分析 |
4.4.4 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塌陷构造分布的主控因素 |
4.5 岩浆活动和塌陷构造指示的勘探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系反射分岔与合并中的砂煤关系及勘探意义 |
5.1 煤系划分与数据统计 |
5.2 煤系反射分岔与合并的平面分布特征 |
5.3 煤系反射分岔与合并的正演模拟 |
5.4 煤系中煤厚与煤间距变化分析 |
5.4.1 太原组煤厚变化分析 |
5.4.2 山西组煤厚变化分析 |
5.4.3 太原组与山西组煤间距变化分析 |
5.5 煤系反射波所对应的岩性组合样式 |
5.6 煤系反射分岔与合并对山西组的勘探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频谱差异的下石盒子组盒1段含气性预测 |
6.1 盒1段测井响应与气层识别 |
6.2 煤系反射对盒1段储层反射的影响分析 |
6.3 井旁道频谱和射孔段频谱及盒1段频谱属性分析 |
6.3.1 盒1 段井旁道频谱响应特征 |
6.3.2 盒1 射孔段的频谱特征与对比 |
6.3.3 与盒1 段频谱差异相关的属性提取与优选 |
6.4 频谱差异表征在盒1段含气检测中的应用 |
6.4.1 频谱差异相关属性与盒1 段常规属性的对比 |
6.4.2 频谱差异相关属性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 |
6.4.3 频谱差异区的平面表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盒1段与山西组的地震储层预测 |
7.1 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
7.1.1 地震有利反射特征 |
7.1.2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7.2 井约束地震波阻抗反演 |
7.2.1 波阻抗反演 |
7.2.2 地质统计学随机反演 |
7.3 AVO属性分析 |
7.3.1 叠前道集处理 |
7.3.2 叠前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7.3.3 AVO属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有利勘探目标预测 |
8.1 勘探目标优选思路 |
8.2 有利勘探目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主要完成研究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与深部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发育概况 |
2.3 新构造活动基本特征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2.5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6 深部构造构造特征 |
2.7 小结 |
3 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结构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2 剖面几何学特征 |
3.3 平面形态与几何结构模型 |
3.4 小结 |
4 与北东向断裂交切关系—地球物理与活动时代约束 |
4.1 地球物理证据 |
4.2 断裂活动制约证据 |
4.3 南口-孙河断裂对NE向断裂活动制约作用 |
4.4 小结 |
5 南口-孙河断裂南东段运动学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2 层序地层研究 |
5.3 地层时代划分 |
5.4 南东段第四纪活动特征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通州地裂缝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
6.1 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
6.2 通州典型地裂缝特征 |
6.3 现代地裂缝成因分析 |
6.4 南口-孙河断裂对北京平原区地裂缝分布制约作用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
0.2.2 断裂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0.4 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区域构造演化 |
1.2.1 断陷阶段 |
1.2.2 坳陷阶段 |
1.2.3 构造反转阶段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地层对比原则和方法 |
2.2 标准层特征 |
2.3 葡萄花油层地层特征及展布规律 |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
3.1 层位标定 |
3.1.1 地震层位标定方法原理 |
3.1.2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基本流程 |
3.1.3 地震反射特征 |
3.2 三维构造精细解释 |
3.2.1 层位精细解释 |
3.2.2 断层精细解释 |
3.2.3 断层组合技术 |
3.2.4 新老断层对比分析 |
3.3 构造成图 |
3.3.1 等T_0图编制 |
3.3.2 速度场的构建 |
3.3.3 构造成图与精度分析 |
3.4 构造特征分析 |
3.4.1 构造特征 |
3.4.2 构造圈闭特征 |
3.4.3 断裂特征 |
第四章 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分析 |
4.1 油水分布规律 |
4.1.1 单井纵向油水分布特征 |
4.1.2 平面油水分布规律 |
4.2 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4.2.1 油源断裂对油气供给的控制作用 |
4.2.2 断裂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 |
4.2.3 油藏成因分析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4.2.4 葡萄花油藏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10)基于Canny算法的断裂系统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扩散滤波方法 |
1.2.2 基于图像的Canny边缘检测方法及瞬时谱属性 |
1.2.3 小波分频方法和地震几何属性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工区概况与研究难点 |
2.1 研究工区概况 |
2.2 研究难点及关键技术 |
第3章 扩散滤波方法研究与应用 |
3.1 扩散滤波方法理论基础 |
3.1.1 各向同性扩散滤波理论 |
3.1.2 P-M模型 |
3.1.3 Catte模型 |
3.1.4 张量扩散模型 |
3.1.5 构造导向滤波 |
3.2 迭代次数与时间步长的影响 |
3.3 不同扩散滤波方法在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应用 |
第4章 边缘检测方法原理 |
4.1 边缘定义及类型 |
4.2 边缘检测的性质 |
4.3 Canny边缘检测的原理与步骤 |
4.4 Canny边缘检测与瞬时属性在剖面上的显示 |
第5章 地震几何属性在识别断裂系统中的应用 |
5.1 小波分频方法原理 |
5.2 相干体属性原理及应用 |
5.2.1 相干体技术 |
5.2.2 相干体技术的应用要点 |
5.3 分频相干与Canny边缘检测的综合应用 |
5.4 区域构造变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断层两侧层位识别中同相轴定位和提取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D]. 张园园. 西北大学, 2021(12)
- [2]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D]. 陈彦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贝尔油田X区南二段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D]. 焦通.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辽河盆地西部凹陷J区块井震联合构造精细解释[D]. 别涵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基于曲率属性的沙一段储层裂缝预测的研究[D]. 樊振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D]. 姜自然.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7]鄂尔多斯盆地与古生界煤系反射相关的地质解释和地震烃类检测研究 ——以杭锦旗南段东部地区为例[D]. 吴晓川. 西北大学, 2019(01)
- [8]南口—孙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地裂缝关系研究[D]. 何付兵.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9]碎小断块区构造精细解释及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研究[D]. 赵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基于Canny算法的断裂系统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D]. 刘乐.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