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下煤矿区土地复垦概况

山西地下煤矿区土地复垦概况

一、山西井工开采煤矿区土地复垦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杨辉[1](2020)在《徐州大刘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人地矛盾的表现层面之一,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桎梏。对煤矿开采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后果是人地矛盾的突出表现,对这些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关注呼吁土地复垦研究。煤矿区土地复垦不仅影响到用地指标平衡,是耕地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是矿产资源开采与土地良性利用的科学布控方法,不仅在资源利用层面构筑节约型导向,也在发展模式角度有力地践行有序和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华润天能徐州煤电有限公司大刘煤矿区为例,分析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和机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土地复垦的各个备选方案进行适宜性评价,即采矿结束后将矿区土地复垦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适宜性评估。并根据该评价结果,针对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对土地复垦的整个流程做出机制上的总结与定量估算,分析土地复垦的方法、效益,以期得到采矿地区不仅局限于资源开采的未来土地复垦与整治的先验经验。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显示耕地和商服用地构成当前该区域的主要用地类型,土地损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地表轻度塌陷,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带来一定的破坏与污染。运用地理空间数据云获取的2004年、2012年和2020年三个时期的大刘煤矿矿区遥感影像,同时参考谷歌地图和江苏省天地图等,综合考虑论文的研究目标与遥感影像的分辨率问题,确定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将地类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塌陷地、其他用地共6种,进行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分析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2004年至2020年,矿区土地垦殖率减少了28.96%,土地农业利用率减少了23.57%,土地建设利用率增加了15.39%。2004年至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动态度最大,为2.36%,表明该时间段内土地利用变化较大。2012年至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经历了由剧烈转为平缓的阶段,转移主要发生在塌陷地、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2)筛选出包括适宜程度、驱动因素、制约因素3个准则层要素,以及自然禀赋、区位交通、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公众意愿、环境评估、景观结构、效益指标、干扰程度、风险因素10个子准则层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个复垦方向确定指标层的具体指标,对大刘煤矿进行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权重的确定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12.4软件导入专家问卷数据,对照模型设定录入各层次的指标,检验判断矩阵、得到指标权重。对于专家打分的数据缺失情况,运用yaahp12.4软件对残缺矩阵进行数据补全。计算得到各个因子的权重之后,与通过分级得到的分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加权得分作为评测结果参照。根据评价结果计算,复垦大刘煤矿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为农业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得分为77.56分,复垦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得分为67.09分,而复垦为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得分为62.03分,经过复垦治理后,预计将原有的47.51hm2采矿用地整治为农业用地。(3)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复垦措施与复垦效益的因果关系确定,形成复垦效益动力系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对土地复垦效益做出静态与动态的定量估算。基于对土壤肥力恢复时间的考虑,划分2021至2023年为土地复垦初期,2023至2028年为复垦的中期和后期。定量估算结果显示,大刘煤矿土地复垦治理完成后转换为农业用地,复垦初期、中期、后期生产功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0.66万元、28.43万元、42.65万元,新增耕地投入农业生产后产生农产品进入流通销售,每年的经济效应为产值12.19万元。并且产生由微观传达至宏观的社会效应,作为文化娱乐功能的土地复垦效益在复垦初期、中期、后期分别为2.58万元、6.87万元、10.30万元。计算得到土地复垦每年产生的教育效益为228.01万元。复垦初期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约为20.59万元,复垦中后期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31.71万元至47.56万元。对于大刘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的研究,可以论证矿区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土地复垦所带来的效益,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为采矿服务年限结束的矿区土地复垦整治与开发利用方向做出研究与对比分析。

房阿曼[2](2020)在《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东部草原区既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分布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经过长期累积和空间外扩,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论文以内蒙古东部草原矿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实验检测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大型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地表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进行时空尺度的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矿区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演变的关系、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关键生态要素累积响应等方面总结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煤矿全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发展初期、加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发展衰退期,各时期通过不同扰动方式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空间演变。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性、空间扩展性、累积源叠加或协同、隐性与显性、间接效应、阈值敏感性和生态功能可恢复性差的特征。(2)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趋势线法分析1981-2015年内蒙古东部25个大型矿区植被演变生态效应。近35年,对比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通辽市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兴安盟、赤峰市次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比较25矿开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6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减少的趋势,4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增长的趋势。除胜利一号矿外,45.83%矿区植被生长受降水量影响较为明显,25%矿区人类活动促进了植被生长,8.34%矿区人类活动导致植被呈现退化趋势,20.83%矿区植被生长与降水量、人类活动无明显相关性。(3)划定宝日希勒露天矿(开采近20年)、伊敏露天矿(开采近36年)、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近45年)生态敏感区,结合生态储存状态、过程、格局等指标综合评价三个大型露天矿区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1)宝矿、敏矿、胜利矿矿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分别为-4212.19元/a、1915.68元/a、-2491.49元/a。(2)生态储存状态指标显示,宝矿、敏矿、胜利矿的矿区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以83.68元/hm2·a、75.38元/hm2·a、48.01元/hm2·a的速度发生退化;三个矿生态储存转化率均为负值,生态系统呈现高服务功能向低服务功能转换的过程,生态储存过程均呈现消极转化趋势;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能力值分别为-410元/hm2·a、-310元/hm2·a、-240元/hm2·a,其中胜利矿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态储存能力;三个矿的生态储存格局值较为接近;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条件值分别为0.37%、0.69%、0.62%。(3)生态储存效应综合指数显示,伊敏矿综合指数相对较高为4.37,宝矿次之、胜利矿相对较低为1.65,表明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储存影响伊敏矿最小,胜利矿最大。(4)根据宝矿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矿区场地生态质量空间变化及土壤质量状况,评估矿区地表生态累积效应,划定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第一,投产阶段生态状况趋于良好,达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恶化,丰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好转,稳产阶段生态状况轻微恶化。第二,矿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Cr、Cd、Pb、Zn、Cu、As、Ni含量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但Cr、Cd、Zn、Cu、As、Ni超过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土壤中Cr、Zn累积明显;土壤重金属危害整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Cd是重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元素。第三,矿区场地及土壤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矿区东南部0-2 km缓冲区范围受采矿活动影响较为明显,2-5 km缓冲区可能受采矿活动影响。第四,针对宝矿生态状况,提出“动态修复”及分区域、分阶段的重点治理及种植土壤修复植物如紫花苜蓿、披碱草、落叶松、胡枝子等生态响应策略。该论文有图63幅,表55个,参考文献235篇。

刘英[3](2020)在《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部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恶劣,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西移,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实现矿山土地的可持续管理、恢复矿山土地的生产能力变得尤为迫切,弄清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地表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植物影响规律,探索半干旱矿区植物引导型恢复的有效方法是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科技的重大需求。但是,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还面临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机载高光谱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多角度、多尺度实现半干旱矿区植被受扰动状况的快速准确提取,在对煤炭开采塌陷对植物损伤机理以及时空扰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区植被重建利用提供方法论基础。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采煤塌陷引起植物生长土壤立地条件破坏,植物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形,植物叶片减少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份额,电子传递逐渐受到抑制,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降低。拉伸区和压缩区植物损伤程度大于中性区植物损伤程度,应当优先考虑对压缩区、拉伸区受损植物进行引导恢复。塌陷区植物个体损伤原因在于,采煤塌陷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破坏了土体结构,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面,加速了土壤水的散失,地下部分被抽空,潜水位埋深降低,影响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为影响半干旱煤炭开采塌陷区植物光合生理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植物生长开始受到胁迫和开始死亡的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8.91%和4.87%。对土壤含水量小于8.91%的开采区域应提前采取相应的土壤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植被迅速恶化。(2)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CARS特征选择数据,建立了植被叶片最大光合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光谱反演模型,获取了植物光合生理相关要素在矿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值的范围分别在0.764-0.822、35.81-52.32%和30.35-48.41 mg/g之间。采区地表植物生长受到煤炭开采扰动,原始植物空间格局被打破,部分地区出现植物退化,导致叶片光合生理要素空间变异程度增加,空间自相关性降低。由于土壤含水量在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的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后地表“三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变化同样具有空间差异性,中性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高于压缩区、拉伸区。最后根据FV/FM反演结果对采煤扰动区植物受胁迫区域进行了空间识别。(3)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大柳塔矿区地表典型植物进行识别,并分析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以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与地面典型植物物种现场调查结果相比,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分类精度总体为77.41%,矿区地表植物分布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平均丰度值较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分别为:15.94%、57.97%和26.09%。通过对采区与非采区主要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采区与非采区地表主要植物多样性受地表塌陷的扰动影响很小。采煤塌陷2-7年后,煤炭开采对乔木的影响较大,而抗塌陷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灌草类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8-12年后,随着生长立地条件恢复,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乔木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12年后,塌陷区植物重要值慢慢趋于稳定。在半干旱矿区进行植被引导型恢复时,植被配置物种应优先选种抗逆性较强的草灌类植物,为了保证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护周期至少为12年。(4)从2001-2016年神东中心矿区植被NDVI整体呈物候性周期变化。通过对采区和非采区NDVI差异分析可知,采后5年内,相对于非采区,采区植被NDVI的变化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过程;采后7年,采区植被开始恢复,NDVI差异值开始降低;至采后12年,采区植被NDVI基本能够恢复至非采区水平。神东中心矿区植被覆盖度呈升高与降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中心矿区总面积的72.35%和27.65%,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以中、低幅度波动变化为主。地下水埋深4 m和8m是影响神东矿区植被NDVI的两个重要阈值,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后,根系较浅的湿生植被演替为根系较长的旱生植被;当地下水埋深大于8 m后,旱生植被演替为沙生植被。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类型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比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下典型植物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以植被覆盖度升高区各植物物种平均丰度值作为植被重建丰度基准,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在36.60%-45.30%之间,此外,还得到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重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5)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模式,首先对不同塌陷区位地面裂缝治理,然后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等关键限制性因素及相关阈值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并以限制因素是否达到阈值条件作为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目标的合理程度判别的基本标准,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恢复植被生长立地条件,最后依据本文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以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采用“恢复初期灌草先行、恢复后期乔灌草搭配”模式对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恢复。研究构建了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解答了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从而为半干旱矿山植被恢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该论文有图66幅,表14个,参考文献368篇。

薛娟娟[4](2020)在《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处于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长时间之内,煤炭的能源主体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开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地面沉降及其生态扰动。地面沉降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地面沉降高精度、高效率和周期性的监测,获取尽可能“真实”的地面沉降规律。相对于传统监测方法,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技术通过多次过境的SAR影像相位差来监测地面沉降,呈现出全天候、全天时、大范围、低成本、高精度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差分雷达干涉技术和多时相In SAR技术,应用领域已逐步扩展到地震、火山、滑坡等领域。受复杂地质采矿条件影响,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形成机制复杂,传统的技术手段和预测模型很难实现理想的地面沉降监测和预计。同时,黄土高原属于生态敏感区,煤炭开采带来的生态扰动更为深远、更不可逆,黄土高原矿区层面的生态扰动时序特征和生态修复尚无模式可循。为此,论文在文献综述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试验区,综合应用采煤沉陷学、地质学、生态学、遥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围绕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揭示了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SBAS-In SAR(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 SAR)方法是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的可靠方法。煤炭井工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在停采线一侧地面沉降曲线相对较缓,地面沉降量与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和距离有显着关系。轩岗采煤沉陷区煤炭井工开采面上扰动系数为24.55。沉降加速期和沉降衰退期占总沉降时间的58.62%,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75.95%。地质构造和重复采动是影响黄土高原煤炭井工开采矿区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2)建立了耦合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用于估计已发生的地面沉降和预计尚未发生的地面沉降。与Knothe时间函数模型相比,耦合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大大提高了监测期内任意时刻地面沉降值的估计精度。基于Knothe时间函数改进模型预计的剖面线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与基于SBAS-In SAR地面沉降监测值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3)选取植被数量、植被质量、空间分布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指标,定量分析了采煤沉陷生态扰动时序特征。1986-2018年间轩岗采煤沉陷区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呈减少态势,工矿用地面积呈增加态势,植被质量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植被空间关联指数呈现出急速下降、缓慢下降、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波动减小趋势,减少速度与煤炭开采规模呈正相关。1986-2018年间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在1.12~1.35亿元之间波动,总体呈现减少态势。2006年之后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加速减小,大规模煤炭开采是采煤沉陷区生态服务价值锐减的主要原因。(4)构建了基于采煤工作面的全过程、闭环式生态修复分析框架。界定了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具体含义,阐明了采煤沉陷生态修复主要原则,提出了适用于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土壤保持生态效益测算方法。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在分析采煤沉陷区空间分布范围和地类属性的基础上,明确沙棘潜在种植区,核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黄土高原采煤沉陷生态修复路径选择提供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

靖玉琦[5](2020)在《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中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煤矿环境堪忧,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煤矿环境治理基本处于后续治理的阶段,这种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煤矿造成的环境污染,但是却会一直处于被动的劣势境地。如何处理好煤矿与其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关系、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环境是我们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国外关于煤矿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较早,相关研究成果较多,我国也随之开展煤矿环境的修复理论与实践,这些研究对于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具有显着效果,但是对于在产煤矿的环境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矿数量众多,对在产煤矿环境的修复和提升上具有极大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黄土高原煤矿数量众多,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在产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的小煤矿的生态和景观现状调研,得出该类煤矿现存的环境问题,如黄土滑坡、地裂缝、地表塌陷、植被类型稀少、缺少景观元素等,并对目前该类煤矿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并同时反思不足之处,提出在产煤矿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的目标、原则和措施,最后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进行实践应用,采用“生态+景观”的模式,对于工业广场采取营造生态景观的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提升和保护,对于塌陷、滑坡等主要生态类型主要通过生态工程与景观工程结合的方式修复受损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使研究为该类煤矿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参考,构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的煤矿生态景观模式。

李卉[6](2019)在《井工煤矿地表沉陷预测及土地复垦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也对煤矿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煤矿采空区上方地表沉陷预测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井工煤矿沉陷预测与治理现状,依据井工煤矿土地复垦要求,构建了煤矿地表沉陷预测模型,确定了土地复垦模式,提出了土地复垦治理措施,包括预防和控制措施、工程措施、植物修复与监测措施、管理和保护措施。本文以东胜煤田万利一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研究区环境现状相关信息,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区生态环境信息。在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划分,主要有裸土地、裸露基岩和荒草地。对动植物群落进行了系统分类,确定为普通群落,无珍奇动植群落存在。研究区属于半干旱气候,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抗干扰能力差。在科学分析煤矿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后,引入概率积分法进行了沉陷区预测。预测结果为煤矿闭坑时地煤下沉最大值18.63 m、倾斜度184.49 mm/m、曲率2.78×10-3 m、水平移动5.59 m、水平变形84.13 mm/m,井田边界外最大影响半径127 m,地表沉陷面积42.30 km2,煤矿闭坑后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必须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根据土地现状情况的分析研究,基本确定了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按不同破坏情况制定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提出了沉陷裂隙的填充方法。沉陷区按林地、耕地、草地提出了具体治理方法,制定了沉陷区长期治理过程中的监测系统设置方案,并对现在的生产煤矿提出了合理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本文中的沉陷区预测方法、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供我国西北部地区的产煤大省——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及新疆等相类似煤矿的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参考与借鉴。

李缓[7](2019)在《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指出徐州市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煤炭、电力的同时,留下了大量的煤矿废弃地。废弃地生态环境恶劣,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生态恢复及景观重塑角度对煤矿废弃地再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土地复垦、生态重建、自然再生等相关理论,总结各类型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可行性方法。提出煤矿废弃地可以再生为生态产业用地、公园绿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等功能置换,解决矿区生态安全问题,实现“精明性”转型。最后,以徐州市夏桥煤矿区为例,从空间结构重塑、遗址文脉传承和生态系统修复等角度构建矿区空间优化路径,从而给徐州市煤矿区环境修复及再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彦男[8](2019)在《矿山密集分布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以朔州市平鲁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煤炭资源需求量大,煤炭资源开采造成损毁土地大面积增加,矿山密集分布区尤为严重。在能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矿山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研究兼并重组后的矿山企业分布特征和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有助于督促矿山企业进行治理修复生态环境问题和优化未来的土地利用格局。本文以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和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矿山企业的分布位置和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对区域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和实地调查对平鲁区现有矿山企业的土地损毁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亟需治理区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评估矿山土地修复所需资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平鲁区现有32家煤炭企业和32家石料厂企业,32家煤矿企业集中分布于平鲁区东南部,87%的矿山企业跨乡级行政区分布,该区土地利用以采煤工业和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恢复重建为主。石料厂零星分布与煤炭企业周边和区域中部。(2)平鲁区矿山集中分布区(简称矿区)的面积约为平鲁区面积的12%,矿区内部矿业用地(采矿用地、工业场地等)的占比高达28%,其他人工干扰类的土地利用也明显高于县域整体水平。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显示,矿区的生态用地以旱地为主,草地次之,草地具有较高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潜力的斑块类型;采矿场是主要的扰动地类,破碎程度较高,使区域景观异质性增加;从区域景观水平来看,平鲁区矿区斑块类型较为多样且各斑块类型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CONTAG值位于中等水平,说明矿区优势斑块地类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连接,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3)与平鲁区县域整体水平相比,矿区因采矿活动植被覆盖度降低,区域植被覆盖之间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集聚指数为0.59,采矿场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形成低-低局部自相关性,旱地、草地、林地分布集中的地区呈现高-高局部自相关性。井工矿山开采对区域植被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并没有造成没有明显的扰动,露天采矿需剥离地表植被,扰动较大。地表植被缺损加剧矿区水土流失,尤其是露天采矿场的坡面,土壤侵蚀状况尤为严重。矿山开采减少地表水径流,对地表水质影响不大。(4)平鲁区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地损毁形式有塌陷和裂缝、露天矿区排土场、废弃的工业场地和边坡,根据这些损毁土地造成的地质环境影响确定了亟需恢复治理的区域并采用不同的治理修复措施和规划复垦土地利用方向。参考平鲁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的预算标准测算出的平鲁区受损土地生态治理修复需花费26.9亿元。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修复理念,应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统筹协调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尽快落实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探索政府主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改善环境治理的新模式。

李炳意[9](2016)在《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土地生态系统扰动严重,通过对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有利于揭示其土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了解景观格局的变动趋势,从而为合理进行土地利用,恢复景观生态平衡,协调经济发展与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依据。本文以黄土高原小流域煤矿区为研究尺度开实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采煤扰动下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演变的时空规律,构建了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体系,并对该区域土地生态质量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适用于黄土高原煤矿区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2)对黄土高原煤矿区的土地利用演变状况进行动态分析;(3)对黄土高原煤矿区的景观格局演变状况进行动态分析;(4)研究适合于黄土高原煤矿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动态分析。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适宜并能满足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及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经精度检验符合要求;(2)10年间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利用程度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结构相对稳定,但仍有无序化的趋势;总体表现为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草地、林地和水域的变化相对较小;(3)2005—2010年研究区的景观空间格局的破碎度化速度较快,景观边缘化程度加大,并向异质化以及低连通性的方向发展,而2010—2015年景观格局则相对稳定,此外,研究区不同景观类型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变化特征;(4)从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和干扰程度2个层面构建了黄土高原煤矿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动态分析。10年间研究区的土地生态质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塌陷区土地生态系统稳定程度极具下降,土地生态质量显着降低,且塌陷程度越大区域的土地生态质量越低。2005—2010年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呈现显着下降趋势,而2010—2015年大部分村庄的土地生态质量基本没有变化,土地生态质量下降趋势有所减缓,但土地生态质量仍不容乐观。

徐涵洵[10](2015)在《井工开采引起煤矿区土地破坏状况及趋势分析 ——以长治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炭资源开采量的逐年增加,由此引发的煤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其中以土地破坏最为严重,这对煤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如何较准确地掌握井工开采引起的煤矿区土地损毁趋势,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以期为煤矿区井工开采引起的采动损害治理、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煤炭资源开采后将损毁大量的土地,使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很大变化。以长治地区为例,煤炭开采虽带动了长治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煤矿的大规模开采,严重的危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分析长治地区井工开采引起的土地破坏状况和趋势,并及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是长治地区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如果能够保持煤矿区土地利用信息和数据的及时更新,及时获得煤矿开采破坏土地的利用类型、面积和损毁趋势等信息,将为土地管理部门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针对大量的数据,在处理土地信息时,用GIS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定量分析,还可以同时管理大量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目前,在煤矿区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用GIS可以动态监测地表沉陷过程,及时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同时进行空间分析,所获结果可用于煤矿区的土地复垦和地籍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矿山土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本文以长治地区煤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煤矿的野外地质调查,收集和分析煤矿开采的相关资料,运用ARCGIS的分析功能,对煤矿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和已损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用开采沉陷预计软件以及GIS的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功能对矿区内拟损毁土地面积和损毁程度进行预测;同时获取开采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得到长治地区井工开采后土地破坏的趋势,表明: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快速推进,煤炭产量不断增加,损毁土地面积随之增大。其中,耕地、林地和草地损毁面积较大,变化起伏也较大;其他土地随着煤炭开采量的增加损毁面积变化不明显。对煤矿区土地的损毁状况和损毁趋势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理对策,有助于煤矿区更好的管理和持续利用破坏的土地,也将对更好的保护矿区珍贵的土地资源,实现煤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山西井工开采煤矿区土地复垦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井工开采煤矿区土地复垦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大刘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矿区土地利用变化
        1.2.2 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1.2.3 矿区土地复垦效益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质地貌特征
        2.2.2 气候水文特征
        2.2.3 土壤植被特征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矿区土地利用状况
    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1 数据来源
        3.1.2 土地利用现状
    3.2 土地损毁状况分析
        3.2.1 土地损毁环节及时序
        3.2.2 土地损毁情况
    3.3 土地损毁影响
    3.4 土地复垦的必要性
4 矿区土地利用变化
    4.1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4.1.1 数据来源
        4.1.2 土地利用分类
        4.1.3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4.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模型
    4.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
        4.3.1 土地利用程度
        4.3.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4.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5 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5.1 土地复垦评价指标体系
        5.1.1 复垦适宜性评价原则
        5.1.2 评价指标筛选
        5.1.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与分值确定
    5.2 指标权重确定
        5.2.1 要素判断矩阵构建
        5.2.2 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5.3 复垦适宜性评价
        5.3.1 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
        5.3.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
    5.4 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
6 矿区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6.1 土地复垦效益理论分析
        6.1.1 复垦效益分析的理论依据
        6.1.2 复垦效益分析原则
        6.1.3 复垦治理措施
        6.1.4 复垦工程设计
    6.2 土地复垦效益构成与估算流程
        6.2.1 复垦治理措施的效益构成
        6.2.2 复垦效益构成确定
        6.2.3 复垦效益估算方法
    6.3 大刘煤矿土地复垦效益评价
        6.3.1 经济效益估算
        6.3.2 社会效益估算
        6.3.3 生态效益估算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生态累积效应相关研究进展
    1.3 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演变研究评述
    1.4 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热点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蒙东草原矿区整体状况
    2.2 25个矿区开采现状
    2.3 研究方法
    2.4 影像数据
    2.5 实测及其他数据
3 草原矿区煤炭开采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研究
    3.1 矿区发展过程与草原生态演变关系
    3.2 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内容
    3.3 草原矿区生态要素累积效应机理分析
    3.4 草原矿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蒙东25矿植被演变生态效应分析
    4.1 研究方法选择与确定
    4.2 蒙东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变化
    4.3 蒙东25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4.4 气温、降水量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4.5 人类活动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4.6 本章小结
5 大型露天矿宝矿、敏矿、胜利矿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5.1 生态储存与生态累积
    5.2 矿区生态敏感区确定
    5.3 生态储存评价指标体系
    5.4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的状态过程分析
    5.5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响应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生态效应定量解析与响应策略:以宝矿为例
    6.1 评价技术框架与方案
    6.2 矿区场地类型与空间格局变化
    6.3 矿区场地土壤质量实验研究
    6.4 矿区地表生态响应趋势
    6.5 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划定
    6.6 矿区生态响应策略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宝日希勒露天矿采样实验方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矿区土地生态损伤研究进展
    2.2 矿区植被扰动研究进展
    2.3 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研究
    3.1 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诊断植被损伤的基本原理
    3.2 研究方法
    3.3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典型植物损伤诊断分析
    3.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4.1 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基本原理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3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
    4.4 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3 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分布时空扰动分析
    6.1 机载高光谱植被分类原理
    6.2 矿区典型植物分类提取
    6.3 煤炭开采对矿区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扰动分析
    6.4 矿区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与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研究
    7.1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的目标
    7.2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
    7.3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应用案例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1.2.2 地面沉降演变特征
        1.2.3 采煤沉陷生态扰动
        1.2.4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数据源
    2.1 轩岗采煤沉陷区概况
        2.1.1 地质构造
        2.1.2 气候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2 轩岗采煤沉陷区煤炭资源
        2.2.1 主要煤层
        2.2.2 开采历程
    2.3 数据源
        2.3.1 SAR影像数据
        2.3.2 Landsat影像数据
        2.3.3 MODIS数据产品
        2.3.4 煤层开采数据
        2.3.5 野外调查数据
第三章 不同InSAR方法地面沉降监测精度对比
    3.1 InSAR技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源
        3.2.2 D-InSAR方法
        3.2.3 PS-InSAR方法
        3.2.4 SBAS-InSAR方法
    3.3 不同相位解缠方法的精度对比
    3.4 不同方法监测地面沉降精度对比
        3.4.1 基于已有资料的监测结果评价
        3.4.2 基于工作面的监测结果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与时间函数模型
    4.1 材料与方法
    4.2 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沉降盆地形态及最大下沉点的位置
        4.2.2 煤炭开采进度对沉降剖面线的影响
        4.2.3 地面沉降面上扰动系数与量级划分
    4.3 地面沉降的时间演变规律
        4.3.1 最大下沉点的沉降速率
        4.3.2 最大下沉点的推进方向
        4.3.3 地面沉降时间阶段划分
    4.4 复杂采煤条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4.1 研究区断层构造和地层构造
        4.4.2 地质构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4.3 重复采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5 地面沉降关键参数的拟合和对比分析
        4.5.1 地面沉降静态参数的拟合与分析
        4.5.2 地面沉降动态参数的拟合与分析
    4.6 地面沉降时间函数模型
        4.6.1 地面沉降估计
        4.6.2 地面沉降预计
    4.7 小结
第五章 采煤沉陷生态扰动的时序变化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源
        5.1.2 土地利用分类
        5.1.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5.1.4 净初级生产力
        5.1.5 空间关联指数
        5.1.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2 轩岗采煤沉陷区植被变化
        5.2.1 植被数量变化
        5.2.2 植被质量变化
    5.3 轩岗采煤沉陷区空间关联指数变化
    5.4 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5.4.1 生态服务价值构成
        5.4.2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5.4.3 生态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模式及效益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空间范围及属性特征识别
        6.1.2 生态修复模式及效益评价
    6.2 轩岗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及效益评价
        6.2.1 空间范围及属性特征
        6.2.2 生态修复模式及具体措施
        6.2.3 生态修复效益评价
    6.3 基于采煤工作面的生态修复分析框架
        6.3.1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的具体含义
        6.3.2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则
        6.3.3 采煤沉陷生态修复分析框架
        6.3.4 生态修复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在产煤矿概况
        2.1.1 在产煤矿的定义
        2.1.2 我国煤矿的分布情况
        2.1.3 在产煤矿的生态破坏特征
    2.2 煤矿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2.2.1 煤矿生态修复的定义
        2.2.2 煤矿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2.2.3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的内容与方法
        2.2.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的步骤
    2.3 煤矿景观营造的理论基础
        2.3.1 煤矿景观的定义
        2.3.2 煤矿景观营造的理论基础
        2.3.3 煤矿景观要素
    2.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3 子长市兴旺煤矿的实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3.1 子长区域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1.4 人文资源条件
    3.2 兴旺煤矿现状基础条件分析
        3.2.1 场地现状
        3.2.2 场地交通现状
        3.2.3 水资源现状
        3.2.4 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现状
        3.2.5 建筑物及设施现状
        3.2.6 人类活动
    3.3 兴旺煤矿环境现状的问题
        3.3.1 生态方面
        3.3.2 景观方面
    3.4 兴旺煤矿环境治理SWOT分析
        3.4.1 优势
        3.4.2 劣势
        3.4.3 机遇
        3.4.4 挑战
    3.5 本章小结
4 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4.1 在产煤矿环境治理的价值
        4.1.1 自然生态价值
        4.1.2 社会经济价值
        4.1.3 人文关怀价值
    4.2 我国在产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案例分析
        4.2.1 陕西胡家河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工程
        4.2.2 山西侯甲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工程
        4.2.3 项目启示
    4.3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目标
    4.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原则
        4.4.1 整体性原则
        4.4.2 生态安全原则
        4.4.3 因地制宜原则
        4.4.4 可持续原则
        4.4.5 情感关怀原则
        4.4.6 综合效益原则
    4.5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措施
        4.5.1 发挥煤矿景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4.5.2 营造经济、低维护的矿区生态景观
        4.5.3 分区对矿区生态与景观进行整治
    4.6 本章小结
5 兴旺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研究
    5.1 兴旺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目标
    5.2 主要生态环境类型的生态修复
        5.2.1 水资源
        5.2.2 土地塌陷
        5.2.3 黄土滑坡
    5.3 兴旺煤矿的生态景观营造
        5.3.1 景观总体布局
        5.3.2 景观分区
        5.3.3 道路系统
        5.3.4 植物种植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附录二 图片来源
附录三 表格来源

(6)井工煤矿地表沉陷预测及土地复垦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1.2.1 生态学有关理论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 课题研究方法
        2.1.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2.1.2 地表沉陷预测概率积分法
    2.2 课题研究对象
第3章 研究区自然现状调查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区现状概况
        3.2.1 研究区自然、社会环境现状概述
        3.2.2 煤矿概况
        3.2.3 煤矿已开采区域沉陷情况
    3.3 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3.3.1 研究区植被类型调查分析
        3.3.2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分析
        3.3.3 研究区土壤侵蚀类型调查分析
        3.3.4 研究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分析
        3.3.5 研究区土壤类型调查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井工煤矿开采地表沉陷特征预测及环境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区井工煤矿地表沉陷预测及环境影响分析
        4.2.1 地表沉陷预测
        4.2.2 地表沉陷环境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表沉陷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修复措施
    5.1 引言
    5.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2.1 分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2.2 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3 土地复垦修复措施
        5.3.1 生态恢复的范围及目标
        5.3.2 土地复垦措施
        5.3.3 土地复垦监测及管护措施
        5.3.4 矿区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进展
    五、研究方法与框架
1 煤矿废弃地的形成及其环境危害
    1.1 煤矿废弃地的成因及类型
        1.1.1 煤矿废弃地的成因
        1.1.2 典型煤矿废弃地的类型
    1.2 煤矿废弃地的环境危害
        1.2.1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1.2.2 对水域系统的破坏
        1.2.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2.4 对生态植被的破坏
    1.3 本章小结
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基本概念分析
        2.1.1 土地复垦
        2.1.2 生态重建
        2.1.3 自然再生
    2.2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2.2.1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2.2.2 景观审美的构成
        2.2.3 大地艺术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的原则策略与措施
    3.1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原则
        3.1.1 保护性原则
        3.1.2 持续性原则
        3.1.3 整体性原则
    3.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策略
        3.2.1 矿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发展
        3.2.2 修复构筑物,传承矿业文化风貌
        3.2.3 重塑地形地貌,再造景观生态格局
    3.3 景观重塑运行保障措施
        3.3.1 采用BARCI监管设计
        3.3.2 科研与技术保障
        3.3.3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废弃地景观及生态修复方法
    4.1 不同类型废弃地生态修复方法
        4.1.1 塌陷地:湿地生态修复
        4.1.2 排土场:生态林地修复
        4.1.3 煤矸石山的综合利用
        4.1.4 土壤:多措并举的治理与修复
    4.2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作用
        4.2.1 “回归自然”的环境效益
        4.2.2 “生态宜居”的社会效益
        4.2.3 “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
    4.3 本章小结
5 徐州市矿区废弃地景观重塑样本
    5.1 调查区域概况
        5.1.1 徐州市自然环境概况
        5.1.2 徐州市煤矿发展概况
    5.2 采煤塌陷区湿地重建
        5.2.1 九里湖湿地公园
        5.2.2 潘安湖湿地公园
    5.3 露采宕口遗迹再生
        5.3.1 金龙湖宕口公园
        5.3.2 龟山公园
    5.4 煤矿废弃地其他用途再生模式
    5.5 煤矿废弃地再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5.6 本章小结
6 徐州市煤矿废弃地再生的针对性策略研究
    6.1 废弃地再生的基本功能构想
        6.1.1 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6.1.2 以公园绿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6.1.3 以商服用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6.1.4 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6.2 徐州市夏桥煤矿区多用途再生的核心要素
        6.2.1 空间结构的重塑
        6.2.2 遗址文脉的传承
        6.2.3 生态系统的修复
    6.3 徐州市煤矿区转型模式与再生效益分析
        6.3.1 徐州市煤矿区转型模式
        6.3.2 徐州市煤矿区再生效益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8)矿山密集分布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以朔州市平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矿山企业整合
        1.2.2 矿山开采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1.2.3 RS和GIS在矿山景观格局调查分析中的应用
        1.2.4 矿山环境治理修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1.7 数据资料来源及处理
        1.7.1 数据来源
        1.7.2 数据处理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及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3 研究区概况
    3.1 平鲁区概况
    3.2 自然地理条件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质构造
        3.2.3 气候条件
        3.2.4 土壤和植被
        3.2.5 地表水系
    3.3 经济社会概况
        3.3.1 行政区划及经济发展
        3.3.2 矿产资源
        3.3.3 交通
4 平鲁区矿山企业分布特征
    4.1 平鲁区矿山企业
        4.1.1 煤炭矿山企业
        4.1.2 非煤矿山企业
    4.2 平鲁区矿山企业分布特征
        4.2.1 按行政区划分
        4.2.2 按生态功能区划分
5 平鲁区矿山密集分布区景观格局变化
    5.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
        5.1.1 平鲁区土地利用格局
        5.1.2 平鲁区矿区土地利用格局
        5.1.3 平鲁区矿区景观格局
    5.2 植被景观格局
        5.2.1 平鲁区植被覆盖度
        5.2.2 平鲁区矿区植被覆盖度
        5.2.3 平鲁区矿区植被群落
        5.2.4 矿山企业开采对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3 土壤侵蚀格局
        5.3.1 平鲁区土壤侵蚀格局
        5.3.2 平鲁区矿区土壤侵蚀格局
    5.4 地表水系格局
    5.5 平鲁区矿山开采损毁土地分布格局
        5.5.1 煤矿企业
        5.5.2 非煤矿企业
6 平鲁区矿山损毁土地治理修复
    6.1 评估平鲁区矿山损毁土地亟需治理区域
        6.1.1 在生产(在建)矿山企业
        6.1.2 历史遗留无主矿
    6.2 平鲁区矿山损毁土地针对性治理措施
        6.2.1 边坡
        6.2.2 地面裂缝和塌陷
        6.2.3 排土场
        6.2.4 废弃场地
    6.3 平鲁区矿山损毁土地治理修复费用评估
    6.4 强化政府职能作用,统筹协调损毁土地治理修复工作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基本结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土地生态环境相关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黄土高原煤矿区
        2.1.2 土地生态质量
        2.1.3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4 生态演替进化理论
        2.2.5 景观异质性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遥感影像解译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条件概况
        3.1.2 经济发展状况
        3.1.3 社会发展状况
    3.2 遥感影像解译
        3.2.1 辐射校正与大气校正
        3.2.2 影像的配准与裁剪
        3.2.3 影像融合
        3.2.4 遥感影像分类解译
第4章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1 土地利用演变分析方法
        4.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4.1.2 土地利用动态度
        4.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
        4.1.4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模型
        4.1.5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2 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
        4.2.1 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幅度分析
        4.2.2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4.2.3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2.4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3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方法
        4.3.1 景观格局各类指标的生态意义
        4.3.2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方法
    4.4 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4.4.1 景观层面的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4.2 斑块类型层面的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第5章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5.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5.1.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标准
        5.1.2 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5.1.3 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
        5.1.4 评价指标体系
        5.1.5 指标的标准化
        5.1.6 评价单元的确定
        5.1.7 指标权重的确定
        5.1.8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
    5.2 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质量动态分析
        5.2.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
        5.2.2 塌陷区土地生态质量变化分析
        5.2.3 土地生态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井工开采引起煤矿区土地破坏状况及趋势分析 ——以长治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研究现状
        1.2.2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治地区井工开采损毁土地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
    2.1 煤炭开采对土地的损毁分析
    2.2 GIS 空间分析方法
        2.2.1 GIS 空间统计分析
        2.2.2 GIS 叠置分析
        2.2.3 GIS 缓冲区分析
    2.3 ArcGIS 概述
        2.3.1 ArcGIS 简介
        2.3.2 ArcGIS 的功能
        2.3.3 ArcGIS 空间分析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
        3.1.5 土壤
        3.1.6 植被
        3.1.7 煤炭分布状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3.2.1 行政区划
        3.2.2 经济人口
第四章 长治地区井工开采引起土地损毁现状及预测分析
    4.1 煤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1.1 数据处理
        4.1.2 煤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2 井工开采引起土地已损毁状况分析
    4.3 井工开采拟损毁土地预测
        4.3.1 拟损毁预测理论
        4.3.2 拟损毁预测方法与预测内容
    4.4 井工开采拟损毁土地预测结果
        4.4.1 拟损毁预测结果获取
        4.4.2 拟损毁预测结果
    4.5 拟损毁土地状况分析
        4.5.1 耕地
        4.5.2 林地
        4.5.3 草地
        4.5.4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4.5.5 其他土地
第五章 长治地区井工开采引起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 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5.2 矿区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5.3 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演变分析
第六章 长治地区井工开采引起土地损毁趋势分析
    6.1 井工开采引起土地损毁趋势分析
    6.2 井工开采损毁土地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6.3 煤矿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山西井工开采煤矿区土地复垦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大刘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研究[D]. 杨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D]. 房阿曼.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 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复杂采煤条件下黄土高原矿区地面沉降和生态扰动研究 ——以轩岗采煤沉陷区为例[D]. 薛娟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D]. 靖玉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井工煤矿地表沉陷预测及土地复垦修复研究[D]. 李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D]. 李缓. 苏州大学, 2019(04)
  • [8]矿山密集分布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以朔州市平鲁区为例[D]. 王彦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分析[D]. 李炳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10]井工开采引起煤矿区土地破坏状况及趋势分析 ——以长治地区为例[D]. 徐涵洵.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山西地下煤矿区土地复垦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