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量及制冷剂流量对翅片管式蒸发器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万鑫[1](2021)在《R290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模拟研究》文中认为HCFCs类制冷剂具有较高的GWP且ODP不为0,大量使用会引起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空洞。此前,R22作为HCFCs的代表工质,在制冷空调与热泵领域被广泛使用。R290是R22的典型替代工质之一,热力性质优良。为了更加安全与高效地在蒸发器中应用R290,对它的传热特性进行探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家用空调中最常用的翅片管式蒸发器为应用背景,对R290在9.52mm外径的水平光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管内流型、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对管内换热、压降与综合换热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蒸发温度为0℃,质量流量为60kg/(㎡·s)-360kg/(㎡·s)时,管内相变换热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相变过程平均换热系数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8.8%,压降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22.7%。模拟得到的管内流型与Baker流型图较为吻合,饱和液体工质从入口处流动到出口处,依次得到了泡状流、块状流、弹状流、拉长弹状流和搅拌流。(2)圆管进口的起泡距离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质量流量和热流密度通过影响流型来影响圆管传热。质量流量较低时,两相形成明显的分层分布,气相在顶部,液相在底部。圆管上方的气膜会严重阻碍圆管的换热效果,管道下端壁面的换热效果要优于上端。(3)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和干度的增大都会带来局部换热系数和压降损失的上升。弹状流和搅拌流阶段的压降损失增幅大于泡状流阶段的压降损失增幅。(4)综合性能因子可以表征传热与流动阻力的相对大小。质量流量和热流密度的升高都会使流动沸腾的平均换热系数提高,其中,提高热流密度会使综合性能因子上升,热流密度每上升1%,综合性能因子提升2.23 W/m2·K·Pa,质量流量每增大1%,综合性能因子会降低5.26 W/m2·K·Pa。在对翅片管式蒸发器中的传热管进行传热优化时,应当先从热流密度的角度去考虑。
余萌[2](2021)在《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特性及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室外蒸发器吸热不足会导致制热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其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相变蓄热技术可针对严寒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对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短周期蓄/放热,避免了系统在极低温环境下运行,是现阶段解决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应用问题最具潜力的途径之一。而目前针对基于相变蓄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存在系统中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性能不足、系统动态运行特性不明晰以及缺乏系统可行性分析等问题。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制冷剂与相变材料直接换热的方式,设计了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结合的高效相变蓄热装置—冷凝蓄热器。利用压焓图对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指出了系统性能会随着蓄热时间的增加而衰减,为保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可通过设置过冷器控制冷凝蓄热器过冷度的方式来实现。对冷凝蓄热器内相变材料进行了选取,以R410A空气源热泵系统和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热末端为例,可选用相变温度为48℃的石蜡作为冷凝蓄热器内填充相变材料。对冷凝蓄热器结构进行了选型,优化改造了管翅式换热器,将管翅式换热器单程管设计成双程管,使制冷剂与循环水进行逆流换热;再将改造后的管翅式换热器进行封装并填充,构造出冷凝蓄热器单元结构雏形,通过设置多并联管式的制冷剂/循环水管道形式可进一步提高冷凝蓄热器的蓄/放热性能。(2)通过模拟与实验研究了系统动态运行特性,提出了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方法、高性能冷凝蓄热器优化设计方法以及系统应用制冷剂优选准则。利用Matlab对系统各部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系统在严寒地区连续运行条件下的动态特性规律,对冷凝蓄热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对系统应用不同制冷剂条件下的性能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环境温度为-20℃的工况下,该系统只需连续蓄放热运行6天即可稳定;系统中冷凝蓄热器连续蓄热14 h后,平均蓄热功率为7.2 k W,COP为2.0,蓄热量达到100.6 k W·h;冷凝蓄热器在放热过程中平均放热功率为10.1 k W,理论上可为164 m2的房间持续供暖10 h,实现了该系统在严寒地区的全天候连续供暖。冷凝蓄热器内翅片间距和管间距越小,蓄/放热性能越好;考虑到R290具有更低的GWP值以及一定的低温适应性,是该系统在严寒地区应用中可替换R410A的最佳制冷剂。研制了冷凝蓄热器,并搭建了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台,分析了系统动态运行特性,并结合实验数据对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还研究了环境温度对系统蓄热性能的影响以及供水流量对系统放热性能的影响。为保证系统安全有效运行,应确保蓄热结束前冷凝蓄热器内仍有石蜡尚未完成相变熔化过程。此外,实验研究表明环境温度越低,系统所需蓄热时间越长、平均耗功越高、平均蓄热功率与平均COP越低;供水流量越大,系统有效放热时间越短、平均放热功率越高。(3)对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从能耗、环保及经济层面对比了该系统与其他供热系统间的性能差异,为其在严寒地区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从一次能源消耗量、一次能源利用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初始投资成本、运行投资成本等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重点比较了该系统与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燃煤锅炉、燃气锅炉以及直接电加热在上海、北京、沈阳及哈尔滨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相较于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一次能源消耗量更低,节能性更好;热泵供热系统将CO2、SO2以及NOX从建筑供热区转移到了发电厂,而发电厂可通过稀释,脱硫以及反硝化过程来减少这些污染物排放,因此热泵供热系统相较于传统供热系统更具环保性;该系统相较于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在哈尔滨地区应用投资回收期约为10年;若将冷凝蓄热器折扣率设置为40%,则其投资回收期将减少至6年左右。综上,从能耗、环境以及经济角度看,该系统相较于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更强的低温适应性,为其在严寒地区的大规模供热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罗晴[3](2021)在《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换热器是影响热泵系统能效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现有的热泵热水系统热水-冷凝换热器主要有串接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联接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两种方式,但在运行过程中都难以保证和解决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以及制冷剂的不平衡问题,从而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低下。因此,研究热泵热水系统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强化其传热性能,并针对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解决换热器传热的不稳定性,这将对提高换热器传热能力以及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多功能热泵系统换热器主要由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组成,翅片管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主要作用是空调的制冷与制热,板式换热器作为热水-冷凝器功能则是制取热水。对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不同结构以及空气侧和管内侧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增强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最优结构型式;并通过建立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R410A-水在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中的传热特性,获得人字形板片传热性能最佳结构参数。针对6HP多功能热泵系统在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揭示翅片管式换热器以及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与系统能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以及控制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的流程排布、流向、分流均匀性、过冷段以及翅片型式等对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流程排布为10路分流且作为冷凝器时设计为逆流的换热器在标准制热工况下,140型换热器传热能力可提高近23%,160型换热器能力可提高16.5%;并且,经过调整毛细管分流均匀后的160型换热器比没有经过调整时的传热性能提高了9.15%,换热器能效比提高了近18.7%;过冷段的设计对于冷凝器提高其性能的作用不大,但对于蒸发器除霜周期无过冷段比有过冷段时增加了88min,且除霜时间延长了390s。通过对三种不同翅片型式的换热器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可知:使用波纹开缝翅片(STEPFIN)型式的换热器传热性能最佳,14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达到17722W和13933W,能效比则分别达到2.85和3.19;160型换热器的标准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可达18956W和15149W,能效比分别达到了2.51和3.06。(2)针对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以及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内螺纹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当翅片间距从1.2mm增大到1.9mm时,空气侧传热能力也随之增大,而换热器能效比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制冷和制热能效比最大均出现在间距为1.7mm时,分别达到了2.6和2.85,此时制冷和制热能力分别为13746W和15793W。(2)润滑油对R410A制冷剂在内螺纹管内会产生高干度时增强传热和低干度时削弱传热的两面性影响,并且随着制冷剂质流密度的增大,润滑油对制冷剂传热的影响越小。(3)建立R410A-水板式换热器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改变板式换热器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分别对R410A制冷剂和水在板式换热器内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得到:波纹倾角?为60o、波纹节距?为14mm、波纹高度h为2mm的板片,其制冷剂侧和水侧的传热整体性能因子j/f最佳,分别达到0.44和0.06、0.49和0.07、0.97和0.08。(4)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水模式下:通过对低温工况下系统制热水性能低下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创建了制冷剂回收到系统后再截断的新循环系统,解决了因制冷剂不平衡所导致的板式换热器内制冷剂缺乏而引起传热能力低下的问题,优化系统结构后的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较之前提高了近150%,系统能效比提高了133.3%。(5)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冷+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流量在0.55m3/h~2.0m3/h时,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均有所上升,且系统总能效比与之均呈正比关系,此时存在最佳进水流量为2.0m3/h,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分别可达10650W和71%,系统总能效比可达5.37。(2)当进水温度从10℃上升到53℃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下降23.7%和99%,系统总能效比下降高达80%,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性能呈现出线性关系。此时,调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40%之间,可平衡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能提升翅管换热器20%的制冷能力以及板式换热器16%的制热能力,系统总能效比最大可提升22%。(3)当室外温度从1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仅上升12.1%,但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和废热回收比率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制热能力提升达670%,废热回收比率提升达到589%,系统总能效比在15℃以后几乎呈线性关系增加,提升幅度达84.8%。(4)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时,将室外机电子膨胀阀EVO开度在10%~20%之间进行调节,可使翅管换热器制冷能力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分别提升10%和8%,系统总能效比提升15%。说明调节EVO开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分配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流量,从而保证换热器之间传热性能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总能效比。(6)多功能热泵系统在制热+制热水模式下:(1)当水模块进水温度从20℃上升到4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15.5%,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下降13.1%,说明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成反比,而随着进水温度变化系统总能效比呈现出非线性关系。通过调节EVM的开度在30%~60%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制热和板式换热器传热能力,使总制热量提升20%,系统总能效比提高16.3%。(2)在室外温度为-15℃的低温时,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制热能力均十分低下,分别为9833W和139W;当室外温度从-5℃上升到20℃时,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31%,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上升达130.8%,且系统总能效比从1.7增加到3.0,增幅达76.5%,说明系统总能效比与换热器传热能力均呈正比关系。(3)室内机运行容量越大,翅管换热器制热能力也越大,而板式换热器制热能力却不断减小,可知翅管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能力成反比;此时将进水温度控制在35?5℃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可平衡和稳定翅管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之间的传热,最大可影响80%的总制热量,系统总能效比提升可达15.7%。
唐睿[4](2021)在《日光温室冷冻除湿系统中蒸发器空气侧的热质传递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逐年增长,设施农业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土地资源及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西北温带干旱地区的设施农业分布比较密集,其中日光温室的面积逐年上升。为了营造日光温室内适宜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解决日光温室内的高湿问题至关重要。日光温室湿度过大,温室作物会发生诸多病害,导致作物产量降低甚至绝收。利用冷冻除湿系统来解决日光温室内的高湿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在温室除湿过程中,蒸发器内的湿空气降温冷凝产生的凝结水量比较大,会对蒸发器的传热传质及流动阻力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当前针对这日光温室用的蒸发器热质交换特性的研究相对薄弱,为此,本文对不同结构尺寸的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在日光温室除湿过程中空气侧的热质传递性能及流体流动特征进行数值分析,重点探究日光温室需求条件下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空气侧的热质传递规律及其析湿性能,并对其综合换热性能的优劣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建立了不同百叶窗角度及不同翅片间距下的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数值传热模型,并对网格系统进行了独立性验证。同时利用实验来验证数值模拟正确性,结果显示,在同一Re数下,实验与数值模拟的阻力系数及平均努塞尔特数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0.38%和16.36%,在同一相对湿度下,两者的阻力系数及平均努塞尔特数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0.71%和14.33%。第二、在除湿工况下,利用FLUENT对百叶窗角度为22°、翅片间距为2mm的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的热质传递及阻力特性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干工况,析湿工况下蒸发器换热通道中心面的温度场等值线分布更加均匀,速度场等值线分布较密,递减区间变小,速度递减更快;湿工况下的平均努塞尔特数及阻力系数分别是干工况下的1.70倍和2.15倍,这表明析湿工况将有利于换热性能,但对阻力会产生不利影响。与平翅片管蒸发器相比,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能有效改善圆管背风侧的空气滞留现象,提高换热效率,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的平均努塞尔特数的最大增幅和阻力系数均值分别是平翅片管蒸发器的1.67倍和1.61倍,这说明百叶窗翅片在提高平翅片管蒸发器的传热性能的同时会对阻力造成不利影响,但通过分析强化传热因子JF,发现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的综合换热性能普遍强于平翅片管蒸发器。第三、对百叶窗角度为22°、翅片间距为2mm的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的析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翅片表面及换热通道中心面的凝结量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多,而随着流速的增加,翅片表面及通道中心面的凝结液尺寸及凝结量均减小;相比于平翅片管蒸发器,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换热通道内的凝结液分布较多,而翅片表面的凝结液分布较少。百叶窗翅片和平翅片管蒸发器析湿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02×10-6kg/s和6.69×10-8 kg/s,前者是后者的约15倍。第四、在相对湿度RHin=50~80%,流速uin=2m/s条件下,对百叶窗角度(15°、22°、28°)及翅片间距(1.5mm、2mm、2.5mm)的几种不同结构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翅片间距为2mm时,随百叶窗角度的增加,平均努塞尔特数及阻力系数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03%及20.77%;当百叶窗角度为22°时,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大,阻力系数呈减小趋势,平均下降率为57%,平均努塞尔特数先增大后减小;利用强化传热因子JF分析可知,当翅片间距为2mm时,百叶窗角度的增加能够提高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的综合换热性,当百叶窗角度为22°时,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的综合换热性能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大而提高。
徐辉[5](2020)在《太阳能辅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增效机理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海水淡化方法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已成为缓解淡水供应压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例如比较适用于大、中规模的多级闪蒸、低温多效以及反渗透等海水淡化技术。然而,很多情况下,实际的用水点比较分散,且用水量较小、所处位置常规能源受限。此时,对高效稳定的小型海水淡化技术有更为迫切的需求。太阳能辅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技术,凭借其能耗低、产水率高、结构简单、常压工作等优势,可在小规模淡水供应场合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该技术面临着增湿和除湿过程相互制约、系统对稳定热源依赖性较强以及热回收效率不高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和推广。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了太阳能热泵辅助以及增强型弱压缩的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循环方法,使海水淡化产水率指标大幅度提高,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根据太阳能增湿除湿的循环特点,提出了单级以及两级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循环,揭示了增强热回收对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的性能提升机理,明确了增湿过程和除湿过程独立处理时的能量转移方式,解决了常规增湿除湿循环中增湿性能和除湿性能相互制约的难题,提高了系统的热回收能力和产水性能。为解决常规增湿除湿过程中热回收效率不高的难题,创新性的提出了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太阳能海水淡化循环,降低了对稳定热源的依赖,实现了对热量的“无损”回收,使产水性能指标大幅改善。其次,搭建了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实验测试装置。通过典型工况下的单因素敏感性实验测试和热力性能分析,揭示了系统的运行特性。基于两级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采用双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完成了对加湿过程和除湿过程的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相比,实现了增湿过程和除湿过程独立处理的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的最大SEC(Specific electrical consumption)提高了近60%至16.8 kg/k Wh。最后,建成了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太阳能海水淡化循环实验装置,提出了综合反映系统能效水平的新评价指标:GORe(Gain-output-ratio equivalent)。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阐明了新型循环的运行特性与规律,揭示了弱压缩过程变压力工作压差对产水过程的影响机制,发现了喷淋海水温度和系统工作压差是影响产水性能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完成了对系统加湿环节、压差分配调控环节和海水加热温度环节的优化,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GOR约为6.49,相比常规增湿除湿海水淡化(GOR=3.5)提高了近85%;系统的GORe可达2.60,为目前国际同类研究最好水平。本文所提出的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以及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循环丰富和发展了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显着提高了系统的单位能耗产水率,对促进太阳能驱动增湿除湿海水淡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用应用价值。
倪鹏飞[6](2020)在《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能耗在总建筑能耗中所占比重较大,如何提升效率及降低能耗一直是能源系统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风冷、水冷以及风-水两用换热器的换热原理、压降特性的研究,对换热器的实际运用以及降低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能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首先以换热器空气侧传热性能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其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模拟,利用正交试验表确定多种模型工况,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换热负荷15 kW、设计气温30℃、入口风速为1-5m/s、管壁温度为40-60℃、翅片间距为1-5mm、翅片厚度0.5-4mm、管纵向间距为0.5-2.5倍外管径、管排数为1-5排的计算工况的模拟结果进行努赛尔数、阻力因子的比较分析。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mm≤翅片间距δ≤5mm,444≤雷诺数Re≤3405时,结构参数翅片间距δ是对努赛尔数Nu及阻力因子f影响最大的结构参数。在该范围内提出了由翅片间距/特征长度组成的无量纲参数对努赛尔数Nu与阻力因子f的计算关联式。该关联式参数图表明:翅片间距δ越小、雷诺数Re越大,对平直翅片的换热及阻力越有利。其结论可供换热器选型参考。其次就目前套管式换热器液体侧两相流换热及压降特性的理论模型进行计算与分析,将其结果与千余组文献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与套管内换热的9种理论模型及压降阻力的7种理论模型逐一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对比发现:Salimpour MR换热模型和Lockhart&Martinelli压降模型的预测性最好,平均误差分别为15.7%与18.4%。为进一步改进模型,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校核数据进行公式拟合,结果发现:迪恩数Dn的改变对换热量影响最大;而质流密度G与特征长度De的变化对压降影响显着。针对这两组参数对上述模型提出修正,得到的新模型在质流密度G 150~500kg/(m2.s)、特征长度De 2.5~20mm范围内,对R404A制冷剂在套管式换热器内的换热及压降特性的预测精度较修正前分别提高了 15.14%、7.26%。该结论可为套管内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评价提供理论模型。最后进行实验系统简介,测试装置共包括四个循环:制冷剂主回路、制冷剂旁通回路、润滑油主回路以及润滑油旁通回路。并提出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测试段、测试工况及参数、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误差分析等。本研究的结论可供风-水两用换热器选型参考,也可为翅片管式换热器及套管内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评价提供理论模型。
王磊[7](2020)在《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热湿传递及复合空调系统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蒸发冷却技术是一种利用水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模式,因此具有可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特点。目前蒸发冷却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提高蒸发冷却系统冷却效率,降低送风温度的同时增强显热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但是不同蒸发冷却形式存在共同的弱点,即其送风参数和制冷能力在运行过程中会随室外环境空气参数不断波动而变化。由机械制冷辅助的蒸发冷却系统形成的复合空调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系统的优点,避免其不足之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文首先针对传统普通蒸发冷却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利用送风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处理后的温度在理想情况下趋于露点温度的特性,并且在对换热器的冷却性能、设备实用性、占地面积等实际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然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验和数值模拟方面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首先通过合理的选取室外状态参考点和热力评价指标,并基于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和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分别提出了各自适用的?分析模型,并对六座典型城市在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热力工况。通过研究发现干燥地区的乌鲁木齐、兰州的?效比最大,高等湿度地区的上海、广州的?效比最小。干燥地区露点间接蒸发冷却过程的?效比是普通间接蒸发冷却的1.8倍,是直接蒸发冷却的1.2倍。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送风有着最大的温降和最高的?效比,因此它具有更好的热力性能。第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设计并建立了叉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实验测试平台,基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多样性,在选取的八种代表性气候条件下对两种系统的冷却性能开展了实验对比研究,分析了风量变化和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风量比变化对冷却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获得了八种典型气候条件下冷却性能的变化规律。在测试条件下,设计的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露点效率为0.64-0.77,制冷量为673-1390W。第三,基于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描述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内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基于建立的热力模型,在预设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条件下,计算并分别分析了进口空气干球温度及相对湿度、一次空气流速、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流量比、通道长度和通道高度对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制冷量、?损失、露点效率和?效比的影响,得到了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合适的取值范围。在计算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当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流量比为0.3-0.4时,可以得到较大的制冷量和?效比;单通道高度的取值范围应该为3-5mm,通道长度的取值范围应该为1.0-1.5m。第四,分别建立了机械制冷系统仿真用的部件模型,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制冷剂热力性质的计算选用适用于多种物质且形式简单的通用状态方程;压缩机热力模型采用集中参数稳态模型;毛细管模型采用近似积分技术进行计算;对于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一维逆流分布参数数学模型。将上述数学模型与建立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数学模型相结合,建立通用的模拟仿真平台,并分析了室外气象参数变化对复合空调系统制冷量和COP的影响。通过搭建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的实验台,对模拟结果进行了一定的验证。第五,建立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的TRNSYS仿真模型,对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上海及广州在供冷季(6月-9月)使用复合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上海及广州的供冷小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供冷小时数由多到少为:广州、上海、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在空调季每个月可提供33.9%-100%的冷量。然后,基于给出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机械制冷系统的初投资费用、年运行费用,得到了各城市使用复合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及使用年限内的总节约费用。
牛建会[8](2020)在《多台蒸发器并联轮换除霜空气源热泵运行特性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推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减少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中,空气源热泵是非常有效的替代方案,其结霜和除霜方式、理论是研究热点之一。家用小型空气源热泵一般采用逆循环除霜方式,通过四通换向阀的切换,供热停止并以牺牲部分有用能为代价实现化霜和除霜。但对于大中型空气源热泵,供热能力随负荷的调节灵活度不高,系统热惰性过大,冷热流体混合热量损失不能忽视,传统的采用四通阀换向的除霜方法,不能适用大中型空气源热泵。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台室外机并联轮换过冷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新型循环方式。多个室外换热器并联,单台或多台压缩机并联调节总制热能力,通过阀门的切换使其中一台蒸发器转换为过冷器,在不停止制热的情况下,实现主路热液过冷同时达到除霜目的。采用建立仿真模型和实验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场合对其运行机理、调控方法、设计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有限时间稳态热力学方法,建立翅片管式蒸发器结霜、蒸发器热液除霜过程模型,研究结霜时间、结霜厚度随工况的变化关系,研究结霜/除霜过程热泵系统的运行性能;建立多个室外换热器轮换除霜循环的理论模型,获得多个室外机轮换除霜结构的数量及容量匹配特征,研究不同室外环境温度、相对湿度下除霜时刻、除霜周期等对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综合经济性和系统性能,优化得出室外机台数。2)研究主路液体过冷度对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当室外温度不太低,冷凝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主路热液过冷对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影响不大。当室外温度较低,冷凝温度较高时,主路热液过冷会使系统制热量、制热COP稍有下降,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明显。热液除霜对膨胀阀前液体产生20~25℃的过冷度,利用过冷的热量除霜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3)基于4台室外机,搭建了实验台,实验研究其循环规律。研究除霜时间、除霜周期、除霜效果对压缩机吸气温度、吸气压力、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压缩机功率等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考查系统瞬时及时间段内综合制热量、制热COP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系统能够在室外环境温度-20~0℃,相对湿度80%工况下,正常运行且除霜彻底,综合制热COP达到2.0以上。4)搭建多台压缩机并联多个室外机轮换除霜的热泵机组实际工程。探索变制热负荷下,压缩机开启台数改变时,多台室外机的轮换除霜策略,归纳出压缩机不同开启台数时轮换除霜控制策略。系统容量调节时,室外机开启轮换除霜的时间与周期,并根据其运行性能评价经济性、节能性。本研究旨在为大中型空气源热泵提供一种新型具体的循环方式,为推广热泵技术,开发清洁供暖技术提供理论与实际运行数据。
张可欣[9](2020)在《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平台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环保要求的提升,汽车行业进入了重大的变革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成为主流发展方向,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动汽车的动力源与传统汽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为了适应汽车的动力源的更换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汽车空调在形式上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基于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功能性需求,设计了一套具有乘员舱制冷与制热、电池冷却与预热、除雾、除霜和PTC加热器加热等多种工作模式的热泵空调系统,该系统在除霜模式下具有更好的乘员舱热舒适性,并且目前针对于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文从有效能的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为热泵空调系统总结了优化方向。同时为了节约分析系统性能时的时间与成本,设计并搭建了热泵空调系统性能仿真分析平台,可用于分析不同工作模式下系统的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热泵空调系统主要部件的仿真模型,包括涡旋压缩机模型、平行流冷凝器模型、平行流蒸发器模型、板式蒸发器模型、膨胀阀模型,并建立了关于压缩机容积效率与等熵效率预测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对平行流冷凝器、平行流蒸发器、板式蒸发器仿真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经验证模型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对平行流蒸发器与平行流冷凝器做了变工况性能分析,研究得到迎面风速、进风温度、制冷剂流量均对平行流换热器的性能有显着影响;针对板式蒸发器进行变工况性能分析时得到增大冷却液流量可以增大换热量,但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改善效果会变弱。(2)对本文所设计的热泵空调系统进行了乘员舱制冷模式、电池冷却模式、乘员舱和电池混合制冷模式、乘员舱制热模式下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机始终是系统?损失的主要来源。在乘员舱和电池混合制冷模式下,系统各部件的?损失分布与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在乘员舱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时的?损失分布基本一致。在乘员舱制热模式下利用热泵空调系统替代PTC加热器时?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在压缩机低转速、低温环境和车内冷凝器高进风风量工况下,该种替代方式的优化效果将更明显。(3)基于部件仿真模型,建立了单蒸发器模式与双蒸发器模式下的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采用MATLAB编写了本文所设计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性能仿真分析平台,该平台能分别分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在乘员舱制冷模式、电池冷却模式、乘员舱和电池混合制冷模式、乘员舱制热模式时的性能,并利用实验结果对仿真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工作模式下压缩机功率、换热量与系统COP的实验值与仿真值的最大误差的范围为0.34%~10.09%,故满足仿真精度要求,可以应用于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中。并使用该性能仿真分析平台对热泵空调系统进行了变工况性能分析,研究了该系统的特性。
靖赫然[10](2020)在《数据机房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数据机房服务器设备的数据处理量高速增长,伴随着较大的发热量和较高的温度,严重影响设备稳定运行。要求机房内制冷设备全年8760h不间断运行并保证一定冗余,能耗问题日益严峻,制冷系统耗电量占机房总能耗的40%以上。降低数据机房空调系统能耗,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当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能,减少和降低空调系统运行时间及能耗,实现数据机房绿色发展。本文根据数据机房规定的温湿度和洁净度的要求,研发了一种新型基于微热阵列的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器与换热系统,并开展相应研究。将高效传热元件微热管阵列与锯齿形翅片及多孔通道平行流管有效结合,设计了紧凑式的室内侧及室外侧气-水式换热器,并采用闭式水冷循环系统将室内侧与室外侧微热管式换热器串联,建立了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室内外环境之间间接式的高效换热,避免了空气的直接掺混,克服了室外空气受到洁净度及湿度等因素的限制,与现有热管形式的换热系统相比,系统匹配及布置形式更灵活,换热性能及稳定性能更优且更节省空间,同时闭式循环的系统形式相较于室外冷却塔等装置,解决了易冻及补水量较大的问题。本课题针对数据机房室内整体环境和热通道封闭的两种散热情形,对基于微热阵列的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器传热特性、流动特性及换热系统的节能特性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对不同工质以及小蒸发段面积占比下的微热管阵列在加热温度为5~20oC,冷却温度为-15~10oC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及最优化选型。在自然对流及强制对流工况下,蒸发段长度为120 mm,充装工质为R141b时的微热管阵列的传热性能及均温性能最佳,通过对本文以及课题组前期对微热管阵列性能的研究的归纳汇总,为数据机房不同应用场景的微热管阵列选型提供参考。其次,设计并制作了微热管气-水式换热器及其实验台,对微热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与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微热管换热器热损失率较小,且逆流式的换热性能优于顺流式的。室内侧换热器的最大换热效率为81.4%,室外侧换热器的最大换热量为7.5 k W,相较于室内侧的9.3 k W减小了18.6%,室内侧换热器的最大?效率为38.5%,相较于室外侧增加了5.7%。二者空气侧最大阻力为339.8Pa,水侧最大阻力为8.86 k Pa。综合评价指标j/f 1/2相对于百叶窗翅片的板翅换热器提升了10.8%。并得到ε-NTU和压降随流量变化的拟合曲线,为后期换热器的理论设计与设备选型提供理论依据。再次,根据换热器性能的差异,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室内侧与室外侧换热器组合形式(N=0.6,0.75,1)的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在两种散热情形下,对分体式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整体环境散热情形下,N=1时的室内侧换热器的传热热阻相较于室外侧换热器减小了39.1%,系统不平衡性较明显。N=0.75时系统的传热及流动性能最优,系统最大换热量为8.7 k W,最大制冷能效系数EER为14.01。热通道封闭的散热情形条件下,N=0.75时系统具有最大换热量为12.4 k W,最大制冷能效系数EER为17.15,相较于整体散热情形分别提高了42.5%和22.4%。并得到系统EER在两种散热情形下的拟合曲线,为其在不同地区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然后,对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换热器的传热单元与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将锯齿形翅片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翅片单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表征翅片特性的传热因子j及摩擦因子f,并将其与实验值和理论经验值进行验证。将验证后的j和f、孔隙率以及物性参数作为已知条件赋予简化后的室内外换热器空气侧的多孔介质模型当中,对换热器进行模拟验证及性能优化。得到满足使用要求下的结构紧凑、换热高效的换热器结构形式。最后,对该数据机房自然冷能换热系统进行了不同地域及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节能特性分析,得出此类系统的使用条件与节能设计方法。在最优化的换热器结构形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气候区的六个典型城市,对数据机房在两种散热情形下的费效比、年节电量、投资回收期、能效指标进行了全年逐时分析。整体环境散热情形下,采用1500 m3/h小风量运行,增加模块数量的措施取得最低费效比,应用分体式自然冷能系统的数据机房的PUE值相较于采用常规空调系统的数据机房降低了11.9%~16.5%,最低PUE为1.75;热通道封闭的散热情形下,应采用2500 m3/h大风量运行,减小分体式系统模块的数量的措施取得最低费效比在0.15元/k Wh以内,投资回收期在1.7年以内,最低PUE为1.57,相较于采用常规空调系统制冷的数据机房降低了15.1%~25%。得到了分体式系统适用于不同气候区的最佳运行工况及系统模块数量,并针对不同气候区对应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给出了数据机房空调系统和分体式自然冷能系统之间切换运行的温度节点及最佳运行策略,为后期分体式换热系统的模块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二、风量及制冷剂流量对翅片管式蒸发器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量及制冷剂流量对翅片管式蒸发器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R290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沸腾流动简介 |
1.3 R290 管内两相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状况 |
1.3.1 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
1.3.2 流动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3 流动沸腾换热的理论研究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2 翅片管式蒸发器的设计与优化 |
2.1 翅片管式蒸发器简介 |
2.2 数学模型 |
2.2.1 热力计算 |
2.2.2 最佳质量流量与最大热流密度算法 |
2.2.3 制冷剂侧对流换热系数对蒸发器面积影响的算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质量流量与热流密度的变化关系 |
2.3.2 制冷剂侧传热性能对蒸发器面积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流动沸腾数值模拟基本方法 |
3.1 多相流模型 |
3.1.1 VOF模型 |
3.1.2 Mixture模型 |
3.1.3 Euler模型 |
3.2 控制方程 |
3.2.1 连续性方程 |
3.2.2 动量方程 |
3.2.3 能量方程 |
3.3 相间输运模型 |
3.3.1 相变模型 |
3.3.2 表面张力 |
3.4 湍流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R290 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1 网格划分 |
4.1.1 几何模型 |
4.1.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2 计算边界条件的设定 |
4.3 流型验证 |
4.3.1 流型划分 |
4.3.2 流型图验证 |
4.4 实验结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R290 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的模拟结果 |
5.1 R290 在水平光滑圆管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 |
5.1.1 热流密度对流动沸腾流型的影响 |
5.1.4 流型对管内压降特性的影响 |
5.2 R290 在水平光滑圆管中的传热特性分析 |
5.2.1 流场分布特性分析 |
5.2.2 质量流量与热流密度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 |
5.2.3 质量流量与热流密度对综合换热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
(2)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特性及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能源与环境现状 |
1.1.2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
1.1.3 空气源热泵技术 |
1.2 严寒地区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新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循环设计 |
1.2.2 非共沸混合工质应用 |
1.2.3 除霜技术 |
1.2.4 相变蓄热技术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2.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 |
2.1 系统构建及运行原理 |
2.2 系统理论分析 |
2.3 理论分析结果 |
2.3.1 蒸发/冷凝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2 过冷/过热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3.3 蓄热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2.4 系统内关键部件—冷凝蓄热器设计 |
2.4.1 相变材料选取 |
2.4.2 装置结构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3.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数值计算研究 |
3.1 系统内各部件数值模型建立 |
3.1.1 压缩机模型 |
3.1.2 冷凝蓄热器模型 |
3.1.3 过冷器模型 |
3.1.4 蒸发器模型 |
3.1.5 制冷剂充注量模型 |
3.1.6 求解方法 |
3.2 系统严寒地区连续运行条件下动态特性分析 |
3.3 冷凝蓄热器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3.3.1 翅片间距 |
3.3.2 管间距 |
3.4 不同制冷剂条件下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
4.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4.1.1 实验设备 |
4.1.2 测量系统及误差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性能评价指标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数值模型验证 |
4.4 蓄/放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环境温度对系统蓄热性能影响 |
4.4.2 供水流量对系统放热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应用地点选取及相应建筑热负荷设计 |
5.2 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模型建立 |
5.2.1 能耗分析模型 |
5.2.2 环境分析模型 |
5.2.3 经济分析模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能耗分析结果 |
5.3.2 环境分析结果 |
5.3.3 经济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3)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功能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翅片管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2.3 板式换热器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对本课题的启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2.1 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构 |
2.2 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2.3 换热器结构型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2.3.1 流程排布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2 流向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3 分流均匀性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4 过冷段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3.5 翅片型式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2.4 R410A制冷剂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4.1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
2.4.2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4.3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特性分析 |
2.4.4 波纹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传热系数关联式的建立 |
2.5 R401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
2.5.1 换热器内螺纹管传热实验装置 |
2.5.2 内螺纹强化管结构参数 |
2.5.3 管内制冷剂沸腾传热系数计算 |
2.5.4 实验测试数据处理 |
2.5.5 实验结果分析 |
2.5.6 R410A-润滑油在内螺纹强化管内传热关联式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410A-水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3.1 钎焊式板式换热器结构 |
3.2 板片物理模型 |
3.2.1 人字形板片结构参数 |
3.2.2 模型网格划分 |
3.3 板片数学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模型设置 |
3.3.3 边界条件设置 |
3.3.4 初始条件设置 |
3.3.5 网络无关性和步长独立性验证 |
3.4 波纹倾角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4.1 流体流态分析 |
3.4.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4.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4.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5 波纹节距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5.1 流体流态分析 |
3.5.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5.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5.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6 波纹高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3.6.1 流体流态分析 |
3.6.2 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3.6.3 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
3.6.4 传热面热流分布特性分析 |
3.7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7.1 板式换热器传热实验装置 |
3.7.2 变水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7.3 变制冷剂流量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工况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
4.1 多功能热泵系统循环原理 |
4.2 实验装置及测试系统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机组 |
4.2.3 实验测试系统及工况条件 |
4.2.4 数据采集系统及控制系统 |
4.3 低温工况下板式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3.1 低温工况对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
4.3.2 低温工况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改善研究 |
4.4 单独制冷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4.1 不同制冷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制冷+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5.1 水模块(WM)水流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2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3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5.4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6 单独制热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6.1 不同制热工况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6.2 制冷剂回收平衡后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7 制热+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7.1 水模块(WM)进水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2 室外环境温度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7.3 室内机运行容量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
4.8 单独制热水模式下换热器传热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日光温室冷冻除湿系统中蒸发器空气侧的热质传递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日光温室热湿调控研究 |
1.2.2 不同结构翅片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
1.2.3 不同结构翅片管换热器的数值研究 |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技术路线 |
2 除湿工况百叶窗圆管管翅式蒸发器模型建立 |
2.1 物理模型 |
2.1.1 模型基本计算区域 |
2.1.2 模型的基本假设 |
2.1.3 模型的网格系统 |
2.2 数学模型 |
2.2.1 控制方程与求解方法 |
2.2.2 边界条件 |
2.3 模型网格独立性验证 |
2.3.1 软件介绍 |
2.3.2 网格系统独立性验证 |
2.4 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方法正确性验证 |
2.4.1 实验结果数据处理 |
2.4.2 模拟结果数据处理 |
2.4.3 数值模拟方法正确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1 不同工况下蒸发器换热通道内流场分析 |
3.1.1 温度场分析 |
3.1.2 速度场分析 |
3.1.3 压力场分析 |
3.1.4 水蒸气浓度场分布 |
3.2 不同工况下蒸发器的热质传递特性分析 |
3.2.1 换热量对比分析 |
3.2.2 传热传质分析 |
3.2.3 平均努塞尔特数 |
3.3 不同工况下蒸发器的阻力特性分析 |
3.3.1 压降对比分析 |
3.3.2 阻力系数对比分析 |
3.4 百叶窗翅片管式蒸发器综合换热性能分析 |
3.4.1 热质传递特性 |
3.4.2 阻力特性 |
3.4.3 强化传热因子 |
3.5 本章小结 |
4 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的析湿性能 |
4.1 入口空气相对湿度对蒸发器析湿性能的影响 |
4.2 入口空气流速对蒸发器析湿性能的影响 |
4.3 百叶窗翅片与平翅片管式蒸发器析湿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百叶窗角度和翅片间距变化对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性能的影响 |
5.1 百叶窗角度和翅片间距对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 |
5.2 百叶窗角度和翅片间距对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析湿性能的影响 |
5.3 百叶窗角度和翅片间距对百叶窗翅片管蒸发器综合换热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符号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太阳能辅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增效机理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太阳能海水淡化 |
1.1.2 太阳能增湿除湿海水淡化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强化增湿过程 |
1.2.2 强化冷却除湿过程 |
1.2.3 增湿和除湿过程同时强化 |
1.3 问题分析与提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太阳能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热力循环及分析 |
2.1 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循环 |
2.1.1 单级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循环 |
2.1.2 两级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循环 |
2.1.3 改进的两级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循环 |
2.1.4 循环特点分析及讨论 |
2.2 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循环 |
2.2.1 基于压汽蒸馏的湿空气弱压缩增湿除湿理想循环 |
2.2.2 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循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实验 |
3.1 单级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实验 |
3.1.1 实验系统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两级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实验 |
3.2.1 实验系统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性能分析与优化 |
4.1 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的数学模型 |
4.1.1 蒸汽压缩式热泵 |
4.1.2 加湿器 |
4.1.3 除湿器 |
4.1.4 太阳能集热器 |
4.1.5 计算流程 |
4.1.6 模型验证 |
4.2 典型工况参数分析 |
4.2.1 湿空气和热海水流量 |
4.2.2 湿空气流量和太阳能集热面积 |
4.2.3 湿空气流量和预冷器冷却海水流量 |
4.2.4 补水器和预冷器冷却海水流量 |
4.3 两级太阳能热泵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循环的改进与分析 |
4.3.1 补水器和预冷器冷却海水流量 |
4.3.2 湿空气流量和预冷器冷却海水流量 |
4.3.3 湿空气流量和热海水流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的性能分析 |
5.1 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循环的数学模型 |
5.1.1 风机 |
5.1.2 蒸发冷凝器 |
5.1.3 节流风阀 |
5.1.4 计算流程 |
5.1.5 模型验证 |
5.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2.1 空气质量流量 |
5.2.2 喷淋海水温度 |
5.2.3 压差和压差分配比 |
5.2.4 湿空气最小相对湿度 |
5.2.5 运行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增强型弱压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实验 |
6.1 实验系统 |
6.1.1 工作原理 |
6.1.2 实验装置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1 可行性测试 |
6.2.2 喷淋海水温度 |
6.2.3 空气质量流量 |
6.2.4 海水流量 |
6.3 系统优化分析 |
6.3.1 加湿环节 |
6.3.2 压差分配调控环节 |
6.3.3 海水加热环节 |
6.4 系统性能对比 |
6.4.1 新评价指标GORe |
6.4.2 不同系统性能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创新性总结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获奖 |
(6)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及技术路线 |
2 风-水两用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方法 |
2.1 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设计方法 |
2.2 翅片管式冷凝器的选用设计方法 |
2.3 风-水两用冷凝器 |
2.4 本章小结 |
3 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及阻力特性 |
3.1 CFD数值方法介绍 |
3.2 翅片管物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3.3 计算域、边界条件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
3.4 数值计算 |
3.5 正交试验与敏感性分析 |
3.6 关联式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4 R404A制冷剂在套管式换热器传热及压降特性 |
4.1 理论模型的确定 |
4.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风-水两用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平台简介 |
5.2 实验方案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热湿传递及复合空调系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蒸发冷却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
1.2.2 ?分析在蒸发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
1.2.3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研究现状 |
1.2.4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及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蒸发冷却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分析基本原理 |
2.2.1 物理?和化学? |
2.2.2 环境状态点的选取 |
2.2.3 热力评价指标 |
2.3 不同蒸发冷却换热器的热力对比研究 |
2.3.1 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2.3.2 叉流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2.3.3 蒸发冷却换热器?分析理论模型及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系统的建立 |
3.2.1 实验样机的设计 |
3.2.2 空气预处理系统 |
3.2.3 数据测量仪器和方法 |
3.2.4 控制装置 |
3.3 空气测量条件的选取 |
3.4 误差分析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运行特性分析 |
3.5.2 叉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运行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3 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4.4 数学模型求解 |
4.5 数学模型验证 |
4.6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6.1 空气沿程温度分布 |
4.6.2 隔板和水膜厚度对一次空气出口温度的影响 |
4.6.3 入口空气干球温度的影响 |
4.6.4 入口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
4.6.5 一次空气流速的影响 |
4.6.6 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流量比的影响 |
4.6.7 通道长度的影响 |
4.6.8 单通道高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及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制冷剂热物性的计算 |
5.3 压缩机热力计算模型 |
5.4 冷凝器数学模型 |
5.4.1 换热器结构参数的计算 |
5.4.2 模型的建立 |
5.4.3 算法设计及验证 |
5.5 毛细管数学模型 |
5.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5.2 算法设计及验证 |
5.6 蒸发器数学模型 |
5.6.1 模型的建立 |
5.6.2 算法设计及验证 |
5.7 机械制冷系统仿真算法设计 |
5.8 模拟仿真平台结构设计 |
5.9 复合空调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5.9.1 方案1 对复合空调系统的影响 |
5.9.2 方案2 对机械制冷空调系统的影响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实验研究及运行特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复合空调系统实验简介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室外温度变化对复合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6.3.2 室外相对湿度变化对复合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
6.4 复合空调系统节能性分析 |
6.4.1 复合空调系统TRNSYS模型的建立 |
6.4.2 复合空调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6.4.3 复合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附录 Ⅳ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多台蒸发器并联轮换除霜空气源热泵运行特性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物理名称及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空气源热泵除霜研究进展 |
1.2.1 延缓结霜 |
1.2.2 除霜方法 |
1.2.3 除霜方法控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蒸发器热液除霜过程热力学分析 |
2.1 能量分析 |
2.2 过冷特性 |
2.3 有限时间热力学 |
2.4 蒸发器结/除霜理论研究 |
2.4.1 管内制冷剂对流换热 |
2.4.2 制冷剂物性参数 |
2.4.3 管外空气对流换热 |
2.4.4 结霜过程传热传质 |
2.4.5 湿空气物性参数 |
2.4.6 管外空气压降 |
2.4.7 除霜模型 |
2.5 系统性能 |
2.5.1 压缩机 |
2.5.2 节流阀 |
2.5.3 冷凝器 |
2.6 计算条件 |
2.7 结霜计算 |
2.8 热液除霜计算 |
2.9 结霜结果分析 |
2.10 热液除霜结果分析 |
2.11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台室外机轮换过冷除霜模拟研究 |
3.1 计算条件 |
3.2 轮换过冷除霜计算 |
3.3 结果分析 |
3.3.1 多台室外机结霜计算结果 |
3.3.2 多台室外机除霜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台室外机轮换除霜热泵实验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装置 |
4.3 实验条件 |
4.4 轮换方案 |
4.5 数据分析 |
4.6 实验结果 |
4.7 技术经济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台压缩机轮换除霜热泵控制策略及实际运行效果 |
5.1 系统组成 |
5.2 控制策略 |
5.3 运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
1.3 空调系统性能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部件仿真分析 |
2.1 涡旋压缩机仿真模型 |
2.2 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仿真分析 |
2.2.1 平行流冷凝器物理数学模型 |
2.2.2 平行流冷凝器计算流程 |
2.2.3 平行流冷凝器仿真模型验证 |
2.2.4 平行流冷凝器变工况性能分析 |
2.3 膨胀阀仿真模型 |
2.4 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仿真分析 |
2.4.1 平行流蒸发器物理数学模型 |
2.4.2 平行流蒸发器计算流程 |
2.4.3 平行流蒸发器仿真模型验证 |
2.4.4 平行流蒸发器变工况性能分析 |
2.5 板式蒸发器仿真分析 |
2.5.1 板式蒸发器物理数学模型 |
2.5.2 板式蒸发器计算流程 |
2.5.3 板式蒸发器仿真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实验研究 |
3.1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功能性需求研究 |
3.2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实验介绍及结果分析 |
3.3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分析 |
3.3.1 热泵空调系统?分析原理 |
3.3.2 热泵空调系统制冷模式?分析 |
3.3.3 热泵空调系统制热模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仿真分析平台 |
4.1 热泵空调系统性能仿真分析平台设计 |
4.1.1 系统仿真算法 |
4.1.2 系统性能仿真分析平台介绍 |
4.2 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验证 |
4.2.1 乘员舱制冷模式仿真模型验证 |
4.2.2 电池冷却模式仿真模型验证 |
4.2.3 乘员舱和电池混合制冷模式仿真模型验证 |
4.2.4 乘员舱制热模式仿真模型验证 |
4.3 热泵空调系统变工况性能分析 |
4.3.1 乘员舱制冷模式变工况性能分析 |
4.3.2 电池冷却模式变工况性能分析 |
4.3.3 乘员舱制热模式变工况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数据机房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能源现状 |
1.1.2 数据机房能耗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数据机房冷却系统研究现状 |
1.2.1 芯片级冷却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机柜级冷却系统研究现状 |
1.2.3 行间级冷却系统 |
1.2.4 房间级冷却系统 |
1.3 数据机房利用自然冷能节能的研究现状 |
1.3.1 自然冷却-风系统研究现状 |
1.3.2 自然冷却-水系统系统研究现状 |
1.3.3 自然冷却-热管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框架 |
1.4.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气-水式换热器性能研究 |
2.1 微热管阵列及其传热特性 |
2.1.1 微热管阵列简介 |
2.1.2 微热管阵列实验测试平台 |
2.1.3 微热管阵列传热性能试验研究 |
2.2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室内侧换热器性能研究 |
2.2.1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室内侧换热器实验测试系统 |
2.2.2 实验测试方案及数据处理 |
2.2.3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换热器的换热特性研究 |
2.2.4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换热器的阻力特性研究 |
2.2.5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评价 |
2.3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室外侧换热器性能研究 |
2.3.1 室外侧微热管换热器及实验测试系统 |
2.3.2 实验测试方案及误差分析 |
2.3.3 室外侧换热器传热与流动特性 |
2.3.4 室外侧与室内侧微热管换热器的?效率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性能研究 |
3.1 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构造及运行原理 |
3.2 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实验平台 |
3.3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3.3.1 实验测试方案 |
3.3.2 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
3.3.3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 |
3.4 分体式换热系统在整体环境散热情形下的性能研究 |
3.4.1 分体式换热系统热损失性能分析 |
3.4.2 分体式换热系统换热性能分析 |
3.4.3 整体环境散热情形下分体式换热系统温度及热阻分布 |
3.5 整体环境散热情形不同组合形式的系统性能研究及优化分析 |
3.5.1 不同组合形式下的系统换热性能对比分析 |
3.5.2 不同组合形式下的系统流动特性分析 |
3.5.3 不同组合形式下的性能系数 EER 对比分析 |
3.6 分体式换热系统在热通道封闭情形下的性能研究 |
3.6.1 热通道封闭情形下分体式换热系统温度及热阻分布 |
3.6.2 热通道封闭散热情形的系统换热性能对比分析 |
3.6.3 热通道散热情形下的EER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与优化 |
4.1 概述 |
4.2 锯齿形翅片单元的数值模拟研究 |
4.2.1 锯齿形翅片单元物理模型 |
4.2.2 翅片单元的数学模型 |
4.2.3 传热因子j和摩擦因子f的验证 |
4.2.4 锯齿形翅片的温度、速度及压力分布 |
4.3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换热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室内侧换热组件的换热性能验证及结果分析 |
4.3.2 微热管换热器的优化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体式自然冷能系统节能特性分析 |
5.1 数据机房节能概况 |
5.2 数据机房负荷特性模拟研究 |
5.2.1 数据机房模型及负荷特性 |
5.2.2 不同气候分区典型城市设定 |
5.2.3 不同典型城市的负荷计算 |
5.3 数据机房节能评价体系 |
5.3.1 数据机房能耗评价指标 |
5.3.2 数据机房节能改造设计及参数设定 |
5.3.3 改造后空调系统的节能评价指标 |
5.4 数据机房经济性能分析 |
5.4.1 北京地区整体环境散热情形下最佳运行模式 |
5.4.2 北京地区热通道封闭情形下最佳运行模式 |
5.4.3 不同典型城市的最佳运行模式分析 |
5.5 最佳模式下数据机房节能特性分析 |
5.5.1 整体环境散热情形下的节能特性分析 |
5.5.2 热通道封闭散热情形下的节能特性分析 |
5.5.3 不同典型城市下的节能特性对比分析 |
5.6 数据机房综合评价 |
5.6.1 电能利用效率PUE评价 |
5.6.2 碳使用率CUE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风量及制冷剂流量对翅片管式蒸发器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R290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模拟研究[D]. 王万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直接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特性及在严寒地区的应用研究[D]. 余萌. 浙江大学, 2021
- [3]R410A多功能热泵换热器传热强化及其对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D]. 罗晴.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4]日光温室冷冻除湿系统中蒸发器空气侧的热质传递特性研究[D]. 唐睿.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太阳能辅助增湿除湿海水淡化增效机理与实验研究[D]. 徐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2)
- [6]风-水两用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D]. 倪鹏飞.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热湿传递及复合空调系统特性研究[D]. 王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多台蒸发器并联轮换除霜空气源热泵运行特性与实验研究[D]. 牛建会.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9]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平台设计[D]. 张可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数据机房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分体式自然冷能换热系统性能研究[D]. 靖赫然.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