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固定资产减值对损益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鹏[1](2020)在《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基于“汤臣倍健”的案例分析》文中认为2014年以来,并购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自身的常见选择,而在并购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商誉的产生,并且通常商誉的账面金额较为庞大。这一笔庞大的资产由于缺乏较为有效的监管,在后续计量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也就导致了在我国A股市场中自2014年来频繁出现的资本“爆雷”事件。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投资者的权益也没能得到保证。进而导致学者对于现存的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是否存在优化空间展开了思考与研究,希望能找到一种更加能规避这种财务风险,同时又能反映经济实质的后续计量方式,来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本文首先对先前学者进行的研究进行了学习和归纳,研究了国内和国际上商誉和其后续计量方式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用企业的财务报告目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商誉应该选择的后续计量方式做出方向性的指引;在这方向性指引的前提下,总结对比现存常见的商誉后续计量方式存在的缺点,提出更加符合现在经济条件的商誉后续计量方式——综合法。之后再通过案例具体量化分析综合法与常见的两种商誉后续计量方式的间的优劣,从而证明综合法确实相较常见的商誉后续计量方式有其优越性。最后再对综合法还存在的不足以及本文论证存在的局限性做出说明。其中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最基本的理论,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来指导商誉后续计量方式的选择,有利于反映出更加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将商誉减值测试法与传统摊销法进行结合,并具体量化分析;提出在没有明显减值迹象时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可以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降低并购成本,鼓励他们用并购的方式进行资源的整合。
肖俊文[2](2020)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摘帽”研究 ——以*ST因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企业净利润往往是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重点指标。然而,净利润的构成背后可能潜藏着巨大的不真实性,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也很容易误导中小投资者以致做出错误判断。“戴帽”企业为了不被退市,或者其他企业为了出具“好看”的报表,往往会采用一些符合会计准则却能调节利润的手段来粉饰报表,这些调节的利润的手段便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通常操作。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具有易于操作的特点,本身具有很大的隐匿性,所以是企业调节利润的不二选择。近年来,我国修改了*ST公司“摘帽”制度,在这之前也拓展了对非经常性损益的释义。证监会将“摘帽”前提中“扣非净利润为正”这一规定摘除,无疑为许多不能依靠真实经营“摘帽”的上市公司提供了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导致越来越多的*ST企业选择利用非经常损益项目来进行盈余调节。针对越来越多风险企业选择利用非经常性项目进行盈余操纵这一事实,本文选择贝因美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先从理论和研究现状出发,运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将*ST因美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整个过程做深入研究和分析,同时将目标企业的四大能力指标与同类型的澳优和合生元进行横向比较,以及将贝因美“摘帽”前后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相关指标是否有明显改善。在全文末尾,本文也提出了对目标公司,对监管部门对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并做全文总结。
刘畅[3](2016)在《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其主要动力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技术含量高、价值大的特点,不仅是企业资产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着重考虑的要点。因而确认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额与折旧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非常重要。理论界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从折旧定义、折旧政策和折旧影响因素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并且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其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折旧金额的影响因素上。然而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无形损耗等因素,对折旧金额的影响比重逐步加大,但是目前的研究未考虑到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方面的影响。同时,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也很少被学者研究。本文首先阐明折旧的实质,通过文献回顾,结合固定资产折旧基础理论阐述固定资产折旧原理;其次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出发点,分析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金额与折旧政策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折旧金额与折旧政策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变量的选取,在现有模型基础之上构建通用模型;并对该通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选取2009-2014年沪市A股471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试图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验证这些影响因素和固定资产折旧金额与折旧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而验证固定资产折旧通用模型的适用性。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实证研究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1)技术进步、通货膨胀、资金时间价值等无形损耗影响折旧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金额。(2)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因素对折旧金额的影响比有形损耗带来的影响大,折旧金额的大小与通货膨胀率、货币时间价值基本成比例关系。(3)以股权集中度为变量的股权结构对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选择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折旧政策选择强度的影响是反向的;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折旧政策选择强度的影响是正向的。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以期为高新技术企业,甚至全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选择提供更符合实际、更合理可靠的方法和依据,为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李壮志[4](2012)在《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与固定资产折旧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阐明了固定资产折旧的经济内涵、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各种折旧方法的比较、运用折旧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折旧方法的现实依据。
郭建玲[5](2011)在《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研究 ——基于2008年所得税改革的实证检验》文中认为综合国外研究成果来看,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制度动因,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因,债务契约动因,政治成本动因,税收动因等我国的研究证实资本市场制度动因,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因,债务契约动因,政治成本动因的存在,并取得了大量证实但是,关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研究比较少,而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税率降低,为研究企业的避税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的背景,笔者以此为引,研究企业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首先,笔者以针对我国2008年企业所得税率降低为契机,应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证明了对于2007年到2008年税率降低的公司进行了利润转移以达到避税的目的,并由此可以推出,当企业预期所得税率变化时,会通过利润转移进行避税其次,笔者结合我国会计和税收制度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制度差异,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及避税动机三个方面对会计-税收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而中国理论与实务界对会计-税收差异的讨论大凡停留于对两种制度条款之间差异的定性比较,鲜有文献对会计-应税损益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考察,为会计-税收差异的实证分析及企业避税的盈余管理行为作出贡献最后,笔者证明了避税动机的存在及企业常用的避税手段,2007年新会计制度实施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及投资收益,为企业避税十分有利的工具
邹华[6](2010)在《湘邮科技公司应对会计准则变更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同时也鼓励非上市公司自愿实行。随着该准则应用指南在2006年底的正式发布,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形成。新会计准则较之旧准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必然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财务状况乃至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变化对上市公司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以及上市公司应如何有效应对,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从新会计准则体系所倡导的会计理念出发,试图把握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对会计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进而将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邮科技”)的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作为一个历史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会计准则变更过程中企业如何最快、最有效地适应变化。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化对湘邮科技会计工作和财务报告造成了明显影响。这些变化短期内可能会带来湘邮科技业绩的大幅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将使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加真实、可靠。本文基于企业立场,研究会计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会计事务的影响,并总结上市公司的应对经验。我们认为,这一研究对于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事务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有效应对将来的会计准则变更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邓中华[7](2010)在《矿业企业税务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对税务会计的研究主要限于税务会计理论方面,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税务会计假设和一般原则、税务会计的内容和特点、税务会计的模式、税务会计的目标等等,而对税务会计实务的研究还较少有人涉足;但只有开展对税务会计实务的研究,如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方法、税务会计凭证和调整工作底稿与税务会计报表、纳税筹划等,才能促进税务会计尽早并真正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因此,本文在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税务会计独立的调整核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业的特点,对矿业企业各税种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和纳税筹划在理论和实务上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对各种税务会计概念述评和对税务会计四个典型认识误区剖析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税务会计的内涵,,对税务会计范围的三类观点进行了分析,探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分析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必要性。从理论上对税务会计调整核算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进行比较,对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尽早建立税务会计准则并对税务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纳税筹划的含义、特征、纳税筹划应遵循的原则。对矿业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进行了研究。所得税是矿业企业税务会计调整核算中的重点税种,在对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矿业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矿业企业流转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进行了研究。流转税各税种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中的差异较少,对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诸多税种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核算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将纳税筹划的一般原理与矿业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探讨了矿业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的纳税筹划方法。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①重新界定了税务会计的内涵,提出了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新观点,为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真正分离出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完善了税务会计理论;②总结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方法与特点,首次提出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可分为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两种类型,构建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理论体系,有利于税务机关的税收征收管理;③在研究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企业各税种的税务会计调整分录、调整工作底稿的设计思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推进了税务会计的实务研究;④考虑矿业的特殊性,将税务会计调整核算运用到矿业企业中去,并给出了案例。⑤将纳税筹划的一般原理与矿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探讨了矿业企业的所得税、资源税等税种的纳税筹划方法,对矿业企业合法降低税负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娟[8](2010)在《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研究 ——以西安市某出口型生产企业为例》文中指出固定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企业全部资产总价值中占有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固定资产折旧费、后续支出费等费用是影响企业成本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对固定资产进行纳税筹划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出口型生产企业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长期存在的一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本文将对该类企业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能使企业的税负最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采用逻辑推理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六部分对全文进行叙述。第一章绪论主要提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阐明作者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从纳税筹划的概念入手,整理总结了目前普遍适用的纳税筹划的原则、手段和方法;第三章分析了出口型生产企业的特点,阐述了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的一般方法及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的空间;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与重点章节,主要针对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自身的一些特点,提出并建立了在购入阶段采用融资租赁和贷款购入二者的优劣比较模型,和在资产使用过程中选取折旧方法上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方法的比较模型,并对以上两个模型进行了求解;第五部分是实例验证,笔者以西安市某出口型生产企业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第六部分为结论和展望,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具体的针对某类企业的固定资产特点进行分析后,建立了融资租赁和贷款购入优劣比较模型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模型,通过对这两个数学模型的求解,得出结论,使得企业能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有利的方法,进而使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不足之处在于,这两个模型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并不对所有类型的企业适用;在模型的建立上,笔者考虑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有限,可能还有一些因素考虑的不够充分。这些都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继续努力。
陈钰泓[9](2009)在《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只有死亡和纳税是逃脱不了的”,这是英美国家早就流传的名言。1935年英国上议院汤姆林勋爵在“国内税务局专员与威斯敏斯特公爵诉讼案”中,有一段着名的司法声明:“任何人都有权根据恰当的法律来安排他的事务,使缴纳的税收比没有这样安排的要少。如果他成功地这样安排,使缴纳的税收减少了,那尽管国内税务局专员或其他纳税人可能不欣赏他的精心筹划,他是不能被强迫多缴纳税收的。”自此,英国及许多受英国影响的国家的税务案例,都在对照这一判例的精神来处理纳税人的税务筹划,即本文定义的纳税筹划。纳税筹划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依托税收政策法规的合理导向,通过资本、资源的有效配置,获取收益与税负的最佳配比,从而使税后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它的纵深发展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实际上是由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职工等之间的契约组成的“契约的联结”。在我国的税收征管体系中,政府与企业的税负契约是以会计数据及相关行为决定税负大小的重要指标。在履约过程中,投资者与经营者由于掌握着公司真实的会计信息,自然会主动、有目的地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来左右会计数据及其相关行为,减轻税负,谋取自身利益。因而,纳税筹划和企业的经营行为息息相关,是一种高层次理财活动,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进一步扩大,进行纳税筹划和盈余管理的能力就越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税收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保证纳税人权利的制度进一步法律化和透明化,纳税人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这正是纳税筹划产生和开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及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显着增大,这对其经营成果的大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税法许可的前提下,利用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进行合理的财务安排,使得纳税筹划的可能性和盈余管理的空间大大增加。相应地,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为手段的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变得更为复杂多变。自Modigliani & Miller(1963)考虑了税收因素的影响而修正了由二者于1958年创建的MM理论,从而建立新MM理论进行研究以来,西方关于所得税影响公司资本结构、股利分配等方面财务政策选择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近年来,尽管也出现了一些有关税收利益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文献,但研究较为零散且不够深入,未见有人系统性地研究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等问题。会计和税法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两种制度的不同必然导致会计-税收差异(Book-Tax Difference),具体体现为会计损益与企业所得税应税损益之间的差异,即会计-应税损益差异。显然,可将这种差异就作为研究纳税筹划和盈余管理问题的切入点。在中国,最近几年有不少学者对税收与会计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但未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同时,中国理论与实务界的相关研究,大凡停留在对会计和税收两种制度条款之间差异进行定性比较,鲜有文献对两种制度差异背景下企业的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更鲜有人对新会计准则和受其影响出台的新企业所得税制度下的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关系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鉴于此,本人以会计-应税损益差异为内含逻辑起点,采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尝试系统、深入地探究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的纳税筹划,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等问题。一方面力争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并系统地分析中国的问题,以弥补国内外理论界在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为国内读者介绍西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笔者相信,本文的研究,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全文主要讨论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1)导论;(2)相关理论基础;(3)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基本问题分析;(4)新会计准则及其对纳税筹划的影响;(5)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6)纳税筹划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7)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全文以相关基本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纳税筹划的概念界定及学科定位为基础,以会计-应税损益差异为内含逻辑起点,探讨新会计准则对纳税筹划的影响,对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进行定量研究,并分析纳税筹划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等问题。本文规范思考和实证检验的主要脉络如下:1、导论。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相关中西方文献进行综述,介绍论文结构、研究思路及方法,并总结论文的创新与不足。2、相关理论基础。本章主要是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有: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完备性,企业行为的机会主义性,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博弈论及契约理论,以及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的分析,旨在为全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3、纳税筹划和盈余管理的基本问题分析。笔者认为,税收筹划,是一个内涵较广的概念,包括征税筹划和纳税筹划,而纳税筹划在学科定位上归属于财务管理学的范畴。本文的研究以纳税主体对其所得进行纳税筹划的概念为基础,追溯纳税筹划的产生和发展,总结其必要性和研究意义。通过对会计损益与应税损益的概念界定,指出会计损益与应税损益的差异所在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的前提,也是分析纳税筹划和盈余管理关系的纽带,由此推论出其构成本文研究的内含逻辑起点。通过对本章内容的逐一研究和分析,旨在理清本文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为后文的研究明确范围,也从规范理论分析方面为后文研究作出有益的支撑。4、新会计准则及其对纳税筹划的影响。在本章中,笔者首先对新会计准则进行介绍,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会计准则的产生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继而,通过对比新旧会计准则及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介绍,以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定背景、内容,及新会计准则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及其纳税筹划的影响。通过本章的研究,为后文对在新会计准则影响下的企业纳税筹划和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作出制度和政策背景的铺垫。5、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本章作为本文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前文理论分析和政策背景铺垫的落实,又是对本文试图探索的盈余管理与纳税筹划的关系的印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首先用一个引子,交待了笔者进行实证研究的意图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接着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进而进行了研究设计、样本选择和描述性统计,继而得出实证分析结果,研究结论主要如下: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会考虑采用纳税筹划手段减少所得税费用支出,从而增加公司留存收益的总额。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理性的公司管理层有可能会充分地利用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不同规定,及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调减高税率或低优惠年度的经营性会计损益至低税率或高优惠年度,以平滑各期的所得税成本。笔者通过考察2005~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所得税费用的变化额度同操控性税后应计损益的关系情况,证实了该结论具有普遍性。并且,检验结果也表明,考察期各年所得税费用变化额度(即以纳税筹划为手段的盈余管理水平)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并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的年度内,可操控性税后应计利润平均值远大于其实施后年度的可操控性税后应计利润平均值。从而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以纳税筹划为手段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有效抑制。研究同时发现,上市公司的确存在通过纳税筹划影响所得税费用支出,从而使操控性税后利润数额变大,实现总体盈余管理幅度增大的普遍现象。可见,从最大化股东财富的角度看,纳税筹划与基于所得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共性,纳税筹划也是基于所得的盈余管理的手段或途径之一。但是,中国目前的纳税筹划研究基本上停留于税法与会计制度条文的异同分析层面,基本没有开展相应的实证研究。因此,开展该领域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也可一定程度地拓宽纳税筹划研究的内容,并可相应改变纳税筹划领域的研究范式。对此,希望本文的肤浅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6、纳税筹划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本章首先采用归纳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披露及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并引入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及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贡献。继而,采用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地分析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并对比资本市场对纳税筹划下会计信息的要求,发现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规定的不足,由此,进一步分析纳税筹划对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通过本章的规范研究,旨在体现全文研究主题的应用价值。7、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是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将成为盈余管理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领域。本文以会计-税收差异为内含逻辑起点,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对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之间进行关联研究,且研究取得预期效果,并对由此引出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及对之的政策性建议进行探讨。中国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囿于学术水平、认知能力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本文对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关系问题的研究也仅是一种尝试。尽管如此,本文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但有助于梳理该领域研究的脉络和发展方向,而且能给今后的研究以启迪。从研究的整个过程中,笔者有如下启示及展望:(1)运用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解释制度变迁;(2)全面权衡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3)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考量所得课税的盈余管理相互交织;(4)区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进行研究;(5)新准则与新税制实施后的相关研究。
熊婷[10](2009)在《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会计制度的制订者强制性要求企业做出相应的会计政策变更,如法律、法规和政府管理机构的行政指令等,不论企业经营当局是否愿意都必须执行。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作为会计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在近几年愈来愈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特别是2006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对多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政策进行了变更,使得上市公司大范围地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行为,为中国的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主要运用规范的会计研究方法,并辅助以部分的实证内容,对中国的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希望能够揭示出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以及这种强制性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为监管机构科学制定会计政策、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供依据和思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内容安排和主要贡献。第二章,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基础问题研究。论述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基础问题,包括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变更、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界定,为全文的研究分析打下基础。第三章,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本章首先从市场反应研究、契约理论研究、企业应对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外有关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研究进行分类论述。然后从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对国内有关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文献进行综述。第四章,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历史沿革。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自1985年起的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历史,并总结其特点,然后重点分析了2006年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带来的会计政策变更。第五章,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分别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对我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进行探讨,阐明我国的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第六章,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通过研究面对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时上市公司的反应来说明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具有经济后果。根据企业的应对措施向监管机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谈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固定资产减值对损益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固定资产减值对损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基于“汤臣倍健”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商誉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 |
2.1 商誉的文献回顾 |
2.1.1 商誉的本质 |
2.1.2 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 |
2.1.3 概括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财务报告目标 |
2.2.2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
3 传统商誉后续计量方法存在的问题 |
3.1 现行减值法的缺点 |
3.1.1 与经济实质相悖 |
3.1.2 会冲击我国经济市场 |
3.1.3 可能存在盈余管理 |
3.1.4 测试手段执行难度高 |
3.2 传统摊销法的缺点 |
3.2.1 反映的会计信息较为机械 |
3.2.2 选择的摊销年限较长 |
4 商誉后续计量优化方法的研究 |
4.1 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 |
4.2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
4.3 商誉的后续计量的本质 |
4.4 提出改进方法——综合法 |
4.4.1 摊销法对减值测试法缺点的弥补 |
4.4.2 减值测试法对摊销法缺点的弥补 |
4.4.3 摊销年限的确定 |
4.4.4 综合法介绍 |
5 具体案例应用 |
5.1 案例公司概况 |
5.1.1 汤臣倍健概况 |
5.1.2 并购商誉形成过程 |
5.2 三种方法应用 |
5.2.1 减值测试法 |
5.2.2 传统摊销法 |
5.2.3 综合法 |
5.3 改进方法结果对比 |
5.3.1 对商誉的影响 |
5.3.2 对净利润的影响 |
5.3.3 对成本的影响 |
6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摘帽”研究 ——以*ST因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文献 |
2.1.2 盈余管理相关文献 |
2.1.3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
2.1.4 ST制度相关文献 |
2.1.5 ST公司与盈余管理“摘帽” |
2.2 文献评述 |
第3章 相关理论 |
3.1 基础理论 |
3.1.1 非经常性损益定义 |
3.1.2 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要求 |
3.1.3 盈余管理定义 |
3.1.4 盈余管理方式 |
3.2 支撑理论 |
3.2.1 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
3.2.2 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动机 |
第4章 ST制度下对摘帽公司的现状分析 |
4.1 ST制度 |
4.2 对“摘帽”公司的现状分析 |
第5章 *ST因美“摘帽案例分析 |
5.1 *ST因美背景介绍 |
5.1.1 企业概况 |
5.1.2 企业股权结构 |
5.1.3 行业现状 |
5.2 *ST因美“摘帽”动机分析 |
5.2.1 扭亏为盈以避免退市风险 |
5.2.2 稳定股价保护现金流 |
5.2.3 维护公司形象增加产品竞争力 |
5.3 *ST因美“摘帽”条件分析 |
5.3.1 合规性:退市制度的修改 |
5.3.2 可操作性:企业会计准则的漏洞 |
5.3.3 隐蔽性:信息不对称 |
5.4 *ST因美“摘帽”手段分析 |
5.4.1 通过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调节利润 |
5.4.2 通过处置非流动性资产调节利润 |
5.4.3 通过政府补助、补偿调节利润 |
5.5 *ST因美财务状况与竞企对比分析 |
5.5.1 盈利能力 |
5.5.2 偿债能力 |
5.5.3 营运能力 |
5.5.4 发展能力 |
5.6 案例小节 |
第6章 相关建议 |
6.1 针对目标公司的建议 |
6.2 针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6.3 针对利益相关人的建议 |
结论 |
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固定资产折旧相关理论综述 |
2.1 折旧的内涵 |
2.1.1 折旧的几种定义 |
2.1.2 折旧的实质 |
2.2 固定资产折旧理论基础 |
2.2.1 固定资产价值转移理论 |
2.2.2 固定资产价值补偿理论 |
2.2.3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论 |
2.3 国内外折旧政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折旧政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折旧政策研究现状 |
2.3.3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3.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的理论分析 |
3.1 高新技术企业 |
3.1.1 高新技术 |
3.1.2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3.1.3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
3.2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 |
3.3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 |
3.3.1 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 |
3.3.2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
3.3.3 税收政策 |
3.3.4 股权结构 |
3.3.5 其他 |
4.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和实证研究设计 |
4.1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技术进步对折旧政策的影响 |
4.1.2 通货膨胀对折旧政策的影响 |
4.1.3 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折旧政策的影响 |
4.1.4 股权集中度对折旧政策选择的影响 |
4.2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模型变量设计 |
4.2.1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模型自变量的测算 |
4.2.2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模型因变量的测算 |
4.2.3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模型控制变量的测算 |
4.3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5.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回归分析 |
5.1 样本的选取与来源 |
5.2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影响因素模型描述性统计 |
5.2.1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金额影响因素模型描述性统计 |
5.2.2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选择影响因素模型描述性统计 |
5.3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金额影响因素模型回归分析 |
5.4 高新技术企业折旧政策选择影响因素模型有序probit模型估计 |
6.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4)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论基础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 |
企业选择折旧方法的现实依据 |
(5)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研究 ——基于2008年所得税改革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 |
1.3 论文的创新与贡献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计量方法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联系 |
2.1.1 会计-税收差异会计制度及税收法规 |
2.1.2 盈余管理的概念 |
2.1.3 所得税避税的概念 |
2.1.4 会计-税收差异盈余管理与所得税避税的关系 |
2.2 会计-税收差异的计量方法 |
2.2.1 基于纳税申报数据的计量方法 |
2.2.2 基于财务报告数据的计量方法 |
2.2.3 纳税申报数据和财务报告数据相结合的计算方法 |
2.3 会计-税收差异和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
2.3.1 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差异文献综述 |
2.3.2 盈余管理和所得税避税的文献综述 |
2.4 盈余管理的手段的文献综述 |
2.4.1 应计利润管理的方式 |
2.4.2 操纵真实经济交易的方式 |
2.4.3 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 |
2.4.4 分类移位的方式 |
第三章 避税动机的利润转移实证分析 |
3.1 假设发展及回归模型 |
3.2 样本筛选 |
3.3 实证分析 |
3.3.1 CACC 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
4.1 会计-税收差异的估计 |
4.1.1 会计-税收差异的计量 |
4.1.2 正常会计-税收差异的估计 |
4.1.3 非正常会计-税收差异的估计 |
4.2 盈余管理因素的会计-税收差异 |
4.2.1 操控性应计值的估算模型 |
4.2.2 操控性应计值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4.3 避税动机的会计-税收差异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 |
4.3.2 避税因素的变量选取 |
4.3.3 变量的选取与实证模型 |
4.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5 稳健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5.1 全文结论 |
5.2 文章不足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琼斯模型参数估计行业分类 |
附录 2 上市公司纳税调整项目 |
附件 |
(6)湘邮科技公司应对会计准则变更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新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动分析 |
2.1 新旧准则总体比较 |
2.1.1 形成系统化的准则体系 |
2.1.2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变动 |
2.1.3 增加了新的会计计量属性 |
2.1.4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冲回的新规定 |
2.1.5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
2.1.6 关联交易概念的细化 |
2.1.7 债务重组收益的确定 |
2.1.8 改变了处理方法和理论依据 |
2.2 新旧准则详细比较 |
2.2.1 存货准则实施的影响 |
2.2.2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实施的影响 |
2.2.3 无形资产准则实施的影响 |
2.2.4 固定资产准则实施的影响 |
2.2.5 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的影响 |
2.2.6 借款费用准则实施的影响 |
第3章 准则变动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要求分析 |
3.1 对上市公司人员组织的要求 |
3.1.1 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建设 |
3.1.2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
3.1.3 强化会计职业的责任意识 |
3.2 对上市公司财务处理流程的要求 |
3.2.1 强化会计内控 |
3.2.2 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 |
3.2.3 改变以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控制体系 |
3.2.4 改变投资的管理方式 |
3.2.5 加强税收策划的基础工作 |
3.2.6 需要相应调整股利分配政策 |
3.3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操作要求 |
3.3.1 首次执行会计准则执行要求 |
3.3.2 在执行新准则时面临的技术性问题 |
第4章 湘邮科技应对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措施 |
4.1 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背景资料 |
4.1.1 湘邮科技公司简介 |
4.1.2 组织结构及其涉及的行业 |
4.2 湘邮科技财务操作变化具体分析 |
4.2.1 存货发出成本取消后进先出法 |
4.2.2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
4.2.3 核算无形资产的财务处理改变 |
4.2.4 固定资产弃置费的会计处理 |
4.2.5 生产模具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
4.2.6 自建办公楼借款费用分析 |
4.3 湘邮科技保障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应对措施 |
4.3.1 执行存货新准则的应对措施 |
4.3.2 执行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应对措施 |
4.3.3 执行无形资产准则的应对措施 |
4.3.4 执行固定资产准则的应对措施 |
4.3.5 执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应对措施 |
4.3.6 执行借款费用准则的应对措施 |
第5章 上市公司应对准则变更的经验和建议 |
5.1 增加或者减少相应的职能部门 |
5.2 对财务软件和操作进行实时更新 |
5.3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
5.4 充分重视人员培训和人才引进 |
5.5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
5.6 进行税务策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矿业企业税务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矿业企业的特点与现状 |
1.1.2 目前我国矿业企业税负情况 |
1.1.3 我国税务会计研究综述 |
1.1.4 纳税筹划研究综述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税务会计理论问题研究 |
2.1 税务会计概念探讨 |
2.1.1 定义税务会计的观点述评 |
2.1.2 对税务会计分类的探讨 |
2.2 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的必要性分析 |
2.2.1 从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协调性看税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
2.2.2 税务会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与会计要素 |
2.2.3 税务会计的分离有实践中的必要性 |
2.3 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探讨 |
2.3.1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分析 |
2.3.2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辨析 |
2.4 对税务会计认识误区的剖析 |
2.4.1 关于税务会计认识上的误区 |
2.4.2 关于税务会计认识误区的原因分析 |
2.4.3 为使人们走出对税务会计认识误区应采取的措施 |
2.5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基本原理探讨 |
2.6 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探讨 |
2.6.1 对与财务会计相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分析 |
2.6.2 对与财务会计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分析 |
2.7 关于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特点的探讨 |
2.7.1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差异性 |
2.7.2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动态性 |
2.7.3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全程性 |
2.7.4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刚性 |
2.7.5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中调整分录的特点 |
2.8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方法研究 |
2.8.1 直接调整核算和间接调整核算的诠释 |
2.8.2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计算方法 |
2.8.3 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会计资料 |
2.9 税务会计准则研究 |
2.9.1 制定税务会计准则的必要性探讨 |
2.9.2 税务会计准则的地位与性质分析 |
2.9.3 税务会计准则的内容设计 |
2.10 纳税筹划理论研究 |
2.10.1 纳税筹划的含义 |
2.10.2 纳税筹划的特征 |
2.10.3 纳税筹划应遵循的原则 |
2.11 小结 |
第三章 矿业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 |
3.1 矿业企业所得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基础研究 |
3.2 时间性差异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 |
3.2.1 税法先确认费用或损失的时间性差异的调整核算 |
3.2.2 税法后确认费用或损失的时间性差异的调整核算 |
3.3 收入的永久性差异调整核算实务研究 |
3.3.1 永久性差异分类探讨 |
3.3.2 可免税收入的内容及调整核算 |
3.3.3 应纳税收益的内容及调整核算 |
3.4 扣除项目永久性差异的调整核算实务研究 |
3.4.1 不可抵减费用、损失的内容及调整核算 |
3.4.2 可抵减费用、损失的内容及调整核算 |
3.5 所得税调整工作底稿设计 |
3.6 小结 |
第四章 矿业企业流转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 |
4.1 矿业企业增值税的调整核算概论 |
4.2 矿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购销业务的增值税调整核算实研究 |
4.2.1 国内购进货物的调整核算 |
4.2.2 进口货物的调整核算 |
4.2.3 销售货物的调整核算 |
4.2.4 购入免税农产品的调整核算 |
4.3 矿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视同销售行为的调整核算研究 |
4.3.1 将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调整核算 |
4.3.2 将自产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的调整核算 |
4.3.3 将货物用于集体或个人消费的调整核算 |
4.3.4 将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的调整核算 |
4.4 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研究 |
4.4.1 收入型增值税的调整核算 |
4.4.2 消费型增值税的调整核算 |
4.5 矿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研究 |
4.6 矿业企业资源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 |
4.7 矿业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 |
4.7.1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务会计计量的调整 |
4.7.2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务会计记录的调整 |
4.8 矿业企业教育费附加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实务研究 |
4.8.1 教育费附加税务会计计量的调整 |
4.8.2 教育费附加税务会计记录的调整 |
4.9 矿业企业收入计量和关联企业间收入的计量差异的调整核算 |
4.9.1 对矿业企业收入计量的调整核算 |
4.9.2 对矿业企业关联企业间收入的调整核算 |
4.10 小结 |
第五章 矿业企业纳税筹划实务研究 |
5.1 矿业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实务研究 |
5.1.1 矿业企业筹资阶段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
5.1.2 矿业企业投资阶段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
5.1.3 矿业企业经营阶段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
5.1.4 矿业企业改制重组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
5.2 矿业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研究 |
5.2.1 利用运输费用进行纳税筹划的研究 |
5.2.2 利用销售方式进行纳税筹划的研究 |
5.2.3 利用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的研究 |
5.2.4 利用购进固定资产进行纳税筹划的研究 |
5.3 矿业企业其他税种纳税筹划实务研究 |
5.3.1 资源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
5.3.2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纳税筹划研究 |
5.3.3 营业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
5.3.4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
5.3.5 房产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某矿业企业有关涉税的经济业务 |
附录2 某矿业企业有关涉税业务现行财务会计处理分析 |
附录3 某矿业企业涉税业务在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分离情况下的财务会计处理 |
附录4 某矿业企业涉税业务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探讨 |
附录5 某矿业企业纳税筹划报告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研究 ——以西安市某出口型生产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主体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纳税筹划的概念界定 |
2.1.1 纳税筹划的含义 |
2.1.2 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避税的区别 |
2.2 企业纳税筹划的一般原则 |
2.3 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
3 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思路 |
3.1 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特点分析 |
3.1.1 固定资产概述 |
3.1.2 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特点分析 |
3.2 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的空间 |
3.3 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
4 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设计 |
4.1 固定资产购入纳税筹划模型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模型的建立 |
4.1.3 模型的求解 |
4.2 固定资产折旧纳税筹划模型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模型的建立 |
4.2.3 模型的求解 |
4.3 处置时的纳税筹划----销售价法方程 |
5 实例检验 |
5.1 X公司简介 |
5.2 X公司固定资产情况 |
5.3 X公司固定资产纳税筹划设计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9)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纳税筹划的文献综述 |
1.2.2 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1.3 论文结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和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与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 |
2.1.1 经济人的有限理性 |
2.1.2 信息的不完备性 |
2.1.3 企业行为的机会主义性 |
2.1.4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
2.1.5 博弈论 |
2.1.6 契约理论 |
2.2 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 |
2.2.1 绝对收益筹划原理和相对收益筹划原理 |
2.2.2 税基筹划原理、税率筹划原理和税额筹划原理 |
3. 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基本问题分析 |
3.1 纳税筹划的概念界定及学科定位 |
3.1.1 纳税筹划的概念界定 |
3.1.2 纳税筹划的特征 |
3.1.3 纳税筹划的学科定位 |
3.2 纳税筹划的产生及意义 |
3.2.1 溯源会计与税收的关系 |
3.2.2 纳税筹划的起源和成因分析 |
3.2.3 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 |
3.3 盈余管理的概念、特征及方法 |
3.3.1 盈余管理的概念 |
3.3.2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
3.3.3 盈余管理的基本方法 |
3.4 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3.4.1 关于会计损益和应税损益 |
3.4.2 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4. 新会计准则及其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
4.1 新会计准则体系及其与旧准则的比较 |
4.1.1 新会计准则的产生及意义 |
4.1.2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内容 |
4.1.3 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差异比较 |
4.2 新会计准则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影响 |
4.2.1 新会计准则中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
4.2.2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制定背景及内容 |
4.2.3 新会计准则对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影响 |
4.3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及其纳税筹划的影响 |
4.3.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
4.3.2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影响 |
5. 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相关文献回顾 |
5.3 研究设计 |
5.3.1 盈余管理测度模型分析与选择 |
5.3.2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及其变量设计 |
5.4 数据采集与样本选择 |
5.4.1 数据采集 |
5.4.2 样本选择 |
5.5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纳税筹划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 |
6.1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问题 |
6.1.1 会计信息质量及其披露 |
6.1.2 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一般分析 |
6.2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 |
6.2.1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和要求 |
6.2.2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贡献 |
6.3 纳税筹划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 |
6.3.1 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
6.3.2 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信息披露的规定 |
6.3.3 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信息披露的不足 |
6.3.4 纳税筹划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1 主要研究结论 |
7.1.2 政策性建议 |
7.2 研究前景及展望 |
7.2.1 实务发展前景 |
7.2.2 研究启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 |
四、 主要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基础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会计政策概念的界定 |
一、 政策 |
二、 会计政策 |
第二节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 |
一、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涵 |
二、 会计政策变更的分类 |
章末小结 |
第三章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一节 国外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市场反应研究 |
二、 契约理论研究 |
三、 企业应对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规范研究 |
二、 国内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证研究 |
章末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历史回顾 |
一、 我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历史 |
二、 我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特点 |
第二节 新会计准则下的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 |
章末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理论原因 |
一、 寻租理论的解释 |
二、 契约理论的解释 |
三、 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 |
四、 可比性(含—致性)与可靠性的选择 |
第二节 我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现实原因 |
一、 资本市场的需要 |
二、 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 环境变化的需要 |
章末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 |
第一节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概述 |
一、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具有经济后果 |
二、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后果的分类 |
第二节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经济后果的具体分析 |
一、 投资性房地产 |
二、 债务重组 |
三、 非流动资产减值 |
第三节 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
一、 应对措施之一——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
二、 应对措施之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
三、 应对措施之三——关联方交易 |
第四节 对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监管建议 |
1、加强监督管理 |
2、加大惩罚力度 |
3、完善与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
章末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谈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固定资产减值对损益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基于“汤臣倍健”的案例分析[D]. 高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摘帽”研究 ——以*ST因美为例[D]. 肖俊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刘畅.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4)
- [4]谈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影响[J]. 李壮志. 企业家天地, 2012(05)
- [5]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研究 ——基于2008年所得税改革的实证检验[D]. 郭建玲.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4)
- [6]湘邮科技公司应对会计准则变更的经验研究[D]. 邹华. 湖南大学, 2010(08)
- [7]矿业企业税务会计研究[D]. 邓中华. 中南大学, 2010(01)
- [8]出口型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研究 ——以西安市某出口型生产企业为例[D]. 周娟. 西安工业大学, 2010(04)
- [9]纳税筹划与盈余管理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影响[D]. 陈钰泓.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10]中国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研究[D]. 熊婷. 厦门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