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军[1](2021)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总结提炼出能够有效指导生态文明实践的生态智慧,
王雪薇[2](2021)在《中国古代生态实践智慧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
王英[3](2021)在《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民族若无文化给予精神力量的支撑,那么她难以实现自立和自强,一项事业若无文化给予精神力量的支撑,那么它难以实现持续和推进。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逐渐凸显,成为各国关注的领域,而我国文化发展有自己文化传统的优势可以依托。鉴于此,习近平同志面对近百年来未曾有过如此大变化的国际局势,着眼于延绵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推进到了一个“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阶段。尤其在实践上,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且独特的有助于突破社会发展瓶颈的思想理念以及有利于个人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融会贯通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治国理政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传统与当代的凖接。习近平同志这一与时俱进的实践性探索不仅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弘扬,更增强了建设伟大事业的文化自信。本文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思想精华,在已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所作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明晰习近平同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时代背景,在科学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别对历史要求与现实要求作出详细阐述。其次,本文阐述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生动应用的学理基础,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关于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的观点或论述,使其作为习近平同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理论支撑。再者,本文也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维度分析习近平同志展开这一实践性探索所呈现的哲学底蕴。基于此,本文探讨习近平同志是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凖接的,认为习近平同志从治国理政场域入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相契合的部分保留并改造,以促进当代社会发展困境与难题得以解决,从而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话语形式的转换和话语内容的延展。最后,本文阐释习近平同志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探寻突破我国乃至国际社会发展瓶颈的中国思路与方案,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这一实践性探索在回应了时代课题要求的同时,也丰富了时代发展的理论。
刘娜[4](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张藜萱[5](2020)在《儒家生态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全球环境受损,生态系统脆弱。如何有效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建立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传统儒家生态思想蕴含丰富且深奥的生态智慧,继承与发展儒家生态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生态观,借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智慧和实践经验,结合新时代生态危机爆发与生态运动兴起的背景,对中国传统儒家生态思想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生生不息”等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实现了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秩序转换、从“民胞物与”到“绿色行动”的生态实践演化、从“生生不息”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的拓展。从理论上、制度上超越儒家生态思想,将儒家生态思想运用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传统儒家生态观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在理论层面不仅开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新境界、拓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而且推动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现实层面引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同时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中国贡献。儒家生态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不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方向,而且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及措施趋向成熟。
梁伟[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之路。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的重要使命。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引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界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出发,阐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理论层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要求和价值取向进行了论述。第四章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第五章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六章提出了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研究,旨在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促进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念。
吕柔倩[7](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强调导致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当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人们由过去的“求温饱”转变到如今的“求生态”,绿水青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系列新观点与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它以马克思的生态观为基础,充分吸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阶段关于生态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赋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多方面内容,引领新时代发展的方向。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民生为出发点,提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及生态安全是民生安全的重要保障等论断,最终的价值指归在人民。其次用全球视野从高度上对生态文明进行阐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而且也需要全球的携手合作。最后从生态文明的践行角度上提出生态文明同样地需要法制来为其保驾护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在理论上,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思想内涵,弘扬了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时代价值,也升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实践上,一方面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理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另一方面也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更好地推动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姬琼[8](2020)在《论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融合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进入新时代,我国始终秉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走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因此,科学、系统、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我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既实现了中国数千年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复兴,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完成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化。基于此,本文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入手,在充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各个学派的哲学观念和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进行梳理,认识两种生态思想的本质,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只不过一个是朴素猜想,一个是科学揭示),且两种生态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融合统一,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了发展的宏伟蓝图,形成了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有效促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法治化,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步实现绿色转型。
李俏[9](2020)在《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挖掘与升华》文中指出湘南瑶族基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民族特性,在长期与大自然互动过程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别具特色的湘南瑶族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观。以湘南地区的江华、江永、东安、常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湘南瑶族进行田野调查,从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入手,陈述湘南瑶族的起源、分布和自然条件,分析湘南瑶族生态伦理文化受儒家、道家文化影响的程度,从生态伦理学的视域分析湘南瑶族地区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然崇拜。湘南瑶族生态伦理内含于湘南瑶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内化于湘南瑶民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中,形成于湘南瑶民的认识、观念和信仰中,最终诉诸于湘南瑶民的实践活动中。立足于生态伦理的维度挖掘湘南瑶族与自然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以及道德规范;基于民族伦理学的视角,通过与其他民族和不同地域的瑶族相比较的视角,探究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文化特性和地域性,继而分析其神秘性和传承性。湘南瑶族生产生活、传统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态建筑中内含着别具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活动,凸显出湘南瑶民敬爱自然和保护生命的道德意识,客观上对保护湘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维护湘南地区生态平衡及物种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观上基于湘南瑶族的生态伦理有益于升华湘南瑶族自身伦理价值,有助于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文明理念,共筑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体”,从而加快美丽中国的建设。
胥洁[10](2020)在《论阿伦·奈斯生态思想中的“直觉”》文中认为从哲学层面分析,科技异化危机、工业社会弊病、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均是由人们的世界观、改造世界的方法以及改造工具等因素促成。改造生产工具对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固然重要,但强化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以及丰富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同样重要而紧迫。因此,本文认为:以“感官直觉”为基础进而辅以“深层反思”的“直觉”认识方法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重视的认识能力。阿伦·奈斯深层生态理论中的“直觉”认识方法就是这样一种综合了理性与感性的生态认知方法论。因此,系统论述是其“直觉”思想是有意义的。本文第一章阐释了选题基于工业异化、技术异化的现实背景以及浪漫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发展的理论背景,并梳理了选题的发现与确定是由文献查阅到理论比较再到实践调研的探索过程。从而进一步综述了关于阿伦·奈斯哲学理论以及深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发现其中有很多关于其“直觉”思想的内容,但关于“直觉”思想的理论性研究缺乏系统性论述。因此,这是本文选题的创新点也是理论价值所在。第二章按照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式,集中论述了奈斯思想渊源中的“直觉”认识方式。在本体论上,道家思想、佛教、甘地、斯宾诺莎、怀特、梭罗、海德格尔所持的理论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认识到了自然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共同趋向了“直觉”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直觉方式体现出“内观顿悟”、“感觉感知”以及“理性沉思”等不同维度。本文的第三章系统地从深层生态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中剖析了奈斯的思想理论,得出的结论为:其认识方式以“直觉”为核心,兼具经验感知与理性反思的特质。并进一步证得:其“直觉”认识方法可以形成“整体性、多样性、系统性”的世界观、“总体性、地方性、渐进性”的认识论,以及以“观察、直觉、追问”为认识方式的“直觉”认识方法论。这一“直觉”认识方法论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纲领性思维,也是具有当代意义的方法论范式。最后,第四章论述了深层生态学“直觉”思想的价值,包括对生态伦理学、生态现象学、生态美学的学术理论意义,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1)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多维展现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一脉相承 |
(3)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时代背景 |
一、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历史要求 |
(一)概念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古今会通: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促进的契合 |
(三)中外会通: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 |
二、立足国内国际的现实境遇 |
(一)国内:共筑“中国梦”的需要 |
(二)国际:提升“软实力”的需要 |
第二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传统文化的观点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最彻底地决裂”的论述 |
(二)列宁:关于“文化遗产”的论述 |
(三)斯大林:关于“民族文化”的论述 |
二、中共历届领导人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观点 |
(一)毛泽东:批判继承论 |
(二)邓小平:继续坚持“古为今用”方针 |
(三)江泽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建设中国先进文化 |
(四)胡锦涛: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
第三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哲学底蕴 |
一、历史观底蕴:唯物史观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
二、方法论底蕴:唯物辩证法 |
(一)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以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
(二)坚持矛盾的观点以积极实现“扬弃”与“双创” |
三、价值观底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 |
第四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主要内容 |
一、“旧邦新命,其命维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革新思想 |
(二)传统革新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凖接 |
二、“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加快法治中国建设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 |
(二)传统法治思想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凖接 |
三、“廉不言贫,勤不道苦”: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
(二)传统廉政思想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凖接 |
四、“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观念 |
(二)传统修身观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凖接 |
五、“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二)传统民本思想与美好生活实现的凖接 |
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二)传统生态智慧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凖接 |
七、“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促进各国合作共赢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念 |
(二)传统和合观念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凖接 |
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念 |
(二)传统大同理念与“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凖接 |
第五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时代价值 |
一、丰富了时代发展的理论 |
(一)国内领域: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治国理政思想 |
(二)国际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 |
二、回应了时代课题的要求 |
(一)个人层面: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
(二)社会层面:促进现代化建设 |
(三)国家层面:助力“中国梦” |
(四)世界层面:提升中国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杂志期刊类 |
三、报纸文章类 |
四、网络引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儒家生态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1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
1.1 时代背景 |
1.1.1 生态危机爆发 |
1.1.2 环境保护运动兴起 |
1.2 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观 |
1.2.2 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观 |
1.2.3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
1.2.4 西方生态思想 |
第2章 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天人合一”思想 |
2.1.1 “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 |
2.1.2 “天人合一”思想内涵 |
2.2 “民胞物与”思想 |
2.2.1 “民胞物与”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 |
2.2.2 “民胞物与”思想内涵 |
2.3 “生生不息”思想 |
2.3.1 孔子“生生”思想 |
2.3.2 孟子、《中庸》“生生”思想 |
第3章 儒家生态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
3.1 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秩序转换 |
3.1.1 新时代生态秩序转换的现实基础 |
3.1.2 “天人合一”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
3.1.3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观 |
3.2 从“民胞物与”到“绿色行动”的生态实践演化 |
3.2.1 新时代生态实践演化的现实基础 |
3.2.2 “民胞物与”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
3.2.3 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合作观 |
3.3 从“生生不息”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的拓展 |
3.3.1 新时代拓展生态目的的现实基础 |
3.3.2 “生生不息”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
3.3.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 |
第4章 儒家生态思想在新时代创新性发展的意义与成就 |
4.1 理论意义 |
4.1.1 开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新境界 |
4.1.2 拓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
4.1.3 推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
4.2 现实意义 |
4.2.1 引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 |
4.2.2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中国贡献 |
4.3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
4.3.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方向 |
4.3.2 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及措施趋向成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情况 |
(6)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概述 |
2.1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 |
2.1.1 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文明教育 |
2.1.3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
2.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3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考量 |
3.1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要求 |
3.1.1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要求 |
3.1.2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 |
3.1.3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
3.1.4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
3.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取向 |
3.2.1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提高生态意识的重要途径 |
3.2.2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使命 |
3.2.3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导向 |
3.2.4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体现 |
4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
4.1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4.1.1 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
4.1.2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
4.1.3 生态文明道德教育 |
4.1.4 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
4.1.5 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
4.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4.2.1 帮助大学生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 |
4.2.2 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 |
4.2.3 帮助大学生明确承担的生态文明责任 |
4.2.4 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 |
5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
5.1.2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够深入 |
5.1.3 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不够全面 |
5.1.4 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
5.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社会方面因素分析 |
5.2.2 高校方面因素分析 |
5.2.3 家庭方面因素分析 |
5.2.4 大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
6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分析 |
6.1 改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环境 |
6.1.1 强化社会整体生态文明意识 |
6.1.2 加强法治德治共建美丽家园 |
6.1.3 运用新兴媒介做好宣传工作 |
6.2 发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育人功能 |
6.2.1 充分发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生态文明相关内容 |
6.2.2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进课堂 |
6.2.3 积极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
6.3 重视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基础性作用 |
6.3.1 牢固掌握生态文明知识 |
6.3.2 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
6.3.3 着力打造生态绿色家庭 |
6.4 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 |
6.4.1 学习理论知识树立科学生态观 |
6.4.2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 |
6.4.3 坚持慎学笃行做到知行合一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依据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第三节 习近平践行生态文明的历史 |
一、梁家河的知青时期 |
二、地方任职期间 |
三、担任国家领导人时期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及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的民生出发点 |
二、生态文明的整体谋划 |
三、生态文明的全球视野 |
四、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 |
一、以人为本的温度 |
二、整体布局的厚度 |
三、全球谋划的广度 |
四、法治理念的高度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丰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思想内涵 |
二、弘扬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时代价值 |
三、升华党的执政理念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
二、更好提升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 |
三、加强国际合作,推进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8)论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融合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 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研究 |
2.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一、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
(一) 天人合一,最高价值目标的生态哲学 |
1. “天道与人道合一” |
2. 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 |
(二) 顺时取物,遵从自然的生态观念 |
1. 遵从自然法则,降低人类行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 |
2. 节制人类欲望,尊重自然生态繁衍生息规律 |
(三) 中庸致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实践 |
1.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
2. 注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
(一) 人的生产、生活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
1. 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 |
2. 人类劳动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 |
(二)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自身的关系 |
1.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
2. 人类依赖自然生存 |
3. “人化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
(三) 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
(四) 人与自然的和解与人与自身的和解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 |
1. 人类与自然的和解 |
2. 人类本身的和解 |
3. “两个和解”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 |
三、 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融合的理论成果 |
(一)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复兴 |
1.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的生态观给予思想启发 |
2. 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3. 为推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结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化 |
1. 确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
3.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国化路径 |
四、 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融合的实践成就 |
(一) 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方向 |
(二) 形成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
1. 精准治污,源头防控 |
2. 调整优先产业结构治污 |
3. 区域协同和流域协同治污模式 |
(三)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法治化 |
(四) 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实现绿色转型 |
1. 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
2. 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挖掘与升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五、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 |
第一节 湘南瑶族基本情况 |
一、湘南瑶族的界定与起源 |
二、湘南瑶族的分布与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 |
一、生态伦理的概念 |
二、朴实的自然崇拜文化 |
三、儒家传统生态伦理的文化熏陶 |
四、道家传统生态伦理的文化陶冶 |
第二章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维度 |
第一节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观念 |
一、道法自然与敬畏自然的观念 |
二、人与自然合其德的观念 |
第二节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原则 |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
二、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原则 |
三、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并存原则 |
第三节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规范 |
一、生态环境保护规范与制度 |
二、水土保护规范与制度 |
三、山林保护规范与制度 |
第三章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特征 |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瑶族特性与地域特性 |
一、生态伦理的瑶族文化特性——与湘南其他民族相比较的视角 |
二、生态伦理的区域性——与其他地区瑶族相比较的视角 |
第二节 生态伦理的传承性与神秘性 |
一、瑶族生态伦理具有可传承性 |
二、瑶族生态伦理带有一定神秘性 |
第四章 湘南瑶族生态伦理价值 |
第一节 丰富瑶族伦理文化的价值 |
一、丰富湘南瑶族自身伦理文化的价值 |
二、丰富瑶族伦理文化的价值 |
第二节 对于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念的价值 |
一、有利于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文明理念 |
二、有助于共筑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体观念 |
第三节 提升新时代生态伦理建设的价值 |
一、有益于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永续发展 |
二、有助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结语 |
附录 |
一、笔者实拍湘南瑶族调研地自然生态图 |
二、笔者实拍湘南瑶族调研地建筑图 |
三、笔者实拍湘南瑶族调研地生态保护公告图 |
四、笔者实拍湘南瑶族调研地传统文化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论阿伦·奈斯生态思想中的“直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 选题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选题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二、奈斯思想渊源中的“直觉”之意 |
2.1 东方文化传统的“直觉”维度 |
2.1.1 道家思想的“体道” |
2.1.2 佛教思想的“观与悟” |
2.1.3 甘地思想的“非暴力” |
2.2 西方传统思想的“直觉”维度 |
2.2.1 斯宾诺莎的“直觉知识” |
2.2.2 怀特及梭罗的“田园主义” |
2.2.3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 |
2.3 小结:不同“直觉”思想的差异与旨归 |
三、奈斯思想体系的“直觉”之纲 |
3.1 “直觉”的世界观基础 |
3.1.1 世界的多样化——复杂性 |
3.1.2 生态中心主义——平等性 |
3.1.3 整体论自然观——系统性 |
3.1.4 小结 |
3.2 “直觉”的认识论进阶 |
3.2.1 “总体观念”——总体性 |
3.2.2 “生态智慧T”——地方性 |
3.2.3 “自我实现”——渐进性 |
3.2.4 小结 |
3.3 “直觉”的方法论显现 |
3.3.1 “观察”——认识的经验起点 |
3.3.2 “直觉”——认识的综合判断 |
3.3.3 “追问”——认识的可靠保障 |
3.3.4 小结 |
3.4 小结:奈斯“直觉”思想为体系之“纲”的显现 |
四、奈斯“直觉”思想的意义 |
4.1 学术理论意义 |
4.1.1 “弥”生态伦理学不足 |
4.1.2 “合”生态现象学前沿 |
4.1.3 “丰”生态美学之理论 |
4.2 社会实践意义 |
4.2.1 教育的“体验”—“追问”导向 |
4.2.2 休闲的“天然”—“深度”导向 |
4.2.3 生活的“简单”—“丰富”导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J]. 赵建军. 秘书工作, 2021(10)
- [2]中国古代生态实践智慧的伦理研究[D]. 王雪薇.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D]. 王英.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5]儒家生态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研究[D]. 张藜萱. 湘潭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梁伟. 中北大学, 2020(09)
- [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吕柔倩.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8]论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融合实践[D]. 姬琼. 延安大学, 2020(11)
- [9]湘南瑶族生态伦理的挖掘与升华[D]. 李俏.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10]论阿伦·奈斯生态思想中的“直觉”[D]. 胥洁.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