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脱石散剂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1](2019)在《基于循证医学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推拿在小儿腹泻病中单用或联合其他疗法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小儿推拿治疗儿童腹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维普、万方、生物医学、PubMed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5月31日所收录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参照Cochrane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5软件对临床文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0项RCT,包括4011例患儿,试验组为单用小儿推拿或小儿推拿联合其他疗法,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1)推拿单用或联合使用治疗小儿腹泻在临床疗效方面较西医常规治疗更有优势[OR=3.42,95%CI(2.20,5.30),P<0.00001]、[OR=3.16,95%CI(2.08,4.82),P<0.000 01],可提高腹泻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2)推拿单用或联合使用能改善中医证候,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试验组有效率提高[OR=4.35,95%CI(1.68,11.26),P=0.002],部分患儿治疗后脾胃证候完全消失[OR=2.63,95%CI(1.47,4.70),P=0.001],但因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可能夸大了其作用。3)与对照组相比,推拿单用或联合使用可明显降低患儿的临床总症状积分[MD=-2.32,95%CI(,2.42,-2.22),P<0.000 01],改善大便性状[MD=-0.21,95%CI(-0.52,0.11),P=0.002],减少排便次数[MD=-0.86,95%CI(-1.37,-0.36),P<0.0001]。说明推拿可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促进患儿脾胃功能恢复。4)安全性评价方面,纳入研究中,13个研究将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其中1篇文章因联用了穴位敷贴(暖脐贴),出现了2例皮肤过敏现象,更换敷贴材料后过敏症状消失,未报道其他不良反应;1篇文献报道了推拿过程1例患儿在使用爽身粉介质后出现短暂的皮肤潮红,改用介质后,皮肤潮红减轻,顺利做完疗程。可见推拿过程中介质(润滑剂)的选择除了要因病适时就地取材外,还得考虑患儿的体质因素,才能确保儿推的疗效及安全性。结论:1)小儿推拿单用或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2)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小儿推拿单用或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较快地降低患儿临床症状积分、减少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且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儿及家属接受,但因纳入的文献部分存在发表及其他偏倚,可能高估了其作用,结果的真实性还需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3)目前相关研究虽多,但受研究的样本量及设计缺失的限制,文献质量普遍不高,诸多研究结论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实验和实践予以验证。
徐璐璐[2](2019)在《参苓白术散加味贴敷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贴敷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探讨经方外用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疗效机制,为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提供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为开发相应的中成药外用新剂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非感染性腹泻脾虚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参苓白术散外敷于小儿脐部(神阙穴),每日1次穴位贴敷固定。对照组30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疗程为7天,疗程结束一周后随访。详细记录患儿治疗前后、随访时的主症和次症评分,进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3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愈显率为6.67%,两组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脾虚证均有效,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外用对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脾虚证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为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及新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朱本辉,李玉霞,谢鹤[3](2019)在《不同剂量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共80例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两组在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大剂量(0. 3~0. 4 g·kg-1·次-1)的蒙脱石治疗,3次/d,起始量0. 3 g·kg-1·次-1,服药后每24 h评估疗效,根据疗效调整剂量,若无效,改为0. 4 g·kg-1·次-1,若显效,根据大便次数和性状,次数较前次评估多和/或性状较前次评估稀的,维持前药量,次数较前次评估少且较前次评估成形的情况,减0. 1 g/kg直至治愈停药。若治愈,停药。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厂家推荐剂量,约0. 1~0. 2 g·kg-1·次-1):<1岁为3 g/d,1~2岁为3~6 g/d,>2岁为6~9 g/d,均分3次口服。治疗72 h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清CRP的浓度。结果观察组在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能降低,但观察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剂量的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不同,大剂量的蒙脱石散剂疗效更好,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降低血清CRP水平方面显着优于小剂量,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为临床更好的使用蒙脱石治疗腹泻病提供参考。
黄仕辉,赵艳华,黄赟[4](2018)在《蒙脱石散剂灌肠与中药敷脐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108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灌肠与中药敷脐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儿科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21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8例。治疗组采用蒙脱石散剂灌肠与中药敷脐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脱石散剂灌肠与中药敷脐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着。
钟喜标[5](2018)在《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补液、补充维生素与钙质、口服蒙脱石散剂、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与锌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81.7%,观察组是96.7%,观察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锌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呕吐缓解、腹痛缓解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提升血锌水平,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行。
刘光宁[6](2018)在《联用酪酸梭菌和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联用酪酸梭菌和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这些患儿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儿联用酪酸梭菌和锌制剂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经治疗其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呕吐症状缓解的时间、腹痛症状缓解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联用酪酸梭菌和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较为理想。
赵婧伊[7](2018)在《蒙脱石散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最新进展》文中认为蒙脱石散剂为纯天然制剂,是消化道粘膜保护剂,主要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结构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作用显着。详细阐述了蒙脱石散在小儿腹泻、细菌性痢疾、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新生儿黄疸、咽下综合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治疗作用。
陈洁,程茜,黄瑛,黄永坤,黄志华,楼金玕,舒赛男,王宝西,王文建,武庆斌,张琳,郑跃杰[8](2017)在《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文中提出随着人体共生菌群(commensal microbiota)及其基因组的总和-人体微生物组(microbiome)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益生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作为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世界上许多组织和国家制定了益生菌循证评价和推荐指南[1-4]。但与化学药物不同,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其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菌株
周志强,赵小燕,徐武军[9](2016)在《低渗透压ORS溶液(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低渗透压ORS溶液(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6月收治的小儿腹泻病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80例)和B组(80例)。A组应用低渗透压ORS溶液(口服补液盐Ⅲ)联合蒙脱石散剂口服治疗,B组应用普通渗透压ORS溶液联合蒙脱石散剂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大便性状水分减少时间、腹痛停止时间、发热停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d内大便次数、呕吐次数。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2%,高于B组的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大便性状水分减少时间(1.1±0.3)d、腹痛停止时间(1.1±0.4)d、发热停止时间(1.6±0.5)d;B组患者大便性状水分减少时间(2.4±0.5)d、腹痛停止时间(2.3±0.5)d、发热停止时间(2.7±0.6)d。A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3 d内大便(7.2±2.1)次、呕吐(4.2±1.9)次;B组患者治疗3 d内大便(14.2±2.5)次、呕吐(9.2±2.5)次。A组患者治疗3 d内大便、呕吐次数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渗透压ORS溶液(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小儿腹泻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郭利美,秦微,梁启慧,冯远征,易仟仞[10](2016)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法与常规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诊的100例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补液、保护肠黏膜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并观察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72 h的疗效,两组症状缓解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二、蒙脱石散剂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脱石散剂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循证医学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进展 |
1.中医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
1.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对辨证分型的认识 |
1.3 对治则治法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
2.1 病因研究 |
2.2 治则治法研究 |
3.小儿推拿概述 |
3.1 小儿推拿历史发展 |
3.2 小儿推拿发展现状 |
3.3 小儿推拿疾病谱研究 |
3.4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取穴规律研究 |
3.5 小儿推拿作用机制研究 |
4.小结 |
第二部分 疗效评价 |
一、资料与方法 |
1.纳入标准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2.排除标准 |
二、资料来源和检索策略 |
三、文献筛选 |
四、资料提取 |
五、文献质量评价 |
六、统计分析 |
七、结果 |
1.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1.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1.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META分析结果 |
2.1 治疗有效率 |
2.2 治愈率 |
2.3 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 |
2.4 主症积分 |
2.5 不良反应 |
2.6 发表偏倚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参苓白术散加味贴敷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脾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贴敷药物制备 |
2.3 治疗方法 |
2.4 治疗疗程 |
3. 观察方法和指标 |
3.1 观察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4.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治疗前积分比较 |
3. 治疗后积分比较 |
4. 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
5.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6. 随访后积分比较 |
7.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学对泄泻的认识 |
1.1 病名来源及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外治法 |
2. 西医对儿童腹泻的认识 |
2.1 定义与流行病学 |
2.2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发病因素 |
2.3 西医治疗 |
3. 组方分析 |
3.1 立题依据 |
3.2 选方用药 |
4. 穴位选择依据 |
5. 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3)不同剂量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判标准[6]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和住院时间比较 |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 |
2.4 药物的不良反应 |
3 讨论 |
(4)蒙脱石散剂灌肠与中药敷脐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108例(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5)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儿血锌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
3 讨论 |
(6)联用酪酸梭菌和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 |
3 讨论 |
(7)蒙脱石散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腹泻 |
2 急性细菌性痢疾 |
3 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 |
4 消化道出血 |
5 新生儿黄疸 |
6 咽下综合征 |
7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8 结语 |
(8)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使用的益生菌 |
2 方法学 |
2.1 检索数据库 |
2.2 证据等级评价与推荐意见强度 |
3 益生菌儿科应用推荐 |
3.1 胃肠道疾病 |
3.1.1 儿童腹泻病 |
3.1.2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 |
3.1.3 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防治 |
3.1.4 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 |
3.1.5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 |
3.1.6 乳糖不耐受的治疗 |
3.1.7 功能性便秘 |
3.1.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 |
3.2 肝胆疾病 |
3.2.1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 |
3.2.2肝硬化的治疗 |
3.3 新生儿疾病 |
3.3.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
3.3.2 新生儿黄疸 |
3.3.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
3.4 过敏性疾病 |
3.4.1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
3.5 健康促进作用 |
3.5.1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
3.5.2 腹泻病的预防 |
4 益生菌使用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
4.1 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 |
4.2 多种菌联合用药与单一菌的评价 |
4.3 与抗生素合用问题 |
4.4 个体化 |
5 益生菌药物的安全性 |
6 今后研究建议 |
6.1 提高益生菌在儿科临床研究的设计水平 |
6.2 拓展益生菌在儿科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
6.3 加强益生菌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 |
7 利益冲突 |
(10)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治疗72 h后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 |
3 讨论 |
四、蒙脱石散剂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循证医学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 王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参苓白术散加味贴敷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脾虚证的临床研究[D]. 徐璐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3]不同剂量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 朱本辉,李玉霞,谢鹤. 中国妇幼保健, 2019(10)
- [4]蒙脱石散剂灌肠与中药敷脐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108例[J]. 黄仕辉,赵艳华,黄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35)
- [5]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J]. 钟喜标. 中国医药科学, 2018(16)
- [6]联用酪酸梭菌和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J]. 刘光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1)
- [7]蒙脱石散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最新进展[J]. 赵婧伊. 天津科技, 2018(01)
- [8]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J]. 陈洁,程茜,黄瑛,黄永坤,黄志华,楼金玕,舒赛男,王宝西,王文建,武庆斌,张琳,郑跃杰.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02)
- [9]低渗透压ORS溶液(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分析[J]. 周志强,赵小燕,徐武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18)
- [10]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J]. 郭利美,秦微,梁启慧,冯远征,易仟仞. 中国当代医药,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