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海谱写的伟大乐章(论文文献综述)
郑兴富[1](2021)在《为新时代谱写华美的乐章——辛铭政治抒情长诗解读》文中提出辛铭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企业家,也是小说家、诗人。《中国西部文学》1997年第12期曾发表过他的中篇小说《穿过我的河西走廊》。2010年新疆作家协会主编的《新疆短篇小说佳作》曾收入他的短篇小说《恍惚》。2012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天堂》。这些诗有感而发,少有无病呻吟之作。诗集主要是写对"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种种感受,也写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生活和商海里搏击的深刻体验和心境。诗中写了痛苦与渴望,但这种痛苦与渴望写得很美,
刘赏月[2](2021)在《江定仙交响乐创作技法研究》文中认为江定仙是我国20世纪音乐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高等专业音乐学校自己培养的继黄自、萧友梅等第一代作曲家之后的第二代作曲家之一,同时他又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奠基人,从教时间长达六十多年,自创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以来,他把这里建设为我国作曲家成长的摇篮,为我国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教育和作曲人才,因此江定仙被公认为是第二代作曲家中从教时间最长、学生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位,是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大大向前推进的历时功臣。本文主要研究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技法,以江定仙两首交响乐作品《烟波江上》和《沧桑》为实例进行分析。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江定仙的音乐生涯及主要创作进行简短的介绍;第二、三章把研究对象具体到两部交响乐作品,逐步对其的创作背景及作品结构进行音乐本体上的分析,探究作品中具体运用的作曲技法;第四章将两部作品的创作手法及结构方面进行对比,探索作曲家在不同年代创作同体裁作品上所运用技法方面的不同特征,同时对其创作理念及作品整体风格进行梳理;最后一个章节通过查阅图书馆的书籍、文献以及网上的资料对影响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各种因素做简单的探究。笔者尽可能的通过文献研究、音乐分析等方法,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期刊和研究生论文,对江定仙的交响乐进行研究,以期对其中运用的作曲技法有更深层的认知。
杨婷婷[3](2021)在《菲利普·格拉斯中期三部交响曲中“对抗范式”的多元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1937.1.31-),是当代美国乐坛最着名的在世作曲家之一,其创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简约主义音乐风格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声乐作品中,也体现在器乐音乐中,并显露出他意图表达的丰富内涵。格拉斯55岁开始写作交响曲,至今已有12部作品面世,这些作品显示了简约主义技法与传统交响曲形式与内容的碰撞。在题材、技法、和声、配器等方面均突破了传统交响曲的框架,寻求属于他自己的声音。本文选择他的中期三部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安魂、中阴、应身》、《第六交响曲——冥界颂歌》、《第七交响曲——托尔特克》。三部作品对格拉斯具重要现实意义,共同反映了他想要尝试突破简约音乐的固有范式,积极拓展作曲技术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的创作风格。这些尝试让菲利普·格拉斯突破了简约音乐的某些技术限制和思维定式,使作品更具备个人风格。格拉斯作为一个不断在突破自我的作曲家,很难以一个高度概括的方式去描述他和他的作品,很难将他归为某类风格领域。但笔者认为可以用传播学领域“对抗范式”的引申概念去理解他的中期三部交响曲。本文将立足跨学科的思考与实践,并用实证性分析来探究“对抗范式”如何满足作曲家的艺术诉求。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阐述,第一章对格拉斯的创作生涯及交响曲的创作概况重新分类整理;第二章探究对抗范式及表现形式;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从整体建构和具体技法上佐证对抗范式的有效表现。
向天一[4](2020)在《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莫言小说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既呈现在小说的外在形态上,一方面莫言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进行音乐形式的创作与小说音乐性的书写,另一方面莫言用音乐的戏曲腔调进行小说音乐性书写的借鉴与摹仿;同时,也体现在小说的内在结构中,莫言将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折射到小说结构的曲式呈现。就此,本论文以莫言部分具备音乐性特质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莫言的个人音乐观为研究依据,以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主要理论背景,试图透过跨艺术的视角从“小传统”——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传统戏曲音乐语言到“大传统”——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对莫言小说与音乐之间发生的微妙关系进行新的解读,对音乐与情感进行深层剖析。莫言是一位“用耳朵阅读”的小说家,音乐自然成为莫言生活与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亦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中音乐领域研究的动机所在。“自然声响”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一种音乐形式。笔者先对莫言熟知的故乡高密自然声响进行外围梳理,认识到故乡的部分自然声响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对莫言文学创作的重要价值。而后进入到具体的小说文本研究之中,揭示出四种主要自然声响——“洪水声”、“马声”、“植物(高粱)声”与“蛙声”在文本中具备的外在音乐“表情”性特质,诠释出莫言如何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语言)对自然声响进行二次创作与音乐书写。为了凸显莫言音乐书写的独特性与独创性,笔者通过反复的文本细读,对这四种自然声响进行音乐性特质的深入发掘,初探到自然声响在文本中呈现出“标题音乐”与“自然乐声”(语言诗化)的特殊表现力,极大地增添了、丰富了音乐性呈现的文本效果。“插曲”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二种音乐形式。“插曲”介入莫言小说的方式类似于配置在电影或话剧艺术中的音乐歌曲,它是作为叙述内容与手段共同出现在小说之中,构成对文本外在音乐性特质的基本呈现。莫言对于传统歌曲有一套独特的音乐书写方式,他在小说叙事中——论文以《黑沙滩》、《十三步》、《天堂蒜薹之歌》以及《檀香刑》四部小说为主,惯用两种“插曲”排列组合方式——“单曲循环”、“多曲杂烩”,和一种“戏曲化”的传统唱段演事手段进行对歌曲契合文学创作的二次音乐书写。“插曲”不仅仅是莫言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更是作为一种隐喻手段影响小说叙事过程的表达。“戏曲腔”是莫言运用的一类特殊传统音乐手段及其小说中音乐性特质呈现的特殊内容。笔者通过莫言的两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与《红高粱家族》为代表进行戏曲“拖腔”的具体研究。“拖腔”属戏曲腔的一类表现范畴,“拖腔”介入文本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单一型与组合型,目的有二:既是为歌者情感的需要作出延伸,以放大歌者情感特征之表现,揭示歌者难以言表的情感内蕴;同时,也是指向“拖腔”为唱段本身营造出对包蕴其间重要主题事件的重申与展示。“唱腔”属戏曲腔的另一类表现范畴,笔者主要是从小说语言层面体现出来的节奏与韵律之“戏曲化音乐性”特质进行细读考察。戏曲唱腔形式繁多,在莫言小说中主要以念白中的贯口、哭头与叫头三种音乐形式共同制造出人物的“言”外之音。在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中,念白作为一种“无腔调”的贯口表现,戏曲的腔调隐匿在言语表达之间,言语的韵律隐匿在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叙述之间;在小说《檀香刑》中,念白作为一种“有腔调”的贯口表现,言语的韵律隐匿在戏曲的腔调之间,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充斥着浓浓的戏曲腔味,呈现出一股众声喧哗的“有声”语言氛围;在小说《檀香刑》中,“哭头”除了对人物情绪起到渲染的目的,更是为小说叙事作出准备,它对人物情感变化的因素进行推动,对人物情感制造的行为方式进行演绎,对人物情感衍生的主题进行暗喻。“叫头”和“哭头”一样在叙事过程中不止充当着戏曲开场白的作用,它们还具备着“唱、念、做、打”的舞台效果,让整部小说的叙事形成一定的戏曲化风格。“曲式”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内在结构进行的一类文本音乐性特质探讨,主要透过莫言作为一位小说家持有的音乐观去理解其小说文体结构中存在着的对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本曲式的借鉴与摹仿痕迹。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是以“曲”谈“文”,而是以“文”论“曲”,在反复潜心“文本细读”的前提下,结合莫言个人的音乐(创作)观进行互文性曲式诠释与分析。其中,小说《红高粱家族》和《蛙》便契合莫言对“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创作观,明显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痕迹;小说《民间音乐》和《春夜雨霏霏》便契合莫言“牛羊歌手”与“触摸人的灵魂”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叠奏曲式的痕迹,另这两部小说内在结构的叙事方式也契合了叠奏曲式的基本特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与《天堂蒜薹之歌》便契合莫言“勾勾弯弯不断头”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循环曲式的痕迹,另在循环曲式中,笔者加入了音乐“复调”内容与“复二部曲式”内容作为延伸进循环曲式在文本中主题递进的情感把握与结构扩充。此外,笔者还结合大型传统音乐套曲曲式进行综合性论述,从小说《丰乳肥臀》的重要主题表现中流露出中国传统音乐套曲曲式渗入叙事过程的深刻内蕴,以及对传统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溯型”进行曲式微观层面的论述。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作出如下结论:莫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创作进行有机交融最为深刻且“大踏步撤退”得最远的一位小说家。难怪莫言的挚友大江健三郎会由衷感慨到莫言作品中释放出的强烈音乐“能量”。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国文学史中,莫言虽不是第一人,但无疑是最佳人。
梅世昌[5](2019)在《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指出音乐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是不同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真实写照,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它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发展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新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蜕变革新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表明红色音乐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支撑,为时代化提供了依据。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红色音乐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秉持的理念,使得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更加深刻,推动了红色音乐的不断发展;而另一方面,红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变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革命的道理熔铸于音乐艺术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音乐的洗礼,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历史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紧密相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开辟了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初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党的革命主张逐步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左翼音乐运动,引导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红色音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工作队伍,推进了红色音乐的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大量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聚集到延安,深入实际斗争生活当中,开展革命音乐创作活动,使得红色音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演绎形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阶段。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红色音乐得到了蜕变与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从实践维度而言,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洗礼的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艺术路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红色音乐透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播开来;其次,红色音乐的创作取材真实地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恢弘历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成为了新时代珍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再次,红色音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是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拥护爱戴的重要路径。最后,红色音乐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旋律的激昂奋进使得它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瓦解敌手的功能。从现实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其一,红色音乐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崇尚新的道德风尚;其二,红色音乐能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其三,红色音乐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挖掘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凸显其承载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人民,教育党员,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然选择。
黎博[6](2019)在《抗战歌曲的爱国主义动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歌曲是中华民族在抗击日本入侵中国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为争取抗战胜利而谱写的歌曲。抗战歌曲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号召广大民众参军作战、宣传中国共产党全民族一致抗日的主张、歌颂领袖与抗日英雄、展现地方民俗文化与生产建设精神面貌等。歌曲风格多样,种类繁多,其涵盖范围之广、影响之远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不竭动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文艺思想武器,抗战歌曲歌颂了人民奋勇反抗的无畏精神,激昂的旋律背后是千千万人民的呼唤与呐喊。毛泽东曾反复强调战争胜负主要决定于人而非决定于物。因此,抗战歌曲对人民群众的动员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根本上看,动员是对人的动员,这里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动员群众实质就是动员社会实践的主体,实践主体即人的因素是决定一切社会实践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抗战歌曲的爱国主义动员是抗战歌曲的动员细化所得。抗战歌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关联性,爱国是一种具体的、实在的崇高情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抗战歌曲不仅是爱国志士谱写的宏伟乐章,更是鼓舞广大民众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时代号角。重温抗战歌曲的同时开展抗战歌曲动员研究,概述抗战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其内涵和特征,把握抗战歌曲的发展历史,厘清爱国主义的含义、内涵与特点,探究抗战歌曲对广大群众爱国之情的培养与激励,并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抗战歌曲的爱国元素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可以以此为抓手有效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章绪论部分。在此部分中,对抗战歌曲动员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同时,将目前对抗战歌曲,社会动员和文艺动员等关键词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了现有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展本文的研究写作。第二部分分析抗战歌曲启蒙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并对抗战歌曲与爱国主义动员进行概述及对抗战歌曲背景与内涵的历史发展与阶段性特征,包括论文的第二、三章。该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两种研究方法,主要从基础理论、思想渊源以及时代背景等方面着手,总结抗战歌曲启蒙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对抗战歌曲的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在抗战时期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抗战歌曲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许多人民心底的爱国情感,激励无数先烈为祖国独立和人民解放奉献了一生。本部分分析总结了抗战歌曲蕴含的文艺风格与丰富爱国主义元素,重点探讨了爱国主义在众多抗战歌曲的具体表现,深层次把握爱国主义和抗战歌曲的紧密联系。有理有据地提出了抗战歌曲中的动员因素和其所特有的动员功能,并联系歌词与曲调的内容进一步论证了抗战歌曲的动员功能。第三部分探讨《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这两首歌曲的特色,与它们所呈现出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民族精神等联系起来,包括论文的第四、五章。该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主要对《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进行个案分析,将歌词和旋律看成一个系统,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在研究和探讨各根据地中歌曲的传唱与激励情况时,始终坚持历史分析法,按照史论结合的要求,力求体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在前文初步分析抗战歌曲词曲特色基础上着重分析具体案例,从中提取动员和激励因素,探析歌曲特色对于动员军民抗日有何意义。本部分从抗战歌曲与爱国主义联系基础上深度分析总结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特别是对抗战时期人民的激励动员作用,把握抗战歌曲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表现。第四部分研究抗战歌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彰显和其在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复兴中的价值,包括论文的第六、七章。该部分采用系统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从抗战歌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分析和把握历史社会现象,从中寻找相关联系与史实证明。尊重历史,尊重史实,在整体把握抗战歌曲与爱国主义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突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进一步挖掘抗战歌曲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为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提供精神引领,让我们更好地肩负起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的重任,使抗战歌曲成为激发抗战精神力量的活动载体。本部分归纳提出抗战歌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新时代文艺创作方向应该坚守文艺作品的时代属性、人民属性,深入生活、贴近实际,弘扬抗战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感,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第五部分为论文的第八章即研究结论与展望。本部分进一步对全文重要结论进行凝练总结,并今后深入的研究进行展望。针对此次研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分析,以期在之后能够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继续丰富抗战歌曲的动员研究。抗战歌曲展现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抗战歌曲的传唱、发展与文艺动员无不透露着人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抗战歌曲独特的音乐感染力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成为抗战时期众多的动员方式中独具特色的一项宣传动员手段。抗战救亡歌曲的广泛传播,在抗战动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逐渐扩大了早期共产党的实力和影响力,为最终的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的我们,歌唱着往日的经典革命歌曲,激励着我们宽阔胸膛内的那一颗中国心。抗战歌曲作为开展爱国教育的载体,作为蕴含丰富情感的时代经典,必然需要在新时代以崭新姿态驻足于人民的脑海一角。爱国主义不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精神纽带联系着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更以一种继往开来之势团结和凝聚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要在弘扬和歌颂抗战歌曲过程中不断为其注入的时代内涵,谱写新时代新篇章,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实现祖国伟大复兴。
冯八飞[7](2019)在《贝多芬之我自横刀——八飞说乐之二》文中研究说明世上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英雄,来源是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但一般人并不知道,贝多芬这个音乐英雄,征服维也纳,靠的不是交响曲,而是奏鸣曲。那么,什么是奏鸣曲?奏鸣曲"Sonate"来自拉丁文"Sonare"(发响),源于13世纪,为钢琴或提琴独奏。事实上16世纪之前欧洲所有的器乐都称奏鸣曲,与教堂声乐相对。17世纪出现巴洛克奏鸣曲,主要为三重奏,可分"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这个"室内",指的是王公贵族宫廷的"室内"。到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大兴,为其
孟卓[8](2018)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演唱方式和思维特征。本文以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民族性、艺术性及多声性思维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主要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解释研究方法,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概念界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学理分析,深入阐释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思维特征,以期为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理论建设做出具有启迪性的探索。本文具体章节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一章:艺术歌曲的历史溯源追溯艺术歌曲起源,是廓清艺术歌曲演唱思维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界定艺术歌曲的必要前提。基于此,本章对艺术歌曲的起源进行了历史性概述,对德奥、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的艺术歌曲发展进行了认真梳理。同时,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进行了尝试性的界定,指明了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发展规律,为揭示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元思维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第二章: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本章着重对演唱思维进行了综合性的理论阐释。其一,从思维的理论视域入手,就其概念及其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的视角阐述了思维的方式和特征。其二,对演唱思维的理论范畴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探析其所赖以依存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明晰演唱思维所具有的单一性、综合性和秩序性的基本特点。其三,从理论依据、思维理念、思维实践等不同角度,对演唱思维的形成进行了理论阐释,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理论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辨析本章通过对民族性思维概念、特点的分析,系统阐发了中国艺术歌曲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民族性思维特征,深入的探讨了民族性思维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实践中的运用。结合经典作品分析,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曲调、伴奏、意境等方面的分析,充分论证了中国艺术歌曲在演唱方法、演唱规律和演唱风格中所呈现的民族性思维。第四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功能价值艺术性思维是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关键所在。本章主要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艺术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欧洲和中国艺术思维概念的解读,进一步阐明了艺术思维和艺术性思维的关系,为艺术性思维理论的确立和推演提供了依据。结合典型作品分析,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审美表达和价值体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五章: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实践阐释多声性思维是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得以升华的思维方式。本章主要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多声性思维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欧洲音乐多声性思维发展脉络着手,对音乐领域中多声性的不同解释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多声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文中结合具体作品,以多声性视角对中国艺术歌曲旋律、节拍、调性、和声等进行了阐释,并对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在演唱方法、演唱音色和演唱形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
赵文慧[9](2018)在《柴科夫斯基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作品的幻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具代表的作曲家,他用西欧传统作曲技法表现俄国民族特色,成为引领俄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助推者。他的创作几乎涉及所有音乐体裁,管弦乐更是他突出的领域之一,其中的十部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作品占有重要地位。19世纪在“表现美学”的引导下,作曲家们大多追求通过音乐作品表达内心情感,将心理动机带入音乐创作,也间接带动了音乐会序曲和交响诗等标题音乐体裁的极大发展。柴科夫斯基不甘于追随主流创作,在作品中大胆注入“幻想”因子,创造了“幻想序曲”与“幻想交响曲”两种衍生体裁,成就了序曲、交响诗与幻想曲的完美融合。根据现象学家胡塞尔在其着作《幻想、图像意识和回忆》所述,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创作是一种“感知的幻想”表现,即作曲家通过对文学作品、历史事件、自然环境等意象的感知,以音乐创作的方式完成幻想呈现。柴科夫斯基的标题音乐不局限于对文学原作的简单“复述”,而是带入自己主观意识,利用混合的曲式结构、丰富的配器色彩、复杂的调性和声等多种作曲技法,达到富有逻辑的幻想目的,而这种“幻想手段”也是他对于音乐创作“幻想观”的体现。当然,对于柴科夫斯基这样性格敏感,感情细腻的作曲家来说,他的标题音乐绝不仅是对故事情节的“幻想”,其中还蕴含着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或情感的深刻理解。他的十部作品大多以悲剧为蓝本,这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人生境遇息息相关。依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现实生活中的苦闷与负面情绪会在人的潜意识中积聚,让人无意识地想要寻求一些虚幻的或幻想的形式以释放被压抑的欲望。“幻想”作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从属于“快乐原则”,它是人本能和纯粹的、自由自在的目的的满足。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柴科夫斯基在现实中的坎坷经历使他在无意中选择悲剧题材创作,其中注入的情感幻想是他压抑情绪的释放。本文以“幻想”为切入点,从他的“幻想观”与“幻想源”中窥探作品呈现的“幻想性”。对于“幻想性”特点的提炼,笔者主要从与其有直接联系的“幻想曲”体裁入手,并综合了作曲家本人的“幻想观”,总结出柴科夫斯基十部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作品的“幻想性”。笔者认为,他的标题音乐因“幻想”而独树一帜,开辟出不同于门德尔松、李斯特、理查·施特劳斯等同时代作曲家的道路,尤其是他的自创体裁融合了多种体裁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标题音乐创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杜璇[10](2015)在《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美国着名诗人和评论家惠特曼倾注毕生心血创作的《草叶集》,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犹如闪亮的明珠,闪耀着民主精神的光芒。作者惠特曼因首创自由体诗而被誉为美国诗歌的“自由体之父”,其诗歌作品从内容到体式皆给中国现代诗坛带来勃勃生机,甚至掀起了自由体诗歌的创作热潮。然而,学术界对于他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研究还很不足。本文通过深入梳理中国现代诗人对惠特曼作品的接受状况,阐述其诗学精神和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发生的根源和途径,探讨和探寻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变异现象以及此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以期为人们更深入的了解惠特曼诗歌精神的传播情况,为当下诗歌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鉴镜。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章至第四章、结语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交代选题的缘起、选题的意义与学术史价值、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对这些方面做了整体且充分的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到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考察和发掘中国现代诗人在惠特曼诗歌精神的启迪下所形成的创作观念和创作的具体的诗歌作品。第一章详细考察惠特曼体现民主精神的诗歌对中国新诗诗人产生的影响。现代诗人受到惠特曼诗歌民主精神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对所谓上层社会权威人物的趋炎附势和屈膝献媚,而普遍以全新的标准看待底层民众,对农民、工人、妇女等平民的劳动品质的赞美、灵魂深处的挖掘、优美品格的呈现成为现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此外,在惠特曼诗歌中,平民以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所进行的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契合了在民族战争和阶级革命中的民众奋勇抗敌、渴求自由的希冀,所以,惠特曼体现民主精神的诗歌为中国现代诗人进行革命战争诗歌的创作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本章结合本土语境,探究惠特曼诗歌的民主精神被工具化的原因。现代诗人把惠特曼诗歌精神工具化、本土化是受现代激进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倾向的影响,惠特曼的诗歌精神备受到我国诗人的青睐一方面说明了惠特曼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坛的强大影响,另一方面,中国诗人在接受惠特曼诗歌影响的时候不是亦步亦趋的,而是适应本土语境的需要,呈现的选择—一契合——创造这一思路。第二章考察惠特曼体现自然观的诗歌对于中国现代诗人创作的启迪。体现惠特曼浓烈炽热情感的诗歌撞击了中国现代很多诗人的心灵并陶冶了他们的人文情操。受到惠特曼熏陶的现代诗人以舒畅自然、雄伟豪迈的风格描写的是大自然宏观气象中浩大无垠、磅礴大气的自然之物,构筑的是气势宏大的现代诗歌意象空间,表现的是充满动与力精神的特征,流露的是渴望民众吸取这种自然雄壮的伟力以突破世俗规范,扩展主体生命的精神情绪。这和中国传统诗歌所崇尚的静穆之美的山水田园诗作相比,是迥然不同的审美形态,这种转变和诗人对惠特曼诗歌的反复阅读和借鉴是分不开的。惠特曼体现自然观念的诗歌给中国现代诗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审美情趣的转变,更深入的推动了中国诗人现代文化心理的转型,极大的扩展了新诗拓荒者的诗歌话语资源,开拓了他们的诗学视野,进一步的为中国现代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想象的审美环境和诗情空间。第三章主要考察惠特曼诗歌的个性精神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表现。宣扬个性意识、提倡个性自由、要求情感解放的惠特曼诗歌精神契合了当时中国新诗诗人尤其是新青年们欲求实现自由恋爱的理想,进一步点燃了中国社会“个性解放”的火把,对中国新诗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章从对自我价值的歌颂、对个性的肯定、对“灵肉一致”价值观的褒奖、对情感价值的高扬这四个层面详细论述惠特曼诗歌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诗歌创作的陶冶。中国现代诗歌作品推崇“灵肉一致”的爱情、强调个性自由、张扬自我的特点折射出惠特曼个性思想的印记。惠特曼作为极富个性精神的诗人,他儿童般的天真、英雄般的激情、浮士德式的叛逆的性格受到中国现代诗人的热烈欢迎,中国现代诗人塑造出的要求自身情感解放、同时为国家命运负责的个体形象深入人心,这和他们对惠特曼诗歌精神的译介和宣传是有紧密联系的,但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本土语境的制约,惠特曼的同性性爱观受到中国现代诗人的冷淡甚至误读。第四章阐释惠特曼的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惠特曼由于打破了英国格律诗体的束缚,大力提倡口语入诗,并开创了风靡全球的自由奔放的诗风,被誉为美国的“自由体诗歌之父”。惠特曼的口语入诗和自由化诗体的创作主张和做法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异常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新诗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一方面我们认为惠特曼的口语入诗和自由诗式的主张对中国现代诗人革新传统诗体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对我国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和成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诗人对惠特曼体诗存在着误读,导致新诗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弊端。最后是结语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行如何两个方面的思考:首先,我们试图从现代性的视域出发,回顾惠特曼诗歌观念、诗歌精神、诗歌体式在中国接受和影响的历史,由此揭示出中外文学影响和交流的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其次,在我们关注惠特曼诗歌对中国新诗创作者的影响的基础上,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中国文学得以完成现代转型,焕发出的生命活力与惠特曼的影响是有一定关联的。
二、大海谱写的伟大乐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海谱写的伟大乐章(论文提纲范文)
(2)江定仙交响乐创作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及水平 |
1.关于江定仙所有方面的研究 |
2.关于江定仙交响乐创作方面的研究 |
一、江定仙的音乐生涯及主要创作 |
(一)江定仙的艺术生涯简介 |
(二)江定仙的主要创作概况 |
1.艺术歌曲 |
2.钢琴作品 |
3.交响乐作品 |
(三)江定仙的交响乐创作概况 |
1.《烟波江上》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概况 |
2.《沧桑》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概况 |
二、《烟波江上》的创作技法分析 |
(一)结构布局 |
1.呈示部的结构布局 |
2.展开部的结构布局 |
3.再现部的结构布局 |
(二)调式调性特点 |
1.小二度小调式的运用 |
2.线性化的调式运用 |
(三)旋律音响组合方式 |
(四)和声的分布特点 |
1.中音和弦的独立运用 |
2.复合功能和弦的运用 |
3.附加音和弦的运用 |
三、《沧桑》的创作技法分析 |
(一)第一乐章结构分析 |
(二)第二乐章结构分析 |
(三)第三乐章结构分析 |
1.各叠部之间的对比分析 |
2.插部的结构分析 |
(四)第四乐章的结构分析 |
1.呈示部的结构分析 |
2.展开部的结构分析 |
3.再现部的结构分析 |
四、江定仙交响乐作品的比较分析及其风格特征 |
(一)《烟波江上》及《沧桑》的比较分析 |
1.作品结构与调性布局 |
2.和声手法 |
3.配器特点 |
(二)江定仙交响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
1.深厚的爱国情感与浓烈的革命氛围 |
2.博大的人文精神 |
3.抒情性与戏剧性并存 |
(三)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理念 |
五、影响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因素 |
(一)从我国交响乐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审视江定仙的交响乐创作 |
1.20 年代交响乐创作的起步期 |
2.30 -40 年代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
4.“文革”期间(1966-1976 年)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
5.新时期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
6.新世纪以来我国交响乐的发展 |
(二)时代因素对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影响 |
1.《烟波江上》所受的时代影响 |
2.《沧桑》所受的时代影响 |
(三)黄自作曲技法对江定仙交响乐创作的影响 |
(四)江定仙的教学实践对其交响乐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一)创作特征 |
(二)价值体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菲利普·格拉斯中期三部交响曲中“对抗范式”的多元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目前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 |
(一)菲利普·格拉斯交响曲文献情况 |
(二)以点及面——菲利普·格拉斯的相关文献 |
1、作曲家本人的文章、访谈及着作 |
2、20 世纪美国音乐发展 |
3、简约派概况 |
4、技术分析 |
5、后现代问题及美学思考 |
(三)总结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格拉斯的音乐创作概况 |
第一节 简约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格拉斯的音乐生涯 |
一、启蒙(1937-1958) |
二、定向(1958-1966) |
三、成熟(1967-1991) |
四、多样化(1992-至今) |
第三节 菲利普·格拉斯交响曲创作 |
一、鲍依三部曲 |
二、纯器乐三部曲 |
三、中期人声三部曲 |
四、其他 |
第二章 创作观念——“对抗范式”及具体体现 |
一、 “对抗范式”的概念与后续发展 |
二、对简约主义传统范式的对抗 |
三、对交响曲固有观念的对抗 |
四、对格拉斯音乐非叙事性的对抗 |
五、对观众预期的对抗 |
第三章 “对抗范式”的表现依据——建构原则探究 |
第一节 文本建构 |
一、第五交响曲——多样宗教构成文本 |
(一)创世说 |
(二)人性说 |
(三)轮回说 |
二、第六交响曲——复杂长诗构成文本 |
(一)强烈反抗 |
(二)苦难愈合 |
(三)精神顿悟 |
三、第七交响曲——松散音节构成文本 |
第二节 音乐建构 |
一、分析观念和划分依据 |
(一)主题 |
(二)节奏节拍 |
(三)速度 |
(四)人声 |
(五)调性 |
二、作品结构 |
(一)有再现结构 |
1、首尾呼应再现 |
2、不规则再现 |
(二)无再现结构 |
1、单主题结构 |
2、并列结构 |
3、贯连结构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对抗范式”的表现手法——重要技法探究 |
第一节 和声技法分析 |
一、循环序进 |
二、线性序进 |
三、特殊进行 |
(一)调外和弦 |
(二)意外进行 |
(三)静止进行 |
(四)调式交替 |
第二节 节奏节拍分析 |
一、风格影响 |
二、节奏 |
(一)隐蔽式附加、递减节奏 |
(二)强拍错位节奏 |
(三)消磨重音 |
三、节拍 |
(一)节拍频变 |
(二)节拍内灵活的时值组合 |
第三节 配器分析 |
一、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
二、音色使用重要特点 |
(一)弦乐组的基础及连接作用 |
(二)打击乐器的重视 |
(三)特定人声的文本指涉 |
三、音色布局的特点 |
(一)块状式的音色布局 |
(二)点缀式的音色布局 |
(三)承接式的音色布局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附录】1、《第五交响曲——安魂、中阴、应身》歌词中英对照表 |
【附录】2、《第六交响曲——冥界颂歌》歌词中英对照表 |
【附录】3、菲利普·格拉斯交响曲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莫言小说与音乐”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难点、对象、方法与内容 |
上篇 莫言小说“腔调”叙述的外在音乐性特质 |
第一章 莫言的音乐观 |
第一节 莫言谈“音乐感受” |
第二节 莫言谈“音乐与小说” |
第三节 莫言谈“音乐创作”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自然声响 |
第一节 故乡地理版图的“自然声响” |
第二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
第三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渗透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插曲 |
第一节 小说《黑沙滩》之“单曲循环” |
第二节 小说《十三步》之“多曲杂烩” |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与《檀香刑》之“戏曲化”唱段演事 |
小结 |
第四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拖腔 |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单一型”拖腔 |
第二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组合型”拖腔 |
小结 |
附:茂腔《西京》唱段(片段) |
第五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唱腔 |
第一节 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之“无腔调”贯口 |
第二节 小说《檀香刑》之“有腔调”贯口 |
第三节 小说《檀香刑》之“叫头”与“哭头” |
小结 |
下篇 莫言小说内在结构的音乐性“曲式”特质 |
第一章 无再现单三部曲式 |
第一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蛙》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
第二章 叠奏曲式 |
第一节 小说《民间音乐》之“叠奏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春夜雨霏霏》之“叠奏曲式”特质 |
第三章 循环、复调与复二部曲式 |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循环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生死疲劳》之“复调”特质 |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之“复二部曲式”特质 |
第四章 小说《丰乳肥臀》之“套曲曲式”特质 |
第一节 生存单曲 |
第二节 灾祸单曲 |
第三节 生机单曲 |
第四节 孕育单曲 |
第五章 莫言小说“曲式”发展手法:“溯型” |
“曲式”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5)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 |
0.2 研究的意义 |
0.2.1 理论和现实意义 |
0.2.2 学术价值 |
0.3 研究综述 |
0.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0.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0.3.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0.4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0.4.1 重点难点 |
0.4.2 创新点 |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6.1 红色音乐概念的界定 |
0.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和红色音乐的内在关联 |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大众化作为支撑 |
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
1.2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红色音乐的理论基础 |
1.2.1 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
1.2.2 阐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功能 |
1.2.3 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创作理念 |
1.3 红色音乐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3.1 使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表达更加通俗 |
1.3.2 使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更加形象 |
1.3.3 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发展脉络 |
2.1 红色音乐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1.1 红色音乐的萌芽与诞生 |
2.1.2 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传播 |
2.2 红色音乐的初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1 在苏区音乐建设中逐步走向群众 |
2.2.2 在左翼音乐运动中逐步趋向专业 |
2.2.3 1927年至1937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3 红色音乐的深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3.1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
2.3.2 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实际斗争推动历史进程 |
2.3.3 1937年至1949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4 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1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17年中创新发展 |
2.4.2 在十年艰辛探索和两年徘徊中曲折发展 |
2.4.3 1949年至1978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5 红色音乐的蜕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1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前提下坚持主流 |
2.5.2 1978年以来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具体功能 |
3.1 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 |
3.1.1 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术语 |
3.1.2 形象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1.3 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
3.2 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 |
3.2.1 铭刻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
3.2.2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曲折历程 |
3.2.3 描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的伟大历程 |
3.3 塑造党、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伟岸形象 |
3.3.1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
3.3.2 塑造新中国积极向上、爱好和平的形象 |
3.3.3 塑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形象 |
3.4 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手 |
3.4.1 鼓舞士气 |
3.4.2 瓦解敌手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基本特征 |
4.1 丰富的人民性 |
4.1.1 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1.2 作品风格引导人民审美需求 |
4.1.3 情感表达契合人民诉求 |
4.2 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
4.2.1 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旋律 |
4.2.2 高度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
4.3 多样的艺术性 |
4.3.1 中西结合 |
4.3.2 雅俗共赏 |
第5章 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
5.1 以丰富的音乐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 |
5.1.1 树立的模范典型引导人民奋勇前行 |
5.1.2 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3 凸显的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建设 |
5.2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
5.2.1 筑牢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5.2.2 教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5.3 以音乐的独特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
5.3.1 以通俗的音乐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 |
5.3.2 以独特的音乐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余论: 关于红色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 |
一、关于红色音乐内容上充斥暴力问题的争议 |
二、关于红色音乐与个人崇拜 |
三、关于红色音乐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抗战歌曲的爱国主义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社会动员 |
2.1.1 爱国教育动员 |
2.1.2 抗战歌曲的爱国教育动员 |
2.1.3 爱国教育动员形式 |
2.1.4 爱国教育动员效果 |
2.2 文艺动员 |
2.2.1 文艺思想理论 |
2.2.2 抗战文艺 |
2.2.3 文艺动员形式 |
2.2.4 文艺动员效果 |
2.3 相关理论 |
2.3.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2.3.2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2.3.3 价值观的作用原理 |
第三章 抗战歌曲的主要内容 |
3.1 抗战歌曲背景与内涵 |
3.1.1 抗战歌曲背景 |
3.1.2 抗战歌曲内涵 |
3.2 抗战歌曲历史发展与阶段性特征 |
3.2.1 抗战歌曲萌芽阶段 |
3.2.2 抗战歌曲发展阶段 |
3.2.3 抗战歌曲繁荣阶段 |
3.3 抗战歌曲与爱国主义关系 |
3.3.1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
3.3.2 富有时代性 |
3.3.3 传播共同理想坚定道德信念 |
3.3.4 宣传党的政策 |
第四章 经典抗战歌曲的个案研究 |
4.1 抗战时期进行曲——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例 |
4.1.1 创作背景 |
4.1.2 词曲特色 |
4.1.3 爱国主义动员的体现 |
4.2 抗战时期大合唱——以《黄河大合唱》为例 |
4.2.1 创作背景 |
4.2.2 词曲特色 |
4.2.3 爱国主义动员的体现 |
第五章 抗战歌曲在根据地和国统区的传播和激励作用 |
5.1 在中共领导的根据地的传播与激励 |
5.1.1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文艺状况 |
5.1.2 在抗日根据地的传播 |
5.1.3 革命根据地的爱国主义动员 |
5.2 在国统区的传播与激励 |
5.2.1 国民党统治区的音乐文艺状况 |
5.2.2 在国统区的传播 |
5.2.3 国民党统治区的宣传动员 |
第六章 抗战歌曲的历史贡献与价值彰显 |
6.1 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载体 |
6.1.1 抗战歌曲爱国主义激励依据 |
6.1.2 抗战歌曲爱国主义激励必要性 |
6.2 爱国主义精神效应 |
6.2.1 传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6.2.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3 爱国情怀的历史体现 |
6.3.1 心系国运 |
6.3.2 魂牵族群 |
6.3.3 体悟民生 |
第七章 抗战歌曲在民族复兴中的价值 |
7.1 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 |
7.1.1 促进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
7.1.2 创新革命精神的内容 |
7.1.3 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
7.2 熔铸爱国主义精神追求 |
7.2.1 传承抗战精神,创新时代歌曲 |
7.2.2 传扬革命文化,发展新时代文化 |
7.3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复兴 |
7.3.1 传承民族音调 |
7.3.2 再现抗战歌声精神,助力民族文化复兴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贝多芬之我自横刀——八飞说乐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5 月10日, 法国攻入维也纳, 13日拿破仑 |
1 0 月1 0日, 贝多芬又给这封信加了一段: |
(8)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艺术歌曲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
一、欧洲艺术歌曲历史概述 |
二、欧洲艺术歌曲的风格与流派 |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沿革 |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述 |
二、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特点 |
第二章 演唱思维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演唱思维的理论范畴 |
一、思维的概念解读 |
二、演唱思维的界定 |
三、演唱思维的特点 |
第二节 演唱思维的理论基础 |
一、演唱思维理论依据 |
二、演唱思维理念 |
三、演唱思维实践 |
第三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辨析 |
第一节 民族性思维释义 |
一、民族性思维之内涵 |
二、民族性思维之特点 |
三、民族性思维之应用 |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
一、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题材 |
二、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技法 |
三、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审美意识 |
第三节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民族性思维的实践阐释 |
一、以民族性为基础的唱法融合 |
二、依字行腔的演唱规律 |
三、演唱风格民族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艺术性思维的功能价值 |
第一节 艺术性思维的概念缕析 |
一、18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理论认知 |
二、19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理论发展 |
三、20 世纪艺术性思维的观念拓展 |
四、艺术性思维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艺术性思维演唱的审美表达 |
一、艺术歌曲演唱的“意象”构思 |
二、艺术歌曲演唱的“意蕴”诠释 |
三、艺术歌曲演唱的“意境”呈现 |
第三节 艺术性思维演唱的价值体现 |
一、形象思维的艺术再现 |
二、抽象思维的理性表达 |
三、灵感思维的艺术创造 |
第五章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实践阐释 |
第一节 多声性思维的界定 |
一、欧洲音乐多声性思维的发展 |
二、中国音乐多声性思维的界定 |
三、中国艺术歌曲演唱多声性思维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多声性的结构形态 |
一、旋律 |
二、节拍 |
三、调性 |
四、和声 |
第三节 多声性思维演唱的应用 |
一、多元演唱方法的运用 |
二、多样演唱音色的选择 |
三、不同演唱形式的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
(9)柴科夫斯基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作品的幻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生平传记 |
(二) 对于“幻想性”的研究 |
1. 幻想曲的历史发展 |
2. 柴科夫斯基标题音乐研究 |
(三) 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幻想性”的概念及特点 |
第一节 从释义的角度看“幻想性” |
一、从词源的角度看“幻想” |
二、从胡塞尔的理论看“幻想” |
第二节 从“幻想曲”体裁看“幻想性” |
一、幻想曲的历史溯源 |
(一)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定位模糊 |
(二) 古典主义时期:体裁独立 |
(三) 浪漫主义时期:极大发展 |
(四) 二十世纪:“回归”、“创新” |
二、幻想曲与近亲体裁 |
三、幻想曲的“幻想性” |
(一) 音乐结构灵活自由 |
1. 混合曲式倾向 |
2. 变奏原则展开 |
3. 三部性与回旋原则显“新意” |
(二) 主题素材来源广泛 |
(三) 综合各种体裁元素 |
第二章 柴科夫斯基的“幻想观”与“幻想源” |
第一节 从音乐创作的“幻想观”看“幻想性” |
第二节 从人生境遇看“幻想源” |
一、个人因素:忧郁气质伴随一生 |
(一) 少年时期的恋母情结 |
(二) 青年时期的恋情未果 |
(三) 中年时期的致命婚姻 |
(四) 晚年时期与挚友决裂 |
二、时代因素:19世纪的俄国危机 |
第三章 柴科夫斯基“感知的幻想”呈现 |
第一节 随想基因里的文本重构 |
一、具象细致描绘 |
(一) 序曲《大雷雨》:时代的造就 |
(二)序曲《1812》:辉煌的胜利 |
(三) 交响叙事曲《总督》:情变的悲剧 |
二、抽象高度概括 |
(一) 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家族恩怨的牺牲品 |
(二) 交响幻想曲《暴风雨》:正义战胜邪恶的传奇 |
(三) 交响幻想曲《弗朗切斯卡·达,里米尼》:至死不渝的爱情 |
(四) 幻想序曲《哈姆雷特》:复仇的心路历程 |
第二节 即兴预设后的自由结构 |
一、奏鸣原则 |
(一) 以意象统领 |
(二) 凝练的再现 |
(三) “自命题”写作 |
(四) 三部思维并存 |
(五) 形象对峙的“目的性幻想” |
(六) 情感线索贯穿 |
二、三部原则 |
(一) 冲突的放大强化 |
(二) 情节的幻想“成像” |
三、无序自由曲式 |
(一) 隐藏的感知凝聚力 |
(二) 显现的民歌素材串联 |
四、套曲原则 |
五、幻想作用下的渗透与融合 |
第三节 幻想思维下的声音显现 |
一、“有逻辑的幻想” |
二、主题纵向叠置 |
三、移情“幻想主体” |
(一) 忧愁与悲恸 |
(二) 叹息与不安 |
(三) 压迫与暴动 |
四、调性递进情感 |
五、配器倾向色彩 |
六、广泛选取素材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总督》原诗 |
附录二 外国学术论文翻译 |
附录三 十部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作品曲式结构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1. 专着、译着 |
2. 学位论文 |
3. 期刊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1. 工具书词条 |
2. 专着 |
3. 学位论文 |
4. 期刊论文 |
后记 |
(10)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 |
三 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反思 |
四 本文的研究设想和学术目标 |
第一章 惠特曼诗歌的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
第一节 惠特曼诗歌对民主精神的召唤 |
一 民主的圣使:赞美推崇民主的伟人 |
二 民主的圣徒:平民精神的崛起和扩展 |
第二节 战争中呼唤人性的自由 |
一 对自由的呐喊 |
二 国际自由主义精神的影响 |
第二章 惠特曼的自然观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
第一节 自然之力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
第二节 惠特曼式的泛神论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第三章 惠特曼诗歌的个性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第一节 惠特曼诗歌的个体意识对中国诗人的启发 |
一 新诗对自我价值歌颂的深入 |
二 新诗中个体意识觉醒的推动 |
第二节 惠特曼影响下的中国新诗情感美学 |
一 新诗对“灵肉一致”的升华 |
二 新诗对纯真爱情的热烈崇尚 |
第四章 惠特曼的诗歌体式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第一节 惠特曼口语入诗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一 新诗对口语入诗的借鉴 |
二 现代诗人对口语入诗的主观接受 |
第二节 惠特曼诗体的自由化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
一 新诗对自由体诗的吸收 |
二 现代诗人对自由体艺术特质的主观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大海谱写的伟大乐章(论文参考文献)
- [1]为新时代谱写华美的乐章——辛铭政治抒情长诗解读[J]. 郑兴富. 新疆艺术(汉文), 2021(05)
- [2]江定仙交响乐创作技法研究[D]. 刘赏月.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菲利普·格拉斯中期三部交响曲中“对抗范式”的多元表现[D]. 杨婷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4]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 向天一. 吉林大学, 2020(08)
- [5]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梅世昌. 湘潭大学, 2019(12)
- [6]抗战歌曲的爱国主义动员研究[D]. 黎博.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贝多芬之我自横刀——八飞说乐之二[J]. 冯八飞. 当代, 2019(02)
- [8]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思维研究[D]. 孟卓.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8)
- [9]柴科夫斯基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作品的幻想性研究[D]. 赵文慧.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 [10]惠特曼与中国现代诗歌[D]. 杜璇. 南京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