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云南省师专体育系体操课程整体改革的构思(论文文献综述)
孟成才[1](2019)在《“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文中指出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下云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布局重构,也是优化资源的路径转化。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项目布局,是基于自身体育特点和优势的视角,扬长避短,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优势竞技项目。自云南省“一州(市)一精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提出以来,被列入精品项目的各地州政府围绕该主题,紧密联合省政府,加强督促培养单位落实各方面工作,与省政府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各州市培养单位也高度重视“一州(市)一精品”项目人才培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项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个培养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1.从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和玉溪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的现状调查中得出:在现行管理体制、训练体制、运行机制、选材模式、后备人才培养状况;经费投入、场馆设施、后勤服务、科技投入、科研与训练,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员人员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2.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两个培养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有:地方政府经费配套不足;生源面窄,选材壁垒严重;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教练员队伍缺乏,训练理念陈旧;欠缺科研投入和医疗服务保障;运动员选材方式单一;家长担忧学训矛盾,支持率较低;后备人才梯队衔接不充分。3.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两个培养单位应对策略选择是:加强地方政府经费投入比例;扩大招生面,打破招生壁垒的局限;完善场馆配套设施;提高教练员待遇,引入优秀教练员;引入科研服务,完善医疗服务;强化运动员选材方式、促进选材科学化;扭转家长思想观念,排除后顾之忧;加强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与衔接。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与结果,所提出两个培养单位所存在的共性现实问题,以及给出应对策略选择,以期对“一州(市)一精品”所有优势竞技项目在未来人才培养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中对曲靖市竞走和玉溪市体操项目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能对两个培养单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提供借鉴之处,逐步探索与完善培养体制机制,为下一步优势项目发展与改革做好铺垫,不断积累优势竞争力,使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中的竞走和体操,以及其他优势项目不断得到巩固与加强,促使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再次腾飞。
陈锐[2](2017)在《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体育发展历史进程中,政府推动公共体育场的建设与设立起始于民国时期。此时期的公共体育场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是深刻认识民国时期体育历史的重要视角之一。但是,目前民国体育历史研究中,对公共体育场研究较为薄弱,多忽略了公共体育场作为组织机构的特征,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成果缺失。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比较法、个案法、访谈法,结合组织社会学理论、组织共生理论对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一)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设立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进步,是在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存教育制度基础上开始建立与发展的,它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为“不入学校者”包括失学儿童、离开学校的学生、一般民众无论男女提供体育运动场所,设有组织机构,对民国时期的体育运动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局部探索期、初步繁荣期、艰难发展期。推动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动因分别是教育变革、强国诉求、抗建需要。三个阶段公共体育场建设与设立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探索期主要是江苏省内各县以及各省中心城市,初步繁荣期全国普遍设立,战争环境下大后方及非战争安全区域普遍设立,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定程度得到恢复。公共体育场的组织机构历经了行业协会到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历程。同时,也适应社会教育中心机构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教育中心机构共生以及与学校从局部尝试到逐渐体系化共生发展的过程,公共体育场核心职能之一社会体育指导通过社会教育综合机构、学校以及独立组织机构得到实现。政府对建设与设立公共体育场的认识也历经了逐渐适应历史环境成熟的过程。(三)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各个阶段具有共生性与独立性,外来性与民族性,教育性与民众性,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历史基本特征,体现了西方异质物在我国从移植到内化适应具体历史环境独特的概貌。通过三个阶段政府的积极倡导,公共体育场场地设备以多种形式遍布全国各地,提供了民众体育运动及社会教育的空间;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培养了人才;促进了运动会的普遍开展;产生了专业化的社会体育组织机构;推动了现代体育观念与思想的传播。(四)虽然民国时期政府意欲向“不入学校者”提供场所,通过独立专业人员指导。但是,指导功能由民众教育综合机构及学校实现较多。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主要存在于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环境较好,体育专业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探索期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组织目标定位不清,普遍缺乏稳定性。但是,公共体育场指导、推广等功能也开始显现。初步繁荣期省立公共体育场与部分县立公共体育场独立组织机构体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以推广社会体育为唯一目标,并形成了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组织体系。独立设立组织机构的县立公共体育场并不仅仅存在以省立公共体育场为中心的组织体系中,在全国以江苏省数量最多,组织机构最为健全。在战争环境下,部分大后方及安全地区省立公共体育场组织机构发挥着对县立公共体育场的指导作用,独立设置的县立公共体育场仍然在推动当地社会体育的发展。(五)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发展经验给予我们主要的启示有:稳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是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首要因素;增强公共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推进中的作用;公共体育场馆需要专业化的人员作为管理者;公共体育场馆需要向民众提供多样化的公共体育服务;当今体育场馆应当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综合性多样开发,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社会体育的推行需要体育场组织管理机构消除壁垒“和谐共生”。
何晓丽[3](2017)在《《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创编与实践》文中认为论文以民族健身操是传承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和全民健身发展需要为选题依据。以民族健身操创编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和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文献资料为理论指导。结合民族院校体育教学特点、甘肃藏区地域特色、藏族锅庄舞开展现状等因素。以创编锅庄健身操为目的,以锅庄健身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锅庄健身操创编实践过程进行调查,对锅庄健身操的动作结构进行研究,对锅庄健身操的健身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创编锅庄健身操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供了开发案例,尝试性地提出创编锅庄健身操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力图在民族院校逐步构建锅庄健身操创编的基本理论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学院藏族学生基本都来自于藏区,从小受到藏族传统体育的熏陶和培养,耳濡目染并且亲自参与过许多锅庄舞和藏族民间体育舞蹈。因此,在民族院校进行锅庄健身操的创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将具有鲜明藏族特色的锅庄舞与现代气息的健身操予以整合是非常可行的;锅庄健身操的创编与实践,使民族院校体育教学更加突出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色,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通过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初步形成民族院校的体育课程特色,为推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同时也为民族地区民族健身操的合理化运用和全面推广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本套锅庄健身操在创编的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了民族健身操的创编原则和方法,进行了锅庄健身操动作要素、音乐要素的提炼和具体的实践操作,得出一些实际的创编经验,在锅庄健身操创编过程中,既要有操化律动,又要有锅庄意蕴,注重健身性与娱乐性、观赏性与趣味性、安全性与合理性、艺术性与创新性。本套锅庄健身操是藏族传统舞蹈和现代操的结合与呈现、是锅庄舞与健身操交汇演变的新运动项目。它实现了民族舞向操类运动项目的延伸和拓展、充实和丰富了健身操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健身操的品味层次、激发了练习者的热情、推动了健身操的发展、创造了健身操运动的新内容新形式、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增添了新活力,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健身需求。
张磊[4](2016)在《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术科课程成为高师院校的正式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术科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职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受到挑战,术科教学改革的缓慢进程已然制约和影响着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术科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本研究试图将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与学科教学能力(即PCA)勾连起来,以PCK作为术科教学改革的视角,旨在通过术科教学改革寻求职前体育教师PCK与PCA的发展,为职前体育教师“学会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术科教学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相互关照与融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术科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等基础问题,术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匡补与澄清,从理论上对“术科教学改革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给予了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术科教学现状、P-PE-PCK现状、术科教学价值问题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给予了审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5所高校300名体育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考察术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备课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基于视频的问卷调查法对2所师范院校的24名体育师范生、5所高校的300名学生、2所师范院校的3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了解职前体育教师PCK(即P-PE-PCK)状况以及术科教学在发展P-PE-PCK方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互证”对P-PE-PCK的构成要素、来源、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校差异等情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第三,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和6位体育师范生进行了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加以求证,厘清术科教学的价值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理论构建的“参与式PBL教学模式”的现实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术科教学改革如何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实验研究阶段,分别在2所师范院校针对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和足球专项课进行了1项探索性教学实验和2项验证性教学实验,并在足球公体课中开展了“足球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实验,从而为“术科教学的课内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与数据支撑:最后,对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展望。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和“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的“知识实体”为运动技术,其知识类型为“实践知识”;学习者需要以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身体练习体验,实现运动技术的“有意义学习”;术科教师应构建“平等、合作、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场域”来保证学生体验运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断引导其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运动技术或者教育类课程知识不能独立支撑起现实教学,当以上两类知识结合其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运用而形成PCK时,学科教学能力PCA也随即得到发展。教学是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过程,现实教学情境的学科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成为PCK向PCA转化的中介变量。术科的教与学价值应走出“工具理性的樊篱”,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动作示范能力的获得,而应该追求运动技术的获得之于学生更为深广的教学意义,这些意义同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体验中通过不断反思获得。“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目标应由运动技术的提高与—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转向学科教学能力(PCA)的发展,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适宜—量力性原则、前沿—基础性原则和职业—整合性原则,内容的组织应该走“问题化”组织策略,并借鉴问题支架或3C3R模型来设计术科教学问题;术科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术科教学方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并面临着有效性陷阱,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性缺席可谓术科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向与有效性问题都应该得到追问。术科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技评+达标”式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的“片段教学或模拟上课”可作为术科教学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的真实性评价方式。术科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扬弃,“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现实必要与理论依据。2、揭示并完善了术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P-PE-PCK的现实状况、以及术科教学价值问题。其一,现实中术科教学面临着“常规问题”与“异常问题”。“常规问题”表现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主要还是围绕提高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教学考核也仍然以“技评+达标”为主。“异常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科教师在备课环节所表现出的“备课模式”,即术科教师普遍反映由于教学经验、个人精力等原因,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他们会根据以前教案或者做些许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走”,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他们都已了然于胸,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二是术科教师教学考核中存在着“人为降低考核标准”这—“考核失真”问题,该问题主要受到了“学生水平、教师压力、教师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三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的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P-PE-PCK发展表现出性别、年级、学校差异,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本研究首次确证了P-PE-PCK的结构要素,即P-PE-PCK由“体育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体育教学评价的知识、安全教学环境的知识、体育教学目标的知识”等6个维度的知识构成。其中,“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在P-PE-PCK各维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最能代表P-PE-PCK的水平。其次,绝大部分P-PE-PCK总体情况以及各维度的知识情况处于“笼统或有限理解PCK”的水平,总的来看,P-PE-PCK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P-PE-PCK各维度知识来源于9个方面,分别是“术科学习经验、实习经验与反思、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练习体验、个人反思总结、阅读专业书刊、理论课学习、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和课堂观察”,其中,“术科学习经验”仍是P-PE-PCK的主要来源。P-PE-PCK各维度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一般高校与“985、211”高校之间的P-PE-PCK并不存在差异,而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的P-PE-PCK存在差异,师范院校的P-PE-PCK要更好一些。就性别而言,男生与女生之间在PCK各维度以及总体PCK上均具有差异,在平均水平上,女生PCK要高于男生PCK。其三,术科教学价值表现为“技术理解”。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3、证实了“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其一,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术科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问题化处理,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课前或现场的解决,足球与网球的教学实验证实这些做法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置可以是课前布置和设置的,也可以是课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生成的;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也可以是任务式的,如课前在给下节课参与教学的学生布置的任务,以及课堂上让各自小组完成创新性练习方式的设计,这既是对教学内容“如何教”问题的设置,也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其二,“模拟上课”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的教学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是模拟上课,其中,在足球和网球普修课中采用的是“个人模拟上课”,在专项课中则是采用了“小组模拟上课”的形式,并运用自编的《基于观察的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对模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教学实验表明,运动技能考核与教学能力考核可在教学考核时同时展开,并且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当然,这需要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其三,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首先,足球与网球教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相关运动技术、PCK与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其内部效度的体现;其次,该教学模式在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与足球专项课上的实施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可推广性的另一支撑便是该教学模式所采用的PBL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考核的可行性也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拓展了高师院校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即“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当前术科教学与教育实习在发展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反映出的共有问题便是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专项班学生在公体课上进行教育实实这一思路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构建“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思想来源与实践准备。“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教育实习模式在发展体育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与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等PCK维度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高师院校可以把公共体育课堂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或者专业课与公体课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习指导教师,这样一来,体育师范生体验真实教学的机会便会明显的增加。从现实来看,该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师院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应该成为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
黄亚杰[5](2015)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指出体操普修课程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的传统课程,它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一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操内容不断拓展,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不断引入新的时尚体育项目,使体操教学在课程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选用了中国知网平台上以高校及体操教学同时为关键词搜索到的376篇文献作为样本数据,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中较为常见的非竞技性的基本体操为讨论对象,使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Excel、Cite Space II为研究工具,以形象化的方式对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重点、新兴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析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研究领域的时空变化、文献分布、作者贡献、机构分布等规律。依据关键词频共现,分析出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的研究热点及推断研究盲点。依据文献研究前沿分析图谱,探测出我国高校体操教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得出结论为:1)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2)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存在于高校的学术刊物和体育世界等期刊杂志中,深刻分析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的创新型研究的数量较少。3)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十的10位作者中,前两名高校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别是体操教学与理论。4)体育院校是该领域最为活跃的机构,主要分布于北京、武汉、湖南、山东等地。这些机构之间联系不紧密,不利于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5)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的研究热点是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现状和对策等方面。该领域研究较少的是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运动损伤等。6)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的研究热点经历了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开展和对策、教学理论实践和教学改革四个阶段。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围绕提高教学效果而展开。
王家力[6](2015)在《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在训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练员的能力、素质和执教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国际体育竞争力。因此,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练员的培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练员教育体系。我国经历了50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相对独立的教练员教育体系,但由于我国教练员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两个方面,梳理了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入地剖析当前我国教练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借鉴国外教练员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教练员教育体系的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回顾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历程,发现:在“举国体制”的背景下,我国教练员教育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以岗位培训为核心,导致了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的二元结构。在教练员非学历教育方面,存在基层化和精英化之间重视程度的较大差异;在教练员学历教育方面,存在学历层次多元化与职业途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二、通过对我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教练员教育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在教练员非学历教育方面存在组织机构权责不清、培训等级划分的局限性、培训内容更新慢、培训方式亟待改进、培训经费来源单一、考核方式的片面性、缺乏对岗位培训效果的评价、继续教育管理的缺失等问题;在学历教育方面存在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招生方式单一、学制缺乏弹性、职业方向课程开发不足、忽视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片面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认证脱节等问题。从整体上讲,我国教练员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教练员非学历教育方面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教练员的需求;在教练员学历教育方面存在职业性不突出,与教练员的职业规格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三、通过对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六国教练员教育现状评析,发现:发达国家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特点表现在政府相关部门仅提供宏观指导,体育行业协会或社会组织等具体实施、不断地完善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课程内容突出职业性、多元化的培训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完善的教练员教育保障体系等方面;发达国家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特点表现在各层次的教练员学历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招生方式的多样化、学位制度具有层次性和弹性、课程体现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结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考核方式的全面性、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等方面。四、从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教练员教育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得到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经验和启示:教练员教育的平等性和开放性、重视教练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突出发展教练员的职业能力、教练员教育的网络化、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相互融合和共通、继续教育与教练员资格再认证“挂钩”。五、在立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经验,从外部强化和内部自觉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教练员教育体系的对策:制定教练员职业标准,逐步实施教练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构建职前教育、岗前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一体化为核心,从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专业人才、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方面提供支持。
贺慧[7](2014)在《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着社会的进步,从而使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摇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同样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体操普修课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首都体育学院作为北京市市属唯一的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对北京市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0年以来的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5份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数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同时与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两所学校最新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对比,并通过对大四实习学生以及实习指导教师就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实际需求方面进行调查与研究,就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的发展及变化情况得出结论。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发展与改革紧密联系《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和《体操类课程指导纲要》两份指导性文件。在逐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形成了每4年修改、重新制定一次的规律,但也存在2005年到2012年8年修订一次的问题。2、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基本在国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缩小培养人才口径的基础上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基本符合《体操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但有待于进一步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基本上以发展“三基”即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为主,其次是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3、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时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教学内容相对更加注重技术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所学技术内容与中小学教学需求契合度不高且技术内容的学习偏重四项竞技体操。4、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全面且力度不够。但就教学中所涉及的能力内容来说教学能力是培养的重点,其他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同样是学生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培养过程中仍是不容忽视的;而就本文研究结果反映,目前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仍有不足,5、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是技术部分,辅以平时和理论两部分的成绩,但技术部分所占成绩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且考核内容呈现多样化趋势。考评形式基本上是终结性评价,评价主体为任课教师,考试内容以规定性动作为主。6、当前大四学生对学校体操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同时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
吴云红[8](2012)在《三人平衡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三人平衡木”主要是指根据体操教学规律和体操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将常规的平衡木练习内容通过加工、整理、组合,创编出在音乐伴奏下由三人配合完成的,具备竞技体操的锻炼价值,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协作性、互助性和一定艺术要求的一种新的体操练习形式。三人平衡木不是凭空的概念性的设想,它的练习形式及内容已经在2007年被创编和编写出来。三人平衡木是多人体操的一个内容,多人体操它包括“三人单杠、三人双杠、三人平衡木、六人自由操、六人跳马”等内容。是由成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有多年体操教学经验的老教授提出,并带领体操(健美操)专业研究生共同创新的一种体操练习形式,经过几年来对其不断的进行探索与改进,已得到了许多体操专业教师的认可,且在部分学生的体操练习中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为了深入验证它的锻炼价值和在体操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选取了“三人平衡木”项目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中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将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学院2011级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三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第一,实验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三人平衡木练习形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平衡木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同等条件下按实验要求进行教学实验。第二、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发放问卷,统计结果证实了,学生比较喜欢三人平衡木练习形式,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有助于学生的教学能力、保护帮助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在音乐伴奏下学生对动作的记忆能力和完成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得到了改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三人平衡木练习形式的实验组与采用常规教学进行平衡木教学的对照组在教学效果上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很大程度上证实了三人平衡木教学形式适用于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本文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形式创新与改革提供参考。
邓开民[9](2012)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各地,借助云南旅游优势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以极大地拉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国家和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研究综合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综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讨、挖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和开发途径。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宗教祭祀、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其传统体育的起源也各具特色,且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包括:能够吸引旅游者去云南欣赏或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自然景点、景区旅游资源及场地设施和服务设施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参与或观赏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项目或竞技项目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观看的小型或大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游客参与或观赏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表演人员、导游人员及培训人员。开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既有优势因素,也有劣势因素;既有机会因素,也有挑战因素。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依托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包括移植开发和就地开发;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大力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培训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封春玲[10](2010)在《石家庄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继续飞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因此,体育健身不可避免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的队伍中。人们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体育健身消费市场开始形成了。面向大众健身的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凭借场地、器材、环境、气氛、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健身会员。健身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职业—健身教练在我国人才市场中出现了。作为俱乐部的核心力量,健身教练员是引领人们进入体育健身领域的带头人,他们直接面对健身群体,传授和推广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广大健身消费者提供服务。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的省会,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教育的中心。第一家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于1999年产生,短短10年的时间,到现在已经相继成立了大中小型俱乐部几十家,其的经营也达到相当的规模。健身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体育组织形式,以优质独特的服务深受市民的认可、接受。石家庄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经验对全省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石家庄健身俱乐部教练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健身教练男性教练所占人数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教练,20- 30岁的青年教练是教练的中坚力量,健身教练年龄呈现年轻化且文化程度较高,从业经验尚浅,但是具有活力。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绝大多数的健身教练都是经过专门培训后获得证件持证上岗的。石家庄健身教练专业资格认证体系混乱,教练员参与外出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健身教练的综合能力指标按重要性排序为:健美、健身知识掌握、教学实施能力、开运动处方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水平参差。石家庄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工作时间长、单位时间劳动报酬低;会员对健身教练的认识度不高,健身私人教练流动大。在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在健身教练工作时间外,为他们提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鼓励和支持健身教练到高校或文化培训机构进一步学习,丰富健身教练的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最终提升健身俱乐部的服务质量。健身俱乐部通过为健身教练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学习到市场上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以便更好的做好指导工作;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应进一步加强健身指导能力、运动处方能力、体能评估能力、急救能力等培养,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行业协会,通过协会积极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使健身指导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持续发展的轨道;商业性俱乐部应逐步建立与完善系统内的健身私人教练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健身私人教练考核与评价标准,推进健身教练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健身私人教练的薪酬,对表现优异的教练除了以适当的方式给予通报表扬外,选取一定比例的人员外出进修或向管理层晋升。表现差的教练,在给予一定的惩罚,或辞退;体育院校应对健身教练这一新职业引起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尽快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培养方向,调整学科结构,优化课程配置,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一批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将俱乐部工作纳入毕业生就业的视野,抓住这一就业缺口,提高体育院校毕业生在健身专业领域中的适应力与竞争力。
二、对云南省师专体育系体操课程整体改革的构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云南省师专体育系体操课程整体改革的构思(论文提纲范文)
(1)“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竞技体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 |
1.1.2 打破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
1.2 研究目的 |
1.2.1 新时期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布局重构 |
1.2.2 构建云南竞技体育强省的重要举措 |
1.2.3 打造“高原特色”体育文化品牌 |
1.3 研究意义 |
1.3.1 深化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路径改革 |
1.3.2 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拓宽领域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1.3.3 “一带一路”战略下搭建与东南亚各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 |
1.4 文献综述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1.1 “一州(市)一精品”理论释义 |
1.4.1.2 优势项目含义分析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2.1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
1.4.2.2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1.4.2.3 对省(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发展的研究 |
1.4.2.4 关于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研究 |
1.4.3 国外文献综述 |
1.4.3.1 国外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特征 |
1.4.3.2 国外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特征的研究 |
1.4.4 综述评述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4.1 问卷信度检验 |
2.2.4.2 问卷效度检验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历程及特点 |
3.1 云南省竞技体育发展历史回眸 |
3.2 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分析 |
3.3 云南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特点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发展现状 |
4.1.1 竞走和体操项目近期参与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分析 |
4.1.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体制、机制分析 |
4.1.2.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管理体制 |
4.1.2.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体制 |
4.1.2.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行机制 |
4.1.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动员选材分析 |
4.1.4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分析 |
4.1.5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人力资源现状 |
4.1.5.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管理员现状 |
4.1.5.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教练员现状 |
4.1.5.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运动员现状 |
4.1.6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物质资源现状 |
4.1.6.1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场馆现状 |
4.1.6.2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训练设备现状 |
4.1.6.3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后勤保障现状 |
4.1.7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的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7.1 场馆建设和维修、训练设备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7.2 后勤、奖励机制、外出训练和比赛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7.3 医疗服务和科技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7.4 项目科研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
4.1.8 后勤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4.1.9 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毕业运动员出路分析 |
4.2 制约项目发展的因素分析 |
4.2.1 竞走项目制约因素分析 |
4.2.2 体操项目制约因素分析 |
4.3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发展的现实问题 |
4.3.1 地方政府经费配套不足 |
4.3.2 生源面窄,选材壁垒严重 |
4.3.3 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 |
4.3.4 教练员队伍缺乏,训练理念陈旧 |
4.3.5 欠缺科研投入和医疗服务保障 |
4.3.6 运动员选材方式单一 |
4.3.7 家长担忧学训矛盾,支持率较低 |
4.3.8 后备人才梯队衔接不充分 |
4.4 “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曲靖市竞走、玉溪市体操项目发展的对策研究 |
4.4.1 加强地方政府经费投入比例 |
4.4.2 扩大招生面,打破招生壁垒的局限 |
4.4.3 完善场馆配套设施 |
4.4.4 提高教练员待遇,引入优秀教练员 |
4.4.5 引入科研服务,完善医疗服务 |
4.4.6 强化运动员选材方式、促进选材科学化 |
4.4.7 扭转家长思想观念,排除后顾之忧 |
4.4.8 加强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与衔接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修改建议 |
(2)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及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公共体育场的探索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探索设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袁西洛江苏省内设立公共体育场建议书 |
第三节 北洋政府公共体育场相关法令法规及重要教育会议议决案 |
第四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概况 |
第五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
第六节 北洋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初步繁荣 |
第一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初步繁荣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南京中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概况 |
第四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
第五节 南京政府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的艰难发展 |
第一节 战争环境下艰难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法规的完善 |
第三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艰难发展概况 |
第四节 战争环境下公共体育场历史特征 |
第五节 战时环境下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典型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上海县西门外公共体育场(1915-1927) |
一、创建过程 |
二、组织机构 |
三、体育运动的推广 |
第二节 江苏镇江省立公共体育场(1931-1936) |
一、开办及发展历程 |
二、组织机构 |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
第三节 福建省立公共体育场(沙县)(1938-1942) |
一、历史沿革及内迁 |
二、组织机构 |
三、社会体育的推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特征与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特征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作用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历史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
附录1 民国时期着名公共体育场场长及指导员生平 |
附录2 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图片一览 |
附录3 部分公共体育场统计表 |
文中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3)《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创编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导向 |
1.1.2 传承民族文化 |
1.1.3 藏区特色优势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锅庄舞概念的不同界定及相关研究 |
2.1.1 锅庄舞概念的不同界定 |
2.1.2 锅庄舞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
2.1.3 锅庄舞的文化特征及价值的研究 |
2.1.4 锅庄舞与健身操融合的研究 |
2.1.5 锅庄舞的推广与普及的研究 |
2.2 关于民族健身操概念的不同界定及相关研究 |
2.2.1 民族健身操的概念 |
2.2.2 民族健身操创编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创编《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1 创编《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的必要性分析 |
4.1.2 创编《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的可行性分析 |
4.2《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的创编过程 |
4.2.1 创编依据 |
4.2.2 创编原则 |
4.2.3 创编方法 |
4.2.4 创编要素的提炼 |
4.2.5 创编步骤 |
4.3《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套路动作图解及特色 |
4.3.1《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套路动作图解 |
4.3.2《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的特色 |
4.4《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的实施 |
4.4.1 实施过程 |
4.4.2 学生反馈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与设计:研究概述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术科教学改革尚未找到它的“伽利略”:追问现实的紧迫性 |
1.1.2 师范教育面临着专业化的固有风险:拷问策略的合理性 |
1.1.3 PCK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叩问理论的可行性 |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P-PE-PCK |
1.4.2 术科 |
1.4.3 教学 |
1.4.4 教学改革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 |
1.5.1 论文结构 |
1.5.2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术科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
2.1.1 我国术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范式表达 |
2.1.2 国外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
2.1.3 小结 |
2.2 国内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 |
2.2.1 我国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2 国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师范生PCK”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内外PCK研究概况 |
2.3.2 师范生PCK的现实发展状况 |
2.3.3 师范生PCK的发展途径 |
2.3.4 师范生PCK的测量方法 |
2.3.5 PCK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
2.3.6 P-PE-PCK的研究状况 |
2.3.7 小结 |
2.4 文献总结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
3.2.1 量化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2 质性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3 混合研究策略 |
3.3 研究工具 |
3.3.1 量化研究工具 |
3.3.2 质性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编码 |
3.4.3 数据处理 |
3.5 研究过程 |
3.5.1 前期准备 |
3.5.2 实施过程 |
3.5.3 后期整理 |
3.6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3.6.1 质性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6.2 实验研究的效度 |
3.6.3 研究者角色 |
3.6.4 伦理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理论准备 |
4 理论基石:术科教学理论基础的匡补与诠释 |
4.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
4.1.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与价值论基础的论述较少 |
4.1.2 术科课程与教学长期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割裂”现象 |
4.1.3 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被遮蔽 |
4.2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
4.2.1 知识论基础论域 |
4.2.2 术科教学的“知识性怀疑”:从“学科”与“术科”之争谈起——回答术科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问题 |
4.2.3 运动技术:术科课程知识的本体论追问——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
4.2.4 实践知识:术科课程知识的身体与实践维度——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类型知识”的问题 |
4.2.5 作为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验:术科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学”的问题 |
4.2.6 学习场域:术科课程知识“体验学习”何以可能——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
4.2.7 CK、PCK与PCA: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
4.2.8 现实情境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PCK向PCA转化的机制问题 |
4.3 术科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
4.3.1 价值论基础论域 |
4.3.2 术科教学的价值判断 |
4.3.3 术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
4.4 小结 |
5 理论方向: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检讨与澄清 |
5.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与论说方式 |
5.1.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 |
5.1.2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说方式 |
5.2 术科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 |
5.2.1 术科教学目标的实然取向 |
5.2.2 术科教学目标的应然取向 |
5.3 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 |
5.3.1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呈现问题 |
5.3.2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继承与发展 |
5.3.3 “术科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策略:内涵与组织方式 |
5.4 术科教学方法的发展问题 |
5.4.1 传统术科教学方法的功利与有效问题 |
5.4.2 现代术科教学方法的多元与缺席问题 |
5.4.3 术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追问” |
5.5 术科教学评价的优化问题 |
5.5.1 传统术科教学评价的“去情境化”问题 |
5.5.2 术科教学评价方式的现代转向 |
5.5.3 术科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5.6 术科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 |
5.6.1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
5.6.2 “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5.7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与实践探索 |
6 教学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状况的再揭示 |
6.1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样本选取情况 |
6.1.1 术科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情况 |
6.1.2 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情况 |
6.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2.1 术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
6.2.2 术科教学反馈情况 |
6.2.3 术科教学考核情况 |
6.2.4 体育师范生的术科学习情况 |
6.3 基于“访谈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3.1 术科教师形成的“备课模式” |
6.3.2 术科教学普修与专选目标的“各异” |
6.3.3 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 |
6.3.4 术科教学考核的“异常” |
6.3.5 术科教师教学中的“无奈” |
6.4 小结 |
7 知识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效果P-PE-PCK问题初探 |
7.1 P-PE-PCK的测量工具:借鉴与编制 |
7.1.1 备课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2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3 P-PE-P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使用 |
7.2 基于“备课法”的P-PE-PCK:构成要素与来源 |
7.2.1 P-PE-PCK的构成要素 |
7.2.2 P-PE-PCK的来源 |
7.3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得分与年级特征 |
7.3.1 P-PE-PCK总体得分情况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
7.3.2 P-PE-PCK的年级差异 |
7.3.3 P-PE-PCK的性别差异 |
7.3.4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P-PE-PCK差异 |
7.4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验证与拓展 |
7.4.1 P-PE-PCK各维度与总体PCK的相关关系 |
7.4.2 P-PE-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
7.4.3 P-PE-PCK各维度的年级、性别差异 |
7.5 基于“三角互证”的P-PE-PCK的结构:要素、关系与特征 |
7.5.1 P-PE-PCK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7.5.2 P-PE-PCK的学校、年级、性别差异 |
7.6 小结 |
8 价值发展必要: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术科教学价值再求证 |
8.1 术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回顾 |
8.2 对术科教学价值认识的破解:扎根理论的尝试 |
8.2.1 扎根理论概述 |
8.2.2 访谈资料的收集 |
8.2.3 访谈资料的编码 |
8.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8.3 核心类属分析 |
8.3.1 技术认知的维度 |
8.3.2 加深技术认知的途径 |
8.3.3 技术认知程度与教学的关系 |
8.4 理论发现:“技术理解” |
8.4.1 “技术理解”的含义 |
8.4.2 “技术理解”的维度 |
8.5 扎根理论的形成:术科教学价值论 |
8.6 小结 |
9 实践探索: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9.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9.1.1 教学预实验的开展 |
9.1.2 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确定 |
9.1.3 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方案的确定 |
9.2 实验研究一:A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 |
9.2.1 实验方案 |
9.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2.3 实验一结论 |
9.3 实验研究二: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3.1 实验方案 |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3.3 实验二结论 |
9.4 实验研究三: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4.1 实验方案 |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4.3 实验三结论 |
9.5 实验研究四:D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
9.5.1 实验方案 |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5.3 实验四结论 |
9.6 小结 |
第四部分 回眸与远眺:总结、反思与展望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2.1 术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建言 |
10.2.2 术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建言 |
11 研究反思与展望 |
11.1 研究反思 |
11.1.1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数量性问题 |
11.1.2 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问题 |
11.1.3 研究程度的深入性与全面性问题 |
11.2 研究展望 |
11.2.1 研究趋势分析 |
11.2.2 后续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对体操课程培养目标设置的研究 |
2.2 对体操普修教材编制方面的研究 |
2.3 对体操普修课程课时设置的研究 |
2.4 对体操授课师资状况方面的研究 |
2.5 对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
2.6 对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 |
2.7 对体操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
2.8 对体操普修课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
3 研究对象、工具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CiteSpaceII |
3.2.2 Microsoft Excel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文献计量法 |
3.3.3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相关概念 |
4.1.1 知识图谱 |
4.2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研究的时空分布 |
4.2.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研究的时间分布 |
4.2.2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研究的文献分布 |
4.2.3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研究的作者分布 |
4.2.4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研究的机构分布 |
4.3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研究的热点分析 |
4.3.1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关键词频共现分析 |
4.3.2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研究热点时区分析 |
4.4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研究的前沿分析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教练员教育研究综述 |
二 国外教练员教育研究综述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研究进程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进程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教练员和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 |
二 教练员教育 |
第二章 我国教练员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 |
第一节 教练员教育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56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形式的探索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形式的探索 |
第二节 教练员教育的初步创立时期(1957—1965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形式的初步确立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形式的初步确立 |
第三节 教练员教育的停滞与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6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形式的延续与转变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形式的转变 |
第四节 教练员教育的恢复与调整时期(1977—1985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形式的恢复与拓展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形式的恢复与扩展 |
第五节 教练员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时期(1986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体系的完善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层次的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评析 |
第一节 我国内地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我国内地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我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台湾地区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台湾地区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台湾地区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四节 我国教练员教育特点与不足 |
一 我国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特点与不足 |
二 我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特点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现状评析 |
第一节 英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英国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英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二节德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德国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德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加拿大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加拿大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加拿大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四节 美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美国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美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五节 日本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日本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日本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六节 澳大利亚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澳大利亚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澳大利亚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七节 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特点 |
一 国外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特点 |
二 国外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教练员教育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比较 |
一 培训组织机构的比较 |
二 培训等级划分的比较 |
三 培训内容的比较 |
四 培训方式的比较 |
五 培训经费来源的比较 |
六 培训考核方式的比较 |
七 教练员资格认证的比较 |
八 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比较 |
第二节 国内外教练员学历教育的比较 |
一 培养目标的比较 |
二 招生方式的比较 |
三 学位制度的比较 |
四 课程内容的比较 |
五 学习方式的比较 |
六 考核方式的比较 |
七 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比较 |
第三节 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一 教练员教育的平等性和开放性 |
二 重视教练员的职业道德 |
三 教育内容突出发展教练员的职业能力 |
四 教练员教育的网络化 |
五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相互融合和共通 |
六 继续教育与教练员资格再认证“挂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教练员教育的外部强化 |
一 制定教练员职业标准 |
二 构建教练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管理机构 |
三 加快教练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 |
第二节 教练员教育的内部自觉 |
一 构建教练员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一体化模式 |
二 推进教练员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
三 完善教练员教育的规章制度 |
四 加强教练员讲师的培养 |
五 建立教练员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
六 建立教练员教育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发展与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操课程普修课程在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的发展分析 |
1.1.2 《体操类课程指导纲要》对高校体操课程变革的要求 |
1.1.3 《体育(1~6 年级)、体育与健康(7~12 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体操教师的要求 |
1.1.4 提高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专业能力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
1.4.3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比较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国家相关文件与本课题研究的分析 |
3.1.1 《体育(1~6 年级)、体育与健康(7~12 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与本课题的研究 |
3.1.2 《体操类课程指导纲要》与本课题的研究 |
3.2 体育教育(以下简称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改革发展历程 |
3.2.1 我国普通高校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改革发展历程 |
3.2.2 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改革发展历程 |
3.3 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 |
3.3.1 高校体教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级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3.3.2 我国不同时期体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3.3.3 首都体育学院不同时期体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3.3.4 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课程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 |
3.4 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分析 |
3.4.1 体操普修课程开设情况及教学总时数的对比分析 |
3.4.2 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数分配的分析 |
3.4.3 体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相关性分析 |
3.5 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分析 |
3.5.1 北京市中小学对体育教师培养规格的要求 |
3.5.2 首都体育学院历年体操教学大纲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对比分析 |
3.5.3 实习学生体操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
3.6 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分析 |
3.6.1 历年考评内容及形式的对比分析 |
3.6.2 体操普修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3.7 首都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大四学生对当前体操普修课程开设现状的反馈分析 |
3.7.1 学生学习体操动机的调查分析 |
3.7.2 影响学生学习体操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
3.7.3 学生对当前体操普修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必要性的选择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8)三人平衡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三人平衡木的概念及内容 |
1.3.2 多人体操与常规的体操教学 |
1.3.3 三人平衡木的优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创新概述 |
2.2 有关教育创新的概述 |
2.3 国外体育教育创新及对我国体育教育创新的启示 |
2.4 中小学体育中体操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现状 |
2.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研究的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专家咨询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4 数理统计法 |
3.5 逻辑分析法 |
3.6 实验法 |
4 教学实验设计 |
4.1 实验时间与地点 |
4.2 实验分组 |
4.3 实验目的 |
4.4 实验内容与方案设计 |
4.4.1 实验内容 |
4.4.2 实验方案设计 |
4.4.3 实验实施过程 |
4.4.4 实验条件的控制 |
4.4.5 实验技术评价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三人平衡木的应用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5.2 三人平衡木的应用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5.3 三人平衡木的应用对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
5.4 三人平衡木的应用对培养学生保护帮助能力的影响 |
5.5 三人平衡木的应用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
5.6 三人平衡木中介入音乐伴奏对学生的影响 |
5.6.1 介入音乐伴奏对增强学生动作记忆力的影响 |
5.6.2 介入音乐伴奏对改善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9)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世界体育旅游成功发展 |
1.2 我国体育旅游快速发展 |
1.3 云南体育旅游初步速发展 |
1.4 云南有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天然优势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研究现状 |
2.2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旅游开发研究现状 |
2.2.1 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 |
2.2.2 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或发展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依据分析 |
4.1.1 相关概念分析 |
4.1.2 基本理论依据分析 |
4.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特征、功能分析 |
4.2.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
4.2.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
4.2.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
4.3 云南人口5000以上的少数民族及其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
4.4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
4.4.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资源 |
4.4.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资源 |
4.4.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赛事资源 |
4.4.4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人才资源 |
4.5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4.5.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
4.5.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
4.6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
4.6.1 云南少数民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
4.6.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
4.7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
4.7.1 优势因素 |
4.7.2 劣势因素 |
4.7.3 机会因素 |
4.7.4 挑战因素 |
4.8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 |
4.8.1 依托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 |
4.8.2 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 |
4.8.3 大力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 |
4.8.4 培训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石家庄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健身俱乐部简介 |
1.1.1 俱乐部的发展简史 |
1.1.2 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兴起 |
1.1.3 我国健身市场的发展阶段 |
1.2 健身俱乐部相关概念界定 |
1.3 关于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的研究 |
1.4 关于健身俱乐部存在问题的研究 |
1.5 关于健身俱乐部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的研究 |
1.6 关于“健身教练”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石家庄市健身教练员队伍结构现状与分析 |
3.1.1 石家庄市健身教练性别与年龄结构分析 |
3.1.2 健身教练学历结构与所学专业分析 |
3.2 石家庄市健身教练员培训及资格认定工作的现状与分析 |
3.3 石家庄市健身教练员综合能力分析 |
3.3.1 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所应具备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体系分析 |
3.3.2 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为会员开运动处方能力调查分析 |
3.3.3 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交往能力调查分析 |
3.3.4 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创新能力调查分析 |
3.4 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健身会员对健身教练员工作反馈分析 |
3.4.1 健身俱乐部会员对集体操课满意度分析 |
3.4.2 健身俱乐部会员对健身私人教练授课满意度分析 |
3.5 石家庄市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员的待遇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四、对云南省师专体育系体操课程整体改革的构思(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州(市)一精品”理念下云南省优势竞技项目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曲靖竞走、玉溪体操为例[D]. 孟成才.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2]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研究[D]. 陈锐.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3]《扎西乐央勒》锅庄健身操创编与实践[D]. 何晓丽.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
- [4]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 黄亚杰. 武汉体育学院, 2015(12)
- [6]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策研究[D]. 王家力.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7]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发展与变化的研究[D]. 贺慧. 首都体育学院, 2014(08)
- [8]三人平衡木的实验研究[D]. 吴云红. 成都体育学院, 2012(05)
- [9]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邓开民.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10]石家庄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教练员现状调查分析[D]. 封春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