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工人文化宫服务广大职工的方向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工人文化宫服务广大职工的方向

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工人文化宫为广大职工服务的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肖赛玥[1](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认为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许春枝[2](2021)在《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工人文化宫以创新促发展的思考》文中指出工人文化宫是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是工会维护职工文化权益的载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活动阵地、弘扬先进文化的窗口、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各地工人文化宫正走上了回归与重塑的改革之路,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考验。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门市工人文化宫就是如此。荆门市工人文化宫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也曾有过满堂欢声笑语、事业红红火火的辉煌。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人文化宫作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制、队伍、内部管理、

王艳秋[3](2021)在《工业意识烛照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工业题材文学创作一时间曾陷入瓶颈,几乎成为学界诸多学者的共识,并纷纷对此展开多方面的回顾与反思。作为对工业题材文学创作贫弱现状的回应,蒋子龙提出了“泛工业题材”的概念,为工业题材文学研究开辟了新路径。本论文即在此基础上,对实行工业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表现天津现代工业生产的文学作品展开探究,从产生机制、文本内容及其叙事艺术等方面追寻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中展露的工业意识。工业题材文学最显着的特点即时代性,作为“社会思潮晴雨表”,它与工业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天津现代化工业进程稳步推进,并以背景性存在进入文学世界,成为天津作家们在“泛工业题材”写作中培育工业意识的“温床”。笔者以历史的整体视野回顾天津工业题材文学的流变及作家们对现代化内涵逐步清醒的认知,探寻其中萌动的工业意识内核。无论是社会语境的宏观变动,还是文学发展的内在诉求,都对天津作家提出了具有时代内涵的创作要求,彻底转变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美情感,关注现代工业体制下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与进化等成为天津作家思考的要义。于是“泛工业题材”文学呈现了对现代工业体制的认可与接纳、对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竞争意识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表露出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焦虑和隐忧。这些复杂交织的要素构成了工业意识的深层意涵。天津作家们以理性的工业化情感批判地审视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对天津工人群体人格个性的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信仰、精神思想危机,因而其话语方式、创作观念的转变无疑带有了工业意识的烛照。首先,在作家笔下出现了形象各异的工人百态,光辉的“工人阶级”被拉下政治神坛,成为芸芸众生中沉沦于欲望主义之下的都市男女。在现代工业逻辑的侵袭和多元的价值取向之下,出现了以交换为本质的“非正常男女关系”,本应和谐交融的夫妻关系在现代工业伦理支配下走向破裂。残酷的现代工业逻辑和工业管理体制,与天津工人群体内在的“机器崇拜”的文化心理产生了全面冲突,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下甚至产生了人格个性的变异。但同时我们也见识到了商品经济社会下继“分享艰难”之后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女工形象,她大胆抛却传统伦理价值观对女性的要求,追逐自我的情感欲望。除此之外,作为“时代过渡者”的退休老工人群体获得了作家们的关注,他们在已被城市化遮蔽了的三条石大街苦苦寻觅着天津传统工业文化的足迹,更能凸显现代工业文明的急遽发展对老工人传统思想观念、情感精神的冲击。其次,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天津作家们在“泛工业题材”写作中显露的工业意识决定其独特的文学叙事方式。在时间维度上凸显了鲜明的“史诗性”创作倾向,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以工人家族的传承与变迁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直观展示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工业进程对老一代工人及其后辈所产生的生活形态、工业观念的颠覆与转变。“空间性”的叙事转向则体现在作家们自觉地从工人生活居住空间、近代工人生产劳作空间等维度书写天津工业生活,因此本节从工人新村、工业博物馆等建筑与工人的关系建构角度剖析作家在“泛工业”写作中彰显的工业意识。除此以外,限制性叙述的运用如工厂学徒视角、设置悬念和留白等策略,无疑提升了工业题材文学的叙事水平,具有文学性与可读性。最后,我们应该看到,在工业意识烛照之下的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在中国工业文学史上开辟蹊径,一方面它延续了津门作家的底层情结,在这座独具平民性格的城市中建构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底层工人世界,不仅发掘了注入现代工业特质的文学素材,也在社会学层面上留下了可借鉴的宝贵资料。另一方面,伴随全球化、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天津工业东移战略的实施,现代工业的聚集地——滨海新区逐渐赢得世人青睐,而标识着天津传统工业的海河成为昨日往事,传统工业文化被年轻人群体置于危险的边缘。天津作家在小说文本中以自觉的地缘文化意识思索天津传统工业历史文化的归处,即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覆盖下葆有天津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同时由于写作者自身的创作水平、受众群体的审美趣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主题、叙事等层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家庭、情感等通俗流行元素的泛滥,为接下来的“泛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敲响警钟。

陈伶浪[4](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党和政府授予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绩的劳动者的一种崇高荣誉称号。劳模精神是通过劳模行为体现的,并通过劳模表彰得到承认,是劳模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瑞金就涌现了劳模表彰运动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劳模表彰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劳模表彰作为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制度固定下来。一部我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振兴史。一代又一代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倡导下,历经近90年的演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不断丰富完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其作为影响、带动和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的风向标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劳模座谈、考察调研、劳模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劳模精神无疑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挖掘、阐释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功能、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对于充分焕发亿万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力、迸发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再铸辉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劳模精神起源于何时?劳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何困境?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这4个问题为主线进行探析研究。首先追溯了劳模表彰运动的历史起源,以及劳模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引领作用,并创造性地将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嬗变历程划分为萌芽期(新中国成立以前)、雏形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形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期(新时代),同时针对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所展现的特色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解读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深刻含义以及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激励教育、示范引领、文化影响等功能作用,而后得出我国劳模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实践层面看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从理论层面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仍然是一个奋斗的时代,需要有劳模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的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钻劲建功新时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劳模精神的弘扬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认识偏差、社会功利化、多元价值观、西方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由于普通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工人阶级归属感有所淡化、劳模管理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劳模精神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明了全社会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最”劳动精神,坚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就能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自觉弘扬、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意见建议。

朱耀明,宣群[5](2020)在《一路奋进一路歌》文中认为海宁市工人文化宫成立于1956年10月,位于浙江省海宁市最繁华的文化商业中心——工人路和人民路交汇处,面积达6140平方米。作为海宁市总工会下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宫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的主阵地。这是融文化交流、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活动中心,是海宁有名的文化娱乐地标,它见证了海宁工运事业和职工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

张宁[6](2020)在《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的一路芳华》文中研究说明从建成之初的"开门红",到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陷入窘境的"以商养文",再到改革创新回归公益后"荣誉之花"尽情绽放,这座饱经风霜的特色建筑,见证了一座工业城市怎样的蝶变?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北中轴线核心地段中山路上,有一片气势雄伟的米黄色欧式风格建筑群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哈尔滨市的地标性建筑——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1957年11月5日,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正式挂牌对外开放,从此,这里成了"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吴越[7](2020)在《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遗产辨识和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既有工业区作为存量空间的组成部分在21世纪初开始得到重视并逐渐被纳入城市文化遗产的范畴,现阶段其保护与更新无论从学科研究还是再利用实践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学科研究方面,现多以单个案例或单一学科为主,整性有待提升,建设年代相对较短的近现代工业项目与古代工业遗存相比,其特殊文化价值还未形成社会共识。实践方面,对工业遗存的疏于记录、单一化更新方式以及大量未经评估的拆除行为都反映了社会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知和相关法规体系的缺失,这也是现今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面临的普遍问题。综上,对现有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策略的探索应加紧进行,尤其是对其价值的识别和建成环境的认知深度,直接影响相关实践工作的进行。建国初期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作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奠基,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业行业。最终建成的150个项目分布在17个省、市、自治区,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是今天辉煌历史成就的伟大起点。“156项工程”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建筑美学角度,都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系列工程项目,其各方面价值都有待进一步发掘。西安作为我国“一五”时期重要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共有16个“156项工程”重点项目落户于此,是建设项目最多的城市。本研究以这16个工业项目为对象,对其价值的研判和其建成环境特征的分析均有助于完善西安工业遗产的相关学科研究,在实践方面也推动遗产档案的建立,同时促进本地工业遗产价值体系的构建。本文首先以遗产的定义为起点,梳理国内外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研究进展和建成环境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再利用实践。结合已有的价值理论和相关政策,初步探究西安工业遗产价值,据此确定西安16个“156项工程”项目的遗产属性并提出其五个普遍遗产价值。其次,在宏观方面梳理我国“156项工程”工业项目的建设背景,着重理清西安建国初的城市规划及16个“156项工程”工业项目的基本建设情况。在建成环境特征研究方面,按照物质与非物质、不同建筑类型的逻辑梳理探讨对象的遗产构成。在区域层面上研究“156项工程”集中的三个区域的现状、上位规划、区域定位;在建筑单体层面上研究了生产车间、办公建筑以及住宅楼的建筑形式及结构特征;此外对科研文教、医疗卫生及体育文娱类配套机构进行了相应的梳理。最后结合对象基础调研资料和第四章中的价值框架,对研究对象进行价值判断,形成相应的西安“156项工程”工业遗产名录。

金哲昊[8](2020)在《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所在西安市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也逐步受到重视。本篇论文的选题也正是来自于笔者跟随导师组织的教学团队对西安市历史建筑进行的普查与调研工作,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作为其中一个较为特殊、较受关注的类型,就这样走进了笔者的视野。“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在苏联的援助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56项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工程,最终实施的150项工程中有17项落户西安市,这个数字在全国的城市里排在首位,催生了西安各行业工人队伍的蓬勃发展。为满足职工队伍的思想教育、技术交流以及文体娱乐的需求,市总工会于1958年在市区范围内工厂、企业、单位等职工集中的地区统一部署了八个市属工人俱乐部,在建成至今的60年里,它们历经了初期的热火朝天、后期的日渐式微之后,如今的经营已普遍举步维艰。在笔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初八个工人俱乐部的其中三座已经拆除了原有的建筑,剩余五座的主要的活动场地也或出租或闲置,被废弃在城市和历史的角落,布满灰尘,不复往日的辉煌。本篇论文以现存的五个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为研究对象,以其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为研究内容,首先通过文献查找、收集,了解工人文化宫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的建筑空间功能与社会职能,以及它最急需保护的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再通过对这些工人文化宫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过程的梳理,以及对现状详实的调研与记录,作为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相关研究的基础;最后结合相关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与经验,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使其重获新生的适应性再利用的方式。笔者希望本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对于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的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提供一些物质层面的指导,更希望为全国范围内更多的工人文化宫未来的再利用提供参考价值,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习芸[9](2020)在《关于做好工人文化宫公益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思考与建议》文中指出工人文化宫是20世纪50年代由各地工会系统创立及运营管理的职工公共文化产品的主要承载者,在计划经济时期充分履行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但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20年来,很多工人文化宫都经历了生存、转型、创新三个发展阶段,有的依赖政府拨款,有的以经济收入为导向的经营模式。但一切以经济收入为导向的经营思路在近些年的运营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且也与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的公益属性南辕北辙。本文对目前文化宫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对做好工人文化宫公益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建议。

李庆堂[10](2018)在《关于2017年度全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情况的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一、全国工会资产基本情况根据对2017年度全国县以上(含县,下同)工会资产情况统计汇总,截至2017年底,全国县以上工会资产总额为2356亿元,较上年增长18.11%,是近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具体情况汇总分析如下:全国工会行政性资产。全国各级工会行政性资产总额为1837亿元,较上年增长18.61%;负债总额为387.15亿元,较上年增长23.89%;净资产总额为

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工人文化宫为广大职工服务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工人文化宫为广大职工服务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单位文艺
        1.3.2 单位文艺组织
        1.3.3 单位文艺人
    1.4 理论基础
        1.4.1 结构功能主义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田野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
        1.6.3 阶段划分依据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
        1.7.2 现实意义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小结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小结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小结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小结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小结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7.2.1 即时性实效
        7.2.2 阶段性实效
        7.2.3 积累性实效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工人文化宫以创新促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定正确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突出特色,打造职工文化的靓丽品牌
三、建立完善机制,培育激励人才成长的沃土

(3)工业意识烛照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困境与“泛工业题材”
    二、天津——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先锋
    三、天津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
    四、论文选题的研究价值、主要内容、创新点
第一章 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中工业意识的产生语境
    第一节 时代温床:天津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文学摇篮:天津“工业题材”文学的发展诉求
    第三节 突破“禁区”:以人为本与天津作家的创作观
第二章 工业意识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的众生百相
    第一节 “机器崇拜”与“人遭物役”:天津青工的生存悖论
    第二节 现代化都市的“三条石大街”:退休工人的工厂怀旧
    第三节 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重构:新时代天津女工的幸福观
    第四节 工业科层管理制下现代工人的畸形爱恋
        一、情妇与男性力量的消逝
        二、双职工夫妻的婚姻危机
第三章 工业意识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史诗性”: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的史诗品格
    第二节 “空间性”:工业叙事新转向
        一、“铁山工人新村”:天津市井工人性格的生活空间表征
        二、“三条石历史博物馆”:作为天津近代工业历史标识物
    第三节 “探索与发现”:限制性叙述
第四章 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的价值功效与创作思考
    第一节 “津门”作家的底层情结与普通工人世界
    第二节 “津味”的淡化与天津地域文化的发掘
    第三节 作家的成长基地与纯文学审美探求的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创新之处
    1.6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及经验启示
    2.1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
        2.1.1 新中国成立前——劳模精神内涵的萌芽期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精神内涵的雏形期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发展期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成形期
        2.1.5 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的完善期
    2.2 劳模精神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
        2.2.1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2.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2.2.3 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
        2.2.4 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2.2.5 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
第3章 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弘扬意义
    3.1 劳模精神的主要内涵
        3.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3.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3.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3.2 劳模精神的功能作用
        3.2.1 劳模精神的激励教育功能
        3.2.2 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功能
        3.2.3 劳模精神的文化影响功能
    3.3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3.3.1 弘扬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3.2 弘扬劳模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力保证
        3.3.3 弘扬劳模精神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第4章 劳模精神的理论诠释
    4.1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劳模精神成因的理论基石
        4.1.1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4.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4.1.3 劳动创造价值
        4.1.4 劳动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4.2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劳模精神产生的理论支撑
        4.2.1 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阶级力量
        4.2.2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4.2.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和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4.2.4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4.3 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劳模精神发扬光大的理论指导
        4.3.1 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4.3.2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4.3.3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第5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
    5.1 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偏差
        5.1.1 劳模精神缺乏时代性
        5.1.2 劳模精神缺乏民本性
        5.1.3 劳模精神缺乏普遍适用性
    5.2 影响劳模精神弘扬的主要因素
        5.2.1 弘扬劳模精神受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5.2.2 弘扬劳模精神受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5.2.3 弘扬劳模精神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5.3 弘扬劳模精神遇到困境的原因分析
        5.3.1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5.3.2 工人阶级的归属感有所淡化
        5.3.3 劳模的管理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5.3.4 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第6章 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
        6.1.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6.1.2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6.1.3 坚持弘扬“四最”劳动精神
    6.2 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方式方法
        6.2.1 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6.2.2 注重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能
        6.2.3 注重加强劳模纪念场所建设
        6.2.4 注重创作劳模影视作品
    6.3 完善弘扬劳模精神的制度保障
        6.3.1 着力加强党对弘扬劳模精神工作的领导
        6.3.2 着力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6.3.3 着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6.3.4 着力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
        6.3.5 着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6.4 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6.4.1 聚焦科学选树劳模
        6.4.2 聚焦加强劳模培养教育
        6.4.3 聚焦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6.4.4 聚焦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一路奋进一路歌(论文提纲范文)

不忘服务职工的初心
打造蓝领工匠的摇篮
小舞台创造大品牌

(6)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的一路芳华(论文提纲范文)

应时而建“开门红”
改革盛开“荣誉花”
创新发展激春水

(7)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遗产辨识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工业遗产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工业遗产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156项工程”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2 城市既有工业区遗产辨识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发展
        2.1.1 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2.1.2 文化遗产范畴的演变
        2.1.3 建成环境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2.2 工业遗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2.2.1 工业遗产概念的提出
        2.2.2 工业遗产认知演变
        2.2.3 工业遗产的保护及再利用实践
    2.3 工业遗产价值理论辨析
        2.3.1 遗产阐释与文化认同
        2.3.2 价值视角与学科联动
        2.3.3 价值评估与分级保护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156项工程”建设背景及概况
    3.1 建国初期中国社会背景及发展状况
        3.1.1 建国后我国经济建设方针
        3.1.2 我国“156项工程”的缘起
        3.1.3 西安“一五”时期的城市规划布局
        3.1.4 西安“156项工程”项目的确立
    3.2 西郊工业区(电力机械工业)的建设及现状
        3.2.1 西安高压电瓷厂
        3.2.2 西安电力整流器厂
        3.2.3 西安电力电容器厂
        3.2.4 西安绝缘材料厂
        3.2.5 国营庆安机器厂
        3.2.6 远东机械制造公司
    3.3 韩森寨工业区(军工企业)的建设及现状
        3.3.1 西北光学仪器厂
        3.3.2 秦川机械厂
        3.3.3 黄河机器制造厂
        3.3.4 华山机械厂
        3.3.5 东方机械厂
        3.3.6 西安机器制造厂
    3.4 灞桥工业区与鄠县工业区建设及现状
        3.4.1 灞桥热电厂
        3.4.2 庆华电器制造厂
        3.4.3 户县热电厂
        3.4.4 西安惠安化工厂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的遗产辨识
    4.1 西安工业遗产价值评估及保护体系初探
        4.1.1 西安现有相关政策法规
        4.1.2 西安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研究
        4.1.3 西安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研究
    4.2 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的遗产属性分析
        4.2.1 工业遗产属性
        4.2.2 系列遗产属性
    4.3 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的遗产价值
        4.3.1 西安“156项工程”的历史价值
        4.3.2 西安“156项工程”的科技价值
        4.3.3 西安“156项工程”的社会文化价值
        4.3.4 西安“156项工程”的美学价值
        4.3.5 西安“156项工程”的经济价值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的遗产构成及特征研究
    5.1 西安“156项工程”遗产体系
        5.1.1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的遗产体系
        5.1.2 基于不同类型建构筑物的遗产体系
        5.1.3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5.2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遗产所在区域特征
        5.2.1 大庆路工业区
        5.2.2 韩森寨工业区
        5.2.3 灞桥工业区
    5.3 西安“156项工程”生产区遗产构成及特征
        5.3.1 厂区整体规划特征研究
        5.3.2 厂区建筑特征研究
        5.3.3 厂区绿化及构筑物特征研究
    5.4 西安“156项工程”住宅区遗产构成与特征
        5.4.1 住宅区整体规划特征研究
        5.4.2 居住建筑特征研究
    5.5 西安“156项工程”配套机构构成及特征
        5.5.1 商业服务设施
        5.5.2 科研文教设施
        5.5.3 体育文娱设施
        5.5.4 医疗设施
    5.6 西安“156项工程”的外部特征
        5.6.1 直接特征
        5.6.2 间接特征
    5.7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5.7.1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历史地段名录
        5.7.2 西安“156项工程”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5.8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作者读研期间成果

(8)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的研究
        1.3.2 对工人文化宫的研究
        1.3.3 对适应性再利用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目标
        1.4.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线
2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建设背景研究
    2.1 序言
    2.2 工人俱乐部、工人文化宫的诞生
        2.2.1 社会背景
        2.2.2 建筑背景
    2.3 西安市总工会的成立及其下属工人俱乐部建设
        2.3.1 社会背景
        2.3.2 规划与选址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形基础信息
    3.1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概况:
        3.1.1 1958-1983:百花齐放,热火朝天
        3.1.2 1984-2000:改革开放,保障消失;面对挑战,日渐式微
        3.1.3 2000年以后:风雨飘摇,七零八落
    3.2 详细建筑信息发展历程与演变
        3.2.1 城区工人文化宫
        3.2.2 环城西路工人文化宫
        3.2.3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
        3.2.4 纺织城工人文化宫
        3.2.5 土门工人文化宫
        3.2.6 小寨工人文化宫(已拆除原建筑)
        3.2.7 胡家庙工人文化宫(已拆除原建筑)
        3.2.8 韩森寨工人俱乐部(已不存)
    3.3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基础信息研究:
        3.3.1 建筑特征
        3.3.2 改扩建历史
    3.4 建筑的保存现状
        3.4.1 保存良好:环西、边家村
        3.4.2 保存一般:纺织城
        3.4.3 保存较差:土门、城区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的相关分析
    4.1 工人文化宫面临的主要困境
        4.1.1 时代与社会:
        4.1.2 管理与体制:
        4.1.3 建筑物质环境
    4.2 工人文化宫建筑空间的意义表征
        4.2.1 政治象征意义:工人主体地位
        4.2.2 经济意义:市场经济与资本破坏
        4.2.3 社会意义:从在家到失家
    4.3 西安市工人文化宫的保护价值
        4.3.1 物质空间层面
        4.3.2 精神空间层面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的保护措施
    5.1 工人文化宫建筑保护的原则
        5.1.1 保护措施应分级分类
    5.2 工人文化宫建筑的保护措施
        5.2.1 工人文化宫的外部修缮
        5.2.2 工人文化宫的内部修缮
        5.2.3 工人文化宫的结构改造
    5.3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方式
    6.1 建筑遗产视角下的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
        6.1.1 建筑遗产再利用在国内外法规文件中的发展以及相关理念与方法
        6.1.2 建筑遗产视角下的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原则
    6.2 公共文化体系下的工人文化宫发展趋势
        6.2.1 新时代下对工人文化宫的要求:保持公益职能,回归主责主业
        6.2.2 新时代下工人文化宫发展趋势:新址新建
        6.2.3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发展之路探讨
    6.3 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相关措施
        6.3.1 功能:延续与置换
        6.3.2 立面:修复与重构
        6.3.3 空间:改建与扩建
        6.3.4 设备更新
    6.4 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方式
        6.4.1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
        6.4.2 环城西路工人文化宫
        6.4.3 城区工人文化宫
        6.4.4 土门工人文化宫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城区工人文化宫平面图
附录2:环城西路工人文化宫平面图
附录3: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平面图
附录4:关于修建工人俱乐部的情况报告(节选)
致谢

(9)关于做好工人文化宫公益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人文化宫总体发展情况
二、优秀文化宫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一)社会效应
        1.社会效应一是定制化服务,紧跟职工需求
        2.借助专业力量,发挥社会效应
        3.延伸面积,拓宽职工活动空间
        4.引进人才,充实职工文化队伍
    (二)经济效应
三、文化宫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能力不足
        1.人力缺乏
        2.场地缺乏
    (二)服务项目不足
    (三)经营资金不足
四、做好工人文化宫公益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措施
    (一)坚持公益性发展方向
    (二)做优做强文化服务主业
    (三)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五、结语

(10)关于2017年度全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情况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国工会资产基本情况
二、全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
    (一) 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会资产工作
    (二) 狠抓清理整改, 突出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等工会资产阵地的公益性服务性
    (三) 强化本级监管, 充分发挥全总本级企事业单位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 搞好指导服务, 推动地方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和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
三、进一步做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工人文化宫为广大职工服务的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2]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工人文化宫以创新促发展的思考[J]. 许春枝. 工会博览, 2021(22)
  • [3]工业意识烛照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研究[D]. 王艳秋.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陈伶浪. 吉林大学, 2020(03)
  • [5]一路奋进一路歌[J]. 朱耀明,宣群. 中国工会财会, 2020(10)
  • [6]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的一路芳华[J]. 张宁. 中国工会财会, 2020(09)
  • [7]西安“156项工程”建成环境遗产辨识和特征研究[D]. 吴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西安市市属工人文化宫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D]. 金哲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关于做好工人文化宫公益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思考与建议[J]. 习芸. 商讯, 2020(15)
  • [10]关于2017年度全国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情况的报告[J]. 李庆堂. 中国工会财会, 2018(05)

标签:;  ;  ;  ;  ;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工人文化宫服务广大职工的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