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稳定观

论邓小平的稳定观

一、略论邓小平的稳定观(论文文献综述)

杜家丞,秦宣[1](2019)在《邓小平稳定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稳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邓小平稳定思想给予了高度关注,以邓小平有关实现和维护稳定的丰富论述为基础,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切入,对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稳定、为什么要实现稳定、如何实现稳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论述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阐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邓小平稳定思想研究,需要进一步厘清"稳定"和"安定团结"之间的概念关系,邓小平关于世界、国内和党内稳定思想的层次性关系,以及加强邓小平稳定思想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稳定治理思想之间的比较性研究等。

李恒忠,徐明磊,诸葛福民,王春宇[2](2018)在《坚定“四个自信” 做好大学生稳定观教育工作》文中指出大学生稳定观是大学生群体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持积极向上、善思明辩、创新自信的持续发展状态,它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理解的基础之上,涵养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稳定观教育必须要夯实理想信念基础,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懈奋斗。

杨建国[3](2018)在《基层政府的“不出事”逻辑:境遇、机理与治理》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急剧转型,中国的经济发展、体制转轨、结构变迁、利益分化、矛盾冲突与社会失序等交错共存。尤其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甚至断裂,成为当今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或社会抗争事件频出的渊薮,使"抗争政治"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中的焦点议题之一。正是在这种社会境遇中,基层政府在应对社会抗争事件时主要遵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出事"逻辑,即基层政府主要运用较为被动的、消极的、选择性的、暂时的策略主义。从这种逻辑形成的内在机理来看,"刚性"稳定观的浸淫、"发展型地方主义"的影响,以及"压力型体制"的助推等,促进了基层政府"不出事"逻辑的扩大再生产。基层政府的"不出事"情结及其反动,重"堵"轻"疏",将给社会集聚了更大的风险。因此,矫治基层政府的"不出事"逻辑,真正实现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从"静态"稳定观向"动态"稳定观转化、从"发展型地方主义"向"六位一体"的社会建设转变、从"压力型体制"向"合作型体制"转型等。

张燕[4](2017)在《邓小平稳定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稳定是国家兴旺和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有序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充分利用好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十年浩劫结束后中国该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邓小平将各领域的稳定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论断。无论世界和中国的风云如何变幻,稳定的重要性从未减弱,这才出现举世瞩目的中国崛起。梳理邓小平稳定观的经典理论,对当前维护稳定的局面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和平和发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国际关系更为复杂多变。中国和世界人民一道面临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治理问题;作为新兴的社会形态,我国又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和制裁。在国内,由于制度、管理不完善以及封建腐朽思想等不良思想的存在,影响着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3.7462亿。[1]如此庞大的人口带来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需求,而现实生产力状况与民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如何巩固和继续推进当前的稳定局面,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邓小平稳定观及当代价值予以阐述。首先,本文的基础是邓小平稳定观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和实践依据。不同学科和领域对稳定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本质都是使事物的性质或秩序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邓小平稳定观的形成有着鲜明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设和巩固国家的理论,现实依据主要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其次,本文通过梳理《邓小平文选》三卷中出现稳定和安定团结的次数将邓小平稳定观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不断完善时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背景以及邓小平的稳定观带来的积极效果予以阐述。再次,邓小平稳定观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并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丰富。邓小平的稳定观绝不是封闭的、独立的个体,而是与改革和发展相协调的动态稳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际环境这五个领域的辩证稳定观,各方面的稳定最终达到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江泽民和胡锦涛继承了邓小平关于稳定的相关理论,分别形成了系统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习近平维护稳定的新思路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性方针。最后,本文的落脚点和归宿是梳理邓小平稳定观的当代价值。邓小平稳定观的理论价值包括:邓小平稳定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稳定观为当前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遵循;邓小平稳定观的现实启示包括:第一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第二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是把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评价稳定工作的最重要标准。

钟宁[5](2017)在《新社会稳定观之要义》文中指出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与改革创造良好的局面,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安定和谐的环境。维护社会稳定首先要注重对社会稳定本质及其根本要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其次要针对时代变化和实际情况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理论进行深入探索,最后将科学理论运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当中,实现社会稳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新的社会稳定观正是对我国社会稳定本质的科学认识,是以社会发展实际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和现实基础的科学稳定观。新社会稳定观更加强调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更加注重制度和法律的作用,更加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杨振闻,陈姝燕[6](2016)在《论“新的稳定观”:基于哲学的视域》文中提出习近平提出,"要树立新的稳定观",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积极稳定观。从哲学视域看,这种新的稳定观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稳定具有"动态性"的辩证特征。第二,从价值论的观点看,稳定是推动社会改革、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性"条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第三,从实践论的观点看,维稳的实践过程必须彰显"人本性"。

钟宁[7](2014)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稳定既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神话,人民生活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确保社会稳定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经验。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利益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并呈复杂化发展趋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新旧交织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使社会稳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总体局势和发展趋势,如何判断社会稳定影响因素的性质和作用,如何有效、妥善地协调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何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影响的积累和爆发是本文尝试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指导维护社会稳定实践的社会稳定观内容入手,通过系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经验,分析我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总结传统社会稳定观的时代局限性。在历史经验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需求的“新社会稳定观”,并尝试构建社会稳定评估模型,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要素,并建立相应的社会稳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应用与分析,得出现阶段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四大核心要素和三大风险要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五种路径选择。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价值、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及难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建国以来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探索和社会稳定观的历史变迁。分别分析了四个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实践,总结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总结了各个特定时期形成的社会稳定观。在总结社会稳定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化和时代要求阐述了传统社会稳定观的局限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社会稳定观”的基本内涵,为正确认识社会稳定的本质和当前社会稳定局势提供新思路,为构建社会稳定评估模型提供正确的判断标准。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构建方法、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具体应用过程。在社会稳定评估模型构建完成后,应用模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对影响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并通过对各指标的运算与分析来确定现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核心要素与风险要素。第四章主要探讨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实践运用。论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四大核心要素,即政治发展要素、收入分配要素、公共秩序要素、生态环境要素;三大风险要素,即城乡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及社会保障要素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及其导致社会稳定风险发生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主要有针对性地论述了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发生而需要建立健全的五大机制。即社会管理机制、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心理优化机制和生态社会建设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综合运行,能够有效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积累与爆发,最终将社会稳定风险化解于源头。

胡鞍钢,王磊[8](2012)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与社会治理》文中认为中国进入空前的经济繁荣时代,同时也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和社会不稳定时期。其突出表现为: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经历了世界最快的发展与最大规模的社会转型,因此出现世界前所未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世界前所未有的失业人口群,世界最突出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不平等,世界最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赤字,以及各种腐败猖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刑事犯罪率持续上升,劳资关系更趋紧张,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多,这表明在经济空前繁荣背后还存在日益突出的社会不稳定和社会危机。目前看来,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凸显并存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本报告专题讨论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与社会治理问题,这是顺利实现经济起飞、实现长治久安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回答五个问题:1.中国当前社会转型的特点是什么?这一背景对社会稳定提出了哪些挑战?2.如何判断我国当前的社会稳定形势?3.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社会稳定的?4.不同时期的领导人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不稳定问题?我们从中获取了什么经验?5.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是什么性质?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些矛盾冲突?笔者的主要结论是: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化时期,同时也进入新的社会不稳定期;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社会不公正、不平等、不公平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根源,而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不恰当的社会治理方式有时会激化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冲突;我国各类社会矛盾几乎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既是主要矛盾,又是普遍矛盾,而真正属于对抗性的敌我矛盾是极其次要矛盾,也是极个别矛盾;保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质是在社会利益多元化条件下正确处理和协调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是树立"以公民为本""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动态、全面、协调的新稳定观。

胡长青[9](2012)在《邓小平社会主义稳定观论析》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多次提出了有关稳定的问题,并形成了其完整的社会主义稳定观。学习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稳定观理论对当下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深化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稳定观的整体理解,有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深远。

覃敏良[10](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今世界是两种制度并存,资本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它还试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上世纪末,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但是我国顶住了国际风险,坚持自己的社会制度,并且使其焕发勃勃生机,改革开放成绩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在中国是成功的。当我们面临成绩的同时,更不要忘记居安思危,因为在现阶段,我们还有许多挑战和困难。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一些社会体制还很不完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如在自然方面有地震、旱涝灾害、突来的疾病;在社会方面有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就业问题、犯罪问题、还有外部带来的民族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以上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与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我们不能对其忽视。反之必将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进而就会阻碍到改革发展的深入和现代化的顺利进行。但是我们应该以传统“稳定”观还是以科学“稳定”观去解决以上问题,选择不同的“稳定”观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本论文对“稳定”思想的探索显得十分必要,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依据中国的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其内容包括邓小平稳定思想、江泽民稳定思想、胡锦涛稳定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本文分为导论和四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理论体系“稳定”思想概念的界定和它形成依据的探索。第二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历史进程及内容进行探索。第三章比较分析“稳定”思想在不同阶段的异同之处,结合中国各时期“稳定”思想的发展进程,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特征。第四章揭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新发展及意义,为以后能够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建议。

二、略论邓小平的稳定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邓小平的稳定观(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稳定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邓小平稳定思想的研究视角
二关于稳定的基本内涵
三关于稳定的实现途径
四问题与展望

(2)坚定“四个自信” 做好大学生稳定观教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稳定观的概念
二、当代大学生稳定观教育存在不足
三、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 做好大学生稳定观教育工作
    1. 以“中国梦”教育为主线, 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道路自信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 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理论自信
    3. 以法治教育为主线, 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制度自信
    4. 以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教育为主线, 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3)基层政府的“不出事”逻辑:境遇、机理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层政府“不出事”逻辑发生的社会境遇
二、基层政府“不出事”逻辑形成的内在机理
    (一) “静态”稳定观的浸淫。
    (二) “发展型地方主义”的影响。
    (三) “压力型体制”的助推。
三、基层政府“不出事”逻辑治理的基本理路
    (一) “静态”稳定观向“动态”稳定观转化。
    (二) 从“发展型地方主义”向“六位一体”的社会建设转变。
    (三) 从“压力型体制”向“合作型体制”转型。

(4)邓小平稳定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系统分析法
        1.3.3 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邓小平稳定观形成的依据及发展阶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稳定的含义
        2.1.2 邓小平稳定观的内涵
        2.1.3 邓小平稳定观的相关概念
    2.2 邓小平稳定观形成的依据
        2.2.1 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建设的学说
        2.2.2 现实依据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以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崛起
    2.3 邓小平稳定观的发展阶段
        2.3.1 稳定和安定团结概念统计
        2.3.2 邓小平稳定观提出的背景
        2.3.3 邓小平稳定观的四个阶段
    2.4 邓小平稳定观的实施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 邓小平稳定观的内容和特征
    3.1 邓小平稳定观的内涵
        3.1.1 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确保政局和社会稳定
        3.1.2 坚定不移实施改革,持续保持经济稳定
        3.1.3 深入落实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3.1.4 开展和平外交活动,营造稳定的国际环境
    3.2 邓小平稳定观的特点
        3.2.1 针对性
        3.2.2 整体性
        3.2.3 开放性
        3.2.4 动态性
第四章 邓小平稳定观的继承与发展
    4.1 江泽民时期的稳定观
    4.2 胡锦涛时期的稳定观
    4.3 习近平实现稳定的新思路
        4.3.1 以稳中求进为基调的经济稳定
        4.3.2 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的政治稳定
        4.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文化稳定
        4.3.4 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的社会稳定
        4.3.5 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世界稳定观
    4.4 邓小平稳定观与邓小平之后领导人稳定观的比较
        4.4.1 背景和实现稳定的侧重点不同
        4.4.2 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一致
第五章 邓小平稳定观的当代价值
    5.1 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5.1.1 风云变幻的国际气候
        5.1.2 多层次、多样性的国内条件
    5.2 邓小平稳定观的当代价值
        5.2.1 邓小平稳定观的理论价值
        5.2.2 邓小平稳定观的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新社会稳定观之要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社会稳定观的本质
二、新社会稳定观的内容
    (一)动态稳定
    (二)均衡稳定
    (三)持续稳定
    (四)和谐稳定
    (五)法治稳定
三、新社会稳定观的特征
    (一)现代性
    (二)科学性
    (三)全面性
四、新社会稳定观的实现路径
    (一)重新认识“稳定压倒一切”的内涵
    (二)建立科学的社会稳定评估体系
    (三)建立长效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和政策

(6)论“新的稳定观”:基于哲学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一、稳定的辩证特性:动态性
二、稳定的社会功能:前提性
三、维稳的实践方式:人本性
四、结论

(7)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一、我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
        (一)区分矛盾性质,确保政治稳定
        (二)重建社会秩序,稳定压倒一切
        (三)改革、发展与稳定相辅相成
        (四)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
    二、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探索
        (一)1949-1966 年的实践探索
        (二)1966-1978 年的实践探索
        (三)1978-2001 年的实践探索
        (四)2001 年至今的实践探索
    三、我国传统社会稳定观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社会稳定观存在的局限性
        (二)传统社会稳定观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新社会稳定观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意义
        (一)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二)对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三)对我国维护社会稳定实践的科学指导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必要性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可能性
    三、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理论依据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现实依据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社会稳定观的构建
        (一)新社会稳定观的本质
        (二)新社会稳定观的内容
        (三)新社会稳定观的特征
        (四)新社会稳定观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系统理论
        (二)社会协同理论
        (三)新社会稳定观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依据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原则
        (三)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案
    三、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
        (一)社会政治稳定指标体系
        (二)社会经济稳定指标体系
        (三)社会秩序稳定指标体系
        (四)社会文化稳定指标体系
        (五)生态稳定指标体系
    四、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建立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应用
第四章 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现实运用
    一、社会稳定评估核心要素的现实分析
        (一)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
        (三)公共秩序与社会稳定
        (四)生态安全与社会稳定
    二、社会稳定评估风险要素的现实分析
        (一)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
        (二)城乡结构与社会稳定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
第五章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的路径选择
    一、社会管理机制
        (一)多元的社会参与机制
        (二)有效的社会调控机制
    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一)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二)调整个人所得税制,提高居民收入均等程度
        (三)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释放居民消费能力
    三、社会保障机制
        (一)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短板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四)加强制度监管机制建设
    四、社会心理优化机制
        (一)构建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二)构建社会情绪宣泄机制
        (三)构建社会舆论引导机制
    五、生态社会建设机制
        (一)承担共同生态责任
        (二)推行绿色发展模式
        (三)建立适应性政策机制
        (四)开展全球绿色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邓小平社会主义稳定观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稳定观的价值取向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稳定观的内容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稳定观的辨证与统一
四 邓小平社会主义稳定观的实践与启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方法
        2. 比较研究法
        3. 归纳研究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形成依据
    1.1 概念界定
    1.2 理论依据
        1.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
        1.2.2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
    1.3 实践依据
        1.3.1 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总结
        1.3.2 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稳定
    1.4 历史依据
        1.4.1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稳定思想的论述
        1.4.2 稳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基本内容
    2.1 策略形成阶段——邓小平稳定思想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稳定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稳定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稳定
        2.1.4 国际战略思想与稳定
    2.2 制度发展阶段——江泽民稳定思想
        2.2.1 经济思想与稳定
        2.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稳定
        2.2.3 改革、发展与稳定
        2.2.4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稳定
    2.3 理念升华阶段——胡锦涛稳定思想
        2.3.1 科学发展观与稳定
        2.3.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稳定
        2.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稳定
        2.3.4 构建和谐世界与稳定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基本特征
    3.1 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原则
        3.1.1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3.1.2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3.2 动态发展性
        3.2.1 实践的决定性
        3.2.2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3 践行“科学发展观”
    3.3 依靠力量的结合性
        3.3.1 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
        3.3.2 依靠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
    3.4 目的明确性
        3.4.1 为了社会进步发展
        3.4.2 保证人得以全面自由发展
        3.4.3 保证和谐社会顺利进行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新发展及意义
    4.1 传统“稳定”观与科学“稳定”观
        4.1.1 传统的“稳定”观
        4.1.2 树立科学“稳定”观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理论意义
        4.2.1 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的实践意义
        4.3.1 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4.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4.3.3 扎实改革开放的基础
        4.3.4 促进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略论邓小平的稳定观(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稳定思想研究述评[J]. 杜家丞,秦宣. 新视野, 2019(05)
  • [2]坚定“四个自信” 做好大学生稳定观教育工作[J]. 李恒忠,徐明磊,诸葛福民,王春宇. 领导科学论坛, 2018(05)
  • [3]基层政府的“不出事”逻辑:境遇、机理与治理[J]. 杨建国.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8)
  • [4]邓小平稳定观及其当代价值[D]. 张燕.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5]新社会稳定观之要义[J]. 钟宁.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6]论“新的稳定观”:基于哲学的视域[J]. 杨振闻,陈姝燕. 前沿, 2016(08)
  • [7]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D]. 钟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8]中国转型期的社会不稳定与社会治理[A]. 胡鞍钢,王磊. 国情报告(第八卷 2005年(下)), 2012
  • [9]邓小平社会主义稳定观论析[J]. 胡长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稳定”思想探索[D]. 覃敏良. 广西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论邓小平的稳定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