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唱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五十周年音乐会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张雯雯[2](2013)在《《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文中提出本篇论文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创办;由郭沫若先生题词;在新中国时期最早以“评论性”定位;全国唯一集学术信息、学术动态、学术研究等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音乐核心刊物《人民音乐》(1950-2010)为研究对象,以《人民音乐》对推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主线,采用比较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杂志历史发展轨迹入手,通过对音乐批评的回顾,总结出每一时期音乐批评的热点问题,并以此探索当时中国音乐批评坚持的原则道路、影响力和重要意义。在实证性文献考据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人民音乐》的时代学术价值,以及带给音乐批评界的重要启示,确定其历史地位,从而引发对中国音乐批评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展望。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阐明《人民音乐》研究的必要性及填补学术空白之创新性。第一部分,对《人民音乐》创办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轨迹进行回顾,并通过栏目内容等数量统计,分析《人民音乐》的办刊特点,进而说明《人民音乐》在我国音乐事业中的地位与影响。第二部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也是新中国音乐批评的第一个高潮期(1950-1966),通过列举《人民音乐》在“十七年”关于音乐“民族化”等主要问题的讨论,分析这一时期中国音乐批评的功能与特点。第三部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从而恢复了活跃的争鸣气氛,出现了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第二次高潮期(1976-2000),此段落强调音乐批评在经历了“文革”的冲击后,全面处在拨乱反正的蓬勃发展状态;以及在1989年动乱后,音乐界在经历短暂的迂回曲折阶段中,音乐批评的主要论域。第四部分,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巡讲话”扭转了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局势,中国音乐理论界终于获得了在音乐观念上的一次真正的解放,此章节通过比较这一时期《人民音乐》和其他迅速发展起来的音乐期刊上所发表的批评文章,阐释我国进入新世纪前后,即音乐界的后新时期(2000-2010),音乐批评主要关注点和百家争鸣、众声喧哗的音乐批评多元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更高层次意义的讨论。结语部分,重点分析了音乐批评对中国音乐历史进程的重要价值及积极意义,并对我国音乐批评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萍[3](2006)在《傅庚辰音乐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傅庚辰是我国着名的军旅作曲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中,创作出大量作品,在群众中影响很大。本文以傅庚辰创作的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探究其创作历程出发,对各种体裁的音乐创作及其代表性作品进行系统、具体的讨论后,又总结出傅庚辰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从题材的广度看,抒写军队和人民的社会生活,使作品中蕴涵了革命军人的“大我”精神,同时,他以这种精神表达一种对党和军队、人民的“大爱”;从风格上看:豪情、激情随处可见,大志、壮志贯穿始终,形象、意象生动鲜明。笔者通过这样的命题,不仅是为了探究和展现傅庚辰的艺术创作才华,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作曲家能从他成功的创作经验、创作思想中得到启发并加以借鉴,以创作出更多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歌颂党和人民、歌颂这个时代。
金兆钧[4](2001)在《歌唱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五十周年音乐会侧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2000年10月23、24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歌唱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50周年音乐会在中国剧院举行。赵南起、徐才厚、高占祥、刘鹏、高运甲、陈晓光、陈昊苏、傅庚辰等有关领导及志愿军老战士和亲属观看了演出。
二、歌唱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五十周年音乐会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唱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五十周年音乐会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价值、思路与方法 |
一、 关于《人民音乐》 |
(一) 新中国音乐“第一刊”的诞生与发展 |
(二) 《人民音乐》的办刊宗旨 |
(三) 《人民音乐》在新中国音乐事业中的历史贡献 |
1. 启迪新中国音乐思想 |
2. 传承中国音乐遗产 |
3. 引介国外音乐作品与理论 |
4. 推进音乐学科学风建设与学术规范 |
二、 1950-1966:《人民音乐》在“十七年”的音乐坚守 |
(一) “土洋之争”:关于音乐“民族化”的讨论 |
1. 缘起与经过 |
2. 主要问题 |
3. 成果及意义 |
(二) “请专家下凡”:关于“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论争 |
1. “生活体验”与“业务学习” |
2. “改造思想”与“强调技术” |
3. “音乐创作”与“音乐批评” |
(三) 通俗音乐批评 |
1. 抒情歌曲 |
2. 轻音乐 |
(四) 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与“群众化” |
1. 论的缘起 |
2. “三化”讨论 |
3. 讨论的意义 |
(五) 关于马思聪演奏曲目的讨论 |
1. 围绕“如何对待音乐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学术争鸣 |
2. 关于《人民音乐》编辑部的检查与郑伯农的批判 |
三、 1976-2000:《人民音乐》与新时期的音乐争鸣 |
(一) 新时期音乐批评的现状 |
1. 高唱多元多样的“主旋律”——音乐创作问题的讨论 |
2. “三足鼎立、彰显个性”——思想解放的时代 |
(二) 当时的音乐批评与新思潮、新作品出现 |
1. “新潮音乐”:崛起的一群 |
2. “流行音乐”:大潮汹涌 |
3. “回顾与反思”:中国音乐理论界掀起关于思想解放问题的探讨 |
(三) 新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与音乐批评的曲折回流 |
1. 反对否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否定社会主义音乐 |
2. 有关对近代音乐史的回顾及“《讲话》后现象”提法的批判 |
3. 对改革开放的音乐事业的不同认识和对“新潮音乐”的不同评价 |
4. 对于音乐创作问题与文化建设问题的不同认识 |
四、 2000-2010:《人民音乐》与新世纪前后的音乐反思与重构 |
(一) 音乐的反思及探索的深化 |
1. 对“新潮音乐”的反思 |
2. 关于“三种唱法”分类的看法 |
3. 关于民族管弦乐“交响化”的见解 |
(二) 音乐观念的自由争鸣 |
1. 关于“20 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讨论 |
2. 对于音乐创作思潮的争论 |
3. “重写音乐史”论战 |
4. 百家争鸣的理论研究 |
结语 |
1. 《人民音乐》对中国音乐历史进程的重要价值及积极意义 |
2. 对《人民音乐》“坚守”评论的展望 |
附表 |
附录 |
附录 1:《人民音乐》关于“土洋唱法”讨论的主要文章 |
附录 2:《人民音乐》关于“音乐与生活”关系问题讨论的主要文章 |
附录 3:《人民音乐》关于音乐“三化”问题讨论的主要文章 |
附录 4:《人民音乐》关于“轻音乐”批评的主要文章 |
附录 5:《人民音乐》关于“新潮音乐”讨论的主要文章 |
附录 6:《人民音乐》关于“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价值观论战的主要文章 |
附录 7:《人民音乐》讨论“音乐教育”的主要文章 |
附录 8:《人民音乐》讨论“回顾与反思”的主要文章 |
附录 9:《人民音乐》关于“重写音乐史”讨论的主要文章 |
附录 10:《人民音乐》关于“新世纪音乐”批评的文章(2000-2010) |
附录 11:《人民音乐》期刊出版统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傅庚辰音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及研究现状 |
1.2 研究角度 |
第2章 创作历程 |
2.1 1950年—1965年的音乐创作 |
2.2 1966年——1976年的音乐创作 |
2.3 1977年——2005年的音乐创作 |
第3章 影视音乐 |
3.1 特征 |
3.1.1 数量众多 |
3.1.2 以歌曲为主 |
3.1.3 风格鲜明 |
3.2 四部电影音乐 |
3.2.1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
3.2.2 音画关系的处理 |
3.2.3 历史感和时代精神 |
3.2.4 不同的主题贯穿手法 |
3.2.5 电影中的器乐 |
3.3 传播 |
3.3.1 演出与播放 |
3.3.2 音像与刊物 |
3.3.3 改编与创新 |
第4章 歌曲音乐 |
4.1 特征 |
4.1.1 旋律 |
4.1.2 形式 |
4.2 深入浅出的革命家诗词歌曲音乐 |
4.2.1 音乐构思 |
4.2.2 音乐手段 |
4.3 深刻内涵的两部大型声乐套曲 |
4.3.1 声乐套曲《航天之歌》、《小平之歌》 |
4.3.2 声乐套曲中的管弦乐 |
第5章 歌剧、歌舞剧、舞剧及话剧音乐 |
5.1 时代意义 |
5.1.1 时代精神 |
5.1.2 艺术反思 |
5.2 歌剧《星光啊,星光》的创作特征 |
5.2.1 多样的抒情性音乐 |
5.2.2 丰富、戏剧化的艺术处理 |
第6章 器乐 |
6.1 构思独特 寓意深刻 |
6.2 继承传统 贴近大众 |
6.3 丰富形式 增强感染力 |
第7章 艺术特征 |
7.1 题材 |
7.1.1 抒写军队 |
7.1.2 抒写人民 |
7.2 风格 |
7.2.1 豪情、激情随处可见 |
7.2.2 大志、壮志贯穿始终 |
7.2.3 形象、意象生动鲜明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歌唱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五十周年音乐会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D]. 张雯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3]傅庚辰音乐初探[D]. 李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4]歌唱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五十周年音乐会侧记[J]. 金兆钧. 人民音乐,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