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工程局的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莹[1](2021)在《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空前繁荣,大众旅游的新时代已经来临。自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国家各部委密集地出台了许多政策性文件来促进研学旅游的发展。研学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已经成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以及今后重点的发展方向。中东铁路是一条百年铁路,沿线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且极具研学旅游价值。做好中东铁路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游的开发工作,将为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研学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以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学旅游开发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查阅大量国内外研学旅游和中东铁路的研究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界定研学旅游、中东铁路滨绥线、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其次,查阅中东铁路滨绥线的史料,对从1898年开始修筑到1952年回归祖国的这段历史进行梳理,再通过实地调研,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7国家标准为指导,构建中东铁路滨绥线研学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体系。再次,结合理论指导及实地调研,揭示目前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问题背后存在着:开发思路战略不清晰、深度和导向性不够、地方重视程度不足、研学旅游人才不足、宣传不到位等深层次的原因。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开发策略:第一,在研学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坚持市场化的系统化的开发,保证全线“一盘棋”,统筹开发,深入推进;第二,加强研学旅游开发导向性,包括历史教育、文化科普、爱国主义教育等导向;第三,地方政府也应建立配套的政策,给予部门协调、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扶持;第四,建立研学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合格的研学旅游人才;第五,加强中东铁路滨绥线研学旅游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影响力。以上策略体系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四条切实可行的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研学旅游路线,供相关部门和企业参考借鉴。
李荣焕,李若聃[2](2020)在《中东铁路》文中研究说明引子打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中国东北有一条T字形铁路,它是一百多年前沙皇俄国在中国领土上修筑的大清东省铁路,又称中东铁路。中东铁路是中国东北最早出现的铁路,是沙皇俄国连接欧亚两洲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部分。它穿越了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其干线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至绥芬河,横穿当时的吉黑两省,南支线向西南,经宽城子(长春)、盛京(沈阳),
潘蓓蓓[3](2020)在《张嘉璈铁路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嘉璈是民国着名银行家、实业家,也曾担任过国民政府铁道部和交通部的部长,在金融和交通领域都曾有过卓越贡献。1935年,张嘉璈辞去中国银行总经理之职,受蒋介石之邀出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长,铁道部并入交通部后,又继续担任交通部长,从1935年到1942年,直接管理我国铁路事业长达7年之久,而且在位期间多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故而对我国近代铁路的修筑、管理和作战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嘉璈长期关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故对我国铁路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的铁路思想萌发于晚清,发展于北洋和国民政府时期,并在其担任铁道部长后渐趋成熟。因此1935年主政铁道部后,张嘉璈多将自己对铁路的认知与思考融入实践措施中。规划修建新路,完善全国铁路交通网,并以其多年在金融领域的经验,帮助整理铁路债务、恢复债信,缓解新路建设的资金压力,与此同时,他还改革铁道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在实践过程中,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张嘉璈也结合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自我的铁路思想和和实践,使之能适应战时需要。通过考察张嘉璈铁路思想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可以发现两者实际上呈现出一定的偏离,而这又可揭示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曲折性。但是张嘉璈对近代铁路事业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他在思想与实践方面所采取的各种努力,是那个时代中国铁路发展谋求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孙红昶[4](2020)在《《盛京时报》广告研究(1906-1931)》文中研究表明《盛京时报》是日本人在近代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因其发行范围广、发行量大,在当时东北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也是研究近代东北社会的重要资料。近年关于《盛京时报》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关于《盛京时报》广告的研究仍然十分少见。广告是社会经济的直接反映,也是生活文化的间接浓缩,通过《盛京时报》的广告传播研究,可以归纳出20世纪初期东北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更是对东北广告传播研究的一大补充。本论文针对《盛京时报》在1906年至1931年间,正刊刊登的广告类型、内容、特点及其对东北社会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盛京时报》影印版的广告内容进行整理,将广告分门别类,然后结合传播学、广告学等学科方法对广告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探究《盛京时报》广告传播活动目的、效果及影响。正文共四章,第一章是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是《盛京时报》的广告发展历程,通过对《盛京时报》1906年至1931年间的广告进行抽样统记,分析广告数量、类别占比、广告价格、广告表现形式的变化趋势,呈现《盛京时报》广告刊载的变化;根据发行时间以及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将《盛京时报》广告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清末初期、辛亥革命发展时期和五四运动稳定时期。第三章是《盛京时报》广告内容研究,约有商务广告10万条、文化广告1.2万条、交通广告1.5万条、医药广告4.3万条和社会广告4.9万条,大致分为五个类别,结合史料分析广告的社会作用;通过对广告创意的研究,总结外商广告和华商广告的不同特点。第四章是《盛京时报》广告对东北近代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盛京时报》广告的深入研究,分析广告的内容和特点,从广告角度展示近代东北的社会生活变迁,为近代东北广告传播研究做出一部分贡献。
刘瑞红[5](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曲成举[6](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邱铁鑫[7](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赵茹雪[8](2020)在《1920年代哈尔滨地区中共党团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哈尔滨城市得以建立并发展。由于哈尔滨处在中东铁路的中心,因此成为人口聚集地与商品集散地。哈尔滨开埠通商后,大量外国工商企业与民族工商业产生并发展。工商业的发展催生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文教事业的发展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提高了哈尔滨人民的文化水平与政治觉悟。在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宣传鼓动下,哈尔滨的工人登上历史舞台,开展了一系列罢工运动。工人阶级在斗争中积累经验,得到了锻炼,并逐渐发展成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主力军之一。五四运动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哈尔滨工、商、学界通过罢工、罢市、罢课、游行示威等活动,支援北京的爱国运动。中共党团组织建立后,哈尔滨人民的反帝斗争运动进入新阶段,即受到中共党团组织领导的阶段。中共党员陈为人、李震瀛等人通过创办哈尔滨青年学院、开展平民教育、创办报纸等活动扩大党团组织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在中共的领导下,哈尔滨各界团体开展声援各地爱国运动,这些革命活动的开展维护了国家主权与人民利益,提高了哈尔滨人民的斗争性,在一定程度上给帝国主义沉重打击。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共同开展悼念孙中山、支持郭松龄倒戈反奉、创办报纸等活动,扩大了两党在哈尔滨的影响力。中共哈尔滨党团组织在开展革命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党团成分的纯洁性、党团活动的国际性,同时中共党团组织也有起步晚、力量薄弱的特点。但中共党团在提高青年文化水平与提升哈尔滨民众民族意识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李婉璐[9](2020)在《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研究(1898-1938年)》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哈尔滨地区的兴起与中东铁路的修建及大量外国侨民的到来有着重要的关系,中东铁路的修建带动了当地工业、商业、城市建设、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侨民来到这里开始新的生活。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大且国籍较多,其中俄国侨民是这一地区最主要的外国侨民。随着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的逐渐增多,他们的子女陆续到了上学的年龄;加之,当时哈尔滨地区的发展对于各行各业人才的需要,他们便开始着手考虑在哈尔滨地区建立一些适合自己国家侨民的学校,其中俄国侨民于1898年建立的铁路小学是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所创办的第一所学校,随后外国侨民在哈尔滨地区陆续建立了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及艺术等一系列相对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不过,大多数外国侨民学校还是于1938年11月被伪满洲国政府所查封了。外国侨民学校教育是其侨民在异国他乡所创办的保留其国家教育制度与教学思想特色的学校教育,大部分外国侨民学校都会选择用本国家的语言进行教学,也会开设一些在哈尔滨地区所能用到的其他国家语言的相关课程。外国侨民学校除职业教育外,还会从中等教育开始便开设一些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其中工学、商学、法学、师范、宗教、语言、医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的开展不仅解决了当时在哈尔滨地区对于人才需求的问题,而且也对近代哈尔滨地区的教育思想及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898—1938年间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所创办的主要学校进行梳理和研究,主要从俄国、犹太、日本及其他国家侨民学校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近代哈尔滨地区这些学校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张成磊[10](2019)在《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形态特征与城市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进行阐释,将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大致划分为交通货运类、行政办公类、商业服务类、文化教育类、金融类以及医疗卫生类六大类公共建筑,针对现存这六大类的主要公共建筑在城市中的分布概况、类型特征、场地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近代公共建筑的产生与分布对近代城市的发展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哈尔滨城市发展的起源是在修筑中东铁路这一大背景下所产生的。首先本文厘清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背景,阐述公共建筑发展的背后深层次的历史、人文、经济、文化等因素。其次将哈尔滨公共建筑的发展分成几个历程,分别为铁路修筑时期(1898-1907)、开埠通商时期(1908-1931)和日伪统治时期(1932-1945),对于这三个时期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公共建筑进行时间上、空间上的描绘及梳理,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增长变化、建设强度、区域分布等状况进行细致整理。对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发展的重点区域有详尽的了解,并针对不同类型公共建筑所重点发展区域从而推断出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本文首先对对哈尔滨近代六大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进行系统的分析,分别对行政办公类、金融类、文化教育类、医疗卫生类及交通运输类建筑在哈尔滨的基本存在情况、历史发展背景及发展演变等情况进行梳理。其次对这几大类公共建筑的道路交通关系、平面组织形式、建筑体量规模及立面装饰手法等方式进行系统和有针对性地整理和归纳,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公共建筑所呈现的时代性特征进行描绘,对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特性及偏好有较为细致的梳理,整理出各类型公共建筑其与道路关系上或立面形式上采用的手法的具体因素或常用手法,对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自身特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后将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在辐射性、关联性、集散性及昭示性等在城市中的特性进行归纳整理,阐释其在城市建设或发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本文还对哈尔滨近代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进行整理。将哈尔滨四个主要的规划发展时期进行划分,针对不同时期规划思想下的用地结构、公共建筑建设方位及强度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对城市发展与公共建筑建设之间的关联性作出分析。另一方面,对哈尔滨四个不同时期规划下的城市建设结构进行量化分析,通过Depthmap等软件的介入和使用,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下不同行政区域的人流群聚度、视觉整合度以及道路的全局整合度进行分析,并于公共建筑的建设方位进行关联性研究,进而分析出城市在不同时期下的活力中心、视觉中心及城市中心的演变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关联等。最后针对不同行政区域下整体的城市肌理进行描绘、分析和比较,对于不同功能的行政区域下,公共建筑建设的差异性以及最终所形成城市肌理方面的差异性。通过本文将对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存在情况、道路关系情况、整体分布情况等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对于哈尔滨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肌理、用地结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并在城市活力中心、视觉中心、城市中心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等情况下公共建筑的发展情况,并最终将不同类型公共建筑建设影响下城市肌理的差异性有着全方位的了解,完善哈尔滨近代建筑、近代公共建筑及城市发展理论,并为其他城市公共建筑与城市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二、铁路工程局的经营战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工程局的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旅游整体发展形势 |
二、旅游的文化与教育意义 |
三、研学旅游的价值受到重视 |
四、中东铁路滨绥线具有极高的研学旅游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学旅游研究现状 |
二、中东铁路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学旅游 |
二、中东铁路滨绥线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大思政”育人理念 |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三、体验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学旅游视角下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资源梳理 |
第一节 中东铁路滨绥线修建历史 |
一、沙俄统治时期(1898-1917 年) |
二、国际共管、中苏暂管时期(1918-1924 年) |
三、中苏共管时期(1924-1935 年) |
四、伪满统治时期(1935-1945 年) |
五、中长铁路时期(1945-1952 年) |
第二节 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研学旅游资源体系 |
一、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资源 |
二、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研学旅游资源分类 |
三、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研学旅游资源调查梳理 |
四、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研学旅游资源体系构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研学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开发现状与问题 |
一、研学旅游开发程度严重不足 |
二、研学旅游形式比较单一 |
三、没有形成完整的研学旅游开发模式 |
四、研学旅游相关人才严重缺乏 |
五、研学旅游形象较为模糊 |
第二节 问题原因分析 |
一、研学旅游开发思路和战略不清晰 |
二、研学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且导向性不强 |
三、地方政府部门对研学旅游重视程度较低 |
四、研学旅游人才培养研究不足 |
五、研学旅游的宣传推广不到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研学旅游开发策略与路线设计 |
第一节 开发策略 |
一、坚持研学旅游品牌化、系统化开发 |
二、加强研学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导向性 |
三、地方政府部门加强对研学旅游的重视与管理 |
四、注重研学旅游人才培养 |
五、加强研学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 |
第二节 路线设计 |
一、哈尔滨中央大街及附近区域中东铁路研学旅游路线 |
二、哈尔滨大直街中东铁路研学旅游路线 |
三、横道河子中东铁路研学旅游路线 |
四、绥芬河中东铁路研学旅游路线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东铁路(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一 |
二 |
三 |
四 |
(3)张嘉璈铁路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时间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张嘉璈铁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铁路思想的职业背景:从银行经理到铁道部长 |
一、任职于邮传部 |
二、进入银行领域 |
三、就任铁道部长 |
第二节 铁路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交通作用的认识 |
二、关于铁路债务信用的认知 |
三、关于新路建设的规划 |
四、关于战时铁路发展的思考 |
第二章 张嘉璈与全面抗战前的中国铁路 |
第一节 铁路建设资金问题的谋划与解决 |
一、运用银行力量辅助铁路建设 |
二、筹集五年铁道计划所需资金 |
三、整理旧债以恢复债信 |
第二节 “五年铁道计划”的实施 |
一、粤汉铁路的贯通 |
二、浙赣铁路的延伸 |
三、京赣铁路的修建 |
四、沪杭甬铁路的完善 |
五、湘黔铁路的兴建 |
第三节 铁路管理制度的革新 |
一、会计统计制度的改革 |
二、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 |
三、材料管理与采购制度的改革 |
第三章 张嘉璈与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铁路 |
第一节 维持战时铁路秩序 |
一、统制铁路财政 |
二、抢修铁路工程 |
三、提高运输效率 |
第二节 开辟国际援华铁路线 |
一、湘桂铁路 |
二、滇缅铁路 |
第三节 兴修后方铁路线 |
一、黔桂铁路 |
二、川滇铁路 |
三、西北铁路 |
第四章 张嘉璈铁路思想和实践的评价 |
第一节 铁路思想与实践的关系 |
一、将铁路思想融入实践措施 |
二、以实践措施修正铁路思想 |
三、思想与实践的偏离体现了近代铁路发展的曲折性 |
第二节 张嘉璈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 |
一、增强铁路抗战能力 |
二、打破铁路区域发展不平衡性 |
三、铁路思想和实践所受的制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盛京时报》广告研究(1906-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选题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第2章 《盛京时报》的广告:背景、刊载与历史分期 |
2.1 《盛京时报》创刊与广告 |
2.1.1 近代中文报纸的缘起 |
2.1.2 近代报纸广告的发展 |
2.1.3 《盛京时报》的创办及意义 |
2.2 《盛京时报》广告刊载状况 |
2.2.1 广告类别全面、数量繁多 |
2.2.2 广告价格逐年递增 |
2.2.3 报纸广告版面扩版增容 |
2.2.4 广告表现:从单一文字到图文并茂 |
2.3 《盛京时报》广告刊载的历史分期 |
2.3.1 清末初期 |
2.3.2 辛亥革命迅速发展时期 |
2.3.3 五四运动平稳发展时期 |
第3章 《盛京时报》广告类型与特点 |
3.1 《盛京时报》广告类型全面多样 |
3.1.1 商务广告注重内容宣传 |
3.1.2 文化广告通俗易懂 |
3.1.3 交通广告条分缕析 |
3.1.4 医药广告夸大效果 |
3.1.5 社会广告传递民声 |
3.2 《盛京时报》广告注重创意表达 |
3.2.1 外商广告的本土化表达 |
3.2.2 华商广告的民族化表达 |
第4章 《盛京时报》广告与近代东北社会的联系 |
4.1 广告与经济相互作用 |
4.1.1 外商广告打造品牌效应 |
4.1.2 华商广告提高市场竞争 |
4.2 广告促进文化消费 |
4.2.1 书籍广告丰富文化消费市场 |
4.2.2 招生广告满足部分百姓需求 |
4.3 广告打开社会民众视界 |
4.3.1 社会广告丰富百姓消费选择 |
4.3.2 交通广告反映运力 |
4.3.3 医药广告改变卫生意识 |
4.4 广告的负面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
一、改进铁路设备 |
二、修建战备铁路 |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
三、储备铁路人才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
一、铁路撤退 |
二、铁路沦陷 |
小结 |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
小结 |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8)1920年代哈尔滨地区中共党团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哈尔滨地区新兴势力汇聚 |
一、中东铁路与哈尔滨城市建立 |
(一)中东铁路的修筑与哈尔滨初建 |
(二)哈尔滨开埠与国际化城市形成 |
二、哈尔滨社会发展与各种势力的汇聚 |
(一)哈尔滨工商业发展 |
(二)文教事业的发展 |
(三)革命势力注入新活力 |
(四)工人阶级意识觉醒 |
第三章 哈尔滨地区中共党团组织与活动 |
一、中共哈尔滨党团成立之基础 |
(一)五四运动与哈尔滨民众之觉醒 |
(二)俄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哈尔滨救国唤醒团成立 |
二、中共哈尔滨早期党团与活动 |
(一)哈尔滨早期党团组织 |
(二)声援各地反帝爱国运动 |
三、中共哈尔滨党组织成立与斗争 |
(一)中共哈尔滨党组织成立及其附属机构 |
(二)开展维护“五路”路权斗争 |
四、哈尔滨地区国共关系 |
第四章 中共哈尔滨党团特点与作用分析 |
一、党团组织活动的特点 |
(一)党团成分的纯洁性 |
(二)党团组织活动的国际性 |
(三)党团组织起步晚、力量薄弱 |
二、党团组织活动的历史作用 |
(一)提高了青年的文化水平 |
(二)提升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研究(1898-193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学者关于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 |
(二)国外学者关于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城市的兴起与外国侨民的概况 |
第一节 近代哈尔滨地区城市的兴起 |
一、中东铁路修建时期 |
二、哈尔滨开埠时期 |
三、民国政府管理时期 |
四、伪满洲国时期 |
第二节 外国侨民移居哈尔滨的原因 |
一、中东铁路的人才需要 |
二、哈尔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哈尔滨地区成为外国侨民的避难场所 |
第三节 外国侨民的基本情况 |
一、外国侨民的主要发展阶段 |
二、外国侨民的国籍与从事职业 |
三、外国侨民移民的主要类型 |
第二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新学制及教育章程的推行 |
一、壬寅学制 |
二、癸卯学制 |
第二节 近代哈尔滨地区学校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一、初等教育 |
二、中等教育 |
三、高等教育 |
四、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 |
第三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总述 |
一、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的基本概况 |
二、外国侨民学校的师资 |
三、外国侨民学校的学生 |
第二节 俄国侨民的学校教育 |
一、俄国侨民的初等教育 |
二、俄国侨民的中等教育 |
三、俄国侨民的高等教育 |
四、俄国侨民的职业教育与艺术教育 |
第三节 犹太侨民的学校教育 |
一、普通学校教育 |
二、宗教学校教育 |
第四节 日本侨民的学校教育 |
一、普通学校教育 |
二、特殊学校教育 |
第五节 其他国家侨民的学校教育 |
一、波兰侨民的学校教育 |
二、朝鲜等其他国家的侨民学校教育 |
第四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的特点 |
一、外国侨民学校的办学具有多样性 |
二、外国侨民学校创学具有曲折性 |
三、外国侨民学校课程设置的特殊性 |
四、外国侨民学校教育具有时政性 |
第二节 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的影响 |
一、对哈尔滨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对其他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三、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形态特征与城市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关于哈尔滨中东铁路的研究 |
1.3.2 关于哈尔滨近代城市的研究 |
1.3.3 关于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研究 |
1.3.4 其他关于哈尔滨近代史料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形成背景与演化进程 |
2.1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与城市发展背景 |
2.1.1 中东铁路的修筑及背景 |
2.1.2 人口扩张及公共建筑服务背景 |
2.1.3 扩张的城市活动需求 |
2.2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发展因素 |
2.2.1 铁路服务 |
2.2.2 开埠通商及商业的发展 |
2.2.3 资本进入及建筑业持续发展 |
2.2.4 殖民及经济掠夺 |
2.3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空间分布 |
2.3.1 哈尔滨公共建筑的发展历程 |
2.3.2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空间分布 |
2.3.3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在不同时期的增长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类型与典型特征解析 |
3.1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类型的多样性 |
3.1.1 交通及货运建筑 |
3.1.2 行政办公类建筑 |
3.1.3 商业服务类建筑 |
3.1.4 文化教育类建筑 |
3.1.5 金融类建筑 |
3.1.6 医疗卫生类建筑 |
3.2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特征解析 |
3.2.1 多样化的建筑形态与城市街道关系 |
3.2.2 建筑体量及平面组织的多样性 |
3.2.3 公共建筑的风格演化 |
3.3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的特性 |
3.3.1 公共建筑的辐射性 |
3.3.2 公共建筑的关联性 |
3.3.3 公共建筑场地空间的集散效应 |
3.3.4 公共建筑的昭示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与城市空间格局 |
4.1 哈尔滨近代城市规划与公共建筑布局 |
4.1.1 用地结构下的公共建筑建设 |
4.1.2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辐射区域 |
4.1.3 近代城市扩张与公共建筑增长规律 |
4.2 近代城市空间格局量化分析与公共建筑发展 |
4.2.1 基于人流群聚度的城市活力中心分析 |
4.2.2 基于视觉整合度的城市视觉中心分析 |
4.2.3 基于全局整合度的城市重点空间演变分析 |
4.3 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与不同区域城市形态的差异性比较 |
4.3.1 中俄不同商业街区的空间差异 |
4.3.2 铁路附属地内的肌理差异 |
4.3.3 中国式街区的内部的发展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铁路工程局的经营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东铁路滨绥线历史文化资源研学旅游开发研究[D]. 李梦莹.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中东铁路[J]. 李荣焕,李若聃. 黑龙江史志, 2020(07)
- [3]张嘉璈铁路思想与实践研究[D]. 潘蓓蓓. 苏州大学, 2020(03)
- [4]《盛京时报》广告研究(1906-1931)[D]. 孙红昶. 吉林大学, 2020(08)
- [5]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6]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1920年代哈尔滨地区中共党团活动研究[D]. 赵茹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9]近代哈尔滨地区外国侨民学校教育研究(1898-1938年)[D]. 李婉璐.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10]哈尔滨近代公共建筑形态特征与城市空间格局研究[D]. 张成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