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11县市中小学民族艺术教育调查报告

滇西南11县市中小学民族艺术教育调查报告

一、滇西南十一县市中小学民族艺术教育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振娟[1](2020)在《澜沧老达保寨拉祜族音乐家族传承研究》文中认为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亚热带山区澜沧江中下游两岸。澜沧县是我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也是拉祜族人口最为集中、拉祜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不同级别的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乎都集中在这个区域。位于澜沧县东南部的酒井乡老达保村寨被称为“民族原生态歌舞之乡、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更是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芦笙舞》、《摆舞》传承与保护开展比较活跃的地方,也是各类型非遗传承人较为集中的村寨。近年,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主体——传承人,在政府主导、社会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老达保村的非遗传承人们穿梭于不同的活动场域中,不断地以具体的行为践行非遗文化的功能与意义。本论文旨在音乐人类学背景下,以时间和空间二维度的动态变化为视角,对老达保寨拉祜族传统民间歌舞艺术的传承模式与生存空间进行深描,通过对当下较有影响的本寨家族传承人进行深度的访谈和村落意义的实地考察,以此探求拉祜族传统音乐文化现象在历史进程及现代化浸染的社会环境中的传承与变迁。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导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目的及内容、研究理论及方法,并对主题内容涉及到的研究现状、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同时对调查的田野点进行赘述,为正文部分传承人与音乐的多重复杂关系及传承人与创造音乐的环境关系研究做出可寻的学理依据。正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一、老达保寨拉祜族的生态环境与族群记忆。本章节通过对拉祜族人文历史相关资料的查阅、整理,结合在村寨田野中的详实考察,以及对老人们的深度访谈,对本村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族源往事、家族记忆等方面进行人类学意义的描述与记录。二、传统时空中音乐传承人的多重维度。任何音乐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通过个体音乐体验和族群音乐认知而产生和传播的,而在传统时空岁月里,传承人对于本民族音乐的认知和选择源于对自我民族传统文化根基的信奉和维护。为此,本章节对传统时期音乐的生成语境和李石开音乐家族的传统传承场域问题进行阐述。三、现代时空中音乐传承人的多重维度。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时空的发展中发生了一些转变,传承人活动场域的变化也是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寻求生存的有效途径。因此,本章节将对现代音乐的聚合语境和李石开音乐家族的现代传承场域进行描述。四、音乐家族传承的主体选择与当代实践。社会背景、信仰体系与个人情绪情感因素是维系和引领李石开音乐家族传承主体实践中的一系列选择。为此,本章节从历时——共时中的文化变迁、主体选择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中的个人创造三个方面来分析传承人与社会群体及时代变迁的关联。歌唱与“身体实践”是拉祜民族内心深处宇宙观、世界观的显性表达和族性意志,尽管在不同社会时期音乐的习得和传承场域有所区别,但是拉祜族音乐文化形态不仅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密切相关,也与传承人的音乐观念相适应,以此成为拉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杨兰[2](2019)在《少数民族地区合唱现状的研究 ——以黄平县新州镇中、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显着增强,对于艺术和审美的要求也逐日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小学合唱日臻兴起并大肆发展。在基础教育中,中小学合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升华学生审美能力意义重大,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在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中,曾多次就中小学合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予以强调,指出在新课改背景下将合唱深入音乐教学是大势所趋。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下,各地中小学积极响应,并相继组建了不同规模的合唱团,大力开展和参与了相关合唱活动。在诸多合唱专家及音乐教师的不懈努力下,中小学合唱艺术蓬勃发展,催生了多支优秀的合唱团队,在丰富和壮大了国内合唱艺术之林的同时,也开始在国际合唱舞台崭露头角,成为我国合唱的新兴力量。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音乐资源,因而在发展合唱事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受制于思想认知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以及相关支持疲软等因素制约,在少数民族地区,合唱艺术之路仍步履维艰。音乐教育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日臻边缘化的问题不仅限制和阻碍了合唱水平的发展,也严重影响和滞后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合唱现状进行全面探究,多层次、多角度剖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合唱发展策略,推动合唱艺术蓬勃壮大。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中、小学为例,选取了相关人员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该地合唱发展现状进行审视与评析,进而以管窥豹,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合唱发展的桎梏与阻碍,探寻具体的发展之道。期冀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推进少数民族乃至更深远地区合唱艺术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提供可行借鉴。

程志军[3](2019)在《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和救亡图存的矛盾下,我国开明的教育家们因势利导,把社会教育视为唤起民众、旧邦新造之途径,并付诸实践。民国时期,政府进一步把社会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把社会教育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此后,通俗教育运动、平民教育运动、民众教育运动相继开展,平民学校、民众学校、民众教育馆、民众图书馆、博物馆、电影播音等教育事业纷纷推出,最广泛地对男女老幼、贫富贤愚、都市乡村的民众施以文字、生计、公民等内容的教育。尤其在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期间,不断调适和完善社会教育制度和内容,使社会教育事业大放异彩,历经抗日战争的考验,更将国家、民族意识深深植入国民的观念当中。在全国社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地处边疆的昆明也不可避免地在时代大潮下,主动做出回应,在政府和一批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努力下,开始进行改造民众、普及民众基本常识、灌输民众国家观念、提高民众整体素质的教育实践。昆明的民众学校、民众教育馆、图书馆、阅览所等一批学校式和社会式机构先后建成,教育内容涉及识字、生计、卫生、体育、戏剧、音乐等诸多方面,整体上取得成效显着。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民众对社会教育认识不足、社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影响,昆明的社会教育的实际成效受到制约。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既是云南社会教育的一个典型,也是民国社会教育的一个缩影。本文以民国时期昆明的社会教育为研究对象,试图将其纳入民国社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一地域性的个案考察,以探求昆明社会教育发展概貌。

陈栋[4](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认为“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陈思[5](2017)在《边疆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 ——以云南省耿马县三所小学为例》文中提出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人口结构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形成了县域内多民族文化多元并存的状态。其辖区内走读制的县直属小学C小学、半寄宿制的民族小学M小学和寄宿制的乡中心完小H小学开展的多元文化教育既存在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不少迥异之处。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在多元文化素养方面,三所小学教师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且整体偏高;学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M小学的学生最高、C小学的次之、H小学最次,但均高于全县整体水平。在对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理解上,三所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之间均存在差异,但每所小学内部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观点较为接近,并符合各自校情。在对多元文化内容的选取上,三所小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均将中华经典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作为重点,不同之处在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上C小学和M小学以西方文化为主,H小学则以周边国家文化为主,在校园文化的创新上也各具特色。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方面,三所小学均形成了五大主要途径:一是以课程为载体强化文化认同,二是以兴趣小组活动为动力拓展文化技能,三是以学校主题教育为阵地提升文化素养,四是以本地民族节庆为契机强化民族意识,五是以校园内部文化环境创设为助力营造和谐氛围。三所小学的多元文化教育均形成了一定特色,也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特色主要表现为有的放矢,竭力打造多元文化教育品牌;百花齐放,全力促进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抓住契机,努力创生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其成效主要包括提升师生多元文化素养,深化其民族和国家认同;打破校舍藩篱,学校多元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得到彰显;促进文化传承与教育公平,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和谐与社会稳定。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就内部环境而言,是缺少专业师资和基础设施;就外部条件而言,是家庭、社区和政府部门尚未形成教育合力;就教育过程而言,是教师的供给和学生的需求之间存在差异,相对重视活动形式而轻视文化内涵。究其原因,经济方面包括实际贫困而未能享受到政策照顾、大众传媒引发的盲目从众心理及市场化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方面包括不同民族差异性导致的“多元一体”整合的困难及主流文化和社区(村寨)不良文化的双重影响;学校方面包括现代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教师多元文化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及生活和精神的压力较大;家庭方面包括家长多元文化教育观念的误区及其对外来文化的防备和抵触;政策方面包括支持和扶助力度弱、评价标准体系较单一及应试教育的压力大。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可按照“一体”教育与“多元”文化相平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协调、教育均衡发展与分层次推进相统一的发展思路,在政府层面将政策落实、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三管齐下,在社会层面让社区主导、家庭参与、学校配合形成良好生态系统,在学校层面用师资锻造、资源整合、课程建设创新教育渠道。

吴炎[6](2017)在《民族杂居区主体与非主体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研究 ——基于木里藏族自治县两所学校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西南民族地区的居住特点以杂居为主,在民族杂居区的学校呈现出多民族共校的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学生在一所学校学习,学业成就会呈现出群体性差异的特点。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典型的民族杂居区,木里县屋脚小学和固增小学的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差异。从总体上来说,屋脚小学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较为明显和简单,其主体民族——彝族学生在学业成就的各个方面都要高于非主体民族——蒙古族学生。固增小学的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情况就相对较为复杂,在学业成就的不同层面差异状况不同。屋脚小学彝族学生的在学业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方面要高于蒙古族学生,并且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学习方法上,彝族学生的预习情况要优于蒙古族学生,但两者在作业情况方面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价值观方面,彝族学生的个人理想与蒙古族学生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彝族学生的民族认同要强于蒙古族学生,但两者在品德行为和国家认同方面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固增小学中,汉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好,其次是苗族,再次是彝族,最后是藏族;在学习方法上,汉族和苗族学生的预习情况要比藏族和彝族学生好,不同民族学生要在作业情况上没有显着性差异;在学习兴趣上,苗族和汉族的学习兴趣要比彝族和藏族学生更浓厚;在学习态度上,固增小学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习的注意状况上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但在学习自信心方面,汉族和苗族的学习自信心要高于彝族和藏族。在价值观方面,汉族、苗族、彝族和蒙古族学生在个人理想上也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在品德行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方面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自然环境状况、各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环境状况、学校环境状况、各民族家长的教育观念状况是造成主体与非主体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环境状况决定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状况,在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学校中同一民族学生较为亲近,交往更为频繁,学习习惯也趋向一致;各民族的经济状况差异越大,各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差异也就越大;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教师的民族构成、师生和生生的交往状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不同民族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的高低。因此,缩小经济差距,激发社会对各民族人才的需求;普及学前教育,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利用培训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家长良好的教育观念是提高不同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途径。

刘佳云[7](2016)在《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文化土壤中滋养,在汉文化的影响中催生、成长、发展成熟的戏曲剧种,秉承着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征,凝聚着傣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精华,主要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相邻的保山市及我国邻邦缅甸部分傣族村寨也有傣剧活动。在漫长的生成过程中,傣剧逐渐形成了以说傣话、唱傣歌、跳傣舞等独特表现手法来演绎傣族故事、反映傣家生活、塑造傣族人物形象的独具艺术风格和民族特征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戏曲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绚丽奇葩;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傣剧以一种动态的方式,记载、传承着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成为傣族民间乃至盛大活动中的重要仪式内容和民间娱乐活动,也成为德宏傣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符号。2006年,傣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研究主要基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以文化记忆主线,考察和描述云南傣剧生成语境、历史源流及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变迁过程以及变迁产生的历史动因;以充分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傣民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傣剧产生的自然及历史文化空间为背景,以社会记忆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何记忆、如何记忆、记忆什么、记忆的延续为主线,分析不同历史语境中话语力量的影响与作用,以及现代语境中傣剧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从文化变迁、社会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角度,阐释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宏傣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分析当下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与发展空间,探讨傣剧的传承方式与传承路径。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大部分,其中一至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陈述论文选题缘由,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背景和现有研究成果与动态的梳理分析,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第一章:“记忆载体的生成——德宏傣剧产生的自然、历史及社会文化空间”。本章主要对傣剧产生的地理空间、历史文化、社会文化三个空间维度进行考察。试图通过傣剧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历史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从历时性方面厘清傣剧形成、发展、变迁的脉络。第二章:“如何记忆——作为傣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本章主要从共时性方面,通过傣剧与傣族文化、傣族文化与傣剧、傣族社会中的傣剧等各要素关系的梳理,重点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德宏傣剧作为戏剧本体的相关内容亦即综合性记忆载体的构成要素:文本形式、唱腔、表演形态及表演内容(包括剧目、题材、题材来源及移植题材)、表演组织与傣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分析不同时空中傣剧与傣族社会文化融合、交流、互动的关系及傣剧在傣族社会中的功能;以区别于其他记忆载体。第三章:“如何记忆——傣族集体记忆的建构”。本章主要是笔者参与实地调研的田野考察记录,主要从傣族民间重要节日——春节、泼水节、仪式中的傣剧展演形态及观众与傣剧关系三方面着手,通过对不同场景中描述傣剧记忆场景的构建和具体的傣剧展演形态描述,探讨傣剧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史信息,以及傣剧与当地民众生活的关系;着重说明傣剧“如何记忆”“记忆什么”以及观众对傣剧的认知度及参与情况。第四章:“傣剧的变迁与记忆的重建——从民间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章描述傣剧从建国初期到“文革”时期、从改革开放和“非遗”身份确立的变迁历程,旨在通过对傣剧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轨迹的描述,通过对仅存的两个国有傣剧艺术团体的个案分析,着重说明不同时期国家主流话语、现代话语对族群艺术的影响,以及傣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第五章:“记忆的延续——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空间”。本章主要通过对当下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云南当下社会发展环境的分析,探讨傣剧发展空间;通过傣剧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的系统分析,探讨傣剧在当今时代背景与多元语境中的传承方式与传承路径。结语部分主要对文中说提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及回答,强调傣剧作为德宏傣族社会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在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中所承载的特殊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其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析,引发的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戏曲类艺术形态保护的思索。

谢红雨[8](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贾佳[9](2015)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困境与探析 ——以云南民族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开端,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普遍方法。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不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的,还承担着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本文主要内容是阐述了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群体的现状,并通过对云南民族中学这个典型个案开展实地调研,对其艺术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思考,最终形成文章。文章的主体分为六大部分: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起、相关的研究综述、选题目的及意义、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以及所开展的调研情况。其次进入主题,第一章走向城市的少数民族,主要从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的人口情况来介绍了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的现状,并从从理论上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原因。第二章艺术教育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主要论述了学校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相互作用。第三章城市中学中民族艺术教育发展现状的个案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民族中学的概况以及阐述选点理由;其次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特色;再次,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分别阐述了该校艺术课堂和课外艺术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最后,介绍了针对该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情况并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对个案的总结与思考,本章首先总结了云南民族中学在艺术教育方面好的经验,其次又指出了该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该校的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文章最后为结语。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各地中小学基本上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显着的发展和提高,但相对发展更为迅猛的经济社会,艺术教育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尤其是经济相对滞后的边疆民族地区,拥有着极其丰富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还是弘扬民族文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但实际上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这样的现状不得不令人深思。本文正是以城市化为前提,以少数民族在城市里的生活现状为出发点,以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学校的艺术教育情况为现实依据,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进行论述。

宋南争[10](2015)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边境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大多为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沟通不发达,形成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构成多种民族文化多元共存的文化背景,也使整个边境地区的教育沐浴在多元民族文化的影响之中。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边境沿线逐渐对外开放,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频繁,以往封闭落后的边陲之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这也致使边境地区民族群体已有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带来了不利于边境教育安全的一系列问题。边境教育安全对维护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为了客观把握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现状,本研究尝试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借鉴多元文化理论、文化适应与整合理论以及教育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对云南边境教育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以期揭示当前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探寻出一条促进边境教育安全的可行性道路。研究不仅可以拓宽教育安全研究的视野,丰富边境教育安全的研究内容,而且对于促进边境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该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为研究理论基础。在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的基础之上,论文旨在厘清从冷战后期到21世纪初期,国外对教育安全研究的基本历程,探析教育安全研究的新趋势。在剖析教育安全概念的基础之上,结合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实地调研,论文界定并论述了边境教育安全的概念和特征,进而提出了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边境教育安全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初步形成了边境教育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调查研究。根据本研究初步形成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参与性观察对云南三个边境县的教育安全状况进行实地考察,以期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状况做总体评价,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基本梳理。第四部分结合实地调研、问卷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结果,进一步阐释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边境教育的价值取向、边境教育的内容、边境教育的方法与路径及边境教育产生的“文化不适应者”等问题做了重点分析。第五部分结合边境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提出了促进边境教育安全的思路和可行性路径,以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云南边境教育安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二、滇西南十一县市中小学民族艺术教育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南十一县市中小学民族艺术教育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澜沧老达保寨拉祜族音乐家族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理论及方法
    (四)田野考察点
一、老达保寨拉祜族的生态环境与族群记忆
    (一)老达保寨的生态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
        2.人文生态环境
    (二)老达保寨的集体记忆
        1.历史源流
        2.口述历史
    (三)老达保寨的家族记忆
        1.血缘与亲缘的物化纽带
        2.家族与社区的互动空间
二、传统时空中音乐传承人的多重维度
    (一)传统音乐的生成语境
        1.社会环境
        2.习得行为
    (二)传承人的传承场域
        1.师徒传承
        2.节庆传承
        3.家庭传承
三、现代时空中音乐传承人的多重维度
    (一)现代音乐的聚合语境
        1.社会环境
        2.习得行为
    (二)传承人的传播场域
        1.作为表演者的传承
        2.作为“教师”身份的传承
        3.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传承
四、音乐家族传承的主体选择与当代实践
    (一)历时——共时中的文化变迁
        1.音乐文化的传承主体
        2.音乐文化的传播主体
    (二)主体选择中的文化认同
        1.族群内部
        2.文化外部
    (三)文化适应中的个人创造
        1.传承人身份的个人创造
        2.音乐家族传承的音乐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谱例
附录二:部分田野照片
附录三:李石开音乐家族部分荣誉证书

(2)少数民族地区合唱现状的研究 ——以黄平县新州镇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综述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合唱
        二、少数民族地区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数据分析法
    第六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合唱现状调查——以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中、小学为例
    第一节 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方法与工具
        一、问卷设计
        二、访谈设计
        三、问卷发放
    第三节 调查结果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家长层面
        四、学校层面
第三章 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中、小学合唱中的问题
    第一节 学生层面
        一、对合唱训练的兴趣不足
        二、日常训练方法不科学
    第二节 教师层面
        一、未能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传统教学模式滞后
    第三节 家长层面
        一、对孩子参与合唱支持不足
        二、错误认知阻碍了合唱的发展
    第四节 学校层面
        一、学校整体关注和投入不足
        二、现有的合唱训练难以契合新课标的要求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合唱发展策略
    第一节 学生层面
        一、积极灌输合唱的优势,提升学生兴趣
        二、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第二节 教师层面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第三节 家长层面
        一、积极支持孩子的合唱参与行为
        二、转变对合唱的错误认知
    第四节 学校层面
        一、提升对合唱的重视程度
        二、加大对合唱的投入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章 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全国社会教育的繁荣
    第二节 云南社会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 滇省政府对社教事业的支持
第二章 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实施的保障
    第一节 社会教育行政保障
        一、昆明社会教育行政机构设置
        二、教育视导制度的建立
        三、依靠行政力量强迫就学
    第二节 社教经费保障
        一、省市教育经费独立
        二、社教经费的分配
    第三节 社会教育师资保障
        一、培训教师队伍
        二、培训社教人员
第三章 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的主要设施
    第一节 民众学校
        一、昆明民众学校的发展沿革
        二、民众学校办学概况
        三、办学效果及评价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
        一、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的组织与业务
        二、各部门施教
        三、社教理论建设
    第三节 通俗讲演所
        一、昆明通俗讲演所的设立
        二、通俗讲演所的日常运作
        三、通俗讲演所主持下的教育活动
    第四节 图书馆及阅览所
        一、各馆所的空间分布及设置概况
        二、各馆所的内部管理
        三、各馆所的书报及阅览情况
第四章 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识字教育
        一、昆明识字教育概况
        二、昆明识字教育的实践
    第二节 生计教育
    第三节 国民体育与卫生教育
        一、公共体育
        二、卫生教育
    第四节 其他社会教育事业
        一、电化教育
        二、戏剧教育
第五章 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的评价
    第一节 昆明社会教育的特点
        一、社教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二、区域优势性
        三、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四、办学力量的多元化
    第二节 昆明社会教育的成效
        一、旧有陋习和社会风气得到改善
        二、民众识字率得到提升
        三、市民的文化生活得以丰富
        四、抗战大后方建设得到支持
    第三节 昆明社会教育的不足
        一、民众对社会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社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边疆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 ——以云南省耿马县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学校多元文化教育面临着新挑战
        三、三所样本小学多元文化教育的典型性
        四、个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相关研究统计分析
        二、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
        三、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
        四、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
        五、综合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多元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
        三、边疆民族地区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三、多元文化互动双维度理论模型
第三章 耿马县基本情况及三所小学教育概况
    第一节 耿马县县情概述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特征
        三、经济状况
    第二节 耿马县教育概况
        一、耿马县教育概览
        二、耿马县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情况
    第三节 耿马县三所样本小学的基本情况
        一、三所小学校情简介
        二、三所小学师资和生源状况
        三、三所小学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情况
第四章 现状考察: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的比较
    第一节 耿马县三所小学师生多元文化素养的比较
        一、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
        二、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
    第二节 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比较
        一、校长对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看法
        二、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理解
        三、学生对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认识
    第三节 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比较
        一、坚守与传承:三所小学共同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
        二、借鉴与创新:三所小学相异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
    第四节 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路径的比较
        一、以课程为载体增强文化认同
        二、以兴趣小组活动为动力拓展文化技能
        三、以学校主题教育为阵地提升文化素养
        四、以本地民族节庆为契机强化民族意识
        五、以校园内部文化环境创设为助力营造和谐氛围
第五章 硕果累累: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的特色及成效分析
    第一节 春兰秋菊: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的特色
        一、有的放矢,打造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品牌
        二、百花齐放,全方位促进多元文化教育发展
        三、抓住契机,利用有效资源创生多元文化教育
    第二节 殊途同归: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的成效
        一、扭转教师观念,激发潜能,提升多元文化素养
        二、开阔学生眼界,塑造品行,深化国家和民族认同
        三、打破校社藩篱,彰显学校多元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
        四、促进文化传承与教育公平,维护民族团结与边疆和谐
第六章 问题研究: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第一节 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环境:专业师资和基础设施匮乏
        二、外部条件:家庭、社区及政府部门未形成教育合力
        三、教育过程:供需存在差异,重形式而轻文化内涵
    第二节 耿马县三所小学多元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学校因素
        四、家庭因素
        五、政策因素
第七章 展望未来:困难与希望同在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推进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路
        一、“一体”教育与“多元”文化相平衡
        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协调
        三、教育均衡发展与分层次推进相统一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政策落实、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三管齐下
        二、社区主导、家庭参与、学校配合形成良好生态
        三、师资锻造、资源整合、课程建设创新教育渠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调研足迹
    附录B:三所小学相关资料
    附录C:访谈提纲
    附录D:调查问卷(节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民族杂居区主体与非主体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研究 ——基于木里藏族自治县两所学校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基本设计
一、民族杂居区主体与非主体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状况
    (一)学业成绩方面
    (二)学习方法方面
    (三)学习兴趣方面
    (四)学习态度方面
    (五)价值观方面
二、民族杂居区主体与非主体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原因分析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
    (二)悬殊的经济状况
    (三)多元的文化环境
    (四)多维的校内人际交往
    (五)相异的家长教育观念
三、促进民族杂居区各民族学生提升学业成就的探索
    (一)缩小经济差距,激发社会对各民族人才的需求
    (二)普及学前教育,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三)利用培训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
    (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五)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家长良好的教育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一、关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的理论背景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关于戏曲的研究
        二、我国关于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研究
第一章 记忆载体的生成——傣剧产生的自然地理及其人文背景
    第一节 傣剧形成的自然地理空间
        一、德宏的文化地理空间
        二、德宏傣剧的流布区域
    第二节 傣剧产生的人文背景
        一、德宏傣族及其历史概述
        二、傣剧与傣族文化
    第三节 傣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明清时期德宏地区傣族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明清时期德宏地区的戏曲活动
        三、汉文化的浸润与汉傣文化的交融
        四、傣族社会精英阶层的推动与傣剧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傣剧——作为傣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
    第一节 记忆载体——傣剧艺术形式中的傣族文化
        一、傣剧的语言
        二、傣剧的唱腔
        三、傣剧的表演
    第二节 傣剧表现内容中的文化记忆
        一、傣剧剧目
        二、傣剧剧目中的文化记忆
    第三节 记忆载体的承载组织
        一、傣剧民间戏班
        二、傣剧专业院团
    第四节 傣剧表演场所与记忆场
        一、从村场坐唱到舞台表演
        二、演剧现场与观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如何记忆——傣族社会集体记忆的建构
    第一节 民间节庆活动中的傣剧
        一、“出洼”节中的傣剧活动
        二、春节期间的傣剧活动
    第二节 传统庆典仪式中的傣剧
        一、新城“芒朗之乡”的泼水欢歌
        二、傣剧发源地——盈江泼水节庆典中的傣剧表演
        三、黎明之城——州府芒市的“国际泼水节狂欢节”
    第三节 如何记忆和记忆什么——节日庆典仪式与傣剧
        一、庆典仪式与族群记忆的建构
        二、傣剧在仪式中的象征意义
        三、傣剧《刀安仁》——英雄形象的塑造与族群记忆的结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傣剧的变迁与记忆的重建——从族群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傣剧的变迁与身份的确立
        一、傣剧的民族化与剧种身份的确立
        二、从民间剧团到国有专业剧团的转变
    第二节 记忆的重构: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保护”
        一、入列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傣剧保护
    第三节 傣剧艺术的多元文化价值
        一、傣剧艺术的文化认同与凝聚价值
        二、傣剧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傣剧艺术的审美娱乐价值
        四、傣剧艺术的教育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记忆的延续——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空间
    第一节 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傣剧
        二、现代化语境中的傣剧
        三、多维语境中的傣剧
    第二节 傣剧的传承实践与现实困境
        一、傣剧的传承实践
        二、傣剧生存的时代困境
    第三节 傣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构建保护传承体系,营造良好文化生态
        二、增强文化认同,推动创新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一: 傣剧专业演出团体情况表
    附二: 傣剧业余演出团体情况表
参考文献
    (一) 专着
    (二)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已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理区划
        2.1.2 民族文化区
        2.1.3 民族文化传承
        2.1.4 区域教育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4.1.1 自然地理基础
        4.1.2 人文地理基础
        4.1.3 经济地理基础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6.1.1 学校教育现状
        6.1.2 家庭教育现状
        6.1.3 社区教育现状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致谢

(9)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困境与探析 ——以云南民族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相关的研究综述
    三、 选题意义
    四、 论文结构
    五、 研究方法
    六、 论文研究中所开展的调研情况介绍
第一章 走向城市的少数民族
    一、 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的现状
    二、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
        (一)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外部原因
        (二)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内部原因
第二章 艺术教育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 学校艺术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
第三章 城市中学中民族艺术教育发展现状的个案分析
    一、 关于调研对象的概述
        (一) 本研究选择云南民族中学作为个案的理由
        (二) 云南民族中学简介
        (三) 学校的教学特色
    二、 云南民族中学的艺术教育情况介绍
        (一) 艺术课堂的教学情况
        (二) 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情况
    三、 对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一) 问卷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 问卷的具体分析
第四章 对个案的总结与思考
    一、 云南民族中学艺术教育的经验总结
    二、 云南民族中学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
    三、 解决城市中学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困境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教育安全问题的日益突显
        二、边境教育安全面临冲击与挑战
        三、以多元文化视野开展研究是促进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应然与实然选择
        四、参与导师课题为本研究提供契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
        二、多元文化
        三、教育安全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支撑:边境教育安全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初探
    第一节 国外教育安全研究的进展与新趋势
        一、教育安全研究的进展
        二、教育安全研究的新趋势
    第二节 边境教育安全的概念与特征
        一、边境教育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边境教育安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多元文化视角下边境教育安全的分析框架
        一、分析框架建构的理论依据
        二、分析框架建构的思路
        三、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第三章 现实盘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的基本特征
        一、多样的自然生态
        二、滞后的经济发展
        三、多元的民族文化生态
        四、复杂的跨境民族影响
    第二节 考察样本县的基本状况
        一、三个样本县的基本县情
        二、从边陲走向开放前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教育发展的成效与局限
    第三节 考察样本县促进教育安全的基本路径
        一、以课程为载体提高文化认同
        二、以民族文化活动为动力增强民族意识
        三、以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维护边境稳定
    第四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总体评价
        一、云南边境教育安全形势基本稳定
        二、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遭受外在环境的潜在挑战
        三、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源于自身的安全问题
第四章 直面短板: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民族文化认同感偏低
        二、正确的多元文化观的缺失
        三、主流文化为主的文化非整合
        四、教育出来的“文化陌生人”
    第二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边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民族凝聚力的弱化
        二、边境教育内容的非多元产生不正确的多元文化观
        三、边境教育方法与路径的非多元文化整合致使民族文化的“非涵化”
        四、学校教育产生的文化不适应者不利于边境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章 展望未来: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思路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发展思路
        一、外源支持与内源发展相结合,唤醒促进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自觉
        二、国家普通教育与地方性知识教育相整合,形成促进边境教育安全的文化和谐
        三、创新发展与适度超前相统一,构建保障边境教育安全的长效机制
    第二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相关的教育法规,为边境教育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二、加强边境沿线教育合作交流,提升边境教育竞争力确保边境教育安全
        三、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实现边境地区“人”的安全发展
        四、打造学校特色提高教育认同,促进边境教育自在安全感的形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调查调研所需资料目录(近三年)
    附录二: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调查访谈提纲
    附录三: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课题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四: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课题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五: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课题家长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滇西南十一县市中小学民族艺术教育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澜沧老达保寨拉祜族音乐家族传承研究[D]. 黄振娟.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2]少数民族地区合唱现状的研究 ——以黄平县新州镇中、小学为例[D]. 杨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3]民国时期昆明社会教育研究[D]. 程志军.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边疆民族地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 ——以云南省耿马县三所小学为例[D]. 陈思.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民族杂居区主体与非主体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研究 ——基于木里藏族自治县两所学校的考察[D]. 吴炎. 西南大学, 2017(02)
  • [7]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D]. 刘佳云. 云南大学, 2016(04)
  • [8]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9]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困境与探析 ——以云南民族中学为个案[D]. 贾佳. 云南艺术学院, 2015(07)
  • [10]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研究[D]. 宋南争.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滇西南11县市中小学民族艺术教育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