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我们共同见证(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苏静[2](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张倩[3](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张沁园[4](2021)在《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文中指出作为二十世纪西班牙乃至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大历史事件,西班牙内战(1936-1939)及战后佛朗哥独裁(1939-1975)成为当代西班牙政治、社会、文化裂变与重塑的源动力。如何再现西班牙社会演变进程中的内战记忆一直是战后西班牙文学创作的关注焦点,其关注度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战后西班牙社会内战记忆话语的曲折发展及其代际更替的共同作用下,内战记忆的文学演示呈现了从沉默到爆发、从言说个体记忆到重构集体记忆、进而至反思文化记忆的发展脉络。这一过程始终印刻着记忆主体的身份认同、记忆认知观以及价值观的演变。然而,目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于西班牙内战书写的某单一主题,研究范式呈现一定局限性,尚缺乏对内战书写发展的历时性全貌研究,也鲜有从记忆书写与身份认同及其价值功能维度对内战文学创作进行的深入研究。本论文以创作主体的代际差异及内战记忆社会话语的特殊发展轨迹为现实语境,历时性地概述内战记忆书写的嬗变历程并总结西班牙文学创作的时代特点。研究以记忆的文学演示模式为切入点,建立内战记忆书写模式类型,聚焦内战文学爆炸时期的文学作品,剖析其中记忆书写的身份认同以及文学记忆的价值取向,以期丰富记忆理论视阈下的文学研究,从而为今后西班牙文学及西班牙内战记忆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论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首先,作为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西班牙内战文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概括并评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拟解决的研究问题。此部分结合问题对记忆理论、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及文学记忆的功能与价值进行梳理,相关梳理与论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主体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在全局视域下概述了西班牙内战小说的发展进程及其历时性嬗变,从内战记忆话语演变以及创作主体双重视角总结内战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探讨其在记忆演示模式与主题呈现上的共性特点,为后续章节中的文本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章侧重分析再现书写模式下记忆微光的发现与传承。记忆再现书写主要关注游离于集体记忆框架外的记忆,其目的在于发现并传承始终被宏大历史叙事遮蔽的鲜活个体或群体生命经历,挖掘记忆中人性与情感的光芒以抵抗历史黑洞。本章节通过分析《木匠的铅笔》和《沉睡的声音》,重点阐明内战个体经历中自我同一性的坚守以及自我与群体身份认同的实现历程,探讨记忆再现书写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从而突出了特殊记忆载体对记忆微光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三章重点研究记忆重构所实现的身份认同及记忆的现时思考。受到代际交替影响,探寻与重构成为有关内战记忆的主要认知模式。记忆的重构书写不是记忆的重现,而是探寻记忆主体根据自我的内战历史认知以当下视角对过去记忆的解读与阐释,继而赋予记忆现实意义,这是记忆重构书写的先决条件。本章聚焦作品《萨拉米斯的士兵》和《冰冷的心》中的“探寻-重构”框架,重点分析这一书写模式呈现的多文体杂糅特点,探索记忆重构进程中身份认同的特殊内涵,突出重构书写双时空交互背景下记忆现时化思考对内战记忆构建的作用。第四章探究记忆书写的美学创新实践对西班牙内战书写和记忆文化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分析了其价值所在。记忆解构书写尝试突破传统记忆书写范式,采用元小说结构形成叙事与评论互动的模式,将焦点从记忆文学创作转移到审视记忆产生与意义生成过程,并运用互文性写作手法解构传统叙事权威。本章节通过作品《无望的昨日》和《又一部该死的内战小说!》探讨记忆解构书写的特点,阐明作品通过运用反叙事、拼贴、戏仿等后现AI写作作手法,在历史与文学互文过程中凸显了记忆书写的虚构性,继而反思、批判当今西班牙内战记忆文化发展现状及意义。最后是本文的结语,此部分基于西班牙内战记忆书写嬗变发展的历时性概括,得出以下结论:作为内战记忆的重要媒介,西班牙内战记忆书写始终印刻着创作主体在内战认知观上的代际差异以及内战记忆话语的曲折演变历程。聚焦世纪交替之际内战文学爆炸背景下的记忆书写,本研究认为:在三种记忆书写模式视域下,西班牙内战小说在身份认同、记忆书写功能以及内战记忆认知方面实现了跨越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内战经历了从历史事件到文学事件,进而跃升至文化事件三个阶段。针对这个历程的西班牙内战书写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内战记忆对西班牙社会文化、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相关研究对今后西班牙文学及西班牙内战记忆研究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张硕[5](2021)在《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多的信息被数字化存储在云端,共享和使用数据变得非常便捷。人类在享受技术革命带来的成果时,也面临隐私泄漏的巨大风险。数据挖掘算法的不断优化,使得更多的隐私信息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安全多方计算是解决隐私泄漏问题的先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保护协议参与方的隐私输入。学者们采用安全多方计算设计的方案,实现了丰富的功能,同时保护了用户隐私敏感信息。另一方面,安全多方计算消耗大量的计算和通信资源,这也限制了安全多方计算的应用和普及。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安全多方计算研究突飞猛进,学者们在安全理论、计算效率和实用功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长足进步。本文以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及其应用为研究点,设计满足隐私保护需求、具有实用意义的密码学协议,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利用安全比较协议来构建多用户多关键词公钥可搜索加密算法。安全比较协议能够比较参与方隐私输入的大小,且不泄漏参与方的隐私输入,该性质满足可搜索加密中需要判断云服务器端关键词与用户关键词是否匹配并且不泄漏关键词的需求。本文通过使用单同态加密设计出安全比较协议,该协议中的同态运算满足交换律,则可以实现多关键词叠加并不影响匹配结果的效果。根据此原理,本文设计了计算效率和功能有所权衡的四个方案:能够快速计算的多关键词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基于关键词排序的多关键词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能够快速计算的多用户多关键词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基于关键词排序的多用户多关键词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本文所提出的方案适应不同的用户场景,并且随着功能的增加而效率有所降低。与其他方案做对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具有运算速度快,适合轻量设备的特性。其次,基于秘密共享设计广播加密算法,并将其部署在区块链网络中,从而避免叛逆者产生。秘密共享协议是安全多方计算的本原算法之一,其具有安全分发私密值的功能。本文基于线性秘密共享协议设计的广播加密,将包含主私钥部分信息的私密值部署到区块链网络,恢复该私密值需要区块链网络提供协助,从而完成广播加密的解密过程。在此计算过程中,秘密共享份额被具有同态性的运算封装,新的封装后的私密值计算结果恰好是解密需要的部分,不会暴露原始份额,从而不会暴露主私钥的任何信息。与传统的广播加密相比,本文所提出的部署在区块链网络中的基于秘密共享的广播加密方案不再需要发行商,有效的防止解密黑盒存在,且密文、密钥的大小并未明显扩张。最后,利用区块链算力来计算安全多方计算协议,避免区块链的资源浪费,增加安全计算的实用性。工作量证明是区块链一种常见的共识机制。寻找特殊值域的哈希算法的输入,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工作量证明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案利用矿工来执行安全计算协议,在此过程中会产生零知识证明协议的证据,该证据保证了安全多方计算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证明矿工所付出的工作量。该设计能够使原本无意义的哈希函数计算变为功能丰富的安全多方计算。本文设计了新交互模式下的安全计算流程、区块链结构、共识机制等,在满足安全多方计算需求的情况下,避免了区块链的资源浪费。
曹慧君[6](2021)在《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丝绸之路是时间跨度最长、空间范围最广的文化线路类型的遗产,它是沟通亚欧大陆东西方多种文明区域、多个国家政权间的交流孔道,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其衍生并留存有数量极多的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陕西地区仅有7处遗产点被纳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丝绸之路陕西段是整个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陕西地区参与了线路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留存有大量反映线路历史内涵的文化遗产,若这些文化遗产能与线路的价值产生历史关系,即形成线路特定的“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逻辑框架,就应被视为线路遗产构成要素,共同支撑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论文首先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收集整理,对丝绸之路整体历史脉络与时空框架进行了梳理认知,并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基于世界文化遗产视角下对丝绸之路突出普遍价值进行梳理,在政治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四个方面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进行归纳总结。继而对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交流内容与丝绸之路陕西段的线路变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梳理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沿革以及不同时期线路上交流输入及输出的不同内容,同时理清陇关道与萧关道两条主干道及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的次要道路。基于对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交流内容、线路变迁的分析研究,得到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作用,结合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认知自上而下归纳整理得到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四条历史文化价值:(1)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2)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3)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4)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最后在省域范围内进行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识别判定工作,构建“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逻辑框架,进行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真实性与关联性分析,补充完善丝绸之路陕西段的“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框架,最终得到:(1)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开创发展”系列遗产;(2)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商贸往来”系列遗产;(3)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宗教传播”系列遗产;(4)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交融”系列遗产。
韦秋培[7](2021)在《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文中提出在ICOMOS《文化线路宪章》引领下,2009年俞孔坚等多位学者提出构建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长江沿线文化带被界定为国家级线性文化遗产,其中汉江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也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继而开启了从文化线路视角研究汉江的新领域。汉江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河之一,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的研究缺少对汉江本体和沿线文化带的遗产关联性方面更细致的研究和梳理。2020年,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中首次从文化线路视角分析汉江两岸的密集古迹分布带及沿汉江呈现文化传播的现象,并提出“汉江水路”概念及“汉江水路”系列遗产保护目标,但对其遗产构成和价值识别等工作尚未深入展开。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遗产构成和价值进行识别和研判,这对推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及“汉江水路”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次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汉江水路”作为一个新的遗产保护对象,需根据《文化线路宪章》等国际宪章和文件,借鉴“水路遗产”和“水路文化遗产”等概念,梳理“汉江水路”的命名和内涵;依托“汉江水路”的历史发展研究,梳理汉江水路历史演变过程和历史线路;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满足“文化线路”定义、具备“文化线路”特征等方面进行认知。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基于案例借鉴和相关文件解读探讨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构建相应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为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和遗产资源调查,基于构建的技术路线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历史功能,建立汉江水路遗产体系,并基于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确认属于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构成要素清单,并对已确定的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资源现状调查;其二为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究和判断,借鉴Attributes(价值特征要素)的认定逻辑建立了遗产要素与遗产价值的联系,通过分析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遗产要素与线路功能相关的价值特征,从而归纳总结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内容,选择《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价值体系作为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转化为整体价值的框架,继而从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五方面总结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整体价值。本文基于文化线路视角,梳理了“汉江水路”命名和概念内涵,构建了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技术路线,并以汉江水路汉江盆地段为例,厘清了其遗产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本研究为类似的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与价值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汉江水路”遗产名录及保护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田帅[8](2021)在《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明晰其价值,是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与基础。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是讲中国故事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红色遗产是其重要的载体。延安现在是众多革命根据地中红色遗址保存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城市。但现有延安红色遗产主要根据自身属性或保护级别划分,未能直接体现背后的文化主题,并且对其整体价值认知、遗产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以遗产价值内涵为基础构建体系,旨在通过主题明确的体系框架与遗产重组为后续相关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提供思路。本文首先根据红色遗产的定义、延安时期及其前后重要事件时间节点,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实地调研,划分延安红色文化历史时期,并梳理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脉络;再次,为了价值概括的准确性、代表性,通过比较不同角度对延安红色遗产价值的研究,选择以毛泽东对延安高度概括为基础,完善价值认知角度,体现“革命圣地”主题的同时,对延安红色遗产价值内涵进行认知,为后续构建遗产体系提供支撑;接着,确定要素梳理时空范围,结合红色遗产分类研究,以《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分类为主,补充、细化延安红色遗产类型并系统梳理,明晰遗产历史信息及意义,为构建遗产体系奠定基础;最后,综合主题阐释法与价值主题体系构建方法,构建“价值主题——遗产主题——遗产载体”的体系,并得出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在此基础上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延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出原则性设想。
彭弢[9](2021)在《文化线路视野下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及其遗产构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的复合型文化遗产,从1993年起已成为世界遗产保护领域新兴的遗产类型。2014年我国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线路相继申遗成功后,文化线路在我国逐渐成为热点的遗产研究类型,同时随着2009年四川蜀道申遗工作的开展,陕西对于境内的秦蜀古道相关申遗工作也同样重视起来。秦蜀古道秦岭段作为秦蜀古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线路上遗存分布众多、类型多样,现有研究对于秦蜀古道秦岭段的遗产构成仍存在认知不清的问题,由于缺乏秦蜀古道秦岭段的价值研究,无法明确秦蜀古道秦岭段的价值与沿线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本文首先对文化线路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包括理论的发展、概念与特征、构成要素、整体价值、真实性与完整性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在对比相关文化线路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关于文化线路在整体价值、遗产识别以及遗产类型划分的具体研究方法,为后文秦蜀古道及其秦岭段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对秦蜀古道整体进行分析,结合秦蜀古道历史脉络梳理以及蜀道的相关价值研究,分析出了秦蜀古道的价值层次,依次为交通、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出了秦蜀古道的整体价值。之后,按照文化线路相关理论,秦蜀古道秦岭段的价值应对秦蜀古道整体价值起到支撑作用。在此逻辑下,结合秦岭段的历史脉络,总结出了秦蜀古道秦岭段的6项价值,分别为:1)秦蜀古道秦岭段以栈道、隧道为代表的道路工程是古代中国筑路智慧的重要见证;2)秦蜀古道秦岭段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的重要体现;3)秦蜀古道秦岭段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历史上诸多重大军事冲突的发生地;4)秦蜀古道秦岭段促进了秦岭山区的开发与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5)秦蜀古道秦岭段促进了秦岭南北广大地区间宗教的传播与文学艺术的交流;6)秦蜀古道秦岭段是秦蜀古道重要的非物质文化承载地。最后,在对秦蜀古道秦岭段的遗产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后,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出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主题—子价值项—遗产载体”的价值主题系列遗产体系。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体系由6个价值主题、16个价值子项、共95项文化遗产组成,是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构成研究的初步成果。
刘雅彤[10](2021)在《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鲜明底色的先进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在“三次伟大飞跃”的成功实践中汇聚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源泉。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史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百年来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开创未来的精神动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利用好红色资源、发展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双创”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为当前红色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和方向指南。本文对红色文化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凝炼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取得的创新成果,提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具体路径。全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对红色文化相关概念、生成基础、表现形态等问题进行论述;第三章对红色文化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梳理,将红色文化划分为形成发展、继承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四个阶段,对不同时期红色文化发展的时代主线和典型代表进行归纳和提炼,为探讨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做好历史回顾;第四章对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遵循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论述。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的重要原则,在精神谱系、理论体系、本质内涵实现了理论层面的内容创新;第五章重点论述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和当代价值。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保护制度;构建起家校社整体联动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统筹发展好红色文化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间的关系,深化文旅融合;加强红色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推动红色文化走向世界;依托党史教育,激发红色文化情感共鸣等路径,对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再创造、再扩充,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不断推动红色文化创新发展,是强国之路,是时代之需,对文化自信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党执政水平的提升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二、2004,我们共同见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我们共同见证(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
一、审美与怀旧 |
二、休闲与娱乐 |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
四、遁世逃避 |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
1.5.3 问题史学方法 |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
2.6 本章小结 |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
致谢 |
(3)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
一、政策先行 |
二、资金保证 |
三、智力支撑 |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西班牙内战小说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目前研究局限性及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西班牙小说内战记忆书写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佛朗哥时期: 萌芽与初步发展 |
一、内战期间: 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分裂下的记忆书写 |
二、1940-50年代: 个体生存的现实主义书写 |
三、1960年代: 由现实主义向自我叙事转向 |
第二节 民主过渡时期: 内战小说的多元化发展 |
一、过渡时期(1975-1978): 个体记忆的自我书写 |
二、民主巩固时期(1978-1996): 代际交替下内战记忆书写模式的重生 |
第三节 世纪之交(1996-2008): 新时期内战小说的兴起 |
一、世纪之交: 内战记忆之争 |
二、内战小说爆炸: 内战书写的代际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记忆再现书写: 记忆微光的发现与传承 |
第一节 “记忆微光”的再现 |
第二节 《木匠的铅笔》: 记忆再现与身份探寻 |
一、木匠的铅笔: 多重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
二、“执权者”埃尔瓦: 身份的混沌与重塑 |
三、“战败者”达·巴尔卡: 身份的坚守与抗争 |
四、囚犯群体: 抵抗记忆政治的共同体 |
第三节 《沉睡的声音》: 内战记忆再现与女性主体身份认同 |
一、沉默: 历史记忆中的边缘地位 |
二、日记: 内战记忆书写载体与精神传承 |
三、个体成长与女性群像: 创伤记忆与身份追寻 |
小结 |
第三章 记忆重构: 历史的现时化思考与阐释 |
第一节 内战记忆之重构书写 |
第二节 《萨拉米斯士兵》: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文学探险 |
一、非虚构修辞的应用 |
二、历史探寻与自我认同 |
三、记忆的现时化审视 |
四、“塞尔卡斯效应” |
第三节 《冰冷的心》: 家族记忆映像中的“两个西班牙” |
一、揭开尘封已久的家族历史记忆 |
二、重构家庭记忆中的身份认同 |
三、家庭记忆: 国家历史记忆的隐喻 |
小结 |
第四章 记忆解构: 内战记忆文化的批判与反讽 |
第一节 内战记忆之解构书写 |
第二节 《无望的昨日》: “行进式”小说的创作解构 |
一、元小说结构与互文性解读 |
二、寻找“批判性读者” |
第三节 《又一部该死的内战小说!》: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 |
一、书写与评论的平行互动 |
二、集体遗忘下的记忆消解 |
三、批判性改写的现实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安全多方计算的发展历程 |
1.3 安全多方计算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2.1 安全多方计算的定义 |
2.1.1 安全多方计算 |
2.1.2 安全性定义 |
2.2 数学与密码学基础 |
2.2.1 双线性配对运算 |
2.2.2 同态加密 |
2.2.3 哈希函数 |
2.2.4 秘密共享 |
2.2.5 零知识证明 |
第三章 基于安全比较的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安全比较 |
3.2.2 基于同态加密的简单比较协议 |
3.2.3 公钥可搜索加密的模型 |
3.3 公钥可搜索加密 |
3.3.1 无双线性配对运算的公钥可搜索加密 |
3.3.2 安全性证明 |
3.3.3 交互协议 |
3.3.4 隐私分析 |
3.3.5 效率分析 |
3.4 基于关键词排序的公钥可搜索加密 |
3.4.1 基于关键词排序的多关键词公钥搜索加密 |
3.4.2 安全性证明 |
3.4.3 交互协议 |
3.4.4 隐私分析 |
3.4.5 性能分析 |
3.5 多用户的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 |
3.5.1 多用户无排序功能的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 |
3.5.2 多用户带排序功能的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 |
3.5.3 隐私分析 |
3.6 效率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块链网络中基于秘密共享的广播加密方案 |
4.1 引言 |
4.1.1 秘密共享 |
4.1.2 区块链网络 |
4.2 区块链网络中基于秘密共享的广播加密方案 |
4.2.1 广播加密 |
4.2.2 安全模型 |
4.2.3 秘密共享强化的广播加密方案 |
4.2.4 安全性证明 |
4.3 协议 |
4.4 效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块链上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 |
5.1 引言 |
5.2 安全多方计算与区块链 |
5.2.1 安全多方计算 |
5.2.2 区块链 |
5.3 区块链上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 |
5.3.1 双链结构 |
5.3.2 参与方 |
5.3.3 安全多方计算任务发布算法 |
5.3.4 安全多方计算任务执行算法 |
5.3.5 矿工选择算法 |
5.3.6 区块链详情 |
5.3.7 共识机制 |
5.3.8 激励机制 |
5.3.9 区块周期 |
5.4 安全证明 |
5.5 效率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丝路故事”是“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 |
1.1.2 丰富的历史遗产共同支撑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现实指导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 相关理论研究 |
1.4.1 遗产研究领域价值认知演变 |
1.4.2 文化线路相关理论 |
1.4.3 丝绸之路相关研究 |
1.4.4 丝绸之路陕西段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5.1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
1.5.2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研究 |
1.6 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丝绸之路的时空框架与整体价值认知 |
2.1 丝绸之路历史脉络梳理 |
2.1.1 两汉时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
2.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初步发展 |
2.1.3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步入黄金时代 |
2.1.4 宋(金辽西夏)元时期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
2.2 丝绸之路的时空框架认知 |
2.3 丝绸之路价值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内外学者对丝绸之路价值的研究 |
2.3.2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突出普遍价值 |
2.4 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认知 |
2.4.1 政治交往之路 |
2.4.2 经济贸易之路 |
2.4.3 文化交流之路 |
2.4.4 民族交融之路 |
2.5 小结 |
3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
3.1 丝绸之路陕西段自然地理环境 |
3.2 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沿革 |
3.3 丝绸之路陕西段线路变迁 |
3.3.1 开通及初发展阶段 |
3.3.2 兴盛繁荣阶段 |
3.3.3 逐渐衰退阶段 |
3.4 丝绸之路陕西段发生的交流内容 |
3.4.1 两汉时期 |
3.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3.4.3 隋唐时期 |
3.4.4 宋(金辽西夏)元时期 |
3.5 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作用 |
3.5.1 政治管理方面 |
3.5.2 经济贸易方面 |
3.5.3 文化传播方面 |
3.5.4 社会交流方面 |
3.6 立足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陕西段历史文化价值认知 |
3.6.1 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
3.6.2 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 |
3.6.3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 |
3.6.4 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 |
3.7 小结 |
4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研究 |
4.1 “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框架构建 |
4.1.1 构建理论 |
4.1.2 框架构建 |
4.2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原则 |
4.2.1 真实性 |
4.2.2 关联性 |
4.3 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分析 |
4.3.1 真实性分析 |
4.3.2 关联性分析 |
4.3.3 遗产分析结果 |
4.4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 |
4.4.1 “开创发展”系列遗产 |
4.4.2 “商贸往来”系列遗产 |
4.4.3 “宗教传播”系列遗产 |
4.4.4 “民族交融”系列遗产 |
4.5 小结 |
5 结语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 |
5.4 遗产保护规划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件1 图目录 |
附件2 表目录 |
附录3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分析结果表 |
致谢 |
(7)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解析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汉江相关研究 |
1.4.2 文化线路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解析 |
2.1 “汉江水路”概念由来 |
2.1.1 “汉江水路”名称解析 |
2.1.2 “汉江水路”概念解读及特征分析 |
2.2 “汉江水路”历史研究 |
2.2.1 汉江及汉江流域基本概况 |
2.2.2 “汉江水路”历史演变 |
2.2.3 “汉江水路”线路梳理 |
2.3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对“汉江水路”进行认知 |
2.3.1 “汉江水路”历史作用总结 |
2.3.2 辨析“汉江水路”是否符合文化线路定义 |
2.3.3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的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理论研究 |
3.1.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 |
3.1.2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案例借鉴 |
3.1.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的相关研究 |
3.1.4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技术路线 |
3.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理论研究 |
3.2.1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案例借鉴 |
3.2.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的相关研究 |
3.2.3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体系比较分析 |
3.2.4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技术路线 |
3.3 本章小结 |
4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 |
4.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背景概述 |
4.1.1 汉中及汉中盆地区域概况 |
4.1.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线路走向及其自然地理环境 |
4.1.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重要地位 |
4.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分析 |
4.2.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体系构建 |
4.2.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 |
4.2.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清单 |
4.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资源调查 |
4.3.1 交通设施资源调查 |
4.3.2 自然环境要素调查 |
4.3.3 与军事战略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4 与文化影响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5 与商业贸易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6 非物质遗产要素资源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5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 |
5.1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方法 |
5.1.1 价值特征要素的识别 |
5.1.2 遗产价值的梳理 |
5.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2.1 线路本身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2.2 其它基本要素的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解析 |
5.3.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分析 |
5.3.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整体价值阐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
附录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非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
附录三: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数量统计表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 |
1.1.2 延安红色遗产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讲好“延安红色遗产”的故事所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关于红色遗产的研究 |
1.4.2 关于延安红色遗产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5.1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认知 |
1.5.2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延安红色文化历史脉络梳理 |
2.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西北革命根据地时期(1921 年 7 月-1935 年 9 月) |
2.1.1 陕西武装起义与西北工农革命军的创立 |
2.1.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 |
2.1.3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
2.2 延安时期(1935 年 10 月-1948 年 3 月) |
2.2.1 红军到达陕北至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5 年 10 月-1937 年 9 月) |
2.2.2 陕甘宁边区成立至抗日战争胜利(1937 年 9 月-1945 年 8 月) |
2.2.3 抗日战争胜利至中共中央离开陕北(1945 年 9 月-1948 年 3 月) |
2.3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 年 4 月-1949 年 10 月) |
2.4 本章小结 |
3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认知 |
3.1 不同角度论述比较 |
3.1.1 历史研究 |
3.1.2 党建研究 |
3.1.3 红色文化研究 |
3.2 价值认知角度确定 |
3.3 延安红色遗产价值内涵 |
3.3.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
3.3.2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区” |
3.3.3 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
3.3.4 延安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
3.3.5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和“总后方” |
3.4 本章小结 |
4 延安红色遗产要素梳理 |
4.1 梳理范围 |
4.1.1 时间范围 |
4.1.2 空间范围 |
4.2 要素分类 |
4.2.1 红色遗产的一般分类 |
4.2.2 《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红色遗产分类 |
4.2.3 基于《保护规划》的延安红色遗产要素分类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 |
5.1 以价值主题为线索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构建方法 |
5.1.1 理论方法 |
5.1.2 体系构成 |
5.2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 |
5.2.1 “中国共产党‘奋斗期’”系列遗产 |
5.2.2 “新民主主义‘试验区’”系列遗产 |
5.2.3 “红军长征‘落脚点’”系列遗产 |
5.2.4 “抗日战争‘出发点’”系列遗产 |
5.2.5 “解放战争‘转折点’和‘总后方’”系列遗产 |
5.3 基于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的展示设想 |
5.3.1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 |
5.3.2 延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图录 |
附录2 表录 |
附录3 延安红色遗产体系清单 |
致谢 |
(9)文化线路视野下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及其遗产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秦蜀古道是“中国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 |
1.1.2 秦蜀古道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线路之一 |
1.1.3 秦蜀古道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文化线路研究现状 |
1.3.2 秦蜀古道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文化线路基础理论及同类古道研究综述 |
2.1 文化线路理论研究 |
2.1.1 文化线路理论发展概述 |
2.1.2 文化线路的概念及特征 |
2.1.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 |
2.1.4 文化线路的整体价值 |
2.1.5 文化线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2.2 同类古道研究综述 |
2.2.1 蜀道(四川段)的研究综述 |
2.2.2 南粤古驿道的研究综述 |
2.2.3 茶马古道研究综述 |
2.3 案例研究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秦蜀古道历史脉络及整体价值研究 |
3.1 秦蜀古道的概念 |
3.2 秦蜀古道历史脉络梳理 |
3.2.1 新石器时期的萌芽 |
3.2.2 夏商周的开拓 |
3.2.3 战国秦汉到魏晋的发展 |
3.2.4 隋唐两宋的兴盛 |
3.2.5 元明清的变革 |
3.2.6 民国的衰落 |
3.3 秦蜀古道整体价值认知 |
3.3.1 国内学者对蜀道价值的研究 |
3.3.2 秦蜀古道相关价值研究对比分析 |
3.3.3 结合文化线路理论与案例研究下秦蜀古道整体价值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4 文化线路视野下秦蜀古道秦岭段概述及其价值研究 |
4.1 秦蜀古道秦岭段历史脉络 |
4.1.1 元明清以前秦岭地区的历史概况 |
4.1.2 元明清时期秦岭地区的移民与开发 |
4.2 秦蜀古道秦岭段线路变迁 |
4.2.1 故道的线路变迁 |
4.2.2 褒斜道的线路变迁 |
4.2.3 傥骆道的线路变迁 |
4.2.4 子午道的线路变迁 |
4.3 秦蜀古道秦岭段现状 |
4.3.1 环境现状 |
4.3.2 遗存现状 |
4.4 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认知 |
4.4.1 古代中国筑路智慧的重要见证 |
4.4.2 沟通秦岭南北的交通通道与邮驿制度的重要体现 |
4.4.3 中国西部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
4.4.4 促进了秦岭山区的开发与沿线经济的发展 |
4.4.5 促进了宗教的传播与文学艺术的交流 |
4.4.6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地 |
4.5 本章小结 |
5 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识别研究 |
5.1 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识别方法 |
5.1.1 遗产识别原则 |
5.1.2 遗产识别范围 |
5.1.3 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主题遗产体系构建 |
5.1.4 遗产识别分析 |
5.2 秦蜀古道秦岭段遗产构成清单 |
5.2.1 “古代筑路智慧”系列遗产 |
5.2.2 “邮驿管理设施”系列遗产 |
5.2.3 “军事战略要地”系列遗产 |
5.2.4 “商贸城镇与移民聚落”系列遗产 |
5.2.5 “文化交流通道”系列遗产 |
5.2.6 “非物质文化承载地”系列遗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红色文化概述 |
第一节 红色文化相关概念 |
一、红色 |
二、红色文化 |
三、新时代红色文化 |
第二节 红色文化的生成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二、实践基础 |
第三节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态 |
一、红色器物文化 |
二、红色制度文化 |
三、红色精神文化 |
第三章 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 |
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主线 |
二、典型代表:革命精神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红色文化的继承发展 |
一、社会建设、独立自主的时代主线 |
二、典型代表:红色经典、红色榜样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化的转型发展 |
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时代主线 |
二、典型代表:红色文化资源 |
第四节 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 |
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主线 |
二、典型代表: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 |
第四章 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与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二、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精神谱系的新拓展 |
二、本质内涵的新凝练 |
三、理论体系的新丰富 |
第五章 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红色文化保护机制 |
二、创新教育模式,发挥红色文化涵育功能 |
三、深化文旅融合,丰富红色文化传播载体 |
四、坚定对外交流,推动红色文化走向世界 |
五、依托党史教育,激发红色文化情感共鸣 |
第二节 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当代价值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
二、优化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重要方式 |
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
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四、2004,我们共同见证(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4]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D]. 张沁园. 山东大学, 2021(11)
- [5]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及其应用研究[D]. 张硕.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D]. 曹慧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D]. 韦秋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价值认知的延安红色遗产体系研究[D]. 田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文化线路视野下秦蜀古道秦岭段价值及其遗产构成研究[D]. 彭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D]. 刘雅彤.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