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胆管镜检查两种窦道扩张术出血量的比较研究

经皮肝胆管镜检查两种窦道扩张术出血量的比较研究

一、经皮肝胆道镜两种窦道扩张法出血量的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昌虎,刘晓晨,段建峰,丁建龙,赵喜荣,杨帆,吴林,赵李飞,邰升[1](2021)在《两步法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两步法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1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PTCSL组(n=60)及手术组(n=58),术后两组患者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0.5~3年。对比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肝功能及炎性指标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胆漏、急性胆管炎、伤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生活质量等指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段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PTCSL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少于手术组(P值均<0.05)。术后第1天,PTCSL组及手术组患者ALT水平均低于术前(P值均<0.05),AST水平低于术前(P值均<0.05),WBC水平高于术前(P值均<0.05); PTCSL组患者术后第1天ALT、AST、WBC水平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P值均<0.05)。PTCSL组在术后胆漏(5.0%vs 17.2%)、急性胆管炎(3.3%vs13.8%)、伤口感染(1.7%vs 10.3%)、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7%vs 12.1%)均低于外科手术组(P值均<0.05)。PTCSL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外科手术组(58.3%vs 37.9%),PTCSL组远期结石复发率(10.0%vs 20.7%)低于手术组(P值均<0.05)。PTCSL组术后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组(P值均<0.05)。结论针对复杂肝胆管结石,两步法PTCSL可有效清除结石,术后康复快,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生活质量高,是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汪清志,陈斌[2](2021)在《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认识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肝胆管结石病是一种外科常见的良性疾病,发病机理复杂多样,其临床治疗是临床医生棘手的难题之一,尤其是治疗后结石清除率低、复发率高等关键问题一直是临床上难以突破的瓶颈。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是一种与传统治疗思路不同的全新治疗手段,它的出现为肝胆管结石病的患者带来治愈的可能。现对PTCS在肝胆管结石的治疗进行综述。

王平,曹亚文,孙北望,周兴华,周大治[3](2021)在《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的经皮经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术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的经皮经肝Ⅰ期胆道造瘘(3D-PTOBF)取石手术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6例,女性70例,年龄(54.9±12.9)岁。依据取石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PTOBF取石组(n=56)和传统经皮经肝Ⅰ期胆道造瘘(PTOBF)取石组(n=60)。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胆道镜取石次数、术后住院时间、结石复发率等。结果两组即刻结石清除率和最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D-PTOBF取石组术后住院时间(4.6±2.3)d、胆道镜取石次数(1.43±0.71)次,均低于传统PTOBF取石组(6.1±2.9)d、(2.07±1.2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D-PTOBF取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6/56)、复发率10.7%(6/56),传统PTOBF取石组分别为13.3%(8/60)、13.3%(8/6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PTOBF取石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相较于传统PTOBF取石,具有手术次数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曹亚文[4](2021)在《三维可视引导的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个体化手术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基于数字化肝胆管模型的肝内胆管结石分型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基于数字化肝胆管模型的肝内胆管结石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肝胆管结石病946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94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结石分布特点,包括肝叶/肝段分布及有无合并胆总管结石情况。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4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256排CT DICOM格式数据,男性16例,女性25例;年龄4-74岁,平均(47.14±16.71)岁,导入Yorktal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着作权2013SR088244)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三维重肝脏分段模型和解剖研究结果,结合单中心946例肝胆管结石病例资料统计研究,对肝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狭窄程度、肝萎缩做出数字化分型诊断。观察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解剖特征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探索肝胆管三维角度与结石分布关系。结果单中心946例肝胆管结石病例中,包括Ⅰ段肝胆管结石段30例(3.17%),Ⅱ段肝胆管结石段139例(14.69%),Ⅲ段肝胆管结石段122例(12.90%),Ⅳ段肝胆管结石段112例(11.84%),Ⅴ段肝胆管结石段126例(13.32%),Ⅵ段肝胆管结石段93例(9.83%),Ⅶ段肝胆管结石段141例(14.90%),Ⅷ段肝胆管结石段183例(19.34%)。41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均成功通过Yorktal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重建得到三维重建肝脏模型,三维重建后的肝脏模型基本与术前CT呈现的肝脏形态一致,透明化处理后的模型能真实反映肝脏的解剖结构。41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均成功测算胆管三维角度,其中结石组与无结石组在Ⅰ段(112.43±11.78°VS 70.65±28.68°)、Ⅵ段(128.89±17.76°VS85.54±38.98°)、Ⅶ段(54.98±21.26°VS 78.82±36.27°)及右肝管段(89.87±16.11°VS 76.38±19.48°)胆管角度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数字化肝胆管模型在胆管结石分布和胆道狭窄精准定位上为数字化肝内胆管结石分型奠定了解剖理论基础,为复杂肝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提供新思路。二、三维可视引导的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个体化手术临床应用研究目的探索三维可视引导的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及评估个体化手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1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治疗组(3D-PTOBF组)139例,男性56例,女性83例;年龄33-72岁,平均(56.83±12.76)岁。传统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治疗组(传统PTOBF组)手术92例。男46例,女46例,年龄18-83(57.70±16.38)岁。3D-PTOBF组依据肝胆管结石数字化分型完成术前规划并选择单侧入路或双侧入路取石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取石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同一疗程取石次数、结石复发率、狭窄未解除率等指标。结果与传统PTOBF组相比,3D-PTOBF组的最终取石率(85.6%VS 85.9%,P>0.05)没有明显差异,但3D-PTOBF组的即刻取石率有明显差异(74.3%VS47.8%,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21±6.14 d VS 18.77±8.73 d,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21.14±17.91 VS 21.47±25.91 ml,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10.8%VS 14.1%,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是有指导价值的,具有手术次数少、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优点,实现了解剖数字化、诊断精准化、治疗个体化,值得推广应用。

彭观景,陈博艺,李称才,何涛,李荣[5](2021)在《经皮肝胆道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及分析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皮肝胆道硬镜治疗的肝胆管结石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皮肝胆道硬镜取石术(传统PTCSL)20例、经皮肝胆道硬镜钬激光碎石术20例、经皮肝胆道硬镜等离子体碎石术20例三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结石清除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皮肝胆道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结石清除率高于等离子体碎石术和传统PTCSL(P<0.05)。结论经皮肝胆道硬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创伤较少,且安全、有效,配合钬激光碎石,结石清除率较等离子体碎石和传统PTCSL高,尤其适合于有多次手术或肝功能受限者,值得临床推广。

谭登兵,程瑶,龚建平,彭自力[6](2020)在《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发性Ⅱa型肝胆管结石病》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PTCSL)治疗复发性Ⅱa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Ⅱa型肝胆管结石患者293例,其中82例行PTCSL(PTCSL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211例(开腹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按配比度为1∶1匹配,对匹配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共匹配成功59对,即PTCSL组59例和开腹组5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既往胆道手术次数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0)。2组均无围术期死亡患者。PTCSL组和开腹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总手术时间、手术次数、术后T管拔除时间、结石残余率及结石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虽然PTCSL组较开腹组住院费用高,但是PTCSL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0)。结论在跨越了学习曲线后,PTCSL比传统开腹术治疗复发性Ⅱa型肝胆管结石病有诸多优势,更安全、有效和微创。

王宇[7](2020)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拔除的最佳时间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病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T型管引流术的104例病人资料,分析不同拔管时间(3~4周、≥4周且≤6周、>6周)拔管前基本情况,拔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因素,找出最适宜的拔管时间和有可能减少带管时间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防止并发症,尽可能减少T型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法 收集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病区行LC+LCBDE+T型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资料,并排除肝功能C级、终末期胆道结石的病人。按照拔除T型管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3~4周组(A组)、≥4周且≤6周组(B组)及>6周组(C组),同时整理各组病人的相关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若方差齐,差异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若方差不齐或非正态分布,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描述,差异检验则应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事后两两比较法。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构成比和率的差异检验采用R×C表的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Bonferroni校正法。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三组间不同拔除T型管时间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分组情况,选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各组间不同统计量的比较,结合临床知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一共纳入104例病人,其中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4例,将其排除后分为A组(14例)、B组(43例)、C组(43例)。三组统计量之间没有完全的正态分布,故计量资料应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三组间病人的一般情况中年龄和脂肪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11),其余各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得出:年龄:A、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校正=0.001),A、B两组间和B、C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校正=0.065,P校正=0.043);脂肪肝:A、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isher=0.010),A、B两组间和B、C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Fisher=0.053,P校正=0.501)。三组间不同统计量之间的比较显示:术者、术后低蛋白血症、T型管总引流量、T型管夹闭时间以及总费用5个项目中,三组整体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7,P<0.001,P=0.006,P=0.023),其余各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得出:术者(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A、C两组间和B、C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校正=0.005,P校正<0.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isher=0.634);术后低蛋白血症:B、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校正=0.011),A、B两组间和A、C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Fisher=0.391,PFisher=0.5 1 1);T型管总引流量:A、B两组间,A、C两组间及B、C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校正=0.002,P校正<0.001,P校正=0.004);T型管夹闭时间:A、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校正=0.002),A、B两组间和B、C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校正=0.090,P校正=0.051);总费用:A、B两组间,A、C两组间及B、C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校正=0.634,P校正=0.033,P校正=0.018)。进一步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其中年龄、T型管总引流量、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9,P<0.001),其余各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后3~4周拔除T型管是安全的,对于高龄、T型管引流量多、低蛋白血症的病人可适当延长至6周拔管。图[0]幅;表[6]个;参[111]篇。

段鑫鑫[8](2020)在《单期LC+LCBDE与两期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文中认为背景胆石症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成人中的发生率为10%-15%。根据结石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胆囊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其形成与感染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代谢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方式是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但存在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正逐渐被微创的方法所取代。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同期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革新,使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序贯式治疗,也为病人带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另一种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阶梯式治疗。但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单期的LC+LCBDE与两期的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9年9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将进行单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作为LC+LCBDE组,共84例。将进行两期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ERCP/EST+LC组,共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净石率、腹腔引流管放置情况、术后恢复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在LC+LCBDE组中有76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0.5%,有6例(7.1%)中转为开腹胆总管探查。在ERCP/EST+LC组中有71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为87.7%。ERCP/EST+LC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例数、术后恢复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等方面,均优于LC+LCBDE组。LC+LCBDE组在手术次数、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以及患者整体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ERCP/EST+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残石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期手术(LC+LCBDE)和两期手术(ERCP/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式,两者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是单期治疗在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约成本方面更优。

卢世峰[9](2020)在《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患者中的治疗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n=50)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和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具体包括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胆道引流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右侧胸腔积液、胆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胆道引流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0.24±15.54)min、(2.24±0.47)d、(8.04±1.32)d、(21.55±2.14)h、(7.84±1.35)d,对照组分别为(184.25±15.47)min、(2.25±0.48)d、(31.24±1.47)d、(21.57±2.15)d、(7.90±1.27)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胆道引流管拔除时间对比差异明显(t=30.3159、23.0342,P<0.05);两组患者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t=0.1053、0.0466、0.2289,P>0.05)。随访1236个月,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观察组有1例出血量大,且循环不稳定,造影发现由肝右动脉小分支对比剂外溢造成,经动脉栓塞止血后恢复,另1例在引流管引流后停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00%(3/50)、100.00%(50/50),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有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朱灿华,王平,孙北望,刘成成,刘衍民,周兴华,高飞,周大治[10](2020)在《超声引导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PTOBF)联合硬质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胆道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PTOBF取石手术的肝胆管结石94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成功后,直接扩张窦道至14F,应用硬质胆管镜经鞘管进入胆管取石,观察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窦道扩张成功比,结石残留率,术中出血量,结石复发率等。结果 94例患者共行经皮肝胆管穿刺122例次,总穿刺成功率100%;扩张/穿刺成功率97.5%(119/122),术中出血量20(10,30) 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6%(9/94),术后结石残留率13.8%(13/94),结石复发率14.9%(14/94)。结论 超声引导技术在PTOBF取石手术中的靶胆管穿刺、窦道扩张、硬质胆道镜取石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为复杂肝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值得推广。

二、经皮肝胆道镜两种窦道扩张法出血量的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肝胆道镜两种窦道扩张法出血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步法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器械设备
        1.2.2 手术方法
        1.2.2. 1 PTCSL组
        1.2.2. 2 外科手术组
        1.2.3 观察指标
        1.2.4 术后治疗
        1.2.5 随访情况
        1.2.6 伦理学审查
        1.2.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围术期指标
    2.3 围术期肝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
    2.4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5 结石清除率及远期复发率
    2.6 术后生存质量评分
3 讨论

(2)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认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PTCS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1 适应证
    1.2 禁忌证
2 PTCS的操作方法
3 PTCS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4 PTCS的并发症
5 PTCS与腹腔镜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6 小结及展望

(4)三维可视引导的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个体化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数字化肝胆管模型的肝内胆管结石分型的应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第二部分 基于数字化肝胆管模型的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个体化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胆管结石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7)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拔除的最佳时间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定义
        1.2.1 病例纳入标准
        1.2.2 一般资料
        1.2.3 相关定义
    1.3 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拔除T型管过程
        1.3.1 术前常规准备
        1.3.2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手术过程
        1.3.3 T型管拔除过程
    1.4 研究过程
    1.5 结果
        1.5.1 病人分配情况
        1.5.2 病人一般情况的比较
        1.5.3 三组间不同统计量的比较
        1.5.4 三组间不同拔管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讨论
    1.7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案的临床进展
    2.1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危害
    2.2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方法
    2.3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方案
    2.4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2.5 腹腔镜的临床应用
        2.5.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2.5.2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术
        2.5.3 单孔腹腔镜的应用
    2.6 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2.6.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内镜逆行下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2.6.2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内镜逆行下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
        2.6.3 Spy Glass系统
    2.7 胆道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2.7.1 经皮经肝胆道镜
        2.7.2 经口胆道镜
        2.7.3 经鼻胆道镜
    2.8 三镜联合技术
    2.9 塑料支架置入术
    2.10 其他手术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8)单期LC+LCBDE与两期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患者中的治疗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对比:
3 讨论

四、经皮肝胆道镜两种窦道扩张法出血量的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步法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段昌虎,刘晓晨,段建峰,丁建龙,赵喜荣,杨帆,吴林,赵李飞,邰升.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11)
  • [2]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认识进展[J]. 汪清志,陈斌. 智慧健康, 2021(25)
  • [3]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的经皮经肝Ⅰ期胆道造瘘取石术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J]. 王平,曹亚文,孙北望,周兴华,周大治.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1(07)
  • [4]三维可视引导的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个体化手术临床应用研究[D]. 曹亚文.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5]经皮肝胆道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 彭观景,陈博艺,李称才,何涛,李荣.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3)
  • [6]经皮经肝胆道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发性Ⅱa型肝胆管结石病[J]. 谭登兵,程瑶,龚建平,彭自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11)
  • [7]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拔除的最佳时间及影响因素[D]. 王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单期LC+LCBDE与两期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D]. 段鑫鑫. 郑州大学, 2020(02)
  • [9]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患者中的治疗价值研究[J]. 卢世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3)
  • [10]超声引导经皮肝Ⅰ期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J]. 朱灿华,王平,孙北望,刘成成,刘衍民,周兴华,高飞,周大治.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02)

标签:;  ;  ;  ;  ;  

经皮肝胆管镜检查两种窦道扩张术出血量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