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徽州民居建筑雕饰艺术管窥(论文文献综述)
石林[1](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邓弟蛟[2](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指出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陈伟[3](2020)在《晋中明清民居宅门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宅门经历了漫长的衍变过程。中国最早的门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半地穴房屋中。在考古发掘所见的古城、建筑遗址以及墓葬的壁画、雕刻中可以推测复原远古时代的宅门。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高峰,特别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门的种类,宅门的形制已经基本固定。进入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至顶峰,人们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对宅门的装饰上。宅门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被赋予等级上的意义至迟在秦汉已经出现。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对此做出了明文规定。这一时期晋中地区商业发达,金融业蒸蒸日上,积累到财富的晋商们兴建了一大批富丽堂皇的宅院,又因为平遥、太谷、祁县等古城区保存相对完整,使得晋中地区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古民居,这些民居规模大小不一,涵盖了社会上的各个阶层。通过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平遥、榆次、太谷、祁县、介休、张壁古堡村五座明清古县城、一座明清古村落和马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大院、孔祥熙故居、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六座晋商大院进行实地调查,对晋中明清民居宅门的形制特征、尺寸大小、附属物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所得材料,根据宅门所处位置将门分为宅院大门、内院门、厢房门、正房门;根据宅门的形制、结构将其分为砖雕门楼、木构门楼、拱券门楼;根据门的用途将其分为堡门、宅门、店面门、车马门等。分别研究了晋商大院和古城民居不同阶层的宅门,晋商大院宅门种类较多,入口处都修筑了高大的堡门,内部的四合院也都是屋宇式宅门,其体量大、装饰着豪华的雕刻和彩绘,门前附属物众多;而数量庞大的古城民居则以低矮的墙垣门或小体量的屋宇式大门居多,门面比较狭窄、装饰极少、罕有附属物。宅门的形制和装饰受到社会背景的深刻影响,除了人们的财富和地位之外,人们在修建宅门时也加入了对礼制、道德的尊崇、对吉祥幸福的祈盼和对仕途地位的向往。
石佳[4](2019)在《明清江南园林建筑的室内陈设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经济文化繁荣之地,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明清江南的园林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突出的艺术成就,江南园林和建筑以及室内陈设艺术是园居环境的整体构成,三者都是构成园林文化必不可少的有机构成,从宏观至微观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园居生活的意境,现目前关于明清江南园林建筑和园林的研究着述己经趋于成熟,但是最贴近于明清文人生活日常的室内陈设的研究屈指可数,他们大多散落在各典籍着述中,本课题就是期望能站在历史的动态发展的观点探究明清江南文人园林的室内陈设方式,主要是从客观现象出发分析陈设的构成方式,进而挖掘深层的理念以及成因。首先,阐述江南园林建筑的室内陈设艺术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对于园林建筑的室内陈设的思考,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法的方式,对江南园林的室内陈设现状进行了描述。再者,从江南园林建筑谈起,总结了室内的空间类型和陈设概况的客观现象;然后,从前述的客观现象总结了其构成方式:其一,空间布局呈现对称式和灵活式的布局样式;其二,总结了陈设品的组合形态特征,即在俯视平面上,陈设大单元陈设呈现出凹字形/双边对称/自由组合式,陈设小单元陈设遵循了固定的组合形态;在竖向界面形态上,呈现出对称和均衡的秩序感及可见可达/可见不可达的层次感;在尺度上遵循严谨的生理尺度及心理尺度秩序;其三,总结了陈设表现的位置规则,总结为同中求异“忌排偶”、动态陈列“贵活变”、遵循自然“顺天理的法则;其四,归纳了园林建筑的室内陈设的功能表现以及陈设的艺术风格。接着,从以上的特征总结引述至对陈设的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从思维的理念层面和思维的根源两方面进行阐述。将园林陈设的理念总结为:朴素务实的造物观、注重体验的生活观、情境相生的艺术观、随曲合方的造物法、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追溯明清江南园林室内陈设方式的成因则从江南的传统社会生产方式、文人对园林及陈设艺术的推动作用、江南传统的风俗习惯、宗教礼制思想以及园林和建筑文化的影响五个方面做了归纳。最后,对同处于江南地区的民居的室内陈设和园林的室内陈设作了横向的对比研究,选取园林和民居具有代表性的厅堂、书房、居室空间进行陈设的布局和陈设品的对比,得出明清江南园林建筑和传统民居的的室内陈设主要是物质层面如建筑布局等不同,表现层面上的陈设艺术风格和思维层面上的陈设理念不同,相同的是在共同生活的江南地区内形成的生活方式的共性特征,园林的建筑本来就是和民居的建筑共同发展起来的,相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同一的对生活的物质需求。
苏娟[5](2019)在《桂阳县宗祠剧场及演剧活动研究》文中认为宗祠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宗祠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内设戏台,是为通过献戏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诚敬,同时兼具娱乐族人之功能。明清以降,湖南战乱频发,人口流动大,因土客矛盾尖锐,百姓聚族而居,宗祠建筑迅速崛起,遍布村镇。桂阳地区现存宗祠剧场数量较多,约140处,自明清到民国,兼有建者。其建筑形制大致相仿却又各具特色。总体来说,桂阳宗祠剧场呈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是祠堂大门、戏台、享堂、看楼和寝堂,建筑整体沿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布局方正,形制规整。桂阳宗祠剧场祠堂大门简单朴素,屋顶为硬山顶,内转与戏台相连。戏台背靠祠堂大门,屋顶以单檐歇山顶居多,也有与祠堂大门共用硬山顶式屋顶的,戏台三面观,分为过路台和下层石台基两种,后台连接两侧耳房,使戏台整体呈“凸”字形。看楼分列于戏台两侧。享堂位于戏台对面,屋顶为硬山顶,多采用抬梁式梁架结构。享堂与戏台之间为露天院坝,使宗祠整体呈四周封闭的剧场样式。桂阳地区宗祠剧场装饰华美,以宗祠戏台的装饰最繁。祠堂大门一般只是在门簪上施龙纹或八卦等雕饰,较为简约。戏台台口的额枋上一般彩绘八仙过海图案,并雕刻二龙戏珠纹饰,斜撑两侧雕花板以镂空雕饰最为之多,也有雕作如意拱样式者,戏台天花上一般彩绘有龙、凤、八卦等图案,隔断上镂空雕有花窗,并彩绘戏文故事,戏台下层台基栏板上则以雕饰龙凤、花草、鸟兽、祥云等图案见多,充分体现了戏台作为观演空间之主体建筑的精致。享堂则多在额枋或梁架上做二龙戏珠的雕饰,又或彩绘花草、祥云等图案。宗祠建筑的装饰不仅体现了工匠技艺之精巧,亦体现了桂阳地区宗祠剧场建筑之重要地位。宗祠剧场作为兼具祭祀和观演双重特性的场所,时值建祠修谱、春秋祭祀、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以及惩罚规约等事,多会请戏于祠,在表达对祖先神灵诚敬的同时起到娱乐教化族人的作用。桂阳地区于宗祠剧场内请演戏剧的活动一直繁盛,故对桂阳宗祠剧场的背景环境、建筑形制、演剧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挖掘桂阳宗祠剧场的历史价值、戏曲价值,还可窥探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曲梦萦[6](2019)在《临清中洲运河街区明清民居砖石雕刻艺术中的植物纹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临清作为京杭运河沿岸明清时期北方商业都会,其中洲古城街区现存已登记可追溯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近百处,建筑上的砖石雕刻艺术以植物纹样为主,深刻受到了南北交通发展、跨地域文化交流深入、市民文化兴盛的影响,其艺术特色形成背后的更深层次社会文化因素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运河城市地域性的特点。探究临清明清民居砖石雕刻上植物纹样的特点、成因以及当时社会环境与建筑装饰的联系,对于运河文化的保护开发和更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将临清中洲运河街区明清民居砖石雕刻艺术中的植物纹样作为研究对象,以考察调研、采风和访谈为基础,以文献典籍为依据,分门别类地对屋脊与滴水瓦当、墀头、影壁、山花、角柱石与门枕石等砖石雕刻加以整理、研究,进行个案分析和对比分析,从雕刻的具体植物纹样入手,从表现内容、表现形式、构成形态、构图形式、雕刻工艺等五个方面归纳其主要表现形式;进而结合当时晋商徽商文化、伊斯兰教等宗教兴盛、木雕碑刻纹样特点,与民居砖石雕刻植物纹样形成的相互影响,探究植物纹样的演变线索,详细分析体现的当时主流审美倾向和文化心理;最后针对目前临清民居雕刻保护现状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相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探讨,探索砖石雕刻纹样这一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可行性路径。
卢漫[7](2018)在《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扬州自然环境优美宜人,襟江临淮,南通吴越,北达齐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水运优势,使古代扬州商业昌盛、文化璀璨、人杰地灵,以“淮左名都”、“东南重镇”的文化形象闻名中外,扬州这种独特的气质也影射到其第宅的建筑文化中。自1368年至1911年近600年的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封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时期。大运河的重新疏浚修整,新的盐业政策“开中折色法”推行等,促使扬州盐商群体形成,扬州成为两淮盐业的集散地经济再一次繁盛起来。经历了明末几乎是毁灭性的“扬州十日”后,清初的扬州城在“城摧垣颓,瓦砾衰草”中迅速恢复并繁荣起来。随后的扬州第宅建筑形制有一段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发展过程而日趋成熟,地域与文化特色也日益鲜明。梳理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第宅建筑,对其装饰装修的特色及其演变进行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填充我国建筑及其室内设计的地域性文化研究体系,也为今后居住建筑中的装饰装修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为例,在基于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对扬州地区现存的第宅建筑遗存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深入分析其不同阶段的装修样式。理清其演变路径划分为明晚期至清初、清中期、清晚期三个时间段,力求探索相关特征产生与发展的背景、特点及成因。本文的论题从研究对象来看,尚不属主流的地域研究范围,实体对象也集中于容易损毁、遗失而被忽略的建筑装修部分。因此,本文期望能拓展过去对扬州地区建筑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宏观层面或是陈设品艺术等微观层面范畴的现状。从中观层面的建筑装修文化角度收集、整理扬州地区明清第宅建筑装修样式,较系统、全面地构建了扬州地区明清时期第宅建筑装修样式的基因库。从文化基因的角度考量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式的演变规律,揭示作为移民聚集地的扬州地区并非被动地接受各种外来文化,而是经由生活在该地的人主动选择与创造性地转化、吸收新的有益于本土文化发展的因子。论文的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缘起及意义,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设置了一个整体性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论文主体分为九章。第一章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时代背景、区域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氛围等方面,对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的形成与发展背景做了概括性的总结。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对不同的建筑装修构件进行了归类,并在大量调研、测绘的基础上,梳理了由明至清的不同阶段各类构件演变的样式特征,解析其演变路径。第七至第九章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社会风气等方面分析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转变的动因,并通过比较研究与之相关的吴派、徽派、京派建筑文化,总结在样式的演变过程中不仅呈现出“南北杂蹂、徽苏并举”的建筑风格,而且建筑装修具备明晚期到清初“健朗适用,意赅尚雅”、清中期“工巧繁丽,崇新求变”、清晚期“繁简并驱,中西交融”的演变特点;并且阐释作为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地的扬州,其第宅建筑所表达出的文化特质是具有包容性的;作为中西文化碰撞地的扬州,其第宅建筑所表达出的文化特质是具有时尚性的。最后的总结与展望归纳主要创新点及学术贡献,并为后续研究拓展了方向。
刘玮[8](2018)在《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认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明清时期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佛教、道教、儒学思想融合进自然风光,通过寺庙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历代更替兴衰,流传至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给九华山的生态环境以及景观风貌带来了压力,并威胁到九华山独具特色的山林佛寺的保护。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九华山寺庙园林的整体布局结构、单体构成以及意境的营造,表现了九华山的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特点。表现出独特的形式、空间及文化审美。本文以九华山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入手,从宏观、微观的视角,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九华山寺庙园林的形成和营造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研究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包括寺庙园林的营建、交通体系的营建、聚落景观的营建。空间维度上分别从宏观角度分析九华山山水格局和空间序列,并对九华山寺庙的选址特点、环境朝向、尺度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对寺庙园林构成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对引导空间、建筑空间、环境空间的研究。从文化维度上对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九华山寺庙园林的营建过程与其佛教文化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过程相对较连续,呈现明显的波峰波谷期,其中中晚唐、宋代、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是九华山寺庙园林发展的高峰期。第二,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呈现虚实相生的山水空间格局和“两轴一面,张弛有度”的空间序列。第三,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包括灵活自由的寺庙择址和因山就势的寺庙布局。九华山丰富多样的地貌、水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其寺庙选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寺庙建筑布局虽受中国传统寺庙建筑布局特点的影响,但更多是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具有层次丰富组织有序的引导空间,紧凑方整的建筑形态,结合自然的设计。研究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九华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九华山景观风貌、维持九华山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山岳类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形胜的保护、恢复、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素英,张振华[9](2015)在《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特色探究》文中认为明清徽州建筑在建筑技艺与技巧方面有着独有的特色,其雕饰实现了与整体建筑的统一,更体现了浓重的艺术特色。本文分别从砖雕、木雕和石雕三种表现形式出发,研究了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的风格特征、题材内容与技艺手法,探讨了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的艺术特色。
田慧子[10](2013)在《论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美学特征和语言符号》文中认为古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包括歙县、黟县、休宁、祈门、绩溪以及今天划入江西境内的婺源六县。其中,号称“三绝”的砖雕、木雕、石雕,无论是雕刻技艺,还是图像内涵都堪称一流。徽州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审美文化特征,徽州砖雕的装饰本身就是建筑构件,作为建筑装饰艺术的一部分,其精湛的手工工艺、生动的形象,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巧妙的构思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非常巧妙的与建筑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共同成就了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造就了它自然、古朴、典雅的艺术特点,对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价值,更好的继承传统建筑雕刻的审美特色。本人通过实地考察,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来融入到对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美学特征和语言符号的研究中。本文主要通过对徽州地区古民居上的门楼、门罩、八字墙等上面的砖雕进行研究,是从五个方面来进行探讨的。首先第一章在绪论部分对本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省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主要从徽州砖雕发展历史背景角度分析砖雕的源流,阐述了砖雕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以及徽州传统文化思想对徽州砖雕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探讨。反映出浓郁的商贾文化、徽州艺术、传统美学思想对徽州砖雕艺术的影响与渗透。第三章主要是对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美学特征方面的研究,结合徽州砖雕创作的审美心理、装饰图形的形式美感,并系统的阐述了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审美意蕴,其独特的线形造型之美、意象结构之美以及空间形态美,充分挖掘出徽州砖雕作为装饰艺术领域非凡的审美内涵,探讨其丰富的美学特征,以浓厚的民间艺术情调传达给受众以美的熏陶和教化意义。第四章系统的探讨了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的艺术特色,对安徽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故事、花鸟、走兽、八宝、博古、文字等图形语言符号、文字材料进行整理,力求更多地了解反映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和自然景观的装饰图形语言符号,包括了象征符号、图像性符号、文字符号、和吉祥符号等,从它的造型意境、创作构思进行比较和借鉴,并提炼出各个地区砖雕艺术语言符号的共同点和差异。第五章分析了徽州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提出对它的造型语言符号、图形语言符号、砖雕材质以及语言符号中的审美文化内涵的借鉴,强调图形语言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点,结合一些优秀案例,对徽州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实例分析,进一步思考到底利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新时代的设计与徽州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的融合,将它的文化价值与应用价值相结合,使其应用价值可以得到充分显现,由此体现出独特的安徽地方文化特性和时代性。最后是对论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这个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古徽州地方特色和人文精髓进一步了解以及对徽州传统文化的深层领会,同时对其它地区的砖雕艺术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徽州砖雕作为世界上最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图形语言符号也是当今设计界使用重要的设计语言,对于现代设计创作具有十分丰富的启示意义,通过较为详实的分析和论证,值得艺术设计工作者不断琢磨学习,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有利的推动安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对弘扬徽州传统文化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徽州民居建筑雕饰艺术管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徽州民居建筑雕饰艺术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1)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
1.3.6 总结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
2.2.1 厦门的开埠 |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
2.4 近代城市建设 |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
2.5.2 洋楼民居建筑 |
2.5.3 嘉庚建筑 |
2.5.4 骑楼建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
4.1.1 山花 |
4.1.2 柱 |
4.1.3 檐口 |
4.1.4 窗 |
4.1.5 栏杆 |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
4.2.1 女儿墙 |
4.2.2 檐口 |
4.2.3 窗 |
4.2.4 壁柱 |
4.2.5 墙面 |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2.1 等级中心秩序 |
6.2.2 视觉中心秩序 |
6.2.3 风格中心秩序 |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3.1 横向结构秩序 |
6.3.2 纵向结构秩序 |
6.3.3 混合结构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
(2)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晋中明清民居宅门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重难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门的衍变与明清宅门的特征 |
第一节 门的定义和起源 |
第二节 宅门的衍变 |
一、史前时期的宅门 |
二、历史时期的宅门 |
第三节 明清民居宅门的特征 |
一、明清北方地区的宅门 |
二、明清南方地区的宅门 |
第二章 晋中明清民居宅门的调查与统计 |
第一节 晋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
一、晋中的气候和自然环境 |
二、明清晋中区划变迁 |
三、明清时期晋中社会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晋商大院宅门的调查统计 |
一、马家大院的宅门 |
二、常家庄园的宅门 |
三、孔祥熙故居的宅门 |
四、曹家大院的宅门 |
五、渠家大院的宅门 |
六、王家大院的宅门 |
第三节 古城民居宅门的调查统计 |
一、平遥古城民居的宅门 |
二、榆次老城民居的宅门 |
三、太谷古城民居的宅门 |
四、祁县古城民居的宅门 |
五、介休老城区民居的宅门 |
六、张壁古堡民居的宅门 |
第三章 晋中明清民居宅门研究 |
第一节 晋中明清民居宅门的结构和种类 |
一、门的结构 |
二、门的种类 |
第二节 晋中明清民居宅门的附属物 |
一、匾额和对联 |
二、门枕石和抱鼓石 |
三、上马石和栓马柱 |
四、照壁和影壁 |
第三节 不同阶层民居宅门的异同点 |
一、晋商大院和富裕阶层的宅门 |
二、古城平民阶层的宅门 |
第四节 宅门所反映的政治、经济与风俗文化 |
一、宅门形制反映的政治与经济 |
二、宅门反映的乡土情怀 |
三、宅门装饰反映的风俗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明清江南园林建筑的室内陈设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4 总结 |
1.2 概念界定 |
1.2.1 明清江南园林 |
1.2.2 园林建筑 |
1.2.3 室内陈设方式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清江南园林建筑空间及陈设概况 |
2.1 明清江南园林建筑概况 |
2.1.1 江南园林建筑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 |
2.1.2 明清江南园林的建筑类型 |
2.1.3 明清江南园林建筑特征 |
2.2 江南园林建筑室内主要空间类型及陈设概况 |
2.2.1 厅堂类 |
2.2.2 居室类 |
2.2.3 书/琴房类 |
2.2.4 游憩类 |
2.3 明清江南园林建筑室内陈设品 |
2.3.1 家具陈设类 |
2.3.2 书画文玩类 |
2.3.3 瓶花奇石类 |
2.3.4 工艺品类 |
2.3.5 其他类 |
第三章 明清江南园林建筑室内陈设方式分析 |
3.1 室内陈设的空间布局组成规则 |
3.1.1 中心正变布局的多样演绎 |
3.1.2 依托于空间功能的灵活性布局 |
3.2 陈设品组合的形态特征 |
3.2.1 平面俯视形态 |
3.2.2 垂直界面呈现方式 |
3.2.3 空间尺度关系 |
3.3 陈设品的陈列位置规则 |
3.3.1 “忌排偶”的同中求异法则 |
3.3.2 “贵活变”的动态发展陈列 |
3.3.3 “顺天理”的自然风水哲学 |
3.4 室内陈设的功能特征 |
3.4.1 物归所宜,陈设契合房舍功能 |
3.4.2 简约精巧,陈设彰显功能之美 |
3.4.3 匠心独具,陈设寄托屋主情怀 |
3.4.4 巧法造化,陈设融合自然悠境 |
3.5 室内陈设的风格特征 |
3.5.1 简洁质朴 |
3.5.2 精致隽秀 |
3.5.3 庄重富丽 |
第四章 明清江南园林建筑室内陈设方式的理念解析 |
4.1 经世致用——朴素务实的造物观 |
4.2 厚生任性——注重体验的生活观 |
4.3 器以载道——情境相生的艺术观 |
4.4 随曲合方——灵动巧妙的造物法 |
4.5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
第五章 明清江南园林建筑室内陈设艺术的成因 |
5.1 传统社会生产方式对明清江南园林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 |
5.2 文人艺术观念对明清江南园林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 |
5.3 传统风俗习惯对明清江南园林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 |
5.4 园林和建筑文化对明清江南园林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 |
5.5 宗教礼制思想对明清江南园林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 |
第六章 明清江南园林建筑与传统民居的室内陈设艺术的比较 |
6.1 明清江南传统民居简介 |
6.1.1 江南传统民居的背景 |
6.1.2 江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制 |
6.2 厅堂空间室内陈设比较 |
6.2.1 园林和民居厅堂的平面布局比较 |
6.2.2 园林和民居厅堂的陈设品比较 |
6.2.3 园林和民居厅堂的陈设比较总结 |
6.3 居室空间室内陈设比较 |
6.3.1 园林和民居居室的平面布局比较 |
6.3.2 园林和民居居室的陈设品比较 |
6.3.3 园林和民居居室的陈设比较总结 |
6.4 书房空间室内陈设比较 |
6.4.1 园林和民居书房的平面布局比较 |
6.4.2 园林和民居书房的陈设品比较 |
6.4.3 园林和民居书房的陈设比较总结 |
6.5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图片及表格来源 |
致谢 |
(5)桂阳县宗祠剧场及演剧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桂阳宗祠剧场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地理背景 |
第三节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桂阳宗祠剧场述略(上) |
第一节 城关镇宗祠剧场 |
第二节 欧阳海镇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敖泉镇宗祠剧场 |
第四节 舂陵江镇宗祠剧场 |
第五节 莲塘镇宗祠剧场 |
第三章 桂阳宗祠剧场述略(下) |
第一节 流峰镇宗祠剧场 |
第二节 樟市镇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洋市镇宗祠剧场 |
第四节 塘市镇宗祠剧场 |
第五节 泗洲乡宗祠剧场 |
第六节 四里镇宗祠剧场 |
第四章 桂阳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 |
第二节 平面布局 |
第三节 装饰艺术 |
第四节 空间营造 |
第五章 桂阳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祭祀演剧 |
第二节 人生仪礼演剧 |
第三节 时令演剧 |
第四节 演戏申禁与罚戏 |
第六章 桂阳宗祠剧场的演剧形态 |
第一节 宗祠演剧形式 |
第二节 宗祠剧目内容 |
第三节 班社剧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临清中洲运河街区明清民居砖石雕刻艺术中的植物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植物装饰纹样的研究动态 |
1.3.2 中国传统民居砖石雕刻艺术的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总结 |
1.4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临清传统民居雕饰中植物纹样艺术特色的形成因素 |
2.1 植物装饰纹样流变和明清时期艺术特色 |
2.2 临清传统民居雕饰艺术特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
2.2.1 漕运商贸往来频繁 |
2.2.2 市民审美意趣形成 |
2.2.3 多元宗教文化融合 |
2.2.4 贡砖烧制技术成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清传统民居砖石雕刻中植物纹样的艺术形态表现 |
3.1 明清时期临清传统民居建筑典型遗存概况 |
3.2 临清民居建筑中的砖石雕刻建筑构件 |
3.2.1 屋脊与滴水瓦当 |
3.2.2 山墙山花 |
3.2.3 墀头 |
3.2.4 影壁 |
3.2.5 角柱石和门枕石 |
3.3 临清明清民居建筑砖石雕刻中的植物纹样表现 |
3.3.1 表现题材 |
3.3.2 表现形式 |
3.3.3 构成形态 |
3.3.4 构图形式 |
3.3.5 雕刻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清传统民居砖石雕刻中植物纹样的文化涵义探源 |
4.1 对南北艺术风格的交融 |
4.1.1 对晋商民居雕饰风格的选择性吸收 |
4.1.2 对徽商民居雕饰题材的选择性吸收 |
4.2 对宗教文化的兼容并蓄 |
4.3 与木雕、碑刻的相互映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清传统民居砖石雕刻艺术的保护与更新路径探讨 |
5.1 临清砖石雕刻的保护现状与建议 |
5.2 植物纹样砖石雕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更新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缘起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 |
0.2.1 有关建筑装饰装修的研究 |
0.2.2 有关扬州地区宅园的图录与研究 |
0.2.3 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的研究 |
0.2.4 他相关研究文献 |
0.2.5 相关研究的不足 |
0.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的范围、对象与内容 |
0.4.1 研究范围 |
0.4.2 研究对象 |
0.4.3 研究内容 |
0.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0.5.1 研究方法 |
0.5.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孕育和发展——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背景 |
1.1 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时代背景 |
1.1.1 自然环境背景 |
1.1.2 历史发展背景 |
1.1.3 社会时代背景 |
1.1.4 区域经济背景 |
1.1.5 区域文化背景 |
1.2 明清扬州的区位环境 |
1.2.1 地形板块的影响 |
1.2.2 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
1.3 社会流动与居住 |
1.3.1 芜城与移民城市 |
1.3.2 社会流动与居住迁移 |
1.3.3 居住的文化阐释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门与窗——明清扬州第宅建筑沟通、分隔室内外的木作装修语言演变 |
2.1 明清扬州地区门的类型及样式演变 |
2.1.1 未敢逾制的大门 |
2.1.2 变化丰富的槅扇门 |
2.1.3 太师壁与屏门的演变 |
2.1.4 房门的多样化演变 |
2.1.5 其他类型的门 |
2.2 明清扬州地区窗的类型及样式演变 |
2.2.1 窗的含义与作用 |
2.2.2 半窗与坐窗的演变 |
2.2.3 和合窗的演变 |
2.2.4 横披窗与天窗的演变 |
2.2.5 固定窗的演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花——明清扬州第宅建筑空间顶界面装修样式演变 |
3.1 素雅仰尘 |
3.1.1 天花仰尘所用位置的演变 |
3.1.2 天花与仰尘的样式演变 |
3.2 轩朗卷棚 |
3.2.1 卷与轩 |
3.2.2 磕头轩与抬头轩 |
3.2.3 轩的种类及演变 |
3.2.4 扬州的“重椽复水”[]的演变路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栏杆与挂落——明清扬州第宅建筑外檐虚界面装修样式演变 |
4.1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类型的演变 |
4.1.1 栏杆的含义与分类 |
4.1.2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材料类型的演变 |
4.1.3 明清扬州地区第宅中栏杆功能的多样变通 |
4.2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栏杆样式与表达的演变 |
4.2.1 垂直交通中栏杆样式的演变 |
4.2.2 台明、平坐等维护栏杆的样式演变 |
4.2.3 凭依、休憩等栏杆的样式演变 |
4.3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中的玲珑挂落 |
4.3.1 挂落装饰的由无到有 |
4.3.2 扬州挂落样式的规整多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雀替——明清扬州第宅建筑柱头装修构件样式演变 |
5.1 雀替的起源与发展 |
5.1.1 雀替释义 |
5.1.2 雀替的演变与发展 |
5.2 明清时期扬州雀替的种类 |
5.2.1 中规中矩的普通雀替和小雀替 |
5.2.2 实用多样的撑牙和牛腿 |
5.2.3 形式美观的花牙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罩与板壁——明清扬州第宅建筑内檐装修虚与实的演变 |
6.1 罩的起源与发展 |
6.1.1 罩的释义 |
6.1.2 罩的演变与发展 |
6.1.3 罩的种类 |
6.2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罩的种类与样式演变 |
6.2.1 无迹可寻的明代到种类丰富的清代 |
6.2.2 清中至清晚扬州第宅中罩的样式演变 |
6.3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罩的位置与作用 |
6.3.1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建筑内檐装修中的罩 |
6.3.2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建筑外檐装修中的罩 |
6.4 明清时期扬州第宅中板壁的演变 |
6.4.1 板壁类型的演变 |
6.4.2 板壁施用位置及作用的演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限制与释放——政治因素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
7.1 传统的宗法体制松动 |
7.1.1 明代以前第宅建筑规定 |
7.1.2 明代第宅建筑规定 |
7.2 四民关系的变动 |
7.2.1 行政层级与经济层级的关系 |
7.2.2 工商皆本与重商思潮 |
7.2.3 工匠从“轮班”“住坐”制到代役制 |
7.3 皇权的弱化及第宅逾制 |
7.3.1 第宅规制的逾制 |
7.3.2 第宅装饰的逾制 |
7.3.3 政府的态度 |
7.4 盐政得失 |
7.4.1 扬州繁华以盐盛 |
7.4.2 盐商宅园建筑的规制及装饰装修 |
7.4.3 扬州盐商的衰落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迭代与重组——文化形态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
8.1 士商文化的变革与混生 |
8.1.1 士商观念之变革 |
8.1.2 贾儒混生的世态百相 |
8.1.3 盐商文化与建筑装修 |
8.2 南北文化的杂蹂与并举 |
8.2.1 吴派文化的影响 |
8.2.2 京派文化的影响 |
8.2.3 徽派文化的影响 |
8.3 雅俗文化的对立与统一 |
8.3.1 文人阶层雅文化的世俗性倾向 |
8.4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8.4.1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
8.4.2 由表及里的西学风潮 |
8.4.3 中西建筑文化的迭代与重组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隐性与显性——社会风气对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样式演变的影响 |
9.1 社会风气与主流审美倾向的转变 |
9.1.1 第宅建筑主人的审美倾向 |
9.1.2 “上行下效”的从众心理 |
9.2 奢侈风气的出现与表达 |
9.2.1 “奢侈”的概念 |
9.2.2 追求社会认同与由俭入奢 |
9.2.3 奢侈消费对于等级和礼制的冲击 |
9.3 明清扬州第宅建筑装修中的消费文化 |
9.3.1 符号、文化象征与消费行为 |
9.3.2 生活方式与地位消费 |
9.4 文化基因的隐性与显性映射 |
9.4.1 商人的先导作用 |
9.4.2 奢侈之风的蔓延 |
9.4.3 “繁简并驱,中西交融”中的文化基因映射 |
9.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学术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1:明清时期扬州宅园简况表 |
作者成果简介 |
致谢 |
(8)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
1.1.2.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1. 九华山 |
1.3.2. 寺庙 |
1.3.3. 寺庙园林 |
1.3.4. 园林理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4.2. 汉传佛教寺庙研究现状 |
1.4.3. 寺庙园林研究 |
1.4.4. 园林理法相关研究 |
1.4.5. 九华山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田野调查法 |
1.6.2. 文献分析法 |
1.6.3. 图像学分析法 |
1.6.4. 对比分析法 |
1.6.5. 跨学科研究法 |
1.7. 研究框架 |
2. 九华山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质演变 |
2.1.2. 地质构造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特征 |
2.6. 植被特征 |
2.6.1. 植被特征概况 |
2.6.2. 古树名木 |
2.7. 自然景观特征 |
2.7.1. 名峰怪石 |
2.7.2. 峻岭盆地 |
2.7.3. 岩窦 |
2.7.4. 奇松 |
2.7.5. 时景 |
3. 九华山人文环境概况 |
3.1. 九华山宗教发展过程 |
3.1.1. 唐代以前 |
3.1.2. 唐代 |
3.1.3.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
3.1.4. 明清时期 |
3.1.5. 民国时期 |
3.1.6. 新中国成立后 |
3.2. 九华山佛教文化特征 |
3.2.1. 地藏菩萨信仰 |
3.2.2. 宗派信仰 |
3.2.3. 儒释道三教融合 |
3.2.4. 佛教文化的世俗性 |
3.3. 小结 |
4.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
4.1. 唐代 |
4.1.1. 寺庙园林 |
4.1.2. 交通体系 |
4.1.3. 聚落景观 |
4.2. 五代十国至元代时期 |
4.2.1. 寺庙园林 |
4.2.2. 交通体系 |
4.2.3. 聚落景观 |
4.3. 明清时期 |
4.3.1. 寺庙园林 |
4.3.2. 交通体系 |
4.3.3. 聚落景观 |
4.4. 近现代时期 |
4.4.1. 寺庙园林 |
4.4.2. 交通体系 |
4.4.3. 聚落景观 |
4.5. 小结 |
5.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分析 |
5.1. 山水格局分析 |
5.1.1. 九华山与外围环境的空间 |
5.1.2. 空间格局 |
5.2. 空间序列特征 |
5.2.1. “两轴一面”的景观结构 |
5.2.2. 景观序列 |
5.2.3. 景观视线关系分析 |
5.3. 寺庙选址特点 |
5.3.1. 寺庙选址与竖向相关性分析 |
5.3.2. 寺庙选址于水体相关性分析 |
5.3.3. 寺庙选址的地形特征 |
5.4. 寺庙环境朝向 |
5.5. 寺庙的尺度与形态 |
5.5.1. 寺庙尺度分类 |
5.5.2. 寺庙平面形态 |
5.5.3. 寺庙空间形态 |
5.6. 小结 |
6.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分析 |
6.1. 寺庙园林空间构成 |
6.2. 寺庙引导空间序列的组织 |
6.2.1. 引导空间的功能与作用 |
6.2.2. 引导空间类型 |
6.2.3. 引导空间景观元素 |
6.2.4. 引导空间结构规律 |
6.3. 寺庙建筑空间布局 |
6.3.1. 徽派建筑特征 |
6.3.2. 建筑组合空间特征 |
6.3.3. 寺庙建筑类型 |
6.3.4. 建筑单体特征 |
6.3.5. 建筑细部特征 |
6.3.6. 九华山寺庙建筑现存问题 |
6.4. 寺庙环境空间布局 |
6.4.1. 环境空间的基本类型 |
6.4.2. 庭院植被 |
6.4.3. 高差处理 |
6.4.4. 景观细部 |
6.5. 小结 |
7. 九华山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 |
7.1. 意境的生成 |
7.1.1. 意境的概念 |
7.1.2. 意境的生成机制 |
7.2. 生成意境的物象 |
7.2.1. 视觉 |
7.2.2. 听觉 |
7.2.3. 嗅觉 |
7.2.4. 味觉 |
7.3. 意境的表达方式 |
7.4. 寺庙园林意境的提示与指引方法 |
7.4.1. 楹联匾额 |
7.4.2. 诗文 |
7.4.3. 摩崖石刻 |
7.4.4. 九华十景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1.1. 九华山寺庙园林营建过程 |
8.1.2. 九华山整体布局结构特征 |
8.1.3. 九华山寺庙园林构成理法特征 |
8.2. 创新点 |
8.2.1. 思路创新——从空间、文化、时间的全面视角进行的寺庙园林景观理法系统性研究 |
8.2.2. 方法创新——定量化研究的运用 |
8.2.3. 内容创新——补充九华山研究的缺失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附表四 |
附表五 |
附表六 |
附表七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特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简介 |
二、明清徽州建筑雕饰表现形式 |
1.砖雕 |
2.木雕 |
3.石雕 |
三、明清徽州建筑雕饰艺术特色 |
1.与建筑整体和谐统一 |
2.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
3.反映当地的风土民情 |
4.体现大众化审美情趣 |
(10)论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美学特征和语言符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省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1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徽州砖雕的源流 |
2.1 徽州砖雕的起源 |
2.1.1 徽州砖雕的形成 |
2.1.2 徽州砖雕的发展 |
2.1.2.1 徽商的兴起 |
2.1.2.2 多样的砖雕工艺技术 |
2.2 徽州传统文化思想对徽州砖雕的影响 |
2.2.1 徽州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 |
2.2.2 徽州艺术的影响 |
2.2.3 新安理学思想的影响 |
2.2.4 徽州民间吉祥图画意识思想的影响 |
第3章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美学特征研究 |
3.1 徽州砖雕创作的审美心理 |
3.1.1 想象与情感的结合 |
3.1.2 装饰与功能的结合 |
3.1.3 装饰与利益的结合 |
3.2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形式美感 |
3.2.1 和谐统一的韵律之美 |
3.2.2 对称与均衡之美 |
3.3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审美意蕴 |
3.3.1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线形造型之美 |
3.3.1.1 动态气势之美 |
3.3.1.2 蕴藏生命力之美 |
3.3.1.3 细腻典雅之美 |
3.3.2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意象结构之美 |
3.3.2.1 诗情画意的意蕴之美 |
3.3.2.2 神采飞扬的气韵之美 |
3.3.2.3 自然朴素的儒雅之美 |
3.3.2.4 寓教于美的教化之美 |
3.3.2.5 世俗享乐的情趣之美 |
3.3.3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空间形态美 |
3.3.3.1 虚实美 |
3.3.3.2 含蓄美 |
第4章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语言符号分析 |
4.1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语言符号系统 |
4.1.1 语言符号的定义 |
4.1.2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语言符号 |
4.1.3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
4.2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的分类与特征 |
4.2.1 象征符号 |
4.2.2 图像性符号 |
4.2.3 文字符号 |
4.2.4 吉祥符号 |
4.3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的现实意义 |
4.3.1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4.3.2 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4.4 徽州砖雕与其他地区砖雕的比较和借鉴 |
4.4.1 风格不同 |
4.4.2 装饰手法不同 |
4.4.3 借鉴各地区砖雕图形语言符号 |
第5章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5.1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
5.1.1 对徽州砖雕造型语言符号的借鉴 |
5.1.2 对徽州砖雕题材图形语言符号的借鉴 |
5.1.3 对徽州砖雕语言符号审美文化内涵的借鉴 |
5.1.4 对徽州砖雕材质的借鉴 |
5.2 徽州砖雕装饰图形语言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
5.2.1 在徽派图形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
5.2.1.1 形的抽象化 |
5.2.1.2 图形精简化 |
5.2.1.3 汉字图形化 |
5.2.1.4 组合同构化 |
5.2.2 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
5.2.2.1 对图形语言符号元素进行创新变化 |
5.2.2.2 挖掘图形语言符号元素与工艺材料相结合 |
5.2.2.3 挖掘图形语言符号元素与多元文化相融合 |
5.2.3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
5.2.3.1 直接借鉴 |
5.2.3.2 提炼和生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徽州民居建筑雕饰艺术管窥(论文参考文献)
- [1]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2]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3]晋中明清民居宅门调查与研究[D]. 陈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明清江南园林建筑的室内陈设方式研究[D]. 石佳. 江南大学, 2019(04)
- [5]桂阳县宗祠剧场及演剧活动研究[D]. 苏娟.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临清中洲运河街区明清民居砖石雕刻艺术中的植物纹样研究[D]. 曲梦萦.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7]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第宅建筑装修样演变研究[D]. 卢漫. 东南大学, 2018(01)
- [8]九华山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刘玮.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特色探究[J]. 马素英,张振华. 大舞台, 2015(02)
- [10]论徽州砖雕装饰图形的美学特征和语言符号[D]. 田慧子. 安徽工程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