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水英[1](2021)在《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教育”已逐渐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比如故宫博物院、大都会博物馆、卢浮宫、云南省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纷纷设立了自己网站的教育专栏和专职服务于博物馆线下线上教育功能、社会培训、馆校合作的教育职能机构,如故宫博物院的教育培训中心、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培训、云南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部门等。数字化馆藏资源、数字化历史文化记忆成为近些年博物馆界的潮流,并通过互联网媒体将馆藏资源向全世界宣传丰富灿烂历史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起到了社会瞩目的宣传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我国从国家到省市教育部门也通过行政文件、监督等多种手段,促使中小学校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美术美育教育教学中,为此中小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进行文化艺术实践,但是鲜有中小学真正将丰富多样的线下博物馆、尤其是丰富便利的线上博物馆馆藏资源和熟悉亲切的本地博物馆线上与线下资源融入到日常美术课堂教学中。研究发现博物馆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应用研究的文献大多是本土博物馆资源与美术课程相结合的探索,有以博物馆资源结合学生特点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研究,但是没有触及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如何在美术教学链中应用博物馆数字资源的问题。通过赵芳芳的硕士论文研究结果与调查研究表明,直至最近云南省博物馆与学校签订的“馆校共建”协议。但截至目前,该馆校合作还是局限于学生到博物馆实地的艺术学习层面,未涉及数字资源融合应用。因此本文尝试在馆校合作背景中,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借鉴前人对新媒体数字资源存在方式的梳理,以文本类、图片类、音频类、视频类、虚拟现实类和动画类将线上馆藏美术教育资源进行归类,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博物馆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将博物馆线下尤其是线上便利丰富的数字资源嵌入美术课堂的日常教学中,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维度阐析博物馆数字资源在教学链环中嵌入的节点,探索虚拟与实体博物馆资源在美术教学中深度结合的途径。为博物馆资源更好地融入美术教育,提高视觉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积累经验;为宝贵的博物馆数字资源通过日常美术教学途径进行传播,提供借鉴。
高洁[2](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李姣[3](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指出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王春法[4](2020)在《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智慧博物馆是在数字博物馆充分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以信息网络技术最新成果为支撑的博物馆新业态,是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互为表里,相辅相称。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对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关键概念、功能框架、技术路线、支撑条件、标准体系等进行系统探讨,以进一步明确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提升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李雅洁[5](2020)在《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革新,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博物馆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作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展示和宣传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是展示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文化变迁的公共文化基地,是营造多元文化生活的公共文化场所,是提升基本文化素养的公共文化平台,是提供终身学习的公共文化阵地。公众的需求既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生命所系,也是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应该更好的发挥其服务公众的重要职能。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欣欣向荣,但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手段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创新。尤其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传统的公共文化设施及单一的博物馆陈列方式已经不能更好地吸引公众,也无法满足数字时代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常规固定的“数字博物馆”仍然无法解决基层农牧民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对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国内流动博物馆在相关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此为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合理化建议。
杨莹[6](2020)在《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博物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物博物馆工作中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其中,“教育”作为数字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主要任务而持续被关注。此外,青少年教育关系着文化的传承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数字博物馆应当将青少年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其资源优势、传播优势和互动优势来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教育。本研究以此为启发,基于对广州市内典型数字博物馆的考察,试图建立一套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来更准确合理地评估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与传播功能。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厘清了广州市内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脉络,其数字化历程是在政府政策支持、行业标准建立以及博物馆自身努力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演进的,资源与技术的极大突破也为数字化在博物馆的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参与式观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而从缺乏技术标准、巩固青少年主体地位和助力知识传播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建立数字博物馆青少年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再以广州市内多家典型数字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大众传媒传播力评估模型”、“社会组织传播力评估模型”、“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模型”的解构式剖析,提炼其中包含的与青少年知识传播相关联的指标因素,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前期评价:知识传播前”“中期评价:知识传播过程中”“后期评价:知识传播后”三个维度的传播力评估框架。重点采用了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十五位数字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了访谈,对其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的基础上构建出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项指标的具体权重。该模型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体系。其中定性体系包含9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指传播前期的“传播主体:数字博物馆”“媒体平台前期宣传”;传播中期的“传播内容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使用”“青少年参与过程”;传播后期的“后期跟进报道”“青少年受众反馈”“传播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影响力”。在定量体系中,有6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是:“传播主体:数字博物馆”“媒体平台前期宣传”“传播内容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使用”“后期跟进报道”和“青少年受众反馈”。建立“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模型”为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观众教育、知识传播和服务上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当前的传播现状予以科学客观的评估,还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终极目的,为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发展提供外部动力和体系支持。
郭海莉[7](2020)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改变媒介,媒介更新人文”。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被纳入到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中,“数字故宫”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形态——数字博物馆。其通过对文物的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以及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而具备了媒介的属性,从而能够发挥文化传播的职能。“数字故宫”的诞生与当下的社会语境息息相关,体制改革与政策牵引、媒介变革与技术助力、观念革新与文化询唤都为“数字故宫”的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数字故宫”借助交互的传播主体、多元的传播文本和精湛的传播策略展现出了超越传统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非凡魅力和感染力。政府组织、运营者与参观者共同构筑了多样化的传播主体;同时,透过“可感”“可视”“可触”的文物载体,器物文化与精神文化、故宫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均被呈现出来。此外,依托线上的多渠道传播平台、线下的数字化展览和文创产品的全新表达方式,满足了受众的休闲娱乐需求、知识文化诉求和互动参与追求,同时产生了塑造民众意识、凝聚社会民心以及传承文化价值观等效应。然而,在文创热潮、技术追逐和数字鸿沟的影响下,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亦出现了一些失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目标指向。因此,从“价值权衡”铸造文物魅力、“内容为王”讲好中华故事与“以人为本”拓宽传播路径这三个层面着手解决,方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扩大“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关鸿[8](2019)在《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科技发展的迅速,信息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各界,虚拟化以及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展现在人们眼前,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其中云计算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数字博物馆中,促使博物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数字博物馆应用云计算的作用,并阐述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郭艳辉[9](2019)在《南京博物院数字化体系建设及其应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国家支持、人们需求、科技进步等的条件形成,在艺术科技学、博物馆学的学术支撑下,博物馆越来越作为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进行长足发展,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以新兴技术为创新点进行融合,无疑,博物馆结合科技进行升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数字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发展现状和总体水平的了解是重要基础,以南京博物院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南京博物院数字信息化的建设融入到其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南博藏品、教育、研究、展示、传播以及观众、业务工作方面探究其系统应用和管理;对南博数字信息化的应用管理从构建资源共享体系、行业标准化建设、人员管理角度进行;南博在对数字信息化的建设和探索上有诸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和问题,对其问题的说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找寻针对性发展路径的同时,以期对南博乃至国内博物馆的相关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丁航[10](2018)在《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方式与细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都逐渐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现阶段,数字博物馆也已经逐渐的收到人们的欢迎。数字博物馆主要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将博物馆的职责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数字博物馆是信息时代下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展开讨论,首先从熟悉博物馆的主要特点入手,结合数字博物馆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数字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方式进行介绍。
二、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三、研究问题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博物馆概况与数字博物馆利用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博物馆概况 |
第二节 数字博物馆艺术模块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博物馆数字资源基于建构主义的馆校合作美术教学应用思路 |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博物馆数字资源基于建构主义的美术教学应用思路 |
第五章 云南省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链中的设计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模块化分析 |
第二节 美术教学链的校外资源接入点分析 |
第三节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在美术教学链中的教学方案设计 |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键概念 |
二需求结构 |
三技术路线 |
四条件支撑 |
五标准体系 |
六结论 |
(5)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 |
2.不足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博物馆 |
2.数字博物馆 |
3.公共文化服务 |
4.流动公共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2.公共产品理论 |
二、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内蒙古基层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
(二)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的现状 |
1.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概况介绍 |
2.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及内容 |
3.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取得的成绩 |
(三)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1.持续运行经费缺乏保障 |
2.基层道路设施制约展车运行 |
3.数字化展示内容与基层公众文化基础匹配度低 |
4.巡展时间规划降低基层公众参与度与满意度 |
5.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
三、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对基层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足 |
(二)政府和基层博物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宣传不力 |
(四)专业人员的考评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
(五)基层志愿者队伍建设薄弱 |
四、可借鉴的国内流动博物馆的经验与启示 |
(一)国内流动博物馆的经验 |
1.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经验与做法 |
2.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经验与做法 |
(二)几点启示 |
1.立足地域特点 |
2.依托文物特色 |
3.以公众为中心 |
五、优化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财政投入 |
(二)满足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
(三)提升文物数字化资源整合度 |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力度 |
(五)建立专业人才的激励与考核制度 |
(六)促进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6)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1.4 本章小结 |
2 广州市内博物馆数字化历程及评估体系必要性分析 |
2.1 政策支持、行业标准与个体驱动 |
2.2 资源与技术的极大突破 |
2.3 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广州市内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初建 |
3.1 评估体系构建目的、原则和步骤 |
3.2 评估体系指标框架初建 |
3.3 本章小结 |
4 二级指标考查要点及指标权重确定 |
4.1 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
4.2 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
4.3 指标权重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结论和创新点 |
5.2 建议与反思 |
5.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北京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社会语境 |
第一节 “数字故宫”的媒介身份解读 |
一、“数字故宫”的文物展陈与文化传播 |
二、“数字故宫”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传播 |
第二节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社会语境 |
一、体制改革与政策牵引的生存场域 |
二、媒介变革与技术助力的时代机遇 |
三、观念革新与文化询唤的精神驱动 |
第二章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要素分析 |
第一节 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主体的全面打造 |
一、政府组织: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整合 |
二、运营者:主体性的虚拟化和隐匿性 |
三、参观者:间性主体的互动参与传播 |
第二节 传播文本:多元文化景观的均衡呈现 |
一、器物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传播 |
二、故宫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兼容并蓄 |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对接 |
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 |
第三节 传播策略:多种传播方式的协作叙事 |
一、线上多渠道传播平台的搭建 |
二、线下数字化展览形式的重视 |
三、文创产品全新表达方式的探索 |
第三章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效果探析 |
第一节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 |
一、调查的样本与方法 |
二、调查的结论及分析 |
第二节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效果的深度访谈 |
一、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访谈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多层影响 |
一、认知层面:民众意识的激活与塑造 |
二、心理层面:社会民心的凝聚与抚慰 |
三、行为层面:文化价值观的实践与传承 |
第四章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困境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困境 |
一、文创热潮下消费主义的倾向 |
二、技术追逐下游戏狂欢的趋势 |
三、数字鸿沟下信息传播的障碍 |
第二节 “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的展望 |
一、“价值权衡”铸造文物魅力 |
二、“内容为王”讲好中华故事 |
三、“以人为本”拓宽传播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8)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云计算在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
二、云计算在数字博物馆心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 |
(一)能够更加便携的对藏品信息资源共享 |
(二)降低博物馆管理资金的投入 |
三、云计算在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 |
(一)建设的问题 |
(二)云的问题 |
(三)版权问题 |
四、在云计算基础上加快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一)完善数字博物馆基础设施的建设 |
(二)统一监管基础设施 |
五结束语 |
(9)南京博物院数字化体系建设及其应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基础 |
第一章 我国博物馆数字信息化与南博数字化发展态势 |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数字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
二、博物馆职能的拓展 |
三、博物馆管理理念的演进 |
第二节 我国博物馆数字信息化的总体水平 |
一、博物馆数字化体系的内涵 |
二、我国博物馆数字信息化总体水平 |
第三节 南京博物院数字信息化发展现状 |
一、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的成立与职责 |
二、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建设与运行 |
第二章 南京博物院数字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理念 |
第一节 南京博物院数字信息化的建构与系统 |
一、南京博物院数字信息化建设概况 |
二、南京博物院数字信息化系统构成 |
第二节 南京博物院数字信息化系统的管理理念 |
一、以观众为中心的应用系统 |
二、以藏品为核心的应用系统 |
三、以展览传播为手段的应用系统 |
四、以教育与研究为目的的应用系统 |
五、内部业务管理的应用系统 |
第三章 南京博物院数字信息化系统管理方法 |
第一节 构建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
一、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与明确分工 |
二、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 |
三、技术应用与实际相结合 |
第二节 规范数字信息化建设的执行标准 |
一、数字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 |
二、数字化体系建构的标准化 |
第三节 数字信息化技术人才的管理与培养 |
一、技术人才的分工与职责 |
二、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 |
第四章 南京博物院数字化体系建设问题与发展路径 |
第一节 南京博物院数字化体系建设的问题 |
一、博物馆数字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
二、设备老化、维修成本高 |
三、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
第二节 南京博物院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发展路径 |
一、强化馆际间学习交流 |
二、完善文博行业信息标准化 |
三、加强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方式与细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博物馆的特点 |
2 数字博物馆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
2.1 信息化的专业人才较少 |
2.2 博物馆的网络建设不完善 |
3 数字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方式 |
3.1 加强数字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 |
3.2 完善数字博物馆网络系统建设 |
3.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博物馆藏品信息的管理 |
3.4 加强数字博物馆的网站设计, 促进数字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 |
3.5 建立数字博物馆信息化的对外展示系统 |
3.6 制定数字化博物馆自动办公系统 |
4 结束语 |
四、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D]. 李水英.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4]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若干思考[J]. 王春法. 博物馆管理, 2020(03)
- [5]内蒙古“流动数字博物馆”基层巡展服务研究[D]. 李雅洁.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D]. 杨莹. 暨南大学, 2020(04)
- [7]北京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的文化传播研究[D]. 郭海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分析[J]. 关鸿. 数码世界, 2019(10)
- [9]南京博物院数字化体系建设及其应用管理研究[D]. 郭艳辉.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数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方式与细节问题研究[J]. 丁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