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富多彩的人名 积蕴深厚的文化——读《中国人名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金庸小说人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娜荷芽[2](2020)在《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 ——以图瓦语为例》文中提出语言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民族语言研究是构筑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客观需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语言及其发展与变迁是语言人类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是学界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内容。因此,文化的变迁也影响语言的变迁。形成语言变迁的内部和外部机制有很多,而文化接触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对接触各方或一方语言文化可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俄罗斯联邦是世界多民族国家之一。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其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共存的基础。俄罗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域特点吸引着学界的关注。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沿线国家之一,俄罗斯与中国有着长久而友好睦邻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深入而广泛的人文交流传统。图瓦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它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多民族聚居的社会特色使其民族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图瓦语是图瓦人的重要交流工具,也是他们认知世界和信息交流的符号系统。不仅如此,图瓦语也是图瓦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者,是图瓦人认同、情感和思想表达的载体。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活力和多样性调查,图瓦语被列入脆弱语言行列。这一现实情况也表明图瓦语言文化保护和传承以及图瓦语研究的重要性和客观需要。而且,图瓦语研究对深入了解当今俄罗斯图瓦人的文化特征以及对促进中俄两国人文交流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将围绕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主题,以本作者在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克孜勒市进行的实地田野调查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分析依据,结合人类学理论与方法,重点论述图瓦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何影响图瓦语并对其形成变迁。本文将在简要论述图瓦人和图瓦语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教育、媒体、日常生活领域所体现的图瓦语变迁及其表现形式。本文第二章从语言与教育、学前教育、初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教科书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论述了教育领域所体现的图瓦语变迁及其表现形式。整体而言,学生群体兼用图瓦语和俄语的情况趋向普遍,而且多数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双语能力。图瓦语教科书内容类型多样,而且课文内容中的俄语借词较多,部分内容也体现俄罗斯各民族共同奋斗,共谋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教育领域体现出图瓦语言文化与俄罗斯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与共存。本文第三章从语言与媒体、纸媒体语言、电视媒体语言和网络媒体语言等四个部分来阐释了媒体领域所展现的图瓦语变迁及其表现形式。图瓦语纸媒体和电视媒体中使用较多俄语借词。图瓦语网络词汇拼写特点表明凸显图瓦语特点的?、?、?三个字母时常被人们由О、У、Н三个字母代替使用。网络图瓦语缩略词也呈现与网络俄语缩略词相同的特点。现代网络媒体图瓦语体现图瓦—俄罗斯文化的接触对图瓦语的影响以及该两种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本文第四章由语言与日常生活、人名和亲属称谓变迁、语言场合与选择、语言态度与选择等四方面的内容构成,并探讨了图瓦语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所体现的变迁及其意义。图瓦人名和亲属称谓词不仅保留了图瓦语言文化的传统与习俗,同时也体现着俄罗斯语言文化特点。部分图瓦人取俄罗斯名或者带有俄语人名或俄罗斯文化特点的名字。日常生活中,图瓦人的部分亲属称谓词也使用俄语亲属称谓词。对于图瓦人来说图瓦语和俄语有各自的使用功能。图瓦人的语言态度与选择也表明他们对图瓦语和俄语的重视以及该两种语言对他们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日常生活领域体现出图瓦文化和俄罗斯文化接触和交融背景下的图瓦语传承与变迁以及多元文化共存的现象。通过上述内容与分析,本文重点探讨了图瓦文化与俄罗斯文化接触对图瓦语形成的影响与变迁。以图瓦文化与俄罗斯文化接触为前提的图瓦语言文化变迁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文化涵化现象较突出。图瓦语变迁体现了图瓦文化接受和适应俄罗斯文化的部分特征。不仅如此,俄罗斯图瓦人采借俄罗斯文化并将其与图瓦文化进行有机整合,从而促进了图瓦—俄罗斯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民族语言研究不仅是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借鉴依据,也符合国家发展、国际间人文交流政策导向。同时,民族语言研究对构筑人类共有精神家园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图瓦语个案研究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伊文[3](2020)在《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姓名调查与分析 ——以华侨大学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中文夏令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中文夏令营的中文姓名调查为课题,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华侨大学的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中文夏令营学员的中文姓名及其姓名中的语言特征、姓名中包含的中华文化内涵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回收以后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中文姓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们的某种信仰、习俗、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等因素。菲律宾是华人聚居的国家,许多菲律宾华裔青少年都有中文姓名,通过对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姓名的调查,来反应出姓名特点及其包含的社会文化内涵。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姓名应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除了重名外,其他像采用生僻字、异体字的现象也很凸出。姓名不仅仅是代表个人的符号,它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姓名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当,势必造成生活工作上的诸多不便。姓名读音方面存在误读、多音字、异读词等,这些情况不仅影响社会交际、而且给邮政、公安等部门的工作和信息处理带来麻烦,为了避免将来在生活和工作中因姓名带来困扰的局面,针对以上情况,本调查提出了对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姓名使用的一些建议。
王鑫蕊[4](2020)在《俄罗斯人名的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从开始使用语言时,命名便应运而生了。姓名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语言文字的演进也促进了姓名称谓系统的发展。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姓名,人的名字伴随人的一生,名字不仅是区别个体的标记,是一种语言符号,还具有丰富的涵义,取名是融合民族、个性特点、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复杂过程。俄罗斯人名的结构颇具特点。俄罗斯人独特的取名习俗,特殊的人名结构都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特质。俄罗斯人名具有丰富的修辞色彩,名字借助词缀手段构成的变体可以表达各种细微的情感意味。人名和与人名相关的各类修辞格共用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达手段。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专有名词还可用于象征意义。人名这一语言符号,也可以作为交际—语用单位,用作称呼语。人名的使用不是随意的,应考虑诸多因素,如社会距离、相对权势关系,以及言语礼节规范等等。由此可见,人名这一课题不仅在专名学层面,在语言文化学、修辞学、语用学等层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由绪论、四章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论证了论文的现实意义和新意,描述了研究对象的特征,介绍了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章是“相关理论概述”,该章研究了专名学和俄语人名学理论,探讨了俄罗斯人名与文化的联系,梳理了俄罗斯和我国语言学界对俄罗斯人名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俄罗斯人名系统概述”,该章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名字,姓氏和父称的产生和发展、形态结构特点、变格规则与文化内涵,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俄罗斯人名的三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深厚的文化蕴藏。第三章是“俄罗斯人名的修辞特点”,该章以文艺作品为主要语料,探究人名通过构词法产生的派生形式和特殊变体——绰号所具有的修辞色彩,分析人名用于各类修辞格而达到的修辞效果以及人名的象征意义。第四章是“俄罗斯人名的语用特点”,该章结合相关语用理论讨论了俄罗斯人名作为称呼语在交际中的选择和调整,人名的误用和纠正,该章最后一部分还探讨了人名使用规范中父称和姓氏的时尚性和传统性问题,对当今俄罗斯社会中人名的“去父称化”趋势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结论部分对总体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概述了对人名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参考文献包含作者撰写论文时所使用过的各类科学文献。
何玉梅[5](2019)在《《镜花缘》名号语汇的文化透视》文中认为姓名字号是人生的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区别个人的标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王建华认为:人名是显性式样和隐形式样的综合体。显性式是指人名的结构模式,隐形式是指人名背后反映的文化。人名不仅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道德观、价值观、信仰习俗、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和价值趋向,还反映着个人的文化底蕴、性格特征。文章从人名的外部结构到内部寓意多方面深层次地探索,依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式,结合人名横面研究和纵面研究方式,在文化语言学相关的的理论指导下,采用了数据统计、共时研究、历时研究、文献引证、静态描写等方法,对《镜花缘》中名号的结构、取义、名字的文化背景、以及命名习俗等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展现《镜花缘》名号的语言魅力。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论绪论部分阐述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是阐述了中国人名的形式特点,第二章是对《镜花缘》中人名的语言形态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镜花缘》中名号的取义方式以及名号背后的社会文化烙印进行探究,第四章阐述了《镜花缘》中名号的文本功能,主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的功能和表达作者态度的功能进行描写。第五章结合《镜花缘》名号对中国人名的发展做了简单的阐述,从人名结构的传承与革新和名号的佳名种种两方面描述,介绍人名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一个部分是结论,此部分是对本文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
张亚晴[6](2019)在《来疆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文中提出中文姓名是留学生亲近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第一步,合适的中文姓名有助于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适应留学生生活及学校教学管理。新疆因其地缘优势,吸引了众多中亚留学生来疆学习汉语。研究中亚留学生的中文姓名和对中文姓名的态度,可以相应地体现出中亚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和接纳程度,以及中国文化对中亚留学生的影响。从中总结出的命名方法和技巧,还可以给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帮助。本文以新疆大学及新疆师范大学的中亚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考察来疆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使用情况及对中文姓名的态度,分析来疆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来源,中文姓名用字及文化分析,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选择倾向性、对中文姓名的认可度及中文姓名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对中亚留学生取中文姓名的参考及建议。
魏学琴[7](2019)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注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篇构成中,古诗文篇目作为凝聚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占了相当一部分比重。古诗文注释对理解古诗文文本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借助注释,教师和学生对古诗文教学的任务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古诗文承载的教育价值才能得到彰显。因此,注释的质量影响教学的质量,只有注释准确、到位,学生才能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获得古诗文该有的文本熏陶与教育。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使用的方法。第一章对“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注释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注释数量及注释内容两个角度的对比,从中发现变化所在,并对变化作出理性的原因分析。第二章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特色及从中体现的教育理念。第三章提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尚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从编写和教学两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的编写和使用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总结与反思。本文立足于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研究,以期通过深入地梳理、对比和研究,对这版教材的古诗文注释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把握,发现选文及注释的审定、更新与进步,总结其中的规律和特点,领会教材编订专家的用意和努力。同时,也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些许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即全面研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相较于传统版本之特点,从多个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从使用角度提出的一些建议或对使用者有所裨益。
朱奥雪[8](2019)在《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都有飞速发展,而在华外国留学生的中文名使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留学生中文名既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产物,本文以语用学为基本理论,结合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了303位在华学习汉语外国留学生的中文姓名。结合对留学生中文名使用情况的调查,归纳出留学生中文名的四种语用功能:指别功能、称唤功能、认同功能和情感功能,同时留学生中文姓名具有丰富的表达特征。语音方面,非音译中文名最常见,发音多选用开口度低的韵母,发音响度低,异声调组合占优势,声韵搭配方式多样;语法方面,音译单纯词中文名和前加式中文名为其特有现象;语义方面,与本名含义没有关系的中文名居多,语义上大都寄托着命名者的美好期盼和祝愿,具体可分为十类,从文化结构上看,汉语姓氏是留学生中文名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辞格方面,主要以借喻、引用和谐音等三种修辞手段为主进行中文名含义的表达;用字方面,笔画数8的汉字数量最多,选用的汉字只有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全包围和半包围6种结构,高频用字体现出留学生中文名在选用上有较强的性别意识。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中国教师和留学生的访谈,论文还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分析留学生中文名功能和语言特征形成的原因。最后,通过对留学生中文名语境因素的分析和表达特征的描述给对外汉语教师提出建议。
颜晓英[9](2019)在《传播学视野中的《四川藏区文化艺术》(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节选自《四川藏区文化艺术》第一章,这一章主要涉及四川藏区的文学。四川藏区的文学是从藏族文化母体中脱胎而出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学。该翻译项目有助于外界了解四川藏区的文学成就,推动四川藏区本土文学“走出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翻译材料中人名种类繁多,包括外国藏学家、近现代藏族学者、藏族文学中的人物、当代文人和当代普通藏族人等。如何将这些人名进行恰当的翻译,这是本次翻译项目的难点之一。该翻译材料内容是四川藏区的文学,其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这些有丰富藏文化内涵的词该如何翻译是该翻译项目的难点之二。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阐释翻译,认为翻译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目标受众的期望和需求是译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次翻译项目的目标受众设定为对藏文化感兴趣的国外学者。目标受众的基本需求是获取准确的藏文化信息,期望翻译符合一定的规范。不准确、不规范的翻译,会成为噪音干扰目标受众的理解。翻译时译者作为传播者和把关人应考虑目标受众的期望和需求,根据受众的需求和期望进行取舍或翻译。在人名和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应首先考虑选择在英语世界约定俗成的翻译,以保证翻译准确和符合规范,避免噪音对受众理解的干扰。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译者,她/他有义务将中国四川的藏文化传播到英语世界去。因此,在涉及藏族人名和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尽量体现藏族特色。就藏族人名翻译而言,藏族人名的翻译应具有藏族特色,译者采用拉丁转写藏族人名。一般来说,在受众需求和期望与传播藏文化之间尽量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法,即约定俗成+拉丁转写,必要时在译文后附录人名背后的文化内涵。就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而言,译者同样要履行传播藏文化的职责,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望。鉴于本次翻译项目的目标受众是对藏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他们有要了解藏文化的期望。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应尽量传播其藏文化信息,体现藏文化特色。因此,译者对藏文化负载词采用整体移植的方法。但翻译是一个跨文化的信息传播过程,目标受众认知结构不同于中国读者,整体移植会使目标受众难以理解文化负载词及其含义。译者采用加注的方法则可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使目标受众能理解文化负载词的内在含义,拓展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增进对异域文化的了解。总的来说,译者采用移植+注的方法,既保留了文化负载词原有的文化内涵,又增加了整个译文的可读性,增进了目标受众对藏文化的了解。本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项目的介绍,包括项目背景、意义和要求;第二部分是对翻译过程描述,详细介绍了译前准备、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涉及项目的难点和解决方法;以及第四部分结语,报告的研究结论及部分心得体会。
敖日格乐[10](2017)在《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名是人们相互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符号,也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它映射着社会风俗习惯、民族关系、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时代特征、民族特征、语言特征及文化传统。人名也是社会每个成员的标记,在很大程度上映射着社会成员的思维模式、民族信仰以及人们的心理、审美观念。蒙古族人名体现着蒙古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本文以内蒙古蒙古族人名为研究对象,从命名方式、习俗、文化以及语言学的视角进行探讨。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人名的起源、人名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研究方法,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部分介绍了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特点以及文化内涵,本部分首先谈到了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特点,主要从内蒙古蒙古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取名,根据美好向往和意愿等象征内容取名,根据主观愿望取名,用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取名,以佛教、宗教和其他民族的名字命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次探讨了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文化内涵,主要从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思维心理特征、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时代特点、内蒙古蒙古族人名的地域特点、内蒙古蒙古族人名的宗教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语言特征以及结构变化。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结构类型、变化情况及其原因,这部分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交往、教育因素、宗教文化信仰程度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的结语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梳理。
二、丰富多彩的人名 积蕴深厚的文化——读《中国人名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富多彩的人名 积蕴深厚的文化——读《中国人名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 ——以图瓦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文化变迁相关研究 |
二、国外图瓦语相关研究 |
三、国内图瓦语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图瓦人与图瓦语 |
第一节 图瓦人历史与现状 |
一、历史记载 |
二、关于图瓦人的名称 |
三、图瓦人现状 |
第二节 图瓦语历史与现状 |
一、时代背景 |
二、图瓦语现状 |
小结 |
第二章 教育与图瓦语变迁 |
第一节 语言与教育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一、学前教育相关规定 |
二、克孜勒市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初中等教育 |
一、第W混合学校 |
二、第E民族学校 |
三、图瓦语老师 |
第四节 高等教育 |
一、高等教育相关规定 |
二、克孜勒市高等教育 |
第五节 教科书 |
一、图瓦语教科书内容分类 |
二、图瓦语教科书内容分析 |
三、双语教材 |
小结 |
第三章 媒体与图瓦语变迁 |
第一节 语言与媒体 |
第二节 纸媒体语言 |
一、唐努图瓦共和国时期《真理报》 |
二、苏联时期《真理报》 |
三、俄罗斯联邦时期《真理报》 |
第三节 电视媒体语言 |
一、图瓦语和俄语电视新闻内容分类 |
二、图瓦语和俄语电视新闻节目语句和有声语言分析 |
第四节 网络媒体语言 |
一、网络新闻语言 |
二、字母?、?、? |
三、缩略词 |
小结 |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与图瓦语变迁 |
第一节 语言与日常生活 |
第二节 人名和亲属称谓变迁 |
一、人名变迁 |
二、亲属称谓变迁 |
第三节 语言场合与语言选择 |
第四节 语言态度与语言选择 |
小结 |
结论 |
一、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 |
二、文化接触下的语言变迁表现形式 |
三、文化接触对语言变迁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姓名调查与分析 ——以华侨大学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中文夏令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内对汉语姓名学的研究 |
二、姓名学在国外研究动态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姓名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第二节 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基本信息 |
二、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语言文化背景 |
三、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中文姓名使用情况 |
第三章 华裔青少年中文姓名的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汉语姓名的构成 |
一、汉语姓名的一般形式 |
二、汉语姓名中的结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姓名与语音 |
一、音节、声调 |
二、多音的情况 |
三、指导与建议 |
第三节 姓名与词汇、语法 |
第四节 姓名的实际应用 |
一、重名现象的表现 |
二、取名效果的评析 |
第四章 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分析 |
第一节 姓名的性别差异 |
一、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男女性别用字统计 |
二、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姓名的价值取向 |
一、姓名的用字 |
二、认祖与联宗 |
第三节 姓名中的地域表现 |
一、风俗习惯的不同 |
二、地理历史原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4)俄罗斯人名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价值和新意 |
四、论文的理论依据及语料来源 |
五、论文结构 |
1.相关理论概述 |
1.1 俄语人名学 |
1.2 俄罗斯人名与文化的联系 |
1.3 俄语人名学研究现状 |
1.3.1 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课题的研究 |
1.3.2 我国学界对该课题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2.俄罗斯人名系统概述 |
2.1 名字的发展过程、形态结构与文化内涵 |
2.1.1 名字的发展过程 |
2.1.2 名字的形态结构及变格 |
2.1.3 名字的文化内涵 |
2.2 父称的发展过程、形态结构与文化内涵 |
2.2.1 父称的发展过程 |
2.2.2 父称的形态结构及变格 |
2.2.3 父称的文化内涵 |
2.3 姓氏的发展过程、形态结构与文化内涵 |
2.3.1 姓氏的发展过程 |
2.3.2 姓氏的形态结构及变格 |
2.3.3 姓氏的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3.俄罗斯人名的修辞特点 |
3.1 俄罗斯人名本身的修辞色彩 |
3.1.1 俄罗斯人名通过构词法产生的修辞色彩 |
3.1.2 人名的特殊变体——绰号的修辞色彩 |
3.2 俄罗斯人名构成的修辞格 |
3.2.1 隐喻(метафора) |
3.2.2 比喻(сравнение) |
3.2.3 代称(антономазия) |
3.2.4 讽刺(ирония) |
3.2.5 提喻(синекдоха) |
3.2.6 呼告(риторическое обращение) |
3.2.7 首语重迭(анафора) |
3.2.8 对比(антитеза) |
3.2.9 重复(повтор) |
3.3 俄罗斯人名的象征意义 |
本章小结 |
4.俄罗斯人名的语用特点 |
4.1 俄罗斯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1 交际主体的社会角色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2 交际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3 交际目的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4 交际基调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5 交际方式和场合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1.6 交际手段与人名称呼语的选择 |
4.2 人名称呼语的调整 |
4.2.1 人名称呼语随着交际主体变化而调整 |
4.2.2 人名称呼语随着交际过程发展而调整 |
4.2.3 人名称呼语的误用与纠正 |
4.3 人名使用中的时尚性与传统性 |
4.3.1 父称使用中的时尚性与传统性 |
4.3.2 姓氏(复姓)使用中的时尚性与传统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镜花缘》名号语汇的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镜花缘》研究现状 |
二、名号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名号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人名的形式特点及其文化心理透视 |
第一节 中国人名形式特点 |
一、具有音乐性 |
二、注意节奏感 |
三、利用同音或谐音命名 |
四、字形离合 |
第二节 中国人名文化心理透视 |
一、认同心理 |
二、从众心理 |
三、求美心理 |
第二章 《镜花缘》中名号语汇的构成及其特征 |
第一节 《镜花缘》名号语汇的构成 |
一、基本语汇 |
二、一般语汇 |
第二节 《镜花缘》名号语汇的词类特征 |
一、名词 |
二、动词 |
三、形容词 |
四、数词 |
第三章 《镜花缘》中名号的词法形态及其语义文化内涵 |
第一节 《镜花缘》名号语汇的单纯词 |
一、单音节名号 |
二、双音节名号 |
第二节 《镜花缘》名号语汇的合成词 |
一、多音节名号 |
二、其他类型 |
第四章 《镜花缘》名号的取义理据及其社会文化烙印 |
第一节 《镜花缘》名号的取义理据 |
一、以植物相关的词语起号命名 |
二、以动物相关的词语起号命名 |
三、以颜色相关的词语起号命名 |
四、以道德相关的词语起号命名 |
五、以季节相关的词语起号命名 |
六、以人体部位或与人体特征有关的词语起号命名 |
第二节 《镜花缘》名号的社会文化烙印 |
一、社会时代的烙印 |
二、生活地区与自然环境的烙印 |
三、社会生活经历的烙印 |
四、社会阶层和身份的烙印 |
第五章 从《镜花缘》名号看中国人名的发展 |
第一节 《镜花缘》人名结构的传承与革新 |
第二节 《镜花缘》名号的佳名种种 |
一、寄托父母心理期待 |
二、遵从传统文化 |
三、创新的命名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来疆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调查点概况及样本对比分析 |
2.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现状 |
2.1 中文姓名来源 |
2.2 中文姓名的变更 |
2.3 中文姓名与母语名的语音语义关系 |
3.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使用情况分析 |
3.1 中文姓名来源与社会变项的关系 |
3.2 中文姓名使用情况 |
3.3 中文姓名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 |
4.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用字及文化分析 |
4.1 姓氏用字及文化分析 |
4.2 名字用字及文化分析 |
4.3 单双名及叠音名分析 |
5.中亚留学生对中文姓名的态度分析 |
5.1 姓名选择倾向性 |
5.2 中文姓名认可度 |
6.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留学生姓名表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留学生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部编本”与人教版古诗文篇目注释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古诗文篇目及注释数量对比 |
第二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重合古诗文篇目注释内容对比 |
第三节 “部编本”注释变化原因分析 |
第二章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特色及教育理念 |
第一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特色 |
第二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教育理念 |
第三章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不足及编写和使用建议 |
第一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不足 |
第二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编写建议 |
第三节 “部编本”古诗文篇目注释的使用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谢辞 |
个人简介 |
(8)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姓名研究 |
1.2.2 中外姓名对比研究 |
1.2.3 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留学生中文名语用功能和表达特征 |
2.1 语用功能 |
2.1.1 指别功能 |
2.1.2 称唤功能 |
2.1.3 情感功能 |
2.1.4 认同功能 |
2.2 表达特征 |
2.2.1 语音特征 |
2.2.2 语法特征 |
2.2.3 语义特征 |
2.2.4 辞格特征 |
2.2.5 用字特征 |
第3章 留学生中文名的形成语境 |
3.1 语言语境 |
3.1.1 语音语境 |
3.1.2 语法语境 |
3.1.3 语义语境 |
3.1.4 修辞语境 |
3.1.5 汉字语境 |
3.2 情景语境 |
3.2.1 参与主体 |
3.2.2 用名需求 |
3.2.3 命名方式 |
3.3 文化语境 |
3.3.1 地区差异 |
3.3.2 宗教信仰差异 |
3.3.3 性别差异 |
第4章 给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9)传播学视野中的《四川藏区文化艺术》(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1.Attraction of bound-in tourists from other countries or regions |
1.2.2.Promotion of Tibetan Culture’s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
1.2.3.More Concerns with Sichuan’s Tibetan Area |
1.3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hase |
2.1.1 Goals and Content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1.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2.1.3 The Coefficient of Difficulty |
2.1.4 Methods and Pla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2 While-translation Phase |
2.2.1 Project Scheduling |
2.2.2 Translation Tool Application |
2.2.3 Quality Controlling |
2.3 Post-translation phase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1 Names of People |
3.1.2 Culture-loaded Words |
3.2 Solutions to the Difficulties from Mass Communication |
3.2.1 Overview of Mass Communication |
3.2.2 Audiences and Communicators |
3.2.3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
3.2.4 Translators and Audiences |
3.2.5 Audiences in the Project |
3.2.6 A Translator in the Project |
3.2.7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People |
3.2.8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10)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人名的起源 |
(二)人名与文化的关系 |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方法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一、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一)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特点 |
1. 根据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取名 |
2. 根据颜色和数字取名 |
3. 根据美好向往和意愿取名 |
4. 根据主观愿望取名 |
5. 根据有纪念意义的事件起名 |
6. 根据其他民族的名字命名 |
(二)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文化内涵 |
1. 民族特征 |
2. 时代特征 |
3. 地域特征 |
4. 宗教特征 |
5. 心理特征 |
6. 性别特征 |
二、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语言特征及其变化 |
(一)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的语言特征 |
1. 语音结构特点 |
2. 词汇构成特点 |
(二)内蒙古蒙古族人名语言结构变化 |
三、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结构类型、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
(一)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结构类型 |
1. 简单名 |
2. 复合名 |
3. 混合名 |
4. 外来名 |
(二)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变化情况 |
(三)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变化原因 |
1. 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
2. 民族交往因素 |
3. 教育因素 |
4. 宗教文化信仰程度影响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人名录 |
附录 2 蒙古秘史——蒙古族人名录(节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丰富多彩的人名 积蕴深厚的文化——读《中国人名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庸小说人名研究[D]. 李超. 山东大学, 2021
- [2]文化接触与语言变迁 ——以图瓦语为例[D]. 娜荷芽.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姓名调查与分析 ——以华侨大学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中文夏令营为例[D]. 郑伊文. 华侨大学, 2020(01)
- [4]俄罗斯人名的语言学研究[D]. 王鑫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镜花缘》名号语汇的文化透视[D]. 何玉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来疆中亚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D]. 张亚晴.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7]“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篇目注释研究[D]. 魏学琴. 宁夏大学, 2019(02)
- [8]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D]. 朱奥雪. 浙江科技学院, 2019(08)
- [9]传播学视野中的《四川藏区文化艺术》(节选)翻译报告[D]. 颜晓英.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内蒙古蒙古族人名命名研究[D]. 敖日格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