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效果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阎世江,房雅丽,张治家[1](2021)在《一种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在玉米上的应用》文中认为为研究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选择山西省晋中市东阳基地作为试验地点,设置8个处理,包含常规种子包衣、常规种子包衣+VDAL原粉1 g喷施、常规种子包衣+VDAL原粉3.33 g喷施、常规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50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种子包衣+VDAL原粉1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原粉3.33 g喷施、VDAL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50 g喷施。结果表明,在常规包衣的基础上施用VDAL原粉及VDAL水溶肥后产量有所提高;采用VDAL包衣的产量较常规包衣的处理产量增高;应用VDAL包衣后,采用VDAL原粉及VDAL水溶肥后可以显着提高玉米产量,VDAL种子包衣+VDAL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处理每公顷产量达13 482 kg。总之,施用VDAL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着促进和提高作用,可为今后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葛欣[2](2021)在《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黑龙江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和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大豆幼苗生长,限制了大豆品种产量潜力发挥。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可以调控正常供水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还可显着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干旱胁迫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DA-6和褪黑素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高、环境友好,在作物生产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培养大豆至V2开始控制土壤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50%模拟干旱,在达到土壤目标含水量时叶面喷施100μmol·L-1褪黑素和DA-6种子包衣处理,同时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80%)也进行了同样浓度褪黑素喷施和DA-6种子包衣处理,研究了DA-6和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1.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幼苗生长,这种促进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更显着。干旱胁迫导致大豆幼苗生长相关形态指标和干物质积累显着下降,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DA-6包衣处理株高、根长和叶面积分别提高了9.67%、11.22%和34.54%,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株高、根长和叶面积分别提高了15.55%、6.37%和32.10%。2.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可有效提高大豆幼苗抗旱能力。干旱胁迫下抗氧化关键酶活性(SOD、POD、CAT)提高,ASA和GSH循环能力增强,H2O2和O2-含量下降,膜质过氧化程度显着降低。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对大豆幼苗抗氧化关键酶活性、活性氧含量和膜质过氧化无显着影响。3.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幼苗光合作用能力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更显着。干旱胁迫导致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参数显着下降,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DA-6包衣处理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4.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收获期大豆单株粒重的提高。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分别提高了3.19%和4.78%、1.65%和11.52%、4.18%和8.37%。干旱胁迫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上述指标分别提高了7.69%和15.38%、9.24%和16.59%、6.91%和14.14%。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人为,DA-6包衣处理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和效益提高幅度更大,且成本极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蒲军[3](2021)在《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是我国水资源和生态安全的屏障。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整体上植被活动趋于向好,但大部分草地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局部有恶化的态势。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高寒草原和草甸的优势种,同时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广泛使用的优质豆科牧草。利用种源补播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草地退化,但裸种补播存在种子出苗率低、易被动物采食以及箭筈豌豆成熟后果荚易开裂不利于种子收获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不同的种子包衣剂对2种牧草出苗的影响以及抗裂荚剂和不同收获时间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包衣方案6为最佳的种子包衣剂配方。该配方同时含有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同时对比不同药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现垂穗披碱草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有所差异。2.筛选出抗裂荚剂方案7为最佳的抗裂荚剂配方。结果表明,不同方案的抗裂荚剂对箭筈豌豆种子的萌发情况无显着差异,方案7对箭筈豌豆果荚的裂荚率和裂荚力分别有显着的降低和提高的作用。3.盛花25 d后箭筈豌豆种子质量趋于稳定。随着盛花后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现出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而种子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盛花后25~30 d之间。
胡潇军[4](2020)在《河北省深泽县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调查及化学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2019年初入侵中国,目前在我国主要危害玉米田。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速度快、突发为害重和防治难度高等特点。根据实验室前期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调查及防治试验,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2020年9月17日~2020年10月24日,采用棋盘式5点调查法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桥头乡不同生育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危害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喜食三叶一心期玉米,3~4龄幼虫喜食七叶一心期玉米。危害严重的地块百株虫口数为50头/百株,百株危害率达到70%。(2)2019年5月29日~2019年6月1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七乡测试了 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结果显示,药后72 h,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g/667m2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 g/667 m2防效较好,分别为93.2%和94.2%。采用室内浸虫法对4种杀虫活性成分的不同剂型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剂型的氯虫苯甲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排序为: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不同剂型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排序为:微乳剂>水乳剂>乳油;不同剂型的甲维·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排序为:悬浮剂>水乳剂;不同剂型的甲维·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排序为: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3)采用室内饲喂法和室内盆栽接虫法测试了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包衣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杀虫活性。播种后15 d,室内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包衣剂量为4 g/kg、2 g/kg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防效分别为100%、98.8%;播种后15 d,使用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对盆栽玉米植株进行接虫试验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包衣剂量为4 g/kg、2 g/kg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防效分别为96.6%、79.3%;播种后20 d,四氯虫酰胺添加芸苔素内酯种子包衣的玉米植株,防效提高20%以上,氯虫苯甲酰胺添加芸苔素内酯种子包衣的玉米植株防效提高10%以上。播种后30 d,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酰·噻虫嗪添加芸苔素内酯种子包衣的玉米植株防效均提高10%左右。(4)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对玉米株高、茎粗、单叶叶面积、根系干重进行测量,以评价种子包衣对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种子包衣,可以促进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植株的生长发育,添加芸苔素内酯后进一步促进了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邢艺凡[5](2020)在《高粱耐盐种衣剂的研制及其生理作用解析》文中提出本试验以辽杂19高粱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包衣剂的筛选,确定最佳种衣剂配方,经过盐胁迫下盆栽的验证,从种子萌发、幼苗生理生化等方面,揭示了盐胁迫下种子包衣对高粱萌发及幼苗的调控效应,为探究提高高粱耐盐性的有效途径以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抗坏血酸、褪黑素、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脯氨酸等外源调节剂的筛选,确定盐胁迫下水杨酸和脯氨酸作为种子包衣的有效成分对高粱萌发和幼苗生长最好,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到最佳种衣剂配方为水杨酸的添加量为7.8mg/L和脯氨酸的添加量为100mg/L。2.盐胁迫下包衣的高粱幼苗发芽率、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均显着高于未包衣的高粱幼苗,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3.盐胁迫下包衣的高粱幼苗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低于未包衣的高粱。盐胁迫下包衣的高粱幼苗的SOD、POD、CAT、APX活性显着高于未包衣,说明盐胁迫下高粱种子包衣可以显着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因此包衣处理的高粱幼苗具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了活性氧对膜脂的伤害,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4.盐胁迫下未包衣的高粱幼苗叶片和根部的Na+含量均显着高于包衣。Na+含量升高限制了高粱植株对K+的吸收,导致K+含量减少,包衣的高粱幼苗K+含量显着高于未包衣,且包衣的高粱幼苗K+/Na+比未包衣高,耐盐性更强。5.包衣高粱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着高于未包衣高粱幼苗,盐胁迫下包衣后的高粱幼苗积累渗透保护物质来抵抗渗透胁迫的伤害,降低盐带来的伤害。6.盐胁迫下包衣高粱的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未包衣。叶绿素含量减少导致高粱的光合荧光参数显着下降,盐胁迫下包衣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显着高于未包衣,且胞间CO2显着低于未包衣。盐胁迫下包衣高粱幼苗叶片的NPQ(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淬灭)上升,启动热耗散系统将过多的光能以热耗散的形式消耗,提高了光保护能力。盐胁迫下包衣处理的高粱幼苗叶片的qP(光化学淬灭系数)高于未包衣处理,光合活性较高。
周茂超[6](2020)在《复合生物种衣剂的创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之一,因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量的蛋白质等而具有很高的经济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土传病害的侵染,玉米茎腐病又称茎基腐病或青枯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也是我国玉米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在农业中,对于土传病害的防治一般采用施加化学农药的方法。但是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导致环境大范围的污染,因此减少或者代替化学农药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得到普遍重视。种子包衣技术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玉米种衣剂大多数是农药型种衣剂,市场上许多种衣剂产品存在药剂老化、性状不稳定、包衣脱落率高等问题,并且微生物在玉米种衣剂上的应用比较少。因此研究生物种衣剂对于玉米病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从实验室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中筛选出既有生防作用又有促生效果的菌株,将其与其他助剂配制成环保的生物种衣剂,应用于玉米的盆栽种植中,探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本试验共挑选了24种不同的菌株,采用平板对峙试验筛选拮抗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菌株,共筛选到5株细菌和1株木霉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通过生理指标的测定,另外获得6株对玉米种子有促生潜力的芽孢杆菌,其具有产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的能力。综合抑菌和促生两种功能,确定TXM-1(Bacillus velezensis)和TXM-2(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分别作为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将具有抑菌作用的TXMT-3(Trichoderma reesei)与具有促生能力的TXM-7(Bacillus cereus)复配(菌株可共生),两者协同作用。通过玉米种子的发芽盆载试验,筛选出两者的最佳比例作为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2、从成膜时间、包衣均匀度和包衣脱落率三个方面研究成膜剂的理化性质,本试验挑选了90:10、60:40、30:70、10:90四种比例用于下一步研究。通过不同比例的成膜剂进行玉米种子的发芽试验和菌株活性试验,研究其对玉米苗期生长和种衣剂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SA:PVA=1:9的成膜剂不仅对玉米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还能使菌株活性下降缓慢。另外,本试验还研究了菌剂与成膜剂按比例混合后的动态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通过测定菌株活性,确定了5种种衣剂与微生物菌剂的成分比例,并且估算出生物种衣剂的常温贮藏时间至少为两个月。3、试验最终获得四种兼具拮抗病原菌和促进玉米苗期生长功能为一体的生物种衣剂(BSCA-1、BSCA-2、BSCA-3、BSCA-4和BSCA-5),其配方为:分别以TXM-1、TXM-2、TXMT-3、TXMT-3与TXM-7(1:4和3:2)两种比例为活性成分,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成膜剂,膨润土和苯甲酸钠为助剂。将5种生物种衣剂应用于盆栽试验中,发现都能够促进玉米的苗期生长。经过BSCA-1、BSCA-2、BSCA-3、BSCA-4处理后,种子初期生长的POD酶活性都有提高;经BSCA-1、BSCA-2、BSCA-3、BSCA-5处理后,玉米苗期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经5种种衣剂处理后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综合玉米生长的生理指标,其中效果最好的是BSCA-1。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芽孢杆菌和木霉菌构建的生物种衣剂在拮抗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同时可对玉米苗期生长有促进作用,揭示了其在玉米种植中具有替代化学种衣剂的潜力。4、BSCA-1在玉米种植中,结果显示出其出色的应用效果。本文又将其活性成分TXM-2应用于菠菜和生菜两种作物,验证其促生和抑菌作用。结果显示TXM-2在生菜上具有抑制病害侵染的作用,又将它与实验室存储的其他病原菌做平板对峙试验,发现了它的广谱抑菌性,揭示了其在作物种植中作生物防治菌剂的潜力。对经过TXM-2处理后的土壤作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与CK相比较都有所提高,并且OTUs数与对照相比提高了4.96%,说明TXM-2菌株可能具有招募其他微生物共同促进作物生长的能力。
蒋丽婷[7](2020)在《野牛草种子抗旱包衣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水资源的缺乏使城市绿化建设逐渐由耗水型转变为节水型。筛选抗旱强、需水量少、生态适应性广的地被植物,以及探索高效的种子改良技术是水资源缺乏地区绿化建设的关键。种子包衣技术可以通过促进种子发芽、提高种子抗逆性来保障植物的生长,从而使植物在干旱的胁迫条件下顺利建植,在“节水型”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种子为研究材料,对种子进行去颖,然后筛选制备野牛草抗旱包衣剂所需的成膜剂、非活性成分、抗旱活性成分以及其他相关活性成分,对野牛草种子进行悬浮包衣以及丸粒化包衣。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野牛草品种与是否去壳在种子发芽势等发芽指标的影响上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去颖对‘Bowie’、‘Texoka’的发芽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其中‘Texoka’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第三天发芽势达到了60.67%,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为原来的5.09倍、8.61倍、11.94倍。2.野牛草抗旱悬浮种衣剂的最终成分配方为:2%的聚乙烯醇、0.3%的OP-10、0.1%的MF、0.05%的NXZ、0.2%的PE-100、0.1%的海藻酸钠、0.1%的胭脂红、0.01 mg/L的油菜素内酯、50 mg/L的赤霉素、50mg/L的萘乙酸、0.01%的聚磷酸铵、0.01%的黄腐酸、10 mg/L的硫酸锰、5 mg/L的硫酸锌和0.1%的聚丙烯酰胺。3.野牛草种子丸粒化包衣:“凹凸棒土+硅藻土”、“凹凸棒土+硅藻土+蛭石粉”、“凹凸棒土+硅藻土+滑石粉”和“凹凸棒土+硅藻土+活性炭粉”四种处理后的丸粒化种子发芽时间延迟,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推测填充剂对种子的透气性造成了一定影响,进而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在肥料包衣实验中发现1%的尿素包衣对种子发芽促进效果最好。
曲芳[8](2019)在《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种子包衣处理技术是种子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和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大农业时代,对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包衣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可以保证籽粒大小的均匀性,有利于机械化播种;减少苗期患病几率,抵御田间病虫害侵蚀;促进种子幼苗茁壮生长,保证苗株整齐划一;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种子加工产业和国内市场需求对种子包衣质量、包衣工艺和包衣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推动了国产种子包衣设备机械结构的全面改革。为解决现有国产批次式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存在的种子包衣不均匀、破碎率高、关键部件搅拌叶片粘黏磨损严重等问题,将利用仿生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与利用离散单元法分析散粒体的搅拌机理二者结合,为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设计了一种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的仿生搅拌叶片,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影响搅拌装置性能的结构与作业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并对安装仿生搅拌叶片的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和安装平面搅拌叶片的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得到两种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发芽指标以及苗期植株性状特征,比较两种包衣搅拌装置的包衣效果,验证新型包衣搅拌装置较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在包衣质量上的优越性,为包衣设备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技术理论支持,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大豆包衣机搅拌装置的特点,在假设基础上建立了包衣前、后大豆种子颗粒在搅拌装置内的运动模型,并对搅拌过程中的大豆种子颗粒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同时,利用Hertz和Mindlin-Deresiewicz理论对包衣前、后大豆种子颗粒与搅拌叶片接触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进行分析,得出搅拌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均与搅拌叶片平均曲率半径ρy有关,可以通过减小搅拌叶片平均曲率半径ρy,即用曲面搅拌叶片代替平面搅拌叶片的方法,来减小包衣前、后大豆颗粒和搅拌叶片接触过程中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进而减小大豆种子颗粒包衣过程中的损伤和破碎。(2)利用三维光学测量仪对唐冠螺壳体进行体表特征三维逆向扫描,获取唐冠螺壳体曲面分层切片数据和体表点云数据。扫描后共获得38054个点,1270条边,612个面,400001个网格三角形和1个实体。利用NX Imageware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曲面拟合,调整偏差至许用范围,并对坏点或拟合不理想的点重新进行数据采集,选取一个曲率变化较均匀,适用于制作仿生搅拌叶片的曲面结节,来构建搅拌叶片模型。再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仿生搅拌叶片实体化模型,调整偏差后试制仿生搅拌叶片。(3)当转速为25 r/min,相位差为90°,旋转角为65°,总搅拌时间为9.2 s时,对安装仿生搅拌叶片和平面搅拌叶片的两种搅拌装置作离散元仿真对比分析,得出包衣后的大豆种子颗粒与仿生搅拌叶片碰撞后,沿多方向、多角度继续运动,并与其他大豆种子颗粒继续发生碰撞,完成颗粒间碰撞、搓擦、粘附种衣剂,增强了大豆种子包衣效果;包衣后的大豆颗粒与平面搅拌叶片碰撞后,只沿着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与其他大豆种子颗粒继续碰撞的几率较小。达到搅拌均匀状态以后,颗粒搅拌的均匀度由变差系数来评定,仿生搅拌叶片作用下变差系数为1.89%,平面搅拌叶片作用下变差系数为2.53%。仿生搅拌叶片搅拌作业时,变差系数更小,包衣后大豆颗粒在仿生搅拌叶片搅拌作用下,互相接触的颗粒数目间差异更小,搅拌均匀性更好。(4)在转速为25 r/min,相位差为90°,旋转角为65°,搅拌时间为9.2s时,分别利用安装仿生搅拌叶片的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和安装平面搅拌叶片的现有包衣搅拌装置作样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其包衣合格率为93.26%,包衣破碎率为0.089%;利用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其包衣合格率为95.07%,包衣破碎率为0.072%,满足种子包衣质量要求,且仿生搅拌叶片与平面搅拌叶片包衣效果相比,包衣合格率提高1.81%,包衣破碎率降低0.017%,验证了仿真结果的真实性与可行性。(5)以转速nj,相位差β和旋转角αj为试验因子,以包衣合格率和包衣破碎率为试验指标,选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对影响搅拌装置性能的结构与作业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各参数对包衣合格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转速、相位差和旋转角;对包衣破碎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旋转角、相位差和转速。在旋转角为65°,相位差为86°~93°,转速为26~32 r/min的参数组合条件下,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可以实现包衣合格率≥95%,包衣破碎率≤0.1%的包衣要求。试验范围内影响多目标函数的参数优化组合为:相位差90°、旋转角65°、转速30 r/min,此时包衣合格率为95.47%,包衣破碎率为0.06%,属于包衣一等品,满足大豆种子包衣要求,且试验数值与优化数值对比可知,优化结果准确可信。(6)对平面搅拌叶片和仿生搅拌叶片作表面张力测量对比试验,得出平面搅拌叶片黏附功和临界表面张力较仿生搅拌叶片大,表明平面搅拌叶片表面更容易被种衣剂润湿,其表面的润湿性更好,更容易被种衣剂粘附。而仿生搅拌叶片不容易被种衣剂粘附,更适用于包衣搅拌作业。种衣剂在平面搅拌叶片上呈片状粘附,尤以靠近搅拌槽顶部,即喷洒种衣剂位置较近处,粘附程度较重;而种衣剂在仿生搅拌叶片上呈斑块状粘附,粘附位置靠近仿生搅拌叶片边缘位置,粘附程度较轻。仿生搅拌叶片利用唐冠螺这类海生贝类减粘的效应,可有效减少种衣剂对搅拌叶片表面的粘附。(7)以未包衣大豆种子为对照组ck,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为处理1,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后的大豆种子为处理2,实施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包衣搅拌装置处理较现有包衣搅拌装置处理在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上差异显着。在发芽指数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9.87%,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10.51%,处理1较处理2增长8.5%;在根鲜重指标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8.78%,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6.76%,处理1较处理2增长11.45%;在主根长指标上,处理1较对照组增长19.86%,处理2较对照组增长5.36%,处理1较处理2增长13.75%。且在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上,处理1、处理2与对照组在0.01水平上均差异显着,处理1和处理2在0.05水平上均差异显着。
王慰亲[9](2019)在《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中,直播早稻播种后易遭受低温胁迫而导致种子发芽、出苗率低,出苗困难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种子处理技术是指在播种前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种子,从而提高种子萌发性能和抗逆性的一种技术。评价和筛选不同种子处理技术在直播早稻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索其调控机理,对于保障直播早稻的“一播全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引发处理、两种包衣处理和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对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了作用效果较好的两种引发处理,分别为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通过测定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类型α-淀粉酶基因表达量,赤霉素和脱落酸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GA3和ABA的含量,呼吸速率,ATP含量和呼吸代谢酶活,对两种引发处理促进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早生快发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最后,结合华中地区大面积使用的早稻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一步评价了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幼苗生长、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直播早稻播种后遭遇了严重的低温胁迫,其播种后1-10天的土壤白天平均温度为18.8℃,夜间平均温度为12.7℃,最低温度仅6.3℃。低温胁迫显着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使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下降了17.7%,使水稻幼苗的根长、芽长、单根重和单芽重降低了82.6%-92.2%。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萌发出苗,且硒和水杨酸引发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相当。两种包衣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提升效果不理想,其可能的原因是包衣剂的疏水性成分抑制了种子的吸涨吸水过程。四种包衣+引发处理组合虽然显着促进了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但是其作用效果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相比并无显着差异。2.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引发处理使受赤霉素调控的α-淀粉酶基因OsRamy1A、OsRamy3B基因分别上调表达了6.7倍和7.1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和未处理相比,引发处理显着上调了赤霉素合成基因OsGA3ox1和OsGA20ox1的相对表达量,使种子中的GA3含量增加了86.8%-149.7%。此外,引发处理下调了脱落酸(ABA)合成基因OsNCED1的表达,使种子中的ABA含量下降了51.5%-57.0%。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可能是通过改变种子中GA/ABA的代谢平衡,并诱导相应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了淀粉代谢,加速了种子的萌发。3.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显着促进了种子萌发过程的呼吸代谢,使呼吸速率增加了76.5%-191.2%,使ATP含量增加了62.1%-63.0%。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发处理显着增加了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中糖酵解途径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和三羧酸循环中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水稻胚细胞的结构发现,低温胁迫下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种子胚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结构完整。表明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呼吸代谢的提升可能与提高糖酵解与TCA循环关键代谢酶活性,并加速线粒体和细胞器的提前修复和再合成有关。4.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均显着提升了直播早稻的发芽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的作用效果相当,引发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但是本研究选用的引发处理促进杂交稻品种萌发出苗的效果要优于常规稻品种。最终,引发处理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其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在不同种子处理和处理组合间表现最优。引发处理能显着促进低温胁迫下直播早稻的早生快发、促进幼苗的生长,并最终增加了直播早稻的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引发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出苗的调控作用是通过促进淀粉代谢、呼吸代谢和调控激素代谢水平来实现的。
钟长春[10](2019)在《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春大豆品种川豆16为材料,以钼酸铵、辛硫磷、芽孢杆菌含量为变量,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配制种衣剂,种子包衣后分别进行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复合生物种衣剂对春大豆种子活力、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适于大豆生产的复合种衣剂最佳配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未包衣种子(CK1)相比,包衣种子的发芽势可增加8.7%-13.0%,发芽率增加5.0%-8.8%,发芽指数可增加3.5%-12.5%,活力指数比对照增加显着,增幅可达12.6%-28.3%,发芽末期的形态指标也有较大优势。不同处理的种子SOD、POD、CAT活性有较大提高,其中CAT活性比对照差异极显着,MDA含量可降低5.8%-30.0%。表明用复合生物种衣剂处理大豆种子,可以避免种子活力的快速降低与种子贮藏物质的降解。(2)各处理种子田间出苗率比未包衣种子(CK1)增加5%-9.3%,幼苗干重最高增加20.3%,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也比对照有所提高。表明复合生物种衣剂能促进大豆种子出苗与调节幼苗的生长。种衣剂处理后,大豆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关键农艺经济指标增加幅度大,实际产量比未包衣种子高5.0%-23.0%。(3)建立不同指标与变量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着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以及因素贡献分析。结果显示种衣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影响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递减。种子田间出苗受变量的影响最大,所以选择田间出苗率作为寻找最优配比的主要依据。(4)以钼酸铵、辛硫磷、芽孢杆菌含量为变量,田间出苗率为试验结果建立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方程模型,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可靠性。三因素中对结果影响大小顺序为辛硫磷(X2)>芽孢杆菌(X3)>钼酸铵(X1)。三者最优组合为:钼酸铵6.8g/100mL,辛硫磷5.0g/100mL,枯草芽孢杆菌5.0g/100mL,田间出苗率最大为77.3%。(5)最终得到适于大豆生产的生物复合种衣剂的最佳配比:钼酸铵6.8g/100mL,辛硫磷5.0g/100mL,枯草芽孢杆菌5.0g/100mL,聚乙烯醇4g/100mL、壳聚糖1.5g/100mL、山梨酸钾0.5 g/100mL、胭脂红0.6 g/100mL。
二、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效果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在玉米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2)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干旱胁迫对作物形态的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1.2.3 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4 干旱胁迫对激素含量的影响 |
1.2.5 干旱胁迫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6 褪黑素的植物生理功能及其干旱胁迫下的调节作用 |
1.2.7 DA-6的植物生理功能及其干旱胁迫下的调节作用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设计 |
2.4 取样时间及方法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1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5.2 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关键指标测定 |
2.5.3 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 |
2.5.4 干旱胁迫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1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2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干重的影响 |
3.2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抗旱相关指标的影响 |
3.2.1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3.2.2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和大豆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3.3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3.4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4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的影响 |
3.5 DA-6和褪黑素对正常及干旱胁迫下大豆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2 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叶片光合的影响 |
4.3 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种子包衣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种子包衣的发展历史 |
2.1.2 影响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三个主要因素 |
2.2种子包衣剂的组成 |
2.2.1 保护剂 |
2.2.2 营养物质 |
2.2.3 土壤佐剂 |
2.2.4 植物活性促进剂 |
2.2.5 着色剂和警戒物质 |
2.3 植物裂荚研究进展 |
2.3.1 裂荚的危害 |
2.3.2 裂荚的研究进展 |
2.3.3 减小裂荚损失的方式 |
2.4 不同收获时期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2.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6.1 研究内容 |
2.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技术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包衣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3.2 不同鸟类趋避剂对鸟类的趋避效果 |
3.3.3 不同杀菌剂对箭筈豌豆发芽的影响 |
3.3.4 不同包衣方案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
3.4 讨论 |
3.4.1 ABT生根粉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2 赤霉素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3 矮壮素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4 芸苔素内酯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5 腐殖酸钾对2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6 鸟类趋避剂和杀菌剂对2种种子的影响 |
第四章 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野外易裂荚种子收集装置的设计 |
4.3.2 不同抗裂荚剂对各品种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3.3 不同收获时期对各品种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野外易裂荚种子收集装置的设计 |
4.4.2 不同抗裂荚剂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4.3 不同收获时间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北省深泽县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调查及化学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
1.2 草地贪夜蛾分布范围 |
1.3 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法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4 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种子包衣防治作物病虫害 |
1.4.2 种子包衣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2 试验材料 |
2.1 供试虫源 |
2.2 供试植物 |
2.3 供试设备 |
2.4 供试药剂 |
3 试验方法 |
3.1 河北省草地贪夜田间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调查 |
3.1.1 发生地概况 |
3.1.2 结果调查与统计 |
3.2 化学防治 |
3.2.1 五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田间防治试验 |
3.2.2 不同剂型的杀虫剂室内筛选 |
3.3 玉米种子包衣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研究 |
3.3.1 利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
3.3.2 利用芸苔素内酯与四氯虫酰胺组合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
3.3.3 利用芸苔素内酯与氯虫苯甲酰胺组合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
3.3.4 利用芸苔素内酯与杀虫剂复配种子包衣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 |
3.3.5 种子包衣对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安全性评价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河北省深泽县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调查 |
4.1.1 草地贪夜蛾田间生物学特性 |
4.1.2 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调查 |
4.2 化学防治 |
4.2.1 五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田间防效 |
4.2.2 不同剂型的氯虫苯甲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 |
4.2.3 不同剂型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 |
4.2.4 不同剂型的甲维·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 |
4.2.5 不同剂型的甲维·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 |
4.3 玉米种子包衣防治草地贪夜蛾研究 |
4.3.1 四氯虫酰胺种子包衣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 |
4.3.2 添加芸苔素内酯种子包衣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 |
4.3.3 杀虫剂与芸苔素内酯复配进行种子包衣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 |
4.4 种子包衣对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安全性评价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高粱耐盐种衣剂的研制及其生理作用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 |
1.2.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2.3 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1.2.4 盐胁迫对植物离子含量的影响 |
1.2.5 盐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6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7 种衣剂的分类及效果 |
1.2.8 缓解盐胁迫的有效途径 |
1.2.9 种衣剂有效成分的生理功能 |
1.2.10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盐胁迫下高粱在培养皿中的发芽试验 |
2.2.2 种衣剂主要成分的筛选试验 |
2.2.3 组合优化试验(响应面试验) |
2.2.4 种衣剂配制 |
2.2.5 盐胁迫下高粱的盆栽试验 |
2.3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
2.3.1 高粱苗期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2 高粱植株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3 高粱植株膜系统损伤程度测定 |
2.3.4 高粱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2.3.5 高粱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 |
2.3.6 高粱植株离子含量的测定 |
2.3.7 高粱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子包衣剂的筛选 |
3.1.1 单一包衣剂的效果分析 |
3.1.2 复合包衣剂的效果分析 |
3.2 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 |
3.3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水分含量的影响 |
3.5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6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7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离子含量的影响 |
3.8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植株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9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单剂种子包衣筛选效果分析 |
4.1.2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4.1.3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渗透物质的影响 |
4.1.4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1.5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离子含量的影响 |
4.1.6 种子包衣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复合生物种衣剂的创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玉米的主要土传病害及其防治 |
1.1.1 玉米茎基腐病 |
1.1.2 玉米丝黑穗病 |
1.1.3 玉米纹枯病 |
1.2 种子包衣剂的研究进展 |
1.2.1 种衣剂的概念 |
1.2.2 种衣剂的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
1.2.3 种衣剂的分类 |
1.2.4 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
1.2.5 生物种衣剂 |
1.2.5.1 生物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
1.2.5.2 生物种衣剂成膜剂和助剂的选择 |
1.3 种衣剂的问题和展望 |
1.3.1 种衣剂存在的问题 |
1.3.2 对策与展望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拮抗菌株和促生菌株的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1.1 供试菌株和玉米种子 |
2.1.1.2 培养基 |
2.1.1.3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制备 |
2.1.1.4 主要仪器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拮抗菌的筛选 |
2.1.2.2 菌株的促生效果检测 |
2.1.2.3 菌株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试验 |
2.1.2.4 拮抗菌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测定 |
2.1.2.5 真菌与细菌最佳比例的选择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拮抗菌株对病原菌的影响 |
2.2.2 菌株的促生效果 |
2.2.3 不同菌株浓度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
2.2.4 真菌与细菌最佳比例的选择 |
2.2.5 不同菌株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测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玉米生物种衣剂的创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供试菌株 |
3.1.1.2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制备 |
3.1.1.3 培养基 |
3.1.1.4 主要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不同配比的成膜剂理化性能的测定 |
3.1.2.2 不同配比的成膜剂包衣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 |
3.1.2.3 成膜剂对菌株活性动态变化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比例成膜剂的理化性质 |
3.2.2 不同配比的成膜剂包衣对玉米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配比的成膜剂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比例包衣对菌株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玉米生物种衣剂的研制及其盆栽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供试菌株与玉米品种 |
4.1.1.2 培养基 |
4.1.1.3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制备 |
4.1.2 方法 |
4.1.2.1 生物种衣剂的创制 |
4.1.2.2 生物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
4.1.2.3 植株防御酶的测定 |
4.1.2.4 植株叶片叶绿素的测定 |
4.1.2.5 植株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盆栽试验包衣对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不同生物种衣剂对苗期玉米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4.2.3 不同生物种衣剂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生物种衣剂对苗期玉米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在蔬菜上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1.1 供试菌株和作物种子 |
5.1.1.2 培养基 |
5.1.1.3 主要试剂 |
5.1.1.4 主要仪器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菌剂的制备 |
5.1.2.2 田间试验设计 |
5.1.2.3 病原菌的分离 |
5.1.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5.1.2.5 平板对峙试验 |
5.1.2.6 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TXM-2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5.2.2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5.2.3 TXM-2与病原菌拮抗试验 |
5.2.4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成果 |
致谢 |
(7)野牛草种子抗旱包衣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野牛草概况 |
1.1.1 野牛草的基本特征 |
1.1.2 野牛草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
1.2 种子包衣的概念 |
1.2.1 种子包衣的基本概念 |
1.2.2 种子包衣的作用机制 |
1.2.3 种子包衣的分类 |
1.2.4 包衣剂的成分组成 |
1.3 国内外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
1.3.3 草类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去颖对野牛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野牛草种子悬浮种衣剂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成膜材料 |
3.1.3 活性成分 |
3.1.4 非活性成分 |
3.2 实验方法 |
3.2.1 成膜剂的筛选及性能测定 |
3.2.2 非活性成分的筛选 |
3.2.3 抗旱活性成分的筛选 |
3.2.4 其他活性成分的筛选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成膜剂的筛选结果 |
3.3.2 非活性成分的筛选结果 |
3.3.3 抗旱活性成分筛选结果 |
3.3.4 其他活性成分筛选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野牛草种子丸粒化种衣剂的制备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活性成分 |
4.1.3 非活性成分 |
4.1.4 实验器材 |
4.2 实验方法 |
4.2.1 非活性成分包衣 |
4.2.2 保水剂包衣 |
4.2.3 肥料包衣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非活性成分包衣对野牛草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
4.3.2 保水剂包衣对野牛草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
4.3.3 肥料包衣对野牛草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野牛草种子去壳 |
5.1.2 野牛草种子悬浮包衣 |
5.1.3 野牛草种子丸粒化包衣 |
5.2 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大豆种子包衣机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大豆包衣机搅拌过程力学分析 |
2.1 搅拌过程整体分析 |
2.2 搅拌叶片微元体速度分析 |
2.3 搅拌叶片微元体加速度分析 |
2.4 搅拌叶片与大豆种子颗粒接触作用力分析 |
2.4.1 Hertz球形颗粒接触理论 |
2.4.2 Mindlin-Deresiewicz理论 |
2.4.3 包衣前大豆种子颗粒受力分析 |
2.4.4 包衣后大豆种子颗粒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大豆包衣搅拌装置设计 |
3.1 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 搅拌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 搅拌装置结构设计 |
3.4 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的搅拌叶片设计 |
3.4.1 仿生原理 |
3.4.2 试验样品 |
3.4.3 数据采集处理与曲面重构 |
3.4.4 搅拌叶片试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包衣后大豆颗粒搅拌过程离散元仿真 |
4.1 搅拌装置仿真参数设计 |
4.2 搅拌区域整体划分 |
4.3 包衣后大豆种子颗粒模型建立 |
4.4 搅拌过程速度矢量图分析 |
4.5 两种搅拌叶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验证试验 |
5.1 大豆种子包衣处理样机试验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1.3 仿真结果验证试验 |
5.2 表面张力测量试验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案设计 |
5.2.4 两种搅拌叶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 大豆种子包衣处理组合试验 |
5.3.1 组合试验方案设计 |
5.3.2 组合试验指标设计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田间试验 |
5.4.1 试验材料 |
5.4.2 试验地情况 |
5.4.3 试验方法 |
5.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的现状 |
1.2 华中地区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中直播早稻的低温冷害问题 |
1.3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过程 |
1.3.1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代谢 |
1.3.2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呼吸代谢 |
1.3.3 激素代谢对种子萌发的调控 |
1.3.4 活性氧代谢对水稻种子萌发的调控 |
1.4 萌芽期耐低温的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筛选 |
1.5 种子处理技术 |
1.5.1 种子包衣 |
1.5.2 种子引发 |
1.5.3 其它种子处理技术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不同种子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取样与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温度动态 |
2.3.2 出苗速度、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
2.4 讨论 |
2.4.1 低温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影响及华中地区直播早稻遭遇低温胁迫的风险评估 |
2.4.2 低温胁迫下种子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促进作用 |
2.4.3 包衣处理未能促进直播早稻早生快发的原因分析 |
2.4.4 包衣+引发处理组合在直播早稻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
2.5 小结 |
3 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出苗的机理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取样与测定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发芽动态、发芽属性和幼苗素质 |
3.3.2 α-淀粉酶活和可溶性糖含量 |
3.3.3 α-淀粉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3.4 赤霉素代谢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3.5 脱落酸代谢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3.6 GA_3和ABA的含量 |
3.3.7 呼吸速率和ATP含量 |
3.3.8 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关键代谢酶的酶活 |
3.3.9 引发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细胞结构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低温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3.4.2 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水稻种子淀粉代谢的影响 |
3.4.3 低温胁迫下引发处理对水稻种子呼吸代谢的影响 |
3.4.4 硒引发和水杨酸引发作用机理的差异及分析 |
3.5 小结 |
4 引发处理对大田环境下直播早稻萌发芽出苗、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田间管理 |
4.2.4 取样与样品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引发处理对大田环境下直播早稻萌发出苗的影响 |
4.3.2 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对直播早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大田条件下引发处理在直播早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4.4.2 引发处理在不同类型品种间的作用效果差异 |
4.5 小结 |
5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种衣剂及其研究进展 |
1.2.1 种衣剂 |
1.2.2 国外种衣剂研发现状 |
1.2.3 我国种衣剂研发现状 |
1.2.4 种衣剂的发展前景 |
1.3 种子包衣与作物生产 |
1.3.1 种子包衣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种子包衣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效果 |
1.3.3 种子包衣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大豆种子 |
2.1.2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生物种衣剂的配制与包衣 |
2.2.2 包衣种子活力测定 |
2.2.3 包衣种子保护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测定 |
2.2.4 田间试验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活力及萌发的影响 |
3.1.1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的种子活力 |
3.1.2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的幼苗形态 |
3.1.3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种子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
3.2 种衣剂对川豆16 田间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 种衣剂对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3.1 种衣剂处理后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表现 |
3.3.2 种衣剂处理对川豆16 产量的影响 |
3.4 各指标回归方程显着性分析 |
3.5 各因素贡献分析 |
3.6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优化 |
3.6.1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
3.6.2 效应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
4.1.2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4.1.3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田间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4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4.1.5 复合生物种衣剂优化配比 |
4.1.6 大豆种子包衣的实际意义 |
4.2 结论 |
4.2.1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复合生物种衣剂的最佳配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效果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在玉米上的应用[J]. 阎世江,房雅丽,张治家. 山西农业科学, 2021(07)
- [2]DA-6和褪黑素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D]. 葛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3]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D]. 蒲军. 兰州大学, 2021
- [4]河北省深泽县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调查及化学防治研究[D]. 胡潇军.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5]高粱耐盐种衣剂的研制及其生理作用解析[D]. 邢艺凡.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6]复合生物种衣剂的创制与应用[D]. 周茂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野牛草种子抗旱包衣剂研究[D]. 蒋丽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基于唐冠螺壳体结构大豆种子包衣搅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 曲芳.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9]种子引发促进直播早稻低温胁迫下萌发出苗的机理研究[D]. 王慰亲.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10]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D]. 钟长春.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