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一个“三言二拍”!(论文文献综述)
曹润涵[1](2021)在《李渔拟话本小说的“文人化”特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历了鼎革之变的李渔是颇为特殊的拟话本小说家,由明入清的特殊经历使得其拟话本小说创作一方面集成了明代拟话本小说的经验和传统,另一方面,李渔独特的人生经历、鲜明的创新意识以及戏剧家的身份又使得他的小说创作有不同于明末拟话本小说的新变,呈现出鲜明的文人化特质。除了绪论和结语,正文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李渔拟话本小说中文人审美情趣的展现、文章创作理论的运用、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语言文人化特征的呈现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外貌描写与文人审美情趣的展现。在李渔个人审美情趣的引导下,其拟话本小说中的外貌描写在继承前人描写传统之余,又出现了注入作者本人的审美观、发掘新的外貌描写手法、发挥外貌的情节功能等现象。李渔借助多种感官、他人反应等方式进行外貌描写,既丰富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也使得外貌的呈现具有层次感,产生了多层意蕴。外貌在李渔笔下也不仅仅是对人物外在形貌的描绘,它可以成为情节的预示,也能为叙事埋下伏笔,或与实际行为产生反差,或影响人物动机推动情节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叙事意义。第二章探讨文章创作理论与小说结构。李渔在拟话本小说创作中吸收了八股文的诸多理论,如“冒头”理论、破题之法、对偶抒写、结尾自摅己见等。“冒头”理论的运用与破题意识的加强使得李渔拟话本小说的入话、头回部分更为直接地对教化主旨进行阐发;八股文对股规则的影响也使得李渔拟话本小说呈现相对而出的人物设置与前后相对的情节结构;八股文大结自摅己见的惯例及议论“首尾贯穿”的要求融入李渔拟话本小说则形成了李渔往往在篇尾直白地抒发议论、表达个人观点的模式。第三章探讨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与情节模式的形成。在李渔的拟话本小说创作中,他引用本人的诗词作品、加入自己的人生经历、注入本人的建筑理念,在个人主体意识的引导下,进一步编织故事情节,展现其生活风貌与内心世界,传达其人生态度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李渔还将自己日常生活的焦虑以及对于美满生活的愿景也写入小说,并形成老来得子和妻妾争斗两种情节模式。第四章探讨语言的雅俗融合与文人化特征的呈现。在拟话本小说创作中,李渔一方面化用儒家经典词句,使用科举词汇,加强人物语言与叙事语言的文言化程度,另一方面又赋予儒家经典句子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事理,并用婚姻情节的诙谐消解科举考试的庄严,而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事语言,其文言化程度的强弱同样也与小说整体风格、人物身份修养、故事情节达到统一协调,呈现出雅俗融合的状态。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李渔拟话本小说的文人化并非是文人作者自由且极端的文人自我意识展示,而是受阅读群体需求与小说故事情节约束的自我展示。
段颖[2](2020)在《《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部优秀的戏曲可以让人感同身受,体会百味人生。明代毛晋编选的大型戏曲总集《六十种曲》,将当时具有影响的戏曲汇集一起,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六十种曲》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市井小民,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媒妁便在这茂盛的人物形象之林中占有一席之位,学界对于明代文学作品中的媒妁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白话小说或者拟话本小说中,对于明传奇中的媒妁形象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六十种曲》中的媒妁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致、严谨的形象分析。在古代,媒妁是婚姻中必不可少的人物。笔者在广泛阅读有关媒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角度对《六十种曲》中的媒妁进行分析,采用分析对比法、整理法、归纳法等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力求对《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解读有所突破。《六十种曲》中有大量媒妁人物形象,共有39部传奇中涉及媒妁,有名有姓的媒妁共有64位,其中不包括6位顺水推舟做媒的皇上,媒妁数量大,人物杂。笔者在研究《六十种曲》剧本的基础上,将其中所有涉及媒妁的篇目章节整理出来,以元、明两代为经,以媒妁身份、脚色行当、人物性格等为纬,大致分析元、明两代媒妁的特点。接着对媒妁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先按照媒妁的行媒方式将媒妁分类,分析媒妁在行媒过程中的表现,然后按照戏曲独特的脚色行当划分媒妁,以时间为线索呈现每一类脚色行当中媒妁形象的发展变化,分析她们的性格和做媒方式中呈现出来的特点,探讨媒妁在戏曲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所起到的艺术价值。媒妁在做媒过程中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明朝对媒妁做媒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本文以此为依据,以媒妁在婚姻中所起作用为着眼点,对媒妁形象进一步探讨。分析媒妁在初婚、再婚、纳妾三种不同婚姻状态时的形象特征以及媒妁在“六礼”婚姻习俗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对媒妁群体形象的分析。《六十种曲》中塑造媒妁人物形象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笔者将这些手法主要分为媒妁语言和媒妁道具两类,语言从正、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开场、剧中人评价、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接着通过媒妁在做媒时所用到的丝鞭、斧、称、庚帖等媒妁道具来深入了解媒妁形象,并分析其中透露出来的作者态度和当时社会对媒妁的印象。媒妁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自身蕴藏着深厚的价值,本文从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来探讨媒妁的价值,从推动情节的发展、调节场上冷热和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探讨媒妁在明传奇舞台上独特的美学价值,从自由恋爱萌芽的产生、体现文人的褒贬态度和反映当时女性地位三个方面来探讨媒妁在明代社会中体现的价值。总之《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较之前的作品中更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媒妁的形象在这一时期不在是单一的、片面的、死板的,而是更加丰满生动、活灵活现。本文以“《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研究”为题,就是希望通过对《六十种曲》中媒妁形象的深入研究,分析媒妁在明传奇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中的形象,完善媒妁群体在不同文体中的形象特征。通过对媒妁形象的分析,更能体会到媒妁群体背后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价值便是研究媒妁的意义所在。
罗敏先[3](2020)在《《欢喜冤家》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拟话本小说《欢喜冤家》展现了晚明社会病态畸形的婚恋悲喜剧。在人物叙述上,一系列女性在晚明商品经济发展和个性思想解放的时代中呈现出奔放、智慧的鲜明特点,蕴含着作者对女性贞节观念的变通、正视人性欲望以及赞扬个体价值的深刻内涵。在叙述情节上,西湖渔隐主人在视角处理中整体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借鉴史传中的俯视性全知视角对社会生活进行总体把握,表达出道德风化的现实意义。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在盗骗类情节运用,于惊愕、讽刺、悬念等综合艺术效果中传达出面对现实盗骗的警示。《欢喜冤家》以人物为中心的情节叙述具有“双线合一”的叙述特点,无论是“共时性”还是“历时性”的两线发展,都包含在时间的顺序网中,最终汇成一线,具有史传中纪传体式的色彩。作者西湖渔隐主人在“非欢喜不成冤家,非冤家不成欢喜”生存逻辑和生活哲学的运思中营构出了“欢喜—冤家—欢喜”的圆形模式,“欢喜”到“冤家”集结了爱恨情仇的普众情感,展现出现实中各种欲望、暴力、误会等众多矛盾因素交织一体的真实生活写照,而“冤家”到“欢喜”则是渗透在儒家道德外衣之下,以道德人物的“修身”理想和“官”体制的“齐家治国”愿望重塑儒家道德失落的社会体系,化解矛盾最终达到和谐的“欢喜”结局。空间叙述上,西湖渔隐主人善于在楼房、闺房等私化空间中突出女性个体情感,并通过具有象征深意的气候和节日强化性的欢愉。梦、灵魂等非现实的异域空间阐释“善恶”、“因果”道德内涵。在体制结构上,西湖渔隐主人突破了传统话本、拟话本稳固的体制结构,其最主要的创新在于入话、头回的消减和篇末总评的增加。入话及头回的消减,使得小说呈现出削减了传统中以入话作为封建说教的核心议论模式的现象,更加集结于小说情节艺术上的追求和探索。而篇末总评的增加,将原本放置于入话的叙述声音和随时穿插小说故事情节中的道德议论集中归结于篇末一体,以史传论赞的形式更为规范地表达着包含小说整体评判和“劝惩”风化的个人意图和主观价值。
樊若男[4](2019)在《明代戏曲比较研究 ——以“三言”同题材文本为参照》文中研究说明冯梦龙编订的“三言”在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三言”一经发行,便吸引了众多文人作家的目光,随之掀起了一股对“三言”故事进行改编的热潮。不少戏曲作家将改编成功的杂剧和传奇搬上舞台,受到观众的瞩目。总的来说,戏曲的创作由于文体、作者的意识形态等各种原因,呈现出了与“三言”截然不同的特点。本文在前贤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32部流传至今,并保存完整的明代戏曲作品。本文将戏曲作品研究的范围限定在明代,把32部戏曲分为四大类,着重将每一类的戏曲文本和小说话本进行对比分析,试找出相同题材中,小说与戏曲创作差异的原因。
贾小村[5](2019)在《现代汉语副词“好”与“好好”的语法研究》文中提出副词“好”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具有表示主观增量和评价的语用效果,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副词“好好”的属性和用法也颇具研究价值,这两个副词在来源和用法上都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它们具有可比较性。目前关于副词“好”的研究成果已经很丰富,而副词“好好”的研究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对这个副词的比较研究不够充分。因此,本文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对副词“好”与“好好”做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力求探究这两个副词在句法、语用和语义演变方面的规律。从而为提高人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提供帮助。语义方面,(1)“好”经历了从指人“貌美”到“泛指一切的美善”再到表示“加深程度”的语义演变。现代汉语时期,副词“好”具有表[+主观性]、[+增量]和[+模糊量]等几个语义特点。程度副词“好”的语义后指其所修饰的中心语。(2)副词“好好”最初源于形容词“好”的重叠,唐宋时期,状态形容词“好好”的用法定型。使用频率的增加带来语义的泛化,隋唐时期出现了“好好”的副词用法,现代汉语时期,副词“好好”具有表[+积极]、[+描摹性]、[+主观性]和[+模糊量]的语义特点。情状副词“好好”的语义前指施事主语。句法方面,(1)“好”在长期的使用中由形容词衍生出多种词性,唐五代时具有了程度副词的用法,其句法功能不断发展完善,现代汉语时期,副词“好”的修饰成分日益丰富,可以与形容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数量词、性状义名词以及“X个+NP”格式等非副词成分组合。(2)“好好”则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具有了副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时期,“好好”作为一个情状副词,主要是对动作行为方式、态度的描摹,因此,其主要与动词性成分组合。与副词“好”相比,“好好”结合面较窄,适应性较差。(3)在与副词连用方面,“好”和“好好”都可与“都”连用,且放在“都”后面;都可与否定副词“不”连用,副词“好”放在否定副词“不前,而副词“好好”放在否定副词“不后。虽然“好”与“好好”都是副词,但是,它们的句法组合能力各具特点,究其原因,是它们属于不同的下位类型。(4)在句类分布上,副词“好”可以出现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三种句类中,不能用在祈使句中。副词“好好”能出现在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三种句类中,不能用在感叹句中。语用方面,(1)副词“好”具有表主观性和主观量的语用特征;可以表示主观表达和评判的语用功能。(2)副词“好好”具有表激励、期待性和建议某种行为方式的语用特征。副词“好好”借助音长和音强等语音手段,具有加强说话者规劝、敦促和期待的语用功能,在口语表达中独具特色。
石松[6](2016)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中国的话本小说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从历史或者美学的角度,还是传统的古代文论的方法,或者从宏观-微观的研究方法,学者们都有非常丰富的论着,然而由于语言的障碍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民族以口耳相传的相关文学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比较分析的发展。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民族特色与艺术特征在同类作品的分析中容易被忽视,只有通过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语境下具有相类似性质的文学在发生、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才有可能更多地发掘出中国话本小说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本论文进行研究分析的一个目标和焦点就是通过将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部分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尝试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特点。本论文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各自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以及文学价值是不同的,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在题材、思想内涵、人物塑造和叙事技巧方面的特点与流变,凸显出来的特点不但具有时代的特点,还带有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标准的发展特点。其二,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题材广泛,体裁也不尽相同,不同时代文人的艺术加工使两种不同文学具有雅俗共赏的相似特征。通过这两种不同题材、体裁作品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以及潜存于俗文学之中的生活智慧与普世观念,对中国话本小说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雅俗共赏的特征既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广泛传播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话本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选取中英美文学中流传较广、影响力较大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考察对象所采用的版本尽可能选用较为权威的版本。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之间的联系,在微观上揭示两者在各自发展演变中的特点,从而分析它们在各个层面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价值,进而分析中国话本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肯定其在文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二者的分析研究主要采取整体研究和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整体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异同点的基础上,具体对比分析其代表作品。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也多采用文学、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注重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华民族与英格兰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传统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中有不少较为典型的例子,英雄形象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含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文人的着眼点也不同,讲史话本中强调其“整体性”,而英格兰历史题材中体现的却是“个体性”,这也体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关于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问题,二者在其文学文本上的体现既有“超越”,又有“回归”。文本中“出格”的描写既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夸张,又是一种文化回归。历史题材故事的构成方式问题,同样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宋元讲史话本和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历史题材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异同揭示了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特点。民族传统中的审美心理问题不仅受到了历史和时代的影响,更与宗教与世俗密不可分。中国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与宗教内容关联甚紧的说经话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宗教思想,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说经话本,其中又蕴涵着民族自身意识形态的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依附、冲突、融合的发展过程。说经话本既有佛教思想,又有俗世观念。基督教在英美两国则是相对单一的宗教,以基督教内容为基础的英美民间故事多以圣经或某些相关故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思想内容没有多大的改变。说经话本中的“因果报应”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宗教观念——原罪,都包含了劝诫人们积极向善的思想,因此,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之中也反映出了各自的民族智慧。宗教与民俗的具体存在方式之一即为市民生活,市民生活文学文本中的体现,则进一步说明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多层面异同。市民生活是民众喜闻乐道的题材,话本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都与市民生活相关;英美民间故事也是如此。中国话本小说和美国牛仔的民间故事中,常有探险遇奇的情节,这类情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传奇性,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流传至今的深层原因。民族传统来自于不同时代人民的心理积淀。话本小说中的侠义公案类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游侠故事再次反映了这个问题。“集体精神”与“个体精神”分别是两者的特点,这与前文提出的“整体性”与“个体性”是相互关联的。“集体精神”中的核心是“服从”,而“个体精神”中的核心则是“突破”。侠义公案类故事中强调的服从封建传统和道德观念的描写是处处可见的,而在英美民间故事的游侠类文本中,狂傲不羁的个性“突破”则是民族精神的缩影。然而更多的心理积淀则来自于平凡的生活内容.毕竟探险、奇遇只是发生在一部分民众的生活之中。爱情、家庭和婚恋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各自民族传统观念中某些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女性是婚姻爱情故事中的主体,女性的地位变迁与爱情婚姻观念的变化既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又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传统观念和民俗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不仅在题材方面体现了诸多异同,在人物塑造的问题上,也显示出了不同的手法和特点。前文中所提到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英雄与反英雄之间这两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塑造手法各有千秋,然而,人性的复杂与同一却是不同塑造手法所达到的共同目标。在剖析人性不同层面的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取舍并不相同,而对于人性深处的共同点,例如向善、勇敢等特点,两者又是不谋而合地进行歌颂。由此可见,在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的构成过程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英雄是一种典型化的人物,然而,典型人物在语言、行为、心理方面的描写又是不尽相同的。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凸显典型人物的特点,这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问题。描写的细节问题不仅反映了创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怀,而且还涉及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心理感受,同时,这也是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投射。叙事问题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具体创作特点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因为不论是典型形象的塑造手法,还是细节描写的审美趣味,它们都与叙事方法密不可分。“讲故事”即叙事,而“讲故事”是两种文学最初的来源和存在方式,也是最根本的特点。中西方的叙事理论各有特色,两者虽有很大程度上的异同,但仍然可以将“时”、“空”进行概括。叙事的“时”“空”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是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趋于“封闭式”的固定叙事结构在中国话本小说发展过程中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带有一定“开放式”的部分英美民间故事则向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发展。不同的发展方式并不能分出孰优孰劣,比较的结果只能使两种文学各自的特点更加清晰,不同的叙事方式、叙事风格以及发展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心理与情感。在中国话本小说和英美民间故事的文献资料中,具有相似特点的文本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时代,而具有相对应时代的作品往往又相隔甚远,加之中国古代文学与英美文学相互之间并没有较为直接的文化影响和文学交流,选取两者文本中的能够进行比较的作品或文本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因此只有分析文学的内在特点,突破固有的比较方式和角度,从文本出发,以两种文学所具有的文化、文学的两重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发展规律。
王丽伟[7](2014)在《从《世说新语》、“三言二拍”看中古到近代重言词的发展》文中提出重叠是出现较早的汉语构词方式之一,在汉语双音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它构成的重言词是汉语词汇类型中的特殊的一种。同其他构词法构成的词语一样,重叠构成的重言词在汉语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小的变化。《世说新语》和“三言二拍”分别可以看成是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代表文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世说新语》中重言词有些在“三言二拍”中保留了下来,也有一部分消失了,但更多的重言词是发展变化了。这种发展表现在音节上是增加了三音节重言词的类型;在意义上,“三言二拍”的重言词相较于《世说新语》更为系统和丰富;词性上,“三言二拍”比《世说新语》多了名词性的重言词,并且副词性的重言词也大大增加了。重言词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既有语言自身的,也有语言外部的。语言自身的原因主要与汉语双音化的趋势、语法化的推进、语义的泛化和融合、语用表达的需要等有关;语言外部的原因主要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文体的影响、白话语体的流行、文化心理与审美习惯等因素有关。
张婉[8](2014)在《《型世言》的思想价值与形象类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型世言》是继“三言二拍”之后的又一部影响较大的话本小说集,被并称为“三言二拍一型”。由于《型世言》长期失传,直到1987年才由台湾学者在韩国首尔大学的奎章阁发现,并校订出版。此后,学术界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材料匮乏,加之时日较短,目前学术界对《型世言》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文字校订和版本考据方面,虽有部分论文涉及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但多是单篇作品的分析和个别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型世言》以“树型今世”为创作宗旨,刻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重振纲常的愿望。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陆人龙的生平和《型世言》的创作背景,以及《型世言》重新被发现的过程及研究概况;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研究《型世言》的思想价值,论文从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思想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创作具有道德的说教性等三个方面、九个角度论述了《型世言》的思想价值与意义;第四章是论文的次重点,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型世言》所塑造的八种形象类型;第五章客观地介绍了《型世言》在思想与艺术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最后的结语指出:《型世言》是一部在明末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背景下,以重建封建纲常和伦理道德为旨归的小说集,在作品中,作家以济世补天的责任感“以为世型”,并站在正义的立场进行道德审判,这其中绝大多数篇章所弘扬的都是传统美德,所唾弃的都是恶德败行,这也正是其思想价值所在。《型世言》堪称是明末话本小说又一块不可多得的瑰宝。它不仅能与“三言二拍”并称,而且以独有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流传至今,供人欣赏。
沈叶娟[9](2014)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复杂的伦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伦理学为切入点,通过对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各种伦理关系的归纳与分析,梳理了在商品经济发展、个体思想解放、明清鼎革易代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伦理的递嬗。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对本文所研究的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新的界定和划分,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研究的成果和现状,以及以中国传统伦理为主,部分西方现代伦理概念为辅的研究方法的确立及意义。全文正论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从社会个体价值实现方式的角度来研究其伦理意义。通过对贯穿于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教化论的分析,来解析传统儒家济世、为人的个体价值观,以及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伦理。同时通过对小说中情、色主旨角力的分析,展现当时社会对个体价值是为人还是娱己的思考。这两大价值体系贯穿了整个十七世纪,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逐渐流变,呈现出了初期、末期两头极端化的发展特点。第二章通过对小说中夫妻、父子、婆媳、兄弟、子侄等人伦关系的解析,阐释了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族伦理的特点,以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新变化。夫妻关系中,二者在宽容与忠贞上的不平等,父子关系中,对儿子责任与义务单方面的强调,都反映了中国亲族伦理对夫权与父权的维护与尊崇。婆媳、兄弟、子侄等人伦关系则呈现出因血缘而产生的由己推人、由近及远的差序格局的特点。同时这些亲族人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了功利化的发展态势。第三章通过对小说中知识分子、商人、妓女、奴仆、侠客、义盗等社会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交往,以及各个群体生存状态的分析,解析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等级性和普适化的特点。通过小说中不同社会群体对自我及他人存在的认知,来展示整个社会对走向公平、公正的努力;通过他们的取与舍、为与不为,来展示整个社会对传统伦理的继承与变革。第四章通过对小说中植物、动物以及环境的描述来探究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生态伦理。通过小说中人们对植物、动物、环境的态度和作为,分析儒释道三家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上的交融与贡献,尤其是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所蕴含的现代性。第五章探究了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伦理传达的方式。通过对小说文本中各种合“礼”或不合“礼”的言行的分析,展现当时社会伦理的变化。本章还通过对小说文本中频频出现的墙、花园、船、金莲和绣鞋、窗户、寺庙等意象蕴含的伦理意义的阐释,解析其在小说文本中进行教化的意义与作用。除此以外,本章还通过对小说语言中人物称谓的选择、社会身份与语言的符合程度、诗词使用程式化的分析,探究了伦理传达方式的多样性。十七世纪世情小说重伦理的特点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更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本文附论部分通过对小说整个创作、传播过程的追踪,分析研究了小说在产生过程中的伦理因素。通过对小说家的创作初衷、出版商的商业化运作、地域的环境影响、整个文坛的创作风气、小说评论家的点评的分析,揭示了十七世情小说伦理化特点显着的成因。本文结论部分分析了当今社会与十七世纪,在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嬗变上的相似之处,通过对隐藏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教化论之下的传统伦理的重新认识,寻求传统伦理中的积极部分在当今社会人生中的新的定位和意义。
李宁[10](2014)在《“二拍”语气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由明代作家凌蒙初创作而成。由于小说的受众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下层人士,其创作时大致采用了通俗易懂的口语,因此“二拍”基本上反映了晚明的语言状况,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学术界对明代语气副词的共时研究还很薄弱,因此选择“二拍”作为语料来研究晚明的语气副词,使用数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办法,争取对明代的语气副词做一个系统的描述。全文分为六章。绪论部分论述了当前学术界关于“二拍”的研究成果和关于语气副词的研究成果。介绍各家对语气副词的分类,阐述自己对“二拍”语气副词分类的标准。第一章和第二章将“二拍”中的161个语气副词分为六类。对“二拍”中的语气副词进行穷尽性调查,对每个语气副词进行数量统计和定性分析,进而尽量还原出明代语气副词的共时系统。第三章首先对“二拍”语气副词的句法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二拍”语气副词的使用实例,总结出语气副词在句中主要有“主语+语气副词+谓语”和“语气副词+主语+谓语”两种位置。其次对语气副词在句中位置比较固定的原因进行探讨。指出语气副词的主观性强是语气副词居于句首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对“二拍”语气副词的语义指向进行分析。结合“二拍”中语气副词使用的具体例子,对语气副词的语义指向分类讨论。然后分析语气副词的语义指向和句子焦点的关系,探讨句子焦点对语气副词语义指向造成的影响。第五章对“二拍”语气副词的语用进行讨论。首先根据语气副词使用的具体语境将语气副词的语用归纳分类,其次结合“二拍”中的具体例子对其语用进行分析。
二、好一个“三言二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好一个“三言二拍”!(论文提纲范文)
(1)李渔拟话本小说的“文人化”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外貌描写与文人审美情趣的展现 |
第一节 作者本人审美观的注入 |
一、作为审美标准的“态度” |
二、选姿理论与审丑意识 |
三、对于说话套语的袭用与“李渔”式套语的确立 |
第二节 发掘新的外貌描写手法 |
一、调度多种感官进行外貌描写 |
二、“他人反应”:人物外貌的镜像效果 |
三、外貌描写中的性别置换 |
四、对于服饰描写的弱化 |
第三节 外貌的情节功能 |
一、作为叙事伏笔的外貌描写 |
二、外貌预示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反差 |
三、外貌对人物行为动机的影响 |
第二章 文章创作理论与小说结构 |
第一节 教化主旨的阐发与“冒头”“破题”的运用 |
一、对于“冒头”理论的直接运用 |
二、被强化的破题意识 |
第二节 情节建构与对股意识 |
一、相对而出的人物设置 |
二、情节结构的前后相对 |
第三节 小说结尾与结题意识 |
一、小说中的结题意识 |
二、“首尾贯穿”与“唤起出处” |
第三章 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与情节模式的形成 |
第一节 作家主体意识加强 |
一、对于本人诗词作品的运用 |
二、加入自己的人生经历 |
三、注入作者本人的建筑理念 |
第二节 中年无子焦虑映射下的老来得子情节 |
一、求子之道:“纳妾”“求神拜佛”与“积德行善” |
二、育子之路:兴旺家族的期待和破财败家的忧虑 |
第三节 家庭和睦理念与妻妾争斗情节 |
一、妻妒妾卑 |
二、妻贤妾妒 |
第四章 语言的雅俗融合与文人化特征的呈现 |
第一节 儒家经典的化用 |
一、化用儒家经典的具体表现极其特点 |
二、化用儒家经典的原因与意义 |
第二节 科举词汇的使用 |
一、直接套用 |
二、意义替换 |
第三节 语言的文言化 |
一、人物语言文言化 |
二、叙事语言文言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六十种曲》的研究现状 |
(二)媒妁群体的研究现状 |
二、相关问题研究 |
(一)媒妁的定义 |
(二)媒妁的历代演变 |
(三)文学作品中的媒妁形象 |
第一章 《六十种曲》中媒妁形象的分布及分类 |
第一节 《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分布 |
第二节 根据媒妁做媒方式分类 |
一、极力撮合的媒妁 |
二、天作姻缘之媒妁 |
三、挑拨贪财之媒妁 |
四、心肠狠毒之媒妁 |
五、其它媒妁 |
第三节 根据脚色行当分类 |
一、净、丑脚媒妁形象 |
二、生脚媒妁形象 |
三、旦脚媒妁形象 |
四、末脚媒妁 |
第二章 行媒过程中的媒妁形象分析 |
第一节 不同婚姻对象中的媒妁形象 |
一、初婚中美满姻缘的促成者 |
二、再婚中强人所难的助推者 |
三、纳妾中男权社会的拥护者 |
第二节 行媒习俗中的媒妁形象 |
一、纳采中的热心媒妁 |
二、纳征中的自信媒妁 |
三、迎亲中的喜庆媒妁 |
四、暖房中的体贴媒妁 |
第三章 媒妁形象的艺术表现方法 |
第一节 媒妁语言 |
一、开场 |
二、剧中人评价 |
三、语言风格 |
第二节 媒妁道具 |
一、丝鞭——媒妁手中的“红线” |
二、庚帖——媒妁手中的“王牌” |
三、斧、秤——媒妁的身份象征 |
第四章 媒妁形象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
第一节 美学价值 |
一、推动情节的发展 |
二、调节场上冷热 |
三、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
第二节 社会价值 |
一、自由恋爱萌芽的体现 |
二、体现了文人的心理 |
三、反映了当时的女性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六十种曲》中媒妁人物脚色行当分布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欢喜冤家》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欢喜冤家》概况 |
第一节 话本及拟话本 |
第二节 《欢喜冤家》作者及成书时间 |
第三节 《欢喜冤家》题材 |
第二章 《欢喜冤家》的人物叙述 |
第一节 鲜明的女性形象 |
一、热烈奔放的少女 |
二、通情达理的妇女 |
三、灵巧机智的丫鬟 |
第二节 女性形象的价值意义 |
一、变通贞节观念 |
二、正视人性欲望 |
三、赞扬个体价值 |
第三章 《欢喜冤家》的情节叙述 |
第一节 《欢喜冤家》的叙述视角 |
一、俯瞰生活的全知视角 |
二、陷于骗局的限知视角 |
第二节 《欢喜冤家》的双线构思 |
一、“共时性”双线汇流 |
二、“历时性”两线衔接 |
三、人物情节的纪传体式构架 |
第三节 《欢喜冤家》的圆形模式 |
一、色欲之中暴露着人性矛盾 |
二、道德人物与个体修身的理想 |
三、“官”制审判与齐家治国的愿望 |
第四节 《欢喜冤家》的叙述空间 |
一、私人化空间的情感展现 |
二、梦境中阐发的善恶道德 |
三、灵魂中包蕴的因果报应 |
第四章 《欢喜冤家》体制结构 |
第一节 传统话本小说的结构特点 |
第二节 《欢喜冤家》对传统话本小说体制结构的创新 |
一、入话和头回的削减 |
二、论赞式总评的增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明代戏曲比较研究 ——以“三言”同题材文本为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及同题材戏曲改编的相关情况 |
一、研究综述 |
二、同题材戏曲文本的改编情况 |
第二章 “三言”与戏曲中同题材文本比较研究 |
一、男女情爱类 |
(一)身份的门第化 |
(二)过程的纯洁化 |
(三)结局的团圆化 |
二、名人轶事类 |
(一)形象及主题的重塑 |
(二)才子佳人模式的套用 |
三、社会生活类 |
(一)情节描写与细节描写 |
(二)当地时事特色的加入 |
(三)仁义礼信的宣扬 |
四、神异因果类 |
(一)因果报应的思想 |
(二)勘破名利的宣扬 |
第三章 同题材小说与戏曲创作差异的原因 |
一、作者意识形态的不同 |
二、文体不同 |
三、兼容并包的地域文化 |
四、作家之间相互切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现代汉语副词“好”与“好好”的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好”用法的多样性 |
1.1.2 “好好”用法的多样性 |
1.1.3 “好”与“好好”比较研究的不足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概述 |
1.3.1 副词研究 |
1.3.2 副词“好”研究 |
1.3.3 副词“好好”研究 |
1.4 研究对象 |
1.4.1 《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对“好”的释义 |
1.4.2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好好”的释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目标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副词“好”的语义、语法分析 |
2.1 “好+X”句法分析 |
2.1.1 X为形容词 |
2.1.2 X为动词及动词性短语 |
2.2 “好X”的组配规律 |
2.2.1 “好”与副词连用 |
2.2.2 “好”与非副词组合 |
2.3 “好”的句类分布 |
2.3.1 陈述句 |
2.3.2 感叹句 |
2.3.3 祈使句与疑问句 |
第三章 副词“好好”的语义、语法分析 |
3.1 “好好+X”的句法分析 |
3.1.1 X为动词 |
3.1.2 X为动词性短语 |
3.2 “好好+X”的组配规律 |
3.2.1 “好好”与副词连用 |
3.2.2 “好好”与非副词连用 |
3.3 “好好”的句类分布 |
3.3.1 陈述句 |
3.3.2 疑问句 |
3.3.3 感叹句 |
3.3.4 祈使句 |
第四章 副词“好”与“好好”的比较分析 |
4.1 副词“好”与“好好”的语义比较 |
4.1.1 语义内涵比较 |
4.1.2 语义特点比较 |
4.1.3 语义指向比较 |
4.2 副词“好”与“好好”的句法比较 |
4.2.1 副词“好”与“好好”的组合成分比较 |
4.2.2 副词“好”与“好好”的句类分布比较 |
4.3 同形异构“好好V”辨析 |
4.3.1 副词“好”构成的“好+好V”的特征 |
4.3.2 副词“好好”构成的“好好+V”结构的特点 |
4.3.3 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辨析“好好V”结构 |
4.4 副词“好”与“好好”的语用比较 |
4.4.1 副词“好”的语用分析 |
4.4.2 副词“好好”的语用分析 |
4.4.3 副词“好”与“好好”的语用比较 |
第五章 副词“好”与“好好”的演变 |
5.1 程度副词“好”的演变 |
5.1.1 形容词“好”的演变 |
5.1.2 程度副词“好”的产生及发展 |
5.2 情状副词“好好”的产生及发展 |
5.2.1 情状副词“好好”的产生 |
5.2.2 情状副词“好好”的发展 |
5.3 副词“好”与“好好”的演变轨迹比较 |
5.3.1 副词“好”与“好好”在来源上具有相似性 |
5.3.2 副词“好”与“好好”意义上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存 |
5.3.3 副词“好”与“好好”的演变轨迹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话本小说研究的情况 |
二、英美民间故事研究的情况 |
三、话本小说与外国文学作品比较研究的情况 |
第三节 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可比性与意义 |
第二章 历史题材作品的着眼点、文化蕴含与构成方式 |
第一节 附着于历史的英雄与英雄自身的历史 |
一、宋元讲史话本“前佳后劣”现象的背后 |
二、英国历史英雄故事中的“骑士传统”及其精神内核 |
三、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着眼点 |
第二节 出格:更大范围的文化回归与张扬个性的不归路 |
一、讲史话本对伦理道德多层次表达的中国特色 |
二、英美民间故事渴望人性自由的执着诉求 |
三、突破·回归·绝境的凄美 |
第三节 宋元讲史话本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构成方式 |
一、一朝一代兴亡的整体观照 |
二、英雄故事集锦 |
三、异趣,存在于不同的构成方式之中 |
第三章 神异题材作品的审美刺激、哲理蕴含与传奇风格 |
第一节 宗教·神异·审美刺激 |
一、同而不同,说经话本与小说话本中的宗教、神异之作 |
二、英美民间故事与宗教、神异的文化关联 |
三、同样的刺激,不同的“美” |
第二节 不同文化氛围中宗教神异故事的哲理蕴含 |
一、儒化的衲子羽流的斗室静思与心猿意马 |
二、基督精神的神圣追逐与轻松释放 |
三、不同的“智慧树”其实都扎根于凡人的心田 |
第三节 迥然有异的“传奇”风格 |
—、先明题旨,后述奇异 |
二、奇事中或有或无的“意义” |
三、已知、未知和不可知 |
第四章 现实题材作品的生活化、揭秘性与情感追求 |
第一节 万花筒般的现实生活写照 |
一、苦海中挣扎而企盼“奇遇”的中国市民 |
二、为了生存而竞争的美国西部牛仔 |
三、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生活态度 |
第二节 游侠背后的文化密码 |
一、世俗气息极浓的侠义公案小说 |
二、我行我素的绿林游侠 |
三、奴性与傲气:两个色彩各异的肥皂泡 |
第三节 恋爱·婚姻·家庭 |
一、话本小说婚恋故事中的“人道情怀” |
二、英美民间故事中婚姻爱情生活的悲喜剧 |
三、哀怨惨烈与幽默诙谐 |
第五章 人物塑造:同一性与差别性 |
第一节 对立统一的人物思想性格塑造 |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
二、英雄与反英雄的对立统一 |
第二节 “复杂”与“单一”人物形象的不同蕴含 |
一、书筋类人物与扁平人物 |
二、书胆类人物与圆形人物 |
三、戏仿英雄的替身 |
第三节 细节描写与人物塑造 |
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生活细节描写 |
二、表现人物举止言行的生活细节描写 |
三、细节描写与审美感受 |
第四节 描写语言与人物语言 |
一、故事·人物·描写语言 |
二、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
第五节 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的多层面描写 |
一、中国话本小说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双重奏” |
二、英美民间故事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多重奏” |
第六章 叙事角度与手法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 |
一、打破时间顺序的叙事 |
二、“补叙”种种 |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叙事角度 |
一、叙事空间与人物聚焦 |
二、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
第三节 叙事形式反映的文化异同 |
一、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喋喋不休的训导 |
二、民间文学叙事方式不同的发展演变 |
第七章 余论:比较研究的基本点、难点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诸多异同 |
一、具有可比性的一个重要基本点:通俗而又复杂的思想蕴含 |
二、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个重要基本点:迥然有异的人物塑造 |
第二节 中外文学比较的困境与解决途径、遗留问题 |
一、时间差异及解决途径 |
二、体裁交错与问题的遗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从《世说新语》、“三言二拍”看中古到近代重言词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述评 |
1.对重言词的研究 |
2.对《世说新语》的语言学研究 |
3.对“三言二拍”的语言学研究 |
(三)研究步骤及方法 |
(四)本论题的研究价值 |
一、重言词的概念与分类 |
(一)重言词的概念 |
1.前人对重言词的定义 |
2.本文对重言词的定义 |
(二)重言词的分类 |
1.对重言词分类标准论争的看法 |
2.本文对重言词的分类 |
二、《世说新语》与“三言二拍”中重言词的比较 |
(一)《世说新语》到“三言二拍”消失的重言词 |
(二)“三言二拍”中重言词对《世说新语》中重言词的继承 |
1.从微观层面看 |
2.从宏观方面看 |
(三)“三言二拍”中重言词的发展 |
1.形式增加 |
2.意义丰富 |
3.词性多样 |
三、重言词演变的原因 |
(一)重言词的主要特征得以继承的原因 |
1.重言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原因 |
2.形容词性占优势的原因 |
3.双音节重言词数量大的原因 |
(二)重言词发展的原因 |
1.语言内部原因 |
2.语言外部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世说新语》重言词辑录 |
附录二、“三言二拍”重言词辑录(双音词) |
附录三、“三言二拍”重言词辑录(多音词) |
后记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型世言》的思想价值与形象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本研究法 |
1.3.2 分类研究法 |
1.3.3 形象分析法 |
第二章 陆人龙及《型世言》简介 |
2.1 陆人龙简介 |
2.2 《型世言》简介 |
第三章 《型世言》的思想价值 |
3.1 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
3.1.1 真实的生活故事 |
3.1.2 典型的公案故事 |
3.1.3 美好的爱情故事 |
3.2 思想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
3.2.1 对新生事物的肯定 |
3.2.2 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
3.2.3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3.3 创作具有道德的说教性 |
3.3.1 济世补天的责任 |
3.3.2 重振纲常的愿望 |
3.3.3 苦口婆心的说教 |
第四章 《型世言》的形象类型 |
4.1 正面形象 |
4.1.1 贞女烈妇的形象 |
4.1.2 信商义士的形象 |
4.1.3 忠臣孝子的形象 |
4.1.4 清官雅士的形象 |
4.2 反面形象 |
4.2.1 贪财逐利的形象 |
4.2.2 贪色好淫的形象 |
4.2.3 贪名慕势的形象 |
4.2.4 昏官酷吏的形象 |
第五章 《型世言》的成就与不足 |
5.1 《型世言》的成就 |
5.1.1 《型世言》的思想成就 |
5.1.2 《型世言》的艺术成就 |
5.2 《型世言》的不足 |
5.2.1 《型世言》思想上的不足 |
5.2.2 《型世言》艺术上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 研究成果及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个体价值实现方式的伦理研究 |
第一节 为人: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儒家济世情怀之变迁 |
一、 冯梦龙的《三言》:“因果报应论”之下的入世关怀 |
二、 李渔的《十二楼》:高楼之上的独立自适 |
三、 天花藏主人的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结局之下的淡出 |
结语 |
第二节 为己: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情色变迁 |
一、 纵欲众生相的色情小说 |
二、 说教之下的情色小说 |
三、 以纯情为主旨的才子佳人小说 |
结语 |
第二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亲族伦理 |
第一节 夫妻:秩序与忠诚 |
一、 夫妻关系受到挑战的原因 |
二、 忠贞与出轨 |
三、 妒妇及其回归 |
结语 |
第二节 父子:血浓于水还是利大于情 |
一、 父子关系的新变化 |
二、 孝子的凸显和慈父的淡出 |
三、 血缘父子关系的缺失 |
结语 |
第三节 其他:差序格局下的人伦 |
一、 婆媳:事父母易,事舅姑难 |
二、 兄弟与侄儿:本是同根生 |
结语 |
第三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社会伦理 |
第一节 商人地位的改变:社会阶层平等的可能性 |
一、 “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 |
二、 “商贾亦何鄙之有?” |
三、 “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
结语 |
第二节 妓女的救赎之路: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 |
一、 妓女:开放的产物 |
二、 妓女与良家妇女:红玫瑰与白玫瑰 |
三、 脱籍从良:被道德纠缠的救赎之路 |
结语 |
第三节 知识分子形象的多变:随波逐流之后的自省 |
一、 知识分子创作的转向 |
二、 知识分子的复杂形象 |
三、 救世还是自救 |
结语 |
第四节 恶奴、义仆、巧婢的取与舍:从伦理走向功能 |
一、 奴仆数量的激增 |
二、 奴仆形象的复杂性 |
三、 从社会性向功能性的转变 |
结语 |
第五节 侠客义盗的为与不为:真性情背后的真伦理 |
一、 施恩与报恩 |
二、 真是与假非 |
三、 出走与回归 |
结语 |
第四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生态伦理 |
第一节 生态伦理之一:植物 |
第二节 生态伦理之二:动物 |
第三节 生态伦理之三:环境 |
结语 |
第五章 伦理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作为仪式的“礼”与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创作 |
一、 “礼”对展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
二、 “礼”对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 |
三、 “礼”与叙事艺术 |
结语 |
第二节 意象与伦理 |
一、 墙:道德的象征 |
二、 花园:欲望释放的乐园 |
三、 船:危险的象征 |
四、 金莲和绣鞋:诱惑与禁忌 |
五、 窗户:偷窥与偷听 |
六、 寺庙:佛性与人心 |
第三节 小说语言的选择对伦理的表达 |
一、 多变的称谓下的伦理变化 |
二、 语言和伦理的错位 |
三、 诗词与伦理表达 |
附论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伦理研究 |
第一节 生存环境对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出版商对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地域对创作的影响 |
第四节 创作风气对创作的影响 |
第五节 评点对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二拍”语气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二拍”的作者、语料价值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和界定 |
第一章 “二拍”语气副词次类(一) |
第一节 表强调肯定类语气副词 |
第二节 表评价关系类语气副词 |
第三节 表庆幸类语气副词 |
第二章 “二拍”语气副词次类(二) |
第一节 表推测委婉类语气副词 |
第二节 表疑问反诘类语气副词 |
第三节 表释因决断类语气副词 |
第三章 “二拍”语气副词的句法分析 |
第一节 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 |
第二节 语气副词在句中不同位置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二拍”语气副词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语气副词的语义指向 |
第二节 句子焦点和语气副词语义指向的关系 |
第五章 “二拍”语气副词的语用分析 |
第一节 语用分析(上) |
第二节 语用分析(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好一个“三言二拍”!(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渔拟话本小说的“文人化”特质研究[D]. 曹润涵.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六十种曲》中的媒妁形象研究[D]. 段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欢喜冤家》的叙事研究[D]. 罗敏先.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4]明代戏曲比较研究 ——以“三言”同题材文本为参照[D]. 樊若男.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5]现代汉语副词“好”与“好好”的语法研究[D]. 贾小村.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D]. 石松. 扬州大学, 2016(12)
- [7]从《世说新语》、“三言二拍”看中古到近代重言词的发展[D]. 王丽伟. 渤海大学, 2014(08)
- [8]《型世言》的思想价值与形象类型研究[D]. 张婉. 延边大学, 2014(02)
- [9]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D]. 沈叶娟. 苏州大学, 2014(10)
- [10]“二拍”语气副词研究[D]. 李宁. 浙江财经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