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讲 物流概念和物流定义(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莹[1](2020)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的合并战略研究 ——以运满满与货车帮为例》文中提出
文艺[2](2020)在《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及其优化 ——以江浙沪区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系统学角度分析区域物流网络结构是区域物流的基础研究,然而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对于区域物流仍然缺乏基于宏观视角的结构性研究。因此,本文根据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相关研究,认为物流节点之间存在着自主择优性。通过这一特性和相关理论,建立了更具现实意义的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从系统工程、网络理论等角度对区域物流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下的鲁棒性;在这基础上建立综合鲁棒性优化模型,讨论了限定成本下如何最大化地提高区域物流网络的综合鲁棒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1)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构建。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和物流活动的特征,认为物流节点在选择与之产生新的物流联系的节点时是存在着自主择优性的,物流节点倾向于与物流节点能力更强的节点产生物流联系。基于此假设和引力模型,构建了节点间的物流联系力指标,并将其引入区域物流网络模型中。以江浙沪区域为例,将县级城市抽象为单个的物流节点,节点之间的物流联系抽象为物流线路,节点间的物流联系力指标作为物流权重,建立更符合现实的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并通过Ucinet软件进行了可视化处理。(2)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结构特征分析。首先分析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的整体网络结构特征;其次通过中心性指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节点的物流能力,发现目前情形下物流能力强的节点;最后分析了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中存在的社团结构。(3)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的鲁棒性分析及其优化。首先分析了分别面对随机攻击与蓄意攻击时,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的反应,发现区域物流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结构特征,面对随机攻击时具有鲁棒性,蓄意攻击时具有脆弱性的特征。第二,将物流网络面对蓄意攻击和随机攻击时的反应综合考虑,讨论如何在限定成本下最大程度优化区域物流网络的综合鲁棒性。
刘阳[3](2020)在《广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农业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解决农产品市场不开阔、农产品物流成本高等问题的关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延伸乡村物流网络等多项健全物流体系的政策性举措。广东省是农产品的流通大省,同时也是农产品的消费大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广东省的经济水平将向更高水平发展,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高效的物流是保证新鲜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目前广东省各地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现阶段广东省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为政府对广东省农产品物流的提升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为对广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本文从农产品物流需求、农产品生产能力、物流基础水平、物流信息化程度4个方面出发建立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广东省21个地市进行评价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市农产品物流发展不均衡,地区间差异较大;区域经济环境因素对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影响最为有力;省内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有待提高。通过聚类分析将广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分为四种类型:综合领先型;需求导向型;供给导向型;发展成长型。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协同发展;推广先进农技,提高生产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养三个方面促进广东省的农产品物流发展。
王学忠[4](2020)在《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方案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贸易格局多变且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当下,海外工程物流行业受到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冲击后充满不定性,而创新是保证海外物流运营的活力,把控物流的成本及确保项目整体按时交付的关键。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上中企的海外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为此对物流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许多企业的海外项目管理都已经将物流管理置于高位。鉴于此,本文以BH公司的海外工程的物流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描述将应用到的研究方法,并回顾与海外物流管理相关的文献成果,总结了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构成要素;接下来对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物流公司的视角进一步分析了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改进的目标及相应的对策,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最后提出BH公司实施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改进的保障措施。本研究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文的研究为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及海外工程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了实践上的参考,其中对于组织框架调整、设立RDC、优化LIS系统、风险管控与客户协同等方式的改进适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而根据自身资金、网络、技术等资源拓展服务项目,为物流企业增加新的盈利点提出借鉴意义。同时也得出结论,海外工程物流管理的改进不仅可以增进多方信息协同共享,还能降低成本,是物流企业创造新价值的源泉。
杨兴夏[5](2019)在《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零售业的不断发展,零售业的创新活动进入高度活跃期。与丰富的零售业创新实践相比,零售业创新的系统理论研究仍显滞后。零售业创新内涵和机理还未形成共识,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围绕零售业创新的绩效与影响,采用“内涵—测度—经济效应”依次递进的研究思路展开。首先,结合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流通经济理论,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探讨零售业创新内涵、创新的微观和中观机理。其次,依据零售业创新内涵并利用2016—2017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数据,构建零售业创新测度指标并进行验证。再次,分别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消费二元增长理论和交易外部性理论依次分析零售业创新的产业绩效、零售业创新对消费经济效应以及零售业创新对产出的经济效应,同时根据样本特性,采用解决截面异方差问题的面板校正标准误差(PCSE)回归方法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方法对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从创新的生产函数本质出发,零售业创新是指零售商创新及其扩散形成零售业新生产函数的过程,包括零售商创新和零售商创新扩散两个方面。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表明,零售商创新的根本逻辑在于零售商追求实际产出持续增长所采用的节约成本的内部创新与扩展市场的外部创新。零售商内部创新集合形成零售业内部创新,零售商外部创新集合形成零售业外部创新。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从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交织着合成放大效应和合成谬误问题,零售业外部创新具有合成放大效应,零售业内部创新同时具备合成放大效应和合成谬误问题;(2)零售业外部创新可用成功实施服务创新或营销创新零售企业数量占比指标测度,零售业内部创新则以成功实施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零售企业数量占比指标测度。指标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外部创新水平高于内部创新,西部地区零售业创新活跃,“一带一路”省域零售业具有较高创新水平;(3)零售业创新对产业绩效和消费具有显着影响。目前,我国零售业外部创新以合成放大效应为主导效应,对产业本身和消费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效应;零售业内部创新虽然也存在合成放大效应,但在当前我国零售业组织化程度较低的背景下,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了中小零售商发展,不利于整合资源发挥零售业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其带来的投资潮涌不利于零售业产能充分利用。零售业创新通过激励生产性劳动带动产出增长,在零售业具有较高市场集中度的前提假设下,基于交易外部性理论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表明,零售业外部创新有利于满足生产者的商品需要,零售业内部创新及生产商利润共享机制能够满足生产者的收入需要,均对生产性劳动具有激励作用。论文的主要边际贡献有三点: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零售业创新的内涵及其在微观和中观层面的机理;二是基于新指标、新数据测度了我国零售业的创新;三是从零售业绩效、零售业创新的消费效应与产出效应视角系统考察了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
叶萌[6](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王娜[7](2018)在《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区域物流的地位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颁布系列政策文件以促进区域物流的整合与大力发展。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环境质量,是当前的核心任务。因此,区域物流在发展同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必然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2005-2016年的我国总体及31个省市的统计年鉴筛选数据,主要利用因子分析法、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现状、能源消耗总量与种类状况、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了解目前物流发展及能源消耗存在的问题。其次,分别建立物流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将中国各省市分为八大经济区域,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其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最后,利用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区域物流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以确定两系统间的协调等级。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物流业虽然发展速度飞快,但是运行效率不高,物流成本较发达国家高昂。物流业能源消费总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但近年来增速明显放缓,能源消耗的质量和效率逐渐提升。二是,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连年提高,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带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在国家及地区系列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连年增长。整体看,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略高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说明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物流的迅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三是,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两系统间的协调度研究。物流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的协调度随着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提升协调等级;在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相近且保持较高水平的情况下,系统协调处于更高的等级;若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即使一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较高,两系统的协调度仍旧会处于较低的等级。
张志勇,刘心报[8](2013)在《对物流几个基本概念问题的认识》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术界对物流基本概念的科学认识和准确界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对物流及物流系统等基本概念进行认真梳理与科学界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物流概念的演变、物流与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学科的产生、物流与商流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入手,解析物流相关基本概念问题。一是将物质实体的宏观位置移动现象划分为自然运动、机械运转、经济运移等三种基本类型,并由此界定物流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物流概念内涵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过程;二是给出物流与物流系统的新定义,剖析物流概念的社会经济、物品实体、主观目的、运作可控、综合集成等五大基本特性,总结物流系统八大基本要素与四大子系统的基本结构;三是探讨物流学科产生的根本动力、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条件;四是梳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这一社会大商流过程与"企业—社会—生活—逆向"这一社会大物流过程的相互支撑关系。
闫昕辉[9](2012)在《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外国跨国公司在国内业务的拓展以及国内企业到外国投资进程的加快,国际物流在我国不断扩展并产生了巨大需求。在这种国际环境下,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桥头堡,保税物流园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地在发展保税区的同时,应充分提高对自身优势的利用率,实现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有利于促进国际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研究保税区物流以及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是改善和提高保税物流园区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产业深化,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对建设和健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保税物流中心发展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围绕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策略以及国际物流发展的需要,对保税园区目前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发展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具体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保税区概念、特点及功能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国际物流和保税区发展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保税区和国际物流发展的互动效应。第二、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现状。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保税区概况,然后对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现状和目前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概括了淄博保税物流中心运作模式。第三、对淄博保税物流中心进行竞争力及SWOT分析,包括对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现状和目前运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从年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总额,临港货物吞吐量及淄博保税物流中心集装箱吞吐量几个指标分析淄博保税物流园区竞争力情况,并通过SWOT法分析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的运营状况和所处的行业位置,了解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的竞争优势和不足。第四、对淄博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和AR模型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淄博保税区物流中心未来需求进行预测。第五、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制定出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策略,同时制定保障措施确保以上策略能够得到落实,使物流中心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并进一步发展。
李鹏[10](2012)在《论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末,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由传统第三方物流逐渐向现代整合性第三方物流过渡,相应的,第三方物流合同也逐渐从传统的运输、仓储合同向类型结合型的第三方物流合同转化。这种类型结合型的第三方物流合同系无名合同,其裁判依据包括双方之间订立的第三方物流合同本身(包括补充协议、体系解释、交易习惯)和民事法律规范。从双方之间订立的第三方物流合同角度而言,其违约责任多采用的是严格责任归责原则。从民事法律规范的角度来说,基于个案中能否确认货损发生的区间,第三方物流合同适用不同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或适用《合同法》总则的严格责任原则,或适用损失确认区间适用法律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第一讲 物流概念和物流定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讲 物流概念和物流定义(论文提纲范文)
(2)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及其优化 ——以江浙沪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区域物流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物流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复杂网络理论在物流分析中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区域物流网络理论 |
2.1.1 区域物流 |
2.1.2 区域物流网络 |
2.2 复杂网络理论 |
2.2.1 统计性指标 |
2.2.2 鲁棒性理论 |
2.3 引力模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物流加权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
3.1 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结构解析 |
3.1.1 物流节点 |
3.1.2 物流线路 |
3.2 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构建 |
3.3 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1 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指标分析 |
4.1.1 度及度分布 |
4.1.2 平均最短路径长度 |
4.1.3 聚类系数 |
4.2 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中心性分析 |
4.2.1 间接中心性 |
4.2.2 紧密中心性 |
4.2.3 特征向量中心性 |
4.3 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社团组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物流网络鲁棒性优化 |
5.1 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鲁棒性分析 |
5.1.1 随机失效 |
5.1.2 蓄意攻击 |
5.2 江浙沪区域物流加权网络鲁棒性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广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物流 |
2.1.2 农产品物流 |
2.1.3 物流发展水平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应链理论 |
2.2.2 区域分工理论 |
3 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含义 |
3.2.1 农产品物流需求指标 |
3.2.2 农产品生产能力指标 |
3.2.3 物流基础水平指标 |
3.2.4 物流信息化程度指标 |
3.3 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 |
4.1 数据的获取 |
4.2 因子分析评价方法概述 |
4.2.1 方法的选择 |
4.2.2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4.2.3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4.3 因子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5 基于聚类分析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类型划分 |
5.1 聚类分析方法概述 |
5.1.1 聚类分析的主要方法 |
5.1.2 数据的变换处理方法 |
5.1.3 样本间距离的测度 |
5.1.4 类间距离与系统聚类法 |
5.2 聚类分析 |
5.3 划分结果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创新与不足 |
6.3.1 创新点 |
6.3.2 不足之处 |
6.4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方案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海外工程概述 |
一、海外工程理论 |
二、海外工程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概述 |
一、海外工程物流概念 |
二、海外工程物流的特点 |
三、海外工程物流管理的研究 |
第三章 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国际物流行业概况 |
一、国际物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
二、物流管理的内容构成要素 |
第二节 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业务发展现状及物流管理改进动因 |
一、海外承包工程物流业务范围 |
二、海外承包工程物流业务市场分布 |
三、海外承包工程物流业务发展定位 |
四、海外承包工程物流业务流程 |
五、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的改进动因 |
第三节 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结构僵化,管理成本增加 |
二、信息协同落后,牛鞭效应突出 |
三、物流盈利模式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
四、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竞争实力不足 |
第四章 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改进目标及方案设计 |
第一节 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改进目标、理念与原则 |
一、改进目标 |
二、改进原则 |
三、改进理念 |
四、物流管理改进框架 |
五、改进后的新特点 |
第二节 组织结构改进与服务功能改进 |
一、组织结构改进 |
二、服务功能改进 |
第三节 协同方式改进和风险管理改进 |
一、协同方式改进 |
二、风险管理改进 |
第五章 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改进方案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
一、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
二、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
第二节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一、企业内部资金使用机制 |
二、企业外部资金使用机制 |
第三节 建立创新机制 |
一、管理层的创新理念 |
二、创新流程的规划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产业创新内涵研究 |
1.3.2 零售业创新理论研究 |
1.3.3 零售业创新测度研究 |
1.3.4 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零售业创新内涵与机理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零售商和零售业 |
2.1.2 创新、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 |
2.1.3 零售商创新与零售业创新 |
2.1.4 经济效应 |
2.2 零售商创新机理 |
2.2.1 零售商生产过程的理论解释 |
2.2.2 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 |
2.2.3 基于零售业态演进的零售商内、外创新模型实证 |
2.3 零售业创新:零售商创新集合 |
2.3.1 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合成放大效应 |
2.3.2 零售商创新到零售业创新:合成谬误问题 |
2.3.3 零售业创新数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零售业创新测度分析 |
3.1 零售业创新测度指标构建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全面性原则 |
3.1.3 可分性原则 |
3.1.4 可验性原则 |
3.2 零售业创新指标构建 |
3.2.1 指标来源 |
3.2.2 统计指标含义 |
3.2.3 指标构建假设提出 |
3.3 零售业创新指标构建验证 |
3.3.1 验证方法 |
3.3.2 拟合评价和参数估计 |
3.4 我国零售业创新现状分析 |
3.4.1 我国零售业创新总体现状 |
3.4.2 我国零售业创新区域现状分析 |
3.4.3 我国零售专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产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
4.1 产业绩效的理论基础及测度指标 |
4.1.1 产业绩效的理论基础 |
4.1.2 产业绩效的测度指标 |
4.2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分析 |
4.2.1 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现状及评价 |
4.2.2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2.3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
4.3 零售业创新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
4.3.1 全要素生产率含义及测度方法 |
4.3.2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分析 |
4.3.3 零售业创新影响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分析 |
5.1 消费增长内涵 |
5.1.1 二元边际理论与消费增长 |
5.1.2 消费扩展增长 |
5.1.3 消费集约增长 |
5.2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2.1 零售业外部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2.2 零售业内部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机理分析 |
5.3 零售业创新对消费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回归过程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的影响效应分析 |
6.1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影响效应的理论机制 |
6.1.1 增长理论的要素投入视角 |
6.1.2 以需求为中心的生产理论 |
6.1.3 零售业外部创新促进商品需要的机理 |
6.1.4 零售业内部创新满足收入需要的机理 |
6.2 零售业创新对产出影响效应的数理模型 |
6.2.1 模型假设 |
6.2.2 零售商独享创新收益的模型均衡 |
6.2.3 零售商分享创新收益的模型均衡 |
6.2.4 模型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物流相关概念 |
2.1.2 绿色物流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系统科学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物流业碳排放研究现状 |
2.2.2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2.2.3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
第三章 物流业发展及碳排放概况 |
3.1 物流业发展现状 |
3.1.1 物流业发展速度 |
3.1.2 社会物流总额 |
3.1.3 社会物流总费用 |
3.2 物流业能源消耗现状 |
3.2.1 能源消费总量 |
3.2.2 能源消费结构 |
3.3 物流业碳排放强度 |
第四章 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研究 |
4.1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1.2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 |
4.3 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测算 |
4.3.1 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 |
4.3.2 区域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 |
第五章 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
5.1 协调度测算模型 |
5.1.1 协调度的含义 |
5.1.2 协调度测算模型 |
5.2 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分析 |
5.2.1 八大区域系统协调度测算 |
5.2.2 八大区域系统协调度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对物流几个基本概念问题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物流概念的由来 |
三、物流与物流系统的基本定义 |
四、现代物流学科的形成 |
五、物流与商流的基本关系 |
六、结论 |
(9)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保税区及国际物流理论基础 |
2.1 保税区及国际物流基本概念 |
2.1.1 保税区相关理论 |
2.1.2 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的比较分析 |
2.1.3 国际物流相关理论 |
2.2 保税区和国际物流发展的交互作用 |
2.2.1 保税区开展国际物流的优势 |
2.2.2 国际物流的发展对保税区的影响 |
2.2.3 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的对策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的SWOT及竞争力分析 |
3.1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简介及发展概况 |
3.1.1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简介 |
3.1.2 淄博保税区物流中心发展概况 |
3.1.3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业务运作模式 |
3.2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分析 |
3.2.1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体系结构竞争力分析 |
3.2.2 影响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3.3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SWOT分析 |
3.3.1 淄博保税物流发展优势(Strength)分析 |
3.3.2 淄博保税物流发展劣势(Weakness)分析 |
3.3.3 淄博保税物流发展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3.3.4 淄博保税物流发展威胁(Threat)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淄博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
4.1 物流预测理论模型 |
4.1.1 常用预测方法介绍 |
4.1.2 灰色预测模型GM(1,1)介绍 |
4.1.3 AR预测模型 |
4.2 淄博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模型构建 |
4.2.1 移动平均法 |
4.2.2 GM(1,1)-AR模型 |
4.3 淄博保税区国际物流需求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5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对策及保障措施 |
5.1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对策 |
5.1.1 完善保税区国际物流法律与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环境 |
5.1.2 加强物流管理教育和研究,奠定国际物流科技基础 |
5.1.3 加强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国际物流 |
5.2 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大幅度进行招商引资,加强国际间合作 |
5.2.2 引进和培育国际间物流运作主体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论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 第三方物流合同 |
1.1 物流 |
1.1.1 国外对物流的定义 |
1.1.2 我国对物流的定义 |
1.2 第三方物流 |
1.3 第三方物流合同 |
2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法律性质———类型结合型的无名合同 |
3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裁判依据 |
3.1 自律———第三方物流合同 |
3.1.1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明确约定及补充协议 |
3.1.2 第三方物流合同经体系解释后的意思表示 |
3.1.3 交易习惯 |
3.2 他律———法律规范———结合主义 |
4 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
4.1 第三方物流合同———无过错责任原则 |
4.2 民事法律规范———网状责任制 |
4.2.1《合同法》总则———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
4.2.2《合同法》分则或者其他民事法律 |
四、第一讲 物流概念和物流定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的合并战略研究 ——以运满满与货车帮为例[D]. 周莹莹. 东南大学, 2020
- [2]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及其优化 ——以江浙沪区域为例[D]. 文艺.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广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评价[D]. 刘阳.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4]BH公司海外工程物流管理方案改进研究[D]. 王学忠. 南开大学, 2020(02)
- [5]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D]. 杨兴夏.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2)
- [6]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7]区域物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 王娜. 天津理工大学, 2018(12)
- [8]对物流几个基本概念问题的认识[J]. 张志勇,刘心报. 中国流通经济, 2013(02)
- [9]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对策研究[D]. 闫昕辉.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8)
- [10]论第三方物流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J]. 李鹏. 物流科技,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