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疏浚综合效益研究

洞庭湖疏浚综合效益研究

一、洞庭湖河湖疏浚综合效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聂芳容[1](2021)在《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基于三峡运行以来洞庭湖水情变化的分析,提出洞庭湖水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抗旱水源,可考虑上移进水口,连通现有渠系,建设1 000万亩自流灌区,修复生态湿地,同时对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提出建议,以保护长江泄洪蓄洪能力,挖湖修堤,建设高质量堤防,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发展格局。

庄杭[2](2020)在《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了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的关系演变。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河网水系与荆州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城市水系环境深刻影响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起源,从楚船官地发展成为秦汉南郡,历经三国至明清的荆州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结合自然水系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内外联通的水网体系和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了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商贸发展和军事防御等综合功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依托水系的荆州古城所在区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本文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进行图纸叠加分析,推测不同时期水利系统的演变,对水利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对于水利系统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运行机制。从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四个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城市关系。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并结合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的现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水利系统维护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运转,通过对于古代荆州城市水环境和水利建设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更为全面的视角看待城水关系的演变,进而总结古代荆州城市在人居环境营建中展现的历史智慧,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刘宏[3](2014)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7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祖国中部、长江中游极富特色、极具潜力的区域,长期以来,不仅从整体上缺乏一个战略性的顶层设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除防汛措施外,针对洞庭湖区域发展的大措施、大决策也很不够。前面在战略重点的章节中,我们已论及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影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全局的交通、水利、信息、环保等有关基础设施及重大工程,以求从集中力量办大事上寻突破求发展,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发展打基础。7.1以环湖公路为抓手加强交通建设

贺建林[4](2012)在《泥沙疏浚对洞庭湖区生态效益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洞庭湖作为长江中游的最重要的调蓄型湖泊,由于接纳湘、资、沅、澧四水与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泥沙淤积淤塞河道与湖泊,洪水位自然抬高,在加重洞庭湖湖区防洪负担、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同时,降低了湖泊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与水环境承载能力,湖区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根据洞庭湖的泥沙疏浚情况,通过对典型河段泥沙疏浚前后的水情、水环境承载能力与自然生态条件变化等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泥沙疏浚对洞庭湖区生态效益既有有利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洞庭湖生态治理对策。

贺建林[5](2012)在《泥沙疏浚对洞庭湖区生态效益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洞庭湖作为长江中游的最重要的调蓄型湖泊,由于接纳湘、资、沅、澧四水与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泥沙淤积淤塞河道与湖泊,洪水位自然抬高,在加重洞庭湖湖区防洪负担、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同时,降低了湖泊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与水环境承载能力,湖区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根据洞庭湖的泥沙疏浚情况,通过对典型河段泥沙疏浚前后的水情、水环境承载能力与自然生态条件变化等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泥沙疏浚对洞庭湖区生态效益既有有利的方面,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洞庭湖生态治理对策。

谭岚[6](2012)在《基于DEA的洞庭湖河湖疏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关项目后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DEA基本理论,对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后评价在我国起步较晚,后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有关规范还不完善,尤其是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目前尚处于探讨阶段,因此,对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针对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中定性指标多的特点,提出了将DEA基本理论运用在洞庭湖河湖疏浚工程的后评价中。通过评价,得出了DEA方法在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中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王红[7](2010)在《明清两湖平原水事纠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古以来,水利就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两湖平原水土资源大规模的开发源起于明代,一直持续至今。由于降雨丰沛,且年内分配不均,河湖密布,地势低洼,洪涝渍灾害频仍,在此地发展农业,防洪和排涝是必须面临的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难题。为防洪和排涝,两湖平原的人们沿江河两岸修筑了绵长的堤防,将江河洪水束缚于两岸大堤之间的主河床内,并发明了独特的农田水利工程——垸田。垸田仰赖于垸堤,垸堤可以起到二次防洪的作用。垸田颇类似于长江下游平原的圩田,各有闸剅,可灌可排,是适宜两湖平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的独特农田水利工程型式。江河堤防和垸田在两湖平原的经济崛起过程中可谓功勋卓着,明中叶,“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已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然而,事物总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在总体“湖广熟”繁荣的表象之下,实则掩盖了环境问题。江河堤防和垸田的修筑,虽保证了丰收,却干扰了两湖平原河湖水系自然演变的规律,改变了泥沙的淤积规律,以前呈面状散漫地在两湖平原平均落淤的泥沙,则呈线状地淤积在主河床之中。于是,江河便频频溃口,垸田则积水难消。当人们更加努力地坚筑江河堤防、更加完善垸子的防洪和排水功能之后,仍无法改变洪水、泥沙、地势低洼、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自然现象对两湖平原洪涝渍灾害的侵袭之时,人们被迫“饮鸩止渴”,即通过筑塞江汉各分流穴口或支河港汊以阻止洪水进入己境,如此来,江汉主河床的淤积进一步加速,河湖水系环境更加恶化,江河防洪压力继续加大,决口泛滥更加频繁。两湖平原陷入了“河湖水系生态失衡——洪涝渍灾害——以邻为壑——河湖水系以剧变的方式寻求新的生态平衡——再破坏河湖水系的自然生态环境——洪涝渍灾害加重——再以邻为壑”的恶性循环之中。每当人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时,惟一的出路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以邻为壑,水事纠纷不可避免。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压力的增大,两湖平原的环境愈加不堪重负,愈往后水事纠纷愈加频繁复杂,两湖平原的垸田经济发展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两湖平原不同水利利益群体之间水利利益的争斗史。两湖平原的水事纠纷种类繁多,如按河湖水系的自然布局和人工修筑的江河堤防划分,可分为左右岸之间的水事纠纷、同岸上下游之间的水事纠纷、堤外洲滩与堤内广大平原之间的水事纠纷;如按行政区划划分,可分为湖北省与湖南省之间的水事纠纷,湖北省内部各级行政区划之间的水事纠纷;如按垸子划分,可分为垸与垸之间的水事纠纷和垸内水事纠纷;如按血缘划分,可分为宗族间与非宗族间的水事纠纷;如按行业划分,有航运业、水产业、种植业、商业等不同行业间的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水事纠纷;如按工程类型式划分,可分为疏堵纠纷(或称开塞纠纷)、围垦纠纷、协修纠纷和排渍涝纠纷。此外,平原和山区之间也曾发生过协修纠纷。以上这些水事纠纷往往群发,即交相发生,各类水事纠纷相互纠结,难分彼此,某个或某类水事纠纷往往历经数朝数百年的时间反复地长期地发生,足见两湖平原水事纠纷的密集程度和复杂程度。面对如此密集和复杂的水事纠纷,欲理出头绪,异常困难。本文尊重水事纠纷的客观史实,抽像出水事纠纷的共同特性——地缘特征、行政区划特征、以邻为壑特征和宗族血亲特征;将水事纠纷按照其依托的水利工程分成四类——疏堵纠纷、围垦纠纷、协修纠纷和排涝渍纠纷;通过查找大量文献、档案等资料,在弄清大量水事纠纷的基础上,将两湖平原水事纠纷中的当地人群关系进行了较为切合实际的界定,即居住在同一个地缘的人们拥有共同的水利利益,他们别无选择地(不分贵贱贫富、不计恩怨情仇、不论宗族血亲)组成一个利益群体(也称利益同盟,或称利益共同体),此群体牢不可破、坚不可摧,共同保卫着他们的水利利益不被他方侵害,同时,还争取他们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水利利益;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是水利管理部门,享有水事纠纷协调权,本应当站在全局的高度协调水事纠纷,但由于官僚阶层的管理模式和官员之间的微妙关系,或者迫于对河湖水系环境的变迁的无奈,或者是迫于民生问题,或者是迫于政治局势等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导致官员在协调解决水事纠纷时会有失公允。总之,水事纠纷是两湖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水事纠纷的发生和发展又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两湖平原自然河湖水系的干扰和破坏,水事纠纷势必升级,人群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两湖平原河湖生态更大程度上的破坏。如何顺应自然规律,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当是摆在两湖平原人们面前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在两湖平原的人们与水环境和谐共处的基础之上,才会出现两湖平原各水利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

王玲玲[8](2008)在《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洞庭湖水资源系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具有调节江河径流、沟通航运、繁衍水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洞庭湖湖区的洪涝灾害加剧,水资源系统中水污染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洞庭湖的研究多停留在泥沙迁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洪涝灾害、湿地及水生生物、洪道开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系统科学研究洞庭湖水资源仍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因此,系统分析洞庭湖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探讨不确定性因素对水资源预测的影响,为科学利用洞庭湖水资源提供决策指导和技术支撑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诠释了不确定性理论内涵,探讨了洞庭湖水资源的评价、预测和污染控制规划理论和方法,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不确定性多属性分析理论的水资源评价不确定性多属性模型是基于灰色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一中综合考虑多种属性的判别模型。研究根据洞庭湖的管理现状,建立的水质评价多属性模型对洞庭湖水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构建水资源保障能力分析模型对洞庭水量进行分析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区域缺水状况仍然存在。2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洞庭湖水资源时间序列分析研究选取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洞庭湖水位和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规律,分析洞庭湖水资源年际变化趋势特征、年内变化的周期特征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贡献率变化特征,并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分析。3洞庭湖水资源现状成因分析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域气候变迁、人类对下垫面的改造等因素决定了洞庭湖水资源、水环境的时空分布的差异性,研究着重分析了三峡工程、洞庭湖疏浚工程和“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对洞庭湖水资源的影响。4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的洞庭湖水资源预测分析基于向空间重构理论思想,采用最大Lyapunov指数法确定洞庭湖水位序列的混沌特性,利用混沌RBF神经网络对洞庭湖水资源进行预测分析,并定量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混沌预测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监测误差是精确预测的必要条件之一。5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洞庭湖湘江长沙段水污染控制多目标优化研究以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地表水资源保护及控制水域水质作为目标,建立了水污染控制系统多目标综合规划模型。模型定量地协调了水污染控制系统中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得到合理的综合规划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研究引入模糊优化理论,在此提出了模糊遗传算法,并用于解决水污染控制系统的多目标规划模型。6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洞庭湖滨水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针对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优选法在应用中存在的如何将灰数科学白化的问题,建议将多位专家意见以区间数的形式给出,利用满意区间上的专家满意的上下阈,建立综合决策矩阵。以长沙市生活小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选择为例,结合小区域污水处理厂拥有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通过专家意见规范化处理,利用综合决策矩阵比较,最终获得问题的最优解。实验证明,改进的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方法既省去了烦琐的计算步骤,又减少了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张硕辅[9](2007)在《基于健康理论的洞庭湖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和重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洞庭湖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长江,是一个具有调节功能的内陆湖泊和世界着名的湿地生态系统。然而,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洞庭湖湖泊迅速萎缩,防洪形势严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区域性水资源短缺明显,洪涝灾害和血吸虫病疫情危害加剧,严重制约了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将洞庭湖定位于“健康长江”体系之中,树立健康洞庭湖理念,探讨洞庭湖治理的新举措,为开展新一轮的综合治理提供决策指导和技术支撑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诠释了健康洞庭湖的内涵,探讨了洞庭湖的健康评价、预测和重建方法,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洞庭湖生态系统现状健康评价首次对健康洞庭湖的内涵进行了诠释,指出健康洞庭湖要求长江中游洪水调蓄功能、生态系统平衡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功能等3大功能健康;构建了健康洞庭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洞庭湖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当前洞庭湖健康状况较差的结论。2.洞庭湖健康状况预测针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三峡工程运行给洞庭湖的健康造成的影响做出预测,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洞庭湖富营养化预测模型对洞庭湖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的富营养化呈发展趋势。(2)通过预测湖泊外需水、湖泊生态需水得出90%保证率下缺水量。结果显示: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90%保证率下缺水量将会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健康程度下降。(3)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干流的防洪形势大大改观,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三峡建库还不能看作是洞庭湖的根本出路。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调蓄长江中游洪水健康程度有所上升,但上升程度有限。(4)三峡水库的周期性调度使得洪水年和洪水期的洪峰得到控制,同时也使洪水溃垸的几率大幅度降低。这样的状况使钉螺依靠溃垸扩散到洞庭湖各堤垸的几率大为降低,相应引发的血吸虫病也大幅度减少。3.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研究根据目前国内外较为认可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洞庭湖流域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进行初步的探讨,用毒性污染指数量化由于外界人为污染对流域内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的方法,结合生态指数、脆弱性指数及灾害指数对流域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洞庭湖健康的最大制约因素仍为洪涝灾害,紧随其后的即是污染物特别是磷的排入,这两者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不容忽视。4.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状态重建针对洞庭湖三大健康功能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建措施。认为洞庭湖的治理出路不在于单项措施的先进,而在于综合治理。洞庭湖综合治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单项治理措施不可能实现所有的健康目标,因此必须对单项措施进行优化组合,花最小的代价,将洞庭湖修复到最健康的状态。基于此观点提出面向健康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多目标决策模型框架。通过此模型,可以利用健康评价的结果为综合决策提供指导。5.河湖疏浚工程的实施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以SSARR水文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基础,应用SMS水力学模型模拟了洞庭湖流域河湖疏浚前后洪水水位的变化,运用GIS技术将疏浚工程的影响区域及影响效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澧水洪道的石龟山监测站为小目标对象模拟了疏浚前后洞庭湖的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河湖疏浚对洞庭湖流域河道和湖泊高洪水位的降低均有一定的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对河道的作用明显大于湖泊的作用。通过计算河湖疏浚工程对洞庭湖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发现疏浚会增加水环境容量。

胡秋发[10](2006)在《洞庭湖河湖疏浚工程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洞庭湖区的洪水组成、水流泥沙演变、河道湖泊水系分布特点以及河道湖泊疏浚工程布局情况,利用GIS技术模拟洞庭湖地形变化,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湖泊二维水力学计算模型预测疏浚工程实施后的水位、流量、流速流场变化,为河道、航道港口整治、河道疏浚清淤等工程决策与实施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二、洞庭湖河湖疏浚综合效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庭湖河湖疏浚综合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运行以来洞庭湖水情变化
    1.1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
    1.2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减轻长江中小洪水威胁
    1.3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洞庭湖旱情严重加剧
        1.3.1荆江10月多年平均流量减少42.5%
        1.3.2荆南四口10月至次年3月入湖水量减少80%
        1.3.3荆南四口入湖抗旱水源减少80%,使洞庭湖旱灾严重
2洞庭湖水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抗旱水源
    2.1从长江恢复抗旱水源方案不可靠
    2.2优化湘资沅澧水库调度,抓好汛末储水,是恢复洞庭湖抗旱水源的最可靠方案
        2.2.1湘资沅澧干流大型水库有充足的储水库容
        2.2.2抓住湘资沅澧8月末水量也可增储水100多亿m3
        2.2.3大型水库储水措施
    2.3江垭水库、皂市水库优化调度,可解除藕池河流域和东洞庭湖冬春干旱
    2.4水府庙水库优化调度可解决娄底市区干旱和优化水环境
        2.4.1基本情况
        2.4.2水库运行效益及问题
        2.4.2.1效益
        2.4.2.2存在问题
        2.4.3提高水府庙水库正常水位设想
        2.4.4扩大效益措施
3上移进水口,连通现有渠道,建设1 000万亩自流灌区
    3.1为什么要上移进水口
    3.2需改建进水口和改善渠系的灌区工程
    3.3新建环洞庭湖浅丘陵区灌区工程
4修复洞庭湖湿地生态
    4.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性
    4.2洞庭湖湿地生态严重衰退
        4.2.1洞庭湖湿地生态严重衰退
        4.2.2洞庭湖湿地生态衰退的原因
        4.2.2.1生态水面积减少
        4.2.2.2生态水位降低
        4.2.2.3生态水量减少,湿地缺失灌溉水源
        4.2.2.4外河生态流量变小,湿地难以取得水源
    4.3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措施
    4.4洞庭湖湿地公园建设必先搞好顶层设计
    4.5南洞庭湖生态水利工程推荐报告
        4.5.1南洞庭湖范围
        4.5.2南洞庭湖自然面貌
        4.5.3南洞庭湖自然资源
        4.5.4南洞庭湖湿地生态衰退
        4.5.4.1南洞庭湖形成
        4.5.4.2南洞庭湖生态环境损伤和衰退
        4.5.5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急需修复措施
        4.5.5.1 2018—2019年生态保护措施初见成效
        4.5.5.2南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
        4.5.6南洞庭湖湿地公园六项综合工程
        4.5.6.1十湖连通,引水灌溉
        4.5.6.2万子湖出口控制工程
        4.5.6.3南洞庭湖航道疏浚工程
        4.5.6.4甘溪港河道改造工程
        4.5.6.5黄土包河引水储水工程
        4.5.6.6下塞湖湿地修复工程
        4.5.6.7目平湖垸、新胜垸、永胜垸等垸蓄水养鱼工程
5希望继续优化三峡水库调度
    5.1三峡水库调度需进一步优化
        5.1.1三峡水库主要特征
        5.1.2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方式
        5.1.2.1三峡水库防洪目标
        5.1.2.2三峡水库调节方式
        5.1.3三峡水库运行实际发现的调度困难
    5.2 2020年洪水说明需要增加20%~99%中等洪水调度库容
        5.2.1 2020年7—8月长江从上游至下游相继发生多次大暴雨洪水
        5.2.2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可减少中下游洪水威胁和洪水灾害
        5.2.3三峡水库2020年优化调度意义重大
    5.3保留荆江分洪区原调度方案,完善保安措施,解除后续洪水风险
6全面了解江湖变化,保护长江泄洪蓄洪能力
    6.1长江中下游泄蓄能力在减少,蓄洪区在减少
        6.1.1泄洪能力减少
        6.1.2蓄洪能力减少
    6.2全面分析螺山站水位抬高原因
        6.2.1螺山站洪水抬高是泄洪能力减小所至
        6.2.2充分了解洞庭湖1998年蓄洪削峰作用
    6.3应高度重视保护城螺河段泄洪和蓄洪能力
7挖湖修堤,建设高质量堤防
    7.1洞庭湖存在特大洪水威胁
    7.2为什么要建设高质量堤防
    7.3高质量堤防有哪些要求
    7.4挖湖修堤筑台,实现防洪安全和生态保护
        7.4.1为什么要挖湖修堤
        7.4.2挖湖修堤有利于洞庭湖生态修复
    7.5洞庭湖区具备挖泥船修堤经验和设备
        7.5.1洞庭湖区挖泥船筑堤技术
        7.5.1.1吹填筑堤的基本方法
        7.5.1.2几处堵口复堤施工
        7.5.1.3关于泥沙沉淀池设计
        7.5.1.4关于排水固结
        7.5.1.5开仓取土试验情况
        7.5.2洞庭湖区挖泥船队能力和设备
        7.5.3挖泥船吹填堵口成功实列
        7.5.3.1常德安乡县书院洲堵口
        7.5.3.2长沙市丰顺垸堵口
        7.5.4汉寿沅南垸堵口复堤
        7.5.5岳阳华容团洲堵口复堤
    7.6重点加固堤防布局
    7.7修建洞庭湖中心防洪救生大道
        7.7.1建防洪救生大道的必要性
        7.7.2救生大道的高程
        7.7.3救生大道路线选择原则
        7.7.4线路初步设想
        7.7.5优点
8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生态经济
    8.1进一步明确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目标和布局
    8.2洞庭湖区耕地利用方式和生产结构需调整和改革
    8.3保护内湖蓄水容量,综合利用内湖资源
    8.4科学利用湖洲芦草资源
    8.5大力发展湖泊大水面养鱼
    8.6目前养鱼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8.7扩大部分天然湖泊水域和堤垸的蓄水经营
9发展旅游,弘扬洞庭湖文化
    9.1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精神文化先进
    9.1.1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
        9.1.2洞庭湖资源和物产丰富
        9.1.3洞庭湖文化古迹和精神文明为世人歌颂
        9.2沿大堤修建观湖和旅游带
    9.3恢复和增建观湖楼台,弘扬洞庭湖文化
        9.3.1修缮和增建楼台及旅游场所
        9.3.2弘扬文化措施

(2)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荆州古城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格局
        1.1.2 城市与周边水系的关联极为密切,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1.1.3 快速的城镇化冲击景观风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梳理古代荆州城市水利系统建设过程
        1.2.2 探讨古代荆州城市水利建设与人居环境营建展现的历史智慧
        1.2.3 以水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延续
        1.2.4 水利系统对于城镇特征、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的综合意义
        1.2.5 未来荆州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
        1.2.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3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3.1 地方志和水利专志
        1.3.2 现有主要研究基础
        1.3.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创新:水利系统运行机制及城水关系演变规律研究
        1.6.2 研究方法创新: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的叠加分析
2 区域自然地理
    2.1 荆州历史城镇迁移
        2.1.1 荆州区域建置的历史沿革
        2.1.2 江陵城市起源与发展
        2.1.3 荆州古城
    2.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2.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
        2.2.2 江汉平原的发育
        2.2.3 荆州区域江汉历史河道变迁
    2.3 本章小结
3 水利系统发展兴废的历史过程
    3.1 水运通渠肇始期:先秦至两汉
        3.1.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1.2 水利建设
        3.1.3 先秦至两汉水利建设特征
    3.2 堤堰城防初建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3.2.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2.2 水利建设
        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水利建设特征
    3.3 良田漕运发展期:隋唐五代
        3.3.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3.2 水利建设
        3.3.3 隋唐五代水利建设特征
    3.4 军事水工兴盛期:宋
        3.4.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4.2 水利建设
        3.4.3 宋代水利建设特征
    3.5 垸田水利矛盾期:元明清
        3.5.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5.2 水利建设
        3.5.3 元明清水利建设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水利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4.1 城南荆江大堤
        4.1.1 荆江大堤
        4.1.2 沿江筑城、江势改徙与城南江堤修建
    4.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
        4.2.1 城外历史湖泊沟渠系统
        4.2.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近现代演变
    4.3 古城水系
        4.3.1 荆州古城历史格局
        4.3.2 荆州古城城壕水系
        4.3.3 清代1788年洪水后荆州古城水系格局
        4.3.4 荆州古城水系功能
        4.3.5 荆州古城近代水系格局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水利-城市聚落关系演变
    5.1 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
        5.1.1 荆州古代城市洪水威胁
        5.1.2 荆州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5.2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5.2.1 垸田兴筑
        5.2.2 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
        5.2.3 古代农田水利治理
    5.3 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
        5.3.1 运河与航线
        5.3.2 城市商贸发展
    5.4 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
        5.4.1 荆州军事地理
        5.4.2 军事水工对于军事地理局限性的补足
        5.4.3 军事扩张和城市防御
    5.5 本章小结
6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6.1 结合水利系统的风景建设
    6.2 区域风景体系形成
    6.3 水利风景与城市生活
    6.4 风景的诗意化
    6.5 本章小结
7 现状及保护发展
    7.1 现代水利建设
        7.1.1 堤防加固
        7.1.2 区域性大型水利工程
    7.2 保护发展
        7.2.1 延续历史,保护依水营城的古城城镇特征
        7.2.2 保护自然系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7.2.3 水城融合,城市与水互动
        7.2.4 城市风光的延续发展,指导城市风景空间的营造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纸采集情况汇总
附录B 历代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建设资料汇总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基于DEA的洞庭湖河湖疏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洞庭湖疏浚方案简介
    1.1 河湖疏浚与洞庭湖治理
    1.2 疏挖设计参数的确定
        1.2.1 疏挖控制线布置
        1.2.2 疏挖断面设计
        (1) 疏挖设计高程。
        (2) 设计疏挖边坡。
        (3) 疏挖设计宽度。
        (4) 疏挖设计流量。
        (5) 河道糙率。
        (6) 河相系数。
        (7) 水面比降。
2 洞庭湖河湖疏浚投入产出效率DEA评价
    2.1 变量与决策单元的选择
    2.2 评价结果
3 结 论
    3.1 结论一 (有效性分析)
    3.2 结论二 (规模性分析)
    3.3 结论三 (投入冗余率、产出不足率)

(7)明清两湖平原水事纠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述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水事纠纷的特征
    一、地缘特征
    二、行政区划特征
    三、以邻为壑特征
    四、宗族血亲特征
第二章 疏堵纠纷
    一、开口疏河纠纷
    二、塞口断河纠纷
第三章 围垦纠纷
    一、洞庭湖区洲滩的占垦与禁围纠纷
    二、江汉平原、江汉堤外洲滩的围垦与禁围
第四章 协修纠纷
    一、请协与拒协
    二、协修份额之争
第五章 排涝渍纠纷
    一、上垸盗决下垸之堤以泄上垸积水纠纷
    二、上垸借道下垸排水纠纷
    三、下垸阻止上垸排水入公河纠纷
    四、垸田排泄积水与湖利纠纷
    五、大垸内部各子垸之间的排涝渍纠纷
第六章 水事纠纷与地方社会
    一、地方水利利益的一致性与本土官绅民的精诚团结
    二、各级官员与水事纠纷的协调
    三、地方士绅——官员协调水事纠纷的阻力和助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8)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洞庭湖水资源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域背景
        1.1.1 地理位置
        1.1.2 洞庭湖水系
        1.1.3 洞庭湖湿地
    1.2 洞庭湖主要的水资源问题
        1.2.1 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利用率低
        1.2.2 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治理工作力度加大
        1.2.3 湖滨湿地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1.3 洞庭湖水资源的研究现状
    1.4 不确定性及其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研究现状
        1.4.1 不确定性及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4.2 湖泊流域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不确定性来源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不确定性多属性分析理论的洞庭湖水资源现状分析
    2.1 理论简介
        2.1.1 理论基础
        2.1.2 基本步骤
    2.2 基于不确定性多属性分析理论的洞庭湖水质状况分析
        2.2.1 评价项目的选取
        2.2.2 水质评价标准
        2.2.3 评价资料
        2.2.4 水质现状评价
    2.3 洞庭湖水资源保障能力综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洞庭湖水资源时间序列分析
    3.1 时间序列分析理论简介
        3.1.1 时间序列概念
        3.1.2 时间序列分析理论演变和发展
        3.1.3 时间序列的成分
        3.1.4 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
        3.1.5 时间序列分析特点
        3.1.6 时间序列分析基本原则
        3.1.7 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
        3.1.8 时间序列分析常用的基本方法
    3.2 时间序列分析的一般应用
        3.2.1 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3.2.2 气象、天文、地质中的应用
        3.2.3 金融领域的应用
        3.2.4 信息领域中的应用
        3.2.5 商务中的应用
    3.3 时间序列在对水资源分析及预测中的优势
        3.3.1 水资源预测所涉及到的相关方法
        3.3.2 水资源预测方法的比较
    3.4 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洞庭湖水资源时间序列分解模型
        3.4.1 时间序列分解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3.4.2 时间序列模型的前期准备
        3.4.3 实例分析
    3.5 基于季节性调整的洞庭湖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3.5.1 季节性调整的时间序列分析一般模型
        3.5.2 季节调整方法
        3.5.3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基础
        3.5.4 水环境承载力季节性调整模型
        3.5.5 洞庭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洞庭湖水资源现状成因分析
    4.1 地理位置及区域气候对洞庭湖水资源的影响
    4.2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洞庭湖水资源的影响
        4.2.1 洞庭湖主要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4.2.2 营养物质的输入、输出及平衡分析
        4.2.3 特殊的水沙条件分析
    4.3 大型工程对洞庭湖水资源的影响
        4.3.1 三峡建坝对洞庭湖水资源的影响
        4.3.2 疏浚工程对洞庭湖水资源的影响
        4.3.3 “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对洞庭湖水资源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和RBF 网络模型的洞庭湖水资源预测分析
    5.1 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理论简介
        5.1.1 神经网络理论
        5.1.2 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理论
    5.2 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理论的水资源预测
        5.2.1 建立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的前期准备
        5.2.2 模型训练
    5.3 实例分析
        5.3.1 相空间重构
        5.3.2 混沌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
        5.3.3 结果讨论
    5.4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洞庭湖湘江长沙段水污染控制多目标优化规划
    6.1 多目标规划模型及解法
        6.1.1 多目标规划模型及其非劣解
        6.1.2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解法
    6.2 非线性模糊算法
        6.2.1 模糊集理论
        6.2.2 模糊集的水平截集理论
        6.2.3 隶属度函数
    6.3 模糊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求解水污染控制系统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6.3.1 水污染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
        6.3.2 水污染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的解法
    6.4 湘江段水资源综合规划案例研究
        6.4.1 多河段一维水质模型
        6.4.2 洞庭湖湘江段水资源概况
        6.4.3 湘江段水污染控制模型
    6.5 结论
第7章 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洞庭湖滨水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7.1 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理论及其决策问题求解
        7.1.1 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简介
        7.1.2 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问题及模型
    7.2 在滨水城市区域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中的应用
        7.2.1 滨水城市居住小区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
        7.2.2 滨水城市居住小区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
        7.2.3 决策理论在处理工艺选择中运用
    7.3 结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附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目录

(9)基于健康理论的洞庭湖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和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洞庭湖区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洞庭湖及其水系概况
        1.1.3 洞庭湖演变简史
    1.2 洞庭湖综合治理的简要回顾
    1.3 当前洞庭湖综合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4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1.4.1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对系统研究的意义
        1.4.2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1.4.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现状
    1.5 湖泊健康评价的研究现状
        1.5.1 湖泊生态健康评价
        1.5.2 湖泊社会服务功能评价
        1.5.3 湖泊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
    1.6 湖泊区域生态系统重建技术
    1.7 论文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2章 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1 健康洞庭湖的内涵
    2.2 洞庭湖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
        2.2.1 健康洞庭湖的长江中游洪水调蓄功能评价指标的选择
        2.2.2 健康洞庭湖生态平衡功能评价指标的选择
        2.2.3 健康洞庭湖经济社会保障功能评价指标的选择
        2.2.4 洞庭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2.3 健康洞庭湖的长江中游洪水调蓄功能评价
        2.3.1 规划条件下分蓄洪能力指标计算
        2.3.2 实际条件下分蓄洪能力指标计算
        2.3.3 分蓄洪能力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2.4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4.1 生物多样性评价
        2.4.2 洞庭湖水质现状评价
        2.4.3 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2.4.4 湖泊系统稳定性和复杂性评价
        2.4.5 生态环境需水情况评价
    2.5 健康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功能评价
        2.5.1 湖区防洪排涝水平评价
        2.5.2 湖区人群健康评价
        2.5.3 水资源保障能力评价
        2.5.4 航运能力评价
    2.6 基于AHP 法的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
        2.6.1 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2.6.2 由指标评价结果确定指标评分
        2.6.3 健康洞庭湖指标综合值计算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洞庭湖健康状况预测
    3.1 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状态预测
        3.1.1 资料来源
        3.1.2 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3.1.3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研究进展
        3.1.4 富营养化变化趋势
        3.1.5 富营养化评价指标预测
        3.1.6 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状态预测小结
    3.2 水资源供给能力预测
        3.2.1 湖泊外需水预测
        3.2.2 湖泊生态需水预测
        3.2.3 90%保证率下缺水量预测
    3.3 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健康状况的影响
        3.3.1 三峡工程概况与调度
        3.3.2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调蓄洪水功能的影响
        3.3.3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水位的影响
        3.3.4 洞庭湖水环境容量变化预测
        3.3.5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氮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可能性风险的影响
        3.3.6 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洞庭湖区湿地植物资源的影响
        3.3.7 三峡工程对动物资源的影响
        3.3.8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洪涝灾害的影响
        3.3.9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血吸虫病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洞庭湖生态系统风险研究
    4.1 洞庭湖流域生态风险源的界定
        4.1.1 常见的生态风险源
        4.1.2 洞庭湖流域生态风险源的界定
    4.2 洞庭湖流域生态风险的受体分析
    4.3 洞庭湖流域生态风险的暴露与危害性分析
        4.3.1 暴露分析
        4.3.2 危害性分析
    4.4 洞庭湖生态风险评价
        4.4.1 生态指数
        4.4.2 灾害指数
        4.4.3 毒性污染指数
        4.4.4 脆弱性指数
        4.4.5 风险源的综合权重
        4.4.6 生态风险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洞庭湖生态系统的重建
    5.1 洞庭湖生态系统重建的原则和目标
        5.1.1 洞庭湖生态系统重建的原则
        5.1.2 洞庭湖生态系统重建的目标及判定
    5.2 重建健康洞庭湖的对策
        5.2.1 长江中游洪水调蓄功能重建
        5.2.2 生态平衡功能重建
        5.2.3 经济及社会发展保障功能重建
    5.4 面向健康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多目标决策模型框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建措施对洞庭湖健康的影响分析——以疏浚工程数值模拟为例
    6.1 洞庭湖疏浚工程
        6.1.1 工程概况
        6.1.2 疏浚对湖泊水污染控制的实效性
        6.1.3 河湖疏浚对洞庭湖水环境的修复效应
        6.1.4 河湖疏浚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的修复效应
    6.2 疏浚工程对典型年洪水水位的影响
        6.2.1 模型选择
        6.2.2 洪水典型年的选择及计算过程
        6.2.3 结果讨论
    6.3 疏浚工程前后的水位—流量关系
        6.3.1 石龟山站单值化水位—流量关系
        6.3.2 结果分析
    6.4 疏浚对洪水水位及流量的影响小结
    6.5 疏浚对洞庭湖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分析
        6.5.1 数学模型
        6.5.2 计算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目录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获奖情况
附录 D 附表
附录 E 附图
致谢

(10)洞庭湖河湖疏浚工程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数值模拟计算理论
    2.1 基本方程
    2.2 有限体积法离散原理
    2.3 FVS格式求解黎曼问题
    2.4 边界条件及水下地形处理
        (1) 陆地边界 (闭边界) :
        (2) 开边界:
3 边界地形资料分析处理及数值模拟计算
    3.1 河流水系地形资料数字化处理
    3.2 计算边界和参数的选取
        3.2.1 疏浚区域处理
        3.2.2 计算网格布置
        3.2.3 计算边界和参数选取
        (1) 流量边界。
        (2) 典型年洪水过程选取。
        (3) 湖泊糙率选取。
    3.3 数值模拟分析计算
        3.3.1 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3.3.2 数值模拟分析计算
4 结语

四、洞庭湖河湖疏浚综合效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J]. 聂芳容. 湖南水利水电, 2021(02)
  • [2]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D]. 庄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7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A]. 刘宏.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2014
  • [4]泥沙疏浚对洞庭湖区生态效益的影响研究[A]. 贺建林. 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 2012
  • [5]泥沙疏浚对洞庭湖区生态效益的影响研究[A]. 贺建林. 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 2012
  • [6]基于DEA的洞庭湖河湖疏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J]. 谭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07)
  • [7]明清两湖平原水事纠纷研究[D]. 王红. 武汉大学, 2010(10)
  • [8]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洞庭湖水资源系统分析[D]. 王玲玲. 湖南大学, 2008(12)
  • [9]基于健康理论的洞庭湖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和重建技术研究[D]. 张硕辅. 湖南大学, 2007(05)
  • [10]洞庭湖河湖疏浚工程数值模拟分析研究[J]. 胡秋发. 水电能源科学, 2006(05)

标签:;  ;  ;  ;  ;  

洞庭湖疏浚综合效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