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湿地剖面水的原位收集方法研究

沼泽湿地剖面水的原位收集方法研究

一、沼泽湿地剖面水原位采集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思宇[1](2021)在《泥炭沼泽湿地溶解性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泥炭沼泽湿地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而碳储量却占全球的30%,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泥炭地碳循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本研究以德国典型矿养泥炭沼泽湿地(MP)和雨养泥炭沼泽湿地(OP)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介导电化学分析法、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探讨剖面孔隙水、地表水等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特征,以及DOM官能团与其氧化还原性质的关系,拟厘清泥炭分解过程中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机制,为评估有机质参与下泥炭地地下部碳循环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矿养型泥炭沼泽湿地主要呈现以无机盐为主导的土壤厌氧呼吸过程,此类样地只有在无机电子受体耗尽情况下有机质参与厌氧呼吸作用才会凸显,此外有机质与无机盐交互作用也可影响土壤厌氧呼吸,相应机制复杂需要进一步定量定性分析;雨养型泥炭沼泽湿地中无机电子受体浓度极低(通常在微摩尔级),有机质作为电子受体对厌氧呼吸过程贡献显着,同时其氧化还原能力随剖面深度发生变化,实验结果证实主要受实际氧化还原电位以及相应深度泥炭基质化学组成差异控制,结果证实介导电化学法可准确定量评估环境样品中溶解性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变化。此外,介导电化学法只可分析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研究结合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可进一步探讨DOM中主要参与氧化还原变化的官能团,故研究结果发现:在泥炭沼泽中电子转移能力(ETC)与DOM中的氧化还原官能团(酚基和醌基)呈强相关关系,表明醌基和酚基是影响泥炭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泥炭分解过程中DOM中的醌基仅在没有淹水、有氧的近地表20 cm深度影响DOM氧化还原能力的变化;而酚基全程参与氧化还原过程,是评估DOM参与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同时DOM中的酚基含量随泥炭分解程度变化而变化,对泥炭分解本身以及泥炭分解输出的DOM也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综上,本研究结果可定量、定性评估溶解性有机质参与下土壤厌氧呼吸过程的关键作用,丰富了湿地生态系统厌氧呼吸理论,可为湿地生态系统碳排放收支核算提供理论支撑。

张乐[2](2021)在《长白山地区泥炭沼泽湿地碳累积及其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泥炭沼泽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它以泥炭的形式累积大量的有机碳,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潜在来源。本文选取长白山地区赤池(CL)、圆池(YL)、东土岭(DT)和头西(TX)四处泥炭沼泽湿地进行野外调查,通过原位空间高分辨率采样技术,结合地球化学分析、稳定同位素技术以及植物残体分析,分别探讨相应泥炭剖面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特征、历史植被演变、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等,深入探讨了泥炭沼泽湿地初始形成阶段有机碳累积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自然条件下泥炭沼泽湿地有机碳累积及泥炭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首先,近代泥炭沼泽湿地野外调查实验结果表明,赤池和圆池泥炭沼泽湿地泥炭累积厚度较薄,且形成较早的底部泥炭具有更高的分解程度。尤其是圆池泥炭沼泽湿地底部发生的火灾事件导致了该区域泥炭的快速分解。赤池泥炭沼泽湿地形成过程中主要以莎草和泥炭藓为优势植物交替生长为主,而圆池泥炭沼泽湿地则由泥炭沼泽形成初期生长的灌木植物向莎草和泥炭藓过渡,并根据环境指代植物推测出圆池泥炭沼泽湿地向湿润的环境趋势变化。结合泥炭分解变化和植物残体分析可知,泥炭沼泽湿地湿润程度的增加减缓了泥炭的分解速率,揭示了泥炭分解程度受到水文条件的影响和控制,气候水文条件的湿润趋势有利于有机碳的快速累积。其次,东土岭和头西泥炭沼泽湿地的野外调查实验结果表明,两处泥炭沼泽湿地泥炭埋藏较深,有机碳含量较高。两处泥炭沼泽湿地泥炭分解程度总体表现为随深度先减小后变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波动导致的暴露于空气的表层泥炭分解速率较快,而底部较高的泥炭分解程度则推断与历史气温、干湿环境变化以及较长的沉积时间有关。泥炭地下部温室气体观测结果显示,较深泥炭的CO2、CH4浓度远高于泥炭表层,且泥炭浅层存在较高的CO2、CH4浓度峰值。浅层的温室气体存在浓度峰值的主要原因是泥炭浅层是有机碳分解的活跃区域,浅层区域易受温度、水文等水热条件的影响。因此,可以推断气候变化可对泥炭沼泽湿地浅层的泥炭分解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其温室气体排放过程。总之,本文对长白山地区四处泥炭沼泽湿地调查研究发现,发育形成时间较短的赤池和圆池泥炭沼泽湿地底部有机碳含量较低,但随着泥炭持续累积和环境湿润程度的增加,促进了泥炭的保存及累积。东土岭和头西泥炭沼泽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泥炭浅层是泥炭分解活跃和易受水热条件变化影响的重要区域,而该两处泥炭沼泽湿地拥有极高的有机碳含量,未来气候环境变化对泥炭分解和温室气体排放起着关键影响。

林春英[3](2021)在《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高寒沼泽湿地因其气候寒冷,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因此长期积累数量巨大的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为干扰,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速度加快,逐渐向高寒草甸演替,且有机碳减少。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意味着土壤有机碳逐步消失,以温室气体的形式释放碳,温室气体会导致气温上升。土壤有机碳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评价湿地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全球碳氮循环中作用重要。冻融丘作为高寒沼泽湿地的一种特征,是以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为主高出积水区的草丘。冻融丘之间的低洼地称为丘间,优势种为苔草(Carex moorcroftii)。本研究选取黄河源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滩高寒沼泽湿地样地作为高寒沼泽湿地与外围退化区作为试验地,研究冻融丘和丘间土壤有机碳、总氮、有机碳组分、腐殖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并设置人工补播措施,判断人工补播措施下植被和土壤恢复效果等。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0~30 cm是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和总氮主要分布区,有机碳和总氮呈正相关关系。冻融丘和丘间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均呈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冻融丘和丘间的土壤含水量、有机碳、总氮、碳氮贮量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呈下降趋势,且冻融丘的下降速度较丘间快。有机碳、总氮、有机碳贮量和氮贮量与冻融丘的数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冻融丘的大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冻融丘的数量和大小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碳氮及贮量具有指示性。2.高寒沼泽湿地剖面(0~200 cm)土壤有机碳、氮总量大小关系为: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氮呈正相关(P<0.05),随着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碳、总氮对土壤水分更加敏感;微地形与湿地退化程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碳、氮紧密联系,尤其对表层的贡献更大。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碳氮具有指示性。3.冻融丘和丘间各层轻组分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重组分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下降,且冻融丘在0~10 cm差异显着(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土壤重组分有机碳含量为32.46~160.22 g·k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94.83%~97.76%,是土壤有机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和丘间土壤微生物碳占比显着减少(P<0.05),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响应敏感;土壤有机碳与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呈显着相关,各组分之间也呈显着相关(P<0.01)。综上所述,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有机碳组分减少,微生物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关键指标,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关键指标。4.冻融丘和丘间土壤腐殖质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冻融丘腐殖质碳、胡敏素和胡敏酸未退化与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差异显着(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的组成中,HA/FA均大于1,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度较高,且冻融丘0~10 cm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呈下降趋势,未退化和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差异显着(P<0.05),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度下降,土壤腐殖化的程度下降。冻融丘中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木糖苷酶(BXYL)、α-1,4-葡萄糖苷酶(αG)、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素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酸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丘间酶活性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微生物量对土壤胡敏素的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土壤含水量、总氮与土壤腐殖质正相关,说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是限制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主要因子,在高寒沼泽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水分和氮肥的补充。5.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OTUs水平上的物种组成,OTUs种类变化丘间较冻融丘明显,且土壤真菌OTUs种类变化显着;冻融丘和丘间细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真菌微生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类相同,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RB41,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除RB41外未退化与重度退化间优势微生物丰度有较大差异(P<0.05),丘间的优势微生物对不同退化较冻融丘敏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和莎草科的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在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湿地冻融丘和莎草科植物的保护以及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碳氮的补充。6.经过主成分分析,轻度退化丘间和重度退化的土壤指标值相似度高,土壤情况相近;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植被指标值相似度高,植被情况相近。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演替的过程,土壤含水量是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关键影响因子,气候变暖是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最重要的原因,微地形的间接作用加速了研究区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7.通过播种、施肥、施肥+播种,退化高寒沼泽植被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等均呈现增加趋势,说明播种和施肥对植物生长有利,而施肥+播种措施更有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增加。从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角度出发,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人工播种较适合播种量3 g/m2+施肥量30 g/m2。播种、施肥、施肥+播种使退化的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全磷施肥后呈减少趋势。通过综合判断,人工补播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土壤性质得到改良,能够显着抑制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

白玉锋[4](2021)在《苏打碱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水盐运移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入渗是灌溉水或降水由地表进入土壤的过程。入渗不仅是水分在土体中的再分布过程,还伴随着农药、污染物、养分等物质的迁移转化。对盐渍土来讲,入渗过程中由于水分变动引起的盐分动态变化是盐渍土改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盐渍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盐渍化问题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盐碱程度盐渍土入渗过程,探明其影响因素和机理,从而进行改良和利用,对促进区域盐渍化防治和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五种典型盐生景观代表的不同盐碱程度苏打碱土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监测和室内模拟,采用单环定水头积水入渗法和染料示踪法探明了五种典型盐生景观土壤的入渗过程和水流在土体中的运动模式,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描述入渗过程的综合指标,构建了入渗能力指数;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了影响入渗过程的环境因子。室内一维土柱垂直入渗试验系统分析了生物炭添加量和添加粒径大小对入渗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验证四个经典入渗模型对模拟供试土壤入渗规律的适应性,选择了拟合程度高的最优模型。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研究结果:(1)分形维数可作为一个反映供试土壤质地和盐分含量的指标。六种盐生景观土壤盐分含量在569.67~14311.78 mg·kg-1(0.06%~1.43%)之间,盐分组成中HCO3-和Na+含量分别占57.24%和14.68%,p H在8.68~10.35之间,玉米地土壤和羊草群落土壤ECe<4 d S·m-1,属于碱土外,其余四种不同盐生景观土壤SAR在21.92~115.71之间,ECe>4 d S·m-1,均为典型的苏打盐碱土。质地组成中砂粒含量最高,其中以细砂含量为主,含量为49.48%~77.78%,分形维数在2.35~2.61之间,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分形维数与盐分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HCO3-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盐分和HCO3-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显着相关。(2)五种盐生景观土壤稳定入渗速率随土壤碱化程度增加而减小,玉米地碱化度最小(1.09%)而土壤稳定入渗速率最大(65.10±4.29 mm/h),羊草地土壤次之(ESP 1.61%)(47.92±6.44 mm/h),二者之间差异显着(P<0.05),其余三种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为:虎尾草群落土壤ESP为48.86%(1.78±0.44 mm/h)>碱斑裸地ESP为49.88%(0.28±0.33 mm/h)>碱蓬群落土壤ESP为65.82%(0.13±0.10 mm/h),三者稳定入渗速率之间无显着差异,达到稳定入渗时五种土壤入渗速率分别仅有初始入渗速率的60.7%、36.1%、2.2%、1.0%和0.8%。以平均入渗速率和达到稳定入渗时间两个参数建立了综合表征入渗过程的入渗能力指数,并基于分形维数、非毛管孔隙度、钠吸附比和盐分含量四个参数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解释了97%的入渗能力指数,其中盐分含量和分形维数对入渗起负作用,而非毛管孔隙度对入渗起促进作用,盐分的负作用(-0.92)远大于分形维数的负作用(-0.16)和非毛管孔隙的促进作用(0.18)。对比四个经典入渗模型,Horton模型对玉米地、羊草地、虎尾草地和碱斑裸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拟合程度高,R2在0.93~0.97;均方根误差最小,为3.34~7.20;通用经验模型对碱蓬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拟合程度高,R2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9和0.34。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经卡方检验表明二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因此Horton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可用来模拟供试土壤的入渗规律。(3)五种苏打碱土土壤入渗水流模式以基质流为主,优先流也有不同程度发育,土壤本身性质是影响土壤水流运动模式的主要原因。土壤盐碱化特征参数(盐分含量、HCO3-含量、碱化度、钠吸附比)与优先流参数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土壤质地(分形维数)与优先流参数亦呈极显着负相关;土壤质地越粗,越不容易发生优先流。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与优先流参数呈极显着负相关、极显着正相关,但土壤初始含水量与优先流参数之间无显着相关性。入渗后0-10 cm土层水分含量显着高于入渗前,平均高0.98%~21.17%,随土层深度增加,入渗后含水量逐渐接近入渗前土壤水分含量。入渗后0-10 cm土层电导率比入渗前低3.39%~63.30%,而最大入渗深度处电导率除农田砂土减少20.72%外,其余四种土壤增加了11.68%~85.89%,表明表层土壤中盐分在入渗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被淋洗到深层土壤。(4)生物炭对入渗过程影响作用不仅与添加量、添加粒径大小有关,还与土壤本身质地有关。当粒径<0.25 mm,添加量为5%时生物炭添加降低了玉米地和羊草地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而10%和15%添加量增加其稳定入渗速率;而粒径在0.25~1 mm和1~2 mm,添加量为5%、10%、15%时均降低玉米地和羊草地土壤的稳定入渗速率。生物炭添加一致促进了虎尾草地和碱斑裸地的稳定入渗速率,对碱斑裸地和虎尾草地两种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增加范围为110.00~56.50倍、2.00~3.43倍,对碱斑裸地砂壤土稳定入渗速率促进作用远大于对虎尾草壤砂土的促进作用,并且小粒径生物炭对虎尾草地和碱斑裸地入渗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大粒径生物炭。与未添加生物炭对比,生物炭添加增加了玉米地和羊草地土壤相同土层电导率值,增加幅度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物炭添加降低了虎尾草地和碱斑裸地土壤的电导率值,并且相同土层深度添加量越大,降低幅度越大。

齐清[5](2021)在《苔草草丘湿地景观—结构—碳汇功能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苔草草丘湿地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类型,具有生物固碳、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水文条件在苔草草丘湿地的形成与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演替方向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受气候变化和工农业开发利用等人类活动影响,湿地水文情势改变。近年来东北地区苔草草丘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苔草草丘湿地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以东北地区苔草草丘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植物学、土壤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通过资料收集、遥感影像解译、野外采样调查、室内模拟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水文变化对湿地分布格局演变、植物群落组成结构、有机质输入与输出、植被-土壤碳储量等的影响,分析了苔草草丘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明确了不同水文条件下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碳储量特征,从景观-结构-功能三个层面揭示了苔草草丘湿地生态系统对水文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基于水文调控的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依据,对典型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生态恢复和保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水文条件是苔草草丘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对苔草草丘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2010年至2018年,苔草草丘恢复湿地分布格局变化明显,苔草群落向外扩展722 m2,苔草草丘总面积达2222 m2,主要向主要向土壤含水量和水位较高的西南方向扩展,扩展率为48.13%。斑块边界和质心分别向西南方向扩展了29.91 m和迁移了5.9 m,扩展度和曲线边界比重不断增加,斑块形状和边界趋于复杂,景观空间异质性增强。未来开展苔草草丘湿地恢复和保护工作时,要适当控制丘墩距离(54.22~117.89 cm)和密度(1.89~3.08墩/m2),创造适宜的生存空间,维持苔草草丘的长期健康稳定。同时,建议春季在干旱区开展补水措施,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积水深度,促进苔草草丘个体生长发育,加速苔草草丘的恢复。2.水文条件影响苔草草丘湿地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生产力特征。野外调查共记录物种21科39属52种。相对干旱(D)条件下中生植物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出现频率增加。季节淹水(WD)样地和长期淹水(W)样地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着低于D样地,优势度指数λ显着高于D样地,表明相对于干旱条件,季节淹水和长期淹水条件下优势种瘤囊苔草(Carex schmidtii)的优势地位更突出,但过度湿润(长期淹水)导致瘤囊苔草群落优势度降低。丘墩群落对群落整体结构具有主导作用,丘墩区域瘤囊苔草的生物量是草丘湿地群落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干旱导致瘤囊苔草优势地位丧失和群落生产力降低。不同水文条件下的草丘湿地群落总体的生物量表现为长期淹水W(1186.43±304.47 g/m2)>季节淹水WD(858.96±119.85 g/m2)>干旱D(500.67±92.01 g/m2)。3.水文变化对苔草草丘湿地枯落物分解速率、有机质分解CO2释放速率及释放量具有显着影响。湿润条件(W0)和频繁的干湿交替(WD10、WD15)促进了枯落物的分解;土壤有机质分解CO2累计释放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量为60%时,有机质分解CO2释放量最多,为5280.91 m L/kg,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将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和CO2释放;土壤有机质分解CO2释放量与水位波动过程具有良好的协同性,随水位的渐干(drying)和渐湿(wetting)过程,CO2释放量呈周期性上升和下降。相较于长期干旱(FP0,SWC=30%)和长期淹水(FP0,SWC=150%),周期性地水位波动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4.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总有机碳储量差异显着,季节淹水样地总的碳储量最高为9806.08±349.48 g C/m2,其次为长期淹水样地8204.697±943.31 g C/m2,相对干旱样地总的有机碳储量最低,为6451.34±347.60 g C/m2。在草丘湿地中土壤碳储量是生态系统碳库的主要贡献者(57.4%~83.1%),其次为丘墩碳储量(13.6%~36.5%),植物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贡献较低。干旱条件下丘墩有机碳储量的显着降低是导致干旱样地碳储量显着低于季节淹水样地和长期淹水样地的主要原因。水分条件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配格局,干旱导致丘墩碳储量分配比例降低,土壤碳储量分配比例升高。5.基于MaxEnt模型对苔草草丘潜在分布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前苔草草丘高适生区面积约5.7万km2,有机碳储量约428 Tg,集中分布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河流沿岸、长白山地,在大兴安岭地区零星分布。未来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潜在适生区相对稳定,适生区的收缩/扩张主要发生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等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到2050s,不同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湿地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41 Tg(RCP2.6),459 Tg(RCP4.5)和381 Tg(RCP8.5),2070s不同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湿地有机碳储量分别为360 Tg(RCP2.6),375 Tg(RCP4.5)和393 Tg(RCP8.5)。与当前相比,2070s苔草草丘湿地有机碳储量下降35~68Tg。

裴理鑫[6](2021)在《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对增温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滨海湿地是海陆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其自身有着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环境,其单位面积碳累积通量比陆地生态系统高数十倍以上,是重要的蓝碳碳汇资源。然而,滨海湿地在地貌单元上通常处于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地带。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该生态系统碳汇演化方向和程度是碳循环研究的国际科技前沿和重点攻关命题。在滨海湿地环境中,土壤微生物是碳循环的主要驱动者。了解增温背景下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响应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将有助于揭示未来滨海湿地对于气候变暖的反馈机制和方向。本研究选取江苏盐城互花米草(CROWN I)、江苏盐城芦苇(CROWN II)、黄河三角洲(CROWN III)以及辽河三角洲(CROWN IV)四处不同纬度的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高通量测序(16S、ITS和宏基因组)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手段,探究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组成,及其对增温的响应,结合碳分解培养试验和考马斯亮蓝蛋白质测试技术,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分解和积累的影响。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在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原核微生物为主,真菌所占比例极低。其中各站位原核微生物组成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其次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亦译为:绿屈挠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而土壤真菌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由于环境条件和空间位置的差异,不同站位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着。Mantel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因子(钾、盐度、含水、有机碳、铁等)高度相关。在时间序列上,除最北纬的CROWN IV站位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未展现出规律性的季节演替。(2)增温显着改变了原核微生物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其中高纬度站位较低纬度站位更为显着,真菌较原核微生物更为显着。通过确定群落差异与时间的关系,增温显着加快了土壤微生物的演替速率,导致增温组与对照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即增温对微生物影响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3)滨海湿地土壤碳代谢过程存在自身固定且相对稳定的模式,其中以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要贡献者。但不同站位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各组分的分解策略存在差异,总体上各站位分解速率CROWN III>CROWN IV≈CROWN II≥CROWN I。在增温条件下,湿地土壤碳代谢功能基因显着改变,且随纬度升高差异愈加显着,且碳分解培养试验表明在高纬度站位(CROWN III、CROWN IV)增温组有机质分解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并不显着。(4)丛枝菌根真菌(AMF)衍生物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其约贡献了土壤总有机碳的11%,是湿地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其含量受到地表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共同控制。在滨海湿地土壤中,其含量与化学蚀变指数以及多种营养元素高度相关,暗示着丛枝菌根真菌对于风化的贡献。增温条件下,GRSP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呈增加趋势,结合AMF对于增温的响应,推断AMF定殖可使增温对有机质分解形成负反馈。该结论很好解释为什么上述(3)中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对增温响应并不显着。(5)通过CROWN平台四个站位间水盐环境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对比,适当的盐度有利于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同时也将抑制甲烷的生成,利于碳汇。而较高且稳定的水位环境在抑制土壤微生物分解活动的同时能够利于植物根系细根生物量的增加,并助于有机质的原位保存。据此,提出在未来滨海湿地管理中“调盐”、“控水”将是十分有效的增汇措施。

李艳红,陈图峥,李发东[7](2021)在《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剖面CO2、CH4和N2O扩散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艾比湖湿地鸟岛站,选取典型植物群落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裸地对照组,每个月份通过气体原位采集系统对4个不同深度(0—10、10—20、20—40、40—60 cm)的土壤CO2、CH4和N2O进行采集,利用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其不同深度土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芦苇和裸地土壤剖面CO2、CH4和N2O扩散通量呈现夏秋高于冬春特点,柽柳土壤剖面CO2、CH4和N2O扩散通量季节变化小,而芦苇土壤夏季的CO2、CH4和N2O扩散通量分别占年排放量的56.52%、86.90%和52.10%,但各季节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芦苇、柽柳和裸地均表现出深层土壤CO2和N2O扩散通量高于浅层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20—40 cm土层显着高于其他土层,而土壤剖面CH4扩散通量在各样地、各土层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土壤剖面CO2、N2O扩散通量在不同样地、不同土层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且不同样地之间芦苇土壤剖面CO2、N2O扩散通量显着高于柽柳和裸地。芦苇、柽柳和裸地土壤剖面CO2、CH4和N2O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对土壤CO2、CH4和N2O扩散通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温湿度、土壤铵态氮和土壤硝态氮,而土壤盐分和土壤全磷对土壤CO2、CH4和N2O扩散通量的影响则不明显。

赵明亮[8](2021)在《淹水梯度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滨海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复杂的自然综合体,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较低的有机碳分解速率和相对较低的甲烷(CH4)释放速率,故滨海湿地在全球碳循环研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全球重要的蓝色碳汇之一。然而,滨海湿地是对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碳循环过程会受到影响,造成滨海湿地碳储量极大的不确定性。滨海湿地在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降雨影响的情况下,极易造成不同淹水深度。淹水深度的变化是如何改变滨海湿地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进一步如何影响湿地碳交换过程,最终如何改变土壤碳库的组成,为了阐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研究对象,在2018、2019和2020年植物生长季期间,设置了不同淹水深度的野外原位试验平台,主要处理包括非淹水(CK,不淹水,自然水位),淹水0 cm(水位与土壤表面齐平,土壤饱和,0 cm),淹水5 cm(5 cm),淹水10 cm(10 cm),淹水20 cm(20 cm),淹水30 cm(30 cm),淹水40 cm(40 cm)。主要探讨了淹水深度对植物性状与生物量、生态系统碳交换和土壤碳组分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淹水深度显着改变了植物物种丰富度、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3年生长季期间,淹水深度显着降低了物种丰富度,其中0 cm物种丰富度最高,5-40 cm无显着差异,0-40 cm优势种均为芦苇。淹水深度显着增加了芦苇植株密度、水面以上叶面积指数、相对地面和水面植株高度。另外,淹水深度显着增加了芦苇的基径、叶长、叶宽、叶生物量和叶面积(2020年)。淹水深度增加了地上生物量(AGB)和地下总生物量(BGB)。此外,芦苇的根冠比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芦苇通过增加自身的性状,通过“逃逸策略”延长植株高度和叶片,进而使得芦苇获取更多CO2进行光合作用,并有助于其抵抗淹水胁迫并维系自身的生长发育。(2)淹水深度显着改变了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Reco)、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和土壤CO2通量。3年植物生长季期间,相比于CK,淹水深度显着增加了Reco和NEE,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密度、水面以上植株高度、水面以上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其中水面以上叶面积指数是影响Reco和NEE变化最重要的生物因子。另外,我们发现Reco和NEE均与淹水深度呈现显着的抛物线关系。淹水深度显着抑制了土壤CO2通量,但0-40 cm淹水深度下土壤CO2通量无显着差异。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土壤CO2通量的温度敏感性(Q10)显着降低。相比于CK,淹水深度显着增加了生态系统呼吸的Q10值,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生物量增加所导致的。(3)淹水深度显着改变了芦苇湿地土壤CH4通量、生态系统CH4通量(Eco-CH4)和植物介导CH4通量(Plant-CH4)。0 cm淹水深度显着增加了土壤CH4通量,但5-40 cm的土壤CH4通量无显着差异。另外,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土壤CH4通量的Q10值均降低。3年生长季期间,相比于CK,淹水深度显着增加了Eco-CH4,这与芦苇相对地面高度、密度、AGB和NEE的增加密切相关,其中NEE是影响Eco-CH4最重要的生物因子。由于土壤CH4通量相对于Eco-CH4通量很小,而Plant-CH4通量占生态系统CH4通量的99%以上。因此,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维管束植物在生态系统CH4排放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土壤CH4通量与淹水深度呈显着的对数关系,而Eco-CH4和Plant-CH4与淹水深度呈显着的抛物线关系。此外,淹水深度的增加降低了全球增温潜势(GWP),NEE是季节性GWP的最大贡献者,表明了黄河三角洲被淹没的芦苇湿地是一个净碳汇。(4)淹水深度显着改变了土壤碳组分。淹水深度(5-40cm)显着增加了总碳含量;有机碳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归因于淹水深度增加了植物的生产力,促进了光合碳输入量,进而增加了土壤碳含量。0-40 cm淹水深度显着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另外,5和10 cm淹水深度的SMBC显着高于CK,土壤DOC与SMBC显着正相关,这表明DOC能够为微生物活性提供可利用底物,增加SMBC浓度。总体来说,淹水深度通过减缓有机碳的矿化作用,增加植物的生产力和光合作用,增加光合碳输入量,进而提高了土壤中碳组分的含量,其中5-40 cm淹水深度对芦苇湿地土壤碳固存具有更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淹水深度显着影响了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进一步改变了生态系统CO2和CH4交换以及土壤碳库。因此,在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时,应考虑由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降雨等气候变化引起的淹水深度变化对关键碳过程的影响,这将有助于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中准确预测水文状况对碳循环的影响。

张尹,于志国,金彪[9](2020)在《典型温带雨养泥炭沼泽湿地地下部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北方泥炭沼泽湿地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浓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欧洲北部典型雨养泥炭地贝尔山湿地(BBM)和舒特兹山湿地(SBM)两个采样点,通过原位采集泥炭剖面温室气体、孔隙水以及土壤样品,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碳氮同位素技术,探讨泥炭土壤的分解程度及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BBM采样点地下部的CO2浓度变化规律总体呈现随深度波动减少趋势,值多在3000μmol/L附近波动,最大值为4210.74μmol/L(120 cm),SBM采样点的CO2浓度随深度先增后减,60 cm以上在1800μmol/L附近波动,60 cm以下在3000μmol/L附近波动,最大值为4191.94μmol/L(90 cm);BBM和SBM地下部CH4浓度都随深度增大,并且在60cm以下浓度增加较快,BBM最大值为735.90μmol/L(260 cm),SBM最大值为543.51μmol/L(170 cm)。(2)BBM和SBM的δ13CCH4的值均较小,表明大部分的12CH4仍被储存在泥炭土壤中,而两个采样点的δ13CCO2和分馏系数αc均随深度增加,表明泥炭土中产甲烷方式为浅层以乙酸产甲烷为主,深层以H2还原CO2为主。(3)C/N、碳氮同位素比值、FTIR均显示SBM和BBM的有机质分解程度较低,因为两个采样点的低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和低pH值不利于分解,表明该地储存着大量有机碳。通过探讨北温带典型泥炭地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可为全球泥炭湿地碳排放提供理论支撑。

张尹[10](2020)在《气候变化下淡水泥炭沼泽湿地碳排放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泥炭沼泽湿地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同时也是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两种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本文选取德国、加拿典型泥炭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观测实验,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碳/氮同位素技术,探讨自然条件下泥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同时,选取前期有较好野外观测数据的拿大蓝海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泥炭土)为培养介质,利用室内微宇宙模拟实验,分别模拟不同水文、气象要素变化,探讨变化环境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深度泥炭土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拟厘清地下水位、历史环境变化对泥炭质地的影响,从而评估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原位实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泥炭湿地地下部CO2浓度变化总体呈随深度减少趋势,CH4浓度随深度增加。不同水文、气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CO2和CH4的排放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H4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CO2大。因此随着气候变暖的发生,CO2和CH4的排放量将增加,CH4排放量的增幅比CO2大得多,同时由于CH4的全球增温潜势比CO2大,CH4排放量增加带来的温室效应强度也会陡增。CO2的排放量随p H值升高而增加,CH4在p H值为5~6时的排放量最大,因此推断降水量增加使得泥炭地淹水时间变长,可促使原始p H值为4的泥炭土升高至5~6,从而显着增加碳排放,尤其是CH4的排放加剧气候变暖。不同深度泥炭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50 cm深度处CO2和CH4排放量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区域是地下水位波动频繁的区域,也是地球表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活跃带,故土壤有机碳容易被分解而产生温室气体,因此利用模式方法对碳排放核算时,要充分考虑该关键带的地球化学过程。综上,气候变暖直接造成的温度升高以及极端降水等情况都能促进有机碳分解放出CO2和CH4,根据估算,当气候变暖造成的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原位泥炭湿地地下部每年CO2排放量增加几千至近十万吨,而CH4排放量则增加几万至几十万吨,全球湿地CO2和CH4多排放几百亿吨。降水因素导致的泥炭湿地地下部p H值变化,可以使原位泥炭湿地地下部每年的CO2排放量增加几千至二十多万吨,而CH4排放量则增加几千至十万吨,全球湿地CO2多排放几百亿至上千亿吨,CH4则多排放几百亿吨。

二、沼泽湿地剖面水原位采集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沼泽湿地剖面水原位采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泥炭沼泽湿地溶解性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泥炭沼泽湿地形成、发展和分类及对碳循环的意义
        1.2.2 泥炭沼泽湿地的地下部碳排放过程
        1.2.3 溶解性有机质参与碳循环机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处理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保存
    2.3 实验设备
    2.4 实验测定
        2.4.1 样品分析
        2.4.2 介导电化学分析法
        2.4.3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介导电化学方法评估溶解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
    3.1 研究区域水体化学组成特征
    3.2 不同来源水样DOM氧化还原能力对比
    3.3 剖面孔隙水中DOM及无机盐的氧化还原能力变化规律
        3.3.1 雨养泥炭沼泽剖面孔隙水中氧化还原能力变化
        3.3.2 矿养泥炭沼泽剖面孔隙水中氧化还原能力变化
    3.4 不同来源水样有机电子受体和无机电子受体贡献率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表征溶解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变化
    4.1 DOM氧化还原能力表征指标的选取
    4.2 EEM-PARAFAC联合ETC指标定量评估氧化还原官能团贡献率
    4.3 泥炭分解过程DOM氧化还原能力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长白山地区泥炭沼泽湿地碳累积及其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泥炭沼泽湿地碳累积
        1.2.2 泥炭分解与温室气体排放
        1.2.3 泥炭沼泽湿地植被演变记录与古气候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长白山区域概况
        2.1.2 采样泥炭沼泽湿地概况
    2.2 采样方法
        2.2.1 赤池和圆池泥炭沼泽湿地采样
        2.2.2 东土岭和头西泥炭沼泽湿地采样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泥炭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2.3.2 泥炭剖面植物残体分析
第三章 泥炭沼泽湿地发育初期的有机碳累积
    3.1 赤池和圆池泥炭沼泽湿地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3.1.1 泥炭有机碳分解特征
        3.1.2 泥炭同位素特征值变化特征
        3.1.3 泥炭剖面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征
    3.2 赤池和圆池泥炭沼泽湿地植物残体分析
    3.3 泥炭沼泽湿地植被演变与古气候环境过程的重建分析
        3.3.1 赤池泥炭沼泽湿地植被演变与古气候环境分析
        3.3.2 圆池泥炭沼泽湿地植被演变与古气候环境分析
    3.4 泥炭分解与气候变化下植物群落演变过程的关系
    3.5 痕量金属对泥炭沼泽湿地发育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较长发育时间的泥炭沼泽湿地有机碳分解与温室气体排放
    4.1 东土岭和头西泥炭沼泽湿地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4.1.1 泥炭有机碳分解特征
        4.1.2 泥炭同位素特征值变化特征
        4.1.3 泥炭剖面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4.2 原位泥炭沼泽湿地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规律
    4.3 原位泥炭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与泥炭分解
    4.4 不同发育程度泥炭沼泽湿地特征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研究
        1.1.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研究
        1.1.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腐殖质及酶活性研究
        1.1.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1.1.5 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人工补播的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1.2.1 湿地土壤有机碳氮研究进展
        1.2.2 土壤有机碳组分
        1.2.3 土壤腐殖质变化研究
        1.2.4 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1.3 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研究
        2.1.2 退化过程中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
        2.1.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的研究
        2.1.4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2.1.5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研究
        2.1.6 人工补播措施下植被和土壤碳氮恢复效果比较
    2.2 研究目标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3.1 解决高寒沼泽湿地碳变化对不同退化响应问题
        2.3.2 解决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和总氮,冻融丘的数量、大小与有机碳和总氮的相关性问题
        2.3.3 解决微地形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影响问题
        2.3.4 解决人工补播后植被恢复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变化趋势问题
    2.4 研究方法
        2.4.1 技术路线
        2.4.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4.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和贮量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3.2.2 样地布置
        3.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3.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高寒沼泽湿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变化
        3.3.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3.3.3 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和总氮相关分析
        3.3.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氮贮量分布特征
        3.3.5 冻融丘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和碳氮贮量相关分析
    3.4 讨论
        3.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布特征
        3.4.2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分布影响
        3.4.3 气候变化对高寒沼泽湿地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土壤碳氮剖面分布特征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4.2.2 样地布置
        4.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4.2.4 微地形的确定
        4.2.5 数据分析与整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剖面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分析
        4.3.2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剖面土壤总氮变化分析
        4.3.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土壤有机碳、氮和含水量的关系
        4.3.4 土壤碳、氮和土壤含水量对湿地退化程度的响应
        4.3.5 微地形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影响因子
        4.4.2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氮的间接影响
        4.4.3 退化高寒沼泽湿地近自然恢复技术初步探讨
    4.5 小结
第5章 退化过程中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样采集
        5.2.2 土壤指标测定
        5.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5.3.2 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占有机碳的比例
        5.3.3 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相关关系
        5.3.4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4.1 退化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5.4.2 退化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占比的影响
        5.4.3 土壤理化性质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土样采集
        6.2.2 土壤指标测定
        6.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碳变化特征
        6.3.2 土壤腐殖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6.3.3 土壤腐殖质与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分析
    6.4 讨论
        6.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变化
        6.4.2 土壤理化性质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土样采集
        7.2.2 测定方法
        7.2.3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特征
        7.3.2 样品中所含OTU数目分析
        7.3.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
        7.3.4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7.3.5 微生物网络分析
        7.3.6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7.3.7 植被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
    7.4 讨论
        7.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7.4.2 土壤理化性质对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4.3 植被对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5 小结
第8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指标选取
        8.2.2 数据分析
    8.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植被和土壤指标主成分分析
    8.4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分析
    8.5 讨论
        8.5.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和植被变化
        8.5.2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
    8.6 小结
第9章 人工补播恢复效果比较研究
    9.1 引言
    9.2 样地选择与设计
    9.3 植物和土壤指标的测定
        9.3.1 植物指标测定
        9.3.2 植物群落重要值
        9.3.3 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
        9.3.4 土壤指标测定
    9.4 数据处理
    9.5 结果与分析
        9.5.1 人工播种配置样区群落物种组成
        9.5.2 人工补播配置下植被生长特征比较
        9.5.3 人工补播配置下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9.6 讨论
        9.6.1 人工补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9.6.2 人工补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9.7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特色与创新之处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苏打碱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水盐运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水分入渗研究方法
        1.2.2 土壤水分入渗理论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水分入渗影响因素
        1.2.4 土壤水分入渗模型
        1.2.5 入渗过程与盐渍土水盐运移研究
        1.2.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不同盐生景观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水盐分布特征
        1.3.2 不同盐生景观土壤水分入渗剖面水盐分布特征及水流模式
        1.3.3 生物炭颗粒大小及添加量对苏打碱土入渗过程和淋溶液组分的影响
        1.3.4 苏打碱土土壤水分入渗模型
    1.4 技术路线图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概况
        2.1.1 地形和地貌
        2.1.2 水文条件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1.5 土壤特征
第3章 不同盐生景观土壤盐碱化及颗粒分形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2 土壤质地参数及分形维数计算
        3.1.3 数据处理及作图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盐生景观植物群落土壤盐碱化特征
        3.2.2 不同盐生群落土壤颗粒组成特征
        3.2.3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以及与颗粒含量的关系
        3.2.4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
        3.3.1 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质地
        3.3.2 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碱化程度苏打碱土入渗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点选择
        4.1.2 实验设计
        4.1.3 构建入渗能力指数
        4.1.4 构建入渗结构方程模型
        4.1.5 四个入渗模型对苏打碱土入渗过程的适应性拟合
        4.1.6 数据处理及作图
    4.2 结果分析
        4.2.1 入渗过程参数
        4.2.2 入渗能力指数
        4.2.3 与入渗过程相关的土壤性质
        4.2.4 入渗能力结构方程模型
        4.2.5 四个入渗模型对苏打碱土入渗过程的适应性
    4.3 讨论
        4.3.1 入渗过程参数
        4.3.2 入渗能力指数
        4.3.3 入渗过程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碱化程度苏打碱土土壤优先流及水盐变化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实验设计
        5.1.2 水流模式分析
        5.1.3 土壤剖面理化性质
        5.1.4 数据处理及作图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剖面染色特征
        5.2.2 土壤剖面水流运动模式-优先流
        5.2.3 土壤剖面水流运动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5.2.4 入渗前后土壤剖面水分和盐分布特征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物炭粒径大小和添加量对苏打碱土入渗过程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一维垂直入渗试验
        6.1.3 生物炭粒径及添加量对入渗过程及水盐运移的影响
        6.1.4 数据处理及作图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生物炭添加对入渗过程的影响
        6.2.2 生物炭添加对土柱剖面水分及盐分分布的影响
        6.2.3 淋溶液EC随入渗过程的变化规律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苔草草丘湿地景观—结构—碳汇功能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苔草草丘湿地研究进展
        1.2.2 水文条件对湿地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湿地碳汇功能与水文-植被的关系研究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气候状况
    2.3 地质地貌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2.6 沼泽分布特征
第三章 苔草草丘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水文驱动过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苔草草丘湿地面积变化
        3.2.2 苔草草丘数量及形态特征
        3.2.3 斑块形状变化及质心迁移
        3.2.4 水文条件对苔草草丘分布格局的驱动作用
        3.2.5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结构及生产力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4.1.3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物种组成
        4.2.2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结构
        4.2.3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生物多样性
        4.2.4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群落生物量
        4.2.5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草丘湿地有机质分解速率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水文条件下苔草枯落物分解速率
        5.2.2 不同水文条件下土壤呼吸强度
        5.2.3 土壤含水量对有机质分解CO_2释放的影响
        5.2.4 水位波动对土壤有机质分解CO_2释放的影响
        5.2.5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苔草草丘湿地有机碳储量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及测量
        6.1.2 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苔草草丘湿地群落地上碳储量特征
        6.2.2 苔草草丘丘墩碳储量
        6.2.3 苔草草丘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
        6.2.4 苔草草丘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
        6.2.5 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碳储量估算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数据来源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模型精确性及苔草草丘潜在分布特征
        7.2.2 苔草草丘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7.2.3 未来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空间分布特征
        7.2.4 未来气候情景下苔草草丘生境稳定性分析
        7.2.5 苔草草丘湿地碳储量估算
        7.2.6 讨论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对增温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
    1.3 湿地土壤碳循环与土壤微生物
    1.4 土壤碳分解与微生物对增温的响应
    1.5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入侵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矿化作用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7 技术路线和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CROWN I和 CROWN II)
        2.1.2 黄河三角洲湿地(CROWN III)
        2.1.3 辽河三角洲湿地(CROWN IV)
    2.2 材料方法
        2.2.1 试验场地设置
        2.2.2 样品采集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4 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分析
        2.2.5 碳分解培养试验
        2.2.6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提取和分析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控机制分析
    3.1 引言
    3.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物理化学特征
        3.2.1 增温对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温度的影响
        3.2.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对增温响应
        3.2.3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理化参数时间演替
    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在不同生境间的分布
        3.3.1 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
        3.3.2 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
        3.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在不同纬度间的分布
        3.4.1 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
        3.4.2 土壤微生物α样性
        3.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3.4.4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纬度模式
    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季节特征
        3.5.1 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季节特征
        3.5.2 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季节变化
        3.5.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时间演替
    3.6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温的响应
        3.6.1 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对增温的响应
        3.6.2 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对增温的响应
        3.6.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增温的响应
    3.7 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受控机制
        3.7.1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机制
        3.7.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时间演替
        3.7.3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增温响应机制
    3.8 小结
第四章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分解与微生物及其对增温响应
    4.1 引言
    4.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对增温响应
        4.2.1 黄渤海滨海湿地不同土壤剖面有机质分解速率及其对增温响应
        4.2.2 黄渤海滨海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时间动态及其增温响应
    4.3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碳代谢功能基因及其增温响应
        4.3.1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基因差异及其对增温响应
        4.3.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参与碳代谢的微生物组成
    4.4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与微生物的关系
        4.4.1 黄渤海滨海湿地有机质的分解特征
        4.4.2 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黄渤海滨海湿地GRSP对碳汇影响及其增温响应
    5.1 引言
    5.2 GRSP在不同纬度滨海湿地的分布及其对增温的响应
        5.2.1 不同纬度滨海湿地GRSP的分布及其对增温的响应
        5.2.2 GRSP含量与土壤参数的关系
    5.3 GRSP从上三角洲平原至浅海湿地的空间分布(辽河三角洲)
        5.3.1 辽河三角洲土壤特征
        5.3.2 辽河三角洲GRSP分布特征
        5.3.3 辽河三角洲化学风化与GRSP
        5.3.4 辽河三角洲GRSP和 CIA与土壤参数的关系
    5.4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GRSP生态功能和受控机制
        5.4.1 滨海湿地土壤中GRSP对固碳的意义
        5.4.2 滨海湿地土壤中GRSP对矿物风化的意义
        5.4.3 滨海湿地土壤中GRSP受控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碳循环及其碳汇关键控制因素
    6.1 引言
    6.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循环过程
    6.3 黄渤海滨海湿地碳汇关键控制因素
    6.4 黄渤海滨海湿地碳汇对增温的响应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2.1 研究方法和手段创新
        7.2.2 研究内容创新
    7.3 论文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剖面CO2、CH4和N2O扩散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气体采集与测定
    2.2 温室气体的计算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剖面CO2、CH4、N2O扩散通量动态变化特征
    3.2 典型植物群落土壤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特征
    3.3 典型植物群落土壤CO2、CH4、N2O扩散通量的影响因素
4 讨论
    4.1 土壤剖面CO2、CH4和N2O扩散通量的时空特征
    4.2 不同区域湿地土壤CO2、CH4和N2O扩散通量
5 结论

(8)淹水梯度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
        1.2.2 淹水深度对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
        1.2.3 淹水深度对湿地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1.2.4 淹水深度对湿地生态系统CH_4交换的影响
        1.2.5 淹水深度对湿地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1.3 研究设想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1.4 土壤-植被特征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案
        2.3.1 淹水深度野外控制试验平台
        2.3.2 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的测定
        2.3.3 土壤CH_4和CO_2通量的测定
        2.3.4 生态系统 CO_2交换和生态系统 CH_4通量的测定
        2.3.5 土壤碳组分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淹水深度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
        3.2.1 淹水深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3.2.2 淹水深度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3.2.3 淹水深度对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淹水深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3.3.2 淹水深度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3.3.3 淹水深度对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淹水深度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
        4.2.1 淹水深度对非生物因子的影响
        4.2.2 淹水深度对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4.2.3 不同淹水深度条件下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淹水深度对非生物因子的影响
        4.3.2 淹水深度对生态系统呼吸和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的影响
        4.3.3 淹水深度对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淹水深度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CH_4交换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
        5.2.1 淹水深度对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影响
        5.2.2 不同淹水深度条件下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淹水深度对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
        5.3.2 淹水深度对生态系统CH_4通量的影响
        5.3.3 淹水深度对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淹水深度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6.1 引言
    6.2 结果
        6.2.1 淹水深度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6.2.2 不同淹水深度条件下生物因子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6.3 讨论
        6.3.1 淹水深度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9)典型温带雨养泥炭沼泽湿地地下部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概况
    1.2 采样方法
    1.3 气体样品、孔隙水样品和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1.4 同位素的计算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下部温室气体随深度变化特征
        2.1.1 地下部CO2和CH4浓度变化特征
        2.1.2 地下部CO2和CH4碳同位素比值变化特征
    2.2 地下部剖面孔隙水中的DOC浓度及pH值随深度变化特征
    2.3 泥炭沼泽湿地有机质储量随深度变化特征
3 讨论
    3.1 原位地下部温室气体浓度影响因素
        3.1.1 CO2和CH4气体浓度的影响因素
        3.1.2 13CO2和13CH4气体路径示踪
    3.2 原位地下部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与泥炭分解的关系
4 结论

(10)气候变化下淡水泥炭沼泽湿地碳排放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湿地分类及湿地水文情况
        1.2.2 泥炭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3 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态学意义
        1.2.4 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对碳排放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德国图林根森林泥炭湿地
        2.1.2 加拿大蓝海泥炭湿地
    2.2 采样方法
        2.2.1 原位观测实验的采样方法
        2.2.2 室内微宇宙模拟实验的采样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原位观测实验
        2.3.2 室内微宇宙模拟实验
第三章 原位观测实验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1 原位地下部温室气体随深度变化特征
        3.1.1 原位地下部CO_2和CH_4变化特征
        3.1.2 原位地下部CO_2和CH_4碳同位素比值变化特征
    3.2 原位地下部剖面孔隙水中的DOC浓度及pH值随深度变化特征
    3.3 原位泥炭湿地有机碳储量随深度变化特征
    3.4 原位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
        3.4.1 CO_2和CH_4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
        3.4.2 ~(13)CO_2和~(13)CH_4气体排放路径示踪
    3.5 原位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与泥炭分解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微宇宙模拟实验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4.1 模拟实验地下部泥炭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
        4.1.1 室内模拟过程泥炭土碳排放的初始产生速率
        4.1.2 室内模拟过程泥炭土碳排放的阈值范围及阈值出现时间
    4.2 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碳排放初始产生速率和阈值的变化
    4.3 原位地下部泥炭土模拟实验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
        4.3.1 气候变化造成的间接影响因素
        4.3.2 泥炭湿地土层深度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4 温度升高对地下部碳排放量的估算
    4.5 干湿沉降导致pH值变化对地下部碳排放量的估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沼泽湿地剖面水原位采集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泥炭沼泽湿地溶解性有机质氧化还原能力评估研究[D]. 邓思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长白山地区泥炭沼泽湿地碳累积及其地下部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机制研究[D]. 张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D]. 林春英. 青海大学, 2021(01)
  • [4]苏打碱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水盐运移特征[D]. 白玉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5]苔草草丘湿地景观—结构—碳汇功能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响应[D]. 齐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6]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对增温响应[D]. 裴理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7]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剖面CO2、CH4和N2O扩散通量研究[J]. 李艳红,陈图峥,李发东. 生态环境学报, 2021(04)
  • [8]淹水梯度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D]. 赵明亮. 西南大学, 2021
  • [9]典型温带雨养泥炭沼泽湿地地下部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 张尹,于志国,金彪. 生态学报, 2020(24)
  • [10]气候变化下淡水泥炭沼泽湿地碳排放规律研究[D]. 张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标签:;  ;  ;  ;  ;  

沼泽湿地剖面水的原位收集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