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踪北极巨兽——海象(论文文献综述)
曾千慧[1](2021)在《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空间利用、社群动态及繁殖生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是一种分布于东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的河口区及沿岸浅海的小型齿鲸。由于其生活环境与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高度重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大,如今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lnerable)物种。在数十年前,中华白海豚在我国东南沿海还呈现连续的分布,如今,这种分布模式已开始破碎化。在我国的珠江口-漠阳江口水域,生活着全球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其东界位于香港水域,而最西界可延伸至广东阳江海陵岛水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人员、政府部门和公众对珠江口东部和西部的中华白海豚关注度差距较大,珠江口西部的中华白海豚受到的关注度普遍较低,且与其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较少。江门水域位于珠江口西部,是珠江水系与漠阳江水系的交汇点,生活在该水域的中华白海豚对于衔接两处河口的地方种群可能有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当前研究人员对于该水域中华白海豚的空间利用、数量变动和繁殖生态方面的现状尚未探究清楚。此外,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江门水域的东部、黄茅海河口区的西部,只有充分了解在该保护区及周边生活的中华白海豚的种群生态学特征,才能更好地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和管理策略。为弥补上述研究缺口,本论文重新整合了 2013-2019年于江门水域进行的野外船基照相识别调查的数据,运用Discovery图片数据管理软件,重新建立了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的个体识别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对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的空间利用、数量变动和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首先,本论文运用基于包括地理信息技术在内的多种分析方法分析了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海豚对特定环境因子的偏好,再将重点放在识别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社群的栖息地和社群个体的家域范围;接着,本论文继续将研究重点放在西黄茅海社群,运用标记重捕法理论建立模型,估算西黄茅海社群的存活率和不同季节的社群规模;随后,本论文通过识别西黄茅海社群的母子关系和育幼行为,初步估算了该社群的主要繁殖参数;最后,本论文通过分析调查期间西黄茅海的人类活动,初步讨论了这些人类活动可能给西黄茅海社群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结合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保护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论文建立了全新的、基于图片数据管理软件管理的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个体识别数据库,汇集了 2013-2019年的照相识别数据。该数据库共包含573头可识别(D≥ 1)的中华白海豚,包括477头亚成体和成体以及96头少年个体。在数据库中,属于西黄茅海社群的个体共471头,其中高度可识别(D≥3)的亚成体和成体有394头,个体的重复目击次数最多为42次,有317头个体的重复目击次数超过1次(即目击2次或以上)。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个体的累积发现曲线始终未到达平台期,反映了江门水域的中华白海豚整体属于一个开放而流动的种群,个体的补充和迁入都会影响曲线抵达平台期。2.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主要活跃于水深为5-15 m的水域,且离岸距离基本不超过5 km。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异质性,食物资源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异质性可能是造成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原因。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社群总体的95%FK栖息地范围大(235.00 km2),但50%FK栖息地范围很小(31.67 km2),说明该社群总体的活动范围较广,但对特定区域的恋地性很强。该社群育幼栖息地的范围(95%FK:190.05 km2,50%FK:19.84 km2)要小于总体栖息地的范围,说明该社群中雌性个体的恋地性更强,极有可能受到育幼行为的影响。西黄茅海社群在丰水季的栖息地范围很小(95%FK:186.24 km2,50%FK:18.88 km2),紧挨着台山火电厂港池周边活动,枯水季的栖息地则较大(95%FK:310.51 km2,50%FK:79.83 km2),向着远离港池以外的四周扩散,也向着河口内侧扩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与渔业资源在不同季节的分布差异有关。社群的栖息地面积存在年际上的波动(96.02-291.21 km2),自2017年起,其年栖息地面积在增加,这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但也可能与社群中新迁入个体对其他区域的利用有关。社群中不同个体的家域范围有明显差异,但大部分个体的家域面积都较小,仅17.5%个体的家域面积超过60 km2,平均每头个体的家域面积为42.99± SD 22.05 km2。此外,即使是背鳍遗留严重伤痕的个体,其活动范围也可以很广,说明伤痕并不一定会阻碍个体的活动能力,进而影响其活动范围。当前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与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范围重叠度不高,保护区南部的中华白海豚分布密度极低。3.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社群有很大一部分个体的恋地性很强。在丰水季,社群中的“过客”数量会增加,占比达到12.8%;但在枯水季,社群中的“过客”占比仅3.4%,说明枯水季的西黄茅海社群基本上是由“定居者”组成的。该社群在枯水季-丰水季期间的表观存活率为0.991±SE 0.001,在丰水季-枯水季期间的表观存活率为0.981± SE 0.005。考虑到丰水季-枯水季期间,“过客”的迁出会对社群的表观存活率产生更大的影响,枯水季-丰水季期间的表观存活率更接近该社群的真实存活率。然而,该存活率仅代表社群中亚成体和成体的存活率,考虑到幼仔的存活率远低于亚成体和成体,社群整体的真实存活率要低于该值。调查期间进入西黄茅海的“超种群”的中华白海豚共有496头个体(CV=0.130,95%CI=385-640)。2016-2018年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的社群规模分别为:2016:336(CV=0.161,95%CI=245-460),2017:363(CV=0.095,95%CI=301-438),2018:409(CV=0.102,95%CI=335-500)。4.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社群的繁殖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母豚在全年均有育幼行为,但幼仔主要集中出生于4-9月,母豚的产仔间隔为3.50 ± SD 0.96年。母豚年龄高、育幼周期长都有可能延长西黄茅海社群母豚的产仔间隔,而幼仔早夭则会缩短该社群母豚的产仔间隔。幼仔的粗出生率为0.057 ± SD 0.010,存活至1岁的存活率为0.879 ± SD 0.070。母豚的生育力率为0.162±SD 0.022,年际之间波动小而稳定。影响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幼仔存活率的主要原因有母豚的年龄、母豚的育幼投入、种内关系、环境因子以及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其中,共同育幼作为良好的种内关系,在西黄茅海社群中十分常见。共同育幼能加强雌性个体之间的羁绊,提高母豚的育幼效率,进而提高该社群的幼仔存活率。5.调查期间,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遭受的人类活动的干扰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海岸开发,尤其是填海造陆、港口和桥梁修建等项目对海豚栖息地的干扰和占用;(2)繁忙的航运交通对海豚活动的干扰;(3)人工蚝排养殖区对海豚栖息地的占用;(4)频繁的渔业捕捞活动对海豚产生的干扰及其可能给海豚带来的潜在伤害等。本论文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几点保护建议:(1)在西黄茅海,尤其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内应当谨慎进行涉海工程的开发建设;(2)根据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利用特征,适当对当前的江门省级自然保护区做出优化调整,严格禁止保护区内的所有资源开发活动,加强监督和管理;(3)在珠江口东、西部之间设立生态廊道,作为东、西部中华白海豚的迁移通道,避免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破碎化的情况发生;(4)通过“退渔观豚”来减少西黄茅海的渔业和养殖业活动;(5)继续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在保持优质知识输出的前提下,加强扩大影响力。江门水域的西黄茅海社群是一个开放而流通的社群。该社群的亚成体和成体存活率高,母豚的生育力率稳定,且社群的规模未来可能有增长的趋势。需要注意的是,现有的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与西黄茅海社群栖息地的重叠面积太小,且西黄茅海的部分人类活动对该社群的干扰较大。因此,未来应当着重考虑对该保护区的结构优化调整,并加强该保护区和周边的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周晓枫[2](2021)在《幻兽之吻》文中研究说明沼蛙、蚁群、狮虎兽、兔子……这些陆地上的动物会以怎样的方式生存,"我"又如何感知和看待它们?周晓枫的散文,无论视角、题材还是文字,总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这篇新作,她以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呈现出神秘多彩的动物世界,对动物界乃至生物界,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和生物发展史均不乏新鲜的观察与思考,值得一读。
张廿彧[3](2020)在《动物形象及动物观的媒介建构与重塑 ——以《动物世界》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按照象征互动论的观点,人们对有关动物的形象的认知与观念的形成是会受到社会上人与人相互间的交往与媒介建构的景观的影响的。对于动物,并非人人都有着专业而全面的认识,因此,相较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传媒在其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影响着人们对动物世界的界定与建构。为了探讨媒介在人与动物关系中扮演的中介者角色,本文以传播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以央视的《动物世界》为中心展开研究,在探究《动物世界》中动物形象建构的基础上,分析《动物世界》传播的动物观及其对中国人动物观的重塑,论证《动物世界》的动物观的二次传播模式及其对受众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动物世界》中的动物形象是通过拟人化和距离化这两种方式的相互作用建构起来的,这一建构过程反映了自然与文化的互动。第二、动物形象的建构为动物观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动物世界》的动物观包括对动物的尊重、同情和理解,人与动物之间是平等的,人需要保护动物以及对动物灵异观的质疑。第三、《动物世界》的动物观与中国传统的动物观思想发生了融合与碰撞,对中国人传统的动物观进行了重塑,具体表现为:在对动物身份的定位上,由动物是道德参照物重塑为动物是平等主体;在有关动物的实践方面,由合理性利用动物重塑为主动保护动物;在对动物的认知上,完成了对动物灵异观的解构。第四、在经由媒介的大众传播后,《动物世界》的动物观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传播。在家庭中,通过文化反哺的形式,《动物世界》的动物观由年轻一代的观众传播给年长一代;在邻里之间,通过环境问题的协商解决,《动物世界》的动物观在邻里间相互传播;在师生之间,通过教师的科普教育,《动物世界》的动物观被传播给了下一代。第五、《动物世界》中的动物观并不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通过保护动物、养育宠物、养成与动物相关的爱好这些活动被观众们落实为具体的实践。
王宇[4](2019)在《《极寒地带》(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翻译界对科普文的翻译讨论日趋激烈。科普文体是介于科技文体与文学文体之间的交融地带,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同时,科普文定位明确,其受众主要是普通人群,以轻松的语言风格普及知识。本文选用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以三联出版社委托翻译的科普读物《极寒地带》(Cold:Extreme Adventures at the Lowest Temperatures on Earth)中的第七、八章为范例,探讨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翻译科普读物的可行性。本报告包括四大板块。首先,笔者从内容、文体、语言特点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剖析,讨论了科普文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再对此次的理论指导,即功能主义目的论,做简要阐述,归纳分析该理论为何可以指导此次翻译实践。之后,根据功能主义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结合实例分析翻译词汇和句子(以被动句和复杂长句为主)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和心得体会。最后,通过分类总结此次翻译实践中的出现的问题,笔者给出几点个人建议,以期对未来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黄新炎[5](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指出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李林奕[6](2017)在《《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对动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野生动物纪录片逐渐演变成生态纪录片。所谓生态纪录片,是指记录人与自然,包括动植物世界乃至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的一种影视节目类型。这种节目形态自出现以来就有很好的观众缘,受到国际纪录片市场的热捧。在中国,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建设美丽中国日益深入人心,这也给生态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发展契机。《美丽中国》就是中英合拍的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的生态纪录片。因此,以《美丽中国》为经典案例,研究野生动物纪录片流变成生态纪录片的过程,探寻生态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舆论支持以及对外文化传播、中国生态纪录片创作的未来发展路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首先运用国内外经典的野生动物纪录片案例,梳理了近百年来影视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别具一格地将生态纪录片发展路径分别类化为观赏型、观赏与保护型、批判型、数字生成型、生态型。同时,对生态文化纪录片的电视文化特征与跨文化传播特征进行了概括分析,为研究《美丽中国》生态文化传播进行了较坚实的铺垫。《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纪录片的转型之作、经典之作。本文通过中西生态文化理念的融合、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影像呈现、中英合拍《美丽中国》中的主题选择、美学价值、技术交流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层面,对《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话语意义构建进行了详细分析。特别是对《美丽中国》中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土地伦理、道法自然,以及对中国龙图腾文化、茶文化、佛教普世文化等中国生态文化元素的精准分析,充分彰显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效应,尤其是从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效力,这也是我国生态纪录片在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美丽中国》生态文化的传播实践,给我们生态纪录片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忠实纪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积极参与国际传播、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等诸多启示,这也是为中国生态纪录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较为针对性的建议,一句话,在生态纪录片创作和生态文化传播中,既要注重生态伦理、跨文化传播等创作理念的提升,也要加强传播渠道的运营,更要加强生态文化话语意义的构建,争取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权和传播力。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7](2016)在《最值得陪孩子一起看的纪录片》文中提出陪伴孩子看纪录片,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他跟随导演的镜头,看看这个奇妙的世界,感知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因为孩子的世界,有无限的可能性,若你愿意耐心地陪伴他,他给你的惊喜,会更多更多……地球Earth导演:艾雷斯泰·法瑟吉尔/Mark Linfield片长:90分钟勇猛的狮子群体作战敢于挑战大象,而威猛的北极熊却只能孤军奋战,面对同样体积庞大长着獠牙的海象无能为力。片子由英国BBC和德国联合制作,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通过对地球生命的神秘实录,通过表现大自然美丽景象与野生动物纯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实纪录,再配合柏林爱乐乐团的美妙配乐,将地球的魅力在大银幕上毫无保留的完美呈现出来。
张晶静[8](2016)在《汉英当代诗歌间接回指的认知对比研究 ——以《大海的第三岸》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各国的语言学家对回指一直不断地深入研究,近代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非回指莫属,回指是存在于世界语言中一种普遍的表达。伴随人们对回指研究的深入,都认为回指是一种任何语言都拥有的语法手段,英语和汉语也不列外。当今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回指现象,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而更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经验之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认知语言学家转喻思维的启示下,本文借助转喻思维和认知参照点来构建认知参照点模型,解释语篇回指现象。直接回指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随后他们才开始对间接回指进行探索,研究成果较直接回指较少。同时研究回指选取的语料都一般是故事、叙述文、或者议论文,对于诗歌回指研究的较少,因为由于诗歌韵律、字数、格式等限制,往往会破坏回指的形成,但是诗歌又是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对于当代诗歌中间接回指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本文选择当代诗歌中的间接回指为研究对象,对于传统间接回指在体裁上有所拓展,有利于间接回指更为全面的研究。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的语言往往会违反人们常规的表达方式,因此,适用于篇章回指的理论就不能完全地解释诗歌中的回指。鉴于此,本文选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转喻观,通过横向对比同时代英汉诗歌中间接回指分布的异同以及其翻译过程中策略使用的差异,从大脑深层的认知机制来解释当代诗歌中的间接回指现象,与基于概念联通的回指释义机制不谋而合。参照前人在各领域对回指的研究,作者借助认知参照点模式来对比研究英汉当代诗歌中间接回指,并整合回指、认知、对比、例证四大要素,旨在对间接回指进行详尽、系统地探究,同时有助于读者提高诗歌、翻译和写作水平。
彼得·梅,郑丽[9](2016)在《黑屋》文中研究表明故事发生在苏格兰西海岸外的路易斯岛。那里风景如画,但气候恶劣;世风纯朴,但民生多艰。8月的一个周六夜晚,内斯港的一个舢板棚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外号"天使"的安格斯·麦克里奇被人勒死后吊在屋梁上剖腹。虽然"天使"向来作恶多端,但他的惨死还是震惊了每一位岛民。三个月前。在200英里外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利斯路的一棵大树上赫然吊着一具被剖腹的赤裸尸体。两起谋杀案,作案手法极其相似:受害者都是从背后遭到袭击。都是在头部遭到重创后被勒死。都被脱去衣服后吊起来。都被剖腹……这两起谋杀案难道是一人所为?因年幼的儿子在一起肇事逃逸的车祸中不幸遇难,负责利斯路谋杀案调查的警官芬·麦克劳德不得不中途休假,他与妻子本就紧张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婚姻面临解体。现在,芬要被派回已阔别18年的故乡路易斯岛,并案调查"天使"谋杀案。当年,他是那么急切地想逃离路易斯岛,逃离一些人,一些事。眼下,重新站在这片热土上,除了发小、故交、初恋情人,等待他的还有什么呢?
宋琼英[10](2010)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将站在后革命时代的氛围中,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以同情理解的方式去评判那些时代风云以及人物在小说艺术中的自我投影,心灵谕旨,从而探讨知识分子话语遭遇宏大主题之后的悲欢离合、心灵挣扎、情理折磨,并因此质询知识分子自身的宿命与梦魇。中国的革命是革命者逐渐认识自我,逐渐认识革命的长期过程。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初期,作家对革命与革命者的形象都存在理想化态度。这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更带有传统武侠小说和情爱小说中的侠客风范与才子佳人模式的流风余韵。例如陈天华《狮子吼》中联络会党、“豪侠尚义”的狄必攘,“尚侠轻生”、“杀身成仁”的审血诚都是仗剑江湖、豪气纵横的侠客豪雄;徐枕亚的《玉梨魂》在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中穿插出新的宏大声音,将国家的拯救与个人的出路融为了一体。张闻天的《旅途》为我们上演了“革命+恋爱”的国际版,为后来者在革命与个人之间的结合寻找到了激情似火的黏合剂,钧凯因此成为把新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文学语码的雏形。当然也有一批思想家、小说家能在主流之外深思革命以及革命之外的命题意义。例如鲁迅在他的《药》中以自己的冷清孤寂探照了革命者夏瑜的凄凉寂寞,从而让人感触到五四一代知识分子革命与启蒙的双重重担。而海上独啸子的《女娲石》则首先感知到面对革命,知识女性革命者所需做、所能做的责任与使命,于是,身体成为女性革命者的利器,以至她们在颠覆了革命对象之后也颠覆了她们自己。上世纪30年代,革命已经成为时代主潮风起云涌,革命以及革命者的理念、行动与规范已经昭然明示,在主义、思潮与实践之间的交相碰撞之中,这些现代小说中的革命者展示了时代的苦闷与靓丽,彷徨犹豫与果敢决绝。例如,巴金早期小说《新生》中的李冷从苦闷徘徊的怀疑和否定一切的无政府主义者逐渐走向新生,成为为人民、为大众的革命的知识分子。而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中的李杰,则为了革命的成功,抛弃自己的阶级出身、家庭亲情、爱情甜蜜,甚至自己的生命。于是,所有一切都会成为,都能成为革命成功的兑换券。即使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京派作家也会在此时的小说中塑造真正的革命者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可能被误解,可能被消解,但是相对于那些“正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是可爱而又可敬的“痴汉”,他们也是民族的脊梁,这就是沈从文的《大小阮》中小阮的意义。在时代的严峻情势下,有的知识分子革命者也许会颓废,甚至才气逼人的乱世作家也会如此,这样就酝造了我们畸形的现代都市背景下的海派文人穆时英笔下的颓加荡似的知识分子革命者潘鹤龄。他们是怀疑主义者、非英雄以至丑角。而茅盾的《蚀》仍然在女性身体与革命运动之间的反常悖论中寻找叙述的张力与曲线,同时隐含着新的女性知识分子已经觉醒。当革命的对象不只是本国反动分子时,外族日本人的入侵更加增添了知识分子革命者的复杂与多样。国统区、解放区以及沦陷区的地域、政治与情境的不同使得文学虚构更加摇曳多姿。于是,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完美的知识分子革命者终于在解放区的作家笔下出现,他们一方面是革命运动的领导者、策划者,同时又是实践运动的参与者,当然,他们的太过于完美使得他们在艺术魅力上失之真实。而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形象则继续着从五四就已开始的知识分子不断寻找的命运,在“人民”、“民族”之间审视、皈依,伴随而来的是知识分子本身的自恋和自省。在时代如此艰险之时,仍有无名氏在《野兽·野兽·野兽》中塑造了知识分子革命者印蒂。印蒂在向往革命、投身革命之后,能够得以反省和超越革命,去追求生命的圆全。尽管这种反省是当时时代主潮所不能接受的形而上思考,但是它显示了一个时代的思考深度与力度,也许正因为如此,注定这种思考将是寂寞的。同样寂寞的是丁玲以及她书写的《在医院中》的陆萍,只不过这是女性革命所带来的女性性别、身体困惑与知识分子批判意识之间的纠结与缠斗,尽管如此,我们仍能够从中感受中国“先知”们的荣耀与悲哀。总之,时代的汹涌浪潮携带着知识分子、革命者滚滚而来,浪淘不尽知识分子革命者无尽的沧桑悲凉,留给后人的是书写不尽的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的意蕴,而知识分子与宏大主题之间的妥协与迎合、抗拒与拥抱将会是知识分子永恒的命中吊诡。而今天的我们,应该坚持知识分子的理性批判精神,同情理解他们的历史局限,更要尊敬他们的崇高感和超越感,不断地突破时空的限定,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
二、追踪北极巨兽——海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踪北极巨兽——海象(论文提纲范文)
(1)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空间利用、社群动态及繁殖生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鲸类研究的发展 |
1.1.1 历史上的鲸类研究 |
1.1.2 鲸类保护生物学的兴起 |
1.2 鲸类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
1.2.1 鲸类的个体识别 |
1.2.2 鲸类的种群数量研究 |
1.2.3 鲸类的繁殖生态研究 |
1.2.4 鲸类的空间利用研究 |
1.3 中华白海豚的研究与保护 |
1.3.1 中华白海豚及其研究现状 |
1.3.2 中华白海豚当前面临的威胁与保护 |
1.3.3 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
1.3.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个体识别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时间与范围 |
2.1.2 野外调查 |
2.1.3 特定名词的定义与表述 |
2.1.4 照片处理与个体识别 |
2.2 结果 |
2.2.1 调查结果概述 |
2.2.2 数据库统计结果 |
2.2.3 累积发现曲线 |
2.3 讨论 |
2.3.1 数据的稳健性 |
2.3.2 个体识别数据库的优势 |
2.3.3 数据库统计结果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的空间利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时间与范围 |
3.1.2 野外调查 |
3.1.3 特定名词的定义与表述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调查结果概述 |
3.2.2 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3 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对环境因子的偏好 |
3.2.4 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识别 |
3.3 讨论 |
3.3.1 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3.2 栖息地利用的特征与变化 |
3.3.3 个体家域的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的存活率与数量变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时间与范围 |
4.1.2 野外调查 |
4.1.3 特定名词的定义与表述 |
4.1.4 照片处理与个体识别 |
4.1.5 拟合优度检验和模型比对 |
4.1.6 选用模型进行参数估算 |
4.2 结果 |
4.2.1 调查结果概述 |
4.2.2 拟合优度 |
4.2.3 表观存活率和重捕率 |
4.2.4 社群规模 |
4.3 讨论 |
4.3.1 数据的稳健性 |
4.3.2 重捕率 |
4.3.3 表观存活率 |
4.3.4 社群规模和季节变动 |
4.4 小结 |
第五章 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的繁殖生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调查时间与范围 |
5.1.2 野外调查 |
5.1.3 死亡个体信息采集 |
5.1.4 特定名词的定义与表述 |
5.1.5 照片处理与个体识别 |
5.1.6 繁殖参数估算 |
5.2 结果 |
5.2.1 死亡个体信息采集 |
5.2.2 母子对识别结果 |
5.2.3 繁殖参数 |
5.3 讨论 |
5.3.1 产仔季节和产仔间隔 |
5.3.2 粗出生率和生育力率 |
5.3.3 幼仔存活率 |
5.4 小结 |
第六章 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野外调查 |
6 .1.2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海岸开发 |
6.2.2 船只航运 |
6.2.3 人工养殖 |
6.2.4 渔业捕捞 |
6.3 保护建议 |
6.3.1 谨慎进行涉海工程开发 |
6.3.2 优化调整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
6.3.3 在中华白海豚迁移通道设立生态廊道 |
6.3.4 推广“退渔观豚”项目 |
6.3.5 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的空间利用模式 |
7.2 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的存活率与数量变动 |
7.3 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的繁殖生态特征 |
7.4 西黄茅海中华白海豚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建议 |
7.5 优势、不足与未来的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幻兽之吻(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3)动物形象及动物观的媒介建构与重塑 ——以《动物世界》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西方的动物观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的动物观的研究 |
三、关于媒介作品中的动物的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动物形象 |
二、动物观 |
三、拟人化 |
四、距离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理论及结构框架 |
第一章 动物影像的发展 |
第一节 西方动物影像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动物影像的发展 |
第三节 央视《动物世界》栏目概况 |
一、《动物世界》的发展历程 |
二、《动物世界》的内容与特色 |
三、《动物世界》的地位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物世界》中动物形象的媒介建构 |
第一节 作为人的动物:动物形象的拟人化建构 |
一、异性恋 |
二、家庭 |
三、社会等级 |
四、宠物 |
第二节 作为他者的动物:动物形象的距离化建构 |
一、动物科普 |
二、关于动物的研究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物世界》与中国人动物观的重塑 |
第一节 《动物世界》中动物形象的建构所传播的动物观 |
一、人对动物的态度维度的考察 |
二、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维度的考察 |
第二节 《动物世界》对中国人动物观的重塑 |
一、从道德参照物到平等主体:对动物身份的重新定位 |
二、从合理性利用到主动性保护:与时俱进的野生动物保护观 |
三、从感性到理性:对动物灵异观的解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物世界》的动物观的传播模式与行为实践 |
第一节 《动物世界》的动物观的传播模式 |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传播 |
二、邻里间的相互沟通 |
三、师生间的单向传播 |
第二节 《动物世界》的动物观的行为实践 |
一、保护动物 |
二、养育宠物 |
三、养成与动物相关的爱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一 :《动物世界》的节目样本名录 |
附录二 :《动物世界》栏目播出20周年征文文本名录 |
致谢 |
(4)《极寒地带》(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及文本分析 |
1.1 翻译项目内容及委托方要求 |
1.2 翻译过程描述 |
1.3 科普文的文体特点 |
1.4 科普英语的翻译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功能主义目的论简述 |
2.2 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科普文翻译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功能主义目的论指导下Cold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翻译 |
3.1.1 术语翻译 |
3.1.2 专有名词翻译 |
3.1.3 普通词汇翻译 |
3.2 句子翻译 |
3.2.1 被动句的翻译 |
3.2.1.1 译为被动句 |
3.2.1.2 译为主动句 |
3.2.3 复杂长句的翻译 |
3.2.3.1 译为小句 |
3.2.3.2 调整语序 |
3.2.3.3 插入括号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1 翻译参考资料一 |
附录2 翻译参考资料二 |
致谢 |
(5)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
1. 自身原因 |
2. 时代因素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目的 |
0.1.1 研究缘起 |
0.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生态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及文化特征 |
1.1 从野生动物纪录片到生态纪录片 |
1.1.1 观赏型 |
1.1.2 观赏与保护型 |
1.1.3 批判型 |
1.1.4 数字生成型 |
1.1.5 生态型 |
1.2 生态纪录片的文化特征 |
1.2.1 电视文化特征 |
1.2.2 跨文化传播特征 |
第2章 《美丽中国》生态文化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
2.1 《美丽中国》跨文化合作的前提 |
2.1.1 题材选择和主题确定 |
2.1.2 对美学价值的追求 |
2.1.3 追求专业知识的精准 |
2.2 《美丽中国》中外生态文化的交融式传播 |
2.2.1 珍视生灵:关注和爱护动植物 |
2.2.2 天人合一:人与动植物的和谐相处 |
2.2.3 土地伦理:土地的物尽其用 |
2.2.4 可持续消费:人类消费应与自然保持协调 |
2.2.5 生态平衡:贵和持中的物种共生 |
2.3 《美丽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影像呈现 |
2.3.1 中国龙图腾文化的演绎 |
2.3.2 中国功夫与动物关系的展示 |
2.3.3 中国茶文化的介绍 |
2.3.4 中国多民族生态文化的呈现 |
2.3.5 中国佛教普世文化的显现 |
第3章 《美丽中国》对我国生态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
3.1 忠实记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3.1.1 为建设生态文明担起责任 |
3.1.2 呈现道德型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
3.1.3 加强法制型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
3.2 生态纪录片参与国际传播 |
3.2.1 中国内容,国际表达 |
3.2.2 故事化和剧情化的叙事 |
3.2.3 提供视听盛宴 |
3.3 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 |
3.3.1 电视和电影传播的经营 |
3.3.2 利用先进发达的网络传播平台 |
3.3.3 精心开发二次销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汉英当代诗歌间接回指的认知对比研究 ——以《大海的第三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回指研究综述 |
2.2 间接回指的综述 |
2.3 转喻与回指 |
2.4 目前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三章 转喻视角下间接回指的认知参照点模型的构建 |
3.1 转喻视角下认知参照点的运作模形象 |
3.2 转喻视角下间接回指的认知参照点模型的构建 |
3.3 认知参照点模型的特点 |
3.4 认知参照点模型的影响因素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英汉当代诗歌间接回指对比的例证研究 |
4.1 英汉诗歌对比语料的选择标准 |
4.2 英汉诗歌中间接回指对比的项目类别 |
4.3 英汉诗歌初步对比实例分析 |
4.4 间接回指与参照点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认知参照点模型下间接回指的转喻释义机制 |
5.1 认知参照模型下回指语类型的分析 |
5.2 认知参照模型下间接回指的关系类型 |
5.3 认知参照模型下模糊间接回指的转喻机制 |
5.4 认知参照模型下间接回指的推进模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研究成果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黑屋(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
1 |
2 |
3 |
第二章 |
第三章 |
1 |
2 |
3 |
第四章 |
第五章 |
1 |
2 |
3 |
4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1 |
2 |
3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1 |
2 |
3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1 |
2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章 |
1 |
2 |
(1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中国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和关注的焦点 |
(一) 革命 |
(二)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
(三) 研究焦点 |
第一章 五四前后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
第一节 五四前后文学内外的知识分子 |
一、现实政治中的知识分子 |
二、五四前后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第二节 "游侠"心态的知识分子革命者——陈天华的《狮子吼》 |
一、联络会党、"豪侠尚义" |
二、"尚侠轻生"、"杀身成仁" |
三、"游侠"的时代 |
第三节 "边缘化"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徐振亚的《玉梨魂》 |
一、超越个人私情投入国家革命 |
二、国家的拯救与个人的出路 |
三、个人抒情与感时忧国 |
第四节 "寂寞悲凉"的知识分子革命者——鲁迅的《药》 |
一、"寂寞悲凉"的夏瑜 |
二 "寂寞悲凉"的鲁迅 |
三、革命与启蒙并举 |
第五节 想象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张闻天的《旅途》 |
一、"革命+爱情"的国际版 |
二、知识分子成长三部曲 |
三、"革命文学"的雏形 |
第六节 女性知识分子革命者的最初原型——海上独啸子的《女娲石》 |
一、女性主体与民族革命 |
二、知识女性革命话语的建构 |
第二章 30年代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
第一节 30年代政治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概述 |
一、30年代政治文化思潮 |
二、3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简述 |
第二节 "在挣扎中新生"——巴金早期小说《新生》中的李冷 |
一、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个人主义者 |
二、走向新生 |
三、巴金与无政府主义 |
第三节 在痛苦中"牺牲"——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中的李杰 |
一、阶级出身和阶级革命的冲突 |
二、献祭亲情、爱情,洗涮阶级污点 |
第四节 他人眼中的"痴汉"——沈从文的《大小阮》 |
一、"不变"中的"变" |
二、不走正道的胡闹者 |
三、可爱的"痴汉" |
四、京派的"革命" |
第五节 "颓废"的知识分子革命者——穆时英的《PIERROT)》 |
一、怀疑主义者 |
二、非英雄 |
三、丑角 |
四、走自己的路 |
第六节 "先锋"和"颓废"的双重变奏——茅盾的《蚀》 |
一、知识分子的"先锋"意识 |
二、"革命"幌子下的颓废放纵 |
三、"身体"的牺牲献祭 |
四、茅盾的矛盾 |
第三章 40年代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
第一节 40年代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概述 |
一、国统区小说中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概述 |
二、解放区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概述 |
三、沦陷区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 |
第二节 党的代言人——《暴风骤雨》中的萧祥 |
一、"完美"的萧祥 |
二、"不完美"的萧祥 |
三、萧祥与延安文学 |
第三节 在漂泊中寻求——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蒋纯祖形象 |
一、寻找"人民" |
二、感悟"民族" |
三、时代的主题 |
第四节 超越革命追求生命——《野兽·野兽·野兽》中的印蒂 |
一、投身革命 |
二、反思革命 |
三、超越革命 |
第五节 性别的消隐批判的凸显——丁玲《在医院中》的陆萍 |
一、消隐的性别意识 |
二、批判意识的凸显 |
三、历史的限定 |
结语 |
一、革命、革命者的逐渐自觉 |
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与觉醒 |
三、锻造"民族魂"创造自己的历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追踪北极巨兽——海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江门水域中华白海豚空间利用、社群动态及繁殖生态的研究[D]. 曾千慧. 山东大学, 2021(11)
- [2]幻兽之吻[J]. 周晓枫.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1(04)
- [3]动物形象及动物观的媒介建构与重塑 ——以《动物世界》为中心的考察[D]. 张廿彧. 南京大学, 2020(03)
- [4]《极寒地带》(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宇. 青岛大学, 2019(02)
- [5]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6]《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传播研究[D]. 李林奕. 湘潭大学, 2017(12)
- [7]最值得陪孩子一起看的纪录片[J].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 数码影像时代, 2016(08)
- [8]汉英当代诗歌间接回指的认知对比研究 ——以《大海的第三岸》为例[D]. 张晶静.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08)
- [9]黑屋[J]. 彼得·梅,郑丽. 译林, 2016(02)
- [1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形象[D]. 宋琼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