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元票价 电影业面临生死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栋[1](2016)在《引进好莱坞:90年代好莱坞大片在中国》文中研究指明80年代,随着中美建交和中美文化交流,中国也步入了对好莱坞的引进之路,两次“美国电影周”以及众多的中美合拍片,让国内的观众重新看到了美国影片,好莱坞也借机开展了一系列访华活动,美国电影界的精英们期望先从电影院的建立着手,再到实行影片分账这样一个商业逻辑与中国电影进行合作。由于官方对电影业的保护、意识形态的管制、外汇兑换的限制等原因,80年代好莱坞想在中国用分账形式发行影片的企图并未实现。进入90年代,由于计划管理体制得严重束缚,中国电影业发展每况愈下,电影市场不断萎缩,在此情况下,1994年中影宣布引进好莱坞大片,并采取分账制的形式在全国发行,好莱坞在80年代的“遗憾”终于在90年代得以实现,大片的引进让好莱坞影片的商业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得以展现,对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片的引进伴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市场化变革,在大片的冲击下,中国电影业通过自身的不断改革,逐渐发展壮大,体制机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得中国电影业在入世后得以迅猛发展,在与好莱坞大片的同台竞争中,逐渐夺回了市场的主要份额。本选题选取90年代从开始引进分账大片(1994年)到中国电影业基本走上了产业化道路(2001年中国正式入世)这一段历史阶段为切入点,通过对好莱坞分账大片的引进历程、市场表现、中国电影业的自我应对与改革、学者和媒体舆论话语的梳理,试图勾勒出90年代引进大片的图景与细节,分析好莱坞对中国的商业策略与文化权利之争,梳理大片引进与中国电影业不断改革、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而总结90年代好莱坞大片对中国电影业的意义和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与变革。论题着重从1994年第一部好莱坞分账大片如何被引进为时间开端,到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分账大片配额增加到20部、电影业实施院线制改革、几大国有制片公司基本完成集团化改造、民营资本能够进入到电影产业制、发、放的全部环节、允许外资进入中国电影业为止这一段历史时期作为研究时间跨度,以这一时期大片引进的历程为主线,对引进的过程与细节、影片的题材与类型、市场的表现、国产影片的创作与低迷、主旋律的主导与话语、电影业自身的应对与改革、从业人员、电影学者、媒体、观众的各方舆论,展开全面细致的梳理。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理论价值,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相关的梳理和阐述。第一章梳理了引进分账大片之前,80年代中国和美国在电影商业和文化方面交流,中美有关票房分账制之争,以及美国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所带来的商业与文化影响力的分析。第二章着重梳理了1994年前后,引进大片的历史背景,大片引进的原因,及其当时这一决定所引发的巨大的舆论热潮。第三章、第四章从1994-1996和1997-2001两个时间段,分别梳理了引进分账大片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引进到中国电影市场的情况,对中国电影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电影官方对此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加以应对,中国电影业通过怎样的调整和改革得以存活发展;同时第四章还梳理了2000年前后中国入世中关于中美在电影方面谈判的内容,并由此促使官方在入世后对电影业所面临的冲击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继而加快了中国电影业的市场化进程,在与好莱坞大片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任明[2](2010)在《电影、城市与公共性 ——以1949-2009上海城市电影的生产与消费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与公共性的关系是一直存在又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的一个领域。在哈贝马斯文学公共领域的概念中,他强调的是文学、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影像与广播因其不给人们“回嘴”的机会这一特质而被忽略了。与哈贝马斯的“文字精英主义”相对,内格特与克鲁格认为电影提供了一个“社会经验”的公共领域,这一领域是开放的、民主的。汉森沿着“经验的公共领域”这一路径出发,认为电影提供的是一个现代性的“感官反应场”,是人们对“现代性”进行观望、反驳、自我反思的公共空间。就阿伦特所言的公共领域中的两种人类活动——言语与行动——而言,电影是对它们进行展示,供大家讨论、交流的现代空间,是古希腊公共领域的媒体形式。城市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专门化、职业性的,集体的形式”解决人类各种需求的生存空间,可以说是人类公共性的集中载体;城市作为文明的载体,是人类历史、文化公共性的体现;城市作为人类的居所,与人类共同的命运、处境紧密相关;城市作为交往的空间,促成了“公共领域”的形成、发展。城市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过去,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城市的公共性,意味着城市人命运的公共性。从上海城市电影60年的发展变化中考察中国60年公共性的变化,是一种试图将文化机制与文化内容作为互动的内容进行考察的努力。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公共性不仅体现在电影内容中,还体现在电影的生产与消费机制上。对曾经以“人民电影”相号召的中国电影来说,生产与消费机制上的变化,导致电影的公共性发生极大变化,从而对电影的生产、消费与文本都产生了影响。上海城市电影前30年被全国统一的政治公共性所控制,后30年在市场的冲击下趋于多元,但在电影票价高企的情况下,观众对电影的消费形成一种以消费主义为本质的“大片主义”;反映现实生活的人文影片渐渐无法从影院中获得票房。目前中国电影的影院消费已经不是“大众”,而是“小众”,这一点,使它与西方、东方的很多国家都区别开来。电影内容是考察社会公共性变迁的重要渠道。电影不仅表达人物的情感与行为,还表达与这一切有关的物质环境。对物质环境的考察是一种社会学与历史学的考察;电影中所传达的人性与情感,才是电影公共性的真正本质所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电影呼应了哈贝马斯对文学公共领域的期待,即通过对个体经验的交流,塑造人的主体性及对人性的认识,通过公开交流培养理性的健全发展与公共性的进步。因此,电影评论作为电影公共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需要担负起对电影的公共性价值进行挖掘、阐释乃至文化比较的工作。
何君凝[3](2006)在《中国当下院线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已于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九十年代初中期,中国电影业已经出现不景气;在漫长的入世过程中,政府采取逐步增加引进大片数量的策略,并没在刺激国内电影复苏上起到太大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发、放模式已经打破,新的产业结构还未建立。在电影产业制、发、放三环节中,放映环节关系到整个产业资金的回收、利润的获得,而参照美国成熟的电影产业运营模式,具体的放映形式则是院线制。因此,本论文以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广和已经起步的院线制为立足点,梳理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辅助机构的设立,对我国院线制存在的片源同一、票价过高、院线投资改造等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章概括讲述了我国的电影产业:第一节简单回顾了我国电影行业旧的制片、发行、放映模式及其解体的必然过程。第二节细述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电影带来的变化。加入世贸近五年来中国电影面临诸多挑战和冲击,在影片商业性和高投资大制作方面,影院的管理经营、发行的宣传营销等环节,凸现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劣势;同时,加入世贸也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机遇,如国外资本进入制片、放映环节,海外发行市场空间广阔等。加入世贸的利、弊两方面分析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今后几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第三节在汇总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法规建设进展和政策走向。单片摄制许可为制片环节的准入降低了门槛,民营资本成为发行的新秀、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放映环节有了相关的政策允许,保障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第四节,从建立公正、透明、良好的市场环境,建议电影企业朝提高竞争力、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努力,在制片、发行营销以及放映行业深入商业化运作,政企分开、调整和定位准确政府职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电影产业法律法规等方面对中国电影产业作了一些建议。 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我国院线存在的问题。第一节简述了我国院线制的产生过程和其意义。第二节至第六节,从五个方面罗列并探讨了我国当下院线存在的问题: 同一片源问题。表现在放映环节即为所有院线在同一档期上映相同影片,毫无片源差别和院线特征,更无从谈及院线间竞争和价格竞争可能,根源在于电影制片环节的不景气和定位不当,发行环节的未规范和渠道不畅,以及院线的形成缘自行政命令,而非因为资本或供片自发形成。 院线整合和规模化问题。以中国院线数量众多但质量不高的现象,联系三年来各层次院线的分化和存亡状态,指出新一轮院线的整合已经出现,院线走规模化道路、以实力而非行
朱玉卿[4](2006)在《大片十年 ——1994-2004年我国的进口分账影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4年11月12日首部进口分账发行影片《亡命天涯》登上我国银幕,到2004年12月17日进口大片《茄菲猫》在国内公映,中国内地十年间共引进分帐影片140多部。即所谓的进口“大片”。十年来,大片基本上是引领中国内地票房的主力军,它改变着中国电影的产业格局,促进中国电影院线制的出台,刺激中国本土民间资本跨入电影业,启动“中国大片”的历史航程,同时也改变着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进口分帐影片的发展历程不仅对我国电影业产生诸多影响,对我国本土电影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十年来中国内地电影的实际发展概况为主要线索,以史实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梳理进口分账发行影片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主要特征和对我国电影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给我国电影的发展、繁荣所带来的启示。
陈怡[5](2004)在《罪与非罪 ——中国电影市场盗版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要研究探讨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盗版现状和对策。除去导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综述中,将详细介绍“版权”概念的起源和演变历史中所体现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以及电影盗版现象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以期有助于消除“版权无意义”的民族主义或法盲式偏见,并为后文电影反盗版策略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盗版技术发展史视野。 第二章分两个层面。 首先,将分析第一章中提到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当代世界“软权力之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影响。从电影商品自身所独具的文化折扣小、“外部利益”大的特点角度,论述在电影盗版现象中,中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知识产权大国各自的得与失,呈示在当前我国打击电影盗版的必要性。 其次,从民间视角和立场来讨论电影盗版的罪与非罪,揭示盗版电影的丰厚利润和其产品的四个优势:价格便宜、内容丰富、品质进步、上档速度快是其在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上盛行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将从电影产业内部寻找正版影像处于市场竞争弱势地位的原因。发现产业自身不完善的结构和不规范的市场产品流通秩序使其目前处于与盗版现象恶性循环的困境。 最后一章,将基于上述现状,提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盗版现状有些能通过产业自身内部的调整创新来得到解决,有些却必须依靠外部政府力量来获得改善。因而主张产业内外两方面双向合力,通过市场“截流”和创意“开源”的途径,争取从根源上消除盗版。
刘帆[6](2004)在《新时期中国大陆电影体制变革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论文聚焦于从20世纪70年代末“拨乱返正”至今20余年,来在整个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渐次步向政治民主与法制轨道,社会精神及娱乐消费由单极裂变为多元的进程中,中国大陆电影体制的渐进式的从制片、发行,到放映机制的整体脱离计划,向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市场生命力同计划势力的博弈。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导论。首先对文章引入的一些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做简要说明并抽象出中国电影业改革的核心模式,其次就电影体制的20多年来走过的改革之路首先做一个简要而较为清晰的通盘描述。 第二章1978—1993年高度计划体制下的中国电影业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电影延续着按计划指标划拨生产,由中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向下逐级发行销售、乃至由地方企事业单位组织统一观看的“大一统”模式。这期间也陆续采取了按拷贝结算、提高每个拷贝收购价格、电影票价有限浮动、电影业各方利润分配制度的改变以及夭折了的电影业成建制的转到广电部门等改良措施。 第三章 中国电影从1993年开始的由充分计划转向半计划半市场的双轨运行制变革研究。这一阶段在电影领域计划的惯性还相当的强大,我们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既有许多冲突,更有不少妥协,纠缠乃至反复,由于电影自身特殊的意识形态性使然,电影业的改革远远滞后于整个第二、第三产业的变革,实际上计划与市场同在电影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作用,不过计划的力量更加显在。 第四章 进入21世纪,市场的力量足够强大之后电影体制全面创新之路研究。从2001年开始电影的渐进式改革在经过了七、八个年头以后走到了量变到质变的路口,市场力量的显性增长和为电影营造的良好生态环境促使了政策面对电影产业化实绩的追认和肯定,迎来了一个体制全面创新的高潮。
谢萍[7](2001)在《幻想乌托邦中的世俗狂欢 ——从观众学角度看商业电影及其在中国的状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纪之交,中国电影面临着来自电影外部和内部最强烈的冲击,而商业电影的发展是关系到中国电影生存还是毁灭的首要问题。但是中国商业电影的质量却始终在低水平线上徘徊,而且评论界往往是用艺术片的尺度去判断商业片,或者仅仅论及商业电影的视听奇观、技术主义、宣传炒作等浅表层面。理论的脱节和滞后是创作上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力图摒弃偏见,以学理的眼光观照商业电影,探索切入的途径和评论的尺度,以助于中国商业电影的批评理论的尝试,促进中国商业电影的蓬勃发展。 研究中发现,大众对商业电影的渴求与热爱,正是出于对中国历史上长期积压的心理紧张与生理焦虑进行宣泄的内在需要。本文以观众心理学为研究工具,剖析商业电影的影院观影心理动程包括:满足“视觉欲望”,欢度“道德假日”,进行“角色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类型片和明星制,是商业电影的成功范本——好莱坞和香港的魅力所在和中国商业电影的稀缺之处。 类型电影的故事叙述、意义表达、人物塑造的方式以及整体的语感能始终与随时代变化的观众心理达成相对稳定的对应,而且适应能力极强。好莱坞以基本的类型原则融合高科技等种种因素攻占全球市场;香港电影通过“本土化”使其具有东方色彩而赢取华人市场。因此我们参考类型电影并不是要照搬其模式套路,而是借鉴它对应观众心理的元素和姿态。明星制也是好莱坞和香港征服世界的基础,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电影中最有影响的明星也是最完美的商品,使观众在对明星产生接近感、认同感乃至一致感后,最终得到一份对自我的认证和对人生的肯定。在这两方面,中国商业电影由于本身的匮乏而与好莱坞、香港几乎没有可比性。 最后本文分析中国观众的传统观影心理和当代娱乐文化心理,认为在当代,商业电影的影院观影是一种时尚消费,中国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群落由“领潮人”中产阶级和“赶潮人”普通大众构成。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尝试进行中国商业电影的批评实例举隅,以贺岁片——商业喜剧的萌芽和生长为突破口,把冯小刚的三部贺岁片与其他影片放在同一平台考察,分析冯小刚一枝独秀,其余影片难出其右的原因。认为其成功在于摸透中国观众心理,调准市场定位,并对好莱坞进行学习和借鉴。这一点是为评论家所忽略的。 由此得出,中国电影的发展策略可以是:对好莱坞实行“拿来主义”,参考它对观众的谙熟和尊重以及基本创作原则,并挖掘唯我独有的题材资源、顺应心理、切中热点、认清市场、培养观众、创造品牌、注重宣传。而从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看,市场的细分和三种电影的融合是并行的趋势。 中国电影必须和中国的观众团结在一起,共同经历一个与经济文化霸权主义苦斗的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才能既与好莱坞电影共舞,同时又不被其文化霸权所伤,并能保持住自身文化的主体性而在新世纪开拓中国电影绝地逢生的新局面。
严望庭[8](2001)在《五元票价 电影业面临生死抉择》文中研究指明
二、五元票价 电影业面临生死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元票价 电影业面临生死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引进好莱坞:90年代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94年以前:引进大片前的中美电影交流 |
第一节 80年代初中国对好莱坞的引进:两次“美国电影周” |
第二节 80年代的中美合拍片:从《中国奇观》到《太阳帝国》 |
第三节 80年代中美电影票房分账之争:单一付费制还是租赁制? |
第二章 1994年前后:引进大片前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内外困境:从“3 号文件”到“江苏突破” |
第二节 “引进大片”与好莱坞分账制:“三角债”危机与游说华纳 |
第三节 “狼来了”:改革派与保守派的众说纷纭 |
第三章 1994——1996 好莱坞分账大片之初 |
第一节 盗版与高票价:1994——1996 好莱坞分账大片在中国 |
第二节 1994-1996 中国电影政策及市场的发展:从“1 号文件”到《电影管理条例》 |
第三节 “国产大片!”:好莱坞大片对电影业的刺激和影响 |
第四章 1997-2001:好莱坞大片的辉煌与失落 |
第一节 禁映与停映中的票房神话:1997-2001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 |
第二节 1997-2001 中国电影政策及市场的发展:从单片摄制许可证到肯定民营资本 |
第三节 “允许,但不是必须”:中美关于入世的谈判 |
结语:新世纪之后的中国电影发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电影、城市与公共性 ——以1949-2009上海城市电影的生产与消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公共性:一个研究视角 |
1、理论考察 |
2、电影与公共性 |
3、城市与公共性 |
4、"城市电影"与公共性 |
二、城市电影研究综述 |
1、对城市电影的研究 |
2、有关"上海题材"的讨论 |
三、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政治公共性的确立与"人"的改造(1949-1976) |
第一节 新中国国营电影生产主体的确立及其目的 |
一、从私营到国有——电影生产主体的变迁 |
二、对上海电影工作者的改造 |
三、社会主义电影网络——革命电影与革命群众 |
第二节 "香花"、"毒草"——电影批判运动与政治教化 |
一、有关"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讨论 |
二、对电影《武训传》批判后的变化 |
三、"香花"与"毒草" |
第二章 被改造的文本与城市生活 |
第一节 被改造的文本(1949-1952) |
一、反特斗争下的人性困局——《人民的巨掌》 |
二、新旧社会的对比——《姊姊妹妹站起来》 |
三、小资产阶级的"思想问题"——《腐蚀》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城市、城市人与公共生活(1953-1966) |
一、城市与"外来者"——从"为了和平"到"霓虹灯下的哨兵" |
二、城市中的青年与女性——从"护士日记"到"万紫千红总是春" |
三、公共生活——从"球场风波"到"今天我休息" |
第三章 多元共存的公共性与个体的上升(1977-2009)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下的多元主体与电影商品观念的形成 |
一、多元化电影生产主体的确立 |
二、"艺术"与"商品"——电影观念的转变 |
第二节 消费方式与评论话语的变迁 |
一、电影观众的流失与分化 |
二、电影与文化——评论话语的转变 |
第四章 城市的银幕话语:电影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城市文本的公共性变迁(1977-2009) |
一、时代话语与个体经验——从"苦恼人的笑"到"最后的贵族" |
二、公共问题的浮现——从"本案没有结束"到"生死抉择" |
三、女性问题与两性平等——从"人鬼情"到"假装没感觉" |
四、爱情与事业的双重话语——从"她俩和他俩"到"春风得意梅龙镇" |
五、情感的时代变迁——从"大桥下面"到"说好不分手" |
第二节 作为一种银幕话语的"上海" |
一、"上海"银幕话语的兴起 |
二、"上海"影像与日常生活 |
三、"上海怀旧"VS城市的认同与发展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建国后上海新建影院一览表 |
附录二 建国后上海电影院发展概况 |
附录三 上海历年电影观众人次 |
附录四 上海城市题材电影一览表(1950-2009)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当下院线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我国电影产业综述 |
1.1 旧的制片、发行放映模式概述及其解体 |
1.2 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电影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
1.2.1 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 |
1.2.2 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 |
1.3 对国家在建构电影产业中的法律、法规解读 |
1.3.1 制片环节的法规解读(包括电影审查) |
1.3.2 发行与放映环节的法规解读 |
1.3.3 保障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
1.4 中国电影产业建议 |
2. 我国院线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
2.1 国内院线制的产生和意义 |
2.2 院线的片源问题 |
2.3 院线整合和规模化经营问题 |
2.4 票价问题 |
2.5 院线建设问题 |
2.5.1 院线投资改造的资金来源 |
2.5.2 多厅建设 |
2.5.3 院线类别多样化问题 |
2.5.4 数字电影问题 |
2.6 后电影产业 |
3. 美国院线及其辅助机构 |
3.1 美国院线制的成熟模式及可借鉴之处 |
3.1.1 美国院线制的诞生过程和意义 |
3.1.2 美国院线制的优点 |
3.1.2.1 竞争力、片源质量 |
3.1.2.2 多厅、多样选择 |
3.1.2.3 规模化经营、优良的设施、到位的服务 |
3.2 美国电影产业的辅助机构 |
3.2.1 美国电影协会MPAA及其海外分会 MPA |
3.2.2 美国全国影院业主协会 NATO |
3.2.3 中国电影家协会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大片十年 ——1994-2004年我国的进口分账影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序言 |
第一节 关于进口分账影片 |
第二节 进口分账影片的诞生、演变 |
第二章 我国进口分账影片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1994—2001年的进口分帐影片 |
第二节 2002—2004年进口分账影片发行的新局面 |
第三章 十年来进口分账影片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以好莱坞主流类型片为主的进口分账影片 |
第二节 影像奇观的背后 |
第四章 十年来进口分账发行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影响 |
第一节 促进我国电影行业机制改革 |
第二节 对我国电影发行、放映业的影响 |
第三节 启动中国大片的历史航程 |
第四节 中国大片成功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大片十年”的启示 |
第一节 转变电影观念 |
第二节 加强电影营销意识 |
第三节 积极开拓电影的国际市场空间 |
第四节 重视影片后产品的开发 |
致谢 |
附录一 1994—2004年我国每年的进口大片票房一览表 |
附录二 参考影片片目与参考书目 |
(5)罪与非罪 ——中国电影市场盗版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电影版权的起源和盗版的定义 |
第三节 中国电影盗版历史和当前研究成果 |
第二章 非常罪,非常美? |
第一节 盗版的正负外部性与民间的思想差歧 |
第二节 文化界面上的政、经迁移 |
第三节 盗版盛行的原因 |
第三章 业界的困境 |
第一节 正版电影价格持高的原因 |
第二节 正版电影品种单调的原因 |
第三节 正版电影品质平庸的原因 |
第四节 正版电影档期落后的原因 |
第四章 内外因互动的反盗版策略 |
第一节 市场“截流” |
第二节 创意“开源” |
附录、参考书目 |
后记 |
(6)新时期中国大陆电影体制变革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全盘计划的桎梏与体制内的改良(从拨乱反正-1993) |
第一节 “汪洋上书”和体制内的利益纷争 |
第二节 电影业:企业/事业的畸型与管理体制的错位 |
第三节 电影业效益的急剧滑坡与政府对主旋律电影的扶持 |
第二章 从计划导入市场:渐进是电影体制变迁的绝对规律(1993-2000) |
第一节 发行业垄断的突破与新旧势力的博弈 |
第二节 制片门槛的降低与合拍片的兴盛 |
第三节 愈发混乱的电影文化市场和对其的低效管制 |
第四节 “分帐”的艰辛 |
第五节 “九五五零工程”与电影制片“输血制” |
第六节 发行业中的典型市场化改革与典型政府管制 |
第七节 5元票价VS盗版影碟 |
第三章 市场强势发力 体制全面创新(2000-) |
第一节 电影集团和院线制的初建 |
第二节 政策追认与市场的胜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幻想乌托邦中的世俗狂欢 ——从观众学角度看商业电影及其在中国的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商业电影及相关概念 |
(一) 模糊的能指——商业电影的概念辨析 |
(二) “电影机构的内部机器”——商业电影的观众心理研究 |
二、 类型化和明星制——商业电影的成功模式与中国电影的稀缺 |
(一) 发展的类型与失守的阵地 |
(二) “明星制”的运用与中国的忽略 |
三、 中国大众的观影心理与中国商业喜剧的可贵探索 |
(一) 中国观众的社会观影心理 |
(二) 时尚、领潮人与赶潮人——商业电影的观众构成 |
(三) 中国商业电影的可贵探索——冯小刚与贺岁片 |
结语 |
注释 |
主要涉及影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五元票价 电影业面临生死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引进好莱坞:90年代好莱坞大片在中国[D]. 李国栋. 上海大学, 2016(02)
- [2]电影、城市与公共性 ——以1949-2009上海城市电影的生产与消费为中心[D]. 任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3]中国当下院线制问题研究[D]. 何君凝. 西南大学, 2006(10)
- [4]大片十年 ——1994-2004年我国的进口分账影片研究[D]. 朱玉卿.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07)
- [5]罪与非罪 ——中国电影市场盗版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6]新时期中国大陆电影体制变革述略[D]. 刘帆.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3)
- [7]幻想乌托邦中的世俗狂欢 ——从观众学角度看商业电影及其在中国的状况[D]. 谢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01(01)
- [8]五元票价 电影业面临生死抉择[J]. 严望庭. 中国改革,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