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油机不宜长时间空转(论文文献综述)
刘树成[1](2015)在《车用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某坦克装甲车辆用的柴油机和液力变矩器为研究对象,针对二者的动态匹配问题展开研究。开展柴油机和变矩器动态匹配的目的是要保证车辆在运行的整个过程或特定的使用要求中,柴油机与变矩器组成的动力系统获得最优的动力性、经济性或综合性能,同时为动力传动系统动态控制和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依据。釆用对定性指标模糊量化的层次分析法和具有评价结果唯一性的改进雷达图法,枸建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稳态与动态匹配性能评价体系;确定了动态匹配的性能评价指标,包括扭矩输出系数和功率输出系数加权构成的动力性指标以及燃油消耗率系数与其权重组成的经济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中专家决策组打分形成的判断矩阵来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对某军用柴油机进行了稳态和动态特性试验。以试验数据为依据,提出了使用多步线性插值法的组合神经网络对试验数据进行辨识和拟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有限试验数据的柴油机动态特性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获取变油门、变负载等不同加减速动态工况的柴油机输出特性。模型预测结果与测试数据对比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达到85.9%。基于剪应力输运模型和单叶排周期边界流道模型,构建了能根据工作轮受力状态自动判别导轮是否空转,并快速计算导轮空转特性的源合流道CFD仿真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液力变矩器在变矩、偶合和反传三种工况及换相过程的动态特性;通过变矩器稳态及动态特性试验,验证了液力变矩器混合流道CFD仿真模型的可信性,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该模型对变矩器稳态特性的整体预测精度达到87.3%以上,对变矩器动态特性的整体预测精度达到82.9%以上。分析了典型动态工况中由柴油机输入-输出神经网络拟合函数和变矩器动态原始特性方程组成的动态匹配方程组。建立了柴油机与变矩器的动态匹配性能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进行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试验,包括外特性、万有特性以及两类典型动态工况的特性试验。仿真与试验对比结果验证了柴油机与变矩器动态匹配性能仿真模型的可信性,其模型预测精度达到79.2%以上。通过试验设计,分析了动态匹配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得到了变矩器有效直径与中间传动比对动态匹配性能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在ETC测试循环下,进行了基于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综合性能的变矩器有效直径与中间传动比的动态匹配;研究了油门开度和变矩器闭锁速比对动态匹配的影响。构建了液力传动系统动态匹配优化模型,在不同的闭锁速比下,采用基于归档的微遗传算法,对某液力传动系统的中间传动比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
崔心存[2](2007)在《柴油机使用甲醇燃料M100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俊平[3](2004)在《内燃机车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铁路运输中,内燃机车仍为牵引动力的主力军。所以,在提高内燃机车动力性能和可靠性能的同时,降低其燃油消耗量,提高其经济性能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本文以降低机车柴油机燃油消耗量为切入点,以改善机车柴油机部分负荷工况性能为工作重点,提出应用相继增压技术改善机车柴油机部分工况性能的思路。文中对废气涡增压技术的特点及发展作了简要阐述,指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存在部分负荷工况性能恶化这一严重缺陷。并对应用相继增压技术改造传统增压系统实现改善柴油机部分工况性能的原理重点进行了阐述。提出应用相继增压技术改善机车柴油机部分负荷工况性能的思路,围绕这个思路,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针对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以东风(?)型主型机车用16V240ZJ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两级相继增压系统的方案。 2、对16V240ZJ柴油机两级相继增压系统方案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00~850rpm范围内,有效燃油消耗率均有明显降低,平均降幅在10g/kW.h以上。这个结果充分说明,应用相继增压技术改造传统增压系统确实是可行的,内燃机车节油的的潜力是很大的。 3、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本着节约、实用、可靠的原则,进行了相继增压系统中排气控制阀和进气控制阀的设计。 4、为增加调节次数,提高改善部分负荷工况性能的效果,提出了多级相继增压系统的方案。
刘玉超[4](1999)在《发动机使用中易被忽视的二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发动机不宜在低速下长时间空转 柴油机长时间空转,不论高速还是低速都是有害的。对长时间高速空转浪费燃油加速磨损,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而对长时间低速空转的危害却认识不够。发动机长时间低速空转,除浪费燃油、增加成本外,还会给发动机带来很大危害。
张智华[5](1997)在《正确认识柴油机的怠速空转》文中研究表明
张智华[6](1997)在《正确认识柴油机的怠速空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确认识柴油机的怠速空转□张智华怠速空转对柴油机的有害影响怠速空转是柴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长时间怠速空转对柴油机的危害很大。(1)柴油不能完全燃烧。柴油机长时间怠速空转,喷油泵转速低,柴油雾化不良;发动机转速降低,气缸内残余废气较多,这些都不...
徐立汉[7](1996)在《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正确使用》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保证增压器的正常工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中应注意;起动后不可立即高速行驶,不可让车辆突然熄火,使用清洁合格的机油,保证供给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正常的工作温度,保证机油的正常工作状况,不可让柴油机长时间怠速运转等。
徐立汉[8](1996)在《怎样正确使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文中研究表明怎样正确使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新疆工一师机械施工公司徐立汉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售价也高一些,但具有热效率高、作业成本低,适于长时间满负荷运转的优点,因而建筑机械大都以柴油机作动力。在柴油机上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以下称增压器),可使进入缸内的新鲜空气提高压...
尤心良[9](1991)在《对机车运用中常见问题的判断和处理》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对机车运行中发生的轮对空转、牵引电动机小齿轮脱落、列车在上坡道上停车后的再起动、蓄电池的优劣、柴油机突然停机后主机油泵的状态、虚水位、消声器及排污管喷火等问题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连级三[10](1986)在《电传动机车控制系统(2) 第二讲 电传动机车有级调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概述电传动机车可分有级调速和无级调速两大类。五十年代普遍采用有级调速机车,在这种系统中,牵引电机端压的变化不是平滑连续,而是阶跃式的。为了限制调压时电机电流摆动的范围,希望牵引电机端压的阶跃值愈小愈好。因此,要求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抽头增多,这使控制电器结构复杂;对内燃机车来讲,则使控制系统变得复杂。所以,电力机车一般采用33级调压,而内燃机车为16级。为了改变牵引电动机端压,在内燃机车上是依靠调节主发电机的激磁和柴油机的转速来
二、柴油机不宜长时间空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油机不宜长时间空转(论文提纲范文)
(1)车用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的研究意义 |
1.2 军用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发展概况 |
1.3 车用柴油机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3.1 发动机动态特性机理建模研究 |
1.3.2 发动机动态特性试验建模研究 |
1.4 车用液力变矩器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4.1 基于束流理论的变矩器动态特性研究 |
1.4.2 基于台架试验的变矩器动态特性研究 |
1.4.3 基于流场理论的变矩器动态特性研究 |
1.5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技术研究现状 |
1.5.1 稳态匹配研究现状 |
1.5.2 动态匹配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框架 |
第2章 车用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评价体系研究 |
2.1 概述 |
2.2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稳态匹配 |
2.2.1 稳态匹配指标 |
2.2.2 稳态匹配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2.2.3 稳态匹配评价方法 |
2.3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动态匹配 |
2.3.1 动态匹配基本评价指标 |
2.3.2 动态匹配评价循环工况 |
2.3.3 动态匹配实现的基本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试验的柴油机动态特性模型研究 |
3.1 概述 |
3.2 柴油机特性试验研究 |
3.2.1 柴油机稳态特性试验 |
3.2.2 柴油机动态特性试验 |
3.2.3 柴油机动态特性与稳态特性试验数据对比 |
3.3 传统柴油机特性建模方法 |
3.4 柴油机输出特性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
3.4.1 BP神经网络原理 |
3.4.2 BP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3.4.3 多步线性插值的组合神经网络建模 |
3.4.4 基于有限试验数据的柴油机神经网络模型的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FD的液力变矩器动态特性模型研究 |
4.1 概述 |
4.2 液力变矩器动态原始特性 |
4.3 液力变矩器动态特性机理研究 |
4.4 基于CFD流场仿真的变矩器动态特性研究 |
4.4.1 变矩器内流场CFD仿真基本理论 |
4.4.2 流道模型构建方法 |
4.4.3 CFD仿真结果的可信性与修正系数 |
4.4.4 液力变矩器混合流道CFD仿真模型 |
4.5 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 |
4.5.1 稳态通用特性试验 |
4.5.2 定泵轮转速动态特性试验 |
4.5.3 变泵轮转速动态特性试验 |
4.6 变矩器特性混合流道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柴油机与变矩器动态匹配建模研究 |
5.1 概述 |
5.2 动态匹配建模研究 |
5.2.1 动态匹配基本方程组 |
5.2.2 动态匹配模型基本架构 |
5.3 动态匹配试验与模型验证 |
5.3.1 匹配稳态特性试验 |
5.3.2 固定油门、改变负载的动态匹配特性试验 |
5.3.3 改变油门、固定负载的动态匹配特性试验 |
5.3.4 动态匹配性能仿真模型的试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动态匹配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设计 |
6.1 概述 |
6.2 有效直径和中间传动比对动态匹配性能的影响 |
6.2.1 试验设计结果 |
6.2.2 主效应分析 |
6.2.3 交互效应分析 |
6.3 油门开度对最优匹配区域的影响 |
6.4 液力变矩器闭锁速比对最优匹配区域的影响 |
6.5 基于动态匹配的优化设计实例 |
6.6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的基本原则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柴油机动态特性试验数据图 |
附录B 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数据图 |
附录C 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试验数据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柴油机使用甲醇燃料M100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5 电热塞法 |
5.1 概述 |
5.2 炽热表面引燃甲醇着火的机理 |
5.3 电热塞在燃烧室中的位置 |
5.4 电热塞炽热体的长度 |
5.5 电热塞输入功率对甲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5.7 电热塞助燃甲醇发动机的前期性能 |
6 提高甲醇发动机热效率的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甲醇发动机部分负荷燃烧过程的分析及其改善途径 |
6.3 加大油泵柱塞直径的试验研究 |
6.4 掺烧甲醇蒸气 |
6.5 采用氧化锆镀层活塞顶及陶瓷燃烧室镶块 |
6.6 采用带空气隔层的钢顶活塞 |
6.6.1 钢顶组合活塞 |
6.6.2 提高了甲醇发动机的热效率 |
6.6.3 电热塞所需功率降低, 使用寿命提高 |
6.6.4 降低了噪声 |
6.6.5 涡流燃烧室甲醇发动机的振动测量 |
6.7 新设计的涡流燃烧室连接通道 |
6.8 带外套的电热塞 |
6.9 高压甲醇的预热 |
6.10 关于组合方案的试验研究 |
6.11 提高甲醇发动机热效率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 |
7 火花塞及电热塞两种助燃方法的比较 |
(1) 两种助燃系统的组成及发动机结构变动 |
(2) 两种方法的影响参数 |
(3) 两种方法效果及可靠性 |
(4) 对起动、低负荷工况的影响 |
(5) 两种助燃方案的燃烧过程的特点 |
(6) 两种助燃方案的排放 |
(7) 两种助燃方案的失效型式 |
(3)内燃机车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柴油机的发展趋势 |
1.2 内燃机车用柴油机发展状况 |
1.2.1 机车柴油机发展状况及趋势 |
1.3 增压技术发展概况 |
1.3.1 增压技术发展概况 |
1.3.2 涡轮增压技术及涡轮增压器发展的现状 |
1.3.3 国外涡轮增压器开发和科研动态 |
1.4 柴油机涡轮增压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1 提高增压比 |
1.4.2 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效率 |
1.4.3 提高增压器的整个工况范围内的总的增压效果 |
2 内燃机车用柴油机部分工况问题 |
2.1 机车柴油机实际运行工况统计分析 |
2.1.1 原苏联机车柴油机运行工况 |
2.1.2 美国机车柴油机运行工况 |
2.1.3 我国机车柴油机运行工况 |
2.2 改善机车柴油机部分工况的迫切性 |
2.3 改善增压柴油机部分工况性能的主要措施 |
3 相继增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
3.1 相继增压系统的原理 |
3.2 相继增压技术的应用 |
3.2.1 德国MTU公司首先在一台396系列柴油机上进行了相继增压试验 |
3.2.2 国内几家科研单位也对相继增压技术的试验和研究情况 |
3.3 相继增压系统在机车上的应用现状 |
3.3.1 日本在DF200型内燃机车上采用相继增压情况 |
3.3.2 沃而沃公司在车用柴油机上的改进应用 |
4 16V240ZJ柴油机两级相继增压系统方案确立及模拟试验 |
4.1 16V240ZJ型机车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方案 |
4.1.1 16V240ZJ柴油机现有增压系统 |
4.1.1.1 16V240ZJ柴油机现有增压系统 |
4.1.1.2 两级相继增压方案的确定 |
4.2 模拟试验与结果分析 |
4.2.1 模拟试验方案与试验 |
4.2.2 测试结果分析 |
5 两级相继增压系统进、排控制阀的设计 |
5.1 排气控制阀的设计 |
5.1.1 位置的确定 |
5.1.2 排气控制阀工作的环境 |
5.1.3 概念设计 |
5.1.4 主要零部件设计 |
5.1.4.1 阀体设计 |
5.1.4.2 阀板的设计 |
5.1.4.3 阀杆设计 |
5.1.4.4 润滑设计 |
5.1.4.5 密封 |
5.1.4.6 防腐保养 |
5.1.4.7 驱动装置 |
5.2 进气控制阀的设计 |
5.2.1 进气控制阀工作介质及工作环境 |
5.2.2 设计要求及位置确定 |
5.2.3 进气控制阀设计 |
5.2.3.1 阀体的设计 |
5.2.3.2 蝶板的设计 |
5.2.3.3 阀杆的设计 |
5.3 关于控制系统 |
6 多级相继增压方案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柴油机不宜长时间空转(论文参考文献)
- [1]车用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动态匹配技术研究[D]. 刘树成.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2]柴油机使用甲醇燃料M100的试验研究[J]. 崔心存. 柴油机, 2007(02)
- [3]内燃机车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研究[D]. 王俊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4]发动机使用中易被忽视的二个问题[J]. 刘玉超. 农机维修, 1999(02)
- [5]正确认识柴油机的怠速空转[J]. 张智华. 农村机械化, 1997(03)
- [6]正确认识柴油机的怠速空转[J]. 张智华. 山西农机, 1997(03)
- [7]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正确使用[J]. 徐立汉. 汽车技术, 1996(11)
- [8]怎样正确使用废气涡轮增压器[J]. 徐立汉. 建筑机械, 1996(09)
- [9]对机车运用中常见问题的判断和处理[J]. 尤心良. 内燃机车, 1991(06)
- [10]电传动机车控制系统(2) 第二讲 电传动机车有级调速[J]. 连级三. 机车电传动, 19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