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侯恩宾[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吴晨飞[2](2020)在《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W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台和指引,非公有制经济自改革开放实施以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新时代要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贯彻十九大精神,把牢阵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是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首先从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党建工作、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本研究对以往和现有的政策条例按时间顺序进行了梳理。在全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本文把这些政策的演化作为后续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价值逻辑对比的参照。同时,本文一方面从非公经济党建与党员发展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论证了做好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应当重视党员发展工作的作用,落实党员发展可以推动整个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另一方面,本文以适应和改善党的执政环境、夯实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开拓和丰富党的执政资源、探索和改进党的执政体制四个角度为立脚点,论证了非公经济党建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以上海市W镇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访谈等,本研究对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在党员发展的工作框架、环境和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非公经济人士思想认识不足、党务工作实践不规范、党建工作保障力度不到位、党员发展教育易脱节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要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二要提升思想政治认识,三要完善保障运行机制,四要优化培养考核体系。
董大伟[3](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刘鹤云[4](2017)在《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治心理研究 ——基于K市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建设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现实课题,是党凝聚力量、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法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进入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新兴势力或阶层衍生崛起,私营企业主就是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为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历久弥新与私营企业主参政渠道的通畅,研究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意义很大。本文建构一套政治心理分析框架,基于K市的调查,对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治心理进行研究。从政治认知、政治意向、政治评价、政治态度四个政治心理维度分析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治心理状况,私营企业主入党政治心理存在对党认知不足、对党认知偏差、入党动机“弱而不纯”、对党的信念相对薄弱、政治满意度不高、政治效能感不足、政治价值观偏差、政治意识不强问题。再从私营企业主、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分析私营企业主入党政治心理问题的原因:私营企业主政治素养不高、参政技能缺乏的主体层面限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不到位、党风建设效果不足的客体层面限制,制度供给不足、制度执行不力的环境层面限制。为解决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治心理问题,本文从激发私营企业主入党意识、培养私营企业主入党信心、增强私营企业主入党效能感三个方面提出调整私营企业主入党政治心理的路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的创新。学术界关于私营企业主党建问题研究多从私营企业这一组织单位的主体视角进行党组织建设的宏观研究,而忽视私营企业主的主体地位与个体性,研究方法多采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少见。本文尝试以私营企业主个体自然人为本位对象,研究定位于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探索上,综合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调查方法,建构一套完整系统的政治心理分析框架,全面呈现私营企业主入党的真实政治心理状况,剖析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治心理问题、并以此为根据,分析问题的原因及探讨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调整路径,以对解决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障碍性现实问题、实现党组织与私营企业主良性互动有所启示。
国晓光[5](2016)在《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核心任务是以政党适应性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为理论资源,研究国家为何以及如何对市场化进程中产生的私营企业主群体进行政治整合,并关注政治整合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自上而下地观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的政治整合策略,分析国家如何在推进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将私营企业主群体整合进政党国家的权力结构之中,从而避免其成为游离于体制外的独立性甚至是对抗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革命结束了旧的分裂秩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一元化政治秩序,并开启了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需要政治秩序,然而现代化本身又是挑战政治秩序和削弱政治权威的力量,这在中国集中表现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市场化改革使经济和社会领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格局,这种多元化格局造成的结构分化,又对政党国家体制下的政治秩序形成了挑战,这种挑战可能冲击以政党国家为核心所建构的政治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生活的一条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国家权力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有效性,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影响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崛起的私营企业主群体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的力量,对这一群体的政治整合,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维持既有政治秩序的必然选择。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权组织为载体的整合;一类是以行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为载体的整合。组织是国家权力网络的依托,正是通过组织网络,国家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的管控。国家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变革赋予私营经济以合法的政治地位,赋予私营企业主以合法的政治身份,这为政治整合提供了前提。组织开放使私营企业主有机会加入党组织,基于政治忠诚、经济实力和社会声望等标准的政治安排,使少数有影响力的企业主有机会进入人大、政协等政权组织。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实现了政党组织在私营经济部门的拓展和渗透。当私营企业主群体伴随市场化改革而发展壮大时,国家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建构起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系。行会商会聚集了各企业的领导者,是国家联系私营企业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整合私营企业主的重要场域。经济类社团的生成方式、监管模式均呈现了法团主义的基本特征,它们在国家政治整合中承担了规训会员企业主、表达企业主的利益诉求等功能。行会商会等社团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这类社会团体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因为政府在减少行政权力干预的同时,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类社团的党组织覆盖,以党的组织性权力填补了行政性权力退出之后形成的国家权力真空,政党权力取代政府权力成为管控行会商会的手段,维持了国家对行会商会的权力控制。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之下,这类社团很难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进而成为民主化的基础。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构。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内部的分化性,增加了其开展集体行动的困难;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部门和私营企业主的控制能力;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促进了中国政党国家体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国家整合社会的领域,动态的制度改进和灵活的政策调整,已经使这一体制较为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所带来的冲击。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新组合和重新布局,这些整合策略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市场化改革解构了国家全能主义的政治形态,但并未推动这一格局转向社会制衡国家,而是走向了国家整合社会的法团主义格局。此外,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中,政治参与机会向私营企业主群体倾斜,相应地压缩了其他社会阶层的政治空间,造成了不平等的参与机会和不平等的政策结构。资本和权力的融合增强了资本的支配力,对国家自主性造成了消极影响,并增加了权力腐败的机会。在当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消失和私营企业主的再崛起深受政治权力的影响。私营企业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参与是国家整合策略的产物,是国家主动选择政治开放的结果,他们的政治地位具有极强的赋予性,他们政治参与的空间和方式已被整合到了政党国家的制度框架内。
孙明增[6](2016)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是党组织吸纳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是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的基本尺度。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制定入党条件的目的,就是筛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分子。严格按照入党条件将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遵循。入党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余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自身地位和任务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严格入党条件,切实提高党员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共入党条件的研究,不能充分展现入党条件变迁的整个过程。所以,本文把中共入党条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入党条件变迁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历史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入党条件提供了思想内核。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因而入党条件问题在他们视野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也不相同。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入党条件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入党条件问题的一般原则。列宁则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入党条件的一套理论和策略,这为日后的无产阶级政党处理该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制定、修改入党条件不可或缺的理论因素。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1921年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对入党条件作了基本规定。1921年7月,一大党纲明确规定,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做官就可入党。1923年6月,三大党章取消了党员不能跨党和做官的限制,为非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打开了大门。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对入党资格增加了“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以及“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的内容。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党员标准出现“唯成分论”倾向。八七会议把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归咎为“党的指导机关的知识分子化”,因而确立了党员成分要工农化的政策。1929年11月,古田会议打破“唯成分论”倾向,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提出入党的五条标准。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的任务随之发生改变,党的大门开始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吸收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全国第一大党。第六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早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已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严格入党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广大解放区实行土地革命,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开始将存在剥削行为的人清除出党,重点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入党条件更加严格。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申请入党的对象不能存在剥削行为,必须是成分好的。1956年9月,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剥削他人劳动”者不得入党。“文化大革命”时期,入党条件“唯成分论”倾向死灰复燃。九大党章把上中农和中农排除在申请入党的对象之外。十大党章沿袭九大的规定,仍然强调“唯成分论”。而且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另立党员标准,搞“突击入党”,使一些投机分子和坏分子混入党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第八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入党条件的变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入党条件上逐渐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的入党资格。1982年9月,十二大党章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入党资格,提出了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在党员义务中补充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的内容。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2002年11月,十六大党章在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纳入申请入党的对象。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截至2014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了8779.3万名。第九章是总结和启示。回顾中共入党条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知,中共入党条件的演变过程是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性的启示。一方面,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国际局势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的政治路线。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入党条件应该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入党条件应该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应该不断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范霞[7](2016)在《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和实现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13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1253.9万户,注册资金达39.3万亿元,户均注册资金达313.5万元,吸纳就业1.25亿人,分别同比增长15.5%、26.4%、9.4%、10.85%。私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金增长率均为近年来的最高点,私营企业成为持续、高效、大量地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①列宁曾经说:“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②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当前,私营企业党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是正确地引领私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明确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探索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是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与其他基层党建相比较,私营企业党建属于基层党建的新领域。随着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私营企业党组织呈现出新的特征,其功能实现途径发生深刻变化。有些私营企业党组织由于没有完全适应这些变化而导致其功能尚不明确、功能实现尚不充分,少数私营企业党组织呈现形同虚设、甚至可有可无的软弱涣散局面。基于这种背景,本文选择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及实现途径作为研究对象,对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进行定位,并针对发挥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面临的境遇和困惑提出建议和对策。本文对私营企业党组织进行功能定位和路径探讨,没有局限于仅用传统党建理论衡量私营企业党建,而是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维度相结合的主线贯穿全文,详细分析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呈现在这四个方面的显着特点;这条主线的指引下,理性探讨了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实现途径。在经济方面,私营企业是产权私有且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本文探讨了把私营企业融入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在政治方面,私营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私营企业的覆盖面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私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私营企业的经济理性与私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理性相融合的问题;在文化方面,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同属于文化范畴,本文探讨了用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两种文化互相吸取对方优势、共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在社会方面,党组织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策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维护各方合法权益,通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私营企业群众工作,通过资源整合、社会协调等办法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本文探讨了政策影响、服务基层、社会管理、监督保障对发挥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影响。因此,本文不是简单孤立地、而是多元生动地对私营企业党建进行剖析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综述、选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研究思路与方案、论文创新点与不足等。第一章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概况。本章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私营企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发展私营企业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扩大工人阶级队伍,满足社会多元需求;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加强私营企业党建能为党的建设汇聚强大的力量,能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引领私营企业发展方向;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对私营企业党建划分为徘徊摸索、逐步确立、快速发展和成熟创新四个阶段,阐释了在各阶段党制定的发挥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政策措施,理顺了私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历程,为研究如何发挥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提供依据支撑,为探究私营企业党建的发展趋势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章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实现价值。本章首先对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进行科学定位。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其中,经济功能包括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本质、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政治功能包括政治录用与政治社会化、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领;文化功能包括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社会功能包括政策影响、服务基层、社会管理、监督保证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实现价值。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实现价值包括战略价值和实践价值。战略价值包括诠释私营企业党建的本质、明确私营企业党建的方向、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增强私营企业党建合法性;实践价值包括有效统筹党建资源、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团结凝聚职工群众、整合企业多元力量等。第三章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境遇与困惑。本章分析了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面临的现实境遇,即党建价值与私营企业市场取向的分离性、私营企业党建与私营企业中心任务的游离性、私营企业党组织运行机制与私营企业治理模式的不适应性、私营企业党建基础与私营企业运营机制的不协调性;本文对当前制约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困惑进行深入分析和破解。这些困惑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如果不能明确地提出这些困惑并分析化解它们,则会引发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中的认知偏差,从而影响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些困惑包括:(1)即迅猛发展的私营企业是否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解决这个疑问应当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和公有制主体地位所承载的现实依据,从而推动公有制经济与私营企业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2)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有何异同?首先明确判断剥削是否合理的标准是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然后判定私营企业收入构成的属性,这种属性应当根据在私营企业利润中扣除私营企业主的资本机会成本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如利息收入、风险收入)和管理收入后的剩余部分来判定。(3)对私营企业主阶层如何定位?明确了私营企业主群体不属于剥削阶级,而是新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4)效率优先是否冲击社会主义本质?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是建立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牺牲效率为代价的道义公平是对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私营企业发展能够推动先富带动后富,最终使更多的人富裕起来。(5)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还是滞后了马克思主义?对私营企业主入党加以正确引导,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发展。第四章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的方法与路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对策包括三个方面,即从价值多元到思想一致:私营企业党组织在探寻价值共性中实现功能;从“两张皮”到“一股绳”:私营企业党组织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实现功能;从经验传统到科学治理:私营企业党组织在理清运行机制中实现功能。总之,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分别从寻找思想认识的共同点、党建与发展的结合点和党组织功能运行机制的关键点中实现。结语部分是对选题的启示与思考。本部分总结全文,对如何发挥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做出深层思考。对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的深层思考既要把握基层党建的共性功能,不能自我封闭、固步自封;又要突出私营企业党组织的个性特点,不能随波逐流、生搬硬套,具体应当把握三个方面的关键环节:打破体内循环的传统理念、适应私营企业发展变化、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马海磊[8](2015)在《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基于对私营企业主阶层中中共党代表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有着本质的不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主要从原有的社会阶级或阶层中分化发展而来,是成长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伴随着私营企业主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私营企业主已经有能力为自身和企业的发展表达政治诉求,他们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政治上锻炼和提高,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不断巩固,对社会经济建设和国家民主政治发展起到重大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健全,私营企业主阶层作为社会的一员正在广泛参与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这种参与也正逐渐由边缘向接近政治中心的方向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私营企业主有序政治参与主要包括两种路径: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安排性政治参与,指经有关党政部门和组织的推荐,一些较优秀私营企业主进入人大、政协或工商联等组织中任职,参与相关的社会政治活动;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自发性政治参与,主要是指加入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加入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利用网络,舆论以及信访等形式进行合理、合法的政治参与。为了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本文将重点讨论私营企业主阶层如何通过当选中共全国党代表来表达自身的诉求,以实现其有序的政治参与。第一部分对论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阐释,包括新时期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和现实意义,以及对当前私营企业主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路径进行简单概括。第二部分考察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上的认识和历史的政策演变,探寻当前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能够入党,甚至当选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历史渊源。第三部分从现有条件出发,论述私营企业主能够入党,甚至当选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依据。其中政党理论、制度依据和法理依据是其政治参与的理论依据;私营企业主自身表现的个人素质、参与文化和经济基础是其政治参与的现实依据。第四部分用典型案例论证了私营企业主党代表是如何通过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积累,为自身成功当选中共全国党代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有序政治参与的目的。第五部分深入总结了近年来当选全国党代表的私营企业主成长背景,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一些具有共性和规律的特征;并提炼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主若想通过执政党的路径实现有序政治参与所必备的条件和要求,为更多的私营企业主能够当选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指明努力的方向。第六部分基于效果分析,总结了当前私营企业主党代表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产生的正面效应和可能的负面效应。主要是以有利于党合法性的巩固、拓宽参政路径、企业主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为主的正面效应:以及可能导致政治参与机会不均、功利性参与和容易诱发腐败行为等负面效应。第七部分从多角度提出了建立引导和规范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机制,使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逐步制度化和常态化。
杨帆[9](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做出的最为重要的举动,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次社会生产力腾飞的经济变革,更是一次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化,不仅仅要在短短的几十年之中走完西方国家历经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而且要使中国这个传统的文明古国迈进现代社会的大门。短促的时间和巨大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一方面体验到的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繁荣,另一方面也经历着现代社会的某种阵痛,“社会失范”就是这种阵痛最为明显的表现。“社会失范”呼唤着社会整合的出现,可以说社会冲突越激烈,社会整合的紧迫性就越强烈。某种意义上,社会整合既是一个解释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建构性的概念。但是,由于这一概念的功能主义的传统,导致了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团结的过分强调,使它饱受批评。事实上,社会整合概念完全不需要设定一个和谐一致的乌托邦,完全可以在正视冲突下保留社会整合的科学内涵,而无需所谓“神性社会”的担保。中国改革开放开启的社会变迁之路,是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和领导的。在中国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如果没有了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性,使我们不能够照搬西方的理论与经验,而是要在批判的过程中,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理论自主之路。中国伟大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深化改革的需要,要求尽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远远地走在了理论发展的前面,因此,当前重要的任务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行系统地理论探索,提升对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的理解。本文首先会分析社会整合这一概念的定义和内涵,从社会整合相关理论的历史沿革入手,通过对比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理论家之间的学术争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社会整合在理论上做更进一步的理解。其次,会重点叙述政党和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对政党的地位做一个更加深入、科学的定位。最后,结合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关系模式理论的多种不同观点,找出一个能够相对科学合理分析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工具。以理论的辨析为铺垫之后,将简要介绍和分析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凭空产生,改革前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是改革开放的基础和出发点。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整个国家的领导核心,通过构建—个系统的社会政治权力网络,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人民群众有着特殊的政治利益表达形式和渠道,国家支配和控制着社会的生产与生活。面对建国之后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从当时的国情出发,总结革命战争期间的主要经验,采取了一种以“政治运动”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方式。这种整合方式有着其历史合理性,也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特殊的整合方式本身蕴含着着一个悖论,正是这一悖论的发展,导致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社会发展出现了重大波折,也是促使中国共产党进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逐渐让位于市场;社会阶级阶层的不断分化使曾经“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传统社会结构日趋多样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也开始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这些问题都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这样和那样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又在社会中引发了无数从前没有的冲突。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从这两方面回应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完成整合社会的历史使命,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执政能力的建设和提升。改革开放对中国共产党带来的冲击,使得党不得不在意识形态、组织结构、运行方式上都要做出调整。这既是一个与改革开放实践紧密相关、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断的对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做出总结,先后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十分重要的理论,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组织结构方面,针对市场经济改革对党的组织系统的冲击,中国共产党强调要加强党员素质,重新建立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中国共产党开始越来越强调民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一直要求加强反腐败的工作,认为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情。社会冲突的不断加剧,使得政治体制也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掌握着政治输出的主要渠道。因此,党一直试图用各种方式去缓和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团结。由于社会阶层和团体他们本身掌握的社会资源很不相同,利益目标也很不一致,他们的行为方式和逻辑也很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不同对象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待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新兴经济精英也就是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国共产党更多是采取一种吸纳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党的统一战线组织,比如工商联、政治协商会议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吸纳。最有象征意义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私营企业主敞开了组织的大门,欢迎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待新的社会团体的策略上,中国共产党大致经历了一个“控制——规范——引导——整合”的过程。事实上,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待非政府组织的一个行动框架。而对于大量散布于中国社会的抗争性的利益诉求行为,中国共产党尽量的将他们引向合法的制度化渠道,防止他们的各种政治诉求演化成激烈的非理性行为。
弓联兵[10](2012)在《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文中认为在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下,中国的执政党与社会呈现出“政党统合”的关系形态。这一关系形态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逻辑共同形成。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来看,中国需要一支可以凝聚和统合社会的组织化力量主导和推动现代化进程,从而保证现代化进程的有序展开。一般认为,具有现代性的政党组织是充当这种组织化力量的最佳选择。从执政合法性的逻辑来看,任何政党都需要从社会汲取执政资源以维系和巩固执政地位,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按照现代政治规则对分化的甚至分裂的社会进行必要的统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在“政党统合”形态里,执政党构建了一套以党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包括执政党自身的组织体系及外围组织体系。依靠组织的力量,执政党通过吸纳和嵌入两种基本的路径和方式统合社会。其中吸纳侧重于政党自下而上对社会力量的笼络和征募,将社会精英群体吸收到党的组织体系或执政体系;嵌入则侧重执政党的组织网络自上而下向社会空间的渗透和覆盖。通过吸纳和嵌入社会,使社会紧密围绕在执政党周边,从而保证党对社会的有效领导。本文基于“政党统合”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共产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作为考察对象,对中国的政党与社会关系展开论述。放权式改革后,社会拥有了一定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力量快速成长,时至今日,私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私营企业的成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资源,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打破了既有的权力利益格局,对政党国家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社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事实下,如何将私营企业纳入政党国家的控制范围以内,发挥其建设性功能,抑制和防止其潜藏的反对性政治能量,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面对的战略性和策略性命题。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来看,对于作为新兴经济社会精英代表的私营企业主,执政党采取政治吸纳的策略有选择性地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力的私营企业主纳入自己的组织体系和执政体系,使其成为政党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体制外的反对者。具体而言,一是中国共产党开放组织体系吸纳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二是通过政治安排的方式把私营企业主安排进人大、政协甚至政府部门等机构。在吸纳私营企业主的同时,执政党通过组织嵌入的方式将党的组织网络向私营企业进行渗透和延伸,在社会自组织没有成型之前党组织率先占领了政治真空地带,从而保证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拥有坚实的组织基础。从现代政党政治的逻辑来看,政党回归社会是政党扩大社会基础,争取社会支持的应有之意,从中国执政党的领导逻辑来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也是保证党在新兴社会领域领导优势的必然选择。但在社会成长成为不可逆的事实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的方式需要作出必要调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党组织的背景和方式不同,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时受到外在组织环境的影响,在结构上转变为一个“无权力依托组织”,与此相应的是,在功能上,党组织的功能也不得不从政治功能转化为社会功能,即政治领导核心功能转化为社会服务和关怀功能。因此,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只有“回归社会”,转化组织功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社会的有效支持。
二、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W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对象与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中央关于非公经济党建的政策 |
(一)中央对非公经济的政策调整 |
1.非公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附属与补充 |
2.非公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合法化 |
3.非公经济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巩固与发展 |
4.非公经济在新时代的发展 |
(二)中央对非公经济党建的政策调整 |
1.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探索与试验 |
2.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推广与普及 |
3.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强化与优化 |
(三)中央对发展非公经济人士入党的政策调整 |
1.中央对非公经济人士认识的变化 |
2.中央对非公经济中发展党员的政策变化 |
二、非公经济党建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必要性 |
(一)非公经济党建与党员发展工作的逻辑关系 |
(二)非公经济党建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 |
1.有利于适应和改善党的执政环境 |
2.有利于夯实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
3.有利于开拓和丰富党的执政资源 |
4.有利于探索和改进党的执政体制 |
三、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工作现状分析——以上海市W镇为例 |
(一)W镇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工作概况 |
1.党员发展情况剖析 |
2.党员发展工作框架 |
3.党员发展工作环境 |
4.党员发展工作保障 |
(二)非公经济党建中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非公经济人士思想认识不足 |
2.党务工作实践不规范 |
3.党建工作保障力度不到位 |
4.党员发展教育环节易脱节 |
四、加强非公经济党建中党员发展工作的建议 |
(一)规范党员发展工作 |
1.统筹党员发展计划 |
2.遵守党员发展标准 |
3.落实党员发展流程 |
(二)提升思想政治认识 |
1.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
2.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3.正确树立政治定位认知 |
(三)完善保障运行机制 |
1.选优配强工作队伍保障 |
2.多筹并举工作经费保障 |
3.分类规划工作阵地保障 |
(四)优化培养考核体系 |
1.严格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2.统一构建党员教育管理平台 |
3.健全畅通党员能进能出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概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治心理研究 ——基于K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既有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
一、既有研究的回顾:研究阶段的划分与研究内容 |
二、既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三节 理论建构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建构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调研结果统计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资料来源 |
二、样本概况 |
第二节 调研结果统计 |
一、政治认知部分 |
二、政治意向部分 |
三、政治评价部分 |
四、政治态度部分 |
第三章 私营企业主入党政治心理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政治认知方面 |
一、对党认知不足 |
二、对党认知偏差 |
第二节 政治意向方面 |
一、入党动机“弱而不纯” |
二、对党的信念相对薄弱 |
第三节 政治评价方面 |
一、政治满意度不高 |
二、政治效能感不足 |
第四节 政治态度方面 |
一、政治价值观偏差 |
二、政治意识不强 |
第四章 私营企业主入党政治心理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私营企业主主体层面 |
一、政治素养的掣肘 |
二、参政技能的牵制 |
第二节 党组织客体层面 |
一、组织建设不到位 |
二、党风建设效果不足 |
第三节 制度环境层面 |
一、制度供给不足 |
二、制度执行不力 |
第五章 调整私营企业主入党政治心理的路径 |
第一节 激发私营企业主入党意识 |
一、健全党员培养制度 |
二、创新党员服务体系 |
第二节 培养私营企业主入党信心 |
一、推进党风建设 |
二、优化市场环境 |
第三节 增强私营企业主入党效能感 |
一、完善党内工作机制 |
二、创新党员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国家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 |
(二)新政治经济研究方法 |
(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政治秩序 |
(二)政治吸纳 |
(三)政治整合 |
(四)政治权力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
(二)法团主义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政治秩序与现代化: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动力 |
一、共产主义革命与政治秩序重建 |
(一)帝制秩序解体与总体性危机:革命因何发生 |
(二)革命后的全能主义政治与革命式现代化:困境及转型 |
二、现代化、市场力量及其对政治秩序的挑战 |
(一)政治秩序: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
(二)现代化:挑战既有秩序的力量 |
(三)现代化的中国逻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
三、经济转型与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崛起 |
(一)从取缔到鼓励:中国私营经济地位的合法化 |
(二)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崛起:来源及其社会能量 |
第三章 组织吸纳和渗透: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组织化整合 |
一、组织开放: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
(一)从排斥到接纳:私营企业主入党的争论 |
(二)“三个代表”:打开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通道 |
二、政治安排:政权体系对私营企业主的吸纳 |
(一)政治安排的体系:人大、政协与工商联 |
(二)政治安排的标准:政治忠诚、经济实力与社会声望 |
三、组织渗透: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 |
(一)由点到面:组织渗透的不断拓展 |
(二)组织渗透的策略:抓大放小、典型塑造与关键少数 |
第四章 经济类社团的建构及运作:国家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结 |
一、经济类社团的产生原因及主要类型 |
(一)市场经济、政府转型与国家规制:经济类社团的产生 |
(二)民办、官办与混合:经济类社团的三种类型 |
二、经济类社团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的法团主义特征 |
(一)生成模式:国家权力发挥重要影响 |
(二)监管模式: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
(三)社团党建:经济类社团中的党组织覆盖 |
三、经济类社团在政治整合中的法团主义功能 |
(一)规训功能:约束会员企业主的思想和行为 |
(二)表达功能:代表会员企业主的利益 |
(三)管理功能:承接政府下放的经济管理权 |
第五章 权力重构与资本支配: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
一、权力重构: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
(一)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群体内部的分化性 |
(二)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企业主和私营部门的控制能力 |
(三)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 |
(四)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 |
二、资本支配:政治整合与日益增强的资本力量 |
(一)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
(二)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国家自主性的影响 |
(三)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官员腐败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专门以入党条件为对象的研究 |
(二)关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研究 |
(三)关于党员标准与发展对象的研究 |
(四)关于党员条件的研究 |
(五)关于党员成分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材料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表现必须符合共产主义 |
(二)制定入党条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 |
(三)革命视角下各个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 |
(四)同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问题 |
二、列宁关于入党条件的观点 |
(一)凡入党者必须对党思想上认同、物质上支持、组织上服从 |
(二)欢迎真正拥护共产主义的工人和劳动农民入党 |
(三)列宁对旧知识分子的政治定性和对策 |
(四)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同其他阶层联盟中的领导权 |
第二章 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一、中共入党条件的影响因素 |
二、建党前夕几乎“清一色的知识分子” |
三、中共一大:愿忠诚于党者只要不跨党即可入党 |
四、从广州会议到西湖会议:“不跨党”逐渐取消 |
五、党员发展状况与入党条件中党员成分问题 |
第三章 有阶级觉悟且忠于革命者可以入党 |
一、取消不跨党限制,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 |
二、吸收工农知识分子等劳动群众中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入党 |
三、吸收社会一切革命分子,扩大自己的党为群众的党 |
四、国共联合战线的危机和对工农等群众运动的压制 |
五、入党条件与党员发展状况 |
第四章 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 |
一、将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因素归为“党的指导机关知识分子化” |
二、八七会议:党的灵魂和躯壳都要换 |
三、白区:党员要工农化,排斥、反对知识分子入党 |
四、苏区:吸收革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入党,党员要从思想上入党 |
五、重点吸收工农等劳苦群众入党政策下党员队伍发展状况 |
第五章 愿为党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入党的主要条件 |
一、瓦窑堡会议: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都可加入共产党 |
二、党内关于民族革命领导权的争论与解决 |
三、抗战初期发展和壮大党组织任务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多途径展开 |
四、大力发展党组织之后对党的审查和整顿 |
五、“团结、教育、改造”政策下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
六、党的七大正确处理了社会成分与党的性质关系:有成分但不唯成分论 |
第六章 入党积极分子要成分好且不能存在剥削行为 |
一、将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清除党内,重点吸收工人入党 |
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成分好,不能剥削他人劳动 |
三、中共八大:剥削他人劳动的人不能入党 |
四、反右派斗争扩大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认识起变化 |
五、重新登记党员工作的十大标准 |
第七章 大量吸收造反派分子 |
一、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
二、“踢开党委闹革命”并酝酿“整党建党” |
三、整党建党的典型:“六厂二校”的“一学二批三吐四纳” |
四、“批林批孔”运动中的“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
第八章 恢复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入党资格 |
一、对知识分子进行重新定位和政策调整 |
二、大量吸收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入党 |
三、向其他社会阶层先进分子打开党的大门 |
四、十八大以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
第九章 总结与启示 |
一、中共入党条件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入党条件的认识构成入党条件的思想内核 |
(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动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宏观背景 |
(三)中国国情是构成入党条件变迁的直接的客观因素 |
(四)党的政治路线成入党条件变迁的重要政治因素 |
二、中共入党条件的历史演变的启示 |
(一)入党条件应重视社会成分但不能“唯成分论” |
(二)入党条件要同时坚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 |
(三)吸纳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和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要解决的问题 |
(一) 研究对象 |
(二) 选题缘由 |
(三) 要解决的问题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关于对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二) 关于私营企业党组织地位作用的研究 |
(三) 关于影响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因素和对策建议的研究 |
(四) 关于实证研究 |
(五) 总体评价 |
三、研究方法、认同前提与可行性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认同前提和价值意义 |
(三)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私营企业的理论依据 |
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要求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私营企业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我国私营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
(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
(二) 对我国私营企业发展提供的借鉴 |
第二节 在私营企业发展党组织的理论依据 |
一、在私营企业发展党组织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要求 |
(一) 私营企业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聚集地 |
(二) 党组织是私营企业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 |
二、在私营企业发展党组织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 |
三、在私营企业发展党组织是引领私营企业发展方向的需要 |
(一) 执政党为私营企业发展进步提供政策法制基础 |
(二) 执政党为私营企业发展进步提供实践平台 |
四、在私营企业发展党组织是加强党执政基础的薄弱环节的需要 |
第三节 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一、私营企业党组织萌芽阶段(1978年至1991年) |
二、私营企业党组织起步阶段(1992年至2000年) |
三、私营企业党组织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2011年) |
四、私营企业党组织完善规范阶段(2012年至今) |
第二章 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科学定位与特性 |
第一节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
一、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内涵 |
二、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容 |
(一)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经济功能 |
(二)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三)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文化功能 |
(四) 私营企业党组织的社会功能 |
第二节 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特性 |
一、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目标明确性 |
二、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与时俱进性 |
三、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引领带动性 |
四、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利益调整性 |
五、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的基层服务性 |
第三章 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境遇与困惑 |
第一节 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境遇 |
一、T县私营企业党建情况概述 |
(一) 描述性调查数据报告 |
(二) 访谈调查报告 |
二、制约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两难困境 |
(一) 党建价值与私营企业市场取向的分离性 |
(二) 私营企业党建与私营企业中心任务的游离性 |
(三) 私营企业党组织运行机制与私营企业治理模式的不适应性 |
(四) 私营企业党建基础与私营企业运营体系的不协调性 |
第二节 当前实现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面临的困惑及原因 |
一、迅猛发展的私营企业是否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一) 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关系 |
(二) 正确理解主体地位所承载的现实依据 |
(三) 公有制经济与私营企业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
二、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与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有何异同? |
(一) 判断剥削的存在是否合理的标准是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
(二) 科学判定私营企业收入构成及属性是明晰剥削是否存在的客观依据 |
(三) 理性判断私营企业收入分配的剥削现象 |
三、对私营企业主阶层如何定位? |
(一) 私营企业主群体是新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私营企业主阶层巩固了党的经济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
四、注重效率是否冲击社会主义本质? |
(一) 离开发展生产力这个基础谈论社会主义本质毫无意义 |
(二) 牺牲效率为代价的道义公平是对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
(三) 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 |
(四) 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有力体现 |
五、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是发展了还是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对私营企业主入党的争论 |
(二) 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
(三) 对私营企业主入党加以引导能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
第四章 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实现的方法与路径 |
第一节 私营企业党组织在探寻价值共性中实现功能 |
一、认同私营企业发展与坚持党建原则相结合 |
二、巩固党执政的物质基础与推动私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相结合 |
(一) 强化政策落实力度,为私营企业发展指引方向 |
(二) 推动法制建设,为私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
三、基层党组织嵌入吸纳与发挥职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 |
(一) 嵌入与吸纳是私营企业党组织培养人才的两种方式 |
(二) 职工群众是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
(三) 党组织嵌入吸纳与发挥职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是推动企业发展和把握企业方向的着力点 |
四、政党社会整合功能与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相结合 |
(一) 政党社会整合功能能够推动多元化利益找到结合点 |
(二) 维护职工权益能够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
(三) 扩大利益交集是推动企业党建与发展双赢的发力域 |
(四) 政党利益整合应努力适应私营企业需求多样性 |
五、党建制度建设与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 |
(一) 加强党建制度建设是提高私营企业党建质效的重要保障 |
(二) 企业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必然选择 |
(三) 制度共性与制度互补是推动私营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
六、资源配置的市场性与党建覆盖的政治性相结合 |
七、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私营成分发挥党组织功能要适应多元所有制价值理念 |
第二节 私营企业党组织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实现功能 |
一、私营企业党建与发展的关系实证调研 |
(一) 私营企业党建与发展的关系之现状分析 |
(二) 党建弱的私营企业发展弱的缺陷之实证剖析 |
(三) 结论:发展强弱是检验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 |
二、把握党建在私营企业发展中发挥功能的关键环节 |
(一) 在发展方向上,党组织与私营企业应避免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
(二) 在主体功能上,党组织与私营企业应克服主体混淆、推动功能融合 |
(三) 在工作方式上,党组织与私营企业尊重独立性、倡导互促性 |
第三节 私营企业党组织在理清运行机制中实现功能 |
一、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科学治理 |
(一) 对私营企业党组织教育培训机制的调查统计 |
(二) 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与治理 |
二、私营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科学治理 |
(一) 坚持发展党员工作的总要求 |
(二) 做好党员管理工作 |
(三) 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
结语 |
附录:《T县私营企业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基于对私营企业主阶层中中共党代表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政治参与概说 |
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 |
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
三、新时期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路径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吸收私营企业主阶层入党问题的认识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讨论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对党员雇工政策的讨论 |
三、改革开放后的十年中对私营企业主政策的讨论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后对私营企业主的讨论 |
五、进入新世纪后共产党对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再讨论 |
第三章 私营企业主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依据 |
一、改革开放后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社会属性 |
二、私营企业主能够加入共产党的理论依据 |
三、私营企业主能够加入共产党的现实依据 |
第四章 私营企业主当选中共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私营企业主凭借经济资源实现有序政治参与 |
二、私营企业主凭借社会资源实现有序政治参与 |
三、私营企业主凭借文化资源实现有序政治参与 |
第五章 私营企业主当选中共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经验总结 |
一、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是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的必要前提 |
二、经济上的实力和创造力是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的重要基础 |
三、思想和政治上的先进性是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的核心要求 |
四、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是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的有力支撑 |
五、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望是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的基本条件 |
第六章 私营企业主当选中共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效应 |
一、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现实的正面效应 |
二、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可能的负面效应 |
第七章 构建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机制 |
一、把握私营企业主有序政治参与发展趋势 |
二、完善私营企业主当选党代表的程序机制 |
三、创新私营企业中党的建设工作运行机制 |
四、重视私营企业主党员有序政治参与的培养机制 |
五、健全私营企业主党员有序政治参与的监督机制 |
六、构建社会各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政党社会整合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社会整合的概念 |
一、社会整合思想的沿革 |
二、冲突论的批评 |
三、两种理论的互补 |
四、如何理解社会整合 |
第二节 政党与社会整合 |
一、政党及政党的功能 |
二、政党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理论框架 |
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启示 |
二、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路径 |
三、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分析框架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 |
一、新中国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构建 |
二、政治运动式社会整合的悖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转型 |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 |
二、利益分化与社会结构的改变 |
三、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
四、社会个体的崛起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面临的挑战 |
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逐步受到侵蚀 |
二、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发生重大改变 |
三、政治表达体系面临的冲击 |
四、权力组织网络感受到明显的张力 |
五、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建设与调整 |
第一节 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创新 |
一、不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二节 政党职能的转变 |
一、群众路线与政党职能 |
二、政党职能与群众路线的实践性统一 |
三、政党职能的转变过程 |
第三节 政党组织的强化 |
一、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
二、加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 |
三、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 |
四、不断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形式的创新 |
第一节 对先富群体的政治吸纳 |
一、政治吸纳的内涵 |
二、政治吸纳的社会背景 |
三、政治吸纳的主要措施 |
四、政治吸纳的功能与不足 |
第二节 对非政府组织的整合 |
一、中国共产党对非政府组织的整合方式 |
二、中国共产党对非政府组织整合的主要成效 |
第三节 对社会冲突行为的引导与规范 |
一、社会冲突行为的主要原因与相关理论 |
二、受到利益驱动和伦理影响的行为动机 |
三、社会冲突行为的行动方式和主要问题 |
四、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措施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重要经验 |
一、社会整合必须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社会整合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整合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导向 |
四、社会整合必须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
五、社会整合必须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政党统合:一个分析框架 |
一 政党与社会关系 |
1. 政党及政党的社会功能 |
2. 政党与社会关系的政党类型学分析 |
3. 统合主义视野中的政党与社会 |
二 中国政党与社会关系形态及其形成逻辑 |
1. 中国政党与社会关系形态演变 |
2. 现代化:政党统合社会的历史逻辑 |
3. 执政合法性:政党统合社会的政治逻辑 |
三 以政党为中心:政党统合社会的组织结构 |
1. 核心组织结构 |
2. 外围组织结构 |
四 吸纳与嵌入:政党统合社会的双向路径 |
1. 自下而上:吸纳型统合 |
2. 自上而下:嵌入型统合 |
第二章 私企成长:动力与空间 |
一 运动式改造与革命后社会建设 |
1. 阶级动员与工商业改造 |
2. 组织化与总体性社会 |
二 唤醒的力量:放权式改革与私企再生 |
1. 体制困境与边缘化突破 |
2. 政策法规创新:私企成长的资源与空间 |
三 承认的身份:意识形态的调适与接纳 |
1. 意识形态困境与调适 |
2. 从排斥到包容:私企身份的变换 |
四 行动者归来:私营企业的经济社会能量 |
第三章 政治吸纳:逻辑与结构 |
一 精英生产与政治吸纳 |
1. 新经济精英成长:循环与再生产 |
2. 政治吸纳:经济精英的政治化 |
二 “红色资本家”:私营企业主的组织身份 |
1. 组织吸纳:从排斥到开放 |
2. 选择性征募:机制与方式 |
三 政治安排:资格条件与安排体系 |
1. 政治安排的资格条件 |
2. 政治安排体系 |
四 体制内参与:自主行动的逻辑与策略 |
1. 资源依赖与体制内参与 |
2. 基层政治参与:个体行动与体制吸纳 |
3. 社会自组织:在限制与统合之间 |
第四章 组织嵌入:资源、结构与功能 |
一 “支部建在连上”:政治整合与路径依赖 |
1. 政党组织网络扩展与政治整合 |
2. 社会自主空间与政党组织渗透 |
二 无权力依托组织:资源与结构 |
1. 组织资源:政策、关系与成员 |
2. 党组织与企业治理结构:冲突与耦合 |
三 党组织行动逻辑变换与功能转化 |
1. 从主导到配合:党组织行动逻辑变换 |
2. 从领导到服务:党组织功能转化 |
结论 回归社会:政党与社会关系重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2]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W镇为例[D]. 吴晨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政治心理研究 ——基于K市的调查[D]. 刘鹤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D]. 国晓光. 吉林大学, 2016(03)
- [6]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条件变迁研究[D]. 孙明增.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7]我国私营企业党组织功能和实现途径研究[D]. 范霞. 山东大学, 2016(09)
- [8]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基于对私营企业主阶层中中共党代表的实证分析[D]. 马海磊. 扬州大学, 2015(08)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问题研究[D]. 杨帆. 山东大学, 2014(04)
- [10]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D]. 弓联兵.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