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光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1)在《聚氨酯包膜尿素控释效果及生物碳对尿素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长期持续的氮肥营养,聚氨酯包膜尿素控释肥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尿素肥料之一,可以减缓和控制尿素的释放速度,提高尿素的利用率。控释肥最重要的性质是养分的释放效果,而包膜的性质是养分控释效果的关键。研究控释肥的控释效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养分释放测试,减慢了控释肥的研究进程。同时,实际生产中制备聚氨酯包膜的原料之一多元醇,不同批次原材料的羟值会有一定的波动,对最终产品的影响也需要研究。本文探讨了包膜控释肥控释效果与聚氨酯膜材性质的的关系,讨论了聚醚多元醇羟值变动对最终产品各项参数的影响。除了农业生产中流失的尿素,工农业生产的污水中也存在大量的尿素,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造纸黑液是造纸业的主要污染物,其主要成分为木质素、半纤维素、木糖等生物质材料,对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以造纸黑液干粉为材料,制备改性生物碳吸附剂,研究其对尿素的吸附效果并探讨机理,既减少造纸黑液的污染,也为减少尿素的污染以及新型尿素肥料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以不同羟值的聚醚多元醇为材料,制备了五种配方的聚氨酯包膜尿素控释肥和聚氨酯膜材。通过红外、热重、接触角、水蒸气透过率、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测试,研究了聚氨酯包膜和聚氨酯膜材的性质,并研究了控释肥在不同温度下的养分释放行为。结果表明:以不同羟值聚醚多元醇为材料制备的相同包膜率的聚氨酯包膜控释肥在25°C下的养分释放效果差别较小,其他参数也差别不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多元醇的羟值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对最终控释肥产品的效果影响不大;控释肥在25°C和45°C下的养分释放行为有所差异,规律并不一致;聚氨酯膜材的接触角和水蒸气透过率与最终的肥料释放效果有关。(2)以造纸黑液干粉为原材料,通过尿素和碳酸钾活化制备活化生物碳,然后再将其氧化制备氧化生物碳。以制备的氧化生物碳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尿素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吸附剂对尿素具有优异的吸附效果,尿素初始浓度为1000 mg·L-1时,吸附容量可达570 mg·g-1;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数据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过程。这说明制备的氧化生物碳在尿素吸附的应用中具有良好潜力。
刘秋员[2](2021)在《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能够集高产、氮高效、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水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江淮东部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上海等地区,是我国中熟粳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净调出区。因此,在江淮东部地区开展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其相关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地区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于2017~2018年收集江淮东部地区105份(2017年90份)中熟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统一种植,比较分析了产量、氮效率及稻米品质在品种间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评价值、稻米食味值,筛选出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随后于2018~2019年从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系统揭示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存在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在品种(系)间存在较大差异。产量方面,最高产品种(系)的产量比最低产的品种(系)高出44.85%(2017)和50.73%(2018)。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方面,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稻米品质方面,整精米率变幅为39.22%~74.86%,平均值分别为63.89%(2017)和58.14%(2018);垩白度变幅为1.57%~46.07%,平均值分别为9.75%(2017)和9.89%(2018);有近40%的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下,但其食味值普遍要高于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上的品种(系)。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每穗粒数与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2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产量与氮效率可以实现协同提升。与稻米品质存在密切关系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每穗粒数、产量、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呈负相关,其中部分相关性还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针对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和改良,不会对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性状形成影响,可以同步进行。2.以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5项指标作为氮吸收与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各品种(系)的氮效率综合值,然后基于氮效率综合值和产量计算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高产氮高效、中产氮中效、低产氮低效3个类型。根据类型划分结果,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2017年有23个,2018年有27个,其中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扬粳239等19个品种(系)表现稳定,2年均为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品种(系)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表现出生物量大、穗粒数多、穗氮素积累量以及总氮素积累量高等特征。3.对比分析了稻米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稻米垩白性状均要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垩白度要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食味值在2个产量氮效率类型之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稻米食味值从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中筛选出了优质食味类型品种(系),其中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有南粳5718、南粳9108、苏1795、南粳5711等。此外,分类结果还表明不论是高产氮高效类型还是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优质食味类型的品种(系)均以软米类型为主。因此,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下,选择软米类型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以及食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4.在经前期筛选得到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优质低产氮低效率类型品种(系)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分析了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在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单位面积茎蘖数并无优势,但其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比例、高效叶的叶宽、单茎茎鞘重均显着增加。拔节前,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不显着,拔节后,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叶面积指数增长较快,以及能够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和较低叶面积衰减率,群体干物质积累优势开始凸显,其干物质积累动态表现出“前平、中增、后高”的特征。灌浆结实期,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茎鞘、叶干物质转移量均要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促使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形成了较高的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移量、群体生长速率、叶面积指数、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等与产量、氮效率指标以及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2)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氮素吸收速率在拔节后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总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茎、叶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成熟期的茎、叶氮素分配比例均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穗的氮素分配比例则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水稻在灌浆结实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吸收量,并直接输送到籽粒中,使得其茎、叶的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增加量的贡献率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及其积累比例、茎、叶氮素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与产量、氮效率指标、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3)在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剑叶SPAD值在齐穗后各个时期均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且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缓降期较长,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剑叶SPAD在齐穗后30 d和齐穗后40 d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特别是在灌浆结实期的中后期,且同时具备较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4)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抽穗后30d开始表现出显着差异,以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活性较高。抽穗后各个时期的蔗糖分解酶(SD)活性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参与氮代谢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灌浆结实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高产氮高效类型3个氮代谢酶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软米类型中,选择生物量大,且穗粒数较多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和稻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较高的单茎茎鞘重、较大的高效叶叶宽和较小的高效叶叶角、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比例,是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形态特征。而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灌浆结实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氮素吸收速率,能够促进光合生产和氮素吸收;同时具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营养器官的碳、氮向穗部的高效转移与再利用。
沈坚钢[3](2021)在《化肥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多源光谱检测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肥料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发展中国家通过施肥能够提高粮食总产30%以上。化肥作为使用规模最大的一种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等特点。现代化肥中营养元素主要包括大量元素氮、磷、钾,以及其他中量和微量元素。虽然针对化肥养分含量制定有相应执行标准,但由于生产原料差、制造工艺落后和过期变质等原因,市面上存在大量养分含量不达标的化肥产品,导致难以精准地施用化肥,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本研究以现有市场上常见的33种化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的国标方法测定其所含N、P2O5、K2O含量,并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高光谱和LIBS采集化肥在固体粉末、固体压片和原装颗粒下的光谱信号,建立N、P2O5、K2O含量的回归模型,并以此搭建多源光谱化肥品质分析软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对比建立化肥在不同形态下的N、P2O5、K2O含量检测模型。将小型可见光光谱仪和近红外光谱仪通过三合一光纤联用,采集化肥样本在粉末和压片状态下的可见/近红外光谱信号。原始光谱曲线表明双光谱仪的信号具有良好的连续性。结合S-G平滑和SNV光谱预处理方法,同时采用CARS方法提取全谱的1/10变量作为特征波长,建立化肥粉末和压片样本在550nm~950nm、1050nm~1640nm、全谱和特征波长下的PLS和ELM模型。结果表明,化肥在粉末状态下的建模效果要明显优于压片状态,1050nm~1640nm近红外波段建模效果优于550nm~950nm可见光波段,特征波长建模效果和全谱建模效果接近。基于化肥粉末的回归模型中,N、P2O5、K2O的最优Rp2分别为0.989、0.963和0.981,对应的RMSEP值为0.910、1.724和1.393。采用近红外高光谱采集化肥在原装颗粒状态下的近红外高光谱图像,并从高光谱图像中提取区域平均光谱,建立PLS、ELM和SVM回归模型。N、P2O5、K2O的最优Rp2分别为0.987、0.994和0.988,对应的 RMSEP 值为 1.009、0.986 和 1.084。(2)优化LIBS采集流程并基于LIBS光谱建立化肥N、P2O5、K2O含量检测模型。优化了 LIBS系统在多样本、多采集点下的光谱采集流程,实现多样本采集时的快速定位,解决了连续多点采集过程中的同步问题。编写了 LIBS路径规划软件,实现复杂LIBS激光扫描路径的自动规划和控制指令生成,并能提前模拟LIBS采集路径,简化了光谱采集操作。利用优化后的LIBS系统采集了化肥在压片状态下的光谱信号,并对光谱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前三个主成分PC1、PC2、PC3对整体光谱的解释率分别为0.309、0.253、0.205,采用前三个主成分的系数挑选出4430个波长变量作为特征光谱,与全谱22063个波长变量建立PLS和SVM回归模型。N、P2O5、K2O的最优Rp2分别为0.990、0.992和0.993,对应的RMSEP值为1.297、0.866和0.868。基于特征波长建立的模型和全谱模型具有接近的预测精度。(3)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系统集成和多源光谱化肥品质分析软件。联用小型可见光光谱仪和近红外光谱仪,实现多台光谱设备的同步信息采集和分析,完成整体系统的便携化功能。编写了能够连接多种光谱仪的化肥品质实时分析软件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光谱检测设备和光谱分析方法解耦,实现光谱设备和分析方法的快速组合;采用功能模块动态载入,实现软件功能的灵活增强与迭代升级;本地软件和云端服务器联合,实现光谱设备和分析方法在线升级,同时支持可靠光谱数据上传云端,不断提升化肥品质检测的冗余性。
曹琪[4](2021)在《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苹果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以苹果生产常见砧木平邑甜茶幼苗及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探讨了黄腐酸、水杨酸、壳聚糖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苹果侧根发生、根构型和养分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1、根施、喷施黄腐酸可明显增加平邑甜茶幼苗侧根数量,提高侧根原基密度,增大根系活力、根系鲜重,增强对介质中营养元素的吸收。根施黄腐酸时,100和200 mg/L处理对促进侧根发生和氮、磷、钾的吸收效果最好,400 mg/L处理对钙、镁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最大;喷施黄腐酸时,400 mg/L处理对侧根的发生和养分吸收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且根施黄腐酸的作用时间长于喷施作用效果。2、根施、喷施水杨酸能够促进侧根的发生,增强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对养分的吸收。50和75 mg/L分别是根施和喷施时促进平邑甜茶幼苗侧根的发生的最佳浓度,且喷施效果优于根施效果;幼苗根重在75 mg/L根施和100 mg/L喷施时增幅最大,根系活力在水杨酸根施和喷施时均以75 mg/L处理提高效果最好。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状况也受到水杨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吸收速率的提高和养分含量的增加;喷施时100 mg/L水杨酸对各养分吸收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根施时,50 mg/L水杨酸对氮、磷、钾吸收的促进效果最强,75 mg/L对钙、镁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最大,而高浓度处理对各养分的吸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3、根施200mg/L、400 mg/L的壳聚糖显着增加了平邑甜茶幼苗侧根数量、提高根系长度、侧根原基密度,增大根系活力、根系鲜重,增强对介质中磷、钾、钙、镁、铁、锌的吸收,且随着浓度的提高,壳聚糖的作用效果逐渐增大。4、对三种外源物质的作用效果进行对比发现,黄腐酸根施效果优于喷施,而水杨酸喷施作用更强;黄腐酸、水杨酸和壳聚糖根施效果对比发现,壳聚糖根施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且作用时间更长,效果更稳定。5、根施15mg/Kg、25 mg/Kg壳聚糖能明显促进红富士苹果根系生长,提高植株干重和根系活力,增加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分叉数等。还增强了苹果根系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酸性磷酸酶等多种养分吸收相关酶活性,促进了苹果根系对介质中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叶片中氮、磷、钾、钙、铁、镁、锌、铜等元素含量。此外,根施壳聚糖还增强了多种土壤养分转化酶的活性,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
张辰弛[5](2021)在《叶面施用γ-Fe2O3纳米颗粒对大豆生长促进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Fe)是人体和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因缺铁造成作物萎黄以及减产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农业问题,全世界30~50%的土壤存在缺铁现象。此外,因缺铁引发的贫血等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影响着全球约20亿人。随着纳米科技在各领域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活动中纳米材料也凭借其高比表面积以及缓释性在纳米肥料、纳米农药以及纳米传感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纳米肥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肥料提高施肥效率,减小环境影响,实现绿色农业生产。大豆(Glycine max L.)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同时也是典型的还原策略摄取铁源的植物,对于缺铁十分敏感,每年因为缺铁造成大豆减产引起巨大经济损失。常规铁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以及价格等原因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研发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型铁肥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选用大豆为受试作物,以叶面施用纳米氧化铁(γ-Fe2O3 NPs)为处理方式,通过试验不同浓度、不同粒径以及不同施用频率探究γ-Fe2O3 NPs对大豆生长、产量以及籽粒中营养元素的作用效果,构建大豆最优促生体系(γ-Fe2O3 NPs叶面施用最佳浓度、粒径以及频率)。此外,大豆作为一种共生固氮的作物,γ-Fe2O3 NPs对于大豆固氮的重要器官——根瘤的生长也有一定影响。通过研究γ-Fe2O3NPs对于大豆根瘤生长的促进作用,探究相关促生效果和机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不同浓度(10、30、50、100 mg·L-1),不同粒径γ-Fe2O3 NPs(S-Fe2O3 NPs、M-Fe2O3 NPs、L-Fe2O3 NPs)叶面施用对于苗期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评估大豆地上部、地下部、光合作用参数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指标,30 mg·L-1 S-Fe2O3 NPs被证实为最优培养体系,达到最佳的促生效果。(2)30 mg·L-1 S-Fe2O3 NPs作为最优培养体系,达到了对于大豆根瘤的最优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该处理方式下的大豆根瘤内部类菌体数目显着多于空白对照组,同时,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30 mg·L-1 S-Fe2O3 NPs施用后,大豆根瘤碳同化以及氮代谢相关基因出现显着上调。作为根瘤生命活动碳源的聚β-羟基丁酸盐(PHB)在叶面施用30mg·L-1S-Fe2O3 NPs后,在类菌体中积累量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以及螯合铁肥处理组。根瘤在γ-Fe2O3 NPs处理下以酰脲形式向根部输送了更多的氮代谢物。(3)在确定γ-Fe2O3 NPs最优叶面施用浓度以及粒径后,通过设置不同施用频率(3次施用以及6次施用),探究γ-Fe2O3 NPs对于大豆产量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次叶面喷施后,大豆产量显着高于3次叶面喷施、螯合铁肥处理以及空白处理。同时,该施用方式下,大豆籽粒中总糖含量与螯合铁肥处理下大致相同,但微量元素(铁、铜、锌)以及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这表明,6次叶面喷施有效地促进了糖分、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在大豆籽粒中的累积。本研究确定了大豆叶面施用γ-Fe2O3 NPs的最优促生体系,同时揭示了γ-Fe2O3 NPs促进大豆以及大豆根瘤生长的机制,为γ-Fe2O3 NPs在农业生产领域作为一种新型铁肥,达到提高大豆单产,改良籽粒营养品质的效果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周涛[6](2021)在《黄连连作障碍修复菌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黄连是着名的药用植物,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制约了黄连产业的发展。连作会引发严重的土传病害从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减慢,单产下降。黄连自身所分泌的化感物质是造成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土壤中逐年累积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对黄连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寻找高效降解化感物质的方法来控制连作障碍问题十分重要。传统的物理或化学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有害影响,将导致土壤性质恶化以及作物生产系统高度脆弱和不稳定,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负担。为了减轻负面影响,生物防治技术以其高效性、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正作为维持生态和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品而大量涌现。国内外有关微生物菌剂的研发及应用正呈现一个飞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新剂型的层出不穷、相关配套生产设备的不断创新及实际应用面积的广泛扩大,中国微生物菌剂的发展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目的本研究旨在从黄连土壤微生物中筛选酚酸降解菌,分析其生防功能并进行发酵工艺优化,按照微生物菌剂相关国家标准制备复合型微生物菌剂以促进黄连的高质高量生产。为缓解黄连连作障碍问题创立新的解决方案。方法1、通过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分离黄连根际土壤微生物,筛选具有酚酸降解能力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检测菌株对多种酚酸的降解性能。2、为了挖掘酚酸降解菌是否具备其他的生防功能,采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菌株分IAA的能力、借助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溶磷效果,通过平板对峙法测试其抑制植物病原菌的能力。3、探索酚酸降解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在培养基质、接种量、料液比、发酵时间、p H等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4、通过抑菌圈法测定菌株间的拮抗效果,根据拮抗作用的大小选择最适宜的菌种配比。为了提高菌剂的稳定性,比较成本、悬浮率、润湿时间、生物相容性等指标,确定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和保护剂的种类及添加量。5、依照相关国家标准测定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指标,通过模拟实际土壤环境,测试菌剂对酚酸的降解效果。6、以连作半年的黄连土壤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菌剂进行田间试验。通过测定黄连幼苗的生长及土壤酚酸降解情况,验证菌剂在黄连连作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1、从黄连土壤中筛得酚酸降解菌10株,其中一株对阿魏酸和香草酸降解效率较高的放线菌3132经鉴定为浅灰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loalbus),对S.griseoloalbus 3132及实验室已经分离得到的酚酸降解菌Streptomyces olivochromogenes A035和生防菌Bacillus subtilis HL1这三株菌分别进行多种酚酸的降解测试,发现它们具备对阿魏酸、香草酸、肉桂酸、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苯甲酸等多种酚酸的广谱降解能力。2、菌株能通过溶解磷酸钙、合成IAA以及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而对宿主植物起到促生作用。S.olivochromogenes A035在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上培养7 d后可观察到清晰的透明圈。液体培养基中磷含量可达496μg/m L。S.griseoloalbus 3132在培养18 d后IAA达到峰值16.2μg/m L。S.olivochromogenes A035培养15 d后IAA最大为10.8μg/m L。S.olivochromogenes A035和Bacillus subtilis HL1的发酵液均对链格孢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olivochromogenes A035对链格孢菌的抑菌率达到21.6%,Bacillus subtilis HL1对链格孢菌的抑菌率达到67.0%,且其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率为11.8%。3、分别选择燕麦、豆粕粉和黄豆粉作为S.olivochromogenes A035、S.griseoloalbus 3132和Bacillus subtilis HL1的固态发酵低值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利于发酵的料液比、接种量及p H区间范围,以活菌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S.olivochromogenes A035的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5,接种量15%,p H 7.0。优化后活菌含量达到8.28×108CFU/g,效率提高61.4%。S.griseoloalbus3132的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8,接种量15%,p H 7.4,优化后活菌含量达3.08×109CFU/g,效率提高22.2%。确定Bacillus subtilis HL1的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2.5,接种量10%,p H 7.4,优化后活菌含量达1.65×1010CFU/g,效率提高19.5%。4、将上述3种菌通过拮抗试验筛选最适菌种配比。S.olivochromogenes A035与S.griseoloalbus 3132比例为1:1时,没有明显的抑菌圈出现。当S.olivochromog enes A035与Bacillus subtilis HL1比例为1:1时,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抑菌圈。而将比例调整为1.5:1后,抑菌圈消失。最终选择最适菌种配比为A035:3132:HL1=1.5:1:1。菌剂最佳配方为:以高岭土为载体吸附菌剂发酵滤液得到菌剂母粉,添加4.8%的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2%的分散剂三聚磷酸钠以及1%的保护剂海藻酸钠。5、可湿性粉剂的活菌含量达2.55×109CFU/g,杂菌率0%、p H 7.3、细度98.1%、干燥减量2.5%、润湿时间48 s、悬浮率85.7%,符合国家标准。模拟土壤环境下经过菌剂处理20天后阿魏酸已完全降解。6、经过半年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复合菌剂10倍稀释液对黄连幼苗的根长、株高、鲜重、干重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6.9%、12.5%、26.2%、80.4%。检测不同浓度菌剂处理下土壤中各种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复合菌剂能够有效降解土壤中积累的酚酸物质,其中菌剂10倍稀释液处理下降解率可达54.2%。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酚酸降解菌在黄连连作土壤中广泛存在。S.olivochromogenes A035、S.griseoloalbus 3132、Bacillus subtilis HL1具有广谱的酚酸降解能力。本研究对所得酚酸降解菌进行发酵过程优化,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了固态微生物菌剂的最佳制备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对连作黄连土壤中的酚酸有显着降解效果,并对黄连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筛选得到多株酚酸降解菌,制备了一种修复黄连连作障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解决黄连连作障碍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蔡璘[7](2021)在《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碳基纳米材料在环境治理、能源和医学抑菌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在农业尤其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尿素为原料合成得到价廉易得、无毒、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g-C3N4纳米片,研究发现其具有光催化抑菌诱抗活性,进一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但是由于单一非金属纳米材料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在明确Zn ONPs亦可较好诱导植物抗性后,进一步合成得到g-C3N4@Zn ONPs的复合材料,在更低的剂量条件下研究其抑菌诱抗效果,并探究复合材料增效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尿素高温聚合而成的g-C3N4纳米片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细菌)的抑菌性能及机理。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红外光谱(FT-IR)和电势测定(Zeta)对g-C3N4纳米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g-C3N4纳米片为银耳形状,由大量不规则的单层折叠纳米片聚集堆积在一起,且纳米片层中存在大量且形状不规则的面内空隙。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的抑菌作用有显着的剂量依赖性和可见光照射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相比,0.5 mg/m L浓度的g-C3N4纳米片可显着抑制野火病菌和控制野火病。抑菌机制研究发现,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纳米片产生大量ROS,包括细菌细胞内和细胞外的ROS。处理2 h后,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的胁迫导致生物膜形成和运动性被抑制,进一步损伤细胞膜,引起细胞质泄漏和DNA损伤,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另一方面,g-C3N4纳米片在细菌表面的附着是一种物理抑菌的协同途径。转录组测试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处理烟草野火菌1 h后,病菌细胞的500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抗氧化活性”和“膜运输”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细菌趋化性”、“生物膜形成”、“能量代谢”和“细胞运动”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该结果在基因水平补充解释了g-C3N4纳米片抑制野火病菌的机制。2.研究了g-C3N4纳米片对辣椒疫霉(卵菌)的抑菌效果及机制。首先利用转录组分析了光照条件下0.5 mg/m L g-C3N4纳米片处理辣椒疫霉3个代表性生长阶段的样品,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处理后,辣椒疫霉的抗氧化活性和结构成分相关基因显着上调,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下调,包括ATP生成、自噬破坏、膜系统紊乱等复杂的适应过程基因。后续试验证明,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纳米片显着抑制了辣椒疫霉的所有生命周期,包括菌丝体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数。同时,在光照下g-C3N4纳米片处理产生大量ROS的作用下、以及在纳米片本身锐利结构的帮助下,g-C3N4纳米片还损害了辣椒疫霉菌丝体生长的形态、超微结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这进一步证实了转录组数据中包含“膜组分”基因富集结果。鉴于g-C3N4纳米片的抑菌活性源于光催化ROS生成和物理损伤,并且不仅限于单种病原体靶标,这一复杂机制使g-C3N4纳米片可能还具有抑制其他卵菌的能力,这表明g-C3N4纳米片作为控制农作物卵菌病害的新型非金属抑菌剂具有巨大的潜力。更重要的是,除了抑制辣椒疫霉的致病性外,g-C3N4纳米片还能促进寄主辣椒植株的生长,这也进一步增加了g-C3N4纳米片的应用前景。3.揭示了g-C3N4纳米片诱导本氏烟抗病性的机理。0.25 mg/m L的g-C3N4纳米片喷施在本氏烟上,24 h后在本氏烟上接种TMV/辣椒疫霉菌/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t DC3000,发现g-C3N4纳米片能增强本氏烟对这3种病原微生物的抗性,但是尿素没有类似诱抗效果,表明g-C3N4纳米片结构是增强本氏烟抗病性的原因。诱抗机制研究显示,喷施g-C3N4纳米片能激活本氏烟一系列的抗性生理反应,包括活性氧类物质和胼胝质的积累、MAPK激酶磷酸化、PR1等多个抗病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通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植物内源激素测定和沉默本氏烟相关基因等方法,证实了g-C3N4纳米片激发的本氏烟抗病性依赖水杨酸、油菜素内酯、乙烯和脱落酸等多个信号途径协同调控。对g-C3N4纳米片处理12 h、24 h和36h的本氏烟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响应g-C3N4处理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处理后24 h内转录组富集到大量与抗病相关的基因上调差异表达,验证了g-C3N4纳米片激发的抗病性依赖的多个信号通路;处理36 h时,这种应激响应逐渐回归正常。从g-C3N4纳米片处理7 d促进本氏烟的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可知,g-C3N4纳米片从免疫调控转化为营养调控。因此,g-C3N4纳米片处理本氏烟24 h能触发植物免疫类似于PAMP分子触发的PTI反应,36 h后抗性应激性逐渐下降,转化为植物营养调控,促进植株生长。4.为了筛选能和g-C3N4纳米片复合的材料,使用淀粉绿色合成法得到Zn ONPs,并研究其诱导本氏烟植株产生抗TMV的抗病机理。通过动态光散射(DLS)、TEM测定,Zn ONPs为直径20 nm的球形颗粒,并有部分聚集,在去离子水中有稳定粒径分布。进一步研究了Zn ONPs对植物抗病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经Zn ONPs或Si O2NPs预处理2 h后,TMV颗粒在体外发生大量聚集和断裂。将这些混合物接种到烟草植株上,虽然接种2 d的接种叶病毒积累量低于对照组,但是接种7 d后,病毒的系统侵染和积累没有差异。接种病毒前连续叶面喷施纳米材料12 d可显着抑制TMV的积累,诱抗机制分析发现,Zn ONPs处理后,本氏烟活性氧积累、抗氧化酶活性显着上调、病程相关抗性基因PR1和PR2均上调。且水杨酸和脱落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62%和517%。同时,与对照相比,Zn ONPs也促进了本氏烟的干重和鲜重。电镜分析进一步发现Zn ONPs被本氏烟叶片吸收并在整个植株中运输,这可能也是其提高本氏烟抗病性的原因之一。因此,Zn ONPs具有较好的诱抗促生长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g-C3N4纳米片的杂化材料。5.采用静电吸附Zn ONPs的方法构建g-C3N4@Zn ONPs异质结构来提升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并研究它的抑菌诱抗增效活性及机制。由于g-C3N4的性能尤其是抑菌效果仍存在受电荷迁移缓慢、巨激子效应和电导率低等瓶颈的制约,而本研究已证实Zn ONPs具有较好的植物诱抗活性且能促进植株生长,因此本章采用简单的静电自组装方法,以g-C3N4纳米片作为光催化载体修饰Zn ONPs,获得g-C3N4@Zn ONPs复合材料,极大提高了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采用XRD、TEM和FT-IR进行表征,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和Zn ONPs之间存在牢固的连接,且是由于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异质结构,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进一步探究了g-C3N4@Zn ONPs的抑菌抗病毒效果和增效机制。结果显示,g-C3N4@Zn ONPs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比g-C3N4纳米片更多的ROS,且g-C3N4@Zn ONPs吸附在菌体表面,通过物理性膜损伤和金属及ROS的化学损伤协同抑菌;且加入的Zn ONPs导致g-C3N4@Zn ONPs在不依赖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活性。烟草野火菌转录组结果显示,有463个共同的基因在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处理后表达呈下降趋势,表明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的抗烟草野火菌机制存在部分重合的情况;而g-C3N4@Zn ONPs具有显着强于g-C3N4纳米片的抑菌作用,分子机理主要是加强了g-C3N4对该细菌膜结构合成、运动性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强度。g-C3N4@Zn ONPs不仅影响阻碍了辣椒疫霉菌丝的营养生长,对它的生殖生长(孢子数量、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的破坏和抑制作用也显着强于g-C3N4纳米片。结合转录组结果可知,其抑制辣椒疫霉机制主要是破坏膜结构和抑制能量代谢。对3种材料处理的本氏烟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进行分析可知,连续喷施3天后,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激活植物抗病反应并上调了植物内源激素合成,而Zn ONPs则主要对光合相关、各种生长代谢通路产生影响。且3种处理都能显着富集于植物生长相关的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包括激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路,而抑制响应外界胁迫激素,表明3种纳米材料连续3 d处理后有利于植物生长。另一方面,g-C3N4@Zn ONPs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也更多的富集于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通路,说明g-C3N4@Zn ONPs具有比Zn ONPs和g-C3N4纳米片更好的持续诱导植物抗病能力。因此,g-C3N4@Zn ONPs相比g-C3N4纳米片,具有更低剂量的高效抑菌活性,更强的诱导抗病和促进光合效果,更有利于其安全地发挥抑菌性和诱抗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用尿素高温聚合得到g-C3N4纳米片,证实它具有光催化抑制烟草野火菌和辣椒疫霉的作用,其机制是光依赖下的化学和物理损伤多途径协同作用导致。诱导抗病机制研究发现g-C3N4纳米片可以激发本氏烟产生依赖于ROS、MAPK激酶磷酸化和植物激素(SA、ABA、ET和BR)通路激活的类似PTI的抗病性;g-C3N4纳米片处理本氏烟7 d,由诱抗状态转变为营养调控阶段,主要促进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明确了Zn ONPs具有诱抗促生效果。进一步以Zn ONPs作为g-C3N4纳米片的复合材料,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获得光催化活性更好的g-C3N4@Zn ONPs,具有更高效、低剂量抑菌诱抗以及促进光合作用的能力。研究结果为光催化纳米单体及其复合材料在植物病害控制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科学参考。
王欣英[8](2020)在《新型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既有无机肥的速效,又有有机肥的长效,还有生物肥的增效作用。但有益菌定殖活性低是我国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生产过程能耗高,施用过程费工费时等问题也阻碍了该类肥料的推广应用。本论文选用根际促生菌、高分子化学合成型缓释肥和活化腐植酸为原料,制作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并应用于盆栽番茄;采用挤压造粒工艺制作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并应用于大田苹果树,以探究1)原料特性及配比对促生菌定殖活性的影响及机理;2)促生菌在盆栽番茄根系的定殖规律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3)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养分释放及淋失特征;4)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苹果树生长和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活化的风化煤和化学合成型高分子缓释肥可增加促生菌的定殖活性。通过固相活化法活化风化煤中的腐植酸,可使其含氧基团相对增加了4.74%,高分子物质含量相对降低了8.44%,中、低分子物质含量分别相对增加了72.37%和13.17%,其水溶性和水稳性大幅度提高。探明了化学合成型高分子缓释肥中的酰胺键和磷脂键以水解断键的方式缓慢释放氮素和磷素。揭示了盐度系数低的化学合成型高分子缓释肥与活化腐植酸协同作用是提高促生菌活性的主要因素,并探明化学合成型高分子缓释肥与活化的腐植酸的重量比分别为1:1和1.5:1时最有利于番茄促生芽孢杆菌(B153)和苹果树促生芽孢杆菌(BP)的活性和稳定性。2.番茄专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BCSF)提高了促生菌的定殖活性,促进番茄的生长。荧光定量显示B153能迅速而有效的在盆栽番茄根际土壤中增殖,且在BCSF处理中有显着活性优势。BCSF处理下,番茄促生菌B153在第30天达到最高定殖量,达8.89×105CFU g-1土,并在50天后稳定在6.57×105CFU g-1土,60天内的增殖率为21.0%。液相色谱检测促生菌B153分泌物表明,B153能分泌促生物质赤霉素和生长素。与对照相比,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提高番茄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减量处理对番茄生长无显着影响。与生物有机无机普通肥(BCCF)和CK相比,BCSF能显着增加番茄根系体积,并使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29.04%和73.08%。3.苹果专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A-BCSF)减少了肥料养分淋溶损失,提高了有关土壤酶的活性。淋溶条件下,与其它各处理相比,BCSF显着降低土壤中NO3--N、NH4+-N和速效钾(AK)的淋溶损失,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但对Ca2+、Mg2+的固定和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提高无明显优势。4.A-BCSF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和多样性,促进苹果树生长。在3年连续施肥条件下,与CK相比,A-BCSF处理的施肥点区域内,0-60cm土层内土壤AP、AK、NO3--N、NH4+-N含量均显着提高,0-20cm和40-60cm土层内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显着提高。A-BCSF处理在促生菌BP的定向选择调节下,增加了苹果园土壤细菌富营养型类群变形菌门等和真菌有益类群绿僵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土壤细菌贫营养型类群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等和土壤真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了苹果树苗株高、茎粗、新稍长度和叶片干重,提高了苹果产量。另外,A-BCSF生产工艺简单,采用轻简化的打孔施肥方式,省工省时。
李海涛,沈健民,陈骏[9](2020)在《石墨烯在农业中应用前景浅析》文中研究指明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状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有望引发技术革命的新材料。我国有丰富的石墨烯资源,为石墨烯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文章分析了石墨烯材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石墨烯在农业中推广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张煜[10](2020)在《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加快实现秸秆和畜禽粪便循环再生利用,提高东北地区烟草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出制备微生物菌肥的优良菌株,提出牛粪微生物菌肥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制备菌肥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林间、烟地及牛粪中分离得到120株菌株中筛选出生长速率快、高效降解纤维素最佳菌株为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扩繁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0 g+滤纸50 g+氯化钠50 g+碳酸钙20 g+酵母提取物10 g+蒸馏水10 L。最佳扩繁培养条件:接种量20%,温度30~35℃,pH值为7.0,转速400 r/min,通气量100 ln/h。微生物菌肥制备优化工艺为:1000 kg牛粪+25 kg秸秆+7.5 kg菌液+2.5 kg水比例混合搅拌用塑料布覆盖,堆肥底径为145 cm,高为95 cm。混料初始含水率控制在60±1%,堆肥1~6周在升温和高温阶段每3 d翻堆1次,6~12周降温阶段每7 d翻堆1次。堆肥过程中含水量保持在60±5%。堆肥过程pH范围7.3~7.8之间,总氮含量先降后升,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水解氮含量亦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堆体表面向下40 cm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7.60 g/kg和15.60g/kg。制备菌肥可显着提高烟草种子“龙江911”发芽率(p<0.05)。堆肥过程中,肥堆优势细菌门从厚壁菌门(Firmicutes)向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演替,形成新微生物菌肥群落结构。嗜热球形脲芽胞杆菌在不同堆肥时期相对丰度均处于前50,但堆肥前期、中期、后期丰度呈现先降后增显着变化。说明了添加菌株对肥堆微生物群落演替的重要作用。而后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图确定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及绿弯菌门在微生物群落发展中的重要性。微生物菌肥382.5 kg/hm2+烟草专用肥375 kg/hm2混合施用能够显着改善土壤pH值至烟草生长最适范围,提高土壤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与蔗糖酶活性,同时对烟草的株高、茎围、叶面积、产量、氮和钾含量具有最佳促进效果。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烟草代谢产物积累。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对土壤总孔隙度(51.2±2.1%)、有效磷含量(25.26 mg/kg)、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提升效果均为各试验组中最佳。同时单施微生物菌肥1080 kg/hm2处理组烟草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烟草总氮/烟碱比值最优,烟草品吸质量得分最高。单施烟草专用肥会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而施用微生物菌肥或混合施用微生物菌肥和烟草专用肥有助于改善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但单施烟草专用肥与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理化性质的冗余分析表明:有效磷、有机碳、pH、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优化了牛粪-秸秆堆肥技术,配制出了高效微生物菌肥,提出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细菌多样性、提高东北地区烟草品质量和产量的微生物菌肥堆肥及施肥技术。
二、浅谈光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光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氨酯包膜尿素控释效果及生物碳对尿素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
1.3 聚氨酯包膜控释尿素简介 |
1.3.1 聚氨酯的简介 |
1.3.2 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控释机理 |
1.3.3 聚氨酯包膜尿素的生产设备及工艺 |
1.3.4 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应用前景 |
1.4 生物碳材料及其对尿素的吸附 |
1.4.1 尿素吸附材料的简介 |
1.4.2 造纸黑液的简介 |
1.4.3 生物碳的来源及应用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聚氨酯包膜尿素与聚氨酯膜材的制备 |
2.2.2 生物碳材料的制备 |
2.3 材料表征与测试 |
2.3.1 聚氨酯包膜尿素与聚氨酯膜材的表征 |
2.3.2 聚氨酯包膜尿素养分释放性能的分析 |
2.3.3 生物碳的表征 |
2.3.4 生物碳材料对尿素的吸附实验 |
2.3.5 大麦种子的育苗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聚氨酯包膜尿素控释效果与聚氨酯膜材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
3.1.1 聚氨酯包膜尿素和同配比聚氨酯膜材的光学照片 |
3.1.2 聚氨酯包膜与聚氨酯膜材的红外光谱分析 |
3.1.3 聚氨酯包膜与聚氨酯膜材的TGA测试结果 |
3.1.4 聚氨酯包膜尿素颗粒抗压强度测试结果 |
3.1.5 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包膜质量比测试结果 |
3.1.6 聚氨酯包膜尿素养分释放性能测试结果 |
3.1.7 聚氨酯膜材水蒸气透过性能测试结果 |
3.1.8 聚氨酯膜材接触角测试结果 |
3.1.9 聚氨酯膜材断裂伸长率测试结果 |
3.2 生物碳对尿素吸附的研究 |
3.2.1 生物碳的SEM表征结果 |
3.2.2 生物碳的比表面积分析 |
3.2.3 生物碳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4 生物碳的吸附容量比较 |
3.2.5 时间对生物碳吸附尿素的影响 |
3.2.6 温度和浓度对生物碳吸附尿素的影响 |
3.2.7 pH对生物碳吸附尿素的影响 |
3.2.8 Zeta电位分析 |
3.2.9 大麦种子发芽率的测试 |
4 讨论 |
4.1 聚氨酯包膜尿素控释效果与聚氨酯膜材性能关系的研究 |
4.2 生物碳对尿素吸附的研究 |
5 结论 |
5.1 聚氨酯包膜尿素控释效果与聚氨酯膜材性能关系的研究 |
5.2 生物碳对尿素吸附的研究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氮效率及其筛选评价方法 |
1.2.2 水稻氮高效品种基本特征 |
1.2.3 水稻稻米品质的评价 |
1.2.4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3.2 供试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2.3.3 供试品种(系)稻米品质的差异 |
2.3.4 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相互关系分析 |
2.4 讨论 |
2.4.1 关于江淮东部中熟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
2.4.2 关于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氮效率综合评价及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
3.3.2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
3.3.3 高产氮高效品种(系)筛选 |
3.3.4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
3.3.5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差异 |
3.4 讨论 |
3.4.1 关于水稻氮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
3.4.2 关于水稻产量与氮效率协同的途径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及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4.3.2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外观品质的差异 |
4.3.3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4.3.4 优质品种筛选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5.3.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差异 |
5.3.3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
5.3.4 顶三叶叶片形态的差异 |
5.3.5 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差异 |
5.3.6 群体生长速率的差异 |
5.3.7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6.3.2 器官含氮率的差异 |
6.3.3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
6.3.4 氮素分配的差异 |
6.3.5 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
6.3.6 氮素转移特性的差异 |
6.3.7 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灌浆结实期光合生理特征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7.3.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7.3.3 叶绿素含量缓降期的差异 |
7.3.4 剑叶光合作用的差异 |
7.3.5 剑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差异 |
7.3.6 相关性分析 |
7.4 讨论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花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征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供试品种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8.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
8.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
8.3.4 相关性分析 |
8.4 讨论 |
8.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
9.1.2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 |
9.1.3 江淮东部优质高产氮高效中熟粳稻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9.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
9.4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
附录: 供试品种(系)主要生育期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3)化肥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多源光谱检测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化肥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化学检测技术 |
1.3 光谱技术在肥料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多源光谱检测技术原理 |
2.1.1 可见/近红外光谱 |
2.1.2 高光谱成像 |
2.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
2.2 化肥样本采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样本准备 |
2.2.3 营养元素化学值检测 |
2.3 光谱预处理与特征选择 |
2.3.1 S-G平滑 |
2.3.2 标准正态变换 |
2.3.3 主成分分析 |
2.3.4 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采样法 |
2.4 光谱回归模型方法 |
2.4.1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4.2 极限学习机 |
2.4.3 支持向量机 |
2.5 模型评价 |
2.5.1 决定系数 |
2.5.2 均方根误差 |
2.5.3 剩余预测偏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形态下化肥养分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
3.1 引言 |
3.2 化肥粉末和压片样本的养分含量检测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可见/近红外光谱采集 |
3.2.3 粉末样品光谱定量分析 |
3.2.4 压片样本光谱定量分析 |
3.2.5 对比分析 |
3.3 化肥颗粒样本的养分含量检测 |
3.3.1 实验仪器 |
3.3.2 高光谱图像采集 |
3.3.3 光谱提取 |
3.3.4 回归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化肥养分含量检测 |
4.1 引言 |
4.2 LIBS光谱采集系统 |
4.3 LIBS多样本快速采集方案 |
4.3.1 方案设计目标 |
4.3.2 方案总体内容 |
4.3.3 软件界面和实际效果 |
4.4 LIBS光谱采集过程 |
4.5 LIBS光谱定量分析 |
4.5.1 原始谱线分析 |
4.5.2 主成分分析 |
4.5.3 回归模型建立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多源光谱化肥品质检测系统搭建 |
5.1 引言 |
5.2 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仪集成 |
5.3 多源光谱化肥品质分析软件设计 |
5.3.1 软件设计目标 |
5.3.2 软件总体方案 |
5.3.3 软件界面和实际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苹果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外源物质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
1.1.1 常用外源物质种类及特性 |
1.1.2 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
1.1.2.1 调节果树生长发育 |
1.1.2.2 增强抗逆性 |
1.1.2.3 提高品质和产量 |
1.2 外源物质调控根系生长及根构型研究进展 |
1.3 外源物质调控养分吸收利用研究进展 |
1.3.1 对氮、磷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2 对钙、镁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3 对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黄腐酸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2.2.2 水杨酸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2.2.3 壳聚糖对平邑甜茶幼苗和红富士苹果幼树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3.1 根系生长指标测定 |
2.3.2 苹果叶片养分测定 |
2.3.3 养分吸收速率测定 |
2.3.4 根系酶活性测定 |
2.3.5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3.6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4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苹果根系生长的影响 |
3.1.1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平邑甜茶幼苗侧根发生和根鲜重的影响 |
3.1.1.1 根施与喷施黄腐酸对平邑甜茶幼苗侧根发生和根鲜重的影响 |
3.1.1.2 根施与喷施水杨酸对平邑甜茶幼苗侧根发生和根鲜重的影响 |
3.1.1.3 根施壳聚糖对平邑甜茶幼苗侧根发生和根鲜重的影响 |
3.1.1.4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侧根发生影响的异同 |
3.1.2 壳聚糖对红富士苹果幼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
3.1.2.1 壳聚糖对红富士苹果幼树根系构型的影响 |
3.1.2.2 壳聚糖对红富士苹果幼树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3.2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苹果养分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1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1.1 根施与喷施黄腐酸对平邑甜茶根系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1.2 根施与喷施水杨酸对平邑甜茶根系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1.3 根施壳聚糖对平邑甜茶根系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1.4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磷吸收影响的异同 |
3.2.1.5 壳聚糖对苹果幼树根系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2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钾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2.1 根施与喷施黄腐酸对平邑甜茶根系钾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2.2 根施与喷施水杨酸对平邑甜茶根系钾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2.3 根施壳聚糖对平邑甜茶根系钾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2.4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钾吸收影响的异同 |
3.2.2.5 壳聚糖对苹果幼树根系钾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3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钙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3.1 根施与喷施黄腐酸对平邑甜茶根系钙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3.2 根施与喷施水杨酸对平邑甜茶根系钙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3.3 根施壳聚糖对平邑甜茶根系钙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3.4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钙吸收影响的异同 |
3.2.3.5 壳聚糖对苹果幼树根系钙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4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4.1 根施与喷施黄腐酸对平邑甜茶根系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4.2 根施与喷施水杨酸对平邑甜茶根系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4.3 根施壳聚糖对平邑甜茶根系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4.4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镁吸收影响的异同 |
3.2.4.5 壳聚糖对苹果幼树根系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5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5.1 根施与喷施黄腐酸对平邑甜茶根系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5.2 根施与喷施水杨酸对平邑甜茶根系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5.3 根施壳聚糖对平邑甜茶根系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5.4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铁吸收影响的异同 |
3.2.5.5 壳聚糖对苹果幼树根系铁吸收速率的影响 |
3.3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苹果养分吸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3.1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苹果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1.1 根施与喷施黄腐酸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1.2 根施与喷施水杨酸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1.3 根施壳聚糖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1.4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影响的异同 |
3.3.1.5 壳聚糖对苹果幼树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2 壳聚糖对红富士苹果根系吸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壳聚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1 根施与喷施黄腐酸对平邑甜茶幼苗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2 根施与喷施水杨酸对平邑甜茶幼苗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3 根施壳聚糖对平邑甜茶幼苗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4 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平邑甜茶幼苗养分含量影响的异同 |
3.4.5 壳聚糖对红富士苹果幼树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6 壳聚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施用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对苹果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影响苹果侧根发生机理的异同 |
4.3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影响苹果养分吸收机理的异同 |
4.3.1 黄腐酸、水杨酸及壳聚糖影响平邑甜茶幼苗养分吸收机理的异同 |
4.3.2 壳聚糖影响红富士苹果幼树养分吸收的机理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叶面施用γ-Fe2O3纳米颗粒对大豆生长促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铁元素对植物及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
1.1.2 我国土壤缺铁状况及农业铁肥使用现状 |
1.2 纳米材料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
1.2.1 纳米肥料研究进展 |
1.2.2 纳米氧化铁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 大豆营养价值及种植现状 |
1.3.1 大豆的食用以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
1.3.2 我国大豆种植现状 |
1.4 大豆根瘤的研究概况 |
1.4.1 生物固氮的研究 |
1.4.2 根瘤的形成与发育 |
1.4.3 铁元素对根瘤共生固氮的影响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浓度γ-Fe_2O_3 NPs对大豆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γ-Fe2O3 NPs的表征 |
2.3.2 不同浓度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苗期生物量的影响 |
2.3.3 不同浓度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4 不同浓度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2.3.5 不同浓度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铁元素含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粒径γ-Fe_2O_3 NPs对大豆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粒径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苗期生物量的影响 |
3.3.2 不同粒径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3 不同粒径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各部位蔗糖含量的影响 |
3.3.4 转录组数据的PCA分析 |
3.3.5 转录组数据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3.6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3.3.7 不同粒径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根瘤生长的影响 |
3.3.8 不同粒径γ-Fe_2O_3 NPs叶面施用后对大豆根系酰脲含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γ-Fe_2O_3 NPs对大豆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叶面施用γ-Fe_2O_3 NPs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4.3.2 叶面施用γ-Fe_2O_3 NPs对大豆籽粒中总糖含量的影响 |
4.3.3 叶面施用γ-Fe_2O_3 NPs对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3.4 叶面施用γ-Fe_2O_3 NPs对大豆籽粒中元素含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黄连连作障碍修复菌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综述 |
1.1 黄连的连作障碍问题 |
1.1.1 黄连概况 |
1.1.2 连作障碍与化感作用 |
1.1.3 连作障碍的处理措施 |
1.2 微生物菌剂 |
1.2.1 微生物菌剂的研究现状 |
1.2.2 微生物菌剂的种类 |
1.2.3 微生物菌剂的生产 |
1.3 微生物菌剂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1.3.1 链霉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1.3.2 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1.3.3 木霉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1.4 课题的提出 |
1.4.1 课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所需菌株 |
2.1.2 黄连根际土壤样品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抗生素 |
2.1.5 实验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2.1.6 仪器设备 |
2.1.7 主要工具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土壤样品处理 |
2.2.2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2.2.3 酚酸降菌的筛选 |
2.2.4 多种酚酸的降解能力测试 |
2.2.5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2.2.6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7 解磷能力测定 |
2.2.8 产IAA能力测定 |
2.2.9 抑菌能力测定 |
2.2.10 单因素实验 |
2.2.11 响应面优化设计 |
2.2.12 复合菌剂配比筛选 |
2.2.13 复合菌剂载体的选择 |
2.2.14 复合菌剂助剂的选择 |
2.2.15 复合菌剂助剂配比及用量的优化 |
2.2.16 复合菌剂保护剂的筛选 |
2.2.17 复合菌剂的质量指标检测 |
2.2.18 复合菌剂的模拟土壤测试 |
2.2.19 复合菌剂的田间试验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酚酸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
3.1.1 黄连根际土壤链霉菌的分离 |
3.1.2 酚酸降解菌的筛选 |
3.1.3 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3.1.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酚酸降解菌的生防功能分析 |
3.2.1 解磷能力分析 |
3.2.2 产IAA能力分析 |
3.2.3 抑菌能力分析 |
3.3 酚酸降解菌发酵条件优化及复合菌剂配比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响应面优化结果 |
3.3.3 复合菌剂菌种配比筛选结果 |
3.4 复合菌剂制备及其指标检测 |
3.4.1 复合菌剂载体的选择结果 |
3.4.2 复合菌剂助剂的选择结果 |
3.4.3 复合菌剂助剂用量的优化结果 |
3.4.4 复合菌剂保护剂的筛选结果 |
3.4.5 复合菌剂质量指标检测结果 |
3.5 复合菌剂的田间试验 |
3.5.1 复合菌剂的土壤模拟试验结果 |
3.5.2 复合菌剂对黄连幼苗的促生效果 |
3.5.3 复合菌剂对黄连土壤中酚酸的降解效果 |
第4章 讨论 |
4.1 酚酸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
4.2 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
4.3 微生物菌剂的应用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
1.2 纳米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合成 |
1.2.1 纳米材料的定义 |
1.2.2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2.3 纳米材料的合成 |
1.3 纳米材料作为植物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材料抑制植物真菌 |
1.3.2 纳米材料抑制植物细菌 |
1.3.3 纳米材料作为免疫激发子的研究现状及潜力 |
1.3.4 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分子免疫系统简介 |
1.4.2 常见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概述 |
1.5 光催化纳米材料在抑菌诱抗领域的研究 |
1.6 课题设计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章 G-C_3N_4纳米片的抑菌诱抗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g-C_3N_4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 |
2.1.2 模拟可见光照射处理 |
2.1.3 g-C_3N_4抗烟草野火菌试验方法 |
2.1.4 g-C_3N_4抑制辣椒疫霉试验方法 |
2.1.5 g-C_3N_4诱抗机制研究的试验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材料表征 |
2.2.2 g-C_3N_4纳米片抑制烟草野火菌活性及机制 |
2.2.3 g-C_3N_4纳米片抗辣椒疫霉菌机制研究 |
2.2.4 g-C_3N_4纳米片诱本氏烟抗病效果及其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2.3.1 g-C_3N_4纳米片抗烟草野火菌机制 |
2.3.2 g-C_3N_4纳米片抑制辣椒疫霉菌机制 |
2.3.3 g-C_3N_4纳米片诱导本氏烟抗病的机制 |
第三章 ZNONPS对 TMV的诱抗作用及初步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1.2 植物栽培及处理设置 |
3.1.3 TMV接种 |
3.1.4 直接抗病毒活性测定 |
3.1.5 保护作用 |
3.1.6 定量验证TMV含量 |
3.1.7 ELISA |
3.1.8 DAB染色 |
3.1.9 RNA提取和定量实时PCR |
3.1.10 对烟草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11 植物激素测定 |
3.1.12 植物解剖学观察 |
3.1.13 元素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材料和NP表征 |
3.2.2 纳米材料直接钝化TMV |
3.2.3 保护作用 |
3.2.4 抗氧化系统反应 |
3.2.5 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植物激素含量 |
3.2.6 植物生长反应 |
3.2.7 植物组织中Zn ONPs的吸收,转运和分布 |
3.3 小结 |
第四章 G-C_3N_4@ZNONPS的合成及抑菌诱抗增效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g-C_3N_4@ZnONPs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 |
4.1.2 g-C_3N_4@ZnONP和 g-C3N4 纳米片的光催化产生ROS性能比较 |
4.1.3 烟草野火菌菌株和培养条件 |
4.1.4 g-C_3N_4@ZnONPs的烟草野火菌体外光催化抑菌实验 |
4.1.5 烟草野火菌SEM观察细菌形态 |
4.1.6 烟草野火菌LIVE/DEAD试剂盒检测 |
4.1.7 g-C_3N_4@ZnONP对烟草野火病的治疗效果 |
4.1.8 烟草野火菌总RNA提取、m R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
4.1.9 转录组数据分析 |
4.1.10 辣椒疫霉菌株和培养条件 |
4.1.11 RNA提取、测序和数据分析 |
4.1.12 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和孢子囊形成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 |
4.1.13 菌丝和孢子囊的SEM观察 |
4.1.14 游动孢子数和发芽率统计 |
4.1.15 游动孢子的TEM观察 |
4.1.16 诱抗效果测定 |
4.1.17 转录组分析 |
4.1.18 蛋白质谱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g-C_3N_4@ZnONPs的表征及ROS检测 |
4.2.2 g-C_3N_4@ZnONPs抑制烟草野火菌的增效机制 |
4.2.3 g-C_3N_4@ZnONPs的抗辣椒疫霉增效机制 |
4.2.4 g-C_3N_4@ZnONPs的诱抗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获得授权的专利 |
博士期间所获奖项和荣誉 |
博士期间参与的社会工作贡献 |
(8)新型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化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1.2 缓释肥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
1.2.1 缓释肥的养分释放机理 |
1.2.2 缓释肥的类型 |
1.2.3 缓释肥的应用效果 |
1.3 有机肥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1 新型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机理及效果 |
1.3.2 风化煤的利用现状 |
1.4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理 |
1.4.1 新型微生物肥料的标准体系及作用机理 |
1.4.2 有益菌芽孢杆菌的应用现状 |
1.5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
1.6 肥料剂型的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的原料及配方筛选 |
2.1.1 试验材料及性质表征 |
2.1.2 试验设计与采样方法 |
2.2 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芽孢杆菌在番茄根系的定殖规律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方法 |
2.3 果树专用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养分淋溶及释放特点研究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设计 |
2.3.3 样品采集方法 |
2.4 果树专用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苹果树及苹果园土壤的影响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设计 |
2.4.3 样品采集方法 |
2.5 样品分析化验方法 |
2.5.1 芽孢杆菌的测定方法 |
2.5.2 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 |
2.5.3 植株生理和光合指标的测定方法 |
2.5.4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6 试验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的原料特征及配方筛选 |
3.1.1 活化腐植酸的特征 |
3.1.2 高分子缓释肥(PSF)的养分释放规律及结构特征 |
3.1.3 B153形态观察及分泌物检测 |
3.1.4 番茄专用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配方筛选 |
3.1.5 B153在原料中活性差异机理分析 |
3.1.5.1 PSF养分缓释保护有益菌活性 |
3.1.5.2 不同原料配方pH和电导率分析 |
3.1.6 果树专用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配方筛选 |
3.2 BCSF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B153的定殖规律 |
3.2.1 不同处理对盆栽番茄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盆栽番茄生理性状的影响 |
3.2.3 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番茄不同生长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4 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番茄不同生长期光合指标的影响 |
3.2.5 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3.2.6 施肥处理对盆栽番茄生理和光合指标的PCA主成分分析 |
3.2.7 芽孢杆菌B153在盆栽番茄根际土壤的定殖规律 |
3.2.8 芽孢杆菌对盆栽番茄促生机理分析 |
3.3 果树专用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研制及养分淋溶和释放效果研究 |
3.3.1 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的研制 |
3.3.2 不同处理淋洗液pH随淋洗孔隙体积的变化规律 |
3.3.3 不同处理淋洗液EC随淋洗孔隙体积的变化规律 |
3.3.4 不同处理淋洗液速效养分随淋洗孔隙体积的变化 |
3.3.5 不同处理淋洗液全氮含量随淋洗孔隙体积的变化 |
3.3.6 不同处理淋洗液钙和镁离子含量随淋洗孔隙体积的变化 |
3.3.7 不同处理淋洗液速效养分的PCA主成分分析 |
3.3.8 不同处理下淋洗后土壤pH和EC的变化 |
3.3.9 不同处理下淋洗后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 |
3.3.10 不同处理下淋洗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3.3.11 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点 |
3.4 果树专用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及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
3.4.1 苹果园土壤全年地温和气温变化规律 |
3.4.2 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在苹果园土壤中的有益菌活性变化 |
3.4.3 不同施肥处理下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
3.4.4 不同施肥处理苹果树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
3.4.5 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
3.5 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园土壤细菌区系的影响 |
3.5.1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OTU分布差异比较 |
3.5.2 不同处理对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对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 |
3.5.3.1 不同处理细菌群落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
3.5.3.2 不同施肥处理下细菌门水平差异 |
3.5.3.3 不同施肥处理苹果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
3.5.3.4 苹果园土壤细菌群落LEfSe分析 |
3.6 不同处理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6.1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OTU分布差异比较 |
3.6.2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3.6.3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β多样性的影响 |
3.6.3.1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
3.6.3.2 不同施肥处理下品果园土壤真菌门水平的柱状图 |
3.6.3.3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属水平下群落结构 |
3.6.3.4 苹果园土壤真菌群落LEfSe分析 |
3.7 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3.7.1 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细菌相互关系 |
3.7.2 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真菌相互关系 |
4.讨论 |
4.1 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原料及对有益菌活性的影响 |
4.1.1 活化的风化煤腐植酸性质特点及对有益菌的影响 |
4.1.2 高分子缓释肥的养分释放特点及对有益菌活性的影响 |
4.2 芽孢杆菌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促生机理 |
4.2.1 芽孢杆菌在番茄根系的定殖规律 |
4.2.2 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4.3 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土壤pH和酶活性的影响 |
4.3.1 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土壤pH的影响 |
4.3.2 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对淋溶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果树专用超大颗粒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在苹果树上的施用效果 |
4.4.1 新型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影响苹果树生长 |
4.4.2 新型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影响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区系 |
5 结论 |
6 主要创新点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专利情况 |
(9)石墨烯在农业中应用前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石墨烯在农业中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
1.1 推广应用石墨烯是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
1.2 推广应用石墨烯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2 石墨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2.1 石墨烯薄膜在农作物种植大棚中的应用 |
2.2 石墨烯薄膜在农作物烘干中的应用 |
2.3 石墨烯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4 石墨烯在肥料生产中的应用 |
3 石墨烯在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 石墨烯在农业中应用与推广的建议 |
(10)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肥料研究国内外概述 |
1.1.1 无机肥料 |
1.1.2 有机肥料 |
1.1.3 微生物菌肥 |
1.1.4 微生物菌株筛选 |
1.1.5 微生物菌肥作用机理 |
1.2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1 种植区土壤研究概述 |
1.2.2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
1.2.4 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的影响 |
1.3 烟草研究概述 |
1.3.1 烟草的种类与分布 |
1.3.2 烟草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
1.3.3 烟草的经济价值 |
1.4 微生物菌肥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1.4.1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
1.4.2 微生物菌肥在林业中的应用 |
1.4.3 微生物菌肥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 |
1.4.4 微生物菌肥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与扩繁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培养基 |
2.2 研究方法 |
2.2.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分离 |
2.2.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筛选 |
2.2.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鉴定 |
2.2.4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种类 |
2.3.2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制备 |
2.3.3 微生物菌肥菌株的扩繁工艺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及营养成分分析 |
3.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微生物菌肥的制备 |
3.2.2 温度、pH和含水量的测定 |
3.2.3 有机碳的测定 |
3.2.4 氮的测定 |
3.2.5 有效磷的测定 |
3.2.6 速效钾的测定 |
3.2.7 微生物菌肥品质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微生物菌肥的堆积条件 |
3.3.2 微生物菌肥养分分析 |
3.3.3 微生物菌肥品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微生物菌肥堆积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
4.2 研究方法 |
4.2.1 试验流程 |
4.2.2 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提取 |
4.2.3 基因扩增序列及高通量测序 |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微生物菌肥制肥过程中群落的OTU差异 |
4.3.2 物种分类分析 |
4.3.3 Beta多样性分析及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
4.3.4 微生物菌肥的群落网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1.3 主要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烟草农艺性状的测定 |
5.2.2 烟草品质的测定 |
5.2.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标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2 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
5.3.3 烟草品吸质量的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肥力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6.2.2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6.2.3 微生物菌肥处理后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6.2.4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序 |
6.2.5 结果与分析 |
6.2.6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6.2.7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8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2.9 微生物菌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浅谈光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氨酯包膜尿素控释效果及生物碳对尿素的吸附性能研究[D]. 李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D]. 刘秋员. 扬州大学, 2021
- [3]化肥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多源光谱检测方法研究和系统开发[D]. 沈坚钢. 浙江大学, 2021
- [4]三种外源调节物质对苹果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功能的影响[D]. 曹琪.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5]叶面施用γ-Fe2O3纳米颗粒对大豆生长促进机制的研究[D]. 张辰弛. 江南大学, 2021(01)
- [6]黄连连作障碍修复菌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周涛. 西南大学, 2021(01)
- [7]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D]. 蔡璘. 西南大学, 2021(01)
- [8]新型生物有机无机缓释肥的研制[D]. 王欣英.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9]石墨烯在农业中应用前景浅析[J]. 李海涛,沈健民,陈骏. 江苏农机化, 2020(05)
- [10]微生物菌肥对烟草品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 张煜.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