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数据访问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非对称数据访问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一、一种非对称数据接入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邵亚波,韩沛[1](2021)在《中国电信千兆宽带接入网用户带宽模型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EPON/GPON作为宽带接入网的主要接入方式,当用户带宽速率持续提升的情况下,接入带宽往往不能满足需求。从E/GPON向10G PON网络升级演进中,本文根据10G PON新建、10G PON与EPON/GPON共存两种组网模式下的用户带宽模型计算,得出10G PON网络在建设中的用户带宽和最佳用户数配置,以确定增加PON带宽或降低分光比达到千兆宽带接入网建设的最佳选择,为千兆宽带接入建设、快速部署10G PON网络提供参考。

闫新成,周娜,蒋志红[2](2021)在《未来网络可信通信技术》文中提出可信通信技术是网络5.0、6G等未来网络的核心技术方向,也是长期困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键安全问题。系统分析了未来网络新架构下的可信通信需求和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构造了一套可信通信技术体系,并阐述了可信通信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两种技术防御思路,并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曹进,陈李兰,马如慧,李晖,李凤华[3](2021)在《面向多类型终端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接入与切换认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新频段的关键技术研究成熟,网络能容纳各种频段类型的用户。为实现资源有效利用,针对差异化终端需要设计有针对性、定制化的安全防护机制。在统一网络架构下,针对普通终端、关键终端和Ka终端3种类型终端,分别提出3种接入认证机制。同时,为确保不同类型终端接入网络后仍可获得连续的网络服务,提出一种基于预切换的切换认证机制,为3类终端提供统一安全的切换服务。形式化验证工具Scyther以及非形式化安全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满足相关场景下的多种安全需求,同时与同类型方案进行对比,发现所提方案能实现安全和性能的有效平衡,满足多维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场景的终端接入与切换认证需求。

林佳祥[4](2021)在《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电网的现代化建设,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由于覆盖范围广、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了重点研究内容,当前的大容量、低延时业务对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速率与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实现高速率、低误码的通信为目标,本文研究了基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并采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开发平台对接收子系统进行了软硬件协同设计和实现。本文在低压宽带电力载波信道的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Middleton A类噪声模型进行随机脉冲噪声建模,并通过与自底向上法以及频域分析法的电力载波信道传递函数建模方法进行对比,选择采用M.Zimmermann与Klaus Dostert提出的自顶向下传递函数模型,结合噪声模型与传递函数模型建立了低压宽带电力载波通信信道,为后续仿真提供支撑。本文阐述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对电力载波通信中采用OFDM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的总体方案,对物理层框架、主要参数与帧结构进行了设计,并简要介绍了接收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针对起始位置偏移导致的接收星座图旋转与符号间干扰问题,本文结合延时自相关与本地序列互相关算法,提出了基于本地序列的二次相关算法,可以消除测度函数的峰值平台与“小尖峰”现象,使符号同步结果更加精确。针对收发端采样时钟不匹配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相位叠加的采样时钟同步算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准确度有3d B以上的增益。针对电力载波信道中的多径与噪声特性造成的通信误比特率过高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噪声聚类的镜像扩展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信道估计算法,相比传统LS(Least Square)算法在误比特率10-3处存在2.8d B左右的性能提升。在OFDM峰均功率比优化方面,本文提出哈达玛变换和迭代翻转部分传输序列相结合的方法,有效降低系统的峰均功率比。基于FPGA与DSP开发平台对提出的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接收端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了接收基带处理子系统,并通过功能仿真与上板调试对各个模块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接收端可以准确恢复出发送数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总体方案和关键算法的可行性,为后续产业化芯片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田立霞[5](2021)在《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交通系统作为用能大户,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高铁作为中长途运输中的主力军,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高铁用电构成中,牵引用电占比最大,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高铁运营部门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深度绿色交通,在保障牵引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研究,以优化高铁用能结构,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铁牵引负荷不同于生活、工业用电负荷,具有分布广、冲击性强、随机不稳定、功率大、时段特征显着、安全要求高等特征,大大地增加了新能源牵引供电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难度。在前期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高铁牵引负荷的特征、新能源发电出力特征及高铁沿线新能源分布情况等因素,在高铁沿线分段构建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使之与沿线大电网一同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在保障牵引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对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规划、容量配置以及后期运行调度展开研究,最后对高铁微电网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1)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方法研究安全是高铁运行的前提条件。牵引供电系统作为高铁运行的唯一动力来源,在高铁安全稳定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部分中,首先介绍了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高铁牵引供电风险分析和新能源发电并网影响的角度出发,确定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风险因子;然后,结合风险因子、高铁牵引供电和新能源发电相关技术条例,建立了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测评体系;最后,根据安全测评体系,提出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系数,为后续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及运行优化研究奠定基础。(2)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对比分析高铁牵引功率、新能源出力及储能系统的特征,确定新能源发电采用高铁新能源微电网AT所的方式并入牵引供电系统。其次,综合高铁牵引网络分布特性及沿线风光分布情况,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给出了“局部微电网、全国高铁微电网互联、区块链技术做监督、大电网做安全保障”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解决了传统微电网供电范围与高铁路网分布广的冲突。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间电能互传互济,有效平抑不稳定新能源带来的冲击,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高铁新能源微电网与沿线大电网相联,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可保障高铁牵引供电安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3)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研究首先,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将牵引供电安全作为微电网定容模型的约束条件之一,采用多目标均衡优化理论,建立以牵引供电安全系数最大、成本最低、碳排放最少为目标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通过有效整合高铁线可用空闲土地面积、风光分布情况及相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装机等资源,实现互联新能源微电网新能源装机及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其次,采用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IQGA)对模型求解,结果发现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具有较好的新能源消纳潜力。(4)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研究首先,以牵引供电安全、优先消纳新能源电力为指导,提出了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安全调度的基本原则;其次,根据牵引负荷特征,在牵引供电安全的约束下,对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源-网-车-储”多环节互动调节,采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以牵引供电安全系数最大、成本最低、碳排放最少为目标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可提高互联微电网各环节能量综合利用率、牵引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最后,采用IQGA对模型进行求解,发现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成本低于不互联模式。

邓哲[6](2021)在《区块链技术在配电网保护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配电网发展日新月异,相较于传统配电网,其拓扑结构和电源特性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给传统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为了适应新的故障特征,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切除故障,势必要依赖远方信息的交互。然而受制于配电网通信条件和建设成本的制约,又不能简单地移植高压输电网的纵联保护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构造适用于配电网的保护控制体系才是可行的思路。采用5G无线通信传输保护信息是一个颇具前景的方案,但是公网传输保护控制信息存在较大的网络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配电网保护控制体系,该体系结合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数据结构构造出一种分布式的控制架构,并利用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技术确保信息安全。该体系下,配电网的结构参数被记录在区块链中,各节点可以根据电气量量测数据和拓扑结构信息做出分合闸判断,从而实现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在网架结构发生变化时,系统实时更新区块数据,使其对配电网复杂多变的拓扑结构具有优良的适应性,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均能可靠稳定运行。在这种保护控制架构的基础上,本文进而对故障判别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研究。用于配电网的保护判据应当对配电网复杂多变的运行方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应当对配电网较差的同步条件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因此,本文选取了五种对同步误差不敏感的差动保护判据,并以传统的电流相量差动判据为基准,对比分析了各种判据的性能。分析过程中考虑了配电线路多分支、多电源的特点,对保护判据在双端线路和多端线路、环网闭环运行和开环带分布式电源运行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进行了比较,也考虑了故障类型(三相故障、两相故障)和电气量选择(全电气量、正序分量)对保护性能的影响。基于上述比较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的突变量有功功率差动判据,仿真结果表明,该判据对配电网复杂多变的拓扑结构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各种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下都能够准确辨别区内外故障,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吴昊天[7](2021)在《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在降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情况下,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是各国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将风能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电能涉及到了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包括风力机的设计、变频技术、电机电子技术和芯片控制技术等。现阶段,因风力发电具有很高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降低风电对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电力电子化的风电并网及相关系统的优化运行控制正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多端直流微电网系统和基于大容量储能技术的交流微电网系统是风电并网和风能利用的两种有效途径。本文围绕永磁直驱风机的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策略、永磁风机交流接入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永磁风机直流接入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策略改进本文基于“不可控整流器+Boost升压斩波电路+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的永磁风机拓扑结构,深入阐述了机侧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MPPT)原理和网侧的双闭环控制原理;针对机侧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提出了“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针对网侧主流的“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对控制算法的改进,提高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性能,达到以下三个交流并网的目标:1)减少电流谐波,提高动态响应速度;2)实现有功量与无功量的解耦,达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和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输出;3)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2)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本文基于含有风电、可调度分布式发电(柴油发电机)、储能系统和局部负荷的交流微电网,根据当前新的主流智能算法,提出一种新的高效的电力管理方法,并采用适当的预测技术来处理微电网中风能和电能消耗的不确定性。提出的能源管理优化目标旨在使微电网在燃料、运行和维护以及主电网电力进口方面的支出最小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电网对上游电网的能源输出。本文立足于交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研究,以最优运行成本为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启发式群优化算法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运行特性建立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等效数学模型,进而清晰地表述交流微电网的运行控制过程和各种模态的切换;其次,在建立各等效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再次,依据各分布式单元的特性列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此外,运用本文提出的混合启发式群优化算法,在约束条件下求解该交流微电网的目标函数,得出各分布式电源的具体出力和投切状态;最后,将本文提出的运行控制策略在一个具体案例上进行仿真,同时与传统PS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进行仿真分析。(3)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本文基于VSC换流站的控制策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VSC-HVDC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端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系统,包括永磁风机侧和两个交流侧;然后,基于三端直流并网系统提出了一种三层控制策略,包括系统级、换流站级和换流器阀级。对于风机侧的换流站控制,利用改进PR控制可以无静差跟踪的特点,将传统的定交流电压单环控制改造为“电压外环PR-电流内环解耦”的双闭环控制,解决了风机侧交流电压畸变时,VSC换流站对称性故障穿越的难题。(4)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本文立足于风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时直流微电网试验平台的优化运行,以微电网智能多代理技术和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储能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新的并网运行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六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模型,研究各端口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其次,以直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和故障穿越为控制目标,以微电网智能多代理技术和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储能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和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出力波动的有效控制和多端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保证了直流微电网内负荷的稳定供电和成本优化;最后,在“直流微电网试验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和故障运行研究,验证新的直流微电网并网优化控制策略和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是否可以有效地协调和控制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李瑭[8](2021)在《基于非二进制LDPC码的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再男[9](2021)在《柔性直流配电网线路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柔性直流配电网协调可再生能源和柔性负荷,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促进能源转型。受制于电力电子器件的低耐流能力,直流侧线路故障产生的短路电流会对电力电子器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直流系统发展趋势以及城市配电网的特点,构建了含多分支架空线路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模型。主要针对两换流器之间的联络线路故障提出保护方案,该联络线可以分为多分支线路和分支母线。针对多分支线路故障提出加速保护策略,该策略可以拆分两步骤。第一步强调速动性,提出了一种线路快速纵联保护方案,利用两侧线模电流突变量的极性辨识故障区域。直流断路器(Direct Current Circuit Breaker,DCCB)切除两换流器间整条线路,标志着第一步完成。第二步进入线路重合闸阶段,需要在永久性故障情况下,快速、准确地选择故障分支线路。第二步强调选择性,提出借助通信的双端量线路重合闸方案和仅使用本地信息的单端量线路重合闸方案。双端量线路重合闸方案从波形角度出发,利用线路两侧故障电流波形在时间轴的对称性差异构造保护判据。单端量线路重合闸方案利用两侧DCCB的分时合闸,将两端供电的线路拆分成两个互相独立的辐射网。单个辐射网利用故障电流暂态能量构造保护判据识别故障区域。分支母线故障可以等效为特殊线路故障,在比较进出母线的电流变化对称性和趋势极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非差动母线保护。所提出的母线保护方案在各种高阻值的直流母线故障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作为主保护和差动后备保护配合,以提高系统可靠性。为了更好地验证本文提出的相关线路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搭建了一个含多分支架空线的四端柔性直流配电网模型。经过大量仿真验证保护方案判断均正确。并考虑多种不同恶劣工况,其结果证明保护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

秦秋阳[10](2021)在《战术物联网中节点安全评估与接入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

二、一种非对称数据接入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非对称数据接入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信千兆宽带接入网用户带宽模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10G PON技术原理
    1.1 关键指标
    1.2 10G PON技术原理
2 10G PON演进策略
    2.1 10G PON演进策略
    2.2 10G PON演进方案
3 10G PON带宽计算
    3.1 10G PON网络带宽计算
    3.2 10G PON带宽覆盖用户数计算
    3.3 10G PON接口带宽计算
    3.4 用户接入带宽模型
4结束语

(2)未来网络可信通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未来网络可信通信需求和挑战
    1.1 网络可信通信需要适应新的业务模式
    1.2 未来网络需要在网络层构建可信通信技术
2 IP地址欺骗攻击分析
3 可信通信现有方案分析
4 可信通信的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
    4.1 技术体系和原则
    4.2 访问控制技术
    4.3 密码学验证技术
    4.4 技术对比分析
5 技术应用建议
6 结束语

(3)面向多类型终端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接入与切换认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模型
    2.1 系统模型
    2.2 威胁模型
3 多类型终端认证方案
    3.1 系统初始化阶段
        3.1.1 针对普通终端和关键终端的系统初始化阶段
        3.1.2 针对Ka终端的系统初始化阶段
    3.2 终端接入认证阶段
        3.2.1 普通终端接入认证过程
        3.2.2 关键终端接入认证过程
        3.2.3 Ka终端接入认证过程
    3.3 切换认证阶段
        3.3.1 预切换认证过程
        3.3.2 安全切换过程
4 安全性分析
    4.1 非形式化安全分析
        4.1.1 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
        4.1.2 完全前向、后向安全
        4.1.3 匿名性
        4.1.4 数据机密性
        4.1.5 抵挡重放攻击
        4.1.6 抵抗假冒、中间人攻击
    4.2 自动化验证工具:Scyther
5 性能分析
    5.1 带宽开销
    5.2 计算开销
6 结束语

(4)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电力载波通信研究现状
        1.2.2 国内电力载波通信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后续章节安排
第2章 低压宽带电力载波信道建模
    2.1 低压宽带电力载波的信道特性
        2.1.1 衰减特性
        2.1.2 噪声特性
        2.1.3 多径传播
        2.1.4 时变性
    2.2 信道建模
        2.2.1 噪声建模
        2.2.2 传递函数建模
        2.2.3 低压宽带电力载波信道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3.1 典型的OFDM通信系统框架
        3.1.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3.1.2 循环前缀与加窗
        3.1.3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3.1.4 OFDM在电力载波通信中的优势
    3.2 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1 系统物理层框架设计
        3.2.2 系统物理层主要参数
        3.2.3 通信帧结构
        3.2.4 接收子系统主要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4.1 符号同步算法设计
        4.1.1 符号同步偏差的影响
        4.1.2 符号同步算法
        4.1.3 仿真对比与分析
    4.2 采样时钟同步算法设计
        4.2.1 采样时钟偏移的影响
        4.2.2 采样时钟同步算法
        4.2.3 仿真对比与分析
    4.3 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4.3.1 电力载波信道的影响
        4.3.2 信道估计算法
        4.3.3 仿真对比与分析
    4.4 降峰均功率比算法设计
        4.4.1 OFDM峰均功率比统计方法
        4.4.2 降峰均功率比算法
        4.4.3 仿真对比与分析
    4.5 宽带电力载波系统整体仿真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接收样机实现方案
    5.1 样机整体框架
        5.1.1 收发系统联调及测试等效方案
        5.1.2 硬件平台简介
    5.2 基于FPGA的硬件逻辑设计
        5.2.1 A/D转换接口模块
        5.2.2 降抽样模块
        5.2.3 AGC模块
        5.2.4 帧检测模块
        5.2.5 符号同步模块
        5.2.6 SRIO发送模块
        5.2.7 FPGA资源占用情况
    5.3 基于DSP的软件设计
        5.3.1 SRIO接收模块
        5.3.2 采样时钟同步模块
        5.3.3 信道估计模块
        5.3.4 符号解调模块
        5.3.5 DSP存储资源占用情况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后续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5)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铁供电安全研究现状
        1.3.2 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现状
        1.3.3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定容研究现状
        1.3.4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调度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高铁供电理论
        2.1.1 高铁供电系统基本架构
        2.1.2 牵引供电原理
    2.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
        2.2.1 可行性及必要性
        2.2.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的特殊性
        2.2.3 重点研究内容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牵引供电安全理论
        2.3.2 定容优化理论
        2.3.3 调度优化理论
        2.3.4 多目标优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方法研究
    3.1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的重要性
    3.2 风险识别
        3.2.1 历史电力机车故障分析
        3.2.2 新能源发电并网的影响
        3.2.3 风险因子
    3.3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
        3.3.1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测评体系
        3.3.2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系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4.1 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的并入方式
        4.1.1 特征分析
        4.1.2 并入方式的选取
    4.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原则
    4.3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基本架构
    4.4 建立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核心技术
        4.4.1 能源互联网技术
        4.4.2 区块链技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研究
    5.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5.1.1 新能源发电预测
        5.1.2 牵引负荷预测
    5.2 “源-源-储”互动调节机制
    5.3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
        5.3.1 MOPEC模型框架
        5.3.2 目标函数
        5.3.3 约束条件
    5.4 基于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求解
        5.4.1 量子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4.2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4.3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流程
    5.5 算例仿真
        5.5.1 输入数据
        5.5.2 参数设置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研究
    6.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
        6.1.1 高铁“源-网-车-储”多环节互动机制
        6.1.2 情景分析
    6.2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
        6.2.1 目标函数
        6.2.2 约束条件
        6.2.3 模型求解
    6.3 算例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7.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7.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本理论
        7.2.1 模糊神经网络
        7.2.2 模糊神经网络原理
    7.3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7.3.1 模型的构建
        7.3.2 模型评价过程
    7.4 算例仿真
        7.4.1 数据预处理
        7.4.2 模型求解
        7.4.3 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果与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6)区块链技术在配电网保护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适用于新型配电网的保护原理
        1.2.2 配电网保护自动化和通信架构
        1.2.3 区块链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
    2.1 区块链涉及的密码学原理
        2.1.1 哈希算法
        2.1.2 非对称加密与数字签名
    2.2 链式数据结构
    2.3 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和共识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块链在配网保护控制中的应用
    3.1 配电网保护控制对区块链技术的的需求分析
        3.1.1 保护跳闸阶段对信息交互的需求
        3.1.2 供电恢复阶段对信息交互的需求
        3.1.3 配电网通信面临的挑战
    3.2 基于区块链的配电网保护控制系统
        3.2.1 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
        3.2.2 对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的适应性
        3.2.3 跳闸和故障恢复逻辑
        3.2.4 数据更新和共识机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电网差动保护判据比较研究
    4.1 新型配电网运行场景和故障特征分析
        4.1.1 配电线路模型
        4.1.2 电源特性分析
    4.2 弱同步条件下的差动保护判据
        4.2.1 电流幅值差动原理
        4.2.2 有功功率差动原理
        4.2.3 突变量原理
        4.2.4 正序分量判据
        4.2.5 小结
    4.3 不可量测分支对保护的影响
    4.4 仿真验证
        4.4.1 双端线路中的判据性能
        4.4.2 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4.4.3 分支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7)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永磁风机交流并网控制研究现状
        1.2.2 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1.2.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直流并网控制研究现状
        1.2.4 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技术研究
    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及相关工作原理
        2.1.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
        2.1.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风能最大功率跟踪(MPPT)原理
        2.1.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三相逆变原理
    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整流器控制及设计
        2.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机侧数学模型
        2.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2.2.3 本文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2.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逆变器控制及设计
        2.3.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数学模型
        2.3.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2.3.3 本文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2.4 系统仿真与分析
        2.4.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2.4.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技术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策略
    3.1 引言
    3.2 交流微电网系统框架及微电网等值模型
        3.2.1 交流微电网系统框架
        3.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等值模型
        3.2.3 储能系统等值模型
        3.2.4 柴油发电机模型
    3.3 交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策略
        3.3.1 目标函数的确定
        3.3.2 约束条件
        3.3.3 基于混合启发式的蚁群优化算法
    3.4 算例仿真与分析
        3.4.1 交流微电网参数
        3.4.2 启发式蚁群优化算法的仿真分析
        3.4.3 启发式蚁群优化算法与传统PS算法的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永磁风机的直流并网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永磁风机模型及水动力性能研究
        4.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模型
        4.2.2 永磁风电机组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4.3 并网VSC换流站建模与控制
        4.3.1 风电场并网VSC换流站模型
        4.3.2 VSC换流站控制策略
    4.4 基于VSC的永磁风力发电直流并网系统及控制
        4.4.1 系统构成
        4.4.2 直流并网系统控制策略
    4.5 系统仿真与分析
        4.5.1 仿真系统参数
        4.5.2 电网侧VSC换流站仿真及分析
        4.5.3 风机侧VSC换流站仿真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技术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
    5.1 引言
    5.2 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及各换流器控制
        5.2.1 风机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2 储能系统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3 光伏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4 交流并网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5 交流负载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6 直流负载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3 含永磁风机的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系统
        5.3.1 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的拓扑结构
        5.3.2 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
    5.4 系统仿真及实验
        5.4.1 仿真系统参数
        5.4.2 并网运行仿真(降压)
        5.4.3 并网运行仿真(全压)
        5.4.4 功率平滑控制仿真及实验
        5.4.5 削峰填谷控制实验
        5.4.6 系统故障穿越仿真及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9)柔性直流配电网线路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课题内容
2 柔性直流配电网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柔性直流配电网模型建立
    2.3 柔性直流配电网暂稳态特性分析
    2.4 线路保护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电流模量特征的直流配电线路纵联保护
    3.1 引言
    3.2 典型直流配电网测试模型及雷击模型
    3.3 线路故障电流(电压)特征差异分析
    3.4 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3.5 仿真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柔性直流配电网线路重合闸方案
    4.1 引言
    4.2 基于双端量线路重合闸新方案
    4.3 基于单端量线路重合闸新方案
    4.4 线路重合闸方案配合逻辑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进出母线电流波形的分支线母线保护
    5.1 引言
    5.2 母线故障特性分析
    5.3 线路故障电流特征差异分析
    5.4 母线保护方案
    5.5 仿真验证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一种非对称数据接入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信千兆宽带接入网用户带宽模型探讨[J]. 邵亚波,韩沛. 江苏通信, 2021(06)
  • [2]未来网络可信通信技术[J]. 闫新成,周娜,蒋志红. 中兴通讯技术, 2021(05)
  • [3]面向多类型终端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接入与切换认证机制研究[J]. 曹进,陈李兰,马如慧,李晖,李凤华.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1(03)
  • [4]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林佳祥. 浙江大学, 2021(01)
  • [5]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D]. 田立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区块链技术在配电网保护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邓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D]. 吴昊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8]基于非二进制LDPC码的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理论研究[D]. 李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9]柔性直流配电网线路保护研究[D]. 李再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10]战术物联网中节点安全评估与接入机制的研究[D]. 秦秋阳.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标签:;  ;  ;  ;  ;  

一种非对称数据访问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