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化的企业——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在因素及阶段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周闻益[1](2020)在《YLD信息技术外包公司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变化,研发、生产和服务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一种新型的产业随之产生,这就是服务外包,软件外包作为服务外包一种重要形式也应运而生,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而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或企业,特别是实力较强的国家或企业,开始专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与非专业领域软件业务外包出去,以降低成本与风险。近年来中国凭借其独特的地域、政策和专业人才的优势,依托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环境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软件外包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得到非常显着的增强和提升,在2018全球服务外包行业排名中处于第二位。虽然外包行业发展势力良好,但全球贸易局势持续紧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中小型软件外包企业因本身规模少,缺少核心竞争力,必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小软件外包企业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这需要软件外包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变化,而且不断调整公司的战略,进行相关战略转型与战略实施。本文对YLD信息技术外包公司(本文简称YLD)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YLD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明确YLD进行战略转型的行业背景和转型的迫切性,并通过分析公司的业务经营情况,所处的价值链位置,从企业内、外部环境角度,使用价值链、波特竞争力模型和SWOT等分析方法与工具对企业进行全面剖析,得出现阶段YLD竞争战略方案的选择是“集中-低成本-差异化”综合战略,最后根据战略转型目标,制定了战略的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YLD软件外包公司的战略,对YLD成长非常有帮助,也可以为其他软件外包企业提供相关的经验。
张振华[2](2020)在《“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家具又称木质家具或木制家具,是指主要零部件均采用木材、人造板等木制材料制成的家具。木家具产品设计属于工业设计范畴,必须面向用户立足生产,其设计定位由市场定位决定。家具企业需根据自身条件形成适合的市场定位,在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生成产品概念、指导产品设计。“互联网+”时代强大的信息渠道无疑为设计评价、定位与产品革新提供了便利,同时促使新的消费形态的形成,使得木家具制造业也遭遇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首先,新媒体的普及致使木家具消费者信息环境变化巨大,引起选购、评价和分享等消费行为决策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次,木家具行业传统的以材料导向的单纯制造业思维模式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第三,木家具产品生命周期日趋减少,引起产品策划时间的缩短和对策划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的创新成果,理解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从而优化产品研发方法,构建定位准确的产品、服务、传播及展示,以便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风险的有效控制,成为学界和木家具制造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互联网+”时代木家具行业、用户消费行为决策与产品开发设计方面的变化,旨在探索一种互联网思维下木家具的用户研究及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方法。在重新审视木家具设计与制作的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了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以便指导木家具企业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传播效果。通过文本数据挖掘法分析消费端的直接数据,包括用户的分布、偏好和产品的反馈,从而实时准确地获取商业竞争情报。及时地实现对用户的识别、洞察和服务,进而将动态的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概念,指导木家具产品的概念设计。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文献研究结果提示:互联网及网络媒体的普及使消费者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变,由信息单向、不对称和不充分传播转换到信息双向、对称和透明化传播的环境,在引发传播领域重大变革的同时引起木家具消费行为、设计、商业和制造领域的一系列变革。木家具行业线上购物、线上线下一体化和购物社交化等新的消费形态层出不穷。以材料导向的单纯制造业思维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木家具行业协同制造水平、设计创新和模块化零部件平台的建立。木家具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使得网络渠道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网络口碑作为一种重要的口碑和评价形式反映了木家具的价值,同时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分众性和海量数据特性,对消费决策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网络口碑的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以及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方法。(2)木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关于木家具网络口碑接收者的信任方面,家具消费者感知风险对网络口碑接收者信任的影响最大(标准回归系数0.528),家具产品的网络口碑数量对接收者信任的影响次之(0.438)。对于家具消费者行为影响方面,家具消费者信任对家具产品/服务的购买(0.441)和相关网络口碑再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大(0.468),家具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0.213)和再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次之(0.278)。传播者关系强度和专业知识对感知风险的影响力分别为0.299和0.246。综合判断,感知风险、网络口碑的数量对普通家具消费者的信任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信任的中介作用对家具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再次传播网络口碑的行为意愿起着重要作用。信任是影响木家具消费行为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感知风险也可以直接影响行为意愿。(3)提出“互联网+”时代木家具在网络口碑审视下的用户需求挖掘与分析方法:当今市场对家具的需求融合了产品和服务,即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互联网平台中搜集有关木家具产品和服务的真实网络口碑信息,并从产品造型、颜色、功能、材质、做工、价格、物流、安装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深入分析。构建基于网络口碑的木家具顾客满意度测量方法,采集关键产品质量特性的绩效表现,识别出高度影响满意度的木家具产品特征和服务过程。从而发现目前产品的优势,劣势以及用户的需求的重要程度的差异,为帮助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木家具的产品改进和创新设计做好准备。得出实木家具产品特征的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2.86%)、做工(11.29%)、用料(10.84%)、物流(10.61%)、售后(8.91%)、货物完好(8.35%)、环保(8.33%)、价格(7.72%)、功能(6.47%)、安装(4.62%);板木家具产品特征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4.18%)、做工(11.31%)、用料(10.14%)、物流(10.08%)、售后(8.90%)、功能(7.96%)、安装(7.53%)、环保(7.23%)、价格(7.12%)、货物完好(5.55%);板式家具产品特征相对权重排序:外形款式(25.02%)、售后(13.45%)、做工(9.55%)、物流(9.35%)、安装(8.45%)、用料(8.38%)、价格(6.95%)、环保(6.53%)、货物完好(6.50%)、功能(5.81%)。(4)建立了基于网络口碑与质量功能展开的木家具设计目标定位模型,以客厅木家具为例在基于网络口碑的用户需求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用户价值诉求与产品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科学有效的木家具设计规划方案,并通过优化设计与消费者评价验证了产品策划的效果,可以较好地指导木家具产品的开发设计。得出客厅木茶几的设计规划目标中相对权重前12位为:实木(8.19%)、产品与包装完好(6.48%)、颜色好看(5.8%)、高端大气上档次(5.54%)、收纳空间(5.31%)、没有异味(5.12%)、搭配协调(4.96%)、做工精致(4.67%)、客服态度好(4.53%)、物流快(4.47%)、性价比高(3.74%)、全实木(3.48%)。设计技术要素的重要度排序前12位为:表面处理(130.70)、材料构成(123.47)、表面纹理(110.32)、外形线条(100.93)、产品结构(88.51)、色彩构成(63.34)、外形尺寸(57.42)、物流服务承诺(56.89)、加工精度(38.98)、封闭质量(32.73)、产品成本(30.03)、定价策略(24.66)。本文阐明了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行为决策影响机制与相应的产品设计策划创新方法,使木家具的设计目标的形成更为科学、清晰,提高设计的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针对之前基于用户的家具设计评价和定位理论的一些问题,例如多是通过主动的问卷调查,缺乏对用户无干预观察的客观的定量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从而丰富了家具设计理论。本研究成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口碑这个海量的线上用户端数据,帮助家具企业从传统的事后检验产品质量转变为在产品设计时检查内在质量。促使企业与用户的有效互动,推进企业更科学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更好地指导木家具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完美匹配。
成彦[3](2020)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风险防范研究 ——以N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竞争,纷纷呈现多元化及规模化发展态势,然而众多分子机构导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弊端尽显。财务核算量大、人力成本高、会计信息失真等等问题的出现说明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大型集团企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是解题思路,财务共享服务逐渐出现在国内企业的视野。2005年中兴通讯积极创新,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成为我国首家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对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转型升级,并引领了国内FSSC的建设潮流,得到财政部门重视。然而,由于财务共享服务的特性,实施过程必定会对企业组织结构、流程设计、信息系统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变革,变革过程涉及范围广且难度较大,导致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风险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N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防范的研究思路对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首先从财务共享服务理论和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对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含义进行界定,然后选择适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对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进行风险识别,并分析其风险后果;以识别出来的30类风险因子和5类风险后果为基础设计问卷调查,以调研结果对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因素进行重要度排序,筛选出其中关键的风险因素与后果并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对不同风险与不同后果进行相关度分析;最后依据风险分析结果,借鉴中兴通讯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管理经验,对六大类风险分别提出防控对策,以此为N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运营提供风险管理支撑,并对N集团未来的会计信息化规划提供指导,同时为其他尚未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提供风险防范的经验。
肖琳[4](2019)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大力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企业在经济实践中也寻求协同合作,以控制成本和快速高效的方式开展创新活动,追求技术领先。协同创新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向全国蔓延壮大。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创新,创新的成果以知识为载体不断变革和传播。协同创新主体围绕知识开展交流与共享活动来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通过互补性知识交流活动加速创新正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即知识互动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研究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有强烈的实践需求。它对于丰富协同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都有重要理论意义;它对于分析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知识互动管理机制以指导企业的知识互动实践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展开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对企业协同创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研究聚焦于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问题,并根据这一研究主题提出了五个具体研究问题:1)企业协同创新的具体过程都有哪些知识互动的表现?2)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以及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影响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关键因素?4)这些影响因素在企业协同创新知识互动的长期演化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和促进知识互动的启示?5)围绕影响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关键因素和演化规律,设计哪些相对应的机制措施,以促进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互动?为了回答这五个问题,本文开展了围绕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具体过程是:在第2章中梳理协同创新和知识互动的相关研究综述,从中得出本研究的理论渊源与依据;在第3章中紧密结合我国协同创新过程的知识互动行为进行分析,阐释其中知识互动的过程与特性;依据特性分析的内容,在第4章中整理和提出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的假设;第5章开展实证研究工作,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研究的假设,步骤包括提炼相关构念、设计和修正量表、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问卷调查、讨论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中介效应检验和影响路径系数的计算等工作。最后依据检验结果得到假设的结论,对结论进行说明。在第6章对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行为开展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目的是为了得到知识互动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通过其中的主导反馈环和灵敏度参数变化的仿真得到了不同参数变化的影响差异。并以此做出对应的政策分析。论文在第7章进行了机制构建工作,是以前两章静态实证研究和动态仿真分析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础,开展企业知识互动的博弈分析,目的是通过博弈各方的得失得到机制设计的理论支持,步骤是对占优均衡策略探讨和动态复制方程的分析得到演化博弈的结论,以此探讨促进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机制,提出多个方面的机制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机制的合理性;最后也针对管理部门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通过上述定性、定量和仿真方法的研究,本文得到解答上述五个问题的结论。这些结论主要内容如下:1)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且有序递进变化。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协同创新的框架模型,详细探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并划分为构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讨论每个阶段对应的知识互动表现形式的不同。构建阶段的知识互动体现在知识搜寻与知识匹配;发展阶段的知识互动体现为知识共享和整合;成熟阶段的知识互动表现为知识创新与应用。知识互动的内容是为协同创新服务的。依据协同创新每个阶段的目标,知识互动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且随着协同创新过程呈现有序递进的演化关系。2)企业协同创新的知识互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知识搜寻和匹配过程中注重知识互补性和战略一致性。在创新组织构建阶段,协同创新的盟主企业主要依照知识互补性和企业战略一致性评估合作对方,预估对方企业对创新目标的贡献度和重要性,以此判断对方企业是否合适加入到协同创新组织中。因此,这一阶段知识交流的主要前提是寻找互补性知识,目标是达成统一的协同创新战略。企业知识交流与共享过程高效运行依赖于参与双方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即知识发送企业的知识输出能力和知识接受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企业协同创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达成企业间的知识协同、资源协同等。因此围绕企业间的知识互动行为是开展知识的共享和整合。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缺少哪些知识、对方需要什么知识、如何更有效地将知识传送给对方、如何将对方传递的知识有效地吸收和消化、并与自身知识进行整合等,只有做到创新组织内成员间的知识互相共享与整合,才能实现知识的协同。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关键是知识结合企业实践进行内化增值。知识创新才是知识互动的目的。在知识共享基础上,将整合的知识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升华,才能形成新的独有知识。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当然,创新的知识只有投入应用才会产生创新绩效,但知识的应用还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3)从特性分析中理出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收益预期、文化相容性、信任程度、知识输出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信息化平台。讨论这6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影响路径假设。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数据检验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工作。实证研究的结果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的显着性。结果表明收益预期对知识互动存在重要影响;文化相容性对知识匹配存在影响,但对知识搜寻影响不大;信任程度对知识搜寻和匹配都存在影响;知识输出能力对知识共享存在很大影响,但对知识应用没有太大直接作用;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的影响系数都很大,决定了知识互动的效率和质量;创新信息化平台因素对知识互动存在影响,但系数相对较小。4)本研究的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和结果分析表明了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及存在的差异,揭示了知识互动系统的一些长期演化的规律。(1)知识接受企业学习效率比知识输出企业获得创新知识的效率要高。输出企业将自身知识过快投入到知识共享活动中,容易造成过早散失知识优势。企业过分专注协同创新会造成自身自主创新绩效降低。(2)收益预期指标对整个协同创新活动都存在强大的刺激效应。从长期演变规律看,收益预期能大幅提高知识创新效率。(3)知识输出能力降低会严重影响企业投入的共享知识量,降低协同创新的知识基础水平。相反的,提高知识接受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有利于缩短创新组织的知识交互的时间,对创新组织的平均知识水平增长高度正相关。(4)信任对整个创新反馈环都起到一定的良性影响。维护和增强信任度,会促使共享和创新的知识量良性增长。5)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演化博弈分析说明了企业会采取何种占优均衡策略受到企业参与知识交互活动可获得的总收益和投入的总成本影响。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分配与激励制度是提高知识互动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对企业间关系水平系数的分析说明制定高效的信任机制可以提高各利益主体的知识互动的积极性和互动效率。设计符合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协调机制将极大提高知识互动的效率与效果。建立有效学习机制来提高参与企业的知识输出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减少知识互动的成本,促使知识互动顺利开展。本文依据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开展对应的机制设计,不同的子机制共同构成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的整体。其中激励机制、学习机制、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是互为补充,共同保障知识互动整体有序有效开展。为了验证本文设计的机制合理性,采用金龙客车协同创新的案例来说明。通过分析案例中影响知识互动的几个要素,佐证了机制中提出建议的可行性。并在机制设计基础上,从企业组织和政府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促进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学术贡献在于:1)对知识互动的细化和分析使得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代理人对知识有更好地能动掌控,为知识互动提供了可具体操作的依据,有利于对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运用,为学术界其他研究者进行企业协同创新知识互动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研究从知识互动的有序形态递进变化的视角分析其演进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构建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丰富和扩充了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也是为知识管理的理论添砖加瓦。3)研究采用静态数据实证研究和动态仿真分析相结合、演化博弈提供理论支持,三种手段互为补充,更有效和全面地观察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长期动态的演化规律,为机制设计提供了依据,使得整个研究将更具科学性与有效性。本研究虽然解答了预期的问题,但研究中还存在不足,如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有待扩充和完善、实证研究存在地域覆盖局限性等,改进这些不足之处和开展案例研究及知识互动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等都是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
童晓莉[5](2019)在《闭环管理对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税源规模和总量持续扩大,纳税人户数呈井喷式增长,尤其是全面推开营改增后,税源的流动性、复杂性、隐蔽性不断增强。同时,中央提出的简政放权改革推动了税务审批权限持续下放,在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的办事效率、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的同时,税务部门执法风险变得越来越大,传统重事前审批、轻后续管理的征管模式面临着资源有限、效率较低以及能力不足“三大危机”,暴露出了当前基层税收征管工作中出现的职责不细、流程不优、衔接不畅、信息不通等问题,以及全面改革和发展下,税务部门“放不下、管不住、服不好”的新问题也时有发生。为解决当前税收征管工作中出现的危机和难题,保障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对闭环管理内涵及相关理论的介绍,在分析了当前税收征管现状及闭环管理在税收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后,以国家税务总局孝感市税务局闭环管理项目为例,结合笔者在税务部门和闭环项目中的亲身经历,详细介绍了闭环管理在全市税务系统的具体应用方式,即通过标准制定、任务执行、结果反馈、效果评价、持续改进的闭环工作流程,实现纳税人、办税服务大厅、税源管理部门、管理机关以及第三方机构等五个部门的闭环式良性互动。本文还分析了闭环管理智能化平台(以下简称“闭环平台”)的核心模块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方面表现出的工作机制更加优化、管理方式更加科学、数据应用更加广泛、风险防范更加及时、队伍建设更加夯实等效力。分析进一步表明,孝感市税务局通过实行闭环管理项目,有效实现了前台与后台的无缝对接、工作推送与工作落实的相互衔接、内部管理与外部评价的互动链接。同时,本文基于以上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税收征管理念及国内闭环管理应用经验,结合孝感市税务局闭环管理三年的实践运用,肯定了闭环管理理念在税务工作中发挥了不断循环改进、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向前发展的作用,在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方面的能力很可观,潜力也很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以及征管体制改革下税收闭环管理的改进建议。
蒋灵钰[6](2019)在《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优化研究 ——以Y公司为例》文中认为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时代背景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大数据思维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中,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署发布的11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第三章第十六条说明,“内部审计的实施程序,应当依照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和本单位的相关规定执行”。内部审计流程的选择可以在法律规章制度下,灵活结合当前审计实施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对内部审计来说,传统的内部审计流程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需求,内部审计流程应该深入融合大数据挖掘和数据价值利用,贴合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进行优化。将数据先行的思维模式融入内部审计流程,系统地对传统内部审计流程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内部审计更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发挥内部审计长期效益作用,更好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对内部审计流程,结合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趋势,对传统内部审计流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对内部审计流程优化提出思考和展望。文章主要利用流程优化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对传统内部审计流程进行按照优化步骤进行诊断、优化、案例分析研究,最终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图。首先,对传统内部审计流程进行梳理以及内部审计流程进行影响分析;其次,主要利用内部审计关键流程优化、ESIA分析法和ECRS分析法,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图;再考虑大数据环境下组织结构优化,增强优化流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最后,结合Y公司内部审计流程案例,对该传统内部审计流程以及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的应用过程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评估该项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价值作用。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使用价值链理论,按照价值链分析的四个步骤,对内部审计流程进行价值链分析对审计流程内部进行价值链分析;二是综合使用多种流程优化方法,注重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思维模式的优化,得出具有实用性的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并且增设大数据处理中心,不是简单对内部审计流程中使用的技术方法优化;三是以案例分析方式进行评价,使优化结果更加清晰明了,通过Y公司具体案例为实务中内部审计流程优化应用提供思路。
钱殷霞[7](2017)在《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自90年代后我国进入深化改革的时期,中小企业这一群体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小企业的特点是现存数量多且在经营管理方面十分弹性,凭借这个特点,许多能力强的求职人员纷纷加入其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信息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信息化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其重要性不可小觑;企业要想实现现代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等都需要它的加持。因此,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结合我国现有的经济现状,想要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首先需要考虑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考虑国内庞大的中小企业数量,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的一个可行方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以管理会计相关理论、IaaS模式为研究基础,基于调查和文献阅读了解了当前企业管理会计信息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将云计算这一新兴互联网技术引入到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中,提出了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这一课题。当前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变革不仅仅是财务信息由人工处理到软件应用的变化,更是以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带来的财务信息协同、共享的转化。云计算拥有的优异计算性能及齐全的财务办公应用,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集成并提供现成的技术和服务,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本文以某水务公司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该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未能跟上公司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本研究将云计算这一新兴的技术手段引入到该水务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当中,以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本文还对建设云计算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目标和原则,以及在选择云计算架构服务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构建了水务企业公司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研究表明,与云计算完美结合的会计信息化业务流程为水务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丛挺[8](2014)在《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与传播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的迅速发展对出版产业的影响日益显着,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外出版业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出版产业与企业的创新发展。然而,相比于欧美出版企业的创新发展水平,我国出版企业的数字化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学者针对出版企业的创新管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描述性分析和主观策略分析等定性研究,借助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的实证研究仍然不多。本文基于组织创新采纳、产业融合与出版产品经济特性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从组织创新采纳的过程研究范式与因素研究范式,对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过程中的关键阶段——采纳动机、决策、实施与管理,以及采纳绩效影响因素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创新发展的困境及其成因,然后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本研究发现,我国出版企业在新媒体业务上的整体收益较为有限,其中不同规模与组织类型的出版企业在新媒体技术采纳绩效上存在显着差异。企业技术采纳的主要动机是开拓新产品市场,但不同采纳动机的出版企业在采纳绩效上不存在显着差异。采纳决策方面,阻碍出版企业采纳新媒体技术最主要的问题是创新风险过高、创新人才缺乏和创新资金不足,企业技术采纳最主要的方式则是技术外包。采纳管理与实施方面,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存在组织学习效应,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企业资金投入在不同显着性水平上对新媒体技术采纳绩效存在显着影响;出版企业管理创新绩效与新媒体技术采纳绩效存在较低的相关性。关于采纳绩效影响因素方面,组织内部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要高于外部因素,新媒体产品需求状况是最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而管理者支持与资源优势则是最重要的内部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创新发展面临困境的关键在于出版企业双重自生能力的缺失,而要实现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出版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在政府层面,应着力健全现代出版市场体系,消除市场机制运转所存在的相应障碍,同时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在企业层面,应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意识和能力,从用户视角合理定位发展战略,对外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对内调整新媒体管理方式。本研究结论有助于推进我国出版企业的数字化创新与转型升级,同时拓展并深化组织创新采纳研究的理论空间。
宁方伟[9](2014)在《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决策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进步水平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是以高新技术创业为基础的。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强烈的创业动机和专业化技术,不仅为孵化新兴产业、激活区域经济提供重要的基础,成为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且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综合实力的基本力量。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以物质资源的消耗为主转移到基于高新技术与知识的竞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宏观经济的运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风险比一般企业要大,如不能及时辨识与规避风险、建立健全的创业机制体系,则将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失败。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进行了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风险识别、规避与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价,投资决策、孵化器选择,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模式选择及机制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案例分析。经过上述研究工作,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是:①知识经济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的根本;②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发展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组织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及法律风险,通过风险评价,企业可以了解信息化管理的客观情况,找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根据企业的状况,找到管理重点,有目的地进行信息化管理;③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面临着成本的不可逆性与极大的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从企业竞争与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在进行创业投资决策时必然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④在充分考虑企业孵化器的职能和其经营活动的特点的基础上,为了全面反映企业孵化器的孵化经营能力,应充分考虑企业孵化器所提供的资源以及企业孵化器对其所孵化企业的支持参与程度;⑤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模式的选择对其成长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创业是为利用机会以独特的方式对资源进行组合,从而创造价值的过程。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可以理解为创业家面对技术多变及市场不确定性等挑战时,超越自身资源限制,创造和实现市场机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过程。在创业过程中,创业家整合资源创造和把握机会。只有按照创业机制配置和整合资源,高新技术企业才能顺利实现创业各阶段的平稳过渡。本论文研究工作及其结论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①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价模型,通过信息化管理,管理者能较快地提高其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②建立了投资决策期权博弈模型,根据模型的参数不同和投资初始时机的不同,两个企业之间可能存在领先、追随和共谋同时投资策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策略;③基于信息熵与TOPSIS方法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选择模型,从而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孵化器选择的混合多属性决策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颜习煌[10](2012)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高新区企业为例》文中认为现代化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力军。现代企业管理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决定企业的竞争和生存的能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衡量一个企业先进与否可以先看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关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方法很多,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很多。传统上对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方法,存在两个不足的地方:一是指标体系非常复杂,二是评价的工具方法也很陈旧。计算数据庞大而且往往因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很难保证结果的客观性。本研究正式是从这点出发,力求找到一个简单和更合理实用的评价方法。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函数模拟功能,在各学科的研究中被利用得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从信息化水平入手,选取合肥市高新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评价其信息化水平。在研究中利用流行的BP三层神经网络方法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本研究将传统的指标体系简化到二级共十二个指标,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数据收集更简单有效,然后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网络的设计,首先对20个学习样本进行训练,结果与实际误差控制在0.01到0.1之间,接着将30个测试样本数据导入训练好的网络中进行测试,最终得到评价结果。研究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开头介绍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概括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思路。首先从信息化的定义入手,然后整理出国内外关于信息化水平评价方面的相关文献,尤其是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综合出全文的内容体系,从整体上为全文的铺开提出了纲要性的东西。第二,对人工神工网络进行了简介,包括概念、来源和发展进程等。重点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应用和特性。以简单的三层前向反馈网络(BP网络)为重点,讲述了不同的网络算法函数和运算过程。再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指出利用BP网络方法在评价中的优势和劣势。第三,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发掘,系统阐述了指标选取的三原则:全面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通过研究常见的指标体系,指出其在实际中的不足,提出自己的一套实际可行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每一项赋予一定权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用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借此得到用于研究的可靠和完整的数据。第四,本文的关键部分,从对合肥市高新区的简介入手,逐步过渡到对高新区部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工作。根据设计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每个指标收集相关的数据。选定出20家代表性企业的数据作为网络学习训练的样本,得出BP网络评价切实可行的结论。余下30家企业数据作为最终的测试样本,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测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五,结论和展望。对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概括和分析,指出研究中不足的地方,并计划将来的具体工作,对需要改进和补充的地方进行了说明。
二、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化的企业——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在因素及阶段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化的企业——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在因素及阶段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YLD信息技术外包公司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战略的研究 |
1.3.2 软件外包研究 |
1.3.3 软件外包企业战略转型的分析 |
1.4 研究的方法、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YLD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技术发展分析 |
2.2.1 软件外包介绍 |
2.2.2 软件外包行业国外发展现状 |
2.2.3 软件外包行业国内发展现状 |
2.2.4 软件外包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
2.3 行业分析 |
2.3.1 行业现状 |
2.3.2 产业链分析 |
2.3.3 行业集中度分析 |
2.4 市场分析 |
2.4.1 市场概述 |
2.4.2 市场总量分析 |
2.4.3 市场细分 |
2.5 竞争分析 |
2.5.1 行业内竞争 |
2.5.2 新的进入者的威胁 |
2.5.3 供应商的威胁 |
2.5.4 替代品的威胁 |
2.5.5 购买者的威胁 |
2.5.6 竞争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YLD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现状分析 |
3.1.1 经营状况 |
3.1.2 组织及人力资源 |
3.1.3 产品研发情况 |
3.1.4 运营管理 |
3.1.5 公司品牌 |
3.1.6 信息管理系统 |
3.2 公司价值链分析 |
3.2.1 支撑体系 |
3.2.2 产品研发 |
3.2.3 销售与推广 |
3.2.4 客户服务 |
3.3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分析 |
3.3.1 YLD核心能力的构成 |
3.3.2 核心能力分析及结论 |
3.3.3 核心能力的发展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LD战略选择 |
4.1 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会 |
4.1.4 威胁 |
4.1.5 SWOT分析结论 |
4.2 YLD愿景与使命 |
4.3 公司战略目标 |
4.3.1 YLD营收与利润目标 |
4.3.2 YLD组织运作目标 |
4.3.3 YLD经营方向 |
4.4 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4.4.1 YLD竞争战略的组合 |
4.4.2 选择组合竞争战略的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LD战略的实施策略 |
5.1 YLD战略的实施方向 |
5.1.1 人力成本控制 |
5.1.2 多方位实施差异化 |
5.1.3 与上游建立合作伙伴联盟关系 |
5.1.4 合并国内外垂直领域的外包公司 |
5.1.5 构建高效运作组织 |
5.1.6 系统性进行品牌建设与管理 |
5.2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
5.2.1 YLD的组织结构及其优化 |
5.2.2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优化 |
5.3 研发策略 |
5.3.1 打造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
5.3.2 开发云平台型产品与服务 |
5.4 营销管理策略 |
5.4.1 服务产品策略 |
5.4.2 价格策略 |
5.4.3 人员策略 |
5.4.4 过程策略 |
5.4.5 有形展示策略 |
5.4.6 推广策略 |
5.5 客户服务与管理策略 |
5.5.1 客户价值贡献管理 |
5.5.2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
5.5.3 客户管理关键要素 |
5.6 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
5.6.1 YLD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 |
5.6.2 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现层 |
5.6.3 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层 |
5.6.4 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层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目的 |
1.2.2 研究的实践目的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的影响因素 |
1.3.2 木家具开发设计前期研究与设计策划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消费行为分析 |
2.1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行业的变化及对消费行为方式的影响 |
2.1.1 木家具行业传统制造业思维的局限 |
2.1.2 “互联网+”时代木家具制造业的变化 |
2.1.3 木家具制造业的新模式及对消费方式的影响 |
2.2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的消费行为及决策影响因素 |
2.2.1 木家具用户信息环境变化及消费心理特点 |
2.2.2 互联网环境下的木家具用户决策的影响因素 |
2.2.3 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对企业产品开发的影响 |
2.3 新消费背景下木家具开发设计的新模式 |
2.3.1 木家具设计前期研究与产品创新设计 |
2.3.2 木家具准设计的概念及需求分析向设计依据的转化 |
2.3.3 木家具设计问题的不确定性及解决方法 |
2.3.4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与用户网络口碑数据驱动的木家具产品开发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
3.1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AHP)层次分析 |
3.1.1 基于网络口碑的用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 |
3.1.2 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口碑传播与消费者决策的相关变量研究 |
3.1.3 互联网情境下木家具用户决策影响机制理论模型的预构建 |
3.2 基于网络口碑的木家具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假设理论模型 |
3.2.1 模型构建相关行为决策理论 |
3.2.2 假设概念模型(Hypothesis Theory Model)构建 |
3.2.3 变量定义与假设 |
3.3 假设理论模型变量测量、评价 |
3.3.1 变量的汇总 |
3.3.2 主要变量的测量 |
3.4 数据的搜集与初步分析 |
3.4.1 数据收集——样本对象的选择 |
3.4.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3.4.3 数据质量的信度效度分析 |
3.5 验证性分析(CFA) |
3.5.1 结构方程模型及拟合度评估指标 |
3.5.2 网络口碑信息变量 |
3.5.3 传播者变量 |
3.5.4 中介变量(mediated variables) |
3.5.5 行为意愿变量 |
3.6 假设理论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假设验证 |
3.6.1 模型设定 |
3.6.2 模型识别与评价 |
3.6.3 假设验证与初步结论 |
3.7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
3.7.1 研究结论 |
3.7.2 对木家具企业的管理建议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驱动的木家具用户需求发掘 |
4.1 木家具产品的特征与评价指标 |
4.2 基于网络口碑文本挖掘的家具产品情报分析模型 |
4.2.1 网络口碑在家具产品的情报分析中的价值与应用 |
4.2.2 基于新词发现的关键词抽取算法 |
4.2.3 技术实现——用户在线评论的文本数据发掘流程 |
4.2.4 家具产品竞争情报分析模型 |
4.3 家具产品竞争情报分析模型实验验证——以产品问题挖掘为例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实验验证 |
4.3.3 结果与分析 |
4.4 木家具用户需求挖掘的数据搜集与整理 |
4.4.1 家具网络口碑样本的选择 |
4.4.2 用户评论网络口碑数据采集 |
4.5 木家具产品特征与用户需求分析——以客厅茶几电视柜为例 |
4.5.1 实木家具产品分析 |
4.5.2 板木家具产品分析 |
4.5.3 板式家具产品分析 |
4.5.4 木家具产品的横向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网络口碑与QFD的木家具设计策划理论及应用 |
5.1 基于网络口碑和QFD的木家具设计目标定位模型 |
5.1.1 研究框架 |
5.1.2 木家具产品概念设计目标定位技术——数据驱动的产品规划质量屋 |
5.2 木家具用户需求分析——以S品牌青年客厅家具为例 |
5.2.1 用户需求获取与初步分析 |
5.2.2 需求变换与层次化分析 |
5.2.3 基于网络口碑数据挖掘的设计需求重要度确定 |
5.2.4 质量规划 |
5.3 木家具产品规划质量屋:设计需求-技术要素矩阵构建 |
5.3.1 家具设计技术要素展开 |
5.3.2 设计需求和技术要素二维矩阵 |
5.3.3 技术重要度计算 |
5.3.4 质量设计 |
5.4 木家具概念设计解决方案——以青年客厅家具茶几为例 |
5.4.1 木制茶几使用环境和场景分析 |
5.4.2 木制茶几单体基本功能及功能细节创新 |
5.4.3 视觉及触觉设计分析 |
5.4.4 需求要素向木家具设计依据的转化 |
5.5 木家具设计优化与产品设计策划验证 |
5.5.1 木家具设计优化升级方案的确定 |
5.5.2 木家具产品的感性评价方法与过程 |
5.5.3 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 |
5.5.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1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心理专家访谈(家具专业教师版) |
附录2 互联网环境下木家具用户行为心理专家访谈(家具企业人员版) |
附录3 木家具用户决策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4 木家具用户决策行为调查问卷正式版 |
附录5 木家具网络口碑数据来源一览表 |
附录6 青年客厅木家具设计感性调查(第一批) |
附录7 青年客厅木家具设计感性调查(第二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3)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风险防范研究 ——以N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务共享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局限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
2.1.1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与发展 |
2.1.2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基础 |
2.1.3 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势与局限性 |
2.2 风险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的含义 |
2.2.2 企业风险管理与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
3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防范研究 |
3.1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含义与风险概述 |
3.1.1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
3.1.2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特点 |
3.2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风险防范的过程构建 |
4 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防范分析 |
4.1 企业介绍 |
4.2 N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详细规划与设计 |
4.2.1 规划方案 |
4.2.2 组织结构 |
4.2.3 业务范围 |
4.2.4 流程场景 |
4.2.5 系统建设 |
4.3 N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识别 |
4.3.1 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识别分析 |
4.3.2 风险识别过程 |
4.3.3 风险识别结果 |
4.3.4 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风险后果 |
4.4 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评价 |
4.4.1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
4.4.2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对象 |
4.4.3 问卷基本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
4.4.4 问卷的信度检验 |
4.4.5 风险类别排序与分析 |
4.4.6 描述性统计结果 |
4.4.7 关键风险因素分析 |
4.4.8 因子分析后的风险分类 |
4.4.9 不同风险类别与不同风险后果的相关性分析 |
5 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防范对策 |
5.1 战略规划风险防范对策 |
5.2 组织结构风险防范对策 |
5.3 流程变革风险防范对策 |
5.4 人员变革风险防范对策 |
5.5 信息系统风险防范对策 |
5.6 税务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N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问卷调查 |
(4)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2.1 协同创新及类型 |
1.2.2 知识与知识互动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
2.2 知识互动研究综述 |
2.3 文献总体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特性分析 |
3.1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动因 |
3.1.1 外部动因 |
3.1.2 内部动因 |
3.2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 |
3.2.1 协同创新构建阶段 |
3.2.2 协同创新发展阶段 |
3.2.3 协同创新成熟阶段 |
3.3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形式 |
3.3.1 构建阶段的知识搜寻与匹配 |
3.3.2 发展阶段的知识共享和整合 |
3.3.3 成熟阶段的知识创新与应用 |
3.3.4 知识互动的动态模型 |
3.4 企业协同创新不同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1 构建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2 发展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3 成熟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1 模型分析框架 |
4.2 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收益预期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2 文化相容性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3 信任程度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4 知识输出能力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5 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6 信息化平台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3 知识互动各形式之间的关系 |
4.3.1 知识搜寻与匹配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
4.3.2 知识共享对知识应用的影响 |
4.4 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研究的理论模型 |
4.4.1 研究假设 |
4.4.2 理论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实证研究过程 |
5.1.1 构念测度及量表设计原则 |
5.1.2 问卷设计 |
5.1.3 问卷投放与回收 |
5.2 相关构念的测度的定性分析及问卷题项设置 |
5.2.1 解释变量题项设置 |
5.2.2 中介变量题项设置 |
5.2.3 被解释变量题项设置 |
5.3 调查结果描述及初步分析 |
5.3.1 被访企业基本情况 |
5.3.2 问卷题项得分的基本情况 |
5.4 量表质量检验 |
5.4.1 解释变量的量表检验 |
5.4.2 中介变量量表检验 |
5.4.3 被解释变量量表检验 |
5.5 模型检验与研究假设验证 |
5.5.1 需要验证的结构方程模型 |
5.5.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
5.5.3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 |
5.6 实证结果讨论 |
5.6.1 对各影响因素的讨论 |
5.6.2 对知识互动不同形式间影响的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知识互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知识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1.1 知识互动系统边界的确定 |
6.1.2 系统因果关系 |
6.1.3 系统动力学流图 |
6.1.4 系统的主要方程设立 |
6.2 系统仿真分析 |
6.2.1 模型参数、变量初值及常量设定 |
6.2.2 系统模型仿真结果 |
6.3 主导反馈环结果分析 |
6.3.1 主导反馈环分析 |
6.3.2 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系统基模 |
6.4 政策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6.4.1 收益预期参数 |
6.4.2 信任程度参数 |
6.4.3 知识输出与吸收能力参数 |
6.4.4 文化相容参数 |
6.4.5 信息化平台参数 |
6.5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7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博弈与机制设计 |
7.1 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合作竞争博弈分析 |
7.1.1 企业协同创新的知识互动博弈模型 |
7.1.2 静态博弈均衡策略分析 |
7.1.3 结论分析 |
7.2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演化博弈研究 |
7.2.1 复制动态方程 |
7.2.2 知识互动策略演化博弈分析 |
7.2.3 结论分析 |
7.3 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机制设计 |
7.3.1 知识互动机制的总体框架 |
7.3.2 激励机制 |
7.3.3 信任机制 |
7.3.4 学习机制 |
7.3.5 协调机制 |
7.3.6 保障机制 |
7.4 佐证案例 |
7.4.1 案例背景与创新需求 |
7.4.2 金龙客车的协同创新情况 |
7.4.3 案例研究小结 |
7.5 政策建议 |
7.5.1 针对企业的政策建议 |
7.5.2 针对政府管理部门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闭环管理对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闭环管理及税收征管效能相关理论 |
第一节 闭环管理相关理论 |
一、闭环管理的概念 |
二、闭环管理的原则 |
三、闭环管理在一般经济管理事务中的应用环节 |
第二节 税收征管效能相关理论 |
一、税收征管效能的概念 |
二、影响税收征管效能的因素分析 |
三、税收征管目标 |
第三节 税收征管效能相关基础理论 |
一、税收遵从理论 |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 |
三、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
四、流程再造理论 |
第二章 闭环管理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我国税收征管现状简述 |
二、我国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国内闭环管理在税务工作中的应用延伸 |
一、闭环管理理念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延伸 |
二、闭环管理理念在纳税服务中的应用延伸 |
三、闭环管理理念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延伸 |
第三节 闭环管理在税收征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标准制定方面 |
二、任务执行方面 |
三、效果评价以及持续改进方面 |
第三章 闭环管理在税务系统的一般性应用分析 |
第一节 闭环管理在税务系统应用的理论需求 |
一、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
三、基层税收征收管理的工作需求 |
第二节 闭环管理在税务系统的引入 |
一、税收闭环管理的模式设定 |
二、“互联网+”在闭环管理中的嵌合使用 |
三、闭环管理与税务征收管理的衔接 |
第三节 税收闭环管理模式重点解决的问题 |
一、打造闭环流程,明确了“做什么”,提高了纳税主体满意度 |
二、建立岗责体系,明确了“谁来做”,助推了征管主体明责任 |
三、搭建工作平台,解决了“怎么做”,优化了征管手段提效率 |
第四章 闭环管理在税收征管中应用的案例分析——以孝感市税务局闭环管理为例 |
第一节 孝感市税务局闭环管理的具体应用方式 |
一、孝感市税务局引入闭环管理模式的背景 |
二、闭环管理模式在税务系统中应用的环境支撑 |
三、闭环管理项目在现实中的主要做法分析 |
第二节 孝感市税务局闭环平台核心模块应用分析 |
一、以工单智能推送实现前台与后台无缝对接,将管理风险前移 |
二、以分户信息查询实现征管信息尽收眼底,将纳税服务前移 |
三、以税收情报的分析应用实现信息化管税,提高了征管效率 |
四、以税收资料实现知识共建、共享,提升了征管队伍综合能力 |
第三节 孝感市税务局闭环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效应分析 |
一、工作机制更加优化 |
二、管理方式更加科学 |
三、数据应用更加广泛 |
四、风险防范更加及时 |
五、队伍建设更加夯实 |
第四节 孝感市税务局闭环管理的提升空间 |
一、与“放管服”改革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联系不紧 |
二、获取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可靠性有待提升 |
三、闭环管理的制度规范、监控指标还有待完善 |
四、税收分析和税收情报的应用对征管效能的提升体现的还不够 |
第五章 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闭环管理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互联网+”背景下改进税收闭环管理的建议 |
一、建立更科学严密的闭环管理体系 |
二、以风险防范为重点堵塞闭环漏洞 |
三、数字经济下的征管方式转变 |
第二节 征管体制改革下税收闭环管理的改进建议 |
一、深化“放管服”的闭环融合,不断优化税务营商环境 |
二、实现税费“同征同管”的闭环融合,提升税收征管服务能力 |
三、完善自然人征管服务的闭环融合,推动涉税信息的法治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优化研究 ——以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创新与难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传统内部审计流程 |
2.2 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流程 |
2.3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 |
2.4 文献评述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内部审计流程 |
3.2 流程优化理论 |
3.3 价值链理论 |
4 传统内部审计流程分析 |
4.1 传统内部审计流程分析 |
4.2 内部审计流程关键环节识别 |
4.2.1 应用环境因素法分析识别关键环节 |
4.2.2 应用专家调查法分析识别关键环节 |
4.3 大数据对内部审计流程各阶段的影响分析 |
4.3.1 对内部审计计划阶段的影响分析 |
4.3.2 对内部审计实施阶段的影响分析 |
4.3.3 对内部审计报告阶段的影响分析 |
4.3.4 对内部审计后续阶段的影响分析 |
5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优化 |
5.1 内部审计流程优化的思路分析 |
5.2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优化 |
5.2.1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关键环节优化 |
5.2.2 应用ESIA分析法进行优化 |
5.2.3 应用ECRS分析法进行优化 |
5.2.4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优化结果 |
5.3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
5.3.1 建立大数据处理中心 |
5.3.2 内部审计团队建设 |
6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案例分析与评价 |
6.1 Y公司传统内部审计流程实施 |
6.2 大数据环境下Y公司内部审计流程实施 |
6.3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评价 |
6.3.1 优化流程优点 |
6.3.2 优化流程不足 |
7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7)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会计信息化 |
1.2.2 云计算在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 |
2.1.1 管理会计的定义 |
2.1.2 管理会计信息化 |
2.1.3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 |
2.2 云计算理论 |
2.2.1 含义和基础架构 |
2.2.2 云计算部署类型 |
2.2.3 云计算关键技术 |
2.2.4 国内外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
2.3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 |
2.3.1 中小企业的定义 |
2.3.2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 |
3 以某水务公司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分析 |
3.1 某水务公司基本介绍 |
3.2 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问题 |
3.2.1 复合专业人才数量少 |
3.2.2 信息化建设滞后 |
3.3 水务公司信息化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3.3.1 水务业务的信息特点 |
3.3.2 水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3.4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
3.4.1 信息化建设成本 |
3.4.2 提高工作效率 |
3.4.3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效率性 |
3.5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 |
3.6 某水务公司会计信息化管理需求的讨论 |
4 某水务公司云计算系统构建及系统运行的工作效果 |
4.1 云计算服务模式 |
4.1.1 SaaS和Paa S服务模式 |
4.1.2 公有云部署模式 |
4.2 在线会计服务模式 |
4.2.1 服务商的选择 |
4.2.2 内部平台联合设计 |
4.3 业务阶段服务模式 |
4.3.1 单项业务模式 |
4.3.2 部门协同模式 |
4.3.3 组织集成模式 |
4.4 某水务公司云计算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的选择 |
4.5 云计算引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讨论 |
4.6 面向水务交易的云计算 |
4.6.1 整体构架 |
4.6.2 物理拓扑架构 |
4.7 水务公司运用云计算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效果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中小企业角度 |
5.2.2 云服务供应商角度 |
5.2.3 政府支持角度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出版企业 |
2.1.2 新媒体技术 |
2.1.3 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新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 |
2.2.2 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影响因素与策略 |
2.2.3 小结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新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 |
2.3.2 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影响因素 |
2.3.3 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策略 |
2.3.4 出版企业新媒体管理创新 |
2.3.5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组织创新采纳相关理论 |
3.1.1 创新采纳过程理论 |
3.1.2 TOE框架模型 |
3.1.3 技术结构化理论 |
3.1.4 资源理论 |
3.1.5 组织学习理论 |
3.2 产业融合相关理论 |
3.2.1 产业融合的内涵 |
3.2.2 产业融合下的企业创新行为 |
3.3 出版产品的经济特性 |
3.3.1 出版产品的需求特性 |
3.3.2 出版产品的供给特性 |
3.4 小结 |
4 分析框架构建与研究设计 |
4.1 整体分析框架概述 |
4.2 采纳绩效 |
4.3 企业自身条件 |
4.3.1 出版领域 |
4.3.2 组织类型 |
4.3.3 规模 |
4.4 采纳过程 |
4.4.1 采纳动机 |
4.4.2 采纳决策 |
4.4.3 采纳实施与管理 |
4.5 采纳绩效影响因素 |
4.5.1 外部影响因素 |
4.5.2 内部影响因素 |
4.6 研究步骤与数据分析方法 |
4.6.1 二手数据收集 |
4.6.2 专家访谈 |
4.6.3 问卷设计与发布 |
4.6.4 数据分析方法 |
4.7 小结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样本情况 |
5.1.1 创新采纳类样本情况 |
5.1.2 拒绝采纳类样本情况 |
5.2 采纳状况分析 |
5.2.1 采纳绩效状况 |
5.2.2 新媒体业务部门情况分析 |
5.3 信度效度分析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4 采纳绩效差异分析 |
5.4.1 不同领域企业分析 |
5.4.2 不同组织类型企业分析 |
5.4.3 不同规模企业分析 |
5.5 采纳过程分析 |
5.5.1 采纳动机分析 |
5.5.2 采纳决策分析 |
5.5.3 采纳实施与管理分析 |
5.6 采纳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6.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5.6.2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6.3 影响因素层次分析 |
5.7 小结 |
6 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目的 |
6.2 案例研究设计 |
6.2.1 对象选择 |
6.2.2 资料收集 |
6.3 案例描述与分析 |
6.3.1 背景介绍 |
6.3.2 案例描述 |
6.3.3 案例分析 |
6.4 小结 |
7 讨论与建议 |
7.1 采纳基本状况讨论 |
7.2 采纳绩效差异讨论 |
7.3 采纳过程讨论 |
7.3.1 采纳动机讨论 |
7.3.2 采纳决策讨论 |
7.3.3 采纳实施与管理讨论 |
7.4 采纳绩效影响因素讨论 |
7.4.1 影响因素整体情况讨论 |
7.4.2 外部影响因素讨论 |
7.4.3 内部影响因素讨论 |
7.5 新媒体创新发展困境讨论 |
7.5.1 对创新困境的不同解释 |
7.5.2 传统体制下的自生能力问题 |
7.5.3 产业融合下的自生能力问题 |
7.5.4 双重自生能力缺失及其影响 |
7.6 提升出版企业新媒体创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
7.6.1 政府层面 |
7.6.2 企业层面 |
7.7 小结 |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出版企业新媒体产品技术应用状况调查 |
附录3 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绩效影响因素调查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决策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战略的需要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工程思想 |
2.1.2 期权博弈理论 |
2.1.3 信息熵的基本理论 |
2.2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研究 |
2.3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模式研究 |
2.4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机制研究 |
2.5 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环境研究 |
2.6 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关系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3 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
3.1 高新技术企业的起源分析 |
3.1.1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的根本 |
3.1.2 投融资方式的创新加速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进程 |
3.1.3 内外环境的变革加剧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激烈竞争 |
3.2 高新技术企业的性质及特征 |
3.2.1 高新技术企业的性质 |
3.2.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
3.3 知识经济出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3.3.1 知识促进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3.3.2 研发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 |
3.3.3 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
3.4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机制 |
3.4.1 发展壮大机制 |
3.4.2 技术创新机制 |
3.4.3 盈余资金的扩张机制 |
3.4.4 市场开拓机制 |
3.4.5 严格管理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分析与管理评价 |
4.1 创业风险的特征 |
4.2 创业风险的成因 |
4.3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的来源与辨识 |
4.3.1 组织风险的来源与识别 |
4.3.2 技术风险的来源与识别 |
4.3.3 市场风险的来源与识别 |
4.3.4 资金风险的来源与识别 |
4.3.5 政策、法律风险的来源与识别 |
4.4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的规避 |
4.4.1 组织风险的规避 |
4.4.2 技术风险的规避 |
4.4.3 市场风险的规避 |
4.4.4 资金风险的规避 |
4.5 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价模型 |
4.5.1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
4.5.2 信息化管理的风险因素 |
4.5.3 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价模型 |
4.6 案例分析 |
4.6.1 企业信息化风险分类 |
4.6.2 确定指标权重 |
4.6.3 评价过程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期权博弈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决策分析 |
5.1 企业创业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决策的期权博弈模型 |
5.2.1 追随者的投资临界和价值 |
5.2.2 领先者的投资临界和价值 |
5.2.3 两个企业共谋同时投资价值和临界 |
5.3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对企业孵化器的选择决策 |
6.1 企业孵化器概述 |
6.1.1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 |
6.1.2 企业孵化器的类型 |
6.1.3 企业孵化器的职能及特点 |
6.1.4 企业孵化器的孵化过程 |
6.2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政策法规演化 |
6.3 企业孵化器的目标选择 |
6.3.1 促进孵化器销售的方法 |
6.3.2 企业孵化器的目标群体 |
6.3.3 孵化器对潜在的目标群体的选择标准 |
6.4 基于信息熵与TOPSIS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孵化器选择模型 |
6.5 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模式选择与机制体系构建 |
7.1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模式分类 |
7.1.1 孕育模式 |
7.1.2 形成模式 |
7.1.3 生存模式 |
7.1.4 发展模式 |
7.2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模式的选择 |
7.2.1 孕育模式的选择 |
7.2.2 形成模式的选择 |
7.2.3 生存模式的选择 |
7.2.4 发展模式的选择 |
7.3 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机制体系构建 |
7.3.1 区域创新体系 |
7.3.2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案例分析 |
8.1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分析 |
8.1.1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 |
8.1.2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时期 |
8.1.3 中关村科技园时期 |
8.1.4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 |
8.1.5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历程总结 |
8.1.6 经验启示 |
8.2 联想的创业历程分析 |
8.2.1 机制创新 |
8.2.2 技术创新 |
8.2.3 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科研成果 |
(10)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高新区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关于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体系和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工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 |
2.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2.2 BP神经网络 |
2.3 BP网络的学习算法 |
2.4 BP神经网络在信息化评价中的应用及优缺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研究 |
3.1 常见的企业信息化指标 |
3.2 建立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3.3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 |
3.4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3.5 合肥市高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肥市高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研究 |
4.1 合肥市高新区简介 |
4.2 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信息化水平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和将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化的企业——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在因素及阶段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YLD信息技术外包公司战略研究[D]. 周闻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互联网+”时代木家具用户决策机制及新产品设计策划的对应性研究[D]. 张振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风险防范研究 ——以N集团为例[D]. 成彦.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4]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D]. 肖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5]闭环管理对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研究[D]. 童晓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流程优化研究 ——以Y公司为例[D]. 蒋灵钰.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7]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研究[D]. 钱殷霞.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研究[D]. 丛挺. 武汉大学, 2014(06)
- [9]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决策关键问题研究[D]. 宁方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10]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高新区企业为例[D]. 颜习煌. 安徽大学, 2012(10)
标签:互联网+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流程管理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