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防疫站 木马专题(论文文献综述)
田晋嘉[1](2020)在《集体化时代稷山县的“卫生革命”与乡村变迁(1949-1965)》文中提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托强大的政权力量向乡村社会开展了诸多领域的改造和重构。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和农民疾病的防治问题,成为了农村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所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史实是:建国后,农村的卫生状况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充斥着政治意味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覆盖广大农村区域的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民中广泛实施,遍布田间地头的赤脚医生不断镌刻着历史印迹。然而,在这些宏旨背后,乡村社会展现出了更为丰富的历史样态,为新中国国家与地方关系的生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历史场域。如果能从农村内部的具体实践和农民自身的生活世界细致考察,将更加有助于探讨现代卫生体系是如何在传统农村中扎根,并对农村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集体化时代山西省稷山县农村的卫生实践为考察中心,致力于展示国家在不断推进卫生事业的背景下,乡村社会所呈现出的具体形态。通过卫生社会史的视角,对稷山县传统时期的卫生医疗状况以及建国后稷山县在现代卫生体制的建立、观念的培养、具体的实践、典型化塑造中所展现出的历史史实进行细致考察,探讨了中共领导的现代“卫生革命”如何进入乡村社会,并对乡村社会的变迁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国家意志与地方实践之间形成了良好互动关系是“革命”落地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国家意志不断被在地化的实践所落实,使得农村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现代卫生医疗体系。此外,现代卫生对乡村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多重的。一方面卫生下乡促使农村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融合;另一方面,卫生下乡的过程也伴随着国家意识形态向农村不断渗透的过程,从而促使了农村的国家化和农民的社会化。
买托合提·居来提[2](2019)在《和田维吾尔医疗的地方实践 ——以医疗、疾病与文化为中心》文中提出民族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亦是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交流,和田地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田地区的医疗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维吾尔医疗更是如此。本文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视角,对和田地区的部分维吾尔医院、私人诊所和医务人员进行了调研同时,探究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对维吾尔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医疗空间的变化、医学知识的传承模式、医疗实践中的信任逻辑以及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医患关系等问题,并从医疗、疾病和文化角度对和田维吾尔医的地方实践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分以下六大部分:第一章:和田维吾尔医的医疗和文化。主要围绕以下两个主题展开:第一,维吾尔医药学产生的历史渊源、类型和特点,根据相关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进一步探讨和田民间医疗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对民间医疗的社会认知和地位,丝绸之路的繁荣在维吾尔医药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第二,从文化视角看维吾尔民间医疗,对疾病分类、民间医疗中的符号以及疾病与治疗的逻辑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和田维吾尔医的整体格局及现代发展。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展开:第一,作为医疗空间的家,系统地介绍了和田维吾尔医的形式和类型,具有多种身份的提维普(Tivip)和医师在社会上的地位;第二,医疗空间的转移,以此为切入,系统阐述从家庭到街头,逐步走向专业化和商业化的医疗实践。同时,介绍了此过程的主要途径、特点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第三,维吾尔“医院”的诞生历程,从而阐述维吾尔医学的重要发展阶段;第四,医疗管理体制和政策,本节系统的介绍了民族医药政策法规评价体系、民族医药政策在新疆民族医药中的作用以及民族医药制度改革对维吾尔医学的影响。第三章:和田维吾尔医的知识生产与延续。本章论述了传统医学知识继承模式的发展过程、教育模式下医学知识继承的状况、传统维吾尔医学和医学知识继承模式作为知识体系和医疗实践信任的逻辑。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第一,作为知识体系的传统维吾尔医学及其传承模式;第二,知识传承的现代转型;第三,医疗实践中的信任逻辑。第四章:和田维吾尔族医疗实践中的医患关系。本章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一,医患双方对疾病的认知和培养,主要阐述不同身份的医患双方对疾病的理解以及在医疗实践中的博弈;第二,道德:维吾尔族制约医患关系的文化规则,论证了医德在整个治疗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现代医学的制度逻辑及其对传统医学的影响,主要阐述了信任和医患沟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维吾尔医疗场域中的医患关系,解释了不同领域的医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维吾尔医学作为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族医学的范畴,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使其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作为维吾尔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和田维吾尔医形成了具有和田地域特色的医疗文化,并已融入和田人民的日常生活。笔者作为和田人,在长期观察和田野调查中发现了很多实际问题。目前,维吾尔医学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中医药学与维吾尔医学的关系。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维吾尔医学与佛教医学的关系。必须明确的是,维吾尔医学绝对不能等同于伊斯兰医学,维吾尔医学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圈,是以中华医药文化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医学文化;此外,执业医师综合素质较低,对传统医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的认识和理解不足,部分执业医师存在一定的医德问题。一些公立维吾尔医院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落后,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与西方医疗机构相比,二者之间差距更大。江湖医生仍然存在,庸医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沟通观察能力差影响医患关系;医学知识的继承与保护存在一些问题。
侯宇轩[3](2019)在《南京“晒太阳”艺术活动研究》文中指出南京作为八十年代重要的艺术生产中心,在’ 85美术思潮期间涌现了众多卓越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他们或凭借敏感的前卫意识成为本土艺术革新的代表,或凭借深厚的学识大书特书为新潮运动提供批评理论支撑。不过,当我们回顾这段业已成定论的岁月时,依旧有诸多值得挖掘与深思的片段。本文就将对南京’85美术思潮期间一项名为“晒太阳”的艺术运动进行个案分析。这场在1986年就有上千人参与的艺术交流活动,不但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性户外交流活动,还以反思的态度对’ 85美术思潮期间盛行的形而上思想予以了回应。更有意味的是时隔16年之后,“晒太阳”活动于2002年再次在南京上演了艺术的狂欢,当艺术界的运行机制与社会话语环境翻天覆地之后,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项运动的历史与当下?全文的书写共分为四个章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回溯“晒太阳”艺术活动的历史面貌;第二,为何这项活动成为了历史的脚注。从文章结构看,第一章是对横亘在数次“晒太阳”艺术活动间的时背景进行概述。随后第二章与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前一章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探析了八十年代“晒太阳”活动的价值取向,后一章则以更加专业化的“艺术界”理论重构了新世纪“晒太阳”活动的组织结构。通过比较两个时代活动体制的异同,探寻这项活动在不同时期的精神表征与特质。最后一章将立足历史与当下的视野,观望“晒太阳”艺术活动的前世今生,在找寻历史文本缺失的原因时提出一个疑问,即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近在咫尺的当代美术史。
吴少峰[4](2019)在《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事活动是地方文化活动的集中缩影。近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和新兴创意产业都备受重视,节事活动逐渐在公众面前展露视角,成为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然而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组织生产中的经验技术被共享与传承,有良好口碑的节事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节事活动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思考节事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音乐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年轻人对现代音乐艺术的接受,大型户外音乐节自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国内拉开序幕。近二十年音乐节的探索与壮大,为节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解空间,也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国内音乐节事的萌芽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转型社会的困惑与反叛情绪,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市场转变,都让音乐节事活动无法独立于转型社会中困惑、冲突与摸索的宏观语境之外,伯明翰学派在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讨论和应用中所呈现出的表征理论正好能对此现象的理解带来新的认知和解释。其次,非持续的音乐节乱象中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和传承的忽视也使得我们对节事活动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指导。此外,从国内音乐节近年的发展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仍极少,多数音乐节同样缺乏延续性,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是隐藏在节事的市场供求关系下文化的传递产生了脱节,还是技术、管理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节事活动的文化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播?进入节事活动的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知和创造?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选择、表达、构建和塑造”创造过程的探讨,都将为节事活动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以往旅游研究中对表征,以及表征和身份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表征过程中的某个方面,较少系统的讨论到表征的过程。与身份相关的旅游研究中,较少研究者尝试从群体的角度去探讨参与者在体验中所构建的身份感知与认同。而涉及表征和身份的研究中,讨论的身份主要是当地居民,较少将游客身份引入表征的研究。此外,以往音乐节相关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节事中与表征相关的研究鲜少出现,音乐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文化如何被表征和传递,以及参与者的体验情况都还未得到深刻阐述。因此,本研究在对文化表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对表征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迷笛音乐节是本研究的案例地,作为国内标杆性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历时长度、举办地的跨度、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规模程度,都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章使用的田野资料来源于在迷笛音乐节连续三年共七届的现场观察和该时期中音乐节前后全过程跟踪观察的网络资料搜查,以及2015年3月至6月持续三个月在北京迷笛学校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的资料包括访谈样本共102个,问卷总样本共1600份,以及网络组织中的文本资料;音乐节历年的媒体报道、宣传册及创办人的访谈资料,另有公司项目总结报告,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与音乐节的举办相关的会议现场记录等。音乐节相关记录片、照片,以及研究者田野观察记录也作为补充数据为研究带来更完整的理解。网络资料的收集则来源于乐迷及乐迷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在迷笛音乐节期间的状态跟踪、观察记录和每届音乐节前后组织内的所有聊天导出所形成的文本资料。此外,网络资料还包括近年网络、报纸的媒体数据资料以及BBS乐迷帖等。在分析过程中,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音乐节事活动通过文化的表征、技术的表征和相关的变化完成了第一表征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相关的概念。正如霍尔认为第一表征是从物到概念的建构,节事的表征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基础上,是现实文化中的颠覆、补偿或延长,通过节的形式将文化放大、凝聚,集中的再现出来。对音乐节事活动来说,摇滚文化中的批判和反思,是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话语权缺失的精神补偿。被摇滚文化打动进京寻梦的年轻人,在底层对抗中成长为以迷笛音乐学校为中心的摇滚群落,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音乐节的诞生和新体系的建立,是现实的延长。迷笛音乐节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也集中再现了青年人对时代现实中存在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真诚态度。然而仅是文化的诞生并不能将音乐节变成可感知,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只有通过技术的形式以物化的手段将其构建成一个具体感知的概念,经由准备阶段、入场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以及贯穿全部阶段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等技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概念,才可能把这种文化通过节日进行表征。此外,节事活动文化的表征不同于物的生产,其生产是非固态的,变化的。在迷笛音乐节中,它通过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以及技术的摸索和发展,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在前期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音乐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中所对应呈现的概念。由此,音乐节事的第一表征通过文化、技术和变化完成了从物到具体可感知概念的表征过程,使音乐节事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被建构,得以呈现、继承和发展。第二,本研究从“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和发展”,“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对概念的接收情况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参与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节事活动第二表征中从概念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音乐节文化的号召力,吸引了拥有相似兴趣的核心参与者欢聚。他们作为同类人的聚集,暂时逃离确定的规范和主流社会准则的束缚,批判世俗社会中的不合理,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与日常状态相区别的阈限空间,并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可分享的符号,成为乐迷相聚时默认的规则和遵从的文化。当音乐节开始举行,参与者进入音乐节中,第一表征中准备就绪的概念才变成第二表征中真正的概念呈现出来,研究结合田野和问卷数据的认知,发现乐迷参与者在对音乐节事活动整体的感受中,对所表征出的概念获得了较高的传递和接收。而音乐节的参与者不仅是被动接收了表征过程中呈现的概念,他们也主动创造了音乐节中新的概念且在参与者中具有高接受度。音乐节阈限中的超越体验和概念的高接收度感知,让参与者形成了自生性共睦态、意识形态的共睦态和规范性共睦态三种群体体验感知,在共睦态的共鸣中获得了身份的认同。当节事中所呈现的这些文化的概念被参与者所接收时,意义也在此时产生。通过对访谈中乐迷在音乐节的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的解读,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在音乐节的体验生成了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个乌托邦也许并未实现,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的自我实践中所创造和构建,成为在世俗社会中自我融洽与释放的场所,是世俗社会冲突中的缓和剂,是在路上的乌托邦。第三,迷笛音乐节在多年循环演进的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表征的循环。由于音乐节事活动的时期性、一次性和周期性,在不断循环互动过程中,每当进入下一轮举行时,均能通过上一轮举办中的反馈,得到及时的调整,让音乐节的生命力变得可持续,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不仅是作为组织方的音乐节在不断的自我精进,身份方的乐迷参与者也在音乐节历时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确定事件时进行陆续反馈,在理解、接纳和期待的态度中促进音乐节的改进和完善。最后,研究提出了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节事活动中的第二表征以及表征的循环过程。这一概念性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在节事学科的实践,也从节事研究的角度对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可以看到,本研究通过文化表征理论为音乐节事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解释,以经验性研究对理论做出进一步探索,将表征研究扩展到节事活动中动态体验和感知的传递视角,提出了节事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表征理论的研究。该实践的尝试,跳出了符号传递中的指涉中意义丢失的可能性,为表征理论的研究在动态的节事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和理解方式,表明了该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从表征的角度来阐释和理解节事活动的呈现过程,让音乐节事活动的实践回归到文化本身,更新了现实中节事活动生产的理解,弥补了以往节事活动研究中文化的缺位,以及商业运营中对文化内涵的不透彻理解。节事参与者在节事活动表征过程中的引入,也实证了参与者不再作为“被动的观众”,而是为节事活动增添了主动创造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所提供的田野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的进入提供了一些田野数据,同时在如何数据获取的方法论的思考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参考。
范吉卉[5](2017)在《社会诚信缺失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的第一部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诚信内涵也孕育出不同的涵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一直都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人们推崇。在中国古代社会,诚信的地位很高,古人把诚信作为立人之本,把它作为提高个人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对诚信美德的探索与总结非常精辟,历代也一直不断出现赞美诚信的篇章。在当代社会,诚信对个人品质仍有重要作用。第二部分讲:诚信在中国古代社会和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诚信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讲:目前中国社会诚信现状并不乐观,如学术论文的作假,市场经济的乱象,新兴的网络诈骗手段暴露出的诚信问题都影响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第四部分讲:对于目前出现的诚信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是把诚信思想贯彻到每个人心中,使其成为个人自觉,二是政府及相关机构的设立应与时俱进,全面协调,互相配合,三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四是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五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等。只有全面落实诚信工作,才能使诚信文化永葆生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快更好的完成,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隋小莲[6](2015)在《潍坊市楼盘名称的语言文化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楼盘名称是某种语言、文字在专有名词领域中的一种运用。楼盘名称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楼盘的定位、环境和规模,而且还具有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特点。但是楼盘名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现象,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所以本文以潍坊楼盘名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对楼盘名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发现潍坊楼盘名命名的特点和规律,并对不规范的楼盘名称提出整改建议。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从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状况、研究方法、语料的界定及来源等几方面对文章进行详细地说明。一方面限定语料来源,使文章的研究对象明确,另一方面详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使研究有条不紊地进行,进一步明确楼盘名不仅仅是一个命名问题,而是涉及到语言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第二章,楼盘名称的语言特点分析。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要素出发,揭示楼盘名中体现的语言特点。在语音方面,楼盘名音节数量适中,节奏鲜明,平仄搭配和谐。在词汇方面,楼盘名的构成类型多样,既有单纯词楼盘专(通)名,又有合成词楼盘专(通)名;在选词方面更是范围广,规模大,形式灵活。在语法方面,楼盘名的语法结构主要以偏正为主,兼少量的主谓、动宾、并列等结构类型。在修辞方面,楼盘名不仅有语音、词语等方面的修辞,还有多种辞格的运用,如比喻、用典、双关。第三章,楼盘名的文化特点分析。探讨楼盘名蕴含着的地域文化、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和象征文化,揭示楼盘名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第四章,楼盘命名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主要从楼盘名的书写、语音、词汇和语义等方面指出楼盘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规范建议,以期楼盘名能朝着规范方向发展。第五章,结语。对文章作总结概括和展望。
石涛[7](2013)在《平安城市视频监控业务的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自2005年以来,电信企业与公安系统就平安城市系统的建设进行了业务合作,亦已开通的初期平安城市系统,覆盖16个市和71个区县,其中全球眼平台共承建平安城市项目公共监控点合计7072路,是目前当地平安城市项目容量最大的单平台。本文结合城市本地建设现状,研究专网模式建设城市报警与监控的系统设计及实现,以提高系统的覆盖率,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平安城市系统的社会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需求,以及各级部门制定的工程技术规范,然后从核心平台、存储系统、监控中心、图像编码方式对整体架构设计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城市报警及监控系统的技术设计,论述了系统功能与应用能力。论文接着充分考虑到与原有系统整合、与省厅联网、社会面监控资源接入、系统未来扩展方面,研究了平安城市监控系统的网络互联及扩展方式,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论文所提出的系统设计已在当地业务系统中得到部分实施和应用。
龙方钦[8](2012)在《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在基层党政机关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信息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遭受到各种形式的威胁,网络信息安全保密问题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近几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发生的失泄密案件,90%与网络泄密直接相关。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党政机关单位带来便利、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保密难度加大的严峻挑战。随着党政机关单位职能的不断转变,社会公共管理的不断深化,信息公开体系的不断完善,大量的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已成为趋势,但由于基层党政机关的部分工作人员信息管理能力不高、信息保密意识淡薄,办公网络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强,导致信息安全保密正面临着重大考验。本文试图通过系统地分析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面临的环境,阐述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深入查找失泄密风险及成因,结合国外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实践经验,研究探讨解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研究分析认为,基层党政机关单位越来越成为我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短板”,也已经成为失泄密事件的重灾区之一。基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保密工作机构应发挥政策引导和管理职能作用,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尽量消除在行政管理层面和体制机制下的不利因素,大力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密意识。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履职水平。树立科学保密观,构建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投入力度,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将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陈跃[9](2012)在《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东北地区,气候多样,林木茂密,草原广袤,资源丰饶,是清初我国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有清一代,虽然政府对东北边疆管理政策不断调整,但内地人民进入东北的步伐并没有被遏止。无论是政府公开经营,还是流民私自开发,他们对东北地区各种资源的开发,均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变化。本文在利用档案、实录、方志及考察笔记等资料的基础上,以“自然生态-自然灾害-政府管理-民众开发”四个相关层面的研究视角,对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分阶段进行研究。清军入关前,为了斗争和发展需要,清政府不断把东北人口向辽河东岸地区集中。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使得人口迁出地的人口更加稀少,生态环境更加原始。随着清军入关,东北人口大量内迁,人烟较为稠密的辽河东岸地区也变成了地旷人稀的榛莽荒原。为充实根本之地,顺治十年(1658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垦令”,积极招徕内地人口移居东北,初步改变了东北南部地区的荒凉。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一方面沿袭顺治朝的招垦政策,继续鼓励内地人民迁居东北;另一方面把大量流人发配东北,戍边开发。大量民人和流人的进入,促进当地农业开发和城镇繁荣,也进一步改变了当地生态环境。为强化管理,清政府在东北修筑了柳条边,设立了围场和牧场,划定了若干禁区,其目的虽是为了满足皇室和政府的特殊需要,但也规范了普通民众的开发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禁区内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时,清政府还设立盛京内务府、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和布特哈衙门等特殊机构,以官方形式采挖人参,捕捉貂鼠等珍稀生物资源;设立伐木山场制度,官方采伐山林。这些政府行为也深刻影响了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另外,该时期东北的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地点也主要集中在辽河西岸地区。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然灾害对当地人文环境的破坏。从乾隆五年(1740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政府为了维护皇室和旗人利益,颁布了封禁令,限制内地人民前往东北。于此同时,清政府陆续把京师的旗人向东北迁移,垦荒僻壤,与流民争夺资源。不仅如此,清政府还不断加强对盛京内务府等特殊机构的管理,加大对东北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力度;强化对东北各地木税局的管理,增加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强度。虽偶有政府允民出关的行为,但在总体上清政府还是施行封禁措施。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大量内地民众不断冲破政府的封禁,潜入封禁区域,从事私垦、私采、私伐和偷猎等经济活动。政府行为和流民活动的增强,对东北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森林面积退缩,野生动植物锐减。随着生态环境的退化,东北地区自然灾害也不断加剧,受灾范围逐渐扩大。为应对灾害,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措并举,大大减轻了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破坏。降至晚清,清政府逐渐弛禁,开始局部放垦,招徕民人垦殖,东北开发进入新阶段。人口的增加,城镇的繁荣,农田的扩展,资源消耗的加剧,导致东北生态环境失衡加重。近代以来,俄国、日本等列强不仅侵占了我国东北的大片领土,更是大肆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挽救统治和实民固边,清政府最终解除了对东北的封禁,鼓励内地人民移居东北,施行全面放垦,在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加大。另外,朝鲜人也大量进入东北定居,开荒种地,开发东北资源,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经过二百余年的开发,清末的东北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珍稀资源锐减,草原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塞,航运受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加快,鼠疫等大型灾疫的爆发,更是严重危害了东北社会经济发展。总之,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内容主要体现为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自然地貌的改变。其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清政府的管理政策、人口流动与分布、资源开发方式、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并贯穿于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始终。近代以降,随着外国列强侵略加深,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加剧,从而构成近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新特点。
乔叶[10](2008)在《我是真的热爱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小纸团是冷红写的。纸是她们平常用的作业本上的那种纸,起着淡红的横格子,纸质略微有些脆,但是奶色的白和水色的红搭在一起却使纸显得很柔和,仿佛上面刚刚润了一层雨,有一种令人疼惜的温婉。
二、病毒防疫站 木马专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毒防疫站 木马专题(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代稷山县的“卫生革命”与乡村变迁(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相关概念说明 |
第一章 :稷山县传统卫生医疗 |
一、稷山县自然地理及历史沿革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变迁 |
二、稷山县传统时期的卫生状况 |
(一)政府对基层卫生的治理 |
(二)传统农民的卫生行为 |
(三)以医生为主的医疗资源 |
第二章 :送医进村:稷山县基层卫生组织和制度的建立 |
一、建国初期国家的卫生策略 |
(一)“面向工农兵” |
(二)“预防为主” |
(三)“团结中西医” |
(四)“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
二、稷山县卫生保健网的建立与发展 |
(一)联合诊所时期(1949-1955) |
(二)联合保健站时期(1956-1958) |
(三)四级卫生保健网的建立(1959-1965) |
三、乡村卫生制度与公约 |
(一)卫生管理责任制度 |
(二)集体事业中的卫生公约 |
(三)乡村卫生制度和公约的建构逻辑 |
小结 |
第三章 :塑造新人:现代卫生观念的培养 |
一、基层医务人员的改造和培养 |
(一)传统医者与现代国家的矛盾 |
(二)医务人员的改造和培养模式 |
二、农民现代卫生观念的树立 |
(一)农民对卫生工作的态度 |
(二)农村的卫生宣传与教育 |
小结 |
第四章 :双管齐下:“除四害”运动与生产积肥 |
一、“除四害”运动的话语表达和在地化实践 |
(一)政治话语下的卫生运动 |
(二)“除四害”运动的在地化实践 |
二、卫生运动中的积肥建设 |
三、厕所改造和粪便管理 |
(一)从卫生到积肥:农村厕所改良的实践 |
(二)从积肥到卫生:农村粪便处理的改进 |
四、畜圈改良和饲养卫生 |
小结 |
第五章 :“学赶稷山”:稷山典型化的塑造及影响 |
一、榜样示范:卫生模范的树立与影响 |
(一)卫生模范的群体特征 |
(二)卫生模范的生成机制 |
(三)卫生模范的社会效应 |
二、稷山县的典型化塑造 |
(一)党政领导的重视 |
(二)报刊宣传的渲染 |
(三)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的影响 |
(四)外宾参观 |
三、“学稷山、赶稷山”的卫生运动 |
(一)“稷山化”的标准 |
(二)“学赶稷山”的机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和田维吾尔医疗的地方实践 ——以医疗、疾病与文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 田野调查 |
(二) 文献资料研究 |
六、田野点概况 |
七、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和田维吾尔医的医疗与医疗文化 |
第一节 维吾尔医药学的历史渊源、类型及特点 |
一、丝路文化交流与维吾尔医学形成与发展 |
二、和田民间医疗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
三、民间医疗的社会认知及地位 |
第二节 作为文化体系的维吾尔民间医疗 |
一、疾病的文化解读 |
二、民间医疗中的象征符号 |
三、疾病与治疗的文化逻辑 |
第二章 和田维吾尔医的整体格局及其现代发展 |
第一节 作为医疗空间的家 |
一、医疗形式及其类型 |
二、拥有多重身份的民间郎中(提维普Tivip) |
三、医师的社会文化定位及权威 |
第二节 医疗空间的变迁:从家庭到街头 |
一、走向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医疗实践 |
二、职业化和商业化医疗实践的过程及特点 |
三、职业化转化的路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维吾尔“医院”的诞生 |
一、医院的建立:门诊发展为医院 |
二、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 |
三、现阶段维吾尔医医院的发展状况 |
第四节 医疗管理体制与政策 |
一、民族医药相关政策法规的评价 |
二、国家民族医药政策在新疆民族医药事业中的作用 |
三、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对维吾尔医学发展的意义 |
第三章 和田维吾尔医的知识生产与延续 |
第一节 作为知识体系的传统维吾尔医学及其传承模式 |
一、知识传承模式 |
二、习得与传承的基本模式 |
三、维吾尔医学中的知识观 |
第二节 知识传承的现代转型 |
一、师徒关系与师生关系 |
二、权威的维护与传递 |
三、从传统道德走向职业道德---传统的转型 |
第三节 医疗实践中的信任逻辑 |
一、传统医疗实践中的人际关系与权威 |
二、新时期医疗实践与社会信任 |
第四章 和田维吾尔医疗实践中的医患关系 |
第一节 医患双方的疾病认知 |
一、医师的知识体系 |
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
三、医疗实践中的博弈 |
第二节 道德:约束维吾尔医患关系的文化规则 |
一、基于道德的医患关系:来自田野的本土经验之一 |
二、医疗实践中的性别:来自田野的本土经验之二 |
三、“维医”或“伪医”:市场、权利、信任 |
四、传统医患关系中的信任规则及其调试 |
第三节 现代医学的制度逻辑及其对传统医学的冲击 |
一、道德约束缺失与信任危机 |
二、“医德”还是“异”德 |
三、信息不对称:医患沟通中的话语特征 |
第四节 维吾尔医疗场域中的医患关系:三甲医院的事例 |
一、病房中的医患关系:认知差异的实践形态 |
二、医师与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相互理解的出发点 |
三、交流方式与信息交换:医患沟通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南京“晒太阳”艺术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晒太阳”活动背景 |
第一节 从现代到当代 |
第二节 从主人公到看客 |
第二章 八零年代的“晒太阳” |
第一节 重述“晒太阳”活动 |
第二节 公共空间与艺术交流 |
第三节 重要的是艺术 |
第三章 新世纪的“晒太阳” |
第一节 新的起点与艺术界 |
第二节 策划与活动空间的转向 |
第三节 “晒太阳”的内外机制 |
第四节 价值取向与价值矛盾 |
第四章 回溯历史文本中的“晒太阳” |
第一节 历史文本的缺失 |
第二节 当代的判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2002·南京·“晒太阳”·露天艺术派对策划方案 |
附录2:活动当事者采访 |
致谢 |
(4)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餐化”节事旅游的乱象 |
1.1.2 音乐节的壮大与新生 |
1.1.3 文化表征在音乐节事研究中的延伸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路线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文化表征的理论基础及在旅游中的相关研究 |
2.1.1 表征的界定 |
2.1.2 什么是文化表征 |
2.1.3 旅游中文化表征的研究 |
2.2 消费者的身份研究 |
2.2.1 身份的界定 |
2.2.2 身份的思辨之路 |
2.2.3 旅游中身份的研究 |
2.3 旅游中“表征”与“身份”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音乐节的研究综述 |
3.1 音乐节概念的定义 |
3.2 西方音乐节相关的研究 |
3.2.1 医学角度的人文关怀 |
3.2.2 管理和经济相关的研究 |
3.2.3 文化方面及心理学的角度 |
3.3 迷笛音乐节及相关文献 |
3.3.1 迷笛音乐节:媒体报道和参与方记忆 |
3.3.2 迷笛音乐节:学术观点与言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质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
4.2 研究方法 |
4.2.1 个案研究 |
4.2.2 资料收集 |
4.2.3 资料分析 |
4.3 研究伦理 |
4.3.1 研究现场的可进入性 |
4.3.2 研究者的主体间性 |
4.3.3 研究者的取舍 |
第五章 迷笛音乐节的概况 |
5.1 迷笛音乐节的介绍 |
5.1.1 迷笛音乐节是什么 |
5.1.2 迷笛音乐节的音乐类型 |
5.2 迷笛音乐节所属的时代回溯 |
5.2.1 英美摇滚音乐发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5.2.2 摇滚音乐在国内传播及音乐节发源的时代背景 |
5.3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简介 |
5.3.1 音乐节的开始,班子的源头 |
5.3.2 初试牛刀,走出校园的迷笛音乐节 |
5.3.3 商业扩张,一路南下的五年 |
5.3.4 无序到有序:团队相对标准化的音乐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解构与建构 |
6.1 田野中第一表征的观察建构 |
6.2 音乐节中表征的迷笛文化 |
6.2.1 迷笛音乐节中的音乐文化的源头 |
6.2.2 文化和情结的来源:共同的根 |
6.3 迷笛音乐节管理运营中的技术表征 |
6.3.1 迷笛音乐节运作的技术架构 |
6.3.2 迷笛音乐节中运作过程的技术解构 |
6.4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与变化 |
6.4.1 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 |
6.4.2 技术的摸索与发展 |
6.5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概念呈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二表征的传递与延展 |
7.1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与发展 |
7.1.1 核心受众的聚集:参与者的进入 |
7.1.2 音乐节现场集体符号的创造与共享 |
7.1.3 日常之外的阈限空间 |
7.1.4 参与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变化 |
7.2 第二表征概念的完成,迷笛音乐节中的身份认同 |
7.2.1 音乐节中第二表征概念的接收与延展 |
7.2.2 共睦态,音乐节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
7.3 意义的生成:构建中的“乌托邦”,分享与沉醉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的循环 |
8.1 “不确定”事件发生在循环中的态度呼应 |
8.2 主办方在表征中的自我精进 |
8.3 并未解决的困扰:报批与安全的标准化 |
8.4 循环中的理解、接纳与期待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迷笛音乐节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者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社会诚信缺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诚信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诚信思想在古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诚信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
第二章 诚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 |
第一节 诚信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 |
第二节 诚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
第三节 诚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备条件 |
第三章 社会诚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信任缺失问题及其原因 |
第二节 市场经济乱象的出现及其原因 |
第三节 新型网络诈骗的兴起及其原因 |
第四节 升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五节 学术研究中出现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 |
第四章 社会诚信缺失的对策 |
第一节 严格培育社会诚信意识 |
一、培育诚信理念,强化诚信意识 |
二、意识上成为自觉,行动上成为习惯 |
第二节 严格社会诚信管理 |
一、政府率先垂范 |
二、健全社会听证制度 |
三、强化社会中介服务 |
四、建立投诉举报惩戒制度 |
五、制定诚信法律,规范诚信行为 |
六、学术监管要付诸实践 |
第三节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
一、完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 |
二、建立社会失信惩戒机制 |
三、建立社会诚信公布制度 |
四、建设社会诚信监督体系 |
第四节 强化媒体对社会诚信建设的作用 |
第五节 建设诚信文化,构建诚信社会 |
一、不断更新文化发展理念并使其转化为个人行动 |
二、丰富文化传播方式,创新文化发展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潍坊市楼盘名称的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缘起 |
1.2 研究目标 |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语料界定及来源 |
第二章 潍坊市楼盘名称的语言特点分析 |
2.1 语音特点 |
2.1.1 楼盘名称的音节数量分析 |
2.1.2 楼盘名称的音节节奏分析 |
2.1.3 楼盘名称的声调分析 |
2.2 词汇特点 |
2.2.1 楼盘专名特点 |
2.2.2 楼盘通名特点分析 |
2.3 语法特点 |
2.3.1 楼盘名称的构成 |
2.3.2 专名和通名之间的结构关系 |
2.3.3 专名部分的语法结构关系分析 |
2.3.4 通名部分的语法结构关系分析 |
2.4 修辞分析 |
2.4.1 语音修辞 |
2.4.2 词汇修辞 |
2.4.3 语法修辞 |
2.4.4 辞格运用 |
第三章 潍坊市楼盘名称的文化特点分析 |
3.1 本土文化 |
3.2 外来文化 |
3.2.1 外区域文化 |
3.2.2 外国文化 |
3.3 民族文化 |
3.3.1 儒家思想的影响 |
3.3.2 自然哲学思想的影响 |
3.3.3 重宗族社会心态的影响 |
3.4 象征文化 |
3.4.1 数词文化 |
3.4.2 颜色词文化 |
3.4.3 动植物词语蕴含的文化 |
第四章 潍坊市楼盘命名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 |
4.1 楼盘名称存在的问题 |
4.1.1 名称的书写方面 |
4.1.2 名称的语音方面 |
4.1.3 名称的词汇方面 |
4.2 楼盘名称的规范化 |
4.2.1 书写原则 |
4.2.2 语音原则 |
4.2.3 词汇原则 |
4.2.4 思想文化原则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不规范楼盘名称建议整改方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
致谢 |
(7)平安城市视频监控业务的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1.3 建设目标 |
1.4 建设模式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视频监控的系统需求 |
2.1 视频监控业务概述 |
2.2 视频监控业务特点 |
2.3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
2.3.1 系统整体架构 |
2.3.2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
2.3.3 前端系统的接入方式 |
2.3.4 IP地址需求 |
2.3.5 QoS保障机制 |
第三章 系统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 |
3.1 方案设计原则 |
3.1.1 先进性与适用性 |
3.1.2 经济性与实用性 |
3.1.3 可靠性与安全性 |
3.1.4 标准化与规范性 |
3.1.5 兼容性与开放性 |
3.1.6 扩展性与扩充性 |
3.1.7 独立性与可管理性 |
3.1.8 最优化的设备配置 |
3.1.9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
3.2 设备选型原则 |
3.2.1 完整性 |
3.2.2 材料要求 |
3.2.3 电气装置要求 |
3.2.4 工作环境适应性 |
3.2.5 电源适应性 |
第四章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设计 |
4.1 整体架构设计 |
4.1.1 视频监控系统的模式 |
4.1.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1.3 核心平台设计 |
4.1.4 存储系统设计 |
4.1.5 监控中心设计 |
4.1.6 监控前端设计 |
4.1.9 图像编码方式的选择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市局监控中心功能设计 |
4.2.2 分局监控中心功能设计 |
4.2.3 派出所、开发区监控中心功能设计 |
4.3 系统应用功能 |
4.3.1 基本功能 |
4.3.2 系统应用模式 |
第五章 系统互联及扩展设计 |
5.1 原有系统整合方案设计 |
5.2 与省厅联网方案设计 |
5.3 县级平安城市拓展方案设计 |
5.4 其它部门安全接入方案设计 |
5.4.1 接入需求 |
5.4.2 视频安全接入平台方案 |
5.4.3 路由接入区 |
5.4.4 安全监测与管理区 |
5.4.5 视频集中监控模块 |
5.5 社会面监控资源接入方案设计 |
5.6 系统未来扩展方案设计 |
5.6.1 系统未来扩容方案 |
5.6.2 应急指挥平台融合方案 |
5.6.3 智能监控扩展方案 |
5.6.4 高清监控接入方案 |
5.6.5 移动监控与手机监控方案 |
5.6.6 与其他警用系统整合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信息安全保密提出了新课题 |
1.1.2 电子政务的有效推动对信息安全保密提出了新挑战 |
1.1.3 政府信息公开的大力推行对信息保密提出了新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信息安全保密的概念和作用 |
2.1.2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内容和机构 |
2.2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一般原则 |
2.2.1 人本管理原则 |
2.2.2 依法管理原则 |
2.2.3 分层次管理原则 |
2.2.4 风险管理原则 |
第3章 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新形势、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
3.1.1 信息化条件下窃密与反窃密斗争激烈 |
3.1.2 境外情报机构策反方式和对象的转变 |
3.1.3 网络核心技术的依赖性导致安全隐患 |
3.1.4 信息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引发安全问题 |
3.1.5 管理对象载体的多样性带来安全挑战 |
3.2 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管理现状的泄密风险 |
3.2.2 信息系统的泄密风险 |
3.2.3 信息设备的泄密风险 |
3.2.4 涉密人员的泄密风险 |
3.3 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安全保密意识淡薄 |
3.3.2 网络窃密活动猖獗 |
3.3.3 安全防范能力薄弱 |
3.3.4 监督管控措施滞后 |
3.3.5 系统运行环境脆弱 |
第4章 国外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主要经验 |
4.1.1 制定信息安全发展战略 |
4.1.2 完善信息安全法规体系 |
4.1.3 理顺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
4.1.4 发展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
4.1.5 加强军队信息安全建设 |
4.1.6 打击信息安全网络犯罪 |
4.1.7 增强信息安全保密意识 |
4.2 国外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启示 |
4.2.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首要前提 |
4.2.2 强化监管机构职能是必要基础 |
4.2.3 提升全民保密意识是有效手段 |
4.2.4 开发自主防护技术是可靠保障 |
4.2.5 加强保密文化建设是重要依托 |
第5章 加强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对策 |
5.1 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原则 |
5.1.1 积极防范 |
5.1.2 突出重点 |
5.1.3 依法治密 |
5.1.4 系统管理 |
5.2 强化安全保密日常管理 |
5.2.1 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
5.2.2 完善保密法规制度 |
5.2.3 注重保密理论研究 |
5.3 加强保密机构队伍建设 |
5.3.1 理顺保密机构设置 |
5.3.2 提高保密队伍素质 |
5.3.3 建立保密协调机制 |
5.3.4 激励保密干部成长 |
5.4 构建保密管理长效机制 |
5.4.1 建立保密应急预警机制 |
5.4.2 建立健全保密检查机制 |
5.4.3 建立健全保密监管机制 |
5.4.4 健全保密违规问责机制 |
5.5 加强保密基础设施建设 |
5.5.1 打造信息安全宣传平台 |
5.5.2 建立安全保密传输网络 |
5.5.3 配备安全保密检测工具 |
5.5.4 安装保密技术防护系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基本史料和文献评介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东北地理区位与清代以前生态环境概述 |
第一节 东北地理区位 |
一、清代东北地区的范围 |
二、自然地理条件的整体性 |
三、自然气候的多样性 |
四、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
第二节 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概述 |
一、汉唐之际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二、辽金元时期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三、明代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三节 清代以前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
一、东北南部地区的农业开发与其他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并存 |
二、生态环境改变与恢复交错进行,呈现间歇性和反复性 |
三、生态环境随着人口流动而变化 |
四、战争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重大 |
第二章 清初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清入关前东北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东北北部、东部和辽东半岛的人口向辽河东岸地区集中 |
二、东北南部的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新变化 |
三、战争对辽河两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二节 清入关后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缓慢复原 |
一、迁都京师与“从龙入关” |
二、辽河东岸地区的环境 |
三、辽河西岸地区的环境 |
第三节 清政府恢复东北社会经济的若干对策 |
一、“辽东招垦令”的颁布与实施 |
二、府州厅县的设置 |
三、从盛京总管到三将军的设置 |
四、东蒙古盟旗制度的确立 |
第三章 封禁前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辽东招垦令”停止实施与流人、流民的进入 |
一、“辽东招垦令”停止实施 |
二、柳条边的修筑 |
三、流人的进入与开发东北 |
四、关内移民的进入及其经济活动 |
第二节 城镇缓慢恢复与农田增加 |
一、城镇恢复与兴起 |
二、旗地的增加 |
三、民地的增加 |
四、从旗民互垦到旗民分界 |
第三节 四大围场和三大官牧场的设立 |
一、木兰、盛京、吉林和黑龙江四大围场的建立与管理 |
二、养息牧、大凌河和盘蛇驿三大官牧场的设立与管理 |
三、皇室与满洲贵族的狩猎活动 |
第四节 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与政府救助 |
一、封禁前东北生态环境变化 |
二、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 |
三、政府救助灾民 |
第四章 封禁时期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封禁政策的实施 |
一、封禁政策颁布的背景 |
二、封禁政策的颁布 |
三、封禁政策的实施 |
第二节 清皇室与贵族垄断东北资源 |
一、盛京内务府皇庄 |
二、贡山、贡河与贡江 |
三、官采人参制度 |
四、皇室对貂皮、人参和东珠的垄断 |
第三节 东北地方特殊机构的经济活动 |
一、盛京总管内务府 |
二、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
三、布特哈总管衙门 |
四、东北三将军衙门 |
第四节 关内流民在东北的经济活动 |
一、关内流民的垦殖 |
二、关内流民的私采 |
三、关内流民的私伐与偷猎 |
第五节 耕地的扩展与生态环境变迁 |
一、京旗屯垦与旗地增加 |
二、官牧场及官荒的初步开垦 |
三、农业生态的扩展与自然原生态的缩小 |
第六节 自然灾害频发与政府的赈灾救济 |
一、自然灾害频发及其特点 |
二、政府的赈灾救济 |
第五章 弛禁时期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清朝弛禁与移民的涌入 |
一、从严禁到弛禁 |
二、移民大量涌入 |
三、府州厅县的大幅增设与东北建立行省 |
第二节 官荒局部丈放与森林、草原生态的破坏 |
一、奉天官荒的部分丈放 |
二、吉林官荒的局部丈放 |
三、黑龙江官荒的局部丈放 |
四、热河及东三蒙地区的局部丈放 |
五、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 |
第三节 城镇繁荣与生态环境的改变 |
一、城镇的增加与繁荣 |
二、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的改变 |
第四节 清政府管理下的森林采伐 |
一、政府建筑工程对森林采伐 |
二、政府管理下的商业采伐 |
三、森林资源的减少 |
第五节 珍稀生态资源的锐减 |
一、虎、貂等动物资源 |
二、人参、甘草等野生药用资源 |
三、东珠、鲟鳇鱼等珍稀水产资源 |
四、资源锐减与采贡制度的名存实亡 |
第六章 解禁后的东北生态环境 |
第一节 废除封禁与人口剧增 |
一、清末东北局势新变化 |
二、废除封禁与移民实边 |
三、全面放垦与人口剧增 |
第二节 朝鲜流民对东北资源的开发 |
一、清朝前期朝鲜流民非法进入我国东北 |
二、清朝中期朝鲜流民非法进入我国东北 |
三、晚清时期朝鲜流民大量进入我国东北 |
第三节 俄国、日本对我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一、俄国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二、日本对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 |
三、东北森林资源的消损 |
第四节 东北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 |
一、水土流失加剧与洪水泛滥 |
二、草原沙漠化出现 |
三、河道淤浅与辽河水运的衰落 |
四、辽泽的消失与辽东湾海岸线的扩展 |
第五节 鼠疫等自然灾疫的爆发与社会应对 |
一、清末黑龙江捕獭风行与鼠疫的爆发 |
二、生态灾害的增多 |
三、政府与社会民众对灾疫的应对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档案与资料汇编类 |
典籍类 |
方志类 |
考察、游记、笔记类 |
今人论着及译着 |
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病毒防疫站 木马专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代稷山县的“卫生革命”与乡村变迁(1949-1965)[D]. 田晋嘉. 山西大学, 2020(01)
- [2]和田维吾尔医疗的地方实践 ——以医疗、疾病与文化为中心[D]. 买托合提·居来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南京“晒太阳”艺术活动研究[D]. 侯宇轩. 南京大学, 2019(07)
- [4]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 吴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7)
- [5]社会诚信缺失对策研究[D]. 范吉卉. 太原科技大学, 2017(10)
- [6]潍坊市楼盘名称的语言文化研究[D]. 隋小莲.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7]平安城市视频监控业务的系统设计与实现[D]. 石涛.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7)
- [8]基层党政机关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问题研究[D]. 龙方钦. 湖南大学, 2012(05)
- [9]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 陈跃. 山东大学, 2012(12)
- [10]我是真的热爱你[J]. 乔叶. 长篇小说选刊,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