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水分离膜的研究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寇晓慧[1](2021)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苯硫醚纳米纤维膜及分离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污水中含有强酸强碱或化学溶剂等腐蚀性物质的现象日益严重,目前分离污水的基材大多不能承受这些苛刻环境。聚苯硫醚(PPS)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还有出色的耐酸碱性,因此研究者们尝试将其作为分离膜基材应用于苛刻环境下的油水分离。PPS加工成膜方法目前仅有热致相分离法,该方法需要大量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不利于环境保护,限制了PPS的加工应用。静电纺丝法是制备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膜的常用方法,是制备分离膜的理想工艺。本文首次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PS纳米纤维膜,在研究不同制备条件对PPS基纳米纤维膜结构和性能影响的同时,对PPS基纤维膜的功能化和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1)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PS/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复合纳米纤维膜,之后经过烧结工艺脱除聚乙烯醇组分,得到PPS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PPS/聚乙烯醇质量比和最高煅烧温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选择一组性能最佳的PPS复合纳米纤维膜用于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油水乳液的分离实验中。结果表明,重力条件下PP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三种油水乳液的最大通量达到1707 L/(m2 h),分离效率均在98%以上,同时PPS复合纳米膜在有机溶液中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2)在工艺(1)的基础上,采取相同的工艺制备了PPS/二氧化钛(TiO2)复合纤维膜。通过形貌观察、孔径、孔隙率和疏水性能等测试,分析TiO2的加入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iO2纳米粒子后,PPS基复合纤维膜的孔径从0.73μm增大到1.08μm,空气中水接触角从145.0°增加到150.2°;油水分离实验中,PPS/TiO2复合纤维膜分离三种油包水混合液的最大通量为3807L/(m2h),分离精度均在98%以上,且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油下抗污染性能;光催化降解实验中,PPS/TiO2复合纤维膜在5 h内可降解75%的亚甲基蓝染料,并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赵明杰,刘晓静,栗勇田[2](2020)在《低压高通量滤膜深度处理油田采出水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提高油田采出水水质,采用低耗能高通量的新型超润湿纳米纤维复合膜组件对华北油田采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分析确定了膜污染清洗工艺及清洗周期,同时考察了系统对含油量及悬浮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油水分离系统出水含油量及悬浮物含量均达到SY/T 5329—2012低渗透油田回注水标准;以20 min为在线反冲洗周期,分别采用质量分数0. 5%的盐酸和表面活性剂对膜片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周期为100 h,能够有效减小膜污染恢复膜通量,保持系统稳定出水。
张玮[3](2020)在《金属基动态膜油水分离中试实验装置搭建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井采出液的含水率不断上升,某些区域的含水率已达90%以上。对采出液油水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已成为我国各大油田面临的重大挑战。膜法分离含油污水,具有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优点,但膜污染引起的分离性能下降制约了其潜力的发挥。因此,制备和选用亲水性的油水分离膜十分必要。近年来,利用具有一定特性的颗粒物质在廉价的大孔径过滤介质上形成动态膜正成为水处理研究的热点,而小试基础上的中试研究则是实现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前提。本文成功制备了以金属网20基高岭土25为原材料的亲水性油水分离动态膜,膜的纯水渗透通量达到620 L m-2 h-1,利用小试实验装置对动态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再生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该动态膜对多种油水样品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截留率均大于87.5%,而且膜的抗污染性能优异,通量回复率可以达到92.3%。动态膜小试实验装置存在油水处理量小等问题,为进一步向工业化迈进,需要进行合理化放大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基于小试实验,本文进行了动态膜中试试验装置的设计及搭建工作。在完成总体流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管路排布及设备布置等工作,并对装置的核心膜组件进行了设计、制造。动态膜中试装置设计处理量5m3/h,通过中试实验考察了温度、跨膜压差、油含量等因素对渗透通量的影响。通过渤海某终端平台现场试验,考察了动态膜对含油污水中油及悬浮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动态膜对该平台含油污水中的油及悬浮物去除效果显着,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马宇良,方雪,苏桂明,张晓臣[4](2019)在《油水分离膜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对油水分离膜技术进展作了综述,阐述了油水分离膜的分离机理以及油水分离的主要方法,提出了油水分离膜包括亲水疏油膜和疏水亲油膜两类,并探讨了其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
曹佳琳[5](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将具有优异水稳定性及水吸附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引入油水分离膜制备中,并通过有机亲水高分子对其进行改性。通过MOF材料与有机或无机材料的协同作用,增强膜表面亲水性,同时赋予膜表面微纳复合结构,进而提高膜的渗透性能与抗污染性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UiO-66-NH2颗粒,再通过氨基与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侧链羧基的反应实现交联与亲水改性双重作用。以UiO-66-NH2@PAA颗粒为成膜材料,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高亲水性、水下超疏油的油水分离膜。UiO-66-NH2良好的水吸附性能、膜表面丰富的亲水基团,以及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强化了膜表面水化层的形成,提高了膜稳定性与抗污染性能。UiO-66-NH2(1)@PAA膜的通量为2337 L m-2h-1 bar-1,总通量恢复率为86%。引入具有二维片层结构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材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UiO-66-NH2@GO材料,用亲水高分子对其进行修饰后,将其作为插层材料,与GO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真空辅助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GO-UiO-66-NH2@GO-PAA膜,增大GO纳米片片层间距的同时保证膜稳定性。而PAA材料起到了对纳米片的交联以及亲水改性的双重作用,提高了膜的稳定性与抗污染性能。因此GO-UiO-66-NH2@GO-PAA膜显示出了长期稳定高效的油水分离性能。GO15-UiO-66-NH2@GO15-PAA膜的通量提升至5067 L m-2h-1 bar-1,同时总通量恢复率提高至92%。以UiO-66-NH2@GO膜为基底,通过仿生粘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修饰,通过共沉积或二次沉积的方法,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对膜表面进行进一步的亲水改性。有效减低膜厚度,提高分离层孔隙率的同时,保证了膜长期稳定性。膜表面的亲水化学结构与微纳复合结构协同作用,赋予了膜表面较高的亲水性和水下超疏油特性,降低油滴对膜表面的粘附力,因此膜抗污染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UiO-66-NH2@GO20-PDA12-PVP24膜的通量高达7067 L m-2h-1 bar-1,总通量恢复率为93.5%,同时三次循环过滤实验结束后,膜的总通量恢复率高达91%。
袁静,廖芳芳,郭雅妮,梁丽芸[6](2019)在《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文中研究指明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膜是一种过水隔油的特殊分离膜,在处理海洋溢油污染、环境含油废水时具有保持分离膜不被油污染的优势,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掌握近年来超亲水超疏油分离膜的发展动态,本文首先以液体静压力与毛细作用力为基础阐述亲水疏油膜的油水分离机理;然后分类概括超亲水-超疏油金属基底网膜、刺激响应油水分离膜、无基底聚合物膜材料的制备及各项性能的研究新进展;最后总结目前在该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任秀娥,李刚,陈建标,樊栓狮,郎雪梅,王燕鸿[7](2018)在《面向油水分离的无机膜制备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膜技术是处理含油污水及含水油液的有效分离方法。无机膜材料由于可调变的表面性质和良好的稳定性,即使在苛刻的条件下,在分离油水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本文首先阐述了设计与制备油水分离膜的理论基础,包括分离过程中压力驱动力和膜表面特性对膜通量和选择性的影响;然后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用于油水分离的无机膜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重点介绍分子筛膜、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膜和氧化石墨烯膜等的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油水混合物中研究者们调控无机膜表面性能的策略,提出膜表面润湿性和膜结构是提高膜分离效率和抗污染性的关键;最后指出抵制含大量表面活性剂、碱液及有机聚合物种的乳化油对膜造成污染,是无机膜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无机膜在分离油水方面的发展方向。
陈芸霞,陈雪刚,刘瑛[8](2018)在《新型NiFe2O4/埃洛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借助金属油酸盐与埃洛石纳米管(HNTs)内壁的相互作用将铁酸镍(NiFe2O4)填充于HNTs内腔制成新型铁酸镍-埃洛石复合材料NiFe2O4/HNTs(NHNTs),并对NHNT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Fe2O4成功填充至HNTs内腔。将NHNTs作为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的亚甲基蓝,并探究了吸附时间、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NHNTs在吸附55min条件下能达到吸附平衡,偏碱性条件更利于对亚甲基蓝的吸附,NHNTs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较好,其最大吸附量为20.11mg/g,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玉琴[9](2018)在《纳米纤维/二氧化硅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污染问题在人类社会飞速前进的过程中已不容忽视。作为水污染的一种,油污染具有严重破坏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高效、便捷的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油水分离领域。但是,现今大多数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仍存在成本高、工艺步骤复杂等诸多问题,因而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因此,能够简化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工艺,降低其成本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亲水疏油性SiO2纳米粒子制备油水分离复合膜。通过添加亲水性的PVA-co-PE纳米纤维来提高SiO2纳米粒子的成膜性能。研究了PVA-co-PE纳米纤维/SiO2悬浮液的组成及制备工艺对涂层成膜性的影响,然后将此涂层涂覆在基材表面,利用SEM、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PVA-co-PE纳米纤维添加量、涂层方式、基材目数、克重等对PVA-co-PE纳米纤维/SiO2复合膜微观形貌、亲水性、亲油性、水下疏油性和分离速率的影响。将有机试剂、各类油和去离子水染色后配制成油水混合物,研究了重力驱动下复合膜对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利用重量法测量了重力驱动下复合膜的油水分离分离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当PVA-co-PE纳米纤维添加量为50%时,复合膜的亲水性最好,水下的油接触角达140°左右。当基底目数为150目、克重为11GSM时,复合膜的分离速率最大;此时的复合膜能对多种油水混合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分离效率达94%以上。为了拓展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应用领域,采用PVA-co-PE纳米纤维膜为基底,将PVA-co-PE纳米纤维/SiO2涂覆在基底表面制备出能够在压力驱动下分离油水乳液的复合膜。利用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光学显微镜、总有机碳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压力以及重复使用次数对PVA-co-PE纳米纤维/SiO2复合膜微观形貌、亲水性、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够施加在复合膜上的压力范围为0.025-0.07 MPa;在此压力范围内,复合膜能对稳定的油水乳液进行有效分离,分离效率高达99%以上。在0.025-0.07 MPa压力范围内,膜的通量会随着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会降低。
张树友[10](2018)在《聚偏氟乙烯接枝共聚物纤维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膜分离技术因分离精度高、绿色环保无污染、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然而,现有的高分子膜材料具有通量低、低抗污染和机械性能差等缺点,不能满足实际含油水废水处理的需求。选用和开发高通量、抗污染和机械性能良好的分离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热、耐溶剂溶胀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因此在气体分离、膜蒸馏、全蒸发、电化学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此外,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具有可调润湿性、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优点,使其在环境应用方面具有极佳的潜在价值,尤其在油水分离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本文选用PVDF为原料进行亲水改性,然后通过静电纺丝以得到通量大、抗污染、有良好机械性能的油水分离膜。本文以PVDF和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原料,利用C-F基团直接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将PEGMA接枝在PVDF上,制备PVDF-g-PEGMA接枝聚合物;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DF-g-PEGMA纤维膜:最后通过热处理工艺使改性纤维膜亲水链段在膜表面富集改善膜的亲水性能,从而制备出具有超亲水和油水分离性能的静电纺纤维膜(PVDF-g-PEGMA-w)。本文用核磁、红外和TG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原膜和改性膜的表面化学组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膜表面形貌的变化,用万能拉伸机测试膜的拉伸性能,用正十二烷作为油相测试膜的爆破压力以评价膜的机械性能。用“错流过滤”的方法评价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及油水分离能力,并考察了“死端过滤”对分散油及乳化油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通过ATRP反应成功合成PVDF-g-PEGMA接枝共聚物,利用静电纺丝和热处理技术制备出超亲水的PVDF-g-PEGMA-w纤维改性膜,水接触角在1s内变为0°;改性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7Mpa,爆破压力为3.01 kPa。经过3次循环污染之后,改性膜的通量回复率仍然保持在91%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抗污染能力。在“死端”装置中,仅仅依靠重力,分散油的通量可以就达到11630Lm-2h-1,表现出高通量的优点。在乳化油的“错流和死端”分离测试中,改性膜的对乳化油的截留可以达到99%以上。
二、油水分离膜的研究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水分离膜的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静电纺丝法制备聚苯硫醚纳米纤维膜及分离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膜分离技术 |
1.1.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1.1.2 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
1.2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1.3 油水分离膜的研究背景及方向 |
1.3.1 油水分离膜的分离原理 |
1.3.2 油水分离膜的研究方向 |
1.4 光催化分离膜研究背景及方向 |
1.4.1 光催化技术研究背景 |
1.4.2 光催化原理 |
1.5 聚苯硫醚简介及研究进展 |
1.5.1 聚苯硫醚简介 |
1.5.2 PPS性能 |
1.5.3 PPS膜的研究进展 |
1.6 静电纺丝技术及应用 |
1.6.1 静电纺丝技术简介 |
1.6.2 静电纺丝技术原理 |
1.6.3 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7.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苯硫醚纳米纤维膜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复合膜的制备 |
2.2.4 膜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2.4.1 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形貌 |
2.2.4.2 表面粗糙度 |
2.2.4.3 表面浸润性 |
2.2.4.5 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 |
2.2.4.6 孔径 |
2.2.4.7 孔隙率 |
2.2.4.8 油水分离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分析 |
2.3.2 纤维形貌 |
2.3.2.1 PPS/PVA比例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2.3.2.2 煅烧温度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2.3.3 膜的性能 |
2.3.3.2 PPS/PVA比例对膜性能的影响 |
2.3.3.3 煅烧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2.3.4 油/水乳液分离性能 |
2.3.4.1 分离性能 |
2.3.4.2 化学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PS/TiO_2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PPS/PVA和 PPS/PVA/TiO_2初生复合纤维膜的制备 |
3.2.4 PPS纤维膜和PPS/TiO_2复合纤维膜的制备 |
3.2.5 膜的表征 |
3.2.5.1 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 |
3.2.5.2 纳米纤维的元素分析 |
3.2.5.3 表面粗糙度 |
3.2.5.4 表面浸润性 |
3.2.5.5 化学结构 |
3.2.5.6 孔径 |
3.2.5.7 孔隙率 |
3.2.5.8 力学性能 |
3.2.5.9 结晶结构 |
3.2.5.10 油水分离实验 |
3.2.5.11 光学、吸附及催化降解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膜的表面形貌与结构分析 |
3.3.2 膜的疏水性与粗糙度分析 |
3.3.3 膜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分析 |
3.3.4 油水分离实验及循环性能分析 |
3.3.5 抗污染性 |
3.3.6 光催化降解性能 |
3.3.7 耐酸碱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论与建议 |
4.1 实验结论 |
4.2 实验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低压高通量滤膜深度处理油田采出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用水 |
1.2 仪器及试剂 |
1.3 试验装置 |
1.4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在线反冲洗周期对膜通量的影响 |
2.2 化学清洗工艺及周期 |
2.3 出水水质及去除效果 |
3 结论 |
(3)金属基动态膜油水分离中试实验装置搭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含油污水简介 |
1.1.1 含油污水的产生及危害 |
1.1.2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
1.2 膜分离技术 |
1.2.1 膜分离技术简介 |
1.2.2 膜分离种类及特点 |
1.3 膜分离技术在含油污水中的研究进展 |
1.3.1 膜法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 |
1.3.2 油水分离膜 |
1.4 动态膜技术 |
1.4.1 动态膜简介 |
1.4.2 动态膜的类型 |
1.4.3 动态膜在含油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工作内容 |
第二章 金属基动态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实验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基膜孔径分布 |
2.2.4 基膜孔隙率 |
2.2.5 涂膜材料粒径分布 |
2.3 金属基动态膜的制备 |
2.3.1 涂膜液的制备 |
2.3.2 动态膜制备 |
2.4 油水分离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材料优选 |
2.5.2 亲水性能表征 |
2.5.3 油水分离性能 |
2.5.4 膜的再生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试实验装置设计与建造 |
3.1 前言 |
3.2 工艺设计 |
3.3 膜组件设计 |
3.3.1 筒体设计 |
3.3.2 花盘设计 |
3.4 装置建造 |
3.4.1 平面布置图 |
3.4.2 管路排布 |
3.4.3 装置实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膜中试实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操作流程 |
4.3 渗透通量的影响因素 |
4.3.1 温度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
4.3.2 油含量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
4.3.3 跨膜压差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
4.3.4 膜面流速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
4.4 现场试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油水分离膜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
3 油水分离的主要方法 |
4 油水分离膜的主要分类 |
4.1 亲水疏油膜 |
4.2 疏水亲油膜 |
5 结语 |
(5)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膜与膜技术 |
1.1.1 膜技术与膜污染 |
1.1.2 抗污染原型与机理 |
1.1.3 膜技术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1.2 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 |
1.2.1 MOF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MOF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1.3 MOF膜的制备方法 |
1.3.1 共混改性 |
1.3.2 原位生长 |
1.3.3 颗粒沉积 |
1.4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UiO-66-NH_2材料的制备 |
2.2.2 GO材料的制备 |
2.2.3 材料的表征 |
2.2.4 膜的制备 |
2.2.5 膜的表征 |
2.2.6 膜的性能评价 |
第3章 真空辅助自组装法制备MOF油水分离膜 |
3.1 引言 |
3.2 UiO-66-NH_2@PAA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2.1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材料的制备 |
3.2.2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材料的表征 |
3.3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膜的制备与表征 |
3.3.1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膜的制备 |
3.3.2 UiO-66-NH_2及UiO-66-NH_2@PAA膜的表征 |
3.4 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 |
3.4.1 膜的渗透分离性能 |
3.4.2 膜的抗污染性能 |
3.4.3 膜的长期稳定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真空辅助自组装法制备MOF@GO油水分离膜 |
4.1 引言 |
4.2 UiO-66-NH_2@GO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2.1 UiO-66-NH_2@GO材料的制备 |
4.2.2 UiO-66-NH_2@GO材料的表征 |
4.3 GO膜及MOF@GO膜的制备与表征 |
4.3.1 GO膜及MOF@GO膜的制备 |
4.3.2 GO膜及MOF@GO膜的表征 |
4.4 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 |
4.4.1 膜的渗透分离性能 |
4.4.2 膜的抗污染性能 |
4.4.3 膜的长期稳定性 |
4.5 小结 |
第5章 仿生粘和法制备MOF@GO-PDA油水分离膜 |
5.1 引言 |
5.2 GO膜及MOF@GO膜的制备与表征 |
5.2.1 GO膜及MOF@GO膜的制备 |
5.2.2 MOF@GO-PDA复合膜的表征 |
5.3 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 |
5.3.1 膜的渗透分离性能 |
5.3.2 膜的抗污染性能 |
5.3.3 膜的长期稳定性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超亲水-超疏油分离膜的分离机理 |
3 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膜制备与性能 |
3.1 金属基底超亲水-超疏油分离网膜 |
3.1.1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网膜 |
3.1.2 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网膜 |
3.2 刺激响应性油水分离膜 |
3.2.1 pH刺激响应性油水分离膜 |
3.2.2 热刺激响应油水分离膜 |
3.2.3 气体刺激响应油水分离膜 |
3.2.4 光刺激响应油水分离膜 |
3.2.5 电场刺激响应油水分离膜 |
3.3 无基底聚合物油水分离膜 |
4 结论与展望 |
(7)面向油水分离的无机膜制备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和制备油水分离膜的理论基础 |
2 无机膜材料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2.1 分子筛膜 |
2.2 金属氧化物及金属氢氧化物膜 |
2.3 氧化石墨烯膜 |
3 无机膜面临的挑战 |
4 结语 |
符号说明 |
(8)新型NiFe2O4/埃洛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样品制备 |
1.3 吸附测试 |
1.4 样品的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XRD分析 |
2.2 TEM分析 |
2.3 吸附-脱附分析 |
2.4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2.5 pH对吸附的影响 |
2.6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7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 结论 |
(9)纳米纤维/二氧化硅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面润湿性原理 |
1.3 油水分离技术的介绍 |
1.3.1 油水混合体系 |
1.3.2 传统油水分离技术 |
1.3.3 重力油水分离法 |
1.3.4 油水分离膜技术 |
1.4 油水分离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1.4.1 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应用 |
1.4.2 水凝胶油水分离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1.4.3 金属网膜油水分离材料制备及应用 |
1.5 本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2 重力法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2.2 纳米纤维/二氧化硅涂层的制备 |
2.2.3 重力法油水分离膜的制备 |
2.2.4 纳米纤维/二氧化硅涂层的微观形貌表征 |
2.2.5 N/S-PM膜的性能与结构测试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纤维/二氧化硅涂层的微观形貌表征 |
2.3.2 不同制膜方式对N/S-PM膜表观形貌的影响 |
2.3.3 PVA-co-PE纳米纤维含量对N/S-PM膜在空气中的湿润性的影响 |
2.3.4 PVA-co-PE纳米纤维含量对N/S-PM膜在水下疏油性的影响 |
2.3.5 N/S-PM膜的水下疏油性的表征 |
2.3.6 克重对N/S-PM膜分离速率的影响 |
2.3.7 基底目数对N/S-PM膜分离速率的影响 |
2.3.8 N/S-PM膜的性能表征 |
2.4 小结 |
3 压力驱动下油水乳液分离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3.2.2 N/S-NM膜的制备 |
3.2.3 N/S-NM膜的宏观和微观形貌表征 |
3.2.4 N/S-NM膜的红外表征 |
3.2.5 N/S-NM膜的亲水性表征 |
3.2.6 油水乳液的稳定性表征 |
3.2.7 N/S-NM膜在压力驱动下的油水分离效率和通量的表征 |
3.2.8 N/S-NM膜在压力驱动下重复使用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S-NM膜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照片 |
3.3.2 N/S-NM膜的红外测试 |
3.3.3 N/S-NM膜的水接触角测量 |
3.3.4 不同油水乳液的表征 |
3.3.5 N/S-NM膜在压力驱动下的油水分离效果测试 |
3.3.6 N/S-NM膜在压力驱动下的油水分离效率测试 |
3.3.7 N/S-NM膜在压力驱动下重复使用性的测试 |
3.4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聚偏氟乙烯接枝共聚物纤维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聚合物分离膜材料 |
1.1.1 聚合物膜材料的发展 |
1.1.2 膜材料应用面临的问题 |
1.2 含油废水处理 |
1.2.1 含油废水的产生及危害 |
1.2.2 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
1.3 膜分离技术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3.1 膜分离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2 油水分离膜研究进展 |
1.4 PVDF分离膜亲水改性研究现状 |
1.4.1 PVDF膜的浸润/涂覆改性 |
1.4.2 PVDF膜表面改性 |
1.4.3 PVDF膜材料改性 |
1.5 静电纺丝 |
1.5.1 静电纺丝法简述 |
1.5.2 静电纺丝参数的影响 |
1.5.3 静电纺丝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6 课题提出及拟解决的问题 |
1.6.1 课题立论基础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TRP合成PVDF-g-PEGMA共聚物及其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PVDF-g-PEGMA聚合物的合成 |
2.2.4 PVDF-g-PEGMA聚合物接枝率 |
2.2.5 核磁 |
2.2.6 ATR-FTIR |
2.2.7 热重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体系 |
2.3.2 核磁 |
2.3.3 红外 |
2.3.4 热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亲水纤维膜的制备与油水分离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PVDF-g-PEGMA亲水膜的制备 |
3.2.2 PVDF-g-PEGMA亲水膜的热处理 |
3.2.3 XPS |
3.2.4 SEM |
3.2.5 WCA |
3.2.6 拉伸性能 |
3.2.7 爆破压力 |
3.2.8 油水分离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PS |
3.3.2 SEM |
3.3.3 WCA |
3.3.4 机械性能 |
3.3.5 膜的抗污染性能 |
3.3.6 油水分离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承担完成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油水分离膜的研究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静电纺丝法制备聚苯硫醚纳米纤维膜及分离应用研究[D]. 寇晓慧.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低压高通量滤膜深度处理油田采出水试验研究[J]. 赵明杰,刘晓静,栗勇田. 现代化工, 2020(06)
- [3]金属基动态膜油水分离中试实验装置搭建及实验研究[D]. 张玮. 长江大学, 2020(02)
- [4]油水分离膜的研究进展[J]. 马宇良,方雪,苏桂明,张晓臣. 黑龙江科学, 2019(14)
- [5]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曹佳琳. 天津大学, 2019(06)
- [6]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 袁静,廖芳芳,郭雅妮,梁丽芸. 化学进展, 2019(01)
- [7]面向油水分离的无机膜制备及应用进展[J]. 任秀娥,李刚,陈建标,樊栓狮,郎雪梅,王燕鸿. 化工进展, 2018(10)
- [8]新型NiFe2O4/埃洛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J]. 陈芸霞,陈雪刚,刘瑛. 化工新型材料, 2018(07)
- [9]纳米纤维/二氧化硅油水分离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玉琴. 武汉纺织大学, 2018(01)
- [10]聚偏氟乙烯接枝共聚物纤维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研究[D]. 张树友.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