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建结构与主回路耦联模型抗震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1](2020)在《风荷载作用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易损性分析》文中指出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是一种具有强烈塔线耦联作用的复杂系统,其塔体高、跨度大、重量轻,且建设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领域。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其基本自振周期相对较长,从而也使其更易受风荷载的影响。风灾是一种发生最为频繁的自然灾害,国内外的风灾数据表明,输电塔-线体系在强风下经常发生倒塌;此外,由于风荷载是一种随机荷载,进行结构的风致响应分析时应采用概率手段。因此,开展输电线路的风致倒塌及易损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输电线路的风致倒塌易损性、不确定性分析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提出了输电塔的整体损伤指标(GDI)判断结构倒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使用ABAQUS模拟了强风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塌破坏,同时对结构进行了易损性分析以及不确定性分析,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选取一典型大跨越输电线路,提出了结构整体损伤指标GDI,并以之作为输电塔的倒塌判别标准,基于IDA方法,通过ABAQUS/Explicit对其倒塌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结构倒塌时的整体损伤,分析了其倒塌机理。2)开展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抗风易损性研究,评估了结构的抗风承载力;同时,对比分析了基于我国及IEC规范、采用Kaimal及Davenport风速功率谱模拟风荷载时结构抗风易损性的变化。3)选取弹性模量、泊松比、钢材屈服强度以及钢管半径及厚度为不确定性参数,对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了结构倒塌风速对各参数不确定性的相对敏感程度。4)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生成了 50组结构-风荷载随机样本对,研究了输电塔-线体系同时考虑结构不确定性及风荷载随机性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分析了结构不确定性对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李双亮[2](2020)在《生物质新能源发电电厂结构选型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不断改进发电模式,提升环境改善状况,有必要发展新型的能源开发与发展模式。伴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变化和新能源模式的不断探索,生物质发电模式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热点,成为了新型节能环保发电模式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小型生物质发电厂的主要常见结构种类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成为了电厂结构框架的最主要组成形式。不同的厂房结构具有不同的的力学特性。中小型秸秆发电厂的土建结构十分重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根据主电厂的结构类型和结构应力分析特点,针对鲁源生物质发电厂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探索和优化了中小型新能源发电厂的结构设计。本文以鲁源生物质发电厂建设为背景,对中小型秸秆发电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在总结了民用建筑主厂房结构选型、结构设计计算和技术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对秸秆发电项目的结构设计,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通过弥补单跨框架排架结构稳定性的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抗震性能,降低立柱的轴压比,进一步提高加固比,从根本上提升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在设计和技术管理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严格的设计规范,输入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设计过程管理,确保了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的研究能为当前中小型发电厂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今后中小型新能源发电厂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胡文祥[3](2019)在《基于WBS的AP1000核电核岛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能源供应形势日趋紧张,为了满足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更好地保护环境,核能发电再一次引起了各国的关注。AP1000作为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技术,较第二代核电,其安全性能提高、设计简化、施工量减少,已成为未来核电发展的主流趋势。在AP1000核电的建造过程中,采用先进工艺,建安开顶法平行施工及模块化施工特点,给AP1000建安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如何做好各单位、各专业间的管控,保证各专业合理、有序、准确地对接,提高管理效率,是对施工管理的重要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项目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s,简称WBS)对工作分解,进行合理最小施工单元划分,引入施工工作包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对项目的全局管控。项目管理的WBS必须分解为最佳的管理单元,使其成为有效的管理工具,最小实施单元是WBS的最底层元素。本文依照AP1000核电项目合同工作包范围,结合各个合同工作包的WBS层级及其施工特点,逐一分析项目分解结构,引入施工工作包的概念,实现对项目进行施工总体管控,确保完成工程建造目标。
吴茜婷,孙晓颖[4](2019)在《反应堆厂房考虑主回路系统耦合作用的抗震楼层反应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主要用于支承反应堆和其他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设备,通过在结构上设置相应的支撑,保证两者的可靠连接。由于二者的协同运动,动力耦合问题成为结构抗震分析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本文以"华龙一号"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为例,研究内部结构与主回路系统的耦合效应对内部结构楼层反应谱计算的影响。
江赛雄[5](2019)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度输煤栈桥抗震性能分析与抗震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火力发电厂中输煤系统是保障火电厂正常运行的关键,由于特殊的结构特点,输煤栈桥结构在历次地震中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对输煤栈桥抗震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更是鲜有涉及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输煤栈桥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输煤栈桥结构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以典型输煤栈桥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特征向量方法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利用与能量相关的脉冲型地震动量化识别方法,选取了不同脉冲周期的脉冲型地震动,采用标准脉冲数学模型方法,剔除所选地震动中的主脉冲成分,获得非脉冲型地震动。其次,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分析了输煤栈桥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下,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与脉冲周期接近时,脉冲型地震动可以对栈桥结构产生显着影响。同时,分析多遇地震作用下反应谱计算值与脉冲型及非脉冲型地震动计算值的比值结果,得到了该输煤栈桥结构的内力或位移的变化区间。在考虑脉冲效应时,在实际输煤栈桥结构设计中,应该对反应谱计算结果的内力和位移进行放大,否则会低估结构的动力响应。同时,通过采取相关抗震措施的方法以确保输煤栈桥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最后,对该结构进行了罕遇近断层脉冲型及非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下,结构内力及位移变化曲线更为明显,三向输入时脉冲效应对输煤栈桥结构响应的放大作用最为明显。在脉冲型地震作用下,输煤栈桥的柱顶将产生超出预期的严重破坏,同时钢桁架跨中变形过大,将会严重影响结构的适用性及附属设备的安全。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主要关注输煤栈桥结构在多遇地震工况下的抗震性能,而当在高烈度区进行输煤栈桥结构设计时,可以采用合理布置、深化设计、减震隔震等措施加强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卢强,陈星文[6](2019)在《核电厂主回路耦合分支管道的地震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核电厂反应堆主冷却剂回路连接众多的分支管道,根据分支管道连接的支撑系统,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与主管道相连两大类。对于直接与主管道相连的分支管道,业界已建立较成熟的解耦准则,但对于间接与主管道连接的分支管道,解耦问题并未形成准则。为了获得主回路分析模型的边界条件,确保反应堆冷却剂回路抗震分析的准确性,进行蒸发器分支管标高和管径对主回路地震分析影响的评估,得到对实际工程有参考意义的结论,同时为其他间接与主管道相连的大型支管解耦论证提供参考,最终为此类支管解耦准则的确立打下基础。
庚佳[7](2019)在《BRB布设方式对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的抗震性能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民用电总量持续增长,火力发电厂也逐渐成为我国的产电主力。火电厂中的主厂房受到其工艺布置等要求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有利于抗震设计的方式进行布置,且超大集中荷载煤斗也导致主厂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严重不均,因此有必要对主厂房的支撑布置形式进行精细化设计。为研究BRB布设方式对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的抗震性能影响,本文首先将BRB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根据火电厂主厂房质量分布严重不均,且对空间使用有一定要求的特点,提出煤斗边跨间隔布设BRB和煤斗中跨间隔布设BRB的两种布设方式。其次,以菲律宾火电厂为例,通过Midas Gen进行简化模拟,对四组火电厂主厂房模型行Pushover分析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在不同BRB布设方式下,综合比较火电厂主厂房的抗震性能和塑性铰分布及发展规律,验证了煤斗中跨间隔布设BRB结构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可行性,为高烈度区火电厂主厂房应用BRB提供一定的建议。最后,针对煤斗层侧移突变过大的问题,本文结合火电厂主厂房特点和多高层钢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八种优化方案并探讨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分别将两跨和四跨的BRB进行X型、人字型和组合型布置,通过对建筑物支撑轴压比等参数的比较分析,提出初步的优化方案建议,这对后续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兴建[8](2018)在《考虑SSI的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与倒塌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与日俱增,《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颁布,更是对我国电力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供电网络覆盖的广泛性,输电线路工程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复杂的不利地形,且随着高压输电的普及,输电塔的结构形式向着更高和更复杂的方向发展。正因如此,地震导致输电塔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从确保人民财产安全及国家生产建设的角度出发,开展输电塔-线体系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Dynamic Interaction,简称“SSI”)的输电塔-线体系在地震动差动作用下动力响应和地震作用下倒塌破坏的研究甚少。本文基于显式分析方法,研究了 SSI效应、地震动行波效应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及考虑SSI效应时地震动一致输入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塌破坏机理,具体内容如下:(1)以某220kV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刚性基础和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及输电塔-线体系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Transmission Tower System,简称TS;Pile-Soil-Transmission Tower Interaction System,简称 PSTI)。开展了结构动力特性分析,分别研究了输电线及SSI效应对输电塔动力特性的影响;(2)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四种场地类型条件下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并与刚性基础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下SSI效应对塔-线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3)获得了刚性基础和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在地震动一致输入和行波输入下的动力响应。研究了行波效应对两种基础形式输电塔和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以及SSI效应和行波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4)基于考虑杆件失稳效应的材料子程序,对地震激励下考虑刚性基础和SSI效应输电单塔及输电塔-线体系模型的倒塌破坏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地震动作用下输电单塔及输电塔-线体系的极限承载力,并分析了失效杆件类型与位置、损伤分布以及输电塔的薄弱部位。
卢筱[9](2017)在《生物质电厂的结构设计 ——以平邑县电生物质发电电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电网建设的规模和形式也不断的扩大。新型能源电厂的结构形式也成为当前电厂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方向。生物质电厂其主厂房的结构特性与普通火电主厂房具有相似的特征,当前主流的厂房结构有如下几种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厂房、钢结构框架厂房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框架厂房这三种基本的类型。本课题研究依据实际工程项目平邑县电厂的建设,对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工程进行了结构设计研究,并总结了在发电项目中土建结构设计上,关于结构设计计算、主厂房结构选型以及项目设计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宝贵经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其中主要的方法如下:单跨框排架结构在稳固性方面略显不足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采取了能够有效提高抗震构造的措施、能够适当提高柱子配筋率的措施,并降低柱子的轴压比,这样就能大大的增强厂房结构体系的延展性、刚度以及耗能能力。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生物质发电产生的背景、研究国内外生物质电厂发展情况以及生物质电厂厂房结构布置特点三个方面,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平邑县电厂的初步设计过程,包括本工程可行性研究、选址研究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主厂房以及料仓间结构分析计算、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初步设计过程发现平邑县电厂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具体优化措施,遇到的问题主要分为设计输入资料不全面、结构设计方案考虑不周等四个方面,优化措施包括严格设计输入评审制度、配合电厂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加强生物质电厂的施工管理、优化生物质电厂结构设计方案等。第四部分通过平邑县电厂的方案研究,通过对本工程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整个工程的全过程设计提出了改进措施,有助于解决工程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其他生物质电厂的建设设计提供参考。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当前研究的生物质电厂设计会存在不足,生物质电厂的设计方案、结构分析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夏祖讽[10](2017)在《三代核电厂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概论》文中提出自《核设施结构、系统和部件的抗震设计准则》(ASCE/SEI 43-05)实施后,三代核电厂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已经与过去传统二代核电厂有了本质上的差别,美国自2005年后推出一系列配套的核电规范、标准来与三代核电厂的新抗震要求相适应。美国核管会针对新发行的《标准审查大纲》(SRP 3.7 Rev.3 2007年版及Rev.4 2014年版)来作全面配套修订,更是确认了三代核电厂结构抗震设计分析的更高要求。结合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40余年从事核电厂土建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工作积累的实践操作经验,介绍了三代核电厂结构抗震设计分析的最新依据性规范标准、主要内容及分析手段,给出了可供实际核电工程应用的研究成果。
二、土建结构与主回路耦联模型抗震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建结构与主回路耦联模型抗震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风荷载作用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输电塔-线体系抗风研究现状 |
1.2.1 风致响应研究 |
1.2.2 风致倒塌研究 |
1.2.3 易损性研究 |
1.2.4 不确定性研究 |
1.3 存在问题与主要研究工作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3.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准则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倒塌破坏准则的建立 |
2.2.1 本构模型 |
2.2.2 倒塌准则 |
2.3 风荷载模拟 |
2.3.1 风荷载模拟原理 |
2.3.2 输电塔风荷载时程模拟 |
2.4 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分析 |
2.4.1 有限元模型 |
2.4.2 倒塌破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荷载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易损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易损性分析 |
3.3 风攻角的影响 |
3.4 基于不同规范计算角度风的对比 |
3.5 风谱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荷载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不确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输电塔-线体系敏感性分析 |
4.2.1 不确定性参数的选取 |
4.2.2 敏感性分析 |
4.3 输电塔-线体系考虑不确定性的易损性分析 |
4.3.1 不确定性模型的建立 |
4.3.2 不确定模型的易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生物质新能源发电电厂结构选型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发电的意义 |
1.2.1 环境保护 |
1.2.2 能源结构改善 |
1.2.3 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 |
1.3 国内外生物质秸秆发电现状 |
1.3.1 国外生物质秸秆发电现状 |
1.3.2 国内秸秆发电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生物质秸秆发电厂设计概述 |
2.1 设计原则及设计目标 |
2.2 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的选址 |
2.3 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
2.3.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
2.3.2 可研报告结构相关参数 |
2.3.3 可研报告 |
2.4 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的初步设计 |
2.4.1 说明书初步设计 |
2.4.2 图纸初步设计 |
2.4.3 全厂建构筑物工程量资料 |
2.4.4 建筑结构计算书 |
2.5 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鲁源生物质发电工程土建结构设计 |
3.1 鲁源生物质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
3.1.1 可行性研究范围 |
3.1.2 可研阶段结构工作内容 |
3.1.3 厂址稳定性评价 |
3.1.4 提出工程设想 |
3.1.5 主要结论意见及总的评价 |
3.2 鲁源生物质发电项目初步设计 |
3.2.1 设计输入基本资料 |
3.2.2 初设主厂房方案 |
3.2.3 初设附属辅助建构筑物方案 |
3.3 鲁源生物质发电项目施工图设计 |
3.3.1 施工图设计 |
3.3.2 土建结构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配合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厂主要建构筑物分析计算及主要问题 |
4.1 框排架结构 |
4.1.1 主厂房结构型式 |
4.1.2 荷载和作用及材料选择 |
4.1.3 结构计算信息 |
4.1.4 计算参数输入输出信息 |
4.2 料仓间框架结构分析计算 |
4.2.1 料仓间结构布置 |
4.2.2 结构型式与材料选择 |
4.2.3 计算参数输入与输出 |
4.3 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4.4 设计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鲁源生物质发电项目结构设计优化 |
5.1 结构设计问题优化方案 |
5.2 专业配合改进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WBS的AP1000核电核岛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方向与原理 |
1.4.1 研究方向 |
1.4.2 研究原理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WBS概述 |
2.2 WBS主要用途 |
2.3 WBS分解元素 |
2.4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项目的WBS分解 |
2.5 施工项目WBS分解特征 |
2.6 进度计划管理要点 |
2.6.1 进度计划制定要点 |
2.6.2 进度计划控制要点 |
2.6.3 进度计划管理平台 |
3 AP1000核电建设核岛工程进度管理现状 |
3.1 工程项目概况 |
3.1.1 AP1000的总体概况和技术特点 |
3.1.2 AP1000的安全性、经济性与成熟性 |
3.1.3 AP1000核岛建设项目组织结构 |
3.1.4 项目进度计划分级管理体系 |
3.2 AP1000堆型与第二轮国内核电项目范围划分分析 |
3.2.1 工作范围概述 |
3.2.2 合同工作范围划分 |
3.2.3 建安工作范围分解 |
3.2.4 工作范围对WBS影响 |
4 WBS在AP1000核岛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应用 |
4.1 WBS与AP1000施工工作包的关系 |
4.2 AP1000核电WBS结构 |
4.3 基于AP1000核电WBS结构下施工工作包的划分 |
4.4 WBS在进度计划中的应用 |
4.4.1 WBS及AP1000计划管理 |
4.4.2 WBS在计划编制方面的应用 |
4.4.3 WBS在计划调整及分析方面应用 |
5 WBS为关联平台的AP1000项目计划与控制体系 |
5.1 管控思路及实现方法 |
5.2 管理平台概述 |
5.3 AP1000核岛WBS责任矩阵及工作流程 |
5.4 以WBS为关联平台的项目计划与控制平台 |
5.5 以WBS为关联平台的项目计划与控制平台效率应用 |
5.5.1 机组现状分析 |
5.5.2 机组应用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度输煤栈桥抗震性能分析与抗震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输煤栈桥震害特征及原因分析 |
1.3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研究现状 |
1.4 输煤栈桥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输煤栈桥模型建立与地震动选取 |
2.1 典型输煤栈桥的选择 |
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1 荷载组合信息 |
2.2.2 单元类型及参数 |
2.3 数值模型的动力特性 |
2.4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遇地震作用下输煤栈桥抗震性能及抗震措施 |
3.1 反应谱工况计算 |
3.2 多遇地震作用下反应谱与近断层地震动计算结果分析 |
3.2.1 柱底部轴力 |
3.2.2 柱顶水平位移 |
3.2.3 桁架跨中竖向位移 |
3.3 多遇地震下的抗震措施 |
3.3.1 抗震措施 |
3.3.2 计算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罕遇地震作用下输煤栈桥抗震性能及设计要点 |
4.1 内力和位移的放大系数与脉冲周期的关系 |
4.2 柱底部轴力的变化规律 |
4.3 柱顶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 |
4.4 桁架跨中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 |
4.5 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BRB布设方式对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的抗震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BRB的国内外现状 |
1.3 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结构概述 |
1.3.1 主厂房结构布局及优缺点 |
1.3.2 主厂房结构支撑形式选用 |
1.3.3 主厂房计算分析及应用软件 |
1.4 BRB概述 |
1.4.1 结构的减隔震技术 |
1.4.2 常见支撑类型及优缺点 |
1.4.3 BRB分类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钢结构主厂房模态分析及BRB布置方案确定 |
2.1 引言 |
2.2 BRB相关理论 |
2.2.1 BRB耗能原理 |
2.2.2 BRB性能特点 |
2.2.3 BRB布置原则 |
2.2.4 BRB核心参数 |
2.2.5 BRB力学模型 |
2.2.6 BRB设计流程 |
2.3 建立计算模型 |
2.3.1 工程概况 |
2.3.2 模型建立 |
2.3.3 荷载输入 |
2.3.4 阻尼确定 |
2.4 原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BRB布置方案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对比 |
3.1 引言 |
3.2 PUSHOVER相关理论 |
3.2.1 Pushover优缺点 |
3.2.2 Pushover使用原则 |
3.2.3 基本假定 |
3.2.4 实施步骤 |
3.3 参数确定 |
3.3.1 单元类型分析与选择 |
3.3.2 几何非线性 |
3.3.3 定义塑性铰特性 |
3.3.4 骨架曲线 |
3.3.5 目标位移限值 |
3.4 PUSHOVER分析 |
3.4.1 初始荷载 |
3.4.2 加载模式 |
3.4.3 终止分析条件 |
3.4.4 性能点确定方法 |
3.4.5 模型建立 |
3.5 结果分析及讨论 |
3.5.1 塑性铰发展历程 |
3.5.2 确定性能点 |
3.5.3 基底剪力与控制位移 |
3.5.4 层间位移角 |
3.5.5 层间位移 |
3.5.6 层间剪力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BRB布置方案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 |
4.1 引言 |
4.1.1 求解动力方程 |
4.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4.2.1 设计自然条件和地震波选择 |
4.2.2 定义非弹性铰特性 |
4.3 多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结果 |
4.3.1 加速度响应分析 |
4.3.2 位移响应分析 |
4.3.3 地震响应分析 |
4.3.4 BRB轴力 |
4.4 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结果 |
4.4.1 加速度响应分析 |
4.4.2 位移响应分析 |
4.4.3 地震响应分析 |
4.4.4 BRB轴力 |
4.5 本章小结 |
5 煤斗处支撑的优化设计及方案分析 |
5.1 引言 |
5.2 不同优化方案的技术对比 |
5.2.1 优化方案选择 |
5.2.2 优化模型建立 |
5.3 优化后性能评估 |
5.3.1 自振周期 |
5.3.2 层间位移角 |
5.3.3 层间位移 |
5.3.4 轴压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考虑SSI的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与倒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输电塔-线体系抗震研究 |
1.2.2 桩-土相互作用研究 |
1.2.3 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塌破坏研究 |
1.3 存在问题与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存在问题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3 有限模型构建 |
2.3.1 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 |
2.3.2 桩-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 |
2.3.3 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 |
2.4 结构动力特性 |
2.4.1 输电单塔动力特性 |
2.4.2 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地震动选取 |
3.3 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差动输入下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动选取 |
4.3 差动输入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SSI效应对输电塔-线体系倒塌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角钢力学性能的倒塌子程序 |
5.3 地震动选取 |
5.4 地震作用下输电塔倒塌分析 |
5.4.1 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单塔倒塌破坏研究 |
5.4.2 考虑SSI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生物质电厂的结构设计 ——以平邑县电生物质发电电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生物质电厂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3.1 我国生物质电厂发展现状 |
1.3.2 主厂房布置分类 |
1.3.3 厂房其他布置要求 |
1.3.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平邑县电生物质发电工程的初步设计 |
2.1 平邑县电生物质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
2.1.1 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内容 |
2.1.2 生物质电厂选址研究方案 |
2.1.3 生物质电厂工程设计初步方案 |
2.2 平邑县生物质发电项目初步设计 |
2.3 平邑县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施工图设计 |
2.4 主厂房框排架结构分析计算 |
2.4.1 主厂房结构布置 |
2.4.2 荷载和作用及材料选择 |
2.4.3 主要输入和输出参数 |
2.5 料仓间框架结构分析计算 |
2.5.1 料仓间结构布置 |
2.5.2 主要输入和输出参数 |
2.6 钢结构生物质电厂分析结果 |
2.7 荷载分析 |
2.8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第3章 平邑县生物质发电工程设计中问题的优化 |
3.1 设计输入资料不全面 |
3.2 结构专业与电厂工艺专业配合不当 |
3.3 设计过程复杂,电厂施工未达预期水平 |
3.3.1 结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3.2 从工程预算角度分析两种厂房结构 |
3.4 生物质电厂结构设计方案考虑不周 |
3.5 生物质发电工程设计中问题的优化方案 |
3.5.1 严格设计输入评审制度 |
3.5.2 配合电厂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 |
3.5.3 加强生物质电厂的施工管理 |
3.5.4 优化生物质电厂结构设计方案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10)三代核电厂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 三代核电厂抗震设计分析中的依据性规范标准 |
2 三代核电厂结构抗震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手段 |
2.1 三代核电厂结构抗震分析工作的框图 |
2.2 三代核电厂结构抗震分析操作的主要环节 |
2.2.1 抗震分类及三代核电抗震设计基准 (ASCE/SEI 43-05) |
2.2.2 设计地面运动 (SRP 3.71节Rev.3 2007版及Rev.4 2013版) |
2.2.2. 1 地面设计反应谱 |
2.2.2. 2 设计时程 |
2.2.3 设计地震动输入位置的确定 (ASCE4-98、ASCE/SEI 43-05、ISG-017等) |
2.2.4 上部结构分析的模型化及其分析方法 (ASCE4-98) |
2.2.4. 1 上部结构的模型化 |
2.2.4. 2 子系统从主系统介耦的条件 |
2.2.5 SSI建模及分析 (ASCE4-98) |
2.2.6 上部结构在抗震设计中所采用的阻尼 (ASCE/SEI 43-05) |
2.2.7 楼面设计反应谱 (ASCE4-98) |
2.2.8 核电厂结构的抗震裕度分析 (ASCE4-98/0 9, ASCE/SEI 43-05) |
2.2.9 核岛的基础隔震设计分析 (NUREG隔震草案, 2012年6月, ASCE4-98) |
2.2.1 0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在核电结构的抗震分析中的实施手段 |
3 结论 |
四、土建结构与主回路耦联模型抗震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风荷载作用下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易损性分析[D]. 张欣. 山东大学, 2020(10)
- [2]生物质新能源发电电厂结构选型与设计研究[D]. 李双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WBS的AP1000核电核岛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研究与应用[D]. 胡文祥.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4]反应堆厂房考虑主回路系统耦合作用的抗震楼层反应谱研究[A]. 吴茜婷,孙晓颖. 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中册), 2019
- [5]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度输煤栈桥抗震性能分析与抗震措施[D]. 江赛雄.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核电厂主回路耦合分支管道的地震分析研究[J]. 卢强,陈星文.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9(11)
- [7]BRB布设方式对火电厂钢结构主厂房的抗震性能影响[D]. 庚佳.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考虑SSI的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与倒塌分析[D]. 李兴建. 山东大学, 2018(01)
- [9]生物质电厂的结构设计 ——以平邑县电生物质发电电厂为例[D]. 卢筱.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三代核电厂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概论[J]. 夏祖讽. 南方能源建设,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