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电网输送能力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李常开[1](2021)在《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全功率变速是水轮发电机组变速运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因其控制系统、变速运行范围、功率响应速度等相对于双馈变速水轮发电机组更具有优势,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由于变流器的使用,这就要求其具备相应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在分析机组的能量流动关系和传统卸荷电路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转子储能及有功无功协调控制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并给出了该策略下低电压穿越时,水轮发电机组转速上升最大值的解析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以及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了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采用转速调节器控制机组转速,机侧变流器控制有功无功功率,网侧变流器控制直流母线电压恒定的传统控制策略,分析了机组的电压跌落特性,采用卸荷电路实现机组的低电压穿越,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但卸荷电路增加了硬件,系统更加复杂、成本高、变流器的通用性降低。(2)根据水轮发电机组旋转储能能力强、转速运行范围宽、水轮机功率可通过转速调节器灵活调节的特点,提出了机侧变流器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网侧变流器控制机组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转速调节器控制机组转速的转子储能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取消了卸荷电路,将不平衡功率转移到了发电机,利用发电机转子升速储存低电压穿越期间的不平衡功率,并根据电网电压跌落幅值向电网输送一定无功电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将直流母线电压有效限制在1.1pu以内,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机组转速上升到1.12pu,不会对机组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网侧变流器向电网输送1.05pu的无功电流,并随着电网电压的恢复逐渐减小至0,提高了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3)利用转子储能策略实现机组低电压穿越时,为了能够快速得出机组转速上升最大值,本文考虑导叶动作和导叶不动作两种情况,对系统进行合理简化,推导出转速上升最大值数值解析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该解析模型可较好的模拟转速上升的动态过程,得出转速上升最大值,以及机组参数对转速上升最大值影响规律,为变速机组低电压穿越选型提供了依据。
贾涛荣[2](2021)在《城市330kV电缆电网无功补偿及统一潮流控制器接入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架空线路走廊日趋紧张,新建超高压线路基本以电缆为主。对于中、长距离电缆输电线路来说,单位长度等效电容值较大。其远大于架空线路的电容效应,使得系统在轻载情况下无功严重过剩,可能造成系统节点电压越限,危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且,系统过剩的无功会在不同厂站及通过变压器在不同电压等级电网间窜动,增加系统线损,影响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本文以XA区域电网实际架空线改迁工程为背景,针对区域电缆电网容性无功过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长距离大容量电缆接入,对市域超高压电网运行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使用该区域现有低抗对系统进行无功补偿的适用性;其次,为减少使用现有低抗补偿所带来的系统无功分层窜动问题,本文给出了基于改进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高抗配置方案;最后,为解决XA区域部分线路功率因数较低问题,提出了统一潮流控制器接入的电网运行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架空线改为电缆线路后,XA区域电网充电功率增加至1199.75MVar,相关变电站330kV侧母线电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若使用低抗进行无功补偿,会造成大量无功通过主变进行分层窜动。按文章所提算法对XA区域电网进行高抗配置,补偿后各节点的平均电压为347.95kV,远低于无补偿时的362.98kV,满足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系统的总有功损耗为10.13MW,降低了 9.23%,可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装设统一潮流控制器后,系统平均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8463升高至0.9339;系统原功率因数最低线路,功率因数由0.2675升高至0.9951;系统最低功率因数由0.2675升高至0.7264。仿真结果表明,装设统一潮流控制器,对XA区域电网运行是有益的。
王琪[3](2021)在《基于混合势函数的直流微电网稳定域分析与增强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直流微电网的大信号稳定是直流微电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提高微电网的稳定域有利于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优质的电能质量和良好的经济性。本文采用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的混合势函数理论来分析和评价直流微电网的大信号稳定性,研究直流微电网在不同工作模式、多变换器并网下负载突变等工况下的系统稳定性。首先,基于家庭和楼宇用电的要求、家用负荷的功率等级及分布式能源的电压等级,构建了一个典型的100kW光储直流微电网系统,并根据微电网的潮流流向,分析了光储直流微电网的三种典型运行模式。介绍了电路系统的混合势函数理论,建立了典型直流微电网在不同模式下的等值电路及其混合势函数,并给出了各个工作模式下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判据和渐进稳定域。通过对比基本协同控制与改进控制在负荷加载、减载时微电网渐进稳定域的大小和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裕度,分析了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针对负载功率阶跃变化对直流微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在微电网中引入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协调控制来平滑由于负载功率突变引起的整个系统功率的暂态不平衡,增强了系统的惯性,提高了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建立了直流微电网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应用混合势函数理论分析和增强直流微电网稳定性的有效可行性。设计开发了基于RT-BOX的100kW直流微电网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微电网中引入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储能和协调控制,可以增强直流微电网的渐进稳定域,改善负荷阶跃变化引起的直流微电网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
杜明桥[4](2021)在《基于阻抗模型的光储交直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双母线微电网因具有供电可靠、负载匹配性高和接入中低压配网灵活等优点逐渐成是居民建筑和智能楼宇的主要供电架构之一,稳定性分析是其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离网运行的光储交、直流微电网,通过状态平均建模法建立微电网中各变换器的阻抗模型;根据交、直流微电网的整体等效阻抗模型研究多种运行模式下的变化器阻抗特性和负载供电稳定性。首先,根据传统状态空间建模法、广义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法和dq域状态空间建模法建立微电网中各变换器的阻抗模型,再根据控制方式将各个单元分为2种等效阻抗模型:1)戴维宁等效模型:恒压恒频控制的储能DC/AC逆变电路、下垂控制的储能DC/DC电路:2)诺顿等效模型:功率控制的双有源桥电路、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光伏Boost电路和DC/AC逆变电路。两种等效阻抗模型作是后续研究工作的基础。其次,重点研究双母线直流微电网多种运行模式下的模型建立、阻抗特性分析以及系统负载供电稳定性。从阻抗分析角度出发,依据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下各变换器的源荷属性建立四种阻抗模型,对系统输入输出阻抗伯德图及阻抗比奈奎斯特曲线图分析,研究不同模式、微源和负载阻抗特性对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三种无源方案提高系统的负载供电稳定性。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级联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最后,针对交流耦合供电系统运行控制与稳定性分析方面进行研究。考虑负载增减、储能均衡出力及其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限制,给出了储能Soc均衡算法和系统协调控制的设计步骤。分析系统中的每个控制环路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广义Nyquist判定分析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提供系统参数设计的理论指导。建立仿真平台,对储能电池Soc平衡算法、系统协调控制和三种工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根据协调控制策略自主切换工作模式、能够根据储能Soc均衡算法均衡出力以及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证明广义Nyquist判据分析的正确性。
李乐颖[5](2021)在《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文中研究表明新能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自从新能源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不断加强政府补贴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新能源行业发展。然而,2015年以来新能源政府补贴政策的不断调整,意味着补贴退坡已成为新能源发电企业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此外,在自然、市场与政策因素影响下,供电市场、电力现货市场与发电权交易市场阻碍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致使新能源发电企业陷入弃电困境,发电经济性受损。即使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但清洁电力无法全部上网,产生的效益最终无法在收入和绩效上得以体现。因此,研究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以及二者共同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的影响势在必行。本文以国内外文献、外部性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首先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发电行业的政府补贴政策现状,探究新能源发电行业的政府补贴持续性特点,分析补贴退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次,在分析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的表现与后果基础上,揭示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阻碍的成因,分析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以2014-2019年沪深上市的33家新能源发电企业为研究样本,提出研究假设,根据所提假设和变量设计利用Stata14.0软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别从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以及政府补贴持续性与市场阻碍的共同作用等方面实证研究三者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政府补贴持续性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呈显着的正向关系。其中,财政补贴持续性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显着正相关;价格补贴持续性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显着正相关,影响程度大于前者。(2)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显着负相关。(3)总体上,市场阻碍弱化政府补贴持续性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其中,市场阻碍弱化价格补贴持续性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财政补贴持续性与市场阻碍的交互作用不明显。最后,本文基于前文的理论政策分析和实证检验结论,分别从继续扶持新能源发电行业并保障政府补贴的持续性、促进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两个方面出发,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和促进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杨明月[6](2021)在《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世界上煤、石油等一次能源紧缺,且因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引起的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利用清洁的太阳能作为新兴能源的光伏发电,逐渐成为各国研究和发展的新趋势,发展前景广阔。但光伏并网后可能因为无功不足而引起电压偏差过大、网络损耗增加、稳定性降低等威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诸多问题,因此对光伏并网进行无功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模型并对其出力进行预测,确定系统潮流计算和最优潮流计算方法,从光伏的不同接入位置、不同接入容量、不同逆变器的功率因数分别进行仿真计算,由仿真结果来分析在这几个不同条件下对配电网的潮流、电压、网损三方面产生的影响;(2)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伏无功出力与静止无功发生器协调控制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并对光伏和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策略进行改进,通过仿真分析不同光伏无功出力的控制策略,验证了电压-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的优越性;(3)分析了传统多目标无功优化算法在求解多目标问题时需要转换为单目标进行求解所存在的不足,并阐述了现今广泛采用的智能多目标无功优化算法的优势所在。因此本文在研究无功优化问题时采用了智能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为了克服算法寻优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算法早熟收敛、寻优时间长、算法可移植性低等缺点,引进基于拥挤距离排序的小生境以及全局最优位置选取与外部档案维护相结合的技术,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改进的小生境及Pareto外部档案维护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最终通过对测试函数仿真分析及对比两方面性能指标,验证了本文所改进算法的可行性;(4)采用本文所改进的算法在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中不同节点分别并入光伏、静止无功发生器和电容器组等补偿设备进行无功优化研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在研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无功优化时,采用光伏和静止无功发生器协调控制下系统的网络损耗最低、电压偏差最小以及电压稳定性最好,能够取得最佳的优化效果。
尹山[7](2021)在《基于电池储能的电网调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间歇式能源的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且不具备传统电源的惯性响应特性,从而会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使得传统的调频方式在应对系统频率突变时显的有些捉襟见肘。当一个电网系统中有规模化的新能源并网发电运行时,若发生冲击性负荷扰动,常规调频电源的功率响应速度慢、爬坡速率低等,将难以完全满足电力系统调频需求,该问题已成为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并网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我国电网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在新能源发电日益增长的当下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调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调频技术的急速发展,为改善间歇式能源并网造成的电网频率波动迎来了新的技术春天。而将储能电池系统应用到电网调频领域,可以通过其稳定的有功出力实现对电网频率的快速精准跟踪,从而使其成为现阶段世界各国在电网频率调节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第一步验证了风电参与电网调频的缺点,从避免频率的二次跌落的角度出发,了解了储能电池辅助调频的需求,探索了其中的控制方法,优化了其中的控制策略,并以实际数据为基础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储能电池辅助调频的优越性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阐述了电力系统一、二次调频的原理和调频容量要求,并采用IEEE三机九节点系统做为适合调频应用的电网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了其仿真模型,后又搭建了风电场参与电网调频的仿真模型,以实际数据为基础,验证了风电参与电网调频存在的缺陷,为下面深入研究储能电池系统辅助风电参与电网调频提供了研究背景和理论铺垫。2、以磷酸铁锂电池的Buck/Boost双向DC/DC充放电电路原理为依托,搭建了储能电池充放电电路仿真模型,且给出了适合调频应用的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换流器主电路结构,并在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换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VSG控制策略与MPC直接功率预测控制策略相结合的储能电池系统调频优化控制策略,且将实际数据作为背景,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阐明了SVPWM的原理。最后从传统机组、风电机组、储能辅助风电三个角度仿真对比了其各自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频率响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储能电池系统参与电网调频优势明显,控制策略有效,控制效果良好。
高兵[8](2020)在《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引起的偏磁电流的计算及抑制》文中研究指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电网跨区间互联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单极大地回线方式下运行时,接地极入地电流会抬升周边地表电位,在中性点接地的交流变压器中产生直流电流,引起直流偏磁,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不同情况下由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引起的电网偏磁电流及其抑制措施具有理论和工程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将有限元方法应用于地表电位的计算中,考虑接地极尺寸远小于大地尺寸,将接地极等效为点源,对比了公式和ANSYS软件中参数化程序设计两种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基于接地电阻计算结果,计算了典型水平分层大地模型的地表电位分布,分析了土壤电阻率、接地极埋设深度及入地电流大小对地表电位分布的影响规律。其次,根据偏磁电流在交流电网中的流通特性,考虑变压器类型、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等因素建立电网的直流等效模型,给出了基于节点电压法的偏磁电流求解方法。以甘肃电网为例,计算了祁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接地极入地电流在甘肃交流电网中引起的偏磁电流。再次,考虑不同电压等级电网偏磁电流的相互影响,计及入地电流大小、线路电阻,和变电站接地电阻等电网参数的变化,计算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偏磁电流的影响规律。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网络等效模型及节点电压法计算偏磁电流的有效性。最后,针对目前电容隔直装置治理偏磁电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小电阻的单点治理与多点治理的方案。通过分析不同治理方案对电网偏磁电流分布的影响,对比了各种方案的治理效果。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结论对变压器偏磁电流的防治及治理装置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解嘉彬[9](2020)在《新电改背景下S省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保障作用。电价作为电能商品的价格,通常在反映其价值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为此世界各国的电力行业都处于政府严格监管范围,我国电价同样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手段,呈现极强的政策管制属性。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明确提出“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路径,而输配电价作为整个电力产业价格链条的中间环节,自然成为新电改进程的核心与研究重点。目前我国尚处于输配电价改革初期,虽然初步建立了省级电网输配电定价机制,将电网企业的收益模式由购销价差逐步转变至“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但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政策性电价交叉补贴等问题依然没有妥善解决;单纯核定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已无法满足电力市场化深入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构建合理的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模型,促进电力市场有序发展,成为电力行业内外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文根据国际主流国家相关经验,结合我国输配电价改革实际,开展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研究;依据输配电成本分摊及定价的相关理论,以“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输配电准许收入核定方式为基础,按照我国电压等级的划分维度,采用“先功能化归集准许收入,再根据电能传输路径分电压等级逐级传导”的方式,构建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模型。最后通过选取S省2016-2018年电量、成本、收入等信息为样本,对电价模型进行实例验证。本文以我国输配电价改革相关政策规则为基础,结合电网企业现行财务核算及电能统计模式,构建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相对合理可行的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模型,为政府监管部门科学合理完善输配电定价机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薛雨[10](2020)在《光热电站接入下新能源高渗透区域电网的优化调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光热电站并网,将对新能源电网的系统稳定、新能源消纳和区域断面极限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然而如何定量地分析该方面的实际效应缺乏理论支撑,对光热电站的实际规划产生了巨大的阻力。因此需要从光热电站实际出发,研究其在新能源电网建设和运行中的适应性并探讨光热电站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及参与电网调节性能,才能为光热电站建设运行和制定相关标准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首先对光热电站的基本构造和集热形式进行梳理,并利用MATLAB仿真平台建立其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造多目标函数和相应约束条件,利用HSARSA(λ)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光热电站最优出力为30.56%,其合理的出力能够提升系统的性能,表明该算法对求解光热接入下新能源电网优化问题有效,且具有收敛快,场景适应性强,解的可靠性高等特点。其次本文建立了基于PSASP平台的光热电站仿真模型,发现光热机组转子惯性时间常数TJ为同容量火电机组的23.01%;光热机组交直轴同步电抗和暂态电抗明显大于火电机组。在完成对其他类型机组的数据辨识后,确定新能源电网中光热电站并网区域的易失稳线路。最后本文以西北某省2020年规划电网为实例,从新能源消纳能力、电网关键断面极限、光热电站出力协调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验证和机理探讨。研究表明,光热机组热备用容量与新能源出力之比大于0.4时,光热电站具备提升新能源消纳量的能力;光热机组出力在总容量的0%~40%范围内电压稳定性较好;光热机组出力为30%时,断面输送极限能有效提升24.81%;在机组出力为30%的前提下改变光热电站接入点,其电压波动误差下降16.47%,系统电压稳定性取得最优。
二、西安电网输送能力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电网输送能力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速水轮发电机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变速水轮发电机组发展 |
1.2.2 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研究现状 |
1.3 低电压穿越的研究现状 |
1.3.1 低电压穿越的概述及必要性 |
1.3.2 低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
2.1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
2.1.1 水轮机及引水系统数学模型 |
2.1.2 转速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
2.1.3 转速寻优模型 |
2.2 永磁发电机数学模型 |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永磁电机数学模型 |
2.2.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永磁电机数学模型 |
2.3 机侧变流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2.3.1 机侧变流器数学模型 |
2.3.2 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2.4 网侧变流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2.4.1 网侧变流器数学模型 |
2.4.2 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2.5 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整体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电压跌落特性及卸荷电路分析 |
3.1 电压跌落对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影响 |
3.2 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电压跌落时的仿真分析 |
3.3 基于卸荷电路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
3.3.1 卸荷电路控制方案 |
3.3.2 卸荷电阻阻值大小的计算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转子惯性储能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 |
4.1 控制策略 |
4.11 机侧控制策略 |
4.12 网侧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
4.13 转速调节器控制策略 |
4.2 转子储能控制策略能量流动分析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转子储能的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中转速上升最大值的解析方法 |
5.1 低电压穿越中转速上升最大值解析模型 |
5.1.1 导叶动作情况 |
5.1.2 导叶不动作情况 |
5.2 转速上升最大值分析 |
5.3 仿真验证 |
5.3.1 验证解析模型的正确性 |
5.3.2 验证解析模型的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城市330kV电缆电网无功补偿及统一潮流控制器接入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区域电网无功优化配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概述 |
1.2.2 传统优化算法在电力系统最优潮流中的应用 |
1.2.3 人工智能算法在电力系统最优潮流中的应用 |
1.3 UPFC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3.1 FACTS发展概述 |
1.3.2 统一潮流控制器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长距离大容量电缆接入城市电网的影响研究 |
2.1 长距离电缆容升过电压及电抗补偿机理分析 |
2.2 城市区域电网模型 |
2.3 线路充电功率计算 |
2.4 区域电网节点电压计算分析 |
2.5 区域电网低抗无功平衡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智能算法的城市电缆电网高抗优化配置研究 |
3.1 城市电缆电网无功补偿研究现状 |
3.2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原则及数学模型 |
3.2.1 区域电网高抗配置原则 |
3.2.2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
3.2.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网高抗优化配置方法 |
3.2.4 基于精英保留遗传算法的电网高抗优化配置方法 |
3.2.5 基于多元宇宙算法的电网高抗优化配置方法 |
3.2.6 无功优化算法适应值比较与收敛曲线分析 |
3.3 XA区域电网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电缆电网UPFC接入的优化配置研究 |
4.1 UPFC基本结构和原理 |
4.1.1 UPFC串联侧控制功能 |
4.1.2 UPFC并联侧控制功能 |
4.2 UPFC稳态模型研究 |
4.2.1 UPFC模块化等效功率注入模型 |
4.2.2 考虑对地导纳支路的UPFC等效功率注入模型 |
4.3 基于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电网UPFC优化配置研究 |
4.3.1 基于功率注入模型的含UPFC电力系统潮流算法 |
4.3.2 基于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电网UPFC优化配置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UPFC模型对比分析 |
4.4.2 城市电缆电网UPFC优化配置计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混合势函数的直流微电网稳定域分析与增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直流微电网的研究现状 |
1.2.2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直流微电网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直流微电网的设计及建模 |
2.1 直流微电网的结构设计 |
2.1.1 直流微电网的组成 |
2.1.2 直流微电网拓扑的选择 |
2.1.3 直流微电网功率等级和电压等级的选择 |
2.2 直流微电网的工作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混合势函数的直流微电网稳定域分析方法 |
3.1 基于混合势函数的稳定性研究 |
3.2 直流微电网的大信号模型及稳定性判据 |
3.2.1 工作模式一的大信号等效模型与混合势函数稳定性判据 |
3.2.2 工作模式二的大信号等效模型与混合势函数稳定性判据 |
3.2.3 工作模式三的大信号等效模型与混合势函数稳定性判据 |
3.3 直流微电网各个工作模式的渐进稳定域 |
3.3.1 工作模式一的渐进稳定域 |
3.3.2 工作模式二的渐近稳定域 |
3.3.3 工作模式三的渐近稳定域 |
3.4 本章小结 |
4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增强控制策略 |
4.1 直流微电网在大扰动下的稳定性问题 |
4.2 直流微电网的控制策略 |
4.2.1 光伏发电单元的控制 |
4.2.2 储能单元的控制 |
4.3 增强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
4.4 大扰动下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增强的证明 |
4.4.1 工作模式一稳定性增强的证明 |
4.4.2 工作模式二稳定性增强的证明 |
4.4.3 工作模式三稳定性增强的证明 |
4.5 仿真结果 |
4.5.1 工作模式一仿真结果 |
4.5.2 工作模式二仿真结果 |
4.5.3 工作模式三仿真结果 |
4.6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增强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RT-BOX电子电力半实物仿真平台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阻抗模型的光储交直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微电网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大、小稳定性问题概述 |
1.2.2 交、直流微电网中的阻抗分析方法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2 交、直流系统中变换器的阻抗建模 |
2.1 光伏单元阻抗模型 |
2.1.1 Boost变换器阻抗建模 |
2.1.2 加入锁相环的逆变器阻抗建模 |
2.2 储能单元阻抗模型 |
2.2.1 Bi-DC/DC变换器阻抗模型 |
2.2.2 储能逆变器阻抗建模 |
2.3 DC母线间互联变换器阻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独立直流微电网的阻抗建模和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3.1 直流微电网系统架构 |
3.2 系统级联形式与切换条件 |
3.3 级联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3.3.1 微电网4种模式下其负载总输入和微源总输出阻抗分析 |
3.3.2 微电网的总输入和总输出阻抗分析 |
3.4 无源阻抗方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3.4.1 无源阻抗方案的选取依据 |
3.4.2 具有无源阻抗的稳定性分析 |
3.5 双母线微电网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3.5.1 仿真验证 |
3.5.2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10MW独立光储交流微电网建模和稳定性分析 |
4.1 交流微电网系统架构 |
4.2 储能Soc均衡算法及系统多模式协调控制策略 |
4.2.1 储能Soc均衡算法 |
4.2.2 系统多模式协调控制策略 |
4.2.3 储能Soc均衡算法及协调控制策略验证 |
4.3 微电网总体阻抗建模和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4.3.1 系统整体阻抗模型及环路增益 |
4.3.2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4.3.3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府补贴相关概念 |
2.1.2 市场阻碍相关概念 |
2.1.3 企业绩效的概念 |
2.1.4 新能源相关概念 |
2.2 政府补贴相关理论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理论 |
2.2.3 能源安全理论 |
2.2.4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3 市场阻碍相关理论 |
2.3.1 市场失灵理论 |
2.3.2 公共利益理论 |
第三章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现状及其持续性分析 |
3.1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国内外现状 |
3.1.1 国内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现状 |
3.1.2 国外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现状 |
3.1.3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政策国内外对比分析 |
3.2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府补贴持续性分析 |
3.2.1 新能源发电行业财政补贴持续性分析 |
3.2.2 新能源发电行业价格补贴持续性分析 |
3.3 新能源发电行业补贴退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四章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现状与经济后果分析 |
4.1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的表现 |
4.1.1 市场供需结构失衡 |
4.1.2 供电市场中新能源难以取代火电优势地位 |
4.1.3 电力现货市场中新能源交易比例低 |
4.1.4 发电权交易市场中新能源参与度低 |
4.2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的后果 |
4.3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形成的原因 |
4.3.1 自然因素 |
4.3.2 市场因素 |
4.3.3 政策因素 |
4.4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阻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五章 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政府补贴持续性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 |
5.1.2 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 |
5.1.3 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 |
5.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1 样本选择 |
5.2.2 数据来源 |
5.3 研究变量设计 |
5.3.1 被解释变量 |
5.3.2 解释变量 |
5.3.3 控制变量 |
5.4 模型构建 |
5.5 实证研究 |
5.5.1 描述性分析 |
5.5.2 相关性分析 |
5.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5.4 多元回归分析 |
5.5.5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本文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
1.2.2 光伏并网研究现状 |
1.2.3 配网中并入分布式光伏后无功优化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模型及影响 |
2.1 光伏发电及并网模型 |
2.1.1 光伏发电模型 |
2.1.2 光伏并网模型 |
2.2 光伏并网的影响分析 |
2.2.1 网络潮流分布的影响 |
2.2.2 各节点电压相量的影响 |
2.2.3 网络损耗大小的影响 |
2.3 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
2.3.1 基本潮流计算 |
2.3.2 最优潮流计算 |
2.4 光伏接入对配电网影响的仿真分析 |
2.4.1 接入位置对电压和网损的影响 |
2.4.2 并网容量对电压和网损的影响 |
2.4.3 逆变器功率因数对电压和网损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单目标无功优化 |
3.1 无功补偿装置 |
3.1.1 传统无功补偿装置 |
3.1.2 现代无功补偿装置 |
3.2 SVG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
3.2.1 SVG工作原理 |
3.2.2 SVG控制策略 |
3.2.3 改进的SVG控制策略 |
3.3 光伏逆变器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
3.3.1 恒功率因数控制 |
3.3.2 基于光伏有功调整功率因数控制 |
3.3.3 基于并网点电压调整无功功率控制 |
3.3.4 基于并网点电压-功率协调控制 |
3.4 单目标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
3.4.1 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5 基本粒子群算法 |
3.6 算例仿真 |
3.6.1 建立模型 |
3.6.2 仿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多目标无功优化 |
4.1 多目标优化算法 |
4.1.1 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 |
4.1.2 智能多目标优化算法 |
4.1.3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4.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改进 |
4.2.1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
4.2.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改进 |
4.2.3 NPAMOPSO性能指标 |
4.3 NPAMOPSO算法仿真分析 |
4.3.1 测试函数 |
4.3.2 仿真分析 |
4.4 多目标无功优化数学模型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5 仿真分析 |
4.5.1 系统模型 |
4.5.2 算例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基于电池储能的电网调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储能技术分类及发展现状 |
1.3 储能电池电网调频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内外储能电池电网调频技术研究现状 |
1.3.2 我国储能电池调频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间歇式能源参与电网调频面临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2 风电参与电网调频的缺陷分析 |
2.1 电力系统频率调节概述及相关要求 |
2.1.1 电力系统一、二次调频概述与特点 |
2.1.2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指标和调频容量要求 |
2.2 适合调频应用的电网仿真模型 |
2.3 双馈风机的基本结构与数学模型 |
2.3.1 风电机组基本类型概述 |
2.3.2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2.4 基于双馈风机的风电场电网一次调频的仿真模型 |
2.5 风电场参与电网调频的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面向电网调频应用的储能换流器工作原理及其数学模型 |
3.1 储能换流器直流侧电路的仿真模型及控制策略 |
3.1.1 储能换流器直流侧Buck/Boost双向DC/DC充放电电路原理 |
3.1.2 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储能换流器直流侧电源数学模型 |
3.1.3 基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储能换流器直流侧电路仿真模型及控制策略 |
3.2 储能换流器的主电路结构及其数学模型 |
3.2.1 基于三相VSC的储能换流器的主电路拓扑 |
3.2.2 储能换流器的数学模型 |
3.3 储能换流器常见的控制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4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的仿真分析 |
4.1 基于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的储能换流器VSG模型 |
4.1.1 储能换流器VSG的数学模型 |
4.1.2 功频控制器设计 |
4.1.3 励磁控制器设计 |
4.1.4 储能换流器的VSG控制策略 |
4.2 储能换流器VSG输出的瞬时功率参考值计算 |
4.3 储能换流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实施 |
4.3.1 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 |
4.3.2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储能换流器MPC设计方法 |
4.4 储能换流器的参数设计 |
4.4.1 直流母线侧电压的计算 |
4.4.2 并网滤波电抗器的计算 |
4.5 储能电池系统单独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控制策略有效性验证 |
4.6 储能电池系统辅助风电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仿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引起的偏磁电流的计算及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电场计算的研究现状 |
1.2.2 接地极及大地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偏磁电流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引起的地电位分布 |
2.1 直流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方式引起偏磁电流的机理 |
2.2 地电场计算中接她极的建模 |
2.2.1 接地极的组成及等效模型 |
2.2.2 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施加方法 |
2.3 接地极入地电流引起的地表电位计算 |
2.3.1 大地电性参数对地表电位的影响 |
2.3.2 接地极埋深对地表电位的影响 |
2.3.3 入地电流对地表电位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电网偏磁电流建模及计算分析 |
3.1 地电场的等效 |
3.2 电网元件的等效模型 |
3.2.1 输电线路 |
3.2.2 变压器 |
3.2.3 变电站 |
3.3 基于导纳矩阵的偏磁电流计算方法 |
3.4 甘肃750kV电网偏磁电流的计算与分析 |
3.4.1 基本参数 |
3.4.2 地电位分布计算 |
3.4.3 750kV电网偏磁电流的计算结果 |
3.4.4 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影响因素下偏磁电流的计算与分析 |
4.1 考虑双电压等级偏磁电流的计算与分析 |
4.1.1 双电压等级偏磁电流的计算结果 |
4.1.2 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相互影响 |
4.2 接地极入地电流的大小对偏磁电流的影响分析 |
4.2.1 计算结果 |
4.2.2 实测比较 |
4.2.3 误差分析 |
4.3 电网参数对偏磁电流的影响 |
4.3.1 线路直流电阻对偏磁电流的影响 |
4.3.2 变电站接地电阻对偏磁电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变压器偏磁电流的抑制措施 |
5.1 常用的治理措施 |
5.1.1 中性点串联电阻法 |
5.1.2 串联电容法 |
5.2 偏磁电流抑制措施的单点治理 |
5.2.1 中性点串联电阻的单点治理 |
5.2.2 中性点串联电容的单点治理 |
5.3 偏磁电流抑制措施的多点治理 |
5.3.1 中性点串联电阻的多点治理 |
5.3.2 中性点串联电容的多点治理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新电改背景下S省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的创新点 |
1.2.3 技术路线图 |
2 输配电定价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 |
2.1 输配电价的功能与特点 |
2.1.1 输配电价的功能 |
2.1.2 输配电价的特点 |
2.1.3 输配电定价的基本原则 |
2.2 输配电价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商品价格理论 |
2.2.2 管制经济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输配电定价方法 |
2.3.1 输配电成本的分摊方法 |
2.3.2 输配电成本分摊方法比对分析 |
2.4 输配电价的管制方式研究 |
2.4.1 投资回报率管制 |
2.4.2 价格上限管制 |
2.4.3 收入上限管制 |
2.4.4 管制方式比对分析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国外研究综述 |
2.5.2 国内研究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输配电价的发展历程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电力价格改革的发展阶段 |
3.2 我国电力价格体系现状 |
3.2.1 上网电价 |
3.2.2 输配电价 |
3.2.3 销售电价 |
3.3 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概况 |
3.3.1 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进展情况 |
3.3.2 改革后输配电价执行情况 |
3.3.3 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取得的成效 |
3.4 新电改对输配电定价机制的影响分析 |
3.4.1 新电改对输配电价定价机制的影响 |
3.4.2 当前我国输配电价体系尚存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准许收入功能化归集的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方法研究 |
4.1 输配电定价目标 |
4.2 传统购销价差模式下的输配电价 |
4.3 输配电价改革后我国省级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的核定 |
4.3.1 准许成本 |
4.3.2 合理收益 |
4.3.3 税金 |
4.3.4 平均输配电价水平 |
4.4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4.4.1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现状 |
4.4.2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存在的困难 |
4.5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方法研究 |
4.5.1 基于功能化归集的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准许收入 |
4.5.2 基于准许收入逐级传导的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 |
4.6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方法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5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测算——以S省电网企业为例 |
5.1 S省电力价格现状及分析 |
5.1.1 S省电力价格现状 |
5.1.2 S省电力价格水平情况分析 |
5.2 S省输配电准许收入测算 |
5.2.1 输配电准许成本核定 |
5.2.2 输配电准许收益核定 |
5.2.3 税金及附加的测算 |
5.2.4 输配电准许收入的核定 |
5.3 S省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准许收入归集 |
5.3.1 分电压等级资产与折旧的归集 |
5.3.2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成本的分摊与归集 |
5.3.3 分电压等级准许收益与税金的分摊归集 |
5.4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测算 |
5.4.1 输配电准许收入逐级传导 |
5.4.2 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测算 |
5.5 S省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评价 |
5.6 S省输配电价改革的有关建议 |
5.6.1 关于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核定与实施 |
5.6.2 关于S省电网企业适应改革优化经营管理策略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光热电站接入下新能源高渗透区域电网的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光热发电发展概述 |
1.2.1 国外光热发电的发展概述 |
1.2.2 国内光热发电的发展概述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西北某省光热电站规划运营现状 |
1.3.2 光热电站并网对新能源消纳影响研究 |
1.3.3 光热电站并网对区域断面输送能力影响研究 |
1.3.4 光热电站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整体框架 |
2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基础理论 |
2.1 集热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模型 |
2.1.1 集热子系统工作原理 |
2.1.2 集热子系统数学模型 |
2.2 储热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模型 |
2.2.1 储热子系统传热工介 |
2.2.2 储热子系统工作原理 |
2.2.3 储热子系统数学模型 |
2.3 发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模型 |
2.3.1 光热发电与火力发电汽轮机对比 |
2.3.2 发电子系统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HSARSA(λ)算法的光热电站参与新能源电网最优出力研究 |
3.1 光热电站与其他新能源电站联合调度模型 |
3.1.1 优化目标函数配置 |
3.1.2 约束条件 |
3.2 优化算法的确定 |
3.2.1 HSARSA(λ)算法 |
3.2.2 算法流程 |
3.3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PSASP平台的含大规模光热电站新能源电网数据模型 |
4.1 PSASP软件介绍 |
4.2 基于PSASP的西北某省电网仿真模型 |
4.2.1 系统潮流数据 |
4.2.2 新能源机组数据模型 |
4.3 PSASP平台仿真计算方法 |
4.3.1 潮流计算方法 |
4.3.2 PSASP暂稳计算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大规模光热电站接入下新能源电网的调度优化 |
5.1 制约电网暂态稳定的关键因素分析 |
5.1.1 典型方式下故障扫描结果 |
5.1.2 易失稳线路分析 |
5.2 光热电站的最优出力分析 |
5.2.1 暂态电压稳定影响分析 |
5.2.2 断面输送能力和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 |
5.3 光热电站最优接入位置分析 |
5.3.1 最优接入位置分析方法 |
5.3.2 基于PSASP平台的仿真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西安电网输送能力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D]. 李常开.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城市330kV电缆电网无功补偿及统一潮流控制器接入优化配置研究[D]. 贾涛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混合势函数的直流微电网稳定域分析与增强方法研究[D]. 王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阻抗模型的光储交直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研究[D]. 杜明桥.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政府补贴持续性、市场阻碍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绩效[D]. 李乐颖.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6]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无功优化[D]. 杨明月.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基于电池储能的电网调频研究[D]. 尹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直流接地极入地电流引起的偏磁电流的计算及抑制[D]. 高兵.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新电改背景下S省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研究[D]. 解嘉彬.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光热电站接入下新能源高渗透区域电网的优化调度研究[D]. 薛雨.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