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几个问题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陈兰馨[1](2021)在《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于“本土化”的概念,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被知识界、思想界接纳,被中国共产党转化为具体实践,逐步融入本土文化并拥有“民族身份”的过程。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解构为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维度的本土化,即马克思主义如何在认知层面“化”中国;二是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即中国如何在实践层面“化”马克思主义。二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本土实际融合的重要方面。本文的研究时段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止。文章主要选取了三个要素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概念语词、思想话语和本土实践,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语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汉语词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土话语形成及本土化主体的确立、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本土化经验的升华阐释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又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思想资源,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的叙述逻辑始于西学东渐下中国知识体系和文化土壤的变化。西方分科的知识体系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与西方知识输入相伴的是世界观的重构和思想界地覆天翻的变化。一方面,现实迫使经世致用的士大夫不得不走出“天下主义”,重新审视中国和“万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的读书人受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开始反思儒道历史观下的中国命运,他们开始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融合的又一次尝试,试图通过接纳进化论来构想改变中国历史天命的进路。当西方文化的新观念传入中国,传统汉语知识和观念开启又一轮的自我更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然需要为每一个新概念找到合适的汉语对等词,西学译介的术语及译着的传播在认识论上构建了不同界域之间的“转义之门”,成为中国人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点。20世纪初,日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桥梁。大量日译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由日文转译的汉译文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语汇,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也为中国人接纳这门艰深晦奥的学问搭建了理解的基石,并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输入了早期的学理。1919年,五四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得以加速。一方面,五四之后,中国思想界整体反映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表达方式和政治蓝图的心态,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提供了这种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在五四之后开始了新一轮重组。一是话语议题的转变,即使用话语的范畴开始从学术议题向政治议题递进。二是话语功效的凸显,主要体现在话语在政治传播的功效方面,马克思主义语汇开始被附着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三是话语主体的建立,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个体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的话语争锋最终回归到“中国向何处去”的元问题,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认知维度被接纳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体,自此,马克思主义开始从众多外来思想的一支,正式转变成一种可实践的革命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早期阶段“以俄为师”,按照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案指导中国革命。其间,中国共产党从奉为圭臬地模仿到有自觉地反思,在曲折的探索中,形成了对统一战线、农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权等问题的独立见解。毛泽东的观点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他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革命主体、革命方式和群众政策,并首次在党内会议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回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文化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对“体用论”的超越,是对中西文化评估固有范式的突破。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价值。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了本土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问题。总之,本土化要完成从认知维度向实践维度的跨越,应该避免脱离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现实,避免变成为一种理论自身的逻辑演绎。理论必须经过和现实的结合才能算是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否则只能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局限在知识层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之所以如此典型,在于其不仅形成了本土化运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还实现了理论的民族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孔晓菲[2](2021)在《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大激荡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再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前进一步都要同中国近代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开展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一思想斗争经历了一个“交锋碰撞——批判斗争——引领发展”的矛盾交织运动过程。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是贯穿这一思想斗争的主线,更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和攻击的基本遵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转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应对和回答当前意识形态冲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思想史视角,着眼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际为现实依据,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思想斗争为主要线索,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科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发展过程中同各种社会思潮开展的思想斗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从而揭示不同阶段思想斗争的核心主题、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在思想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为新时代辨识、批判、破除各种反动社会思潮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引言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第一章是理论前提性研究;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主体部分,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围绕阶段性主题同社会思潮展开的思想斗争,以及在思想斗争中获得的进一步发展。第六章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对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做出理论总结。引言主要说明研究问题的缘起,述评当前学术界关于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研究现状,呈现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指出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一核心论题,厘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社会思潮展开思想斗争的主线,并确立了不同阶段的论争主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和中国问题的研究及其在中国近代的早期传入,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时代主题相适应,促使我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觉醒,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做出新的文化抉择。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初步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早期共产主义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将马克思主义初步运用于中国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中国近代不断涌动的各种社会思潮掀起了对马克思主义不同维度的攻击。中国共产党在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的积极回应中,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社会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界限,批驳了科学派和玄学派、戴季陶主义、国家主义派的错误思想主张。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系统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土地革命初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提出,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在党内的初步确立。中国思想界,以“新生命派”、“动力派”、“中国经济派”、“全盘西化派”、“本位文化派”为主要代表,同共产党人组成的“新思潮派”,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思想大论战。中国共产党在回应和批驳这些思想派别中,提出并深入论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第四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提出,引发国民党新专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烈攻击和对三民主义的重新阐释。为此,国共两党间展开关于“三民主义”的思想论战。中国共产党在对“伪三民主义”的批判中,划清了新旧三民主义的界限,厘清了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最后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确立的思想文化背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党内已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成基本共识,并提出了毛泽东思想,但党外各政治派别围绕抗战胜利后国家政权如何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形式各异的政治主张。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对国民党“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和中间党派“中间路线”建国主张的批判中,创造性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第六章,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而且是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创新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时代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应当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展开斗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韩璐媛[3](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关于社会性质转变宣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论是早期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初构想,还是《论新民主主义》中的中国革命目标和前途规划,或者《共同纲领》中经济部分的社会主义因素,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共识。《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记忆。同时,也是人民的“司机”和人民事业的组织者,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力图总结分析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性质转变过程中做了哪些宣传以及在宣传过程中运用的宣传策略,最后做出评价和总结对当下的启示。本文在整理分析过后,总结出《人民日报》在社会性质转变过程中针对不同社会成员进行了不同方面的宣传。首先针对农民展开宣传报道,内容包括比对新旧两条路、批评不思进取革命思想、说明组织起来优于个体单干,纠正农民错误革命思想,引导其走向农业合作化道路。其次,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展开宣传报道,批评揭露不法资本家、示范公私合营的典范,引导其守法经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再者,针对知识分子展开宣传报道,批判资产阶级唯心思想进行唯物主义教育,介绍改造知识分子的经验和知识分子的学习感悟,从思想上改造了知识分子,使其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通过宣传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展示社会主义国家风貌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定社会大众走向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在宣传策略上。其一,注重信息组织的灵活运用,运用对比、重复、“现身说法”的宣传技巧突出新闻主题。其二,采用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树立正反面典型,提示社会行为规范。其三,进行理论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武装社会大众的头脑,从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最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关于社会性质转变的宣传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是,其过于强调宣传而导致了“新闻本位”的缺失,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混淆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这启示我们当下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正确发挥党报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要坚持党性和新闻性的统一,同时做好典型报道,发挥榜样力量。
陈彦江[4](2020)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进程中,结合中国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一项伟大创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主要回答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何种政权,建立何种社会的问题。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结晶,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本文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为研究对象。首先,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它是在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和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基础之上,经过反复实践,特别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长期试验之后逐渐形成的。它借鉴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精华,吸取苏联过渡时期建设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次,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容和深刻的理论内涵。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理论、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和文化理论。它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构想,是以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为中心的理论体系。第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的理论成果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贡献,实现了对革命时期阶级对抗理论的超越,重塑了新型社会政治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所蕴含的在社会发展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以及坚守全方位社会建设的政策理念等,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依然具有重大价值。
董波[5](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韩志宏[6](2019)在《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统一战线的视角详细分析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共产国际时期其他主要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工农联盟思想等基础上,论述工农联盟对在农民占人口优势的国家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始终将其作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加以巩固和发展。在导论中,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是当前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系到统一战线和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与发展,对解决当下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展研究之前,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总体来看,目前研究的内容多为关注某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观,工农联盟思想的形式、内容、形成、发展、意义以及巩固措施等。而关于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继承发展、经验教训等的系统、全面、深入和专门研究则极少;对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工农内部阶层分化后,工农联盟面临的分化、影响的有关研究也不多。这种情况虽然给本研究带来不少困难,但却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一章,基于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与本文主旨密切相关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核心概念作出界定,为后面行文做好了必要铺垫。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工农联盟为何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即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取得胜利的基本力量、是扩大统一战线联合范围的依靠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统一战线性质国体的基础和统一战线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再次,对与工农联盟有关的三个历史与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如工农联盟的发展历程、工农联盟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农民的联盟、建立工农联盟需要无产阶级政党主动争取等,以便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工农联盟的有关误解。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观,工农联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涵,以及工农联盟在19世纪的欧洲未能实现的原因。首先,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了分析,指出经济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工农深受剥削,政治上工人运动蓬勃开展,文化上社会思潮多元迸发。其次,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分别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工人观和农民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他们认为工人阶级具有一个不断发展壮大和逐渐成熟的过程,在革命斗争中逐步认识到联合农民的重要性;而农民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沉重压迫下不断发生分化,从一个传统保守的势力逐步产生革命倾向,是一支可以争取的重要政治力量。再次,从1848年欧洲革命前后、巴黎公社革命前后和恩格斯晚年三个时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提出他们的工农联盟思想在领导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最后,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为何在19世纪的欧洲未能实践的原因进行探讨。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是正确的,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人阶级内部派系较多且始终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保守传统的农民联合意识较差、资产阶级对工农关系的挑拨离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才使这一重要思想在当时未能成功实践。从统一战线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是其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他们尤为注重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第三章,主要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列宁辩证的农民观。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总体而言列宁对农民的认识从“疑虑”到“肯定”;二是从具体的历史时期来看,同一时期列宁对农民充满矛盾认识。其次,立足十月革命时期、国内战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加以分析,指出列宁在十月革命时期间接地实现了工农联盟,国内战争时期削弱了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时期巩固发展了工农联盟。再次,运用比较研究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认识,并根据苏俄具体国情提出了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以及在不同时期联合农民的策略更加灵活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第四章,主要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论述。首先,对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做了分析。列宁逝世后,主政的斯大林认为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抛弃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工农联盟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继而指出工农联盟是一个派生问题,居于次要地位,必须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和国防实力的急剧增强,但它是建立在向农民增收额外税的基础之上,严重削弱和破坏了工农联盟。其次,在对布哈林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对富农作用、对粮食收购危机原因和农业发展道路等认识均不相同,是布哈林继承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再次,对斯大林与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斯大林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纵然有继承的成分,但更多是否定与背离,主要表现在在实现国家工业化中过渡牺牲农民利益、农业集体化操之过急、过早消灭富农等方面。最后,在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形成的背景下,对共产国际中后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各国共产党尤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要重视农民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满足农民的“局部利益”、争取工农联盟领导权和将农民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当中等思想。第五章,主要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做了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如李大钊、陈独秀、澎湃、邓中夏等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指出当时他们就对农民参加工人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具有一定认识,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有力的援军”、工人阶级要争取“工农联合”领导权和实现“耕地农有”是革命的重要问题等思想,对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其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指出毛泽东高度重视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引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等思想,并始终将工农联盟作为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加以巩固和发展,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贡献加以分析,指出其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作了创造性发展,将农民提高到“革命主力军”的历史地位,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以及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等。第六章,主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要改变,由革命联盟转变为经济联盟中的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因此,一方面要以工农互促、城乡结合来推动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来不断巩固工农联盟。其次,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由于改革开放和城乡二元体制等影响,城乡、工农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三农”问题越发凸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其工农联盟思想主要体现在党制定的“三农”方针和政策上,总结起来就是: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发展农业要靠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建立新型乡镇企业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扬经济民主下放生产经营管理权,以及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再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逐步提出要把农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首位,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以及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工农联盟思想。结语部分,进一步对全文作了总结提升,提出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与启示。那就是从统一战线的视角来看,在农民绝对数量仍然庞大的我国,必须坚持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中的基础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工农联盟的领导,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和照顾农民的利益,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我国广大农民的联合与团结,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广泛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邱蕊[7](2019)在《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时就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短短三年内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社会实现稳定、人民政权得到巩固。随着形势的变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新想法,改变了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195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首次作了比较完整地表述,但是对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没有做具体说明。1953年9月24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式宣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修改中宣部拟定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最终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为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为了使广大社会民众广泛深入地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全体人民群众中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高了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基本实现了国家对社会民众的意识塑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中一次成功的实践。刘少奇在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获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热烈拥护,使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内树立了压倒一切的优势,使资本主义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批判。”(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中一次较为成功的范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今天我们党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为中心进行考察,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主要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正文内容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相关问题及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中国社会民众的心态。一是介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二是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三是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过程及其提出的理论依据。最后,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工人、农民、资本家这三部分主要社会阶层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不同心态。第二章主要是研究对工人、农民、资本家这三部分主要社会阶层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过程。第一部分是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农村的宣传教育。首先是介绍过渡时期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对农村党员干部、团员和农民群众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哪些内容的宣传教育,最后总结宣传教育取得的效果。第二部分是研究在工矿企业中如何对工人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包括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最后取得的效果。第三部分研究的是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这一部分主要是按照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间进程研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资本家展开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媒介和方式方法。包括报纸、书籍的出版发行及对“一化三改”的宣传,广播电台在过渡时期的建立和完善及在总路线宣传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各种文艺形式、典型示范以及回忆对比算账的方式方法在整个宣传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第四章主要是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有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工、青、妇群众组织的积极配合。本章主要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研究的是过渡时期党的宣传机构及宣传网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个问题研究的是过渡时期党组织和工、青、妇群众组织的巩固和完善以及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三个问题研究的是党员干部如何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五章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第一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现实启示。
姜晓悦[8](2019)在《《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文中提出《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题目原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演讲结束后,对该文作了修改、补充,1月15日完稿,并以这个题目发表在同年2月15日名为《中国文化》的创刊号上(延安出版),随后,在1940年2月20日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该文章时,题目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这篇着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作了阐述,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1952年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作了修改,收入人民出版社1952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此文版本众多,可以分为1949年10月以前以及1949年10月以后两个部分研究。本文尽可能的列全《新民主主义论》的各类版本,包括:1949年10月之前与1949年10月之后的版本、少数民族版本、外文版、伪装本以及节选本。依据时间分段选取其中较有意义或改动较大的版本进行校勘与分析,并就其中某些版本及修改情况作一阐述及研究,探讨了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进行修改的原因,对其修改进行思考,并认为修改后表述及提法更合理、准确、科学;修改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更鲜明;修改后某些表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某些修改是因社会及形势发生变化。最后从理论及实践意义两方面出发分析《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更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胡万庆[9](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核心指导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之下,新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新诞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同时,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理论铺垫。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起点,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源头。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渡时期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深入挖掘这一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批判和澄清我国现阶段经济形态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五种经济成分的概括,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产生的历史前提,总体上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对于这五种经济成分在性质和发展方式上的认识,进而系统地揭示了五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趋势,并根据这五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中共领导人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总体上评价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本章主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首先,从实践的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之前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的维度阐释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建构的过程,即其产生、发展及在全国确立的历史脉络。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国营经济的思想。本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建立、恢复、发展和巩固国营经济的思想。重点阐释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指引下,国营经济如何掌握了大的企业,掌控了社会经济的命脉,进而在国民经济的五种主要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国营经济和新的经济秩序的指导思想。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思想。本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领导人通过土地改革,把封建经济改造成为个体经济的思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如何发展个体经济的思想,阐述了中共领导人如何适当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各种形式的供销合作社进而通过合作社经济引领个体经济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第四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本章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两面性的深刻认识。重点阐述了中共领导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揭示了中共领导人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即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引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最有效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本章阐述了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为实现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共领导人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构想,分析了中共领导人在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的不同认识,指出中共领导人这些认识的分歧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属于合作过程中认识的差异,最终统一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之下。第六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本章重点挖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发展,同时,阐述了这一思想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克服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的启示作用。
漆调兰[10](2018)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话语,如何巩固其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引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的思考。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引起更多学界的高度关注,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出回答。延安时期,各种主义、思潮涌动,各种建国方案不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中国最终成功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本论文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为题,拟深入挖掘其建构的理论基础,全面梳理建构背景和建构历程,系统总结其基本要素和建构途径,科学总结其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以期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专题性研究。研究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深入挖掘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理论基础。充分借鉴巴赫金和福柯对话语的理解,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的丰富思想,对话语、话语权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概念明晰的基础上,分别深入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思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根基;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形态。列宁在其丰富的话语理论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概念;提出了着名的“灌输论”,使俄国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背景。围绕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早期遇到的挑战,主要梳理了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自由主义,张东荪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早期三民主义四种话语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对早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初建进行了肯定。最后全面梳理了 1920-1935年间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历程。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到王明“左”倾错误的长期统治,致使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缓慢向前发展。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实事求是”派在革命实践中的探索,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奠定了初步基础。需要补充的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及其左翼文化群体,也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大力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三章详细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历程。以延安时期中共发生的政治话语事件为标志,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历程划分了三个阶段,从1935年10月到1938年10月前,党内话语权建构以中国革命问题为导向的话语创新与方法论的产生;到1945年4月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形成与影响力的拓展;最后到1945年4月到1948年3月以党内话语共识的达成及话语体系形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政治口号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最终建构。第四章全面透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要素。认为主要由主体、核心话语以及基本方法构成。主体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对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以及政党职责、个人身份的科学定位,实现了主体自身的科学建构。在核心话语的建构方面,将其主要归结为三个:由“无产阶级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建构,由“社会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话语建构,由“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话语建构,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最后深入挖掘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一系列方法论。第五章系统总结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要途径。从党内与社会两个角度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不同面相。党内建构主要包括三种途径,加强党内教育,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统一全党思想;坚信马克思主义,以学术话语权引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注重“民族形式”建构,致力于中国革命话语的通识性表达。社会建构主要有四种途径,在对国民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分化与批判中凸显话语的科学性;在对中间党派政治话语的批判中强化话语的引导力;在新闻舆论领域努力掌握话语的主导权;在国际领域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第六章科学总结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并指出了其建构的局限性。基本经验共分为四点,分别是: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高度重视和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根本前提;学理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灵魂;表达上,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民族和生活语言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巨大力量;传播中,始终掌握报刊媒体舆论阵地的主导权是实现话语权的基本方式。最后将这一时期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启示总结为五点: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紧跟时代主题,进行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的创新;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注重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引领作用;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二、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几个问题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几个问题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溯源: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历史的维度:以实然证必然? |
(二)文化的维度:古今中西的文化选择? |
(三)思想的维度:谁改造了谁?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一)本土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
(二)研究范围界定 |
(三)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 |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重构自我:与西方世界的遭遇 |
第一节 西学东渐:知识体系的冲击 |
一、知识分类和体系的整合 |
二、知识生产的体制重塑 |
三、知识权威及价值符号的更替 |
第二节 走出“天下主义”:进化的世界与中国的天命 |
一、“天下主义”的式微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
二、进化论下中国的天命 |
三、进化宇宙观的思想冲击 |
第三节 本土化的几种类型 |
一、延续型本土化 |
二、吸纳型本土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词的溯源:马克思主义语汇的传入及影响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的语词译介 |
一、在华传教士的语词译介 |
二、日译中的新语厘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汇的早期传播 |
一、“日马”入中: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到中国 |
二、取道东洋:探源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语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语汇到话语: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思想序曲: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语境的背景 |
一、思想的转型:从启蒙重回革命 |
二、认识的转变:从“日马”到“俄马” |
第二节 话语议题的转换: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渐次接纳 |
一、 “主义”话语的来临:问题与主义 |
二、从空间到时间:东方与西方 |
三、唯物论话语的胜利:科学与人生观 |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适用 |
第三节 话语的替代与综合: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
一、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话语交错 |
二、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明辨 |
三、平民主义(Democracy)的话语演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体转换:实践维度的本土化 |
第一节 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一、“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列宁主义的启示 |
二、共产国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土化 |
第二节 本土化自觉的唤醒: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实践 |
一、马列主义本土化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二、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早期本土化的政治实践 |
第三节 “不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一、本土化自觉的几次转折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实践 |
第一节 认知维度的接纳与融汇 |
一、“天动人斗”:接纳的思维基础 |
二、“一本万殊”:融汇的思想特征 |
第二节 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创造 |
一、本土化的话语重塑 |
二、革命道路的中国化探索 |
(一)革命主体的中国化 |
(二)革命形式的中国化 |
(三)群众政策的中国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再思考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过程解构与视阈融合 |
(一)两个维度的叙事框架:以语词、话语和实践为对象 |
(二)民族主义运动和革命的“宏事件”影响 |
三、“中国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答案 |
(一)走出“古今中西”之惑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
(三)进行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
(一)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和发展 |
(二)西方国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
(三)马克思对西方国家古典思想的批判性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和中国问题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入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
(三)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觉醒与文化抉择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初步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初步运用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 |
二、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涌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二)社会主义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三)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四)“科玄论战”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五)戴季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六)国家主义派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
三、马克思主义对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回应与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对实用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
(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改良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
(三)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
(四)马克思主义对“科玄论战”的回应与批判 |
(五)马克思主义对戴季陶主义的回应与批判 |
(六)马克思主义对国家主义派的回应与批判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系统运用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初步探索与理论的初步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提出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在党内的初步确立 |
二、社会思想流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
(一)“新生命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历史的认识 |
(二)“动力派”对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认识 |
(三)“中国经济派”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认识 |
(四)“全盘西化派”对中国文化发展出路的认识 |
三、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对各种思想流派错误观点的理论批判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化革命运动的实践回应 |
(三)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正式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
(一)新启蒙运动的兴起与“中国化”思潮的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与初步阐释 |
二、国民党的新专制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攻击 |
(一)国民党的新专制主义倾向及其思想文化宣传 |
(二)新专制主义对“三民主义”的篡改与重新阐释 |
(三)新专制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责难和攻击 |
三、“三民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对“伪三民主义”实质的揭示 |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论证 |
(三)学术中国化运动开展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确立的思想文化背景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全党的确立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共识在党内的形成 |
(二)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提出及其在党内的确立 |
二、中国各政治党派关于抗日建国主张的思想分歧 |
(一)国民党关于“三民主义”的建国主张 |
(二)中间党派关于“中间路线”的建国主张 |
三、政治党派思想主张的破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
(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新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争取与“中间路线”的破产 |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系统提出与全面阐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历史必然性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现实重要性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时代发展性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的复杂艰巨性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文化背景研究的现实启示 |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准确把握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与思想实质 |
(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社会思潮斗争的原则和方法 |
(四)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主体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关于社会性质转变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及依据 |
0.1.1 选题意义 |
0.1.2 文献综述 |
0.1.3 报刊选择依据 |
0.2 基本概念界定 |
0.2.1 新民主主义社会 |
0.2.2 社会主义社会 |
0.2.3 本文对于《人民日报》有关宣传报道的研究时间起止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创新点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关于社会性质转变宣传背景分析 |
1.1 国际: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环境和苏联模式的影响 |
1.2 国内: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 |
1.3 现实需要:缺乏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1.3.1 新中国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
1.3.2 封建小农思想影响农业集体化进程 |
1.3.3 民族资产阶级对前途命运存在迷茫 |
1.3.4 知识分子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 |
1.4 党报宣传要与国家政策相适应 |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关于社会性质转变宣传内容分析 |
2.1 针对农民展开的宣传报道 |
2.1.1 比对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 |
2.1.2 批评不思进取的“李四喜思想” |
2.1.3 说明组织起来集体生产的优势 |
2.2 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展开的宣传报道 |
2.2.1 1946—1948:以同情支持为主,报道解放区扶持私营企业成绩 |
2.2.2 1949—1952:批评为主兼顾鼓励,暗示守法经营 |
2.2.3 1953—1956: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引导其进行公私合营 |
2.3 针对知识分子展开的宣传报道 |
2.3.1 介绍改造知识分子的经验 |
2.3.2 刊登知识分子学习改造的自我感悟 |
2.3.3 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
2.4 宣传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
2.4.1 报道苏联各方面建设成就 |
2.4.2 宣传苏联注重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
2.4.3 号召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关于社会性质转变宣传技巧和策略分析 |
3.1 采用灵活组织信息材料的宣传技巧 |
3.1.1 对比:凸显报道主题和意义 |
3.1.2 重复:强化宣传保持记忆点 |
3.1.3 “现身说法”:引发情感共鸣增强说服力 |
3.2 采用典型宣传策略,发挥榜样力量 |
3.2.1 塑造正面典型提供模仿对象 |
3.2.2 运用反面典型暗示行为规范 |
3.3 运用理论宣传策略,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 |
3.3.1 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3.2 宣传毛泽东思想 |
3.3.3 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 |
4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关于社会性质转变宣传的评价及启示 |
4.1 《人民日报》有关社会性质转变宣传的积极影响 |
4.1.1 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
4.1.2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4.2 《人民日报》有关社会性质转变宣传的局限 |
4.2.1 过于强调宣传,“新闻本位”缺失 |
4.2.2 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混淆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 |
4.3 《人民日报》有关社会性质转变宣传的启示 |
4.3.1 正确发挥党报的舆论宣传与引导作用 |
4.3.2 坚持党性与新闻性的统一,维持党报公信力 |
4.3.3 做好典型报道,发挥模范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创新 |
1、总体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形成 |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1、国际背景 |
2、国内背景 |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探源:过渡时期国家理论 |
1、从马克思到列宁:过渡时期国家理论的探索 |
2、发展:过渡时期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 |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孕育、形成与实践 |
1、“民众统治”: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孕育 |
2、“国共合作、共同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 |
3、新中国奠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实践 |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 |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理论 |
1、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过渡性社会 |
2、以经济建设为社会中心任务 |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理论 |
1、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体系 |
2、充分发挥各阶级积极性的包容社会 |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理论 |
1、处于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
2、私有制经济成分:个体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3、过渡性经济成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理论 |
1、反对帝国主义:民族的文化 |
2、反对封建主义:科学的文化 |
3、为劳动阶级服务:大众的文化 |
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理论贡献 |
(一)革命时期阶级对抗理论的理论超越 |
1、旧式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论困境 |
2、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发展理论 |
(二)新型社会政治关系重塑的理论表达 |
1、近代中国政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2、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前驱 |
1、社会主义建设路径的有效探索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奠基 |
四、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 |
(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
1、根本指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2、历史原则:尊重社会发展阶段 |
(二)坚守全方位社会建设的政策基础 |
1、政治遵循:团结各方 |
2、经济方针:公有制经济主导下的多种经济并存共生 |
3、文化方向:循序渐进培育社会主义新文化 |
4、外交原则:独立自主、勇于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
1.1.1 相关概念 |
1.1.2 选题原因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有关研究状况 |
(二) 国外有关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三)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马克思主义 |
(二) 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 |
(三)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
二、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
(一)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取得胜利的基本力量 |
(二)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扩大范围的依靠力量 |
(三)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基础 |
(四)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 |
三、工农联盟的有关历史与理论问题 |
(一) 工农联盟的发展历程 |
(二) 工农联盟的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农民的联盟 |
(三) 工农联盟的建立需要工人阶级政党主动争取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工人阶级和农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深受剥削 |
(二) 工人运动在此起彼伏中走向壮大 |
(三) 多元社会思潮对工人阶级和农民影响深远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观 |
(一) “真正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成熟 |
(二) 农民由“保守反动”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
三、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内涵 |
(一) 工人阶级与农民的联合必要而且可能 |
(二) 工人阶级要对农民加强教育引导 |
(三) 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时期均要巩固工农联盟 |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工农联盟思想未能实践的原因 |
(一) 工人阶级各派别对农民重要性的认识不一 |
(二)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关注工人阶级自身团结问题 |
(三) 资产阶级长期挑拨工农关系 |
(四) 所提工农联合措施较为宏观 |
第三章 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辩证的农民观:从“动摇的力量”到“可靠的同盟者” |
(一) 历史地看:对农民的认识由“疑虑”到“肯定” |
(二) 具体地看:同一历史时期对农民充满矛盾认识 |
二、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内涵 |
(一) 工人阶级要对农民加强“鼓动与组织工作” |
(二) 工农“真诚的联合”才能保卫社会革命成果 |
(三)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离不开工农经济文化联盟 |
三、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继承发展 |
(一) 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极为重要 |
(二) 提出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 |
(三) 联合农民的策略更加灵活 |
第四章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某些矛盾” |
(二) 工农联盟“是一个派生问题” |
(三) 推动工业化要向农民征收额外税 |
(四) 斯大林和布哈林关于工农联盟问题的争论 |
(五) 斯大林对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背离 |
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重视与农民结成联盟 |
(二) 满足农民的“局部性要求” |
(三) 共产党要争取工农联盟的领导权 |
(四) 将农民经济逐步吸收到社会主义经济之中 |
第五章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农民是革命“有力的援军” |
(二) 工人阶级要争取“工农联合”的领导权 |
(三) 实现“耕地农有”是革命的重要问题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农民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
(二) 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入农村” |
(三) 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贡献 |
(一) 将农民提高到“革命主力军”的历史地位 |
(二)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最核心的问题 |
(三)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 |
第六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以来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表现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关系 |
(一) 以工农并举和城乡结合推动工业化 |
(二) 开展农业合作化以巩固工农联盟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
(二) 农业发展要靠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 |
(三) 发展新型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
(四) 下放生产经营管理权发扬经济民主 |
(五) 鼓励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把农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首位 |
(二)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
(三)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文献概述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背景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原因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及过程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社会民众的心态 |
(一)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心态 |
(二)工矿企业工人的心态 |
(三)私营工商业者的心态 |
第二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主要领域的宣传教育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农村的宣传教育 |
(一)建国初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 |
(二)对农村党团员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工矿企业的宣传教育 |
(一)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 |
(三)对工人宣传教育的效果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私营工商业的宣传教育 |
(一)从资产阶级上层开始的宣传教育 |
(二)公私合营阶段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 |
(三)公私合营后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 |
第三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主要形式 |
一、报纸书籍的宣传 |
(一)报纸的宣传 |
(二)相关书籍刊物的出版发行 |
二、广播电台的宣传 |
(一)过渡时期广播收音系统的建立 |
(二)广播对“一化三改”的宣传 |
三、其它的宣传形式 |
(一)树立典型 |
(二)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宣传 |
(三)回忆对比算账的方法 |
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
一、党的宣传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一)健全各级党委宣传机构 |
(二)建立党的宣传网 |
二、党群组织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一)过渡时期党组织建设的加强 |
(二)工、青、妇群众组织在宣传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三)党员干部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
第五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主要教训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现实启示 |
(一)把握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权,提高党的宣传能力 |
(二)宣传工作要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注重满足宣传对象的现实利益 |
(三)宣传工作要坚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8)《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1949年10 月以前的研究 |
(二) 1949年10 月以后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章 《新民主主义论》背景成文过程及主旨意义 |
1.1 写作背景和成文过程 |
1.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1.1.2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1.2 成文过程及发表 |
1.3 《新民主主义论》的主旨、意义 |
1.3.1 主旨 |
1.3.2 意义 |
第2章 《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综述 |
2.1 1949 年10 月以前的版本 |
2.2 1949 年10 月以后的版本 |
2.3 外文版本 |
2.4 少数民族版 |
2.5 不详版本 |
2.6 其他版本 |
2.7 伪装本 |
第3章 《新民主主义论》的校勘与分析 |
3.1 1949 年10 月之前的版本校勘 |
3.1.1 1940 年《解放》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异同 |
3.1.2 1947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40 年《解放》版异同 |
3.1.3 1948 年中原新华书店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异同 |
3.2 1949 年10 月之后的版本校勘 |
3.2.1 1952 年人民出版社单行本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
3.2.2 1966 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合订版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
3.3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校勘与分析 |
3.3.1 标署写作时间不同 |
3.3.2 标点不同有10 余处 |
3.3.3 文字修改 |
3.3.4 增加注释 |
3.4 1991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校勘与分析 |
3.4.1 增加注释 |
3.4.2 修改注释 |
第4章 《新民主主义论》修改的几点思考 |
4.1 对毛泽东修改文稿的思考 |
4.1.1 修改后表述及提法更合理、准确、科学 |
4.1.2 修改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更鲜明 |
4.1.3 修改后表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
4.1.4 某些修改是因社会及形势发生变化 |
4.2 《新民主主义论》修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
4.2.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4.2.2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前提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在全国的确立 |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在全国的开展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提出的认识前提 |
(一)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问题的初步探索 |
(二)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问题的进一步论述 |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国营经济思想 |
一、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思想 |
(一)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外国在华企业 |
(二)对接管企业进行民主改革 |
(三)对原根据地公营企业进行统一管理 |
二、巩固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思想 |
(一)打击投机资本和稳定物价金融 |
(二)统一全国财政收支和物资调度 |
(三)统一全国金融管理 |
三、恢复和发展国营经济的思想 |
(一)恢复生产和厉行节约 |
(二)加强国营企业管理 |
(三)搞好基本建设工作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思想 |
一、实行土地改革、把封建经济改造为个体经济的思想 |
(一)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的 |
(二)关于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 |
(三)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思想 |
二、发展个体经济的思想 |
(一)促进个体农业的发展 |
(二)促进个体手工业的发展 |
(三)发展农业生产互助 |
三、适当发展合作社经济的思想 |
(一)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 |
(二)发展手工业合作社 |
(三)发展供销合作社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
一、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
(一)保护私人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 |
(二)正确处理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 |
(三)促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
(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性 |
(二)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
(三)打击私营工商业中的经济违法行为 |
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 |
(一)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
(二)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 |
(三)适当发展公私合营工商业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思想 |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构想 |
(一)“三年准备,十年建设” |
(二)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中社会主义成分增长的估量 |
(三)对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
二、对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同认识 |
(一)农业互助合作过程中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 |
(三)开始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
一、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 |
(二)对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完善 |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二、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 |
(一)指导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发展 |
(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三)为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开展作了准备 |
三、中共领导人这一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
(二)澄清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形态的模糊认识 |
(三)展望未来经济形态的发展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概念 |
一、话语 |
二、话语权 |
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根基 |
二、科学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形态 |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话语权建构路径的思考 |
第三节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
一、列宁的话语理论 |
二、列宁明确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概念 |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路径的思考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背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的历史境遇 |
一、以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
二、以张东荪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
三、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
四、早期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较量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初建 |
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 |
二、马克思主义重要范畴与中国语词的对接 |
三、马克思主义和工农群众相结合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内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跌宕起伏 |
一、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消极影响 |
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消极影响 |
三、党内“实事求是”派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中的初步探索 |
四、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性质论战”中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贡献 |
五、左翼文化群体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传播与贡献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历程 |
第一节 以革命问题为导向的党内话语创新与方法论的产生(1935.10-1938.10) |
一、党内话语论争焦点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 |
二、党内话语论争焦点之二:游击战争战略地位问题 |
三、《两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形成与影响力的拓展(1938.10-1945.4) |
一、建构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诞生:新民主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影响力的拓展:对《中国之命运》的大力批判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共识达成及话语体系的形成(1945.4-1948.3) |
一、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冲突结束与共识达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形成:毛泽东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最终成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体 |
一、中国共产党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建构的主要内容 |
一、由“无产阶级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建构 |
二、由“社会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话语建构 |
三、由“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方法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是话语建构的根本方法 |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话语建构的民族化基础 |
三、对外来话语批判借鉴是话语建构的重要方法 |
四、提炼中国经验,创新理论成果是话语建构的基本方法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主要途径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体系内部建构的主要途径 |
一、加强党内教育,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统一全党思想 |
二、坚信马克思主义,以学术话语权引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 |
三、注重“民族形式”建构,致力于中国革命话语的通识性表达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社会建构的主要途径 |
一、在对国民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分化与批判中凸显话语的科学性 |
二、在对中间党派话语的政治批判中强化话语的引导力 |
三、在新闻舆论领域中努力掌握话语的主导权 |
四、在国际领域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故事”,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 |
第六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领导权的高度重视和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根本前提 |
二、学理上: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灵魂 |
三、表达上: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民族和生活语言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巨大力量 |
四、传播中:始终掌握报刊媒体舆论阵地主导权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方式 |
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的现实启示 |
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 |
二、紧跟时代主题,进行马克思主义话语内容的创新 |
三、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 |
四、注重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引领作用 |
五、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几个问题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D]. 陈兰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D]. 孔晓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关于社会性质转变宣传研究[D]. 韩璐媛. 辽宁大学, 2020(01)
-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彦江. 长安大学, 2020(06)
- [5]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D]. 韩志宏. 山东大学, 2019(02)
- [7]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D]. 邱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D]. 姜晓悦. 湘潭大学, 2019(02)
- [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研究[D]. 胡万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研究[D]. 漆调兰.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