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IPOs低价发行的原因——风险转移补偿假说(论文文献综述)
林颖[1](2020)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证券法。新法明确将在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设专门章节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近些年,在再融资方式上,定向增发发展迅猛。据WIND统计,2009年-2018年,定向增发总量为公开增发总量的84倍,为配股总量的33倍,占股权融资数量的96%。定向增发融资规模由2009年2566.35亿元逐年上升,并且在2016年达到顶峰18053.41亿元。定向增发融资总额占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融资总额的94.7%。定向增发融资效率高、手续简便,以其特有的优势已经几乎全面占领股权再融资市场,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一般通过高的折价水平,即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认购定向增发的新股,通过进一步增大控制权来获利,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本文选用WIND上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国上市公司A股进行定向增发的案例为样本,研究了定向增发中大股东参与、所处的市场行情、盈利补偿协议、年均利润承诺额对折价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折价率较高,且大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比例越高,折价率越高;市场行情越好,定向增发折价率越高;定向增发中作出盈利补偿承诺的折价率高于不作出盈利补偿承诺的折价率;定向增发中所作出年均利润承诺额越高,折价率越高。结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应该关注证券市场上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案例和在市场行情较好时进行定向增发股票案例。其可能的原因是大股东利用自身对于股价的控制权,以及利用投资者的盲目从众心理,市场行情较好时股价偏高,大股东利用市场行情好时高的折价率进行利益输送,应该要求其信息披露透明化;二、长期应该多关注其它的定价方法和寻求更多非业绩承诺来指标来替代业绩承诺补偿。因为虽然签订盈利补偿协议有利于规避估值偏高的问题,但是业绩补偿承诺也是标的资产股东反过来要求高折价水平的机会,同时对标的资产股东施加较大的压力,会导致其过于关注短期绩效,而忽略了其长期协同发展。
陆宇建,史晓楠[2](2019)在《大股东认购、定价基准日选择与定向增发折价》文中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通过选取定价基准日压低发行价格,以攫取利益。本文基于2014-2016年定向增发的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越可能选取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为定价基准日,定向增发折价率也相应越高;定价基准日的选取在大股东认购比例与定向增发折价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大股东认购比例对折价率具有直接效应。
张文敏[3](2019)在《格力电器定向增发收购珠海银隆失败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单一业务为主导的企业往往走到最后步履维艰,难以突破自己的瓶颈。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跨界并购”来推进自己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能够成功在多元化道路上成功走远的企业却屈指可数。格力电器定向增发收购珠海银隆正是又一个失败的典型案例。2016年8月,格力正式发声收购掌握核心钛酸锂电池技术的珠海银隆,希望通过本次收购发挥企业协同效应,却因为定向增发的影响,引起了中小股东的剧烈反对,收购方案被否,交易失败。本文将通过对本次交易流程、交易方案、交易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企业进行并购提供经验借鉴。
崔宇涛[4](2019)在《定价基准日选取、发行规模、股权再融资频率与定向增发折价》文中认为我国定向增发市场近几年发展如火如荼,仅2015年参与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就占当年A股近30%,2016年募集金额达到1.8万亿元,是当年IPO募资金额的12倍多。伴随定向增发市场的火热发展,定向增发折价率始终居高不下,2012年至2018年,折价率平均为20.275%,远高于证监会对于折价率上限10%的要求。高折价率带来的是大股东利益输送、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等问题(何贤杰等,2009;赵玉芳等,2011)。2017年2月15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并且在2月17日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以下简称再融资新规)。再融资新规对于定向增发的定价基准日、发行规模、股权再融资频率做出限制。政策出台的直接后果就是折价率均值由2016年的19.55%直接降到2017年的10.25%。由此引出问题,再融资新规是否遏制了利益输送行为,即新规内容是否都会影响折价率,这些因素与折价率的关系是什么。根据本文文献梳理,折价率的高低与市场择时,发行规模与股权再融资频率均有关系。市场择时理论研究市场行情、投资者情绪与折价率的关系;发行规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风险、流动性补偿假说影响折价率;股权再融资频率影响公司业绩与市场反应,进而影响折价率。定价基准日属于市场择时行为,而将定价基准日确定在非公开发行期首日对折价率的影响研究甚少;发行规模不同指标的选取,得出其对折价率影响的结论也不一致;同时,研究股权再融资频率与折价率的关系的相关文献也较少。本文正是以再融资新规出台为背景,研究新规内容与折价率的关系,进一步梳理影响折价率的因素,完善相关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三个问题。第一,非公开发行期首日是否可以降低折价率?第二,发行规模与折价率的关系具体是什么?新规对发行规模的限制是否可以降低折价率?第三,股权再融资频率是否对折价率产生影响?18个月的频率限制表现在折价率上差异明显吗?因此本文首先梳理相关文献,从市场择时、信息不对称、股权再融资频率、折价率其他影响因素四方面梳理相关文献,并提出相关假设,然后通过模型设计,变量选取,依据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本文选取2012年至2016年5年定向增发数据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首先,将非公开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确实降低了折价率,这与证监会想要引导上市公司定价市场化的预期目标一致;其次,发行规模确实影响折价率,而且发行规模越大折价率越高,因此证监会对于发行规模的限制对折价率的降低产生实质影响;最后,股权再融资频率越低,折价率越高,说明证监会在制定该内容时考虑到过度融资圈钱行为,但是忽略了其与折价率的关系,政策效果可能因此打折扣。因此本文建议证监会在对定向增发市场进行规范的同时,更要关注不同公司的融资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切实规范定向增发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
杨本加[5](2019)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利益输送研究 ——基于智慧能源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经过首次公开发行(IPO)后,利用资本市场提供的配股、公开增发、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工具进行向投资机构或个人进行融资的行为,是我国目前所说的股权再融资行为。从我国再融资市场的发展沿革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融资方式的变化主要出现在2006年,也就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在2006年以前,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通过配股和公开发行股份方式进行融资,极少数使用定向增发,而在2006年之后,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放低定向增发门槛,由于其发行程序、要求灵活便捷,拥有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而采用定向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另外,从资本市场整体规模来看,我国监管机构大大鼓励推行定向增发政策,也确实为给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现行股权再融资市场中仍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机构力度不高,即使经过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中仍出现由于股权高度集中,管理层与控制层之间不同的利益目的导致一些行为决定出现影响等问题,同时大小股东之间也因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经常利用其优势地位干涉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利用制度缺漏进行利益输送,通过对增发股份低价认购,注入的劣质资产进行虚高评估,对增发认购的股份进行减持套现等行为满足自己对利益的追求,从而对中小股东权益、公司长期经营进行着不利影响。本文中通过对国内外对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学者倾向将研究立足于国外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特征入手展开研究,而国内研究大部分都注重于大股东掏空和对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绩效研究,笔者经过对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系统整理后,以监控假说、防御假说、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资本市场现有的定向增发和利益输送的现状进行深入探析,同时对目前我国的定向增发制度现有的缺陷进行阐述,通过将我国现行股权再融资市场常见的利益输送现象归纳总结,为文章后续对智慧能源案例分析打下框架基础。文章在案例研究中选择将上市公司智慧能源作为此次案例研究对象,通过笔者在上文章节做好的准备,对智慧能源在此次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将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前后全过程利益输送的动机、实施过程、短期和长期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在我国庞大且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一般情况都默认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公司长期经营发展是利好消息从而忽略大股东在背后对其利益的侵占,而本文研究结论可以帮助资本市场大小投资者较好地去辨识公司在非公开发行股份时潜在的风险,帮助中小投资者或各大投资机构对公司真实增发情况的辨识,同时文章结论也有助于监督管理机构对我国庞大定向增发市场中利益输送问题的监管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股权再融资市场现状分析和具体个案分析,以相关国内外文献和现有理论为基础,进行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中利益输送问题的分析,笔者选择这样的逻辑框架一是为了通过我国宏观资本市场中包括定向增发在内的所有股权再融资方式进行背景研究,整理我国定向增发的现状,并梳理出在这过程中最常见的利益输送方式和动因;二是通过对个体案例的具体分析,通过财务指标和事件研究等方法,根据数据结果再次对定向增发中利益输送的过程与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另外文章研究除了能对现有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资本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建言献策,也可以为中小股东的投资行为提供投资意见,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全部一共六章。第一章为导论,具体阐述了文章此次研究题目的背景及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进行描述,另外提出笔者对本次论文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和预期贡献。第二章是关于国内外定向增发和利益输送相关的文献梳理,对前人文献的评述整理后为笔者对后续的论文写作提供研究视角和方向。第三章中笔者进一步基于上文文献基础,进一步通过相关理论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动机、利益输送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同时对定向增发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四章中,笔者对我国现行股权再融资市场现状进行了宏观研究,重点围绕定向增发目前在我国的发展规模和制度政策进行阐述和评价,为文章接下来案例层面的微观分析做铺垫。第五章中笔者基于对智慧能源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智慧能源进行定向增发时候全部过程进行逻辑梳理,重点对该公司在增发背后存在利益输送现实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同时对公司定向增发完成后公司短期公告效应和长期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讨论,得出相关结论。第六章是笔者文章研究结论,通过前文对定向增发利益输送宏观市场的研究结合本次文章微观角度的个体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本次研究的全文结论和建议,重点从上市公司在定增时利益输送的基本动机和输送形式出发,围绕公司治理结构、定价制度、资产评估、减持套现行为和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几个方面着手,为我国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定向增发制度建言献策,对公司经营管理、中小股东权益都提供保障。
杨晶华[6](2018)在《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 ——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定向增发是向特定对象(不超过10个)非公开发行新股的一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定向增发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相比于国外,我国定向增发起步较晚,直到2006年,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定向增发因其具有较低的发行门槛、简便的审核程序、低廉的发行成本等其他股权再融资方式所没有的优点,迅速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直至今日,已经是远远超过配股、可转换债券和公开增发等股权再融资方式,一跃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首选方式,在资本市场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定向增发备受青睐的同时,对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他们越来越关注定向增发之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良好的经营绩效是对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的肯定,弄清楚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上市公司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而且投资者在知晓定向增发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也更容易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同时,完善的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定向增发是一项股权再融资的行为,上市公司在完成定向增发后,其股权结构一定会发生变化,因此,研究在完成定向增发后股权结构如何变化及其变化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2010年至2013年在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利用2009-2016年的财务数据,评价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一年、当年以及后三年的经营绩效;然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监督假说理论,对定向增发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以及定向增发前后股权结构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再对样本的经营绩效和股权结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进一步地从股权结构的角度来看,定向增发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有积极的影响,而高管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没有显着的影响。最后,结合现状分析和实证结论,本文分别对监管层、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给出了相关建议:监管层应完善定向增发相关制度,引导上市公司作出理性的融资决策;上市公司应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独立董事和监事发挥其作用;投资者应加强理性投资观念,避免盲目投资。
邱新颜[7](2018)在《定向增发前大股东业绩操纵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定向增发成为上市公司进一步稀释股权,实现更多融资的主流方式,其初衷是为了拓展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让公司能够获得充足资金并注入优质资产,改善治理环境,进而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但由于上市公司股东间信息不对称和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存在,加上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大股东往往会利用增发过程中自己隐蔽性和便捷性的优势来侵占小股东权益。当前学术界还没有专门针对大股东行为在资金注入和关联交易方面的研究,对增发前大股东的操纵行为研究较为不足,落后于定向增发实践中的需要。所以,对大股东定增之前的操纵行为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依据定向增发过程中各类股东的财富收益模型,遵循财富最大化的前提,在原本完全信息的条件下,逐渐增加信息不对称和控制权收益两个限制条件,对模型进行深入的数理推导,从理论上论述了大股东利用定向增发进行利益侵占的动机。同时运用2012至2014年进行定向增发的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根据所提出的假设,利用数理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分别计算出大股东在参与和不参与两种情况下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通过0均值检验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验证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前的业绩操纵存在性。增发后超额收益和增发前业绩操纵的相关关系,通过差异性检验和多元回归方程的分析,推测大股东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业绩操纵的动机。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无论大股东是否参与了定向增发,都会在增发前进行负向的业绩操纵。且事前的业绩操纵会给增发后的短期超额收益带来正面影响,对长期超额收益的影响则较为波动。大股东自身参与定向增发时进行的业绩操纵主要是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而大股东不参与定向增发时进行的业绩操纵则是一种与外部机构投资者的合谋行为。
熊发礼[8](2018)在《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6年5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简称《管理办法》)颁布并实施以来,定向增发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股权再融资形式。政策已经运行十余年,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显着问题。其中,普遍的高折价发行现象,由于其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并对公司治理产生不良影响而一直是饱受各界质疑。学界主流观点是将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归咎于大股东的隧道行为和我国投资者保护水平低下;对于大股东侵占方式的研究还显现出一种无穷尽的发展趋势,进而难以在总体上把握大股东的行为模式。但是,以往的研究鲜有基于定向增发政策制度视角的研究,大量研究甚至缺乏政策基础。根据适用政策可以将定向增发分成非公开发行和重组增发两类。其中,非公开发行适用《管理办法》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0号,简称《创业板管理办法》),重组增发适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称《重组办法》)。根据定价方式政策又可以将样本分为竞价发行方式和定价发行方式两种。其中,非公开发行包括竞价发行方式和定价发行方式,重组增发属于定价发行方式。同时针对侵占方式研究无穷尽趋势所产生的研究弊端,以创新后大股东净效应理论为基础,将其作为度量大股东侵占动机的强度变量,以从总体上把握大股东的行为模式。在以上政策基础和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定向增发流程,以大股东利益为导向,分别从制度成因和理论根源两个视角探讨了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的原因。在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的制度成因分析方面,对不同定价方式发行折价的差异进行了政策分析,对正式的政策改革行为、非正式的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政策分析发现,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远高于竞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而竞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成熟市场的发行折价,表明定价发行方式的高折价是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的主要来源。正式的改革行为对折价影响的统计分析发现:2014年5月发布的《创业板管理办法》、2014年10月发布的《重组办法》(证监会令第109号)均推高了发行折价,加剧了定向增发高折价问题的严重性。在非正式的定向增发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行为分析发现,对于定价发行方式的样本而言,越是证监会限制的样本,政策原因导致的发行周期越长,发行折价越高。即证监会的金融管理行为仅仅在发行时间上的政策限制性行为反而有利于提高发行对象的发行收益,产生了反向激烈行为。这个管理悖论也在宏观上加剧了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问题的严重性。在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理论根源的分析方面,从大股东侵占和投资者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大股东侵占的研究,又分别从大股东对于定价方式的操纵和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的侵占行为进行探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探讨则主要是从定向增发过程中投资者保护对大股东侵占行为的抑制效果进行分析。基于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分析,大股东对定价方式的操纵研究从大股东选择认购类型和与潜在发行对象串谋两个层面的操纵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第二层操纵行为显着存在。大股东根据自身的大股东净效应值来操纵定价方式,当大股东净效应值大于0时,更多的选择定价发行方式,并且发行人采用定价发行方式的概率与大股东净效应值正相关。对于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侵占行为的研究中则发现,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确实存在显着的侵占行为,但是这些侵占行为对于发行折价并不具有主导作用。因此,这部分研究得出的观点是,大股东对于定价方式的操纵,是其在政策范围内的操纵行为,是政策给予了其操纵的空间;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的研究,则由于其侵占行为对于发行折价并不具有主导作用,因而虽然支持大股东存在侵占行为,但并不认为这是形成高折价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以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为代理变量,研究了投资者保护对发行人股价,进而对发行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的投资者保护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该发现不仅进一步支持了大股东侵占不是高折价现象根本原因的观点,表明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状态,也不支持投资者保护水平不足是高折价现象的原因的观点。理论根源的研究还发现,定价机制导致了溢价发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股东的发行风险。定向增发的溢价发行现象,学界尚未给予关注,其原因是发行价格提前锁定的定价机制,其后由于市场的环境变化,导致市场价格低于或接近发行价格时,其他发行对象放弃认购,而大股东面临更大的约束,进而以提前锁定的发行价格认购承诺认购的股份。这从政策层面对溢价发行现象进行了有效的解释。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定向增发的高折价现象的源泉是我国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形成机制,正式的政策改革行为和非正式的政策管理行为进一步共同推动和巩固了高折价。而大股东侵占只是在政策范围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并且其侵占行为并不对发行折价构成主导作用;也不支持源于我国的投资者保护水平不足的观点,不是投资者保护不足导致了高折价现象,而是不利于投资者保护的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价格形成机制所导致的高折价现象表明我国的投资者保护不足。本研究的创新方面概述如下所述。最大创新在于基于定价方式的价格政策研究发现,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价格形成机制是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的主要来源。制度成因方面的研究还发现,政策改革行为、政策时间管理行为都推高了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基于制度成因与大股东侵占等两方面基础的定价方式选择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存在对定价方式的操纵行为,但这依然是一种基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理论根源方面的研究发现,大股东虽然存在显着的侵占行为,但对发行折价不具有主导作用,而且,投资者保护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发挥了显着效果。因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是政策原因所造成的。另外,本研究还首次从政策视角阐述了存在溢价发行原因。所得出的政策启示包括:(1)缓解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问题需从政策着手,而只有从政策上重视投资者保护才能引起管理层对于高折价现象的重视。具体缓解高折价现象的措施可以有比如完善定价机制,降低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降低定价方式的操纵空间等。(2)需要加强定向增发领域管理的科学性,尤其是非正式的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辅之以相应的配套管理行为,以消除管理悖论。(3)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投资者保护能够发挥显着作用,投资者保护的不足主要源于政策未能重视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并且大股东的侵占行为仍然显着存在。因而加强投资者保护不仅是要加强对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制约,更要从政策制度上加以重视。
张梦[9](2017)在《新华传媒定向增发折价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直线上升,资本市场再融资方式也多种多样,一般以发行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居多。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发行资格要求不高、发行程序简单、发行成本比较低、锁定期的存在不会增加市场扩容压力,而且对实现公司的整体上市有着巨大的好处等。2006年从我国正式颁布关于定向增发的法律法规开始,一直到2016年底,我国A股证券市场上共有2,72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定向增发再融资,在这其中,2016年A股定向数量为793家,募资总额为16,685.68亿元,这一金额和数量创历史新高,定向增发日渐成为主流融资方式。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定向增发大多面向的是少数的特定发行对象,往往发行规模比较小,涉及到新股东与原股东的财富分配,特别是在涉及到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情况下,折价发行就成了大股东参与时的潜规则,并且其享有的折扣率要比没有大股东参加时的折扣率高很多;在这其中中小股东则没有发言权。再者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与股东认购比例共同影响财富分配,所以关键就在于如何定价,在我国定向增发存在高折价现象很普遍,这其中就涉及到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本文研究定向增发的折价问题,先介绍了关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折价动因和增发后引起的经济后果和财务效应的相关理论,主要以研究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和折价率为主线,通过对国泰安数据库所有定向增发公司的对比,最终选取了新华传媒这一研究对象,采取了文献综述法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其定向增发的折价动因和增发后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有以下内容:首先对新华传媒公司进行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并罗列出相关的增发方案和过程,然后对其折价动因进行了重点分析,提供了两个思考角度即大股东利益输送和市场行情,排除利益输送的嫌疑后,得出市场行情是影响新华传媒定向增发折价的原因;之后查验了定向增发后股市的长期反应,从市场反应和财务效应两个角度定义了其增发后的经济后果,发现了增发后引起了积极的正的财富效应和良好的财务效应。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从对投资者的保护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完善定向增发定价机制和对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的建议。
李玥薇[10](2016)在《新三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融资效率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向增发由于在融资效率、信息披露和价格制定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国内关于定向增发的融资效率的问题以及定向增发中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板市场。但对于以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其定向增发融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2013年-2015年期间,创业板市场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司一共184家,融资总额为1741.08亿元;而在新三板市场上有2258家公司实施定向增发,总共募集资金1576.16亿元。新三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都是以高科技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两个市场在定向增发的政策制度上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关于发行价格的制定,新三板市场受到的限制更少,因而在新三板市场上存在定向发行价格显着偏离市场价格的情况。本文在创业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上分别选取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比较了新三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融资效率。研究表明,从直接发行费用来看,新三板市场发行费用更低,发行历时更短。关于间接融资成本,新三板市场的折价率也低于创业板市场。关于折价率产生的原因,本文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市场其结果有一定差异。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的发行折价率与投资者身份有关,有大股东参与时的折价率高于没有大股东参与时的折价率,且大股东参与程度越高折价率越高,说明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存在着潜在的利益输送动机,在剔除了“同股不同价”因素之后结论与之前相同。但在新三板市场没有发现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行为与折价率有显着相关性的证据。不同市场结论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融资目的的不同,也可能是对不同市场发行政策的差异。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两个市场上大股东对发行折价率的影响不同,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存在潜在的利益输送动机,而新三板市场上大股东对间接融资效率的影响并不显着。本文提供了关于定向增发研究在主板以外的市场的研究数据,拓展了关于定向增发融资效率的理论假说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的应用,对于监管层制定和完善各层次证券市场的关于定向增发的相关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论IPOs低价发行的原因——风险转移补偿假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IPOs低价发行的原因——风险转移补偿假说(论文提纲范文)
(1)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定向增发的目的 |
2.1.2 定向增发折价发行新股的原因 |
2.1.3 折价率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2.1.4 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
2.1.5 文献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定向增发的定义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流动性偏好理论 |
2.2.5 市场择时理论 |
3 现状分析、成本比较和研究假设 |
3.1 定向增发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定向增发规模及占比 |
3.1.2 定向增发的发行对象分布 |
3.1.3 定向增发的行业分布 |
3.1.4 定向增发的企业性质分布 |
3.1.5 定向增发的认购方式分布 |
3.1.6 定向增发的增发目的分布 |
3.2 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发行成本比较 |
3.2.1 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直接发行成本比较 |
3.2.2 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配股的发行历时比较 |
3.2.3 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配股的间接发行成本比较 |
3.2.4 本节小结 |
3.3 作用机理与研究假设 |
3.3.1 定向发行对象对折价率的影响 |
3.3.2 市场行情对折价率的影响 |
3.3.3 盈利补偿承诺对折价率的影响 |
3.3.4 年均利润承诺额对折价率的影响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及度量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4.3.1 发行对象对折价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4.3.2 市场行情对折价率的模型构建 |
4.3.3 业绩补偿承诺对折价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4.3.4 年均业绩承诺额对折价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5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5.1.2 分类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单变量检验 |
5.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1 发行对象对折价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2 市场行情对折价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3 利润补偿承诺对折价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4 年均业绩承诺额对折价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大股东认购、定价基准日选择与定向增发折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大股东参与对发行折价率的影响 |
(二)大股东通过选取定价基准日影响发行折价率 |
三、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与变量 |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定价基准日选取中介作用的三步回归分析 |
1. 大股东认购比例对定向增发折价率影响的回归分析 |
2. 大股东认购比例与中介变量定价基准日选取的逻辑回归分析 |
3. 定价基准日选取中介效应的第三步多元回归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3)格力电器定向增发收购珠海银隆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述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企业收购的相关概念 |
2.1.1 收购定义 |
2.1.2 收购类型 |
2.1.3 收购动因 |
2.2 定向增发的概念 |
2.3 协同效应理论 |
2.3.1 经营协同效应 |
2.3.2 财务协同效应 |
2.3.3 管理协同效应 |
第3章 格力电器定向增发收购银隆 |
3.1 收购双方基本情况 |
3.1.1 收购方格力经营情况及股权结构 |
3.1.2 被收购方银隆经营情况及股权结构 |
3.2 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动因分析 |
3.2.1 收购方动因 |
3.2.2 被收购方动因 |
3.3 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实施过程 |
3.3.1 目标企业的选择 |
3.3.2 对珠海银隆进行资产评估 |
3.3.3 格力拟定定向增发收购及募集配套资金方案 |
3.3.4 股东大会投票表决 |
3.3.5 收购失败 |
第4章 格力电器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
4.1 格力溢价收购银隆存在风险 |
4.1.1 珠海银隆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存疑 |
4.1.2 收购存在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
4.2 股东对管理者决策存在疑惑 |
4.2.1 定向增发股价过低 |
4.2.2 账面资金足够却坚持增发股票完成收购 |
4.2.3 公众股东对公司多元化战略决策存在分歧 |
4.3 中小股东维权 |
4.3.1 中小股东权益稀释 |
4.3.2 中小股东集体维权 |
第5章 格力电器收购失败的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5.2.1 控制股东与利益相关者需有效沟通 |
5.2.2 增进与中小股东关系 |
5.2.3 进行非零和博弈 |
5.2.4 收购价格要合理 |
5.3 后续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定价基准日选取、发行规模、股权再融资频率与定向增发折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文献综述 |
2.1 定向增发择时行为相关文献 |
2.2 定向增发规模相关文献 |
2.3 股权再融资频率相关文献 |
2.4 折价率其他影响因素相关文献 |
2.4.1 大股东机会主义 |
2.4.2 监督管理成本补偿假说 |
2.4.3 风险补偿假说 |
2.4.4 流动性补偿假说 |
2.5 文献评述 |
3.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3.1 概念界定 |
3.1.1 定向增发 |
3.1.2 折价率 |
3.1.3 定价基准日 |
3.2 理论基础 |
3.2.1 市场择时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假说 |
3.2.3 公告效应 |
3.2.4 信息确证效应 |
3.3 研究假设 |
3.3.1 定向增发折价率与定价基准日 |
3.3.2 定向增发折价率与发行规模 |
3.3.3 定向增发折价率与股权再融资频率 |
4.实证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筛选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筛选 |
4.2 变量解释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实证模型设计 |
4.3.1 衡量定价基准日不同折价率差异的模型 |
4.3.2 衡量发行规模占比不同折价率差异的模型 |
4.3.3 衡量股权再融资频率不同折价率差异的模型 |
5.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检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异方差检验 |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 定价基准日、发行规模与折价率关系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定价基准日、发行规模与折价率关系 |
5.3.3 发行规模分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股权再融资频率与定向增发折价率关系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相关性分析 |
5.4.2 股权再融资频率与定向增发折价率关系 |
5.4.3 股权再融资频率分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6.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5)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利益输送研究 ——基于智慧能源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预期贡献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定向增发的折价研究 |
2.1.2 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研究 |
2.1.3 定向增发长期业绩表现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定向增发中折价增发的相关研究 |
2.2.2 定向增发中的资产注入相关研究 |
2.2.3 定向增发中套现的相关研究 |
2.2.4 利益输送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理论分析 |
3.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3.1.1 定向增发 |
3.1.2 利益输送 |
3.2 理论基础 |
3.2.1 监控假说理论 |
3.2.2 防御假说理论 |
3.2.3 大股东机会主义 |
3.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 定向增发动机分析 |
3.4 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方式 |
3.4.1 干涉发行价格 |
3.4.2 注入劣质资产 |
3.4.3 高估注入资产价值 |
3.4.4 减持套现 |
4.定向增发现状分析 |
4.1 定向增发发展沿革 |
4.2 我国股权再融资市场现状 |
4.2.1 股权再融资方式对比分析 |
4.2.2 股权再融资发展对比分析 |
4.3 定向增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出资方式和资产评估缺少制度规范 |
4.3.2 披露机制缺乏完善 |
4.3.3 对大股东行为缺少严格规范 |
4.3.4 对募集资金用途监管 |
5.案例分析-以智慧能源为例 |
5.1 案例背景 |
5.1.1 公司介绍 |
5.1.2 定向增发方案及过程 |
5.2 大股东利益输送方式研究 |
5.2.1 涉嫌操纵发行价格 |
5.2.2 高估被注入的资产价值 |
5.2.3 套现行为 |
5.3 定向增发的经济后果分析 |
5.3.1 短期公告效应 |
5.3.2 长期财务绩效 |
6.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6.2.2 加强定价相关制度 |
6.2.3 规范对注入资产真实价值的评估 |
6.2.4 规范增发过程中的套现行为 |
6.2.5 建立对利益被侵群体的保护机制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 ——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定向增发 |
2.1.2 经营绩效 |
2.2 定向增发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监督假说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定向增发与经营绩效的研究综述 |
2.3.2 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综述 |
2.3.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我国定向增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3.1 我国定向增发的发展历程 |
3.2 定向增发的发展现状 |
3.2.1 认购对象 |
3.2.2 增发目的 |
3.2.3 认购方式 |
3.3 定向增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向增发前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模型设计 |
4.4 因子分析过程 |
4.4.1 指标趋同化处理 |
4.4.2 因子分析法适用性验证 |
4.4.3 因子分析综合得分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
5.1.2 定向增发后股权结构变化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5.2.1 模型设计 |
5.2.2 变量定义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经营绩效变量的统计分析 |
5.3.2 股权结构变量的统计分析 |
5.3.3 控制变量的统计分析 |
5.4 相关性分析 |
5.5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6 多元回归分析 |
5.7 稳健性检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监管层完善定向增发相关制度 |
6.2.2 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
6.2.3 中小投资者加强理性投资观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定向增发前大股东业绩操纵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定向增发的定价问题 |
第二节 定向增发中的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 |
第三节 综述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相关假设 |
第一节 定向增发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 |
第二节 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动机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模型分析 |
第四节 定向增发前大股东业绩操纵机理分析 |
第五节 研究假设 |
第四章 数据搜集和模型设定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筛选 |
第二节 重要变量的计算 |
第三节 模型设定 |
第五章 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大股东在定向增发前的业绩操纵存在性 |
第二节 定向增发后超额收益与大股东业绩操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可能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定向增发与私募发行 |
2.1.2 非公开发行与重组增发 |
2.1.3 定价发行方式与竞价发行方式 |
2.1.4 发行折价与发行收益 |
2.1.5 控股股东、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
2.1.6 投资者保护与中小投资者 |
2.2 定向增发研究综述 |
2.2.1 定向增发融资动因研究 |
2.2.2 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研究 |
2.2.3 定向增发与资产证券化研究 |
2.2.4 定向增发的绩效研究 |
2.3 定向增发发行折价研究回顾 |
2.3.1 定向增发折价的度量 |
2.3.2 定向增发折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
2.4 投资者权益保护内涵与度量 |
2.4.1 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内涵研究 |
2.4.2 投资者权益保护度量研究 |
2.5 我国股权再融资的发展 |
2.5.1 股权再融资发展概述 |
2.5.2 股权再融资政策的发展 |
2.6 我国定向增发政策分析 |
2.6.1 非公开发行的核心政策 |
2.6.2 非公开发行的政策流程 |
2.6.3 非公开发行与重大资产重组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我国定向增发折价现状分析 |
3.1.1 成熟市场定向增发折价现状分析 |
3.1.2 我国定向增发折价现状分析 |
3.1.3 我国定向增发折价与成熟市场的比较 |
3.1.4 我国定向增发利益主体风险分析 |
3.1.5 现状分析总结 |
3.2 定向增发政策对折价的影响分析 |
3.2.1 定价方式与发行折价 |
3.2.2 政策行为与发行折价 |
3.3 定向增发折价的理论根源分析 |
3.3.1 定向增发的融资溢价与财富转移 |
3.3.2 定向增发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分析 |
3.3.3 大股东操纵内容 |
3.4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机制 |
3.4.1 投资者保护对象的界定 |
3.4.2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 |
3.5 分析框架 |
4 政策修订行为对折价影响的统计分析 |
4.1 政策行为分析与发行折价 |
4.1.1 政策行为分析 |
4.1.2 政策修订行为对发行折价的影响分析 |
4.2 统计检验 |
4.2.1 《创业板管理办法》对发行折价影响的统计检验 |
4.2.2 《重组办法》(证监会令第109)对发行折价影响的统计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行为对折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政策行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1.1 证监会政策倾向性分析 |
5.1.2 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行为对发行折价的影响与研究假说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设置 |
5.2.3 模型设定 |
5.3 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回归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5.4.1 审批管理时间行为评价 |
5.4.2 结语 |
6 大股东对定向增发定价方式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定价方式与研究假说 |
6.1.1 定价方式选择机制与操纵空间分析 |
6.1.2 大股东利益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6.2.3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
6.3 实证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回归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大股东净效应对定向增发折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定向增发政策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竞价发行方式大股东净效应对发行折价影响分析 |
7.1.2 定价发行方式大股东净效应对发行折价影响分析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2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
7.3 实证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回归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实证分析小结 |
7.4 本章小结 |
8 投资者保护对定向增发折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投资者保护对折价的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说 |
8.1.1 投资者保护对折价的影响路径 |
8.1.2 竞价发行方式下的投资者保护与研究假说 |
8.1.3 定价发行方式下的投资者保护与研究假说 |
8.2 研究设计 |
8.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8.2.2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
8.3 实证分析 |
8.3.1 描述性统计 |
8.3.2 回归分析 |
8.3.3 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的研究 |
9.1 全文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后续研究与未来展望 |
9.3.1 后续的研究内容 |
9.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华传媒定向增发折价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定向增发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动因 |
2.1.1 基本假说 |
2.1.2 利益输送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 |
2.1.3 市场行情对定向增发的影响 |
2.2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经济后果 |
2.2.1 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 |
2.2.2 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 |
2.3 我国定向增发发展特点 |
2.3.1 主要发行对象 |
2.3.2 主要认购形式 |
2.3.3 定价基准日的选择 |
2.3.4 不同发行对象的认购价格差异 |
第3章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案例介绍 |
3.1 新华传媒简介 |
3.1.1 历史沿革 |
3.1.2 经营现状 |
3.1.3 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 |
3.2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基本信息 |
3.2.1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动机 |
3.2.2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方案及过程 |
3.3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股权结构变化 |
第4章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折价动因 |
4.1 大股东利益输送动机分析 |
4.1.1 定向增发定价基准日的选取 |
4.1.2 定向增发认购资产价值 |
4.2 市场行情对新华传媒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 |
4.2.1 资本市场周期的划分 |
4.2.2 市场行情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 |
4.3 增发后的价值链 |
第5章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的经济后果 |
5.1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的市场反应 |
5.1.1 事件研究法 |
5.1.2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的市场度量 |
5.2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 |
5.2.1 盈利能力分析 |
5.2.2 营运能力分析 |
5.2.3 偿债能力分析 |
5.2.4 现金流量能力分析 |
5.3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对公司业务影响 |
第6章 新华传媒定向增发的启示及思考 |
6.1 规范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6.2 完善定向增发相关法律机制 |
6.3 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度 |
6.4 规范定向增发发行价格降低折价水平 |
6.5 证监会要加强监管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三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融资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监督成本补偿理论 |
2.1.3 管理层防御假说 |
2.1.4 利益输送假说 |
2.1.5 流动性补偿假说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基于大股东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2 基于其他角度的相关研究 |
3 新三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特性及增发制度的比较 |
3.1 新三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特性比较 |
3.1.1 行业分布比较 |
3.1.2 融资规模比较 |
3.1.3 财务状况比较 |
3.1.4 信息披露情况比较 |
3.2 新三板与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制度异同 |
4 新三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融资效率比较 |
4.1 融资效率的概念 |
4.2 样本选取以及数据处理 |
4.3 新三板和创业板直接融资成本比较 |
4.3.1 发行费用的比较 |
4.3.2 发行历时的比较 |
4.4 新三板和创业板间接融资成本比较 |
4.4.1 折价率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 |
4.4.2 新三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折价率的比较 |
5 新三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折价率实证分析 |
5.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
5.2.2 相关变量定义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创业板市场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2 新三板市场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3 折价率分布区间比较 |
5.3.4 投资者类型与发行折价率 |
5.4 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对折价率的影响 |
5.4.1 全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
5.4.2 分样本多元回归分析 |
5.4.3 对大股东参与程度的进一步研究 |
5.4.4 剔除“同股不同价”的影响 |
6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IPOs低价发行的原因——风险转移补偿假说(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影响因素研究[D]. 林颖.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大股东认购、定价基准日选择与定向增发折价[J]. 陆宇建,史晓楠. 金融论坛, 2019(12)
- [3]格力电器定向增发收购珠海银隆失败案例研究[D]. 张文敏. 南昌大学, 2019(02)
- [4]定价基准日选取、发行规模、股权再融资频率与定向增发折价[D]. 崔宇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利益输送研究 ——基于智慧能源的案例分析[D]. 杨本加.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 ——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D]. 杨晶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定向增发前大股东业绩操纵行为研究[D]. 邱新颜.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 [8]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研究[D]. 熊发礼.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新华传媒定向增发折价案例研究[D]. 张梦.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 [10]新三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定向增发融资效率比较研究[D]. 李玥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