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山种豆:陶渊明──中古风流之五(论文文献综述)
谢梦洁[1](2018)在《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以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一时期诗人作品中对陶诗文的接受,以李集、李穑、权近等为代表,从三个层面开展研究:第一、主题的承衍。第二、人品与诗品。第三、形式的发展,分析这一时期学陶现象突出的原因,总结丽末鲜初诗坛学陶的特点,论证其在古代朝鲜陶渊明接受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丽末鲜初学陶诗风的背景。新罗时期,陶渊明的部分诗文因收入于《文选》而得以传入朝鲜半岛。另外,在崔致远的《桂苑笔耕集》中有两篇与陶渊明有关的诗文,这是现有文献中陶渊明在古代朝鲜诗坛的首次亮相。高丽中期,由于陶渊明诗文集的传入,诗坛中学陶的诗人开始增加。李仁老创作了古代朝鲜的第一首“和陶辞”,他是首位从人品和诗品上比较完整评价陶渊明的古代朝鲜诗人。李奎报是首位提出“陶体”一说,并且效仿“陶体”进行创作的古代朝鲜诗人。到了丽末鲜初,李集、李穑、权近等人学陶的创作成为了古代朝鲜诗坛学陶的高峰,对陶渊明的接受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们在风格、主题、意象、形式、人品、诗语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陶渊明及其诗文的影响,奠定了学陶的典范模式——以“道德评价”和“文学价值”相结合。朝鲜朝汉诗人学陶继续沿着丽末鲜初诗坛的模式发展。这一时期诗坛中比较突出的是“和陶诗”的大量出现,以及诗话中的陶诗批评。第二章论述高丽末期隐居诗人李集对陶渊明的接受,从生平和思想方面探求李集与陶渊明相似的人生经历,引发他与陶渊明诗思上的共鸣,继而考察李集在语象、风格、意境上对陶诗的接受。李集创作了4首咏陶诗,其中受《归去来兮辞》、《饮酒》(其五)、《读山海经》(其一)、《与子俨等疏》等作品的影响最深,形成了闲适和枯淡的诗歌风格,意境冲澹高古,颇得陶诗之趣味。在隐居、贫病、菊酒主题的诗歌中,李集塑造了一个贫病中的隐士形象,他寓居于废弃寺院中,以诗书作为余生的寄托。章末小结论述了丽末鲜初诗坛“赋归诗”中的陶渊明因子,通过对金九容、赵浚、郑梦周等人诗歌的解读,发现他们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往往是理想化了的,这多是由于他们并未像陶渊明一样以躬耕为生。第三章考察了丽末性理学倡导者李穑汉诗中对陶渊明的接受,在其诗歌中有近两百首与陶渊明有关。通过对李穑隐逸认识的分析,可知李穑格外崇尚陶渊明,并非因为其隐逸行为,而是重在陶渊明人品和诗品上,如为政态度上不事二朝的忠贞,生命哲理上的安贫乐道,本源追求中的尚真。在诗学上对陶诗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追求诗歌创作中的“妙悟”和清新自然诗歌风格的推崇。章末小结中比较了李穑与郑道传、闵思平、李集、卞季良等人诗歌中闲适和枯淡诗风的表现。第四章考察了陶渊明对权近汉诗创作的影响。权近为官高丽、朝鲜朝两朝,在政治思想上与李集和李穑有较大的差异。在学陶上,他创作了古代朝鲜的第一组“和陶诗”,从诗歌形式和语言上学陶,学习陶诗中散文化的语言特色,在诗歌意象的营造上更加的具体可感。章末小结列举了丽末鲜初学陶的其他形式,如郑道传的“效陶诗”、元天锡的“节陶诗”等。基于以上研究考察,结论部分总结了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特点,首先,学陶的模式形成了典范性,即以“道德评价”与“文学价值”相结合,奠定了朝鲜朝中后期的发展方向。在“道德评价”上,陶渊明的隐逸精神和“不事二朝”的高洁品格最为诗人所推崇。“文学价值”方面,侧重从“风格”“题材”“语言”等方面来观照和学陶。其次,通过对比中国陶渊明接受的情况,特别是杜甫、苏轼、朱熹等人对陶诗的接受,丽末鲜初诗人对陶渊明的认识呈现出相似性和滞后性,他们兼学唐宋,但在诗学角度,更多的是吸取宋人对陶渊明的批评。再次,受到陶诗和性理学的双重影响,丽末鲜初诗坛形成了“以物观物”的自然观。诗人们以“物我一心”的自然审美观,将古代朝鲜特色的渔村、山寺等社会和自然风貌写入田园诗和隐居诗中,营造出闲远澄明的艺术境界。
鲍鹏山[2](2017)在《不要做高学历的野蛮人》文中认为文化是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存在,文化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可是今天,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
王亚利[3](2017)在《汉魏两晋赞体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赞体文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在文体、文学、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现当代研究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主要集中在赞体内涵的辨析和画赞的研究,但仍缺乏对赞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探究。笔者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方法,力求对汉魏两晋赞文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笔者在第一章通过对现存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赞”最早为“佐”“助”“明”之义,它起源于祭祀等仪式上的导引唱拜之辞或宴会中主客双方应答等礼仪形式的赞辞。但至汉代,“赞”才始有文体意义。笔者从人物赞、咏物赞、佛赞、杂赞及画赞五个方面来研究汉魏晋赞文。第二章将赞人物之文放在一起,从五个层面来看此期人物赞及人物画赞的风貌。指出道仙隐逸赞与僧人赞在一般帝王赞、圣贤名臣赞称美人物德行之外,别具特色,显得飘逸、自由。而这两类赞的兴盛与玄学的影响及佛教的传入息息相关。第三章从时代背景、地域关系及士人心态三方面论及汉魏两晋咏物赞兴盛之成因,并从动植物赞、自然山水赞、生活器物与祥瑞赞四方面研究此期咏物赞的特点,指出咏物赞不仅仅是称美客观事物,而是将客观存在的物象变成作者寄托情感、志趣的意像。第四章论及佛教的“梵呗”“偈语”与赞文之关系,指出佛呗全为称美的特点对我们赞文由兼褒贬到赞美之义的影响,对我们赞文声律及序赞体形式的影响。并以支遁佛赞、菩萨赞为重点,分析佛赞给予我们赞文内容及形式的新变。第五章从三个方面论及汉魏晋画赞发展及繁荣的原因,以郭璞图赞作品为重点,论述了其图赞异于人物画像赞的奇怪、浪漫特色。并探究了画赞及题画诗的关系,指出画赞与题画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题画文学发展的两阶段,不能完全等同。第六章从体制、语言及表现手法着手,指出赞文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语言典雅清丽,善用典故、寓理于中的艺术特色。
李杨[4](2014)在《八旗诗歌史》文中认为本文以“八旗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大的时间分期,对“八旗诗歌”的兴起、发展、繁荣、演化尽可能做出宏观而系统的审视,力图展现出“八旗诗歌”发展的整体风貌以及每一分期内所各具的典型特征。全文共分三编,上编大致对应清前期顺康二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兴起学习期;中编大致对应清中期雍乾嘉三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繁荣演变期;下编大致对应清后期道咸同光宣五朝(延伸至民国)的一百余年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异化尾声期。下面,就分别对各编的主要内容略作介绍。上编:清朝前期约百年的时间,八旗诗歌在学习汉族诗歌并沿袭汉族诗坛创作主流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八旗诗人们通过与汉族诗坛的密切互动,促成了清前期八旗诗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鄂貌图以其先锋军的地位导扬风雅,成为八旗满洲诗歌第一人。而后,纳兰性德与曹寅一北一南,先后与汉族诗坛建立了深刻而紧密的交游圈,在将八旗诗歌带入到主流诗坛并促进八旗诗歌繁荣的同时,客观上也对汉族诗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活动及文艺交游,为民族间异质文化的融合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清初的八旗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民族气质和极具活力的八旗精神。虽然在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上,仍旧对汉族诗坛亦步亦趋,但从气质风神方面而言,却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诗坛裨益颇多。“八旗诗派”的崛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清代诗坛带入了清刚劲举、雄豪健美的北地风神及年轻勇武的创作活力,也为中国诗歌史增添了一抹豪迈瑰丽的色彩。中编:为叙述紧密起见,本处将清前期康熙皇帝的文化政策及诗歌创作与清中期的乾隆皇帝合为一章进行论述。康熙皇帝雅爱文学,重视以“文统”驭“治统”,加之他酷爱诗歌,对“诗教”理论极为服膺,所以主张诗歌应“与世递变”。在这一文化纲领的指引下,象征“熙朝盛世”的唐诗风在康熙诗坛成为主流,而导扬唐诗三昧之说、创建“神韵派”的王士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一手扶植的汉族诗坛盟主。乾隆皇帝即位之后,在“治统”和“道统”上承祖父之余绪,仍以“宽仁”为本,所以乾隆朝前期的诗坛呈现出较为宽松并且异彩纷呈的局面,“格调派”和“性灵派”一朝一野、一北一南,前后并起,主导诗坛主流。但至乾隆朝中后期,统治政策发生了变化,皇权意志对思想领域的干预和控制日趋严酷,反映在诗歌上就是“诗案”迭发,文字狱横行,故略无创作主体精神而专主饾饤考证为能事的“肌理派”及“考据诗”出现并开始风行。但乾隆朝毕竟是诗学昌明、硕果丰盈的时代,虽有帝王意志的钳制,诗人们仍旧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抒发性情,不辍创作。此期的八旗诗坛内部,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帝王意志的极端性和严酷性,首先导致了创作主体的分流,一些高门贵胄如李锴、长海等人纷纷远避朝堂,走向郊园田野,开创娴雅悠容的八旗田园诗派。而另外一部分如英廉、朱孝纯、铁保、百龄等人则坚守祖宗基业,立足庙堂,继续高倡清刚的八旗诗风。此间,八旗蒙古诗人法式善秉承王孟诗派精神,成为北方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与袁枚时有“南袁北法”之目。清中期的八旗诗坛,经过清前期约百年的摸索演练之后,渐具个性。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取舍之外,在表现领域的拓展上也颇有创获。如边塞诗在清朝的再度繁荣,八旗诗人便功不可没。下编:清后期的时局风云万变、九州震荡,集权统治者及一些以剥削为能事的封建官僚与西方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造成多重压迫。在满汉民族矛盾和中外国家矛盾的联合作用力下,不仅是整个清代诗坛发生着质的变化,八旗诗坛也随之开始了急剧的转型。他们中如宝廷、延清、成多禄等以血泪之笔如实记载清末政局中的腥风血雨;如斌椿、盛昱、三多等则开始探索富民强邦之路;如唐晏、杨钟羲等则以一己之力,于国祚倾覆之后贯全部之精神于文献的整理和着述,为故国存史。清后期的八旗诗坛,歌功颂德的雅颂之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复活。辛亥革命之后,历史虽进入新的纪元,但被迫步入民国的八旗遗老遗少则多怀故国之思,他们的创作既是八旗诗歌的尾声也是八旗诗歌的遗响。总之,清朝末期充满了“郁愤”之思的八旗诗歌,不仅全面、客观、深刻地展现了清后期八旗这一族群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激荡了近三百年的八旗诗歌以及八旗制度画上了一个沉痛而又充满反思的句号。
易永姣[5](2014)在《清前室宇赋研究》文中认为室宇是辞赋创作的重要题材,室宇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相当规模,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和文学价值。本论文以清前室宇赋为研究对象,以室宇赋的分类收集、整理为基础,运用文学分析与文化阐释、理论分析与文本解读、宏观考察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探讨了清前室宇赋的发展、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分析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等对室宇赋的影响。全文分上、中、下三篇,共十章。上编“清前室宇赋总论”属宏观研究。凡三章:第一章清前室宇赋之发展脉络。“室宇”作为房屋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先秦文献中的室宇记载与室宇描写,表明室宇不仅外观形式和类型功能日渐变化,而且其文化意蕴也日渐丰富和发展。室宇作为抒发情志的媒介,出现在早期诗文中,屈原楚辞也有描写室宇的片断,这些为室宇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汉代,宫殿赋、京邑赋兴盛;魏晋时期,表现个体情感的私宅赋兴起;唐以后室宇赋种类繁滋,数量大增,其包蕴的情感也日趋丰富,在创作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第二章清前室宇赋之思想文化关联。自唐代开始,室宇赋中室宇的文人化色彩日渐浓厚。室宇的命名、环境选择、建筑及装饰等越来越浓烈地呈现出文人化的审美意趣。对室宇的审美和题咏旨趣体现出中国古代喜山乐水的风水观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崇礼重德的礼义制度等对室宇赋创作有密切关系。第三章清前室宇赋发愤表志的创作动机和艺术特色。清前室宇赋以抒情写志为创作目的,在室宇审美和人生意趣上呈现出较量世俗、超逸高雅的特征,行文灵活多变,洒脱活络。在赋中室主道胜情泰的心境下,赋文体现出宁静、平和、纯美的虚构艺术。中篇专论清前私宅赋。私宅赋以个人居所为描写对象,占室宇赋的绝大部分,最能彰显作家思想和个性,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本篇以汉魏唐私宅赋形成——宋私宅赋发展——元、明私宅赋高峰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文士的生活心态等对室宇赋创作的影响,研究各个时期的室宇赋所呈现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共四章:第一章汉唐私宅赋,集中分析了魏晋南北朝私宅赋的生命意识、山水情怀和唐代私宅赋的昂扬气势和淑世情怀。第二章宋代私宅赋,联系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分析宋代私宅赋幽约深婉,内蕴深醇的意蕴美以及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赋中所呈现的文人风雅和悲感情怀,并联系理学思潮分析南宋室宇赋的理趣韵致之美,宋代室宇赋所体现的文风嬗变,并论述了金代私宅赋中儒道合流的整体态势和乐天委命思想特征。第三章元代私宅赋,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元代私宅赋玩世遗荣,放情高蹈的思想特征、赋中隐者情怀的主要表现方式。选取典型作家进行个案分析,如耶律铸私宅赋园艺之趣与治业之情的有机交融;戴表元私宅赋循理而安、修身俟命的通达人生观;袁桷私宅赋的道家、道教意蕴。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探讨元代私宅赋“骚情汉势”的文体特征。第四章明代私宅赋。明代“以孝治天下”,大力推崇程朱理学,施行政治和思想上的高压统治,受其影响,表现孝思主题的赋文大量出现;作家在创作中呈现出通变达观的仕隐观念;赋文体现出强烈的理学色彩和雅俗共赏的审美倾向,明代复古运动和文学流派对私宅赋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篇为公共类室宇赋研究,共三章:第一章教育类室宇赋。教育类室宇赋以学校为写作对象,有私学赋、官学赋等主要类型。本章分类探讨学校赋的类型及发展,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官学赋的政教性特征及形成原因,以学校赋中的儒者情怀为基础,探讨书院赋的兴起与宋明理学的关系,书院赋中浓厚的朱子情节和对理学传统的维护。第二章游观类室宇赋。根据室宇的建筑形式和作者抒发的情感类别,分览胜感怀、品评名人、览古咏史、观政护边四种类型探析游观类室宇赋的思想内容。分析中国古代文人庆赏宴乐、官吏考课、限韵作赋等与室宇赋创作的关系,探讨游观类室宇赋托兴抒怀的创作模式。第三章公堂、宗教与礼制类室宇赋。公堂类室宇赋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功业之心、国家观念,体现出茂昭清德,仁形于心的执政特色。宗教类室宇赋以佛庙、道观等宗教室宇为依托抒写宗教情怀。礼制类室宇赋以礼制建筑为题材呈现出崇圣祭祖的情感特征。综上,室宇既是家、国历史的浓缩,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室宇赋是文人心态和社会历史的生动展现,呈现出浓郁的情感色彩、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室宇赋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建筑密切相关,与作者的身世经历、中国古代政治、宗教思想、审美观念、社会思潮等更是紧密相联。
侯海荣[6](2013)在《生态隐喻下的姜夔诗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生态隐喻”的思维范式,将姜夔其人其作置于文学生态的原点,围绕时空生态与心灵生态两个向度,着重以时间、地域、心态构成自足性的阐释三角,在整体的、有机的、系统的生态观照下,给予姜夔诗词全面的历史文化考察。基于文学具有类生命的特征,“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论文沿着隐喻路向展开。主体部分共上、下两编,计十章。上编“时空生态”,对姜夔诗词进行文化版图重组与时空环境复位。论文坚持问题意识,撰写目的并非在于陈述固有的人物、历史掌故,旨在抉示某些细节背后的人文真相。第一章通过诗、史互证,再现姜夔动态履历中的生命写真。论文对文学史上姜夔人生情态“不算阔气,却很安适”的描述提出献疑,与某些论者姜夔“艺术化人生”予以商榷,对姜夔诗词历史价值加以重新衡定。作者认为:姜夔弱冠早孤、中年飘蓬、草莱终老,其梦想、追求已被命运渐次粉碎,人生内核是悲剧性的。其诗词题材的狭深,正标示作家视角“内倾”的逐步深化。作者心灵内宇宙的真实呈现,烛照着赖以生存的外宇宙的社会图景,其中的绵软与酸辛,暮气与衰兆,是南宋历史的折光。第二章将姜夔文学创作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从地缘、人文、基因三重维度考察姜夔文学创造力的最后生成。环太湖文化生态圈是姜夔秉承的得天独厚的“地气”优势,萧德藻、杨万里、辛弃疾、尤袤、陆游及姜夔朋辈好友,组成了一个文学主体生态链,转益多师与诗化交往给姜夔创作带来濯鳞振翼、连辔并驱的文脉支持,先天禀才哺育了姜夔艺术生命的灵性之根。第三章从“江湖”词义溯源,首先梳理姜夔一生行迹,然后考察姜夔诗词呈示的江南民俗,最后对姜夔曳裾豪门之“清客”形态加以辨正。针对姜夔的合肥情事,论文提出:姜夔不是“风月闲人”;姜夔科考铩羽,遂被抛向仕隐夹层之中,此乃江湖沦落的政治-文化主因。清客乃复数概念,历史上是一个边界甚不清晰的庞大群体,具有多重指称的文化规定性。政治、伦理判断虽为人文判断的重要前提,但从关注作家个人的人文品格出发,更接近复杂的人性与史实。第四章从姜夔杭州诗词入手,聚焦京都临安的政治生态。通过对比姜夔与遗民词人作品迥异的杭州气象,见证杭州在政治位移中的兴衰变迁。第五章文学生态,重在阐释姜夔诗词在南宋文坛的断代坐标及历史流变。姜夔众艺兼擅,尤精斠律,论文剖析了白石词“精品现象”的成因。白石词剞劂付梓,至清代定鼎词坛,建国后訾詈蜂起,论文描述了白石词美学接受历程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轨迹。下编立足主体向度,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管窥作家私密的思想奥区及心理空间,在人文精神的辉映之下寻求与社会历史本质意义的组接。第六、七章从儒道两端考察姜夔的淑世情怀、隐逸心理兼及佛禅意趣。待沽之志、抱璞之悲、烟霞之念、自适之需,诸种情绪胶结缠绕姜夔的一生。总体以观,淑世思想是姜夔核心的精神姿态,作为江湖中人,姜夔践行的是“似狷实狂”的人生范型。儒释道三者融汇,架设了士人心理的稳定结构,成为姜夔边缘化求存的生命“抗体”。在“隐逸心态”一节,作者提出:姜夔作品展露的“陆龟蒙情结”,是一种伟大的“龙蛇之趣”。一方面反映出陆龟蒙作为岩穴之士的“偶像效应”在姜夔身上得到了“隔代还魂”,另一方面也是姜夔衰世浮生思想困局的有力注脚,其实质不啻封建时代落魄士人精神枯萎之后心灵的短暂放生与痛苦自慰。至于《自题画像》一诗的学界争议,作者考释后提出:《自题画像》的诗歌内涵与范成大形象无法契合。它是姜夔人生哲学、生存境界、文化性格的浓缩概括,是肖像之外的另一种写意。在“淑世心态”一节指出:姜夔在“社会政治行为”中没有践行“臣妾式”的卑顺,在“文学创作行为”里疏泄出政治渴求的“臣妾心态”。此种心态是传统儒家人格中负向人格的内质,源于社会、伦理、历史、个体等多重因素的合力建构。针对历史上张鉴捐官一事,论文认为:“梁溪拒赠”具有极大的可信度。第八、九、十章,运用角色分析法,探讨姜夔客居背景下的流寓心态、向光心态以及“职业文人”的创作心态。在“流寓心态”一节,论文提出:姜夔与谢灵运山水诗情感流向不同,二者一为布衣,一为贵族,姜夔词中的山水是旅途中的山水,大谢诗中的山水是旅游中的山水。纵情山水是大谢赍志不伸政治愤懑的排解方式,也是山水诗发生的精神源头之一。姜夔山程水驿,乡关之思、羁旅之恨、稻粱之谋、行谒之苦在山水触媒下激发与扩张,作品涂上了浓郁的感怀伤人的现实色彩。在“向光心态”一节,作者指出:姜夔喜聚不喜散、求稳亦求安的文化心理,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个体欲望与社会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姜夔用艺术熨帖着自己的孱弱生命,对待生命的终极关怀,才是浮家泛宅的“行者”心底秘藏的一帧圣符。
聂垚[7](2012)在《韩国诗话《诗家点灯》唐宋诗举证研究》文中认为韩国诗话《诗家点灯》,作者李圭景,问世于1850年,十一卷,1392则,每则皆有一个主题宗旨,并由题名概括。《诗家点灯》是一部研究古代汉语诗歌文化的随笔体诗话着作,继承了我国传统诗话体裁“论述诗歌兼及其人其事”的写作特征,对中国和韩国古代诗歌作品文献、思想内涵、诗人轶事等作了全面的研究。“诗家点灯”字面涵义取“孤灯一点是吾师”句,采用引据、考证、训诂、诠释、点评等多种论述方法,汇聚了中国、朝鲜古代诗人、诗作、轶事的辑佚和评点,并兼收对绘画、书法、宗教、天文、地理、风俗、舞蹈、名物等的考察,内容详实、见解独特,同时又包罗万象。李圭景在《诗家点灯》中,对唐宋诗歌进行了摘录、笺释、品藻、鉴诫、正名、正讹、辨体等,考释了唐宋诗人士大夫豪俊、轻狂、不遇、颖悟、激赏、闲适、寄赠、知遇、登览、纪梦、隐逸、吊古、伤悼等等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考察了唐宋名物、书、画、茶、酒、社会风俗等多种艺术文化。李圭景在汲取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朝鲜本民族“真、善、美”的审美理想。本论文以《诗家点灯》所辑的唐宋诗歌作品、诗话为文本研究基础,重点对这些文献作了注释、评点和鉴赏;探讨了其中的诗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并对唐宋诗歌作品的创作形式、思想、内容及与之相关的文人轶事、社会时代背景作了大篇幅的阐述,重新评估了唐宋诗学理论体系,向上可以追溯至远古、秦汉,向下则涵盖至明、清诗坛,深化了对唐宋诗歌的动态考察;运用“推源溯流、返归文本、知人论世、文化审美”等多种诗学理论和方法,对诗歌作品的思想渊源、创作过程、艺术构思、审美风格、社会背景等作了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本论文以《诗家点灯》中唐宋诗学文献为文本研究基础,结合我国和古代韩国历代诗歌作品、诗学文献和史学研究资料,对《诗家点灯》中的唐宋诗歌文献作了详细的注释和评点,这是本论文最大的学术价值所在,并从唐宋诗学理论和社会文化背景两个角度出发,对《诗家点灯》中的唐宋诗歌作品和诗学理论作全面的探讨和阐释,具体细化为以下八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是针对《诗家点灯》中唐宋诗歌创作形式的诠释,以诗作中的“炼字”、“声律”、“诗体”和“诗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辨析了我国传统诗歌创作形式理论与李圭景诗学理论的异同;第三章以唐宋诗人“体物——触境——趣向——颖悟”为线索,对《诗家点灯》中唐宋诗歌创作心理作了相关探究;第四章具体阐释了《诗家点灯》中唐宋诗歌作品“清新自然、疏野沉着、高韵天放、清警醒世、才情理致”等艺术风格;第五章对《诗家点灯》中的唐宋诗歌文本作品作了品藻和鉴赏,分为“诗作考释”、“摘句鉴赏”、“诗作文字游戏研究”、“诗作比较研究”;第六章考释了唐宋诗人的“政治理想”、“恋爱婚姻”、“交游酬赠”、“诗坛轶事”,以此解读唐宋诗人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第七章从唐宋诗人的诗学思想渊源入手,对唐宋时期的“儒”、“道”、“佛”思想作了重新评估;第八章是对《诗家点灯》中唐宋社会文化现象的综合考察,对绘画艺术、书法作品、诗酒文化、品花传统、科举入仕等作了总结研究。由此,本论文完成了对《诗家点灯》中唐宋诗歌文献的诠释和研究。
赵静[8](2004)在《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裁判文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法学界有关裁判文书改革的着述很多,基本上都是从法理角度进行思考。事实上,我国现有的司法制度、司法文书格式基本上是全盘照搬西方模式,与古代是完全脱节的。当前关于裁判文书改革的学术论着也多是以西方的司法制度作为参照,学理上的论述较多,并未触及判词写作深层的文化根源。可以说,古代判词的发展在近现代出现了一个断裂,与古代文论一样,当前的判词写作也同样面临一个失语与重建的问题。判词文本自身是一种文化存在,同时也是在更广阔范围内的文化所决定下的存在。本文试图进行溯源式的研究,揭示出判词语体流变背后一些深层的规律,探索裁判文书改革需要注意的一些文化历史制约,力图找到连接古代与现代之间的一个桥梁。全文分别从语体论、修辞论、文本论三个角度对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进行描写分析。 语体论部分主要描写判词的语体风格问题,判词除了具有一般法律语体的总体特征之外,由于其诉求对象以及诉求语境等的制约,又呈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从古代判词到当代裁判文书,判词的语体特征也处于一种流变状态。古代判词呈现出公文语体与艺术语体融合的特征,随着判词的发展,其艺术性、文学性逐步减弱,事务性逐步加强,当代裁判文书已完全形成公事公办、就事论事的公文语体特征;修辞论部分主要探讨判词语言在司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判词语言运用的依据、标准、艺术技巧,以及社会效果的考察。除了传统的修辞格研究之外,重点考察了古代判词的深层修辞——说服与劝导。古代判词虽然非逻辑化倾向比较严重,也没有对法言法语使用的严格要求,但却从情感修辞、道德修辞的角度强化了其说服力。这是值得当代裁判文书思考的;文本论部分主要探讨判词的文本结构问题。除了对判词文本范式化结构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判词的叙事,判词中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以及判词理由模式的建构。揭示出判词体式与其构成要素语言材料之间的关系;最后,余论部分将中西判词进行了一个初步比较,并就当代裁判文书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司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揭示司法实践中、判词书写中的修辞性策略,描述司法活动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为当前法学界的热点问题裁判文书改革从语言体制上提供借鉴。
曹林娣[9](2001)在《论中国文人园林的陶渊明情结》文中提出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他的审美理想、超功利的人生风范以及审美的心理特征等,深刻地契合了中国农业文化的深层底蕴、美学基本特征以及文人士大夫的内心情结,“为后世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家园”,文人士大夫们还把这个积淀在心理深层的精神堡垒“物化”,融入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稳稳地、惬意地逍遥在陶渊明创设的桃源仙境之中。陶渊明是随着中国主题园的诞生,才被文人们“解读”进自己营构的小园中的。中国园林肇始于
宏伟[10](2003)在《《梧门诗话》标点与释评》文中认为法式善(1753~1813)是清代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着名的蒙古族内务府正黄旗人,蒙古乌尔济氏,字开文,号诗龛、时帆、梧门、陶庐、小西崖居士。原名运昌,乾隆五十年(1785)中进士时,乾隆皇帝亲改其名为“法式善”,满语为“奋勉有为”之意。法式善的父祖辈均在清廷供职,法式善于乾隆十八年(1753)生于京城。他生长在中原地区的文士世家,从小刻苦用功,好吟咏,终生创作了卷帙浩繁、门类众多的汉文着作。他是蒙古族着名的编撰家、文学家和诗歌理论家。他曾参加过《四库全书》、《全唐文》、《国朝文颖》、《熙朝雅颂集》(续编)等巨着的编撰工作。他还注意搜集和整理了当时的丰富资料。他任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时,留意于搜集清代科举考试资料,编着《清秘述闻》、《槐厅载笔》两书。他所编辑的着作还有《同馆试录汇钞》四十八卷、《同馆赋钞》二十四卷、《同馆试律汇钞》二十四卷、《乾隆已亥恩科各省乡试齿录》一卷、《成钧课士录》等。这些着作记录了明清两代的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树木、历史资料等。法式善也是蜚声于乾嘉文坛的文学家。乾隆四十五年(1780),他二十六岁中进士后,渐次闻名,成为乾嘉文坛上的一颗明星。他的文学着作有《存素堂诗初集》二十四卷、《存素堂诗二集》八卷、《存素堂诗稿》二卷(又名为《诗龛咏物诗》)、《存素堂试帖诗》一卷、《存素堂文集》四卷、《存素堂文续集》二卷等诗文集。法式善又是一位杰出的诗歌理论家。其文学批评着作有《梧门诗话》十六卷、《八旗诗话》一卷、被选入《存素堂文集》和盛昱的《八旗文经》的序跋、书信等。《梧门诗话》是法式善诗歌理论的代表作。《梧门诗话》是蒙古族古代汉文文论中的一部论诗专着,是清代卷帙浩繁的诗话体着作之一。它是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大环境中,继承和发展其传统的文学理论思想,受到王士祯和袁枚等人的影响。但法式善善学前人之长,而不袭前人之短,为时人称赞其诗论,“以为深得诗家上层之旨”,“祭酒善言性,以诗为情室;祭酒善言诗,以情为诗驿。”翁方纲在他主持京师诗坛三十年中,以诗话形式在晚年完成诗学批评着作《梧门诗话》与其它诸多论诗篇章,形成了自己独具面貌的“性情说”为核心的诗学理论思想。本学位论文由前言、绪论、《梧门诗话》标点与注释、参考资料索引等四个部分组成。前言系统地交代了选题宗旨、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蒙古族古代文论是伴随着蒙古族古代文学创作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蒙古族游牧文化固有兼容性与自主性特征。这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促使了蒙古族古代文学家不仅用自己的母语来进行创作与着述,时而又使用其他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创作与着述,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蒙文、藏文、汉文着述便是三大组成部分。蒙古族古代文论就是在上述这三种丰厚的古代文学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生长的。蒙文文论、藏文文论、汉文文论便是它主要三个分支。元明清三代,蒙古族汉文着作家创作卷帙浩繁的诗文作品,同时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下,编撰了大量的文学批评作品。主要有注释、以诗论诗、序跋、诗话、画论等形式。主要
二、南山种豆:陶渊明──中古风流之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山种豆:陶渊明──中古风流之五(论文提纲范文)
(1)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古代朝鲜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概况 |
第一节 丽末鲜初学陶诗风的背景 |
一、陶渊明诗文的传入 |
二、学陶典范模式的酝酿 |
第二节 丽末鲜初诗坛学陶的盛况 |
第三节 丽末鲜初学陶之风的后续影响 |
一、朝鲜朝“和陶诗”的创作风潮 |
二、朝鲜朝诗话中的陶渊明接受 |
第二章 主题的承衍:李集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 |
第一节 丽末隐居诗人 |
第二节 李集学陶的内容和特色 |
一、学陶语象化用入诗 |
二、枯淡闲适的风格 |
三、冲澹高古的意境 |
第三节 学陶主题后的自然审美 |
一、山寺与江村 |
二、贫病中的物外抒写 |
三、菊酒涤心 |
小结 |
第三章 人品与诗品:李穑汉诗中的陶渊明接受 |
第一节 性理学的倡导者 |
一、朴素的君子 |
二、诗道由来写性情 |
第二节 辩证的仕隐观 |
一、古代朝鲜的隐逸传统 |
二、被动型隐士 |
三、大隐由来史所书 |
第三节 李穑的咏陶诗 |
一、彭泽是吾师 |
二、从朝耕到夜舂 |
三、诗法平和则味醇 |
小结 |
第四章 形式的发展:权近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 |
第一节 朝鲜朝初期文坛执柄人 |
第二节 权近的“和陶诗” |
一、 《拟古和陶》的创作缘由 |
二、《拟古和陶》的内容分析 |
三、“和陶诗”的特点和影响 |
小结 |
结论 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接受的特点 |
一、学陶模式:“道德评价”与“文学价值”相结合 |
二、滞后性与相似性 |
三、“以物观物”的自然观 |
参考文献 |
附录:丽末鲜初诗坛的学陶用典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汉魏两晋赞体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赞体文的概念及分类 |
第一节 “赞”的含义及流变 |
第二节 赞体文的内涵及分类概说 |
第二章 汉魏两晋人物赞 |
第一节 帝王赞 |
一、远古传说中的帝王 |
二、历史记载中的帝王 |
第二节 圣贤名臣勇将赞 |
一、赞孔子及其弟子 |
二、赞贤臣勇将 |
第三节 道仙隐逸高士赞 |
第四节 僧人赞 |
第五节 女性赞 |
第三章 汉魏两晋咏物赞 |
第一节 汉魏两晋咏物赞勃兴的原因 |
一、时代背景:人的觉醒,自然的发现 |
二、地域关系:偏安一隅,山明水秀 |
三、士人心态:谈玄说理,高逸淡雅 |
第二节 汉魏两晋咏物赞的内容分类 |
一、动植物赞 |
二、自然山水赞 |
三、生活器物赞 |
四、祥瑞赞 |
第四章 汉魏两晋佛赞及杂赞 |
第一节 佛赞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
第二节 佛赞对赞体文内容及形式的影响 |
第三节 支遁、王齐之、释慧远佛赞略论 |
第四节 汉魏两晋杂赞略论 |
第五章 汉魏两晋画赞研究 |
第一节 画赞发展与繁荣的原因 |
一、汉代图画人物之风盛行与儒家教化鉴戒作用 |
二、魏晋玄学与佛学思想渐盛 |
三、品评人物之风兴盛 |
第二节 郭璞《山海经图赞》《尔雅图赞》 |
第三节 画赞与题画诗之关系略论 |
第六章 汉魏两晋赞文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文约意长的书写方式 |
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
二、四言为主间杂散句、五言 |
第二节 典雅清丽的语言风格 |
一、清典为主渐及绮丽 |
二、善用叠词注重押韵 |
第三节 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
一、引经据典寓理于中 |
二、善用修辞文采斐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八旗诗歌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若干技术性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八旗制度概说 |
第二节 八旗诗歌的研究历史 |
— 1979年以前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
二 1980年至今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
第三节 八旗诗歌史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思路 |
上编 基业新创的慷慨之歌 |
第一章 鄂貌图与八旗诗歌的先声 |
第一节 “满洲文学第一”的鄂貌图及其诗歌 |
一 鄂貌图诗歌的内容 |
二 鄂貌图诗歌的风格及其在八旗诗歌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从戎儒士”顾八代 |
一 顾八代前期的军旅诗 |
二 顾八代后期的闲适诗 |
第三节 范承谟的烈士之诗 |
第二章 “满洲奇葩”纳兰性德 |
第一节 纳兰性德的诗学理论 |
一 不拘门派,追求自我的个性论 |
二 突破限制,敢于质疑的创作论 |
三 诗乃心声,性情中事的风格论 |
第二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艺术特色 |
附论 清初“八旗诗派”之崛起 |
一 清初总集收录八旗诗人及作品情况概述 |
二“八旗诗派”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 |
第三章 千岩竞秀的顺康八旗诗坛 |
第一节 “醉吟俱不辍,世许作狂猜”的曹寅 |
一 曹寅诗歌的风格 |
二 曹寅诗歌的内容 |
三 曹寅的其他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抽思更有葛庄新”的刘廷玑及其 《葛庄诗钞》 |
第三节 “平生低首味和堂”的高其倬及其 《味和堂集》 |
附论 八旗世家文学 |
一 铁岭佟氏家族 |
二 汉军朱氏家族 |
三 满洲完颜氏家族 |
四 索绰罗氏家族 |
五 汉军于氏家族 |
第四章 以岳端为代表的清前期宗室诗人 |
第一节 “一代宗潢之秀”岳端 |
第二节 “宗室三诗人” |
一 博尔都 |
二 塞尔赫 |
三 文昭 |
第三节 清前期的皇子诗人 |
一 高塞 |
二 允礼 |
三 允禧 |
四 弘昼 |
中编 盛世王朝的雍容之态 |
第五章 帝王诗与“高宗体” |
第一节 康熙皇帝与清初诗坛 |
一 康熙皇帝的文治思想 |
二 康熙皇帝的诗歌创作 |
三 “博学鸿儒科”前后的“宋调”与“唐音” |
第二节 乾隆皇帝诗歌的主要内容 |
一 乾隆皇帝写军事战争的诗歌 |
二 乾隆皇帝写民情疾苦的诗歌 |
三 乾隆皇帝写巡幸游赏的诗歌 |
第三节 “高宗体”的渊源及影响 |
一 “高宗体”的渊源 |
二 “高宗体”的影响 |
第六章 雍乾之际的八旗诗坛 |
第一节 “辽东三老” |
一 李锴 |
二 陈景元 |
三 戴亨 |
第二节 长海与八旗田园诗 |
一 长海的山水田园诗 |
二 八旗山水田园诗人永宁 |
三 雍乾之际的其他八旗田园诗人 |
第三节 英廉的“宰相诗” |
一 英廉诗歌的主要内容 |
二 英廉诗歌的风格特点 |
第七章 乾嘉时期的八旗诗坛 |
第一节 “由来吏隐一身兼”的鲍诊 |
一 鲍诊的诗学观念 |
二 鲍诊的诗歌创作 |
第二节 “蒙古诗杰”梦麟 |
第三节 “辽海诗豪”朱孝纯 |
第四节 和瑛、松筠与八旗边塞诗 |
一 和瑛等人写西域风情的诗歌 |
二 松筠等人写西藏民俗的诗歌 |
第八章 “北方三才子” |
第一节 法式善与“八旗诗话” |
一 法式善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 |
二 《梧门诗话》与《八旗诗话》 |
第二节 铁保与《熙朝雅颂集》 |
一 铁保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的“辽东气象” |
二 铁保与八旗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三节 汉军诗人百龄 |
一 困守冷局时的诗人之诗 |
二 历任封疆时的写怀之诗 |
第九章 乾嘉时期的宗室诗坛 |
第一节 永忠和敦诚 |
一 永忠 |
二 敦诚 |
第二节 昭梿与《啸亭杂录》 |
一 昭梿的崇实诗学观 |
二 昭梿的“实录”诗 |
三 昭梿的《啸亭杂录》 |
第三节 多情王孙奕绘 |
一 奕绘的写情之诗 |
二 奕绘的写实之诗 |
下编 山河板荡的苍凉之气 |
第十章 西林春与八旗女性诗歌 |
第一节 汉军女诗人蔡琬与高景芳 |
一 蔡琬 |
二 高景芳 |
第二节 蒙古女诗人那逊兰保与百保友兰 |
一 那逊兰保的诗歌内容 |
二 那逊兰保的诗歌风格 |
三 百保友兰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满洲女诗人西林春 |
一 西林春景物诗的清俊之美 |
二 西林春咏怀诗的感伤之美 |
三 西林春与“秋红吟社” |
第十一章 宗室诗人之冠冕宝廷 |
第一节 宝廷的穷愁悲慨之诗 |
第二节 宝廷的写实感事之诗 |
第三节 宝廷与“探骊吟社” |
一 “探骊吟社”的成员组成 |
二 “探骊吟社”主要成员的诗歌创作 |
第十二章 晚清八旗诗坛的变徵之音 |
第一节 斌椿及其诗歌中的欧洲世界 |
一 斌椿出访的时代背景 |
二 斌椿诗歌中的欧陆风情 |
三 斌椿诗歌的意义 |
第二节 八旗现实主义诗人延清 |
一 延清的《庚子都门纪事诗》 |
二 延清的《奉使车臣汗纪行诗》 |
第三节 清末诗人盛昱与唐晏 |
一 盛昱 |
二 唐晏 |
第十三章 八旗诗歌的余响 |
第一节 杨钟羲及其遗民文学创作 |
一 杨钟羲的《圣遗诗集》 |
二 杨钟羲的《雪桥诗话》 |
第二节 “辽海诗杰”成多禄的末世绝唱 |
第三节 驻防八旗诗人三多与“柳营”文献 |
一 三多的诗歌创作 |
二 《柳营诗传》与《柳营谣》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清前室宇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
二、室宇赋的保存 |
三、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的研究价值 |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
上篇:清前室宇赋总论 |
第一章 清前室宇赋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先秦文献中的室宇记载与描写 |
第二节 汉代宫殿赋、京邑赋的兴盛与室宇赋的产生 |
第三节 魏晋私宅赋的兴起 |
第四节 唐以后室宇赋种类的繁滋 |
第二章 清前室宇赋之思想文化关联 |
第一节 室宇命名寓意与题咏旨趣 |
第二节 对室宇的环境选择与室主之精神追求 |
第三节 赋中与室宇相关的礼义推崇与德性尊尚 |
第三章 清前室宇赋之创作动机与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发愤表志:室宇赋的创作动机 |
第二节 较量世俗:室宇赋发愤写志的主要方式 |
第三节 洒脱活络:室宇赋灵活多变的行文方式 |
第四节 道胜情泰:室宇赋的虚构艺术 |
中篇:清前私宅赋论析 |
第一章 汉唐私宅赋 |
第一节 汉代私宅赋的仰慕情怀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私宅赋的生命意识与山水情怀 |
第三节 唐代私宅赋的昂扬气势和淑世情怀 |
第二章 宋代私宅赋 |
第一节 北宋私宅赋沉潜内转的情思 |
第二节 南宋室宇赋的理趣韵致美 |
第三节 宋代私宅赋的文人风雅和悲感情怀 |
第四节 宋代室宇赋的出世情怀 |
第五节 宋代私宅赋创作风格的嬗变 |
第六节 乐天委命的金代私宅赋 |
第三章 元代私宅赋 |
第一节 元代私宅赋的隐者情怀 |
第二节 耶律铸私宅赋:园艺之趣与治业之情的有机交融 |
第三节 戴表元私宅赋:循理而安,修身俟命的通达人生 |
第四节 袁桷私宅赋之道家、道教意蕴 |
第五节 元代私宅赋的文体特征 |
第四章 明代私宅赋 |
第一节 明代私宅赋的孝思主题 |
第二节 明代私宅赋通变达观的仕隐观 |
第三节 明代私宅赋雅俗共赏的审美倾向 |
第四节 明代私宅赋强烈的理学色彩 |
第五节 明代复古运动与私宅赋创作 |
下篇:清前其他各类室宇赋探析 |
第一章 教育类室宇赋:重学崇德,志在王道 |
第一节 官学赋:政教一体,证圣里仁 |
第二节 私学赋与书院赋:崇经重学,兴复圣道 |
第三节 学校赋的儒者情怀 |
第二章 游观类室宇赋:探奇览胜,景生情外 |
第一节 游观类室宇赋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文人生活与游观类室宇赋创作 |
第三节 游观类室宇赋托兴抒怀的主体创作模式 |
第三章 公堂、宗教与礼制类室宇赋 |
第一节 公堂赋:茂昭清德,仁形于心 |
第二节 宗教类室宇赋:清幽圣境,渺忽仙灵 |
第三节 礼制类室宇赋:崇圣祭祖,威仪俱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清前室宇赋目录(756篇) |
博士期间科研、获奖情况 |
致谢 |
(6)生态隐喻下的姜夔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近三十年姜夔诗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
三、 “生态隐喻”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学理意义 |
四、 本文研究的方法论构想 |
上编 时空生态 |
第一章 生存生态:壮志只便鞍马上,客梦长在江淮间 |
第一节 文本存在与生命流程的同形同构 |
第二节 艺术人生的悲剧底色 |
第三节 时间溯源与姜夔诗词历史价值重估 |
第二章 系统生态:想见红尘乌帽底,几多怀玉不知名 |
第一节 环太湖文化生态圈 |
第二节 从“关系论”看姜夔诗词成长的有机环境 |
第三节 谱牒文化视域下的姜夔文学基因考论 |
第三章 江湖生态: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
第一节 江南“子地域”的城市文学质性 |
第二节 山程水驿中的江南民俗 |
第三节 合肥:边城里的情感“围城” |
第四节 从宋代科举探究姜夔之“漂” |
第五节 “清客”形态辨正 |
第四章 政治生态:万树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 |
第一节 从京畿文学说起 |
第二节 临安的“行都——帝都气象” |
第三节 姜夔与遗民词人的杭州诗词比较 |
第五章 文学生态: 格律精严故不磨,姜张门户自嵯峨 |
第一节 南宋诗史嬗递轨迹及文化特性分析 |
第二节 雅词昆仑——兼论白石词的“精品现象” |
第三节 姜夔不同时期诗风、词风的演进 |
第四节 姜词“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的接受起伏 |
下编 心灵生态 |
第六章 淑世心态: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 |
第一节 不忘君国的诗意旅人 |
第二节 “臣妾心理”探蠡 |
第三节 《大乐议》的干政倾向与待沽意识 |
第四节 “拒赠梁溪”考辨 |
第七章 隐逸心态:而今渐欲抛尘世,未了菟裘一怅然 |
第一节 姜夔的“跨时代印象” |
第二节 “白石道人”:奢华的“内丹式”逍遥游 |
第三节 “陆龟蒙情结”及成因探赜 |
第四节 羽扇风·绿阴中·人间事·数点红——《自题画像》考释 |
第八章 流寓心态: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
第一节 物理场向心理场的同步转化 |
第二节 不同地域的“氛围移情” |
第三节 游记诗词山水灵境的情感指归 |
第九章 向光心态: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
第一节 姜夔的向光心理 |
第二节 姜夔的寒冷词心 |
第三节 心理紊流中的求稳祈向 |
第十章 创作心态:姜郎未仕不求田,依赖生涯九万笺 |
第一节 从宫廷到市野:词人群体的身份嬗变 |
第二节 鬻字卖文是姜夔创作的可持续内驱力 |
第三节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姜夔诗词的应社属性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论文作者简介 |
后记 |
(7)韩国诗话《诗家点灯》唐宋诗举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韩古代历史文化交流 |
1.1.2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概况 |
1.1.3 中国古代诗话研究概况 |
1.1.4 韩国汉语诗话写作概况 |
1.1.5 韩国诗话《诗家点灯》 |
1.2 《诗家点灯》作者简介 |
1.2.1 生平简介 |
1.2.2 家学渊源 |
1.2.3 实学思想 |
1.3 《诗家点灯》之整体诗学体系阐释 |
1.3.1 趣向文学观 |
1.3.2 缘情本质论 |
1.3.3 自然审美论 |
1.3.4 颖悟创作论 |
1.3.5 至味鉴赏论 |
1.4 《诗家点灯》视域中的唐宋诗举证研究 |
1.4.1 推源溯流 |
1.4.2 返归文本 |
1.4.3 知人论世 |
1.4.4 文化审美 |
1.5 选题研究综述 |
1.5.1 选题研究意义 |
1.5.2 学术研究背景 |
1.5.3 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诗家点灯》之唐宋诗歌创作形式诠释 |
2.1 炼字辨 |
2.1.1 方言入诗 |
2.1.2 典故引证 |
2.1.3 语义辨析 |
2.2 声律论 |
2.2.1 和韵源头 |
2.2.2 助词入韵 |
2.2.3 谐拗辨析 |
2.2.4 重韵问题 |
2.3 诗体论 |
2.3.1 诗体衍变 |
2.3.2 乐府之论 |
2.3.3 律诗品藻 |
2.3.4 论西昆体 |
2.4 诗病论 |
2.4.1 一味摹古 |
2.4.2 喻词重复 |
2.4.3 陈袭经典 |
2.4.4 诗人格言 |
第3章 《诗家点灯》之唐宋诗歌创作心理探究 |
3.1 体物论 |
3.1.1 取材生活 |
3.1.2 细求毫端 |
3.1.3 如见如闻 |
3.2 触境说 |
3.2.1 触境写景 |
3.2.2 触境生情 |
3.2.3 触境酿诗 |
3.3 趣向论 |
3.3.1 随世随缘 |
3.3.2 摹唐风趣 |
3.3.3 晚唐遗响 |
3.4 颖悟论 |
3.4.1 天禀奇才 |
3.4.2 点砾成金 |
3.4.3 刹那取诗 |
第4章 《诗家点灯》之唐宋诗歌风格表现 |
4.1 清新自然 |
4.1.1 悠然返归 |
4.1.2 栖居自然 |
4.1.3 隐逸真乐 |
4.2 疏野沉着 |
4.2.1 淳朴平淡 |
4.2.2 沧桑感悟 |
4.2.3 清健幽雅 |
4.3 高韵天放 |
4.3.1 崇高典雅 |
4.3.2 清悠怀古 |
4.3.3 高古简洁 |
4.4 清警醒世 |
4.4.1 以俗为戒 |
4.4.2 以古为鉴 |
4.4.3 警世格言 |
4.5 才情理致 |
4.5.1 贯通古今之学 |
4.5.2 随机应变之才 |
4.5.3 玲珑剔透之思 |
第5章 《诗家点灯》之唐宋诗歌作品鉴赏 |
5.1 唐宋诗作考释类 |
5.1.1 民间传说类 |
5.1.2 诗歌意象类 |
5.1.3 经典重估类 |
5.1.4 名物考释类 |
5.2 唐宋诗作摘句鉴赏类 |
5.2.1 隽永活脱的清新诗风 |
5.2.2 沉郁悲壮的壮阔诗风 |
5.2.3 负奇尚气的江湖诗风 |
5.2.4 质朴逸韵的离骚诗风 |
5.2.5 感时伤逝的简澹诗风 |
5.2.6 隽永雅致的幽美诗风 |
5.3 唐宋诗作文字游戏说 |
5.3.1 谑而不虐 |
5.3.2 “隐语”的象征意义 |
5.3.3 纯粹的文字游戏 |
5.4 唐宋诗作比较研究 |
5.4.1 相同的诗料,不同的抒写 |
5.4.2 相似的风景,不同的心境 |
5.4.3 不同的时代,相同的襟怀 |
第6章 《诗家点灯》之唐宋诗人考察 |
6.1 政治理想论 |
6.1.1 君臣思贤:蓄势待发的沉潜期 |
6.1.2 君臣相遇:初出茅庐的创业期 |
6.1.3 君臣契合:兼济天下的辉煌期 |
6.1.4 君臣分裂:壮志难酬的瓶颈期 |
6.1.5 君臣重塑:出世入世的自觉期 |
6.2 恋爱婚姻观 |
6.2.1 唐代婚俗文化传统与衍变 |
6.2.2 唐代诗人个性化的婚恋追求 |
6.2.3 唐代诗人自由的婚恋理想 |
6.2.4 唐代诗人尚俭的生活理念 |
6.2.5 唐代诗人悲天悯人的生命意识 |
6.3 交游酬赠篇 |
6.3.1 交游轶事 |
6.3.2 酬赠研究 |
6.4 诗坛轶事考 |
6.4.1 随缘处世的乐天精神 |
6.4.2 驰骋沙场的仕途经历 |
6.4.3 托物言志的咏物意象 |
第7章 《诗家点灯》之唐宋诗人思想探寻:“儒证”、“佛用”、“道化”调和互补 |
7.1 儒家涉世的人文关怀精神 |
7.1.1 礼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建构 |
7.1.2 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关怀 |
7.1.3 孝悌为先的群体生存意识 |
7.1.4 乐天知命的理想人格追求 |
7.2 佛、道“无为而有味”的审美哲思 |
7.2.1 “忘其形迹、神游天地”的逍遥意境 |
7.2.2 “直觉体悟、内心自省”的空灵意境 |
7.2.3 “净心观照、无所欲求”的淡泊意境 |
7.2.4 “闲适本性、自由自在”的超脱意境 |
第8章 《诗家点灯》之唐宋社会生活面面观 |
8.1 绘画艺术:诗画互见 |
8.1.1 绘画流变简析 |
8.1.2 唐宋画家品评 |
8.1.3 绘画鉴赏研究 |
8.2 书法作品:奇肆漫妙 |
8.2.1 书法家风格一瞥 |
8.2.2 墨王介绍 |
8.2.3 墨宝逸事 |
8.3 诗酒文化:醇美自由 |
8.3.1 古代酒文化的传统习俗 |
8.3.2 诗酒狂放、自由的精神 |
8.4 品花传统:君子人格 |
8.4.1 理想品格的象征 |
8.4.2 思想情感的寄托 |
8.4.3 闲情逸致的诗料 |
8.5 科举入仕:兼济天下 |
8.5.1 唐宋科举制度 |
8.5.2 唐宋科举习俗 |
8.5.3 唐宋士子的科举之路 |
8.6 唐宋社会文化现象综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论文作者简介 |
后记 |
(8)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法律语言与司法判词研究概述 |
一、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
三、 法律语言学的学术组织与刊物 |
四、 有关判词的研究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概况 |
一、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的意义 |
四、 本研究的语料 |
第三节 中国古代判词综述 |
一、 判词的概念 |
二、 判词的分类 |
第二章 语体论 |
第一节 法律语体的特点与司法判词的语言运用 |
一、 法律术语的特点 |
二、 法律概念的动态分析 |
三、 法律语言与判词制作 |
第二节 语体研究在司法中的运用 |
一、 司法过程中的语体障碍与语体转换 |
二、 语体特征分析 |
三、 口语书面记录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判词的语体分析 |
一、 判词的语体特征描写研究 |
二、 判词的言语行为分析 |
第四节 古代判词中语体的渗透现象 |
一、 原型与破体 |
二、 古代判词中语体的渗透与融合 |
第五节 从判词语言风格的演变看语体的流变 |
一、 中国法律语体的发展和演变 |
二、 判词语体流变的机制与形态 |
第三章 修辞论 |
第一节 法律与修辞 |
第二节 司法中的修辞学 |
一、 司法的剧场化--法律行为符号与修辞 |
二、 经与权--古代司法中的修辞技巧 |
三、 当代司法中的修辞性技巧 |
第三节 古代判词中的修辞 |
第四节 古代判词中的深层修辞--说服与劝导 |
一、 中华法系的亲伦精神 |
二、 古代法官的法律素养与职业伦理 |
三、 古代判词中的深层修辞 |
四、 对判词深层修辞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
第五节 古代判词的诗化 |
一、 在法律的边缘--法美学 |
二、 判词诗化倾向的文体学考察 |
三、 判词的骈体化与诗意综合 |
四、 文学的政治化与公文的艺术化--古代判词与政治、文学、公文关系的多向度考察 |
第四章 文本论 |
第一节 作为文本的判词 |
一、 法律文本的概念 |
二、 判词的文本特点 |
第二节 判词的文本结构 |
一、 判词文本的宏观结构 |
二、 判词文本的微观结构 |
第三节 法律的叙事与合法性的赋予--试论判词叙事的本质 |
一、 时间结构中的判词叙事 |
二、 案件事实与法律事实 |
三、 判词叙事的特点 |
四、 判体之流变对叙事文学文体之影响 |
第四节 法律解释与司法判词 |
一、 法律解释学 |
二、 中国古代的法律解释--律学之历史传承 |
三、 判词中的法律解释 |
第五节 古代判词的推理论证 |
一、 法律推理的概念 |
二、 法律推理中的形式主义与科学主义 |
三、 经验(实践)法律推理说对形式推理说的批判 |
四、 中国古代法律推理的非逻辑性 |
第六节 判词理由的表现形式 |
一、 判决理由的阐述及价值 |
二、 我国裁判文书的理由模式 |
第七节 判词文本结构的演变 |
一、 古代裁判文书的文本结构 |
二、 近代裁判文书 |
三、 现代裁判文书 |
四、 当代裁判文书 |
五、 裁判文书结构的创新 |
第五章 余论 |
第一节 和西方裁判文书的一个初步比较 |
一、 英美法系的职位法官模式与大陆法系的职业法官模式 |
二、 各国司法判决的证明模式 |
三、 各国判决书语言风格比较 |
四、 对三份判决书的一个个案研究 |
第二节 裁判文书改革 |
一、 我国判决书证明模式之缺陷 |
二、 重构判决书证明模式之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10)《梧门诗话》标点与释评(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蒙古族古代汉文文论及其研究概况 |
二、法式善和他的《梧门诗话 |
(一) 法式善的生平与创作 |
(二) 《梧门诗话》创作背景及其特点 |
《〈梧门诗话〉标点与注释 |
《梧门诗话》卷一 |
《梧门诗话》卷二 |
《梧门诗话》卷三 |
《梧门诗话》卷四 |
《梧门诗话》卷五 |
《梧门诗话》卷六 |
《梧门诗话》卷七 |
《梧门诗话》卷八 |
《梧门诗话》卷九 |
《梧门诗话》卷十 |
《梧门诗话》卷十一 |
《梧门诗话》卷十二 |
《梧门诗话》卷十三 |
《梧门诗话》卷十四 |
《梧门诗话》卷十五 |
《梧门诗话》卷十六 |
参考论着及文献目录索引 |
四、南山种豆:陶渊明──中古风流之五(论文参考文献)
- [1]丽末鲜初诗坛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以李集、李穑、权近的汉诗为中心[D]. 谢梦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2]不要做高学历的野蛮人[J]. 鲍鹏山. 东方文化周刊, 2017(48)
- [3]汉魏两晋赞体文研究[D]. 王亚利. 广西大学, 2017(01)
- [4]八旗诗歌史[D]. 李杨. 浙江大学, 2014(12)
- [5]清前室宇赋研究[D]. 易永姣.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6]生态隐喻下的姜夔诗词研究[D]. 侯海荣. 吉林大学, 2013(08)
- [7]韩国诗话《诗家点灯》唐宋诗举证研究[D]. 聂垚. 吉林大学, 2012(08)
- [8]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D]. 赵静. 复旦大学, 2004(01)
- [9]论中国文人园林的陶渊明情结[A]. 曹林娣. 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 2001
- [10]《梧门诗话》标点与释评[D]. 宏伟. 内蒙古大学, 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