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繁忙 价格将下跌

外资并购繁忙 价格将下跌

一、外资并购忙价格将走低(论文文献综述)

孟为[1](2018)在《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推动下,我国海外并购数量与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并存在个别年度增速或并购规模占海外总投资比例明显高于附近年度的“峰聚”特征。现有文献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海外并购影响因素如地理距离、制度环境、社会文化、会计准则等更适用于阐述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连续或累积变化,难以解释我国海外并购的时间突变特征。因此,可能存在短期性刺激因素推动我国企业做出海外并购决策。在涉外经济中,汇率作为国际价格,其经常性波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经营和投融资活动。那么,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以及世界各国之间汇率相对波动已呈常态的情况下,我国企业是否会把握汇率优势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套利?汇率冲击下的海外并购行为具有怎样的效率表现?现有文献对汇率波动与企业投资决策、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决策、海外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探究,但对作为企业长期投资的重要内容以及海外直接投资主要形式的海外并购是否以及如何受到汇率波动影响关注不足。本文定义汇率波动的三个维度——汇率水平变化、汇率波动程度与汇率预期,从海外并购的两个要素——决策与效率出发,提出汇率波动对海外并购的影响机制,试图解释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在时间序列中“峰聚”分布的成因,并对汇率波动下企业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地,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第一,汇率波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海外并购决策?第二,汇率波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效率?除并购财务绩效外,汇率冲击对海外并购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是否有增量作用?第三,在前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并购方融资特征和并购交易支付方式对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之间关系是否有调节作用?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基于汇率传递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规避与实物期权理论,建立了汇率波动对企业海外并购决策及效率影响的理论逻辑框架。在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决策方面,首先,本文提出汇率水平变化对企业海外并购决策影响的两种作用机制:“投资效应”与“对冲效应”。其中,前者是指汇率升值将作用于企业盈利水平、融资成本、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影响并购能力,同时作用于市场竞争环境进而影响企业并购需求,在权衡并购能力与需求后企业将做出包括境内与海外并购在内的整体并购决策;后者是指汇率升值将加剧跨国企业出口困境及所处的汇率风险环境进而引发海外并购需求,最终表现为汇率升值积极影响企业海外并购决策。再者,本文从风险规避和实物期权视角构建了汇率波动程度对上市公司海外并购决策影响的竞争性作用:企业出于风险规避动机将提升海外并购可能性以避免未来更高的汇率波动风险带来的额外损失,与此同时,海外并购的投资不可逆和信息不对称等特征促使企业取消或推迟海外并购以获得实物期权价值。最后,在汇率预期与海外并购决策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并购成本视角的并购方企业所在国家汇率升值预期促使海外并购决策的“价格效应”以及基于并购收益视角的本国汇率升值预期抑制海外并购决策的“替代效应”。在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效率方面,基于汇率波动下企业海外并购动机考虑,本文将汇率升值通过影响对海外资产的购买力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使竞争优势驱动型的并购定义为“竞争优势假说”,受益于并购成本缩减与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此时并购效率更高;将汇率升值通过加剧企业所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汇率波动程度影响汇率风险环境进而促使价值型的并购定义为“汇率治理假说”,企业所处经营风险与汇率风险环境将在海外并购行为中发挥治理作用,提升并购效率;将汇率升值通过影响国家股市价格与企业估值进而导致估值优势驱动型的并购定义为“估值优势假说”,资产价格优势促使企业择时购进目标廉价资产获得财富效应,但由于缺乏对目标企业的正确估值及对并购后协同整合能力的有效判断,并购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在并购方融资特征与并购支付方式对企业海外并购-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影响方面,本文提出汇率升值导致流动性短缺以及汇率波动程度增强导致信贷系统不确定性提高将抑制融资约束企业海外并购倾向的假设;建立了债务融资和风险投资将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发挥治理功能、现金支付可缓解并购跨时较长导致的汇率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的逻辑关系,即债务融资、风险投资支持、现金支付将提升汇率波动下的企业海外并购效率。基于研究问题与理论逻辑框架,本文采用2000-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决策关系的实证研究样本,采用在2000-2016年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宣告并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作为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效率关系的研究样本,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实证检验:首先,在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决策的研究中,本文以境内并购作为参照,使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上市公司海外并购可能性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与人民币多边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促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汇率升值对企业海外并购决策同时具有“投资效应”和“对冲效应”,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对冲效应”更强,产品市场竞争和国家股市价格可以起到中介作用;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增加提升了企业海外并购倾向,而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波动程度的正面影响更强,说明在汇率波幅增加的情况下管理层风险规避动机大于持有实物期权的动机;结合汇率预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汇率贬值预期提升了企业海外并购倾向,并正向调节汇率升值与海外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汇率预期的“替代效应”成立。第二,在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效率的研究中,本文从以下角度衡量并购效率:以上市公司海外并购宣告日前后不同窗口期内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并购前后会计年度的息税前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增量衡量海外并购财务绩效、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量衡量非财务绩效、以投资效率和企业间资本投入-生产率敏感性变化分别衡量并购方内部和外部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OLS回归模型分别探究汇率波动对海外并购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内外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海外并购虽获得市场短窗口期内的积极评价,但海外并购后的会计收益和全要素生产率相比并购之前均有所降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以会计利润衡量的财务绩效和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非财务绩效有积极作用,但汇率波动程度负向作用于海外并购财务与非财务绩效;汇率升值和波动程度增加均造成海外并购资源配置效率的明显下降。以上结果支持汇率冲击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逐利特征,汇率升值虽提升了海外并购可能性及短期内会计收益和全要素生产率,但汇率波动不利于并购方企业的资源高效率整合及长期发展。综上,“估值优势假说”相对“竞争优势假说”和“汇率治理假说”占据主导作用。第三,结合并购方融资约束、并购交易融资来源、并购支付方式的实证分析表明,受融资约束的企业在汇率波动时的海外并购倾向下降,汇率升值对上市公司海外并购决策的积极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从融资来源视角来看,在汇率波动的条件下,债务融资对上市公司海外并购财务绩效起到提升作用,但进一步恶化了海外并购资源配置效率;从风险投资视角来看,风险投资支持促进了上市公司海外并购财务与非财务绩效的改善;从并购支付方式视角,现金支付促使汇率升值与波动程度增加情况下企业海外并购财务绩效的提升,但对全要素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性和理论贡献包括:第一,本文提出了汇率波动对海外并购影响的逻辑框架,分别从企业并购能力与并购需求视角、并购方管理层风险规避与实物期权视角、并购即时成本与未来收益视角建立汇率水平变化、汇率波动程度、汇率预期对海外并购决策的作用机制,并深入分析了汇率波动导致的企业竞争优势、外部风险环境、股票市场与企业估值优势驱动的海外并购效率差异。现有汇率与投资关系的文献主要关注汇率波动引发的长期投资规模、海外直接投资水平或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未对作为企业长期投资的组成部分和海外直接投资主要途径的海外并购及其效率是否以及如何受到汇率波动影响这一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海外并购为研究对象,将汇率与投资决策领域的研究拓展至汇率与投资经济后果层面。第二,本文提出了基于短期价格变化的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之间关系,有助于解释我国海外并购时间序列分布的“峰聚”特征以及估值优势推动型海外并购的效率表现,补充了现有文献仅对海外并购决策和绩效影响的长期性因素如地理或制度距离、文化差异、会计准则、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第三,本文不仅关注海外并购财务绩效,而且构建了包括并购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投资效率及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变化在内的海外并购效率评价体系,全面系统地研究海外并购的协同整合效应,从实际经营与资源配置视角对海外并购经济后果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进行讨论。本文旨在为监管部门正确引导企业开展理性的高效率海外并购提供理论依据,并对企业在汇率波动下积极调整并购决策、避免择时并购中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相应启示。

张葆华[2](2016)在《ZB公司被RX跨国公司收购案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正在进行收购谈判中的ZB公司被RX跨国公司收购的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兼并收购的理论,阐明了兼并收购的定义,分析了兼并收购的基本类型。根据理论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得出本次收购案例属于跨国并购,是善意的、协议的、非杠杆并购,横向并购间或着混合并购在其中。同时本文研究了并购效应分析的相关理论,为对本案例做收购动因分析和协同效应分析打下了理论基础。本文对工业电气分销行业进行了调查研究,介绍了并购双方公司。从RX公司的竞争对手、RX业务发展需求、中国市场潜力和ZB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四个维度全面分析了本次收购案例的动因。同时结合收购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本案例收购双方在收购后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并购双方公司将会在五个方面发生显着的协同效应。本文研究了企业并购的不同方法。本案例RX公司采用直接支付现金向ZB公司股东购买股份的方式来完成收购。对于公司估值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在意向收购方RX跨国公司提出的EBITA倍数法之外,又研究了现金流折现法和市场比较法,得出了ZB公司不同的估值。EBITDA倍数法虽然直观明了,但是其也明显降低了ZB公司的估值。本文的研究为ZB公司在并购谈判时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在并购谈判过程中ZB公司可以提出采用市场比较法或者现金流折现法作为本次案例中公司估值方法,从而通过一定的谈判策略达成更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并购方案。最后本文对ZB公司被RX跨国公司收购后进行了一个估计展望。研究预测发现,经过初期的整合之后,RX跨国公司以其更加广泛的产品配置、雄厚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将会给ZB公司带来更强的竞争力,预计ZB公司在未来十年将会经历一个更为显着的快速增长期。预期在并购三年之后,在2020至2024年的5年间,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凸显,ZB公司可以实现每年35%的订单增长;预期在未来十年间,ZB公司总订单额可翻近1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到30.8%。此外希望通过本案例的研究,对于其他的民营企业在面对外商资本的兼并收购时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冀望中国民营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外资并购的正面效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事先制定谈判预案,力争达成一个并购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李倩薇[3](2015)在《我国并购市场融资途径及价值创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金融市场,正行走于“且行且深思”的改革深水区。并购基金作为金融市场中继银行和证券公司之外的重要主体之一,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发挥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在国外,并购基金历史久远、资历辉煌。在我国,并购基金起步虽然比较晚,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影响越来越大,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调结构”成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兼并重组作为“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必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近年来,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并购发展,各机构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鼓励地方政府采取设立并购基金的方法,引导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并购重组业务。2008年9月,中国保险保障基金责任有限公司一经成立,立即接手了当时几近倒闭的新华保险,经过三年的资本运作和运营监督,成功将新华保险的经营拉回正常轨道并通过出售股权的方式退出,在获得极高投资收益的情况下,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除了这些官方背景的并购基金蓬勃发展之外,各种外企、民营企业背景的并购基金也在积极谋求发展,我国并购基金的市场一片火热。本文系统的分析国外并购基金发展的市场环境,重点介绍与我国并购基金所涉及到的背景环境及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并进一步基于我国并购基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的困境和出路。同时,以案例的形式,介绍实体企业通过引入并购基金对其市场表现和长远的发展前景的影响,分析并购基金在价值创造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本文的行文顺序为,首先界定并购基金的概念范畴,其次梳理并购基金的融资方式,然后从促进与限制两个角度,双向解读国内政策对并购基金的影响,分析我国并购基金特有的融资方式和结构。最后本文以案例的形式探讨并购基金的并购行为对并购标的的市场表现的影响,因为市场表现通常反应公众对公司的未来价值的判断,从而可以通过市场表现发现并购行为对并购标的价值创造的影响,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对这一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分析。文章的最后,本文对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现状做一归纳,对我国并购基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做一判断,并提出可能对促进我国并购基金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张昕[4](2010)在《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产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全球生产网络的框架下,结合产业安全理论来对中国大豆产业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客观地分析出影响大豆产业安全的几个最重要因素,并分别对这几个因素并试图提出一种真正有效而可行的实战方案来帮助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规避急剧波动的大豆、豆油及豆粕价格的风险。本文采用理论加实证的分析方法,理论方面提出了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新产业安全观,即要从资源要素、国际产业竞争力、引进外资和金融产业安全四个方面系统阐释全球生产网络形成对中国现实产业安全形成的威胁。实证方面,采用了灰色系统模型、因子分析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希望架构起一个中国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进而构筑起中国大豆产安全的指标体系和风险计量模型。本文的实证结论是:用DEA模型计算的2009-2019年的大豆产业安全度结果显示,中国大豆产业处于危机和不安全状态。并且因子模型结果显示,产业控制指标,产业对外依存度排在前两名,或者说明影响大豆产业安全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产业控制指标和产业对外依存度。随后两章本文便针对这两个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的分视角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豆期货价格暴涨暴跌、急剧动荡,已经使得大豆产业由实体经济里的供给安全向虚拟经济里的价格安全发生了转变。仅从实体经济即大豆生产的供给需求视角来研究中国大豆产业的安全问题显然已经不够,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在这一框架下,我们能得到大豆价格暴涨暴跌的合理性解释:即三个两极分化导致了大豆价格的急剧波动。“货币信用分配的两极分化”制造和加剧“真实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制造和加剧“真实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背离和两极分化”,美元本位制加上浮动汇率制使得天量货币泛滥人间,这些资金在实体经济里找不到投资的热土,便冲进了虚拟经济领域,导致了大豆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第二,目前文献对中国大豆产安全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一些表面数据的分析,而没有定量的计量模型的计算。本文在第3章建立起产业安全研究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第4章构筑了专门研究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即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及产业外资控制率四个指标体系,并且进一步地利用灰色模型、DEA模型、趋势外推等方法对大豆产业进行了评价,预测在未来十年中国大豆产业仍将处于危机状态,前景堪忧。第三,以往的文献基本都是强调大豆及大豆产业的商品属性,本文强调的是大豆的金融属性。即大豆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原材料和消费必需品,进一步作为一种投资手段,被国际粮商或国际投机资金所操纵。第四,在研究中国大豆产业价格安全的时候,在“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视角下,发现投机逐步主导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经济人”假设是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候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本文则尝试提出“投机人”假设。所谓“投机人”就是人们在从事虚拟经济投资之时追逐个人欲望的最大化。“经济人”在面临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会收手不干,保住利润,而“投机人”则在无穷贪欲的人性驱使下重仓再次交易(其结果往往是以回吐利润甚至出现大的亏损);“经济人”在面临亏损时,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之考虑会及时止损,而“投机人”往往会沉迷于自己的分析判断,总会幻想行情会朝自己认定的方向走(其结果往往是巨额亏损);“经济人”理性的,而“投机人”非理性;“经济人”往往投资于实体经济,而“投机人”大多痴迷在虚拟经济里面。小的散户“投机人”往往输给大的机构“投机人”(比如对冲基金)。“投机人”越来越多,能踏踏实实参与实体经济财富创造的人越来越少。“投机人”的投机成功催生一个又一个经济泡沫,营造非理性繁荣的假象;而他们的投机失败,则会给世界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最后的案例研究给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中国大豆产业套保方案,作者正努力地开发这一套保模型,以期能实现程序化交易,更好的帮助中国的大豆企业合理的套期保值,以期更好的规避大豆产业的价格波动风险。

万虹伶[5](2010)在《外资在华并购的垄断倾向与财务应对策略》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以及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的国际大环境下,外资并购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引资方式。外资主要看重的是相对比较便宜的人民币资产,通过人民币升值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基本上都有30%至40%的升值空间,这对外资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一些国外投资者普遍认为,在未来的5—10年,全球资本市场的大部分需求和供给都将在中国,所以中国是最具潜力的市场。加上2008年8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呈现扩大态势,进入9月形势显得更加严峻。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扩大,在全球信贷紧缩的背景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际并购浪潮开始回落。而中国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甚微,从而成了国外投资机构最佳的避险场所。外资并购已经渗透到了中国市场的各个行业中,从总体来看,外资进入企业基本上是通过合资开始的,进而逐渐了解国内行业状况、法律法规,达到降低进入国内市场的难度。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确立、市场规则与国际规则不断接轨和法律法规体系的持续完善,外资进入我国的方式也变的日渐多样化,利用产权市场、股票市场获取控股权,最终取得经营管理权。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一种新趋势。一方面,它作为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行业内过于集中的外资并购会导致垄断倾向,从而产生不规则经济,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平稳发展。2008年9月可口可乐拟出资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的公告再次引发了国人对于外资并购中饮料行业垄断倾向及民族品牌的担忧。虽然该并购案最终被商务部以涉嫌垄断予以否决,但其引发的国内企业遭遇外资并购危机的思考和忧虑却不无道理。回顾近年来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历程,已经有许多行业内的佼佼者遭遇了没落、消亡的命运,如苏泊尔、大宝、南孚电池、小护士等等。《反垄断法》的不明确性、双方对品牌及股权的争夺、长期战略的不同、双方管理层理念的差异等都将成为外资并购的挑战。理性对待外资并购,是中国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正确选择。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在新形势下做出的调整,中国企业必须顺应潮流,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寻找出更合适的发展道路,迎接经济全球化,接受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挑战,走合作双赢式的道路。以并购方式与跨国公司合作,是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便捷途径。通过外资在华并购来引进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种便捷途径,也是中国对国内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和改造的需要。今后外资在华并购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国也可以通过外资并购方式迅速扩大中国的外资规模,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我们长远理性的选择。我们应该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趋利避害,促进外资并购活动的开展。本文将企业并购的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在借鉴西方企业并购理论成果和我国特色的并购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产生并购的原因。论文对外资在华并购的背景、动机、现状、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概述。另外,论文还结合相关案例,比较详细地分析了部分行业外资在华并购的进程及导致的结果,最后总结出了应对的策略,其中主要包含财务策略。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提出外资已从最初的合资合作演变到了以收购、控股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主而构成垄断的问题,从而引开了本文的研究,文献综述主要涵盖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跨国并购理论包括并购动因研究和并购效应研究。而有国内研究学者认为目前外资并购已经处于过度膨胀的态势,并提出要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审查和限制,建立清晰维护我国产业安全体系的审查制度和机制。第二章论述了跨国并购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从经济学并购理论、管理学并购理论与财务学并购理论等来说明,而在我国特殊社会背景下则是有着我国特色的消费亏损理论、破产替代理论、强大民族工业理论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以及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一是我国是人口大国,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可供挖掘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市场,二是我国的资源丰富且利用环境相对宽松,深林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等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我国引入外资并购的原因则是由于国外企业引进各种技术且出口占全国60%,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也使中外企业股权相互融合的程度越来越大,从而为我国带来的技术方面经济效应。第三章主要谈到了外资并购的特点和给我过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效应。特点有外资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以跨国公司为主的战略投资者在外资并购中占据主导地位,外资并购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并购对象不断扩大。第四章案例分析主要是外资在相对开放的部分行业里的市场占有率的接近垄断地位及在并购中驰名商标所有权发生转移,部分驰名商标在被外资方取得控制权后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消亡。分别举例了法国达能集团在中国的二十年进程中与中国的优质企业光明、娃哈哈、乐百氏、汇源及蒙牛等的恩怨情仇,在日化行业几乎被外资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和强生集体淹没和民族品牌的不堪一击的现状中,不难看出,外资的并购伎俩集中在看准行业中的佼佼者,以不错的价格将之收入囊中,其实主要是收购其销售渠道,再慢慢雪藏原有品牌进而隆重推出其自有品牌,使许多名噪一时的品牌销声匿迹,既消灭了竞争对手又壮大了自己。最后转到关系国家战略的新课题粮油安全的新问题,中国的粮油进口依赖度高达60%以上,从原料大豆的生产到加工企业再到期货市场定价权都几乎被国际四大粮商所掌握,最近引发的涨价风波不得不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第五章首先在如何正确对待外资进入的问题上也提出了实事求是,完善国内法规体系及产业导向,确立外资并购的审核程序,形成自己的并购衡量指标,明确国有资产在并购中的地位和权限;最关键的是从财务方面也提出了关于负债运用策略,股份运用策略包括互相持股对策、员工持股对策、股份回购对策和控股策略,针对并购之处的控股地位及后续增持股份达到控制的目的;无形资产评估策略,鉴于我国大量品牌被收购时遭低估的情况,必须严格选择与评估标准和评估对象适应的评估方法及重视内部核算管理;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则借鉴了《国际评估准则》中的收益法,重视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另外还需提高行业的研究能力与财务报表分析水平,从而不仅对资产价值,还对企业价值的客观评估。结论表明,外资在华并购目前尚未对我国构成实质性威胁,但一些外资并购现象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在坚持扩大开放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规范和保护措施,加以正确引导和管理,以防范外资并购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本文对外资在华并购给国家部分行业造成的垄断倾向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创新:1、本文选择从东道国的角度来研究外资并购对东道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已有文献侧重于从投资者角度来论述跨国并购的理论,使之进一步完善;2、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出现的比较明显的外资市场占有率偏高情况,从有巨大市场规模和长期增长潜力的食品、消费品生产领域选取了个别案例进行分析;3、本文提出了在开放条件下我国对外资并购中的国内企业应加以适当保护,在目前外资并购尚未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同时,我国也要有应对外资并购的各种财务对策。限于自身知识水平,笔者对外资并购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分析还显得非常浅显,对部分行业的选取有失全面,加之有些数据的不可得性和时滞性,因此在提出政策建议时受到了很大限制,有的见解偏重理论方面,在实践方面还不够成熟。

徐淼[6](2009)在《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经取代绿地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自2003年以来,外资企业并购我国内资企业案例明显增多,且从一般的商业并购转向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并购,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垄断倾向。为了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我们有必要明确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造成的影响。本文即从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的角度作了一个开创性研究。本文旨在建立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评价体系,将外资并购前后产业安全状态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论文首先论述了产业安全理论体系,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安全理论及评价指标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评价体系;选择了我国战略性产业,且为外资并购高发行业的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上述评价体系对其外资并购前后产业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外资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安全造成的影响;第四部分对近年来各行业发生的外资并购案例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最后对我国外资并购监管工作提出建议。

蔡兵[7](2009)在《金融危机视角下开放型经济的挑战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论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代环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一些基本的判断。论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如下: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我国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分析了货物与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十一五”以来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显着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其次分析了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着重从工业总产值、产业结构优化、增加税收、吸收就业、研发与技术外溢以及促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对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我国外贸增长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认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对我国吸收外资份额变化原因、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变化等进行了分析。之后,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围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需求下降和世界经济调整、世界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以及供给安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如何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企业走出去等问题展开。基于现状和挑战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了货物与世界贸易出口增长及世界贸易格局变化、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与市场结构及价格的变化、外资并购和服务业吸引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前景分析等内容。最后,做了简单的总结与建议,认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将愈来愈依靠外需;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看,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的潜力依然很大;在中国未来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现保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开放型经济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黄金岭[8](2007)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持续升温,出现了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开始实施并购战略。在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并购背景、现状以及趋势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深入剖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并对其进行了博弈分析;接着,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并购战略对我国企业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提出了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国家从宏观上管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的对策。最后,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施来发[9](2006)在《应对结构调整 加强区域合作》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水泥行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积极应对。接受挑战,克服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开创区域合作的新局面,已成为水泥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上海水泥协会会长?

刘鲁宁[10](2006)在《2006年股市预测及热点板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二、外资并购忙价格将走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资并购忙价格将走低(论文提纲范文)

(1)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汇率波动
        1.3.2 海外并购
        1.3.3 海外并购效率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相关文献述评
    2.1 汇率波动与企业投资相关文献述评
        2.1.1 汇率水平变化与企业投资
        2.1.2 汇率波动程度与企业投资
        2.1.3 汇率预期与企业投资
    2.2 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相关文献述评
        2.2.1 汇率水平变化与企业海外直接投资
        2.2.2 汇率波动程度与企业海外直接投资
    2.3 汇率波动与企业价值相关文献述评
        2.3.1 企业的汇率风险暴露
        2.3.2 企业的汇率风险对冲
        2.3.3 汇率波动的其他经济后果
    2.4 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述评
        2.4.1 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2.4.2 并购支付方式与企业并购绩效
        2.4.3 海外并购绩效的其他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3 汇率波动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现状分析
    3.1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倾向
        3.1.1 我国汇率制度环境及人民币汇率走势
        3.1.2 我国海外并购制度环境及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现状
        3.1.3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并购年度变化趋势
        3.1.4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并购拟合关系
    3.2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3.2.1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并购累计超额收益
        3.2.2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并购会计收益变化
    3.3 本章小结
4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框架
    4.1 理论分析框架
    4.2 汇率波动对企业海外并购决策影响的机理分析
        4.2.1 基于汇率传递理论的汇率水平变化与企业并购
        4.2.2 基于风险规避或实物期权理论的汇率波动程度与海外并购
    4.3 汇率波动对企业海外并购效率影响的机理分析
        4.3.1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海外并购效率“竞争优势假说”
        4.3.2 基于风险规避理论的海外并购效率“汇率治理假说”
        4.3.3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海外并购效率“估值优势假说”
    4.4 实证研究框架
        4.4.1 实证研究思路
        4.4.2 样本选择
        4.4.3 数据来源
        4.4.4 核心模型设计
5 汇率波动对企业海外并购决策的影响实证分析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汇率水平变化与企业并购
        5.1.2 汇率波动程度与企业并购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5.3 实证检验结果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2 变量相关系数检验
        5.3.3 多元回归结果
    5.4 拓展性检验
        5.4.1 汇率预期与海外并购可能性
        5.4.2 汇率波动对企业并购规模的影响
        5.4.3 汇率波动对企业海外并购完成率的影响
        5.4.4 汇率市场化改革与海外并购-汇率波动敏感性
        5.4.5 产品市场竞争与海外并购汇率波动敏感性
        5.4.6 进出口&要素密集度与海外并购-汇率波动敏感性
        5.4.7 股市价格与海外并购-汇率波动敏感性
    5.5 稳健性检验
        5.5.1 替换汇率波动指标计量频率
        5.5.2 替换汇率波动指标计量层面
    5.6 本章小结
6 汇率波动对企业海外并购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竞争优势假说
        6.1.2 汇率治理假说
        6.1.3 估值优势假说
    6.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6.2.1 并购方企业财务绩效
        6.2.2 并购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6.2.3 并购方企业投资效率
        6.2.4 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
    6.3 实证检验结果
        6.3.1 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财务绩效
        6.3.2 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非财务绩效:全要素生产率
        6.3.3 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企业的投资效率
        6.3.4 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6.4 拓展性检验
        6.4.1 海外并购竞争优势的进一步分析
        6.4.2 企业汇率风险暴露的进一步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融资特征、支付方式与企业海外并购-汇率波动敏感性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融资特征、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并购
        7.1.2 支付方式、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效率
    7.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7.2.1 并购方融资约束程度
        7.2.2 并购交易的融资来源
        7.2.3 并购交易中风投支持
        7.2.4 并购交易的支付方式
    7.3 实证检验结果
        7.3.1 融资约束、汇率波动与企业海外并购决策
        7.3.2 融资来源、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财务绩效
        7.3.3 风险投资、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财务绩效
        7.3.4 支付方式、汇率波动与海外并购财务绩效
    7.4 进一步分析
        7.4.1 融资来源、支付方式与海外并购非财务绩效-汇率波动敏感性
        7.4.2 融资来源、支付方式与海外并购投资效率-汇率波动敏感性
        7.4.3 融资来源、支付方式与海外并购资源配置效率-汇率波动敏感性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尚存不足与未来可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ZB公司被RX跨国公司收购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案例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框架
第2章 案例研究理论基础
    2.1 兼并收购的定义
    2.2 兼并收购的基本类型
        2.2.1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2.2.2 协议并购和要约并购
        2.2.3 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
        2.2.4 杠杆并购和非杠杆并购
        2.2.5 本案例并购类型
    2.3 跨国并购
        2.3.1 跨国并购的优点
        2.3.2 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
    2.4 并购效应理论
        2.4.1 效率差异化理论
        2.4.2 协同效应理论
        2.4.3 多元化理论
        2.4.4 战略规划理论
第3章 收购案例介绍
    3.1 工业电气分销行业
    3.2 中国工业电气分销行业
    3.3 收购方介绍
        3.3.1 RX集团
        3.3.2 RX中国
    3.4 目标公司介绍
        3.4.1 公司简介
        3.4.2 市场和客户分析
        3.4.3 财务状况分析
第4章 收购动因和效应分析
    4.1 收购动因分析
        4.1.1 RX集团的竞争对手
        4.1.2 RX业务发展需求
        4.1.3 中国市场潜力
        4.1.4 ZB公司发展需求
    4.2 收购效应分析
        4.2.1 效率提升效应
        4.2.2 经营协同效应
        4.2.3 财务协同效应
        4.2.4 多元化效应分析
        4.2.5 战略规划契合效应分析
第5章 收购方式和估值
    5.1 收购的方法
        5.1.1 直接并购企业
        5.1.2 间接并购企业
    5.2 企业并购出资方式
        5.2.1 用现金购买企业资产
        5.2.2 用现金购买企业股票
        5.2.3 用股票购买企业资产
        5.2.4 用股票购买企业股票
        5.2.5 本案例并购方式
    5.3 公司估值
        5.3.1 EBITA倍数法
        5.3.2 现金流折现法
        5.3.3 市场比较法
        5.3.4 ZB公司估值建议
    5.4 收购后整合预测
        5.4.1 收购前自身增长
        5.4.2 收购后协同增长
第6章 总结和建议
    6.1 研究总结
        6.1.1 案例总结和启示
        6.1.2 研究总结
    6.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我国并购市场融资途径及价值创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性
第二章 理论依据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1 相关概念
        2.1.2 企业并购中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及动因
        2.1.3 我国并购市场融资途径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现实特征
    3.1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现状
        3.1.1 国内并购基金市场基本面分析
        3.1.2 各类并购基金主流阵营
        3.1.3 我国并购基金的特征
        3.1.4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的目标模式
    3.2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驱动因素
第四章 我国并购基金融资途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
    4.1 并购基金的融资途径
        4.1.1 债务融资
        4.1.2 夹层融资
        4.1.3 股权融资
    4.2 并购基金融资渠道的价值创造作用机制
        4.2.1 并购基金价值创造的判断依据
        4.2.2 并购基金价值创造需要的条件
        4.2.3 我国并购基金价值创造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 并购基金融资途径的价值创造——以鼎晖投资康弘药业为例
    5.1 案例背景
    5.2 并购动机分析
    5.3 价值创造
        5.3.1 并购详情
        5.3.2 并购价值
        5.3.3 融资途径与并购价值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并购基金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6.1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困境分析
        6.1.1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现状总结
        6.1.2 我国并购基金面临的问题
        6.1.3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阻碍因素
    6.2 我国并购基金发展趋势
    6.3 推进我国并购基金高效融资与价值创造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论文选题及文献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产业安全研究文献综述
        1.2.1 产业安全的定义
        1.2.2 产业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1.3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研究的基本思路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1.4.3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新产业安全观
    2.1 传统产业安全观
        2.1.1 传统产业安全观形成的背景
        2.1.2 开放市场下产业安全维护的实践
    2.2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新产业安全观
        2.2.1 新产业安全观的产生背景
        2.2.2 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国产业安全的现状
        2.2.3 新产业安全观的影响因素
3 中国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指标体系构造原则
    3.2 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构造方法
    3.3 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3.3.1 产业国内环境评价指标
        3.3.2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3.3.3 产业对外依存评价指标
        3.3.4 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
4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及模型估算
    4.1 中国大豆产业国内发展状况及环境分析
        4.1.1 大豆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4.1.2 中国大豆产量预测
        4.1.3 大豆需求
        4.1.4 进出口预测
    4.2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度估算的因子分析模型
        4.2.1 指标体系的设计
        4.2.2 指标数据预测
    4.3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估算
    4.4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度的DEA模型估算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外资跨国并购的影响
    5.1 外资吞食中国大豆业路线图
        5.1.1 美元与世界农业
        5.1.2 ABCD四大粮商与中国大豆产业
    5.2 外国粮商并购的战略布局
        5.2.1 产业链阴谋与产业链并购
        5.2.2 大豆产业关联度及影响力分析
        5.2.3 大豆深加工产品、下游产品的市场前景
    5.3 外资并购大豆产业的福利分析
        5.3.1 外资并购对豆农的影响分析
        5.3.2 外资并购大豆产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外国政府补贴的影响
    6.1 美国农业部巨额补贴与美国大豆生产
        6.1.1 美国大豆生产、消费与贸易
        6.1.2 美国大豆补贴概况
        6.1.3 美国大豆各项补贴措施及其支持力度
        6.1.4 美国大豆补贴对美国大豆产业的影响分析
        6.1.5 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6.2 巴西政府补贴与巴西大豆生产
        6.2.1 巴西大豆基本情况
        6.2.2 中国和巴西大豆成本与价格比较
    6.3 阿根廷政府补贴与阿根廷大豆生产
        6.3.1 阿根廷大豆生产概况
        6.3.2 阿根廷政府政策
    6.4 本章小结:各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7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基于期货价格波动的分析
    7.1 中国大豆、豆油及豆粕期货现状分析
        7.1.1 大豆期货
        7.1.2 豆粕期货
        7.1.3 豆油期货
    7.2 大豆的"油性"
    7.3 "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根源研究
        7.3.1 失去黄金"锚"的美元本位制: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资本存量严重脱离真实GDP增长
        7.3.2 金融市场交易规模逐步膨胀
        7.3.3 投机逐步主导虚拟经济的发展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应对之策:套期保值案例
    8.1 大豆豆油豆粕三方套期保值
    8.2 大豆豆油豆粕三方套保实证研究
9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9.1 构筑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的"防火墙"的制度基础
        9.1.1 积极寻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9.1.2 稳定人民币汇率: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
        9.1.3 争取建立更加协调统一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
    9.2 构筑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的"防火墙"的具体措施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外资在华并购的垄断倾向与财务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写作框架
2. 跨国并购理论及动因分析
    2.1 跨国并购的主要理论依据
        2.1.1 经济学并购理论
        2.1.2 管理学并购理论
        2.1.3 财务学并购理论
    2.2 并购动因分析
        2.2.1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
        2.2.2 我国引入外资并购的动因
3. 外资并购的特点及效应分析
    3.1 外资并购特点分析
    3.2 外资并购对我国产生的效应
        3.2.1 给我国带来的正面效应
        3.2.2 给我国带来的负面效应
4. 外资并购案例分析
    4.1 达能在华十二年
        4.1.1 光明乳业
        4.1.2 娃哈哈集团简介
        4.1.3 豪门啤酒
        4.1.4 深圳益力
        4.1.5 乐百氏
        4.1.6 上海梅林正广和
        4.1.7 汇源集团
        4.1.8 蒙牛集团
    4.2 日化行业岌岌可危
        4.2.1 宝洁公司
        4.2.2 联合利华公司
        4.2.3 欧莱雅公司
        4.2.4 强生公司
        4.2.5 日化市场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4.3 食用油行业安全隐患
        4.3.1 食用油现状
        4.3.2 跨国粮商控制中国市场过程
        4.3.3 应对食用油行业危机
5. 应对垄断倾向的策略分析
    5.1 对外资并购的综合策略分析
    5.2 主要财务对策分析
        5.2.1 关于负债运用对策
        5.2.2 关于股份运用对策
        5.2.3 关于无形资产评估对策
        5.2.4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2 产业安全理论体系的研究
    2.1 产业安全的概念
    2.2 产业安全的理论基础
    2.3 产业安全的内容和范围
        2.3.1 战略产业保护阶段的选择
        2.3.2 战略产业保护对象的选择
        2.3.3 战略产业的选择
    2.4 产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2.4.1 外商直接投资
        2.4.2 外国产品倾销
        2.4.3 原料及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垄断
        2.4.4 国际贸易壁垒
3. 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评价模型
    3.1 现有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综述
    3.2 构建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模型
        3.2.1 评价模型
        3.2.2 评价指标
        3.2.3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4. 外资并购发展状况及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4.1 装备制造业
        4.1.1 ABB-合肥变压器
        4.1.2 新加坡威斯特-大连电机
        4.1.3 约翰迪尔-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4.1.4 德国博世-威孚集团
        4.1.5 德国FAG-西北轴承
        4.1.6 瑞典阿特拉斯-沈阳凿岩机械
        4.1.7 西门子-锦西化工
        4.1.8 格里森-哈工
        4.1.9 小结
    4.2 汽车业
        4.2.1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4.2.2 美国福特汽车
        4.2.3 戴姆勒克莱斯勒
        4.2.4 德国大众集团
        4.2.5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
        4.2.6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4.2.7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
        4.2.8 法国雷诺汽车公司
        4.2.9 法国标志-雪铁龙集团(PSA)
        4.2.10 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
        4.2.11 小结
    4.3 化工
        4.3.1 水泥行业
        4.3.2 金属制品业
    4.4 日化
        4.4.1 联合利华-中华牙膏
        4.4.2 美国庄臣-上海家化
        4.4.3 欧莱雅-小护士、羽西
        4.4.4 美国强生-大宝
        4.4.5 小结
    4.5 医药业
        4.5.1 西域投资-美罗药业
        4.5.2 住友商事-天方药业
        4.5.3 荷兰DSM-华药集团
        4.5.4 拜耳医药(BHC)-东盛科技
        4.5.5 小结
    4.6 食品、饮料行业
        4.6.1 啤酒业
        4.6.2 纯净水、饮料
        4.6.3 肉类加工
        4.6.4 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加强我国对外资并购监管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金融危机视角下开放型经济的挑战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关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评述
    1.2 国外关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评述
第2章 开放型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2.1 货物与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2.2 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3 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进展
第3章 金融危机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出的新课题
    3.2 金融危机后世界需求下降带来的问题
    3.3 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以及供给安全问题
    3.4 创新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式的问题
第4章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
    4.1 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及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
    4.2 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与市场结构及价格的变化
    4.3 外资并购和服务业吸引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4.4 我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前景分析
第5章 金融支持开放型经济的对策建议
    5.1 基本结论
    5.2 金融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8)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跨国并购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4.2 我国学术界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研究综述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背景、现状及趋势
    2.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背景
        2.1.1 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
        2.1.2 外资并购成为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模式
        2.1.3 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1.4 中国巨大的目标市场规模正在形成
        2.1.5 外商投资倾向于迅速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2.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
    2.3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趋势
        2.3.1 收购非流通国有股将成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
        2.3.2 两类行业将成为并购的热点
        2.3.3 行业内领先企业将成为跨国公司并购的主要目标
        2.3.4 跨国公司并购同国有经济重组密切相连
        2.3.5 在中国进行并购的外资企业的排头兵
        2.3.6 跨国公司并购行为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研究
    3.1 竞争环境分析
        3.1.1 波特五要素理论
        3.1.2 确定组织的竞争地位及其收购对象
    3.2 内部资源和战略能力分析
    3.3 外部环境战略分析—PEST分析
    3.4 战略选择
    3.5 并购后的整合战略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的博弈分析
    4.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中可应用的经典博弈模型
    4.2 利用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跨国公司投资方式的选择
    4.3 从纳什均衡的多重性来探讨我国目标企业的策略行为
    4.4 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基础上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纳什均衡
        4.3.1 利用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4.3.2 均衡并购价格分析
        4.3.3 从均衡价格分析并购动机
第五章 我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并购战略的策略
    5.1 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并购带来的好处
    5.2 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并购带来的挑战
        5.2.1 加强自身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2.2 组建企业集团,培育核心竞争力
        5.2.3 选择有利于维护中方企业正当权益的合资策略
第六章 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对策
    6.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威胁
        6.1.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容易造成行业垄断
        6.1.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可能危害我国经济独立
        6.1.3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可能造成我国国有资产流失
    6.2 我国维护经济安全的对策
        6.2.1 发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6.2.2 制定我国反垄断法
        6.2.3 完善我国资产评估制度
        6.2.4 构筑规范化的外资并购平台
第七章 在华跨国公司对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并购的案例分析
    7.1 并购战略分析
    7.2 对我国行业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
    7.3 对策及反思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外资并购忙价格将走低(论文参考文献)

  • [1]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D]. 孟为.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2]ZB公司被RX跨国公司收购案例研究[D]. 张葆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3]我国并购市场融资途径及价值创造研究[D]. 李倩薇. 山东大学, 2015(04)
  • [4]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研究[D]. 张昕. 山东大学, 2010(09)
  • [5]外资在华并购的垄断倾向与财务应对策略[D]. 万虹伶.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6]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研究[D]. 徐淼.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2)
  • [7]金融危机视角下开放型经济的挑战与发展趋势研究[D]. 蔡兵. 河北大学, 2009(02)
  • [8]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及对策研究[D]. 黄金岭. 南昌大学, 2007(06)
  • [9]应对结构调整 加强区域合作[N]. 施来发. 中国建材报, 2006
  • [10]2006年股市预测及热点板块分析[J]. 刘鲁宁. 中国石化, 2006(03)

标签:;  ;  ;  ;  ;  

外资并购繁忙 价格将下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