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油机专用电流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福尧[1](2021)在《油井群控系统整流装置优化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油井群控系统在石油开采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变频控制装置的应用在实现增产和节能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在群控系统中,负载的工作状况不断变化,对控制装置的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课题组前期研发了可实现能量互馈节能的IGBT四象限PWM整流装置,使直流母线上的倒发电可被其他电机利用,但在现场运行中依然存在:(1)启动瞬间存在直流侧电压过高现象;(2)游梁平衡度降低时,上下冲程电机周期性负荷峰谷差增大,整流装置载荷波动加剧,导致其直流侧电压波动会超出允许范围;(3)上冲程与下冲程转换瞬间电压波动较大。因此,本文研究分析油井PWM整流装置在经典PI控制下直流侧电压与载荷波动的耦合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并将其应用于嵌入式整流测控系统。本文首先分析油井PWM整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其数学模型,对整流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为提高PWM整流装置应对多变负载的能力,本文采用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基于仿射非线性系统和微分几何理论,建立PWM整流装置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的系统模型,并通过对系统极点的配置,对控制参数进行确定。其次,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基于双闭环PI控制和反馈线性化控制的仿真模型,并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技术生成三相PWM控制信号。分别模拟负载启动瞬间、大范围连续变化、突变、倒发电等运行工况,对两种控制方法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本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构建基于TMS320F28335为控制器核心的硬件实验平台,进行DSP控制系统、采样调理电路、驱动电路的设计和控制方法C语言实现,并模拟油井载荷工况进行试验测试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控制方法,相较于课题组前期使用的传统PI控制的整流装置,在面对油井生产各种负载变化工况下,均能够有效的改善油井群控系统中整流装置系统响应时间、超调量、带载能力等指标,显着提高了直流侧电压稳定性,优化了装置性能。
李佳敏[2](2021)在《致密油开采的抽油机井群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因国内各主力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井高含水问题持续突出,致密油、页岩油等难采储量已成为各油田接替开发的重点。本文针对目前致密油开发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致密油开采的抽油机井群控技术研究,通过集中分布的平台井抽油机布置方式,应用公共直流母线供电技术、群控技术,在抽油机井原油的变频控制装置基础上,由共直流母线通过整流装置统一供电,并配备谐波滤波装置,从单井单控的控制方式,转变为多井一控的控制方式,充分发挥抽油机采油的群体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抽油机的节能降耗措施,对比各自的优缺点,明确共直流母线群控技术的优势,并通过抽油机单井的矢量控制,使抽油机单井达到智能化运行,从而降低抽油机启动及运行过程的冲击载荷,提高单井工作效率及运行性能。在单井智能控制的基础上,建立共直流母线群控策略的系统模型,确定系统配置,运行原理及群控数量的优劣。并通过Simulink进行数学模型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分别进行了双井井组、三井井组、四井井组的仿真试验,观测结果显示多井井组的群控模型在应用过程中更具优化,且各电机的工作状态均布时将获得较为理想得电机再生倒发电电能利用率。在配套保护设施方式,应用滤波馈能装置进行滤波的降低和消除,以保护电网供电和用电设备使用安全;将利用二极管整流装置应用于公共整流装置,确定主电路和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选用特殊的群控开关等措施,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后将三电平Buck拓扑结构应用于变换器结构,完成配套设施的选用和设计。通过大庆油田采油七厂致密油油井共直流母线群控策略的现场试验,证明采用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通过使用该技术后,变压器的负载率和效率均得到有效提升,变压器损耗得到有效下降,节能降耗效果显着,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姜东[3](2019)在《抽油机井电功图测试动液面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油井动液面数据反映了地层供液与能量状况,常规人工定期测试方法存在录取不及时、连续性、实时性差等问题。通过确定电功图量化指标,基于油井举升上行功与扬程成正比原理建立电功图计算动液面数学模型,采用上行功增量计算法实现了计算模型的求解,消除了地面及井下设备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形成了油井动液面的计算采集新方法。现场9口井的应用表明,电功图计算动液面算法平均相对误差5.82%,考虑套压修正后计算精度提高了3.4%,实现了油井动液面实时跟踪分析,为油藏压力连续监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仲崇涛[4](2018)在《游梁式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游梁式抽油机皮带打滑现象除了会导致电机动力输出不及时,影响抽油机抽油效率外,还会造成皮带表面橡胶变形、变质,最终烧毁皮带。以往针对抽油机皮带张紧的研究偏重于机械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工人经验手动张紧皮带。本文针对游梁式抽油机皮带的自动张紧,设计一套能够实现皮带传动参数实时监测、张紧力自动调节的系统,防止皮带打滑。论文首先根据游梁式抽油机皮带传动的特点,对比皮带传动多种张紧方式及检测技术,确定利用非接触张紧方式中的“十字坐标”法调整带轮中心距,采用差速法间接检测皮带张紧力,进而确定了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设计方案。其次,根据游梁式抽油机皮带传动力学特性,确定了系统的张紧范围,进而对平行位移机构中的螺旋副及蜗杆副等主传动零件设计;利用ADAMS对平行位移机构进行动力学、运动学仿真,分析了蜗轮材料对主啮合力的影响规律和传动机构运动学参数的变化规律,验证了蜗轮材料选用及机构设计的合理性;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平行位移机构主传动件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确定了主传动零件振型与频率并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案。同时,针对系统检测、主控及电机驱动输出等环节进行分模块设计;根据系统传递函数绘制Bode图、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判定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实验室样机组装与现场安装;依据现场试验参数,确定了皮带张紧系统应控制的实时皮带滑差率最佳变化范围,提出了系统张紧机构及电机驱动控制优化方案。论文对抽油机电机平行位移机构及控制系统的仿真、试验分析证明,游梁式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能够在不增加皮带额外磨损的条件下,满足皮带传动实时监测、显示要求,实现皮带自动、定量张紧,解决了抽油机皮带打滑、烧毁的问题。
刘贺飞[5](2016)在《变频调速降低抽油机能耗效果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油田分布较广,且多为低渗透油田,开发难度大,产量较低,甚至部分油田区块出现以电换油的情况,随着油田的长期开发,油田能耗越来越多,节能降耗得到高度重视。游梁式抽油机是油田主要采油设备,为了降低油田能耗,人们对游梁式抽油机采取多种节能措施。其中,变频器控制装置的应用在石油行业得到了重视,大部分变频器控制装置并没有进行标准化监测,在应用中实际节能情况没有科学有效的数据,为此导致石油企业在选取、应用变频器节能产品的时候,没有科学有效的依据,导致变频器选型的盲目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根据现有抽油机的实际情况,对其节能技术及方式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重点对多功能调速装置、间抽控制装置进行了研究分析,设计降低机械采油系统能耗的工艺技术试验平台及方法,通过不同参数下的对比分析、科学论证,对抽油机多功能调速装置、油井液面连续测量间抽控制装置进行节能降耗综合评价,评价多功能调速装置节能效果,为油田优化选型及技术推广提供依据。本项目采用的实验方法为抽油机标准井和抽油机生产井两种测试方法。测试方法为“效果比较测定法”,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使其使用条件处于可比情况下,通过对比使用节能产品前后的能耗指标,反应其节能效果,用节能率表示。本文设计的试验平台,采用水力模拟井、配备了双抽油机底座,在关键测点配置了高精度传感器,可检测抽油机系统从高压侧到井口的各项参数,该装置可进行抽油机及配套节能产品的节能效果测试和能效测试,也可以完成有关抽油机的各项节能技术工程试验。通过本实验平台和方法为油田选取了许多高效、优质的多功能调速装置,油田中使用多功能调速装置的数量正在逐渐的增加,这对油田节能降耗、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油田抽油机数量巨大,通过本实验平台和方法选取节能效果好的多功能调速装置,必将节约大量的电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宋志刚[6](2016)在《抽油机电功图实时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功图是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电机产生的电参数(电流、电压、功率等)以及它们形成的趋势图和轨迹图等数据的统称。电功图技术就是利用抽油机的电功图对抽油机的运行状况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对油井井况实时掌握的技术。本课题是在电功图理论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套应用系统。首先我们对系统的整体架构做了统一设计。针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课题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实现方法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抽油机电参数是电功图系统数据的根源,我们对电参数采集方式做了研究对比,确定了电参数采集的方法。然后,针对电功图系统中的各个关键数据如位移、冲次、产量等,提出了这些数据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从功能模块的角度来看,电功图实时监控系统由RTU、数据传输模块、数据服务中心以及数据展示平台构成。RTU是数据采集和数据加工中心,它从电参数模块采集数据,然后进行运算和处理,最后将数据结果显示到界面上和上传到服务中心。数据服务中心作为系统的中枢神经,一方面接收来自RTU的数据,另一方面为数据展示平台提供数据服务。系统提供了多种数据展示方式,主要是B/S结构的服务网站和Android手机应用两种形式。这两种数据展示形式也是目前主流的应用方式。抽油机电功图监控系统是一套系统的、完整的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服务、远程控制等功能于一体油田物联网应用系统。它极大地提高了采油工人对单井井况的掌控能力,对节能生产、提高抽油机运行使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玉娥[7](2016)在《抽油机磨损件Ni-SiC复合镀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它针对的是损坏或即将报废的零部件,在对其进行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的先进表面工程技术,使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达标甚至优于新品。抽油机的主体部分寿命相对较长,失效几率较小,失效情况多发生在易损件或运转件上,如曲柄销轴孔、中轴组件、尾轴组件、减速器输入输出轴等,主要是由于基体材质不均、制造工艺较差或者长期承受交变载荷运转的情况下发生磨损而失效报废,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本文通过对抽油机的连杆销轴、曲柄销轴、尾轴、中轴进行受力分析,获得了载荷随曲柄转角的变化规律,结合微动磨损失效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在磨损件表面制备一层Ni-SiC纳米复合镀层技术进行磨损件修复研究。通过配制试验所需的试剂溶液,以抽油机轴类零件材料40Cr为基体试件,在实验室内进行试件研究。分别采用机械搅拌和超声搅拌的方式对镀液进行分散,拟定一组平行对比试验,观察各试件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沉积速率,并在摩擦磨损试验后进行磨损量的检测分析,确定后续试验所需的工艺和基本参数。考虑工作电压、镀液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加入纳米SiC后镀层的影响,建立了正交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参数组合对镀层沉积速度以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确定出Ni-SiC纳米复合镀层再制造研究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实现对磨损轴类零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改善其本身性能的目的。本文将超声波引入到Ni-SiC纳米复合电刷镀镀液的分散中,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出一组能够提高镀层耐磨性能的最佳操作工艺参数,并且应用到抽油机的销轴和尾轴修复中,经过2个月的装机运行后试验表明销轴和尾轴的耐磨性均有所改善,验证本文试验方案的合理可行性,可用于油田抽油机等采油设备的再制造修复。
刘向阳,于延,贾向征[8](2015)在《抽油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节能技术改造》文中认为根据油田抽油机的特殊运行工况开发研制的TNYC系列节能型抽油机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用它来驱动抽油机可以有效地解决高能耗的难题。长庆油田环境与节能监测评价中心跟踪测试了杏河作业区TNYC系列永磁电动机节能效果,主要从无功功率、有功功率、节电率、抽油机平均系统效率和吨油单耗5个方面,与其他普通电动机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由对比分析结果可知,抽油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较原普通电动机节能效果明显,平均系统效率提高3.62%,平均运行电流降低65%以上,可使6(10)k V线路上的线损降低88%以上。
金钟辉[9](2015)在《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和平衡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内外的机械采油方式中,有杆抽油是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人工举升方式,但有杆抽油机也存在很多缺点,能耗高,效率低等。如我国油田在用的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系统,其系统效率仅有16%23%。有杆抽油系统的节能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因此,研究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本文在对有杆抽油系统各部分效率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有杆抽油系统的效率分析模型;针对有杆抽油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能耗大的问题,按照可独立进行节能改造或实施节能措施的原则,把有杆抽油系统的系统总效率分解为各单元的分效率。根据抽油机平衡判断原则,设计功率法平衡判别方法,确定抽油机平衡度合理区间。采用matlab仿真分析在载荷变化和载荷不变情况下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度与四连杆机构的传动效率之间关系,指出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度调节的重要性。对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有杆抽油系统在举升过程中的:平衡度、沉没度、抽汲参数等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各个要素影响有杆抽油系统机理和现场实验数据仿真,判断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对平衡度、沉没度和抽油机参数变化的敏感性,为有杆抽油系统效率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在考虑公式计算系统效率的同时,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了单个因素的评估与对比,由此可直接发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存在的问题。依据数学模型,编制了“有杆抽油系统效率评价软件”,检验了该模型可行性,为数字化抽油机系统效率评价系统开发提供了方案。
王露瑶[10](2015)在《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信号源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生产技术成为解决当前油田生产中工作环境差、设备管理和维护不到位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抽油机存在系统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数字化抽油机的应用是实现节能高效生产的有效方法口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信号源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当前数字化抽油机的研发和调试工作。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信号源的设计主要包括: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的搭建,信号源设计以及调试工作。信号源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信号源仿真产生信号包含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仿真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CPLD技术,选用Altera公司生产的MAX3000A系列芯片进行设计。软件部分通过Verilog硬件语言“在系统”编程实现抽油机启停控制、冲次调节以及平衡调节。模拟信号仿真系统基于ARM技术,主控制器选用ARM7系列,依次设计了复位电路、接口电路、RS232串口通信电路、RS485通讯接口电路等。软件部分通过仿真产生频率、电流、载荷等数据,并将其分析结果上传至控制器,完成信号仿真。将仿真数据和实际生产数据相对比,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抽油机生产所需参数的生成,能够反应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为在实验室研宄和调试数字化抽油机提供可能。
二、抽油机专用电流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抽油机专用电流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油井群控系统整流装置优化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油井群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油井群控系统运行工况分析 |
1.2.3 整流器的发展现状 |
1.2.4 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发展概述 |
1.3 研究内容 |
2 群控整流装置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PWM整流器总体结构及功能介绍 |
2.2 PWM整流器工作原理 |
2.2.1 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分类及拓扑结构 |
2.2.2 单相桥式PWM整流器工作原理分析 |
2.2.3 三相桥式PWM整流器工作原理分析 |
2.3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数学模型分析 |
2.3.1 基于ABC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2 基于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3.3 基于dq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PWM整流器控制方法优化 |
3.1 三相PWM整流器的基本控制方法 |
3.1.1 整流器电流内环控制设计 |
3.1.2 整流器电压外环的控制设计 |
3.2 电压空间矢量SVPWM的调制 |
3.3 反馈线性化控制 |
3.3.1 基本微分几何理论概念 |
3.3.2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
3.3.3 整流器反馈线性化控制 |
3.3.4 输出反馈系数的确定 |
3.4 仿真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反馈线性化控制的PWM整流装置开发 |
4.1 PWM整流器硬件设计的总体方案 |
4.2 硬件选型与设计 |
4.2.1 控制系统设计 |
4.2.2 主电路功率开关管的选择 |
4.2.3 电容和电感的选取 |
4.2.4 电压、电流采样调理电路设计 |
4.2.5 驱动电路的设计 |
4.3 软件设计与开发 |
4.3.1 主程序设计 |
4.3.2 中断程序设计 |
4.3.3 子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整流装置的仿真和实验分析 |
5.1 仿真结果验证 |
5.1.1 启动瞬间工况分析 |
5.1.2 负载单位时间内连续变化工况分析 |
5.1.3 负载突变工况分析 |
5.1.4 倒发电工况分析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致密油开采的抽油机井群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抽油机提效方式 |
1.2.1 抽油机结构优化 |
1.2.2 电机性能提升 |
1.2.3 控制系统优化 |
1.2.4 群控技术 |
1.3 国内外技术现状 |
1.3.1 单井控制技术 |
1.3.2 群控技术 |
1.4 共直流母线群控技术优点 |
1.4.1 共直流母线技术 |
1.4.2 油井群控优势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井智能控制技术 |
2.1 单井闭环控制方案 |
2.2 矢量控制 |
2.2.1 矢量控制论 |
2.2.2 矢量控制等效转换 |
2.3 动态数学模型 |
2.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
2.5 矢量控制模型及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工作原理 |
3.2 系统的组成 |
3.3 局域控制数量 |
3.4 群控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套保护设施 |
4.1 谐波治理 |
4.1.1 谐波的产生 |
4.1.2 滤波治理 |
4.2 公共整流装置设计 |
4.3 变频终端 |
4.3.1 主电路 |
4.3.2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
4.3.3 群控开关设计 |
4.3.4 变换器控制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学模型仿真分析 |
5.1 电机模型 |
5.2 电流转换单元 |
5.3 仿真分析 |
5.3.1 可行性研究 |
5.3.2 三井群控互馈方案 |
5.3.3 四井群控互馈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场试验 |
6.1 测试结果 |
6.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游梁式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
2.1 游梁式抽油机皮带张紧技术分析 |
2.2 游梁式抽油机皮带传动张紧力检测技术研究 |
2.3 游梁式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张紧机构设计与分析 |
3.1 游梁式抽油机皮带传动力学特性分析 |
3.2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平行位移机构力学特性分析 |
3.3 平行位移机构主传动件设计 |
3.4 基于ADAMS的平行位移机构仿真技术研究 |
3.5 平行位移机构主传动件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
4.1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4.2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3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4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应用与优化技术研究 |
5.1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测频实验及分析 |
5.2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安装与维护要求 |
5.3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现场调试及分析 |
5.4 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变频调速降低抽油机能耗效果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抽油机的发展 |
1.2.1 抽油机国外发展 |
1.2.2 新型抽油机 |
1.2.3 抽油机的发展趋势 |
1.2.4 国内抽油机现状 |
1.3 抽油机变频调速现状与发展 |
1.3.1 抽油机变频调速现状 |
1.3.2 变频意义 |
1.3.3 抽油机节能及能耗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抽油机工作特性与变频器的应用 |
2.1 抽油机工作特性 |
2.1.1 抽油机效率 |
2.1.2 抽游机运行特性 |
2.1.3 抽油机节能方法 |
2.2 抽油机能耗现象分析 |
2.3 抽油机节能增效的可控制途径 |
2.4 变频器技术产生与应用 |
2.5 变频器的构成及对能耗的影响 |
2.5.1 变频器的分类 |
2.5.2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
2.5.3 变频器的控制系统 |
2.5.4 变频器对能耗的影响 |
2.6 油田用变频器工作原理及降低能耗的应用 |
2.6.1 变频器选型及应用 |
2.6.2 变频器的使用原则 |
2.6.3 变频器的日常维护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频调速降低抽油机能耗的试验方法 |
3.1 测试标准与仪器仪表 |
3.1.1 测试标准 |
3.1.2 测试仪器仪表 |
3.2 试验方法及目的 |
3.2.1 标准井试验方法 |
3.2.2 抽油机生产井测试方法 |
3.2.3 试验目的 |
3.2.4 抽油机井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变频调速降低抽油机能耗的试验平台及试验结果 |
4.1 测试平台研究 |
4.1.1 标准井测试平台研究 |
4.1.2 生产井测试平台研究 |
4.1.3 测试设备简介 |
4.2 测试内容 |
4.2.1 抽油机多功能调速装置(RY-ZNTS-QD系列)测试 |
4.2.2 间抽控制装置(RYJC-Y系列)测试 |
4.2.3 测试数量 |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1 标准井多功能调速装置测试结果 |
4.3.2 生产井多功能调速装置测试结果 |
4.3.3 间抽控制装置(RYJC-Y系列)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抽油机电功图实时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抽油机井运行状态监控的现状分析 |
1.2.2 抽油机井无线监控的现状分析 |
1.2.3 数据服务系统的现状分析 |
1.3.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架构及开发运行平台简介 |
2.1 系统整体结构 |
2.2 系统各模块开发平台及应用环境 |
第三章 抽油机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
3.1 电参数的测量 |
3.2 悬点位移的测量 |
3.3 抽油机冲次的计算 |
3.4 油井产液量的计算 |
3.5 其他电功图指标计算公式 |
3.6 功图转换 |
第四章 RTU功能设计 |
4.1 数据传输线程 |
4.2 STC线程 |
4.3 主线程流程图 |
4.4 IO线程 |
4.5 死点设备线程 |
4.6 RTU程序界面设计 |
第五章 数据通信方案 |
5.1 设备选型 |
5.2 通讯方案设计 |
5.3 具体通讯协议 |
5.3.1 数据源类型定义 |
5.3.2 ID |
5.3.3 功能码 |
5.3.4 数据域定义 |
5.3.5 校验域 |
第六章 数据服务中心 |
6.1 数据通讯服务 |
6.2 数据库设计 |
6.3 数据辅助处理程序 |
6.4 数据展示服务程序 |
第七章 数据展示平台 |
7.1 网站系统 |
7.1.1 实时状态监控 |
7.1.2 数据查询 |
7.1.3 用户管理 |
7.2 C/S客户端管理平台 |
7.3 ANDROID手机客户端 |
第八章 系统测试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1 |
(7)抽油机磨损件Ni-SiC复合镀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再制造概述 |
1.2.1 再制造与维修的区别 |
1.2.2 国外再制造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再制造研究现状 |
1.2.4 我国采油装备再制造研究现状 |
1.3 电刷镀技术简介 |
1.3.1 电刷镀的基本原理 |
1.3.2 电刷镀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简介 |
1.4.1 纳米复合电刷镀特点 |
1.4.2 纳米复合电刷镀研究现状 |
1.5 超声波技术简介 |
1.5.1 超声波的作用机理 |
1.5.2 超声波在电沉积过程中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抽油机磨损件的失效及修复分析 |
2.1 抽油机轴类零件受力分析 |
2.2 抽油机轴类零件的磨损情况 |
2.2.1 曲柄销轴、连杆销轴磨损 |
2.2.2 中轴组件、尾轴组件磨损 |
2.2.3 磨损失效的几种常见形式 |
2.3 微动磨损失效机理分析 |
2.3.1 微动磨损机理 |
2.3.2 微动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4 轴类零件抗微动磨损修复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验设备仪器及测试方法 |
3.1 实验装置及材料 |
3.1.1 电刷镀实验装置 |
3.1.2 电镀实验装置 |
3.1.3 超声波设备 |
3.1.4 试件基体材料 |
3.1.5 镀液的成分选择及配制 |
3.1.6 纳米微粒及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2 镀层性能检测方法 |
3.2.1 表面形貌检测 |
3.2.2 镀层硬度检测 |
3.2.3 镀层结合力检测 |
3.2.4 组织形貌检测 |
3.2.5 摩擦磨损试验检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备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基本工艺选择 |
4.1 平行对比试验设计 |
4.1.1 平行对比试验方案设计 |
4.1.2 纳米微粒复合镀液的制备 |
4.1.3 电刷镀基本操作参数的选择 |
4.1.4 电镀基本操作参数的选择 |
4.2 试验过程 |
4.2.1 镀前处理工艺 |
4.2.2 电刷镀工艺流程 |
4.2.3 电镀工艺流程 |
4.3 镀层性能分析 |
4.3.1 表面形貌分析 |
4.3.2 镀层厚度分析 |
4.3.3 镀层沉积速率分析 |
4.3.4 镀层硬度分析 |
4.3.5 镀层结合力测试 |
4.3.6 磨损量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i-SiC纳米复合镀层优化工艺参数研究 |
5.1 影响镀层形貌及组织结构的因素分析 |
5.1.1 不同刷镀电压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
5.1.2 不同镀液温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
5.1.3 不同超声功率对镀层微观表面形貌的影响 |
5.1.4 不同超声功率对镀层中纳米微粒SiC含量的影响 |
5.1.5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2 镀层沉积量分析 |
5.2.1 一次沉积厚度估算 |
5.2.2 影响镀层沉积过程的因素 |
5.3 摩擦磨损试验结果分析 |
5.3.1 磨痕宽度分析 |
5.3.2 磨损量分析 |
5.4 电刷镀应用于抽油机轴类零件修复的实例验证 |
5.4.1 修复前准备 |
5.4.2 镀液组成及工艺参数选择 |
5.4.3 修复过程 |
5.4.4 修复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抽油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节能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永磁电动机技术改造 |
2 永磁电动机节能应用 |
2.1 无功损耗对比分析 |
2.2 有功功率与吨油单耗对比分析 |
2.3 综合节电率对比分析 |
2.4 抽油机平均系统效率 |
3 综合评价 |
(9)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和平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有杆抽油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数字化抽油机存在的问题 |
1.4 数字化抽油机的发展趋势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题目来源 |
第二章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计算 |
2.1 系统效率 |
2.1.1 系统效率定义 |
2.1.2 油井实际产液量计算 |
2.1.3 抽油机井的有效功率 |
2.1.4 系统效率的计算 |
2.2 地面系统效率计算 |
2.2.1 电机系统效率计算 |
2.2.2 传动系统效率计算 |
2.2.3 四连杆机构运行效率计算 |
2.3 井下系统效率计算 |
2.3.1 杆柱传动效率计算 |
2.3.2 泵效计算 |
2.3.3 油管效率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衡设计计算 |
3.1 抽油机平衡技术现状 |
3.1.1 机械平衡技术 |
3.1.2 电子平衡技术 |
3.1.3 平衡测试技术 |
3.2 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建立 |
3.2.1 理论分析 |
3.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 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度设计 |
3.3.1 抽油机的平衡机理 |
3.3.2 平衡判别方法 |
3.3.3 合理范围选择 |
3.4 平衡计算方法 |
3.4.1 新安装平衡块的计算 |
3.4.2 运行中平衡块调整量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平衡度与系统效率影响 |
4.1.1 工况不变情况平衡度对系统效率影响 |
4.1.2 工况变化情况平衡度对系统效率影响 |
4.1.3 平衡调节效果分析 |
4.2 沉没度对有杆抽油井系统效率影响 |
4.2.1 动液面测量技术 |
4.2.2 沉没度对效率的影响 |
4.2.3 沉没度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
4.2.4 沉没度对抽油杆寿命的影响 |
4.3 抽汲参数对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影响 |
4.3.1 冲次对地面效率影响 |
4.3.2 冲次对井下效率的影响 |
4.3.3 冲次对有杆抽油系统寿命影响 |
4.4 其他因素对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影响 |
4.4.1 泵径对系统效率影响 |
4.4.2 冲程参数对系统效率影响 |
4.4.3 润滑和皮带张紧对效率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综合分析与评价 |
5.1 综合评价方法 |
5.2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实时评价 |
5.2.1 软件结构设计 |
5.2.2 软件运行流程和主要功能界 |
5.2.3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分层优化 |
5.3 多目标综合评价有杆抽油系统 |
5.3.1 问题分析 |
5.3.2 模型建立 |
5.3.3 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信号源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1 数字化抽油机的国外发展现状 |
1.2.2 信号源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及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的设计 |
2.1 数字化抽油机仿真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1 数字化抽油机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2 信号源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 仿真平台系统的功能设计 |
2.2.1 数字化抽油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 |
2.2.2 仿真信号源系统的功能设计 |
2.3 仿真平台系统的总体设计 |
2.3.1 仿真平台主要部件特性指标 |
2.3.2 数字化抽油机控制系统设计 |
2.3.3 仿真平台信号源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源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 基于CPLD的数字系统硬件设计 |
3.2.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
3.2.2 CPLD与FPGA的选择与应用比较 |
3.2.3 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 |
3.3 基于ARM7 的模拟系统硬件设计 |
3.3.1 嵌入式系统简介 |
3.3.2 ARM7 系列微处理器 |
3.3.3 模拟系统硬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平台信号源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的开发软件和编程语言介绍 |
4.1.1 Quartus II_7.2 集成开发环境 |
4.1.2 ADS1.2 软件简介 |
4.2 信号源数字系统的软件设计介绍 |
4.2.1 硬件描述语言 |
4.2.2 基于Verilog的系统设计流程 |
4.2.3 数字系统原理分析及接口信号描述 |
4.3 仿真平台信号源系统的软件实现 |
4.3.1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4.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具体移植过程 |
4.3.3 仿真平台信号源系统具体软件实现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平台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 |
5.1 信号源系统调试与实验 |
5.1.1 信号源电路系统硬件实现 |
5.1.2 系统主控制器程序下载及调试 |
5.2 仿真平台系统调试与实验 |
5.2.1 主控制器及各模块的调试流程 |
5.2.2 信号源系统在仿真平台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抽油机专用电流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井群控系统整流装置优化设计与开发[D]. 张福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致密油开采的抽油机井群控技术研究[D]. 李佳敏.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3]抽油机井电功图测试动液面技术研究与应用[J]. 姜东.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3)
- [4]游梁式抽油机皮带自动张紧系统技术研究[D]. 仲崇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5]变频调速降低抽油机能耗效果检测系统的研究[D]. 刘贺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6]抽油机电功图实时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D]. 宋志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7]抽油机磨损件Ni-SiC复合镀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 张玉娥.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8]抽油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节能技术改造[J]. 刘向阳,于延,贾向征. 石油石化节能, 2015(08)
- [9]有杆抽油系统效率和平衡分析研究[D]. 金钟辉. 西安石油大学, 2015(12)
- [10]数字化抽油机仿真平台信号源的设计与应用[D]. 王露瑶. 西安石油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