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于栋[1](2012)在《钻孔灌注桩在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要点》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需求的不断增长,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桥梁、水利、房屋建筑等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首先阐述了钻孔灌注桩在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步骤,然后重点就钻孔灌注桩在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与应用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与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推广钻孔灌注桩在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为软土地基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多宝贵的经验。
王勇军[2](2008)在《台州市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型式合理选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州地处浙江沿海中部地区,广泛分布深厚软粘土地基。自1994年撤地建市以来,市区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绝大部分建筑不可避免的在软弱地基上建设。由于软粘土地基的特殊性,经常由于勘察、设计或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工程质量事故。本文根据多年工程实践,通过多个工程实例分析,对台州市区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基础型式合理选用作了研究和分析,具体工作以下:首先通过调研较全面分析了台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区,并分区绘制了典型地质剖面图。通过分析给出台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评价,为基础型式合理选用提供依据。接着结合工程实例,分别介绍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振动沉管灌注桩、预应力管桩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在台州市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常见工程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各类工程质量事故的防治措施。论文通过对市区各分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性的分析,对市区成片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起到了借鉴的作用;通过对常用基础形式的优缺点研究分析,对典型的质量通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对台州市区建筑工程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对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具一定的意义。
邓会元[3](2021)在《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滩涂围垦拓展生存空间已成为当前解决土地紧缺问题的主要方式。考虑到滨海围垦区土质较差、软土层较厚,后期围垦填土易诱发土体不均匀沉降及水平侧向变形,造成临近桥梁及建筑物基础发生沉降、开裂、偏移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等工程正常使用。然而,目前对围垦区桥梁及建筑物的桩基础受堆载影响的承载特性研究相当匮乏,缺乏系统的计算方法与设计理论,既有设计规范已难以对围垦区堆载影响下桩基础进行安全经济设计,这使得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安全经济设计及防护成为制约滨海围垦工程顺利发展的重点难题。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深入开展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对临近桩基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项目“软土地区吹填(开挖)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研究”(编号:2014H10)、“深厚软基路段桥梁工程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研究”(编号:8505001375)资助。本文以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为主,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地开展了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滨海软黏土固结排水蠕变试验,通过采用传统元件模型(Merchant模型和Burgers模型)、以及不同经验模型,描述了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揭示了软黏土应力-应变以及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基于传统Merchant模型,引入Abel黏壶单元,采用Caputo型分数阶函数建立了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通过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预测了滨海软黏土蠕变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分数阶模型比传统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2)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分布荷载下堆载区域内和堆载区域外不同土体深度位置的竖向附加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基于Mesri蠕变模型和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提出了软黏土地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对现场局部堆载和路堤条形堆载下地基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论证了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3)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建立了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推导了弹性、硬化、以及塑性等不同阶段的桩身沉降和轴力的解析解;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Mesri蠕变模型及双曲线模型,建立了考虑固结蠕变效应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迭代法求解了桩身轴力以及中性点位置。此外,基于建立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固结度、桩顶荷载、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桩身刚度、蠕变参数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发现固结和蠕变沉降会降低桩基承载力、增加桩的沉降,揭示了填土固结场地桩基承载力弱化的病害机理;(4)基于温州围垦区单桩负摩阻力堆载试验,研究了桩身负摩阻力、桩土沉降以及中性点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堆载后土体沉降、桩基沉降、下拉力随时间基本呈双曲线增加趋势,桩土沉降及下拉力在堆载后3个月左右趋于稳定,揭示了滨海围垦区桩基负摩阻力发挥机制及时间效应特性;(5)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改进解,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条形分布荷载、梯形条形分布荷载等不同地表荷载分布形式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及桩身被动荷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被动排桩剩余水平推力。通过考虑临界土压力长期演化及桩周软黏土模量长期蠕变衰减特性,结合非线性p-y曲线模型,基于压力法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被动桩两阶段分析法,通过差分法对被动桩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6)基于温州及台州湾围垦区非对称堆载试验,研究了桩土变形、桩侧土抗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弯矩等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了被动桩开裂问题、被动桩负摩阻力问题、桩侧土绕流机理、桩体遮拦效应以及土拱效应机理,揭示了斜交非对称堆载下弯扭耦合变形机制以及被动桩长期变形病害机理。
安文强[4](2019)在《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文中认为在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前提下,桩基工程在设计软件、作业方法、桩基检测、生态影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推进。目前在我市市场上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旋挖钻孔灌注桩已成为主要趋势,相对来说,施工工艺成熟,应用广泛。本课题结合沈阳地区工程实际,从施工工艺、适用条件、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基于此背景,选取沈阳地区使用桩基础的工程实例,详细研究了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和旋挖钻孔灌注桩的优缺点及分类,分析了桩基础设计进行各个方面比选的关键问题,并分析了比选的主要步骤。特别是从工程地质条件、桩基础承载力、工程造价、施工因素及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桩基检测结果等各个方面,来分析进行基础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重要性和一般程序、桩型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施工工艺,能够明确在选择桩基础类型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本文特别通过使用三种桩型的工程实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旋挖钻孔灌注桩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沈阳地区三种桩型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吴云川[5](2019)在《湖相沉积土层超长灌注桩承载力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超长钻孔灌注进行支撑时,经常会出现孔壁坍塌、缩颈、桩底沉渣等一系列现象,这些问题往往使得工程不能及时合理地完成,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岳常高速公路TJ-05标段施工实践,对湖相沉积土层超长灌注桩承载力数值进行模拟研究,并对造成该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有效解决方案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也为今后此类问题的处理打下良好基础。
周鸿利[6](2016)在《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建筑行业也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中,而对软土地基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则是建筑工程能够得到稳定基础的重要保障。其中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是当前解决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施工技术,该技术适应能力比较强,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施工,是一项可以在地面上完成地面下工作的施工技术,并且具有施工工期短、成桩速度快、桩径大,稳定性强、桩的承载力高等特点。
聂海岩[7](2016)在《海相软基结构物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相软土地质复杂,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沿海岸线人工造地较多,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常规工艺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不理想,混凝土超方严重,本文对该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跟踪多个桥梁、房屋及设备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采用不同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对桩基围岩软土分别采用固结、插打钢护筒和原状钻孔等不同工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较为可行的海相软土地基钻孔桩施工新工艺。
姬耀斌[8](2012)在《杭州城区岩土体工程特性与建筑物基础合理选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风光旖旎。也正因为如此,杭州城区的岩土体工程性质变化很大:既有海相和湖沼相沉积的软土、冲积形成的粉砂土,又有坚硬的岩体,给建筑物的基础选型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首先从杭州城区各地貌单元入手,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然后对各区的岩土体工程特性进行了总结归类,并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最后作出了总结评价,同时给出了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及主要持力层特征表。然后在基础选型方面,针对不同地质情况下建筑物基础类型如何合理选型进行了探讨。在按各地貌单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杭州城区常用的地基基础方法和基础型式进行了分类总结,并通过对比、分析,对各种方法出现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杭州西南的岩体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该区的软岩其单轴抗压强度很低,有的工程为了增大单桩承载力,一味地选择增加桩长,结果是有相当数量的单桩静载荷试验表明其桩端承载力尚有很大的余量没有发挥!因此,要准确地选取其桩端阻力特征值、确定合理的桩长,不造成浪费。笔者认为软岩的物质成分及结构面组合与其桩端承载力大有关系,应在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后综合提出桩端阻力特征值。
郑伟亚[9](2011)在《浅析施工过程对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的主要质量目标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施工过程进行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作业时通常会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质量问题,如缩径、桩顶冒水、断桩、钢筋笼"上浮"、"烂桩头"、桩孔坍孔、孔位倾斜等。为确保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的主要质量目标控制,实现质量标准就有关作业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达到对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的主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张启超[10](2010)在《湖相软土地基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使用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经常发生孔壁坍塌、缩颈、桩底沉渣等现象。该文结合岳常(岳阳—常德)高速公路TJ-05标段施工实践,对湖相软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二、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2)台州市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型式合理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粘土地基的概况 |
1.2.2 软粘土地基处理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台州市区工程地质介绍 |
2.1 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概况 |
2.2 工程地质特性 |
2.2.1 岩土工程地质的划分及各个工程地质层特性描述 |
2.2.2 地基土(岩)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的划分 |
2.3.2 地下水补迁排条件 |
2.4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
3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研究 |
3.1 概述 |
3.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
3.3 常见的质量问题 |
3.4 防治措施 |
4 振动沉管灌注桩的应用研究 |
4.1 概述 |
4.2 振动沉管灌注桩的应用情况 |
4.3 常见的质量问题 |
4.4 防治措施 |
5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研究 |
5.1 概述 |
5.2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
5.3 常见的质量问题 |
5.4 预应力管桩事故的防治措施 |
6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应用研究 |
6.1 概述 |
6.2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应用 |
6.3 常见的质量问题 |
6.4 防治措施 |
7 结论与建议 |
7.1 本文主要的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
(3)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吹填围垦工程特性 |
1.2.2 滨海围垦滩涂现状 |
1.2.3 堆载引起桩基工程危害问题 |
1.2.4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堆载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3.2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3.3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研究现状 |
1.4 堆载对桩基影响现状分析评价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及沉降规律 |
2.1 滨海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
2.1.1 温州地区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
2.1.2 杭州湾滩涂区典型黏性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
2.2 软黏土蠕变模型及参数辨识 |
2.2.1 经典元件模型 |
2.2.2 经验模型 |
2.2.3 分数阶蠕变模型 |
2.2.4 流变模型对比分析 |
2.3 堆载作用下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土体沉降预测方法 |
2.3.1 堆载作用下附加应力计算 |
2.3.2 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3.3 局部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
2.3.4 条形路堤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
3.1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
3.2 土体竖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
3.3 堆载作用下负摩阻力影响深度研究 |
3.3.1 常用计算方法 |
3.3.2 附加应力估算法 |
3.3.3 工程实例分析 |
3.4 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解析解 |
3.4.1 桩周土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
3.4.2 桩周土部分进入硬化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
3.4.3 桩周和桩端分别处于部分塑性阶段和弹性阶段 |
3.4.4 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性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
3.4.5 桩周和桩端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
3.4.6 桩周土进入完全塑性阶段和桩端土进入塑性硬化阶段 |
3.4.7 工程算例分析 |
3.5 基于位移控制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数值解 |
3.5.1 土体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
3.5.2 桩侧摩阻力双曲线传递模型 |
3.5.3 桩端阻力传递模型 |
3.5.4 计算模型的求解 |
3.5.5 算例分析 |
3.6 基于Mesri蠕变模型桩基负摩阻力数值解 |
3.6.1 任意时刻土体沉降计算方法 |
3.6.2 考虑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模型分析 |
3.7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分析 |
3.7.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
3.7.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3.7.3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发展机理现场试验分析 |
3.8 考虑固结及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分析 |
3.8.1 不同附加应力比影响深度计算分析 |
3.8.2 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3.8.3 不同固结度影响分析 |
3.8.4 不同桩顶荷载影响分析 |
3.8.5 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影响分析 |
3.8.6 桩身刚度影响分析 |
3.8.7 堆载尺寸影响分析 |
3.8.8 蠕变参数影响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
4.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两阶段分析 |
4.1.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计算模型 |
4.1.2 被动桩桩侧土压力分布模式 |
4.1.3 堆载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4.1.4 土体侧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抗力计算方法 |
4.1.5 考虑时间效应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4.1.6 被动桩主动侧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
4.1.7 土压力法被动桩桩身响应求解 |
4.1.8 算例分析 |
4.2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安全距离研究 |
4.2.1 堆载下影响距离范围分析 |
4.2.2 基于变形安全控制影响距离 |
4.3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单桩影响现场试验 |
4.3.1 试验方案及监测元件布置 |
4.3.2 桩身和土体侧向变形实测结果分析 |
4.3.3 桩侧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
4.3.4 桩身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
4.4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排桩影响现场试验 |
4.4.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
4.4.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3 非对称堆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4 侧向堆载下被动排桩桩身被动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
4.4.5 侧向堆载下被动桩负摩阻力影响分析 |
4.5 考虑时间效应非对称堆载对临近被动桩影响理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 各类桩基概述 |
2.1 桩基础的分类及选型的基本原则 |
2.1.1 沈阳市常用桩型现状 |
2.1.2 桩基础的分类及选型的基本原则 |
2.2 各种桩基础类型的概念及施工工艺研究 |
2.2.1 各种桩基础类型的概念及分类 |
2.2.2 各类型桩基础的施工工艺研究 |
2.2.3 各类型桩基础的优缺点研究 |
2.3 桩基选型步骤及管理要求分析 |
2.3.1 桩基选型步骤 |
2.3.2 桩基选型管理要求分析 |
3 各类型桩基础实际应用的差异性对比研究 |
3.1 土层适用性的对比研究 |
3.2 桩身承载力对比分析 |
3.3 经济性对比分析 |
3.4 桩体质量控制对比分析 |
3.5 施工设备对比分析 |
3.6 施工效率比分析 |
3.7 对施工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 |
3.8 各类型桩基础的的施工难点 |
3.8.1 静压管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3.8.2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3.8.3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4 沈阳地区ZHC项目桩基础选型分析 |
4.1 ZHC项目工程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桩基础概况 |
4.1.3 桩基检测 |
4.2 各类型桩基础的对比分析 |
4.2.1 工程地质条件 |
4.2.2 荷载设计要求的条件 |
4.2.3 对比分析 |
4.2.4 分析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湖相沉积土层超长灌注桩承载力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工程概况 |
2 成桩承载力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 |
2.1 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
2.2 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
2.3 成桩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3 提高超长灌注桩承载力的对策 |
3.1 保证泥浆质量 |
3.2 选择合理的护筒及埋设方法 |
3.3 确定合理的施工进度 |
3.4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及合适的施工机械 |
3.5 选用合适的技术人员 |
4 结语 |
(6)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1.1 护筒冒水。 |
1.2 孔壁塌陷。 |
1.3 缩颈。 |
1.4 桩底沉渣量过多。 |
2 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2.1 卡管。 |
2.2 钢筋笼上浮。 |
2.3 断桩。 |
(8)杭州城区岩土体工程特性与建筑物基础合理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基础常见类型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杭州城区岩土体工程特性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4 工程地质总结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丘陵区地基基础形式 |
3.1 丘陵区现有建筑物基础形式调查 |
3.2 丘陵区常用基础形式及工程实例 |
3.2.1 天然地基(浅基础) |
3.2.2 人工挖孔桩 |
3.2.3 钻孔灌注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麓沟谷区地基基础形式 |
4.1 山麓沟谷区现有建筑物基础形式调查 |
4.2 山麓沟谷区常用基础形式及工程实例 |
4.2.1 天然地基(浅基础) |
4.2.2 人工挖孔桩 |
4.2.3 钻孔灌注桩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原区地基基础形式 |
5.1 平原区现有建筑物基础形式调查 |
5.2 平原区常用基础形式及工程实例 |
5.2.1 天然地基(浅基础) |
5.2.2 沉管灌注桩 |
5.2.3 预应力管桩 |
5.2.4 钻孔灌注桩 |
5.2.5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湖相软土地基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成桩施工质量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 |
2.1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
2.2 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
2.3 成桩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1) 土质。 |
(2) 水。 |
(3) 施工技术。 |
(4) 施工机械。 |
3 预防对策 |
3.1 保证泥浆质量 |
3.2 选择合理的护筒及埋设方法 |
3.3 确定合理的施工进度 |
3.4 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及合适的施工机械 |
3.5选用合格的技术人员 |
4结语 |
四、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钻孔灌注桩在建筑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要点[J]. 于栋.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06)
- [2]台州市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型式合理选用[D]. 王勇军. 浙江大学, 2008(08)
- [3]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D]. 邓会元. 东南大学, 2021
- [4]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D]. 安文强.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湖相沉积土层超长灌注桩承载力数值模拟研究[J]. 吴云川. 四川建材, 2019(02)
- [6]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J]. 周鸿利. 民营科技, 2016(11)
- [7]海相软基结构物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法研究[J]. 聂海岩.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6(04)
- [8]杭州城区岩土体工程特性与建筑物基础合理选型研究[D]. 姬耀斌. 浙江大学, 2012(06)
- [9]浅析施工过程对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的主要质量目标控制[J]. 郑伟亚. 新疆有色金属, 2011(01)
- [10]湖相软土地基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 张启超. 公路与汽运, 2010(05)
标签:灌注桩论文; 软土地基论文;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文; 桩基工程论文; 排水固结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