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恕诚考察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富云祥[1](2020)在《我国区域水权交易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水权交易是解决我国目前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最有效途径。我国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但一直处在积极探索阶段,区域水权交易案例逐年增多,特别是2014年水利部在七个省级区域开展水权交易试点以来,我国水权交易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我国目前区域水权交易制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水权定义不明确、纠纷处理机制不完善、价格体系不完整、监督管理制度薄弱、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等,以上问题的解决,除了总结国内在水权交易实践中的优秀经验,还应借鉴西方较成熟的水权制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水权交易制度,总体来说,应当以建立完善的水权交易立法体系为基础,配合建立资源、工程、环境并重的交易水价机制,建立群众参与的多元化监督管理机制,给水权交易双方更多权益保障的纠纷处理机制,探索推行生态补偿型水权交易模式等。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引领才能更好激发水权交易市场的活力,加快推进我国水权交易的步伐。此外,我国区域水权交易制度的加快推进还应注重水权交易形式的创新。
万峥[2](2019)在《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10余年水权转换的实践及制度探索,成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提出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背景下,贯彻新时期治水思路、促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和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因此,进行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对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生态评估体系机制,构建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调控策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多种方法对水资源配置、利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解决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流转,促进水资源开源节流,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跨盟市水权转换为例,开展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论文在分析借鉴国外相对成熟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水市场管理、运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水资源、水权及供给需求的实际国情,在理论层面对水权制度体系、水市场和水权转换的工作模式流程等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研究提炼出了本国水市场的3级市场模式,探索和研究与中国水市场相匹配的水权交易管理运作模式、理论制度框架结构。(2)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要素层,确定农业节水效益、增产效益、工业供水效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替代效益、地下水埋深、水面面积变化率、草地和林地面积变化率、盐分排引比、土壤盐渍化率10个与要素层相匹配的指标层,考虑水资源系统的可变性及不稳定风险因素,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3)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盟市间水权转换实施区域沈乌灌域作为典型区域,采用了以调度控制指标为耗水指标、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折减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以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计算五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河套灌区现状超用水量分别为3.79亿m3、3.56亿m3、6.63亿m3、5.96亿m3和2.65亿m3。依据计算结果分析确定河套灌区的规划压超水量,参考界定模型指标边界。运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构造模糊成对比较矩阵、整合不同专家意见、分解模糊成对比较矩阵,经过权重修正、逆模糊化、归一化、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权重分别为0.527、0.185和0.288。结合综合效益指标值,界定分析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水平。(4)沈乌灌域实施盟市间水权转换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经济效益指数分别为0.864、0.89和0.988;社会效益指数分别为0.669、0.927和1;生态环境效益分别为1、0.69和0.49,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878、0.816、0.807。结果显示,综合效益处于较高的范围,说明水权转换试点的综合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实施前景。但受灌域内扩灌、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效益逐年降低,导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下降,亟待在下一步水权转换进程中,通过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考虑最优的水权转换量和水权转换范围。(5)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水权水市场建设和交易过程中的拓展领域,对交易规定、流程、时间、方式等方面运用可行性和优势。基于水权转换理论的全面解析、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内蒙古水权转换的实践经验及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政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规范水权指标的初始分配制度,强化水权管理体系建设与提升,积极培育、健全水市场等相应的调控策略,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障条件,使得水权转换实践工作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许桂媛[3](2018)在《浑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信息化设计》文中提出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就是国家的根本,我们必须要保证粮食的充足。在我国大部分粮食来源于农业灌区,农业灌区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本论文研究区浑沙灌区是辽宁省的大型灌区,运行时间较长,渠道渗漏、建筑物破损等问题不断出现,急需改造来缓解灌区内的矛盾问题。浑沙灌区在此次改造中还需改进现在的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扩大自动化范围,使得灌区管理手段实现自动化、现代化。浑沙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信息化工程主要内容包括:(1)渠道工程:渠道防渗衬砌58469m。(2)建筑物工程:渡槽改造2座;渠道引蓄水建筑物27座;农桥工程43座。(3)信息化工程:中心监测站一处,主要渠道的水情监测系统7套,典型地块的一体化墒情仪2套。预计工程设计实施后,恢复灌溉水田面积1.0万亩,改善水田灌溉面积7.89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55.7万kg,新增农业产值4102.1万元。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8.16%,大于8%;经济净现值为6943.22万元,大于0;效益费用比为1.88,大于1。从结果可以看出,浑沙灌区节水改造信息化工程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其评价指标较好,工程是合理可行的。浑沙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信息化设计主要解决渠道渗漏、破损渠系建筑物维修改建、排干清淤和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等问题。会极大地改善输水条件,更方便控制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成果。本论文从浑沙灌区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日益推进,提出了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为今后灌区管理手段实现自动化、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秦岭[4](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研究说明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戎丽丽[5](2010)在《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往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表明,水权和水权制度对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但水权体系设置宽泛,水资源产权界定流于形式,分割粗、剥离浅,无法积贮等,即目前的水权质量不高的现状,影响了水权权能的充分发挥,难以实现最优的水资源经济效率。本文以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知识和理论为研究基础,定义了水权质量和水资源经济效率的内涵和外延,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博弈分析等方法,具体探讨了水权质量各要素:水权排他性、转让性、分割剥离程度、积贮性、行使性和限定性对水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1)水权质量是以水权的排他性、转让性、分割剥离程度、行使性、积贮性和限定性六个要素来衡量和反映水权的整体性特征或强度;水资源的经济效率就是指人们在配置和使用水资源上的效率,即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理论上,水权排他性越强、越容易转让、分割剥离越细致、积贮越稳定、水权能有效和充分行使、水权限定越清晰,水权质量则越高,其中,排他性是主向量特征。而其中任何一个特征要素的提高,都会相应的提高和优化水权质量,最终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2)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的比重,但其排他性权利较弱,因此,分析农业用水权的排他性状况,对于分析总体的水权质量状况更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分析我国的农业灌溉用水情况,无论是河流灌区、水库灌区和地下水井灌区,水权多属于“乡镇俱乐部”的形式。但实践中,农户对俱乐部之外的非农用水部门成员无法真正实现排他,因此,农户的农用水权是具有一定排他性但排他性不完全、排他程度不高的乡镇俱乐部产权。乡镇俱乐部形式的水权,抑制了农用水权转让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导致农户灌溉时最大化用水和浪费水的行为。造成农用水权排他性不完全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农用水权排他性界定过程中只考虑了排他成本,忽视了内部管理成本,致使现实中的水权排他程度的均衡数量低于理论上最佳的水权排他程度安排;二是界定农用水权排他性的成本高,包括界定和分配成本、监督和执行成本,与界定后的预期收益相比,农民个人的理性选择却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结果,水权强排他性权利难以实现。在现行的水权排他性成本高、农户界定意愿低的前提下,通过改善水利计量设施的供给机制,如由城市部门提供灌溉和计量设施或承担其费用,及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私人投资供给的方式,推行先进的终端计量设施。另外,利用农民用水协会的运行,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3)水权转让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再次配置并激励用水户节水。水权转让能否发生取决于不同用水部门、单位、产业的用水效率差异,流转方向是从用水效率低的部门向用水效率高的部门转移。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农业和工业部门间的用水效率存在很大差异,具备了农业向工业进行水权转让的条件,然而现实中,由于初始水权界定不清晰、水权转让价格偏离市场均衡价格、水权转让的中介组织和场所的缺乏、水权难以积贮的原因,导致了水权转让成本高且收益风险大,水权转让处于交易规模和数量少、分散及存在冲突和争议的状况,致使水资源的利用中出现水权凝滞及水资源的破坏性处置行为,降低了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并造成水资源利用的X-无效率。而借鉴宁夏洪水河灌区的经验,实行水票制,可以明晰和稳定水权,并通过农民用水协会及“水权交易所”和“水权银行”的运行,促进水权流转,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4)从人类社会产权关系演变的总体趋势看,产权一般是由合一向分解发展,且分解趋于精细,因此水权也有继续分割的可能。国际上,转让权、抵押权、借贷权等水权形式都已从使用权中分割剥离出来,得到了普遍而高效的利用,由此拓展了水权的设置和安排,增加了水权的有用性,也促进了水权的再配置。在我国,水权转让只出现了少数的交易案例,转让权还没有进行分割设置,而借贷权和抵押权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均没有从使用权中分割剥离出来。而采用多种用水计量方式、发挥水权银行和水权交易所的作用并适当提高(农业灌溉)水价,可以尽量清晰确定用水量,保证实施转让、借贷权的合理收益,为水权借贷、抵押、转让提供作用的空间。(5)水权积贮时间长短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正相关,而是周期性的变化,水权随着积贮时间的增长,水资源的经济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周期性交替。水权积贮时间过短直接影响水权主体的节水预期收益,积贮时间过长则又会造成水权凝滞,阻碍水资源的再配置,只有适度的水权积贮时间则能促进水权的流转。而我国灌区、水库等蓄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如水库设施老化,政府“寻租行为”等,以及积贮的水资源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性质,使得水权积贮处于一种私人不可独立积贮、积贮时间过短与水权异动现象并存的状况,结果导致了用水户只关注当前用水效益而浪费水资源的不可持续用水现象。对此,可通过货币激励和市场的力量,将水权积贮的外部行为内部化,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依托大中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构建和应用地表和地下水权银行,增大水权积贮的蓄水空间,提高水权积贮份额并保障水权积贮质量。(6)水权的限定性直接影响水权的可行使能力,行使能力的强弱又关系到水权收益和水资源价值的体现。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排污用水等不同形式的水权处于产权公域和产权邻域的状态,水权的可行使程度限定和设置发展缓慢。在这种水权限定制度下,水权主体的行使能力被弱化,水权主体行使其“保护、处置和管理利用拥有的水权”行为时,产生了诸多水权冲突现象。水权限定和行使成本高、现行的公共水权制度,以外部性表现出来的新的产权设置和界定的缺失,致使水权主体在进行界定、行使水权保护行为的博弈时,进行水权限定和行使水权保护等权能的概率很小,鉴于此,通过建立可交易的水权制度,完善而系统的水权分配、实施和维护制度体系,可对分水用水过程中的违反分配和约的行为给予监督和惩罚,并对维护和约、节水的行为给予激励,提高水权的约束力和水权行使能力,并通过利益表达、冲突调节、协商的水权利益整合机制,将水权行使的外部影响内在化,避免水权冲突,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姜东晖[6](2009)在《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农业用水在全国总用水总量中占有70%以上的比重,但农业用水的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加强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诸多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具体分析了农用水价格、农用水水权、农业节水技术、农业生产结构等因素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机理及实际影响,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1)水价是影响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重要因素,但水价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实际影响并不明显,农业用水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只有0.2左右。面对绝对值如此小的农用水资源需求价格弹性,小幅度地提高农用水资源价格,不可能在降低需求量方面取得明显的管理效果,控制和降低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有效价格机制只能是大幅度地提高价格。当然,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应该充分考虑农业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科学地选择提价方式,例如,可先提价再对农民和农业给予明确清晰的水价补贴,也可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季节性梯度水价制度”、“用水项目差别水价制度”等,对超限额用水、缺水特别是大旱季节用水和高附加值项目用水等定高价。(2)清晰的水权界定能够激励用水户节水,而农田灌溉终端用水计量技术上困难、经济上不合算,决定了我国大型灌区现有的农业用水计量只能计量到县、到乡镇或村,农民水权成为一种“俱乐部”水权。针对具有俱乐部产权特征的农户水权,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运用熟人社会的声誉机制与长期合作机制,改善灌溉设施的运营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但是,现有的农业用水者协会组织边界太宽,内部管理欠规范,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应从缩小和优化规模、稳定产权关系、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3)水权的流转能够将节约下来的水权指标变现为实际收益,如果转让价格足够高,还能够通过水权转换增加收益,起到激励用水户节约用水的作用。广泛应用水权流转机制可以推动农业用水自我控制。我国现实中的水权流转具有“先节水后流转”和有偿流转、“农转非”流转的典型特征。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流转,更好地发挥水权流转的节水激励作用,应加强水权市场建设,提高水权流转效率,并对有偿流转和“农转非”流转做适当的管理和调控,例如,科学确定流转价格、调控“农转非”的数量、对水资源“农转非”给予适当补偿等。(4)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需要相应的节水技术予以支持。从现实来看,大田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不好,农户缺乏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高投资、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无疑是农业节水的长远发展方向,但从近期我国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实际来看,低成本、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更具有现实意义。为了使农业节水技术在大田实践中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农业和水利科研部门在研发层面上,应该更多地考虑低成本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部门应多考虑低成本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5)农业生产结构和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总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合利用灌溉定额、“虚拟水”含量(单位农产品水分消耗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对山东省的主要农产品进行了“低耗水高效益农产品”、“高耗水高效益农产品”、“低耗水低效益农产品”和“高耗水低效益农产品”的特殊分类,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用水结构,降低农业用水总量。具体政策性思路是:优先发展低耗水高效益的农产品,具体包括花生、大豆、薯类(地瓜)、瓜类(果用瓜)、水果等;适当发展高耗水低效益的农产品,主要是指小麦、玉米、棉花等;谨慎发展高耗水高效益的农产品,主要是指蔬菜;控制发展高耗水低效益的农产品,主要是指水稻。(6)农用水资源需求量各影响因素间存在着一种明显的耦合关系,与这种耦合关系相对应,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上述政策应该协同应用(同时全面应用),以期获得更加明显的管理效果。
王吉勇[7](2008)在《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体制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和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地球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其空间分布与人口、土地、矿产资源分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相匹配,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当地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建、再建或拟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60多项,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城市供水、航运、发电、生态环境、农业灌溉、防洪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于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资巨大,涉及区域和范围广,许多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仍存在着水资源配置、管理及供求关系复杂,行政协调和调度难度大,工程综合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主要问题。因此,开展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体制研究,将成为水利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可持续水利发展思路和多中心自主治理思想为指导实现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的新观点,现将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阐述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变迁过程。(2)结合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管理现状,说明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必要性和作用,分析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的主要要素。(3)阐述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和多中心自主治理思想。(4)结合已建工程实例,总结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5)根据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理论及成功经验,提出浙东引水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之路。
潘军峰[8](2008)在《打好打胜实施兴水战略攻坚战 为建设新基地新山西提供水利保障》文中研究表明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兴水战略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回顾总结2007年工作,分析当前全省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交流经验,明确重点,安排部署2008年各项工作,动员和组织全省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打好打胜兴水战略攻坚战,为建设新基地新山西提供水利保障。
刘肖军[9](2007)在《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全省稳,农业兴则全省兴。水利是国民经济首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在新世纪,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建国以来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进行客观全面的回顾总结和绩效评价,提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外延等一系列重要论点。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揭示出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田水利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和分阶段、分区域的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对促进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黄明聪[10](2007)在《闽东南地区水资源短缺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如何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增强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不仅是该地区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项目,针对该区域的具体情况,探讨水资源短缺的综合调控机制,为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一条可行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闽东南地区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制定考虑“北水南调”水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2、经济调控机制:根据水权水市场的基本理论和制度框架,建立水权水市场管理框架。利用多层次半结构多目标模糊选优模型对“北水南调”初始水权进行了分配,利用博弈分析方法建立了水市场宏观调控模型,分析了闽东南水权建设情况。 3、风险调控机制:根据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描述、评价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闽东南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探讨了闽东南干旱应对机制。 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机制:分析非传统水资源的内容和利用技术,针对闽东南地区的自然状况,探讨闽东南地区雨水利用的方式和成效。 5、节水型社会的自律机制:探讨节水型社会的内涵、指导思想、评价体系和技术措施,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政策建议以及构建节水型社会的道德文化支撑环境的措施。 6、信息保证机制:利用中间件、智能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开发水资源短缺综合调控机制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汪恕诚考察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汪恕诚考察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区域水权交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及预期效果 |
第一章 区域水权交易的基本理论 |
一、水权的概述 |
(一)水权的概念 |
(二)水资源所有权与水权的法律关系 |
二、水权交易的概述 |
(一)水权交易的概念 |
(二)可交易水权的范围 |
三、区域水权交易的概述 |
(一)区域水权交易的概念 |
(二)区域水权交易的类型 |
第二章 国内区域水权交易实践及制度困境 |
一、国内区域水权交易实践考察 |
(一)东阳-义乌跨区域水权交易 |
(二)河南省跨流域水权交易试点 |
(三)广东省上下游水权交易试点 |
二、我国区域水权交易的制度困境 |
(一)水权交易的相关立法不够完善 |
(二)监督管理制度薄弱 |
(三)水资源价格机制不合理 |
(四)水事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 |
(五)区域水权交易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
第三章 国外水权交易制度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国外水权交易制度实践考察 |
(一)美国水权交易制度实践 |
(二)澳大利亚水权交易制度实践 |
(三)智利水权交易制度实践 |
(四)墨西哥、秘鲁水权交易制度实践 |
二、国外水权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通过完善的立法规范水权交易活动 |
(二)明晰水资源的权属 |
(三)重视保护水环境和第三方的利益 |
(四)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 |
(五)结合本国国情并取得公众支持 |
第四章 我国区域水权交易制度建言 |
一、完善水权交易的立法体系 |
二、健全水权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制度 |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定价机制 |
四、建立完善的水权交易纠纷处理制度 |
五、完善区域水权交易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中国水权转换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撑 |
1.1.2 水权转换的前提条件及实践支撑 |
1.1.3 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权及水市场 |
1.2.2 水权转换及综合效益分析 |
1.2.3 水权转换实例效益情况 |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水权转换理论体系 |
2.1 水权体系解析 |
2.1.1 水权的概念 |
2.1.2 水权的特征 |
2.1.3 水权体系 |
2.2 水市场解析 |
2.2.1 水市场的建立 |
2.2.2 水市场的类型 |
2.2.3 水市场的运作模式 |
2.3 水权转换解析 |
2.3.1 水权转换内涵 |
2.3.2 水权转换特征 |
2.4 水权转换的基本问题 |
2.4.1 水权转换的主体和客体 |
2.4.2 水权转换的模式 |
2.4.3 水权转换的基本原则 |
2.4.4 水权转换的价格 |
3 不同层次水权转换模式研究 |
3.1 国家水权转换模式 |
3.1.1 国外水权转换模式案例 |
3.1.2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探索 |
3.2 流域水权转换模式 |
3.2.1 流域水权模式特点 |
3.2.2 流域水权模式案例——以黄河流域 |
3.3 区域水权转换模式 |
3.3.1 内蒙古水权转换实践及特点 |
3.3.2 宁夏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
3.3.3 河套灌区水权交易实践及其特点 |
3.4 行业水权转换模式 |
3.4.1 工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
3.4.2 农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
3.5 用水户水权转换模式 |
3.5.1 水权确权 |
3.5.2 农村用水户协会 |
3.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创新探索 |
3.6.1 区块链技术的概念 |
3.6.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 |
3.6.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
4.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的界定 |
4.1.1 经济效益 |
4.1.2 社会效益 |
4.1.3 生态环境效益 |
4.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水权转换经济效益指标 |
4.2.2 水权转换社会效益指标 |
4.2.3 水权转换生态环境效益指标 |
4.2.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4.3.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归一化处理 |
4.3.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权重计算 |
4.3.3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水权转换的综合效益评估与实证应用 |
5.1 河套灌区的基本概况 |
5.1.1 灌区范围及组成 |
5.1.2 自然地理状况 |
5.1.3 社会情况 |
5.2 河套灌区选取原因 |
5.2.1 河套灌区自身特性 |
5.2.2 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 |
5.2.3 内蒙古水权转换宝贵经验 |
5.3 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供需预测分析 |
5.3.1 水资源分布情况 |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5.3.4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5.4 监测方案 |
5.4.1 区域引排水监测 |
5.4.2 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
5.4.3 田间灌溉用水监测 |
5.5 试验方案 |
5.5.1 渠道输水损失试验 |
5.5.2 畦田改造 |
5.5.3 畦田改滴灌 |
5.6 河套灌区的节水潜力分析 |
5.6.1 灌区引水量对照分析 |
5.6.2 渠道衬砌工程节水效果 |
5.6.3 田间节水分析 |
5.7 灌区水权转换能力预测分析 |
5.7.1 灌区可节水量 |
5.7.2 灌区水权指标 |
5.7.3 灌区规划用水量 |
5.7.4 规划可转换水量 |
5.8 综合效益分析 |
5.8.1 经济效益 |
5.8.2 社会效益 |
5.8.3 生态效益 |
5.8.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 |
5.9 本章小结 |
6 面向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的调控策略 |
6.1 建立相应政策法规,推动水权制度体系建设 |
6.1.1 健全完善水法规体系 |
6.1.2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6.1.3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
6.2 完善水权初始分配,培育水权水市场 |
6.2.1 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的建设 |
6.2.2 水权初始分配的关键环节 |
6.2.3 积极培育水市场 |
6.2.4 拓展区块链技术下水市场交易 |
6.3 完善监管监测及公众参与机制 |
6.3.1 监管制度体系 |
6.3.2 第三方影响评价机制 |
6.3.3 利益补偿及保险基金机制 |
6.3.4 信息披露与公众参与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浑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信息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技术路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灌区概况 |
2.1.2 水文气象 |
2.1.3 地形地貌与土壤情况 |
2.1.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1.5 地震烈度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水土资源情况 |
2.2.2 农业生产状况 |
2.3 灌区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设计 |
3.1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
3.1.1 渠系工程 |
3.1.2 建筑物工程 |
第四章 灌区信息化系统设计 |
4.1 设计内容及原则 |
4.1.1 设计内容 |
4.1.2 设计原则 |
4.1.3 需求分析 |
4.1.4 整体设计 |
4.2 方案比选 |
4.2.1 水情监测系统比选 |
4.2.2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比选 |
4.2.3 通信网络系统比选 |
4.3 设计方案 |
4.3.1 水情监测系统 |
4.3.2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
4.3.3 通信网络系统 |
第五章 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5)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 |
2 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理论阐释 |
2.1 水权质量 |
2.2 水权质量构成要素 |
2.3 水资源经济效率 |
2.4 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的一般关系 |
3 水权排他性与水资源经济效率—以农用水权为例 |
3.1 农用水权的产权属性 |
3.2 农用水权的排他现状及诱因解析 |
3.3 农用水权排他弱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经济学机理 |
3.4 提高农用水权排他性和水资源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
3.5 焦集农业用水计量到户案例分析 |
4 水权的可转让性与水资源经济效率 |
4.1 水权转让概念内涵与组织类型 |
4.2 水权转让现状及其形成机理 |
4.3 水权转让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经济学解释 |
4.4 增强水权转让性,提高水资源经济效率 |
4.5 位山灌区内农业水权转让案例分析 |
5 水权的分割剥离性与水资源经济效率 |
5.1 水权分割剥离的内涵 |
5.2 水权分割剥离现状及原因分析 |
5.3 水权分割剥离不足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经济学解释 |
5.4 进一步分割和剥离水权,提高水资源经济效率 |
6 水权积贮与水资源经济效率 |
6.1 水权积贮的含义 |
6.2 水权积贮时间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的关系 |
6.3 水权积贮的现状 |
6.4 水权积贮不足的引致因素 |
6.5 水权积贮不足引致的水资源经济效率损失及其形成机理 |
6.6 促进水权积贮,提高水资源经济效率 |
7 水权的可行使性、限定性与水资源经济效率 |
7.1 水权可行使性、限定性的内涵 |
7.2 水权限定性及行使现状 |
7.3 水权限定性及水权行使程度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影响 |
7.4 水权限定及行使现状影响水资源经济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
7.5 水权限定及行使现状的形成机理 |
7.6 科学限定和行使水权,提高水资源效率的措施 |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其他科研情况 |
(6)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内容体系 |
1.4 研究目标及预期创新 |
2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概论:一个理论框架 |
2.1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基本内涵 |
2.2 影响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机理 |
2.2.1 水价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 |
2.2.2 水权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 |
2.2.3 农业节水技术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 |
2.2.4 农业生产结构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 |
2.2.5 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相关影响因素的耦合及其协同效应 |
2.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激励与运作机制 |
2.3.1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激励机制 |
2.3.2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运作机制 |
2.3.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耦合机制 |
3 水价与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 |
3.1 我国的农用水资源价格及其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 |
3.1.1 我国的农用水资源价格制度 |
3.1.2 我国的农用水资源价格概况 |
3.1.3 我国农用水资源价格水平评价 |
3.1.4 现行水价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实际影响 |
3.2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价格机制:基本内涵及预期效果分析 |
3.2.1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价格机制的基本内涵 |
3.2.2 农用水资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3.2.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价格机制预期效果评析 |
3.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价格机制现实运作策略 |
3.3.1 基本理念:大幅度提高农业用水价格 |
3.3.2 大幅度提高农业用水价格的可行性分析 |
3.3.3 农用水价格提高的运作形式:多元价格体系 |
3.3.4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价格机制相关链接 |
4 水权界定与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 |
4.1 我国的农用水权界定概况 |
4.1.1 考察农用水权界定的理论视角 |
4.1.2 我国农用水权的法律(法规)界定 |
4.1.3 对我国农用水权法律(法规)界定的具体阐释 |
4.2 水权的实施及其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实际影响 |
4.2.1 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实施及其影响 |
4.2.2 专业供水机构取水供水权的实施及其影响 |
4.2.3 农户用水权的实施及其影响 |
4.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水权界定和实施策略 |
4.3.1 国有水权(所有权)的界定和实施策略 |
4.3.2 专业供水机构的水权界定和实施策略 |
4.3.3 农户水权的界定和实施策略 |
5 水权流转与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 |
5.1 我国水权流转的政策取向与实践 |
5.1.1 水权流转的政策取向 |
5.1.2 国内水权流转的实践案例 |
5.1.3 水权流转的主要特征 |
5.2 水权流转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实际影响 |
5.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水权流转机制应用策略 |
5.3.1 广泛应用水权流转机制推动农业用水自我控制 |
5.3.2 加强水权流转市场建设提高水权流转效率 |
5.3.3 科学管理“农转非”保障水权流转健康有序 |
6 农业节水技术与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 |
6.1 可供利用的农业节水技术及其节水效率 |
6.1.1 现有的农业节水技术及其节水效率 |
6.1.2 农业节水技术的研发方向 |
6.2 农业节水技术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实际影响 |
6.2.1 我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概况 |
6.2.2 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实际效应 |
6.2.3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现实特点与问题 |
6.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技术经济机制 |
6.3.1 进一步推动输配水节水技术推广应用 |
6.3.2 研发和推广低成本节水灌溉技术 |
6.3.3 有选择地推广应用田间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
6.3.4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的技术经济政策 |
6.3.5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相关机制的链接 |
7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以山东省为例 |
7.1 农产品(作物)分类 |
7.1.1 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与农产品作物分类 |
7.1.2 单位水分价值与农产品分类 |
7.1.3 山东省主要农产品综合分类目录 |
7.2 农业生产结构对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的影响:实证分析 |
7.2.1 山东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结构变动情况 |
7.2.2 山东省主要农产品综合分类生产结构变动情况 |
7.2.3 现有农业生产结构下的灌溉水资源需求量及其结构 |
7.2.4 山东省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结构评价 |
7.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农业生产结构机制 |
7.3.1 优先发展低耗水高效益的农产品 |
7.3.2 适当发展低耗水低效益的农产品 |
7.3.3 谨慎发展高耗水高效益的农产品 |
7.3.4 控制发展高耗水低效益的农产品 |
8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机制的耦合与协同政策 |
8.1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机制的两两耦合 |
8.1.1 水价与水权界定之间的耦合 |
8.1.2 水价与水权流转之间的耦合 |
8.1.3 水价与农业节水技术的耦合 |
8.1.4 水价与农业生产结构的耦合 |
8.1.5 水权界定与水权流转的耦合 |
8.1.6 水权界定与农业节水技术的耦合 |
8.1.7 水权界定与农业生产结构的耦合 |
8.1.8 水权流转与农业节水技术的耦合 |
8.1.9 水权流转与农业生产结构的耦合 |
8.1.10 农业节水技术与农业生产结构的耦合 |
8.2 农用水资源需求量相关影响因素的现实耦合负效应 |
8.3 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协同政策 |
9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9.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9.2 本文的实际创新 |
9.3 未来的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农业生产用水调查问卷(卷样) |
附录2:农业用水问卷调查原始数据统计(2007 年)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7)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是促进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
1.2.2 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是推进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
1.2.3 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是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的需要 |
1.2.4 研究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是实现工程良性运行的需要 |
1.3 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的变迁 |
1.3.1 古代水利管理 |
1.3.2 传统水利(工程)管理 |
1.3.3 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管理 |
1.4 本文要做的工作及主要技术路线 |
1.4.1 本文要做的工作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
2.1 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势在必行 |
2.1.1 世界水资源及其特点 |
2.1.2 我国水资源及其特点 |
2.1.3 浙江省水资源及其特点 |
2.1.4 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势在必行 |
2.2 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发挥了巨大效益 |
2.2.1 供水效益 |
2.2.2 航运效益 |
2.2.3 发电效益 |
2.2.4 生态效益 |
2.2.5 灌溉效益 |
2.2.6 防洪效益 |
2.2.7 其他效益 |
2.3 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中的主要因素 |
2.3.1 水资源配置关系复杂,涉及范围广,行政协调难度大且时间长 |
2.3.2 多种功能相互交叉,调度运行管理难度大 |
2.3.3 配套工程建设滞后,影响了工程总体效益的发挥 |
2.3.4 水资源管理和供求关系复杂,实现良性运行难度大 |
2.4 小结 |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和谐建设与管理理论 |
3.1 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 |
3.1.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3.1.2 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3.1.3 水利社会管理 |
3.1.4 水权水价水市场 |
3.1.5 水资源公共管理 |
3.2 多中心自主治理思想 |
3.3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 |
4.1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 |
4.1.1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由政府出面统一组织实施 |
4.1.2 调水规划经过充分论证和协商,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
4.1.3 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有相应的法律保证 |
4.1.4 政府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实行必要的优惠扶持政策 |
4.1.5 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现代化科学管理 |
4.1.6 流域机构积极介入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
4.2 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功探索 |
4.2.1 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 |
4.2.2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
4.2.3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
4.2.4 依法实行水量统一调度和管理 |
4.2.5 采取有效的监督和制裁措施 |
4.3 小结 |
第五章 浙东引水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之路 |
5.1 建设背景 |
5.1.1 浙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需通过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提供水资源保障 |
5.1.2 钱塘江丰沛的水资源和曹娥江大闸的兴建使实施浙东引水工程成为可能 |
5.1.3 统筹规划浙东引水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 |
5.2 工程涉及区域基本情况 |
5.2.1 自然地理 |
5.2.2 河流水系 |
5.2.3 水文气象 |
5.2.4 经济社会发展及水资源状况 |
5.3 工程概况 |
5.3.1 工程引水线路、规模及主要建筑物 |
5.3.2 前期及建设过程 |
5.4 工程特点 |
5.4.1 涉及区域广,行政协调难度大 |
5.4.2 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差 |
5.4.3 缺乏控制性的调蓄工程 |
5.4.4 工程调度复杂 |
5.5 和谐建设与管理的总体思路 |
5.5.1 政府宏观调控 |
5.5.2 区域广泛协商 |
5.5.3 准市场机制运作与政府补助相结合 |
5.5.4 统一规划和分段实施相结合 |
5.5.5 统一调度和分级管理相结合 |
5.5.6 分段工程投资与管理经费包干使用 |
5.6 工程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 |
5.6.1 工程建设机构方案 |
5.6.2 工程管理机构设想 |
5.7 和谐管理的配套措施 |
5.7.1 制订《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水量调度管理办法》 |
5.7.2 完善配套工程建设 |
5.7.3 研究确定符合受水区承载水平的水价机制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内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山东省基本省情与水情 |
2.1 山东省基本省情 |
2.1.1 地理位置和特点 |
2.1.2 社会发展历史 |
2.1.3 社会现状 |
2.2 山东省基本水情 |
3、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概况与成效 |
3.1 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概述 |
3.1.1 世界农田水利发展 |
3.1.2 中国农田水利发展 |
3.2 山东省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发展阶段 |
3.2.1 以防洪除涝、发展灌概为重点的基础发展阶段 |
3.2.2 以建设早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重点的巩固发展阶段 |
3.2.3 以综合治理、节水增效为重点的调整提高阶段 |
3.3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功模式 |
3.3.1 50 年代沟恤畦田建设 |
3.3.2 曹县“八化一体”试点工程 |
3.3.3 60年代全省平原地区“三田”建设 |
3.3.4 沿黄地区井渠双配套 |
3.3.5 涝洼地治理“上粮下渔”模式 |
3.3.6 山区开发“治山、改土、调结构”模式 |
3.3.7 小流域治理“四个一”模式 |
3.3.8 烟台“黄水河”治理模式 |
3.4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
3.4.1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成就 |
3.4.2 山东省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基本框架 |
3.4.3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评价 |
3.5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估 |
3.5.1 抗御水旱灾害方面 |
3.5.2 保证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方面 |
3.5.3 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
4、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1 农田水利建设的兴衰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 |
4.1.1 山东人民具有悠久的治水历史 |
4.1.2 历史上山东人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 |
4.1.3 半个世纪以来的辉煌治水业绩 |
4.1.4 启示 |
4.2 农田水利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 |
4.2.1 每一次思想认识的提高,都会带来一次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 |
4.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田水利建设几近停滞不前,源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
4.2.3 节水意识的提高,成就了一个全国农业节水第一大省 |
4.2.4 缺乏辩证意识和整体观念,引发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
4.2.5 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观念的树立,催生了三类不同地区的成熟治水思路 |
4.2.6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使农田水利建设的层次有了质的飞跃 |
4.2.7 启示 |
4.3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 |
4.3.1 改革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
4.3.2 抢抓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掘加快发展的潜力 |
4.3.3 政策推动,充分调动了各级和群众的积极性 |
4.3.4 规划先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有序进行 |
4.3.5 示范引导,依靠典型辐射带动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
4.3.6 启示 |
4.4 农田水利建设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 |
4.4.1 不讲科学,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
4.4.2 注重科技,创造了十分可观的效益 |
4.4.3 加强管理,收到了令人信服的效果 |
4.4.4 启示 |
5、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形势分析 |
5.1 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宏观形势 |
5.1.1 国际环境 |
5.1.2 国内环境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
5.1.3 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战略目标 |
5.2 新形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新要求 |
5.2.1 国际环境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 |
5.2.2 国内和山东的形势发展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 |
5.3 农田水利建设具有的有利条件 |
5.3.1 各级空前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大 |
5.3.2 社会广泛关注,全社会办水利的格局初步形成 |
5.3.3 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加大政府水利投入提供了机遇 |
5.3.4 入世后必然要加强对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 |
5.3.5 山东交通、电力、通讯等主要制约因素已解除,解决水的问题摆到首要位置 |
5.3.6 山东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数额巨大的储蓄存款,使加大水利投入具备了前提 |
5.3.7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前期水利改革的探索,为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
5.3.8 治水方针的确立、治水理论的创新、治水思路的调整、治水经验的积累,为今后水利工作明确了方向 |
5.3.9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水利带来新的活力和支持 |
5.3.10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铺开,将有力拉动面上水利建设 |
5.4 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5.4.1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 |
5.4.2 水利工程的险情隐患仍是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威胁 |
5.4.3 水环境恶化正在上升为头号生态问题 |
5.4.4 投入不足造成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
5.4.5 体制不顺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的开展 |
5.4.6 机制不活使水利难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
5.5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前景预测 |
6、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 |
6.1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
6.1.1 围绕一条主线 |
6.1.2 实施“六有”战略 |
6.1.3 坚持五项原则 |
6.1.4 健全五大体系 |
6.1.5 实现五个目标 |
6.2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1 以生产效益为主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2 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并重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3 以生态环境效益为主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3 农田水利建设分区目标任务和重点 |
6.3.1 胶东半岛区 |
6.3.2 鲁中南山丘区 |
6.3.3 鲁西北沿黄平原区 |
7、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与措施 |
7.1 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
7.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
7.2.1 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 |
7.2.2 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
7.2.3 转变组织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
7.3 实行分类指导,推广新典型,探索新路子 |
7.3.1 根据地区差异,确定主攻方向 |
7.3.2 根据“先急后缓、长短结合”的原则,确定工程重点 |
7.3.3 根据结构调整的要求,确定工程布局 |
7.4 坚持依法治水,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
7.5 拓宽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总量 |
7.6 深化水利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
7.7 依靠科学进步,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
7.8 坚持建管并重,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
8、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闽东南地区水资源短缺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区域水资源概况 |
1.2.2 水资源利用情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进展 |
1.3.2 水权水市场的研究进展 |
1.3.3 非传统水资源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 |
2.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2.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内容 |
2.1.4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形式 |
2.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2.2.1 水资源配置系统描述 |
2.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
2.2.3 模型的建立 |
2.3 闽东南地区水量平衡 |
2.3.1 2010年需水量预测 |
2.3.2 可供水量分析 |
2.3.3 闽东南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2.4 “北水南调”工程规划 |
2.4.1 “北水南调”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 |
2.4.2 工程规划 |
2.5 考虑“北水南调”的闽东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2.5.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2.5.2 优化配置结果 |
3 水资源短缺的经济调控机制 |
3.1 水权的基本理论 |
3.1.1 产权理论 |
3.1.2 水权的定义 |
3.1.3 水权的特点 |
3.1.4 水权的管理 |
3.2 水权管理制度框架 |
3.3 水权的初始分配 |
3.3.1 水权初始分配的原则及优先次序 |
3.3.2 水权初始分配指标体系 |
3.3.3 多层次半结构性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 |
3.3.4 “北水南调”水权初始分配方案 |
3.4 水权的市场交易 |
3.4.1 水市场的涵义和作用 |
3.4.2 水市场面临的问题 |
3.4.3 水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
3.5 水权水市场宏观调控的博弈分析 |
3.5.1 市场的作用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3.5.2 博弈理论与博弈分析 |
3.5.3 水市场的博弈模型 |
3.6 泉州市晋江流域水权建设 |
4 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调控机制 |
4.1 水资源风险描述 |
4.1.1 水资源风险定义 |
4.1.2 水资源风险参变量描述 |
4.2 水资源风险管理描述 |
4.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4.2.2 水资源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
4.3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
4.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2 评价指标各级别的量化 |
4.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闽东南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
4.4.1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
4.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判模型 |
4.4.3 闽东南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
4.5 闽东南干旱风险应对机制 |
5 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5.1 非传统水资源的内容和意义 |
5.1.1 内容 |
5.1.2 利用意义 |
5.2 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措施 |
5.2.1 雨水利用技术 |
5.2.2 中水回用方式 |
5.2.3 海水利用技术 |
5.3 闽东南地区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 |
5.3.1 利用状况 |
5.3.2 利用成效 |
5.3.3 规划目标 |
6 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
6.1 节水型社会的内涵与指导思想 |
6.2 节水型社会评价 |
6.3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技术措施 |
6.3.1 农业节水措施 |
6.3.2 工业节水措施 |
6.3.3 第三产业节水家庭生活与措施 |
6.3.4 利用非传统水资源 |
6.3.5 利用新技术 |
6.4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建议 |
6.5 节水型社会的文化道德环境建设 |
6.5.1 节水型社会的文化环境建设 |
6.5.2 节水型社会的道德环境建设 |
7 水资源短缺调控信息平台 |
7.1 系统目的和功能 |
7.2 系统实现技术 |
7.2.1 中间件 |
7.2.2 MVC设计模式 |
7.2.3 AAF框架 |
7.2.4 Agent与Multi-Agent |
7.3 系统体系结构 |
7.4 水权交易系统 |
7.4.1 系统框架 |
7.4.2 水权交易系统的实现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论着 |
2、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四、汪恕诚考察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区域水权交易制度研究[D]. 富云祥. 烟台大学, 2020(06)
- [2]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D]. 万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浑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信息化设计[D]. 许桂媛.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4]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5]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研究[D]. 戎丽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6]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D]. 姜东晖.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7]跨流域调水工程和谐建设与管理体制研究[D]. 王吉勇. 浙江大学, 2008(08)
- [8]打好打胜实施兴水战略攻坚战 为建设新基地新山西提供水利保障[J]. 潘军峰. 山西水利, 2008(01)
- [9]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D]. 刘肖军. 山东大学, 2007(03)
- [10]闽东南地区水资源短缺调控机制研究[D]. 黄明聪.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