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命题可以不注重科学吗?——与余闻同志商榷高考作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姜丰[2](2017)在《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在每年高考的语文试题中,有“天下第一题”之称的,无可置疑,当属作文。自2015年,语文新课标甲卷中出现的一道“女儿小陈通过微博私信举报父亲老陈,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听电话”的新材料作文。到2016年的“唯分数论”的漫画作文出现。一个新名词——“任务驱动”便进入人们眼帘。何为“任务驱动”?何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且如何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等。这些问题是近二年来,教育教学专家及众多一线教师们正在积极探讨的话题。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提出对“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策略”进行探究。这样,有望对教师们进行作文教学及指导学生写作起到一定的帮助。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个别观察及实验等方法。通过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主要概括如下:首先,对“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其次,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接着,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策略;最后,附上部分优秀学生范文作为参考。
陈玉华[3](2017)在《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时代转型、社会转型、教育转型等时空发生剧烈波动之时,人必然会遭遇不适,在不适中或渐渐安顿、觅得新知新途,或系统各部分之间各行其是、日渐断裂、遭遇崩塌。愈是如此,教育便极易被附加更多功能,期许藉由教育培养的人来改变时代和社会处境。每每变化之际,教师总难免肩负重任,承载着外在诸多主体和内容赋予的使命。那么,教师是否承受其重,面对实践各方面的冲击,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实然便愈加值得关注。因为,只有尊重教师实然并从此基点展开的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才会有所可能。本研究从嵌入理论与互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个范畴即:教师认知的实践、教师交往的实践和教师自我内在的实践分别展开具体的研究。研究采用观察、调查、访谈等综合田野研究方法,以S中的高中教师为合作研究对象,分析多以质的研究为主,书写以叙事研究为主展开考察和探讨。集中探寻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教师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是什么样的?为何有着这样的呈现?其行为的逻辑法则为何?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出了何种问题?对于专业生活来说,领域间有何关联?有何影响?面对实践样态,教师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何可为空间?围绕着教师的"做"、"说"、"思"等内容通过挖掘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维度中"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后,研究发现:首先,教师认知世界中呈现较为显着的"镜喻"与"树喻"现代认知隐喻,模仿模式是其学与教的主要方式,教师知识观下存在着差序排列,几乎高考分量的比例决定着知识和任课教师价值的序列差异。以时间为序,教师储备的知识与教师实践需求的知识乃至未来需要的之间存在间隙。以内容为线,教师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之间存在差异。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教师实践知识之间存在着缺席、断裂和脱嵌现象。教师知识内部系统存在分层。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保持不断的学习,然而其实践知识紧紧围绕着实践的紧迫性日益积累而成。教师认知实践总体体现工具理性,其认知多与情境抽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鲜有交互作用。其次,教师交往实践中,网络结构较为封闭、人际区隔较为显着。教师交往主要限定在其行政位置以及学科位置之中,分为行政和教学的线路,前者较为纵向,后者较为横向。无论与教师和学生的交往都是出于"事务性"的需求,显示出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性特征,通过时间、空间的相对固定化,教师交往凸显封闭。在交往过程中的 "业"以达成和效度为基准,鲜有深入的专业研讨和彼此增益的分享合作。由交往文化可以透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来在其政治性、社会性和专业性之间摇摆,未能凸显个人力量与组织合力。教师校内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闭合网络的特征,人际互动多停留于"权宜之计"。再次,在教师自我内在实践中,教师个体都在承受命运的罗盘赋予的内涵。教师视"教师是个良心活儿",其中诠释着其个人良心的践行与付出来维系教学实践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彰显了教师专业的程度在实践中尚不够强。教师在冲突和委屈面前,拷问着"何以为师"、"何以做人"的存在论根源,他们并不赋予自我以"公开运用理性的学者"自由,依然视自己为"作为教学人员的教师",多是行动服从,思想自由的限度凸显。教师在单调的关系和环境中,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变得日渐"自我固化",形式化与情境抽离促使教师自我的"空心",另一面则是"忘我"。又次,教师认知的实践、交往的实践、自我内在的实践是分别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视角展开,实践研究发现,三者相互脱离,甚少有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理想预设状态出现。最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部分情境下,渗透出了教师个体借助于自主性、能动性反嵌的力量,试图通过个体的努力来制约各因素的脱嵌;然而,总体情况,此反嵌力量较为微弱,脱嵌走向连通之路,并由此演绎师与通、业与道的实践内核,尚需更多的努力。在除魅与返魅中,教师研究从政治、经济、专业的强势话语入席,反而促使"教师"失去原有的"本真"。实践中的教师遭遇专业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困境与隐忧,教师发展被分割为碎片化的拼图,教师挣扎于脱嵌的困顿之中;而这于教师,于职业,于教育,于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本研究通过对教师认知性、社会性、存在性和伦理性的探讨,发现了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脱嵌现象。基于此,教师和学校应该走向"连通",在反嵌的力量推动中维系"脱嵌"带来的教育风险。社会网络的基本问题即连通性问题,本研究呼唤教师研究在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连通性的时代回到连通性和对教师发展基本原理的探讨上来。教师个体需从连通来实现自我内部的完整,实践生活的通达,也以此度己度人,实现教育的本义和人之超越本性之可能,架起一座教师个体与社会公共问题连通的桥梁。
左紫晶[4](2017)在《2004-2016年上海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16年的上海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阅读展开研究,以期探索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重点以及发展趋势。作为高考的直接命题依据,《考试手册》经过不断调整,通过更为科学的框架与语言表述、更为明确的能力考查导向,为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命制指明了方向,为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测试点提供了具体的依据。同时,《课程标准》则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规定了高中三年文言文阅读能力所要达到的水平。参照二者所命制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显示出明确的共性:选文体裁的多样性突出;来源多是二十四史、名家文集;体裁多元化,与教材有较高的一致性;材料所体现的价值观也较符合如今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无论是选文还是命题的发展趋势都较为清晰:从选文难度角度看,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选文篇幅呈上升的态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难度;但文末呈现的注释则对文章难度起到了一定的降低作用。从试题角度看,自上海高考独立命题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总分值的变化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本文所探究的属于第四个阶段。此阶段内,两篇文言文的总分相对稳定,选文一分值大于选文二的格局也基本确定;客观题的总量较主观题少;阅读三项能力中“鉴赏与评价”较少,“分析与综合”和“识记与理解”所占比重不分上下。在对命题依据、选文情况、命题情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上海高考文言文阅读突显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诸子散文与熟悉的文章也有考查的价值,可以作为阅读材料;卷面注释尚有需要改进之处;文言文“核心”特色题考查量略少;评价类题目的考查频率还值得进一步探讨;部分考题在题干表述上还有待明确。
蒋洁蕾[5](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黄树先[6](2015)在《循理书院志》文中提出循理书院位于安徽北部寿州城内,创建于明天启二年。在中国众多的书院中,它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普通书院。但正是这座小小的书院,走过了近四百年的历程,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之处。故广收文献资料,编纂《循理书院志》,以复原这座书院的历史。前言孔子杏坛讲学,有教无类,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发展到唐代,私人办学,设立
李涛[7](2014)在《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国家发展大计,涉及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乎千万学生的前途命运。1912年到1949年的民国时期,国立大学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其招生制度与实践的发展历史在国立大学的发展历史中异常重要,其招生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影响深远,其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虽然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已受到学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原始资料发掘不足,研究视角狭窄,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的运行机制和实际情况的挖掘很不深入,其观点多有可商榷之处。因此,本文力图深入研究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制度与实践的发展历史及其启示。具体地说,本文除通过原始资料的梳理理清国立大学招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外,将视野聚焦于国立大学招生的组织主体、选拔途径、招生考试、录取、照顾政策、对招生考试问题的争鸣等重要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国立大学招生变迁的动因、问题、影响与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及其启示。除绪论外,正文分为八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理由、研究目的、内容、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相关问题。第一章论述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及其招生概况。分析国立大学概况是探讨国立大学招生的必要前提。国立大学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的沿海、沿江大城市。国立大学数量从少到多,地域分布从偏于东部到相对均衡,学生数量波动上升,学科发展由文法科泛滥到文实科均衡。在北洋政府时期,教育考试权下放到学校。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政权趋于稳定,自由招生显现出一定的缺陷,教育部开始控制招生的数量、科类,直到抗战时期全面接管招生事务。尔后,战争环境恶化,以及控制招生带来的弊病,促使政府与大学分享招考权。招考权是招生的关键特征,它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上,对招生制度的所有方面均有重大影响。因此,根据国立大学招考权的变化,结合时代的演进,本文将国立大学的招生发展变化的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大学自由招生阶段(1912-1932);政府严格控制招生阶段(1933-1940);政府宏观调控招生阶段(1941-1949)。第二章论述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的组织主体和选拔途径。招生的组织主体是指招生由谁来组织,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大学;选拔途径是指考试还是保送、推荐。民国时期大学招生的组织主体经历了从大学到政府,再到二者分担的发展过程。选拔途径以考试为主导方式,推荐、保送等是重要的补充形式。招考权和文化传统对组织主体、选拔途径的影响最大,进而影响了国立大学招生的概貌。第三章论述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中的考试。考试是招生的内核,尤其是在我国这种特别重视考试的国度里,考试科目与内容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招生的成效。本章主要论述当时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舞弊等。考试科目变迁的趋势是由合科、分科并行,发展到合科、分科融合。当时考试的命题立意、试题编制、题型及题量等都有较大的合理因素,但也有明显的弱点。民国时期大学招生的考试方式有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等多种形式,但是单独考试是主流,多次数、多层次、多类型考试是其显着的特点。入学考试中新旧舞弊方式并存,媒体抨击之,大学和政府打压之,考生以上书、罢考、闹风潮等方式应对之,甚至发展到追究刑事责任,这反映了舞弊背后的教育和社会问题。第四章论述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中的录取。民国时期招生录取标准以考试成绩为主,兼顾其他因素。国立大学的入学机会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立大学在校生的区域分布、阶层分布,探讨了国立大学入学机会的公平性问题。通过对学生籍贯的分析,发现国立大学招生有本地化倾向,东西部省份入学机会差异极大。通过对学生家庭出身的分析,发现各阶层入学机会极端不平等。学、商、政、军界等优势阶层子弟在国立大学中占据支配地位,农工阶层子弟所占比例较小,与其庞大的人口数量不成正比。国民政府已经认识到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收效甚微。国立大学破格录取早已传为佳话,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探明偏才怪才的入学机会。第五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中的照顾政策。民国时期大学招生的照顾政策基本形成了四大体系:侨生升学照顾体系,边疆少数民族升学照顾体系,国民党员、军人升学照顾体系,教职员子弟及公务员(包括官员)子弟升学照顾体系。这些照顾政策对于政权的稳定,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对国民党员、公务员特别是官员的照顾政策的实施也损害了国民政府的信誉,破坏了教育公平。第六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中的失调与整顿。在民国时期,大学单独招生占主导地位,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招生“市场失灵”表现为:招生标准混乱,与中学教学相脱节,入学资格模糊,文实科失衡。政府对其进行了“宏观调控”,健全招生规则,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净化招生环境。这些整顿措施有利于整齐新生程度,提高录取标准,规范入学资格,加强中高等教育的联系,平衡文实科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单独招生制度公平、有序、高效的运行。民国时期大学单独招生并未发生大面积的腐败,值得深思。政府对大学招生的整顿导致了一些风波,如因整顿国立劳动大学的招生而发生纠纷,这一事件不仅是教育问题,也反映了党派斗争、政治控制、青年失业、无政府主义泛滥等问题。第七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考试问题的争鸣。民国时期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有关大学招生考试的论争:“废考运动”是对传统考试制度的批判:“新法考试运动”主要致力于引进西方的测验理论;“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则是探索本土化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三次论争推动了我国考试制度的现代化,促进了考试文化的更新。第八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的特点、经验与启示。通过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发展的梳理,本文认为国立大学招生的发展历史有以下主要特点:招生的演进过程就是招考权的博弈过程;招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两难问题;招生改革具有过渡性,即从受科举影响的传统考试到受西方测验理论影响的现代考试的过渡。国立大学招生的发展历史有以下基本经验:招生标准强调全面性、学术性;招生的考试追求科学化,考试具有多样性、选择性;招生的录取侧重于“考试公平”;招生的照顾政策以补偿性为主。国立大学招生发展具有以下启示:政府宏观管理,大学依法自主招生;坚持以考试为主,考试多样化;高考在文理分科基础上融合合科因素较为合理;增加弱势群体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消除“升学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外语考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破格录取偏才怪才;以制度、文化变革消弭单独招生中的腐败。
罗茜文[8](2013)在《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信息量的增多,语病方面的错误越来越多,各个时期语病呈现出的特点各有不同。语病方面的研究也随着语病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立体化、多角度的趋势。本论文以近百年来的语病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前人语病研究的基础上,对百年来汉语语病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点。其次语病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语病研究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通过对语病研究的总结,了解语病研究的概况,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心,并力图找到语病研究变化的方向。通过对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分期研究,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点,为人们了解语病、纠正语病和深入进行语病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语病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的语病研究概况又分别从实词、虚词、结构、表达、标点符号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本文在对这三个时期进行细致的共时研究和精细的历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突显近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变化,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心。
彭桂芳[9](2011)在《钱基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钱基博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也是一位富有思想的教育实干家。在44年的一线教学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以社会、学术、道德和教师为中心,以培养“现代世界之中国公民”为目标,以“人文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国学教育为主要阵地,致力于在现代教育体制下践行古代教育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许多“读书的种子”,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文献、访谈、比较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搜寻与耙梳,通过对钱基博个人作品和对其研究现有学术成果的研读,全面阐释钱基博教育思想产生的个人背景和主要来源,力图对钱基博的主要教育实践做一个较全面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教育宗旨和目标,探讨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征和对当代人文教育的启示。全文共分七大部分:绪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对钱基博教育思想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述评,指出了钱基博教育思想研究尚需加强的诸多方面,并表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钱基博先生的个人教育背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江南地区浓厚的教育氛围,典型的家塾化传统教育以及非典型的新学启蒙。第二章分析了钱基博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分为理论来源和现实来源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来源包括孔孟思想,清季民初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西学的影响。现实来源包括外部刺激、内在要求和现实前提。第三章回顾了钱基博教育思想的主要实践。包括其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光华大学、无锡国专、国立师范学院、华中大学的执教经历。重点介绍了其教学、行政、科研等方面的实践活动。第四章分析了钱基博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四个中心”,即以社会为中心,以学术为中心,以道德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并指出这些价值取向的选择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第五章分析了钱基博教育思想的宗旨及其教育目标。文章认为钱基博先生主张的教育宗旨为:以现代人的心理去了解古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找出精神的新泉,而产生一种现代化的中国教育,以图整个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其教育目标为造就“现代世界之中国公民”。第六章总结了钱基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征,指出了钱基博教育思想对当今人文教育的启示。文章认为永不满足的学术追求,是钱基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不竭源泉;中国固有的士人精神,是钱基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真正动力。要想搞好当今的人文教育至少要具备三大“自觉”,即国情自觉、国性自觉、师道自觉。本文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钱基博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拓展民国时期教育历史人物的研究,丰富中国教育史的内容;而且对扭转当前人文教育严重缺位的局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刘光成[10](2010)在《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讲究作文命题艺术,做到命题恰当是作文的关键。作文命题体现命题者的教育思想,命题的科学与否,反映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次作文的成败,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快慢,并最终决定学生作文素养的高低。在语文能力测评中,作文命题的质量还关系到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研究作文命题,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对当下实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发掘我国的考试文化,提高考试作文命题水平,从而丰富我国的考试理论宝库。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文章写作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出现辉煌的文学创作时期,产生过众多文章大家,所有成绩的取得都与扎实的基础性作文训练有关,或者说与作文命题有关。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历程已逾百年。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紧跟时代的步伐波澜起伏,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本论文拟以中学作文命题受时代思潮影响而不断调整,不断变迁的历史,来勾勒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一百余年中学作文命题思想发展的主要轨迹,探寻其背后的成因,并冀以对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有所启示。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法、历史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研究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1)梳理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沿革与发展历程;(2)揭示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阶段特征;(3)探寻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变革原因;(4)总结中学作文命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构想。根据各个历史时期中学作文命题的不同特点,本论文把百年中学作文命题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是承绪与变革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中国的语文教育掀开了历史新篇章,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近代作文教育史的重要转折点。1904至1919这十五年时间,属于我国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期。由于根深蒂固的古AI写作作教育传统与科举文章命题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着传统科举文章命题的轨道作惯性运行,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曙光初现。在“经世致用”、“中体西用”等思想的影响下,出于对科举文章命题的有力矫枉,“实用”思想逐渐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的主导思想。在清末民初的一些重要教育法规中,中学作文命题的“实用”思想有了较为明确的体现,而在当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二是探索与定型期。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三十年时间,是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契机。语文教育界的有时之士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在对其进行考察、批评的过程中,也肩负起了时代的责任,开展摆脱作文训练随意、混乱局面,寻求作文命题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创建了现代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中学作文命题趋向科学与实用。命题内容较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抒写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关心人民大众的福祉和疾苦,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成为命题主旋律;命题文体日趋成熟,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成为中学生作文的主要文体。三是波折与重创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与过去相比,新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一度为语文教育带来了空气活跃的新气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作文命题无计划、无序列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教育大革命”的兴起,中学作文教学又被生硬地套上了政治评判标准,虽然不乏有识之士呼吁,但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作文教学的政治倾向并没有根本扭转,中学作文命题的价值追求在“外在工具价值(文)”和“内在思想价值(道)”两端徘徊。“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文教学完全沦陷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生作文大多是以“革命”和“造反”为主题的“大字报”式的文章,结构单一,格式呆板,近乎千篇一律,中学作文命题实践走入了死胡同。四是回归与创新期。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打碎精神枷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次创业腾飞。社会结构的调整,文化思想的转型,教育理论的发展,写作理论的创新,促使中学作文命题逐步从政治舞台上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到写作主体上来。中学作文命题开始注意激发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命题方式趋向灵活多样,学生作文从单一应景的书写载体逐步演变为多姿多彩的心灵窗口。21世纪前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多元化文化格局形成。在此背景下的中学作文命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得开放、多元、丰富,“乐于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等“人本”作文教学理念成为中学作文命题猎猎飘扬的旗帜。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上述四个时期的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不尽相同,命题样式也各具情态,但从中我们仍能发现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的大致演进轨迹:一是命题内容从功利性走向人文性。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紧跟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历经曲折,命题内容由“仕途功利性”“现代实用性”“革命政治性”的外部观照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人的健康心理的完整构建,逐步由主体的困顿与自在走向了主体的自觉和自由。二是命题形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学作文命题的类型先后历经了给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次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是因时而动,都是一种探索,虽然每一种类型各有所长、不能彼此取代,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作文文体也由单一的政论文向应用文、叙述文演进,今天学生的作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和文学体裁。第二,百年来,中学作文命题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绝不是偶尔的,每一道题目都是特定思潮下的产物,每一阶段作文命题呈现出的特点,都与特定阶段下的语文教育思潮有着深刻的联系。纵观百年中学作文命题,交错存在和发展着的三种语文教育思潮对作文命题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学作文命题完整地演绎了语文教育思潮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演进,中学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百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反复。当今的中学作文命题似乎又有向第二时期回归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一种单纯循环,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种有益反思。第三,新世纪的中学作文命题理当高举“人本”的旗帜,这是中学作文命题发展规律使然,同时也是由制约其发展变化的语文教育思潮所决定的。但是,如何在中学作文命题中落实“以人为本”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展望中学作文命题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本语文教育思潮下的中学作文命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发学生拥抱生活的激情。同时,我们也坚信,作文命题只要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作文终将成为人生的第一等快事,学生将在乐此不疲的写作中张扬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心灵,并为此奉献出他们神圣的创意。
二、作文命题可以不注重科学吗?——与余闻同志商榷高考作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文命题可以不注重科学吗?——与余闻同志商榷高考作文(论文提纲范文)
(1)“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1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及审题立意概述 |
1.1 概念界定 |
1.1.1 理论内涵 |
1.1.2 实践实例 |
1.2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 |
1.2.1 选材的热点性 |
1.2.2 考题的思维性 |
1.2.2.1 思维的开放性 |
1.2.2.2 思维的思辨性 |
1.2.3 任务的指令性 |
1.2.4 内容的说理性 |
1.3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基本类型 |
1.3.1 解决问题式写作任务 |
1.3.2 决定式写作任务 |
1.3.3 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 |
1.4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原则 |
1.4.1 就事论事原则 |
1.4.2 言必有据原则 |
1.4.3 义利谐调原则 |
1.5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识别方法 |
1.5.1 “给定写作材料” |
1.5.2 “给驱动任务” |
1.6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意义 |
1.6.1 考察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 |
1.6.2 促进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
1.6.3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 |
1.7 审题立意概述 |
1.7.1 审题立意的概念 |
1.7.2 审题立意在高考写作中的重要性 |
第2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2.1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存在的问题学生作文举隅 |
2.1.1 审题浅显模糊,立意以偏概全 |
2.1.2 审题忽视关键,立意浅假大空 |
2.1.3 审题思维固定,立意缺乏思辨 |
2.1.4 审题不辨真伪,立意褒贬失当 |
2.1.5 审题忽略任务,立意宿构套作 |
2.2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存在问题的成因 |
2.2.1 任务指令及概念理解不准 |
2.2.2 逻辑思维及理性分析薄弱 |
2.2.3 理解力差及读写界限模糊 |
2.2.4 不看时评及缺乏时政敏锐度 |
2.2.5 畏难心理及缺乏写作兴趣 |
2.2.6 缺少积累及写作思维训练 |
2.2.7 教师讲授及讲评训练缺乏 |
第3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及策略 |
3.1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 |
3.1.1 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学原理 |
3.1.2 写作基础理论 |
3.1.3 课标有关要求 |
3.2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策略 |
3.2.1 由“任务”带动审题立意 |
3.2.1.1 对象性任务 |
3.2.1.2 观点性任务 |
3.2.1.3 内容性任务 |
3.2.1.4 文体性任务 |
3.2.2 由“要求”带动审题立意 |
3.2.2.1 从“内容及含意”入手 |
3.2.2.2 从“综合”入手 |
3.2.3 由“材料”带动审题立意 |
3.2.4 加强思辨能力,提高审题立意的准确性 |
3.2.4.1 善于质疑设疑,注重逻辑思维 |
3.2.4.2 讨论热点事件,培养发散思维 |
3.2.4.3 常做写作训练,提高批判性思维 |
3.2.5 培养说理能力,提高审题立意的深度性 |
3.2.5.1 进行比较说理,指向说理双方 |
3.2.5.2 进行多维度说理,拓宽立意角度 |
第4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学生作文范例 |
4.1 作文题目 |
4.2 审题立意指导 |
4.2.1 审题 |
4.2.2 立意 |
4.3 学生作文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经历与困惑:系列对举观念下走向关怀教师实践 |
(二) 选题从徘徊到聚焦"教师专业生活实践" |
(三) 研究的背景:转型下的教师发展困顿 |
二、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已有研究 |
(一) "教师专业实践"的相关研究 |
(二) "教师生活"的相关研究 |
(三) "教师角色"的相关研究 |
(四) 文献小结 |
三、研究问题与过程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过程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解释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理论基础 |
一、嵌入理论 |
(一) 波兰尼的嵌入思想 |
(二)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思想 |
(三) 嵌入思想的再发展 |
二、互动理论 |
(一) 符号互动论 |
(二) 自我呈现理论 |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
(一) 解释教师专业实践的框架 |
(二) 题论——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内核 |
(三) 教师专业生活的具体实践指向 |
(四) 本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S中学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 |
二、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 校园周边 |
(二) S中学概况 |
(三) 学校管理与文化 |
三、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
(一) 教师学科与性别分布 |
(二) 教师年龄与学历结构 |
(三) 教师来源分析 |
四、综论 |
第三章 工具理性与情境抽离:授业中的教师认知实践 |
一、镜与树:教师关于教育要素认知观 |
(一) 熬出"最公平"的考试 |
(二) 迷途中的"安顿":行先于思 |
(三) 树状课程序列 |
(四) 摆渡人——对教师职业的认知 |
二、传承与嫁接:授业是何、何为与为何 |
(一) 学与教:"高考"任务的逐级分摊 |
(二) 讲与练:依纲据本 |
(三) 教师理解与运作的课程 |
(四) 为师文化的传接 |
三、缺席与断裂:教师知识的备与现 |
(一) 往日知识储备与实践所需的断链 |
(二) 今日实践知识的裂变与固化 |
(三) 未来时代呼唤与知识现状的脱节 |
四、综论 |
第四章 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学校组织中的教师交往实践 |
一、趋向封闭的教师社会关系网络 |
二、熟人社会:师-师交往的角色定位与网络资源 |
(一) 熟悉的他者:"S中人" |
(二) "清水衙门":校内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较为有限 |
三、教师校内社会网络中的"重要他人"与交往法则 |
(一) 同质相吸的交往法则 |
(二) 结构性平衡:多人互动效益最大化原则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校园交往 |
(四) 特殊个体 |
四、双重视角下的师-生校内社会网络 |
(一) 学生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
(二) 教师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
(三) 情感与功利:学生与教师的交往策略 |
五、综论 |
第五章 "空心"与"忘我":教师职业中自我内在的实践 |
一、教师命运的罗盘 |
(一) 偏外在价值:对教育追求的背后 |
(二) 无奈与从众:为何选择当教师 |
(三) 波澜与失衡:命运拷问下艰辛的教师个体 |
二、教师良心:专业生活的无边界性与伦理性 |
(一) 教师个人时间稀缺:忙碌中的无我与忘我 |
(二) 教师良心:自然之声还是职业特性 |
三、教师冲突与应对:教师自我的否定与重建 |
(一) 冲突下的教师选择 |
(二) 冲突的应对姿态:委屈与抗争 |
四、教师专业个人主义的走向 |
(一) 经验化的教学反思 |
(二) 教育形式化下的教师自我迷失 |
(三) 以自由为名:一个人的舞台 |
(四) 生存法则与固态化:教师专业自觉不得其所 |
(五) "能"与"应"的隙缝中:教师自我研究的空泛与无根 |
五、综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教师发展的可能 |
一、主要研究发现 |
(一) 学校内外:身份区分与边界僵化 |
(二) 教师认知呈现分层与固化 |
(三) 教师交往体现封闭与区隔 |
(四) 教师自我表现"无我"、"忘我"与"自我" |
(五) 教师认知、交往、自我内在实践的相互脱嵌 |
二、理论与实践对话:脱嵌状态下教师专业发展何以可能 |
(一) 脱嵌是否成为一种必然 |
(二) 教师发展的可能 |
(三) 教师研究:走向理解与关怀 |
三、结语 |
(一) 对于研究过程的反思 |
(二) 对于教师专业实践生活的反思 |
(三) 研究中的不足 |
(四) 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
附录一: 关于教师职业生活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关于教师专业实践的补充访谈提纲 |
附件三: 关于高中教师职业生活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关于高中学习生活的调查(随班学生问卷) |
附录五: 课堂观察主要维度表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2004-2016年上海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全国高考文言文试题研究 |
(二) 上海高考文言文试题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十年上海高考文言文命题依据研析 |
第一节 文言文命题与《考试手册》 |
一、2004至2006年《考试手册》的变化述评 |
(一) 形式上:《考试手册》的框架与表述更科学 |
(二) 内容上:《考试手册》的能力考查导向更明确 |
二、《考试手册》中文言文阅读考查要求——以2016年为例 |
第二节 文言文命题与《课程标准》 |
一、《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的阅读要求 |
二、《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的阅读评价 |
第二章 近十年上海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文评析 |
第一节 选文体裁及来源 |
一、选文体裁多样性凸出,符合浅易文言文体裁要求 |
二、选文多为典范性文章 |
第二节 选文题材及主旨 |
一、题材多元化,与教材相关性高 |
二、主旨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第三节 文言文选文难度影响因素分析 |
一、篇幅与句长分析 |
(一) 选文篇幅呈加长趋势,09年始进入新阶段 |
(二) 选文二平均句子长度大于选文一 |
二、注释与背景情况分析 |
(一) 文章信息注释逐年完善,为考生提供参考 |
(二) 背景知识几乎未干扰到对选文的理解 |
三、删改情况分析 |
(一) 删改处理大多较为合理,偶有削弱人物形象之不足 |
(二) 删改情况对难度影响不大,基本为降低难度 |
四、小结 |
第三章 近十年上海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评析 |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试题分值与题量分析 |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试题题型分析 |
一、总体趋势 |
二、客观题 |
(一) 形式以单选为主,双选题实质仍为选单项 |
(二) 考查内容相对固定,近年来有多元化趋势 |
三、主观题 |
(一) 断句题考查量较少 |
(二) 翻译题题量稳定,命题对“文”的考虑加重 |
(三) 填空题题量减少,答案概括性增强 |
(四) 简答题题量稳定,承载较能力点等级趋高 |
第三节 文言文阅读试题能力层级与测试点分析 |
一、文言文考查能力层级要求渐高 |
二、不同能力层级试题测试点分析 |
(一) “识记与理解”多集中考查于选文一 |
(二) “分析与综合”具体测试点间发展轨迹不同 |
(三) “鉴赏与评价”自2009年后考查密度增大 |
第四节 文言文阅读试题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分析 |
一、评价方式:愈加灵活化、科学化 |
二、参考答案:不同能力层级答题思路分析 |
(一) 识记与理解能力层级试题参考答案答题思路分析 |
(二) 分析与综合能力层级试题参考答案答题思路分析 |
(三) 鉴赏与评价能力层级试题参考答案答题思路分析 |
第四章 试题命制的不足及建议 |
第一节 选文的不足及建议 |
一、选文来源可以更广泛 |
(一) 诸子散文值得作为选文 |
(二) 关于考查熟悉文章的讨论 |
二、“注”得其所 |
第二节 考题命制的不足及建议 |
一、文言文“核心”特色题考查尚有丰富空间 |
二、评价类试题较少 |
三、部分题干表述明确性有待提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5)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
一、效率优先 |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
二、因材施教 |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
三、精英培养 |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
四、能力公平 |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
五、示范性发挥 |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五、文献综述 |
(一)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及其招生概况 |
第一节 国立大学发展概况 |
一、国立大学的数量、区域分布、学生及学科 |
二、关于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发展的反思 |
第二节 国立大学招生概况 |
一、大学自由招生阶段(1912-1932) |
二、政府严格控制招生阶段(1933-1940) |
三、政府宏观调控招生阶段(1941-1949)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的组织主体和选拔途径 |
第一节 组织主体 |
一、大学作为单独主体 |
二、政府作为单独主体 |
三、大学与政府作为复合主体 |
第二节 选拔途径 |
一、考试占据主导地位 |
二、保送是重要的补充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的考试 |
第一节 考试科目的变迁——以文理分合科发展变化历程为例 |
一、初创期:1912-1926年三种文理分合模式的鼎立 |
二、调试期:1927-1937年两种文理分合模式的并行发展 |
三、成熟期:1938-1949年两种文理分合模式的融合 |
第二节 考试内容的初步科学化 |
一、入学试题的特点 |
二、入学试题的缺陷引发部分教育问题 |
三、对入学试题的评价 |
第三节 考试方式的多样性 |
一、统一、联合与单独考试 |
二、多次数、多层次、多类型考试 |
第四节 招生考试舞弊及其防控 |
一、招生考试舞弊乱象 |
二、各方对招生考试舞弊的防控 |
三、招生考试舞弊的深层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的录取 |
第一节 国立大学招生的录取标准 |
一、单独招生的录取标准 |
二、统一招生的录取标准 |
三、国立大学录取标准的特点 |
第二节 所录取学生的地域分布 |
一、全国在校大学生籍贯分布 |
二、国立大学在校生籍贯分布 |
第三节 所录取学生的阶层分布 |
一、全国在校大学生家庭出身 |
二、国立大学在校生家庭出身 |
三、国立学院、省立学院在校生家庭出身的对比 |
第四节 破格录取 |
一、破格录取历史真相的考察 |
二、破格录取的深层探析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的照顾政策 |
第一节 对华侨的照顾政策 |
一、北洋政府时期对华侨的照顾政策 |
二、国民政府前期对华侨的照顾政策 |
三、国民政府后期对华侨的照顾政策 |
第二节 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照顾政策 |
一、管理机构与总体规划 |
二、保送、蒙藏班与经济补助 |
第三节 对国民党党员、军人、教职员、公务员(包括官员)的照顾政策 |
一、对国民党党员、军人的照顾政策 |
二、对教职员、公务员(包括官员)的照顾政策 |
小结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单独招生中的失调与整顿 |
第一节 招生标准混乱,与中学教学相脱节 |
一、混乱的招生标准及其整顿 |
二、与中学教学的脱节及其调整 |
第二节 入学资格模糊,文实科失衡 |
一、模糊的入学资格及其调整 |
二、失衡的文实科及其调整 |
第三节 单独招生中的腐败 |
一、民国时期大学单独招生中的“腐败”现象 |
二、博弈论视角下的单独招生:权利与利益 |
三、人情关系文化的制约:超越利益之争 |
第四节 整顿招生引发风波——以国立劳动大学为例 |
一、劳大“停招”风波发生的背景 |
二、劳大“停招”引发的争斗 |
三、对劳大“停招”风波的反思 |
小结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考试问题的争鸣 |
第一节 废考运动 |
一、废考运动爆发的原因 |
二、废考运动中关于考试危害的讨论 |
三、废考运动中关于考试功能的讨论 |
四、废考运动中关于考试与教育关系的讨论 |
五、废考运动中关于考试权归属的讨论 |
六、废考运动中关于考试能否合理选拔人才的讨论 |
七、废考运动中关于考试能否废除的讨论 |
第二节 新法考试运动 |
一、新法考试概况 |
二、新法考试运动中关于考试程序的讨论 |
三、新法考试运动中关于题型、题量、覆盖面的讨论 |
四、新法考试运动中关于考查内容的讨论 |
五、新法考试运动中关于记分方式的讨论 |
第三节 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 |
一、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中关于“考试存废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二、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中关于“统独问题”的讨论 |
三、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中关于“科学性问题”的讨论 |
四、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中关于“多样化问题”的讨论 |
五、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中关于“录取标准问题”的讨论 |
六、大学入学考试改进运动中关于“资料保存与研究问题”的讨论 |
小结 |
第八章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的特点、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立大学招生发展历史的主要特点 |
一、大学与政府博弈招考权 |
二、当时的招生面临诸多两难问题 |
三、当时的招生改革具有过渡性 |
第二节 国立大学招生发展历史的基本经验 |
一、招生标准突出全面性、学术性 |
二、考试具有科学性、多样性、选择性 |
三、录取侧重于“考试公平” |
四、照顾政策强调补偿性 |
第三节 国立大学招生的启示 |
一、政府宏观管理与大学依法自主招生相结合 |
二、坚持以考试为主,考试形式多样化 |
三、高考在文理分科的基础上融合合科要素较为合理 |
四、增加弱势群体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 |
五、消除“升学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六、外语考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七、破格录取偏才怪才 |
八、以制度、文化变革消弭单独招生腐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8)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相关说明 |
1.6.1 语病的定义 |
1.6.2 病句研究的范围 |
2.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
2.1 20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
2.1.1 用字方面 |
2.1.2 实词方面 |
2.1.3 虚词方面 |
2.1.4 结构方面 |
2.1.5 表达方面 |
2.1.6 标点符号方面 |
2.1.7 综合 |
2.2 本章小结 |
3.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
3.1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
3.1.1 用字方面 |
3.1.2 实词方面 |
3.1.3 虚词方面 |
3.1.4 结构方面 |
3.1.5 表达方面 |
3.1.6 标点符号方面 |
3.1.7 综合 |
3.2 本章小结 |
4.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
4.1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
4.1.1 用字方面 |
4.1.2 实词方面 |
4.1.3 虚词方面 |
4.1.4 结构方面 |
4.1.5 表达方面 |
4.1.6 标点符号方面 |
4.1.7 综合 |
4.2 本章小结 |
5.总结 |
5.1 20 世纪初——5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50——80 年之前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
5.1.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
5.1.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 20 世纪50——8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80 年——21 世纪初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
5.2.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
5.2.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钱基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钱基博的个人教育背景 |
第一节 苏南地区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 |
第二节 典型的家塾化传统教育 |
一、知识的传授 |
二、家风的传承 |
第三节 非典型的"新学"启蒙 |
一、初识时务 |
二、自学理化知识 |
三、组织理科研究会 |
第二章 钱基博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 |
第一节 理论来源 |
一、孔孟思想 |
二、清季民初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
三、西方新人文主义与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二节 现实来源 |
一、外部刺激:西学东来与旧学窘境 |
二、内在要求:"臣民"向"国民"的转换 |
三、现实呼唤:国学教育在民族主义思潮中发展 |
第三章 钱基博教育思想的主要实践 |
第一节 任教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7-1923年) |
一、国文与读经科教学 |
二、积极参与社会教育 |
第二节 任教光华大学和无锡国专(1926——1937年) |
一、情系光华大学 |
二、兼职无锡国专 |
第三节 任教国立师范学院(1938——1946年) |
一、关心学校发展,积极推进院务 |
二、重视课程设计,严把课堂教学 |
三、坚持正面教育,做好课外导师 |
四、勤于研究,教学相长 |
第四节 执教华中大学(1946——1957年) |
一、执教中国文学系 |
二、执教历史系 |
三、晚年的博物、图书情怀 |
第四章 钱基博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坚持社会中心 |
一、仁、善群为人之天性 |
二、从"家族"到"国家" |
第二节 坚持学术中心 |
一、学生当以学术为本分 |
二、注重学术实效,反对学术玄谈 |
第三节 坚持道德中心 |
一、国学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板块 |
二、伦理型的教育传统 |
第四节 坚持教师中心 |
一、教师的主导地位 |
二、师道尊严的传统 |
第五章 钱基博教育思想的宗旨及其教育目标 |
第一节 钱基博教育思想的宗旨 |
一、寻找现代教育思想的"因子" |
二、坚持古代教育思想的"人之教育" |
第二节 钱基博教育思想的教育目标 |
一、关于"自觉"与"国民" |
二、空间之自觉 |
三、时间之自觉 |
第六章 钱基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征与启示 |
第一节 钱基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征 |
一、永不满足的学术追求,是钱基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不竭源泉 |
二、中国固有的士人精神,是钱基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真正动力 |
第二节 钱基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启示 |
一、"国情"自觉 |
二、"国性"自觉 |
三、"师道"自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及理论基础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第一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与变革(1904-1919) |
第一节 发轫之前的科举文章命题 |
一、科举文章命题的主要特点 |
二、科举文章命题的演变轨迹 |
三、科举文章命题的兴衰启示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艰难发轫 |
一、停科举与科举文章命题之终结 |
二、定学制与中学作文命题之发韧 |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传统承绪 |
一、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特点 |
二、中学作文命题的承绪原因 |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的现代变革 |
一、教育法规对作文命题的实用规范 |
二、中学作文命题践行上的实用变化 |
第五节 承绪与变革背后指导思想 |
一、"经世致用"思想 |
二、"中体西用"思想 |
第二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探索与定型(1919-1949) |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思想基础 |
一、民主科学精神的确立 |
二、西方教育理论的输入 |
三、文章写作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直接动因 |
一、作文教学的弊端 |
二、作文载体的变化 |
三、教育制度的支撑 |
第三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 |
一、中学作文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 |
二、中学作文命题要领的理论探讨 |
第四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 |
一、春晖中学作文命题实践 |
二、扬州八中作文命题实践 |
第五节 中学作文命题现代化探索的基本定型 |
一、中学作文命题规范与体制的基本定型 |
二、中学作文命题参照与范例的基本定型 |
三、中学作文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基本定型 |
第三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与重创(1949-1978) |
第一节 中学作文命题转变的文化教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的确立 |
二、新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第二节 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缓慢发展 |
一、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主要问题 |
二、建国之初中学作文命题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教育革命前后中学作文命题的波折 |
一、中学作文教学文道关系的反复 |
二、中学作文命题政治意识的凸显 |
三、中学作文命题科学体系的新构 |
第四节 文化革命期间中学作文命题的重创 |
一、语文教材作文命题的政治化 |
二、中学作文命题实践的政治化 |
第四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回归与创新(1978年至今)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思想背景 |
一、文化思想从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 |
二、教育思想从服务政治转向人的发展 |
三、写作理论从以文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
第二节 新时期前20年中学作文命题的生活回归 |
一、中学作文命题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
二、中学作文命题改革实验蓬勃发展 |
三、中学作文命题制度规范趋向科学 |
四、中学作文训练考核命题贴近实际 |
第三节 世纪之交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个性张扬 |
一、人文论倡导与中学作文命题的主体回归 |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作文命题的人本规范 |
三、作文训练与考核、竞赛命题的创新变革 |
第五章 中学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百年中学作文命题演进的历史反思 |
一、中学作文命题与社本语文教育思潮 |
二、中学作文命题与知本语文教育思潮 |
三、中学作文命题与人本语文教育思潮 |
第二节 中学作文命题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客观认识中学作文命题的功用价值 |
二、正确领悟中学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 |
三、切实把握中学作文命题的原则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作文命题可以不注重科学吗?——与余闻同志商榷高考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2]高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策略研究[D]. 姜丰.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3]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D]. 陈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4]2004-2016年上海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研究[D]. 左紫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5]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6]循理书院志[J]. 黄树先. 华中国学, 2015(01)
- [7]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研究[D]. 李涛. 西南大学, 2014(05)
- [8]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D]. 罗茜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9]钱基博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彭桂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9)
- [10]百年中学作文命题研究[D]. 刘光成.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