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覆盖、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向晓玲,陈松鹤,杨洪坤,杨永恒,樊高琼[1](2021)在《秸秆覆盖与施磷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效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冬干春旱、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缺乏是四川丘陵旱地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研究休闲期秸秆覆盖还田和施磷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四川丘陵旱地小麦高产稳产及磷素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方案。【方法】试验于2018—2020年在四川仁寿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覆盖(SM)和不覆盖(NSM)为主区;3个磷水平0(P0)、75 kg·hm-2(P75)和120(P120)kg·hm-2为副区。分析秸秆覆盖和施磷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性状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秸秆覆盖的增产效应高于施磷效应。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小麦有效穗分别增加17.7%和8.48%,穗粒数增加15.6%和11.2%,产量提高18.6%和13.5%;两年度施磷75 kg·hm-2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有效穗分别增加18.2%和8.79%,穗粒数增加21.1%和6.09%,产量提高30.2%和16.1%;施磷120 kg·hm-2比不施磷处理有效穗分别增加21.2%和9.53%,穗粒数增加20.2%和4.03%,产量提高31.8%和17.9%。秸秆覆盖显着提高了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磷素积累量,且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秸秆覆盖与施磷均可显着提高小麦花前干物质和磷素转运、花后干物质和磷素积累能力。秸秆覆盖显着提高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但降低了花前磷素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而施磷显着提高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和花前磷素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秋闲季秸秆覆盖还田促进了磷的吸收利用,磷肥吸收效率2年分别提高27.3%和23.7%,磷肥偏生产力提高17.8%和14.7%。【结论】秸秆覆盖更有利于促进花前干物质和磷素转运,同时促进花后磷素积累和提高磷肥吸收利用效率,通过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实现增产。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覆盖+75 kg·hm-2磷肥是适用于四川丘陵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的耕作栽培措施和磷肥管理方案。
王英[2](2021)在《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文中提出为解决黄土高原丘陵区糜子氮肥种类单一、利用率低的问题,并确定适宜当地的控释氮肥施用量,本试验以糜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控释氮肥减量处理。连续两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减量下糜子形态指标、生理特性、土壤氮素养分、土壤生物学性状、糜子氮肥利用、糜子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变化。揭示了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发育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与施用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显着提高了糜子生育后期株高6.16%~8.82%、茎粗4.39%~8.00%和单株叶面积7.10%~8.47%。减氮20%~40%糜子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分别降低0.71%~16.58%、0.91%~15.36%和2.28%~12.17%。(2)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量10%较施用尿素可提高糜子干物质积累量1.37%~8.77%,SPAD 1.03%~5.05%,氮平衡指数2.66%~8.34%,根系活力1.22%~6.26%。减氮20%以上糜子干物质量、SPAD值、氮平衡指数和根系活力较施用尿素降低0.68%~11.49%、1.11%~7.45%、1.99%~12.82%和3.09%~8.86%。(3)同施用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显着提高糜子生长中后期0~40cm土层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其中土壤硝态氮增幅可达11.80%。减氮20%~40%降低了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降幅为0.40%~12.29%、1.87%~32.51%和0.59%~17.07%。施控释氮肥及减氮0~30%未显着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4)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氮10%较施用尿素可提高糜子籽粒粗蛋白含量0.80%~2.60%,降低粗脂肪含量0.80%~3.00%。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可降低糜子籽粒淀粉含量1.50%,并提高糜子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5)控释氮肥全量施用较尿素显着提高糜子产量4.96%,减氮10%时仍可增产2.84%,控释氮肥减量20%~40%时产量降低0.84%~5.28%。施用控释氮肥主要通过改变穗数和穗重影响产量。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及减量10%增加经济效益1.29%~2.85%。控释氮肥减量20%~40%时经济效益降低2.08%~7.40%。综上所述,控释氮肥较尿素可以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及生物学活性,促进糜子生长发育,显着提高糜子产量及经济效益。但控释氮肥减量10%以上时会导致土壤无机态氮含量降低,肥效变差,经济效益较施用尿素降低。故该地区糜子种植中控释氮肥以纯氮120 kg·hm-2为宜,若要降低环境风险也可减量10%。
刘朋召[3](2021)在《施氮量对渭北旱地冬小麦水氮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渭北旱塬冬小麦田土壤养分相对贫瘠,小麦生长季降雨稀缺且年际差异悬殊,导致土壤供氮能力与小麦生长需求难以同步,土壤水氮供给失调是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因此,探究渭北旱塬区不同降雨条件下氮肥效应与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及籽粒品质之间的关系,对指导渭北旱地冬小麦因雨合理施氮具有重要意义。于2017—2020年连续3年在陕西合阳县开展田间定位施氮试验,以晋麦47和长6359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量处理包括0、60、120、180、240 kg·hm-2(分别以N0、N60、N120、N180、N240表示),研究不同降雨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生长和生理、干物质(氮素)累积及转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休闲期降雨量与播前底墒呈线性相关,每增加1 mm夏闲期降雨,播前底墒增加0.9 mm。在丰水年和平水年休闲期降雨充足,前季小麦增加施氮对下季小麦播前底墒无显着影响;在欠水年休闲期降雨较少,上茬小麦每提高100 kg N·hm-2,会造成下季小麦底墒降低15.4 mm。丰水年较欠水年和平水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5.7%和26.5%。与N0处理相比,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分别提高耗水量4.6—14.6%、6.0—8.6%、2.2—9.5%,分别增加水分利用效率20.7—39.8%、4.7—33.3%、13.1—35.4%。(2)冬小麦全生育时期生长及生理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品种间变化一致。降雨年型对冬小麦生长和生理指标影响显着,整体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欠水年。不同降雨年型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总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LWUE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丰水年,各施氮处理间以N240处理表现最佳,欠水年以N120处理表现最佳,平水年以N180和N240处理表现最佳,且二者间无显着差异。(3)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随施氮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欠水年,品种间变化相近。转运量为733—1488 kg·hm-2,转运率为9.5—20.1%,贡献率介于21.2—34.6%之间。花前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对施氮量的响应特征与干物质变化趋势一致。花前氮素转运量介于40.5—73.1 kg·hm-2,转运率为43.3—57.1%,贡献率介于53.1—67.7%之间。不同年份间氮肥利用特征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欠水年。与N0处理相比,氮农学效率(NAE)、氮肥回收利用率(NRE)和氮偏生产力(NPFP)随施氮水平提高而降低,而氮素利用效率(NUt E)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NRG)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丰水年较欠水年和平水年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12.3%和39.1%,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94.4%和31.6%,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8.3%和5.2%。与N0处理相比,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分别增产7.1—28.1%、1.5—34.1%、8.5—28.9%,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13.7—42.4%、12.1—55.8%、26.0—54.2%,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5.6—10.4%、10.1—17.7%、8.5—15.6%。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提高净产值和产投比分别为1.5—3.9倍和10.1—31.2%。同等肥力条件下,晋麦47的净产值比长6359增加1073元·hm-2,产投比增加15.1%。不同降雨年型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容重、沉降值等品质参数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其中丰水年和平水年各施氮处理间以N180处理表现最佳,欠水年以N120处理表现最佳。(5)本研究建立渭北旱地3种不同降雨年型下旱地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a:Nc=3.90DM-0.459;b:Nc=3.06DM-0.282;c:Nc=3.58DM-0.484),模型参数间表现为参数a:丰水型>平水型>欠水型,参数b:丰水型=平水型>欠水型。3种降雨年型下N0和N60处理的NNI值均小于1,表明植株存在氮素亏缺,N240处理NNI值均明显大于1,表现为氮素盈余,存在氮素奢侈吸收现象。不同生育期NNI值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与NAE、NRE和NPFP呈显着负相关。故NNI可进一步解释旱地冬小麦在不同降雨年型关键生育阶段的氮素盈亏状况。基于以上研究综合评价,旱地冬小麦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的最佳施氮方案分别为180—200、110—120和160—170 kg·hm-2,采取“播前底墒确定基施氮肥量+播种至拔节期降雨确定追施氮肥量”的“因雨施氮”生产模式,既能满足旱地冬小麦稳产优质,也可保证水分高效利用。
汤小庆[4](2021)在《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氮素是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主要营养元素。弱筋小麦籽粒以低蛋白质含量为优质目标,为保证其丰产且低蛋白含量,要求严格把控适宜施氮量。施氮量相同时,不同施氮运筹比例会导致弱筋小麦籽粒品质下降,难以实现量质协同。不合理施用氮肥还会降低氮肥利用率,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弱筋小麦施氮量的氮肥运筹,前人虽有大量研究,但进一步减氮对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影响如何,尚待研究明确。本试验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的盐城市大丰区和仪征市进行,选用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减氮处理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生理特性、氮肥效率、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了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喷施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期探明弱筋小麦优质、丰产、增效的减氮技术与途径,为弱筋小麦大面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量 270 kg hm-2下基本苗由180×104 hm-2(CK1)增加至225×104 hm-2(CK2),未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显着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基本苗225×104 hm-2条件下,施氮量由270 kg hm-2减少至225 kg hm-2,不同施氮处理M5122、M7120、M5050间籽粒产量无显着差异,且与减氮前无显着差异;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减氮前或低或相似;氮肥农学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济效益较减氮前均未显着减少。在施氮量225 kghm-2基础上拔节期施氮比例减少10%至202.5 kghm-2(M5040),籽粒产量与经济效益较减氮前(CK1和CK2)无显着变化,同时氮肥农学效率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指数显着降低。在施氮量202.5 kg hm-2(M5040)基础上,继续减少施氮量会显着降低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尽管测定的籽粒品质指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但无法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的协同。因此,生产中在施氮量270 kghm-2基础上可适当增密减少追氮,可减氮至202.5 kghm-2,采用基本苗225×104株hm-2、基肥施氮112.5 kg hm-2和拔节肥施氮90 kg hm-2的模式,可实现弱筋小麦优质、丰产、高效协同。2、在施氮量225kghm-2、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的基础上,基肥与拔节肥施氮比例各减少10%(M4040)会降低主要生育期群体茎蘖数,显着降低有效穗数;降低主要生育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同时降低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抗衰老酶SOD、POD、CAT酶活性,增加MDA含量,抑制了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转运,造成籽粒粒重降低,导致减产。在施氮量225 kg hm-2、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的基础上,保持基肥施氮量不变,仅在拔节肥施氮比例减少10%(M5040)可保证群体茎蘖数,对茎蘖成穗率和最终穗数无显着影响;且未导致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显着变化,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因此,少量减少追氮量在生育前期保证了氮素的供应,稳定群体数量,对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生产能力无显着影响,与不减氮处理维持同一水平。但拔节肥施氮比例减少20%以上会显着降低群体质量和叶片光合特性,导致减产。因此,减氮生产中应确保在生育前期有较高的茎蘖数基础上,稳定茎蘖成穗率,以保障足够穗数;同时注重花后叶片的抗衰能力,保障籽粒灌浆光合物质。3、基施氮肥和叶面肥喷施及其互作显着影响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基肥在0~180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减少,籽粒产量、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以180 kg hm-2施氮量下穗数、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显着较高。此外,180kghm-2施氮量下花后剑叶SPAD值、SOD、CAT、POD、NR、GS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施氮量处理,MDA含量较低。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开花后喷施1.5%N、0.1%KH2PO4、1.5%N+0.1%KH2PO4等叶面肥可较喷施清水对照显着增加了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其中以喷施1.5%N+0.1%KH2PO4和1.5%N增重效果最明显。叶面肥1.5%N、1.5%N+0.1%KH2PO4可提高花后剑叶SPAD值,提高SOD、POD、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叶片的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加大对籽粒的供应,提高产量。叶面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因肥料类型而异,其中喷施叶面肥1.5%N、1.5%N+0.1%KH2PO4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但籽粒品质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因此,在小麦生育期仅施一次基肥的情况下,施氮量为180 kg hm-2时可保证充足的穗数与每穗粒数,同时花后喷施叶面肥1.5%N或1.5%N+0.1%KH2PO4可延缓叶片衰老,提升碳氮代谢活力,显着提高籽粒重,同时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有助于优质高效生产。
孙坤雁[5](2020)在《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土壤耕层变浅、肥料浅施水肥利用率低,土壤水分和养分损失严重,难以保证小麦各生长时期营养需求等问题,本文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机,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0~15 cm施磷钾肥(T1);0~15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2);15~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3);0~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4);0~15 cm农民习惯施氮磷钾肥(T5),研究耕作施肥模式下各生育时期小麦的生长及养分利用情况、土壤水分及理化性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等,进一步优化适合小麦季种植的新型耕作施肥方式,为提高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农民习惯施肥(T5)相比,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均提高小麦株高、总茎数、旗叶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Fv/F0及Fv/Fm,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同一施肥深度,0~15 cm推荐施肥量(T2)的小麦总茎数、旗叶叶绿素SPAD值、Fv/F0及Fv/Fm值较农民习惯施肥(T5)高。同一施肥量下,0~30 cm推荐施肥(T3)的小麦生长性状较佳,15~30 cm推荐施肥次之。(2)同一施肥深度下,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期均以0~15 cm推荐施肥(T2)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0~15 cm推荐施肥(T2)比农民习惯施肥(T5)模式显着增加小麦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20.3%~52.7%、0.7%~14.2%、-13.7%~22.4%。同一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深度的小麦干物质积累、氮、磷、钾积累在拔节期分别表现为0~30 cm推荐施肥(T4)>15~30 cm推荐施肥(T3)>0~15 cm推荐施肥(T2),拔节期后0~30 cm和15~30 cm推荐施肥间差异不显着,但是氮、磷、钾积累量均较0~15 cm推荐施肥提高6.2%~28.2%、6.4%~38.3%、22.1%~58.2%,说明深松施肥可以提高小麦植株干物质和体内养分积累,以0~30 cm推荐施肥效果更显着。(3)与缺氮(T1)相比,不同耕作施肥模式,氮磷钾配施提高小麦的吸氮量11.5%~41.4%。同一施肥深度下,0~15 cm推荐施肥(T2)显着提高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分别为3.7%、22.4%、23.0%、773 yuan.hm-2。同一施肥量,15~30 cm(T3)和0~30 cm(T4)推荐施肥间差异不显着,均较0~15 cm推荐施肥显着高 7.1%~7.3%、104.0%~111.3%、9.6%~13.9%、539~577 yuan·hm-2,说明深松分层施肥15~30 cm和0~30 cm均能提高小麦产量,有利于植株的养分利用。(4)同一施肥量下,15~30 cm(T3)和0~30 cm(T4)推荐施肥的土壤容重平均降低11.1%、8.5%,紧实度平均降低11.5%、17.0%以上,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2.2%、3.1%。表明深松有效改变土壤物理性质,促进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综合考虑,在施氮量减少26.3%的基础下,以0~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纯N、P2O5、K2O含量分别为210、150、90 kg·hm-2)的T4处理效果较佳,两季冬小麦平均产量增加11.2%,平均纯效益提升1350 yuan·hm-2,土壤容重及紧实度分别下降8.5%、11.7%以上,15~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3)次之,两个处理均可作为小麦优质高产的耕作施肥管理措施。
李赟虹[6](2020)在《粮田作物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长期传统浅耕施肥方式导致的土壤耕层浅薄、犁底层变厚、理化性质变差、肥力降低等问题,研究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小麦和玉米粮田轮作系统作物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合理的粮田土壤耕种方式。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辛集市马庄试验站的夏玉米季设置了普通浅耕施肥(MT1)、粉垄普通浅耕施肥(MT2)、深松全层施肥(MT3)、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MT4)4个处理;于宁晋县贾家口镇白木村冬小麦季设置了浅耕+15 cm等行距播种(WT1)、浅耕+7.5 cm等行距播种(WT2)、深翻+7.5 cm等行距播种(WT3)、深松+15 cm等行距播种(WT4)4个处理,两地玉米和小麦收获后均进行接茬作物的产量分析。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下夏玉米和冬小麦的生长性状、养分利用、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浅耕相比,辛集的玉米季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提高了玉米茎粗、叶片叶绿素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植株养分积累量,提升了产量和经济效益。成熟期,MT4干物质积累量较MT1、MT2分别增加26.49%、8.35%,植株全N、P、K积累量提升 1 8.52%~20.80%、9.84%~19.42%、4.96%~12.11%,产量增加 5.67%~14.45%,N、P、K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92~6.88、7.89~18.59、6.07~14.30 kg/kg,经济效益提升 1491~2259 yuan/hm2。(2)与浅耕相比,宁晋的小麦季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提高了小麦总茎数、株高、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植株养分积累量,提升了产量和经济效益。WT3在灌浆期的总茎数较WT1、WT2、WT4分别增加30.23%、3.03%、17.60%;WT4处理在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处理增加4.20%~15.94%,植株全N、P、K积累量分别提升 7.74%~25.40%、1.98%~6.56%、1.08%~14.20%,产量增加2.86%~17.12%,N、P、K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0.11~11.60、0.19~20.62、0.25~26.52 kg/kg,经济效益提升 819~2440 yuan/hm2。(3)与浅耕相比,辛集玉米季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中的MT4处理的成熟期土壤紧实度平均下降25.51%,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23.34%,0~40 cm 土层NO3--N、NH4+-N、有效磷、速效钾吸收量分别增加 10.10%、31.99%、13.29%、17.34%。与浅耕相比,宁晋小麦季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中的WT4处理的成熟期土壤容重平均下降6.03%;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6.10%,0~40cm土层NO3--N、NH4+-N、有效磷、速效钾吸收量分别增加17.97%、15.01%、51.97%、41.37%。综上,深松可改善因长期单一浅耕导致的粮田土壤性质变差、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降低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给玉米和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MT4)和小麦季深松+15 cm等行距播种(WT4)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养分利用,改善耕层养分,提升经济效益,在黄淮海粮田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分别推荐使用,这为新型机械化耕种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华国伟[7](2020)在《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地膜覆盖栽培作为我国保护性栽培的一种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改善土壤和近地面的温度及水分状况,起到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率,改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本试验以“墨秀58”辣椒为试材,探讨了两种颜色地膜和3个施肥水平处理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绍兴地区辣椒地膜覆盖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膜覆盖和施肥水平下辣椒的株高和茎粗、叶片数、茎秆和根系的鲜重随着生育进程呈“S型”曲线变化,定植0-30 d期间,各处理组生物量指标变化缓慢,30 d-120 d期间,各生物量指标迅速增长,但在90 d-150 d时,各处理的株高增加缓慢。辣椒植株干物质的积累随着生育进程呈增加的趋势。定植0-30 d时,辣椒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增长较为缓慢;30-120 d期间,辣椒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增长较为迅速,并在定植60 d时干物质的积累达到最大值。辣椒植株干物质分配大小为茎>叶>根系,其中茎秆中干物质积累占植物干物质的60%左右。2、辣椒功能叶中的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进程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叶绿素a/b值随着生育进程呈逐渐降低趋势。在白色地膜覆盖条件下,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在黑色地膜覆盖条件下,叶绿素a/b值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地膜覆盖延缓叶片的衰老;不同施肥水平对叶片延缓衰老的效果不同,并以白色地膜低施肥水平和黑色地膜理论施肥水平处理的延缓叶片的衰老效果较佳。3、在白色地膜覆盖条件下,单株坐果数、坐果率、单果重和产量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而降低;黑色地膜覆盖条件下,单株坐果数和坐果率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单果重和产量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不同地膜覆盖对辣椒品质影响较小,主要受施肥水平的影响。4、不同地膜覆盖对辣椒氮、磷、钾积累的影响不同。在白色地膜覆盖条件下,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辣椒氮、磷、钾积累呈下降趋势;在黑色地膜覆盖条件下,辣椒氮、磷、钾的积累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从辣椒各器官氮、磷、钾积累分配比例来看,以辣椒果实的分配量最多,占氮素积累总量的70%左右,其次茎秆和叶片,根系中氮素积累最少。在白色地膜覆盖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逐渐降低,并以80%理论施肥量的处理含量最高;在黑色地膜覆盖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理论施肥量处理含量最高。地膜覆盖有效降低了土壤p H值,增加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且白色地膜覆盖更有利于增加土壤酶活性。综上所述,不同地膜覆盖条件下,最佳施肥量并不相同。白色地膜条件下可减少20%的施肥量,黑色地膜条件下减肥效果不明显。如不考虑除草方面的因素,采用白色地膜覆盖,减少20%的施肥量可以在绍兴地区辣椒栽培推广应用。
吴敏[8](2020)在《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针对麦田肥料施用不合理,利用率低,土壤耕层质量差等问题,本文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的冬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茬玉米进行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和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处理后,在冬小麦季采用裂区分别设置无机配方肥+秸秆不还田(F1)、无机配方肥+秸秆还田(F2)、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F3)、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F4)4个处理,研究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性状、旗叶光合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利用、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物理性状、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等内容。探寻基于玉米季两种耕作方式下小麦季培育土壤耕层和提高小麦产量和养分效率的施肥模式,为实现小麦安全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季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下,与F2相比,施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处理分别提升0-20 cm 土层小麦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25%左右。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下的20-40 cm 土层小麦根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分别增加13.5%、43.5%、52.3%。说明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耕作方式与小麦季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搭配可提升0-40 cm 土层小麦根系特性。2.玉米季相同耕作方式下,与F1相比,其他施肥处理的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平均提高10.2%,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平均降低7.2%。相同施肥处理比较,玉米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方式显着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 7.9%。3.同一耕作方式下,各施肥处理的成熟期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积累量,籽粒产量均为F3>F2>F1,作物纯收益为F4>F3>F2>F1,其中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小麦纯效益增幅最高为15.5%;同一施肥处理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的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积累量高于免耕浅施肥精量播种,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技术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4.同一耕作方式下,与F1比,F2、F3、F4处理平均降低土壤容重4.1%,平均提升成熟期土壤有机质11.3%,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24.3%。同一施肥处理两种耕作方式下,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耕作方式降低小麦季10-40 cm 土壤容重4.6%,提升小麦季成熟期土壤有机质7.1%,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56.7%。综上,前茬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20%化肥、添加土壤调理剂均可增强小麦根系,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增加小麦产量,提升纯收益,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其中两种耕作方式下的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均为较佳。综合玉米季耕作与小麦季施肥措施,确定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施肥精播配合小麦季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肥+土壤调理剂处理为推荐搭配。
张银乐[9](2020)在《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西藏隆子黑青稞种植过程中面临播种量偏大、田间出苗率低、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黑青稞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偏低,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和群众致富奔小康。本试验于2018年、2019年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大田条件下进行。试验材料为当地黑青稞品种,试验设5种施肥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种植模式(N:P2O5:K2O=135:30:39,对照)、丰产栽培1(N:P2O5:K2O=135:135:135)、丰产栽培2(N:P2O5:K2O=165:135:75)、丰产栽培3(N:P2O5:K2O=135:90:60)、丰产栽培4(N:P2O5:K2O=120:90:90),依次以T0、T1、T2、T3、T4表示,以研究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当地黑青稞增产、增效提供科学依据。评测分析2年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4种丰产栽培模式的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T0处理的气孔导度随着灌浆进程的持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与T0模式相比,4种丰产栽培模式的各项光合指标均有所提高,且T1、T3两个处理增幅明显,使得T1、T2、T3、T4四个处理在花后灌浆阶段能够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为黑青稞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提供了必要条件。(2)4种丰产栽培模式下,黑青稞开花期和成熟期各个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均较T0有所提高,且T1、T3的各项指标增幅明显。虽然不同处理的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转运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是4种丰产栽培模式的花后同化物积累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明显高于T0处理,特别是T1、T3两个处理有较大增幅,正是由于花后同化物的大幅提高,从而为黑青稞增产奠定了物质基础。(3)与T0模式相比,4种丰产栽培的黑青稞在开花期及成熟期各个器官氮素积累量均有所提高,其中T2处理的开花期叶片氮素积累量及成熟期茎鞘氮素积累量较高。4种丰产栽培模式的花后氮素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T0处理,并且T1、T3两个处理与T0处理差异性显着。说明T1、T3两种丰产栽培模式可明显促进花后籽粒氮素的同化量及分配率,促使籽粒产量得到提高。(4)与T0模式相比,4种丰产栽培模式能够延长各阶段灌浆持续时间,增加了各个时期籽粒干物质的积累量,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同时,黑青稞籽粒千粒重与灌浆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快增期持续时间、缓增期持续时间呈现显着正相关。所以通过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以及延长灌浆期持续时间,特别是快增期与缓增期持续时间对于籽粒千粒重的增加有正向效应。(5)与T0模式相比,4种丰产栽培模式的黑青稞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均有所提高,千粒重有小幅提高。其中T1、T3两个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较高,促使产量增幅明显,符合高产栽培要求。同时,T1、T3两个处理对于黑青稞氮素吸收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由经济效益可知,4种丰产栽培模式均可较大幅度降低成本投入,且可提高产量,增加净收入,其中T1、T3两个处理经济效益较高。
黄方园[10](2020)在《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旱作农业生产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降水的稀缺和较大的时空变异性严重威胁旱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田覆盖技术,特别是塑料薄膜覆盖已被广泛用于旱地作物生产,但不同旱作区的光温水热资源差异较大,农田覆盖技术的增产效果也将受到地域间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依据区域特点进行适当的农田覆盖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促进旱作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连续多年在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宁夏彭阳)和半湿润区(陕西杨凌)设置不同覆盖处理:(1)垄膜沟播种植(R)、(2)平作塑料薄膜全覆盖(P)、(3)平作降解膜全覆盖(B)、(4)平作秸秆全覆盖(S)和(5)传统平作种植(CK),研究了不同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SM)、土壤温度(ST)、土壤碳氮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作物生产力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不同覆盖模式显着影响了玉米农田土壤温度,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各覆盖处理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在半干旱区,三个覆膜处理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温效果,大小表现为P>B>R。在半湿润区,P和R处理整个生育期0-25 cm平均土壤温度较CK平均提高3.1?C和0.6?C。两个试验区的S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均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并在半干旱区对土壤的降温效果更为明显。不同覆盖模式在休闲期均具有一定的保墒效果,但受不同区域和降水年型的影响,两个试验区均以P覆盖的休闲期储水效果最好。此外,两个试验区的覆膜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由于生物量和作物蒸腾作用的增加,覆膜处理促进了生育中期作物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而在生育后期表层土壤含水量又有所回升,生育期农田耗水量呈现“前低—中高—后低”的规律。S处理在整个生育期较CK一直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此外,在半干旱区以P处理下的农田耗水量(ET)最高,其平均ET分别比R、B、S和CK高44.5 mm、44.1 mm、65.5 mm和59.9 mm,在半湿润区各处理的ET大小顺序为P>S>R>CK。(2)连续覆盖对土壤碳氮养分的影响连续覆盖对不同覆盖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同。与试验前相比,两个试验区表层(0-20 cm)土壤全氮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均以塑料薄膜覆盖(R和P)和降解膜覆盖(B)处理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下降速率最大,其次S处理和CK。然而,半干旱区R、P和S覆盖下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试验前略有上升,B和C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则分别降低了0.03和0.04 g kg-1,但均与试验前差异不显着。在半湿润区,除S处理外,其他处理两个土层(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碳均有所下降。土壤可溶性碳氮(DOC和DON)在表层(0-20 cm)土壤中的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两个试验区表层土壤的DOC含量均以S处理最高,覆膜处理则较CK降低了表层土壤的可溶性碳氮含量。各处理间的可溶性碳氮含量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基本无明显差异。硝态氮在0-100 cm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情况受不同降雨年份的影响,玉米生育后期降雨少,各处理硝态氮剖面峰值及差异集中在上层土壤(0-40 cm);玉米生育后期降雨较多会导致收获期硝态氮的淋溶,使深层(60-100 cm)土壤硝态氮的含量较高。两个试验区的覆膜(R、P和B)处理促进了作物对氮素的吸收,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在深层土壤的积累,S处理的硝态氮分布与CK间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土壤铵态氮的含量较硝态氮低,分布规律与硝态氮类似。(3)连续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连续覆盖导致两个试验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并进一步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其他覆盖处理相比,半干旱区的P处理和半湿润区的R处理均同时提高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可以解释半干旱区(彭阳)80%以上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和半湿润区(杨凌)超过90%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异;其中在半干旱区细菌群落变化主要受SM的影响,真菌群落变化主要取决于土壤养分(硝态氮NO3-N、土壤全氮TN)和ST;而SM和ST是影响半湿润区不同覆盖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主要的因素。(4)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覆膜(R、P和B)处理明显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显着提高了玉米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进而显着提高了生物量及穗干重占总干物质量的比重,在半干旱区表现为P>R>B,而在半湿润区的R和P处理收获期生物量较CK平均提高了19.2%和20.7%。S处理在两个区域均延缓了玉米的生育进程,但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不同降雨年份表现不同,在平水年,其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CK均有所降低,而在干旱年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覆盖模式对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影响在不同试验区域表现不同。在半旱区,与对照相比,各覆膜(R、P和B)处理显着提高了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2017年除外),S处理下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变化受降雨年份的影响。在半湿润区,不同试验年份R和P处理吐丝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分别较CK平均提高了20.9%和21.1%,S处理仅在2016年显着提高了吐丝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但各覆盖处理对吐丝后同化物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没有显着影响。(5)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三个覆膜处理通过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显着提高了玉米的籽粒产量,在半干旱区,R、P和B处理较CK平均增产2971 kg ha-1、6831 kg ha-1和1600 kg ha-1,其中R和P处理的净收益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B处理由于覆盖材料成本过高,净收益有所降低;此外,半干旱区以P处理下的WUE最高,其次是R、B、S和CK处理。在半湿润区,R和P处理的增产幅度为5.7%~24.8%和8.5%~20.4%,经济效益较CK平均增加1156元ha-1和857元ha-1;而R处理的WUE分别较P、S和CK处理平均提高7.4%、18.0%和15.2%。S处理的产量和WUE受降雨年型的显着影响,平水年由于百粒重的降低而使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并降低了WUE,干旱年的产量和WUE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其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经济效益较CK分别降低了524元ha-1和977元ha-1。总体而言,P覆盖下的玉米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半干旱区的表现明显优于半湿润区,而半湿润区以R覆盖获得WUE和经济效益最大,S处理对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和WUE的影响较大。不同区域农田覆盖条件下玉米生产力的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半干旱区,播前土壤储水量(SWSS)、ST、蒸散量(ET)、TN和土壤有机碳(SOC)与籽粒产量、WUE和经济效益均显着相关;半湿润区的产量、WUE和经济效益主要受ET和TN的影响,表明协调土壤水温与土壤养分有助于改善半干旱区的作物产量,但在半湿润区SWSS和ST却不是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此外,土壤细菌多样性与两个区域的作物籽粒产量显着正相关,而真菌群落主要影响WUE。综上所述,农田覆盖模式对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产力的影响受不同旱作区气候条件的显着影响,在不同区域依据主要限制因子筛选适宜的覆盖模式,是维持旱地农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塑料薄膜全覆盖(P)在半干旱区可以持续提高玉米产量,而其在半湿润区对作物产量的提高程度较小,因此更适合冷凉的半干旱区。降解膜全覆盖(B)在半干旱区的增产效果不可持续,且弱于塑料薄膜全覆盖。垄膜沟播种植(R)在半湿润区能够持续提高玉米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其在半干旱区增加了玉米产量的年际变化。虽然秸秆覆盖(S)的增产效果不如塑料薄膜覆盖处理,但其在干旱年的表现优于不覆盖处理。考虑到秸秆的土壤培肥效应和塑料薄膜全覆盖对土壤养分的消耗,薄膜覆盖与秸秆的结合可以在提高作物生产力的同时平衡地力。
二、覆盖、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覆盖、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覆盖与施磷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干物质量测定 |
1.3.2 植株养分测定 |
1.3.3 产量及其构成 |
1.4 相关参数计算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秸秆覆盖与施磷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秸秆覆盖与施磷对旱地小麦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2.3 秸秆覆盖与施磷对旱地小麦磷素养分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2.4 秸秆覆盖与施磷对旱地小麦磷肥利用的影响 |
2.5 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产量及其构成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秸秆覆盖与施磷对旱地小麦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影响 |
3.2 秸秆覆盖与施磷对小麦磷素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4 结论 |
(2)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减氮研究现状 |
1.2.2 缓控释肥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
1.2.3 控释氮肥应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4 控释氮肥应用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1.3 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株高的影响 |
3.1.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茎粗的影响 |
3.1.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1.4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SPAD值的影响 |
3.2.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氮平衡指数的影响 |
3.2.4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氮素养分及p H的影响 |
3.3.1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2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4 控释氮肥减量对成熟期土壤p H的影响 |
3.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3.4.1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的影响 |
3.4.2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脲酶含量的影响 |
3.4.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蔗糖酶含量的影响 |
3.4.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
3.4.5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3.5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氮肥利用的影响 |
3.6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6.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
3.6.3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3.7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 控释氮肥减量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4.5 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施氮量对渭北旱地冬小麦水氮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氮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3.2 氮肥对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
1.3.3 氮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1.3.4 氮肥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1.3.5 冬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建立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土壤水分测定及计算方法 |
2.5.2 冬小麦生理指标和植株养分测定及指标计算方法 |
2.5.3 冬小麦产量及品质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的影响 |
3.1 冬小麦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 |
3.2 冬小麦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水分剖面分布 |
3.3 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及其占比 |
3.4 冬小麦总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3.5 冬小麦籽粒产量与休闲期降雨、播前底墒及生育期降雨的关系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 |
4.2 冬小麦叶片叶绿素总量 |
4.3 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 |
4.3.1 叶片净光合速率 |
4.3.2 叶片蒸腾速率 |
4.3.3 单叶水分利用效率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5.1 冬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累积 |
5.2 冬小麦干物质和氮素转运 |
5.3 冬小麦氮肥利用率 |
5.4 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品质的影响 |
6.1 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6.2 冬小麦经济效益 |
6.3 冬小麦籽粒品质 |
6.3.1 籽粒一次加工品质 |
6.3.2 籽粒二次加工品质 |
6.4 旱地麦田“因雨施氮”生产模式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旱地冬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构建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模型建立方法 |
7.2.1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构建 |
7.2.2 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的检验 |
7.2.3 氮素营养指数(NNI)模型构建 |
7.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旱地冬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建立 |
7.4 旱地冬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验证 |
7.5 旱地冬小麦氮营养指数动态变化 |
7.6 不同生育时期氮营养指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之间的相关性 |
7.7 讨论 |
7.8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的影响 |
8.1.2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8.1.3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氮素)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8.1.4 施氮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品质的影响 |
8.1.5 建立和验证渭北旱地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2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3 氮肥施用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 |
4 氮肥施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5 氮肥施用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减氮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减氮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减氮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减氮对氮效率的影响 |
2.4 减氮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2.5 减氮间籽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间关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减氮对弱筋小麦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减氮对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 减氮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2.3 减氮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4 减氮对叶片衰老酶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花后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2.3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叶片光合衰老生理的影响 |
2.4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5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减氮技术 |
1.2 弱筋小麦减氮丰产机理 |
1.3 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的影响效应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
1.2.2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1.2.3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容重及紧实度的影响 |
1.2.5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1.2.6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试验地区概况 |
2.1.2 供试作物 |
2.1.3 供试肥料及农机 |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
2.3 田间采样、项目测定及方法 |
2.3.1 土壤样品 |
2.3.2 植物样品 |
2.4 计算指标 |
2.4.1 养分指标及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2.4.2 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3.1.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3.1.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量的影响 |
3.1.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全氮及籽粒氮素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动态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氮素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物理性状 |
3.5.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容重 |
3.5.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紧实度 |
3.5.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含水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动态分布规律 |
3.6.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NH_4~+-N含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NO_3~--N含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有效磷动态分布规律 |
3.6.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速效钾动态分布规律 |
3.7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氮肥利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粮田作物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种方式研究现状 |
1.2.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玉米和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2.3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地点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
2.1.2 供试肥料及其养分含量 |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
2.2.1 不同耕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2 不同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夏玉米季样品采集、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2 冬小麦季样品采集、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3 肥料偏生产力计算 |
2.3.4 经济效益分析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1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3.1.4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5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肥料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1.6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7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下的后茬冬小麦产量效应研究 |
3.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3.2.4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5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肥料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6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7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下的后茬夏玉米产量效应研究 |
4 讨论 |
4.1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养分利用的影响 |
4.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作物产量、肥料偏生产力、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地膜覆盖栽培的研究现状 |
1.2.1 地膜覆盖对土壤增温保墒的影响 |
1.2.2 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2.3 地膜覆盖对氮素排放的影响 |
1.2.4 地膜覆盖对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1.2.5 地膜覆盖栽培存在问题 |
1.3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3.1 化肥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
1.3.2 施肥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1.3.3 施肥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1.3.4 科学施肥 |
1.4 我国辣椒产业的发展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管理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1 植株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 |
2.5.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5.3 植株中N、P、K含量测定 |
2.5.4 品质和产量的测定 |
2.5.5 土壤中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3.2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叶片干鲜重的影响 |
3.2.2 地膜覆盖于施肥水平对辣椒茎杆干鲜重的影响 |
3.2.3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根系干鲜重的影响 |
3.2.4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5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植株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 |
3.3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叶片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
3.5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产量性状的影响 |
3.6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
3.7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氮磷钾积累(含量)的影响 |
3.7.1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氮素积累的影响 |
3.7.2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磷素积累(含量)的影响 |
3.7.3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钾素含量的影响 |
3.8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9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
4.1.2 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3 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氮、磷、钾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
4.2.2 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4 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养分积累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耕层培育技术及其作用机理和效果研究 |
1.2.2 冬小麦生长发育特征和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
1.2.3 小麦光合特性和根系特性研究 |
1.2.4 小麦肥料利用现状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作物 |
2.1.3 供试肥料 |
2.1.4 供试农机 |
2.1.5 试验期间的气温和降水动态变化 |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
2.3 田间采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 其他相关指标 |
2.4.1 与养分效率相关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2.4.2 经济效益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前茬玉米深松两肥异位分层精量播种的主要作用效应研究 |
3.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
3.2.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长度垂直分布研究 |
3.2.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长度及其比例 |
3.2.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表面积 |
3.2.4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根系体积 |
3.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3.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3.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4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
3.4.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
3.4.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研究 |
3.4.3 不同耕作方式下的两季小麦的干物质积累研究 |
3.5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
3.5.1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一季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
3.5.2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第二季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
3.5.3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籽粒产量比较研究 |
3.5.4 不同耕作方式下两季小麦籽粒产量比较研究 |
3.6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养分动态吸收积累和利用研究 |
3.6.1 小麦体内氮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
3.6.2 小麦体内磷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
3.6.3 小麦体内钾素养分浓度和累积吸收量 |
3.6.4 小麦季各种养分效率 |
3.7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两季小麦经济效益分析 |
3.8 不同耕层调理措施下的土壤性状变化分析 |
3.8.1 土壤容重变化 |
3.8.2 土壤化学性状 |
3.8.3 土壤生物学性状 |
4 讨论 |
4.1 调理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
4.2 调理措施对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调理措施对麦田土壤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致谢 |
(9)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施肥对作物的重要作用 |
1.2.2 栽培管理的重要性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条件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研究内容与测定项目 |
2.5 技术路线 |
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
3.4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4.1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开花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2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3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干物质转运及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养分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5.1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开花期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5.2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成熟期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5.3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氮素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灌浆特性的影响 |
6.1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籽粒灌浆参数的影响 |
6.2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灌浆持续天数及平均灌浆速率的影响 |
6.3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最大灌浆速率及其出现时间的影响 |
6.4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不同时段籽粒灌浆参数的影响 |
6.5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青稞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相关性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7.1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7.2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7.3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经济效益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光合特性的影响 |
8.1.2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8.1.3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养分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8.1.4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灌浆特性的影响 |
8.1.5 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表覆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2 地表覆盖对土壤水温的影响 |
1.2.3 地表覆盖对土壤碳氮养分的影响 |
1.2.4 地表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2.5 地表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2 试验区2015-2017年的降水和气温分布 |
2.2 试验设计 |
2.2.1 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种植模式试验 |
2.2.2 半湿润区不同覆盖种植模式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水分 |
2.3.2 休闲期降水储存率 |
2.3.3 土壤温度 |
2.3.4 土壤碳氮及其组分 |
2.3.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2.3.6 玉米产量与生物量 |
2.3.7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分析 |
2.4.1 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生长指标的数据分析 |
2.4.2 土壤微生物的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的影响 |
3.1 土壤温度 |
3.1.1 生育期0-25cm平均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
3.1.2 生育前期0-25cm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
3.1.3 生育期0-25cm土壤积温 |
3.2 休闲期保墒效应 |
3.2.1 休闲期前后0-2m土壤含水量剖面图 |
3.2.2 休闲期0-2m土壤储水量和降水储存率 |
3.3 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 |
3.3.1 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 |
3.3.2 生育期0-2m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 |
3.3.3 生育期玉米农田总耗水量 |
3.4 讨论 |
3.4.1 土壤温度 |
3.4.2 土壤水分 |
3.5 小结 |
第四章 连续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碳氮变化 |
4.1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C/N的变化 |
4.1.1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动态变化 |
4.1.2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变化 |
4.1.3 土壤碳氮比的变化 |
4.2 土壤可溶性碳氮组分的变化 |
4.2.1 可溶性有机碳 |
4.2.2 可溶性有机氮 |
4.3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变化 |
4.3.1 硝态氮 |
4.3.2 铵态氮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连续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5.1.1 细菌多样性 |
5.1.2 真菌多样性 |
5.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5.2.1 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 |
5.2.2 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 |
5.3 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3.1 细菌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3.2 真菌群落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农田覆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显着影响 |
5.4.2 农田覆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6.1 生育进程 |
6.2 株高与茎粗 |
6.3 叶面积指数 |
6.4 干物质积累 |
6.4.1 玉米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
6.4.2 农田覆盖对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覆盖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 产量及相关性状 |
7.1.1 秃尖长、穗长和穗粗 |
7.1.2 百粒重、穗粒数和空秆率 |
7.1.3 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 |
7.2 水分利用效率 |
7.3 经济效益 |
7.4 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与土壤特性的相关分析 |
7.4.1 产量等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7.4.2 产量等指标与土壤微生物性状的相关性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覆盖、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覆盖与施磷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效应的影响[J]. 向晓玲,陈松鹤,杨洪坤,杨永恒,樊高琼.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 [2]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生长和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D]. 王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施氮量对渭北旱地冬小麦水氮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刘朋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汤小庆. 扬州大学, 2021
- [5]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D]. 孙坤雁.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6]粮田作物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D]. 李赟虹.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7]不同地膜覆盖与施肥水平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华国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基于深松异位施肥技术的麦田施肥措施作用效应研究[D]. 吴敏.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9]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黑青稞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D]. 张银乐. 西藏大学, 2020(12)
- [10]覆盖模式对不同旱作区农田土壤主要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D]. 黄方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